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鱼简介
河豚鱼
![河豚鱼](https://img.taocdn.com/s3/m/d9a09df4700abb68a982fbae.png)
河豚鱼
河豚,学名河鲀,古名肺鱼,俗称气鼓鱼、气泡鱼、吹肚鱼、鸡泡鱼、青郎君、刺豚鱼等。
河豚鱼味道极为鲜美,与鲥鱼、刀鱼并称为“长江三鲜”。
每年3-5月,廻游至江河口咸淡水交融处产卵,少数可游至江河中下游。
产卵后幼鱼回大海生长。
一、河豚鱼的营养价值
河豚鱼肉质细腻、味道鲜美。
近代对河豚鱼的营养价值进行了分析,鱼肉中含蛋白质、维生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3、锌、硒,其蛋白质含量比一般鱼类高出2-3%,微量元素锌和硒分别是甲鱼的1.58倍和2.7倍,至于河豚鱼的蛋白质含量及硒、锌就更高了。
二、河豚鱼的医用价值
河豚鱼不但营养丰富,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1.河豚鱼肝熬制的油对鼻咽癌、食道癌、胃癌和结肠癌有一定的
疗效。
用肝制品注射或口服对晚期患者有明显镇痛和抑制作用。
2.河豚鱼精巢可提制鱼素、精氨酸和水解蛋白,这种提取物对痢
疾杆菌、伤寒杆菌、葡萄球菌、霍乱弧菌等有抗生作用,对流行性感冒有疗效,对肝癌肝昏迷者有疗效。
由此可见,河豚鱼真可谓全身是宝,这些可能就是人们自古钟情于河豚鱼的原因之一。
三、河豚鱼的吃法
河豚鱼可以做成火锅,煮汤,还有生切片. 做河豚鱼切记要去鱼头,内脏,皮,以及用清水冲洗鱼内腹,因为这样可以彻底地清除河豚鱼的毒素, 因为河豚鱼的内脏以及血液都是有剧毒的.。
被誉为中国美食界“貂蝉”的河豚鱼
![被誉为中国美食界“貂蝉”的河豚鱼](https://img.taocdn.com/s3/m/f03e3e1c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6b.png)
被誉为中国美食界“貂蝉”的河豚鱼河豚鱼分布于世界各地,约有 100多种,我国有40多种。
河豚鱼我国古称“鳆鱼”、“气泡鱼”,其“河豚”二字源于长江中所产暗纹东方鲀等,因出现于江中,并外形似豚,而得名“河豚”。
长江三鲜(河豚、刀鱼、鲥鱼)中河豚最让人喜忧参半,一方面是它的美味被人们广为传颂,另一方面是它的剧毒让人退避三舍。
1克河豚毒素能使500人丧命,但“无毒不美味”。
河豚肉之鲜美已成中国美食界之“貂蝉”,越是危险,越是垂涎。
宋人梅尧臣《河豚鱼》诗云:“春洲生荻茅,春岸飞杨花。
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
”河豚食客由此更添“风潇潇兮易水寒”之气概,从《山海经》那时起,到后来的苏东坡、梅尧臣……不知有多少人,前赴后继地冒着‘拼死吃河豚”的悲壮。
用生命的代价体验那种心理和生理的双重刺激。
大家都知道河豚鱼有剧毒,但河豚鱼却始终被认为是天鲜美味,宁可冒死去吃。
究竟为了什么?大文学家苏东坡为我们作了精辟的解答。
传说苏东坡被贬至江苏常州,闻听当地河豚味美,好吃的苏先生便寻得一户河豚名馆,寒喧落座毕,厨娘便端上热气腾腾的河豚,然后躲在屏风后察看苏先生的动静。
没想到从始至终苏先生只是低头猛吃,一言不发,吃完了以后,他才慢慢地站起来抹抹嘴说了一句:“值那一死”!另一传说是苏东坡吃完河豚后,万般感叹,脱口一句“食河豚而百无味”,这两个名句,将河豚的美味推崇到极致了。
吃河豚如今在长江下游各地是公开的,扬中市政府每年都要举办“中国河豚节”,邀请海内外嘉宾出席,作为地方“名片”展示,也切实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因为在这里烧河豚尤其是河豚去毒的方法几乎已经成了妇孺皆知的常识,家家户户都会做。
请客吃河豚的规矩是不可错乱的。
否则不仅没达到请客本意.还会招惹许多麻烦。
规矩之一:不可对客人说:“请你吃河豚”,只能说:“今天我订了桌河豚,多留了双筷子”,来不来可是你自己的事。
规矩之二:客人来后须在桌上放一枚硬币,意思是再次表明出席此宴确是本人意愿,非刘邦之赴鸿门宴也。
河豚的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
![河豚的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81b9c455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75.png)
河豚的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摘要:河豚是一种美味可口的海水鱼类,深受人们的喜爱。
本文将介绍河豚的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包括养殖池的建设、水质管理、饲料选择、疾病防治等方面的内容,帮助读者了解和掌握河豚的养殖技术,提高养殖效益。
正文:河豚全名河豚鱼,属于脊索动物门、硬骨鱼纲、鲀亚纲、河豚科。
河豚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脂肪含量较低,被誉为“海洋中的美食”。
因此,河豚养殖业近年来发展迅猛,成为了许多扩大生产者的首选。
一、养殖池建设:河豚养殖前首先需要准备养殖池。
通常情况下,建议选择盖顶的塑料池或水泥池,这种池子比较方便进行管理和操作。
同时,需要确保养殖池具有足够的深度,以适应河豚的生长需求。
此外,养殖池应该提供良好的水循环系统,保持水体清洁并提供充足的氧气。
二、水质管理:水质管理对于河豚养殖非常重要。
首先,要确保水质温度适宜,通常在20-30摄氏度之间为宜。
其次,水质要求稳定,保持pH值在6.5-8之间,硬度在6-8 dH之间。
此外,应定期检测水体中的溶解氧、氨氮和亚硝酸盐等指标,根据测试结果进行相应的处理措施。
