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论述题

合集下载

高考历史简答论述题汇总

高考历史简答论述题汇总

高考历史简答论述题汇总高考历史简答论述题汇总一、先秦时期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1、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体现;2、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3、两者互为表里。

二、分封制与宗法制对当时社会产生的影响(意义)1、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2、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三、秦朝设立郡县制的影响(意义)1、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把全国各地纳入国家政治体制之中。

2、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四、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具体措施有哪些?1、创立皇帝制度,皇位世袭;2、在中央设立三公九卿,独揽大权;3、在地方上实行郡县制,皇帝控制官吏的任免权,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五、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影响?1、积极影响:①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不断加强和完善;②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巩固国家的统一、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利于民族大融合,对中华民族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2、消极影响:君主专制的易形成暴政统治和导致腐败现象的出现,易激化阶级矛盾。

六、元朝创立行省制度的意义1、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2、行省制度是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七、唐朝设立三省六部制的意义1、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加强了中央集权。

2、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为历代沿用。

八、请阐述科举制度形成的经过1、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23、唐太宗: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4、武则天:首创武举和殿试。

九、科举制度的创立所产生的影响(作用)1、积极影响:打破士族垄断、引入士人从政、提高行政效率、追求公平公正、形成重学风气;2、消极影响:偏考儒家经义,扼杀创新精神等十、请阐述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先秦世官制、汉朝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科举制十一、概况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1、千年发展,从未中断;源流分明,沿革清晰2、以君权为中心,高度集中权力3、人治高于法治4、宗法关系残余的长期影响5、儒家经典长期成为理论基础和政策依据6、通过礼制形成严密等级制度,使官民对立严重集权制度不断加强十二、请比较古代宰相和明清内阁的不同点宰相,被制度赋予决策权,地位十分巩固;内阁,只是皇帝的内侍机构,无决策权,升降由皇帝决定,对皇权起不到制约作用。

高考历史观点论述题训练4

高考历史观点论述题训练4

例4、传统经济社会结构的近代更生常常伴随着迷惘和阵痛。

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在这一过程中,“除了旧生产方式逐步解体所产生的苦难之外,还应当有新生产方式破土而出的生机和朝气。

如果忠实于历史唯物主义,就不能不承认:历史的主题应当是后者而不是前者。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我们村里有一个老婆婆,年纪已经七十多了。

她天天纺棉,每天纺成几两棉纱。

她很少停手的时候。

到了晚上,我们还听见她那纺车摇动的声音。

有一回,她对我们说:“我年轻时候,纺纱织布,利息(收益倒不少。

到了现在,厂里出的纱和布,又细又好,价钱又便宜。

还有外国运来的纱和布,大乡小镇都有得卖。

我的利息就远不如从前了。

”她一边说,一边仍旧摇动着她的纺车。

——叶圣陶等《开明国语课本》(1932年初版材料二我的家乡余姚离宁波不远。

……老百姓现在已经能够适应新兴的行业,……任何变革都像分娩一样,总是有痛苦的,但是在分娩以后,产妇随即恢复正常,而且因为添了小宝宝而沾沾自喜。

……女人已经不再纺纱织布,因为洋布又好又便宜。

她们已经没有多少事可以做,因此有些就与邻居吵架消磨光阴,有些则去念经拜菩萨。

……有些女孩则纺织发网和网线餐巾销售到美国去,出息不错。

——蒋梦麟《现代世界中的中国·民国初年》材料三旧时妇女织成布匹,经纬之纱,都出女手。

自洋纱盛行,而轧花、弹花、纺纱等事,弃焉若忘。

……此又今昔不同之一端,而生活中又少一技能矣。

……女工本事纺织,今则洋纱、洋布盛行,土布因之减销,多有迁至沪地,入洋纱厂、洋布局为女工者。

虽多一生机,而风俗不无堕落。

——方鸿铠等修,黄炎培等纂《川沙县志》(民国二十六年版(3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陈旭麓先生提出的观点。

