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略特对浪漫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初稿
艾略特对浪漫主义的继承与发展
孤独 的流 云 ,高高地飘 游 在 山谷 之 上 ,……/ / / 粼粼 湖
【 收稿 日期106 0 — 5 2 0 - 4 1
【 作者简介】 荀(9 5 )男, 杨 15一 , 河南省南阳市人 , 郑州大学升达经 贸管理学院讲师, 主要研 究方向 : 英语语 言文学。
维普资讯
义 那样 直抒胸 臆 。艾 略特 的诗 风与 浪漫 派有 着迥然
不 同的味 道 。在他 的《 普鲁 费 洛克 的情 歌 》 , 一 中 有
些 奇 特 的 比喻 , “ 当 朝天 空 慢 慢铺 展 着 的 黄 昏/ 如 正 好 似病 人麻 醉在 手术桌 上 ”在 浪漫 派 的诗歌 中是 不 , 会 这 样描 绘 黄 昏的 , 如浪 漫派 领 军人 物华 兹 华 斯 在 英 国大 湖 区 的感 觉 就 是 另一 番 情 状 : 我 好 似 一 朵 “
波也 在 近旁 欢 跳 , 不 如 这水 仙 舞 得 轻悄 ” 《 / 却 ( 咏水
仙 》 。歌颂 大 自然 , ) 醉心 于 山水 之 间是 浪 漫 主义 诗
人所 向往追 求 的 , 人徜 徉在 风景 如 画的 湖畔 , 诗 尽情 地抒 发着对 普 通人 的 同情和关 爱 。 而艾 略 特则不 然 , 其代 表作 是 在 一 战结束 后 产 生 的 , 时 欧洲 民生凋 那
Vo1 No4 . 7 . Au g.2 06 0
【 文章编 号]o 9 3 2 ( 0 6 0 — 0 0 0 1o — 79 20 )4 04 - 2
艾略特对浪漫主义的继承与发展
杨 荀
( 郑州大学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外语 系,河南 郑州 4 19 ) 5 11
【 摘
要】 现代 派诗人艾略特 受浪漫主 义的影响 , 表现在 艾略特 的语 言 口语化 、 象的恰 当使 用等 方面。 意
美国浪漫主义文学
美国浪漫主义文学(1820-1860):小说类2008.05.03埃德加•艾伦•坡(Edgar Allan Poe,1809-1849)(© AP Images)(此为《美国文学纲要》(Outline of American Literature)修订本第四章,由美国国务院国际信息局翻译。
)作者:凯瑟琳·文斯潘克仁(Kathryn VanSpanckeren)沃尔特∙惠特曼(Walt Whitman)、纳撒尼尔∙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赫尔曼∙麦尔维尔(Herman Melville)、埃德加∙爱伦∙坡(Edgar Allan Poe)、艾米莉∙狄更生(Emily Dickinson)以及超验主义作家代表了美国本土涌现的第一代文学大师。
就小说家而言,浪漫主义流派大多采取霍桑所说的―浪漫文学‖(Romance)手法,以笔触激昂、情感浓郁和饱含象征性见长,成为小说创作的一种样式。
浪漫主义作品不同于爱情小说,属利用特殊的技巧表达复杂、细腻的意蕴的严肃小说。
大多数英国或欧洲大陆小说家一般通过大量的细节刻划现实人物,但霍桑、麦尔维尔、爱伦∙坡反其道而行之,塑造的是超于生活的神异人物,不时爆发出神秘主义的火花。
美国浪漫主义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往往神魂颠倒、情态恍惚。
例如霍桑作品《红字》(The Scarlet Letter)中的亚瑟∙丁梅斯代尔(Dimmesdale)和海斯特·白兰(Hester Prynne)、麦尔维尔作品《白鲸》(Moby-Dick)中的亚哈(Ahab)及爱伦∙坡小说中许多性情乖戾和心神不定的人物,均作为孤独的主人公与不可知的、暗淡的命运进行抗争,其行为方式带有某种神秘性,发自于内心最深层的下意识。
这些象征性的情节揭示了痛苦的精神背后隐藏的种种行为。
这类作品以小说的形式探索隐蔽的灵魂深处,原因之一是因为美国缺乏根深蒂固的传统社区生活。
英国小说家──简∙奥斯汀(Jane Austen)、狄更斯(Charles Dickens )(享有盛誉的作家)、安东尼∙特罗洛普(Anthony Trollope)、乔治∙艾略特(George Eliot)、威廉∙萨克雷(William Thackeray)──都生活在纷扰繁杂、具有鲜明特色的传统社会,与读者有共同的喜怒哀乐,可从中为他们的现实主义小说汲取素材。
艾略特对浪漫主义的继承与发展
艾略特对浪漫主义的继承与发展自19世纪末艾略特时期开始,浪漫主义就已经在以犹太文化为基础,以艾略特为代表的文学家所创作的作品中得到了发展。
这一文学思潮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进一步完善,以一种不同的形式从艾略特时期出现,同时也受到不同文化传统的影响。
艾略特对浪漫主义的继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艾略特时期浪漫主义被认为是独特的宗教精神的表达,他的作品具有超越本质的力量,在符合犹太传统的基础上有一种超越自我的意识和独特的宇宙意识。
他的作品象征着个人世界观、文化观念和精神理想。
艾略特用他精神主义的语言,想要融合个人和宇宙之间的关系,表达他的创作力和想象力。
艾略特的继承者很多,从二十世纪的英国浪漫主义者弗雷德里克·桑斯(FrederickSans)到英国新浪漫主义派的布莱克·威尔士(BlackWelsh),他们都继承了艾略特的思想,不断的发展和完善浪漫主义的理念。
它们延续了浪漫主义精神,倡导自我表达和个人世界观,强调时代特性、民族特色和表现力来创造独特的艺术风格。
在当今互联网时代,浪漫主义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壮大。
它在现代社会慢慢融入到艺术形式中,自由表达和创新价值观以及个人世界观被融汇在网络文学中,在互联网时代形成了新的文艺思潮。
今天的浪漫主义,以独特的网络文学形式延续着艾略特的理念和思想,探索着新的自我表达和批判性思维,扩大了浪漫主义的时代背景。
总之,艾略特的浪漫主义继承与发展背后的思想,是对宗教精神的超越性表达,表现有个人世界观、思想理想和自由表达的独特思潮。
在互联网时代,浪漫主义受到普遍接受,用随性而又独具个性的网络文学,谱写出新的艺术风格,从而丰富了当代文学的生机。
从有迹之韵到无弦之乐——由“艾略特与戴望舒诗歌的音乐性走向”看新诗发展的第三维度
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从有迹之韵到无弦之乐--由“艾略特与戴望舒诗歌的音乐性走向”看新诗发展的第三维度姓名:***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指导教师:***20090520中文摘要由于诗歌的韵律紧紧附着在语义之上,押韵必然会对诗歌的自由表现与自然美造成伤害,如何调解诗歌的押韵与表义之间的矛盾,也就是如何对待诗歌的音乐性的问题一直制约着中国新诗的发展。
