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格品处理程序业务说明
不合格药品处理的操作程序范本(2篇)
不合格药品处理的操作程序范本一、目的和范围本操作程序的目的是确保对不合格药品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以保证药品质量和使用安全。
本操作程序适用于所有涉及不合格药品处理的场所和环节。
二、定义和缩写1. 不合格药品:指与规定的药品质量标准不符合或存在安全、有效性问题的药物。
2. 处理:指对不合格药品进行分类、封存、销毁或返厂等具体措施的过程。
三、程序步骤1. 不合格药品鉴别和确认1.1. 不合格药品应由负责人组织专业人员进行鉴别和确认。
1.2. 鉴别和确认结果应及时记录,并在确认单上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
2. 不合格药品分类2.1. 鉴别和确认后,根据不合格药品的性质、原因和严重程度进行分类。
2.2. 分类包括:严重不合格药品、可修复不合格药品和可以重新加工的不合格药品。
3. 严重不合格药品处理3.1. 严重不合格药品应立即封存,并在封存记录中注明封存日期、封存员和封存理由等信息。
3.2. 封存后的严重不合格药品应由负责人直接上报主管部门,并等待进一步处理指示。
4. 可修复不合格药品处理4.1. 可修复不合格药品应由负责人组织专业人员进行评估,确定修复方案。
4.2. 修复过程中,应记录修复人员、修复日期、修复方法和修复结果等信息。
4.3. 经修复后,应重新鉴别和确认,如符合规定标准则可重新投放使用,否则按照严重不合格药品处理。
5. 可重新加工的不合格药品处理5.1. 可重新加工的不合格药品应由负责人组织专业人员制定重新加工方案。
5.2. 重新加工过程中,应记录加工人员、加工日期、加工方法和加工结果等信息。
5.3. 经重新加工后,应进行严格的鉴别和确认,如符合规定标准则可重新投放使用,否则按照严重不合格药品处理。
6. 不合格药品销毁6.1. 不合格药品销毁应由负责人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并记录销毁人员、销毁日期和销毁方法等信息。
6.2. 销毁过程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并进行合理的记录和监督。
四、记录和档案管理1. 不合格药品鉴别和确认记录,包括鉴别和确认的结果和相关人员的签字等信息。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及处理流程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及处理流程文件编号:1.目的:对不合格品加以标识、隔离、风险评估、重新处理,以防止非预期的使用或流入客户手中。
为对品质异常能及时反应处理、预防消除异常原因,以维持品质系统正常运作。
2.范围:针对来料、在制品及包装出货等各个阶段的不合格品。
3.定义:不合格品:不符合产品标准、技术规范或合同要求的产品。
返工:为使不合格品符合要求而对其采取的措施。
返修:为使不合格品满足预期用途而对其采取的措施。
挑选:对不合格品加以挑选,以区别等级。
报废:无法挑选处理并不可能进行返工或返修的不良品及维修成本高于制作制作成本的不良品。
退货:质量部检验材料、半成品、成品等有品质异常不满足需求状况时,将产品整批退还给供应商或制造单位,并要求处理的情形。
特采:于进检、生产过程或最终成品发现不合格品,因客户生产需求急迫,客户担当或业务部代表征得客户同意,或投入后不影响产品功能、构造能力、特殊外观要求及应用功能性,不造成人身安全,可满足最终客户使用品质的不合格品,做特殊接收标识,等同让步接收。
降级降档:因产品检验不符合标注定义要求,而采取更低标准确认接收、降级处理的状况。
4.职责:4.1生产部4.1.1负责对生产过程不合格品隔离作业及相应的标识。
4.1.2执行对品质异常发生时不合格品的应急处理要求。
4.1.3按照技术及质量提供的方案执行不合格品的返工、返修、挑选等作业。
4.1.4负责生产原因及品质异常之分析改善。
4.2质量部4.2.1负责对不合格品处置的协调,包含来料不合格、制程不合格、客户反馈不合格等。
4.2.2定义不合格品的区分、隔离及标识方式。
4.2.3评估定义不合格品的挑选方式及标准。
4.2.4品质异常发生时,不合格品紧急处理方式要求。
4.2.5对品质异常的分析与改善要求。
4.3技术部4.3.1品质异常发生时的应急处理方案拟定。
4.3.2对品质异常的分析与改善要求。
4.3.3对返工、返修作业方式的定义。
4.4其他部门4.4.1其他部门负责履行本部门的职责予以协助。
药品不合格品处理程序
文件制修订记录一、目的:为了规定不合格品处理办法,特起草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不合格品的处理。
三、责任者:质控部、生产技术部、仓库保管员。
四、正文:不合格品包括不合格成品、不合格原辅料、不合格包装材料、不合格中间体。
具体处理程序如下:1不合格成品1.1凡发现成品不合格,检验人员必须进行复检,复检仍不合格,下达不合格报告单,并发给“不合格证”。
1.2仓库接到不合格报告单后,应立即将不合格品单独放在不合格品存放区,挂红色状态牌,周围用红色线条围住,在不合格品上逐件贴上“不合格证”,标明品名、规格、批号、生产日期。
1.3质控部召集有关人员召开质量分析会,查明原因,根据不同原因再作不同处理。
1.3.1含量不合格重新返工,增加原料量。
1.3.2装量不够重新返工,增加装量。
3.3.3药品被污染作销毁处理1.3.4包装不合格重新换包装1.4凡是返工的成品,必须按正常生产批号请检、取样、检验、发报告单,并做好记录。
1.5车间主任须制订返工工艺,报质控部审查,批准后进行返工处理。
1.6销毁不合格品必须在部门填写不合格品处理申请单,经总经理批准后,并由质控部人员监督销毁过程,并有详细记录和经办人、监督人签名。
2不合格原辅料2.1不合格的来源:2.1.1进厂后经检验不合格的原辅料。
2.1.2在仓库贮存保管过程中由于保管不当或超过有效期而造成不合格的原辅料。
2.1.3在生产过程中被污染的剩余物料。
2.2经检验不合格的原辅料,由原辅料仓库填写《不合格品处理报告单》,提出书面处理意见报质控部审核。
2.3不合格原辅料的处理方法:2.3.1退回原供应商或换货。
2.3.2降级使用(仅限于干燥失重不符合规定的情况,经处理后不影响产品质量)。
2.3.3报废销毁。
(具体程序同成品销毁程序)2.4进厂经检验不合格原辅料由质控部通知物料供应部,尽快通报给生产厂家并提出处理意见。
2.5不合格原辅料由仓库登记《不合格品汇总台帐》以便备查。
不合格品处理制度范本(三篇)
不合格品处理制度范本一、本制度适用于本厂原材料验收、产品生产过程和使用现场不合格品及成品检验不合格的控制等范围;二、本企业授权检验人员负责本厂内不合格品的评审现场不合格品的评审由本厂委派的人员负责;三、工作程序按照原料、成品检验和试验中发现不合格品进行标识、评审,确定不合格品的范围和性质;决定并实施不合格品处置方案,并割据不合格品的严重程度和范围,通知生产技术部门,质管部门有关负责人。
