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城市水文站网规划.

合集下载

合肥市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

合肥市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

合肥市⽔资源及其开发利⽤现状第⼀章⽔资源及其开发利⽤现状第⼀节⾃然及社会经济概况⼀、⾃然地理合肥市位居皖中,跨长江、淮河两⼤流域,环巢湖。

合肥市原辖瑶海、庐阳、蜀⼭、包河4区和肥东、肥西、长丰3县,并赋予合肥⾼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合肥新站综合试验区市级管理权限。

全市⾏政辖区总⾯积7029.48km2,其中市区总⾯积838.52km2。

2011年8⽉,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原地级巢湖市及其所辖居巢区,设⽴省辖县级巢湖市,由合肥市代管,同时将原地级巢湖市管辖的庐江县划归合肥市管辖。

⾏政区划调整后,合肥市域⾯积增加⾄1.14万km2。

1、地形地貌合肥市地处江淮丘陵地带,江淮分⽔岭⾃西北向东北横贯中部,使合肥市形成低缓的鱼脊形地势,海拔⾼程7~92m,地形总趋势,⾃分⽔岭向东南和西北倾斜。

地貌特征为丘陵⾄平原的河⾕地貌,呈低⼭残丘、波状丘陵和低洼平畈三种地貌类别。

低⼭残丘区分布于市境东、西、南边陲地带。

东部⼭区以浮槎⼭为最⾼,⾼程418m,其余皆为100~300m之间低⼭。

西部⼭区为⼤别⼭余脉,脉络西东⾛向,绵延25km,⼭峰6座,并列于肥西县西部地带,以⼤潜⼭为最⾼。

南部为庐江县境⼤别⼭东伸余脉,⼭陡⾕深,形势险峻,⼭峰⾼程⼀般在200~595m之间,主峰⽜王寨海拔595m,为市域最⾼点。

江淮分⽔岭⾃⼤别⼭向东北延伸,在肥西县⼤潜⼭⼊境,蜿蜒逶迤,横贯市境中部,⾄肥东县元祖⼭北侧出境。

长江流域巢湖沿岸及南淝河、派河、丰乐河、杭埠河、柘皋河、⽩⽯天河等巢湖⽀流下游两侧为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地⾯⾼程7~15m,淮河流域⽡埠湖洼地最低⾼程为18~20m左右。

2、⼟壤植被合肥市⼟壤以黄棕壤、⽔稻⼟两类为主要⼟壤,约占全部⼟壤的85%,其余为⽯灰(岩)⼟、紫⾊⼟、潮⼟和砂⿊⼟。

黄棕壤⼟遍及全境,成⼟母质系下蜀黄⼟;⽔稻⼟主要分布于巢湖沿岸低洼圩区及中部波状丘陵磅冲间。

⽯灰(岩)⼟分布于江淮分⽔岭岭脊附近及低⼭残丘地带,系⽯灰岩风化物,属⾃然⼟壤。

关于合肥市城市防洪发展方向的思考

关于合肥市城市防洪发展方向的思考

关于合肥市城市防洪发展方向的思考韦文荣【期刊名称】《治淮》【年(卷),期】2014(000)008【总页数】2页(P7-8)【作者】韦文荣【作者单位】合肥水文水资源局230031【正文语种】中文合肥位于安徽省中部,江淮分水岭南侧,属长江流域巢湖水系。

市区地形大部分为岗冲起伏的丘陵地带,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

合肥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集中,无霜期长。

合肥市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966.8mm,其中汛期(5~9月)降水量584.3mm,占年降水量的60.4%。

建国以来,合肥市区最大年降水量1490.5mm(1991年),最小年降水量537.5mm(1978年),年降水量丰枯比为2.8。

年最大24h降水量232.1mm(合肥站,1984年6月12日)。

1954年最大24h降水量222.8mm,其中最大3h降水量达203mm,降雨的时程分配极不均匀。

历史上合肥是一个遭受洪涝灾害较频繁的城市,1994年3月被批准为全国重点防洪城市。

随着合肥市“大建设大发展”战略的实施和工业化、城市化的进一步推进,截至2011年底,城市建成区范围扩大为360km2。

城市对防洪的要求越来越高,防洪形势越来越严峻。

1.河流水系合肥市现有大小河流十多条,其中南淝河贯穿合肥城区,自西往东南流向,最终入巢湖。

沿途主要支流有6条,分别为四里河、板桥河、二里河、史家河、二十埠河和店埠河。

十五里河、塘西河分别位于政务区和滨湖新区,派河始于肥西流入巢湖。

合肥市水系图详见图1。

2.城市洪涝防御体系合肥市城市洪涝防御体系由水库、湖泊、堤防、泵站、管网等组成。

(1)上游水库工程董铺水库、大房郢水库为合肥市大型水库,均位于城市上游。

两大水库总库容4.33亿m3,可控制上游汇水面积392km2,对提高城市防洪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蔡塘、张桥两座中型水库位于南淝河支流板桥河上游,控制坝址以上面积60km2,总库容0.26亿m3。