三、饲料选择:河豚鱼对饵料的选择非常挑剔,特别是在养殖初期更需要注意。
一般建议采用活体饵喂养,如浮游动物、蚯蚓等。
此外,还可以选择专业的饵料,这些饵料营养全面,容易消化吸收,有助于河豚的健康生长。
饵料的投喂量要控制适当,避免过多或过少,以免影响河豚的生长发育。
四、疾病防治:河豚养殖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疾病问题。
常见的疾病包括皮肤病、呼吸道感染和消化道疾病等。
为了预防疾病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保持养殖环境的整洁,定期清理养殖池;定期进行疾病监测,发现疑似病症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加强营养管理,提高河豚的免疫力,减少疾病发生的可能性。
养殖河豚具有一定的风险,并且要求养殖者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
因此,在养殖河豚之前,投资者应该充分了解相关的养殖技术和注意事项。
同时,找到合适的养殖场地,并确保养殖条件符合河豚的生长需求,才能够取得成功。
河豚鱼
![河豚鱼](https://img.taocdn.com/s3/m/498a7582daef5ef7ba0d3c8f.png)
河豚的营养价值及功效
• 我国古代医学认为:河豚鱼能消肿解毒、散 结镇痛,治疥癣虫疮、无名肿毒。其肌肉、皮肤、 肝、子、目均入药。 • 现代科学研究认为:河豚鱼具有消肿、去胃 疾、降血压、抗肿瘤、恢复体力、调节免疫系统 等诸多功效。河豚的毒素可以止痛,河豚毒素的 效果比常用麻醉药可卡因强16万倍,若制成强镇 痛剂,对癌症病人的止痛具有奇效。
• 许多种类的河豚的内部器官含有一种能致人死命 的神经性毒素。只需要0.48毫克 • 就能致人死命!其实,河豚的肌 • 肉中并不含毒素。河豚最毒的部 • 分是卵巢、肝脏,其次是肾脏、 • 血液、眼、鳃和皮肤。 • 河豚鱼的营养价值已被世界公认,是所有鱼类中 经济质量最高、脂肪含量最低的一种,独享"鱼
快来看哦,那美味的河豚呀!!!
河豚之家------中洋河豚
三步走战略
• 1.在本地做好河豚的养殖销售 • 2.向外地推销我们的产品 • 3.打造国际知名品牌
注意事项
• 河豚鱼肉含的毒较小,而卵巢、肝脏和血液都含有 43‰的毒素。河豚鱼肉虽然鲜美,但处理不当或者贪食太 多则会让人一命呜呼。河豚毒素为神经毒素,其毒性比氰 化钾要高近千倍。 • 在食前,必须请有经验的老师傅将鱼腹内脏拣清,洗净, 然后用油煮煎,再放入佐料反复烧煮,更烧得肉烂皮酥, 方可食用。为了防止中毒,最好在吃鱼前烧煮一锅“芦根 汤”以备解毒之用。总之,食用此鱼,必须特别小心,严 防中毒事故发生。 万一中毒也应立即送医院进行洗胃、 催吐和补液,以免造成死亡。 •
河 豚
balloonfish
★河豚简介 ★河豚的营养价值 ★注意事项 ★河豚的市场行情
河豚 简介
• 河豚鱼,又名气泡鱼,古名:鯸鲐(hóu tái), 别名:也称鲀鱼、气泡鱼、辣头鱼。河豚的身 体短而肥厚、浑圆,头部,胸部大,腹部和尾 部小,背上有鲜艳的斑纹或色彩,体表无鳞, 光滑或有细刺。全世界已发现的河豚鱼有120多 种,其中经处理能食用的有21种。我国的河豚鱼 有40余种,其中可食用的有17种,已成为世界 上河豚鱼的产销大国。
河豚
![河豚](https://img.taocdn.com/s3/m/1a35b916a8114431b90dd840.png)
2012年市委书记俞正声在农村工作会议上说“我看养殖河豚鱼无毒, 可以研究落实开放事宜吧。我也吃,我看能够安全食用的吧”
河豚美食
政策法规变迁
• 卫生部早在1990年11月20日颁布的《水产品卫生管理办 法》中明确规定:“河豚鱼有剧毒,不得流入市场,任何 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人一律不得生产加工、销售河豚 鱼。” • 2010年12月28日,国家卫生部发布第78号令, 《水产品 卫生管理办法》等48个法规废止和宣布失效。原办法中 “河豚鱼有剧毒,不得流入市场……”这条随之失效。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日(2012年)在《关于餐饮服务 提供者经营河豚鱼有关问题的通知》中重申:“严禁任何 餐饮服务提供者加工制作鲜河豚鱼”。通知指出:在国家 有关政策调整前,严禁任何餐饮服务提供者加工制作鲜河 豚鱼。各地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加大对辖区内餐饮服务提 供者经营河豚鱼行为的监督检查力度。对经营河豚鱼(或 以其他替代名称)的,依照《食品安全法》进行处罚。
• 生物学意义:钠离子通道阻断剂,阻截神经和肌 肉的信息传导。 • 作用:可用于镇疼、戒毒、治癌症等
河豚毒性分布特点
野生河豚毒性强弱分布特性
毒性强弱特性
• • • • •
具种类差异明显 具个体差异明显 具器官差异明显 具地域差异明显 具季节差异明显
食用安全注意事项:应在弱毒季节和无毒区域,养殖无毒种类,筛选 无毒个体,食用无毒的器官和部位。
怎样让河豚鱼无毒
放养连续家系选育苗种,逐代降低毒性,稳定无毒性状, 选育出不含河豚毒素的苗种,杜绝由遗传携带河豚毒素 的可能。 使用水保护区域内淡水,杜绝需盐产毒细菌繁殖生长。
河豚ppt课件
![河豚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a354e57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58.png)
河豚的生态价值和保护意义
生态价值
河豚是淡水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河豚能够控制 其他小型生物的数量,为其他生物提供栖息地和繁殖场所,有助于维护生态多样性。
