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塞山怀古公开课.ppt
合集下载
《西塞山怀古》ppt课件
这两首诗在表现手法上的相同之处是什么? 在主题表达上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
答:这两首诗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 法。诗人感慨藏而不露,寄寓在景物 描写之中,具有含蓄蕴藉之美。 《乌 衣巷》通过对丛生野草和野花及斜阳 残照景象的描写,说明了豪门世家不 能永享富贵,表明了社会总在发展变 化的深刻哲理。《石头城》通过描写 山、水、明月和城墙等荒凉景色,寄 寓了诗人对六朝兴亡和人事变迁的慨 叹。
课堂总结与板书设计 •西 塞 山 怀 古
刘禹锡
怀古 : 点:王濬灭吴
感今:
兴亡的决定因素:
面:人世几回伤往事 人事而非地形 渴望四海统一 反对藩镇割据
阅读刘禹锡的《乌衣 巷》 和《石头城》诗,回答 后面的问题。 • 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 • 乌衣巷口夕阳斜。 • 旧时王谢堂前燕, • 飞入寻常百姓家。 • 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 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 夜深还过女墙来。
这两首诗在表现手法上的 相同之处是什么?在主 题表达上分别起到了什 么作用?
( 1 )这两首怀古诗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感 慨? 答:吊古伤今。(昔盛今衰,物是人非)
(2)这两首诗所用的主要艺术手法各有 特色,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
韦庄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通过阴雨、江草、 鸟鸣、柳阴等景物,渲染出一幅凄清而令人伤感 的画面。 或:通篇侧面烘托,以自然景物的“ 无情”反衬人的无限伤痛与感慨。 刘禹锡诗:重在对比,前两句回忆昔日的繁华,后 两句写今日的荒凉及缘由。
总结归纳: 1、由本诗看出,怀古诗一般是 先写———— ,后抒发作者的——— 历史史实 情感 。 2、怀古诗是以———— 历史事件、 历史人物 ————、文物古迹 ————为题材,借登高望 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 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古人往事,且多 这类诗的特点是多写———— 用—— 典故。
【高中语文】西塞山怀古ppt精品课件15
颔联: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思考:此联把晋吴之战的形势从哪些方面作了形象地
描绘?什么手法?
① 从形象上看,一下沉一高扬;从色彩上看,一边是晋军烧毁铁 锁的冲天火光,一边是投降的白旗;从气氛上,晋军得胜趾高 气扬,东吴兵败无限凄惨。
②对比的手法。 在对比中写出了战争双方的强弱,更写出了胜利者那种摧枯
背景
太康元年(280)晋武帝命王濬率领高大战船组成 的水军,顺江而下,讨伐东吴。东吴的亡国之君孙皓, 凭借长江天险,并在江中暗置铁锥,再加以千寻铁链 横锁江面,自以为是万全之计,谁知王濬用数十大筏, 冲走铁锥,以火炬烧毁铁链,结果顺流鼓棹,直往三 山,夺取金陵。
唐宪宗时期,唐王朝取得了几次平定藩镇割据战 争的胜利,国家又出现了比较统一的局面。但这种景 象只是昙花一现,821年河北三镇又恢复了割据局面。 总的来看,诗人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朝廷昏暗、权贵荒 淫、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危机四伏的时代。
西 塞 山 怀 刘禹古
锡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 洛阳人,唐 代中晚期诗人、哲学家。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 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 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
刘禹锡天资聪颖,敏而好学,从小就才学过人, 气度非凡。他19岁游学长安,上书朝廷。21岁,与 柳宗元同榜考中进士。同年又考中了博学宏词科。
解题:
西塞山,在今湖北大冶 东面的长江边,形势险峻, 是六朝有名的军事要塞。 唐穆宗长庆四年(824), 刘禹锡自夔州调往和州 (今安徽和县)任刺史。 他在赴任途中,经过西塞 山时写了这首诗。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西塞山怀古讲课课件
读诗歌 理解大意
【韵译】 晋代王濬乘楼船自成都东下, 金陵帝王瑞气全都黯然收煞。 吴国千寻铁链也被烧沉江底, 一片投降白旗金陵城头悬挂。 人间有几回兴亡的伤心往事, 高山依旧枕着寒流没有变化。 从此四海为家过着太平日子, 故垒萧条长满芦荻秋风飒飒。
读诗歌 品评赏析 1、首联“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 然收” 中哪两个字用得好?
