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前腐败问题及防治对策
当前中国的腐败问题与反腐败策略.
一、当前中国腐败问题的主要特点1.个体腐败和群体腐败并存,群体腐败呈上升趋势群体腐败是指整个单位,包括国家机关、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行使公共权力的部门和个人,利用职务之便,以集体名义做出的谋取个人或小团体利益的腐败行为。
20世纪70年代前,特大经济犯罪基本属个体犯罪;20世纪80年代后,群体腐败越来越多,贪污、受贿、渎职等案件许多是窝案、大案、串案,往往是“拔出萝卜带出泥”。
近年来出现的腐败大案,很多是以群体腐败形式出现的。
2.腐败犯罪更具隐蔽性和欺骗性,同时,一些领域的腐败行为公开化和制度化[3]从近些年来查处的一些腐败案例可以发现,一些腐败分子因为隐蔽性和欺骗性很大,往往是一边腐败堕落,一边还被提拔重用。
但是,一些领域的腐败行为也开始出现公开化和制度化的趋势。
腐败的公开化表现为腐败堂而皇之地公开进行,并被视为理所当然,例如:公款请客送礼、借考察学习名义游山玩水、利用公共权力获取部门利益和小集团利益,等等。
3.腐败同时向高层发展和向社会蔓延,涉及层面不断扩大当前,腐败存在同时向高层发展和向社会蔓延的不良态势。
一方面,腐败行为主体正在从基层向中层和高层领导干部蔓延,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甚至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因腐败受到查处的案件越来越多。
从解放初期查处刘青山、张子善贪污案后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前,省级以上领导干部腐败犯罪者很少。
而到20世纪90年代后,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些高层干部屡屡因腐败问题受到查处。
这种现象的可怕之处在于,这是干部权力意识的腐败。
[4]说得更明确一点,这些干部把任何一点点权力都作为谋取私利的手段,并且已经没有任何道德和良知的约束。
4.腐败的社会认同度提高,腐败文化开始形成腐败文化一旦形成,就会使得整个社会丧失对腐败的判断能力和批判能力,陷入腐败的恶性循环之中。
当前中国腐败的蔓延风行与渗透影响,已呈现出强烈的文化特征。
可以说,中国的腐败已渗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相当多数的公众成为腐败的参与者与制造者,腐败已经完全社会化。
浅谈我国腐败现状与反腐对策
浅谈我国腐败现状与反腐对策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腐败问题一直是困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今天,我们将浅谈我国的腐败现状以及反腐对策。
一、我国腐败现状腐败问题在我国已经存在了相当长的时间,并且呈现出多个层面和多个领域的特点。
首先,政府层面的腐败普遍存在。
政府官员滥用权力、受贿受贿、贪污贪污等问题仍然时有发生。
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政府的形象,还严重破坏了人民的信心。
其次,企业界也存在严重腐败问题。
一些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利用职权谋取私利,权钱交易、利用职务之便获取不正当利益成为了司空见惯的现象。
这导致了资源浪费、失信风险增加等问题。
第三,司法领域的腐败也极为突出。
一些法官和律师为了个人私利而失去了法律的公正和公平,司法公正受到了重大挑战,公众对司法机构的信任度大幅下降。
二、我国反腐对策中国政府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腐败问题,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加以遏制。
首先,建立了严格的法律制度。
中国通过立法来明确腐败行为的界定,并加大了对腐败行为的打击力度,对涉腐败行为的人员实施惩处和追责。
其次,中国深化了反腐败国际合作。
中国政府积极参与国际反腐败活动,与其他国家合作,共同打击跨国腐败行为,追回国家资产。
第三,推行了更加透明和规范的行政管理。
中国政府通过加强行政审批的公开透明,建立了更加规范的行政体制,减少了权力滥用和腐败现象。
此外,中国还倡导全面从严治党,在党内强化反腐力度。
建立了反腐败协调小组,并将反腐败纳入全体党员的重要考核内容。
然而,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到,反腐败的道路仍然任重道远。
由于腐败问题的复杂性和隐蔽性,单靠法规和打击力度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还需要进行长期的体制改革,加强教育和宣传等方面的工作,推动全社会共同参与反腐斗争。
三、未来的展望虽然我国反腐败斗争已经取得了一些显著成果,但我们要时刻警惕腐败问题的反反弹可能。
只有通过持续的反腐斗争,才能实现长期的社会稳定和可持续的发展。
同时,我们也要加大对腐败问题的预防力度,建立健全反腐机制,完善监督体系,提高社会各界的参与度,形成全社会共同监督的力量。
中国当今腐败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一当前中国反腐背景近年来,腐败现象迅速滋生和蔓延,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
腐败至少导致三方面问题:首先是政府公信力、执行力的下降,腐败问题将严重阻碍政策、法律的执行;其次是社会投资环境的恶化;,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再次是影响社会公正,激化社会矛盾。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
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
”二中国前腐败现象的成因首先,人们的道德观念淡薄是腐败现象滋生和蔓延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当前,在社会转型期,道德行为的失序反映在政治生活方面便是权力的腐败,贪污、受贿、以权谋私等现象相当严重。
其次,对权力的监督机制不完善,监督力度不够大是腐败现象滋生和蔓延的重要原因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消极腐败现象之所以能乘隙而生,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监督机制不完善,监督力度不够大,从而致使某些党员干部视党纪为“摆设”,视政令为“白条”。
再次,未能形成一套系统的、有效的法律规范机制对腐败现象进行预防、抑制和惩治。
由于我们缺少执法守法的传统,致使法制建设严重滞后,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有效的法律规范机制对腐败现象进行预防、抑制和惩治。
三中国腐败问题对策(一)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首次完整提出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
提出“要确保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确保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完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司法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等等。
这些重要论述表明了我党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的决心,为我们进一步从严治党指明了方向。
