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英雄戚继光
关于民族英雄戚继光的故事(5篇)
关于民族英雄戚继光的故事(5篇)关于民族英雄戚继光的故事篇1戚继光抗倭故事在我国东南沿海福建、浙江一带,有一个民间传说:在明朝嘉靖年间,抗倭英雄戚继光带领戚家军荡平了浙江倭寇后,带领军队直逼福建。
盘踞在兴化的倭寇便派出了侦探,搜集戚军的情报。
他们看到戚家军一天只行军二三十里,到兴化还有七八天的路程。
倭寇头目听到报告后说:“还早着呢!今天我们先喝个痛快,过两天准备防御还来得及。
”但是,当他们个个喝得酩酊大醉的时候,戚家军已赶到兴化,一个突然袭击,全歼了敌人。
原来,足智多谋的戚继光,在行军途中为了麻痹敌人,命令士兵每天只走很短的路程就宿营。
等敌探回去报告后,就下令烙制中间带孔的饼子,用绳子穿起来,背在身上,急速向兴化进军,一天一夜就赶完了几天路程,出其不意把敌人消灭了。
后来,当地群众把这种中间带孔的饼叫做光饼,并沿袭成风,用以纪念戚继光抗倭斗争的光辉业绩。
戚继光(公元1528~1587年),字元敬,号南塘,山东蓬莱人。
他出生于将门之家。
在父亲严格的教育和薰陶下,戚继光从小就养成良好的品质,并立下大志。
当时,戚继光耳闻目睹了海盗倭寇对我国东南沿海烧杀抢掠、灭绝人性的暴行非常气愤。
他在父亲的教导下,树立了爱国思想,并立志从戎。
16岁时他父亲死了,他袭职做了登州(今山东省蓬莱县)指挥佥事,以后升为署都指挥佥事,调到沿海前线负责山东海上抵御倭寇的防务。
戚继光的指挥才能在紧张的军事生活和刀枪对阵的战场上表现了出来。
严明纪律是戚继光管理军队的最大特色。
开始,戚继光的部下看不起他。
有个军官,论辈份是他的舅舅,竟然依仗自己是长辈,不服从命令。
戚继光感到很棘手:处分吧,他是长辈,别人会说自己无情无义;不处分吧,整顿军纪怎样进行呢!“治军避亲,何以服众”,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他当众给舅舅以严格的军纪处分。
这件事给部下极大的震动,不仅严明了纪律,还使新的战斗作风日益增长。
他以岳家军为榜样,“冻死不拆房,饿死不掳掠”,深得人民的拥护和爱戴。
戚继光爱国事迹是什么五篇
戚继光爱国事迹是什么五篇明代抗倭英雄戚继光,出身于将门世家。
他的父亲戚景通,对儿子的家教十分严格。
戚继光十二岁那年,有一次,几个工匠来戚家修理房屋。
今天在这给大家整理了戚继光爱国事迹作文,接下来随着一起来看看吧!戚继光爱国事迹篇1戚继光,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
明代杰出的军事家、人民英雄。
1544年,当时东南沿海倭寇为患,戚继光饱定“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志向。
1553年,总督山东沿海备倭事,振饬营伍,整刷卫所,清理钱粮,严明纪律,督修海防设施,巡察海上营卫。
在任期间所辖海疆肃靖,御倭卓有成绩。
1555年,戚继光调浙江抗倭,第二年,任参将。
1559年。
,亲赴浙江义乌,精选3000名农民和矿工,训练成一支军纪严明的劲旅,史称这支军旅为“戚家军”。
他率这支军队先后取得高家楼、龙山、缙山、乌牛、松浦、鉴云等大捷,扭转了战局。
戚继光勇冠三军,身经百战,任劳任怨,挺身干事。
实为振古之名将。
在庆祝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我们缅怀民族英雄,意义深远。
中华民族历来不畏列强。
现在,我们要好好学习,奋发图强,让东方巨龙永远腾飞!一、南征倭寇嘉靖三十六年,倭寇进犯乐清、瑞安、临海等地,戚继光率军前往救援,但因为道路隔绝而没有来得及,朝廷也因此不治戚继光的罪。
而后,汪直余党作乱于岑港,戚继光与俞大猷两军会合,前往围攻。
但很长时间都没有攻下来,于是朝廷将戚继光、俞大猷等人全部罢免,让其带罪杀敌。
驻守在岑港的倭寇抵御不住戚继光与俞大猷的进攻,于是打算逃走。
嘉靖三十七年,倭寇造好了大船,准备驾船夜遁,俞大猷和戚继光趁机发动进攻,击沉倭寇大船,余党向闽南逃窜从岑港逃走的倭寇又在台州烧杀抢掠,给事中罗嘉宾等人弹劾戚继光故意放走岑港的倭寇,有通倭的嫌疑。
正要准备治罪,戚继光却因平定汪直的功劳而复官,让戚继光守卫守台、金、严三郡。
戚继光到浙江赴任后,发现卫所的将士作战能力一般,而金华、义乌的人比较彪悍,于是戚继光前往招募了三千人,在戚继光的指导训练下,将其练成一支精锐的部队,后称“戚家军”。
戚继光:威震域外的抗倭名将
戚继光:威震域外的抗倭名将戚继光(1528—1588),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山东登州(今蓬莱)人,明代抗倭名将,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伟大的民族英雄。
戚继光一生供职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史称“三朝虎臣”,一生征战42年,誉声满华夏,威名震域外,被誉为我国“古来少有的一位常胜将军”。
戚继光出生于登州(今山东蓬莱)一位武将家庭。
自小刻苦好学,立志疆场,保国卫民,跟随父亲戚景通学到许多军事知识。
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承袭父职为登州卫指挥佥事,后来考中武举,25岁又升任都指挥佥事,负责山东沿海御倭。