产品生产过程中不合格品判定由生产技术人员根据标准作出评审,做好质量记录,通知质管部门;四、对原料收购检验时发现的不合格品,一律拒收。
储存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品,由仓库保管员作出如下标识:不合格品应设立红色标志另行隔离堆放。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不合格品,由该岗位人员根据技术规程规定作出相应标识,有条件时,应与合格品隔离。
不符合规定检验标准的产品,不允许包装入库;五、检验人员对不合格品评审有作出处置决定,由相关人员进行处置。
收购原料时发现不合格,由供应方自行处置。
生产过程中,结于标准允许返工的不合格品,生产人员应按相应标准和技术规程的操作工艺,予以返工,并经检验员重新验证合格后方可放行。
对已判定不合格的成品或经返工仍不合格的产品另行堆放,并做好标识。
原料/成品储存过程中发生的不合格品,由仓管人员进行处置。
现场不合格由本厂委派的人员和客户协商处理办法,做好记录,并写成书面报告交质量管理部;六、处理不合格成品和废弃物时,需方必须在保证购买后不再用于加工食品原料的前提下,主要工业或畜禽之用,形成书面协议文件,否则焚烧,并留存往来票据(影像资料)。
不合格品处理制度范本(二)(一)、目的。
建立一个不合格医疗器械的确认和处理标准操作程序,以达到对不合格医疗器械的控制性管理的目的。
(二)、范围。
适合本企业出现的所有不合格医疗器械。
(三)、责任人。
业务部、配送中心、质管部及部门负责人对实施本sop负责。
(四)、程序1、购进医疗器械经检查验收不合格的,由验收员填写“拒收报告单”报质管部,质管部鉴定后明确拒收意见的医疗器械入退货库(区),保管员登入不合格品台帐,并及时办理退货手续,退原发货单位;或入不合格品库报废处理。
不合格品的处理程序和处理措施
对严重不合格品或无法满足基本使用要求的不合格品,应予 以拒收。需要与供应商或生产厂家协商解决,并进行相应的 索赔和追偿。
03
不合格品的处理措施
纠正措施
识别问题
明确不合格品的问题所在,收集相关信 息,如不合格品的数量、批次、产生原
因等。
评审
组织相关部门或专家对不合格品进行 评审,分析问题的严重性和影响程度
案例三:某医疗器械公司的持续改进措施
总结词
某医疗器械公司对于不合格品,采取了持续改进的措施。
详细描述
该公司对不合格品进行了详细的原因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采取了针对性的持续改进措施。这些措施包括优化 生产流程、加强原材料质量控制、提高员工技能和意识等。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该公司有效地减少了不合格品 的产生,提高了产品质量。
不合格品的处理 程序和处理措施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不合格品概述 • 不合格品的处理程序 • 不合格品的处理措施 • 不合格品处理案例分析
01
不合格品概述
不合格品的定义
不合格品定义
未满足规定要求或规范的产品或部件,包括性能 、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不符合要求的情况。
范围
涵盖各种产品或部件,包括原材料、半成品、成 品等。
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提 高其质量意识和技能水平,增强 对不合格品的敏感度和处理能力 。
04
不合格品处理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电子产品制造公司的返工处理
总结词
在某电子产品制造公司,对于不合格品,采取了返工处理的方式。
详细描述
该公司对不合格品进行了识别和分类,对于可修复的不合格品,组织技术团队进 行返工修复,以确保其达到合格标准。在返工过程中,还对不合格品进行了原因 分析,并采取了相应的预防措施,以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不合格品处理程序(标准版)
不合格品处理程序
1、制程中经自检、巡检和完工检发现的不合格品,应及时隔离标识,由制程质检人员填写不合格品处理单,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2、不合格品的处理以会签不合格品处理单的方式进行。
制程质检人员签发不合格品处理单应说明不合格原因,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规定标准,作出不合格严重程度判定,并经责任部门负责人签字确认。
3、一般不合格品(价值低于500元)的处理,首先由责任部门签署报废或让步接收申请,由生产部、技术部、质管部签署意见。
报副总经理意见批准。
由技术部和生产部共同做出不符合处置措施,报副总经理批准,由责任部门实施。
4、严重偏离质量特性,只能做报废处理的不合格品,制程质检人员可直接做出报废处理决定,不需履行会签流程,但须填报不合格品处理记录。
5、重大不合格品(价值大于或等于500元)的处理,由制程质检人员填写不合格品处理单,首先由责任部门签署报废或让步接收申请,由生产部、技术部、质管部签署意见。
并由质检部,组织生产部、技术部和相关部门进行评审并判定责任部门,报总经理批准;由技术部和生产部共同做出不符合处置措施,报总经理批准,由责任部门实施。
不合格品管理工作程序
不合格品管理工作程序
一、制定目的
为建立加强对不合格医疗器械的管控,防止不合格品流入销售渠道,特制定本规程。
二、主要内容:
(一)各部门各岗位发现不合格品情况均需向质量管理部报告。
(二)质量管理部负责不合格的审查、确认和处理。
(三)不合格品的确认:
1.收货、验收、入库环节发现不合格品,由相关人员填写《拒收报告单》,
报质量管理部确认。
2.在储存养护过程中发现不合格品,由岗位人员进行停售,并报质量管
理部,经确认属不合格品,移入不合格品库。
3.在售后环节中发现不合格品,包括销售退回和质量投诉环节。
销后退
回产品经质量验收确认不合格,直接入不合格品库;质量投诉环节中不合格品需质量管理部核查确认。
4.各级药监部门通报、药检部门抽检发现的不合格品,其发出的质量通
报或检验报告书即为判定不合格的依据。
(四)不合格品一经确认,即应移入不合格品区,并通知业务部门停售、停采。
(五)已决定报损和销毁的不合格品,由储运部填写《不合格品报损审批表》,质量管理部派人核实,相关人员进行审核,药监部门封存的不合格品,封存单据同时作为报损凭证。
(六)拟销毁的产品应填写《不合格品销毁审批表》,经相关人员审批后,分别交保管、质管、财务、业务(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等留存,拟销毁的产品应当组织集中销毁,由储运部联系销毁地点,必要时进行拍照,质量管理部派人参加监督销毁,销毁结束后,销毁、监毁参与人员签名,一式两份,储运、质管各一份留存。
