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塞山怀古》ppt课件 - 副本共20页
合集下载
西塞山怀古 PPT课件
台城六代竞豪华,
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千门成野草,
只缘一曲后庭花。
【注释】①台城:六朝
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
②结绮临春:陈后主
营造的两座楼阁。
(1)这两首怀古诗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感 慨? 答:吊古伤今。(昔盛今衰,物是人非)
(2)这两首诗所用的主要艺术手法各有 特色,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
韦庄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通过阴雨、江草、 鸟鸣、柳阴等景物,渲染出一幅凄清而令人伤感 的画面。 或:通篇侧面烘托,以自然景物的“无 情”反衬人的无限伤痛与感慨。
了胜利者那种摧枯拉朽、咄咄逼人,失败者黯 然失色,仓皇逃窜的神态。
3、“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什么手法?感慨什么?
对比、拟人。江山依旧,人事全非。金 陵政治风云几经变幻,六朝相继覆灭,而江 流滔滔,山形依旧。
这些政权的灭亡,大都有相似的原因。 但是人们总不接受历史的教训,循环往复地 因袭着前人的失误而不自省。“几回”二字 概括了六朝政权更迭的历史,不仅包括晋吴 更替的历史感叹,亦包括古人伤古人,今人 伤古人,未来人伤今人的普通而深刻的意义。
3、长庆四年(八二四年)刘禹锡由夔州 刺史调任和州刺史,沿江东下,途经西塞 山,抚今追昔,感慨万千,写下这首动人 心魄的诗篇。
一读诗歌 理解大意 [诗文解释]
王濬率领高大的战船,顺江而下,讨 伐东吴,金陵城中的王气黯然消失。 千丈的铁链沉入江底,一片投降的旗 子挂在石头城上。人生中有几回伤感 往事,山形依然没有改变,枕靠在长 江上。从今以后天下统一,旧日的堡 垒在一片芦荻草中显得凄凉萧瑟。
刘禹锡诗:重在对比,前两句回忆昔日的繁华,后 两句写今日的荒凉及缘由。
谢谢指导 再见
背景链接:
《西塞山怀古》ppt课件 - 副本
兴亡更替、人事变迁—自然景物亘古不变 对一个国家的兴衰起决定作用的不是地 势的险要,而是人事的治乱。“兴废由人 事,山川空地形。”刘禹锡的《金陵怀古》 正是这句诗的最好注脚。
• 小结: 颈联“人世几回伤往事”句, 承上启下,把读者的思想从历史的悲哀 中挣扎出来,回到现实,概括了整个南 朝三百余年政权频繁更替的历史,具体 说明失去人心,不与民为善的必然后果。 “山形依旧枕寒流”句,诗人用拟人的 手法写出了西塞山超然世外的精神。 “依旧”是说三百年前如此,三百年后 的今天仍然如此,但人间的英雄霸主们 并不识相,他们偏要凭借山川险峻,称 王图霸,因此难免要一一受到西塞山的 嘲讽。“山形依旧”同英雄们的霸业荡 然无存形成鲜明对比,这就更突出了他 们的可悲。
颔联:思考此联把晋吴之战的形势从哪 些方面作了形象地描绘?什么手法?
