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软件开发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
软件开发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
软件开发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从需求分析开始,到设计、编码、测试、维护等各个阶段都需要考虑质量管理。
这是因为软件开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每个阶段的质量问题都会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
2.软件质量管理需要有一套完整的体系,包括质量计划、质量保证、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估等环节。
这些环节需要相互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才能有效地提高软件产品的质量。
3.软件质量管理需要注重过程控制,即在开发过程中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防止问题扩大化。
同时,也需要注重结果控制,即在最终产品交付前对产品进行全面的测试和评估,确保产品质量达到预期标准。
4.软件质量管理需要注重持续改进,即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和流程,以逐步提高软件产品的质量水平。
5.软件质量管理需要注重团队合作,即在软件开发团队中,各个角色需要相互协作,形成一个高效的团队,共同推动软件质量的提高。
软件产品的质量是从六个方面来衡量的,分别是功能性、可靠性、可用性、效率、可维护性和可移植性。
与其他产品相比,软件产品的质量具有特殊性。
具体来说,软件产品的质量难以制定具体的、数量化的标准,没有相应的国际标准或行业标准。
软件产品的质量没有绝对的合格/不合格界限,而且软件产品之间很难进行横向的质量对比。
因此,软件产品的质量指标的量化手段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
软件产品的质量管理应该贯穿软件开发的全过程,需要注重过程控制和结果控制,持续改进和团队合作。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除了编码和测试之外,还需要进行系统测试和回归测试,以确保软件的稳定性和缺陷修复。
然后才能考虑将软件交付出厂。
为了确保软件质量,需要掌握适当的放行标准。
然而,完全零缺陷的软件几乎是不可能的。
对于遗留的缺陷,需要进行充分的分析,并在今后的升级中解决。
只要能够满足用户需求,软件的遗留缺陷并不会对质量造成太大影响。
大型软件开发是一项资源消耗大、时间跨度长、技术复杂的过程。
例如,开发"NetGuard"告警监控软件需要30到40名软件工程师花费半年左右的时间。
软件开发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软件开发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在现代社会中,软件已经成为人们工作、生活和娱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要想开发出高质量的软件,质量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探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一、需求分析阶段中的质量管理在软件开发的需求分析阶段,质量管理首先应该重视的是对用户需求的分析和确认。
这个阶段存在误差,就可能会对软件的开发过程产生一系列的影响。
在进行需求确认时,我们应该精确地理解用户的需求,建立文档以保证对每个需求的了解,并通过与客户进行沟通,确保他们的需求得到了充分的理解。
此外,需求分析过程中的变更也需要被考虑到,并在软件开发的整个过程中得到跟踪。
二、软件设计阶段中的质量管理在软件设计阶段,我们需要尽可能地详细描述各项功能的实现方法,确保系统可以达到用户需求预期。
在这一阶段中,我们可以采用多种工具和技术来进行软件设计的质量管理。
设计评审是保证软件设计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
通过评审,我们可以发现设计过程中的缺陷并及时纠正,确保设计能够完全满足用户需求,提高软件质量,减少软件缺陷和故障。
三、软件开发阶段中的质量管理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我们需要及时对软件进行测试和调整。
测试阶段的质量管理尤其关键,因为软件测试的质量直接影响软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进行测试前,我们应该准备好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人员要素致力于覆盖所有可能出现的故障,尽可能准确地模拟软件的实际使用场景。
在软件测试阶段,我们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测试环境的设置测试环境的仿真程度需要尽量接近实际使用情况,确保测试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2. 测试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测试人员需要具有较高的素质和丰富的实际经验,能够利用各种测试工具进行测试工作,发现软件中的各种问题。
3. 测试用例的质量测试用例需要尽可能全面,准确覆盖软件使用环境,最好采用不同的测试技术进行测试。
四、软件发布和部署阶段中的质量管理在软件发布和部署阶段,我们需要确保软件整体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发布前需要有足够的准备,包括消除所有的Bug,进行足够的测试,描述清楚下一阶段所需的软件实现,让所有相关人员都知晓软件的发布和部署情况。
质量管理体系在软件开发中的运用
质量管理体系在软件开发中的运用在当今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软件开发已经成为各行各业发展所必需的一项重要技术。
而软件开发中有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即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应用,对于保障软件开发的质量和用户满意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质量管理体系在软件开发中的运用。
一、质量管理体系的概述质量管理体系(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QMS)指的是为了实现组织的质量方针和目标,通过规定质量政策、质量目标、质量流程和质量责任等,用以满足内外部需求的体系。
在软件开发中,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定义、规范和改进各个环节的质量要求,以确保开发出高质量的软件产品。
二、质量管理体系在软件开发生命周期中的应用软件开发生命周期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部署和维护等阶段,质量管理体系的应用贯穿整个流程。
1. 需求分析阶段需求分析是软件开发的首要步骤,而质量管理体系在需求分析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需求:通过系统的需求收集和沟通,确保需求明确、准确,并与用户达成一致。
(2)需求规范化:将需求转化为明确、可量化的文档,以便于后续的开发和测试工作。