而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是要抓住关键领域、关键环节和关键手段的监督。
当前中国的腐败问题与反腐败策略
当前中国的腐败问题与反腐败策略腐败是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避免的问题,而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也面临着严重的腐败问题。
腐败不仅损害了国家的发展,也破坏了社会的公平正义,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政府正在积极采取一系列反腐败策略。
本文将探讨当前中国的腐败问题,并分析反腐败策略的有效性。
腐败问题在中国可以追溯到早期的社会主义建设阶段。
在这个时期,由于政府的集中经济控制和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一些官员滥用职权,以权谋私,导致了严重的腐败现象。
虽然中国政府在改革开放以后采取了许多措施来限制腐败,但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政府改革的滞后,腐败问题仍然存在。
当前中国的腐败问题主要集中在政府机关、企业和司法系统中。
在政府机关中,一些官员滥用职权、受贿行为屡禁不止。
这种腐败行为不仅损害了政府公信力,也极大地阻碍了政府的公正执政。
在企业领域中,腐败问题包括贪污、行贿、私人利益输送等,这些行为严重损害了企业的发展,并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在司法系统中,一些法官和法律执行人员涉嫌受贿、徇私枉法,使司法公正受到严重威胁,影响了社会公平正义。
为了解决当前中国的腐败问题,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反腐败策略。
首先,政府通过设立专门机构,如国家监委和中纪委,来加强反腐败工作。
这些机构负责调查和审查涉及腐败的行为,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处罚。
其次,中国政府加强了监管和审计工作,建立了完善的腐败预防机制。
同时,政府还大力推进反腐败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社会对腐败问题的认识和警惕性。
此外,中国政府还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反腐败合作,追逃外逃的腐败分子,从根源上打击腐败行为。
然而,尽管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反腐败措施,但要想根除腐败问题仍然面临许多挑战。
首先,腐败问题根源于利益链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一些腐败犯罪分子利用职权和权力寻求个人私利,并与其他人形成利益链条,这使得打击腐败极具挑战性。
其次,一些腐败现象依赖于非法收入来源和隐蔽手段。
浅谈中国当前腐败问题及防治对策形势与政策论文
浅谈中国当前腐败问题及防治对策形势与政策论文第一篇:浅谈中国当前腐败问题及防治对策形势与政策论文浅谈中国当前腐败问题及防治对策【摘要】腐败是世界性的问题。
我国现今腐败问题严重,存在着腐败案件不断增长,三公消费,越权渎职等问题。
而出现腐败问题的原因:一有根本问题在于制度,二致富强烈动机导致腐败,三经济转型不彻底等。
为此我们要落实监督制约机制和事后惩戒机制,落实舆论和新闻自由和做到制度的完善与创新。
【关键字】腐败问题防治对策“物先必腐,而后虫生。
”新当选的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谈及的这八个字引发了公众的强烈兴趣,也引发了我对于我国腐败问题的思考。
的确,腐败是现今中国社会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也是我们大学生们关注的问题之一。
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说,腐败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
腐败是世界性的问题。
发达国家有,发展中国家也有;资本主义国家有,社会主义国家也有。
反腐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一个难题。
一、我国腐败问题的现状(一)腐败案件不断增长根据中国官方公布的这种腐败犯罪数字,人们可以看到,中国的经济犯罪率从1965年的10万分之3上升到1981 年的10万分之89,在1989年又上升到10万分之181。
中国政府也在官方统计报告中承认,腐败案件在逐年上升,每年增加10%至20%。
(二)三公消费2006年中央决算情况报告称,2006年全国财政总收入39373.2亿元、总支出、40422.73亿元。
“三公消费”占收入、支出超过22%。
现代中国有了举世知名的三个“公害”,就是当代中国的官员们与时俱进的创造。
这三个“公害”是:公车泛滥、公吃奢靡和公游铺张。
中国的官员们日常出行要派车,出差要吃饭住宿要用公费,迎接其他领导又要铺张,这从古代开始就已经有了这些风俗习惯,喜欢讲究排场和所谓的礼貌。
现在我们国家正处于建国以来腐败最严重的时期,属于世界上腐败程度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并且在国际上政府廉洁的排名都比较后。
中国腐败问题的原因及反腐败的对策研究
中国腐败问题的原因及反腐败的对策研究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腐败问题也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社会痼疾。
腐败不仅损害了政府的形象和人民的利益,还妨碍了国家治理体系的有效运转。
本文将探讨中国腐败问题的根源,并提出一些反腐败的对策措施。
一、中国腐败问题的原因分析1. 权力过于集中中国的权力过于集中,给了腐败分子可乘之机。
一些官员滥用职权,以权谋私,形成了权力寻租的局面。
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权力关系也存在问题,部分地方政府对中央监管不力,导致腐败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
2. 缺乏监督与透明度中国的监督机制有待完善,监察部门的权力受到限制,难以有效发现和打击腐败行为。
同时,政府的决策过程和资金使用等方面缺乏透明度,容易引发腐败问题的滋生。
公众对政府的监督力度也较弱,缺乏有效的舆论监督。
3. 薪酬体系不合理现行的薪酬体系存在一定的问题,对于一些公职人员来说,薪酬并不高,而他们却有着巨大的权力。
这种不合理的薪酬体系容易导致腐败问题的发生,一些官员可能通过滥用职权来获取非法的收益。
4. 社会道德观念淡薄中国的社会道德观念普遍较为淡薄,一些人缺乏对道德底线的约束,容易被腐败所诱惑。
同时,一些人对腐败的态度较为宽容,甚至存在“能捞则捞”的心态,为腐败行为提供了滋生土壤。
二、反腐败的对策措施1. 改革权力分配机制为了减少腐败问题,中国需要改革权力分配机制,实现权力制衡和监督的有效运行。
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权力关系应当更加明确,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督力度。
同时,要进一步加强监察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力,提高打击腐败的能力。
2. 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中国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加强对公职人员的监督力度。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监察机构的权威性和效率,加大对腐败问题的打击力度。
