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案

合集下载

二氧化碳实验室制法教案

二氧化碳实验室制法教案

二氧化碳实验室制法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原理;2. 学会使用实验室仪器进行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收集;3. 能够分析实验结果,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1.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原理;2. 实验室仪器的使用和操作;3. 二氧化碳的性质分析。

教学难点:1. 实验室仪器的高级操作;2. 二氧化碳性质的深入理解。

教学准备:1. 实验室仪器:长颈漏斗、烧杯、试管、导管、集气瓶等;2. 实验药品:稀盐酸、大理石或石灰石等;3. 实验材料:清水、蜡烛、石灰水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二氧化碳的用途和性质;2. 提问:如何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二、讲解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原理(10分钟)1. 讲解稀盐酸与大理石或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2. 讲解二氧化碳的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

三、演示实验(15分钟)1. 教师演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步骤;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实验操作。

四、学生自主实验(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制取二氧化碳;2. 学生使用实验室仪器进行二氧化碳的收集。

五、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10分钟)1.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2. 学生分析实验结果,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3. 学生与同学进行讨论,分享实验心得。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能够熟练使用实验室仪器,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学生对二氧化碳的性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但在实验操作中,部分学生对实验室仪器的高级操作仍需加强练习。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

六、实验安全与注意事项(10分钟)1. 强调实验安全的重要性;2. 讲解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a. 佩戴好实验防护用品,如安全眼镜、手套等;b. 操作仪器时要小心谨慎,防止损坏仪器;c. 避免二氧化碳泄漏,注意集气瓶的密封;d. 实验后要及时清理实验现场,保持实验室整洁。

6.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 2课时教案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6.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 2课时教案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课题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第1课时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1.核心素养(1)练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和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

(2)学会收集、检验和验满二氧化碳的方法,加深对二氧化碳性质的认识。

(3)通过对实验、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求实、创新、合作的科学品质。

2.教学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和制取方法。

3.教学难点从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设计思路和方法出发,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4.教学建议【建议】教学准备。

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1∶2)、澄清石灰水、紫色石蕊溶液、蜡烛、木条、蒸馏水、火柴。

烧杯、集气瓶、量筒、玻璃导管、胶皮管、单孔橡胶塞、铁架台(带铁夹)、试管、试管夹、玻璃片、酒精灯。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和性质,今天我们走进实验室,动手练习制取二氧化碳,加深对二氧化碳性质的认识。

二、合作探究探究点①制取二氧化碳【提出问题】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是什么?确定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应考虑哪些因素?【归纳总结】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用的药品是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原理为CaCO3+2HCl===CaCl2+H2O +CO2↑;②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反应物的状态及反应条件,收集装置的选择主要取决于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

【过渡】今天我们将在实验室自己动手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实验桌上提供的药品和仪器组装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提出问题】组装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后,接下来该如何制取二氧化碳呢?【归纳总结】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步骤可简单概括为“连→检→装→注→集→验”,即①按实验要求连接装配好仪器;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入块状大理石(或石灰石);④注入稀盐酸;⑤收集气体;⑥检验气体是否收集满。

【教师点拨】实验中的注意事项:①导气管伸入试管内不宜过长,稍露出橡胶塞即可。

②装入药品时,应先加固体药品,后加液体药品。

二氧化碳的制备教案

二氧化碳的制备教案

二氧化碳的制备教案【篇一:《二氧化碳制取》教案】12345【篇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教案】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原理、装置、检验及验满等知识,同时培养学生逐步学会分析问题,探究实验,设计实验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1)知道在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过程和方法;(2)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分析问题,获取信息,初步学会设计实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培养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的意识和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原理、装置、操作及检验和验满的方法。

难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设计与探究。

三、教学用具实验所需的实验用品:大理石、稀盐酸、集气瓶、玻璃片、澄清的石灰水、大试管、导管、火柴等。

四、教学过程:【引言】通过对已经学过的制取氧气和氢气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是:1.首先了解在实验室的条件下,用什么药品,通过什么化学反应制取这种气体。

2.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和生成气体的物理性质,来设计实验装置,决定采用什么方法收集。

