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影响力打造世界华文传媒资讯中心_浅析中新社国际传播战略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our nal i sm R esear ch H er al d

增强影响力

打造世界华文传媒资讯中心——

—浅析中新社国际传播战略实施进程■ 叶小刚

中国新闻社 (简称“ 中新社” , 是中国以对外报道为主要新闻业务的国家级通讯社。中新社由中国新闻界和侨界知名人士发起成立。作为具有“ 民间身份” 和专业形象的通讯社 , 中新社以华文资讯传播形式长期服务于海外华侨华人社会 , 具有特殊的国际传播影响力。

一、国际传播战略演变历程

(一建国初期海外华文媒体提出用稿需求

中新社是因应海外华侨和华文报刊的需要而创建的。同时 , 在长期的历史中形成的华侨华人和华文报刊众多的客观实际 , 也为中新社的创建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和广阔的生存发展空间。

新中国成立之初 , 海外有华文报纸近百家 , 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国家和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当时 , 由于美国等西方势力企图从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中国; 又由于中国大陆与台湾隔海对峙 , 海外华文报纸背景各异 , 产生了不同倾向和严重对立。同时 , 相当部分华文报刊为了自身生存 , 不敢贸

然刊用中国官方通讯社的新闻 , 新

中国的信息得不到传播。

迫于这种严峻形势 , 为了冲破

西方对新中国的舆论封锁 , 并为当

时海外近百家华文报纸提供新中国的消息 , 中央领导人认为很有必要组建一家直接面向海外华文报刊提供稿件的通讯社 , 中新社由此应运

而生。 1952年 10月 1日 , 适逢新

中国诞生三周年 , 中新社正式成立。众多中国新闻界和侨界知名人士参与了中新社的创建工作。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承志是中新社的创办人和领导者。

(二国际传播战略的确立与发展

中新社刚成立时每日发稿约一

万字 ,一半用播音方式采用纪录速

度进行新闻播出 , 一半用文字刊发。纪录新闻是时效性较强的报道 , 文字稿都为通讯和特约稿件。在中新社正式成立 3天后 , 即 1952年 10

月 4日 , 印尼、缅甸、泰国和中国香港华文报刊就开始陆续刊登中新社

播发的新闻。最多时 , 海外华文报刊

采用中新社稿件的有 40余家, “ 文

革” 开始后减少到 11家。

中新社从成立之初到“ 文革” 前 , 主要负担三方面的工作任务:对外发稿 , 包括纪录广播新闻、文字专稿和图片; 电影、录音、录像 ; 对海外侨团提供大陆出版、生产的宣传品。在十年动乱中 , 中新社被合并 , 仅留几个人成立“ 中新组” 。并入新华社后 , 经过几次增员 , 计有近 30人被调入中新组工作。虽然在文革中受到很大的冲击 , 但以“ 中国新闻社” 电头对海外播发电讯新闻稿一天也没有中断过。

在当时条件下 , 中新社为国家的对外、对台宣传事业做出不少努力 , 与中央电台对台广播部、福建前线广播电台 (后改名“ 海峡之声” 并称为“ 两台一社” , 为报道中央对台方针政策 , 促进祖国统一服务。1974年 8月 , 中新社向中央呈报《关于加强对台湾、港澳同胞、华侨和中国血统外籍人宣传报道的意见》 , 第一次正式提出“ 中国新闻社的宣传对象是广大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华侨和中国血统的外国人” 。从此 , 中新社的国际传播对象正式定为“ 四种人” 。

1975年 5月 , 中新社成立后沿

媒介观察

36

新闻研究导刊 2011. 12

Jour nal i sm R esear ch H er al d

用 20余年的发稿方式由口语纪录新闻广播改为中文电传模写 , 此举既提高了发稿速度 , 又大大减少了抄收广播稿件过程中的差错 , 海外

报纸收到模写条后可及时刊登 , 这是中新社发稿工作的重大改进和技术进步。

1978年 , 中新社恢复运作。 30多年来 ,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和综合实力的提升 ,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革命 , 中新社的新闻业务发生巨大变化, 信息采集网络日益完善 , 境内外分社大量组建 , 国际传播能力显著提

升、新闻信息量呈几何级数增长, 业务服务的品种也从传统的文图通稿 , 专稿 , 电影声像服务“ 三大件” , 发展到文图通稿、专稿、互联网、海外供版、视频影视、中外文期刊六大方面军。

二、中新社当前国际传播能力概况

(一华文资讯传播的机遇与挑战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 海外媒体和受众对中国新闻越来越关注。在日益增长且新移民不断融入主流社会的海外华侨华人社会 , 华文资讯传播是承担国家影响力和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力量,在维护国家核心利益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传统汉文化圈国家 , 华文资讯传播是发挥舆论影响力的重要手段。以服务海外华人社会、港澳台同胞为主旨的中新社 , 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

遇 , 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些挑战主要表现为 :

1、市场竞争者增多。当前 , 4800万华侨华人社会和 500家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海外华文媒体 , 都已成为各种国际势力和舆论力量的争夺对象。

2、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展开全方位竞争。新媒体在资讯领域的扩张 ,

不仅对通讯社的发稿时效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而且对通讯社的传统发

稿方式提出了挑战。

3、产品营销压力增大。在当前

市场条件下 ,通讯社需投入更多资

源开展品牌建设 , 整合营销、调研反馈、集成落地。需要考虑不同媒介的不同需求, 建立满足不同媒介特质

和受众需求的全媒体新闻资讯发布平台 , 以巩固和拓展用户市场。

(二组织机构的完善和布局调整

根据联合国有关机构的分类 ,

在全球各主要通讯社中 , 中新社被

评为 B 级通讯社。在中国大陆媒体

中 , 中新社与新华社是仅有的两家国

家级通讯社; 在两岸三地媒体中 , 中

新社的规模与台湾“ 中央社” 相当。

经过改革开放后 30多年的发

展建设 , 中新社现有工作人员 1000

余人。共设有 20余个采编和管理

职能部门。中新社已在国内 28个

省、自治区、直辖市建有分社; 在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