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课时练:1.1连加、连减

合集下载

二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连加连减混合运算_人教新课标(含答案)

二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连加连减混合运算_人教新课标(含答案)

《连加、连减混合运算》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4先加上36,再减去35,得数( )A. 大于4B. 小于4C. 等于42.71-39=( )A. 52B. 42C. 323.得数是36的算式是( )A. 10+30B. 18+18C. 53-254.100-21=( )A. 71B. 79C. 805.64先加上36,再减去35,得数( )A. 大于64B. 小于64C. 等于646.36加上18,再减去12,得多少?算式是( )A. 36+18-12B. 36+18+12C. 36-18-127.三个加数都是14,和是( )A. 32B. 42C. 528.52先加上36,再减去35,得数( )A. 大于52B. 小于52C. 等于69.53先加26再减去13,得多少?列式为( )A. 53+26-13B. 53-26+13C. 53-26-1310.第一个加数是24,第二个加数是30,第三个加数是6,它们的和是( )A. 60B. 54C. 5011.先算减法的算式是( )A. 56+32-75B. 91-59+44C. 73+17+1012.一辆公共汽车上有28人,到站后下车8人,上车10人。

现在车上的人数和28人相比,( )A. 多了B. 少了C. 一样多13.一个工人计划三天做100个玩具小汽车,第一天做了34个,第二天做了37个,没有完成的个数是( )A. 35个B. 34个C. 33个D. 29个14.苹果有32个,梨比苹果少8个,苹果和梨一共有( )A. 24个B. 56个C. 40个15.38先加上52,再减去53,得数( )A. 大于38B. 小于38C. 大于52二、解答题1.苹果42个,桃比苹果少18个,桃有多少个?2.白菜和萝卜共有18筐,白菜有11筐,箩卜有多筐?3.水果店运来80箱水果。

小明运走了24箱,小华运走了29箱。

还剩多少箱?4.小猴子有70个桃,分给妈妈25个,分给爸爸24个,小猴还剩多少个?5.老鸡吃了26条小虫。

经典文档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课时练(附答案)

经典文档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课时练(附答案)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课时练(附答案)1.1认识厘米和米1.在正确的测量方法下面打√。

2. 在○里填上“>”“<”或“=”。

4厘米○ 4米 10厘米○ 9米100厘米○ 1米2米○ 20厘米1米○ 90厘米99米○100米3. 在()里填上cm或m。

一棵树高7()围巾长80()跳绳长1()60()杯子高15()4. 从大到小排一排。

8米 72厘米 1米 80厘米 1厘米 10米5. 算一算。

1米-80厘米=( )厘米 1米+40厘米=( )厘米48米-8米=( )米 35厘米-7厘米=( )厘米答案:1.2.<< = >><3. mcm m cm cm4. 10米>8米>1米>80厘米>72厘米>1厘米5. 20 140 40 281.2 认识线段、解决问题1.在线段的下面画√。

2.量一量。

AB= BC= AC= BD= AD= CD=3.画一画。

(1)画一条8厘米长的线段。

(2)画一条比3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

4.图中各有几条线段。

5.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一支铅笔长20( )。

(2)旗杆高10( )。

(3)一根手指大约宽1( )。

(4)一块橡皮长3( )。

6.圈出合适答案。

答案:1.2. 2cm2cm4cm6cm8cm4cm3. 略4. 6 65.(1)cm (2)m (3)cm (4)cm6. 长窄短2.1不进位加1.列竖式计算。

32+6= 24+3= 59+4=20+67= 33+25= 30+18=2.连一连。

3.二(1)班有男生26人,女生22人,二(1)班一共有多少学生?4.商店里卖出了44个西瓜,还有5个,商店里原来有多少个西瓜?答案:1. 38 27 63 87 58 482.3. 26+22=48(人)4. 44+5=49(个)2.2 进位加1.用竖式计算。

29+45= 36+17= 64+29= 67+16=2. 在里填上“>”“<”或“=”。

26+1536 42+2860 24+385375+1557+15 31+7673+16 48+2756+273.对的在()里打√,错的打×,并改正。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知识点+练习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知识点+练习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知识点+练习x《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知识点汇总1、连加、连减连加、连减的笔算顺序和连加、连减的口算顺序一样,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①连加计算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计算,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加一样,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②连减运算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计算,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减一样,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2、加减混合加、减混合算式,其运算顺序、竖式写法都与连加、连减相同。