保护意义
保护河豚有助于维护淡水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保障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 同时,河豚作为一种珍稀物种,具有很高的观赏和科研价值,保护河豚也有助于推动相
03
河豚的烹饪和食用
河豚的选购和储存
选购技巧
选择新鲜、无异味的河豚,观察 鱼眼清澈、鱼肉有弹性。避免选 购受过污染或死鱼。
储存方式
将河豚存放在低温、干燥的环境 中,避免阳光直射。尽量在24小 时内食用,以保证新鲜度和安全 性。
河豚的烹饪技巧和菜式
烹饪技巧
清洗河豚时要仔细去除内脏和鱼皮, 烹饪时注意火候,避免过熟或未熟透 。
经典菜式
清蒸河豚、红烧河豚、河豚火锅等, 可根据个人口味选择不同的烹饪方式 。
河豚的食用注意事项和安全警示
注意事项
食用河豚时要适量,避免过量摄入高 嘌呤和高毒素物质。搭配蔬菜、豆腐 等食材,以平衡营养和口感。
安全警示
河豚的某些部位含有剧毒物质,必须 去除干净后才能食用。对于不熟悉河 豚处理和烹饪的人来说,建议谨慎尝 试或寻求专业指导。
04
河豚的文化意义
河豚在日本文化中的地位
河豚是日本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 素,被视为美味佳肴和吉祥的象
征。
在日本,河豚的食用历史悠久, 可以追溯到平安时代,至今已有
千余年的历史。
河豚在日本文化中具有特殊的地 位,被视为日本料理的代表之一
。
河豚的美食文化
河豚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被誉为“鱼中之王”。 在日本,河豚的烹饪方式多种多样,包括生鱼片、火锅、烤河豚等。
河豚毒素中毒预防知识2
![河豚毒素中毒预防知识2](https://img.taocdn.com/s3/m/1848a360c281e53a5802ff92.png)
河豚毒素中毒预防知识河豚毒素中毒是引起食物中毒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虽然政府部门屡屡发布防止河豚毒素中毒的预警,但部分市民仍存在侥幸心理,盲目尝鲜,中毒事件屡见不鲜。
清明前后正是河豚最肥美的时候,因此也是食用的高峰期,但恰恰这个时候是其毒性最强的时候,每年这个季节正是河豚中毒事件的高发季节。
(一)河豚鱼简介河豚鱼是魨毒鱼类的一个泛称,主要包括魨形目的魨科鱼类,其卵巢、肝脏、肠、血液和皮肤含有河豚毒素。
我国魨毒鱼类有47种,45种属魨形目,2种为鲈形目虾虎鱼科。
广东省渔民捕获的天然常见河豚鱼品种主要有弓斑东方魨、铅点东方魨、棕斑腹刺魨、暗鳍腹刺魨等。
不同品种的河豚所带有的毒素含量相差很大,河豚的毒性和毒素成分亦偶尔会因季节和水域的差异及每条鱼的独特性而不同。
(二)河豚毒素简介河豚毒素主要存在于河豚鱼类体内,人们原先认为河豚毒素是河豚鱼本身的代谢产物或基因产物,但逐渐发现许多其他海生、河生动物如某些蟾蜍、蝾螈、蓝环章鱼等也带有此种毒素。
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表明,河豚毒素是由细菌产生,经食物链作用传递到动物体内的。
引起中毒的河豚毒素是一种非蛋白质神经毒素,可分为河豚素、河豚酸、河豚卵巢毒素和河豚肝脏毒素。
河豚毒素为无色针状结晶,微溶于水;耐高温,100℃加热4小时才可破坏毒素;对盐类很稳定,用30%盐腌1个月仍无法去除。
河豚卵巢毒素毒性最强,0.5mg即可致人死亡。
河豚毒素除直接作用于胃肠道引起局部刺激症状外,被机体吸收进入血液后,能迅速使神经末梢和神经中枢发生麻痹,首先是感觉神经麻痹,继而运动神经麻痹,最后导致血管运动神经和呼吸神经中枢麻痹。
(三)流行病学河豚毒素中毒多发生于沿海居民中,以春夏季发生中毒的次数、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为最多。
引起中毒的河豚有鲜鱼、内脏,以及冷冻的河豚和河豚干。
引起中毒的河豚主要来源于市售、捡拾、渔民自己捕获等。
由于捕鱼时,河豚鱼常同其他鱼夹杂一起被捕捉,误食河豚鱼引起中毒的事件时有报道。
河豚介绍习性
![河豚介绍习性](https://img.taocdn.com/s3/m/8b6fe705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17.png)
河豚
河豚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海鱼,既美味又危险。
它们主要生活在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海域,是有毒的,但经过专业的加工和烹饪后,可以变得无毒且味道鲜美。
外观特征
河豚体形似鲫鱼,上颌延长成喇叭形,有些种类的河豚颜色斑斓,有的是黑色、黄色、蓝色等。
背鳍和腹鳍很小,肛门下方有一排很小的钩状鳍棘,外形十分独特美丽。
分布区域
河豚分布在全球的温带和热带海域,包括了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等地区,栖息在河口、海湾、海底等地有着广泛的适应性。
生活习性
河豚主要以底栖动物和藻类为食,还会吃些小鱼小虾等。
它们的嘴巴非常锋利,能够轻松咬破贝壳和海胆等坚硬的东西。
河豚是肉食性捕食者,白天不活动,晚上出来寻找食物。
河豚的毒性
河豚体内的毒素主要分布在皮肤、肌肉、肝脏和卵巢中,其中以肝脏中的毒素含量最高,毒性也最强,可以致人死亡。
河豚分类
在世界上河豚的种类有三十多种,以日本的河豚种类最多。
按照外形特征和毒性程度可以分为软骨鱼亚纲的河豚目、黑鲸目和鳐亚目河豚科等等,其中黑鲸目河豚科和鳐亚目河豚科的河豚都是无毒的。
然而,尽管无毒,但是它们的肉质