元末明初,日本倭寇不时到中国沿海进行抢掠。
明朝中期以后,尤其是嘉靖年间,随着政治的腐败,海防的松弛,倭寇劫掠范围扩大到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广东等六省,以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沿海最为严重。
倭寇还与明朝的海盗结合成巨大的武装集团,一次出动可纠集上百艘战船,分几路攻城掠寨,杀人放火,奸淫掳掠,东南沿海一带人民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
面对倭寇的横行,戚继光立志扫平倭寇,保卫海疆。
他训练士兵,整顿军纪,修复卫所,加固工事。
山东的海防日渐巩固,成为倭寇难以逞凶的海上屏障,倭寇不敢再来这一带骚扰,山东人民免受倭寇之扰。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朝廷见戚继光御倭有方,把他调到倭患最严重的浙江地区,不久升为参将,镇守宁波、绍兴、台州三府,担当起浙东地区剿灭倭寇的重任。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戚继光从浙江金华、义乌一带招募勇敢的农民、剽悍的矿夫和胆大的渔民,编成新型军队。
在戚继光的领导和训练下,组建的新军队伍很快成为一支纪律严明、武艺精强的军事劲旅,人称“戚家军”。
从此,戚继光率领“戚家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从1559年开始,这支部队屡次攻坚,解围,迎战,追击,却从未在战斗中被倭寇击溃。
戚家军威名远播。
嘉靖四十年(1561年),大批倭寇窜入花街一带骚扰抢掠。
戚继光率“戚家军”,首次排出“鸳鸯阵”法,大败敌军。
戚继光
云 樽 来 揖 客 挥 尘 从 谈 兵
呼 筑 惭 高 枕 忧 时 旧 有 盟
小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 1月5日) 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谥号: 谥号: 谥号 武毅,汉族,山东登州人。明代著 名抗倭将领、军事家,与俞大猷齐 名。率军之日于浙、闽、粤沿海诸 地抗击来犯倭寇,历十余年,大小 八十余战,终于扫平倭寇之患,被 现代中国誉为民族英雄,世人称其 带领的军队为“戚家军”。著有 《纪效新书》、《练兵实纪》、 《止止堂集》等书传世。
提起戚继光不得不提的阵法——鸳鸯阵 鸳鸯阵阵形以11人为一队,最前为队长, 次二人一执长牌、一执藤牌,接着是四 名手执长枪的长枪手,左右各二人,后 置两名短刀手。“鸳鸯阵”不但使矛与 盾、长与短紧密结合,充分发挥了各种 兵器的效能,而且阵形变化灵活。当变 成两小阵时称、“两才阵”,左右盾牌 手分别随左右狼筅手、长枪手和短兵手, 护卫其进攻;当变成三小阵时称“三才 阵”,此时,狼筅手、长枪手和短兵手 居中。盾牌手在左右两侧护卫。这种变 化了的阵法又称“变鸳鸯阵”。此阵运 用灵活机动,正好抑制住了倭寇优势的 发挥。
家庭生活: 妻子——王氏 故事一 据说他的老婆实在太凶,闹得他实在受不了,一气之下从家里搬出 来,住进了军营里,部下觉得他又窝囊,又可怜,纷纷煽动他:你 老婆竟然如此嚣张,还敢欺负你,我们大家穿好盔甲,备齐刀剑, 在营里等着,你把她叫进来,乱刀砍死,也就一了百了了。戚继光 估计是受尽了委屈,于是一气之下一跺脚:就这么干!砍死她!约定 的日子到了,手下全副武装,埋伏在营内,戚继光则派人去请自己 的老婆进营。老婆大人如约前来,她进入营房,看着周围手持刀剑 的士兵,毫不畏惧,还大声喝问戚继光: “找我来有什么事?” 在位凶悍的老婆面前,戚继光没有示弱,他霍然站了起来,大 声说道: “我刚刚整队完毕,特请夫人前来阅兵!” 故事二——我说 赠言一字:耸
戚继光的事迹5则
《戚继光的事迹》戚继光的事迹(一):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
汉族,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微山。
明朝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
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后又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十余年,保卫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促进了蒙汉民族的和平发展,写下了十八卷本《纪效新书》和十四卷本《练兵实纪》等着名兵书,还有《止止堂集》及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呈报朝廷的奏疏和修议。
同时,戚继光又是一位杰出的兵器专家和军事工程家,他改造、发明了各种火攻武器;他建造的大小战船、战车,使明军水路装备优于敌人;他富有创造性的在长城上修建空心敌台,进可攻退可守,是极具特色的军事工程。
早年经历戚继光幼年时风流倜傥,很有个性。
虽然家境贫寒,但是他喜欢读书,通晓儒经、史籍。
