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口流动下的乡村治理对策
乡村治理面临的现实问题及破解对策
乡村治理面临的现实问题及破解对策乡村治理是指对乡村地区进行管理和管控的一种形式。
然而,在中国,乡村治理面临着许多现实问题,如基础设施薄弱、经济发展滞后、社会治安不稳定、人才流失等。
这些问题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居民共同合作,制定富有创新性的对策来解决。
一、基础设施薄弱很多乡村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相比城市滞后较大,光缆、电力、自来水等也不够完善,导致这些地区的交通、通信、饮用水等方面的需求都不能满足。
针对这一问题,应当优先推进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道路的建设,光缆、电力、自来水等的铺设。
此外,政府还应加强对于相关问题的指导、支持和管制工作,以使得区域之间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实现转变,从而让乡村地区能够经济发展起来。
二、经济发展滞后从整体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乡村地区的发展滞后城市较大,经济结构单一,职业道路狭窄,难以拥有一个稳定的、可持续性的经济体系。
这也是导致农民在增加全年收入的过程中得不到稳定的帮助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消除这些隐患,政府应完善农村土地政策、农业支持政策以及相关资金政策,同时重点扶持乡村农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加大农民综合能力和技术水平培训,进一步开放农村市场和各类拓展市场,提升农产品品牌价值,以此刺激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三、社会治安不稳定社会治安问题在乡村的发展过程中相当严重。
特别是在基础设施缺乏的地方往往易造成社会治安状况的恶化,给当地居民的生命安全、财产安全等方面带来极大的威胁。
要想保障居民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增强当地的社会安全意识,需要加强乡村安保力量。
乡村安保力量的增加应当采取多种多样的保障措施,包括公安警力和社区治安巡逻队的配置和培训,设立“信誉承诺”监督体系和先进科技的推广,在此基础上形成覆盖全域、网格化、群防群治的安全保障体系,提高乡村地区居民自我保障和抵抗能力。
四、人才流失由于基础设施缺乏和经济发展滞后等长期未解决的问题,许多有才华和领导才能的年轻人都选择去城市发展,从而导致乡村地区的人才流失。
乡村振兴中的人口流动控制与引导
乡村振兴中的人口流动控制与引导人口流动在乡村振兴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对于乡村来说,人口流动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合理的人口流动控制与引导对于乡村振兴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展开讨论,探讨在乡村振兴中如何控制和引导人口流动。
一、人口流动的影响人口流动既给乡村带来了新鲜的血液,也带来了不少问题。
首先,人口流动为乡村带来了新的人力资源,助力乡村的发展。
流入的人口往往具备更高的知识水平和技能,可以为乡村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其次,人口流动会改变乡村的文化和社会结构。
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和融合,促进了乡村的多元发展。
然而,人口流动也给乡村带来了不少问题,比如资源压力增加、社会矛盾加剧等。
二、控制人口流动的必要性乡村振兴离不开对人口流动的控制。
合理的人口流动控制不仅有助于乡村发展,还可以减少一些负面影响。
首先,控制人口流动可以避免乡村资源过度消耗。
若人口过多涌入乡村,资源供应将会面临巨大挑战。
其次,合理控制人口流动可以减少社会矛盾和冲突。
过多的人口流动往往会引发就业、住房等问题,加剧社会矛盾。
因此,人口流动的控制对于乡村振兴具有重大意义。
三、促进乡村就业的引导乡村振兴需要解决农民就业问题,从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引导人口流动到乡村就业是一个重要的途径。
首先,政府可以通过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外来人才到乡村就业,比如提供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支持。
其次,可以加大对乡村创业的扶持力度,为有创业意愿的人提供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
这些举措有助于吸引更多人才流入乡村,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
四、优化农村教育资源优化农村教育资源既是保证乡村振兴的必要条件,也是引导人口流动的重要手段。
首先,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升教育资源的质量和水平。
建立现代化的学校设施,招聘优秀教师,提供良好的教育条件,可以吸引更多家长选择在乡村教育子女。
其次,可以加大对农村学生的资助力度,确保农村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
优化农村教育资源有助于提高农村居民的素质,促进人口流动的有序进行。
人口流动对农村社会经济的影响与对策
人口流动对农村社会经济的影响与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流动问题越来越引人关注。
人口流动不仅对城市有影响,同样对农村社会经济造成了各种问题与挑战。
本文将从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探讨人口流动对农村社会经济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农村劳动力流失人口流动导致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外流,农村地区的劳动力不断减少,给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较大压力。
农村劳动力流失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导致农田撂荒、农作物减产等问题的出现。
对策: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提高其职业技能,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
同时,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技术推广,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吸引农民返乡务农。
二、农村人口老龄化人口流动导致农村中的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留在农村的大部分是老年人和儿童,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
老龄化问题不仅给农村社会带来经济负担,同时也带来饮食、医疗、护理等多方面的问题。
对策: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生活保障水平。
建立农村医疗机构和社区服务中心,提供老年人的医疗保健和社区服务。
同时加大农村医疗资源的配置力度,提高农村医疗水平。
三、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人口流动使得农村经济结构发生转变,大量年轻人外出打工,农村经济重心逐渐向非农产业转移。
这给农村社会经济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挑战。
对策:促进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鼓励和引导农民参与农副产品加工、乡村旅游、农业服务等行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同时,加强农村金融服务,为农村创业者提供融资支持。
四、农村社会稳定性下降人口流动加剧了农村社会的空心化和断层化,极大地影响了农村社会稳定。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突出,社会治安问题也随之增加。
对策:加强农村社会管理,建立健全农村社区组织,提供儿童关爱服务。
同时,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农村治安综合治理,提高农村社会稳定性。
五、农村资源环境压力加大人口流动使得农村人口密度不断增加,给农村资源环境带来巨大压力。
农村社会治理问题与措施
