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测试题

合集下载

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测试(附答案)

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测试(附答案)

第一单元测试一、选择题1.(2013江西上饶模拟)《论语·八佾》:“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

”材料表明孔子强调()A.仁爱思想 B.忠恕之道C.等级秩序 D.以德治民2.孟子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特别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即主张民贵君轻。

这种带有民主色彩的见解,为后世儒家所不及,也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思想遗产。

下列各项对这段话的理解错误的是()A.“民贵君轻”属于史料B.“民贵君轻”属于史料解释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属于史料D.“这种带有民主色彩的见解,为后世儒家所不及,也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思想遗产”属于史料评价3.春秋战国时诸子百家各自提出挽救时弊的主张:墨子主张国家应节俭;孟子强调划定土地疆界;商鞅主张开阡陌。

对于以上三位学者的主张,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立论相同,都站在维护统治者利益的立场B.立论不同,但都是以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作考虑C.立论相同,都是基于维护农民利益的立场D.立论不同,但都成为当时统治阶级的治国方略4.胡锦涛在2011年“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继续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定不移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这一指示精神与下列哪一中国古代思想相一致()A.“礼之用,和为贵”B.“仁人无敌于天下”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D.“养心莫善于寡欲”5)A.C.民本思想 D.重农抑商6.“从来皇帝的尊号中都有‘奉天承运’‘继天立极’这样的字样。

明明是流氓地痞,靠杀人放火、打家劫舍发迹的人,只要一登皇位,就自然而然戴上这样神圣的光环。

”曾为皇帝制造神圣光环的历史人物是()A.老子 B.董仲舒C.李贽 D.梁启超7.随着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被汉武帝采纳,儒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兴起,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新的历史条件”主要是指()A.爆发了“七国之乱”,社会出现动荡,儒家的“仁政”学说受到欢迎B.专制主义统治体制刚刚建立,文化成为政治的附庸C.政治的“大一统”需要有文化的“大一统”作为根基D.道教兴起,佛教传入,儒家学说受到挑战8.天坛是明清皇帝用来祭天、祈谷的地方,其建筑反映出天地之间的关系,还体现出帝王将相在这一关系中所起的独特作用。

高中历史必修3第一单元测试题

高中历史必修3第一单元测试题

高中历史必修3第一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请把答案写在后面的表格里)1、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是A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B抑制统治者的暴政C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D奠定“非攻”主张的思想基础2、以下主张明显体现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是A仁者爱人,民贵君轻B万物虚无,祸福相依C兼爱非攻,节用尚俭D以法为教,今必胜昔3、“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段论述应当出自春秋战国时的A儒家B道家C发家D兵家4、汉武帝“独尊儒术”,主要是利用儒家的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B民贵君轻主张C性善论D大一统的思想5、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①中央集权的强化②思想控制的加强③大一统局面的形成④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A②④B①②④C①③D①②③6、我国古代的儒家经典成为官办学校的教科书始于A、春秋B、西汉C、唐朝D、明朝7、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A、天体运行法则B、社会发展规律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D、“天人感应”理论8、主张通过内心的反省以“致良知”的是A、程颢、程颐B、朱熹C、孟子D、王阳明9、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共同点是A、理气一体,理先气后B、心外无物,心即理也C、纲常伦纪,即为天理D、内心反省,以致良知10、南宋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发展了儒学思想,形成新儒学。

对朱熹新儒学的表述,错误的是A、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B、发展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理是万物的本原C、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维护等级秩序D、主张“心外无理”“致良知”11、“人有男女之分,而见识高低没有男女之别。

”这句话反映了李贽怎样的思想A、破除对孔子迷信的思想B、抨击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C、抨击封建道德观念D、肯定封建社会的农民起义12、下列表述中反映了黄宗羲的思想主张的是A、揭露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B、提出“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C、“静即含动,动不含静”D、在政治上要“趋时更新”13、导致明清时期产生带有民主色彩思想的原因,除封建制度的日趋没落之外,还在于A、抗清斗争高涨B、社会相对安定C、商品经济的发展D、阶级矛盾相对缓和14、顾炎武与王夫之都主张A、经世致用B、工、商皆为民生之本C、物质第一性D、天下为主,君为客15、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历史必修三 第一单元测试题1

【历史必修三 第一单元测试题1

历史必修III第一单元测试题第 I 卷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对孔子“仁”的学说理解正确的是①主张强调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②具有古典人道主义的性质③主张以德治民④反对任何社会变革A. ①②B. ②③C. ①②③D. ①③④2.孔子“正名”主张的主要内容是A.按照周礼的制度把当时已混淆了的社会等级秩序矫正过来,达到名正言顺B.统治者要爱惜民力,以求得人民的拥护,使其统治名正言顺C.要求东周统治者承认强大的诸侯国的霸主地位,使它们号令诸侯名正言顺D.给世间万物确定稳定的名号3.以下哪种观点不属于老子的主张A.“无为而治” B.“守静” C.“忠恕”之道 D.“天法道,道法自然”4.强调舍生取义,先义后利的思想家是A. 孟子B.荀子C.韩非子 D庄子5.仁政学说是孟子思想的核心,其仁政的表现,不包括A.重民思想B.民贵君轻C.天命是人们意志的表现D.君民平等6.关于墨子的思想,下列评述正确的是A.主张兼爱,并把其称为“仁”,与孔子的“仁”完全一致B.主张非攻,提倡节俭等,反映了下层人民的要求C.否认上天和鬼神的存在D.战国时期成为显学,之后一直很受统治者重视7.“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人主自用其刑德,则群臣畏其威而归其利矣。