并不是很可口。
河豚文化
河豚的文化传统在日本历史上已有数百年之久,早在江户时代,日本武士就将河豚看作美食。
河豚是非常珍贵的食材,经过严格的加工和烹饪后,可口味娇软,非常美味。
结语
总而言之,河豚是一种有毒但美味的食材,对于食用河豚时,一定要注意安全,找到信誉可靠的厨师和餐厅。
河豚鱼简介
![河豚鱼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b371f55b5acfa1c7aa00cc61.png)
河豚鱼简介一:河豚文化河豚鱼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珍稀鱼类,在我国江南已有数千年的食用文化历史,因其肉质细腻、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古往今来为人们所偏爱喜食;那带肉刺的鱼皮,胶质浓厚,食之粘口,味觉美感远胜于鱼翅、海参。
“一朝食得河豚肉,终生不念天下鱼”。
梅尧臣的《食河鱼豚》:“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杨花。
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
广为流传的谚语“拼死吃河豚”又给这一美味遮挡了神秘的面纱。
河豚鱼对其特殊的历史地位,不仅享受着极高的美食赞誉数千年形成的河豚鱼传统饮食文化更将它装点得富丽华贵、妖娆多姿。
二:河豚鱼的菜肴与特色1.白汁浓汤河豚:鲜美味美,浓郁墩后,白皙如乳,色感怡人。
2.红烧河豚:汁浓肉嫩,咸香微甜,滑润可口。
3.刺身河豚:清鲜细腻,软嫩润滑,具有独特的江鲜口感美味。
三:营养与功效“长江三鲜美,河豚第一鲜”。
河豚具备“长江三鲜”的鲜明特点:食肉性、江海洄游、肉嫩味鲜是鱼中极品,其历史深渊和文化内涵亦相当深厚。
其营养丰富:高蛋白、低脂肪、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特别高,含有16种氨基酸(其中的鲜美氨基酸保证了河豚鱼特有的鲜味);保健功效独特:能维持人体营养均衡、改善肤质、增强免疫功能、健脑益智、平衡植物神经系统等。
经国家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鉴定报告显示:经人工养殖的河豚成鱼营养均衡,鱼肉中蛋白质含量高达17.71%,脂肪含量仅为0.62%。
不饱和脂肪酸(DHA含量15.36%,EPA含量6.19%)含量特别高,除能阻止胆固醇在血管壁上沉积,预防或减轻动脉更化和冠心病以外,对活化大脑神经细胞、改善大脑功能具有显著地健脑益智作用。
人体必须且不能自行合成的8种氨基酸,河豚全有。
河豚鱼富含非常丰富的胶原蛋白,使皮肤增白,增加弹性,是姿容养颜的佳品;同时含有独特的天然生物活性物质---鱼精蛋白,具有特殊的抗生作用,可以很好的抑制人体内肿瘤细胞的产生;河豚鱼皮有美容、暖胃和壮阳补肾的功效,是壮阳补肾、美容、暖胃的上等佳品,河豚鱼作为食品,它可维持人体营养均衡、改善肤质、增进免疫功能:作为营养品,它的健脑、养心滋补作用非常突出。
河豚简介
![河豚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d0281ed0ce2f0066f5332237.png)
河豚简介河豚,是一种肉味极为鲜美的洄游性鱼类,被誉为“百鱼之王”和“鱼中极品”河豚鱼种类繁多,我们经常看到和食用的主要是暗纹东方豚,条纹东方豚,和橘黄豚。
河豚在所有鱼类餐食中历史悠久,而且长盛不衰,由此衍生出的河豚文化更是源远流长,丰富而精美。
河豚名列”长江三鲜”之首,为传统美食中的典范,其肉质鲜嫩,食后满口生津,唇舌溢香味美绝。
在日本河豚享有“菜肴之冠”的美誉。
在中国自古也就有“拼死吃河豚”之说。
另据科学证明,河豚鱼还具有无与伦比的营养和保健作用。
其体内的脑黄金、蛋白质、谷氨酸含量为鱼中之最;核酸含量达每百克4.69克,为生物中第一位;脂肪含量仅有0.26克,为鱼中最低;另外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硒、锌等多种微量元素。
长期食用河豚鱼可增强机体免疫力,对防治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肝炎、肺结核、性病等具有特殊的食疗作用。
同时,河豚鱼还可滋阴补阳,治疗关节炎,祛风湿,活化大脑神经细胞,改善大脑功能,起到醒脑、益智的作用。
二战后,日本人平均寿命为87.6岁,居世界第一;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的发病率全世界最低;平均身高增长6公分~8公分,年轻一代比中国人平均身高高出2公分;日本人均综合素质全世界第一。
经联合国卫生组织调研得出,这与日本人的科学饮食和持久食用河豚鱼是分不开的。
中国早在秦始皇朝代的《山海经》、汉代的《论卫》、隋朝的《病原候论》等古书里,都有过关于河豚鱼的记述,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给了河豚极高的知名度。
自古文人墨客对河豚的描写更是让河豚登上了传统美食的巅峰。
乾隆皇帝下江南时食用的“巴肺鱼汤”就是河豚。
鲁迅先生的:“故乡黯黯锁玄云皓齿吴娃唱柳枝岁暮何堪再惆怅,且持卮酒食河豚”就是描写坪井芳治邀鲁迅往日本饭店共食河豚的佳句。
其中苏轼的;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让妇孺皆知!我国古谚云:不食河豚,焉知鱼味,食了河豚百鱼无味。
河豚不但营养丰富,滋补功能也是首屈一指,从食疗的角度河豚鱼可维持人体营养均衡、改善肤质,增进免疫功能,尤其它的清洁血管、健脑、养心滋补作用非常突出。
《河豚》_精品文档