1、 形象:一横一竖,一下沉一高扬; 2、色彩:一边是晋军烧毁铁锁的冲天火光, 一边是投降的白旗; 3、气氛:晋军得胜趾高气扬,东吴兵败无限凄惨。 4、手法:对比的手法。
颔联写吴国垂死挣扎的徒劳和被迫出降的丑态。“千寻铁锁”形 容吴军防御工事非常坚固,几乎封锁了整个江面。然而王濬的西 晋水军很快就攻破了吴军的防守。一个“沉”字,看似平常,实 则奇警,它形象的说明吴国政权也随铁链的沉没,而在历史的长 河中永远的消失了。“一片降幡出石头”写吴国国君投降时候的 丑态。“一片”极言其渺小,“降幡”含有讽刺嘲弄的意味。
借古讽今:古代封建社会中许多有识之士, 大都博古通今,对现实有较多深刻的体察,而 他们大多数又仕途坎坷,怀才不遇,感到生不 逢时。心中郁积不满,但又不可明说,特别是 揭露时弊,指斥朝政更是不便明说,于是他们 往往从历史人物和事件中去寻求载体,以便委 婉曲折地表达自己的心曲。借古讽今之诗,乃 是借鉴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方面的经验教训, 作为现实社会某些方面的鉴戒。借古是为了讽 今,鉴古观今,两相对照,或颂古非今,或贬 古刺今,以表达诗的题旨。
《西塞山怀古》教学ppt
诗人在剪裁上颇具功力.他从众多的史事中单选 西晋灭吴一事,这是耐人寻味的,因为东吴是六 朝的头,它又有颇为"新颖"的防御工事,竟然 覆灭了.照理后人应 引以为鉴,其实不然.所以 写吴的灭亡,不仅揭示了当时吴王的昏聩,更表 现了那些后来者的愚蠢,也反映了国家的统一是 历史的必然.其次,诗人写晋吴之战,重 点是写 吴,而写吴又着重点出那种虚妄的精神支柱"王 气",天然的地形,千寻的铁链,皆不足恃.这 就从反面阐发了一个深刻的思想,那就是"兴废 由人事,山川 空地形"(刘禹锡《金陵怀古》). 可见如此剪裁,就在于它能完满地表现其主题思 想.
�
后四句释义
人间有几回兴亡的伤心往事, 高山依旧枕着寒流没有变化. 从此四海一家过着太平日子, 故垒萧条长满芦荻秋风飒飒.
前四句赏析
诗的前四句,洗炼,紧凑,在对比之中写 出了双方的强弱,进攻的路线,攻守的方 式,战争的结局.它只用第一句诗写西晋 水军出发,下面就单写东吴:在战争开始 的反映,苦心经营的工事被毁,直到举旗 投降,步步紧逼,一气直下.人们不仅看 到了失败者的形象,也看到了胜利者的那 种摧枯拉朽的气势.可谓虚实相间,胜败 相形,巧于安排.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作者简介
刘禹锡( 唐文学家, 刘禹锡( 772 一 842 )唐文学家,哲学 字梦得,洛阳(现在属河南省) 家.字梦得,洛阳(现在属河南省)人, 自言系出中山(现在河北省定州市). ).贞 自言系出中山(现在河北省定州市).贞 元进士,又登博学宏词科.授监察御史, 元进士,又登博学宏词科.授监察御史, 参加王叔文集团, 参加王叔文集团,反对 宦官和藩镇割据 势力.失败后,贬朗州司马,迁连州刺史. 势力.失败后,贬朗州司马,迁连州刺史. 后以裴度力荐,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 后以裴度力荐,任太子宾客, 尚书,世称对宾客.和柳宗元交谊很深, 尚书,世称对宾客.和柳宗元交谊很深, 人称"刘柳" 白居易唱和甚多, 人称"刘柳",晚年与 白居易唱和甚多, 并称"刘白" 其诗通俗清新, 并称"刘白".其诗通俗清新,善用比兴 寄托手法.《竹枝词》《杨柳枝词》和 寄托手法. 竹枝词》《杨柳枝词》 》《杨柳枝词 插田歌》等组诗,富有民歌特色, 《插田歌》等组诗,富有民歌特色,为唐 诗中别开生面之作. 长于说理. 诗中别开生面之作.为文 长于说理.又 通医学.重要哲学著作《无论》三篇, 通医学.重要哲学著作《无论》三篇,提 大与人交相胜""还相用"的学说. ""还相用 出"大与人交相胜""还相用"的学说. 认为自然的职能在于"生万物" 认为自然的职能在于"生万物",人的职 能在于"治万物" 当时的" 能在于"治万物",驳斥了 当时的"因 果报应"论和"天人感应" 果报应"论和"天人感应"说.还提出任 何事物都不能"逃乎数而越乎势"的命题. 何事物都不能"逃乎数而越乎势"的命题. 后期对佛教思想表现了妥协. 后期对佛教思想表现了妥协.有《刘梦得 文集》 文集》.