笔者尝试重新界定诗歌的音乐性,认为诗歌的音乐性包括表层音乐性(诗歌的押韵、节奏、格律等附着在语义上的传统音乐性)和深层音乐性(将音乐性融化到诗歌的主题、风格、结构等要素中,呈现出混成、交响的特点)。
从对艾略特和戴望舒的诗歌创作及理论的对比中,笔者发现他们以不同的姿态走入了诗歌的深层音乐性,由此给中国新诗带来启发:跳出废韵与复韵的循环,超越格律与自由的对立,而走一条诗歌深层音乐化的道路,也就是从有迹之韵转向无弦之乐。
关键词:诗歌,音乐性,中国新诗,深层音乐性中图分类号:1109AbstractAstherhymeandrhythmofpoetryarefirmlyattachedtothemeaningofpoetry,rhymingwouldhurtthefreeexpressionandnaturalbeautyofapoem.Ithasbeenabigproblemtoreconciletherhymeandthefreeexpression,anddealingwiththemusicalityofpoetryhasbeenarestrictiontothedevelopmentofChinesemodernpoetry.Itrytore—definethemusicalityofpoetry.thatpoetryofthemusic,includingsurfacemusicality(poetryrhyme,rhythm,traditionalmusicalitywhichattachedtothemeaningofapoem)andthedeepmusical(themusicalmeltingintothethemeofpoetry,style,structureelements).FromthecomparisonbetweenDaiWangshuandEliot’Spoetryandcriticism,Ifoundtheysteppedintothedeepmusicalityofpoetry,whichbroughtinspirationtotheChinesepoetry:jumpoutofthecircleofrehabi1itationanddepositionofrhyme,andtakeaanotherapproachtothepoetry:thedeepmusicality.Keywords:poetry,musicality,Chinesepoetry,deepmusicality.CLC:11093绪论——艾略特与戴望舒诗歌中的音乐性的可比性探讨1936年,美国人埃德加·斯诺采访大病初愈的鲁迅,在谈到如何评价中国新诗的成就时,鲁迅坦率地说,中国新诗到目前为止并不成功,甚至尖刻地指出:“唯提笔不能成文者,便作了诗人。
试论新批评对浪漫主义和实证主义的批评与反驳
试论新批评对浪漫主义和实证主义的批评与反驳20世纪是西方文论处于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多样流派交替变化的时代,对于谁为核心的研究从作者创作转变为作品文本,再到读者的审美反映和读者阅读活动。
不同倾向、不同建构方式的理论话语相互区别又相互融合共同构成了20世纪理论和批评的多样繁杂、流派纷呈的复杂景象。
然而,从19世纪的初期开始文论界中占有中心地位的则是浪漫主义和实证主义。
这两大派别占据了半壁江山,同时也为英美新批评的产生提供了现实条件。
19世纪的浪漫主义批评主要的观点集中在情感、想象、天才及文本自足,以华兹华斯为首的文论家相信新的意识应该是对枯燥的理性主义的反拨。
首先,他们认为在鉴赏文学作品时,最重要的是作者的情感。
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其作者的感情必定是充沛的和独特的,他们认为情感具有流动性,作品中的诸多要素与作家的心绪有着必然联系。
就像华兹华斯在《抒情歌谣集》序言中所说“诗人是什么呢?他是以一个人的身份向人们讲话。
他是一个人,比一般人具有更敏锐的感受性,具有更多的热忱和温情,他更了解人的本性,而且有着更开阔的灵魂,他更喜欢自己的热情和意志,并且习惯于在没有找到它们的地方自己去创造。
”①其次,想象占有相当重的分量,不同于古希腊文论的模仿说,浪漫主义批评的文论家们认为文学作品创作来自于作家们的想象。
情感应该以想象为依托,想象为作品的形成提供了主观基础。
在浪漫主义批评意识中的想象主要倾向于创造性想象。
与此同时,才华也是作家创作的关键。
华兹华斯相信只有天才才能创造出伟大的文学著作,然而,这种天才论是倾向于自然主义的,他们认为只有对自然有着永恒的爱慕之心和脑海中能随时展现自然风光景色的人才称之为天才。
最后,也是对后来新批评的产生造成了重要影响的文本自足的观点。
浪漫主义批评家们坚持文本价值应该存在于文本之中而不是游离于文本之外的。
两者之间是相互依存而不是排斥对立。
而文本价值的源泉则在与作者的心灵和情感力量。
但是由于末期的浪漫主义过于追求作家的意义而走向了绝对化,并为日后形成的形式主义和新批评埋下伏笔。
外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艾略特
外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艾略特外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艾略特托马斯·史登斯·艾略特 (Thomas Stearns Eliot,1888—1965) 英国诗人、剧作家、批评家。
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定居英国,后入英国籍。
他先后在哈佛大学、巴黎大学、牛津大学学过哲学、心理学、梵文等,作过教师、当过银行职员。
1922年创办并直至1939年主编文学评论杂志《准则》,从20年代始直至去世还任费柏出版社董事。
他从1909年始发表诗歌,在伦敦时曾与休姆、庞德从事意象派诗歌创作,诗作《荒原》(1922)是他的成名作和代表作,也是现代派诗歌的里程碑。
他的《四个四重奏》(1944)获1948年诺贝尔文学奖金。
1927年加入英国国教会后,倾心于宗教剧创作,鼓吹皈依宗教。
他还留有一些宗教和文化方面的著述。
他的主要的理论批评文章有《传统与个人才能》(1917)、《批评的功能》 (1923)、《诗歌的用途与批评的用途》(1933)、《文学与现代世界》(1935)等。
贯穿他的创作和批评中的基本思想是文学中服膺古典主义,政治上忠于君王,宗教上皈依天主教。
他的批评理论的核心是“总体论”观点,认为世界文学不是作家作品的汇集,而是有机的整体。
从这些思想观点出发,他主张艺术回复到传统去的传统主义,反对关于社会发展的信念;鼓吹“统一化”的世界主义文化,反对民族民主文化的原则;蔑视群众文化,甚至否定人民评论艺术的能力。
艾略特的文化思想是落后的,有些甚至是反动的。