公元1544年(嘉靖二十三年),戚继光继承祖上的职位,任登州卫指挥佥事。
公元1546年(嘉靖二十五年),戚继光负责管理登州卫所的屯田事务,当时山东沿海一带遭受到倭寇的烧杀抢掠,戚继光有心杀贼,写下了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诗句。
公元1553年(嘉靖三十二年),戚继光受张居正的推荐,进署都指挥佥事一职,管理登州、文登、即墨三营二十五个卫所,防御山东沿海的倭寇。
公元1555年(嘉靖三十四年),戚继光被调往浙江都司佥事,并担任参将一职,防守宁波、绍兴、台州三郡。
戚继光的事迹(二):戚继光抗倭故事明东南沿海抗倭之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反侵略战争。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五月,由汉、壮、苗、瑶等族人民组成的抗倭军队,在明爱国将领张经领导下,于王江泾(今浙江嘉兴北)大破倭寇,斩敌2000。
这是抗倭战争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被称为自有倭患来,此为战功第一。
次年,倭寇劫掠福建福安等地,遭到当地畲族人民的奋起抗击。
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败走福建的倭寇,窜犯台湾鸡笼(基隆)一带,被高山族人民赶走。
抗日英雄戚继光事迹五篇800字
抗日英雄戚继光事迹五篇800字戚继光在抗击倭寇时,已经摸索出一套练兵的成功经验,但在关系复杂、积弊尤重的京畿地区,推行这套经验却实属不易。
今天在这给大家整理了抗日英雄戚继光事迹,接下来随着一起来看看吧!抗日英雄戚继光事迹1戚继光的祖辈都是明代将领,其六世祖戚详参加郭子兴领导的起义军.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仍在明军中服役,在攻打云南时阵亡,明王朝为追念其前功,授他的儿子戚斌为明威将军,世袭登州卫(今蓬莱县)指挥佥事。
传到戚景通时已经是第六代,仍然袭登州卫指挥佥事。
戚景通治军严明,精通武艺,熟读兵书,有丰富的军事知识。
袭职之后,他曾被提升为都指挥和大宁府都指挥使等职。
景通为官清廉,从不收受额外之费,更不对权贵阿谀奉承,他的家境一直很清贫。
有一次,他升任江南运粮把总,是个肥缺。
他第一次运粮进太仓时,按照陈规,运粮把总都要先给仓官送礼,以免受仓官的刁难。
戚景通却坚决不干,宁可受刁难也不行贿,结果把运粮把总给丢了。
他回到登州卫所,过着清贫的生活,当时总督山东备倭军事的戚勋,是景通的上司,听说景通拒绝行贿而丢掉把总,对景通的行为很敬重,就来和他认本家,想抬举他一下。
但戚景通却说他的先祖姓倪不姓戚,谢绝了戚勋的好意。
当然,戚景通廉洁为官的事例还很多。
表现在个人生活中的俭朴、孝顺,也是很有名的。
对刚懂事的孩子戚继光,戚景通施以严格的教育。
为了使儿子早日成才,他教儿子读书、识字、习武,还经常教导儿子,长大以后为国家尽力。
生活上对戚继光要求也很严格,有一次工匠来替戚家修房屋,景通交代在两楹之间装四扇雕花门户。
但按规定,将门家可装十二扇雕花门户,工匠向十二岁的戚继光说了此事。
戚继光就去找父亲,说可装十二个门户。
戚景通狠狠地批评了戚继光,并训斥他,要他以后不要有虚荣心,更不应讲排场。
又一次,戚继光穿了一双很讲究的丝履,被父亲看到,自然又是一顿训斥,说他小小年纪就穿这么好的鞋,将来还了得,并说这样下去,将来当了军官,岂不侵吞士兵粮饷。
英雄事迹故事戚继光5篇
英雄事迹故事戚继光5篇英雄事迹故事戚继光篇1元朝时,日本流亡海上的散兵便与冒险的商人勾结,到中国沿海走私、掠夺。
明太祖朱元璋时曾经三次派使者与日本交涉,都没有结果。
为此,洪武、永乐年间,明朝廷不断加强海上防守工事,并加大的海军在海上巡查。
1547年七月,明廷以朱纨为提督负责浙闽海防军务。
第二年,朱纨派兵击败倭寇,占领双屿。
但朱纨却因为斩杀太多与倭寇勾结的豪绅,而被以“擅杀”罪赐死。
倭寇复而又盛。
1553年、1554年两年中,倭寇不仅骚扰江浙地区,攻取了昌国卫、上海、乍浦等地,而且以海岛为基地向陆地推动。
柘林(今上海奉贤南)、川沙就是倭寇的两个据点。
明廷为了转变被动局面,调整海防部署把沿海卫所,划分区域,派重臣统一指挥。
同时,征调兵力,作为机动部队。
明廷又任命张经为总督。
他到任后集中兵力于1555年一举歼灭了深化松、杭腹地的倭寇20_多人。
但他因“养寇失机”的罪名被杀。
由于各地兵力不统一,且军纪败坏,得不到当地居民的帮忙,士兵又对沿海水土不服,战绩不佳。
刚刚消失转机的战局,又陷入逆境。
1556年,浙江、南直隶(今江苏)等地就有近50处遭倭寇侵扰。
胡宗宪继任总督后,采用离间计分化敌人,在1556、1557两年间,先后毁灭了陈东、徐海等地的倭寇。
1559年,刘显等人又于庙湾歼灭侵入江淮的倭寇。
江浙一带的倭患,渐渐转轻。
海防策略上,明军采用了水陆协作,陆地歼敌为主的方针。
同时,招募新军,加以训练。
其中出名的有俞大猷的俞家军以及戚继光的戚家军。
戚继光不仅结合地形指挥作战,还改进了火器装备,提高了部队整体的战斗力。
此外他还依据倭寇作战的特点制造了“鸳鸯阵”“三才阵”等战斗队形。
此后,戚家军成为有效抵御倭寇的主要力气。
1561年,倭寇分多路侵入台州。
戚继光敏捷指挥,采用伏击、包围、突袭等战法,连续歼灭倭寇数千人。
同时,卢镗也歼灭侵扰温州、宁波的倭寇。