(3)需求验证:通过与用户的反馈和验证,确定需求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2. 设计阶段在软件设计阶段,质量管理体系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架构设计:制定清晰的系统设计架构,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可扩展性和易维护性。
(2)模块划分:合理分解系统功能,划分可管理的模块,便于各个模块的开发和测试。
(3)设计评审:进行设计评审,发现和纠正设计中的问题和缺陷,确保设计的质量和可行性。
3. 编码阶段在软件编码的过程中,质量管理体系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编码规范:制定统一的编码规范,规范编码风格和命名规范,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2)代码复审:进行代码复审,发现并修复潜在的问题和错误,提高代码的质量和可靠性。
(3)单元测试:进行单元测试,验证编码的正确性和功能的实现。
软件开发公司中的质量管理体系
软件开发公司中的质量管理体系在当今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软件开发成为了众多企业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为了确保软件开发过程中的质量和效率,软件开发公司普遍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
本文将探讨软件开发公司中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其定义、特点以及实施过程等。
一、质量管理体系的定义和意义质量管理体系是指在软件开发公司中建立的一套覆盖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管理体系,其目的是为了提供高质量的软件产品和服务。
它通过规范和管理软件开发流程,确保软件产品具备以下特点:1.合规性:软件开发公司需要遵守相关标准和规定,保证软件产品符合法律法规和行业要求;2.可靠性:软件产品应稳定、可靠地运行,保证其在各种环境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3.可维护性:软件产品应易于维护和升级,以适应业务的发展和变化;4.高效性:软件产品应高效地满足用户需求,并具备良好的用户体验。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对于软件开发公司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可以帮助公司提高软件产品的质量和客户满意度,从而增加市场竞争力。
其次,它有助于规范软件开发流程,减少错误和重复工作,提高开发效率。
最后,它可以降低公司的风险,减少因质量问题引发的客户投诉和法律纠纷。
二、质量管理体系的特点软件开发公司中的质量管理体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全面性:质量管理体系应覆盖整个软件开发过程,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上线等各个环节,确保每个环节都遵循相应的规范和流程。
2.持续性:质量管理体系是一个持续改进和优化的过程,需要不断地监控和评估软件开发流程,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3.员工参与:质量管理体系需要每个员工的积极参与和贡献,他们应该具备相应的培训和技能,能够按照规范和流程执行工作。
4.客户导向:质量管理体系应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确保软件产品能够满足客户的期望和要求。
三、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过程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过程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制定质量管理手册:软件开发公司首先需要制定一份详细的质量管理手册,规定公司的质量方针、流程和标准。
软件开发质量管理体系说明(模版)
软件开发质量管理体系说明(模版)软件开发质量管理体系说明(模板)1. 背景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质量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一个良好的质量管理体系可以确保软件开发过程的顺利进行,并最终提供高质量的软件产品。
本文档旨在介绍软件开发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框架和要素。
2. 概述软件开发质量管理体系是一个由各项政策、流程和指导方针组成的框架。
它旨在引导软件开发团队在开发过程中遵循一系列的标准和最佳实践,以确保所开发的软件符合预期的质量要求。
3. 质量管理体系要素3.1. 质量政策软件开发质量管理体系的第一个要素是制定明确的质量政策。
质量政策应包括关于质量目标和承诺的陈述,以及组织对质量管理的重视和支持。
3.2. 质量流程质量流程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它涵盖了软件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部署等各个阶段。
质量流程应包括具体的工作流程、质量控制点和质量评估方法。
3.3. 质量指导方针质量指导方针是帮助软件开发团队在实践中遵循最佳质量实践的指南。
它可以包括代码编写规范、测试方法、缺陷管理等方面的指导。
3.4. 质量评估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还应包括质量评估和改进的机制。
通过定期的质量评估,可以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这包括对开发流程、测试策略和团队绩效等方面的评估。
4. 监督和培训为了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监督和培训是必不可少的。
监督包括定期的审核和检查,以确保各项质量管理要素得到遵循。
培训则是为团队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以便他们能够有效地实施质量管理要求。
5. 结论软件开发质量管理体系是一个关键的管理工具,它有助于保证软件开发过程中的质量和效率。
通过遵循质量管理体系的要素和原则,可以提高软件产品的质量,并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期望。
以上是软件开发质量管理体系说明的基本模板,具体的实施细节需要根据组织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软件开发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与控制
软件开发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与控制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质量管理与控制是确保软件产品达到预期质量标准的重要环节。
质量管理与控制涵盖了从需求分析到测试、发布和维护的各个阶段,旨在提高软件的可靠性、可用性和性能,为用户提供优质的软件产品。
第一步是建立明确的质量目标。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明确的质量目标对于指导团队的努力至关重要。
质量目标应该具体、可度量和可追踪。
例如,质量目标可以是软件的稳定性要求、界面的友好性以及响应时间的快速性等方面。
团队成员应该了解这些目标,并努力达到或超越它们。
第二步是制定详细的质量计划。
质量计划是一份详细的文件,描述了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实施的质量管理策略和活动。