![《河豚》_精品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abc5bb64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22.png)
《河豚》河豚,又称为气球鱼、刺鱼,属于脊索动物门、硬骨鱼纲、辐鳍鱼亚纲、鲀形目、河豚科的一类鱼类。
河豚的外形独特,身体呈球形,布满尖锐的鳞片和刺,给人一种如同气球一样的感觉。
它们的习性和生活环境也非常特别,被誉为海洋的奇迹。
河豚主要分布于亚洲,尤其是日本、中国和韩国等地。
它们喜欢生活在浅海或河口附近的沙滩、珊瑚礁和海草床等环境中。
河豚的适应能力非常强,既可以在咸水中生活,也能在淡水中生存。
它们一般栖息于海水深度十几米至几十米的区域,但在繁殖季节,会游到更浅的地方进行繁殖。
河豚的身体特点是它的皮肤上布满了尖锐的鳞片和刺。
这些鳞片和刺呈现出斑斓多变的颜色,给人一种美丽而危险的感觉。
尽管河豚看起来可爱无害,但它们实际上具有强烈的防御能力。
当受到威胁时,它们会膨胀起来,让鳞片和刺竖立起来,形成一道天然的保护屏障,用以抵御来自外界的攻击。
此外,河豚的刺还含有剧毒,可以对捕食者造成严重的伤害甚至是致命的威胁。
河豚是肉食性动物,以小鱼、甲壳类、贝类等为食。
它们的嘴巴是圆形的,具有锯齿状的牙齿,能够轻松地咬碎坚硬的外壳。
河豚的消化系统非常特殊,胃部内有一种特殊的酶,能够分解和清除其中的大部分毒素。
这也是河豚能够食用毒素含量很高的海洋生物的原因。
除了饮食习性之外,河豚还具有一系列的行为特征。
它们喜欢在夜间活动,白天则常常躲藏在沙底或者岩石下面。
河豚的游动速度非常快,能够在水中快速穿梭,逃避敌害。
此外,河豚还会进行一种特殊的游泳方式,即“自噬下沉”。
它们会将身体变成一个圆球,然后用足够的力量向水下方向游动,形成一种下沉的动作。
这种游泳方式在一些躲避敌害或者追逐猎物的情况下非常有用。
尽管河豚拥有如此多样的特点和生活习性,但是它们也面临着许多威胁和挑战。
其中最主要的威胁就是捕捞活动。
由于河豚的身体部分含有剧毒,因此在捕捞和加工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危险。
同时,河豚的数量也逐渐减少,有些品种甚至濒临灭绝。
这对于生态平衡和海洋生物多样性来说,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
河豚鱼
![河豚鱼](https://img.taocdn.com/s3/m/6945527f08a1284ac950434f.png)
3.促排 静脉注射高渗或等渗葡萄糖溶液,以 促进毒素的尽快排泄,必要时可辅以轻泻剂和灌 肠。
4.维持呼吸 呼吸困难时给予吸氧、呼吸兴奋 剂,紧急情况下可行气管内插管、气管切开等人 工呼吸方法。
5.解毒 莨菪类 药物包括阿托品、东莨菪碱、山莨菪碱
1909 年田原良纯从豚属鱼卵提取到一种初品毒素, 命名为河豚毒素 (tetrodotoxin ,TTX )。
1950 年横尾晃获得 TTX结晶,非蛋白质,毒性极 高,结构为笼形原酸酯类。
1972 年Kishi化学合成 TTX。
河豚毒素为氨基全氢 化喹唑啉化合物,属 胍胺类毒素,分子式 C11H17N3O8,相对分子 量319.3
某些细菌是河豚毒素制造者,海洋嗜盐溶藻弧菌 , 放线菌等附生在河豚肠道壁及皮肤上,构成互利共 生关系,产生的河豚毒素被河豚吸收转储于体内。 有实验室已用海洋细菌生产出 TTX(生物工程技术 制备生物毒素)。
四、中毒症状
依人和食入毒素量的不同而异。一般 潜伏期 短,绝大多数在食用 10~45 min 后发病,也有长达 3~4 h 才发病的情况。 病情发展迅速 ,中毒者首诉 局部皮肤“麻或刺痛感”,以后延及手指和脚趾, 再到四肢的其他部位,并且麻感逐渐加重。有些患 者诉说身体好象有“漂浮感”。
一、概述
河豚鱼 (体形似豚,河口捕获 )又名 鲀鱼、街 鱼、乖鱼、龟鱼、艇巴、蜡头、气泡鱼、 气鼓鱼 、 鸡抱鱼、辣头鱼、小玉鱼、夹鱼等,是有毒鱼类 中最著名的。有毒鱼类是指肌肉或内脏、皮肤、 血液含有毒素,误食后引起中毒的鱼类。世界有 毒鱼类约 600 余种,我国 170余种,分为肉毒鱼类、 鲀毒鱼类 、卵毒鱼类、胆毒鱼类、血毒鱼类、肝 毒鱼类和含高组胺鱼类。
河豚简介小知识
![河豚简介小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7b587952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48.png)
河豚简介小知识
河豚是一种鲀形目鲀科暖水性海洋底栖鱼类,通常生活在海中,部分淡水也有。
每年清明节前后,河豚会从大海游至长江中下游。
河豚的毒素主要分布于内脏、卵巢、血液、鱼皮、鱼头等部位,其中内脏和卵巢的毒性最强。
食用野生河豚很容易因加工处理不当导致中毒。
河豚毒素是一种非蛋白质神经毒素,耐高温,100℃加热4小时仍有毒性。
食用河豚中毒后发病急速而剧烈,潜伏期短,短至10-30分钟,长至3-6小时。
中毒起初感觉手指、口唇和舌有刺痛,然后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症状。
同时伴有四肢无力、发冷、口唇、指尖和肢端知觉麻痹,并有眩晕。
重者瞳孔及角膜反射消失,四肢肌肉麻痹,最后出现语言不清、血压和体温下降。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果还想了解更多信息,建议咨询专业人士。
河鲀
![河鲀](https://img.taocdn.com/s3/m/47aa99745acfa1c7aa00ccf5.png)
河鲀[hé tún]河鲀,俗称“气泡鱼”、“吹肚鱼”、“河鲀鱼”(江苏、浙江)、“乖鱼”(广东)、“鸡抱”(广东)、“龟鱼”(广西)、“街鱼”(福建)、“蜡头”(河北)、“艇鮁鱼”。
古时称“肺鱼”。