(6分(要求:观点理解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00字左右。

范文:观点:我认为作者的观点正确。

旧生产方式解体虽然产生了苦难,但历史的主题更主要的是新生产方式破土而出的生机和朝气。

(2分,必须要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

高中历史论述题专练含详细答案

高中历史论述题专练含详细答案

高中历史论述题专练含详细答案第一篇:中国近代史题目:辛亥革命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意义及影响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它标志着中国封建专制政治的覆灭和资本主义弱化,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解析辛亥革命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意义和影响。

一、政治意义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专制政治,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创建了中国的第一共和国,标志着中国的政治革命和民主化进程开始。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建立了完整的宪制体系,颁布了一系列宪法、法律和政治制度,建立了国家机构和政府系统,促进了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壮大。

二、经济意义辛亥革命对中国经济的影响非常深远。

革命期间中国社会经济的变革明显,营商环境的改善为经济活动提供了更多的自由空间,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同时,革命后国家机器开始启动,实施的治国方略和政策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新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措施,重视用人,加快铁路、公路、电力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打开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大门。

三、文化意义辛亥革命对于中国的文化影响也非常显著。

辛亥革命后,宗族藩镇制度被瓦解,中国文化的开放与变革得到了机会。

中国思想文化界相继掀起了一场关于中国文化传统的“变法运动”,试图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思想相结合。

一批思想文化领袖如梁启超、康有为等先后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理念,为中国的思想文化变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变革,它在许多方面都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辛亥革命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步,也为中国其他重要历史事件奠定了基础。

第二篇:世界现代史题目: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和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初的一场极为破坏性的战争,它不仅给各大帝国主义国家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也对世界格局和历史进程产生了深刻影响。

本文将从起因和影响两个角度论述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起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并非突如其来,其深层次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两大方面:1. 帝国主义和民族矛盾20世纪初期,欧洲列强的殖民地和疆域扩张引起了民族矛盾的不断激化。

高考历史论述题

高考历史论述题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材料《汤姆叔叔的小屋》描写了美国内战前奴隶制下黑人奴隶的悲惨命运。

主人公黑奴汤姆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逆来顺受,受尽折磨而死。

该书是第一部被翻译成中文的美国小说,并被多次搬上话剧舞台。

表1 《汤姆叔叔的小屋》翻译与改动的部分情况——据陈白尘、董健主编《中国现代戏剧史稿》等从材料中提出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材料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

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

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备具上列诸条件者比数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

——钱穆《国史大纲》(1940)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

(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注:“自然进程”是指人与自然的互动;“人文进程”是指文明与文明、人群与人群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有史以来,人们试图以各种方式认识历史。

材料反映了一位学者对19和20世纪世界历史的认识,对此认识提出你自己的见解(赞成、质疑、修改皆可),并说明理由。

(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表1 钟表的演变——据(英)约翰·哈萨德《时间社会学》等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材料近代中国接触的西洋“除了强大的武力,尚有别具一格的政治组织、经济力量、高度文化,一旦彼此短兵相接,中国的藩篱为之突破,立国基础为之震撼”。

高考历史-论述题

高考历史-论述题

高考历史-论述题题目有明确的答题角度限定如:“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变化的原因。

”题目要求在分析原因是没有明确的答题角度的限定,只是要求“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对于这类题目,“根据时代背景”、“根据当时社会情况”等分析,我们要做到以下两点:图表型材料题图表型材料题是以数字表格或图像(线)变化为信息载体,通过一定的数量关系来反映事物的数量特征、变化规律及内在联系。

解决这类材料题的关键是通过图表材料所呈现出的数字或线段的变化,来确定材料所要展示的信息。

要先读设问部分,带着问题再去分析表格,有意识地去观察分析材料。

通过观察发现现象之间的联系,再分析原因然后组织答案。

开放型材料题近年来开放型材料题命题的一个趋势就是选择材料时,是考生熟悉的、非教材中的材料,如新闻时事、名人名言、谚语诗歌、漫画海报等,材料来源无法预知。

但考生应当把握一点,即无论材料千姿百态,所选择的材料必定是以历史课程中的重点知识为依托,所设问题必我所学、必我所能,不会超标,所考问题必然是历史课程中的重点知识。

在解答这类材料题时,一定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能敢于创新、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获得高分的保证。

材料分析题是近年来历史中考的必考题,也是很多学生日常考试中比较畏惧的题目之一,其实只要我们掌握了基本的历史知识,运用了正确的解题方法,这类题目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难。