农村社会治理问题与措施农村社会治理一直是中国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随着农村人口逐渐减少、老龄化趋势明显以及农业经济转型的不断推进,农村社会治理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
本文将从农村社会治理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能的措施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农村社会治理现状目前,农村社会治理的现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农村社会组织建设相对薄弱,村级组织和农民自治水平有待提高。
这导致在一些地区,对于社会问题的处理不够及时有效。
其次,农村治理中的公共服务不均衡。
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的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相对不足,这使得农民在享受这些服务时存在困难。
二、农村社会治理问题农村社会治理存在许多问题,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土地问题。
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改革不完善,导致土地抵押、流转等问题频发。
这不仅影响了农民的土地权益,还可能引发土地纠纷和社会不稳定。
2.农村留守儿童问题。
由于农村劳动力外流,很多农村留守儿童无人照顾、无法得到良好教育。
这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也给农村社会治理带来隐患。
3.村务管理问题。
一些地方的村务管理存在不规范、低效的问题。
村级干部责任意识不足、权力过分集中,容易造成村里事务的不公正和管理的混乱。
4.农村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善。
在一些地方,农村居民的诚信观念还不够强烈,造成一些商业合作不信任,影响乡村经济发展。
三、农村社会治理措施为了有效解决农村社会治理问题,政府和社会各界应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党组织建设。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组织在农村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党员进村入户、组织农民自治等措施,增强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2.完善农村组织建设。
建立健全村民自治机制,提高村民自治水平。
建立村级组织和村民代表大会制度,确保村民利益能够得到保障。
3.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
增加农村地区的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
4.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加大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力度,鼓励农民创新创业,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实现乡村社会治理有效的主要难点与对策
2020·07乡村振兴实现乡村社会治理有效的主要难点与对策程传兴谢娅婷张勃基金项目: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2018CSH019);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计划(20A630014)作者简介:程传兴(1956—),男,河南开封人,河南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三农”发展;谢娅婷(1986—),女,河南信阳人,河南农业大学社会治理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乡村振兴与农村人口发展;张勃(1982—),女,河南驻马店人,河南农业大学社会治理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乡村振兴与社会政策。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构建以农村基层党组织为核心,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结合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系。
实现乡村社会治理有效的主要难点是如何完善村民自治制度。
乡村社会进入新时代,村民自治面临着多重新挑战。
加强乡村党建、增强村民认同感、创新自治方式、规范村与乡镇关系等是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和实现乡村社会治理有效的应对之策。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社会治理;村民自治中图分类号:D4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7017渊2020冤07-0040-06乡村社会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基石。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构建以农村基层党组织为核心,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结合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系,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推动乡村组织振兴,打造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
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当前面临的主要难题是如何完善村民自治制度。
村民自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民实现民主权利、维护自身利益的重要制度,是管理乡村事务、维护乡村正常社会秩序的重要制度,是乡村治理的主要形式和核心内容,是实现乡村社会治理有效的关键。
一、新时代村民自治面临的新挑战(一)农村人口的大规模流动给村民自治提出了挑战改革开放以后,出现了大规模的“民工潮”。
人口迁移对城乡发展的影响及其对策
人口迁移对城乡发展的影响及其对策随着现代化的加速和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人口迁移成为了一个广泛关注的话题。
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中,人口迁移的影响尤为深远,因为它涉及到城市和乡村的发展、社会经济的转型以及人民生活的福祉等诸多方面。
因此,本文将从人口迁移对城乡发展的影响和对策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人口迁移对城乡发展的影响在中国,城乡人口之间的迁移一直处于高位。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经济发展的不断推进,城市的发展速度一直高于农村。
这种情况下,一些城市也面临了人口过度迁入的问题,而相对应的,乡村地区则出现了人口流失的现象。
这种“城市膨胀 - 乡村萎缩”的现象,对城乡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城市发展城市作为经济发展的中心,它吸引了大量的人口涌入。
城市人口的增长,可以促进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进步,同时加强了对城市建设的需求。
由此也带来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进,促进了城市的发展,但也有相应的负面影响。
如城市的住房问题,通常表现为房屋价格上涨,居住条件不佳等。
2.乡村变迁随着人口的流出,乡村地区面临了许多问题,如减少了人口、空房增加、社区服务设施减少等。
这种农村的“萎缩”现象不仅影响了乡村的经济,也导致了乡村地区人文环境的恶化。
在此基础上,一些政策措施开始尝试回流人口并改善农村环境。
二、人口迁移对城乡发展的对策人口迁移不仅给城市和乡村的发展带来了难题,也给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了不利影响。
因此,人口迁移对城乡发展的对策显得尤为重要。
接下来,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1.加快城市建设和改善城市环境。
城市的美化和改善是城市吸引力的一个关键部分。
这也可以让人们拥有更好的城市生活品质和具有成长力的职业平台。
同时,城市建设与产业升级密不可分,因此应尽快完善城市的产业链,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等如此职业领域,为城市的发展创造更多的机遇。