• 答案,暗指六朝帝王被历史无情地淘
汰,他们荒淫豪奢的生活一去不复返。“空有”
明写六朝繁华已去,只剩月亮高挂,暗寓警示后
人不要重蹈覆辙之意。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习题。
杜 牧《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咏史怀古诗
咏史(怀古)诗
越王勾践破吴归, 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 只今惟有鹧鸪飞。
(李白:越中览古)
常见风格:或雄浑壮
阔,或含蓄沉郁
常用意象:历史人物、
历史事件
常见思想感情:吊古
伤今,昔盛今衰,怀 才不遇而渴望建功立 业,时光易逝的感慨
常用表现手法:运用典故,今昔对比,借
古讽今,即事议论,以小见大等
分析本诗使用的艺术手法。
诗人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即物感兴,以江边淤沙之 中的一柄残戟引发后两句的历史议论,点明赤壁之战 关系到国家存亡,社稷安危;同时指出周瑜的获胜是 偶然的机遇所致,假若不是东风骤起,蜀军相助,周 瑜的火攻之计大显神威,那么,东吴政权就必然为曹 操所灭。仅凭一时侥幸并不是邦定国之策。同时暗指 自己胸怀大志不被重用。
•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江城子 五代•欧阳炯
晚日金陵异草平,落霞明,水无情。六代繁 华,暗逐逝波声。空有始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 江城。
【韵译】 晋代王濬乘楼船自成都东下, 金陵帝王瑞气全都黯然收煞。 吴国千寻铁链也被烧沉江底, 一片投降白旗金陵城头悬挂。 人间有几回兴亡的伤心往事, 高山依旧枕着寒流没有变化。 从此四海为家过着太平日子, 故垒萧条长满芦荻秋风飒飒。
读诗歌 品评赏析 1、首联“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 然收” 中哪两个字用得好?
• 答案,暗指六朝帝王被历史无情地淘
汰,他们荒淫豪奢的生活一去不复返。“空有”
明写六朝繁华已去,只剩月亮高挂,暗寓警示后
人不要重蹈覆辙之意。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习题。
杜 牧《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咏史怀古诗
咏史(怀古)诗
越王勾践破吴归, 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 只今惟有鹧鸪飞。
(李白:越中览古)
常见风格:或雄浑壮
阔,或含蓄沉郁
常用意象:历史人物、
历史事件
常见思想感情:吊古
伤今,昔盛今衰,怀 才不遇而渴望建功立 业,时光易逝的感慨
常用表现手法:运用典故,今昔对比,借
古讽今,即事议论,以小见大等
分析本诗使用的艺术手法。
诗人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即物感兴,以江边淤沙之 中的一柄残戟引发后两句的历史议论,点明赤壁之战 关系到国家存亡,社稷安危;同时指出周瑜的获胜是 偶然的机遇所致,假若不是东风骤起,蜀军相助,周 瑜的火攻之计大显神威,那么,东吴政权就必然为曹 操所灭。仅凭一时侥幸并不是邦定国之策。同时暗指 自己胸怀大志不被重用。
•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江城子 五代•欧阳炯
晚日金陵异草平,落霞明,水无情。六代繁 华,暗逐逝波声。空有始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 江城。
《西塞山怀古》教学ppt
诗人在剪裁上颇具功力.他从众多的史事中单选 西晋灭吴一事,这是耐人寻味的,因为东吴是六 朝的头,它又有颇为"新颖"的防御工事,竟然 覆灭了.照理后人应 引以为鉴,其实不然.所以 写吴的灭亡,不仅揭示了当时吴王的昏聩,更表 现了那些后来者的愚蠢,也反映了国家的统一是 历史的必然.其次,诗人写晋吴之战,重 点是写 吴,而写吴又着重点出那种虚妄的精神支柱"王 气",天然的地形,千寻的铁链,皆不足恃.这 就从反面阐发了一个深刻的思想,那就是"兴废 由人事,山川 空地形"(刘禹锡《金陵怀古》). 可见如此剪裁,就在于它能完满地表现其主题思 想.
�
后四句释义
人间有几回兴亡的伤心往事, 高山依旧枕着寒流没有变化. 从此四海一家过着太平日子, 故垒萧条长满芦荻秋风飒飒.
