12畅高级神经活动具有哪些规律
高二生物神经系统调节知识点总结
《高二生物神经系统调节知识点总结》神经系统是人体最为复杂且至关重要的系统之一,它对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起着关键的调节作用。
在高二生物学习中,神经系统的调节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高二生物神经系统调节的知识点进行全面总结。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神经系统主要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部分组成。
1.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脑又分为大脑、小脑、脑干等部分。
大脑是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分,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高级神经活动的功能区。
小脑主要负责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
脑干则连接着大脑和脊髓,控制着呼吸、心跳等基本生命活动。
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低级部分,具有反射和传导功能。
2. 周围神经系统由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分布在全身各处,负责将身体各部分的信息传递给中枢神经系统,同时也将中枢神经系统的指令传递到身体各部分。
二、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1. 神经元的结构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
细胞体是神经元的代谢中心,含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
树突较短而分支多,接受其他神经元传来的信息。
轴突较长,将神经元的信息传递给其他神经元或效应器。
2. 神经元的功能神经元的主要功能是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和传导兴奋。
当神经元受到刺激时,会产生动作电位,即兴奋。
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元内部传导,通过轴突传到轴突末梢,再通过突触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或效应器。
三、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1. 反射的概念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 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
感受器是感受刺激的部位,传入神经将感受器感受到的刺激信号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对传入的信号进行分析和综合,传出神经将神经中枢的指令传出到效应器,效应器对刺激作出相应的反应。
3. 反射的类型反射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十二经络规律起始时间走向主要穴位及不通症状
⼗⼆经络规律起始时间⾛向主要⽳位及不通症状⼗⼆经络规律起始时间⾛向主要⽳位及不通症状 ⼈体如果经络僵硬劳损堵塞,严重影响了⽓⾎的运⾏和营养的输布。
《黄帝内经》⾥⾯有这么⼀句话:“百病源于经络堵”!民间也有两句:“经络不通,⾛路中风”,“经络不通,浑⾝不舒象⿁上⾝” 。
⼗⼆经脉的体表分布规律:⼗⼆经脉在体表左右对称地分布于头⾯、躯⼲和四肢,纵贯全⾝。
六阴经分布于四肢内侧⼗⼆经脉在体表左右对称和胸腹,六阳经分布于是四肢外侧和头⾯、躯⼲。
⼗⼆经脉在四肢的分布规律是,三阴经上肢分别三阴经上肢分别为⼿太阴肺经在前、⼿厥阴⼼包经在中、⼗⼆经脉在四肢的分布规律是⼿少阴⼼经在后,下肢分别为⾜太阴脾经在前、⾜厥阴肝经在中、⾜少阴肾经在后,其中⾜三阴经在⾜内踝以下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内踝8⼨以上,太阴交出于厥阴之前。
三阳经上肢分别为⼿阳明⼤肠经在前、⼿少阳三焦经在中、⼿太阳⼩肠经在后,下肢分别为⾜阳明胃经在前、⾜少阳胆经在中、⾜太阳膀胱经在后。
⼗⼆经脉在体表的分布是有⼀定规律的。
具体从以下三⽅⾯叙述。
头⾯部:⼿三阳经⽌于头⾯,⾜三阳经起于头⾯,⼿三阳经与⾜三阳经在头⾯部交接,所以头⾯部说:“头为诸阳之会”。
⼗⼆经脉在头⾯部分布的特点是⼗⼆经脉在头⾯部分布的特点是:⼿⾜阳明经分布于⾯额部;⼿太阳经分布于⾯颊部;⼿⾜少阳经分布于⽿颞部;⾜太阳经分布于头顶、枕项部。
另外,⾜厥阴经也循⾏⾄顶部。
⼗⼆经脉在头⾯部的分布规律是:阳明在前,少阳在侧,太阳在后。
⼗⼆经脉在头⾯部的分布规律是:⾜少阴肾经在胸中线旁开2⼨,腹中线旁开0.5⼨处;⾜太⼗⼆经脉在躯⼲部的的分布是,⾜少阴肾经⼗⼆经脉在躯⼲部的的分布是阴脾经⾏于胸中线旁开6⼨,腹中线旁开4⼨处;⾜厥阴经循⾏规律性不强。
⾜阳明胃经分布于胸中线旁开4⼨,腹中线旁开2⼨;⾜太阳经⾏于背部,分别于背正中线旁开1.5⼨和3⼨;⾜少胆经分布于⾝之侧⾯。
⼗⼆经脉根据各经所联系的脏腑的阴阳属性以及在肢体循⾏部位的不同;具体分为⼿三阴⼗⼆经脉根据各经所联系的脏腑的阴阳属性以及在肢体循⾏部位的不同经;⼿三阳经、⾜三阴经、⾜三阳经四组。
基础心理学知识
③
能 力 理 论
斯皮尔曼 塞斯顿 杰尔福特
1. ( )强调植物性神经系统在情绪发生中的作用。 (A)沙赫特的情绪认知理论 (B)詹姆斯一兰格的情绪理论. (C)汤姆金斯和伊扎德的情绪理论 (D)坎农一巴德的情绪丘脑理论 2. 詹姆斯一兰格情绪理论认为 (A)管理情绪的神经中枢在丘脑 (B)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 (C)情绪与动机有密切的联系 (D)认知在情绪发生中起决定作用 3. 强调情绪的发生与机体内部生理变化的关系的情绪理论被
B. 脑神经 D. 12对脑神经
8.神经元可分为( )等几种。 A.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和思维神经元 B.传入神经元、传出神经元和整合神经元 C.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 D.视觉神经元、听觉神经元、嗅觉神经元和味觉神经元 9.外周神经系统可分为( ) A.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B.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 C.脑神经和自主神经系统 D,脊神经和自主神经系统 10.皮层下调节自主神经系统活动的中枢位于( A. 脑干 B.丘脑 C.下丘脑. D.小脑
1.强调分析心理的内容以及它们如何连接成复杂心理过程的
规律,这是 ( (A) 机能主义 (C)构造主义.