2.推动城市与乡村的协调发展。
城市和乡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城市和乡村的协调发展尤为重要。
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困境及措施分析
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困境及措施分析摘要:乡村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础。
如果乡村治理现代化不足,直接阻碍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行。
有鉴于此,文中分析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困境,结合实际情况给出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措施,提高乡村治理质量。
关键词:乡村治理;困境;改进措施随着城镇化建设速度加快,农村社会生产力发展、农村人口流动及农村社会阶层变化,这一形势下乡村治理呈现新趋势,也面临着新的困境。
原有乡村治理结构不能适应乡村社会新发展与变革。
要想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全面分析当前困境的原因,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
1、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困境分析1.1 乡村治理主体单一性乡村治理的合理格局就是多元主体参与,这也是乡村治理现代化发展的必然,但就当前情况来说,尚未形成“多元”格局。
乡村基层政府处于转变职能、合理放权的阶段,当与其他治理主体相比依旧处于“一家独大”的情况。
如,乡镇政府依旧习惯掌控各项管理工作,将村委会作为下级,对乡村存在过度行政政治控制与公共产品资源控制的情况,干涉村委会正常工作运行,消耗大量资源,直接影响到乡村治理现代化发展[1]。
1.2 制度体制的不匹配现代乡村治理需要推进多元治理机制建设,这些机制要与基本制度、体制相互配合,形成完善的现代治理体系。
但是当前我国乡村治理过度依赖制度的路径,造成各项机制实际运行时存在问题:如,缺少资金及人才回流机制、公共产品供给机制问题、群众利益回应机制不完善等,这些机制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也没有很好衔接基本制度与体制,直接制约到乡村治理水平的提高。
因此,制度与体制不匹配是当前面临的主要困境。
2、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发展的措施2.1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发展在乡村基层党建工作中,一定要加强对基层党员的管理,在加强党风党纪建设的同时,提升其综合素质,保证党建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在乡村基层党建工作中,基层党员管理十分重要,因此一定要严格落实“三严”、“三实”思想,推行廉政。
乡村振兴中的农村人口流动
乡村振兴中的农村人口流动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农村人口流动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农村人口流动既是乡村振兴的推动力之一,也伴随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乡村振兴中的农村人口流动的原因、影响以及应对之策。
一、农村人口流动的原因1. 就业机会的不足:相比城市地区,农村地区的就业机会相对较少。
农村青年在农田劳作无法获得稳定的收入,这促使他们选择离乡务工,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
2. 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有限,对于家长而言,他们更愿意将孩子送到城市接受更好的教育。
因此,有很多农村学子选择离乡求学,进一步加剧了农村人口流动现象。
3. 城乡差距的拉大:近年来,城市的发展快速,人口众多,而农村地区的发展相对滞后。
城乡之间的差距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差异,还表现在医疗、文化等方面,这也导致了农村人口外流。
二、农村人口流动的影响1. 向城市输送劳动力:农村人口流动给城市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填补了城市劳动力市场中的缺口。
这对于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满足城市工业化进程中的需要起到了积极作用。
2. 减轻农村劳动力过剩压力:农村地区的劳动力大部分从事农田劳作,由于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村劳动力过剩的状况日益严重。
农村人口流动缓解了农村地区的劳动力过剩压力,有助于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合理配置。
3. 农村社会结构的变化:随着农村人口外流,农村留守人口日益增加,农村社会结构面临着巨大变革。
农村社会的老龄化问题、留守儿童和空心化等问题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
三、应对农村人口流动的策略1. 建设美丽乡村:通过农村精细化管理和绿色发展,提升农村的品质和吸引力,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回流农村,为农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2. 加强农业技术培训:通过加强对农业技术的培训和推广,提高农民的劳动技能和收入水平,使他们有更好的发展机会,减少外流。
3. 完善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加大对农村教育、医疗和文化设施的投入,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减少农民因为基础设施不完善而选择外流。
浅析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治理的现实问题与应对策略
浅析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治理的现实问题与应对策略作者:张喜云李振新来源:《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年第04期一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治理的重要意蕴乡村振兴是缩小城乡差距、激发乡村活力的根本路径。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治理,既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基础,又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还是调和乡村人与环境、人与人之间矛盾的必然选择。
乡村治理不仅对乡村地区的建设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而且对治国理政、社会转型具有积极意义。
(一)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础(二)乡村治理是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三)乡村治理是调和矛盾的必然选择中国农业发展长期处于粗放生产状态,每公顷化肥使用量超过500千克,是英国使用量的2.05倍,美国的3.69倍;农药使用量达10.3公斤/公顷,远高于法国的3.69公斤/公顷和日本的3.72公斤/公顷[4]。
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在明显提高粮食产量的同时,土壤板结、水体污染、生态失衡等问题接踵而至,环境变化导致的人体免疫力下降、滥用农药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
农业农村部自2015年起实施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以走好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之路。
此外,乡村地区部分民众长期缺乏生态环保意识,随意丢弃、焚烧生活垃圾较为常见,随意排放污水、饮用水卫生不达标等问题较为突出,严重制约着乡村环境保护与村民生活品质提升。
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乡村地区不仅全力整治外部环境,而且集中力量解决乡村卫生问题。
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显示,2016年年末,91.3%的乡镇实现集中或部分集中供水,生活垃圾采取集中或部分集中处理的乡镇占比90.8%,完成或部分完成改厕工程的村占比为53.5%[5]。