浙江倭患基本得到了平定。
为了支援福建地区,戚继光又于1562年入闽,先后在横屿、林墩、牛田等地歼灭倭寇。
戚继光的资料简介
戚继光的资料简介戚继光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将士,他擅长诗歌和书法,洞悉军事和文学。
戚继光一生留有丰富的作品,是中华民族长河中不会暗淡的星辰,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戚继光的资料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戚继光的资料简介戚继光(嘉靖七年1528年—万历十五年1587年),安徽定远人,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
明朝杰出的军事家、民族英雄。
祖籍河南卫辉,后迁定远(今属安徽),再迁山东登州(今蓬莱)。
其祖为明朝开国将领戚祥,曾任朱元璋亲兵,洪武十四年(1381)最终病逝,授世袭明威。
戚继光从小受其父戚景通严格教育,戚景通一发现其缺点,会严厉批评。
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兵部主事计士元,推荐戚继光“留心韬略,奋迹武闱。
管屯而俗弊悉除,奉职而操持不荀。
”更获得张居正信任。
戚继光从浙江义乌募集矿工和农民,编练戚家军。
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受到时任兵部职方司郎中唐顺之的启发,从其所编“六编”中《武》获得灵感,戚继光创立“鸳鸯阵”,此阵法以十一人为一队,居首一人为队长,旁二人夹长盾,又次二从持狼筅,复次四从夹长矛、长枪,再次二人夹短兵。
阵法可随机应变,变纵队为横队即称两仪阵,两仪阵又可变为三才阵,三才阵攻防兼宜,适合于山林、道路、田埂等狭窄地形。
嘉靖四十年(1561年),倭寇大举侵犯台州,戚家军大破倭寇于浙江临海,九战九捷。
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与福建总兵俞大猷、广东总兵刘显等创平海卫大捷。
从此倭患终被荡平。
戚继光曾为诗:“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月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万历十一年(1583年),张居正死后,被杨四畏排斥,被调到广东任镇守,郁郁以终,晚年家徒四壁、医药不备,且被妻子遗弃。
万历十五年(1587年)十二月初八日,逝世于蓬莱故里。
著有《纪效新书》、《练兵实纪》。
戚继光的出生背景戚继光出生于明朝中叶嘉靖年间,当时东南沿海的倭患十分严重,北部也经常受到蒙古的侵扰。
明朝建立时,日本正处于南北朝时代(1336-1392),南、北朝廷及守护大名除互相争战外,还不时侵扰中国沿海。
古代十大军事家戚继光简介
古代十大军事家戚继光简介戚继光生平简介戚继光,字元敬,号南塘,山东蓬莱人,明朝时期的抗倭名将,民族英雄,非常杰出的军事家、诗人、书法家。
1528年11月12日,戚继光出生于山东蓬莱(一说其祖籍为安徽定远,出生于山东济宁),家境贫寒,但他幼时便风流倜傥,非常有个性,喜欢读书,通晓儒经与史籍。
公元1544年,戚继光继承了祖上的职位,出任了登州卫指挥佥事。
公元1546年,山东沿海一带遭受到了倭寇的劫掠,戚继光有心杀贼,并写下了诗句“封侯非我意,但袁海波平”。
1553年,受张居正推荐,戚继光任署都指挥佥事,防御山东沿海倭寇。
两年后被调往浙江都司佥事,防守宁波、绍兴与台州三郡。
戚继光于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倭患,确保沿海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又于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十余年,保卫北部疆域安全,促进汉蒙民族和谐。
而作为兵器专家与军事工程家,他改造与发明多种火攻武器,建造了大小的战船与战车,且在长城上修建了空心敌台,进可攻退可守,还撰写了两部非常重要的兵书——《纪效新书》与《练兵实纪》,在军事学上有着很高的地位。
1582年,张居正去世,戚继光被调往广东,1585年,戚继光遭弹劾被罢免,回乡之后病死。
戚继光武器戚继光生于明朝,他的一生是富有传奇色彩的,后人称他为杰出的军事家及兵器建造家。
他一生造了许许多多的兵器,可以说是有勇有谋的一个政治家。
戚继光的武器至今被后人所津津乐道,比较著名的就要数戚氏军刀和狼筅了。
戚氏军刀是戚继光最引以为傲的武器。
当时倭寇作乱,明朝军队的军刀不敌倭寇的倭刀,倭刀的坚韧程度不输给坚石,以军刀劈石相当于以卵击石。
洞察了这一点的戚继光就对军刀进行改良,取长补短。
使军刀带有明显的日本风格,改良后戚氏军刀的威力大大胜过寇军的倭刀,这使戚继光欣喜过望。
这样此刀就可以足够和倭寇交战而不被轻易砍断了,在后来戚继光所著作的《兵器解》里也提到过此刀。
狼筅也是戚继光对付倭寇的兵器之一,其厉害之处不输于戚氏军刀。
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民族英雄戚继光