(七)质量管理部定期对不合品情况进行统计,汇总分析,查找原因,提出整改措施。
质量管理部负责不合格品档案的建立。
不合格品的处理流程
不合格品的处理流程
在生产过程中,不合格品的处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不合
格品的处理不仅关系到产品质量,更关系到企业的声誉和利益。
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不合格品处理流程,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首先,对于发现的不合格品,必须立即停止生产,并进行分类。
不合格品可以分为可修复和不可修复两种情况。
对于可修复的不合
格品,需要进行修复处理;对于不可修复的不合格品,则需要进行
报废处理。
其次,对于可修复的不合格品,需要进行详细的分析和原因查找。
找出不合格的原因后,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
修复后,需要进行严格的检验,确保修复后的产品达到标准要求,才能重新
投入生产。
对于不可修复的不合格品,需要进行严格的记录和报废处理。
首先,需要对不合格品进行标识和隔离,防止不合格品误装误用。
然后,需要进行详细的原因分析,找出不合格的原因,以避免类似
问题再次发生。
最后,需要进行严格的报废处理,确保不合格品无
法流入市场。
在整个不合格品的处理流程中,需要严格执行相关的操作规程
和标准,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符合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
同时,需要
加强对不合格品处理流程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以确保不合格品处理流程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总之,不合格品的处理流程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建立科学、合理的不合格品处理流程,不仅可以提高产品质量,还可以保护企
业的声誉和利益。
希望每个员工都能严格执行不合格品处理流程,
共同维护企业的产品质量和声誉。
(19)供应商不合格处理流程
(19)供应商不合格处理流程1. 目的:对不合格品进行识别和控制、防止不合格品流入公司内部及不合格品的非预期使用或交付,造成公司质量的重大损失2. 适用范围:适用于对原材料、外购.外协件的产品发生不合格时的处理3.职责:3.1品质部IQC负责对不合格品的识别,并跟踪不合格品的处理结果3.2生产车间及原材料仓库协助品质部进行不合格品的控制3.3采购部负责对不合格品的控制协助,及时通知供方对IQC已检验/判定后的不合格品进行返工返修或退货处理以及质量扣款的裁定3.4技术部门负责不合格品处理过程中的技术要求鉴定3.5品质经理负责,对供应商的不符质量等级的产品,进行降价处理及不合格品评审参与4.工作程序:4.1 不合格品的分类4.1.1严重不合格:经IQC检验判定的批量不合格或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主要功能性能技术指标等的不合格4.1.2一般的不合格:个别或少量不影响正常使用的不合格(按IQL值抽样)4.2 进货不合格品的识别和处理处理方式可采用抽检(按IQL值抽样)、全检拣用、让步接收降价处理、退货,当场销毁等4.2.1 检验员在检验后物料上贴“不合格品”标签,并要求将其放置于不合格品区后填写《外购/外协件不合格品报告单》交主管作退货,挑选使用或待处理签字确认4.2.2产品判定作全检拣用时,由检验员依据图纸进行全检并记录,拣出不合格品作退货处理或当场销毁4.2.3产品判定作退货处理时,需交SQE工程师,采购员或计划员签署意见,若计划要求作让步接收处理时,则其须按4.4让步接收审批程序条款进行审批4.2.4产品作让步接收后需要检验员对让步放行产品做好相应标识,转给生产使用,并对让步放行的产品进行跟踪及记录4.3 制造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半成品、成品的识别和处理处理方式:按不合格品让步接收单、没有评审单据的部件一律退回供应商,但公司急于交货给客户时可进行返工/返修、等,一切费用由供应商承担或按降价处理4.3.1不合格品的标识由实施检验的检验员负责,当发现不合格时应立即张贴“不合格”标识,并将其放置于进料检验不合格品区4.3.2对于检验员能判定立即返工或返修的少量一般不合格品,可要求加工者立即返工或返修,并将不合格情况记录在《不合格品报告单》内,返工或返修的产品必须重新检验,合格后放可流入下道工序4.3.3检验员对明显可判为废品的不合格品应立即贴“不合格品”标识或对于屡次不改及视情节恶劣的供方部件当场进行销毁,在《不合格品报告单》结论处注明报废,当场销毁,并交品质部主管审核确认“报废品”的处理见4.3.4.1条款4.3.4.其它不合格情况,由责任部门组织技术部或制造部及品质相进行评审,以确定是否返修、让步降价接收或报废操作4.3.4.1进货检验员发现作现场报废处理的产品,应贴上“不合格品”标识,由检验员负责将废品放置于废品仓库,提交清单给废品统计员,作为统一销毁或其它处理4.3.4.2若车间要求不合格品作让步接受时,则其须按4.4让步接收审批程序条款执行4.3.5作让步接收的产品,由检验员对让步放行产品做好相应标识后,转给生产使用,让步放行的标识按并对让步放行的产品进行跟踪及记录4.3.6当与合同文本规定由出入,而使用或返修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时,须总经理或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品质部向顾客或其他代表提出让部申请,经顾客同意后方能使用,品质部须记录和跟踪该不合格情况4.4 让步接收审批程序:4.4.1由下单部门或制造部提交让步接收申请,并及时(一般在一个工作日之内)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让步接收评审4.4.2对于问题性质为一般不合格产品的让步接收审批,由生产计划(采购)/车间主任、技术主管、质量主管执行一级评审签字,并做出质量风险判断意见4.4.3对于问题性质为严重不合格产品的让步接收审批,需要制造部经理、技术部经理、执二级评审签字4.4.4涉及到公司产品的安全部件、关键物料的关键特征性,不充步接收申请4.4.5让步接收申请是否得到批准,由公司相关部门共同决定,任一部门未批准,该申请无效4.5当发现客户急需发货而IQC又检验出不合格品的处理4.5.1在IQC检验员发现的不合格情况应及时与采购联系通知供方及时整改,原则上只有达到合格标准后方可出货4.5.2在对于短时间内无法整改完成,急需出货的产品,应视不合格项的重要性程度,区分处置:A:凡属严重不合格想和在质保协议中有明确要求的不合格项,不允许让步接收放行B:其它类的不合格项,经制造部经理、技术部经理以及品质经理签字或由制造部到客户品质,技术,采购,制造偏差替代签好后方可进行放行,同时采购及SQE按《供应商质量处罚制度》对供应商进行扣款4.6交付客户或车间开始使用后发现供方不合格品的处理4.6.1交付或开始使用后发现的不合格品,一般指的是安装发现的不合格品,4.6.2品质部相关责任部门应在组织调查确认后,予以更换或确认其他有效方式进行处理,并针对不合格问题采取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并发给客户执行5:相关记录《外购/外协件不合格品报告单》《纠正措施要求(CAR)表》《偏差替代申请表》7:附加说明本文件作康特尔品质部SQE编制并负责归口解释。