合肥市现有小型水库22座,其中,对合肥市城区防洪可能产生影响的小型水库主要有8座,主要分布于经济开发区和长丰县滁河干渠以南。

合肥城供水水源现状及未来设想

合肥城供水水源现状及未来设想

合肥市城市供水水源现状及未来设想摘要:本文首先对合肥市水源现状基本情况及合肥市原水工程现状进行介绍,提出了水源保障存在主要问题及对需水量预测进行评价,并对合肥市周边水资源情况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对合肥市未来水源保障设想。

关键词:供水;水源;评价1合肥市水源现状1.1董铺、大房郢水库水源及评价1.1.1基本情况董铺水库位于南淝河上游,城市西北部,径流面积207.5km2,总库容量2.42亿m3,常年蓄水6000〜7000万m3。

大房郢水库径流面积184km2,总库容量1.84亿m3,常年蓄水5000〜6000万m3。

保证率95%时,董铺水库可供水量0.331 亿m3,大房郢水库可供水量0.294亿m3,两座水库合计可供水量0.625 亿m3。

董铺、大房郢水库是合肥市区的主要饮用水水源,根据水库2005〜2009年水质监测资料分析,董铺、大房郢水库目前水质为H〜III类,个别采样点有部分测次会出现W类,超标项目主要有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

1.1.2 水源评价董铺、大房郢水库周边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对饮用水安全构成了潜在威胁,需加强库区周边保护。

董铺、大房郢水库受来水面积和库容限制,可供水量不足,需从上游引水方可满足目前城市供水需求。

1.2巢湖水源及评价1.2.1基本情况巢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也是我省第一大湖,水域分属巢湖市和合肥市,是一个半封闭型湖泊。

湖泊面积780km2, 湖面东西长61.7km,南北宽20.8km,平均宽15.1km,最窄处约7.5km。

湖底平坦,高程约5-6m,最低4.61m。

多年平均蓄水位8.42m,相应库容21亿m3,洪水位12m时总库容为48.1亿m3。

多年平均入湖水量约37亿m3。

通过凤凰颈站闸与长江沟通, 供水保证率较高。

巢湖目前以农业用水为主,是巢湖灌区的主要水源。

1.2.2水源评价巢湖水资源丰富,但水体富营养化,水质随季节而变化。

近几年虽加大了治污力度,水质恶化趋势有所减缓,但污染状况并不乐观,基本为III或W类。

收藏!合肥最新至2035年城市规划图公布,一核四心九副十八片区,建1300万人口国家中心城市!

收藏!合肥最新至2035年城市规划图公布,一核四心九副十八片区,建1300万人口国家中心城市!

收藏!合肥最新至2035年城市规划图公布,一核四心九副十八片区,建1300万人口国家中心城市!合肥2021-2035年规划草案公布,未来15年合肥详细发展规划曝光!我们可以看到合肥未来整体的一个发展目标,全合肥的空间规划,产业发展布局等。

冲国家中心城市、每年流入超24万人,骆岗成合肥中心,运河新城、少荃湖与蜀西湖同级,三县或县改区...合肥,素有“江淮首郡、吴楚要冲”的美誉,自古以来勇于开拓的楚风和婉约秀丽的吴韵在这片土地上交融生长,凝结成“开明开放,求是创新”的城市精神,赋予这座城市独特的气质和永续发展的无限动力。

建国后的合肥,作为“最年轻的省会之一”,短短几十年蝶变为以科教和新兴产业著称于世的特大城市,绿楔入城的扇叶格局成为中国规划教材上的经典范例,“翡翠项链”成为合肥市民的经典记忆。

今天的合肥,正以追赶者的姿态融入长三角、逐梦新时代,成为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双节点城市,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国家使命,也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的发展奇迹。