但他对艺术和理论批评也提出了一一些有益的主张和见解。
对艺术,他针对浪漫主义正面直抒诗人情感的倾向,提出了新古典主义的“非人格化”主张,认为“诗不是放纵感情,而是逃避感情;诗不是表现个性,而是逃避个性。
”艺术家尊重共同联合的原则,才能赢得地位,而要这样就要牺牲自己微不足道的特点。
同时,他提出了两个重要的艺术概念:“感受的分化”和“客观对应物”。
英美新批评 ,以艾略特为例
文学和私人关系。
1915年初,在一个同学的介绍下,艾略特认识了舞蹈家薇薇安,他迅速的被迷 住了,两人于当年的六月结婚。艾略特的父母对此感到震惊,当他们知道了薇 薇安一长串感情史后更是深深的困扰,这场婚姻使整个家庭频于破裂,但也无 可置疑的开创了艾略特的英国生活。
婚后的生活并非一帆风顺,为了要应付开支,艾略特承受着繁重 的工作量,他在一所学校担任讲师,又担任一本先锋杂志《自我主 义者》的助理编辑。1916年4月,艾略特完成博士论文,但由于他 拒绝回国而失去了学位。1917年春天,一位朋友为艾略特提供了一 份稳定的工作,在罗易德银行担任评估员。
新批评早期代表人物
艾略特(1888-1965) 美-英诗人、文学批 评家,新批评的思想 先驱。主要提出“去 个性化”观点。 瑞查兹(1893-1980) 英国文论家。主要进 行了“文学语言与科 学语言”的区分。
新批评第二代评论家
燕卜荪(1906-1984)英国 文论家,瑞恰兹的学生。提 出“含混”理论。 兰色姆(1888-1974)美国 新批评的领军人物。提出 “本体批评”概念。 退特(1888-1979),兰色 姆的学生。提出“张力论”。 布鲁克斯(1906-1994), 兰色姆的学生,提出“悖论” 和“反讽”理论。
生平履历
1888年9月26日,托马斯· 斯托姆· 艾略特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的圣路 易斯城,是新英格兰一个名门的后裔,他的祖父威廉· 格林利夫· 艾略 特是华盛顿大学的创始人。 1906年,艾略特进入哈佛大学专修哲学,同时也为《哈佛拥护者》写 稿。他三年完成了本科课程,然后进入哈佛大学研究生院、索 邦大学、牛津大学莫顿学院深造。 1914年来到欧洲时,艾略特遇到了埃兹拉· 庞德,并与他建立了亲密的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笔记—语义学与新批评派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笔记—语义学与新批评派48.语义学批评是什么?(1)产生背景:俄国形式主义将文学研究的重点从以作者为中心转移到以作品为中心之后,语义学与新批评学派在20年代发端兴起。
(2)发展概况:语义学批评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主要代表人物为英国文艺理论家瑞恰兹。
此外还有查尔斯•奥格登和詹姆斯•伍德。
(3)理论主张:①语义学批评带有鲜明的实证主义和心理学倾向,它受到了逻辑实证主义哲学的深刻影响,以逻辑实证的研究原则重新审视文学批评问题,将文学艺术中使用的语言与科学中使用的语言严格区分开来,将语义分析作为文学批评的最基本手段。
②语义学批评又深受20世纪心理学发展的深刻影响,瑞恰兹甚至认为文学批评从根本上说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在艺术鉴赏、艺术传达和艺术价值等重要问题上,语义学批评都试图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阐释。
③语义学批评还引入了类型学和词源学,通过对文学作品的类型研究和语词分析,达到对作品各部分相互关系的了解并进一步理解作品整体。
(4)评价:语义学对西方文论产生了极大影响,如新批评、结构主义和早期心理学派批评等,尤其是新批评派直接来源于语义学批评。
49.新批评派是什么?(1)新批评派是20世纪英美文学批评中最有影响的流派之一,兰色姆在1941年《新批评》一书中称艾略特、瑞恰兹和温特斯等人为新批评家,新批评派由此得名。
(2)产生背景:①19世纪西方文学批评以实证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文学批评为主导。
实证主义只注重作家个人的生平和心理、社会历史和政治等因素对文学的影响;浪漫主义只强调文学是作家主观情感的表现,热衷于谈论灵感、激情、天才、想象和个性。
这两种批评方式都忽视了对文学作品本身的研究。
②新批评的兴起正是对这一理论倾向的反拨,它一开始就抓住了传统文学批评最薄弱的环节而以一整套完整具体操作性极强的阅读批评文学作品的方法进行批判,因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该流派在西方文论界都占据主导地位。
(3)发展历程:①新批评派在20世纪20年代的英国形成,30年代至50年代在美国经过长足发展达到鼎盛,60年代之后逐渐衰落。
论T·S·艾略特的“非个人化”诗学理论
论T·S·芰咯特的“非个人化”诗学理论论T·S·艾略特的“非个人化’’诗学理论冯文坤+内容提要:众所周知,浪漫主义文论把表现情感作为其批评的立足点。
但在现代西方文论中,艾略特却以“非个人化”诗学理论来调和个人感知与综合性的意识之间的关系,他要将个人感知同人类传统,尤其是欧洲传统相联系。
这一愿望促使他产生了深刻的历史意识。
在他看来,这种深刻的历史意识,正是以个人主体意识的弱化为前提的,所要消解的正是人类中心论泛滥之下的人的此在与历史的二分对立,所要建立的是人与历史共时的和伴随性的相互响应。
关键词:艾略特“非个人化”历史意识传统个人艾略特在1931年评论道:“当我写完那首名为《荒原》的诗歌时,一些对之颇为赞赏的批评家说,我表达出了‘一代人的幻灭’,这纯属无稽之谈。
也许我替他们表述了他们自己遭遇幻灭的感觉,但那并非我的旨意所在”(转引自桑德斯784)。
诗人不愿承认自己的作品代表了~个时代的声音,不愿承认自己是这个时代的代言人。
这一态度直接与他的“非个人化”诗学理论有关。
众所周知,浪漫主义文论把表现情感、张扬个性作为立足点展开文学批评。
但艾略特却提出“非个入化”理论。
那么,我们如何理解他的“非个人化”呢?我们必须弄清楚艾略特“非个人 化”理论的真实意图。
艾略特所要确立的,是个人感知与综合性的意识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将个人感知同人类传统,尤其是欧洲传统相联系。
这一愿望促使他本人产生了深刻的历史意识。
而这种深刻的历史意识,在艾略特看来,正是以个人主体意识的弱化为前提的。
在此前提之下,艾略特“试图界定和规定历史传统、宗教传统、道德传统,而首要的是丈学传统”(引自桑德斯786)。
在他的《传统与个人才能》一文中,他认为:“没有哪位诗人,也没有哪位艺术家可以独自拥有完整的意义。
”他还认为,由诗人生活中的特殊事件激发的个人情感.并不能有利于创作出“不寻常的和有趣的”诗。
与更大的传统相比,诗“不是感情的放纵,而是感情的脱离;诗歌不是个性的表现,而是个性的脱离”(《艾略特文学论文集》¨)。