)心理学 的主要特点。 (B) 格式塔 (D) 精神分析
2.( )主张意识是一个连续的整体,强调心理的适应功能。 (A) 构造心理学 (B) 行为主义 (C) 机能主义心理学. (D) 格式塔心理学 3.一般认为,华生是( )心理学家。 (A) 行为主义. (B)机能主义 (C)认知主义 4.冯特和铁钦纳是( (A) 格式塔心理 (C) 机能主义心理
效应器
枕叶
心理发展的过程
教育心理学练习题(附答案)
教育心理学练习题(附答案)一、单选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1、《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气质类型是( )A、多血质B、胆汁质C、抑郁质D、黏液质正确答案:C2、李老师不仅掌握了所教学科的定理法则,而且还能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教学策略的密切关系,这主要体现了李老师的哪种教学能力?( )A、教学认知能力B、教学监控能力C、教学反思能力D、教学操作能力正确答案:A3、心理学史上的第三次思潮是( )A、认知主义B、精神分析C、人本主义D、行为主义正确答案:B4、狼孩现象主要是由( )因素造成的。
A、先天B、后天C、遗传D、狼奶正确答案:B5、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叫( )A、超限抑制B、消退抑制C、倒摄抑制D、前摄抑制正确答案:C6、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A、无意注意B、随意注意C、不随意注意D、随意后注意正确答案:B7、“顿悟说”的提出者是( )A、维特海默B、加涅C、考夫卡D、苛勒正确答案:D8、( )的掌握和运用程度是衡量教师职业专业化水平的最重要的标志。
A、专业情操B、专业技能C、专业知识D、教学方法正确答案:C9、平时嗓门很大的小强,在回答老师的提问时声音却很小,老师批评说:“声音这么小,难道你是蚊子吗?”全班学生哄堂大笑,该老师的做法( )A、合理,有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B、合理,有助于鼓励学生主动反思C、不合理,没有体现对学生的尊重D、不合理,歧视学生的生理缺陷正确答案:C10、( )是指重新组合已有的知识,找出新的解决问题的思维。
A、直觉思维B、发散思维C、求异思维D、创造性思维正确答案:D11、罗森塔尔效应强调哪种因素对学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A、教师的知识B、教师的期望C、教师的能力D、教师的人格正确答案:B12、发现学习的倡导者是( )A、华生B、布鲁纳C、奥苏贝尔D、皮亚杰正确答案:B13、“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进行解释,这是一种( )A、安全需要B、自我实现的需要C、归属和爱的需要D、审美的需要正确答案:D14、构造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弗洛伊德B、詹姆士C、冯特D、华生正确答案:C15、老牌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是( )A、杜威B、华生C、托尔曼D、斯金纳正确答案:B16、强调尊重人的尊严、尊重人的价值的心理学派是( )A、人本主义B、行为主义C、格式塔D、机能主义正确答案:A17、第一个系统论述教育心理学并被称为“现代教育心理学之父”的心理学家是( )A、皮亚杰B、桑代克C、奥苏伯尔D、巴甫洛夫正确答案:B18、个体根据外在的信息和线索来对自己或他人的内在状态或行为原因进行解释与推测的过程是( )A、态度B、归因C、自我认知D、印象正确答案:B19、有意义学习的倡导者是( )A、华生B、皮亚杰C、奥苏贝尔D、布鲁纳正确答案:C20、根据实际有无明确的目的,可把识记分为( )A、有意识记,无意识记B、机械识记,接受识记C、机械识记,意义识记D、有意义识记,无意义识记正确答案:A二、判断题(共80题,每题1分,共80分)1、保持既有质的变化又有量的变化,量的变化最明显的表现是遗忘。
高级神经活动反射学说
边缘系统对人类生活的意义
脑进化的趋势,对神经信息沟通的作用
,
大脑皮层的功能及其在人类心理和行为中的重要意义
无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无条件反射指人生来就有的如吃食物,流口水,条件反射指通过模仿学习,再加上条件反射上形成的反射,
巴普洛夫发现的高级神经活动基本规律
1条件反射的抑制,如额外刺激的出现使反应突然停止叫外抑制
还有超限抑制,消退抑制,分化抑制
2扩散与集中,神经兴奋的过程
3相互诱导
4动力定型
1神经细胞是高等动物神经系统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又被称为神经元(neuron)