不合格品管理程序
不合格品管理程序1.目的:对不合格的物料/半成品/成品等进行处置与管理,避免误用。
2.适用范围:适用于进料、制程,成品检验或客诉退货等。
3.定义:(无)4.管制流程图:5.流程图说明:5.1异常发生分类及处理5.1.1合格品处理1)当IQC不合格时,生产部可以依据实际的使用状况以“工作联络单”向技术部和厂长申请特采使用,必要时报告总经理批准。
2)特采使用批准后,“工作联络单”应交与质检部确认及保留并应进行标识后,由仓管依《仓储管理程序》办理。
3特采使用驳回/退货时,品管人员应标识“不合格”并开出“品质异常反馈单”交采购部联络供应商退换和分析改进及回复,品管进行确认追踪。
3)使用单位可根据生产需要筛选使用,但须经品管重检合格。
5. 1 .2制程不合格品处理1)当PQC人员巡检发现对产品轻微的不合格时,应要求作业员立即改进,必要时作业人员先进行隔离标示后再处理。
2)自检不良时生产主管应及时安排作业人员进行返工/返修。
3)对于巡检或抽检严重不合格品,依《统计与改进预防管理程序》处理.4)返工品须经品管重新检验合格后进行转序/入库。
5)制程不良须特采使用依据5.1.1 ---1)实施6)无法返工/修的不合格品,应定时依《仓储管理程序》办理报废手续。
5.1.3成品检验不合格品处理。
1)FQC发现缺陷时,应进行标识,必要时生产人员配合进行隔离。
2)对可降级的产品由品管依照相关检验标准进行判定(必要时报厂长或总经理确认)。
1)须返工/修的产品,通知相关生产部进行返工/返修,经品管重检合格后方可入库。
2)对已交付的产品的处理依据《客户沟通与满意度管理程序》进行。
5)对于严重不合格产品须依照《统计与改进预防管理程序》进行处理。
6) 成品特采须在获得客户认可后执行。
7)对于无法返工/返修不合格品,依《仓储管理程序》定期办理报废手续。
5.2品管人员应将上述资料进行整理,形成书面报告以便管理评审会议研讨。
6.相关附件6.1品质异常反馈单7.参考文件7.1 检试验管理程序7.2 客户沟通和满意度管理程序7.3仓储管理程序。
不合格品处理制度范本(2篇)
不合格品处理制度范本一、引言为了确保产品的质量并满足客户要求,公司制定了本不合格品处理制度,以规范不合格品处理的流程和要求,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二、目的和适用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不合格品的处理流程,保证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适用于公司内所有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不合格品的处理。
三、定义和分类不合格品:指在生产过程中或成品检验中发现不符合规定质量要求的产品或物料。
不合格品分类:按照不合格品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将不合格品分为以下几类:1. 一次性不合格品:指在一次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不合格品,不影响整个生产批次的合格性。
2. 批量不合格品:指在生产批次中发现的不合格品,可能影响整个生产批次的合格性。
3. 临时不合格品:指在生产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品,但不影响当前生产批次的合格性。
4. 重大不合格品:指不合格品影响产品质量或安全性能的严重问题。
四、不合格品处理流程1. 不合格品发现:当生产过程中或成品检验中发现不合格品时,相关人员应立即发出不合格品报告,详细描述不合格品的数量、型号、问题描述等,并将报告交给质量管理部门。
2. 不合格品评估:质量管理部门收到不合格品报告后,应立即成立不合格品评估小组。
不合格品评估小组应根据不合格品的分类和影响程度进行评估,并制定处理方案。
3. 不合格品整理:根据不合格品评估小组的处理方案,相关人员应将不合格品进行分类、整理和标识,并制定相应的标识和记录表格。
不合格品应妥善存放,防止与合格品混淆。
4. 不合格品处理:根据不合格品评估小组的处理方案,相关人员应根据情况采取以下处理措施:a. 修复:对于一次性不合格品或临时不合格品,如果问题可以修复并达到质量要求,可以进行修复并重新进行检验。
b. 二次分拣:对于批量不合格品,可以进行二次分拣,将合格品和不合格品分开,并进行记录。
c. 返工:对于可以改进的不合格品,可以进行返工,修复不合格问题,并重新进行检验。
d. 报废:对于重大不合格品或无法修复的不合格品,应进行报废处理,并进行相应记录。
不合格品处理流程
不合格品处理流程1.目的对不合格品进行标识、评审和处置,以防止不符合规定要求的原料、零部件、半成品、成品被误用或误放行;2. 适用范围:适用于一切原料、零部件、半成品、成品以下统称物料;3.引用文件无4.定义:4.1不合格品:不符合本公司品质规定的物料;4.2征询:物料不合格时,对“不合格”项目的严重程度作出评价,并决定对应措施的活动;征询的结果可以是以下所列任何一种:退货/报废:当不合格品不能满足规定要求,且无纠正的价值时,则对不合格品采取退货或报废的决定;让步放行:对不合格品批进行鉴别使用的一种方法,其结果又分为以下几种:返修/返工;照用;③100%选别;4.2.1返修:对不合格品采取的补救措施,该措施虽不能使不合格品最终符合原设计要求,但却能使其满足预期的使用要求;4.2.2返工:对不合格品采取的措施,使其最终能满足原设计要求;4.2.3照用:即指允许含有少量不合格品的提交批不经再检验而直接投入使用或放行;4.2.4100%选别:从不合格品批中挑选出合格品;4.3有损检查:对被检查对象的品质有损伤有形或无形,而有可能影响其发挥正常功用的检查;诸如跌落试验、撕破检查、以及未注明“可以使用”的硬度试验,整机的耐久、性能试验等;5.