浅谈T-S艾略特的诗学特色
浅谈T-S艾略特的诗学特色浅谈T?S艾略特的诗学特色[摘要]T?S艾略特是英美现代派诗歌的重要代表人物。
他既是新批评派的奠基人,又被西方评论界视为英美现代派诗歌创作和理论的大师。
T?S艾略特的现代辩证诗学理论是以他独有的方式在现代诗歌创作中展现他的诗学特色,为东西方现代诗歌的发展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本文从T?S艾略特的诗学特色入手,对“非个性化理论”“客观对应物”“意象的手法”等诗学理论和他的新批评理论展开系统分析,进一步阐明了T?S艾略特的诗学特色在现代主义文学时代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T?S艾略特特色诗学理论新批评[中图分类号]I561.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11-0053-02T?S艾略特是20世纪英国著名的现代派诗人与新批评家。
他被人们称作是现代派诗歌之父。
在很多人眼中,他的辩证诗学理论是一个时代标志性特征的体现。
T?S艾略特的《普鲁弗洛克的情歌》的发表使他在西方诗坛上崭露锋芒,他的《荒原》更让他的“荒原之风”赢得世界的赞誉,并从此开创了T?S艾略特的现代派诗歌时代。
甚至在20世纪的中国,很多作家也纷纷翻译和研究T?S艾略特的现代辩证诗学理论和艺术手法,如对“非个性化理论”和“客观对应物”“意象的手法”和“多元文化”等的吸收和运用便推动了中国现代主义诗歌潮流的发展。
T?S艾略特正是以他独有的方式在现代诗歌创作中展现他的诗学特色,为东西方现代诗歌的发展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T?S艾略特以其超凡的诗歌创作理论和缜密的新批评理论使现代主义诗歌达到了理论系统化和本体化的质的飞跃。
首先是“非个性化理论”。
这个理论是其在著名的《传统与个人才能》中提出的。
“非个性化”这个词是T?S艾略特从法国批评家古尔蒙特的一个化学催化剂的比喻中引用的一个词。
这个比喻被T?S艾略特运用到诗歌的创作中指创造的心灵的非个性化过程。
也就是完美的诗人像一位技艺高超的匠人一样,他不是有意识地表现个性而是集中精力完成任务来间接地表现自己的个性。
艾略特诗学思想观照下的《J.阿尔弗瑞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一)
艾略特诗学思想观照下的《J.阿尔弗瑞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一)摘要:T.S.艾略特是20世纪美国著名诗人。
他在很多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为英美文学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的影响一直持续到今。
《J.阿尔弗瑞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是其早期的作品,但在其所有的作品中却占有重要的位置。
关键词:艾略特;情歌上世纪最初几年的美国诗坛一直笼罩在阴郁而死气沉沉的氛围中。
随着惠特曼和迪金森的辞世,整个诗坛充斥着一股浓厚的道学气和矫揉造作的伤感,或者以仿制先贤的诗歌为能事。
从1900年到1910年,整个十年都沉浸在这样的氛围中。
沉浸得太久,必然会产生各种不满和反感,这种情绪尤其在年轻一代中得到生长和蔓延。
读者们痛苦的发现旧的艺术标准已经不再是衡量现代生活的标尺。
1912-1914这三年见证了各种创新的诞生。
有迹象表明,新的诗歌革命正在萌生,在范围和意义上已经有别于1855年惠特曼那个时代。
新生代的诗人们开始用诗歌来诠释新时代的已为人所接受的各种规则,而涉及的主题也是从前尚未企及的,这样使得诗歌的领域变得更加广阔。
现代生活是支离的破碎的。
从哲学和宗教意义上来说,尤其是西部的生活,更是一种破碎的文明而不再是一个信仰的整体。
新生代的诗人们用各种新的方式和技巧来表达新的生活,事实上他们已经领导了一场美国近代诗歌革命。
①随着资本主义的高速发展,在享受物质极大丰富的同时,整个资本世界也在经历着无序发展所带来的巨大痛苦。
人被迫卷入了为追求短期利益的漩涡,他们所在乎的是能从社会中得到什么。
经济社会中的这种趋势也直接导致了精神世界的混乱。
物质生活的繁荣并没有给人们带来幸福,相反的,极度的空虚感却牢牢地占领了人的心灵。
物质世界的混乱很快就在知识界得到了反应。
许多艺术家对于各种现象开始思考并寻求原因。
而他们所发现的是旧的或传统的事物已经表达过滥,他们所要做的应该是开发新的领域来建立他们自己的世界——将目光投向他们所居住的这个真实的世界。
一些作者试图用新的技巧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并尽力进入人的内心世界来分析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第十二章 艾略特与中国现代文学
第十二章艾略特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国新诗的发韧到逐步走向成熟是一个不断接受外来影响的过程。
从五四白话新诗的“别求新声于异邦”开始,法国象征主义、魏尔伦、马拉美、十四行诗、英美现代主义诗歌、惠特曼、里尔克、、瓦雷里、艾略特、奥登等等这些耳熟能详的流派与诗人在中国诗歌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些外来“营养”被中国诗人们吸收转化,流淌于血液之中,内化成他们的文化心理结构,又一代代相传。
因此考察这些外来因素与中国现代诗歌的关系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第一节艾略特在现代中国的传播艾略特最初受到中国新文学作家和学者的关注是在20世纪20年代。
从现有资料来看,最初艾略特的名字只出现在一些介绍性的文字中,署名以玄的矛盾在《文学周报》1923年8月27日的“几个消息”中谈到英国新办的杂志《阿得尔非》(《Adelphi》)时,提到艾略特为该杂志的撰稿人之一,除此并无过多评价,其时艾略特的《荒原》已经出版,并为他带来了巨大声誉。
接着到1927年12月《小说月报》第18卷第12号载朱自清(佩玄)翻译时任清华大学教授的杰姆逊的《纯粹的诗》,译文中提到艾略特的名字,认为爱伦·坡、波特莱尔、瓦雷里的纯诗主张与艾略特的文学激进论反映了同一趋势。
这两篇介绍性文字是艾略特在中国的首次露面。
而第一次真正全面将艾略特介绍到中国的是著名学者叶公超,而此时已到了30年代。
在探讨艾略特何以会在20-30年代进入中国诗人学者视野之前,我们不妨回顾一下中国新诗的产生及发展的历程,以了解中国诗界对艾略特的接受语境。
新诗作为“五四”诗体解放的产儿,是在背叛传统汉语诗歌的基础上产生的。