因此,乡村治理着眼于乡村人地矛盾、人与环境的矛盾,通过强有力的引导措施、管理措施和支持措施,能够为调和乡村矛盾作出实质性努力。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治理的现实问题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治理具有鲜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乡村治理面临的现实问题同样不容忽视。
我国乡村治理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JI A O Y U GXI A N G CU我国乡村治理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郑州工程技术学院赵姗姗摘要:乡村治理的有效实施,是乡村振兴的关键。
目前,我国乡村治理还面临着农村人口“空心化”问题严重、农村基层选举问题重重、乡村治理体制不健全、社会风气出现下行趋势等问题。
实现乡村振兴,必须从健全“三治”结合的乡村治理体制、打造乡村治理的多元格局、治理农村空心化和完善我国直选制度这几个方面入手,以此为基础探索乡村治理的出路。
关键词:乡村治理;乡村振兴;问题与对策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国家治理改革全面开展起来。
而乡村治理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正在逐步展开。
乡村作为一个治理单元,虽然在国家基层政权的“末端”,但是其治理效果决定着国家治理的整体水平和质量。
乡村在整个乡村战略中处于基础地位,也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重要前提和保障,是整个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
因此,乡村治理是不能忽视的国家治理的基础[1]。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乡村治理经历了数次变化。
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到改革开放后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再到“三治”结合,其治理方式和治理理念经历了大的调整。
2006年,我国又取消了农业税,中国农业社会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与费孝通先生《乡土中国》描述的当时的中国相比相差较远,乡村治理面临着新的挑战。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西方价值观的入侵以及多元文化的影响,再加上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原有的乡土社会已经渐渐瓦解。
面临新的环境,乡村社会发生了新的改变,比如,城乡二元结构引发大量农民外流涌入城市发展,而农村则只剩老人和儿童,空心化现象严重;农业税停收以后,基层政府缺少经费来源;农村生活垃圾随意堆放,生活废水乱排对乡村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农民缺乏简朴意识,在红白喜事上互相攀比,大操大办。
这些问题都是新时期农村面临的新问题。
我们必须要审时度势,找出这些问题的症结并加以解决。
一、我国乡村治理面对的问题(一)农村人口“空心化”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差距迅速拉大。
有效解决农村转移人口问题的建议
有效解决农村转移人口问题的建议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农村转移人口问题逐渐凸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综合考虑经济、教育、社会保障等多方面因素。
本文将从十个方面展开回答,提出有效解决农村转移人口问题的建议。
一、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的不完善是制约农村转移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之一。
政府应适时投入资金,加强农村道路、供水、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生活质量,吸引农村人口留在家乡。
二、推进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是农村发展的基础,对吸引农民留在家乡也起到重要作用。
政府应加大对农业技术研发的投入,提供农技培训和技术支持,促进农民转型升级,增加农村就业机会,提高农业收入水平。
三、培育乡村产业发展乡村产业是吸引农村转移人口留在家乡的重要途径。
政府可鼓励农民自主创业,提供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引导农村产业向高附加值、绿色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四、加强农民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的教育水平,有助于他们更好地适应城市生活和就业需求。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改善农村学校的教学条件,提供更多职业培训机会,增强农民的就业竞争力。
五、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是农村人口流动的另一个制约因素。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医疗、养老、保险等公共服务的投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六、改善农村居住环境一个优美的居住环境对于吸引农村人口留在家乡至关重要。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环境整治的力度,推进农村垃圾治理、污水处理、绿化美化等工作,打造宜居宜业的农村生态环境。
七、加强农村社区建设农村社区建设能够促进农民的参与感和归属感,有利于他们留在家乡并为家乡做出贡献。
政府应加强对农村社区建设的支持,提供社区公共设施和文化活动,推动农村社区的发展和繁荣。
八、加大农村融资支持农村转移人口通过创业来实现就业是一种重要的形式。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创业者的融资支持力度,简化融资流程,降低融资门槛,鼓励金融机构为农村创业提供贷款和担保服务。
农村现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农村现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一、农村现状与问题分析1. 结构性问题:农村人口减少,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浪潮;农业生产持续下滑,土地流转困难。
2. 农业水平低下:传统种植方式落后,技术创新缺乏推广;灌溉设施不完善,水资源利用低效。
3. 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使用过量化肥和农药造成环境污染,严重影响食品安全。
二、解决农村问题的对策1. 注重乡村振兴战略:a) 发展特色产业: 鼓励发展有竞争力的特色优势产业,如无公害食品、有机农产品等。
b) 完善基础设施: 提升交通、电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为乡村经济发展提供支撑。
c) 增加就业机会: 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在县镇上建立工厂和企事业单位,吸引返乡创业者和外来务工人员。
2. 促进科技创新:a) 推广先进种植技术: 引导农民采用科学耕作、绿色种植等方式,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
b) 支持农业科技研发: 加大对农业科研机构的支持力度,培养专业人才,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c) 发展智能农业: 推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与农业结合,提高生产过程的效率和可控性。
3. 优化土地利用:a) 推进土地流转: 鼓励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和耕地轮作休养制度,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b) 加强土壤保护与治理:推广有机肥料使用,在合理施肥的基础上进行土壤修复工作。
c) 富余资源利用:挖掘当地资源节约利用潜力,开展循环经济模式。
4. 强化环境管理:a)加强水资源管理:优化灌溉系统设施,并建立健全水资源监测网络体系;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减少污染物排放。
b)促进生态保护:倡导可持续发展理念,推动绿色农业,鼓励生态补偿政策的实施。