质量计划应该包括质量标准和指标、质量保证活动、质量控制活动、测试计划和质量培训计划等内容。
通过制定详细的质量计划,团队可以有条不紊地推进质量管理和控制工作。
第三步是进行质量保证活动。
质量保证活动旨在确保软件产品符合质量标准和用户要求。
其中一个关键的活动是质量审查。
质量审查包括对需求、设计和代码的审查,旨在发现和纠正潜在的问题和缺陷。
质量审查需要严格的标准和流程,并由经验丰富的团队成员进行。
第四步是进行质量控制活动。
质量控制活动旨在监控和评估软件开发过程中的质量状态,并及时采取措施纠正问题。
其中一个重要的活动是测试。
测试是评估软件产品质量的有效手段,可以发现和修复潜在的缺陷和错误。
测试应该覆盖软件的各个方面,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等。
此外,质量控制还包括配置管理、变更管理和故障管理等活动,旨在确保软件开发过程的可控性和稳定性。
最后,需要持续监控和改进质量管理和控制过程。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质量管理和控制是一个不断改进的过程。
团队应该收集和分析质量相关数据,并根据数据的分析结果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此外,团队应该加强经验总结和知识分享,以提高整个团队的质量意识和能力。
总之,质量管理与控制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至关重要。
通过建立明确的质量目标、制定详细的质量计划、实施质量保证和控制活动,并持续监控和改进质量管理过程,团队可以提高软件产品的质量,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期望。
软件开发流程中的质量管理
软件开发流程中的质量管理一、引言软件质量管理在软件开发流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一个好的软件产品必须始终保持高质量的状态,因此质量管理必须贯穿整个软件开发过程。
本文将从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与维护等方面阐述软件开发流程中的质量管理。
二、需求分析阶段的质量管理在需求分析阶段,质量管理主要是针对需求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需求的质量对于软件开发的成功至关重要,因此,需求分析阶段的质量管理必须严格按照标准化的要求进行。
具体而言,需求管理必须采用全方位的方法,包括需求的收集、确认、分析和审核等环节。
只有将需求确切明确,才能够保证软件在后续开发阶段能够得到正确的开发、测试和交付。
三、设计阶段的质量管理设计阶段是软件开发流程中较为关键的一个环节。
在设计阶段,软件的总体框架和组成部分得到明确的定义,因此,设计的质量必须得到高度重视。
在设计阶段,质量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设计必须符合概念的完整性和正确性的要求。
其次,设计的过程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规范和标准化要求进行。
最后,设计的工具和环境必须得到充分的保障和支持。
四、编码阶段的质量管理在编码阶段,质量管理必须重点关注代码的正确性、可维护性和可验证性。
要保证代码质量,首先必须使用优秀的开发工具和环境,其次必须严格遵守编码规范和标准化要求,保证代码的规范性和可读性。
此外,在编码阶段,必须采用相应的测试手段和工具,对编码进行严格的测试和评估,确保编码的质量。
五、测试阶段的质量管理测试阶段是软件开发流程中最后一个阶段,也是软件质量管理的最后一道关卡。
在测试阶段,质量管理重点关注测试用例的设计和执行,测试结果的分析和评估,错误的跟踪和解决等问题。
测试用例的质量必须得到充分保证,测试结果必须经过严格的验证和评估。
一旦发现错误,必须尽快实施正确的修复措施。
六、维护阶段的质量管理维护阶段是软件开发流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同样也需要进行质量管理。
在维护阶段,质量管理应该关注软件性能的优化、故障的分析和定位、系统的更新和完善等方面。
软件质量管理制度(详细)
软件质量管理制度(详细)软件质量管理制度一、管理组织我们公司的软件质量保证活动由质量管理人员负责管理、检查和汇报。
公司相关部门经理以及项目中的项目经理、程序经理、开发经理、测试经理、产品经理、测试经理和用户教育经理都是质量保证活动中的第一责任人。
二、软件开发过程我们公司的软件开发过程分为以下8个阶段:项目策划阶段、需求分析阶段、设计阶段、开发阶段、测试阶段、实施阶段、验收阶段和维护阶段。
每个阶段的主要活动包括:业务启动和项目规划、需求分析、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软件开发、软件测试、系统实施和用户培训、用户试用和验收以及维护。
每个阶段结束后,必须对相应的里程碑进行检查,方式为评审或批准。
三、项目文档我们的项目文档分为两种:管理类文档和技术类文档,所有文档必须保存于知识库及相应的VSS库中。
文档共有三种状态:编制完成、审核通过和批准通过。
其中,管理类文档只有编制和批准两种状态,技术类文档拥有所有三种状态。
所有文档必须明确说明当前文档版本号。
管理类文档包含以下类型:计划、总结、报告、会议纪要、备忘录和申请等。
技术类文档包含:设计文档、需求文档、测试设计文档、界面原型软件、使用手册、安装手册、技术白皮书、培训资料、源代码和软件产品等。
除VSS库中的文档以外,放入知识库中的文档由部门助理统一放入,文档必须批准通过。
文档的编制、审核和批准可在文档中直接写明,也可使用单独的审批文档进行说明。
每个项目在不同阶段必须产生的文档如下,但不限于此:1.项目开始前:合同、技术方案和市场立项表。
以上文档存放于知识库。
2.项目策划阶段:业务启动表(EXCEL格式)、项目规划(WORD格式)和项目进度(PROJECT格式)等。
必须使用规定模板编写。
以上文档存放于知识库。
3.需求分析阶段:需求模型(EA格式)、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WORD格式)、单据报表格式(EXCEL格式)、需求分析评审表(WORD格式)和需求分析计划(WORD格式和PROJECT两种格式)。
软件研发质量管理体系
软件研发质量管理体系
软件研发质量管理体系是指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规定、流程和标准来保证软件研发的质量。
这种管理体系可以帮助研发团队在开发过程的各个阶段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软件的质量和可靠性。
软件研发质量管理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质量管理原则:制定质量管理方针和目标,确保软件开发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
2.质量管理计划:制定软件研发的计划,包括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计划,以便保证软件开发质量。
3.质量保证:采用质量管理工具和技术,确保软件研发过程中的质量。
4.质量控制:在整个软件开发过程中对软件进行测试和验证,以确保软件满足用户的需求和质量标准。
5.质量改进:通过对软件开发过程的监测和改进,不断提高软件研发的质量和效率。
软件研发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可以带来以下好处:
1.提高软件研发的质量和可靠性,从而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期望。
2.降低软件开发过程的风险,减少软件开发的成本和时间。
3.增强软件开发团队的凝聚力,促进团队间的协作和沟通。
4.提高组织的声誉和品牌价值,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
综上所述,软件研发质量管理体系是软件开发过程中非常重要的