职责:品质部:对不合格品进行标识、隔离;对经返修/返工的物料进行再检验;并予以判断;参与“征询”工作;物控专员:参与“征询”工作;安排返工/返修等事宜;将不适用的原料/零部件退回供应商;安排供应商补料,对供应商进行经济等各方面约束;加强供应商管理、辅导、考核生产部门:对在制程中发现的不合格零部件、半成品进行回收隔离,并且以红色作明确的标注;挑选、返修/返工遭品质检查人员IQC\IPQC\FQC\QA拒收之产品;参与“征询”;针对本部门制造的不合格品申请进行征询;5.5开发部:参与“征询”;6.程序:进料“不合格”的处理IQC;当来料批次性合格,但检查样本中有不合格品时,进料检验员在不合格品上或外包装上贴示红色“不合格”标签,放置在指定不合格品区域,交由收料员退供应商;6.1.2当来料为批次性不合格时,由进料检验员在外包装物上贴黄色“待处理”标鉴后,收料员将其有效隔离;同时进料检验员应在送检单、零部件/材料进厂检验报告上注明不良信息,交品质工程师审核;对不合格品批,视“不合格项目”的类别和程度,各部门按以下原则进行处理;6.1.3不合格最终判定:“不合格”仅涉及外观轻微超标或严重度为轻微缺陷,以及一般互换性尺寸超标时,则由品质工程师作出是否“让步放行”的决定;“不合格”涉及外观明显超标或严重度为严重缺陷以上,以及关键及重要尺寸的超标,安全项目的超标,则品质工程师通知采购员办理征询;征询工作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由进料检验员填写相关的物料来源信息和质量信息于物料征询单上;当不良项目仅涉及外观时,只需由商务部与客户协商即可决定;开发部项目组签署意见;生产部门签署意见;副总经理或其指定的代表核准;“征询”单核准完后,应派发给采购部、物控部、品管部、生产部、商务、开发等相关部门6.1.4最终判定之后的处理:6.1.4.1品质工程师填发零部件/材料不良改善通知书说明不良原因,提示供应商改良;同时品质工程师还应在零部件/材料进厂检验报告中标明处理结论,并将其返还至进料检验员IQC处;6.1.4.2进料检验员应将黄色“待处理”标签换成与判定结果相一致的标签,且标贴需覆盖原标贴;如最终判定结果为“退货/报废”则贴示红色“不合格”标贴,若判定结果为“让步放行”则贴示白色“让步放行”标贴;6.1.4.3若最终判定结果为“退货”:①IQC应在黄色“待处理”标贴上覆盖红色“不合格”标贴,由收料员将物料搬至退货区,并办理退货;②采购部办理补料,并按供应商评估程序对供应商进行考核;6.1.4.4当最终判定的结论为“返修/返工”:①IQC保持黄色待处理标贴;②物控部安排供应商或生产部门实施“返修/返工”;③供应商或生产部门按物料征询单的要求实施“返修/返工”;④经“返修/返工”的物料须由物控部重新送检;只有当物料符合物料征询单要求后,方能用绿色合格标贴覆盖黄色待处理标贴,并发放使用;⑤物控部按供应商评估程序对供应商进行处理,并按物控部的通知办理补料;6.1.4.5当最终判定的结论为“100%选别”时,①IQC保持黄色待处理标贴;②物控部安排有关部门实施“100%选别”;③选别后的物料须经重新检验合格后,覆盖绿色合格标贴后,方能发放使用;对挑选出的不合格品,由进料检验员IQC标示红色“不合格”标贴,放置在指定不合格品区域,之后由仓管部办理退货;④物控部办理补料,并按供应商评估程序对供应商进行处理;6.1.4.6当最终判定的结论为“照用”时,①IQC应在黄色“待处理”标贴上覆盖绿色合格标贴;②仓管部办理入库;③采购按物控部的通知办理补料,并按供应商评估程序对供应商进行考核;6.1.5生产过程中发现不合格物料,则投入红色“不良品”盒中,每个工作日结束前,由线长进行收集整理,并交由进料检验检查;如属合格品则退回生产线使用;如属不合格品,则判定属“来料废”或“生产废”;之后贴红色“不合格”标签后,退仓管部;生产部门应每日将退料状况登录于退料表中,并将退料表发送物控部,由物控部办理补料;6.2“首件检验”不合格品的处理:对于工位进行“首件检验”时,如一次“首件检验”不合格,允许用后续产品进行一次递补“首件检验”;如再发生“不合格”现象,则由IPQC制程检验人员填发产品异常通知书,交品质工程师确认后,由品管部召集有关单位进行分析处理;对不合格的首件由生产车间决定修理或报废;修理后的产品须重新检验;6.3制程中不合格品的处理IPQC:在巡检的过程中,如发现过程失控的生产状态,则由制程检验员IPQC填发产品异常通知书,交品质工程师确认后,要求生产部门针对相应项目对相应工序全部完成品进行全检;有异议时,由生产部门发起“征询”,征询步骤与处理办法参照条规定进行;②生产部门在生产时,如自己发现过程失控如不良品比率超过20%时,应填写产品异常通知书,并派发物控部和相关部门,由物控部召集有关部门商讨和实施解决办法;6.4“终端检验”时不合格品的处理FQC:6.4.1终端检验员FQC若发现不合格品,则标记上相应的不良原因,并将不合格品放入红色不良品容器中,由维修人员定期收集和修理;修理应填写修理记录表,修理后的产品应重新检验;不能修理的予以报废;6.4.2终端检验时,当同一类型的不合格比率达到10%时,则由生产部门填写产品异常通知书,交工艺工程师或部门经理审核后,派发物控部和相关部门,由物控部召集生产、开发、品管等各部门分析原因、制订纠正及预防措施;所得结论登记于产品异常通知书上后,由相关责任部门进行整改,由品管部跟进检查;6.5“品质稽核”不合格品的处理QA:6.5.1品质稽核根据订单批量按照序贯抽样检验标准对成品进行检查,如发现不合格品,则QA在托盘上贴示红色“不合格”标贴,由生产部将托盘拖至红色标识“不合格品”区;之后品质稽核人员QA填发产品异常通知书,交品质工程师或部门经理审核后,派发生产部门,由生产部门安排对整托盘重新进行100%检查;6.5.2检查中发现的不良品,则由生产部予以返工或返修;修理应填写修理记录表,修理后的产品要重新检验;不能修理的由生产部门决定报废;6.6客户退回之不合格品处理:6.6.1售后服务部通知仓管部接收退货品,由仓管部将产品置于“退货区”,之后由售后服务填写送检单交品管部品质工程师;6.6.2品管部品质工程师安排相应检查人员对退回产品进行检查,并填写品质稽核出货检查表,注明不良的原因及其数量;6.6.3品质工程师将品质稽核出货检查表及送检单派发销售部;6.6.4工厂经理召集生产、品管、开发部必要时等各个部门,研讨返修/返工的方案,并组织物料,实施“返修/返工”;6.6.5由生产部实施“返修/返工”;返修/返工时,应填写修理记录表;6.6.6“返修/返工”后的产品须重新检验;6.7搬运与库存不合格品的处理:搬运与库存时,不得改变不合格标识状态,如发现物料变质、损坏时,则发现单位应通知品管部进行检查;如物料确属不合格品,则发现部门应往前工序回溯,直到找到相关责任部门;责任部门负责人按照以下原则进行处理:对个别性不合格品,则责任部门填写材料料废单或材料工废单,交物控部核准;对批量性不合格品,则由责任部门填写物料征询单,之后参照条有关“征询”的安排返修/返工、挑选、报废、退货、补料等工作;当出现严重性不合格品即指批量性不合格或安全等关键质量指标超标,责任部门应制订实施纠正/预防措施;具体参见持续改进控制程序;已交付、但顾客并未识别的不合格品处理:产品交付后,公司内部若发现产品存在着安全和可靠性严重不合格,应由发现部门通知商务部门;商务部应通知总经理室、开发部、品管部、生产部门等相关部门商讨对策,作出就地返修、销毁、或召回等处理,处理结果由商务部门及时通知顾客;6.9凡经“有损检查”的产品或零部件,一律视为不合格品,贴红色“不合格”标贴予以标示;并从原批次中办理领料手续,领料单上注明“破坏性”试验;合同需求时,一切“让步放行”须通知客户并取得客户允准;。