3.需要通过什么实验来验证制得的气体就是所要制的气体。

二氧化碳是一种有广泛用途的气体,实验室中如何制取二氧化碳呢?想一想到目前为止,我们在前面的学习中,有哪些化学反应能够放出二氧化碳呢?(学生讨论,并列举学过的可以得到二氧化碳的方法。

教师在黑板上逐一记录)1.木炭燃烧c+o2--co22.蜡烛燃烧石蜡+ o2 --co2+h2o3.碱式碳酸铜热分解4.人或动物的呼吸【教师】:上述第一个反应中反应物碳价格便宜,但反应前必须制备好氧气,操作麻烦,且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很不方便;第二个反应中反应物蜡烛价格便宜,但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较多的水蒸气,且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不好收集;第三个反应操作简单方便,但是含有杂质太多。

上述四个反应都不适合实验室制取,查资料发现,用含有碳酸跟的盐与酸反应也可以反应制取co2,例如:5、na2co3+2hcl=2nacl+ co2↑+h2o6、caco3 + h2so4 ==caso4+ h2o + co2↑7、caco3 + 2hcl ==cacl2 + h2o + co2↑[演示试验]:取三支试管编号a、b、c,a装有碳酸钠与稀盐酸,b装有碳酸钙与稀硫酸,c装有大理石与稀盐酸,观察反应现象,记录。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一、教材分析1、本节课要探究制取二氧化碳原理,从而了解制取物质的原理的选择2、掌握制取气体装置选择的条件,从而掌握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装置二、学情分析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氧气制取、实验基本操作的基础上来探究气体的制取原理和实验装置的选择三、教学目标1.知道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研究思路。

2.通过探究活动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和制取装置。

3.初步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取、验证、验满等操作。

4.运用设计装置、动手实验等方法,激发学生参与问题探究的积极性。

四、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原理和装置的探究。

五、难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装置的设计。

六、教学用品:多媒体;实验仪器:试管;锥形瓶;带导管的橡皮塞;集气瓶;药品:大理石;稀盐酸;碳酸钠;澄清的石灰水等。

七、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打开雪碧、可乐、啤酒等饮料的封口,我们会发现大量的气泡,这些气泡是什么气体的气泡?(二氧化碳的气泡)怎样验证呢?(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在实验室里,二氧化碳气体究竟是怎样制取的呢?本节课我们将一起来研究。

2.知识回顾。

在第二单元,我们曾研究过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请同学们观看大屏幕,回忆相关知识。

(1)学生回顾(实验室用高锰酸钾或过氧化氢溶液来制取氧气,其反应原理分别是……)表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知识回顾药品KMnO4H2O2溶液和MnO2反应原理2KMnO4==K2MnO4+MnO2+O2↑2H2O2==2H2O+O2↑反应物状态固体固体、液体反应条件加热不需加热发生装置 A B收集装置C或D验证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伸进瓶内,木条复燃,则该气体是氧气。

验满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木条复燃,则证明已满。

△MnO2图1:供选择的实验装置(2)教师总结:由刚才的知识回顾,我们可以得出,反应原理、制取装置、验证验满方法,是研究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主要内容,具体的研究思路是,确定制备气体的反应原理,也就是确定反应物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确定气体的制取装置,气体制取的装置包括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两部分,发生装置确定的依据是?(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发生的条件)收集装置确定的依据是?(气体的密度、溶解性以及气体是否与水反应等)→确定气体验证、验满方法,一般而言,气体验证、验满利用的是气体的——(化学性质)。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教案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教案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使学生理解在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方法和设计思路的基础上,研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2)通过实验,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和反应原理;3)通过实验探究,学会设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2、水平目标1)通过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和装置的探究,逐步提升学生的探究水平;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水平、表达水平;3)通过筛选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所需要的药品,发展观察水平并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

4)通过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培养学生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的设计思路;3、情感目标1)在探究中,使学生体验合作、发现的乐趣;2)在设计实验装置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水平,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建议:1、课堂引入方法一:引导学生复习到当前为止学生已经掌握的能够得到二氧化碳气的方法,逐一筛选出适合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方法,让学生在教师的带着下学会选择,学会判断,从中真正表达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实验学生的主动学习。