一环,它对于提高软件研发的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实施软件研发质量管理体系,可以提高软件开发的质量和可靠性,降低开发成本和风险,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和竞争优势。
软件开发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软件开发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一、引言软件开发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是确保软件产品能够满足用户需求、功能完整、系统稳定以及符合设计要求的关键环节。
在软件开发的整个过程中,质量管理从需求分析开始直至软件交付使用都贯穿其中,是构建高质量软件产品的基石。
本文将依次介绍软件开发过程中的质量管理的几个关键方面。
二、需求管理软件项目开始之初,需求管理是关键的一环。
在需求管理中,重要的是明确用户需求、功能要求、性能要求和界面要求等方面。
通过与用户的充分沟通,准确理解用户需求,并借助适当的需求管理工具,可以有效降低需求变更的风险,提高软件开发过程的效率和质量。
在需求管理中,需求评审和需求跟踪是两个不可忽视的环节。
需求评审可以确保需求的准确性和可行性,而需求跟踪可以追踪每个需求的实现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需求的问题,保证软件产品能够满足用户期望。
三、设计管理设计管理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软件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产品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在设计管理中,需要关注软件体系结构设计、模块设计和界面设计等。
软件体系结构设计要合理划分各个模块的职责,确保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
模块设计要符合高内聚低耦合的原则,保障代码的可重用性和可维护性。
界面设计要符合用户友好的原则,提升软件的易用性。
通过设计评审和代码静态检查等手段,可以及时发现设计问题,确保软件设计的质量。
四、编码管理编码管理是软件开发的核心环节之一。
在编码管理中,代码的质量和规范性是关键。
编码规范的定义和执行可以统一团队的编码风格,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代码审查是编码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代码的检查和评审,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和错误,提升代码的质量。
在编码管理过程中,还应该关注代码的性能优化、异常处理和安全防御等方面,以确保软件在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五、测试管理测试管理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软件测试的目的是发现并修复软件中的缺陷和问题,保证软件的质量。
软件工程质量管理体系说明
THANKS
感谢观看
优化配置管理流程
实施版本控制
使用版本控制系统(如Git),确保代码的版 本控制和追踪。
定期进行代码备份
避免因版本冲突或错误修改导致的问题,确保 代码的安全性。
配置管理培训
对团队成员进行配置管理培训,提高他们对配置管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定期进行培训与技能提升
提供技术培训
定期组织技术培训和分享会,使团队成员不断掌握新技术和方法 。
领导力培训
为团队领导提供管理和领导力培训,提高团队整体执行力和创新 能力。
个人技能提升计划
为每个团队成员制定个人技能提升计划,鼓励他们不断学习和成 长。
06
软件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的案例 分析
案例一:某互联网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背景介绍
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实施效果
该互联网公司主要从事在线支付、社 交网络、电子商务等业务,质量管理 体系建设是公司战略发展的重要组成 部分。
集成测试
将各个模块集成测试,确保模 块之间的协调和整体功能的稳 定。
选择编程语言
根据项目需求和开发团队的技 术能力,选择合适的编程语言 进行开发。
单元测试
对编写的代码进行单元测试, 确保每个模块的功能正常。
验收测试
根据规格说明书,对软件进行 全面的验收测试,确保软件质 量达到预期。
发布与部署
打包发布
基于过程的管理:软件 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应关 注软件开发和维护的全 过程,以及与软件相关 的各种活动。通过对过 程的持续改进和优化, 提高软件质量。
预防胜于治疗:在构建 软件工程质量管理体系 时,应注重预防潜在的 问题和风险,而不是仅 仅依靠检测和修复。通 过提前识别潜在问题并 采取措施来避免它们的 发生。
软件开发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
软件开发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软件开发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1.质量管理体系概述质量管理体系是组织内部的一套系统和程序,旨在确保产品或服务满足既定的质量标准。
在软件开发领域,质量管理体系有助于确保软件产品的可靠性、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和用户满意度。
该体系涵盖了软件开发的全过程,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部署、维护和升级等环节。
2.质量计划与目标质量计划是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它定义了组织的质量目标和行动计划。
质量计划应与组织的目标和战略相结合,以确保软件产品的质量水平与组织的目标相一致。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质量计划应明确规定软件产品的质量标准、验收准则和测试计划等。
3.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它涉及对用户需求的理解、分析和定义。
在这个阶段,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对用户需求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以确保软件产品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
同时,需求分析阶段还需要对项目的范围、时间和成本进行初步的规划。
4.设计阶段设计阶段是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制定软件产品的设计方案。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在设计阶段考虑软件的可靠性、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和性能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软件产品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和预期的标准。
设计阶段还需要进行技术风险评估,以确保项目的技术可行性。