”这段言论应当出自战国时期的A.儒家B.道家C.法家D.兵家8.对韩非子思想的介绍和分析,不正确的是A.产生于战国末期,是为新兴地主阶级服务的B.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与其思想是不一致的C.其思想是战国时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D.其思想是秦朝建立君主专制的理论依据9.西汉初,统治者尊崇黄老之学的根本原因是A. 适应西汉初经济恢复和巩固统治的需要B. 儒家思想已经过时C. 统治者对黄帝和老子的敬仰D. 黄老之学宣扬无为思想10.下列对于黄老之学中“无为而治”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无为而无不为”B.“积极有为”C.毫无作为D.“待时而动”11.汉武帝之所以接受董仲舒的新儒家思想根本在于A.其宣扬的仁政思想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B.它适应了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的需要C.它吸收了各派学说,适应了不同阶层的要求D.汉武帝对原先的儒家思想不满12.汉武帝“独尊儒术”,主要是利用儒家的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主张B.“民为贵,君为轻”的思想C.“性善论”D.“大一统”的思想13.关于儒家思想在南北朝时期地位的评述,正确的是A.仍占绝对统治地位B.其地位受到冲击,与道、佛两教一起处于三者并立地位C.丧失了在社会中的影响D.完全丧失了在儒家思想的本色14.儒家思想在与其他思想的不断碰撞中A. 不断修改自身的学说B.吸收其他思想补充,发展自己C.保持传统思想不变D.压制其他思想发民展15.理学思想的核心是A.“理”或“天理” B.“仁” C.三教合一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6.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分歧在于A.程朱理学强调格物致知 B.认为“理”是世界的本源C.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 D.强调三纲五常17.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A.天体运行法则B.社会发展规律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D.“天人感应”理论18.明代万历年间反对封建思想的著名思想家是A.李贽 B.唐甄 C.陆九渊 D.顾炎武19.明末清初产生民主思想的根本原因是A.抗清斗争的高涨B.对文字狱的抗争C.西方民主思想的传入D.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日益腐朽20.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的内容,不包括A.批判宋明理学B.批判重农抑商C.批判君主专制D.批判农工商皆本21.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

高中历史必修3第一单元测试

高中历史必修3第一单元测试

必修三第一单元单元测试题(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35小题,每题2分,共70分)1.(原创)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出现了“百家争鸣”,这里的“百家”的含义是A.知识分子中出现了一百多个不同学派B.是泛指,意为数量多,当时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C.每个不同学派都创办了一百家以上的私学D.知识分子中出现了一百多个著名的不同学派的代表人物2.《论语》载,孔子曾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深奥学问)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这表明他在教学方法上主张()A.启发诱导B.学思结合C.因材施教D.温故知新3.孔子作为伟大的思想家,他的“有教无类”思想的内涵是()A.教育应分类别进行,对不同的人进行不同的教育B.对平民进行教育C.不问出身贫贱,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D.教育不应分类别4.孔子提出“克己复礼”,其实质是要()A.改革旧制度,建立新制度B.维护奴隶制度C.主张建立封建制度D.主张“百家争鸣”5.孟子“仁政”思想的实质是()A.改变社会制度的途径B.维护劳动人民利益的保障C.实行封建统治的基础D.加强对人民统治的一种手段6.以下主张明显体现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主张的是()A.仁者爱人,民贵君轻B.万物虚无,祸福相倚C.兼爱非攻,节用尚俭D.以法为教,今必胜昔7.下列思想中属于儒家倡导的思想道德准则范畴的是()A.“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B.“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C.“制天命而用之”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8.儒家思想创立并完美是在春秋战国时期。

我们常把儒家思想的精髓称为“孔孟之道”。

其核心是()A.“仁”、“仁政”、“爱人”、“政在得民”B.“六经”:《诗》、《礼》、《书》、《易》、《乐》、《春秋》C.“三纲五常” “独尊儒术”D.“有教无类”,“因材施教”9.秦朝和西汉的主流思想分别是()A.儒家、墨家B.道家、法家C.法家、儒家D.道家、儒家10.我国古代儒家经典成为官办学校的教科书始于()A.春秋B.西汉C.唐朝D.明朝11.(2007年宁夏文综)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检测题附答案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检测题附答案

必修三第一单元检测题一、选择题(60分)1、齐景公向孔子请教如何为政,孔子说:“国君要像国君的样子,臣子要像臣子的样子,父亲要像父亲的样子,儿子要像儿子的样子。

”景公高兴地说:“对呀,要不这样,即使有很多粮食,我还能吃得着吗?”这说明孔子提倡A.仁者爱人,理解和体贴他人 B.政在爱民,国君要严于律已C.克已复礼,人们应贵贱有序 D.忠孝有道,人际关系要和谐2、.(2009·济南高二检测)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在当代中国,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

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A .因材施教B .有教无类C .温故知新 D.当仁不让师3、孟子曾批判某家学说:“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司马迁也说它:“使天下法若此,则尊卑无别也。

”他们批判的是A 儒家的“仁政”思想B 墨家的“兼爱”思想C 法家的“刑不避大夫”思想D 荀子的“性恶论”思想4、为迎接2008年奥运会的召开,某中学准备开展以“弘扬人文精神,构建和谐校园”为主题的社会科学普及周活动。

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最有利于建立“和谐社会”的是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②“天下为主,君为客”③君主专制,君权神授④“民贵君轻”“君舟民水”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5、董仲舒说:“国家将有失败之道,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

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

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

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宣扬“天人感应”学说 B.要求君主遵循天道,施行仁政C.反映了董仲舒对儒学的发展 D.君主的地位是可动摇的6、左图是一位艺术爱好者塑的孔子泥塑像,上传在互联网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原因是孔子被塑成愁眉苦脸、老泪纵横的样子。

这说明该泥塑的主题是表达:A.网络恶搞孔子,反映了人们的变态心理B.现代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冲击,甚至与其精华背道而驰C.先进的文明终要取代落后的文明D.艺术表达的内涵不是人们所能正确理解的7、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从儒家思想中汲取了有益的营养,但不完全拘泥于传统旧儒学的樊篱,如黄宗羲继承了先秦儒家民本思想,提出了A.博学于文,行已有耻 B.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C.天下为主,君为客 D.工商皆民生之本8、2009年10月29日下午四时许,温家宝在费县一中高二(8)班听取了文言文《张衡传》这堂课。