方法二:从实验室制气的要求入手,讲清楚原则,让学生自己总结,思考到底实验室中用什么方法来制备二氧化碳。

方法三:单刀直入先讲实验室中制二氧化碳的原理,让学生思考,实验室选择这种方法的依据是什么?通过比照突出该方法的优越性,总结出实验室制气的原则。

2、知识讲解指导注意讲解时的条理性,使学生明白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原理、装置;检验方法;让局部学生清楚选择该方法的原因和实验室制气方法选择的依据。

注意理论与实验的结合,避免过于枯燥或过于浅显,缺乏理论高度。

联系实际,讲二氧化碳灭火器的原理,适用范围。

教材分析本节课在全书乃至整个化学学习过程中,所占有的地位十分重要。

它是培养学生在实验室中制取某种气体时,药品的选择、装置的设计、实验的方法等思路的最正确素材。

上好此节课对学生今后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基本实验及实验探究水平都有长远的影响。

本节知识的学习比较容易,学生在前面学习元素化合物的基础上经过讨论便可解决。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案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案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张雪玲攀枝花市二十三中小初中化学教师
教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09页至113页
【课时安排】1个课时
【教学对象】九年级(上)学生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2、探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3、理解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

过程与方法
1、学会使用仪器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方法。

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化学实验方法的科学性,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
方法。

3、初步认识观察、分析、讨论、归纳、总结、理解及运用的科学方法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发展学生合作精神,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实践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实验装置。

【教学难点】
1、从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出发,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装置的设计思路。

【教学方法】
探究与讨论相结合
【教学手段】
计算机、PPT、图片、实验
【教学流程设计】
固-固加热型固-液常温型
)收集气体一般有哪几种方法?确定气体收集装置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向上排空气法向下排空气法排水法
验满二氧化碳B
【板书设计】
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气法。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案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案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够说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和制取装置,形成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

【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二氧化碳和氧气有关性质及制备二氧化碳和氧气时的反应、收集装置异同,初步学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合作探究学习,体验探究实验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和制取装置。

【难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最佳制备原理的探究。

三、教学用具仪器:小试管、药匙、锥形瓶、圆底烧瓶、烧杯、大试管、集气瓶、长颈漏斗、带导管的双孔塞、带导管的单孔塞、水槽、酒精灯药品:大理石、碳酸钠粉末、稀盐酸、稀硫酸、澄清石灰水、木条四、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教师:我们已经学过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了,请回忆一下实验室制取氧气有哪几种?除氧气外,二氧化碳也是一种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气体。

展示“冰川融化”、“地球变暖”、“温室效应”的图片及资料。

那么实验室里如何制备二氧化碳呢?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一下。

第二环节:新课教学1.探究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实验探究】科学家通过大量实验发现,常温下,含有碳酸根的物质与相应的酸反应可以生成二氧化碳。

接下来我们分小组来探究一下最佳的制备反应原理。

教师提供探究实验的仪器和试剂:试管四只、试管架、大理石、碳酸钠粉末、稀盐酸、稀硫酸,让各个小组探究制取二氧化碳的最佳方法。

各小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不正确的操作。

教师:大家的探究结束了,有哪组同学能总结说明你们小组最后选择的药品和原因。

刚刚A小组说他们选择的是大理石和稀盐酸,原因是这组反应速率适中,而碳酸钠对应的两组反应速率过快不易收集。

大理石与稀硫酸开始有气泡产生,反应逐渐减弱。

大家观察得仔细,分析的有道理,所以我们实验室一般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教师:通过我们的分析确定了实验药品,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什么?是碳酸钙,有哪位同学能够书写一下反应原理呢?教师:我们下面以抢答的方式来一起填一下这个表格。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案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案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赵艳春教学目标:1、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2、探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3、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教学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和实验装置。

教学难点:确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一般方法。

仪器和药品:试管、锥形瓶、平底烧瓶、集气瓶、长颈漏斗、导管、双孔橡皮塞、单孔橡皮塞、烧杯、玻璃片、水槽、酒精灯、注射器、石灰石、碳酸钠、稀盐酸、稀硫酸、澄清石灰水。