5.编码与测试编码与测试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它涉及将软件设计转化为实际的软件产品。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在编码与测试阶段遵循代码规范、代码审查、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等程序,以确保软件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此外,代码审查还可以识别潜在的安全风险和漏洞,并进行及时修复。
测试阶段应对软件的各项功能和性能进行全面的检测和验证,以确保软件产品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和预期的标准。
测试阶段还需要对测试用例进行详细的规划和设计,以确保测试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6.发布与部署发布与部署是将软件产品从开发环境部署到生产环境的过程。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在发布与部署阶段进行严格的配置管理和版本控制,以确保软件产品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软件开发公司的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过程规范与标准化管理
软件开发公司的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过程规范与标准化管理一、引言随着软件行业的发展,软件开发公司对于产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确保软件产品能够符合用户需求并具备稳定可靠的性能,建立一个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软件开发公司的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过程规范与标准化管理。
二、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过程规范1.需求分析与规划在建设质量保证体系之前,软件开发公司需要明确产品的需求和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规划。
这包括明确质量目标、确定开发流程、分配资源以及制定时间计划等。
这一步骤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整个建设过程符合公司的发展需求。
2.流程设计与优化在制定开发流程时,软件开发公司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与优化。
合理的流程设计能够提高开发效率,并有效降低错误和缺陷的发生。
流程中应包含规范的开发环境搭建、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以及发布等环节,以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够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
3.文档管理与版本控制软件开发过程中的文档管理和版本控制对于质量保证体系的建设至关重要。
公司应建立统一的文档管理系统,规范文档的命名、存储和归档方式,并确保文档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同时,版本控制系统能够帮助开发团队追踪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变更,及时恢复或回滚操作,确保软件版本的可控和一致性。
4.人员培训与技能提升质量保证体系的建设还需要注重人员培训与技能提升。
开发团队成员应具备相关的技术知识和质量意识,并随时进行培训和学习。
公司可以组织内外部培训,提供技术分享和交流平台,以提高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标准化管理1.制定标准与规范为了确保质量保证体系的有效实施,软件开发公司需要制定相应的标准与规范。
这包括开发流程标准、编码规范、测试标准等,以规范开发人员的行为和操作。
制定标准和规范的过程应经过充分讨论和吸收行业最佳实践,确保其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2.执行与监控制定标准与规范只是第一步,软件开发公司还需要确保其有效执行和监控。
公司可以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对开发团队的工作进行评估,并及时对不符合标准和规范的情况进行纠正和改进。
软件开发生命周期与质量管理体系
软件开发生命周期与质量管理体系软件开发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软件开发已经成为新兴行业的热点。
但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始终困扰着软件开发者。
为了确保软件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提高软件的开发水平和质量,软件开发生命周期和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变得非常重要。
软件开发生命周期是指从软件需求分析到软件发布完毕所经历的一系列活动过程。
一般来讲,软件开发生命周期主要包括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编码、测试、部署和维护六个阶段。
虽然每个阶段的具体内容和过程会有所不同,但是它们都是相互联系的、不可分割的整体。
需求分析阶段是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的开端。
在这一阶段,开发团队需要认真分析用户需求,确定软件系统的具体功能和安全性需求等。
这一过程是软件生命周期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需求分析不周,往往会导致后续阶段的所有问题。
在这一阶段,开发者需要与客户进行紧密的沟通和交流,深入了解客户的需求,以确定所需开发的软件系统的功能和特性。
软件设计阶段是下一步的关键阶段。
在这一过程中,开发者需要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确定软件系统的架构设计和程序的实现方式。
同时,开发者还需要考虑软件的外观设计和交互方式等问题。
在这一阶段,开发者需要综合考虑应用程序的各种要素,根据软件开发的最佳实践和设计原则,设计出符合客户需求的软件系统。
编码是软件开发的核心部分之一。
在这一阶段,开发者需要将软件设计阶段中的设计成果转化为计算机程序代码实现。
要编写代码,开发者需要掌握一定的编程技能,并严格遵守编程规范。
在编写代码过程中,开发者应该注意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等重要指标。
测试是软件开发的关键环节之一。
在这一阶段,开发者需要使用各种测试方法和工具,对编写好的软件进行测试,以确保软件系统符合客户需求。
测试的过程中应该涵盖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等多个方面,最终的目的是确保软件系统的质量。
部署是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的最后一步。
在这一阶段,开发者需要将其编写的软件系统发布到生产环境中,以供使用。
软件研发质量管理体系
软件研发质量管理体系软件研发质量管理体系是一种系统化的方法,用于确保软件产品在设计、开发、测试和维护阶段的质量。
它包括一系列的实践、工具和方法,旨在增强生产力、降低错误率、提高效率,并促进软件开发过程的连续改进。
下面我们将逐一介绍软件研发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几个要点。