c)加强环境监管: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严厉打击违法行为。
5. 提升农民素质:a) 加强教育培训: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和继续教育机会,提高农民的专业技能水平。
b) 引导多元就业: 组织开展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拓宽农民从事非农工作渠道。
c) 建立社会保障网: 完善乡村公共服务设施,提供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
我国法治乡村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我国法治乡村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我国法治乡村建设是指以法治为基础,以乡村治理为对象,全面推进乡村社会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工作。
当前,我国法治乡村建设面临一些主要问题:一、基层法治意识薄弱。
由于农村地区人口流动性较大,基层干部素质有限,法律意识薄弱,导致一些乡村问题无法及时合理解决,影响了乡村法治建设进程。
二、法律法规执行不到位。
乡村地区人文环境复杂,一些地方法律法规执行不力,相关部门的执法效果差,乡村治理难以得到有效控制。
三、乡村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善。
乡村地区信用体系相对落后,社会信用评价机制不健全,一些人利用法律漏洞进行违法行为,严重损害了乡村法治建设。
针对以上问题,需要采取以下对策:一、加强基层法治意识教育。
加大对乡村地区基层干部和群众的法治教育力度,提高他们的法律素质和法治意识,增强他们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手段的运用能力,促进乡村法治建设。
二、加强法律法规执行力度。
加强地方政府和执法部门的法律法规执行力度,提高执法效果,保障乡村治理的有序进行。
加强执法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素质和执法水平。
三、建立健全信用体系。
加强对乡村地区信用体系的建设,建立统一的信用评价机制,完善信用信息共享和信用信息查询机制,加强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和警示,提高社会信用意识和自律能力。
四、加强乡村法律服务。
增加乡村地区法律服务网络点,提高农民群众的法律服务能力,完善乡村法律援助制度,为农民提供法律救济和维权服务。
加强对乡村地区的法律导向宣传,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农民对法律的认识和遵循意识。
五、加强乡村法治建设的组织领导。
建立健全乡村法治建设的组织领导机制,明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加强协作和沟通,形成乡村法治建设工作合力。
建立健全乡村法治建设的评估机制,定期评估乡村法治建设的成效,及时调整和完善相应政策措施。
我国法治乡村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基层法治意识薄弱、法律法规执行不到位以及乡村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善等。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加强基层法治意识教育、加强法律法规执行力度、建立健全信用体系、加强乡村法律服务以及加强乡村法治建设的组织领导等对策来解决。
加强乡村治理的具体做法
加强乡村治理的具体做法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中国乡村面临着各种问题,如农村土地流转、空巢老人、农民工返乡等,需要加强乡村治理。
具体而言,乡村治理需要采取以下措施:一、建立健全乡村治理机制乡村治理的关键在于建立健全的机制。
乡村基层组织应该建立完善的制度,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因地制宜推行村组干部“三过五化”等制度,注重实施基层民主选举和代表制度,让村民参与决策,提高村民自治的水平。
同时,政府部门也应当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加强对村组干部的监督,使整个治理机制更为完善。
二、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实施乡村治理的重要手段。
政府需加大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投入,尽量确保农村的食品安全、水源安全、环境卫生等。
同时,加强农村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城乡的差距。
此外,需要加强宣传村民的科学知识和防灾意识,提升农村居民的生命素质。
三、推动农村产业升级农业靠天吃饭已不足以支撑乡村的繁荣,推动农村产业升级是必须的。
政府应当加大对新型农业和现代农业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引导和帮助农民参与新能源、环保、旅游等新兴产业,从而促进乡村的全面发展。
农民也应当注重现代农业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技能和素质,以应对市场需求和经济发展。
四、挖掘乡村文化资源“文化是一种精神上的财富,是一种潜在的力量”。
挖掘和开发乡村文化资源可以提高村民的文化氛围和精神境界,同时也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注入了生命力。
政府和各个村庄应当通过文化艺术节、民俗展览、书法绘画等活动,挖掘出乡村的文化宝藏,加以保护和发扬光大。
五、关注农村环保国家提倡“绿色发展”,农村应当注重环保。
政府应当加强对农村环境的监管,引导农民采取环保措施,如垃圾分类、废旧电池回收等。
同时,推进农村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村污染物排放的减少。
总之,实现乡村治理的目标需要政府、村民以及各方面的共同努力,通过政策引导、科技创新、文化弘扬等诸多方面的措施,实现乡村治理环节各环节有机地配合和协调。
当前乡村社会治理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展望未来乡村社会治理的发展方向
总结词
未来乡村社会治理将朝着更加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的方向发展,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
开展环境整治行动
加大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力度,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
加大退耕还林、水土保持等生态工程 实施力度,恢复乡村生态功能。
推广绿色生产方式
引导农民采用环保农业生产方式,减 少农业面源污染。
04
政策建议与展望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总结词
法律法规是乡村社会治理的基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有助于 规范乡村治理行为,保障农民权益。
经济发展不平衡
总结词
由于地理位置、资源条件等多种 因素,我国乡村地区经济发展存 在不平衡的问题,导致部分乡村 地区经济落后,贫困问题突出。
详细描述
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 异较大,一些乡村地区缺乏产业 支撑,农民增收困难,导致贫困 人口较多,社会矛盾加剧。
人口外流与老龄化
总结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乡村青壮年 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乡村地区人口外 流现象严重,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
总结
当前乡村社会治理面临诸多挑战,包括 经济落后、人口外流、基础设施薄弱、 环境污染等。为应对这些挑战,需要采 取综合性的措施,包括发展乡村经济、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环境治理等。 同时,还需要注重乡村文化传承与创新 ,提高乡村社会的凝聚力。
VS
应对策略
针对当前乡村社会治理的挑战,应采取以 下应对策略: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 动乡村经济发展;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乡村公共服务水平;三是推进环境 治理,改善乡村生态环境;四是注重乡村 文化传承与创新,增强乡村社会凝聚力。
农村社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农村社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农村社区是我国基层社会组织的重要形式,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环节。