用史实来论证这个观点史实要注意多角度分析。

思路一: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社会生活。

思路二:内因、外因。

思路三:国际因素、国内因素。

思路四:与该事件有关联的多个主体(国家或组织)等。

思路五:以时间为线索选取史实论证。

不同的问题适用不同的思路,在审题时一定要先整出思路再写答案,千万不能想一句写一句。

史实与观点要紧密结合,要准确运用所学的知识,表述要准确,层次要清晰。

步骤三:结论。

用理论来论证这个观点或写总结性语言或评价性升华。

(这个结论一定要结合这道题目的内容写出,一般不要照搬政治课所学的原理,但要以政治课上所学原理为思路、为依据,用历史的语言来表达。

高考历史论述题写作技巧是什么

高考历史论述题写作技巧是什么

高考历史论述题写作技巧是什么高考历史论述题是对学生综合历史素养和思维能力的重要考查形式。

想要在这类题目中取得好成绩,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至关重要。

以下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些实用的高考历史论述题写作技巧。

一、审清题目这是写好论述题的第一步。

要仔细阅读题目,明确题目所涉及的历史时期、主题、问题指向以及答题的具体要求。

比如,题目是要求分析某个历史事件的原因、影响,还是要比较不同历史现象之间的异同。

同时,要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和限制词,例如“结合所学知识”“根据材料”等,这决定了我们答题时可以利用的资源范围。

二、构建清晰的思路在审清题目后,要迅速在脑海中构建答题的框架。

可以先列出一个简单的提纲,明确自己要阐述的几个主要观点。

一般来说,一个完整的论述题回答应该包括论点、论据和论证过程。

论点要明确、简洁,能够准确回答题目所提出的问题;论据要充分、可靠,能够有力地支持论点;论证过程则要逻辑严密,合理地将论据与论点联系起来。

三、充分利用材料如果题目中提供了相关的材料,一定要认真分析和利用。

材料中往往包含着重要的信息和线索,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题目、确定论点和寻找论据。

在引用材料时,要注意准确概括和恰当引用,不能简单地照抄原文,而是要将材料中的内容与自己的观点有机结合起来。

四、运用所学知识除了材料中的信息,我们还要调动所学的历史知识来丰富和完善自己的回答。

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扎实掌握历史的基本史实、概念、规律和发展脉络,能够将不同的历史知识点融会贯通。

在答题时,要准确运用相关的历史术语和概念,避免使用过于通俗或不准确的语言。

五、多角度分析对于一个历史问题,往往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这样可以使我们的回答更加全面、深入,也更能体现我们的综合思维能力。

例如,分析工业革命的影响时,不仅要考虑到它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还要关注它对社会阶级结构、政治制度、文化观念等方面的影响。

六、注重逻辑关系论述题的回答要有清晰的逻辑结构。

高考历史-论述题

高考历史-论述题

高考历史-论述题1、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回答下列问题(1)Z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2)表中元素原子半径最大的是(写元素符号)()。

(3)下列事实能说明Y元素的非金属性比S元素的非金属性强的是()。

a.Y单质与H2S溶液反应,溶液变浑浊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1molY单质比1molS得电子多c.Y和S两元素的简单氢化物受热分解,前者的分解温度高(4)X与Z两元素的单质反应生成1molX的最高价化合物,恢复至室温,放热687kJ,已知该化合物的熔、沸点分别为-69℃和58℃,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5)碳与镁形成的1mol化合物Q与水反应,生成2molMg(OH)2和1mol烃,该烃分子中碳氢质量比为9:1,烃的电子式为()。

Q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铜与一定浓度的硝酸和硫酸的混合酸反应,生成的盐只有硫酸铜,同时生成的两种气体均由表中两种气体组成,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都小于50.为防止污染,将产生的气体完全转化为最高价含氧酸盐,消耗1L2.2mol/L-1NaOH溶液和1molO2,则两种气体的分子式及物质的量分别为(),生成硫酸铜物质的量为()。

2、反-2-己烯醛(D)是一种重要的合成香料,下列合成路线是制备D的方法之一。

根据该合成路线回答下列问题:(1)A的名称是();B分子中共面原子数目最多为();C分子中与环相连的三个基团中,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共有()种。