1.质量标准质量标准是软件研发质量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指定了软件产品的质量要求和标准,包括功能性、性能、可靠性、可维护性、易用性等方面。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研发人员需要依据质量标准进行开发、测试和评估。
常用的质量标准有ISO 9000、IEEE标准等。
2.开发过程管理软件开发过程管理是软件研发质量体系的核心之一。
它包括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的规划、执行、监控和控制。
开发过程管理需要明确生命周期中各个阶段的任务、资源、成本等,以确保开发过程的可追溯性和透明度。
3.测试和缺陷管理测试和缺陷管理是质量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它涵盖了测试计划、测试执行、测试评估和缺陷管理等方面。
通过进行充分的测试和缺陷管理,可以降低软件产品的错误率和维护成本,提高软件的可靠性和质量。
4.团队协作和沟通团队协作和沟通是软件开发中必不可少的要点。
它涉及到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沟通和信息共享。
通过有效的协作和沟通,可以避免误解和冲突,提高团队生产力和工作效率。
总之,软件研发质量管理体系是确保软件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
它需要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始终遵循,并不断完善和改进。
通过采取科学的质量管理手段和方法,可以提高软件质量,降低错误率和维护成本,从而保障软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软件开发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
软件开发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前言随着计算机科技的快速发展,软件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之一。
软件的质量问题对生产和使用的各个环节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为了确保软件质量,软件开发过程必须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软件开发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软件开发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是通过一系列活动来确保软件产品质量的。
质量计划在软件开发过程开始前,必须制定详细的质量计划,以确保软件产品能够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
质量计划应包含以下内容:•质量目标:明确质量目标和期望结果。
•质量标准:明确质量标准和规范。
•质量保证活动:明确质量保证活动的开展范围和内容。
•质量控制活动:明确质量控制活动的开展范围和内容。
•质量测量和评价方法:明确质量测量和评价方法,并建立一套计量手段。
质量保证质量保证是通过预防措施来确保软件产品满足质量标准。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质量规范:确定质量规范和标准。
•过程控制:通过控制软件开发过程来确保软件质量。
•培训和教育:为开发人员提供培训和教育。
•复审和审核:进行代码复审和设计审核。
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通过识别和纠正缺陷来确保软件产品的质量。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检测软件缺陷:使用静态分析工具、测试工具和代码审查来发现软件缺陷。
•报告缺陷:将测试报告和缺陷报告提交给开发人员。
•缺陷修复:对报告的软件缺陷进行修复。
软件开发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以下问题:规范缺失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缺乏规范可能导致软件质量问题。
因为软件开发过程中的每个活动都应该有一套规范程序来指导,而这些规范程序不仅应该涵盖开发的各个方面,也应该包括测试和代码审查等方面。
没有充足的测试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缺乏充足的测试可能会导致软件质量问题。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应该有足够的测试来确保软件质量,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等。
不进行充足的测试,可能会导致软件中存在的问题无法及时发现,从而对用户的使用造成不良影响。
缺乏有效的代码审查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缺乏有效的代码审查可能会导致软件质量问题。
软件开发流程中的质量管理
软件开发流程中的质量管理软件开发在现代的技术领域中广泛应用。
它涉及多种工具和技术,比如程序编写、测试、代码审核等等。
要保证软件的高效性和稳定性,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需要实施质量管理。
开发团队需要注意质量管理的各个方面,确保软件开发过程中不出现严重问题。
软件开发的质量管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重要阶段:1. 开发生命周期管理软件开发涉及到多个阶段,例如系统分析、需求分析、设计、实施、测试、上线和维护。
质量管理需要着重关注这些阶段之间的协调和沟通。
如果在开发的某个阶段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软件开发过程。
因此,需要确保在每个阶段完成后有一个形式化的签名和验收,并必须满足规定的要求。
2. 需求管理需求管理通常被认为是开发过程的关键。
质量管理需要始终保持对软件需求的充分了解和准确解读。
这样可以确保开发团队针对正确的需求进行编写,防止出现需求不明确或者不完整等问题。
开发团队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需求管理计划,包括整个需求的跟踪和文档管理,确保在软件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有的需求都被满足。
3. 设计和编码在软件开发的设计和编码过程中,需要质量管理的各种工具。
例如静态代码分析可以有效地检查代码中的错误和漏洞,确保代码的质量和可读性。
在编写代码时,需要注意参考编程规范,并遵循最佳实践。
这些最佳实践将确保代码的清晰度和可维护性,从而简化代码维护的工作。
4. 测试管理测试是软件开发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
好的测试计划需要包括不同种类的测试,例如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等等。
每个阶段的测试都应该是全面的,并且应该检查软件的功能,可靠性和安全性等方面。
测试人员需要确保所有的测试用例都被执行,并要记录和跟踪所有的错误和问题。
5. 风险管理风险管理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非常重要。
因为在软件开发的任何阶段,都有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风险。
例如,需求变更可能会导致时间和成本的增加,或者会让开发人员无法满足业务需求。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要识别和评估风险,并要记录和跟踪所有的风险。