同时,还要加强舆论监督,通过媒体和社会组织的力量,推动政府行为的透明度,增强公众对政府的监督能力。
3. 改革薪酬体系对于公职人员的薪酬体系需要进行合理调整,确保他们的薪酬与权力相匹配,避免因薪酬不高而滥用职权。
中国当今腐败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中国当今腐败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腐败问题是中国社会面临的严重挑战之一。
这一问题的产生有着多方面的原因,然而,通过制定一系列的对策,可以帮助中国解决这一长期存在的问题。
从根本上来说,腐败问题的原因可以追溯到中国的政治和经济体制。
首先,政府官员的权力过大,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从而滋生了腐败。
由于权力过分集中在少数官员手中,他们往往能够滥用职权,谋取个人私利。
其次,中国的经济飞速增长也为腐败问题提供了土壤。
高速的经济发展使得政府资源配置变得庞大而复杂,容易产生腐败现象。
再者,道德观念的淡漠和法律意识的薄弱也是腐败问题的重要原因。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关系”文化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人们更注重个人和集体之间的利益关系,而忽略了道德和法律的约束。
要解决腐败问题,首要的一步是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政府应当建立更加有效的监督机制,加强对公务员的培训和教育,以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
另外,政府官员的权力应当进行有效的分散,避免权力过度集中。
此外,建立独立的反腐败机构也是解决腐败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这样的机构应当具有独立的调查权力,并公正地处理腐败案件。
除了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是解决腐败问题的关键。
政府应当进一步深化市场经济改革,减少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干预,降低行政审批的难度以及涉及的不透明度。
这样可以减少政府官员谋取私利的机会。
同时,政府应当加强对市场经济秩序的监管,建立健全的市场监管体系,减少市场上的不公正交易,提高企业和公民对法律的遵守意识。
另外,加强对公众舆论监督也是解决腐败问题的重要途径。
政府官员的行为应当公开透明,接受公众的监督。
政府应当建立更加开放和透明的信息发布机制,向公众提供更多的信息,让公众成为监督的主体。
同时,加强媒体的监管,确保媒体的独立性,使媒体能够对腐败问题进行公正、客观的报道,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最后,教育也是解决腐败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培养公民的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可以有效地减少腐败问题的发生。
当前央企反腐败斗争存在的问题及应对建议
当前央企反腐败斗争存在的问题及应对建议反腐败斗争是中国政府的重要工作,也是对央企领导和工作人员纪律素质的严肃考验。
然而,尽管取得了一定成效,当前央企反腐败斗争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应对措施加以解决。
问题一:权力集中导致腐败的产生央企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权力过于集中的问题,权力过于集中容易导致腐败的产生。
一些央企高层领导对权力的掌控过于集中,使得他们可以在不受监督的情况下滥用职权,并且对外界的监督抵制。
问题二:监督机制不完善当前央企的监督机制仍然不完善。
虽然一些机构被设立来监督央企的运作,但他们的监督对象依然是央企内部,缺乏外部监督。
此外,央企内部监督机制的建立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一些企业内部纪检监察机构的监督权力受到限制,职责不明确等等。
问题三:治理结构不完善央企治理结构的完善对于预防和遏制腐败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当前央企的治理结构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些央企在决策中对外部专业人士和利益相关方的参与程度较低,而某些高层领导和内部人士的权力过于集中,缺乏有效的反腐败机制。
应对建议一:加强权力分散和制衡机制为了解决权力过于集中导致的腐败问题,应该加强权力分散和制衡机制。
央企领导层应该让更多的内部和外部利益相关方参与决策,通过建立有效的决策程序和监督机构,实现权力的分散和制衡。
应对建议二:加强监督力度和扩大监督范围为了加强央企的监督机制,需要加强监督力度和扩大监督范围。
一方面,应该建立独立的、外部的反腐败监督机构,对央企的决策和执行进行监督。
另一方面,应该加强央企内部纪检监察机构的职能和作用,提高其监督权力。
应对建议三:完善央企治理结构为了解决央企治理结构不完善的问题,需要完善央企的治理结构。
央企的高层领导层应该更加注重对外部专业人士和利益相关方的参与,通过建立独立的董事会、监事会,实现决策的民主化和广泛化参与。
总结起来,当前央企反腐败斗争存在问题主要包括权力集中、监督机制不完善和治理结构不完善。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该加强权力分散和制衡机制,加强监督力度和扩大监督范围,以及完善央企的治理结构。
反腐败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反腐败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反腐败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反腐败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腐败问题的存在给社会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严重影响了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稳定。
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分析腐败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首先,腐败问题在政治领域存在着很大的隐患。
腐败导致了政府机构的低效和不公正。
一些公务员滥用职权,以权谋私,导致了政府决策的失误和不公平。
此外,腐败还会破坏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信任关系,削弱政府的合法性和权威性。
因此,我们必须加强政府机构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的反腐败机制,严惩腐败分子,提高政府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其次,腐败问题在经济领域也存在着诸多挑战。
腐败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分配不均。
一些官员滥用职权,收受贿赂,导致了资源的流失和浪费。
此外,腐败还会扭曲市场竞争,阻碍经济发展。
因此,我们必须加强经济监管,打击贪污行为,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再次,腐败问题在社会领域也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
腐败导致了社会不公平和不稳定。