3、加减混合运算写竖式时可以分步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加(减)一样,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也可以用简便的写法,列成一个竖式,先完成第一步计算,再用第一步的结果加(减)第二个数。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练习题23+41+9= 27+36+3=25+29+17= 30+23+31=55+6+10= 49+23+11=2+56+8= 2+22+16=35+41+1= 52+7+1=13+6+10= 12+13+31=66+7+15= 3+59+16=5+9+36= 14+37+3=11+6+16= 7+52+7=57+5+11= 80+4+1=6+2+54= 50+46+2=7+56+20= 13+15+4=11+56+10= 6+42+29= 43+43+5= 36+16+22= 50+16+18= 2+13+23= 59+10+9= 34+18+18= 2+27+41= 3+43+29= 19+64+6= 54+26+12= 36+5+25= 4+20+48= 47+31+10= 6+41+51= 81-25-35= 55-14-31= 63-40-1= 98-66-3= 77-1-41= 41-4-28= 99-21-32= 94-79-3= 72-17-37= 95-71-11= 96-33-53= 74-12-11= 68-7-32= 97-7-25= 89-59-27= 33-9-12= 79-19-38= 68-8-37= 97-60-19= 58-6-19= 97-15-63= 81-16-3= 95-6-62= 92-17-71= 50-22-10= 92-81-6= 54-30-20= 78-3-37=61-8-18= 91-43-47= 45-31-1= 82-63-1= 68-5-46= 78-34-14= 86-29-49= 79-39-8= 50-40-1= 61-38-2= 75-16-46= 42-8-13= 10+68-39= 59+31-51= 82-69+77= 46-26+14= 81+13-44= 62-57+94= 64-39+3= 99-34+18= 1+99-68= 80+12-9= 97-36+32= 77+17-20= 77+15-54= 7+26-8= 77-64+67= 13-7+61= 17+80-47= 77+11-54= 59-33+46= 67+23-78= 30+45-69= 1+90-81= 47-35+63= 45-44+48= 98-35+27= 5+88-8= 38+34-59= 51+29-67= 74-59+20= 20-16+33= 48+28-15= 4+80-15=6+86-69= 67+2-52= 88-83+48= 35-21+11= 70-36+24= 59-16+19= 10+75-29= 44-12+11=。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 连加、连减 苏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  连加、连减 苏教版
对不对,集体交流,谁能能来说一说,竖式计算加法和减法需要注意什么?
2口算
483= 17-8-5=
在计算连加、连减的算式时,要按怎样的顺序进行计算?
(从左往右)
3揭示课题:同学对之前学过的内容都掌握的非常棒,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在竖式计算的基础之上继续来学习连加、连减。板书课题:连加、连减。
二、看
能正确计算连加、连减。
教具学具
课件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学生活动
一、导
(出示图片)他们在干什么?对,星期一登山课的时候,这3位同学,进行了一场跳绳p大赛,同学们想不想去看看?(想)如果想去看看,就必须先通过这三位同学给我们带来的小小测验。同学们,友们有信心?
1竖式计算
7418= 62-16=
请同学们打开自己的练习本,男生写第1题,女生写第2题,请叶帅写第1题,王梦茹写第2题。
教师巡视,并找出两个学生的学习单,展台展示。
展示陈果/赵彤彤/沈启颜:请你来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同学们同不同意,你是不是和她想的一样。
下面呢,老师把同学们刚才的想法,写到黑板上!我们一起来,好不好。
5介绍竖式的连写
为了写法简便,我们可以采用竖式连写的计算方法,这样既不容易出错,又简单美观。
6比较
同学们,你们掌握了连加的竖式计算了吗?
完成“试一试”
1连加的竖式计算,我们会了,那么连减的竖式计算,你们敢不敢挑战一下。请同学们完成下面的试一试。
(一个连起来,一个分开来)请戴紫轩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三、练
今天的内容,你回了吗?下面老师带来了几道题,想考考你,看看你是不是真的会了!
1.请同学们,完成学习单上的第1题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1.1《连加连减》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1.1《连加连减》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1.1《连加连减》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连加连减》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时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连加和连减的运算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连加连减的概念,感受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基本运算,但对连加连减的概念和运算规律还不够了解。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