不合格品操作规程
不合格品操作规程标题:不合格品操作规程引言概述:不合格品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不符合产品质量要求的产品或材料,正确处理不合格品对于保障产品质量和企业声誉至关重要。
因此,建立不合格品操作规程是企业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不合格品识别1.1 现场检查:生产人员在生产过程中发现不合格品时应立即停止生产并进行现场检查,确定不合格品的具体情况。
1.2 记录信息:记录不合格品的数量、规格、生产时间、生产批次等信息,为后续处理提供依据。
1.3 标记不合格品:在不合格品上标记“不合格”字样,并进行分类存放,以免混淆。
二、不合格品处理2.1 制定处理方案:根据不合格品的具体情况和原因,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包括修复、报废、退货等。
2.2 处理记录:记录不合格品的处理过程,包括处理人员、处理时间、处理方式等信息,确保处理过程可追溯。
2.3 审核确认:处理完不合格品后,进行审核确认,确保不合格品得到有效处理。
三、不合格品原因分析3.1 根本原因分析:对不合格品进行根本原因分析,找出问题发生的原因,以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3.2 改进措施:根据原因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包括调整生产工艺、加强员工培训等。
3.3 持续改进:不断监测和评估不合格品情况,持续改进生产过程和质量管理体系。
四、不合格品处置4.1 退货处理:对于已经出厂的不合格品,及时通知客户并进行退货处理,确保客户权益。
4.2 报废处理:对于无法修复的不合格品,进行报废处理,并确保不合格品无法再次进入生产流程。
4.3 处罚措施:对于频繁出现不合格品的生产环节或责任人员,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以警示和约束。
五、不合格品预防5.1 预防措施:通过加强质量管理、完善生产工艺、提高员工素质等方式,预防不合格品的发生。
5.2 定期检查:定期对生产过程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防止不合格品扩大。
5.3 持续改进: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实现不合格品的持续降低。
不合格品处理流程
不合格品处理流程.不合格产品处理流程1.目的不合格品的识别:审查和处置以防止原材料、零件、半成品、成品被误用或错误放行。
2.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原材料:零件、半成品、成品(以下简称材料)。
3.参考文件不4.定义:4.1不合格产品:不符合公司质量法规的材料。
4.2咨询:当材料不合格时,评估“不合格”项目的严重程度,并决定相应的措施。
咨询结果可以是以下任何一项:l退货/报废:当不合格品不能满足规定要求且没有修正值时,不合格品应退货或报废的决定。
l让步放行:一种用于识别不合格产品批次的方法。
结果分为以下几类:返工/返工;照原样使用它;(3) 100%选择。
4.2.1返工:对不合格品采取的补救措施,不能使不合格品最终达到原设计要求,但能使其达到预期的使用要求。
4.2.2返工:为不合格产品最终达到原设计要求而采取的措施。
4.2.3根据用途:即提交的含有少量不合格产品的批次允许投入使用或直接放行,无需复检。
4.2.4100%分拣:从不合格批次中选择合格产品。
4.3损坏检查:损坏(有形或无形)被检查对象的质量并可能影响其正常功能的检查。
如跌落试验:撕裂试验、和硬度试验未标注“可用”,整机耐久性试验、性能试验等。
5.职责:5.1质量部门:l不合格品的识别:隔离;l重新检查修复/返工的材料;判断一下。
l参与“咨询”工作。
5.2物料控制专员:l参与“咨询”工作;l安排返工/维修等。
l将不合适的原材料/零件退回给供应商;l安排供应商补充材料,并对供应商施加经济和其他限制。
l加强供应商管理:咨询、评估5.3生产部门:l制造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零件:半成品应回收隔离,并用红色标记。
l选择:质量检验员拒绝的返工/返工产品(IQC \ IPQC \ FQC \质量保证);l参与“咨询”;l查询本部门生产的不合格产品的申请。
5.5开发部门:l参与“咨询”。
6.程序:6.1“不合格”材料的处理(IQC)。
6.1.1当来料的批次质量合格,但检验样品中有不合格品时,来料检验员会在不合格品或外包装上贴上红色。
不合格品(HSF)处理流程图
• 6.6.6 客户退货品:产品出货至客户端检验或组 装后,发现产品外观或功能特性或有害物质含量 不符客户质量需求,而导致客户退货之产品。
• 6.7 重工作业流程: • 6.7.1 采购/生管作业:不合格之原物料件、半成
品、成品、客户退回品或已入库品因ECR变更,经 MRB判定须重工时,生管相关人员依判定结果开出 「生产重工单」交制造单位执行重工作业。
• d 其它的改变影响到已支付的产品质量或安全
• 2)当出现客户反馈时,管理者代表必须立即召开小组会 议进行召回评审。必要时,必须要求最高管理者和各部门 的其它主管参加。召回评审的内容包括:召回原因;信息 来源的可信度;以往的产品安全记录,危害程度;待召回 产品的范围(包括产品和地理区域);是否启动紧急召回; 一旦启动召回,还必须制定《产品召回通知单》明确召回 的方法、途径和召回产品的处理等。
从客户反馈环境管理物质不合格信息工厂内部出现环境管理物质不合格供应商提供环境管理物质不合格材料报告品保部经理总经理与客户进行联络并报告处理时需注意模向展开其它料号与追踪上一批物料质量状况原因调查原材料或部件中含原材料或部件中含有禁止使用物质工厂内部混入工厂内部混入发生异常品保仓库制造负责单位品保库存品的处理异常工序纠正预防措施单的发行异常连络书的发行供应商材料向供应商退货替代合格品成品直接报废不合格对策处理确认会议库存品处理的确认防止再次发生的确认向其它部门或工序的水平推广模向展开标准化对策实施批量产品的进货出货品保资?制造供应商业务品保仓库制造品保制造5
• 6.2.2发生HSF不合格时,依上述相关处理程序对HSF不合 格品必须与其它产品和可能使用不符合的部件﹑副材料进 行区分、标识并隔离;一般采取退货或报废的处理方式。 按〈环境限用物质管制程序〉执行纠正措施并立即回报.
