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平面构成概述教学文案
《平面构成》教学教案
《平面构成》教学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和要素;2.掌握平面构成的常见方法和技巧;3.运用平面构成进行创作,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4.学会分析、欣赏和评价平面构成作品。
教学重点:1.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和要素;2.平面构成的常见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1.运用平面构成进行创作;2.分析、欣赏和评价平面构成作品。
教学准备:1.平面构成的相关教学资料;2.平面构成的相关作品照片或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引入课题:请学生观察、说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平面构成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
2.学习目标:告诉学生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即了解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和要素,并能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
二、讲解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和要素(15分钟)1.平面构成的定义:平面构成是指通过有机的组织、安排和配置来构成平面造型的方法。
2.平面构成的要素:色彩、形状、线条、纹理、空间、光影等。
3.平面构成的原则和规律:对称、平衡、重复、对比、节奏等。
三、介绍平面构成的常见方法和技巧(20分钟)1.色彩的运用:使用鲜明、对比、和谐的色彩,突出主题和情感。
2.形状的运用:选择具有特殊形状或富有创意的元素进行构成,产生独特的效果。
3.线条的运用:运用直线、曲线、斜线等不同类型的线条,强调轮廓或构成层次感。
4.纹理的运用:使用不同的纹理进行组合和对比,增加作品的触感和层次感。
5.空间的运用:通过透视、比例、层次或遮蔽等手法创造出立体感和深度感。
6.光影的运用:利用明暗对比来强调形状、纹理或立体感,使作品更加生动。
四、运用平面构成进行创作(25分钟)1.给学生布置平面构成作品的创作任务,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理解的平面构成要素和方法进行设计和构思。
2.引导学生运用丰富的色彩、形状、线条、纹理等要素进行创作,并注意平衡、对比、节奏等原则和规律。
3.鼓励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多思考、多尝试,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五、展示、欣赏和评价(15分钟)1.学生完成作品后,互相展示并进行欣赏和评价。
课程设计平面构成
课程设计平面构成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平面构成的基本原理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如点、线、面、色彩等,并能够运用这些元素进行创意设计和组合。
同时,学生还将学会如何运用平面构成原理进行视觉表达和沟通,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水平。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平面构成的基本原理、基本元素和应用技巧。
首先,我们将介绍平面构成的基本原理,包括平衡、对比、重复、对齐等,让学生了解平面构成的基本规律。
然后,我们将引导学生学习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如点、线、面、色彩等,并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让学生理解这些元素在设计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最后,我们将教授学生如何运用平面构成原理进行创意设计和组合,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首先,我们将通过讲授法向学生传授平面构成的基本原理和知识。
然后,我们将通过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理解和掌握平面构成的应用技巧。
同时,我们还将学生进行讨论和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体验平面构成的原理和技巧。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我们希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选择和准备适当的教学资源。
教材方面,我们将选择权威、系统的平面构成教材,以保证学生能够全面、深入地学习平面构成的知识。
参考书方面,我们将推荐一些经典的平面构成书籍,供学生深入学习。
多媒体资料方面,我们将收集一些平面设计的图片、视频等资料,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实验设备方面,我们将准备一些基本的绘画工具和设计软件,供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通过选择和准备适当的教学资源,我们希望能够为学生提供全面、丰富的学习支持。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我们将采用多种评估方式。
平时表现方面,我们将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参与度、提问回答等情况来评估他们的学习状态。
《平面构成教案》课件
《平面构成教案》课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培养学生对平面构成的感知能力和创新意识。
3. 提高学生运用平面构成原理进行设计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平面构成的定义平面构成的作用2. 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点、线、面的概念与特点点、线、面的运用技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的运用技巧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平面构成的感知能力和创新意识运用平面构成原理进行设计的能力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平面构成的优秀案例,引导学生感知和理解平面构成的重要性。