教具:多媒体教学平台[引入] 前面我们已经探究了O2的实验室制法,依照O2的实验室制法,请同学们思考下面的问题。

[投影1] 略[学生活动] 略[过渡] 根据刚才同学们的分析,制取CO2需要解决这些问题。

下面我们就按照这个思路,对CO2的实验室制法进行探究。

首先探究第一个问题:原料及原理。

[板书] 一、所需药品及反应原理。

[引导] 我们已经学过了很多化学反应,根据所学知识,请看大屏幕。

[投影2] 略[学生活动] 略[引导] 同学们看看黑板上这位同学写的化学方程式对吗?[学生活动] (从符号的书写是否规范、有无条件、有无配平等方面)进行评价。

[引导] 这些反应都有CO2生成,你认为它们适用于实验室制CO2吗?为什么?[学生活动] 略[引导] 这些反应(有的)明显不适合于实验室制取CO2。

请同学们再根据提供的资料,思考下列问题。

[投影3] 略[引导] 同学们先思考如何设计实验?[学生活动] 略[投影4] 略[引导] 根据同学们刚才设计的方案,抓紧时间做实验,看哪个小组做的又快又好。

[师] 巡视指导。

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活动] 略[引导] 哪个小组说说你们的实验现象?其他小组呢?和他的一样吗?[投影出] 根据同学们的实验总结,有这些现象。

[引导] 从现象上分析,哪一组药品更适合用于实验室制取CO2?为什么?[学生活动] 略[师] (同时打出)这就是实验室制取CO2的原料。

初中化学《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研究》教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初中化学《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研究》教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2、新课讲解
环节一、自主探究:认证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反应原理
环节二、合作探究:引导学生从药品状态、反应条件及生成气体性质等方面分析选择反应装置。并让学生分组完成实验,组与组之间进行比赛,让学生融入集体并体验竞争的意识。
环节三、拓展练习:通过学案展示习题
检验自学效果
通过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初中化学《
基碳的研究》
姓名
教师姓名
任教学科
化学
学校
学校名称
教龄
7年
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研究
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验满:用点燃的木条
教学反思
首先要让学生放开手脚,独立自主地从事学习活动,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主人。其次,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发泄知识构成的活动,其意义在于学习经历的探究过程,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教师仔细设计并为学生提供探索和发现的真实情景,一根据教学的内容确定探究的课题,为确定的课题创设问题的情景,提供相应的材料及其学生的兴趣,并引导学生思考学生根据问题和老师提供的相关材料思考不断的发泄性的问题,通过自主探究和学习之间的交流探究而达到教学目的。
通过学生自己动手组装展示和汇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他们亲身体验了自己设计成果的乐趣。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把实物与图示有机结合,使他们能够正确地掌握实验操作步骤,通过交流评价,使学生在实验中发现的问题得以解决和升华
学生作答,教师适当解释
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做到“温故而知新”,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及组员合作情况,为总结制取气体的设计思路指明方向培养学生处理和加工信息的能力,使学生学会从个别到整体的分析方法,为突破难点,落实重点做准备。同时也诱使他们带着疑问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案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案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能设计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2)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和设计思路。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获得二氧化碳气体的途径的讨论与分析,探索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理想药品,并通过对二氧化碳和氧气有关性质的比较,了解制备二氧化碳和氧气时,其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异同,初步确立实验室制取气体一般思路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问题讨论,培养学生求实、创新、合作的科学品质。

通过师生间、学生间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体验探究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探究欲。

通过改进实验,让学生懂得废物利用,既开拓学生的创新思路,又发扬节约不浪费的传统美德。

重点: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反应原理和实验装置的选择及制取方法。

难点:从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出发,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

二、教学准备:多媒体仪器:试管、烧杯、铁架台、单孔橡皮塞、双孔橡皮塞、锥形瓶、长颈漏斗、分液漏斗、玻璃导管、集气瓶、塑料瓶药品:大理石、稀盐酸、紫色石蕊试液和试纸、蜡烛、澄清的石灰水三、教学过程:活动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境引入(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师:请同学们回想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思路和方法,以及所用的药品、反应物的状态、原理与装置(反应装置和收集装置)、反应条件等。