生产成品不合格品的处理程序
生产成品不合格品的处理程序生产不合格品是制造企业业务中一件经常发生的事情。
当不合格品发生时,正确的处理操作能够控制损失并保持生产和质量正常运作。
以下是一个成品不合格品的处理程序。
1. 确定不合格品的类型一般来讲,制造企业会遵循一些目录和品质控制标准。
当生产过程中检测到不合格品时,首先需要明确它的类型以了解不合格品的原因。
主要类型包括:(1) 设计不合格:产品设计仍然需要优化并可能需要一些增强,以确保实现产品的最大化性能。
(2) 加工不合格: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工艺上的问题,导致不合格品。
(3) 材料不合格:生产过程中材料的质量控制不佳,导致成品品质不合格。
2. 确定责任人员发现不合格品后,首先需要对责任人进行确认。
因为不合格品可能涉及制造过程中的整个生产流程,包括原材料控制、质量控制等环节。
因此,需要确保责任人员清楚自己的责任,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3. 制定措施一旦不合格品的类型和责任人确认,接下来的重要操作是进行整个生产过程的审查,并确定改进措施。
这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和相关的团队合作,以确保生产流程的持续改进。
为了控制损失,需要采取措施来最小化废品产生的数量,并确保计划完成日期不受影响。
4. 审查和测试在采取了控制措施后,我们需要进行一个适当的审查和测试过程,以确保不合格品已经被恰当处理并达到最佳质量。
如果需要对成品进行一个新的标准测试,需要确保所有技术文件都已进行更新,并且新文件被在出现问题之前适当使用。
5. 废品处置废品处置问题可能会在一些特殊制造业和工艺中发生。
在制定整个处理程序时,需要明确废品处置的标准和准则。
废品需要经过特殊处理,并按照处理标准进行整合和销毁。
过程中需要保证废品的正确管理,并遵循强制性规定。
总之,生产过程中会有一些不合格品的出现,制定适当的处理程序能够减少损失并保持生产和质量正常运作。
不同类型的不合格品需要不同的处理方法,在实现持续性改进的环节中,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和相关的团队的合作来保证生产的正常运作。
不合格品处理流程规范制定
不合格品处理流程规范制定1. 引言2. 流程概述1. 不合格品的发现与登记2. 不合格品的分类与评估3. 不合格品的处理与纠正措施4. 不合格品的复查与确认5. 记录与报告3. 不合格品处理流程详述3.1 不合格品的发现与登记生产过程中的自检、互检、专检等环节外部供应商提供的材料或零部件检验客户投诉或产品退回内部质量监督部门的监督与检查一旦发现不合格品,必须立即停止生产,并由相关人员进行临时封存,防止不合格品流入下一个环节。
同时,需要填写不合格品登记表,记录不合格品的详细信息,包括:不合格品名称、数量、发现时间、发现地点、责任人等。
3.2 不合格品的分类与评估根据不合格品的性质和影响程度,将不合格品进行分类和评估。
常用的分类方式包括:致命不合格品: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和安全性能,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处理。
重大不合格品:影响产品的主要功能或性能,需要及时处理。
一般不合格品:对产品质量没有明显影响,但仍需纠正。
同时,根据不合格品的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和纠正措施。
3.3 不合格品的处理与纠正措施对于不合格品的处理,需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致命不合格品:立即停产,追查原因,采取纠正措施,并报告相关部门和领导。
重大不合格品:停产并追查原因,采取纠正措施,并汇报给生产部门,确保不合格品得到及时处理。
一般不合格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例如修复、返工或报废等。
3.4 不合格品的复查与确认经过不合格品的处理和修复后,需要进行复查和确认。
对于致命和重大不合格品,必须经过严格的复查和确认流程,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才能放行。
对于一般不合格品,也需要进行一定的复查和确认,确保修复后的产品质量没有问题。
3.5 记录与报告所有不合格品的处理过程必须进行详细记录,并报告给相关部门和领导。
记录内容包括:不合格品的详细信息、处理过程、纠正措施、复查结果等。
这样可以形成不合格品管理档案,为质量改进提供依据。
4. 总结。
ISO9000文件-不合格品处置工作流程
编码QC02003 版本号不合格品处置工作流程编码:QC02003版本号:V2拟制部门:质控部批准人:日期:审核人:日期:拟制人:日期:发布日期:实施日期:编码QC02003 版本号编码QC02003 版本号1.0目的对检验和试验后判为不合格的原材料及产品进行控制,确保不合格品不被误用和销售。
2.0范围本程序适用于以下不合格品的控制:1)采购原材料中的不合格品;2)产品生产过程检验中发现的不合格品;3)产品最终检验中发现的不合格品;4)产品已交付和使用时发现的不合格品。
3.0职责序号部门或职位名称职责描述3.1 技术开发部负责原材料、产品实现过程中和最终检验标准的制定,并参与不合格品的评审工作3.2 质控部负责依据标准对原材料及产品进行检验,并对不合格品进行标识、记录及通知,并参与不合格品的评审工作3.3 胶印车间、凹印车间、烫模车间负责对不合格产品进行隔离、处置和保管工作,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过程及最终不合格产品的让步放行评审工作3.4 仓储部负责对不合格原材料进行隔离、保管工作;负责对不合格的原材料根据评审意见进行处置或协助办理退换货。
3.5 采购部参与不合格产品的评审,并对让步接收的原材料组织评审编码QC02003 版本号3.6 销售中心负责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外加工不合格品的评审,并参与不合格品的评审工作4.0工作流程4.1 不合格品控制流程图(后附)4.2 不合格原材料的控制4.2.1 入库原材料经检验判为不合格的,由质控部统计员填写“不合格通知单”,并将通知单传递至采购部采购员及仓储部材料保管工。
4.2.2 采购部采购员在接到“不合格通知单”后办理退换货手续。
如进行换货处理,由采购员通知仓储部材料保管工协助供应商换货。
换货处理的原材料入库时,重新执行《原材料检验工作办法》中的4.1~4.4。
4.2.3 不合格的原材料未经评审同意,材料保管工不得发放使用。
4.2.4 因生产急需使用不合格原材料时,由采购部经理组织胶印车间、凹印车间、烫模车间、技术开发部、质控部、销售中心、仓储部进行评审,评审意见填写在“不合格材料让步接收评审单”,并书面传递以上部门及材料保管工。