(2)D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写出检验该官能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E为有机物,能发生的反应有()。

a.聚合反应b.加成反应c.消去反应d.取代反应(4)B的同分异构体F与B有完全相同的官能团,写出F所有可能的结构:()。

(5)以D为主要原料制备己醛(目标化合物),在方框中将合成路线的后半部分补充完整。

(6)问题(5)的合成路线中第一步反应的目的是()。

3、水中溶氧量(DO)是衡量水体自净能力的一个指标,通常用每升水中溶解氧分子的质量表示,单位mg/L-1,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规定,生活饮用水源的DO不能低于5mg/L-1。

高中历史高考三大热点论述题汇总

高中历史高考三大热点论述题汇总

高考历史三大热点论述题汇总热点一民族主义1.梁超和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共同点并述梁启超和孙中山提出上述思想的主要原因。

[答案]反对清朝统治;反对列强侵略;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相结合。

(3分)主要原因:民族危机日益加剧;国内民族矛盾日趋尖锐;民族工业初步发展;近代思想解放;梁、孙接受近代西方启蒙思想,顺应民主潮流。

2.指出近代中国“开放的文化民族主义思想”的重要主张。

[答案]既反对固守传统文化又反对完全西化;尊重传统文化;用西方的研究方法研究传统文化,取长补短;建立新文化系统并力求对人类产生有益影响。

3.五四时期民族主义思想的发展之处。

从背景和影响角度评述五四时期民族主义思想的这一发展。

[答案]发展之处:反思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有更加广泛的阶级和阶层具有民族觉醒意[答案]原因:政治上,民族国家更有利于保障公民权利;经济上,民族国家有利于国内市场的形成发展;国际上,民族国家能满足资产阶级对外扩张需求,壮大国家实力。

影响: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外殖民扩张,殖民地半殖民地被动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基本形成。

5.概述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主要内容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答案]内容:推崇西方政治体制;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明;与西方建立平等关系等。

影响:政治上,有利于科学的民主革命纲领的形成,推动近代中国的反帝斗争和民主革命;经济上,实业救国的思潮、提倡国货运动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经济的近代化;文化上,有利于中华民族观念的形成,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6.战后非洲民族独立运动高涨的原因;并谈谈其影响[答案]洲人民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锻炼;战后西方自由主义、民族主义的传播促进了非洲民族意识觉醒;二战沉重打击了西方殖民主义势力;亚非万隆会议团结反帝的精神在非洲大陆传播;受亚洲等民族国家独立的鼓舞。

[答案]非洲:实现了民族的独立,为推进非洲国家现代化奠定了基础;对西方: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日趋瓦解;对世界格局:第三世界国家力量增强,推动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冲击着两极格局。

高考历史观点论述题训练3

高考历史观点论述题训练3

答题思路:三部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评述题,先述后评)例3、(2008年海南单科26题)(12分)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天下已平,(汉)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孝惠、高后时……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

---- 《史记》工商杂色之流,假令术逾侪类(同辈之人)……止可厚给财物,必不可超授官秩,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

---- 《旧唐书》古者官民一家也,农商一事也……商籍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辅,而非求以相病,则良法美意,何尝一日不行于天下哉。

---- (宋)陈亮:《龙川集》士之子恒为士,商之子恒为商。

严氏之先,则士商相杂,(严)舜工又一人而兼之者也。

然吾为舜工计,宜专力于商,而戒子孙勿为士。

盖今之世,士之贱也,甚矣!---- (清)归玄恭:《归庄集》评述中国古代商人社会地位的变迁。

(12分)(解析)本题以商人的社会地位变迁为线索展开的,考查学生通过对抑商到“工商皆本”的社会地位的变化,进一步阐述对社会的影响,应坚持站在生产力的发展方面看问题,才能更好地对商人的社会地位和“重农抑商”的政策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本题是开放性的题目,要注意观点正确文字通顺,逻辑严谨。

范文:第一部分:分述地位变迁(是什么)汉朝,严格限制商人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唐朝,商人经济地位有所提高,但政治地位低下;宋朝,农商并举(并重),地位提高;清朝,商人社会地位甚至超过士,社会重视商人。