神经元的基本功能是通过接受、整合、传导和输出信息实现信息交换
2神经胶质细胞,也称神经胶质,是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内的,除了神经元以外的所有细胞。具有支持、滋养神经元的作用,也有吸收和调节某些活性物质的功能。
3在外围神经系统中,所有的轴突周报围包裹着一种特殊细胞,其提供给神经纤维以支持和营养。这种细胞称为施旺细胞。
这个学说由巴普洛夫提出,认为神经活动过程是兴奋与抑制。反射反射弧和反馈
反射指神经冲动延感觉神经传至神经中枢,再由神经中枢发出指令,经运动神经传至运动器官,对外界刺激做出回答性反应
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通路叫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组成
反馈指反射活动的结果又返回到神经中枢,使神经中枢及时获得效应活动,从而更有效调节效应器活动的过程
施旺细胞对神经纤维的包裹方式不同,使神经纤维分为有髓鞘神经纤维和无髓鞘神经纤维。
①无髓鞘神经纤维轴突直径小(主要是植物神经系统和一些小的疼痛神经),施旺细胞的细胞质简单地包裹神经纤维。
高级神经类型与气质的关系
高级神经类型与气质的关系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就是巴甫洛夫创立的。
她通过动物实验发现,不同动物形成条件反射就是有差异的,不同动物的高级神经活动的兴奋与抑制过程有独特的、稳定的结合,从而构成不同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
划分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主要依据神经过程的基本特性。
一、高级神经活动过程的基本特性动物的高级神经基本活动有三种特性,即神经过程的强度、神经过程的平衡性、神经过程的灵活性。
神经过程的强度,就是指神经细胞与整个神经系统工作的性能,也就就是受强烈刺激与持久工作的能力。
在一定的限度内,神经细胞的兴奋能力符合刺激的强度;强刺激引起强兴奋,弱刺激引起弱兴奋。
可就是当强的刺激作用于某些动物的神经系统时,并不就是所有的动物都能以相应强度的兴奋对其发生反应,其中有的动物可以形成条件反射,已形成的条件反射也能继续保持,说明它的兴奋强;而兴奋弱的动物对于强烈的刺激就较难形成条件反射。
同样,抑制过程较强的动物对于要求持续较久的抑制过程能忍受;而抑制过程较弱的动物在这种情况下就可能导致抑制过程的破坏。
神经过程的平衡性,就是指兴奋与抑制两种神经过程间的相对关系。
神经过程平衡的动物,其兴奋与抑制过程的强度相近。
神经过程不平衡的动物表现为或兴奋过程相对占优势,抑制过程较弱;或抑制过程相对占优势,兴奋过程较弱。
神经过程的灵活性,就是指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的相互转化的速度。
如果两种过程更迭得迅速,表明神经过程灵活;反之则灵活性低。
实验证明,神经过程灵活的动物,可以顺利地改变已形成的条件反射;神经过程灵活性低的动物,其形成的条件反射不易改变。
根据神经过程的这些特性,巴甫洛夫确定出四种高级神经活动类型。
二、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强、不平衡型,其特点就是兴奋、抑制过程都强,但兴奋过程略强于抑制过程,就是易兴奋、奔放不羁的类型,又称兴奋型或不可遏制型。
强、平衡、灵活型,其特点就是兴奋与抑制过程都比较强,并巳容易转化,反应敏捷,表现活泼,能适应变化的外界环境,又称活泼型。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必考点22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必考点(2018年最新版)(二)1、单选题教育与教学的关系是。
A:部分与整体B:后者包括前者C、整体与部分D:前者包括后者参考答案: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2、单选题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教育现象的是。
Λ:妈妈教孩子洗衣服B:初生婴儿吸奶C:成人学开车D:木匠教徒弟手艺参考答案: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o参考解析: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初生儿吸奶属于吸吮反射,是不需要学习就会的本能动作。
其他三项均属于教育现象。