前四句赏析
诗的前四句,洗炼,紧凑,在对比之中写 出了双方的强弱,进攻的路线,攻守的方 式,战争的结局.它只用第一句诗写西晋 水军出发,下面就单写东吴:在战争开始 的反映,苦心经营的工事被毁,直到举旗 投降,步步紧逼,一气直下.人们不仅看 到了失败者的形象,也看到了胜利者的那 种摧枯拉朽的气势.可谓虚实相间,胜败 相形,巧于安排.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作者简介
刘禹锡( 唐文学家, 刘禹锡( 772 一 842 )唐文学家,哲学 字梦得,洛阳(现在属河南省) 家.字梦得,洛阳(现在属河南省)人, 自言系出中山(现在河北省定州市). ).贞 自言系出中山(现在河北省定州市).贞 元进士,又登博学宏词科.授监察御史, 元进士,又登博学宏词科.授监察御史, 参加王叔文集团, 参加王叔文集团,反对 宦官和藩镇割据 势力.失败后,贬朗州司马,迁连州刺史. 势力.失败后,贬朗州司马,迁连州刺史. 后以裴度力荐,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 后以裴度力荐,任太子宾客, 尚书,世称对宾客.和柳宗元交谊很深, 尚书,世称对宾客.和柳宗元交谊很深, 人称"刘柳" 白居易唱和甚多, 人称"刘柳",晚年与 白居易唱和甚多, 并称"刘白" 其诗通俗清新, 并称"刘白".其诗通俗清新,善用比兴 寄托手法.《竹枝词》《杨柳枝词》和 寄托手法. 竹枝词》《杨柳枝词》 》《杨柳枝词 插田歌》等组诗,富有民歌特色, 《插田歌》等组诗,富有民歌特色,为唐 诗中别开生面之作. 长于说理. 诗中别开生面之作.为文 长于说理.又 通医学.重要哲学著作《无论》三篇, 通医学.重要哲学著作《无论》三篇,提 大与人交相胜""还相用"的学说. ""还相用 出"大与人交相胜""还相用"的学说. 认为自然的职能在于"生万物" 认为自然的职能在于"生万物",人的职 能在于"治万物" 当时的" 能在于"治万物",驳斥了 当时的"因 果报应"论和"天人感应" 果报应"论和"天人感应"说.还提出任 何事物都不能"逃乎数而越乎势"的命题. 何事物都不能"逃乎数而越乎势"的命题. 后期对佛教思想表现了妥协. 后期对佛教思想表现了妥协.有《刘梦得 文集》 文集》.
西塞山怀古公开课.ppt 共38页
③益州金陵,相距遥遥,一“下”即“收”,何其速也!两字对举就渲 染出一方是声势赫赫,一方是闻风丧胆。
《西塞山怀古》赏析
气势:诗人不从眼前的具体景物落笔,而是
用简练的笔墨描写了发生在西塞山一带的一 场惊心动魄的鏖战,展示出一幅气势磅礴的 历史风云画卷。
2.颔联“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将晋吴 之战的形势从哪些方面 ?作了形象地描绘?什么 手法?
1、“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这一联中哪两个字用得好?写出了什么气势 ?
字:①“下”和“收”字用得好 。 ②“下”:一有符合地理形式,由上游向下游进军,符合历史事 实的意思,“下”字置于“益州”之前,渲染出一种浩浩荡荡、居 高临下的进军气势,给人以势如破竹、摧枯拉朽之感;又有西晋攻 下了东吴的意思; “收”字,写出了东吴军队闻风丧胆的情态, 又预示吴国走向失败的必然命运。
(2)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2)第一首诗通过写景状物,鞭挞无视人民疾苦、沉湎于享乐 的统治者。(2分)第二首诗通过咏史感怀,讽刺统治者荒淫误 国,感叹王朝的兴衰。(2分)
总结第一种类型(人):
怀人伤己
特点归纳:
作者追念古人一般是由于古人的 身世与际遇和作者有了某种相似 性,触发点在古人,落脚点在自己。
《西塞山怀古》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浚(jùn) 幡(fān) 荻(dí)
楼船:高大的战船 王气:即“帝王之气”,这里指东吴的国
运
黯然:黯淡无光
收:结束、消失
枕:贴海为一家,指全国统一
总结
诗的前四句,交代了这场战争 的指挥者、进军路线、作战方 式、突破江防的经过及吴主出 降的情形。
《西塞山怀古》赏析
气势:诗人不从眼前的具体景物落笔,而是
用简练的笔墨描写了发生在西塞山一带的一 场惊心动魄的鏖战,展示出一幅气势磅礴的 历史风云画卷。
2.颔联“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将晋吴 之战的形势从哪些方面 ?作了形象地描绘?什么 手法?