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民族英雄戚继光一、教学目标1.了解民族英雄戚继光的事迹和功勋,感受他的爱国情怀和不屈精神。
2.用拼音读和写戚继光的名字。
3.能正确理解并朗读《民族英雄戚继光》课文中的生字词和短语。
二、教学内容及重点1.课文《民族英雄戚继光》;2.拼音读写戚继光的名字;3.生字词:鏖战、险关、英雄、府、堡垒、丧生;4.重点——阅读理解:丧生的原因、戚继光的功勋和不屈精神。
三、教学过程设计1. 热身活动通过询问或张贴图片等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例如:•你们最近都听过哪些英雄事迹?•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哪位民族英雄?他是哪个朝代的人?有什么英雄事迹?2. 导入课文通过呈现图片、讲解相关历史背景、播放短视频等方式,一起分享戚继光的事迹,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小贴士:可以通过“课件+讲解”或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方式呈现。
3. 学习拼音,认读人名让学生读出戚继光的名字,并用拼音写出来。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戚继光的名字,并通过拼音音标解释每个汉字对应的发音。
4. 课文导读与讲解分别导读课文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民族英雄戚继光的战功和事迹。
5. 生字词教学与练习通过讲解和举例,让学生熟悉和记忆生字词,并进行相关练习。
例如:•鏖战:连续交战,英勇杀敌。
•险关:险要的关口。
•英雄:勇敢、伟大的人。
•府:古时行政区划,即地方政府。
•堡垒:军事防御工事。
•丧生:死亡、猝死。
6. 阅读理解与总结通过提问和讨论,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文中的关键信息,总结和归纳民族英雄戚继光的事迹和精神内涵。
例如:•为什么戚继光冒着生命危险,守护边疆?•戚继光的哪些品质体现了他的爱国情怀和不屈精神?•总结戚继光的战功和事迹。
四、教学评估通过随堂测试和作业,检查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例如:1.用拼音写出戚继光的名字。
2.阅读课文,并回答相关问题。
3.完成生字词的听、说、读、写练习。
戚继光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别名戚元敬、戚少保、戚武毅,号南塘、孟诸,明朝抗倭名将、民族英雄。
嘉靖年间,倭寇肆虐沿海地区,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倭十余年,之后又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十余年,保家卫国。
公元1588年,戚继光被罢免回乡后病死。
戚继光撰写了两部重要兵书,即《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在军事学上有很高的地位,被收录《四库全书》。
人物生平早期经历戚继光幼年时风流倜傥,很有个性。
虽然家境贫寒,但是他喜欢读书,通晓儒经、史籍。
公元1544年(嘉靖二十三年),戚继光继承祖上的职位,任登州卫指挥佥事。
公元1546年(嘉靖二十五年),戚继光负责管理登州卫所的屯田事务,当时山东沿海一带遭受到倭寇的烧杀抢掠,戚继光有心杀贼,写下了“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诗句。
公元1553年(嘉靖三十二年),戚继光受张居正的推荐,进署都指挥佥事一职,管理登州、文登、即墨三营二十五个卫所,防御山东沿海的倭寇。
公元1555年(嘉靖三十四年),戚继光被调往浙江都司佥事,并担任参将一职,防守宁波、绍兴、台州三郡。
南征倭寇岑港之战公元1557年(嘉靖三十六年),倭寇进犯乐清、瑞安、临海等地,戚继光率军前往救援,但因为道路隔绝而没有来得及,朝廷也因此不治戚继光的罪。
而后,汪直余党作乱于岑港,戚继光与俞大猷两军会合,前往围攻。
但很长时间都没有攻下来,于是朝廷将戚继光、俞大猷等人全部罢免,让其带罪杀敌。
驻守在岑港的倭寇抵御不住戚继光与俞大猷的进攻,于是打算逃走。
公元1558年(嘉靖三十七年),倭寇造好了大船,准备驾船夜遁,俞大猷和戚继光趁机发动进攻,击沉倭寇大船,余党向闽南逃窜。
从岑港逃走的倭寇又在台州烧杀抢掠,给事中罗嘉宾等人弹劾戚继光故意放走岑港的倭寇,有通倭的嫌疑。
正要准备治罪,戚继光却因平定汪直的功劳而复官,让戚继光守卫守台、金、严三郡。
戚继光到浙江赴任后,发现卫所的将士作战能力一般,而金华、义乌的人比较彪悍,于是戚继光前往招募了三千人,在戚继光的指导训练下,将其练成一支精锐的部队,后称“戚家军”。
民族英雄--戚继光
民 族 英 雄------戚继光
—抗击倭寇 保家卫国—
民族英雄——戚继光