3、材料分析题结合当前的教育改革谈谈新课程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哪些变化?参考答案:当前的课程改革给课堂教学带来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1)学生变了:从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化来谈学生能力的变化、学习在课堂上的表现的变化(2)课堂教学变了: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课堂气氛等方面来谈(3)教师变了:从教师角色、学生观、教学观念来谈4、判断题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是兴奋,再兴奋。
参考答案:错误本题解释:参考答案:错。
参考解析:反射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活动方式;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体是:兴奋与抑制过程的扩散与集中;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
5、单选题是课外、校外活动的主体。
A:学生集体和个人B:学生集体C、学生个人D:班干部参考答案: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课外、校外活动的主体是学生集体和个人,活动的开展主要依靠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6、单选题设计教学法,又叫单元教学法,其提出者是oΛ:克伯屈B:特朗普C:伯克赫斯特D:兰卡斯特参考答案:A本题解释:【答案】A o解析:设计教学法是美国教育学家杜威首创,后来经过他的学生克伯屈改进后在全国推广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7、简答题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试论述这一德育过程规律。
参考答案:8、单选题不管光线明与暗,我们都认为红旗是红色,这体现了知觉的Λ: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参考答案: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D o9、单选题“一题多解,演绎推理”是—oA:再现思维B:求同思维C:辐合思维D:发散思维参考答案: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Do参考解析:D[解析]发散思维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
十二对脑神经
十二对脑神经?一嗅二视三动眼,?四滑五叉六外展,?七面八听九舌咽,?迷走及副舌下全。
?2:周围神经的分类?感觉神经128,?动346副舌下,?5、7、9、10为混杂。
?3:颅神经核团在脑内的分布嗅入端脑视入间动眼滑车出中脑,五六七八过脑桥,9、10、11、12延髓穿。
?4:脑干连脑神经歌诀中脑连三四,前脑五至八;九至十二对,要在延髓查。
?5:十二对脑神经中的“特别小组”组员1:嗅神经,嗅觉传导通路是唯一不在丘脑换神经元,而将神经冲动直接传到皮质的感觉通路。
组员2:滑车神经,最细的脑神经。
组员3:三叉神经,三叉神经的脊束核是最长的脑神经核。
组员4:迷走神经,行程最长、分布范围最广的脑神经。
??6:四叠体计息状体歌诀上视、下听、外视、内听;视听反射,务必记清。
上丘的深面是皮质下视中枢,下丘的深面是皮质下听中枢,上视下听,眼睛在耳朵的上面呗!?7:正中神经歌诀正中神经属臂丛,掌长肌腱外侧行;此处浅表有损伤,鱼际萎缩“猿爪”样。
?8:手部感觉神经分布歌诀手掌正中三指半,剩下尺侧一指半,尺神经占据一个半,正中桡神三指半。
?9:胸神经前支分布口诀二平胸骨四乳头,六对大约到剑突;八对斜行肋弓下,十对肚脐轮水平处;十二内下走得远,分布两侧腹股沟。
注解:第2胸神经前支(T2)分布于胸骨角平面,第4胸神经前支(T4)分布于乳头平面,第6胸神经前支(T6)分布于剑突平面,第8胸神经前支(T8)分布肋弓平面,第10胸神经前支(T10)分布于脐平面,第12胸神经前支(T12)则分布于耻骨联合与脐连线中点平面。
??10:几种反射反射像数数字一样简单踝反射:S12?膝反射:L34肱二头肌反射:C56?桡骨膜反射:C78 ??11:舌的感觉神经支配舌根苦、舌尖甜、舌背两侧尝酸咸;尖体面、根舌咽、三叉舌咽管一般。
?12:脑疝脑疝、脑疝;瞳孔散大,昏迷瘫痪;呼吸不好,面色难看;先给馒头,再把针穿。
??13:神经与瞳孔交感神经使瞳孔扩大,副交感神经使瞳孔缩小交大附(副)小?14:语言中枢书、说、听、阅。
神经系统活动的一般规律定理
非突触性化学传递
这种传递的结构基础是:传递信息的神经元轴突末梢 的分支上有大量曲张体,曲张体内有大量含递质的 小泡。
传递方式:曲张体释放递质入细胞间隙,通过扩散, 作用于效应细胞膜上的受体。
传递特点:
① 不存在突触的特殊结构;