1、“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这一联中哪两个字用得好?写出了什么气势 ?
字:①“下”和“收”字用得好 。 ②“下”:一有符合地理形式,由上游向下游进军,符合历史事 实的意思,“下”字置于“益州”之前,渲染出一种浩浩荡荡、居 高临下的进军气势,给人以势如破竹、摧枯拉朽之感;又有西晋攻 下了东吴的意思; “收”字,写出了东吴军队闻风丧胆的情态, 又预示吴国走向失败的必然命运。
(2)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2)第一首诗通过写景状物,鞭挞无视人民疾苦、沉湎于享乐 的统治者。(2分)第二首诗通过咏史感怀,讽刺统治者荒淫误 国,感叹王朝的兴衰。(2分)
总结第一种类型(人):
怀人伤己
特点归纳:
作者追念古人一般是由于古人的 身世与际遇和作者有了某种相似 性,触发点在古人,落脚点在自己。
《西塞山怀古》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浚(jùn) 幡(fān) 荻(dí)
楼船:高大的战船 王气:即“帝王之气”,这里指东吴的国
运
黯然:黯淡无光
收:结束、消失
枕:贴海为一家,指全国统一
总结
诗的前四句,交代了这场战争 的指挥者、进军路线、作战方 式、突破江防的经过及吴主出 降的情形。
西塞山怀古公开课PPT课件
《西塞山怀古》的主题思想
01
02
0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历史沧桑
通过对西塞山地区历史的 回顾,表达了诗人对历史 沧桑的感慨和对兴衰更替 的反思。
怀古伤今
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绘, 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 和对现实的忧虑。
人生感悟
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生平和 命运的描述,表达了诗人 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
《西塞山怀古》的艺术特色
05
公开课总结与展望
公开课收获与感悟
01
02
03
04
深入理解了《西塞山怀古》的 背景和意义
掌握了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提高了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 能力
学会了从多个角度分析诗歌, 更加全面地理解作品
公开课不足与改进
部分内容过于简略,缺乏深度分析 时间安排不够合理,有些环节过于紧凑
互动环节较少,学生参与度不高 部分概念表述不够准确,需要进一步核实和修正
第四部分:总结与反思
02
西塞山的历史文化背景
西塞山的地理环境
位于湖北省黄石市,是长江中游 的重要节点,扼守着长江的咽喉
地带。
山势险要,地势陡峭,是古代兵 家必争之地。
周边地区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和 人文景观,是旅游和探险的好去
处。
西塞山的历史沿革
在历史上,西塞山是楚国的重要关隘,曾是楚国与中原国家之间的战争与贸易的交 通要道。
03
《西塞山怀古》的创作背景与主题
《西塞山怀古》的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
唐朝由盛转衰,战争频繁,诗人 身处其中,感受到了历史的沧桑
巨变。
个人经历
诗人刘禹锡曾在西塞山附近任职, 对当地的历史和风物有深入的了解 和感受。
文化氛围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古诗课件PPT(19页)
作品赏析
ZUOPINSHANGXI
颈联“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往事”指哪些事?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 旧枕寒流”结构上的作用及 “往事”的具体内容:
本联是诗人从怀古转入现实,抒发兴亡感慨的过渡。 往事,古代的兴亡之事。建都金陵而亡国的不仅仅是吴 国,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都建都于此而亡国。
注释:
①海内一家,指国家统一。
②故垒,旧时的营垒,这里指 西塞山。
③萧萧,萧瑟的样子。
作品赏析
ZUOPINSHANGXI
首联“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 收”,采用怎样的修辞手法?“下”与“收” 有着怎样意味?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这句诗以夸张手法,突出表现了西晋军队的势如破 竹以及东吴军事防御的不堪一击。益州至金陵何止千里, 但诗人却以一“下”字突显出王濬楼船的雄壮伟岸与摧 腐拉朽,一“收”字更彰显了东吴败亡之迅捷与惨淡。