那么实验室是如何来制取二氧化碳呢?投影课题教师板书课题和第一个大内容(见板书设计)。

学生回想……,思考(跃跃欲试)。

温故知新,引发学生进一步的探究欲。

新(二)探究选择实验药品,确定实验原理设置问题:列举你所知道的能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讨论这些反应能否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呢?投影图片老师再给学生补充:高温煅烧石灰石分析不适合的原因展示选择药品的原则是价廉易得,反应速率适中,无毒无害。

气体便于收集,制得的气体纯度高,符合实验的需要;装置简单,操作简便、安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公开课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公开课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课题二《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第2课时。

在第1课时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以及第二单元氧气的制取的基础上,对实验装置的确定、选择、不同装置的优缺点以及注意点进行升级讨论,以建立完善的化学思维,能够为未知气体选择适当的发生和收集装置。

同时也为中考实验题的气体制备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第二单元课题2和第六单元课题2课时1分别学习过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制取,也能够选择适合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但是对于分液漏斗、隔板、集气瓶排水法等特殊装置的优点及注意事项还不了解。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研究与实践让学生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的确定,利用比较、讨论的方法,使学生初步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的确定以及装置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验证,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体验、反思,培养多角度、多层次地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求实、创新、合作的科学品质;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与研究性学习,体验科学探究成功的乐趣,提高核心素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形成持续不断的学习动力。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确定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考虑因素;制取气体装置的确定;不同装置的特点和注意点。

难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装置的改进及优缺点的系统认识。

五、教学思路六、教学过程七、板书设计八、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在教材内容上的拓展提升,在复习上节课内容的同时,将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分别进行改进和提升,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气体的制取装置,确定制取装置的因素。

在此处增加了学生组装实验仪器的活动,让学生的思路更清楚。

讨论了长颈漏斗+隔板、分液漏斗装置的优点和使用时需要注意的地方,在以后的实验研究中更加清晰明确。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案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案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2)解释选用试剂、装置及收集方法的原因。

(3)掌握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的方法。

2. 过程和方法目标(1)通过对获得二氧化碳气体的途径的讨论与分析,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理想药品,树立多角度、多层次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意识。

(2)通过设计、组装实验装置,体验、反思和完善设计,增强基本实验技能。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2)通过小组探究,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装置和操作。

教学难点:探究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基本思路。

三、教学方法观察法、对比法、归纳法、实验法。

四、教学过程进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出课题出示跳跳糖。

大家吃过吗?放到嘴里什么感觉?为什么会跳呢?在实验室中如何制取它呢?和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一样吗?回答:里面有CO2气体。

思考并讨论:回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制法,并思考怎样制取二氧化碳。

从生活情境导入,设问,激发学生思考,巩固旧知识,通过比较、讨论,为下一步总结制取气体的思路与途径作好准备。

探究活动1:所需药品的讨论提问预习结果,哪些方法可以得到二氧化碳。

讨论:哪些药品可用来制取二氧化碳,并指出哪种方案好。

使学生理解最佳实验方案的产生过程。

探究活动2:验证讨论的可行性演示碳酸钠、石灰石分别和稀盐酸以及稀硫酸的反应。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观察实验现象并讨论得出最佳药品的组合。

让学生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理论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探究活动3:理论分析装置的确定,并讨论方案的可行性提问:根据比较前面学过的实验制取氧气的方法,设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思路。

投影:几种仪器图。

引导学生思考应选用上述哪些仪器,哪些可以作为反应容器,这些仪器应如何组装成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引导学生列表比较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及相关性质。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化学教案范文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化学教案范文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化学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2.难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及其应用。

三、教学准备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

2.实验所需药品:石灰石、稀盐酸等。

3.教学课件、视频等辅助教学资料。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氧气制取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提问: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气体有哪些?它们有什么性质?(二)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可能方法。

3.学生通过实验验证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

(三)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骤1.教师演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操作步骤。

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

(四)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1.学生观察二氧化碳的颜色、状态、密度等物理性质。

第二课时(一)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学生分组讨论,预测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2.教师通过实验验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如:与水反应、与碱反应等。