突触前成分 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端膨大呈小球状,称为突 触小体(synaptic knob)。突触小体与突触后神经元相 对的那部分细胞膜称突触前膜(presynaptic membrane),膜上有Ca2+通道,突触小体内有内含化学 递质的突触小泡(synaptic vesicle)。
突触后成分 与突触前膜相对的突触后神经元细胞膜部分, 称突触后膜(postsynaptic membrane)。突触后膜上有 接受化学递质的化学门控通道,和分解化学递质的酶。
顺向运输是指轴浆自胞体向轴突末梢方向的运输,主要运 输线粒体、突触囊泡、合成神经递质的酶、分泌颗粒等;
逆向运输是指轴浆自末梢向胞体方向的运输,可运输一些 被轴突末梢摄取的物质,如神经营养因子、狂犬病病毒、 破伤风毒素等。这些物质被逆向运输到胞体,对神经元 的活动产生影响。
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 peroxidase,HRP)也可被轴 突末梢摄取,逆向运输至胞体,因而在神经科学研究中 可用作神经通路示踪剂。
(四)神经元的联系方式
1. 单线式联系(single line connection) 是指一个突触 前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仅与一个突触后神经元发生突 触联系。
例如,视网膜中央凹的一个视锥细胞通常只与一个双 极细胞形成突触联系,而双极细胞也只与一个神经 节细胞形成突触联系,这种联系方式可使视锥系统 具有较高的分辨能力。单线联系很少见。
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辅导: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
兴奋和抑制无时不在进行着有规律性的运动,基本神经过程运动的规律有二。
(一)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在刺激物的作用下,兴奋和抑制过程起初虽然发生于大脑皮层一定部位的神经细胞之中,但它们不是停滞不动的,而是要向邻近部位的神经细胞传布,造就是兴奋和抑制的扩散,在扩散到一定限度以后,它们又逐渐向原来发生的部位聚集,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集中。
刺激物所引起的神经过程的强度是决定兴奋和抑制的扩散和集中的重要条件,当兴奋和抑制的强度过大或过小时,易于扩散;当它们的强度适中时,就容易集中。
例如,当人体某处受到非常重的打击时,浑身都感到震颤,这说明强兴奋易于扩散;当身体某处的皮肤受到轻微的触摸时会感到浑身发麻,这说明弱兴奋也易于扩散;而只有中等强度的皮肤刺激,我们对它感觉的定位才最分明,这说明中等强度的兴奋易于集中。
巴甫洛夫说,直到现在所汇集的材料,允许我们作出一个结论:即是在弱的兴奋过程的场合,会发生扩散作用,在中等强度的场合,会发生集中作用,而在很强的兴奋的场合,又会发生扩散作用。
在抑制过程的场合,也完全与此相同。
(二)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由于兴奋过程引起或加强周围或同一部位的抑制过程称为负诱导。
相反,由抑制过程引起或加强同一部位的兴奋过程称为正诱导。
诱导过程如果同时发生,称为同时诱导(发生在不同的部位上),如果相继发生,称为继时性诱导(发生在同一部位上)。
由睡眠到觉醒属于正诱导现象。
解剖生理学 第五章 脑的高级机能(1)
2)长期记忆形成的机制 神经元的结构变化 原有突触的改变 长时程突触增强 学习与记忆的神经化学研究
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抑制系统 中缝核上部5-HT递质系统 蓝斑核下部去甲肾上腺素递质系统 低位脑干被盖部乙酰胆碱递质系统 ③一些体液因素也与睡眠有关
3)睡眠的年龄特征 老年人:5-7小时 成年人:7-9小时 中小学生:9小时 7岁儿童:11小时 3岁儿童:14小时左右 1岁婴儿:16小时 新生儿:18-20小时
试述兴奋性突触传递的过程和原理。
从胆碱能神经末梢的信息传递过程,分别解释 当有机磷中毒时出现瞳孔缩小,流涎,出汗, 肌肉和支气管痉挛及胃肠道运动增强等现象。
试比较神经纤维传导和化学性突触传递的特点。
肌紧张是如何产生的?
何为中枢递质?如何认定中枢递质?请列举6 种目前比较肯定的中枢递质。
叙述古小脑,旧小脑,新小脑在解剖上各包括 小脑皮质的哪几部分?各自的功能是什么?
二、问答
试比较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异同点。
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和作用是什么? 中枢兴奋过程的特征是什么? 简要说明反射活动协调的六种表现方式。 脊休克的表现及产生原因。 试述去大脑僵直现象及产生机制。
运动区和和感觉区对躯体控制的特点表现在哪 几方面?