戚继光(1528年11月12 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 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 汉族,山东蓬莱人(一说祖籍 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微山 县鲁桥镇)。明朝抗倭名将, 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 民族英雄。
盛世中 华
2023
民族英雄——戚继光
戚继光又是一位杰出 的兵器专家和军事工程家, 他改造、发明了各种火攻武 器;他建造的大小战船、战 车,使明军水路装备优于敌 人;他富有创造性的在长城 上修建空心敌台,进可攻退 可守,是极具特色的军事工 程。
民族英雄——戚继光
戚继光的书法行笔流畅个性化的 书法艺术表达整幅作品果敢潇洒用笔 奔放骏爽挥洒自如气韵自然颇受黄山 谷书风的影响。表达出意气风发的气 息。作品透露出的是他内心的沉静与 刚毅棱角分明的粗线条勾画出的正是 他不受拘束的气概。
民族英雄——戚继光
戚继光在东南
沿海抗击倭寇十余 年,扫平了多年为 虐沿海的戚继光
戚继光在北
方抗击蒙古部族 内犯十余年,保 卫了北部疆域的 安全,促进了蒙 汉民族的和平发 展
民族英雄——戚继光
戚继光写下了十八卷本《纪效 新书》和十四卷本《练兵实纪》等 著名兵书,还有《止止堂集》及在 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呈报朝廷的奏疏 和修议。
历史上戚继光的简介
历史上戚继光的简介戚继光是中华民族长河中不会暗淡的星辰,是明朝的民族英雄,非常杰出的军事家、诗人、书法家。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历史上戚继光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历史上戚继光的简介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定远人,字元敬,号南塘,明朝军事家,抗倭名将。
出身将门,初任登州卫指挥佥事,1555年调浙江抵抗倭寇,他招募编练新军,人称“戚家军”,为抗倭主力。
1561年在台州大胜倭寇,次年捣破倭寇在横屿的老巢,解除东南倭患。
1567年调往北方镇守1548年从浙江义乌募集矿工和农民,编练戚家军。
自戚家军成立开始,他率军于浙、闽、粤沿海诸地抗击来犯倭寇,历10余年,大小80余战,终于扫平倭寇之患,被现代中国誉为民族英雄。
1588年1月5日逝世于蓬莱故里。
著有《纪效新书》《练兵实纪》《莅戎要略》《武备新书》等。
戚继光练兵的故事戚家军成军于治世(相对明末),所面对的敌人以倭寇中的萨摩人为主。
戚家军赖以成名的,是严明的军纪,职业化的训练水平,东亚最先进的装备,百战百胜的战绩和高达十余万级的斩级记录。
戚家军嘉靖三十八年(1559)成军于浙江义乌,总兵力四千人,主力是义乌农民和矿工。
自成军起,大小数百战未尝败绩。
比较有名的大战有:嘉靖四十年台州之役,经新河,花街,上峰岭,藤岭,长沙等战斗,十三战十三捷,斩杀真倭3000余级,烧杀溺毙无算;福建之役,总兵力六千,经横屿,牛田,林墩三战,斩真倭5000余级,其中横屿之战是一场精彩的步炮协同作战,先以火炮击沉倭寇战船并轰击倭寇大营,再以突击队强行登陆突破倭寇本阵,斩杀倭寇头领。
嘉靖四十二年莆田的平海卫,仙游,王仓坪,蔡丕岭四战,斩真倭20000余,另于广东剿灭勾结倭寇的海盗吴平,斩从倭30000,吴平逃亡海上.。
同时还创造了,以平均每22人伤亡,换取斩杀1000人的冷兵器时代敌我伤亡比的奇迹。
戚家军的胜利还建立在严格甚至是严酷的军法上:如果作战不力而战败,主将战死,所有偏将斩首;偏将战死,手下所有千总斩首,千总战死,手下所有百总斩首;百总战死,手下所有旗总斩首;旗总战死,手下队长斩首,队长战死,而手下士兵没有斩获,十名士兵全部斩首。
民族英雄戚继光
一.一代军神——戚继光简介。
戚继光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1527-1587)明朝抗倭名将、军事家。
字元敬,号南塘,又号孟渚。
山东登州(今山东蓬莱)人。
原籍河南卫辉。
生于山东济宁。
这样一搞,得有多少老乡啊?他十八岁袭父职为登州卫指挥佥事(四品将军),要说人比人,气死人,我们十八岁大多数还是一名小兵呢,人家戚大侠就已经是从四品的大将军了。
当然,戚继光的将军是世袭过来的。
他的祖爷爷戚祥,在明朝初年跟随朱元璋打天下,战死后,朱元璋下了一道命令,给予老戚家世袭将军的特殊待遇,因此,到了戚继光,他也当仁不让地继承了将军职。
虽说职位是世袭的,但戚继光的抗倭伟绩绝对是自己一刀一刀拼出来的。
他在闽、浙、粤沿海诸地抗击来犯倭寇,独创“鸳鸯阵”,率戚家军大小八十余战,每战横扫倭寇,未尝败绩,最大伤亡仅为69人,敌我伤亡比例为30:1,这在冷兵器时代,绝对是十分恐怖的战绩。
戚家军历经十余年,终于扫平倭寇之患。
可以说,戚家军的战绩,空前绝后,彪炳史册!二.倭寇之患——小日本来袭。
在细说戚家军痛打小日本之前,我先简要介绍一下倭寇之患的情况。
倭寇之患起源于元朝。
元世祖忽必烈曾经两次试图降服日本,但都因为在渡海过程中遭遇强台风(也就是小日本所谓的神风)而前功尽弃。
因此才后世给留下了这个心腹大患。
正因为元朝两次侵日失败,使得小日本蹬鼻子上脸,一批日本武士和浪人不断到中国东南沿海进行侵扰活动。
元末明初,倭寇终成一患。
要说,小日本就是一群孙子,唐宋时期,中国曾经给予日本极大援助,从日常生活用品到军事用品,无不倾囊相助。