一些官员滥用职权,为自己谋取私利,导致了社会资源的不公平分配和社会阶层的固化。
此外,腐败还会破坏社会道德风气,扭曲社会价值观念。
因此,我们必须加强社会教育,培养公民的道德意识和法治观念,加强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为了解决腐败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应对措施。
首先,要加强法治建设,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和法治文化。
只有依法治国,才能有效遏制腐败行为。
其次,要加强监督机制,建立健全的反腐败机构和监察体系。
通过严格监督和审查,及时发现和处理腐败问题。
再次,要加强教育宣传,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道德素质。
通过教育宣传,引导公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摒弃腐败行为。
最后,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打击跨国腐败行为。
只有通过国际合作,才能有效遏制跨国腐败行为。
总之,腐败问题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来解决。
只有通过加强监督机制、加强法治建设、加强教育宣传和加强国际合作等多方面的努力,才能有效遏制腐败行为,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繁荣发展。
中国当前腐败问题成因及防治对策
中国当前腐败问题成因及防治对策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社会制度的不断完善,多少人为了自己私利,利用自己的职权,为自己谋福利。
腐败问题在社会上更为常见,深深腐蚀人们的心灵,造成中国当前腐败问题成因更是多种多样。
中国的腐败问题一直是政府声称要认真解决的事情。
近年来,中国政府发起多次反腐败运动,也惩办了一些大大小小的贪官。
但是,腐败之风并没有随之消失,而且还有日益严重的趋势。
1、当前腐败现象的成因:一、国有资产所有权虚置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只要是通过改变国家的资源配置形式形成新的利益分配格局,政治资本(权利)在介入国家的分配方面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①改革二十九年的结果是形成了一个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也非严格意义上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资源分配形式,我们姑且可以称之为“准市场经济体制”,准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的法制、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不完全的作用、过多的潜规则等等特点,都为权利持有者提供了权利寻租的可能,钱权交易、权权交易已成为部分人行为处事的金科玉律,厦门远华赖昌星大案为代表的案例显示了“权利圈”的存在,如果说,封建社会的权利圈是以血缘、地缘、业缘的存在为主的话,今天,就是赤裸裸的以权利和金钱为主。
原则上人人占有,但实际上谁都不占有,谁都不负责任的所有权虚置状态,为这些持政治资本(权利)的人大开方便之门,他们正是瞄准了这个空子,才会成为腐蚀国有资产的蛀虫。
二、、权力的监督机制不完善,监督力度不够大对权力的监督机制不完善,监督力度不够大是腐败现象滋生和蔓延的重要原因之一。
实践证明,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
没有有效的监督,就不会有对腐败现象的真正遏制。
权力腐败的实质是滥用权力,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反映了对权力的失控失监。
改革开放以来,消极腐败现象之所以能乘隙而生,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监督机制不完善,监督力度不够大,从而致使某些党员干部视党纪为“摆设”,视政令为“白条”,把中央的三令五申当成耳边风,你干你的,他干他的。
浅谈中国当前的腐败问题及防治对策
浅谈中国当前的腐败问题及防治对策摘要2013年11月8日,中共十八大在北京举行。
在大会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针对反腐倡廉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
中国的腐败问题一直都是我国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大难题,并且中国当前的腐败问题也不容忽视。
本文通过阐述腐败的的定义和实质、类型和根源以及浅谈腐败的预防和惩治的对策来让读者正确认识腐败的问题,把廉洁修身作为人生的必修课。
读者应以十八大为契机,全力加强自身的反腐倡廉建设,为实现我国社会经济稳定和谐的健康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腐败防治对策中共十八大一、腐败的定义和实质(一)腐败的定义腐败,有几种含义,最初是指食品因变质而产生臭气、刺激味和毒性物质的现象。
而在现代社会政治生活中的腐败则是指滥用公共权力谋取私人利益的行为。
从广义上说,腐败是行为主体为其特殊利益而滥用职权或偏离公共职责的权利变异现象。
从狭义上说,泛指国家公职人员为其特殊利益而滥用权力的权利蜕变现象。
国际学术界对腐败的定义众说纷纭,但“腐败是滥用受委权的权利谋取利益的行为”(滥权谋私)这一定义得到了大多数学者的认可。
(二)腐败的实质从社会意义上说,腐败的本质含义,指国家公职人员滥用公共权力谋取私利的行为。
腐败破坏了党和政府同劳动人民的关系,影响党和政府形象,腐蚀了人们的意志和社会趋向,具有限大的破坏力。
如果说腐败问题在工业化国家十分严重的话,那么在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和处于转型中的国家,腐败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危机。
然而腐败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无孔不入。
如果我们社会生活中的腐败现象不能得到有效的治理,不仅会影响到我们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而且还会加深社会矛盾的积累, 威胁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
因此,我们必须重视腐败问题,并找出防治的对策。
二、腐败的类型和根源(一)腐败的类型腐败行为可以分为八类。
按照性质和数量分,可以分为个体和群体腐败;按层级分布来分的话,可以分为基层、中层和高层腐败;按照领域或部门分,可以分为经济、政治/行政和社会领域腐败;按照动机来分,可以分为因公型、徇私型和逐利型腐败;按照制度性成因分,可以分为传统型、过渡型和现代型;按照得利情况分,可以分为互惠型和勒索型腐败;按照后果分,可以分为轻微、一般和犯罪腐败;按照社会宽容程度来分,可以分为白色、灰色和黑色腐败。
试论述中国当前腐败问题产生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试论述中国当前腐败问题产生的原因及防治对策腐败问题是各国都存在的通病,而我国腐败现象的发展势头迅猛,既危及和破坏法律的权威性和有效实施,又破坏我国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动摇着我国社会的政治基础。
一、中国腐败问题现状与历史回顾“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习近平总书记如是说。