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35*2=70分)1、儒家思想体系中包含许多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思想,这些优秀传统思想包括下列:①以德治国②依法治国③轻徭薄赋④“仁”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④2、从孔子到孟子到荀子,始终贯穿的一条思想主线是:A、从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B、人不分贫富贵*都有受教育的资格C、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D、通过学习和实施法治,可以使小人变为君子,普通人成为圣人3、下列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儒家思想阐述错误的是:A.春秋战国时期产生了我国的早期儒学B.汉武帝时期儒家学说开始定于一尊C.两宋时期产生的理学实现了儒学的更新D.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们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背叛者4、杜维明在《儒学创新的契机》一书中指出:“‘东亚现代性’虽然深受西欧和美国的影响,但却不只是西方发展模式的翻版而已,(东亚各国)都和传统有血肉相连的关系。

在塑造东亚传统起过决定性作用长达数世纪的儒家可发挥积极的作用。

”这一认识表明:A.儒学学说始终对东亚文明起决定作用B.东亚发展应建立在借鉴东西方文明的基础之上C.西方发展模式是当今东亚唯一的发展模式D.东亚社会现代化照搬了西欧和美国的发展模式5、孟子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不包括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不以仁政,不能治天下”C、“水则载舟,水亦覆舟”D、“施仁政于民,省刑法,薄税敛”6、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继承了儒家的“仁政”思想,这主要表现在:A.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亦覆舟”C.认为天子受命于天,地位不可动摇D.认为人君要爱护百姓,如果残暴,天将降灾祸于他7、在明清的反封建思想中,反封建的矛头首先指向程朱理学,这是因为程朱理学()A.维护封建伦理道德,摧残人性B.破坏传统文化C.反对任何意义上的社会进步D.不适合时代的发展8、儒家思想之所以能为历代统治都所推崇,其根本原因是A.孔子是“至圣先师”B.儒家思想有助于消除分裂C.“仁者爱人”思想与休养生息政策不谋而D.儒家思想为封建统治者提供了意识形态上的理论支柱9、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完整word版)【精品试题】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测试题.docx

(完整word版)【精品试题】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测试题.docx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测试题时间: 90 分钟满分: 100 分一、(每小1.西方学者,公元前2 分,共 48 分)6—公元前 3 世是人文明的“ 心代”( Axial Age),“人意” 首次醒,理性思所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民族的文化走向。

在当的中国,最具典型意的象【】A.子并立,百家争B.以法教,焚坑儒C.黜百家,独尊儒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2.春秋国期学派林立,学点异彩呈,然“天下一致而百,同而殊途”。

子百家关注的共同点是【】A.人与自然的和B.关注社会C.人与社会的和D.关注人的价3.思想家在世往往是孤独和寂寞的,据《史?孔子世家》,周游列国推自己思想并“知其不可而之”的孔子受到了多同代人的嘲笑和刺,如“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自腰以下不及禹三寸。

累累若家之狗”等。

致扎子如此尬局的主要原因是【】A .他的宣方式不得法B.他的主不符合当侯争霸的需要C.他的思想不利于治固治D.他的思想念相旧保守4.“《礼》者,法之大分,之也⋯⋯隆礼至法国有常,尚使能民知方⋯⋯”“君人者隆礼尊而王,重法民而霸⋯⋯”下列点中与材料中所体的主符合同一思想家的是【】A.犬之声相,民至老死不相往来B.民,社稷次之,君C.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舟,水覆舟D.利用大臣,以的威来震臣民5.“天下之人皆不相,不弱,众不劫寡,富不侮,不敖,不欺愚。

凡天下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生也”。

以上言出自【】A.孔子B.墨子C.孟子D.老子6.儒家典著作之一《尚》中最早提到“民主”一,:“天惟求民主,乃大降于成。

”含暴君夏桀残民以逞;不配做民之主,推翻夏桀的成才是民主。

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文中的“民主”,即作民之主,与君主同B.肯定了成革命是推翻暴虐之政的正C.明早期儒家已有“天人感”思想D.“主在民”,人民有推翻治者7.“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侯者,以其威也。

”下列各中,与一政治思想属于同一学派的是【】A. “天地之人,众人之中王本”B.“不期修古,不法常可”C.“从道不从君,从不从父”D.“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者勉以分人”8.右《三教》。

必修三历史第一单元测试

必修三历史第一单元测试

必修三历史第一单元测试一、选择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答案正确,每小题2分。

本大题共60分)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据此回答1~9小题。

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就其性质而言,它是一中国历史上一场A政治运动 B启蒙运动 C思想文化运动 D思想解放运动2.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产生的影响有①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形成②使儒家思想在战国时期成为主流思想③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④“学在民间”取代了“学在官府”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3.下列不属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A墨子 C孔子 D荀子4.孟子被称为“亚圣”,最主要的原因是他A在伦理观上主张“性本善” B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C把孔子的思想发展成为更加系统的“仁政”思想D十分崇拜孔子,以孔子的继承人自居5.齐景公向孔子请教如何为政,孔子说:“国君要像国君的样子,臣子要像臣子的样子,父亲要像父亲的样子,儿子要像儿子的样子。

”景公高兴地说:“对呀,要不这样,即使有很多粮食,我还能吃得着吗?”这说明孔子提倡A仁者爱人,理解和体贴他人 B克已复礼,人们应贵贱有序C政在爱民,国君要严于律已 D忠孝有道,人际关系到和谐6.全世界75位诺贝尔获得者于1988年在巴黎聚会,讨论新世纪世界的前途,他们竟然得出一致的结论,认为21世纪,人类如果要过和平幸福的生活,就应该回到2540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

他们回到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应包括A“克已复礼”B“民贵君轻”C“已所不欲,勿施于人”D“以德服人”7.以下主张明显体现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是A仁者爱人,民贵君轻 B万物虚无,祸福相倚C兼爱非攻,节用尚俭 D以法为教,今必胜昔8.下列对于孔子思想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B春秋时期,孔子的思想在中国思想界占绝对统治地位C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是孔子的思想经过历代学者的发扬和统治者的改造而形成的D孔子的思想,具有博大精深的文化品格9.孔子曰:“仁者,爱人,爱有差等。

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测试(附答案)

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测试(附答案)

第一单元测试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2013江西上饶模拟)《论语·八佾》:“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