3.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运用平面构成原理进行设计实践。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系列平面构成作品,引发学生对平面构成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新课导入:讲解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3. 案例分析:分析平面构成的优秀案例,引导学生感知和理解平面构成的重要性。
4. 实践操作: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运用平面构成原理进行设计实践。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设计作品:评估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创作的平面构成作品,考察其对平面构成原理的应用和创新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平面构成知识进行设计实践,并提交作品。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提供相关的平面构成教材或教辅资料,供学生参考学习。
2. 案例素材:收集一系列平面构成的优秀案例,用于分析和讲解。
3. 设计工具:准备相关的设计工具,如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供学生实践操作使用。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第二课时:讲解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及其运用技巧。
3. 第三课时:分析平面构成的优秀案例,引导学生感知和理解平面构成的重要性。
平面构成教案
平面构成教案教案首页课程名称:平面构成教学目的:平面构成是一门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是一门专门研究造型要素的分割与组合。
研究视知觉与表现形式探讨形式美的课程。
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更高层次的造型能力,审美判断力。
通过研究,明确构成设计的目的,理解造型的基本要素,掌握构成的基本原理,熟悉设计法则,能将构成的知识运用到专业设计中。
教学重点:平面构成的造型元素及形式。
教学难点:形式美法则的理解及灵活运用。
教学内容:1.平面构成概论.2.设计中形式美的基本要素.3.平面构成成的造型要素.4.基本形.5.骨骼.6.平面构成的形式.第一章平面构成概论教学目的:认识构成的理念,阐述平面构成的意义.教学重点:平面构成的概念,构成设计的理念.教学难点:构成设计作为造型训练的一种手法与传统,美术具象手法的差异与关联.授课方式:讲授课题导入:XXX:1919年,德国建筑大师XXX建立"国家XXX"是欧洲现代主义设计核心。
XXX奠定了平面设计的思想和风格基础,将构成纳入现代教学体系。
包豪斯构成主义摆脱纯艺术目的,把它与艺术结合,为生活服务。
1923年XXX辞职,由匈牙利出生的艺术家XXX接替他负责基础课程。
XXX是构成派的追随者,他将构成主义的要素带进了基础训练,强调方式和色彩的客观分析,注重点、线、面的干系。
通过实践,使学生了解如何客观地分析两度空间的构成,并进而推广到三度空间的构成上。
这些就为工业设计教育奠定了三大构成的基础,同时也意味着XXX开始由表现主义转向理性主义。
另一方面,构成主义所倡导的抽象几何形式,又使XXX在设计上走向了另一种形式主义的道路。
在设计理论上,XXX提出了三个基本观点:①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②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③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来进行。
这些观点对于工业设计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使现代设计逐步由理想主义走向现实主义,即用理性的、科学的思想来代替艺术上的自我表现和浪漫主义。
平面构成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法则;(2)掌握平面构成的元素和基本构成形式;(3)熟悉平面构成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
2. 技能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提高学生的平面构成设计能力和审美能力;(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平面构成作品的创作。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平面构成学习的兴趣;(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3)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平面构成概述介绍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在我国的应用。
2. 平面构成元素讲解点、线、面、体等基本元素的特点、组合方式和在构成中的应用。
3. 平面构成形式介绍重复、对称、近似、放射、分割等基本构成形式,并举例说明。
4. 平面构成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分析平面构成在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装帧设计等领域的应用。
5. 平面构成作品欣赏与评价欣赏国内外优秀的平面构成作品,并进行评价和分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平面构成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理论结合实例,讲解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法则,使学生掌握平面构成的理论知识。
3. 实践操作安排学生进行平面构成作品的创作,包括点、线、面、体等元素的组合,以及基本构成形式的运用。
4. 作品展示与评价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邀请同学和教师进行评价,互相学习、交流。