西塞山怀古公开课PPT课件
《西塞山怀古》的主题思想
01
02
0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历史沧桑
通过对西塞山地区历史的 回顾,表达了诗人对历史 沧桑的感慨和对兴衰更替 的反思。
怀古伤今
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绘, 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 和对现实的忧虑。
人生感悟
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生平和 命运的描述,表达了诗人 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
《西塞山怀古》的艺术特色
05
公开课总结与展望
公开课收获与感悟
01
02
03
04
深入理解了《西塞山怀古》的 背景和意义
掌握了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提高了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 能力
学会了从多个角度分析诗歌, 更加全面地理解作品
公开课不足与改进
部分内容过于简略,缺乏深度分析 时间安排不够合理,有些环节过于紧凑
互动环节较少,学生参与度不高 部分概念表述不够准确,需要进一步核实和修正
第四部分:总结与反思
02
西塞山的历史文化背景
西塞山的地理环境
位于湖北省黄石市,是长江中游 的重要节点,扼守着长江的咽喉
地带。
山势险要,地势陡峭,是古代兵 家必争之地。
周边地区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和 人文景观,是旅游和探险的好去
处。
西塞山的历史沿革
在历史上,西塞山是楚国的重要关隘,曾是楚国与中原国家之间的战争与贸易的交 通要道。
03
《西塞山怀古》的创作背景与主题
《西塞山怀古》的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
唐朝由盛转衰,战争频繁,诗人 身处其中,感受到了历史的沧桑
巨变。
个人经历
诗人刘禹锡曾在西塞山附近任职, 对当地的历史和风物有深入的了解 和感受。
文化氛围
西塞山怀古ppt5 苏教版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洛阳 人,自称为汉代中山王刘胜的后人。擢 进士及第,官至检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 世称“刘宾客”。工文章,素善诗,晚 年尤精,与柳宗元交往甚密,人称“刘 柳”,又和白居易齐名,史称“刘白”。 白居易尝以诗推刘禹锡为“诗豪” 。有 《刘梦得文集》。
参与王叔文政治革新,失败,被贬为朗 州司马,后又任连州、夔州、和州等刺 史,仕途坎坷。
事也不要去想,因为你无法决定将来。我们所能做的是享受当下,人必须全然地活在此时此刻,其余的都是妄念。二十四、每个人都会幻想各种美好的未来,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为之付诸行动,这大概就是你与这些人的不同!一、身为一个人,水倒七
分满,话留三分软。不清楚我的路子,就别打听我的底线。二、喜欢一个人并不是回复他所有的动态,而是研究下面的可疑评论。三、车子有油、手机有电、卡里有钱!这就是安全感!指望别人都是扯淡!再牛的副驾驶,都不如自己紧握方向盘。四、 道不同不相为谋,你讨厌我,我也未必喜欢你,何必咄咄逼人费了口舌也讨人嫌,你闲得慌但是我没空陪你。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下、收”两字对举,对比中渲染出一方是声势赫 赫,一方是闻风丧胆;
“沉、出”写出溃败的丑态。
诗歌本义并非描写这场恢弘的战事 ,有何 寓意,请结合诗句分析。
将批判的锋芒指向地方割据势力;赞 扬江山一统,也有对当朝统治者的忠 告提醒。
小结
思想感情:这是一首怀古诗。诗人追怀西 晋灭吴的史实,抒发感慨借古讽今,将 批判的锋芒指向地方割据势力,并提醒 唐朝统治者不要忘记历史教训。
表现手法:对比、借古讽今
咏怀古迹(其 三)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参与王叔文政治革新,失败,被贬为朗 州司马,后又任连州、夔州、和州等刺 史,仕途坎坷。