当时日本也派大量留学生到中国学习中国先进文化,今天日本语言里仍有许多中国汉字的影子,可不曾想,一不留神,成了鸟语,这只是后话了,在这里不展开讲。
可以说,中国科技文化对日本社会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如果没有中国文化的影响,日本社会至少还要落后二百年。
但小日本反过来,又是怎样对待我们呢?在他们侵略中国的过程中,犯下的那些罪行,简直不是人能做的出来的。
民族英雄戚继光概括一下本文的主要内容
随着历史的发展,我国出现了许多英雄人物,其中戚继光是一位备受尊敬的民族英雄,他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本文将从戚继光的生平、军事成就、性格特点和影响等方面对其进行全面的描述。
一、戚继光的生平戚继光,明朝末年的军事将领,出生于浙江嘉兴,其家族世代从军,对军事有着深厚的底蕴。
戚继光自幼聪颖,喜好读书,对军事战术有着很高的天赋。
后来,他考取了明朝的科举,进入了武宁镇担任抚运使。
在这期间,他深刻感受到了当时国家的危局,决心投身军队,希望能够为国家的安宁尽一份力。
二、戚继光的军事成就作为一位优秀的军事将领,戚继光在战场上展现出了非凡的军事天赋和过人的智慧。
他曾领导抗倭战争,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在战斗中屡建奇功,几乎打退了倭寇对我国的入侵。
他精于用兵,善于运筹帷幄,因此在军中享有很高的声誉。
而且,他在战争中对士兵极其关爱,时刻关心着他们的生活和工作,为士兵们树立了一个為將官的好典範。
三、戚继光的性格特点戚继光的性格坚毅刚正,他是一个非常勇敢果敢的人,对待敌人从不畏惧,坚定地捍卫自己心目中的正义。
戚继光还是一个非常宽容大度的人,不计较个人得失,在与他人相处中常常体现出自己高尚的品质。
他勤奋好学,为人正直,崇尚忠诚,为国家为民族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四、戚继光的影响戚继光的英勇事迹在后人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为国家的安宁付出了自己的生命,被后人誉为忠烈不已,精忠不渝的民族英雄。
他的形象常常被用来激励后人努力向上,他的事迹也被广为传颂,成为了后人学习的楷模。
总结:随着历史的发展,我国出现了许多英雄人物,他们为国家的繁荣昌盛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戚继光是其中的一位,他的勇敢和忠诚感动了后人,成为了民族英雄中的一员,他的形象也一直激励着后人不断努力奋斗。
希望我们能够铭记这些英雄的事迹,传承他们的精神,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戚继光的教育思想和影响除了军事上的成就外,戚继光还有着积极的教育思想,他注重教育士兵,倡导士气,注重思想道德的教育。
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民族英雄戚继光》戚继光的简介
希望能帮助到您
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民族英雄戚继光》戚继光的简
介
本文是关于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民族英雄戚继光》戚继光的简介,感谢您的阅读!
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民族英雄戚继光》戚继光的简介戚继光(1528-11-12-1588-01-05)汉族,明代著名抗倭将领、民族英雄、军事家、武术家。
字元敬,号南塘,又号孟渚。
山东登州(今山东蓬莱)人。
原籍河南卫辉。
一说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
于闽、浙、粤沿海诸地抗击来犯倭寇,历十余年,大小八十余战,终于扫平倭寇之患。
少时好读书,通经史大义。
嘉靖二十三年(1544)依例袭父职为登州卫指挥佥事。
三十二年,任都指挥佥事,备倭山东。
三十四年,调任浙江都司佥事。
旋进参将。
分守宁波、绍兴、台州(今浙江临海)三府。
三十六年以劾免官,旋以平汪直功复官,改守台州、金华、严州(今浙江建德东北)三府。
时浙江多被倭患,而旧军素质不良。
戚继光招募农民和矿徒,组成新军。
严明纪律,赏罚必信,并配以精良战船和兵械,精心训练;他还针对南方多湖泽的地形和倭寇作战的特点,审情度势,创造了攻防兼宜的“鸳鸯阵”战术,以十一人为一队,配以盾、矛、枪、狼筅、刀等长短兵器,因敌因地变换队形,灵活作战。
每战多捷,世人誉为“戚家军”。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语文版三年级下册《民族英雄戚继光》课文及教学设计
语文版三年级下册《民族英雄戚继光》课文及教学设计【课文】明朝嘉靖(jiājìnɡ)年间,日本海盗(dào)经常在我国浙(zhè)江、福建沿海一带烧杀抢掠(lüè),无恶不作。
老百姓十分痛恨他们,管他们叫倭寇(wōkòu)。
当时,有个叫戚继光的将领,看到倭寇横行,百姓受苦,朝廷腐(fǔ)败,非常愤慨(kǎi)。
他决心招募(mù)农民、矿工,组织军队,抗击倭寇。