河鲀为暖温带及热带近海底层鱼类,栖息于海洋的中、下层,有少数种类进入淡水江河中,当遇到外敌,腹腔气囊则迅速膨胀,使整个身体呈球状浮上水面,同时皮肤上的小刺竖起,借以自卫。
河鲀具有众所皆知的圆滚滚身躯,一般体长在100~300mm左右,大的可达630mm以上。
大部分生活在海中,但在淡水及海、淡水汇吅处也可发现。
它们在水中吹动水和空气,使泥沙飞起,然后捕食躲在沙中的生物。
因为牙齿和颌骨很坚硬,所以连极硬的贝壳也能咬碎。
全体椭圆形,前部钝圆,尾部渐细。
吺短,圆钝;口小,端位,横裂。
上下颌各具有2个板状门齿,中缝明显。
唇发达,下唇两端向上弯曲在上唇的外侧。
眼小,鳃孔小,为一弧形裂缝,位于胸鳍的前方,体表密生小刺。
背鳍位置很后,与臀鳍相对;无腹鳍;尾鳍后端平截。
体背灰褐,体侧稍带黄褐,腹面白色;体背、侧面的斑纹随种类不同而各异。
河鲀在我国资源甚为丰富,年产量约达3~4万吨,沿海一带几乎全年均可捕获。
在长江、珠江则在春、夏之间出现汛期,为沿海及江河中下游的主要渔业对象之一。
在我国,从辽宁至广东沿海共生活着30多种河鲀,其中的暗色东方鲀进入长江、珠江等水系的中、下游。
每年3月由外海游至江河口的咸淡水区域产卵。
秋季水温下降,开始降河,和其它种类一样游向深海区,12月初返回深海区越冬。
当年出生的幼鱼在江河或通江的湖泊中生活,到翌年春才回到海里,在海里长大至性成熟后再复进入江河产卵。
进入长江的河鲀于4~6月,在中游江段或洞庭湖、鄱阳湖中产卵。
河鲀的食性杂,以鱼、虾、蟹、贝壳类为食,亦食昆虫幼虫、枝角类、桡足类以及高等植物的叶片和丝状藻类。
在生殖洄游期间一般很少摄食。
河鲀的体型浑圆,主要依靠胸鳍推进。
这样的体型虽然可以灵活旋转,速度却不快,是个容易猎取的目标。
河豚的相关知识
![河豚的相关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e240c5c7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b5.png)
河豚的相关知识河豚,是鲀形目鲀科暖水性海洋底栖鱼类。
河豚全身长满毛刺;上下颌牙齿连接在一起;皮坚韧厚实;口小头圆;背部黑褐色;腹部白色;眼睛平时蓝绿色,会随着光线变化而变色。
河豚又名气泡鱼、鲀鱼、大玉斑、乌狼等,在广东一带称乘鱼、鸡泡、龟鱼,中国河北附近称腊头。
河豚因其常见在江中,外形似豚,因此得名。
河豚分布于中国沿海和北太平洋西部。
河豚多生活在海中,部分淡水也有。
每年清明节前后河豚从大海游至长江中下游;当受到威胁时,其会吞下水或空气使身体膨胀成多刺的圆球,使其天敌很难下嘴;游动缓慢。
河豚以蛤蜊、牡蛎、海胆等为食。
河豚于春季产卵。
河豚有滋补肝肾、祛湿止痛的功效,主治皮肤瘙痒、疥癣。
河豚带有肉刺的鱼皮丰腴鲜美,入口即化,野生河豚香味扑鼻,鲜美无比,但其肝脏、鱼子、血液等有剧毒,食后易中毒致死。
河豚经处理后可制成冻鱼片或罐头食品,肝可提取豚肝油,精巢可制鱼精蛋白,骨可制鱼粉,皮可制鱼皮胶。
河豚与鲥鱼、刀鱼并称为“长江三鲜”;“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写的就是阳春三月,正是河豚上市、人们争相吃河豚的季节。
形态特征:河豚体呈圆筒形,向后渐狭,体裸露无鳞或全身长满毛刺,背鳍一个,无鳍棘,与臀鳍相对;皮坚韧厚实,无腹鳍,尾鳍截型或圆形或新月型;口小头圆;上下颌牙齿连接在一起;背部黑褐色;腹部白色;眼睛平时蓝绿色,会随着光线变化而变色;体色及花纹随种类的不同而异。
河豚又名气泡鱼、鲀鱼、大玉斑、乌狼等,在广东一带称乘鱼、鸡泡、龟鱼,中国河北附近称腊头。
河豚因其常见在江中,外形似豚,因此得名。
栖息环境:河豚是江海洄游习性的底栖鱼类。
生活习性:河豚游动缓慢,每年清明节前后河豚从大海游至长江中下游;生性胆小而贪婪,当受到威胁时,其食道结构特殊,向前腹侧及后腹侧扩大成囊,遇敌害时能吸入水和空气,使胸腹部膨胀如球,浮于水面,被捕获后,虽离水亦能吸气膨胀,使其天敌很难下嘴,发出咕咕的声音。
河豚鱼养殖
![河豚鱼养殖](https://img.taocdn.com/s3/m/42fa6542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1d.png)
河豚鱼养殖引言河豚鱼,又称为河豚、河豚鲜,是一种在河流、湖泊等淡水域中生活的食肉性鱼类。
河豚鱼的肉质鲜美,被认为是一种高级食材,在日本等地享有盛名。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养生的关注,河豚鱼养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本文将介绍河豚鱼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养殖环境水质要求河豚鱼对水质的要求比较高。
首先,水质应该足够清澈,没有明显的污染物。
其次,水温要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一般在20-25摄氏度之间。
最后,养殖水域需要有足够的氧气含量,可以通过增加水流或使用氧气增氧机等方法保证。
地理环境河豚鱼适应性较强,可以在不同的水域中生存。
在选择养殖地点时,需要考虑水域的面积和水深。
一般来说,水域面积的选取与养殖规模相关,水深的选择要根据河豚鱼生长的需求来确定。
同时,养殖地点的周围环境应该安静,不受外界干扰。
养殖方法种苗选择选择优质的种苗是河豚鱼养殖成功的关键。
在选择种苗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选取健康的种苗:种苗应该无明显的疾病症状,鳃盖活动自如。
•选取适龄的种苗:种苗的年龄应该在3个月左右,此时河豚鱼的生长速度最快。
•选取适量的种苗:根据养殖规模确定种苗数量,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养殖。
饲料供应河豚鱼是肉食性鱼类,对饲料要求较高。