"材料表明孔子强调()A.仁爱思想 B.忠恕之道C.等级秩序 D.以德治民2.孟子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特别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即主张民贵君轻。

这种带有民主色彩的见解,为后世儒家所不及,也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思想遗产。

下列各项对这段话的理解错误的是()A.“民贵君轻”属于史料B.“民贵君轻”属于史料解释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属于史料D.“这种带有民主色彩的见解,为后世儒家所不及,也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思想遗产”属于史料评价3.春秋战国时诸子百家各自提出挽救时弊的主张:墨子主张国家应节俭;孟子强调划定土地疆界;商鞅主张开阡陌。

对于以上三位学者的主张,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立论相同,都站在维护统治者利益的立场B.立论不同,但都是以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作考虑C.立论相同,都是基于维护农民利益的立场D.立论不同,但都成为当时统治阶级的治国方略4.胡锦涛在2011年“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继续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定不移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这一指示精神与下列哪一中国古代思想相一致()A.“礼之用,和为贵”B.“仁人无敌于天下”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D.“养心莫善于寡欲”5AC.民本思想 D.重农抑商6.“从来皇帝的尊号中都有‘奉天承运’‘继天立极’这样的字样。

明明是流氓地痞,靠杀人放火、打家劫舍发迹的人,只要一登皇位,就自然而然戴上这样神圣的光环。

"曾为皇帝制造神圣光环的历史人物是()A.老子 B.董仲舒C.李贽 D.梁启超7.随着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被汉武帝采纳,儒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兴起,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新的历史条件”主要是指()A.爆发了“七国之乱”,社会出现动荡,儒家的“仁政"学说受到欢迎B.专制主义统治体制刚刚建立,文化成为政治的附庸C.政治的“大一统”需要有文化的“大一统”作为根基D.道教兴起,佛教传入,儒家学说受到挑战8.天坛是明清皇帝用来祭天、祈谷的地方,其建筑反映出天地之间的关系,还体现出帝王将相在这一关系中所起的独特作用。

高中历史必修3:第一单元单元检测评估

高中历史必修3:第一单元单元检测评估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胡锦涛总书记曾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下列哪一观点最能体现这一思想()A.有教无类B.因材施教C.温故知新D.三人行必有我师解析:选A。

扣住材料中关键词“教育公平”,A项“有教无类”打破了教育被贵族垄断的局面,使平民百姓得以受教育,体现出教育公平;B项是教学方法;C、D两项是学习方法。

故正确答案选A。

2.从金庸热到红色经典热,再到四大名著热……影视的旋风又刮进了“诸子”时代。

某部电影中要用到“政在得民”等台词,你认为这些台词应该出自()解析:选B。

本题旨在考查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的主张。

A是墨子的作品,其思想主张是“兼爱”“非攻”;B记录了孟子的言论,提出“政在得民”“仁政”等思想主张;C记录了荀子的主张,提出“仁义”“王道”等思想;D是庄子的著作,相对主义是庄子哲学的特点。

故符合题意的是B项。

3.右图是2013年第六届东亚运动会的吉祥物图案,它们传递出丰富的和谐主题。

下列思想与这一主题不.相符的是()A.仁者爱人B.人之性恶C.人性本善D.以人为本解析:选B。

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

“人之性恶”不利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4.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参谋,专替君主打算。

这一家是()A.儒家B.法家C.道家D.墨家解析:选B。

本题考查诸子百家的思想特征。

春秋战国时代,法家主张厉行法治,加强君主集权,因此最受统治者推崇。

由此可知B项正确。

儒家主张“仁”和“仁政”,道家讲求自然无为,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均不符合题干“专替君主打算”的要求,由此可排除A、C、D三项。

5.对漫画反映的信息进行延伸解读有误的一项是()A.漫画中的“胜出”是指在西汉时期形成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局面B.儒家思想的“胜出”,是董仲舒糅合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改造儒家思想的结果C.汉武帝让儒家“胜出”,主要是看中了儒家思想的“仁政”思想D.儒家思想的“胜出”,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解析:选C。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测试题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测试题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1、李贽曾评论先秦诸家:“申(不害)、韩(非)何如人也?彼等原与儒家分而为六。

既分为六,则各自成家;各自成家,则各各有一定之学术,各各有必至之事功。

举而措之,如印印泥,走作一点不得也。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李贽认为诸家之间曾是平等的B、李贽认为诸家都曾发挥作用C、李贽放弃传统儒学的价值取向D、李贽否定了儒家的独尊地位2、围绕着人与神、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问题的思考,公元前6~5世纪,东西方社会几乎同时诞生了一批伟大的思想先哲。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孔子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具有人文精神B、老子注重探讨宇宙本源的问题,用以指导人生C、普罗塔戈拉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D、苏格拉底着重讨论的是人与神的关系3、有同学把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欧洲的17~18世纪、中国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放在一起寻找材料开展研究性学习。

他的研究性学习主题应该包括( )①政治民主化②阶级结构变化③新旧思想观念冲突④制度创新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4、东西方先哲的思想,有的倾向哲理思辨,有的倾向实际功利。

其中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精神的是()①墨家学派的诉求②王阳明心学的主旨③智者学派的主张④百科全书派的共同追求A、①③B、②④C、①②④5、(2015•安徽)据《史记》载:一日,魏太子下车,向一位新贵——宫廷文士田子方致意,竟未得到回礼。

太子问:“究竟富贵者还是贫贱者应当骄傲?”田子方答:“贫贱者。

”并解释,他随时都能在别国宫廷上被派上用场。

这反映了()A、士人为诸侯国所重用B、士人轻视功名利禄C、诸侯国内部等级森严D、忠君思想已经形成6、(2015浙江)宇宙是人生永恒的话题。

中外思想家有的认为“宇宙便是吾心”,有的提出“万物始于水”,有的“心外无物”。

明确提出上述观点的人物有()①陆九渊②塞内卡③王守仁④泰勒斯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7、(2015 浙江)武则天是学界和社会大众关注、热议的历史人物,墓前的无字碑引得千年评说。

(完整word版)【精品试题】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测试题

(完整word版)【精品试题】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测试题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测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Axial Age),“人类意识”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