软件开发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软件开发过程中的质量管理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深入,软件已经成为现代工业最为关键的基础设施之一,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而软件的开发质量,直接关系到软件的应用效果和企业的经济效益。
因此,软件开发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显得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定义、方法、步骤等多个方面从深层次探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一、定义软件开发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是指通过对软件开发过程各个阶段和各个环节的管理,以达到规范、可控、优化的软件开发过程,并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估,保证软件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客户要求。
二、方法1、质量管理文化:通过构建具有质量意识和质量文化的团队,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提高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2、质量标准制定:根据客户需求,以及相关法规和标准,制定适合的软件质量标准和测试标准。
3、需求管理:对客户需求进行全面严格的分析,确保准确把握和理解客户需求,充分考虑各种因素,预测各种情况,减少需求漏洞或不全面的风险。
4、设计管理:对软件开发过程中的设计环节进行有效管理,确保软件设计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避免设计不合理带来的质量风险。
5、代码管理:对程序代码进行有效管理,避免编码错误、模块耦合等影响软件质量及维护性能的问题。
6、测试管理:开发对软件进行全面的测试,高效的测试方法包括黑盒测试、白盒测试、性能测试、兼容性测试等,以便全面了解软件的测试情况,及时发现和修正软件缺陷等问题。
7、缺陷管理:对缺陷进行分类、紧急度和优先级排序,并及时分析、发现和解决软件缺陷,确保软件质量和稳定性。
三、步骤1、需求分析:通过客户需求分析,梳理需求并制定需求计划。
2、设计和开发:根据需求,进行系统设计并开发,按规范和标准进行开发和编码。
3、测试和评估:对软件进行全面性能测试及可靠性测试,并评估软件的质量和成熟度。
4、缺陷和问题解决: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收集、审查和分析,并给出解决方案和实施计划。
5、培训和推广:软件开发完成后,需对使用人员进行合适的培训,提高使用率和用户满意度。
大型软件开发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
大型软件开发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一、软件产品质量的特点按照ISO 9126的定义,软件的质量通常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去衡量(定义)·功用性(Functionality),即软件是否满足了客户功能要求;·可靠性(Reliability),即软件是否能够—直在-个稳定的状态上满足可用性;·可用性(Usability),即衡量用户能够使用软件需要多大的努力;·效率(Efficiency),即衡量软件正常运行需要耗费多少物理资源;·可维护性(Maintainability),即衡量对已经完成的软件进行调整需要多大的努力;·可移植性(Portability),即衡量软件是否能够方便地部署到不同的运行环境中。
可见,同其它产品相比,软件产品的质量有其明显的特殊性。
第一,很难制定具体的、数量化的产品质量标准,所以没有相应的国际标推、国家标准或行业标淮.对软件产品而言,无法制定诸如"合格率”、"一次通过率"、"PPM”、”寿命”之类的质量目标。
每千行的缺陷数量是通用的度量方法,但缺陷的等级、种类、性质、影响不同,不能说每千行缺陷数量小的软件,一定比该数量大的软件质量更好.至于软件的可扩充性、可维护性、可靠性等,也很难量化,不好衡量。
软件质量指标的量化手段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
第二,软件产品质量没有绝对的合格/不合格界限,软件不可能做到”零缺陷”,对软件的测试不可能穷尽所有情况,有缺陷的软件仍然可以使用。
软件产品的不完善可通过维护和升级问题来解决.第三,软件产品之间很难进行横向的质量对比,很难说这个产品比那个产品好多少.不同软件之间的质量也无法直接比较,所以没有什么”国际领先”、”国内领先”的提法。
第四,满足了用户需求的软件质量,就是好的软件质量。
如果软件在技术上很先进,界面很漂亮,功能也很多,但不是用户所需要的,仍不能算软件质量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型软件开发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 韩思音 弋陪余 国信朗讯科技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是中国电信和朗讯科技合资的专业从事通信网络管理软件开发的高科技企业,公司位于上海浦东,注册资金2 980万美元,员工达150人,本科以上学历超过95%。
公司在1999年成立后就开展了ISO9001贯标活动,并于2000年8月通过了ISO9001认证。
公司以贝尔试验室的大型软件开发管理流程为基础,建立了自己的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
三年来已经开发了“传输网络集中监控系统NetGuard”、“电信网络资源管理系统NetMaster”两个大型软件系统。
通过ISO9001的贯标活动,加强了公司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强化了软件开发过程的规范性,改进了软件开发过程,保证了软件开发的质量,对加强公司实力、提高市场形象起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通过了ISO9001认证后,审核机构每年要进行一次复查,即监督审核。
如果公司质量体系运行得不好,就可能被暂停证书;如发生重大事故,证书可能被撤消。
除此以外,公司每年还进行一次内审,即公司内部对质量体系运行是否符合ISO9001标准进行的检查,各部门对内审发现的不符合项进行认真整改,由质量管理部验收。
各部门对本部门的工作定期提出改进措施,由质量管理部对其进行验证,使质量体系不断改进。
所以ISO9001的认证对企业的质量体系是有严格管理的,是有保证的。
1 软件产品质量的特点 按照ISO9126的定义,软件的质量通常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去衡量(定义)。
1)功用性(Functionality),即软件是否满足了客户功能要求。
2)可靠性(Reliability),即软件是否能够一直在一个稳定的状态上满足可用性。
3)可用性(Usability),即衡量用户能够使用软件需要多大的努力。
4)效率(Efficiency),即衡量软件正常运行需要耗费多少物理资源。
5)可维护性(Maintainability),即衡量对已经完成的软件进行调整需要多大的努力。
6)可移植性(Portability),即衡量软件是否能够方便地部署到不同的运行环境中。
可见,同其它产品相比,软件产品的质量有其明显的特殊性。
1)很难制定具体的、数量化的产品质量标准,所以没有相应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对软件产品而言,无法制定诸如“合格率”、“一次通过率”、“PPM”、“寿命”之类的质量目标。