同时,学生对图形的认识和操作还不够熟练,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训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连加和连减的运算方法,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连加和连减的运算方法。

2.难点:理解连加连减之间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例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运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2.准备实物模型和图形,用于直观演示。

3.准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故事中的人物遇到一个问题,需要通过连加连减来解决。

引导学生思考连加连减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例题,让学生观察和思考。

通过实际操作,引导学生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

同时,讲解连加连减的运算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运用连加连减的运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题目难度逐渐增加,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连加连减的知识。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发现连加连减之间的关系,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连加连减的运算规律。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
63
7· 2 − 63
9
先算47+16的和 再算72−63的差
72−(47+16)= 9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连加、连减和 加减混 合 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连加、连减和 加减混 合 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
有简便写法吗? 观察发现,这道混合运算题中
含有小括号。有小括号的应先算小 括号里面的,所以此题应该先算加 法,后算减法。
(教科书第28页例题4)
72−(47+16)=
“( )”叫做小括号, 小括号可以改变运算顺序。
读作:72减去47与16的和。
想一想,应该先算什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连加、连减和 加减混 合 学连加、连减和 加减混 合 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
47 + 11 6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连加、连减和 加减混 合 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连加、连减和 加减混 合 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
四 培优训练 爸爸买了一份儿童套餐和一份成人套餐,
付给营业员70元,应找回多少钱? 解:70−24−27=19(元)
或70−(24+27)=19(元)
儿童套餐 成人套餐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连加、连减和 加减混 合 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
课后作业 1. 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 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连加、连减和 加减混 合 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
2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3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第4课时
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一 复习导入 56−3+9= 62 63−56+45= 52

第二单元《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练习课》(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第二单元《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练习课》(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练习课》年级:二年级上册科目:数学教材版本: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连加、连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加减混合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应用。

教学重点:1.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

2. 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

2. 解决实际问题时,正确运用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展示例题和练习题。

2. 学生准备计算器、草稿纸、铅笔等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复习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加法、减法知识,为新课做好铺垫。

2. 提问: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加法和减法,那么大家知道什么是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吗?二、新课讲解1. 讲解连加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教师通过PPT展示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总结出连加的计算方法。

2. 讲解连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教师通过PPT展示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总结出连减的计算方法。

3. 讲解加减混合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教师通过PPT展示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总结出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1. 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解题心得。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的知识点。

2. 学生发言,教师点评。

五、作业布置1. 请同学们完成课后练习题。

2. 家长签字,检查孩子的计算过程和答案。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练习、交流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要加强课堂管理,确保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还需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 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为学生学习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打下坚实基础。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时练:练习一 连加、连减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时练:练习一 连加、连减

练习一 连加、连减
1.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46+25+17= 37+28+19= 54+20+16=90-58-24= 7+59+20= 72-6-40=
2.看谁算得对。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4.用竖式计算。

34+12+17= 80-13-37= 计算连加、连减
混合运算,要按照从
左往右的顺序依次
计算。

前面算式的得
数,作为后面算式的
加数(或被减数),你
明白题意了吗?计算
的时候要认真呦!笔算加法时,相同数
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个位上的数相加满
十,要向十位进1。

笔算减法时,相同数
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个位上的数不够减,
从十位退1当10,与
原来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减。

答案1. 46+25+17=88(先算46+25=71,再算71+17=88) 37+28+19=84(先算37+28=65,再算65+19=84) 54+20+16=90(先算54+20=74,再算74+16=90) 90-58-24=8(先算90-58=32,再算32-24=8)
7+59+20=86(先算7+59=66,再算66+20=86)
72-6-40=26(先算72-6=66,再算66-40=26)
2. 25 40 46 63 71 80 68 45 18 9
3.78 94 36 13 28 2 66 49
4.34+12+17=63 80-13-37=30 (竖式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