5.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平面构成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重要性,并提出拓展思考。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使学生掌握平面构成的基本理论。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优秀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设计能力。
3. 实践操作法:通过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学生的平面构成设计能力。
4. 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平面构成知识的掌握程度;2. 学生平面构成作品的创意和表现力;3.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互动效果;4. 学生对平面构成学习的兴趣和态度。
大学平面构成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平面构成授课教师:[教师姓名]授课班级:[班级名称]授课时间:[具体日期]授课地点:[具体教室]课时:2学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要素、原则和方法,掌握平面构成的创作技巧。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平面构成原理进行创意设计的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平面构成艺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2. 平面构成的要素:点、线、面3. 平面构成的原则:对比、对称、平衡、节奏、比例、主次4. 平面构成的创作方法5. 实例分析及实践操作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要素、原则和创作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将平面构成原理运用到实际创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要素、原则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经典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平面构成的应用。
3.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创作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激发创新思维。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 通过展示一些平面构成的经典作品,激发学生对平面构成艺术的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平面构成?它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二)讲解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要素、原则和方法1. 讲解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使学生明确平面构成的定义。
2. 讲解平面构成的要素:点、线、面,以及它们在平面构成中的作用。
3. 讲解平面构成的原则:对比、对称、平衡、节奏、比例、主次,使学生掌握平面构成的审美法则。
4. 讲解平面构成的创作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平面构成原理进行创作。
(三)案例分析1. 分析经典平面构成案例,让学生了解平面构成在实际设计中的应用。
2. 通过对比分析,使学生掌握平面构成的设计技巧。
(四)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平面构成设计。
2.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平面构成教案》课件
《平面构成教案》课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及其重要性;(2)掌握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和基本原则;(3)学会运用平面构成原理进行创意设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2)学会运用平面构成原理,提高设计作品的视觉效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自主探究的学习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平面构成的概念与意义(1)引导学生了解平面构成的定义;(2)讲解平面构成在设计领域的重要性。
2. 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1)介绍点、线、面等基本元素的特点;(2)分析基本元素在平面构成中的作用。
3. 平面构成的基本原则(1)讲解对比与统一、对称与均衡、重复与变化等基本原则;(2)举例说明基本原则在实际设计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及其重要性;(2)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和基本原则;(3)平面构成原理在实际设计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1)如何运用平面构成原理进行创意设计;(2)如何在实际设计中灵活运用基本元素和基本原则。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基本元素和基本原则;(2)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设计作品,引导学生理解平面构成的实际应用;(3)实践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提高设计能力。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案例等教学资源;(2)设计软件:辅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优秀设计作品,引导学生关注平面构成;(2)提问:“你们认为平面构成在设计中有什么作用?”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及其重要性:(1)讲解平面构成的定义;(2)阐述平面构成在设计领域的重要性。