试比较锥体系和锥体外系结构功能特点。
婴幼儿中较常见
4、脑电波的形成原理
脑电波是大脑皮质许多神经元活动所产生的电 场的总和。
当这些神经元的电活动趋于步调一致时,就出 现低频率、高幅度的波形,这种现象称为同步 化(synchronization)。如大脑皮质处于安静 状态(α波)或睡眠状态(θ波和δ波)。
神经系统查体要点
神经系统查体要点神经系统查体要点一、高级神经精神活动的检查目的是了解大脑皮层高级神经活动的机能是否正常。
内容包括注意力、记忆力、定向力、计算力、理解力的检查,有无情感障碍如焦虑、恐惧、抑郁、欣快等。
意识状态:清醒、嗜睡、昏迷、谵妄等。
语言:自发谈话的语量、语调、韵律、流畅度、短语长短,有无找词困难、错语等。
复述、口语理解及命名能力。
二、检查颅神经(12 对脑神经)(一)检查嗅神经(Olfactory nerve)让患者闭目并用手指压住一侧鼻孔,检查者将香皂、松节油及茶叶等置于鼻孔下,要求其分辨各物体的气味。
检查时须两侧鼻孔分开测试。
注意事项:λ避免使用刺激性物质,如醋酸、酒精及薄荷等,以免刺激三叉神经λ两侧鼻孔必须分开检查,通常先左后右λ感冒、鼻腔炎症或阻塞时,该检查意义不大(二)检查视神经(Optic nerve)除反射功能外,主要包括视力、视野和眼底 1、检查视力(Vission) 可分远视力和近视力。
检查时须两眼分别测定。
远距离视力表检查(略)。
近视力检查时,让患者眼睛距离视力表30cm 处辩认字体。
对视力严重减退者,嘱其在一定距离辨认手指数目、物体的移动或是否有光感。
2、检查视野(Visual field)手试法:让患者身背光源,距检查者 60-100cm 相对而坐。
测试左眼时,让患者固定头部,用右手遮盖右眼,左眼注视检查者的右眼。
检查者持棉签或手指放在两人中间,由视野周围逐渐向中心移动,至患者见到试标的移动为止。
3、眼底(略)注意事项:λ以上检查须两眼分别测定,通常是先左后右λ视野检查时,应避免用余光注视试标λ手试视野的判定结果是检查者与患者比较(三)检查第III(occulomotor nerve)、第IV(trachlear nerve)、第VI对颅神经(abduct nerve)III、IV、VI同司眼球的运动,通常同时受累,故应同时检查。
包括眼裂、瞳孔、眼球各方向运动情况及反射。
智慧树答案基础与发展心理学(山东联盟)知到课后答案章节测试2022年
绪论1.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为了适应师范类学生教师资格考试以及未来教育教学工作需要。
答案:对第一章1.心理学是一门答案:界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中间科学2.能够确定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是答案:实验法3.科学心理学诞生于答案:1879年4.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的学派是答案:精神分析5.强调人的尊严、价值、创造力和自我实现,强调人的正面本质和价值,所以被西方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大势力”的是答案:人本主义第二章1.下列情况属于第二信号系统活动的有答案:谈虎色变;闻过则喜2.神经元结构中,对信息具有整合功能的部分主要是答案:细胞体3.20世纪60年代用裂脑人的实验证明了大脑两半球功能不对称性的神经心理学家是答案:斯佩里4.高级神经过程的()是指一种神经过程引起或影响另一种神经过程的作用。
答案:相互诱导5.小张不小心被火烫着时,出现了迅速缩手的反应。
这种反射活动是发生在()答案:脊髓第三章1.注意作为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直接反映事物的属性或特性。
答案:错2.注意的外部表现是指人在集中注意时,往往伴随着某些特定的生理变化。
答案:对3.正在上课,有人突然推门进来,大家都去看他,这是一种()现象。
答案:不随意注意4.学生一边听课,一边记笔记,一边思考问题,这是()现象。
答案:注意的分配5.上课铃响了,学生们需要集中注意到课堂上,这是()现象。
答案:注意的转移第四章1.知觉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是一切比较高级、复杂的心理活动的基础。
答案:错2.接受光波刺激的感觉器官是眼睛的瞳孔,它是眼睛感受光纤最重要的器官。
答案:错3.绝对感受性是用来描述人的感觉能力的心理量,而差别感受性描述人的感觉能力的物理量。
答案:错4.看到红、橙、黄色使人产生温暖的感觉的现象叫()答案:联觉5.感觉反映的是()答案: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第五章1.记忆对人类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
下列关于幼儿高级神经活动特点的描述
下列关于幼儿高级神经活动特点的描述
幼儿高级神经活动特点
幼儿期是孩子大脑发展最快的阶段,高级神经活动在这个时期表现出一些独特的特点。
以下是关于幼儿高级神经活动特点的描述:
1. 快速的神经连接发展:幼儿期是大脑神经连接密度显著增加的时期。