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为【】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 B.以法为教,焚书坑儒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2.春秋战国时期学派林立,学术观点异彩纷呈,然“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

诸子百家关注的共同点是【】A.人与自然的和谐 B.关注社会现实 C.人与社会的和谐 D.关注人的价值3.思想家在世时往往是孤独和寂寞的,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周游列国推销自己思想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孔子受到了许多同时代人的嘲笑和讽刺,诸如“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自腰以下不及禹三寸。

累累若丧家之狗”等。

导致扎子如此尴尬结局的主要原因是【】A.他的宣传方式不得法 B.他的主张不符合当时诸侯争霸的需要C.他的思想不利于统治阶级稳固统治 D.他的思想观念相对陈旧保守4.“《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隆礼至法则国有常,尚贤使能则民知方……”“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下列观点中与材料中所体现的主张符合同一思想家的是【】A.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C.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D.利用权术驾驭大臣,以绝对的权威来震慑臣民5.“天下之人皆不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

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

以上言论出自【】A.孔子 B.墨子 C.孟子 D.老子6.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尚书》中最早提到“民主”一词,认为:“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于成汤。

”含义说暴君夏桀残民以逞;不配做民之主,推翻夏桀的成汤才是民主。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文中的“民主”,实即作民之主,与君主同义B.肯定了成汤革命是推翻暴虐之政的正义举动C.说明早期儒家已经有“天人感应”思想D.强调“主权在民”,人民有权推翻统治者7.“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

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测试题

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测试题

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测试题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2×32=64分)1.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创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思想体系。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2分]A.克己复礼B.宽刑薄赋D.民贵君轻2.下列对孔子“仁”的学说理解正确的是①主张强调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②具有古典人道主义的性质③主张以德治民④反对任何社会变革[2分]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③④3.有一家父母得知其小孩在外偷了东西,如果他们相信荀子的理论,可能对小孩采取的态度是[2分]A.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但只要好好教育,孩子会改正错误B.认为孩子的本性是善的,他犯错误是一时糊涂C.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必须严厉地惩罚他,使他害怕,以防再犯D.认为孩子犯错本性造成,而是环境不好,应择善而居4.下列哪一事件为“百家争鸣”局面结束的标志[2分]A.秦统一六国B.焚书坑儒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佛教传入5.为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奠定基础的是[2分]A.孔子创立儒学B.“百家争鸣”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理学的出现6.在战国时期显赫一时的法家后来衰败下去,主要是因为法家的理论[2分]A.不利于确立中央集权制度B.不利于缓和社会矛盾C.没有反映地主阶段的利益D.不借鉴古代统治方式7.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的下列言论中哪一项不利于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

[2分]A.“道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B.“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D.“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8.秦始皇“焚书坑儒”摧残了先秦文化,钳制了思想。

他的这一作为主要是针对[2分]A.儒学的独尊地位B.主张分封的思想C.妄议朝政的儒生D.企图判乱的六国旧贵族9.儒家学说到汉代被注入新的血液,是指[2分]A.提出了“人定胜天”观点B.取得了独尊地位C.提出了“大一统”主张D.吸收了道教思想10.汉武帝之所以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是因为①儒家理论有助于维护政治统一②儒家思想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③儒家理论使皇权得以神化[2分]A.①②B.②③D.①②③11.从“焚书坑儒”到“独尊儒术”的变化,反映了秦汉时期:[2分]A.封建制度建立并日趋完善B.儒法两派之争已有分晓C.“仁政”最终取代“法治”D.封建统治思想日趋成熟12.被董仲舒发挥了的儒学的大一统思想,能被汉武帝采纳,实际上是因为它吸收了下列哪位思想家的思想[2分]A.孔子的思想B.荀子的思想C.韩非子的思想D.墨子的思想13.理学对儒学的发展表现在[2分]A.重视个人的道德素养B.探讨宇宙自然的规律C.认识道德价值的内涵D.研究儒家学说的经典14.无论“焚书坑儒”,还是“罢黜百家,表章‘六经’”,其本质都是[2分]A.为加强中央集权制造舆论B.剔除不适应当时社会需要的思想C.为削弱诸侯(王国)势力提供理论依据D.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15.关于“罢黜百家,表章‘六经’”与“大一统”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2分]A.思想上的统一巩固政治上的统一B.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C.政治上的统一确保思想上的统一D.适应中央集权的需要16.从春秋战国时期到汉代,中国思想界逐渐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其所反映的根本性问题是[2分]A.中国思想文化出现倒退B.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C.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限制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17.宋代理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由此导致的社会行为现象是()[2分]A.知识分子埋头科举不问政事B.封建的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形成C.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在潜滋暗长D.农民起义受到社会的广泛谴责18.下列关于宋明理学的评述,正确的是()①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②南宋的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③王阳明创立“心学”使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④理学和心学成为明清两代的官方哲学[2分]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19.儒家思想开始受到近代社会思潮的批判,始于()[2分]A.明朝后期B.鸦片战争时期C.维新运动时D.新文化运动时期20.下列所提到的历史现象或事件中,李贽应该会持反对意见的是[2分]A.花木兰替父从军B.梁祝化蝶相随C.商鞅变法D.神化孔子和儒家思想21.明清之际,出现了一些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家,他们思想的共同特点是[2分]A.以“异端”自居B.具有朴素的唯物思想C.主张发展商品经济D.批判君主专制制度22.明末清初,顾炎武强调做学问要“经世致用”,这主要是基于()[2分]A.八股取士使得知识分子不讲求解决实际问题的学问B.清朝大兴文字狱使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事C.君主专制日益强盛D.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需要23.明末清初产生民主思想的根本原因是[2分]A.抗清斗争的高涨B.对文字狱的抗争C.西方民主思想的传入D.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日益腐朽24.韩非子主张实行君主专制,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依据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正确的评价是[2分]A.都是进步思想B.前者反动后者进步C.都具有民主色彩D.都有利于专制主义统治25.今天我党大力倡导“以德治国”,对此,我们可以继承发扬儒家学说中的[2分]A.“和为贵”和“仁”的思想B.农本思想C.有教无类思想D.民为贵,君为轻思想26.我国古代天文学的成就突出,主要是因为[2分]A.农业发展的需要B.手工业发展的需要C.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D.是在封建迷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7.《齐民要术•序》中说到:“舍本逐末,贤者所非。