3. 介绍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1)讲解点、线、面等基本元素的特点;(2)分析基本元素在平面构成中的作用。
4. 讲解平面构成的基本原则:(1)讲解对比与统一、对称与均衡、重复与变化等基本原则;(2)举例说明基本原则在实际设计中的应用。
《平面构成教案》课件
《平面构成教案》课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及其重要性;(2)掌握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如点、线、面、色彩等;(3)学会运用平面构成原理进行创意设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2)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平面构成在实际设计中的应用;(3)采用小组讨论、作品展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沟通与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平面构成的兴趣,提高审美情趣;(2)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敢于表达的精神风貌;(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互助共进的集体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1)平面构成的定义;(2)平面构成在设计中的重要性。
2. 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1)点、线、面的概念与分类;(2)色彩的基本知识。
3. 平面构成的基本原理(1)对比与和谐;(2)重复与节奏;(3)对称与平衡;(4)集中与分散;(5)视错觉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及其重要性;(2)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及其运用;(3)平面构成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实际设计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1)平面构成原理在实际设计中的灵活运用;(2)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展示平面构成作品,引导学生关注;(2)提问:“你们认为平面构成在设计中有什么作用?”2. 教学新课:(1)讲解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2)介绍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3)阐述平面构成的基本原理。
3. 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平面构成在实际设计中的应用案例;(2)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平面构成原理;(3)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4. 实践环节:(1)学生分组进行平面构成创作;(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疑问;(3)作品展示,学生互相评价,教师总结。
五、课后作业1. 结合所学内容,分析一幅优秀的设计作品,阐述其平面构成原理;2. 创作一幅平面构成作品,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设计;六、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自我评价,反思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平面构成》教学方案
《平面构成》教学方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平面构成的常见方法和技巧。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
3.激发学生对于平面构成的兴趣,提高学生对于视觉设计的理解和认识。
二、教学内容:1.平面构成的概念和原理2.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点、线、面、形状等3.平面构成的常见方法和技巧:平面构图、线条处理、形状组合、色彩运用等4.平面构成的设计原则和规律:对称、比例、重复、韵律、节奏等5.平面构成的应用:海报设计、画册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等三、教学方法: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讲解基本概念和原理,引导学生进行实际练习,加深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优秀的平面构成作品,让学生了解不同方法和技巧的运用,提高设计感知和审美水平。
3.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设计平面构成作品,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设计能力和技巧。
4.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和讨论交流,分享设计经验和心得体会,促进学生之间的学习和互动。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介绍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引导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理解和认识。
2.讲解:讲解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常见方法和技巧,设计原则和规律,应用领域等内容。
3.示范:通过展示优秀的平面构成作品,让学生了解设计的实际运用和效果表现。
4.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平面构成作品的设计实践,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实现创意表达。
5.讨论:组织学生展示作品,并进行讨论交流,分享设计经验和心得体会,提高创作水平和设计能力。
6.总结: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收获,引导学生对于平面构成的认识和理解。
五、教学评价:1.学生的作品:评价学生的平面构成作品,包括设计思路、表现效果、创意表达等方面。