然而,由于多种原因,农村社区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基础设施不足、公共服务匮乏、人口流失等方面分析当下农村社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基础设施不足在现代化城市快速发展的同时,农村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存在严重不平衡和不充分的情况。
首先,交通网络薄弱。
很多偏远地区交通困难,公路破损严重或者无法到达,在极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民生产、经营活动以及外出务工就业机会。
此外,供水、供电和信息通讯等基础设施也存在着普遍不完善的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力度。
一方面,加强交通网络建设,修复道路并开展新桥梁建设工作。
另一方面,推动农村供水、供电和通信网络建设,提升基层设施的现代化水平。
此外,鼓励发展乡村旅游业,使更多的投资进入农村社区,改善基础设施条件。
二、公共服务匮乏农村社区缺乏有效的公共服务体系是另一个严重问题。
由于资源有限和政策扶持不足,很多农村地区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几乎没有或者非常有限。
这给农民群众带来了诸多不便,并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为解决这一问题,应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力度。
首先,在医疗领域,可以引入优秀医疗资源向农村倾斜,并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
其次,在教育方面,可以通过增加教学点数量、调整布局和提高教育质量等措施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三、人口流失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以及就业机会相对集中在城市,农村社区出现了严重的人口流失问题。
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导致农村人口锐减,直接影响着农村经济发展和乡村社区治理。
为应对人口流失问题,政府可以通过转变思路来解决。
一方面,鼓励并支持农民在家门口就业创业,提供相应的扶持政策。
例如,加强对农产品加工业的支持力度,帮助农民将自产自销模式转化为增值产品开发与销售模式。
另一方面,在城市就业机会有限的情况下,推动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也是解决人口流失问题的关键措施。
农村工作中的难点与对策
农村工作中的难点与对策农村工作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凸显,农村工作面临着诸多难点。
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对策。
以下将从人口流动、农业发展、农民素质提升、公共服务、农村治理、扶贫开发、乡村振兴、土地制度、农村金融、农村环境保护等方面展开回答写作。
人口流动问题是农村工作的一大难点。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地区的人口大量流失至城市,导致了农村的劳动力空心化、老龄化加剧等问题。
对策一是加强农村人才培养,提高农村人才吸引力。
通过加强教育培训,提升农村人才的知识技能,吸引其返乡创业。
对策二是推动农村产业发展,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通过产业转型升级、引进优质企业等方式,为农村人口提供稳定的就业机会,减少人口外流。
农业发展问题是农村工作的另一大难点。
农业生产面临着土地资源有限、农业科技水平低下、农产品销售渠道不畅等问题。
对策一是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引导农民运用新技术、新品种,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
对策二是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通过建立农产品市场体系,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促进农产品的销售和推广,提高农民的收入。
农民素质提升问题是农村工作的重要难点。
由于农村教育、文化、科技等方面的滞后,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影响了农村工作的整体水平。
对策一是加大农村教育投入,提高农民受教育机会。
加强农村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等,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和职业技能。
对策二是加强农民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开展技能培训、创业培训等活动,提高农民的创造力和竞争力。
公共服务问题是农村工作的一大难点。
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不完善,严重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对策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活环境。
加大对农村道路、供水、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对策二是完善农村医疗卫生体系,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乡村振兴人口流动与城乡融合发展分析
乡村振兴人口流动与城乡融合发展分析乡村振兴是当前中国的重大战略。
在这一过程中,人口流动和城乡融合发展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本文从不同角度出发,探讨了乡村振兴的人口流动和城乡融合发展对中国经济社会带来的影响。
一、人口流动助力乡村振兴人口流动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
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导致城市空间资源有限,压力不断增加。
此时,乡村地区作为城市的后备资源,成为人们可以选择的生活和发展空间。
这种人口的流动改善了人们的就业和生活条件,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机遇。
二、人口流动带来的机遇人口流动给乡村带来了各种机会。
首先,人口流动促进了乡村的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
大量的劳动力涌入乡村地区,增加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和效益。
其次,人口流动还带动了农村市场的活跃,促进了农特产品的销售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此外,人口流动还推动了农村文化教育的发展,提高了农村居民的素质和对外界信息的了解。
三、人口流动带来的挑战然而,人口流动也给乡村带来了一些挑战。
首先,大量的人口流入乡村地区导致了土地资源的紧张。
土地被大量购买和承包,使土地流转困难,影响了农民的生活和农田的利用效率。
其次,人口流动也带来了农村社会管理的难题。
人员的流动导致了乡村社会稳定的破裂,农村社会治理的难度增加。
此外,人口流动还加剧了城乡差距,使乡村发展的步伐不平衡。
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性城乡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
城乡融合发展意味着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合作与互动,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
城乡融合发展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与优化配置,促进城乡间的产业协调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获得感。
五、城乡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城乡融合发展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
首先,可以通过优化城乡土地利用,实现农村集中连片开发和城市空间的合理规划,创造良好的城乡空间环境。
其次,可以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和乡村经济,促进农民就业和增加农民收入。