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连接不断增多,并通过神经传递信息,从而促进学习和认知能力的发展。
2. 增强的认知控制能力:幼儿的高级神经活动特点之一是认知控制能力的增强。
幼儿可以通过注意力、记忆、思考和解决问题等认知过程来控制自己的行为,从而逐渐发展出更高级的认知能力。
3. 多感官整合:幼儿期的高级神经活动特点之一是多感官整合能力的发展。
幼儿能够将来自不同感官的信息整合在一起,构建出更为丰富和准确的感知和认知体验。
4. 情绪调节的改善:幼儿高级神经活动特点还包括情绪调节能力的改善。
随着大脑发育,幼儿逐渐学会通过认知和情绪调节来应对外界的刺激和情感体验,实现自己情绪的控制与适应。
5. 想象与创造力的发展:在幼儿期,高级神经活动特点还表现在想象和创造力的发展。
幼儿能够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的思维来构建新的认知框架,并表达出独特的想法和观点。
6. 社交和情感发展:幼儿期的高级神经活动特点还包括社交和情感发展。
幼儿逐渐学会理解和感受他人的情感,并通过语言和非语言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从而建立起与他人的良好互动关系。
总结起来,幼儿期的高级神经活动特点包括神经连接发展、认知控制能力增强、多感官整合、情绪调节改善、想象与创造力发展以及社交和情感发展。
这些特点共同促进了幼儿的认知、情感和社交能力的全面发展。
神经活动规律感觉功能
3.牵涉痛 概念:某些内脏疾病引起的体表某些特定
部位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的现象。
(+肾上腺素/
β- R
去甲肾上腺素)
第二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
人体除嗅觉外的各种感觉传导通路都要在丘脑内换神 经元,然后向大脑皮质投射
1.特异投射系统
由丘脑沿特定的途径 点对点的投射至皮层 特定感觉代表区的N纤维
2.非特异投射系统
由丘脑弥散地投射到 皮层广泛区域的N纤维
两种冲动
神经活动规律感觉功能
第一节 神经元及反射活动的一般规律
一、神经元和神经纤维 神经元:
神经系统基本的结构 和功能单位
神经纤维: 神经元轴突离开胞体
后外包髓鞘或神经膜
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
1.生理完整性 2.绝缘性 3.双向传导 4.相对不疲劳性
3.神经纤维按递质分类
胆碱能纤维:交感神经(节前纤维) 副交感神经(节前、节后纤维) 运动神经 极少数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肾上腺素能纤维: 绝大部分交感神经 节后纤维
交感神经
自主神经
中
枢
副交感 神经
神
经
神经节 神经节
运动神经
内或 脏腺 平体 滑效 肌应 ,器 心 肌
骨 骼 肌
去甲肾上腺素
乙酰胆碱
(二)受体的分类
毒蕈碱受体(M - R)
胆碱能受体 阿托品是M–R阻断剂
(+乙酰胆碱) 烟碱受体(N - R)
α- R
肾上腺素能受体
非特异投射系统: 维持和改变大脑皮质的兴奋状态, 使机体保持觉醒(上行激醒作用)
三、痛 觉
痛觉是机体受到伤害性刺激时产生的一种不愉快 的感觉,常伴有情绪变化和防御反应。
2017二级心理咨询师辅导之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
2017二级心理咨询师辅导之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心理咨询师栏目小编们精心为广大考生准备了“2017二级心理咨询师辅导之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各位同学赶快学起来吧,做好万全准备,祝各位同学考试顺利通过。
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一)条件反射的抑制额外刺激的出现使条件反射停止反应,叫外抑制;当已经形成的条件反射不再给予强化的时候,条件反射也会被抑制,叫消退抑制;只给条件刺激物强化,其他刺激不予强化,这样,对其他刺激的反应就会逐渐消失,这叫分化抑制。
(二)扩散和集中神经过程在大脑皮层上运动的基本形式就是扩散和集中;一个地方的神经细胞的兴奋会引起它周围神经细胞的兴奋叫扩散;条件反射的泛化就是由神经过程的扩散过程引起的。
当条件反射多次进行,通过学习、训练,区别了不同的刺激,形成了分化,就只对条件刺激物进行反应了,这就是神经细胞兴奋过程的集中。
(三)相互诱导当一种神经过程进行的时候,可以引起另一种神经过程的出现,这叫相互诱导;大脑皮层某一部位发生兴奋的时候,在它的周围会引起抑制过程,这叫负诱导;在一个部位发生抑制引起它周围发生兴奋的过程,叫正诱导。
(四)动力定型我们把大脑皮层对刺激的定型系统所形成的反应定型系统叫做动力定型;巴甫洛夫认为,动力定型是人的习惯的生理基础。
因为有了各种习惯,人常常不用花费多少精力就可以把很多活动维持下去。
巴甫洛夫苏联生理学家,苏联科学院院士。
1849年9月28日生于俄罗斯的梁赞。
1870年就读于圣彼得堡大学,学习动物生理学。
1875年转入军事医学院学习,1883年获医学博士学位。