当前,中国腐败问题越来越严重,表现为公款性奢侈消费、经济类犯罪、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等行为屡见不鲜,从腐败官员层级来看,呈现由基层到中层再到高层发展发展趋势,涉及经济管理部门、党政领导机关、行政执法机关、司法机关、学术教育界等多个领域、多个部门,腐败官员的数量也越来越多。
回顾历史,我国历史上曾经存在几个政治清明、腐败问题较少的极端典型例子,可以为我们今天解决和防治腐败问题提供借鉴,例如“贞观盛世”、“商鞅变法”时期。
贞观年间,当时国家正处在相对和平时期,综合国力积累上升,国家领导者思想开明、国民思想较为自由开放、政治管理体制分权制衡、重视民主等因素,使得当时国家政治清明、腐败问题极少;此外,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的腐败问题也是基本绝迹的,其原因在于,商鞅变法,厉行“法制”,采用严刑峻法的手段规治吏治,对腐败问题的监察和惩治力度极大。
一经查出,当事人非死即残,以致吏治严整、官风正直,腐败问题较少。
二、中国当前腐败问题产生的原因(一)权力过于集中当代中国政治体制实行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民主集中制为组织原则,实行党的一元化领导,在这种政治体制下,国家权力有相当大的部分集中在党员领导干部手中,导致权力过于集中。
“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过于集权是产生腐败的直接诱因和根本原因。
(二)长期行之有效的监督检查奖惩制度缺失权力集中,同时又缺乏有效监督,必然导致腐败,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而中国当前现实恰是如此。
当前,政府教育我们,政府监督有内部监督、外部监督、司法监督、社会舆论监督等形式,但是仔细分析之,可以发现没有一种监督形式同时做到持久监督和有效监控,所以,制度缺失、监察不力是产生腐败的主要原因。
论中国当前腐败问题及防治对策
论中国当前腐败问题及防治对策内容摘要:所谓腐败是指国家公职人员违反纪律、法律和道德规范,滥用职权谋取私利,危害社会的一种畸型的政治行为和政治现象。
腐败是百年来留下的历史性问题,同时也是一个世界性问题,但是在中国,腐败问题成了一种社会生态。
腐败是社会的毒瘤,如果不及时铲除,将会产生癌变,其后果轻则贻害百姓,重则亡党亡国。
因此,反腐败是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
反腐败现已成为公众深切关注的事情。
基于此,很有必要对腐败问题重新审视,以期对症下药,彻底根治这一社会顽疾。
正文:腐败是百年来留下的历史性问题,同时也是一个世界性问题,但是在中国,腐败问题成了一种社会生态。
贪污贿赂问题,困扰着中国许多年,经过许多法制制度和政策的改革,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这个问题依然未曾解决。
由此看来,反腐是任重而道远,是一场长期的,艰巨的并且复杂的斗争。
一中国腐败的历史根源:寻根溯源,秦始皇时期的大一统专制思想所产生的官本位思想是腐败问题产生的萌芽。
士农工商的等级思想,使许多读书人为了当官成为人上人而去读书,导致了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偏差。
书中自有“黄金屋”的思想,在一些人的眼中,他们甚至认为,只要读好书考中状元,以后仕途畅顺,就能享尽荣华富贵。
他们为官的本意并不是为了服务百姓,而是为了改变自己贫穷的生活,衣锦还乡。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等到他们平步青云,他们便提拔照顾自己的亲戚,发展成自己的关系网。
他们互相利用,互相勾结,发展出了他们的一片天。
更有甚的是,一些富有的商人,为了进入上层社会,他们不想通过考试而当官,还能出重金买官。
他们巴结官员,贿赂官员,是他们成为自己的保护伞。
有了自己的官位作为保护伞,他们在生意上就可以为所欲为。
即使做一些违法的勾当,也能够只手遮天了。
而那些官员们为了得到更多的荣华富贵,还会接受不法商人的贿赂,默认他们的不法勾当,成为那些违法犯罪的保护伞。
古代的“三纲五常”伦理关系,导致下级不能直接指出上级的过时和不是,即使上级官员甚至皇帝犯错,他们都只能通过进谏来指出,由此,下层社会被迫默认了上层建筑腐败问题的存在。
反腐败斗争问题及解决方案
反腐败斗争问题及解决方案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反腐败斗争已经成为各国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
腐败行为不仅破坏了社会公平正义,也给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稳定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本文将探讨反腐败斗争的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旨在净化社会风气,建设清廉政治。
一、腐败现象的影响腐败行为对社会的影响深远。
首先,它侵蚀了国家财富,损害了公共利益。
官员滥用职权、贪污受贿,导致大量财政资金和国有资源流失,直接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其次,腐败行为扭曲了市场经济秩序,阻碍了经济发展。
腐败导致资源分配不公平,影响了企业的竞争环境,损害了市场信任,阻碍了经济的健康发展。
此外,腐败行为还破坏了社会公平正义,损害了人民群众的权益,加剧了社会矛盾和不稳定因素。
二、腐败原因的分析要解决腐败问题,首先需要深入分析其原因。
腐败行为的产生往往与多个方面因素密切相关。
一方面,缺乏有效监督机制是腐败产生的根源所在。
如果监督机制不健全,容易造成官员权力滥用、权力失控,从而导致腐败问题的发生。
另一方面,薪资待遇不合理也是腐败的诱因之一。
如果官员薪资过低,很容易导致他们以权谋私、寻求非法收入的动机增强。
此外,社会风气不正,道德底线模糊也造成腐败问题的重要原因。
三、整改措施的提出为了有效解决反腐败问题,我们应该从多个方面入手,采取一系列的整改措施。
首先,完善监督机制是解决腐败问题的核心所在。
加大对党政机关和公共事业单位的监督和审查力度,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机制,打破腐败分子的“保护伞”,为打击腐败提供有力保障。
同时,建立公正、透明的选拔任用机制,确保官员能力、品德的双重考量,避免腐败分子乘虚而入。
其次,加强教育宣传,树立清廉政治的导向。
通过加强教育和宣传,提高人民群众对反腐败的认识和觉悟,增强他们的法治意识和公德心,形成全社会共同抵制腐败的氛围。
此外,要积极倡导廉洁从政,加大廉政教育力度,培养官员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操守。
最后,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加大打击力度。
中国当前反腐问题及预防策略
中国的腐败问题和解决之法由古至今,不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朝代,都会存在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腐败”。
随着中国越来越好越来越快的发展,这更是一个深入人心的问题。
广大的人民群众对国家反腐倡廉的建设也非常关注。
虽然政府建立了这样那样的法律制度,这样那样的机构,但是仍然有一个个“前仆后继”的官员或凭借权力,或利用工作便利条件获取额外的而利益,损害人民的利益。
所以说,反腐败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关系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关系社会和谐稳定的。
一.腐败产生的原因1.一个人的腐化堕落首先是从思想上开始的,特别是作为一个领导,如果放松世界观的改造,就会一步步地锐化变质。