不合格药品处理的操作程序(3篇)
不合格药品处理的操作程序1.目的:为规范对不合格药品的管理,保证不合格药品按规定处理,根据《药品管理法》、GSP、质量管理制度及实际工作需要,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门店不合格药品的管理。
3.责任:质量员4.工作程序:4.1质量管理员对验收、养护及销售退回等环节中出现的不合格药品进行确认。
4.1.1对验收环节中确认的不合格药品,质量验收人员拒收,填写拒收通知单,并通知收货员及时处理。
同时,对拒收药品进行登记。
4.1.2对养护环节中确认的不合格药品,养护员挂红牌停止销售,将不合格药品移入不合格区并登记。
4.1.3对销售退回环节中确认的不合格药品,保管员将其存放于不合格区并登记。
4.2不合格药品的报损销毁处理。
4.2.1需报损的不合格药品由门店企业负责人填写《不合格药品报损表》,经业务部门、质管部门审核后,由经理批准。
4.2.2经批准销毁的,由门店企业负责人填写《药品销毁记录》,经业务经理批准,按药监部门要求进行处理。
4.3药品质量公报公布的及药检机构抽检确认的不合格药品,质量管理部下通知停售,质量管理员负责收集信息,养护员将药品放入不合格药品区并填写《不合格药品登记表》,按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求进行处理。
4.4药检机构抽检确认的不合格药品,应就地封存,按药监部门的规定上报并处理。
不合格药品处理的操作程序(二)一、目的。
对不合格药品实行控制性管理,防止购入不合格药品和将不合格药品销售给患者。
二、依据。
《____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及其实施细则;国家关于不合格药品管理的有关规定。
三、责任:(一)药剂科主任负责本制度的管理、指导工作。
(二)药房全体员工对本制度的实施负责。
四、主要内容:(一)不合格药品指购入过程中出现的:1、《____药品管理法》第四十八、四十九规定的假药、劣药。
2、质量证明文件不合格的药品。
3、包装、标签、说明书的内容不符合规定的药品。
4、批号、有效期不符合规定的药品。
不合格成品召回及处理制度范本(4篇)
不合格成品召回及处理制度范本1、目的为使进入流通领域的、由各种原因导致的不合格产品及时、快速、完全的召回,保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提供的已进入流通领域的不合格产品的处理。
3、相关文件《标识和可追溯性》4、职责4.1总经理负责指导组成产品召回工作小组,并负责产品召回计划的审批。
4.2销售部经理负责客户投诉的受理及根据产品召回执行召回时的对外事宜的联络工作。
4.3质检部负责追查客户投诉案发生的原因,及根据实际情况,提供处理意见,并制定产品召回计划。
4.4生产部配合质检部参与投诉案的原因追查,并提供处理意见。
4.5采购部负责公司采购物资的客户投诉对外联络事宜。
5、程序5.1产品召回小组。
公司应在总经理的指导下成立产品召回工作小组,作为处理产品客诉和产品召回事宜的常设机构,工作小组可由生产技术人员、质检员、业务员、采购员、仓管员等组成。
5.2索取产品信息。
公司生产加工加工的产成品应有明显的标志,标有生产企业名称、生产批号、产品规格、数量等信息,以便召回时易于识别。
5.3客诉案的受理5.3.1业务员收到投诉或产品不合格信息,应对不合格产品的性质、发生状况、影响程度以及投诉人的个人资料和联系方式等仔细询问了解,必要时应安排对不合格产品做隔离等措施,以防止危害的扩大,以上过程应如实记录于《客户投诉处理单》中。
5.3.2根据客诉案的性质,由产品召回小组负责不合格原因分析。
涉及产品加工安全卫生的客诉交由质检部和生产部负责分析查找原因,涉及外购物资的客诉则由采购负责处理。
业务员应随时跟踪客诉原因的分析进度,以便于用最快速度和方式对不合格品做处理,以尽量减少所造成的危害。
5.4客诉案的原因追查5.4.1质检部和生产部接受客诉案后,通过公司内部标识和档案,对不合格品的发生原因,从生产各环节进行调查,并将不合格批次产品的生产数量、进入销售环节的数量、销售区域分布广度和企业现库存等信息,记录于产品召回计划中,作为回收操作的执行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Ⅱ. 不符合品业务流程
进口检查
在进口检查 工程中
被判定为不良 的产品 ↓
废弃 / 特采
工程不符合
被判定为 工程中发生的 不良的产品
↓ 不良处理报告书 工程异常处理表
MRB 邀请书
最终检查
在进口检查 过程中
被判定为不良 的产品 ↓
废弃 / 特采
退货不符合
被顾客退货 的不良 ↓ 不合格品
再检查报告书
Ⅱ. 不符合品业务流程
QA队 不良判定
特采委托书制作
不良内容 改善对策 特采数量 识别标记
特采委托书接受
特采委托书 试作业结果书
尺寸测定书 评价样品(20EA)
特采委托书审议
特采审议 结果通报 识别标记邀请 使用可能数量
1. 特急交货期 2. 生产资材不足 3. 轻微缺陷不良
1. 各关联部门协议 2. 代表理事承认 3. 追迹管理实施
1) 进口/最终检查 不符合品处理 FLOW
WHK / 合作公司
制造队 / 资材PART
QA队进口/最终检查
产品 出库
传票委托
电算 登记
传票委托
检查委托 :检查成绩书 , 样品 , 产品
电算登记 检查记录
不合格
调查原因 树立对策
一周品质 会议发表
通报
通报
1日内
相关不良 参加下周会议
不合格通报书发行 不合格标签粘贴 对策书接收研讨
Ⅱ. 不符合品业务流程
2) MRB 处理业务 FLOW
WHK / 合作公司
部/产品 生产 质量异常确认
↓ MRB 制成
尺寸不良
外观不良 形状不良 其他可疑[品
制造队 / 资材PART
MRB 接收 MRB 联系
MRB 审议书 试作业结果书
尺寸测定书 评价样品(20EA)
Ⅲ. 不合格品处理事例及其它
不符合品处理流程
目录
Ⅰ. 不符合品处理流程 概要 Ⅱ. 不符合品业务流程 Ⅲ. 不符合品处理事例及其它
Ⅰ. 不符合品处理流程 业务介绍
1. 定义及作用 1) 目的
以防止与规定要求事项不相符合的不良品及可疑产品 出货以及与意图不相符的使用为目的.
2) 用语
ⓐ 产品 :完원/副资材 , 部品 , 完成品 ⓑ 不合格品 : 不能满足规定要求事项的产品. ⓒ MRB ( Material Review Boiard ) : 不合格品研讨委员会 ⓓ 特采 : 特别采用不符合规定要求事项的的产品.
QA队
MRB 接收 MRB 审议 MRB 结果通报
MRB 审议 结果通报 识别标记邀请 使用可能数量
MRB 承认时,在部品及产品贴识别标记后进行供货. 依照MRB承认结果进行检查.
Ⅱ. 不符合品业务流程
3) 特采处理业务 FLOW
WHK / 合作公司
不良原因掌握 改善对策
制造队 /资材PART 不良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