1904年因消化腺生理学研究的贡献获诺贝尔医学与生物学奖。
1936年2月27日卒于列宁格勒。
巴甫洛夫继承了R..笛卡儿的反射论思想,并受到俄国反射学的先驱И.М.谢切诺夫《脑的反射》一书的影响,从19世纪90年代开始致力于动物和人的反射活动的实验研究,创立了高级神经活动学说。
巴甫洛夫把意识和行为看作是反射,即有机体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对作用于感受器的外界刺激所发生规律性反应。
神经系统活动的一般规律
(二)突触的结构
1. 化学性突触 ① 突触前成分 递质、受体
② 突触间隙
③ 突触后成分
受体、离子通道、水解酶
2. 电突触
结构基础: 缝隙连接
(三)突触部位信息的传递
1. 兴奋性信息的传递过程与原理
突触前末梢释放兴奋性递质 ——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 ——突触后膜离子通道开放 ——Na+通透性↑——Na+内流 ——局部去极化——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三、反射活动的规律
1.反射 2.反射弧
感受器、 传入N、 N中枢、 传出N、
效应器。
在CNS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的规律性应答反应。
3.反射活动的基本特征
1.中枢兴奋过程的特征 ⑴单向传递 ⑵中枢延搁 ⑶总和:时间总和和空间总和。 ⑷后放: ⑸对内环境变化的敏感性: 对缺氧、CO2↑、 药物敏感
1.诱导 交互抑制 2.扩散 3.最后公路原则 4.优势原则 5.大脑皮层的协调作用 6.反馈
第五节
感觉:
神经系统的感觉机能
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 感觉产生过程:
内 外 环 境 的 各 种 变 化 分 析 综 合 产 生 主 观 感 觉
感 受 器
换 能 作 用
大 神 经 传导路 脑 皮 冲 层 动
5.听觉代表区:
⑴位置:颞横回和颞上回(41区、42区)。 ⑵投射特点:双侧投射,但以对侧为主。 6.嗅觉代表区:边缘叶的前底部。 7.味觉代表区:中央后回头面部感觉投射 区下侧。
(三)感觉皮层的可塑性 1.概念:皮层N元间的广泛联系可发生较快改变
的特性。
2.现象:
⑴当某外周感觉单位 频繁使用/或废用时, 感觉皮层的相应代表区会扩大 / 或被邻近的其他代 表区占据的现象。 ⑵当切除皮层某感觉代表区时,该外周感觉单位 的皮层投射移向周围代表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畅高级神经活动具有哪些规律?
13畅什么是注意?什么是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
1注意具有哪些特征?它们各自的功能是什么?
什么是感觉?什么是知觉?感觉和知觉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分析感觉阈限和感受性的关系。
什么是适应?什么是感觉对比?
阐述知觉的基本特征。
什么是记忆?记忆具有哪些种类?
20畅什么是感觉记忆?它具有什么特点?
21畅什么是短时记忆?它具有什么特点?
22畅什么是长时记忆?它具有什么特点?
23畅什么是遗忘?遗忘的原因是什么?
24畅如何组织复习?如何提高记忆力?
25畅什么是表象?什么是想象?各自具有哪些基本特征?26畅想象有哪些种类?各自依赖什么条件?
27畅什么是思维?思维具有什么特征?
28畅什么是思维的过程?什么是思维的形式?
29畅说明概念及概念的形成。
30畅阐述问题解决的心理过程,以及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31畅什么是情绪和情感?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32畅情绪具有哪些状态?情感具有哪些状态?
33畅什么是表情?表情具有哪些种类?
34畅阐述詹姆斯—朗格的情绪理论的主要内容。
35畅阐述情绪认知理论。
36畅什么是意志?意志行动包括哪些基本阶段?
37畅动机斗争过程中存在着哪些冲突类型?
38畅良好的意志品质包括哪些方面?
39畅什么是能力?能力与知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40畅什么是才能?什么是天才?
41畅能力有哪些种类?
42畅阐述主要的智力理论观点。
43畅如何计算比率智商和离差智商?
44畅能力发展具有哪些个别差异?
45畅影响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因素是什么?
46畅什么是气质?什么是性格?两者各具有哪些特点?
人格结构包括哪些成分?
48畅阐述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气质类型的相互关系。
49畅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50畅阐述性格和气质之间的相互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