2.学生的表现:评价学生的设计能力、创作水平、思维能力等方面,鼓励学生持续提升。
3.学生的参与度:评价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现,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思考和分享。
平面构成优秀教案.doc
平面构成优秀教案..第一章概论一.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平面构成的一些基本知识,使学生懂得什么是平面构成、什么是“二维设计”,以及什么是造型艺术的美学规律和形式法则。
二.重点与难点分析1、学习重点:平面构成概念,造型艺术的美学规律和形式法则2、学习难点:造型艺术的美学规律和形式法则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讲授、板书)四.课时安排:4课时五.教学过程及主要内容1、导入阶段2、主要内容第一节平面构成概论平面构成是现代设计基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指将即有的形态(包括具象形态和抽象形态――点、线、面、体)在二维的平面内,按照一定的秩序和法则进行分解、组合,从而构成理想的训练方法。
(平面构成是视觉元素在二次元的平面上,按照美的视觉效果,力学的原理,进行编排和组合,它是以理性和逻辑推理来创造形象﹑研究形象与形象之间的排列的方法,是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产物。
)平面构成是一种理性的艺术活动,它在强调形态之间的比例、平衡、对比、节奏、律动、推移等的同时,又要讲究图形给人的视觉引导作用。
平面构成在于探求二度空间世界的视觉文法,形象之建立,骨骼之组织、各种元素之构成规律与规律之突破,造成既严谨又有无穷律动变化的装饰构图。
第二节什么是“二维设计”整个课程更多的是围绕“二维”这一概念展开的。
谈到“二维”,我们可以先确定一下“二维”的定义以及它与“三维”的关系,即“纬度”的基本概念:如果说“一维”只有长度,呈一种相对的线性状况;“二维”则有长度与宽度,呈现一种相对的面形状况;而“三维”有长度,宽度与高度,呈一种体积或空间的状况。
这里我们所谈论的均是在“二维”,也就是平面范围中的一些设计造型的基础问题。
说到“二维设计基础”,首先要提及二维形态的基本元素,即我们平时所说的点、线、面所组成的,与形态相关的质地(肌理)和色彩。
可以说所有的形态都是相对的点、线、面所组成的,与形态想国的又有他们的质地,再就是色彩的问题。
这两方面都与形态相辅相成,有着密切的关系。
完整版)平面构成教案
完整版)平面构成教案教学目的和要求: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基础造型能力,通过理性和感性相结合的设计方法,拓展设计思维,为专业设计提供方法和途径,同时也为各艺术设计领域提供技法支持,为今后的专业设计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生将能够熟练应用各种元素进行平面设计,提高审美和对设计元素的解读能力,形成新的设计思维能力与想象能力,并熟练掌握平面构成的概念与意义、基本要素、形式美法则以及表现方法等。
教学章节:1.平面构成概述2.平面设计的门类、元素和形象3.点、线、面构成4.形式美的基本法则5.构成的形式种类授课计划:本课程为期3周,共48学时。
授课地点:9号楼9603画室授课方式:课堂理论讲授和辅导写生实践。
授课内容:1.构成的起源1919年,德国建筑师XXX创建了著名的“XXX (bahous)”,旨在致力于纯美术与应用视觉艺术的研究,提倡艺术与技术的统一,建立起了现代工业设计的新体系。
XXX贯彻全新的教育理念,以建筑设计为中心,以艺术设计综合化为手段,倡导艺术与技术的统一性,在不断深入实践的教学中寻求现代工业相适应的教育途径。
XXX的设计基础是其核心内容,现代造型和设计教育,主要是教育内容。
1921年,荷兰“风格派”艺术运动领袖XXX来到魏玛,反对神秘主义和表现主义的旧教学理论,提出“艺术和生活不再是分离的两个领域”,倡导艺术与科学、工业与生活相结合的自然形态构成观。
这促使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等基础设计教学方式正式引入教学,成为设计基础教育的典范。
2.构成教育在我国的发展简况我国的构成教育受到日本和香港的影响较晚。
日本学者XXX先生曾留学XXX,回国后在XXX执教,他将Bahaus的基础造型教育应用于日本艺术设计教育当中,称之为“造型法”或“构成”,由此构成课程在XXX落地生根。
In the late 1970s。
China's policy towards foreign affairs and exchange during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d XXX。
《平面构成》教案
本次课标题:平面构成的概述授课班级10美术1 上课时间2课时上课地点教室教学目标能力(技能)目标知识目标①了解平面构成的确立与发展;②掌握平面构成的概念与目的。
①了解平面构成的发展历史;②了解平面构成的概念;③了解平面构成的目的;能力训练任务及案例任务1:欣赏课本图片资料,分析大自然中的平面构成形态任务2:欣赏教师准备图片资料,概括出平面构成的概念和平面构成的目的所在。
参考资料教材以及多媒体图片资料二、教学设计步骤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生活动时间分配告知(教学内容、目的) 本次课主要内容:平面构成的确立与发展、概念与目的。
介绍演示提醒演示思考 5引入(任务项目)通过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图片。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结合平面构成知识进行引导学生进入课程内容中。
提问任务驱动启发式展示图片资料学生欣赏思考讨论、发言10操练(掌握初步或基本能力)对生活中常见的场景能进行抽象概括。
教师示范课件演示阅读并标记要点模仿操作301、教师通过教材上的图片和多媒体资料,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平面构成是强调客观现实的构成规律,把自然界中存在的复杂物象和过程,化解为最简洁的点、线、面;冰研究各种物象的构造、分析其特征,利用大小不同,形状不同的形象之间的互相关系和形象与空间之间的关系,进行分解、组合、重构、变化,创造理想的心视觉形象,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构思和设计。
2、陈述平面构成从确立到发展的历史。
深化(加深对基本能力的找出一张图片,让学生自己利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分析。
诱导、巡视、个别指导个人操作10体会)归纳(知识和能力)对所讲知识点进行回顾。
讲授课本、课件学生思考10训练巩固拓展检验赏析优秀作品。
启发讲授演示教师准备优秀作品独立操作思考总结懂得了什么?掌握了什么?教师提问课本集体回答 5 作业优秀作品的临摹10 cm*10cm 讲授课件学生操作20 后记。
平面构成教案
平面构成教案