先驱者们出于要改变几千年形成的根深蒂固的诗国面貌,便采用了毫不妥协的彻底的反传统的方式。
几乎在一张白纸上诞生了新诗,一切都回到了小孩学步的幼稚状态。
诗该如何做?诗人们进行了大规模的试验,而且还形成了一整套诗歌理论。
我们不得不承认,白话新诗是中国新诗的伟大起点,开拓了一代诗风,为中国新诗的现代化开劈了道路。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知识点大全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知识点大全《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笔记-导论1.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的两大主潮是什么?(1)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的两大主潮是人本主义与科学主义。
(2)所谓人本主义,就是以人为本的哲学理论。
①其根本特点是把人当作哲学研究的核心、出发点和归宿,通过对人本身的研究来探寻世界的本质及其他哲学问题。
②其理论的主要代表有象征主义诗论、表现主义文论、精神分析学文论、直觉主义文论、现象学和存在主义文论、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解释学和接受理论等。
③这些人本主义文艺理论重视主体的艺术和审美经验在审美活动中的作用,高度重视人的个性与心灵活动,尤其是注重无意识心理活动嫉妒者阅读接受等层面,开辟了以往文艺理论研究未涉及的新领域,并对后世文艺理论有深远的影响。
(3)所谓科学主义,是以自然科学的眼光、原则和方法来研究世界的哲学理论。
①其特点是把一切人类精神文化现象认识论根源都归结为数理科学,强调研究的客观性、精确性和科学性,其思想基础在本世纪主要是主观经验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
②其理论的主要代表有俄国形式主义、布拉格学派、英美语义学和新批评文论、结构主义文论、符号学文论、叙事学文论以及解构主义等。
③这些科学主义文艺理论较之人本主义文艺理论更清晰地呈现出一条一脉相承、前后相继的线索,尤其是反对人本主义的口号更是旗帜鲜明。
在索绪尔语言学的影响下,该派文论试图找到其内部规律,揭示文学之为文学的文学性,完全割裂了文学作品与作者、社会、读者的关联,但对文本研究的规范性、客观性和科学性作出了巨大贡献。
(3)但有一些理论是无法完全归入这两大主潮的,如原型批评、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等,兼有人本主义与科学主义研究方法论的交融综合,不能单纯地归入某一阵营。
(4)此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发展到20世纪后半期西方文论中两大主潮交融渗透的趋势有所增强。
不过,70年代之后兴起的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新历史主义、女权主义等文学理论,已无法用人本主义与科学主义这两大阵营的立场来简单地概括,。
美国文学第12章Eliot
Chapter 12
Eliot Stevens Williams
T.S. Eliot(1888—1965)
T(homas) S(tearns) Eliot was born in St. Louis in 1888 to a family with prominent New England roots. Eliot largely abandoned his Midwestern roots and chose to ally himself with both New and old England throughout his life. He attended Harvard as an undergraduate in 1906, was accepted into the literary circles, and had a predilection for 16th- and 17th-century poetry, the Italian Renaissance (particularly Dante), Eastern religion, and philosophy.
虽然说是“你和我”,但实际上此时只有普鲁弗 洛克一个人在街上走。这句话的意思是,在他想 像中,他希望爱人在精神上和自己在一起,希望 自己不那么孤独。这个“你”表面上指他的爱人, 但本质上是他内心中的一个倾诉对象。
第2行和第3行将黄昏的天空比做一个手术台上被 麻醉的病人,这是一个非常有名的比喻,现代主 义气息十足,表明在主人公看来,就连天空也已 经被毒素扭曲了,一点生气也没有了。
乔治·艾略特与浪漫主义
乔治·艾略特与浪漫主义摘要乔治·艾略特的作品具有浪漫主义情怀,尤其是早期作品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为写作题材,表达下层人民的日常琐事及其欢愉、痛苦、焦虑、渴望等心理情感;注重对主人公心境的解释,善于表达人物内心深处的情感;张扬人物对大自然的热爱,集成“返回自然”的传统,歌颂大自然;在艺术形式上和表现手法上,升华了浪漫主义的夸张手法,追求人物丰满真实的艺术效果。
关键词:乔治·艾略特早期作品浪漫主义大自然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乔治·艾略特是英国19世纪维多利亚时期著名小说家。
她一生共创作了七部长篇小说、一部中篇小说集和一些诗歌、散文,以及很多评论性的文章。
小说作品表达了她丰富的精神世界和无限的艺术才华,在英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无论从她早期作品中的场景、人物、情节的处理以及她的人本宗教道德的宣传上,还是从她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心理描写艺术上,我们都可以感受到她早期作品中洋溢着浓厚的浪漫主义情怀。
应该说,乔治·艾略特是一位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家。
浪漫主义产生并风行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欧洲。
当时正值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资产阶级处于上升时期,要求个性解放和感情自由,在政治上反抗封建主义的统治,在文学艺术上反对古典主义的束缚。
为适应这样的需要,浪漫主义思潮应运而生。
在英国,浪漫主义的表现形式主要是把宗法制度下的自然生活同产业革命后的工业城市相对照,表示对资产阶级的反感。