历史必修III第一单元测试题

历史必修III第一单元测试题

历史必修III第一单元测试题第 I 卷(满分5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对孔子“仁”的学说理解正确的是①主张强调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②具有古典人道主义的性质③主张以德治民④反对任何社会变革A. ①②B. ②③C.①②③ D. ①③④2.孔子“正名”主张的主要内容是A.按照周礼的制度把当时已混淆了的社会等级秩序矫正过来,达到名正言顺B.统治者要爱惜民力,以求得人民的拥护,使其统治名正言顺C.要求东周统治者承认强大的诸侯国的霸主地位,使它们号令诸侯名正言顺D.给世间万物确定稳定的名号3.以下哪种观点不属于老子的主张A.“无为而治”B.“守静”C.“忠恕”之道D.“天法道,道法自然”4.强调舍生取义,先义后利的思想家是A. 孟子B.荀子C.韩非子 D庄子5.仁政学说是孟子思想的核心,其仁政的表现,不包括A.重民思想B.民贵君轻C.天命是人们意志的表现D.君民平等6.关于墨子的思想,下列评述正确的是A.主张兼爱,并把其称为“仁”,与孔子的“仁”完全一致B.主张非攻,提倡节俭等,反映了下层人民的要求C.否认上天和鬼神的存在D.战国时期成为显学,之后一直很受统治者重视7.“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人主自用其刑德,则群臣畏其威而归其利矣。

”这段言论应当出自战国时期的A.儒家B.道家C.法家D.兵家8.对韩非子思想的介绍和分析,不正确的是A.产生于战国末期,是为新兴地主阶级服务的B.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与其思想是不一致的C.其思想是战国时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D.其思想是秦朝建立君主专制的理论依据9.西汉初,统治者尊崇黄老之学的根本原因是A. 适应西汉初经济恢复和巩固统治的需要B. 儒家思想已经过时C. 统治者对黄帝和老子的敬仰D. 黄老之学宣扬无为思想10.下列对于黄老之学中“无为而治”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无为而无不为”B.“积极有为”C.毫无作为D.“待时而动”11.汉武帝之所以接受董仲舒的新儒家思想根本在于A.其宣扬的仁政思想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B.它适应了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的需要C.它吸收了各派学说,适应了不同阶层的要求D.汉武帝对原先的儒家思想不满12.汉武帝“独尊儒术”,主要是利用儒家的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主张B.“民为贵,君为轻”的思想C.“性善论” D.“大一统”的思想13.关于儒家思想在南北朝时期地位的评述,正确的是A. 仍占绝对统治地位B.其地位受到冲击,与道、佛两教一起处于三者并立地位C.丧失了在社会中的影响D.完全丧失了在儒家思想的本色14.儒家思想在与其他思想的不断碰撞中A. 不断修改自身的学说B.吸收其他思想补充,发展自己C.保持传统思想不变D.压制其他思想发民展15.理学思想的核心是A.“理”或“天理”B“仁” C.三教合一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6.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分歧在于A.程朱理学强调格物致知 B.认为“理”是世界的本源C.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 D.强调三纲五常17.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A.天体运行法则B.社会发展规律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D.“天人感应”理论18.明代万历年间反对封建思想的著名思想家是A.李贽 B.唐甄 C.陆九渊 D.顾炎武19.明末清初产生民主思想的根本原因是A.抗清斗争的高涨B.对文字狱的抗争C.西方民主思想的传入D.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日益腐朽20.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的内容,不包括A.批判宋明理学B.批判重农抑商C.批判君主专制D.批判农工商皆本21.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

历史必修第三册第一单元测试.doc

历史必修第三册第一单元测试.doc

历史必修第三册第一单元测试一,单项选择题:(3分X24题,共72分)1,景公向孔子请教如何为政,孔子说:“国君要像国君的样子,臣子要像臣子的样子,父亲要像父亲的样子,儿子要像儿子的样子。

”景公高兴地说:“对啊, 要不这样,即使很多粮食,我还能吃得着么?”这说明孔子提倡:A.仁者爱人,理解和体贴他人B.克己复礼,人们应贵贱有序C.政在爱民,国君要严于律己D.忠孝有道,人际关系要和谐2,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进步性,主要有利于:A.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B.培养和选拔治国贤良C.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D.和谐社会的人际关系3,战国时期,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的思想家是A韩非子B庄子C孟子D墨子4,下列各项,不属于墨子观点的是:A.民贵君轻B.人应互爱互利C.反对掠夺战争D.提倡节约反对浪费5,在人性论问题上观点对立的思想家是:A.荀况和孔子B.墨子和韩非子C.孟子和荀子D.孟子和庄子6,“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旦格。

”这段论述当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A儒家B道家C法家D兵家7,下列关于黄老之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是春秋时期形成的学派B.是指道家学说中的两派C.内容包括“治身”和“治国”D.“黄”指黄帝学说,“老”指老子学说8,“君权神授”当时最重要的政治意义在于A.限制君主权力膨胀B.适应了政治上大一统的需要C.有利于推行仁政D.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9,确立程朱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是在A.元朝B.北宋C.南宋D.明初10,朱熹说:“宇宙之间一理而已。

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该皆此理之流得,无所适而不在。

”其说要表达的核心意思A.“理”是世界是本原B.“理”在人身上就是人性C.“理”在社会实践就是三纲五常D.三纲五常是先天存在的标准11,有人问程颐:“寡妇贫苦无依,能不能再嫁?”他断然回答:“绝对不能。

有人怕冻死饿死,才用饥寒作借口。

高中历史必修3第一单元测试题

高中历史必修3第一单元测试题

高中历史必修3 第一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共20小题)1. 春秋战国时期狼烟四起,诸侯争霸。