教案名称:平面构成教案
教学目标:
1. 理解什么是平面构成;
2. 熟练掌握平面构成的要素和方法;
3. 能够通过平面构成的工具和技巧进行作图和设计。
教学内容:
一、平面构成的概念介绍
二、平面构成的要素与方法
三、平面构成的示例分析
四、平面构成的实践应用
教学过程:
一、平面构成的概念介绍
1. 进行简要的概念解释,引导学生了解平面构成的基本含义。
二、平面构成的要素与方法
1. 介绍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如线条、形状、色彩等。
2. 讲解平面构成的常用方法,如对比、重复、平衡、统一等。
3. 分别以示例和实际案例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各种要素和方法的应用。
三、平面构成的示例分析
1. 提供一些平面构成的示例,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找出其
中的要素和方法。
2. 引导学生解读示例,发现其中的构成规律和美感。
四、平面构成的实践应用
1. 提供一些实际设计任务,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平面构成要素和方法进行设计。
2. 学生进行设计练习,并进行展示和评价。
教学资源:
1. 平面构成的相关材料和图片。
2. 设计案例和实践任务。
评价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能够了解什么是平面构成,熟练掌握平面构成的要素和方法,并能够应用到实际设计中。
通过实践任务的完成,可以评价学生对平面构成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过程中可以适时与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更深入地思考和理解平面构成的原理和实践。
《平面构成》教案
《平面构成》教案
2022—2023学年第 1 学期
开课系部
所属教研室
课程名称、代码
专业、年级、班级
主讲教师
内容。
③不够可加页。
④红色字体须变更为新内容。
内容。
③不够可加页。
④红色字体须变更为新内容。
内容。
③不够可加页。
④红色字体须变更为新内容。
内容。
③不够可加页。
④红色字体须变更为新内容。
内容。
③不够可加页。
④红色字体须变更为新内容。
内容。
③不够可加页。
④红色字体须变更为新内容。
内容。
③不够可加页。
④红色字体须变更为新内容。
注:①电子课件(如PPT、CAI)不能代替授课教案;②根据要求与解释整理相关项目内容。
③不够可加页。
④红色字体须变更为新内容。
《平面构成教案》课件
《平面构成教案》课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培养学生对形状、色彩、纹理等视觉元素的感知和运用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平面构成的知识创作出具有美感和创意的作品。
二、教学内容1. 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平面构成是指在二维空间内,通过形状、色彩、纹理等视觉元素的组合,创造出一种平衡、和谐、富有变化的视觉效果。
2. 平面构成的原则:对比与统一、对称与均衡、重复与变化、节奏与韵律等。
3. 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点、线、面、色彩、纹理等。
4. 平面构成的应用:海报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应用。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平面构成的知识创作出具有美感和创意的作品。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应用。
2. 示范法:展示优秀作品,分析其平面构成要素和创作方法。
3. 实践法:学生动手实践,创作平面构成作品。
4. 互动法:学生之间交流创作心得,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五、教学准备1. 课件:包括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原则、应用等内容。
2. 优秀作品:展示不同类型的平面构成作品,如海报、广告、包装等。
3. 创作材料:如画纸、画笔、彩色铅笔、剪刀、胶水等。
4. 评价标准:制定评价学生作品的准则,如创意、美感、技巧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优秀平面构成作品,引发学生对平面构成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基本概念:讲解平面构成的定义,使学生了解其在视觉艺术中的重要性。
3. 分析原则:逐个讲解平面构成的基本原则,如对比与统一、对称与均衡等,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4. 学习基本元素:介绍点、线、面等基本元素的特点和应用,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
5. 应用实例:分析平面构成在实际设计中的应用,如海报、广告等,让学生感受平面构成的实际意义。
七、课堂练习1. 布置练习任务: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平面构成知识,创作一幅具有创意的平面构成作品。
平面构成完全详细教案
B、多个面的组合:在整体面分割的基础 上,分割后的面不以并置的状态出现,而 是以搭置、透叠、复合、减缺等形式进行 组合,我们称之为多个面的组合.
4、面的种类及性格
(1)直线轮廓造成的形
轮廓为直线特征的形,蕴含着充实的块 状魅力,具有直线所表现的心理特征:坚 定、直接、果断而充满热情.如正方形、 三角形、梯形等规则形态,或任意折线形 成的不规则形态.
现代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
第一节 概念元素 现代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由概念元素、视觉元素、
关系元素和实用元素四个方面组成. 所谓概念元素是指不可见的,但人们在意念中所
能感觉到的东西,就像线与线交汇处我们会感到 有点的存在,物体的周围有轮廓线,体的周围有 面的存在,等等.以概念元素为条件,根据一定 原则,加以组合构成便会创造出无数理想的抽象 造型.但概念元素必须通过具体的视觉元素来体 现,概念元素包括点、线、面.
点的特性
(1)点是视觉的中 心,点能集中视线
(2)点与点之间有 视线运动,大点对小 点有吸引力
(3)点能构成虚形 的视觉感
(4)点排列成一条 直线时.给人以明确 的直线感
(5)上、下、左、 右放置的点,能给人 以发射的感觉
(6)多点排列成封 闭形时,又可以形成 面的感觉
(7)如果点的环境 改变了,那么形也改 变了,点的性质也就 改变了
以黑白手段,手绘完成.作业尺寸:
20ⅹ20CM
视觉元素