第二部分:分述地位变迁的原因(为什么)汉初经济残破,为恢复发展农业。

严格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唐朝商品经济发展繁荣,政府实行开明的政策(中唐以来,重农抑商政策有了某种松动);宋朝商品经济进一步繁荣;清朝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拜金逐利的社会风气。

(注:以上两部分可以按朝代顺序逐条对应着写,条理更清楚,更不容易丢分。

)第三部分:总体评价(怎么样)商人社会地位提高是生产力发展,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高考历史论述题一般解题思路(开放题)(共21张PPT)

高考历史论述题一般解题思路(开放题)(共21张PPT)

题型二:目录修补
下面是1960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抗日战争”内容的目录摘编。 第二十章 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 第二十一章 两条战线、两个战场
1.抗日战争中的两条路线 2.国民党军队的大溃退 3.平型关大捷 4.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迅速发展 第二十二章 毛主席《论持久战》的发表和中国共产党的六届六中 全会 第二十三章 国民党反共高潮的被击退和《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 第二十四章 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 第二十五章 解放区的巩固和发展 第二十六章 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和民主运动的开展 第二十七章 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角度二:国内+国外
举例三要素: ①事例背景 ②事例具体表现 ③事例影响
角度三:内因+外因
3、小结(理论升华):论证内容概括+结论
注:格式要求
观点:****************************** 论证:(政治)例子一:(背景、表现、影响) (经济)例子二(背景、表现、影响) (文化)例子三(背景、表现、影响)
评材料中关于全球化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 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观点一:全球化削弱了国家主权,有利于世界稳定、促进国家间合作,增加 国家的财富。(2分) 表态:我赞成!
论述:①全球化中许多主权国家以国家手段应对全球问题的能力越来越弱, 将会加强抛弃国家间竞争的行动,冲突将减少。(如全球气候问题、恐怖主 义问题等,需要全球国家共同应对。)(表现)
3.历史教材带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1960年新中国成立11年, 打败了反动统治者。教科书的编写受时代气息的影响,出于与中央 保持一致的需要,编成了此教科书。(6分)
其实,我们应该正确面对那些党派之争,用包容之心去对待历 史。历史无法改变,我们要正确认识历史。 (2分)

天津历史高考论述题

天津历史高考论述题

天津历史高考论述题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宋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一年两熟稻麦复种的耕作方式,但实行之初种植规模并不大。

这种耕作方式要求收麦与插秧在一周左右的时间内完成,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因此平原地区稻麦复种规模大于山区。

南宋时,习惯面食的北方人大量南下。

在地少人多的情况下,稻麦复种制得到推广,土地利用率提高了一倍。

同时,加大了精耕细作的力度,亩产进一步提高。

运用材料,自拟一个与宋代江南经济发展相关的题目,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论述.(要求:论点明确,论述清晰,史论结合.)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漫画可以叙史解史。

它往往针对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等,使用夸张、比喻、寓意、突出细节等方式,集中反映特定的历史内容和相关历史背景,以及作者对历史问题的认识、解释与看待历史的立场。

下面是一幅历史漫画的构思,其中蕴含着历史内容和历史寓意。

雅尔塔会议:合作与未来漫画的中心是一张圆桌,三把座椅。

座椅上分别搭放着一件带有元帅领章的军大衣、一件黑色斗篷和一件咔叽色厚风衣。

桌上是一张欧洲地图。

桌旁一扇高大的窗户,落地窗帘上端分开,下端聚拢,正好形成一个巨大的“V”形。

窗外的天空聚集起阴云。

提示:从(1)(2)中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第一题计分。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述漫画构思中包含的历史背景、历史内容和符合史实的寓意。

(2)围绕1919~1939年国际关系中的重大事件或历史人物,按照历史漫画的呈现要求,构思一幅历史漫画并加以说明。

(要求:自拟标题;写出构思,无需作画;史实准确;观点正确。

)。

2021届高考高中历史论述题模板15篇

2021届高考高中历史论述题模板15篇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人很早就发明了火药及火药武器,但是,16、17世纪欧洲造出来的火炮和燧发枪从工艺和爆炸性上远远高于中国。