事也不要去想,因为你无法决定将来。我们所能做的是享受当下,人必须全然地活在此时此刻,其余的都是妄念。二十四、每个人都会幻想各种美好的未来,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为之付诸行动,这大概就是你与这些人的不同!一、身为一个人,水倒七
分满,话留三分软。不清楚我的路子,就别打听我的底线。二、喜欢一个人并不是回复他所有的动态,而是研究下面的可疑评论。三、车子有油、手机有电、卡里有钱!这就是安全感!指望别人都是扯淡!再牛的副驾驶,都不如自己紧握方向盘。四、 道不同不相为谋,你讨厌我,我也未必喜欢你,何必咄咄逼人费了口舌也讨人嫌,你闲得慌但是我没空陪你。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下、收”两字对举,对比中渲染出一方是声势赫 赫,一方是闻风丧胆;
“沉、出”写出溃败的丑态。
诗歌本义并非描写这场恢弘的战事 ,有何 寓意,请结合诗句分析。
将批判的锋芒指向地方割据势力;赞 扬江山一统,也有对当朝统治者的忠 告提醒。
小结
思想感情:这是一首怀古诗。诗人追怀西 晋灭吴的史实,抒发感慨借古讽今,将 批判的锋芒指向地方割据势力,并提醒 唐朝统治者不要忘记历史教训。
表现手法:对比、借古讽今
咏怀古迹(其 三)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2015-2016苏教版选修系列之唐诗宋词选读第五专题《西塞山怀古》课件.ppt
王濬率领高大的战船,顺江而下,讨伐 东吴,金陵城中的士气黯然消失。千丈 的铁链沉入江底,一片投降的旗子挂在 石头城上。人生中有几回伤感往事,山 形依然没有改变,枕靠在长江上。从今 以后天下统一,旧日的堡垒在一片芦荻 草中显得凄凉萧瑟。
第15页,共20页。
1、“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这一联中哪两个字用得好? “下”和“收”字用得好 。
第20页,共20页。
白居易和他合称为“三杰”,建立了三贤堂。唐文宗也对他 的政绩予以褒奖,赐给他紫金鱼袋。
第9页,共20页。
刘禹锡晚年回到洛阳,任太子宾客,与朋友交 游赋诗,生活闲适。死后被追赠为户部尚书。
其诗现存800余首。其学习民歌,反映民 众生活和风土人情的诗,题材广阔,风格上汲 取巴蜀民歌含蓄宛转、朴素优美的特色,清新
刘禹锡天资聪颖,敏而好学,从小就才学过人,气度非 凡。他十九岁游学长安,上书朝廷。二十一岁,与柳宗元同 榜考中进士。同年又考中了博学宏词科。
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他没有自甘沉沦, 而是以积极乐观的精神进行创作,积极向民歌学习,创作了 《采菱行》等仿民歌体诗歌。
第8页,共20页。
一度奉诏还京后,刘禹锡又因诗句“玄都观里桃千树,尽 是刘郎去后栽”触怒新贵被贬为连州刺史。后被任命为江 州刺史,在那里创作了大量的《竹枝词》。名句很多,广 为传诵。824年夏,他写了著名的《西塞山怀古》:“王濬
第18页,共20页。
刘禹锡所处的中唐是藩镇割据的时代,其间 虽然在唐宪宗时期出现过短暂的统一,但至 刘禹锡写作此诗时的唐穆宗长庆四年(824), 河北三镇又恢复到了割据状态。金陵(今南京) 虽是六朝古都,但都是割据一方的政权。
诗人在诗中将批判的锋芒指向地方割据势力, 因此诗人的怀古其实是在慨今;四海为家,江
第15页,共20页。
1、“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这一联中哪两个字用得好? “下”和“收”字用得好 。
第20页,共20页。
白居易和他合称为“三杰”,建立了三贤堂。唐文宗也对他 的政绩予以褒奖,赐给他紫金鱼袋。
第9页,共20页。
刘禹锡晚年回到洛阳,任太子宾客,与朋友交 游赋诗,生活闲适。死后被追赠为户部尚书。
其诗现存800余首。其学习民歌,反映民 众生活和风土人情的诗,题材广阔,风格上汲 取巴蜀民歌含蓄宛转、朴素优美的特色,清新
刘禹锡天资聪颖,敏而好学,从小就才学过人,气度非 凡。他十九岁游学长安,上书朝廷。二十一岁,与柳宗元同 榜考中进士。同年又考中了博学宏词科。
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他没有自甘沉沦, 而是以积极乐观的精神进行创作,积极向民歌学习,创作了 《采菱行》等仿民歌体诗歌。
第8页,共20页。
一度奉诏还京后,刘禹锡又因诗句“玄都观里桃千树,尽 是刘郎去后栽”触怒新贵被贬为连州刺史。后被任命为江 州刺史,在那里创作了大量的《竹枝词》。名句很多,广 为传诵。824年夏,他写了著名的《西塞山怀古》:“王濬
第18页,共20页。
刘禹锡所处的中唐是藩镇割据的时代,其间 虽然在唐宪宗时期出现过短暂的统一,但至 刘禹锡写作此诗时的唐穆宗长庆四年(824), 河北三镇又恢复到了割据状态。金陵(今南京) 虽是六朝古都,但都是割据一方的政权。