在养殖过程中,可以选择下列饲料供应方式:•活饵喂养:使用活体小鱼、虾和蛤蜊等作为饵料,可以提供河豚鱼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
•饲料颗粒喂养:选择市售的鱼类饲料颗粒,根据河豚鱼的大小和需求进行适量喂养。
•自制饲料喂养:根据河豚鱼的饲养需求,配制含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饲料。
需要注意的是,自制饲料要卫生,不可含有有害物质。
养殖管理河豚鱼的养殖需要进行一定的管理措施,以确保养殖效果和产量。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养殖管理事项:•定期换水:定期更换水域中的水可以维持水质的清澈和氧气的供应。
•观察河豚鱼的生长状况:注意观察河豚鱼的生长情况和饮食情况,如有异常及时调整和处理。
•防止疾病发生:定期进行疾病防控工作,如使用消毒剂清洗水域和设备,定期检查和清理饲养器具等。
河豚简介
![河豚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9d3b6e05a6c30c2259019e28.png)
河豚简介河豚的身体短而肥厚。
河豚生有毛发状的小刺。
坚韧而厚实的河豚皮曾经被人用来制作头盔。
河豚的上下颌的牙齿都是连接在一起的,好像一块锋利的刀片。
这使河豚能够轻易地咬碎硬珊瑚的外壳。
河豚大都是热带海鱼,只有少数几种生活在淡水中。
河豚一旦遭受威胁,就会吞下水或空气使身体膨胀成多刺的圆球,天敌很难下嘴。
许多种类的河豚的内部器官含有一种能致人死命的神经性毒素。
有人测定过河豚毒素的毒性。
它的毒性相当于剧毒药品氰化钠的1250倍,只需要0.48毫克就能致人死命。
其实,河豚的肌肉中并不含毒素。
河豚最毒的部分是卵巢、肝脏,其次是肾脏、血液、眼、鳃和皮肤。
河豚毒性大小,与它的生殖周期也有关系。
晚春初夏怀卵的河豚毒性最大。
这种毒素能使人神经麻痹、呕吐、四肢发冷,进而心跳和呼吸停止。
国内外,都有吃河豚丧命的报道。
虽然,品尝河豚要冒着生命危险,但是由于河豚的味道十分鲜美,所以还是有众多贪食的人拼死吃河豚。
世界上最盛行吃河豚的国家是日本。
日本的各大城市都有河豚饭店。
厨师要经过严格的专业培训。
毕业考试时,厨师要吃下自己烹饪的河豚。
因此,有些技术不过硬的人,就不敢参加考试逃跑了。
河豚游得很慢,这是因为大多数鱼通常在身体的后半部所具有的游泳肌肉。
河豚只好利用左右摇摆的背鳍和尾鳍划水。
河豚的牙齿与刺豚的牙齿很相似,河豚的牙齿融合成一个喙,上下腭的牙齿用来咬碎软体动物和珊瑚。
河豚将这些生物活的部分连同蟹、蠕虫和藤壶等海洋生物一起吞食。
河豚分布于世界各地,约有 100多种。
河豚口小头圆,背部黑褐色,腹部白色,大的长达1米,重10千克左右,眼睛平时是蓝绿色,还可以随着光线的变化自动变色。
身上的骨头不多,而且背鳍和腹鳍都很软,但长着两排利牙,能咬碎蛤蜊、牡蛎、海胆等带硬壳的食物。
河豚虽然有剧毒,但其肉鲜美柔嫩无比,人们常把河豚片与日本绘画相提并论,柔和细腻,回味无穷。
河豚肉含的毒较小,而卵巢、肝脏和血液都含有较多的毒素。
在中国,为了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国家明文规定不准饭店供应河豚。
河豚鱼体形长
![河豚鱼体形长](https://img.taocdn.com/s3/m/08454e755acfa1c7aa00cc10.png)
河豚鱼体形长、圆,头比较方、扁,有的有美丽的斑纹;有些则没有斑纹,而是一片黑色的鱼。
又有形容河豚鱼外观呈菱形,眼睛内陷半露眼球,上下齿各有两个牙齿形似人牙。
鳃小不明显,肚腹为黄白色,背腹有小白刺,鱼体光滑无鳞,呈黑黄色。
河豚游得很慢。
这是因为大多数鱼通常在身体的后半部所具有的游泳肌肉。
河豚只好利用左右摇摆的背鳍和尾鳍划水。
河豚的牙齿与刺豚的牙齿很相似。
河豚都含神经毒素河豚毒素(TTX),人食0.5mg-3mg致死。
毒素耐热,100℃8小时都不被破坏,120℃1小时才能破坏,盐腌、日晒亦均不能破坏毒素。
它的毒性相当于氰化钠的1250倍。
河豚最毒的部分是卵巢、肝脏,肾脏、血液、眼、鳃和皮肤。
河豚毒性大小,与它的生殖周期也有关系。
晚春初夏怀卵的河豚毒性最大。
这种毒素能使人神经麻痹、呕吐、四肢发冷,进而心跳和呼吸停止。
河豚鱼味道鲜美,但吃它是有风险的,必须专业制作才能食用。
河豚
![河豚](https://img.taocdn.com/s3/m/53801a18fad6195f312ba67e.png)
河豚的样子、河豚介绍河豚的身体短而肥厚。
河豚生有毛发状的小刺。
坚韧而厚实的河豚皮曾经被人用来制作头盔。
河豚的上下颌的牙齿都是连接在一起的,好象一块锋利的刀片。
这使河豚能够轻易地咬碎硬珊瑚的外壳。
河豚大都是热带海鱼,只有少数几种生活在淡水中。
河豚一旦遭受威胁,就会吞下水或空气使身体膨胀成多刺的圆球,天敌很难下嘴。
许多种类的河豚的内部器官含有一种能致人死命的神经性毒素。
有人测定过河豚毒素的毒性。
它的毒性相当于剧毒药品氰化钠的1250倍,只需要0.48毫克就能致人死命。
河豚是暖水性海洋底栖鱼类,属豚形目,在中国各大海域都有分布。
河豚的身体浑圆,头部、胸部大,腹尾部小,背上有鲜艳的斑纹或色彩,体表无鳞,光滑或有细刺。
河豚的种类繁多,常见的就有数十种。
几乎所有种类的河豚都含有河豚毒素,河豚的毒素主要分布于卵巢、肝脏、肾脏、血液、眼睛、鳃和皮肤里,其精巢和肌肉是无毒的,但如果河豚死的时间较长,其内脏的毒素就会溶入体液而逐渐渗入肌肉里。
别名:暗纹东方、豚泡鱼分类:鱼虾蟹贝、鱼类河豚鱼,又名气泡鱼,古名:鯸鲐(hóu tái),别名:也称鲀鱼、气泡鱼、辣头鱼,在江浙一带称小玉斑、大玉斑、乌狼等,在广东一带称乘鱼、鸡泡、龟鱼,在广东的潮汕地区称乖鱼,而在河北附近则称腊头。