西塞山怀古
[唐]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①王濬②楼船下③益州, ④金陵王气黯然收。
王濬的战船沿江东下离开益州(进攻 吴国)。显赫无比的金陵王气骤然失色。
注释:
①王濬(jùn),西晋益州剌史。晋 武帝司马炎伐吴,派王濬造大船, 出巴蜀,直取吴都。
②铁锁沉江,东吴的亡国之君孙皓 知道晋国派水军来攻,在长江险要 处设铁锁阻拦,王濬造大筏,用火 烧毁铁锁,直抵石头城(即金陵)。
③降幡,表示投降的旗帜。
②
山 形
人 世
①
依几
旧回
枕伤
寒往
西塞山怀古课件.ppt
首联“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两句,诗 人不从眼前的具体景物落笔,而是用简练的笔墨描写 了发生在西塞山一带的一场惊心动魄的鏖战,展示出 一幅气势磅礴的历史风云画卷。公元二八○年,晋武 帝司马炎命益州刺史王濬率领精锐水军从长江上游顺 流而下,直取金陵(吴国都城),以完成统一大业。 “下益州”是指自益州而下,一个“下”字置于“益 州”之前,渲染出一种浩浩荡荡、居高临下的进军气 势,给人以势如破竹、摧枯拉朽之感;同时也为下文 写吴国的败亡埋下了伏笔。“黯然收”中一个“收” 字,既表明吴国军队闻风丧胆的情态,又预示吴国走 向失败的必然命运。
咏史诗主要表现手法
用典
诗歌中借用历史 典故来表达作者 的思想情感,包 括对现实生活些 问题和个人愿望 等,属于借古抒 怀或借古讽今。
(1)了解典故的来源及其含义。
(2)用典的作用。
用典的作用在唐以前的诗歌主要表现为增加诗歌 的容量,使诗歌典雅耐读,富于文采。唐以后的诗歌 主要是怀古伤今,咏史言志。
北齐二首(李商隐) 其一
一笑相倾国便亡,何劳荆棘始堪伤。 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
二是讽刺当政者的荒淫无道,以 资政道。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三是表现作者怀才不遇、壮志 难酬的寂寞苦闷。
1.弄清作品所涉及的历史事实、有关 人物、用典。
2.揣摩历史,了解古人意图所在。 3.联系作者身世和时代背景,推敲作 者对此的态度,古今的联系。
总之,诗的前四句,交代了这场战 争的指挥者、进军路线、作战方式、 突破江防的经过及吴主出降的情形, 在怀古的内容中寓有深意:一个政 权的巩固,靠的不是地形的险要, 而是人心;失去人心,任何其它防 御工事都形同虚设。
咏史诗主要表现手法
用典
诗歌中借用历史 典故来表达作者 的思想情感,包 括对现实生活些 问题和个人愿望 等,属于借古抒 怀或借古讽今。
(1)了解典故的来源及其含义。
(2)用典的作用。
用典的作用在唐以前的诗歌主要表现为增加诗歌 的容量,使诗歌典雅耐读,富于文采。唐以后的诗歌 主要是怀古伤今,咏史言志。
北齐二首(李商隐) 其一
一笑相倾国便亡,何劳荆棘始堪伤。 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
二是讽刺当政者的荒淫无道,以 资政道。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三是表现作者怀才不遇、壮志 难酬的寂寞苦闷。
1.弄清作品所涉及的历史事实、有关 人物、用典。
2.揣摩历史,了解古人意图所在。 3.联系作者身世和时代背景,推敲作 者对此的态度,古今的联系。
总之,诗的前四句,交代了这场战 争的指挥者、进军路线、作战方式、 突破江防的经过及吴主出降的情形, 在怀古的内容中寓有深意:一个政 权的巩固,靠的不是地形的险要, 而是人心;失去人心,任何其它防 御工事都形同虚设。
《西塞山怀古》优秀课件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Click here to add tex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content
此部分内容作为文字排版占位显示 (建议使用主题字体)如需更改请在(设置形状格式)菜单 下(文本选项)中调整
标题
标题
标题
标题
标题
标题
标题文本预设
此部分内容作为文字排版占位显示(建议使用主题字体)如需更改请在(设置形状格式)菜单下(文本选项)中调整此部 分内容作为文字排版占位显示(建议使用主题字体)如需更改请在(设置形状格式)菜单下(文本选项)中调整
添加标题
Please replace text, click add relevant headline, modify the text content, also can copy your content to this directly.
添加标题
Please replace text, click add relevant headline, modify the text content, also can copy your content to this directly.