17世纪英国的波义耳提出了化学概念,1789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清晰阐述了质量守恒定律,同年他的《初等化学概论》一书出版,列出了33种元素以及化学方程式。

1825年,歇夫列里提出了黑色火药的化学反应式:2KNO3+3C+S=K2S↓+N2↑+3CO2↑,据此配制火药的最佳比例为:硝74.84%、硫11.84%、炭11.32%。

英国按照这个方程式配制的炮用火药比例为78%、硫8%、炭14%;枪用火药比例为硝75%、硫10%、炭15%,无论哪种配方,爆炸力都大于中国清朝仍在使用的传统配方:硝80%、硫10%、炭10%。

——许春风《谈对必修班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提取材料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联系时代背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

(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答案:举例:科技发展受制于社会环境。

(2分)16-19世纪,科技的不同发展状况是中西方社会发展状况的缩影。

明中期以后至清前期,中国专制集权政治的空前强化,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生产方式的落后,重人伦、轻自然的文化传统制约着中国科技的发展,使中国科技难以实现向近代科技的过渡。

16世纪以来,欧洲思想解放运动不断推进,民主政治逐步确立,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尤其是工业革命的开展,都刺激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因此,社会各领域的落后制约了科技发展,导致了中国的落伍,成为近代中国灾难的根源。

(10分)2.(2019·成都高三诊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是指这样一种区域,它相对于其他地区重要的多,如果某一集团控制了它,就有可能获得对其他区域的支配地位,从而可能奠定其政治领导权,同时,该集团为了建立和维护该区域的重要地位,又会给它以特别的重视。

——据冀朝鼎《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的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高考历史论述题专项练习含答案

高考历史论述题专项练习含答案

高考历史论述题专项练习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材料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

取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

治学之士,得预于此潮流者,谓之预流(注:赶上潮流)。

其未得预者,谓之未入流。

此古今学术史之通义,非彼闭门造车之徒,所能同喻者也。

——陈寅恪《敦煌劫余录序》(1930)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所示观点的一点或整体进行评析。

(说明:运用3个具体史实,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中外史实均应列举,不能重复材料)【答案】示例:观点:赞同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

说明:时代发展与变化对历史研究需要新材料与新问题。

汉初为了恢复经济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汉武帝时,为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推行独尊儒术的政策,后来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

自汉武帝以后,历朝历代以儒家思想为主流思想。

近代以来,面对中国的变局,中国仁人志士探索救国图强之路,在学习器物和制度失败后,转而去学习西方的民主与科学,对儒家思想全面否定。

在西方,启蒙运动的影响下,一些国家进行资产阶级革命或资产阶级改革。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思想学术领域与其同步。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学术的发展与时代发展相关。

【解析】材料的观点是层层递进的,学术需要适应时代,学术研究者研究时需要与时代同步。

考生可以结合儒家思想在中国的发展历程、西方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启蒙运动等进行分析。

围绕材料的观点,进行论述,要求把史实写清楚。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材料它(汉字)没有字母文字的种种便利之处,但是它所体现的简朴和终极真理却牢不可破,不受狂风暴雨和艰难时日的侵袭,保护了中国文化达四千年之久。

它坚固、方正而优美,恰如它所代表的精神。

——李济(音译)《中国人类学诸问题》(转引自英国哲学家罗素《中国问题》—书)请回答:汉字方正而优美,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浓缩性。

高考历史论述题训练

高考历史论述题训练

高考历史论述题训练及参考答案1.阅读下表内容,回答问题。

有人据表内容得出的历史结论是王朝更替是简单的重复,而有人则认为是螺旋式上升。

评关于王朝更替的某一种观点。

12分要求:围绕材料中的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参考答案】见书2.12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货币是商品流通的重要媒介。

货币的兴衰彰显了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在很大程度上印证了“国家兴,货币兴;国家亡,货币亡。