浪漫主义小说创作表现出以下特点:在反映生活的态度上,强调以小说的形式表现作家的理想和理想化的生活;在人物形象塑造上,要求通过理想的生活画面刻画理想世界中的理想人物;在艺术表达方法上,往往采取幻想、想象的形式,离奇的情节,大胆的夸张等,使作品具有强烈的抒情性质和浓重的神话色彩。
19世纪前30年浪漫主义诗歌风靡一时,华兹华斯,柯勒律治,拜伦,雪莱,济慈等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
浪漫主义
三人哲学美学思想的影响 ★强调了天才﹑崇高和主观的能动性,提高了人
的尊严感和对自由的追求,给文学艺术插上了 驰骋想象的翅膀。 ★对主观作用的夸大,使人神同一,自然与精神 同一,使浪漫主义走向神秘主义。 (美国的超验主义)
西欧
北方 德国 土地贫瘠, 阴沉多雨,
较广的生活乐趣,较少的思想强 度,安于奴役,取偿于气候之美 和艺术爱好 滋长忧郁感和哲学的沉思,对痛 苦的关怀>对欢乐的关怀,想象 更加丰富,不能忍受奴役,女性 得到尊重
浪漫主义文学 浪漫主义的出现 德国﹑英国、法国的浪漫 主义 共同特征﹑评价及其影响
浪漫主义的出现
时间: 18世纪末到19世纪三四十年代 时代背景:
⊙政治革命:法国大革命 → “理性王国”未实 现 ⊙精神革命:德国古典哲学、空想社会主义思潮
具有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的作家不满现实, 寄希望于理想的世界,企图通过对理想世界和 理想人物的创造,寻求解决社会矛盾的途径。
济慈美学评价
济慈认为诗人笔下的形象必须平淡自然,要寓 形象之美于含蓄沉静之中,避免直露浅薄。 平淡自然是一种文学风格,毕竟不是文学本质, 有失偏颇。 创作中,诗人作为“主体”应当尽量少介入, 尽量从作品中把自己隐退,让诗歌本身的美学 价值表现自己。(审美距离) 通过减弱诗人的主体,强调了诗歌的抽象和纯 美的品性。对奥斯卡王尔德的唯美主义和艾 略特的“非个人化”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他把诗歌看做是宗教的不同形式,写诗是为 了歌颂上帝。“即诗的题材就是通过世俗事 务而隐约地暗示较高的精神的世界的光辉”。
艾略特文学理论
艾略特文学理论艾略特是新批评派的先驱者之一,他的文艺批评理论继承了休姆的反浪漫主义理念,并将其贯彻到批评的方方面面。
艾略特提出了“有机整体观”:1. 单个文学作品体现不出其价值,应当将其放在整个文学传统中,才能比较客观地评价其价值所在。
文学传统包含过去的所有文学作品,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
这个有机整体是运动变化的——新作品不断加入,文学传统不断改变、调整和适应。
2. 文学作品的各个部分也不是独立的,它们之间彼此关联,也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所以对某个部分的批评必须与作品整体结合起来,才能获得正确客观的解释。
艾略特的“有机整体观”继承了亚里士多德以来的西方文论传统,将作品乃至整个文学史看成一个不断运动变化的有机整体,具有鲜明的辩证色彩。
艾略特还提出了“非个人化”理论:1. 首先,艾略特主张消灭个性。
依据有机整体观,文学作品是从属于文学传统的,也只有进入这个传统才有意义。
所以文学作品的价值体现在对传统的顺从和继承,而不在于张扬个性。
为了顺从传统,作者应当放弃个性。
2. 其次,艾略特主张避开个人情感。
诗人不应当简单地摹写强烈的情感,而是将各种强烈情感——无论诗人是否本身经历过——通过艺术构造过程进一步升华,在诗歌中表现实际情感中所没有的感觉。
“非个人化”是对此前浪漫主义文论以作者的个性和情感为评价标准的反拨,要求文学批评将焦点从作者身上转移到作品上去。
但不幸的是,这一主张完全割裂了作品与作者之间的联系,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温斯特就曾批评说,“非个人化”批评很容易将诗人变成一部自动化机器。
从以上两个论点引申开去,艾略特主张文学评论的标准不应当是批评家“内心的声音”,而是依靠“外部权威”——即文学传统,同时戒除各种个人偏好和怪癖。
1. 审视文学作品是否遵循文化传统,对传统恭顺乃至做出牺牲。
2. 以事实为基础,尤其是结合作家的创作活动,使读者掌握他们容易忽视的事实,这样的解释才能成为真正合法的解释。
艾略特还有其他一些观点也值得关注,比如诗人表达情感要找到“客观对应物”,这样诗人可以让情感客观化,批评家也可以依据对应物做出解释和评价;还比如对玄学派诗人的推崇,艾略特认为玄学派诗人将理性与感性完美结合,思想就是感受。
《荒原》艾略特
第二章“对弈”,共96行。这一章通过引征莎士比亚、维 吉尔、弥尔顿和奥维德的作品,将人类昔日的昌盛和今日的颓 败加以对照,突出了现代人纵情声色、形同僵尸的可悲处境。
用维吉尔的《伊尼特》、奥维德的《变形记》和莎士比亚 的《安东尼与克里奥佩特拉》这些作品中描写的上流社会男女 的淫欲和罪恶与现实低层社会卑鄙龌龊的肉体交易叠映,突出 表现精神枯萎,道德堕落的现代生活。物别是《变形记》中翡 绿眉拉被国王铁卢欧斯强奸杀死后变为夜莺的典故的引用,自 然有力地表达了诗歌深刻的主题。对弈即争斗,象征现代人的 勾心斗角,用古代的暴行和现代的罪恶相比较。艾略特认为, 现代人重复着古代的人罪恶,世界放纵兽欲,人们成了丧失人 性的行尸走肉,说他们“是在老鼠窝里,在那里死人连自己的 骨头都丢得精光。”
第一章“死者的葬仪”共76行。这一章表现现代人的生活 无异于出殡,而葬仪的意义又在于使死者的灵魂得救。
将西方社会描绘为万物萧瑟,生机寂灭的荒原。起首几句 便流露出诗人深深的痛苦和无尽的失望和悲哀。
“四月最残忍,从死了的 土地滋生丁香,混杂着 回忆和欲望,让春雨 挑动着呆钝的根。 冬天保我们温暖,把大地 埋在忘怀的雪里,使干了的 球茎得一点点生命。 ”
通共只有10行,行行都是含义深刻的象征,有 人说它象征的内容抵得过但丁的一部《炼狱》。人 在欲海中死去,死去后忘掉生前的一切,让他静静 地在死亡的欲海中反思。艾略特笔下的海既是情欲 的象征,它夺去了人的生命,又是炼狱,它让人认 清自己生前的罪恶。实际上艾略特是要现代人正视 自己的罪恶,洗涮自己的灵魂。
作者把一系列互不相联的“图景”拼 接起来,把许多不相干的意象组合起来, 形成一幅幅表达主观情感的“客观对应 物”,纳入“荒原”的象征性结构之中, 从而取得了内在的有机的联系,提示了 西方文明衰退的必然趋势,既有历史的 透视,又有现实的观照。
艾略特的诗歌理论及其创作实践
艾略特的诗歌理论及其创作实践作者:李琪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08年第09期T.S.艾略特(1888-1965),英国著名现代派诗人和文艺评论家。
生于美国密苏里州。
1906年入哈佛大学学哲学,续到英国上牛津大学,后留英教书和当职员。
1908年开始创作。
有诗集《普鲁弗洛克的情歌》、《诗选》、《四个四重奏》等。
1948年因“革新现代诗,功绩卓著的先驱”,获诺贝尔奖文学奖。