竹枝词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唐代〕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ppt课件
2.咏史怀古诗 《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 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 过女墙来。” 《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 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 常百姓家。”
3、抒愤诗。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 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 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 杯酒长精神。”(826年刘禹锡罢和州刺史 任返洛阳,同时白居易从苏州归洛,两位 诗人在扬州相逢)
三国时,东吴孙权定都南京,在南京西郊 石头山上修建城郭、宫殿,并更名为“石头城”
东晋时,石头城续为国都; 六朝时,宋、齐、梁、陈亦相继在此定都, 金陵故又有“六朝古都”之称; 经六朝繁荣,唐初高祖武德元(626年), 唐定都长安,石头城废弃。
《西塞山怀古》赏析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诗人立于西塞山(今湖北大冶东长江南岸) 旧时的战垒之上,面对滚滚长江,并没有直接 描写当地风光,而是引西(益州)接东(金 陵),贯今通古,一开篇就以苍凉辽远的意境 将读者深深吸引。让秦始皇都害怕的“金陵王 气”,在晋国大将王濬沿江东下的浩浩大军面 前,却黯然失色,孙坚、孙策、孙权父子历尽 艰辛所创基业一朝化为乌有,东吴政权的垮败 转眼间成了历史。
4、政治讽刺诗 《元和十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 君子诗》: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 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 后栽。
《再游玄都观绝句》:百亩庭中半是苔, 桃花落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 度刘郎今又来。
(四)艺术特色 (1)雄豪苍劲的风格 (2)议论精深,刻画熨贴 (3)众体皆备,七言律绝尤佳 (4)善学民歌,情词兼美
刘禹锡《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 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 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西塞山怀古ppt3 课件
一 咏史怀古诗的主题:
1、感慨身世,关照自我
有的怀古咏史诗着眼于个人境遇变化,借古人古
事抒发自己的感慨。在鉴赏这类诗词时还要抓住历史 人物或事件和诗人自己身世之间的连接点,找出二者 的共通之处,就能很好的理解作品的深刻寓意。
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周瑜在“小乔 初嫁”时就立下了令“强虏灰飞烟灭”之大功,可谓 少年得志,风流倜傥,而自己人到中年,却功业无成, “早生华发”,与周瑜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故 地重游,联想古人,关照自己,正是有了这一层自我 关照,才使这首词具有了更为普遍的意义,引起了多 少人的共同的心理感受,正是这样,这首杰出的赤壁 怀古词才有了长久的生命。
越中揽古 李白
越王勾践灭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至今只有鹧鸪飞。 思考: 诗歌借助于什么技巧?表达了什么主旨?
赤 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消,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咏史·赤壁 胡曾 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 交兵不假挥长剑,已挫英雄百万师。
1.两首诗吟咏的都是三国时候赤壁之战的历史, 而两位作者对“周郎”的态度并非一致,其中 区别何在?
2、尾联写昭君的琵琶声中充满怨恨, 那么她怨恨什么呢?
3、如何理解“空归”的“空”?
4、作者写昭君“怨恨”的目的何在?
2、 抒发感慨,感伤兴衰(变迁)
既然是怀古咏史,现实的不尽人 意就难免使诗人触景生情,抒发对事 物由盛而衰的感伤,独抒思古之幽情。 抒发对物换星移、物是人非的悲哀之 情。尤其是作为六朝古都、曾经繁华 一时的金陵更是成为古代诗人们感情 的集射地,不知触发了多少人的怀古 之情,金陵怀古几乎成为咏史诗的一 个专题。
如刘禹锡的《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朦胧的思想是零零碎碎不成片断的语言,清晰 的思想是有条理有组织完美的语言。 B.他现在学习成绩不错,但能否考上大学,要看 今后的情况:一是要有毅力,二是要改进学习方 法。
C.老人在90岁的时候,还清楚地记得哥哥参加学 生运动会时对自己的评价:一个温情主义者。 D.华西村能有今天的面貌,靠的是村民们艰苦创 业取得的。
有人说,《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 怀,可里面似乎只写了王昭君的怨恨, 并无作者个人的咏怀。你同意这种说法 吗?试作简要分析。