此外,城乡融合发展还需要推进城市和乡村公共服务的均衡发展,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的水平。
农村人口外流治理办法、建议与思考
社会经济后果分析
城乡差距扩大
农村人口外流加剧了城乡之间的人口 和资源分布不均,进一步拉大了城乡 差距。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社会稳定风险增加
农村人口外流可能引发一系列社会问 题,如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空巢老人 养老问题等,这些问题处理不好可能 会影响社会稳定。
人口外流使得流出地经济发展缺乏动 力,而流入地则因人口聚集而经济繁 荣,导致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城乡融合发展路径
1 2 3
打破城乡二元结构
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 结构,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
加强城乡产业协作
推动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形成优势互补、分工协 作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农村人口提供更多就业 机会。
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投入力度,推动城乡 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农村人口的生活质量和幸 福感。
推进农业现代化
通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加强农 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提高农 村经济发展水平,吸引农村人口
回流。
发展乡村旅游业
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和文化特色,发 展乡村旅游业,为农村人口提供就 业机会和增加收入途径。
加强乡村治理
建立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提高农村 基层组织的管理和服务能力,为农 村人口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
05
国内外经验借鉴
国内成功案例分享
01
02
03
浙江模式
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农村 电商等产业,吸引外出务 工人员回流,促进农村经 济发展。
江苏经验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从而减缓人口外流。
四川做法
实施农民工返乡创业计划 ,给予政策扶持和创业指 导,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 ,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农村发展中的农村人口流动问题
农村发展中的农村人口流动问题农村人口流动问题是当前农村发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
农村人口流动既有积极影响,也存在一些困扰。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这一问题。
一、人口流动对农村发展的积极影响人口流动可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量农民选择外出务工,为农村带来了外部资金和技术。
他们通过在城市的工作实现了财富的积累,一部分资金回流到农村,推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
同时,他们还带回了新的思维方式和管理经验,村庄管理水平得到提高。
人口流动也有助于农村人口结构调整。
在过去,农村庞大的人口压力对土地资源和农业产出构成了挑战。
而随着农民外出务工,农村人口得到缓解。
此外,农村人口流动还带来了新的就业机会,吸引了一些年轻人返乡创业,促进了农村经济多元化的发展。
二、人口流动对农村带来的挑战人口流动导致了乡村空心化问题的加剧。
许多年轻人外出务工后不愿意回到农村定居,导致了农村老龄化和人才流失的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的生活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农村社会支持体系薄弱,缺乏对留守儿童和老人的关爱和保障。
人口流动还带来了农村社会治理难题。
外出务工人员的流动性较强,他们的权益保护、就业安全、社会保障等问题都需要得到更好的解决。
同时,人口流动也为农村社会的稳定和治安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三、推动农村人口流动发展的对策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生活品质。
改善交通、通信、水、电、网络等基础设施条件,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吸引更多年轻人回乡发展。
推进农村产业升级,增加就业机会。
发展农村经济,培育农村新型产业,提供多样化的就业机会,吸引年轻人才回归农村发展。
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提高农村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水平,解决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的生活问题,增加农民就地就近享受公共服务的便利性。
加强农村社会管理和法治建设。
建立完善的农村社会管理体系,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四、加强政府引导和支持政府应加大对农村人口流动的引导和支持力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人口流动下的乡村治理对策2009-05-13 信息来源:中国农村研究网视力保护色:【大中小】【打印本页】【关闭窗口】一、引言中国是一传统农民大国,对乡村的有效治理历来是国家公共权力涉及的重要圈点。
在我国,人地关系高度紧张决定如何将堆积在土地上的超载农民剥离出来,是国家和政府关注的重大问题,也是乡村治理的根本出路。
1978年后,囿于政府控制松动,源源不断的农民挣脱土地对他们的束缚,涌入城市。
改革开放30年,流入城市的农民工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期间内,学界主要从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以及人类文化学等学科视角,关注和研究农村人口流动对流入地城市经济、农民自身现代性不断生长以及解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等方面的影响,而较少关注农村人口流动对流出地乡村的影响。
即使有关注,就现有的研究一般都偏向于农村人口流动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化、农民收入的增长等乡村结构转变和农村社会发展方面所带来的积极影响。
而过少地研究和揭橥流动带给农村政治治理层面的负面或消极影响。
这不可不谓是一大遗缺。
不过,近年来,还是有部分学者或实证调研亦或理论探研,抉发流动引发乡村的负面效应。
譬如,徐勇教授在大量实地调研后指出,农村人口流动对乡村治理本身并不都是乐观的景象,反而在一定程度上使我国乡村文明转型陷入一种“治理性困境”,出现了有流动而无发展的乡村发展“空心化”、有流动而无突破的乡村结构再复制及有流动而无安宁的乡村秩序失衡性等三种非正面、非积极实态和态势。
[1]毋庸置疑,农村人口流动对农业人口非农化产生“减负”效应之余,也给乡村社会在不断“增压”。
但是,“增压”不仅仅局限于乡村政治结构与社会发展层面。
笔者以为,农村人口流动带给乡村社会的是集草根民主、农地经营、文化认同及社会结构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为一体的全方位、多维度乡村治理困境。
这一现象须引起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否则会导致农村社会的调蔽和一定程度上社会动荡的潜在威胁,影响和谐社会的建构。
二、我国乡村治理历史沿革及现实困境(1)乡村治理的历史沿革“治理”一词原意指统理、引导之行动或方式。
经过历史演化,当今“治理”已远超越政府运作范围,更加强调权力关系、组织制度和公共事务管理等层面。
我国传统社会是一个乡土社会,从事兼业经营的小农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对农民流动的“天然屏障”。
分散的小农使得传统社会的官僚机构无法直接统治乡村,“皇权止于县政”,统治者不得不依靠士绅阶层和宗族制度来实施乡村治理,以求到达对乡村“最优”管理。