(二)二氧化碳的应用1.教师引导学生探讨二氧化碳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灭火、饮料制造等。

2.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二氧化碳应用实例。

(三)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

(四)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深入了解二氧化碳在生活中的应用,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操作步骤、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使学生掌握了二氧化碳的相关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二氧化碳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体来说,本节课教学效果较好,但仍需在课堂组织和学生参与度方面进行改进。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补充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通过设计对话,让学生理解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二氧化碳的化学原理。

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教案

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教案
通过对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气体的密度与空气密度的大小比较及是否溶于水或与水反应等内容的比较,为确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奠定知识基础,培养学生处理和加工信息的能为。
在“拼一拼”,“比一比”、“辨一辨”的小组活动中,让学生分享成功的快乐,增强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大胆实践的科学精神。
教学
引导点拔
学法
合作与探究、分析与讨论、对比与归纳
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2、结合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列举你们所知道的能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并能书写出正确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这些反应能否用于在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简要说明理由。
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独立解决实验中的具体问题,从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体验自己设计成果的乐趣。
[巩固]
[小结]通过本课题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困惑?
总结收获,交流体会。
使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启发,相互激励,发展和完善自我。
[作业]
信息2:常见的气体发生装置有以下两种
信息3:常见的气体收集装置有以下三种
我会比较
O2
CO2
反应原理
反应物状态
反应条件
气体密度与空气密度的大小比较
是否溶于水或与水反应
确定装置。
设计与组装;
展示与汇报;
讨论与评价。
我来填写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步骤有哪些?
2、检验是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
3、验满的方法
我会动手(一瓶二氧化碳气体)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案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案

教学设计学校课题名称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师学科化学章节第六单元课题2 学时1学时年级九年级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探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2、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初步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体验化学实验方法的科学性;2、能进行初步的科学探究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体验探究成功乐趣,培养学生求实、创新、合作的科学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探究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原理、装置,探究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从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出发,确定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过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对于气体制备应考虑的几个问题如反应原理、实验装置、气体收集等较为熟悉,应该说,学生已经具备了如何制取二氧化碳的先决条件。

同时,学生也已经了解气体的收集方法与物理性质有关,并且明白要制取某种物质,必须通过含有该物质元素的其它物质通过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来实现,但学生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知识并不系统,不能形成一般思路和方法,因此让学生从已有知识出发,通过活动和探究的方式来研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及装置,进而形成一套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与方法。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活动设计设计目标媒体使用及分析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情境教学:播放电视剧《西游记》视频短片观看《西游记》视频短片,舞台效果照片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启发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点击视频链接,图片链接探究活动【探究一】你所知道的能生成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有哪些?这些反应能否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学生自主回顾能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引导学生从反应条件难易、反应原料是否易得、反应速率快慢、生成气体是否便于收集等因素自主分析、选择。

通过学生自主分析,让学生知道如何选择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形成一般思路课前设置能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方法,学生回答,多媒体呈现【资料卡】能生成二氧化碳的其他化学反应药品准备:碳酸钠粉末、稀盐酸、块状石灰石、稀硫酸、浓盐酸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探究适合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观察实验现象,重点比较反应剧烈程度,选择合适方案通过学生的自主实验,自主分析,选择适合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最佳方案,并分析出其他方案的不妥之处电子白板上板书相关化学方程式【探究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对照课前复习的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思考:1、制取气体的实验装置包括哪两部分?2、实验装置的选择需考虑哪些因素?回顾相关知识,总结实验装置选择方法,学生自主选择并组装一套二氧化碳的制取装置利用白板软件,画出所需仪器,由学生选择仪器并连接【探究三】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主要步骤1、连接仪器,检查气密性2、装药品:先固后液3、收集:用向上排空气法4、检验: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5、验满:将一根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说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学生分组实验,通过此探究过程,学生能熟练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案,突破难点。

初中化学教案《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初中化学教案《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初中化学教案《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一、教学目标1.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取方法;2.了解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3.掌握二氧化碳制取的实验方法;4.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1.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取方法;2.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1.二氧化碳的制取方法;2.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设计一张海报,上面展示二氧化碳的图片和相关信息,引起学生的兴趣。