分析: 第一步:寻找连接点:诗人的遭遇与昭君太相似 了: 1、昭君入宫被妒,他入朝被妒; 2、昭君“一去紫台连朔漠”,他“漂泊而南天地 间”(《咏怀古迹》其一); 3、昭君思念故土,魂魄月夜归来,他思念长安, 4、“每依北斗望京华(都城)”昭君敢于“怨 恨”,他不敢怨君, 5、所以借王昭君之事来写自己的怨恨和悲愤。 第二步:归类,探求主旨:怀人伤己( 同病相怜)
总结第一种类型(人):
怀人伤己
特点归纳:
作者追念古人一般是由于古人的
身世与际遇和作者有了某种相似
性,触发点在古人,落脚点在自己。
对比失落型:古人展抱 负,建功业,自己却因 为某种原因被朝廷冷落 或不能才尽其用,从而 有了郁郁寡欢乃至消极 怀人 遁世之心。
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同,追思古 人更体现自己的不得意 李商隐的《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是错误的。不期而遇:没有约定而意外地相遇。此处应改为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
)
①人类对新千年的和平祈祷犹在耳畔,然而战争这一阴影 又一次升腾在人类头上。所以,在全球异口同声谴责恐怖 主义罪孽时,许多国家同时 了各种反战示威。 ②加拿大政府最近开始发起一项新的运动, 家庭关 掉电视,提醒人们不要迷失在没有希望的小屏幕前,应该 去户外活动。
怀古诗小结
内容 分类 怀人伤己 怀古伤今 理性反思
感慨壮志难酬,怀才不遇; 昔盛今衰的伤感 ,物是人非的沧桑; 借古讽今的感伤; 理性反思,启迪后人。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拟人;借古讽 今;对比;直抒胸臆;虚实相生;用 典
思想 感情
表现 手法
迁移练习:1
咏怀古迹· 其三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答案: 1、不同意 2、从诗的表面来看,是咏昭君, 实际上是借昭君来感怀,来寄 托了自己的身世之感。 3、寄托自己不被重用的忧思和 怀才不遇的感伤。
迁移练习:2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①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②。舞榭 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 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③。想当年④,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⑤,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⑥,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 回首,佛狸祠下⑦,一片神鸦社鼓⑧!凭 谁问:廉颇老矣⑨,尚能饭否?
③如果阅读文学作品,因受感动而去摹仿书中人物的行为, 4.D(“爆发”指力量、情绪等忽然发作,事变 这就证明读者没有 能力。
突然发生;“暴发”是突然发财或得势。“敦促” 用于平等的对象之间,表尊敬、客气:“督促” A.爆发 敦促 鉴赏 B.暴发 督促 鉴别 用于上级对下级。“鉴赏”:鉴定和欣赏:“鉴 别”;鉴赏并辨别) C.暴发 督促 鉴赏 D.爆发 敦促 鉴别
再接再厉 老两口 黄粱美梦 瞭望 水龙头 杀戮(lù ) 痉挛luá n 美轮美奂 啰唆 蛛丝马迹
[唐]刘禹锡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 (今河南省洛阳)人,自称为汉代中山王 刘胜的后人。擢进士及第,登博学宏辞科, 工文章,素善诗,晚年尤精,与白居易交 往甚密,人称“刘白”,白居易尝以诗推 刘禹锡为“诗豪” 。 参与王叔文政治革新,失败,被贬为 朗州司马,后又任连州、夔州、和州等刺 史,官至检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世称刘 宾客。有《刘梦得文集》。
总结第二种类型(景、事):
怀古伤今
特点归纳:
古代以寒士为主流的诗人,在心怀济天下 拯黎民的念头而去关注国家政治、社会生
活时,常 、 来表 达对现实的关切、热情、不满或是警戒的 一类诗歌。怀古尽管触点在古,但实际上 表现了对现实的强烈关注。
借写古迹 古事
第一类是古盛今衰型: 繁华远去,只留荒芜, 物换星移,世事沧桑
《西塞山怀古》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濬(jù n)
幡(fān) 荻(dí )
[诗文解释]
王濬率领高大的战船,顺江而下,讨 伐东吴,金陵城中的士气黯然消失。 千丈的铁链沉入江底,一片投降的旗 子挂在石头城上。人生中有几回伤感 往事,山形依然没有改变,枕靠在长 江上。从今以后天下统一,旧日的堡 垒在一片芦荻草中显得凄凉萧瑟。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古今对比手法。往日的军事堡垒,如今已 荒废在一片秋风芦荻中,如此荒凉冷落。 这残破荒凉的遗迹,便是六朝覆灭的见证, 便是分裂失败的象征 。借古喻今,含蓄委 婉地给统治者指出历史教训。
《西塞山怀古》总结
全诗借古喻今,怀古慨今,通 过将吴晋双方对比、古今对比、人 事更迭与山形依旧对比,讽喻当时 骄侈腐败的唐王朝要借鉴六朝覆灭 的历史教训。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 是( ) A.脖颈(gěng) 矜夸(jīn) 开门揖盗 (yí ) 色厉内荏(rěn) B.拎起(līng) 癫痫(xiá n) 呱呱坠地 (gū) 矫枉过正(jiǎo) C.押解(jiè ) 剖析(pōu) 安步当车 (dà ng) 顺蔓摸瓜(wà n) D.投奔(bēn) 血泊(pō) 悄然无声 (qiǎo) 严惩不贷(chěng) 1.C(A项“揖”读yī; B项“拎”读līn;D 项“奔”读bè n)
《西塞山怀古》赏析
1、“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这一联中哪两个字用得好?