比如“人生在世,吃喝二字”的享乐主义思想,“有钱能使鬼推磨”的拜金主义思想,“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利己主义思想等,有些党员干部经不起名利、金钱的诱惑,往往拜倒在糖衣炮弹之中,违法乱纪,堕落成为腐败分子。
2.中国人没有安全感,只有尽量捞钱安心。
(社会福利不健全:医疗、养老、教育、生育、就业等等)。
3.权力过渡的集中,缺乏监督等,从而导致腐败。
有的人不是把权力看作是人民所赋予的,理应为人民谋利,而是作为自己私有,滥用职权,谋取私利。
权力大而且缺乏监督机制,必然导致腐败。
二.防止对策1.加大惩治腐败力度与频度:根据十七届四中全会“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工作力度,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决不让任何腐败分子逃脱党纪国法惩处”,就要加大腐败的被查处概率,加大腐败的法律成本,加大腐败的经济成本,加大腐败的政治成本,加大腐败的道德成本。
2. 创新政治体制与监督体制:实现依法治党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促进执政方式法治化,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活动,而不应有超越法律之上的行动自由或特权;推进司法体制改革,达到司法独立和司法公正的有机统一,司法腐败已经成为危害最烈的腐败形式之一。
强化媒体监督权力,媒体实行垂直管理,完善监督者的监督,对监督者缺乏监督,这就是制度上的盲点,导致问题的出现,实行社会监督产业化,国家制定法律法规,实行公民监督权,加强群众监督,群众监督是一切监督的基础,强化舆论监督,舆论监督是现代社会监督的主要手段。
腐败现状及对策
腐败现状及对策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各种形式的腐败现象。
腐败不仅给国家和社会带来损失,更深刻地侵蚀了人民的利益,影响到了人民的生活质量,因此,防止腐败不仅是一项政治任务,更是一项社会责任。
本文将针对腐败现状及对策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腐败现状1.政治腐败。
政治腐败可以说是腐败现象中最为流行的一种,其表现形式也比较多样,包括职务买卖、权力寻租、权钱交易、对外透露机密信息等。
2.经济腐败。
经济腐败主要指的是在经济领域中的一些腐败现象,比如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等等。
3.文化腐败。
文化腐败是一种比较隐蔽的腐败现象,它主要出现在文化领域,包括盗版、抄袭、造假等。
4.社会腐败。
社会腐败主要是指在社会生活中出现的一些腐败现象,比如利益输送、关系到位等。
5.道德腐败。
道德腐败是指某些人在道德观念上的败坏,主要体现在一些人无视道德、规则等。
二、对策1.加强法制建设。
在加强法制建设的过程中,除了要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和法律规章,还要加强执法的力度,强化监管,对违法行为给予惩罚。
2.建立金融机制。
建立金融机制可以有效地遏制腐败行为,可以通过制定相关制度,降低腐败成本,从根本上制约腐败。
3.完善监管体系。
建立健全的监管体系,可以发挥有利于预防腐败的作用,同时也可以对腐败行为进行防范和打击。
4.提高社会道德水平。
道德是人们行为的基准,要发挥社会道德对于预防腐败的重要作用,提高社会道德水平,对于打击腐败也有很大的帮助。
5.加强教育宣传。
加强教育宣传,可以提高公民的素质和道德观念,让人们懂得正义与公正的价值,在人们对腐败行为的认识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腐败是严重损害社会利益的现象,要想彻底消除腐败,必须从防范入手,采取多种对策。
只有建立健全的制度与法律,加强监督管理,强化任职资格审查和提高道德素质等方面,才能为社会创造一个更加健康,和谐、公正的环境。
浅谈我国腐败现状与反腐对策
浅谈我国腐败现状与反腐对策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然而,腐败问题却一直困扰着这个伟大的国家。
腐败不仅会严重损害政府的形象和信誉,还会导致社会不稳定、经济发展受阻以及民众的不满情绪日益增长。
为了解决腐败问题,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反腐措施,包括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与执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推进国际合作等。
本文将就我国腐败现状进行浅谈,并探讨一些反腐对策。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腐败是我国目前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
腐败行为涉及面广泛,包括金钱权力交易、行贿受贿、滥用职权、贪污挪用公款等。
这些行为不仅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也阻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腐败现象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制度性问题,二是人性问题。
制度性问题主要体现在我国的监督机制不健全,权力过分集中,官员任期制度不完善,容易导致腐败的发生。
而人性问题主要是指一些官员缺乏公共服务意识,追求私利,对权力的滥用以及不廉洁行为的麻木不仁。
针对我国腐败现状,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反腐。
首先,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与执行。
中国国家监察法的出台,意味着反腐败工作有了更加明确的法律依据。
同时,加大对腐败分子的打击力度,提高司法公正性和效率,切实保护群众的合法权益。
其次,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推行党风廉政建设是根本所在。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培养和锻炼一支忠诚、廉洁、纯洁、可靠的干部队伍,是反腐败的重要手段。
第三,推进国际合作。
腐败问题不仅存在于中国,也是全球性的问题。
中国政府通过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其他国家开展反腐败合作,分享信息和经验,共同努力解决腐败问题。
此外,中国政府还加大了对公务员的培训和考核力度,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和素质,倡导廉洁从政。
同时,加强媒体监督,通过公开透明的方式,让腐败行为无处遁形。
中国政府还推行了一系列的惩治腐败措施,包括建立反腐败专门机构,加强财政监管,等等。
然而,反腐斗争仍然任重道远。
目前,腐败问题在中国依然存在,甚至可能呈现一种新的形式和趋势。
当前社会腐败问题及其对策
中国当前腐败问题及防治对策摘要:腐败已经成为当前中国最大的危险。
当前中国出现了个体腐败和群体腐败并存,群体腐败上升的趋势;腐败犯罪更具隐蔽性和欺骗性,同时,一些领域的腐败行为公开化和制度化;腐败同时向高层发展和向社会蔓延,涉及层面不断扩大;腐败的社会认同度提高,腐败文化开始形成。
其主要原因有:体制转型期出现的体制缝隙和漏洞使贪污腐败者有机可乘,对腐败的惩罚力度不够,部分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削弱。
腐败损害了经济发展,危害着社会秩序,危及了政治稳定。
应当从加强制度建设、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加强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加强对腐败的惩治力度等方面进行控制和治理。