河豚的吃法河豚的营养价值河豚中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DHA、EPA等的营养成分含量极其丰富,而脂肪含量却很低。
河豚的食用效果祛寒除湿降血压止痛剂河豚的食用禁忌河豚的卵巢和肝脏有剧毒,食用时必须谨慎。
河豚的故事严嵩吃河豚的故事艇巴鱼是有毒性鱼类,其血液、内脏和卵巢都含有剧毒,误食艇巴而丧生的事时有发生,就是那些自恃的闯海人,因一时不慎,处理不当而中毒致死的也屡见不鲜。
因艇巴鱼毒还演绎出不少民间传奇。
明代世宗朝有个贪鄙奸横的权臣严嵩,80多岁的时候,从山东蓬莱纳一渔家少女为妾。
吃腻了山珍海味的严嵩,其下属独出心裁地为其婚宴策划出艇巴宴,以示献媚助兴,得到严嵩首肯,遂带上艇巴鱼,还有从山东雇佣的庖厨一起火速赴京。
河豚抚子作业
![河豚抚子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741aafc3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23.png)
河豚抚子作业1. 河豚的基本介绍河豚是一种生活在海洋中的鱼类,属于硬骨鱼纲河豚目。
它们通常体型较小,身体呈椭圆形,背部呈深绿色或灰褐色,腹部为白色。
河豚的头部较大,口部呈喙状,具有锐利的牙齿。
2. 河豚的特点河豚是一种具有独特特点的鱼类,以下是一些河豚的特点:•毒性:河豚含有一种强烈的神经毒素——河豚毒素。
这种毒素主要存在于河豚的内脏和皮肤中,对人类和其他动物具有致命的毒性。
因此,食用未经专业处理的河豚是非常危险的。
•抚子:河豚在繁殖季节会用嘴唇或鳍抚摸伴侣,这种行为被称为“抚子”。
抚子是河豚之间交流和繁殖的一种方式,也是它们独特的行为特点之一。
•智能:河豚被认为是海洋中最聪明的鱼类之一。
它们具有良好的学习和记忆能力,可以通过训练来完成一些复杂的任务,如解谜游戏和模仿人类动作。
•食性:河豚是肉食性动物,主要以小鱼、甲壳类动物和软体动物为食。
它们的牙齿锋利,可以轻松地咬碎硬壳类食物。
3. 河豚的生活习性河豚具有一些独特的生活习性,以下是一些关于河豚的生活习性:•群居:河豚通常生活在群体中,它们喜欢聚集在一起游动和觅食。
在海洋中,可以经常看到一群河豚一起游弋的场景。
•迁徙:河豚在不同的季节会进行迁徙,根据食物的丰富程度和水温的变化选择合适的迁徙地点。
迁徙过程中,河豚会形成一个有序的队列,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
•捕食:河豚是优秀的捕食者,它们通常在夜间活动,利用敏锐的嗅觉和听觉来捕捉猎物。
河豚会迅速游动,用吸盘状的嘴唇将猎物吸入口中。
4. 河豚与人类的关系河豚与人类之间有着复杂的关系,以下是一些关于河豚与人类的关系:•食用:在一些亚洲国家,河豚被视为美食,但由于河豚内脏中的毒素,食用河豚需要经过专业的处理。
不当的食用会导致严重中毒甚至死亡。
•观赏:河豚因其独特的外观和智能行为,成为了一种受人们喜爱的观赏鱼。
许多水族馆都会展示河豚,吸引了大量游客。
•保护:由于河豚的生存环境遭受到人类活动的破坏,河豚正面临着濒危的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豚鱼简介
一:河豚文化
河豚鱼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珍稀鱼类,在我国江南已有数千年的食用文化历史,因其肉质细腻、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古往今来为人们所偏爱喜食;那带肉刺的鱼皮,胶质浓厚,食之粘口,味觉美感远胜于鱼翅、海参。
“一朝食得河豚肉,终生不念天下鱼”。
梅尧臣的《食河鱼豚》:“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杨花。
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
广为流传的谚语“拼死吃河豚”又给这一美味遮挡了神秘的面纱。
河豚鱼对其特殊的历史地位,不仅享受着极高的美食赞誉数千年形成的河豚鱼传统饮食文化更将它装点得富丽华贵、妖娆多姿。
二:河豚鱼的菜肴与特色
1.白汁浓汤河豚:鲜美味美,浓郁墩后,白皙如乳,
色感怡人。
2.红烧河豚:汁浓肉嫩,咸香微甜,滑润可口。
3.刺身河豚:清鲜细腻,软嫩润滑,具有独特的江鲜
口感美味。
三:营养与功效
“长江三鲜美,河豚第一鲜”。
河豚具备“长江三鲜”的鲜明特点:食肉性、江海洄游、肉嫩味鲜是鱼中极品,其历史深渊和文化内涵亦相当深厚。
其营养丰富:高蛋白、低脂肪、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特别高,含有16种氨基酸(其中的鲜美氨基酸保证了河豚鱼特有的鲜味);保健功效独特:能维持人体营养均衡、改善肤质、增强免疫功能、健脑益智、平衡植物神经系统等。
经国家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鉴定报告显示:经人工养殖的河豚成鱼营养均衡,鱼肉中蛋白质含量高达17.71%,脂肪含量仅为0.62%。
不饱和脂肪酸(DHA含量15.36%,EPA含量6.19%)含量特别高,除能阻止胆固醇在血管壁上沉积,预防或减轻动脉更化和冠心病以外,对活化大脑神经细胞、改善大脑功能具有显著地健脑益智作用。
人体必须且不能自行合成的8种氨基酸,河豚全有。
河豚鱼富含非常丰富的胶原蛋白,使皮肤增
白,增加弹性,是姿容养颜的佳品;同时含有独特的天然生物活性物质---鱼精蛋白,具有特殊的抗生作用,可以很好的抑制人体内肿瘤细胞的产生;河豚鱼皮有美容、暖胃和壮阳补肾的功效,是壮阳补肾、美容、暖胃的上等佳品,河豚鱼作为食品,它可维持人体营养均衡、改善肤质、增进免疫功能:作为营养品,它的健脑、养心滋补作用非常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