诗人在诗中将批判的锋芒指向地方割据势力, 因此诗人的怀古其实是在慨今;四海为家,江
《西塞山怀古》优秀课件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Click here to add tex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content
此部分内容作为文字排版占位显示 (建议使用主题字体)如需更改请在(设置形状格式)菜单 下(文本选项)中调整
标题
标题
标题
标题
标题
标题
标题文本预设
此部分内容作为文字排版占位显示(建议使用主题字体)如需更改请在(设置形状格式)菜单下(文本选项)中调整此部 分内容作为文字排版占位显示(建议使用主题字体)如需更改请在(设置形状格式)菜单下(文本选项)中调整
添加标题
Please replace text, click add relevant headline, modify the text content, also can copy your content to this directly.
添加标题
Please replace text, click add relevant headline, modify the text content, also can copy your content to this directly.
竹枝词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唐代〕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ppt课件
2.咏史怀古诗 《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 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 过女墙来。” 《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 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 常百姓家。”
3、抒愤诗。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 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 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 杯酒长精神。”(826年刘禹锡罢和州刺史 任返洛阳,同时白居易从苏州归洛,两位 诗人在扬州相逢)
三国时,东吴孙权定都南京,在南京西郊 石头山上修建城郭、宫殿,并更名为“石头城”
东晋时,石头城续为国都; 六朝时,宋、齐、梁、陈亦相继在此定都, 金陵故又有“六朝古都”之称; 经六朝繁荣,唐初高祖武德元(626年), 唐定都长安,石头城废弃。
《西塞山怀古》赏析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诗人立于西塞山(今湖北大冶东长江南岸) 旧时的战垒之上,面对滚滚长江,并没有直接 描写当地风光,而是引西(益州)接东(金 陵),贯今通古,一开篇就以苍凉辽远的意境 将读者深深吸引。让秦始皇都害怕的“金陵王 气”,在晋国大将王濬沿江东下的浩浩大军面 前,却黯然失色,孙坚、孙策、孙权父子历尽 艰辛所创基业一朝化为乌有,东吴政权的垮败 转眼间成了历史。
4、政治讽刺诗 《元和十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 君子诗》: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 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 后栽。
《再游玄都观绝句》:百亩庭中半是苔, 桃花落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 度刘郎今又来。
(四)艺术特色 (1)雄豪苍劲的风格 (2)议论精深,刻画熨贴 (3)众体皆备,七言律绝尤佳 (4)善学民歌,情词兼美
刘禹锡《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 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 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