但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学派众多,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其原因有()①社会大变革使思想界非常活跃②各国国君为富国强兵纷纷养士③“学在官府”局面改变,贵族对教育垄断被打破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迅速发展,唯物主义战胜了唯心主义A. ①②③④B. ①③④C.②③④D. ①②③2. 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人学儒家,即(A. 爱无差等B.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D.存天理,灭人欲3. 如图是新版电视剧《红楼梦》中的太虚幻境石牌坊, 两边有一副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与这一对联思想相吻合的言论是 (A .“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B .“兼相爱,交相利”C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D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4. 人类文明发展的终极目标: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和谐。

先秦诸子百家思想中能分别体现这两种和谐的是()A. 道家、法家B.法家、墨家C.儒家、法家D.道家、儒家5. 孔子曰:“仁者,爱人,爱有差等。

”墨子曰:“兼相爱,交相利”“爱无差等”。

造成两种分歧的根源是()A. 二人所处的时代不同B.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C. 学术思思想不同D.讨论的话题不同6. 西汉初,“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至汉武帝时“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太仓之粟陈陈相因,……腐败不可食”。

上述经济状况的变化为下列哪种思想的实施创造了条件()A. 道家学说B.法家学说C.黄老之说D.大一统思想7. 对漫画反映的信息进行延伸解读有误的一项是 (A. 漫画中的“胜出”是指在西汉时期形成“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局面B. 儒家思想的“胜出”,是董仲舒融合黄老之学、阴阳家的一些思想改造儒家思想的结果C. 汉武帝让儒家“胜出”,主要是看中了儒家的“仁政”思想D. 儒家思想的“胜出”,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8. “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侯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测试题必修三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测试题必修三

必修三第一单元测试题第一卷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57分)1.有人认为:“人文主义之为一切建构一切成就之本的全蕴,这才真正使人文主义成为一个综合的系统,不与一切含真理与价值的文化相对立,并能使之调适而上遂,成为领导文化生命的领导原则。

正因为如此,可以说,要完成人文主义的全蕴,其唯一进路便是打开‘道德主体’之门。

”下列主X体现打开“道德主体”之门的人文观点有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②“仁者,爱人”③“天人感应”④知德合一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 古代历史建筑见证了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发展的历史。

下列古迹与儒家思想的形成有关的是A.登封少林寺 B.曲阜杏坛C.某某白马寺D.某某武侯祠3.老子是我国春秋时期杰出的思想家,下列有关他的叙述,正确的是A.他最早把道家思想发展为道教B.其政治主X是“无为而治”,是汉初黄老之学的源泉C.他提出“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倡导法治D.他提出“天人感应”,主X顺其自然4.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尚书》中最早提到“某某“一词,认为:“天惟时求某某,乃大降显于成汤。

”含义是说暴君夏桀残民以逞;不配做民之主,推翻夏桀的成汤才是某某。

对此不正确的理解是A.文中的“某某”,实即作民之主,与君主同义B.肯定了成汤革命是推翻暴虐之政的举动C.其“某某”内涵与近现代“主权在民”相吻合D.儒家“民本”思想绝无现代某某思想5. 以下主X明显体现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是A.以法为教,今必胜昔B.万物虚无,祸福相倚C.兼爱非攻,节用尚俭D.仁者爱人,民贵君轻6.董仲舒在《深察名号》中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

以下对这一思想理解最准确的是A.主X“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C.建议以礼人法,以礼人俗 D.认为民性本善,君权天授7.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日一贯,曰无言,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已治人之实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历史(必修3 )第一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个小题2分,共50分)1.春秋战国时期狼烟四起,诸侯争霸。

但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学派众多,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其原因有();①社会大变革使思想界非常活跃②各国国君为富国强兵纷纷养士③“学在官府”局面改变,贵族对教育垄断被打破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迅速发展,唯物主义战胜了唯心主义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2.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人学儒家,即 ( )A.爱无差等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D.存天理,灭人欲3.如图是新版电视剧《红楼梦》中的太虚幻境石牌坊,两边有一副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与这一对联思想相吻合的言论是 ( ) A.“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B.“兼相爱,交相利”C.“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D.“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4.人类文明发展的终极目标: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和谐。

先秦诸子百家思想中能分别体现这两种和谐的是()A.道家、法家B.法家、墨家C.儒家、法家D.道家、儒家5.孔子曰:“仁者,爱人,爱有差等。

”墨子曰:“兼相爱,交相利”“爱无差等”。

造成两种分歧的根源是()A.二人所处的时代不同B.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C.学术思思想不同D.讨论的话题不同6.西汉初,“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至汉武帝时“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太仓之粟陈陈相因,……腐败不可食”。

上述经济状况的变化为下列哪种思想的实施创造了条件A.道家学说B.法家学说C.黄老之说D.大一统思想7.对漫画反映的信息进行延伸解读有误的一项是 ( )A.漫画中的“胜出”是指在西汉时期形成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局面B.儒家思想的“胜出”,是董仲舒融合黄老之学、阴阳家的一些思想改造儒家思想的结果C.汉武帝让儒家“胜出”,主要是看中了儒家的“仁政”思想D.儒家思想的“胜出”,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8.“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侯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

”材料反映的思想是()A.仁者爱人,缓和社会矛盾B.分封诸侯,维护等级秩序C.君权神授,维护君主专制D.物皆有理,遵守三纲五常9. 汉武帝采取的哪些措施,对于促使儒家思想居于正统地位起了直接作用()①举贤良对策②重用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③举办太学,讲授儒家经典④设立地方郡国学校,广泛传播儒学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0.(2014·江苏沭阳)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朝“焚书坑儒”的根本着眼点是()A.压制知识分子B.加强君主专制统治C.完善法律机制D.区别对待古代文化11.下图是一幅“三教合一”的图案,图案中三人共一个鼻子,一人正面一人正面,另两人均侧面。

下列与此相关解释,正确的是 ( ) A.“三教”应是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B.三人一个鼻子说明三教实现了真正的“合一”C.“三教”是在中国影响较大的佛教、道教、儒学D.“三教合一”引起了明清的思想批判12.理学成为南宋以后封建社会的官方哲学,对中国民族精神、民族性格特征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列对宋明理学的理解不准确的是() A.属于唯心主义哲学,应该彻底否定 B.其思想有积极的一面C.封建社会末期成为社会进步的思想障碍D.是儒家思想的新发展13.有一天,王阳明和一位朋友去郊外山林里游玩,有一段关于“花树的存在与否,与人内心感受有什么关系”的对话。