关键词:腐败反腐败反腐败策略一、腐败的定义和实质1、腐败的定义时下谈论腐败和腐败现象,可谓妇孺老幼,尽人皆知,因为我们提出“反腐败”的口号已经十有余年,我们开展的反腐败斗争也一直声势不减。
不过,要对“腐败”两字下个确切的定义,却颇让人头疼。
腐败,照字面的解释,是指物质的腐烂、变质。
如《汉书·食货志》说:“太仓之粟,陈陈相因,至腐败不可食。
”现代政治学意义上的腐败,是指个人在思想行为上的堕落,社会在组织、机构、制度、措施等方面的无序和混乱等等。
就目前我们经常使用的“腐败”概念而言,内涵或深或浅,外延或宽或窄,几乎无法确定。
比如,有的专指贪污贿赂行为,有的泛指社会不正之风,有的则将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也列入腐败现象,等等,可谓不一而足,众说纷纭。
理论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腐败必须符合“滥用公共权力”和“为私人谋取利益”这两个基本条件,否则就不应归属于腐败之列。
事实上,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日渐深入,官方和社会舆论对于腐败概念的界定也日趋明晰化了。
以在中国反腐败历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1993年中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为例,会上提出的反腐败大格局中,包括党政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查办大案要案、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三项主要任务。
细细分析,这三项都是与腐败“以公共权力谋取私利”这一概念丝丝相扣的。
当前腐败现象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当前腐败现象的成因及对策分析腐败现象普遍存在于各个层面的社会组织中,在政府机构、企业和非政府组织等领域都有所表现。
腐败不仅损害了公共利益,而且阻碍了社会发展。
为了应对腐败问题,需要深入分析其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腐败现象的成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权力过于集中。
当权力过于集中在少数人手中时,容易出现腐败问题。
权力过于集中使得监督和制衡机制不完善,为腐败行为提供了条件。
第二,监管不力。
监管机构的失职和腐败同样是腐败问题的重要成因之一、监管机构存在监管不均衡、监管手段不足等问题,使得腐败行为得不到有效遏制。
第三,制度缺陷。
一些社会制度和法律规范的不完善也是腐败问题的成因之一、制度缺陷包括执法不公、处罚不力等问题,这使得腐败行为难以受到有效的制约和处罚。
第四,利益驱动。
腐败行为往往源于个人或群体的利益驱动。
一些人为了谋取私利,利用职务权力进行腐败行为。
利益驱动使得腐败行为难以遏制,需要建立有效的利益约束机制。
针对上述成因,可以提出一系列对策:首先,加强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
应加强对权力行使的监督和制约,确保权力行使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建立各级监察机构并强化监察职责,对权力滥用行为进行严肃查处。
其次,改进监管机制。
应完善相关监管法律法规,提升监管机构的能力和水平。
加强对监管机构的内部监督,严肃查处监管失职和腐败行为。
第三,完善法律和制度建设。
需要修订和完善腐败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对腐败行为的法律制裁力度。
加强法律的执行力度,对腐败行为从严惩处。
第四,增加公共参与和舆论监督。
提高公民对政府和企业的监督能力,通过公民参与和舆论监督来推动腐败行为的曝光和治理。
第五,加强教育和培训。
加强公民的法律法规意识和道德观念,提高公民的法治素养。
加强公职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廉洁意识和职业道德。
第六,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加强宣传教育,弘扬廉洁文化,倡导诚信守法的社会风尚。
加大对腐败行为的惩治力度,营造一个清正廉洁的社会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当前腐败问题及防治对策
摘要: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就一直处于深刻的转型过程之中。
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是当今中国最重要的转型,这种经济转型的顺利进行,加速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促进了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
转型期的中国在经济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综合国力增强等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不容否认的是,在转型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严重的社会和政治问题。
腐败问题就是转型期中国所面临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目前公众对这个问题的关注程度在众多社会政治问题中排在非常靠前的位置。
关键词:中国腐败反腐败防治对策
一、当前腐败现象的原因
(一)人们的道德观念淡薄是腐败现象滋生和蔓延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当前,在社会转型期,由于道德理想的迷失、道德观念的错位、道德准则的失范,引起道德行为的失序。
这种失序反映在政治生活方面便是权力的腐败,贪污、受贿、以权谋私等现象相当严重。
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固然很多,但人们的道德观念淡薄是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政治伦理建设,就是要以德倡廉,强化人们的道德观念,筑起“不想腐败”的思想道德防线,从而抑制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
(二)对权力的监督机制不完善,监督力度不够大。
实践证明,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
没有有效的监督,就不会有对腐败现象的真正遏制。
权力腐败的实质是滥用权力,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反映了对权力的失控失监。
改革开放以来,消极腐败现象之所以能乘隙而生,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监督机制不完善,监督力度不够大,从而致使某些党员干部视党纪为“摆设”,视政令为“白条”,把中央的三令五申当成耳边风,你禁你的,他干他的。
二、腐败问题的防治对策
(一)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筑牢抵御风险和拒腐防变的防线。
当前,领导干部面临的社会环境越来越复杂,可能受到的诱惑越来越多。
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思想道德领域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一些原有的道德规范不能适应新的形势,新的道德规范尚未完全建立起来,一些领域和地区是非、美丑、善恶界限不清,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蔓延,各种价值观念都开始在社会上占据一定的市场,思想文化领域的多元化倾向越来越强。