①“下”和“收”字用得好 。 ②“下”:一有符合地理形式,由上游向下 游进军,符合历史事实的意思;又有西晋攻 下了东吴的意思; “收”字,写出了东吴的 望风披靡。 ③益州金陵,相距遥遥,一“下” 即“收”,何其速也!两字对举就渲染出一方 是声势赫赫,一方是闻风丧胆。
刘禹锡《乌衣巷 》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石头城》《秋词》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石头城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秋
词
刘禹锡《竹枝词》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5.下列哪组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 ( ) A.您这番话真是鞭辟入里,使我顿开茅塞。 读鲁迅先生的杂文往往会惊叹他入木三分的剖析 B.这本书刚才还放在这里,这么一会儿,怎么会不翼 而飞了呢? 这首歌一级电台播放便不胫而走,传遍街头巷尾。 C.他是个新手,工作做到这份上也说得过去了,咱可 不能求全责备。 人无完人,谁还没有缺点,要看主流,看整体素质, 不能吹毛求疵。 D.齐白石画的虾蟹和徐悲鸿画的骏马,可谓异曲同工, 各有千秋。 5.C(“吹毛求疵”重在故意挑毛病, 事变之后,大郭到五台山参加了游击队,二郭去延 “求全责备”重在“十全十美”,两句加 安抗大,哥俩殊途同归,都积极投身到抗日战争的洪流 点成语互换) 中。
2.颔联将晋吴之战的形势从哪些方面 作了形象地描绘?什么手法?
① 从形象上看,一横一竖,一下沉一高扬 ;从色彩上看,一边是晋军烧毁铁锁的冲天 “沉、出”写出了战事及结果, 火光,一边是投降的白旗;从气氛上,晋 细腻传神的点出孙吴政权日薄 军得胜趾高气扬,东吴兵败无限凄惨。 ②对比的手法。 西山的颓势和溃败的丑态。 在对比中写出了战争双方的强弱,更写 出了胜利者那种摧枯拉朽、咄咄逼人,而 失败者黯然失色,仓皇逃窜的神态。
)
A.英锦赛一路走来,傅家俊总是能在落后情况下上 演绝地反击,体现了良好的心理状态和顽强斗志,丁 俊晖也在近期的博客中祝愿“老傅”能够如愿问鼎冠 军。 B.前来参观的游客不仅亲眼目睹了豆制品的生产流 程,还津津有味地品尝起豆浆、卤水豆腐、豆皮等特 色食品,赞不绝口。 C.他们根据那位青年提供的线索,先找到张某,要 A(《现代汉语词典》对“目睹”的解释是“亲眼看到”。既 他供出是从哪儿贩来的,再缘木求鱼,终于把制造假 然目睹中已包含了亲眼的意思,那么,在“目睹”前面再加 冒名酒的窝点找出来了。 上“亲眼”二字,语义重复。缘木求鱼,语见《孟子· 梁惠 D.尽管洞明世事的易中天接受了余秋雨的教训,处 王》:“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缘:攀 援。缘木求鱼,即爬到树上去找鱼。比喻方法、方向不对, 事低调、出言谨慎、躲避媒体、矮化自我,以避免无 结果徒劳无功,达不到目的。将缘木求鱼当“顺藤摸瓜”讲, 端挨棒;但这批评的棍棒还是不期而遇。
怀古 伤今
作者身置其中, 发一己感慨;
第二类是物是人非型。 风景依旧,朱颜已改。 刘禹锡的《石头城》 物是人非,讽今伤今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灭吴归, 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 至今只有鹧鸪飞。
理性 反思
作者身置其外,站在历 史的高度,表达独特观 点,启迪世人。
归纳咏史怀古诗的特点
结构:临古地——思故人——忆其事——抒己志 意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吴钩、乌衣巷、淮 水、细柳营、后庭花 内容:国家——国运衰微、统治者——荒淫奢侈、 名地——昔盛今衰、古人——壮志难酬 思想感情:忧国伤时、孤寂失意 表现手法:用典、今昔对比、借古讽今、吊古伤 今、即事议论 语言:含蓄蕴藉 风格:或雄浑壮阔或含蓄沉郁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