主编过文学杂志《自我》、《标准》。
在文学批评方面主要著作有:《传统与个人才能》(1917),《玄学派诗人》(1921),《批评的功能》(1923),《诗歌的用途和批评的用途》(1932-1933)等。
在这些批评著作中,艾略特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理论观点,成为新批评派的开拓者之一。
艾略特既是杰出的诗人,也是敏感的批评家。
事实上,艾略特在创作实践中显示出的非凡才华正是来自于他批判的眼光。
在艾略特出现以前,英美文学批评因缺少一种体系、方法、理论和严密的思想体系而苦恼,但是,从他和庞德等人那里,文学批评不仅在美国而且在英国重新恢复了活力。
韦勒克在《现代批评史》这一巨著中,给予他很高的评价:“艾略特二十世纪迄今为止最重要的批评家,他对他那个时代的审美情趣产生了十分显著的影响。
”的确,作为批评家的艾略特对20世纪英美文学批评,特别是新批评理论起了开拓、创新与奠基的作用。
菲德勒甚至把整整影响了两代美国人(30 年代末至50 年代末)的“新批评”称为“艾略特时代”。
撰写于1917 年的《传统与个人才能》,基本上确定了艾略特的文学批评原则。
《传统与个人才能》是对长期以来统治西方诗坛的浪漫主义的大胆宣战。
浪漫主义者强调诗人的独创性,认为诗歌是诗人个性的表现,并认为文学传统抑制作家发挥个人才能。
艾略特则一反浪漫主义的这些观点,明确、果断并富有哲理地对传统这一概念作出重新评价:假若传统或传递的唯一形式只是跟随我们前一代人的步伐,盲目地或胆怯地遵循他们的成功诀窍,这样的“传统”肯定是应该加以制止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艾略特对浪漫主义的继承和发展青敏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06级指导教师:陈玉清摘要:艾略特是20世纪英国文坛一个不可或缺的人物,在他的创作中受到了来自象征主义诗歌、古典主义、玄学诗派和浪漫主义的影响,加上自己对西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理解,形成了他特有的现代主义文学风格,其中浪漫主义对他的影响不能忽视,特别是在他早期作品中的场景、人物、情节的处理、道德说教以及他口语化的语言中,体现出了浓厚的浪漫主义情愫。
可以说,艾略特对浪漫主义有着潜在的继承和发展。
主题词:艾略特;浪漫主义;继承和发展T. S. 艾略特是20 世纪英国的著名诗人、文论家、小说家, 也是后期现代派最杰出的代表人物。
他的作品清新优美,别具一格,充满了对人生、宗教、自然、历史、哲学等诸多主题的睿智思考和独特见解,1948 年曾因诗歌创作而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授奖辞中说他的诗歌“现在屹立在地平线上,宛如升起在大海上的一座岩峰,并无可争辩地形成一座里程碑,……”艾略特本人大量吸取了17世纪玄学派诗歌、法国象征主义诗歌、意象派诗歌以及19世纪英国浪漫派狐疑文学等文学传统的丰富养料,加上他自己对西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理解,形成了他独特的风格。
所以“要真正了解艾略特,总是会遇到需要解决的难题,还有需要克服的障碍,但这样做有时令人鼓舞的。
”这些话语隐含了对于阅读艾略特作品特别是诗歌的困难,特别是他的诗歌确与浪漫主义诗歌风格迥异,但是他确实在十几岁时受到过拜伦、雪莱和斯温伯恩等人的影响,他与浪漫主义诗人的不同在于,引起灵魂再生的不是自然力,而是上帝。
因此,我们可以说,艾略特没有背弃浪漫主义,他对浪漫主义是有着潜在的继承和发展的。
一、崇拜自然是浪漫主义作家共同的选择。
浪漫派的领军人物、“湖畔派”诗人之一的华兹华斯,一生歌颂大自然,醉心于山水之间,如他的著名诗篇《咏水仙》中就写道:“我好似一朵孤独的流云,/高高地漂游在山谷之上,/……/粼粼湖波也近旁欢跳,/却不如这水仙舞得轻悄”诗人徜徉在风景如画的湖畔,尽情的抒发着对普通人的同情和关爱。
又如法国诗人波德莱尔在《浪漫派的夕阳》清楚地表明了他浪漫主义思想“我记得!……我见过鲜花、犁沟、清泉,/都在它眼下痴迷,像心儿在跳…/快朝天边跑呀,天色已晚,快跑,/至少能抓住一缕斜斜的光线!但我徒劳追赶已离去的上帝:不可阻挡的黑夜建立了统治,/黑暗,潮湿,阴郁,到处都在颤抖,”他们以一种清新的格调,通俗易懂的文字描绘出大自然的美好,乡村田园生活的美好,表示出对资产阶级的反感和他们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卢梭提出“返回自然”的口号,浪漫主义正是继承了这个口号并加以传扬。
童年时在英国乡村生活的亲身体验,让艾略特对自然有着一份深厚的感情。
对大自然的迷恋为他的早期作品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源泉,描绘了在宗法制下最后一批自耕农的生活状况。
而“英国的浪漫主义主要是把宗法制度下的自然生活同产业革命后的工业城市相对照,表示对资产阶级的反感。
”艾略特也正是继承了这一口号,在艾略特的观念里,自然是个有生命的整体,是一切存在的基础,在人的生产主要依靠自然赐予的情况下,人类无法凭借自己的的力量去控制和改造自然,进而人类应该对自然产生一种依赖、敬畏与感激。
如《职工马南传》中的拉维罗和《亚当·贝德》中的干草坡都是未受工业革命污染的乡村。
“拉维罗低处在可以看到漂亮的乡绅宅第掩映于山谷之中,或坐落在山坡顶上,看到有长形谷仓和金色禾草堆的人家”。
有“用声浪组成的大帷幔”、“灌木茂密的树丛”和巨大的“山峦”抵挡着工业化的入侵,圣奥格镇、拉维罗和干草坡的人们与工业化是隔绝的,他们不用去感受那能把耳朵振聋的机器轰鸣声和呼吸可以使人窒息的污浊空气,他们只需要自我满足地在恬静的环境下,享受着大自然所赋予的阳光与空气。
艾略特认为,乌烟瘴气的工业社会终究会打破田园诗般的宗法乡村社会的和谐和平静,即使再大的“帷幕”、再茂密的“树丛”和再高的“山峦”也抵挡不了工业化的最后入侵,但是在艾略特的潜意识里,仍希望在他的作品中,把自然景物和日常的乡村生活作为主要的审美对象,来歌颂大自然,美化农民淳朴与自由的生活,来表达他热爱自然、推崇自然、以回归自然来实现人的自如天性的美好愿望。
正因为艾略特与浪漫主义有着丝丝缕缕的联系,因此有些批评家更是直接把他划归浪漫主义诗人,认为他是浪漫主义传统的一部分,例如,罗伯特·兰鲍姆就把浪漫主义看做是现代传统,认为“浪漫主义是文学理论对18世纪科学世界观的反拨……它连接着19世纪和20世纪的文学运动。
”持相同观点的还有其他一些评论家,他们都想把艾略特划入浪漫主义文学运动。
吴昌雄则指出了现代主义文学和浪漫主义文学精神上的一致:“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在精神上远眺西方浪漫主义文学,又将其推向极端。
”即使有一段时间他极力的反浪漫主义,公然宣称:“对生活中的浪漫主义可大谈特谈,而在文学中没有浪漫主义的位置。