同时放映一段关于二氧化碳对环境的视频,让学生认识到二氧化碳的重要性和危害性。

2.知识扩展(10分钟)3.实验设计(2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参与二氧化碳制取的实验。

实验步骤如下:(1)实验目的:制取二氧化碳。

(2)实验器材:石灰、烧杯、滴管、瓶塞。

(3)实验步骤:a.将适量的石灰放入烧杯中;b.在烧杯上方插入一根滴管,并用瓶塞密封好;c.植物瓶中注入适量的醋酸溶液;d.将滴管插入烧杯中的石灰上方,并用瓶塞密封好;e.静置一段时间,观察实验现象。

4.实验过程(20分钟)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引导他们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让学生自己分析实验现象,并总结出二氧化碳的制取方法。

5.实验内容回顾(15分钟)6.讨论和总结(1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的实验观察结果和认识。

最后,教师对二氧化碳的制取方法进行总结,并与学生讨论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7.实验应用(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二氧化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例如二氧化碳灭火器的原理等。

8.拓展延伸(1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二氧化碳循环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了解了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取方法,并参与了二氧化碳的实验制取过程。

通过观察和实践,学生培养了动手实验和科学探究的能力,并对环境问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通过小组讨论和拓展延伸,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科学素养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2)探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3)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
能合理使用课堂资料,并会利用这些资料设计实验方案。

3、情感与价值观
从设计装置和制取气体的过程中获取成就感,进一步增强学习化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探究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制取二氧化碳
教学难点:
探究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制取二氧化碳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及多媒体
实验准备:
器材:锥形瓶试管集气瓶带导管的橡皮塞长颈漏斗
药品:石灰石碳酸钠稀盐酸稀硫酸
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在第二单元我们制取过氧气,今天再来探究制备二氧化碳,首先看以下几则信息。

投影:1、含碳酸根离子的化合物(例碳酸钠、石灰石等)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2、把燃着的木条放入二氧化碳中,木条,把
燃着的木条伸入氮气中,木条。

3、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气,现象,说明CO2能让澄清
石灰水变浑浊。

4、在标况下,CO2密度为1.977g/L,空气的密度为1.293g/L
5、CO2可溶于水,且与水反应。

讲授新课:
一、实验室制取CO2的原理
活动探究:
步骤现象
1 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迅速产生大量气泡
2 碳酸钠与稀硫酸反应迅速产生大量气泡
3 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速度适中
4 碳酸钙与稀硫酸反应开始有气泡产生,反应逐渐停止
结论: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速度适中,石灰石与稀硫酸反应难于进行;
碳酸钠与酸反应瞬间结束,不便于收集。

所以实验室制取二
氧化碳选择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

化学方程式:CaCO3+ 2HCl === CaCl2+ H2O + CO2↑
二、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的选择(板书)
投影:实验室制气体的装置包括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两种
固体和固体反应
气体反应物的状态固体和液体反应
发生液体和液体反应
装置
反应条件:是否需要加热、加催化剂
气体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的——向上排气法
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向下排气法
装置排水法: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发生反应
活动与探究:二氧化碳制取实验及相关性质比较
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密度溶解度
CO2
O2
分析:制取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各有什么不同。

投影:各种仪器供设计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时选择。

设计: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与同学讨论、交流、分析各自设计的装置的优缺点。

活动:各组修改各自的装置。

总结:略
作业:新学案
教后:
第二课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讨论:如何利用所设计的装置制一瓶二氧化碳,需要哪些步骤?
三、制取二氧化碳的步骤(板书)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加入药品
3、制取收集气体。

思考:1、如何验证所制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2、如何验证集气瓶中已收集满?
讨论总结:四、验证二氧化碳的方法(板书)
1、检验方法:将导管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石灰水变浑浊,由证明
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2、验满方法: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说明二
氧化碳已收集满。

学生活动:制二氧化碳并检验、收集一满瓶二氧化碳。

(教师巡视指导)
讨论:实验室制气体的思路是什么?
总结:1、选择反应原理
2、选择合适的实验装置
3、确定验证气体的方法。

作业:写出本次的探究活动报告。

教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