在王阳明看来,花树的存在与否,全以人的主观感觉为转移。

下列观点符合上述对话的是A.存天理,灭人欲B.心外无物,心外无理C.穷理然后足以致知D.知行合一14.在鹅湖之会与陆九渊进行了一场为时三天的辩论后,朱熹写下《过分水岭有感》,诗云:“地势无南北,水流有西东。

欲识分时异,应知合处同。

”这表明朱熹认为他的理学与陆九渊的心学()A.南辕北辙B.大同小异C.水火不容1D.大异小同”15.(2014·河南郑州一调)“穿衣吃饭,即使人伦物理”,“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称赞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善择佳偶”,公然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

李贽的这些言论说明其思想特点是( )①反对正统②抨击神权③离经叛道④男尊女卑A.①③B.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16.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际民生考得更近,由此形成什么思想() A.经世致用思想 B.理性批判思想C.自由平等思想D.重农抑商思想17.王夫之认为“天下为器而已矣”“据器而道出”“无器而道毁”“无其器而无其道”。

他所说的“器”指的是()A.客观存在的事物B.人们的感知器官C.科学试验的仪器D.万物发展的规律18.(2015·吉林长春模拟)韩非子主张君主专制,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对二者的评价正确的是()A.都体现了当时社会变革的要求B.前者反动,后者进步C.都具有民主色彩D.都有利于封建统治19.下面是某同学绘制的我国古代儒家思想发展历程简图。

其中,②处所示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和发展B.民贵君轻思想主张深入人心C.三教合一潮流弥漫各个领域D.独尊儒术日益成为社会主流20.(2015·河北成安联考)一个时代的服饰演变可以看出政治的变革、经济的发展和文化意识的嬗变:西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变革”,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之美”。

能够反映出以上文化审美的历史现象分别是()A.“百家争鸣”、民主政治、理学盛行B.“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经世致用”C.“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理学盛行D.“罢黜百家”、政治腐朽、理学盛行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21. (2015·新课标Ⅱ,24,4) 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

这表明了儒者 ( )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B. 反对进行社会变革C. 理想化的政治诉求D. 以复古为政治目标22.(2015·山东文综,13,4)《尚书·酒诰》云“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

”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A.兼爱尚贤B.主权在民C.以民为本D.道法自然23.(2015·四川文综,1,4)战国中后期,思想领域出现融合。

下列选项最能体现这一倾向的是()A.克己复礼B.礼法兼用C.民贵君轻D.选贤举能24.(2015·福建文综,17,4)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今将静百姓之心,而改其行,必在制民之产,使之甘其食,美其服,而后教化可行,风俗可善也”。

在此,顾炎武强调()A.培养人才,经世致用B.弘扬道德,规范言行C.富足百姓,移风易俗D.教化民众,静心明志25.(2015·北京文综,15,4)明朝中后期,王阳明学说在中国士大夫中流行。

朝鲜来华使者对此不理解,认为“阳明敢肆己意,谤辱朱子,实斯文之罪人也”。

结合所学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有()①朝鲜使者以程朱理学为正宗②王阳明心学超越了理学的范畴③王阳明与朱熹观点明显不同④王阳明心学是对儒学的叛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2小题,其中第26题24分,27题各24分,共50分。

)26.(24分)有人说:“在儒学的发展史上,有三位里程碑式的人物,他们是孔子、董仲舒和朱熹。

”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表格。

历史人物主要思想主张对儒学发展的影响孔子董仲舒朱熹27.(26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董仲舒对儒家思想作了发挥,他宣扬天是万物的主宰,皇帝是天的儿子,即天子,代表天统治人民,因此全国人民都要服从皇帝的统治,诸侯王也要听命于皇帝。

这叫做“大一统”。

材料二“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是以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

’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材料三“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

……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材料四或曰:臣不与子并称呼?曰:非也。

父子一气,子分父之身而为身。

故孝子虽异身,而能日近其气,久之无不通矣;不孝之子分身而后,日远日疏,久之而气不相似。

君臣之名,从天下而有之者也。

吾无天下之责,则吾在君为路人。

出而仁于君也,不以天下为事,则君之仆妾也;以天下为事,则君之师友也。

夫然,谓之臣,其名累变。

夫父子,固不可变者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1)扼要指出材料一、二的核心思想。

(4分)(2)从时代背景方面比较材料一与材料二观点差异的原因。

(8分)(3)材料三反映的核心思想是什么?(3分)(4)根据材料二指出君臣与父子关系有何不同?(5分)(5)综合上述材料说明黄宗羲的思想与传统的“民本”思想有何不同?(6分)参考答案1.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百家争鸣”局面的原因,应结合春秋战国时期政治、经济、思想状况进行思考。

①②③分别从思想、政治、文化方面阐述了“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背景。

而④不符合史实,诸子百家的思想很多是唯心主义。

2.B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知,A.爱无差等是墨子观点;D.存天理,灭人欲是理学家的主张;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所体现出的是“礼”的主张,是孔子思想的消极方面,故不能选。

孔子在对待他人的问题上主张仁爱: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项3.C解析:题干中的材料体现的是辩证思想,对应备选项,A项是法家思想,B项是墨家思想,D项是儒家思想,C项体现了辩证的思想。

4.D解析:道家的顺应自然、儒家“仁”的思想分别体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

5.C解析:本题考查孔子、墨子思想分歧的根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孔子代表奴隶主阶级的利益,主张爱有差别、贵贱有序;墨子代表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因此造成这种分歧的根源是代表阶级利益不同,故选B项;二者同处于春秋战国时期,排除A项;二人分歧的根源不在于学术思想,排除C项;D项错误;二者讨论的问题都是关于社会关系的。

6.D解析:西汉初年,经济凋敝,统计者采用黄老之学,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到了西汉武帝的时候,经济实力大增,这时候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大一统思想。

7.C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漫画反映的是儒家思想取得了独尊的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