”但是,我们却可以看到:在他的早期作品中可以看到浪漫主义的痕迹,甚至在他很成熟的诗中也能看到一些浪漫主义诗人的诗行。
如他的《一首抒情诗》就模仿了本·琼森,诗中的英雄完全自信,他从未想到要退缩,从不自认能力有限,在他的身体里,流满了激情的血液,可以为一切追求去放手追逐,在还能爱的时候去义无反顾的爱。
因此,我们可以说,艾略特虽然在创作方式上与其他浪漫主义作家不同,但从本质上他并没有离开更没有背弃浪漫主义,他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继承与发展了浪漫主义。
二、在宗教方面艾略特对浪漫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我们谈宗教对艾略特的影响,主要是谈基督教思想意识对艾略特的熏染。
在谈这一点之前,我们必须要谈谈基督教对整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
上帝的权威和宗教的信仰在欧洲人民心中一直根深蒂固,特别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更是发展为一种普遍的信仰热忱,同时成为支撑浪漫主义文学的一个重要精神支柱。
浪漫主义文学的宗教精神特征在文学中体现为思想上主张重新建立宗教信仰,文学理论上崇尚中世纪基督教文学的诗学,创作上竭力表现理想的彼岸精神世界,充分发挥想象的力量,描写神秘、诡异、奇丽的环境氛围,抒发个人内心痛苦、孤独、忧郁、悲悯等悲剧性的宗教情感。
基督教的思想渗透了整个欧洲,欧洲文学这一时期随处都可看到基督教意识的熏染。
由于欧洲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生活和文化传统也不一样。
因而,浪漫主义文学在各国的发展情况各不相同。
欧洲的浪漫主义文学最早产生于德国,它与德国基督宗教思潮的发展有着直接的联系。
德国消极浪漫派诗人海涅在其《论浪漫派》中所言:“它不是别的,就是中世纪文艺的复活,这种文艺表现在中世纪的短歌、绘画和建筑物里,表现在艺术和生活之中。
这种文艺来自基督教,它是一朵从基督的鲜血里萌生出来的苦难之花。
”英国消极浪漫主义文学思潮是基督宗教思想史上最具影响的,其主要代表为“湖畔诗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
他们都曾从基督宗教非理性义思潮中获得过创作灵感,他们对现实社会采取了“回避”、“超越”的态度。
其“回避”使之归入自然:他们徜徉在僻壤幽乡,陶醉于湖光山色之景;其“超越”则使之向往天国,他们追寻着基督信仰,沉俪于神灵庇佑之梦。
华兹华斯在其长诗《曲》(亦译《诗人心灵的发展》)中激动地写道:“我相信这样的穷途(现实社会的残忍与孤独)落魄在不久的将来会从此绝迹;我相信我们行见慈母大地将随心所欲来补报这谦顺穷困、刻苦耐劳的孩子。
”他把全部希望都寄托于那神秘莫测、不现形迹的上帝。
法国的消极浪漫主义作家在文学创作中则力求重新树立基督宗教的权威,积极倡导基督宗教神学对文学艺术的指导,希望文学作品在其内容上能体现出基督宗教之“真谛”。
浪漫主义作家那种充分挖掘自己的想象力,用神秘、诡异、奇丽的环境来抒发个人内心痛苦、孤独、忧郁、悲悯等悲剧性的宗教情感的创作手法深深地影响了艾略特,他也想借助宗教来实现自己理想中的但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理念。
宗教与艾略特一生相伴,在创作中倾注浪漫主义情怀成为了他作品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了解艾略特的人都知道他有着复杂的宗教观——不相信上帝却又对一切虔诚的宗教感情寄予深切的同情与理解。
在艾略特的一生中都试图确立起一种自己对上帝的态度,他既受到基督教思想的影响,却又对基督教怀着深深的怀疑与叛逆;既无法完全相信基督教,却又无法完全抛弃上帝。
因此,在这种相互纠结的思想中,艾略特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宗教观——上帝就是爱,爱就是上帝,在作品中倾注了更多的浪漫主义情怀。
詹·乔·弗雷泽在《金枝》中指出:“信仰和实践,或者用神学的语言说即道和行,同样都是宗教的基础,二者缺一不可。
”也就是说,爱即善的表现。
宗教中的爱,既有对神的爱,也包括对他人的爱。
而艾略特心目中的上帝,是一个从自身认知来感受的上帝,“爱”的最高和首要的原则必须是人对人的爱和人对自然的爱,其次是人对神的爱,因为自然孕育万物,而人在不停地改造着自然,而人给神供祭品、唱赞歌、添香火。
如此看来,艾略特与传统的宗教思想是相悖的,但分析下来却可以发现这其实是一种发展关系,在现代这个社会,只有爱他人才是爱的实质所在,才是对神真正的爱。
艾略特和其他浪漫主义作家一样,强调爱作为人的本能不应受到理性和社会文明的压抑,在他的作品中希望通过揭示人的内心情感生活来表现人类的向善本质。
因此在他的早期作品中,艾略特把普通人民的生活理想化,以此来表达乡村人民生活的充实、和谐和美好,借此来追求理想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亚当·贝德》不仅仅是艾略特对对未受工业污染的那块土地的热爱,更是艾略特人与人之间彼此相爱的理想的实现。
亚当是个木匠,心地善良、工作认真、为人厚道,与周围的人在长期的工作生活中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美丽而爱慕虚荣的海蒂不甘自己的下层身份,爱上了家庭富有的上尉亚瑟·唐尼桑恩,与其秘密约会并怀上了对方的孩子,但是上尉却无心与海蒂在一起,海蒂遭到了抛弃。
在海蒂最痛苦的时刻,亚当向海蒂提出了愿意给海蒂一个家,愿意给海蒂腹中的孩子一个父亲。
可海蒂却逃离家乡,弄死了婴儿,因杀婴罪被拘捕。
在这部小说中,艾略特通过简单的情节,给读者展现了一幅完美的英格兰中部乡间风俗画,并使与人为善的宗教思想与道德说教贯穿始终,反映了男主人公亚当体贴宽厚、与人为善的高尚品质,以及上尉的自私、虚怯懦的心理和行为,批判了利己主义者的道德败坏,提倡亚当的利他主义。
在艾略特的作品中,无论是乡村图景、人物刻画,还是道德说教都无不渗透了他那建立在“爱”的基础上的浪漫主义情怀。
他的创作目的就是要人们能够更加深刻的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爱,使他们能够自觉的爱上帝、爱人类,犹如亲生般的和谐。
从实质上来说,艾略特接受了基督教,用他自己的方式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宗教观,构筑了浪漫主义理想的社会主义蓝图。
三、浪漫主义诗作语言淳朴直白浪漫主义诗作所使用的语言是淳朴和直白的,力求用“我们真正使用的语言”(华兹华斯)来表达诗人对充满神性的乡间生活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