不少领导干部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公共意识,也缺乏廉洁自律和风险防范意识。
在这种局面下,必须加强领导干部反腐倡廉教育,推进廉政风险防范管理,促进他们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廉洁从政意识,增强法治观念,自觉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落后思想的侵蚀,切实做到秉公用权、廉洁从政、抵御风险、拒腐防变。
反腐倡廉教育是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中的基础性环节,要以领导干部为重点,以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为根本,以艰苦奋斗、
廉洁奉公为主题,以更好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目标,进行理想信念和从政道德教育、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党纪国法教育。
要把反腐倡廉教育贯穿于领导干部的培养、选拔、管理、使用等各个方面,坚持教育与管理、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督促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反对和防止腐化堕落,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牢记“两个务必”,自觉经受住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条件下长期执政的考验。
[2] 推进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就是运用现代管理理念和科学管理方法,增强预防腐败工作的创新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这一手段可以提高领导干部自觉接受监督、主动参与监督和积极化解廉政风险的意识,促进决策民主、程序公开和运行规范。
同时,也要大力开展廉政文化建设,遏制腐败文化的传播,弘扬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风尚。
(二)提供“俸禄养廉,不愿腐败”的经济条件。
为国家公职人员提供较高的工资收入和其他福利,一方面,可以促使优秀人才流进政府机构;另一方面,可以使一般公务员能够靠其正当的工资收入来维持中等或中等以上的体面生活,使他们较少有生活上的压迫感和危机感,从而能尽忠职守,比较能够抵制一些物质利诱。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国家公职人员的劳动提供较高的工资收入是符合市场经济的分配公正原则的。
国家公职人员较高的社会角色地位与较高的薪金收入之间的一致性,有助于在这一阶层中形成“社会公正”的判断。
所以,在一个存在分化的市场经济社会里,没有高薪是难以养廉的。
但高薪只有与严格、完善的法制相结合才能对国家公职人员的廉洁行为产生真正有效的影响。
这是因为,高薪与严格、完善的法制相结合,实际上是加大了国家公职人员的成本和风险。
在生活风险日益增加的当今社会,国家一方面给公职人员较稳定、较好的生活福利以及较高的社会地位;另一方面,国家又通过有效的法律监督其行为和财产收入,一旦被发现有越轨行为,不仅会失去得到的一切,而且还要受到法律的严惩。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以俸养廉,提供“不愿腐败”的经济条件。
综上所述,通过以德倡廉、监督保廉、以法护廉、俸禄养廉,为防范权力腐败筑起一道思想道德防线,提供一定的经济条件,建立一套相互制约的权力运行机制,创造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从而使为官者、掌权者“不想腐败”、“不能腐败”、“不敢腐败”、“不愿腐败”,进而达到防止权力滥用、遏制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目的。
三、如何评价当前的反腐形势
对于当前反腐形势的评价,中央纪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崔少鹏曾用“三个并存”加以概括:一是成效明显和问题突出并存。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纳入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来谋划和部署,大力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加大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力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方向更加明确、思路更加清晰、措施更加有力、成效更加显著。
同时,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仍然面临一些突出问题,权力集中部门和岗位腐败案件依然多发,资金密集领域和行业商业贿赂、内幕交易等现象严重,土地和矿产资源领域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监管薄弱领域违纪违法问题突出,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屡禁不止。
这些问题,有些是经过长期整治仍未得到有效解决的痼疾,有些是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危害严重,影响恶劣。
二是防
治力度加大和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并存。
这些年来,我们党坚持治标和治本两手抓、惩治和预防两手硬,一方面加大惩治腐败工作力度,严肃查处了一批大案要案,严厉惩治了一批腐败分子;另一方面加大预防腐败工作力度,通过加强教育、完善制度,强化监督、深化改革,努力从源头上铲除腐败现象滋生的土壤。
但与此同时,这些年我国发展迅速,社会经济活动急剧增加,一些地方、部门和领域腐败现象仍然易发多发,尤其是腐败活动向一些关键领域渗透、向一些社会领域扩散,传统领域腐败案件居高不下,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领域腐败案件逐渐增多,腐败案件类型、性质和作案手段等出现新变化,等等。
这既反映了我们查办案件工作取得的成效,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腐败现象仍然易发多发的现状。
三是群众对反腐败期望值不断上升和腐败现象短期内难以根治并存。
这些年来,反腐倡廉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人民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关注度和期望值不断提高。
但同时,由于当前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处于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和各种社会矛盾凸显的历史时期,各方面政策法规、体制机制还不健全不完善,滋生腐败的土壤仍然存在,党员干部队伍自身素养也存在一些不足,腐败现象在短期内还难以根治。
参考文献:党委宣传部编《形势政策教育》参考材料第156期
[2]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M].北京:中
国方正出版社,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