每千行的缺陷数量是通用的度量方法,但缺陷的等级、种类、性质、影响不同,不能说每千行缺陷数量小的软件,一定比该数量大的软件质量更好。
至于软件的可扩充性、可维护性、可靠性等,也很难量化,不好衡量。
软件质量指标的量化手段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
2)软件产品质量没有绝对的合格与不合格界限,软件不可能做到“零缺陷”,对软件的测试不可能穷尽所有情况,有缺陷的软件仍然可以使用。
软件产品的不断完善通过维护和升级问题来解决。
3)软件产品之间很难进行横向的质量对比,很难说哪个产品比哪个产品好多少。
不同软件之间的质量也无法直接比较,所以没有什么“国际领先”、“国内领先”的提法。
4)满足了用户需求的软件质量,就是好的软件质量。
如果软件在技术上很先进,界面很漂亮,功能也很多,但不是用户所需要的,仍不能算软件质量好。
客户的要求需双方确认,而且这种需求一开始可能是不完整、不明确的,随着开发的进行不断调整。
5)软件的类型不同,软件质量的衡量标准的侧重点也不同。
例如,对于实时系统而言,效率(Efficiency)会是衡量软件质量的首要要素,公司的集中告警监控软件NetGuard往往对效率就有相当的要求;对于一些需要软件使用者(用户)与软件本身进行大量交互的系统,如公司的资源管理软件NetMaster,对可用性(Usability)就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2 软件产品质量管理的特点 2.1 软件质量管理应该贯穿软件开发的全过程,而不仅仅是软件本身 软件质量不仅仅是一些测试数据、统计数据、客户满意度调查回函等等,衡量一个软件质量的好坏,首先应该考虑完成该软件生产的整个过程是否达到了一定质量要求。
例如在公司软件开发实践中,软件质量控制主要是靠流程管理(如缺陷处理过程、开发文档控制管理、发布过程等),严格按软件工程执行,就能保证质量,例如: 1)通过从“用户功能确认书”到“软件详细设计”过程的过程定义、控制和不断改善,确保软件的“功用性”; 2)通过测试部门的“系统测试”、“回归测试”过程的定义、执行和不断改善,确保软件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3)通过测试部门的“性能测试”,确保软件的效率; 4)通过软件架构的设计过程及开发中代码、文档的实现过程,确保软件的可维护性; 5)通过引入适当的编程方法、编程工具和设计思路,确保软件的“可移植性”等等。
2.2 对开发文档的评审是产品检验的重要方式 由于软件是在计算机上执行的代码,离开软件的安装、使用说明文档等则寸步难行,所以开发过程中的很多文档资料也作为产品的组成部分,需要像对产品一样进行检验,而对文档资料的评审就构成了产品检验的重要方式。
2.3 通过技术手段保证质量 利用多种工具软件进行质量保证的各种工作,如用CVS软件进行配置管理和文档管理、用MR软件进行变更控制、用RATIONAL ROSE软件进行软件开发等。
采用先进的系统分析方法和软件设计方法(OOA、OOD、软件复用等)来促进软件质量的提高。
2.4 软件质量管理的指导思想 2.4.1 缺陷预防 分析过去遇到过的缺陷并采用响应的措施以避免这些类型的缺陷以后再次出现。
这些缺陷可能在当前项目的早期阶段或任务中被确定,也可能是被其它项目所确定。
缺陷预防活动也是项目间汲取教训的一种机制;规划缺陷预防活动;找出并确定引起缺陷的通常原因;对引起缺陷的通常原因划分优先级并系统地消除。
2.4.2 紧紧扣住用户需求 用户分为两种:CUSTOMER和END USER。
前者是付钱的,而后者才是使用者。
两者的要求有时是不同的,所以两方面的要求都要满足。
但是,有时两方面的要求并不一致。
因此,应采取以下方式: 1)采用快速原型法,尽快提供用户软件原型,并及时获取用户的反馈,根据用户的反馈不断修改软件,而不是全部完工后再最后交给用户。
否则,要改的地方可能很多,甚至推翻重来。
2)充分设计之后再编码,防止因考虑不周而返工。
3)牢牢控制对缺陷的修改。
要用专门的软件,记录和跟踪软件缺陷的修复。
缺陷跟踪记录包括:发现人、缺陷描述、修复人、修复记录、确认人、确认结论,通过后才关闭该记录。
4)充分进行软件的系统测试。
软件编码、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后,还要进行充分的系统测试、回归测试,待软件稳定、不再出新的缺陷后,再考虑软件出厂。
5)恰当掌握软件的放行标准。
并不是零缺陷的软件才是质量高的软件,软件零缺陷几乎是不可能的,对遗留的缺陷要充分进行分析,只要能满足用户需求,软件遗留的缺陷可以通过今后升版解决。
3 大型软件开发流程 所谓“大型软件开发”,通常指那些开发过程资源消耗较大、开发时间跨度长、技术复杂的软件开发过程。
例如“传输网络集中监控系统NetGuard”在开发过程中,需要30~40名软件工程师花费半年左右的时间;技术上,NetGuard与其他多达20多家的电信设备提供商的系统的接口进行互联,并且,作为告警集中监控系统,实时性要求很高。
公司大型软件开发流程示意如图1所示,采用螺旋式增量开发方式。
图1 大型软件开发流程示意图 图中1~7是各阶段的输出点,也是质量控制点,有相应的输出文档和软件代码,均需要得到QM的确认。
除了上述7个阶段外,还有项目管理(PM)、变更控制、需求控制、文档控制、用户满意度管理等流程贯穿全部阶段。
为保证大型软件的开发能够顺利进行,在实践中,公司的开发流程设置具有以下特点: 1)项目驱动 由于软件开发过程几乎涉及内部的各个部门,所以采取项目驱动机制来管理软件开发过程,即把为不同客户提供的各个版本的软件开发过程纳入项目管理机制中,以项目的方式来进行各版本软件的开发过程。
内部管理架构采取矩阵方式,纵向以职能为驱动建立各个职能部门(产品管理部、项目开发部、系统测试部、工程部等),横向以项目为驱动,确保职能部门对同时开发的多项目进行支持。
PM(Project Manager)作为项目驱动的主导者,获得公司管理高层的授权和各管理层的认可。
项目驱动机制能够确保更加高效、合理地使用公司内部资源,对开发过程中的问题能够及时响应,使各个职能部门能够更加紧密地合作。
2)有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作依托。
建立独立的、代表公司高层实施质量监控的质量管理部门,通过建立ISO9001质量体系,并吸收CMM的做法,对整个开发过程不断进行优化。
3)相当规模的软件测试手段。
拥有相当规模的专业软件测试部门,从客户的角度对软件进行严格的测试,确保软件的功能、性能能够满足客户的要求。
4 大型软件开发的质量管理体系 实施ISO9001,首先要求总经理亲自抓质量体系。
总经理要制定企业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配备足够的人力、物力资源,明确各岗位的质量职责,并保证质量体系的运行。
质量方针要反映对顾客的承诺。
公司的质量方针是:“科技领先、科学管理、精益求精、用户满意”,从技术、管理、产品质量和满足顾客方面作出了承诺。
总经理通过管理评审对公司的质量体系是否适用、有效作出评价,这样就从组织上保证了质量体系的运行. 实施ISO9001还建立了文件化的操作规程,即根据ISO9001标准的要求,建立了程序文件、操作指导书和质量记录,对公司运行的主要过程规定了操作的规范,并在工作中严格执行。
对ISO9001的审核,一是看企业的运行流程规范是否包括了ISO9001标准的要求,二是看这些流程是否被有效执行。
对开发人员、测试人员和内审员进行各自专业的培训,是质量体系运行和产品质量的保证。
公司在培训方面舍得投资,技术人员的年培训费用很高。
公司内部还经常进行技术培训和质量培训。
4.1 质量管理部门的职责 由于软件质量管理的专业性和复杂性,公司实行“检、监、控”三分离的职责设置:“质量检验”部门是“系统测试部”,负责软件质量的检验(功能、性能测试、回归测试等);“质量管理部”的角色和功能定位为:在管理者代表的领导下,独立于企业的运行之外,规划、监督、指导和改进公司质量体系的运行,检查开发结果是否符合规定,可以更全面、客观、公正地观察企业的运行;而各部门经理推动该部门的质量管理工作,负行政责任。
这是一种借鉴跨国企业做法的设置。
质量管理部的具体职能是:制定质量管理工作计划;对各部门的质量管理工作提出建议指导;跟踪、内审、分析质量体系的运行;控制软件和开发文档的版本;确认软件产品的测试结果;组织质量体系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