招兵的布告刚一贴出,就有很多人前来报名。
戚继光组建的军队很快就发展到三千多人。
这支军队经过威继光的严格训(xùn)练,纪律(lǜ)严明,战斗力很强,人称“戚家军”。
打仗的时候,戚继光总是身先士卒(zú),冲锋在前。
士兵们见主将这样勇敢,斗志倍(bèi)增,奋不顾身,杀得倭寇东逃西窜。
有的倭寇一边逃跑,一边抛撒抢来的财宝,想用这个办法阻挡后面的追杀。
可是,戚家军官兵对金银珠宝连看都不看一眼,一心杀敌。
就这样,戚家军军威大振,令倭寇闻风丧胆。
戚继光不但作战英勇,而且很有智谋(móu)。
有一次,进犯福建的倭寇占(zhàn)据了一个小岛。
小岛和海岸之间有一片浅滩。
涨潮时,浅滩没入水中,小岛四周一片汪洋;落潮时,水退滩出,又是一片泥泞(nìnɡ),人马一踏上去,就会陷进烂泥里。
倭寇以为占据了这样险要的地形,绝对安全。
戚继光仔细察看了地形后,命令士兵每人准备一捆干草,在一个大雨滂沱(pānɡtuó)的晚上,坐船来到小岛附近。
趁着落潮,他们把准备好的干草扔到烂泥里,铺成了一条路,奋勇冲上小岛,不到半天工夫,就把倭寇全部歼(jiān)灭了。
还有一次,正值中秋节,城中主力部队正外出作战,倭寇又趁机进犯。
戚继光就让全城百姓,用绳子拖着石头满街穿行。
倭寇听到城中轰隆轰隆作响,以为是千军万马正在调防,吓得掉头就跑。
戚家军和其他抗倭军队一起,经过多年奋战,终于解除了我国东南沿海的倭患(huàn)。
戚继光
戚继光(嘉靖七年1528年—万历十五年1588年),山东登州人。
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
明朝杰出的军事家、华夏杰出志士,民族英雄。
其祖为明朝开国将领戚祥,曾任朱元璋亲兵,洪武十四年(1381)战死于云南,授世袭明威将军。
少年时做诗一首:小筑暂高枕,忧时旧有盟。
呼樽来揖客,挥麈坐谈兵。
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开始任登州卫指挥佥事,练出一套好箭法。
庚戍之变后,他写出《备俺答策》。
戚继光对孙子兵法进行了批判地吸收,1555年调往浙江,招募凶猛的义乌人进行训练,在《武》中得到启示,创立强大的鸳鸯阵五行阵三才阵,击败了善用刀剑的倭寇。
1561年,戚继光率四千明军,对阵两万敌军,在无其它军队配合的情况下,五战五胜,共计歼敌五千五百余人,累计伤亡不足二十人。
1562年戚继光受命入闽剿倭,荡平宁德城外的横屿、福建福清牛田等三大倭巢,在荡平横屿时,戚继光作词一首:万人一心兮泰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干犯军法兮身不自由。
号令明兮赏罚信,赴水火兮敢停留。
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在浙江、福建取得台州、横屿,平海卫、仙游等战役的胜利,基本荡除东南沿海倭患,为扫除东南倭患作出很大贡献。
1568年调往蓟州,加高加厚长城,修建空心敌台,创立步、骑、车、辎重诸营,边境得以安宁。
万历十一年(1583年)调往广东,后罢归登州,不久病卒。
戚继光以捍卫边疆为己任,屡克强敌,战功卓著,著有《纪效新书》、《练兵实纪》、《止止堂集》等书传世。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
诗:歧路驱驰报主情,江花边月笑平生。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族英雄戚继光
明朝嘉靖(jiājìnɡ)年间,日本海盗(dào)经常在我国浙(zhè)江、福建沿海一带烧杀抢掠(lüè),无恶不作。
老百姓十分痛恨他们,管他们叫倭寇(wōkòu)。
当时,有个叫戚继光的将领,看到倭寇横行,百姓受苦,朝廷腐(fǔ)败,非常愤慨(kǎi)。
他决心招募(mù)农民、矿工,组织军队,抗击倭寇。
招兵的布告刚一贴出,就有很多人前来报名。
戚继光组建的军队很快就发展到三千多人。
这支军队经过威继光的严格训(xùn)练,纪律(lǜ)严明,战斗力很强,人称“戚家军”。
打仗的时候,戚继光总是身先士卒(zú),冲锋在前。
士兵们见主将这样勇敢,斗志倍(bèi)增,奋不顾身,杀得倭寇东逃西窜。
有的倭寇一边逃跑,一边抛撒抢来的财宝,想用这个办法阻挡后面的追杀。
可是,戚家军官兵对金银珠宝连看都不看一眼,一心杀敌。
就这样,戚家军军威大振,令倭寇闻风丧胆。
戚继光不但作战英勇,而且很有智谋(móu)。
有一次,进犯福建的倭寇占(zhàn)据了一个小岛。
小岛和海岸之间有一片浅滩。
涨潮时,浅滩没入水中,小岛四周一片汪洋;落潮时,水退滩出,又是一片泥泞(nìnɡ),人马一踏上去,就会陷进烂泥里。
倭寇以为占据了这样险要的地形,绝对安全。
戚继光仔细察看了地形后,命令士兵每人准备一捆干草,在一个大雨滂沱(p ānɡtuó)的晚上,坐船来到小岛附近。
趁着落潮,他们把准备好的干草扔到烂泥里,铺成了一条路,奋勇冲上小岛,不到半天工夫,就把倭寇全部歼(ji ān)灭了。
还有一次,正值中秋节,城中主力部队正外出作战,倭寇又趁机进犯。
戚继光就让全城百姓,用绳子拖着石头满街穿行。
倭寇听到城中轰隆轰隆作响,以为是千军万马正在调防,吓得掉头就跑。
戚家军和其他抗倭军队一起,经过多年奋战,终于解除了我国东南沿海的倭患(hu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