”在人类的经济画卷上,没有哪个细节能够与货币脱离瓜葛。

黄金、白银、英镑、马克、美元、欧元、日元、人民币……当英镑以势不可当的力量崛起,并在货币争锋中独占鳌头时,英国被改变,世界的格局也被改变。

在世界货币的舞台上,有无数个角色上演着沉与浮的故事……然而,盛宴总会结束,经过两次世界大战与一次经济打萧条,英镑黯淡退场了,美元以势不可当之势崛起。

直到今天,我们的世界还是美元时代.——摘自宋泓均高强《货币变局:下一秒,谁将改变世界》如果中国经济不出现致命的差错,人民币在未来世界经济与金触市场中的格局中必将成为主导货币之一。

未来世界金融市场的格局不出意外应该是多货币主导的格局,在这个格局中人民币与美元预计会成为两大货币,欧元、日元、印度卢比等由于不同原因,恐怕难以与人民币与美元相匹敌。

即使新金融秩序创造出新的基准“世界货币”,人民币与美元也必将成为两大核心货币,但近期内人民币应该继续执行资本项目封闭下的不可自由兑换政策,且不应参与贸易保护主义下的贬值竞争.——张宁《人民币——未来的世界货币?》评析材料关于世界货币主导格局变化的观点。

12分要求:围绕材料中的某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鲜明,史论结合参考答案:观点一、美元主导论。

3分理由:1一方面美国有超强的科技、军事、经济的实力;3分2另一方面,美国有较为完备的政治制度、国内较稳定;3分3短期内还没有哪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够撼动美国的位置。

3分观点二、人民币必将成为主导货币之一。

高考历史考试题目及答案

高考历史考试题目及答案

高考历史考试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满分20分)1.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 科举制度始于唐朝,废于清朝B. 科举制度始于汉朝,废于清朝C. 科举制度始于隋朝,废于明朝D. 科举制度始于唐朝,废于明朝答案:A2.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不是明朝的皇帝?A. 朱元璋B. 朱棣C. 朱由检D. 赵构答案:D3. 以下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A. 造纸术B. 印刷术C. 指南针D. 火药E. 望远镜答案:E4. 以下哪一项不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不平等条约?A. 南京条约B. 辛丑条约C. 马关条约D. 望厦条约E. 尼布楚条约答案:E5. 以下哪一项不是五四运动的口号?A. 外争国权B. 内惩国贼C. 打倒帝国主义D. 反对封建主义E. 支持北洋政府答案:E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5题,满分10分)1.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________。

答案:秦朝2. 唐朝的开国皇帝是________。

答案:李渊3. 明朝的最后一个皇帝是________。

答案:朱由检4. 辛亥革命爆发于________年。

答案:19115.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是________年。

答案:1921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题,满分20分)1. 简述汉武帝时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及其影响。

答案:汉武帝时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是指废除其他学派的官学地位,只尊崇儒家学说。

这一政策加强了中央集权,统一了思想,促进了儒家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对后世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简述洋务运动的主要目的和结果。

答案:洋务运动的主要目的是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和制度,以自强和求富,抵御外侮。

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的工业技术,建立了一些现代工业和军事企业,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

但由于缺乏全面的制度改革,洋务运动未能实现其根本目的,最终未能阻止列强的侵略。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2题,满分30分)1. 论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高考历史论述题训练题

高考历史论述题训练题

高考历史论述题训练题高考历史论述题训练题及参考答案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征?P12 答:从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可以看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它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而且它的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加上中国地域广大,以及在地方性的农业经济的基础上形成的地方割据势力的存在,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

后来,帝国主义国家还分别支持不同的政治势力以分裂中国,使中国处于不统一状态。

第六,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后来还加上官僚资本主义),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至大批地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外国列强的侵略给中国带来了什么?P19资本帝国主义对中进行了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和文化渗透。

使国家体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民族尊严严重缺失,领土不完整国家丧失主权,金银、历史文物等财富大量流失,中国经济受到强烈打击,原材料大量被掠夺、进一步加重了百姓负担。

宣扬殖民主义奴化思想,麻醉中国人的精神,摧毁中国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但也有有利的一面:传统的封建强权统治受到削弱,国门被动打开西方新思想、新技术流传进入中国,国家生产技术得到革新。

为中国后续打破腐朽帝制进行资产阶级革命造成了客观上的有利条件。

高考历史常考论述题解析汇编

高考历史常考论述题解析汇编

高考历史常考论述题解析汇编论述题汇总(一)政治1.观点∶社会制度的更替过程充满艰巨和曲折。

论证1:1640年英国议会重新召开揭开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查理一世领导国王军队与议会军队交战,经过几年斗争,失败了。