晚清以降,西方列强的入侵客观上却加速了中国固有社会秩序和规则的破产,国家通过乡绅治理农村的局面也随着被打破,乡村政权的“土劣化”倾向逐步形成并随之愈演愈烈。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通过土地改革实现了对乡村政权的重建,农村基层政权的建立是国家在农村的代理机构,而不再作为村民自治机构而存在,它的存在是国家政权在乡村的“延伸”。
刚从废墟中建立起来的新中国,迅速意识到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工业化”优先,甚或“重工业化”。
因此,由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再到“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国家最终采取了将乡村资源集中到人民公社手中来治理乡村的办法。
实现政府经济职能无限扩张和侵占私人决策领域的人民公社制度,通过对农民的有效控制,为国家工业化迅速敛集巨额原始积累,并促使国家在较短时期内建立起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
但是,人民公社制度,虽然是控制农民的有效组织,但却不是激励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有效组织。
人民公社集体经营效益的低下和农民长期处于贫困状态,导致国家在1978年后人民公社制度的迅速解体,代而继替的是乡镇政府和“村民自治”,乡村治理逐渐形成了一种“乡政村治”基层政权格局。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有关规定,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村民成为中国乡村社会政治生活的主体,这表明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完善和发展。
乡村治理结构在乡镇基层政权对本乡镇事务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能的“乡政”下,由村民委员会这个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充分行使对本村社会事务自治权的“村治”。
(2)农村人口流动语境下乡村治理实态流动是一个社会发展的重要变量。
从宏观上讲,流动促使我国经济结构逐步协调和优化、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从微观上讲,流动促使了农民现代性的生长、社会地位的提升和公民文化的形成。
但是,流动带给国家、社会及农民个人的积极效用在很大层面上且又具有非均衡性,甚或单向性。
详言之,流动在将绝大部分社会正面效益集中于流入地和流动农民的同时,却不可避免的将消极的、负面效益抛留于流出地和留守农民。
这一社会现象必须要引起政府高度重视和社会密切关注,否则会导致农村社会的调蔽,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社会的动荡。
1、流动促使“乡政村治”下的“草根民主”渐发蜕变并引发乡村政权“内卷化”[2]按常理,流动会促生一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但是,对于我国乡村农村社会,却并非如此,20世纪90年代,逐渐兴起的“民工潮”并非给农村社会注入可持续发展的生产要素,反而却造成了乡村知识、人力、技术、人才及市场的“经济性”外流。
乡村人口流动的主体是乡村青年劳力和知识精英阶层的外流。
1978年后,国家政权逐渐从乡村基层社会中退却,意欲建构“村民自治”框架来达到对乡村社会的治理,实现乡村社会的“草根民主”。
毋庸置疑,“民主是个好东西”,但是,民主需要不仅理性与智慧,民主更需要意识与能力。
农村人口流动的结果是“乡村最紧迫需求的资金、人才、知识和需求大量向城市集中,以至造成乡村发展的‘空心化’。
”[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口流动表现为一种上位流动,乡村流动主体在年龄、知识、才能等方面具有相对优势。
近年来,国内学者实地调研证实,农村人口外流中35岁以下的年青人占总数的86.3%,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普遍高于未出者。
[3]乡村基层民主“草根”表现出一种实质枯萎态势,乡村政权出现一种有增长无发展的“内卷化”趋向。
2、流动并非带给农地经营“规模化”,而更趋向于农业“过密化”20世纪90年代形成的“民工潮”,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局势。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规模流动,成为原本农村土地细碎化、分散化经营形成“规模经营”态势以及通过规模经营获取社会平均利润的必要先决条件,但并非充分。
实践表明,在当前我国农村土地制度仍旧实行家庭承包制的基础下,农村人口流动并非带给农村土地的流动。
造成如此窘境,原因主要是体制和国情所致。
我国自清中后期,一直呈现人多地少的紧张局面,人地关系“剪刀差”式的发展趋势直接造成我国资源禀赋结构的严重失衡。
在人口压力下,农业“过密化”使得我国农业经济逐渐变为一种“糊口经济”。
农地,对于农民而言,首先表现为“生存资料”,活命的基础,而不是“资源优化配置”的生产要素,农地所承载的社会保障功能在逐渐“超越”其生产功能。
[4]土地的家庭承包,不仅造成土地的细碎化、分散化,难以形成“规模经营”农业可持续发展,而且造成土地难以流转,难以按资本、技术、知识相对优势来配置土地。
农民流动在很大程度上却造成了土地撂荒、抛荒等畸象,导致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低效,直接影响农村的健康有序发展。
3、流动促使村民政治文化认同渐趋下降,乡村治理成本膨胀且效能趋下国内外学者实地调研证实,流动会促使农民现代性增强与传统性削弱。
诚如周晓虹所言:“农民流动本身就是一所培养农民现代性的大学校”。
[5]农民现代性的提升会促使农民政治文化的现代化和乡村治理效能增强。
但是这样的积极效用却并非“莅临”乡村社会。
反而,由于年龄、性别、知识、才能、素质等原因使得未流动农民更多接受到的是关于流动农民上位提升的信息以及城市居民的生活优越性。
城市生活参照系的绝对优势使未流动农民内心逐渐产生并积聚起一种强烈的“不断增强的受挫感”。
他们感受到的是他们与城市居民之间的生活差距并非因经济发展而带来一种缩小,现实使未流动农民的“期望—收益比”变的无法弥合。
美国学者古尔(T·Gurr)认为,带给社会动荡或变革,“最根本的原因不是贫穷而是相对剥夺感”。
[6]“相对剥夺感”是一种“现实与期待的负面差距”,是一种典型的“忿忿不平”。
当前,广大农村正在发酵而迅速膨胀的“相对剥夺感”,是引发社会冲突的根源之一,直接导致农民对现有权威政治的疏离与文化认同的下降。
这些现象不利于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4、流动引发乡村社会的结构性变化,造成农村社会秩序一定程度上的失范在现有制度体系框架下,随着农村人口流动的持续增长,目前绝大部分农村,由于青壮年和乡村精英的“规模外流”,造成乡村既定社会的一种结构性变化。
具体言,乡村社会中留守的主要是老人、妇女和儿童,按徐勇教授的说法,即“603861”部队。
[1]这样的乡村社会结构变化将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譬如,老人赡养、儿童教育等问题。
城市生活集聚着现代文明规则,同时也代表着一种社会准入门槛。
在现有政治体制下,进城农民真正“进城”的是其廉价的劳动力,随之劳动力的医疗、教育、住房、培训等社会权利却被拒之“城”外。
[4]绝大部分流入城市的农民并非实现上位流动而形成公民文化。
他们没有融入城市主流社会,也就难以进入城市的规则网络之中。
他们作为“边缘人群”,生活在文明规则的“真空”之中,形成了有流动无规则的态势。
囿于未被城市生活所接受而回流于乡村的流动农民,他们固有传统乡土秩序已被遗弃,而现代城市文明规则和秩序尚未接收或内化,因此他们处于一种“好的没有学好,坏的学了不少”的乡村特殊群体。
他们的行为方式严重冲击着乡村社会秩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乡村社会秩序失范。
三、构建乡村有效治理框架的对策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政府对农村控制的松动,农村人口流动的迅速发酵并急速膨胀在急速改变着中国的社会秩序,政府对乡村治理模式和乡村文明转型的探索在很大程度上又“创造”出一种“治理性困境”。
在构建现代社会进程中,乡村治理结构的重建,亟待政府、社会及乡村等对现有社会资源重新配置和组合,尤其是政府要不断完善已有制度安排和进行适时制度创新。
(1)加快城乡二元社会结构解构步伐,促使社会资源的有序流动城乡对立二元结构是影响我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体制矛盾。
这样的阻碍主要体现为一种资源配置和流动的失衡性和偏向性。
政府通过一系列政治制度供给和政策出台给予城市和工业分割、占据资源的“相对比较优势”,即社会资源存量及增量的流动和分配偏向于城市和工业。
这就相对剥夺了乡村社会发展的可利用资源,其中包括乡村治理结构的有效性。
中国社会稳定和发展的潜在最大危险是增长收益得不到普遍分享特别是广袤的乡村被排除在获益之外。
当前,农村人口流动最大的特征是促使乡村社会发展的核心要素譬如年龄、知识、资本、能力以及市场等更多的表现为一种乡村流往城市的线路单向性,导致乡村社会发展资源的更为稀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