视觉元素是平面构成中的主要的要素内 容.如果在画面上体现出概念的构成元素, 必然通过形态、并借其形态使形状、明暗、 大小、空间、色彩、肌理、位置、重心等 形式因素充分表现出来,这些诸多的形式 因素也即构成了视觉的构成元素
一、形状 形状,是客观物象的外在形态.任何可见物 象都有其形状的存在.所谓形状,即指形所具有的状 态.我们在构成设计中所涉及到的形状,主要是以平面形 为基础去理解与寻求形
平面构成 课程教案
平面构成课程教案教案标题:平面构成课程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和要素;2. 掌握平面构成的不同方法和技巧;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4. 提高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和要素:a. 点、线、面的概念;b. 形状、大小、比例、位置、色彩等要素。
2. 平面构成的不同方法和技巧:a. 线条构成:直线、曲线、粗细、方向、曲率等;b. 形状构成:几何形状、有机形状、正方形、矩形、圆形等;c. 色彩构成:明暗对比、冷暖色彩、色彩搭配等;d. 空间构成:透视、立体感、层次感等。
3. 观察力和创造力的培养:a.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平面构成元素;b. 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和表达;c. 练习素描、速写等技法,提高观察和表达能力。
4. 艺术表达能力的提高:a. 组织学生进行平面构成的创作实践;b.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和技巧进行艺术表达;c. 鼓励学生展示和分享自己的作品,提高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具有明显平面构成特点的艺术作品,引发学生对平面构成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知识讲解:介绍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和要素,以及不同方法和技巧的应用示例。
3.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观察练习,让他们观察周围环境中的平面构成元素,并进行素描或速写实践。
4. 创作实践: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和技巧进行平面构成的创作实践,可以是单幅作品或小组合作作品。
5. 展示和分享:鼓励学生展示和分享自己的作品,让他们互相欣赏和学习,提高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6. 总结回顾: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疑惑。
7. 拓展延伸:提供更多的平面构成实践和创作机会,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继续观察和表达。
教学评估:1. 学生观察练习的成果评估;2. 学生创作作品的评估;3. 学生对平面构成概念和方法的理解程度评估;4. 学生在展示和分享中的表现评估。
教学资源:1. 平面构成的艺术作品图片;2. 素描和速写练习题;3. 创作实践所需的画纸、铅笔、颜料等材料;4. 学生作品展示和分享的场地和设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意义:创造性与活力是设计人员的必备素质。要进行有目的的视觉传达和艺术创造,就必需掌握并应用视觉语言。学习平面构成的意义不仅在于解决平面排版的问题。
教案
2017年10月9日第7周累计1个教案4课时
课题
第一章构成的概念、起源
课型
新授
目的要求
知识
目标
1、了解平面构成起源
2、平面构成的概念、用途与学习意义
3、平面构成的特点、学习目的、学习方法
能力
目标
通过本章所学知识,使同学们能够对平面构成设计有初步的了解。
思想教育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质。
重点
难点
作业批改
问题及分析
教学札记
实用元素:是指设计所表达的内容、目的和功能。
第(3)页,共(4)页
第三部分 课堂小结
通过本堂内容可以系统的了解平面构成的概念、用途与学习意义,综合分析了平面构成的造型要素,对平面构成有了一个系统的了解。
第四部分 课堂作业
收集生活中的点线面构成的物体
作业内容
作业批改纪录
时间
系
班级
应交
实交
缺交作业学生姓名
它要解决两大问题。
1、设计者对形态的认识与再创造。
2、学习和把握视觉语言的基本规律及应用。
四、平面构成设计的元素
概念元素:是在头脑里存在的点、线、面、体。
视觉元素:是将概念元素体现在实际设计中,包括大小、形状、色彩、肌理等。
关系元素:是把视觉元素在画面上进行组织、排列,是形成一个画面的依据完成视觉传达的目的。包括方向、位置、空间、重心等。
分析
1把握艺术设计与平面构成的关系。
②理解和运用平面构成的特点、学习目的和学习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
教具、学具与实验准课学生姓名
教学内容及步骤
第一部分 导入新课
播放图片:包豪斯、格罗佩斯、红蓝椅,让学生联系其中的关系得知成起源,以及什么是平面构成,学习构成的意义和作用。
构成是一种造型概念,按一定的原则将各种造型要素组合成美的形态,其过程和结果称为构成。更明确地说是研究视觉设计中最基本的造型(构成)要素——形、色、体在二维或三维的空间里排列和组合形成的美的形态,是从诸多的审美实践中概括和总结出来的形式法则。
内容包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三大块。
第二部分 讲授新课
一、起源
构成艺术20世纪初起源于俄罗斯的构成主义艺术流派,主要代表人物是塔特林,马列维奇等人。构成主义是一种主体性风格的绘画风格,特点是摆脱了造型艺术再现视觉感受的传统,排斥艺术的思想性、形象性、民族性,把点、线、面、方形、圆形、直线等几何要追溯转变成有象征意义的视觉符号,从而发展成一种新的造型理念并广泛地运用于诸多方面。包豪斯确立了构成的设计基础地位,1919年,德国著名的建筑家、设计理论家瓦尔特格罗佩斯在德国魏玛市建立了“国立包豪斯学院”,这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是欧洲现代主义设计的中心和现代设计教育的发源地。
二、什么是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则是以轮廓塑造形象,是将不同的基本形按照一定的规则在平面上组合成图案。是在平面上运用视觉反应与知觉作用形成的一种视觉语言,按照一定的构成原理,将点、线、面等造型要素在平面上进行排列、组合,构成具有装饰美感的画面,从而创造出新的视觉形象。
第(2)页,共(4)页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三、平面构成的用途与学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