1649年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英国宣布为共和国。

克伦威尔独揽大权,后期出现了斯图亚特王复辟,1688年光荣革命,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从开始到确立君主立宪政体,历经几十年的斗争和探索,体现了艰巨性。

论证2: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起草《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917年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1922年苏联成立并于1936年正式形成苏联模式。

历经赫鲁晓夫等人的改革,没能突破苏联模式的弊端,苏联最终解体了。

论证3:中国于1956年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且走出一条属于中国人自己的道路,通过改革开放增强国家综合实力,2010年中国的经济规模已经位居世界第二。

由此可见,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

结论︰综上所述,新制度代替旧制度的过程历经曲折,但是要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方式才能真正巩固制度。

新时期的中国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观点:新的社会制度战胜旧的社会制度需要经过长期斗争,最终取得胜利。

许多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过程,都经历了一个相对漫长、曲折的过程,并且都呈现出由开始到顶峰、再由顶峰到低谷、最后发展到一定高度的曲线趋势,而以英、法两国尤为典型。

论证1:在这个漫长的革命过程中,英国出现过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和克伦威尔独裁;论证2:法国出现过拿破仑独裁。

其间充满了反复激烈的斗争,表现出历史发展的曲折性,但在无数次斗争之后,新的社会制度最终战胜旧的社会制度。

结论: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具有一定的曲折性,新的社会制度最终会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材料
《汤姆叔叔的小屋》描写了美国内战前奴隶制下黑人奴隶的悲惨命运。

主人公黑奴汤姆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逆来顺受,受尽折磨而死。

该书是第一部被翻译成中文的美国小说,并被多次搬上话剧舞台。

表1 《汤姆叔叔的小屋》翻译与改动的部分情况
——据陈白尘、董健主编《中国现代戏剧史稿》等从材料中提出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材料
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
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

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

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备具上列诸条件者比数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

——钱穆《国史大纲》(1940)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

(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注:“自然进程”是指人与自然的互动;“人文进程”是指文明与文明、人群与人群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
有史以来,人们试图以各种方式认识历史。

材料反映了一位学者对19和20世纪世界历史的认识,对此认识提出你自己的见解(赞成、质疑、修改皆可),并说明理由。

(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
表1 钟表的演变
——据(英)约翰·哈萨德《时间社会学》等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材料近代中国接触的西洋“除了强大的武力,尚有别具一格的政治组织、经济力量、高度文化,一旦彼此短兵相接,中国的藩篱为之突破,立国基础为之震撼”。

面对这“旷古未有的变局”,中国“应付的困难就从此开始了,但前途放大光明、得大幸福的希望亦即寄托在这个大变化上”。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等围绕材料,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

(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材料
表4
——据李亚凡编《世界历史年表》等表4为14~17世纪中外历史事件简表。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图文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材料人民订立契约建立国家,他们是国家的主人,人民主权不可转让,也不可代表。

议员不能是人民的代表,只能充当人民的“办事员”。

英国人“只有在选举国会议员的期间,才是自由的;议员一旦选出之后,他们就是奴隶,他们就等于零了”。

人民主权不可分割,否则主权者将被“弄成是一个支离破碎拼凑起来的怪物”。

——据卢梭《社会契约论》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制度构想与实践”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图6 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路线示意图
玄奘(602~664),为寻求准确的佛经文本,西行“求法”,历经艰辛,十余年中,行程数万里,游历百余国。

回国后,他译出佛经1300多卷,精炼而准确。

由他口授而成的《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典籍。

鉴真(688~763),深明佛学,50余岁时,受日本邀请,发愿东渡。

他排除千难万险,历时12年,经6次努力,最终到达日本。

鉴真东渡,对日本的佛学、建筑、雕塑、医药、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据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等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

(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12分)
材料近代以来,在列强的压力下,中国被迫开放了一系列通商口岸。

自1898年至1910年,清政府又主动开设了30余个商埠。

图9 清末自开商埠分布示意图
——据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等从材料中提取一个有关自开商埠的信息,并加以简要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