2020年,合肥已经站上了“GDP过万亿、常住人口近千万、市场主体超百万”的新台阶,迎来了历史发展新起点。

面向2035年的未来,我们理想中的合肥究竟应是怎样的模样?这里承载了我们关于合肥未来的无尽憧憬——明天的合肥,将成为“全球科创新枢纽”,吸引来自五湖四海的科研人才贡献智慧、发挥才干;将成为“区域发展新引擎”,保持经济持续发展,让年轻人有更多实现自我价值的选择;将成为“美丽中国新样板”,让八百里巢湖更加美丽动人,成为合肥最好的名片;将成为“城市治理新标杆”,现代化、国际化水平显著提高;更将成为“美好生活新天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每一个人都可以在这座城市里“诗意栖居”,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一、合肥新规划,1核4心9副中心18片区!3月18日,合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合肥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公示草案),合肥未来15年重点发展方向定了。

十二五规划最新表格(水文站、水位站、基地、仪检中心、实验站)

十二五规划最新表格(水文站、水位站、基地、仪检中心、实验站)

新建实验用房300m2,建设气象观测场1处、蒸发池1 处、地下水位观测井9处、水位自记平台3处、测流缆 道1处及观测道路等实验设施。购置雨量计、自动气 象站、蒸发器、水位计、低速流量计2台,雷达流速 仪、全站仪、土壤要素分析仪、墒情(旱情监测)遥测 设备、原子荧光光谱仪、多参数水质测定仪、叶绿素 测定仪 、RTU及附属配套设备、计算机、便携式计算 机、数码照相机、空调、自备电源等实验仪器设备 272台(套)。巡测车1辆。
二十 三
拟建合肥城市水文实验站位于合肥市大房郢水 库坝下,东经117°13′,北纬31°53′。辖 区内现有各类水文站点167个,构成了满足常 规水文监测的水文站网。为满足地方经济发展 要求,2005年安徽省开始着手城市水文的研 究,重点开展城市雨量加密监测,为城市防洪 提供基础支撑。
合肥
新建
需求:淮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粮食产区,但又是水资源匮乏 区,加之国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点、面污源污染问题日 益突出,可利用水资源量减少,地下水超采漏斗不断扩 展,人畜饮水困难,农灌区吊泵等问题。另由于河道坡降 小,泄流能力不足,内涝问题严重,迫切需要水文水资源 实验站作技术支撑,为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防汛 抗旱、工程规划设计等方面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目标:研究淮北平原区径流形成原理,建立产汇流模型。 掌握实验区域地下水变化规律(质与量),为地下水环境 保护提供量化参数。 需求:城市化进程加快,特别是滨湖新区建设,城市规模 迅速扩大,区域水文情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合肥市南临巢 湖,而巢湖与长江相连,湖区周边历来水患频繁。巢湖既 是合肥的部分水源地又是生活、工业污水排放地,水环境 保护压力巨大。为满足解决城市运营管理涉水问题,地方 政府对开展城市水文研究需求迫切,在土地征用、专用水 文站点建设经费给予直接支持,具有良好的外部条件。 目标:1、以类比的方法,研究城市建成区与自然区域水 文要素的差异特征,为城市规划、排涝设计标准制定提供 基础理论支撑;2、以加密监测的方式,研究城市降水空 间变化特征,为城市降水站网密度标准制定提供基础依 据,并通过降水、蒸发、温度、湿度等多要素同步监测, 研究城市热岛效应;3、以既有站点为依托,适度增加监 测站点,研究城市建成区城市河流水文情势的空间变化特 征,为城市防洪标准制定提供基础依据。并通过典型下穿 立交等低洼区域淹没监测,研究城市内涝临界雨强与临界 雨量指标体系;4、通过水量与水质、地表与地下、河流

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2016-05-03 17:10 搜房网房天下 | 分享扫描到手机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简本合肥市人民政府2012年3月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划图一、规划期限近期:2011年~2015年远期:2016年~2020年二、规划层次与规划范围1、本次规划分为两个规划层次,即市域和中心城区。

(1)市域:为合肥市市域行政区划范围,面积约11433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约924.78平方公里(含巢湖水面72.93平方公里)。

(2)中心城区:范围总面积约486.61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360平方公里。

2、规划区规划区:为合肥市域范围,总面积约11433平方公里。

三、经济发展目标2015年合肥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7500亿元,年均增长15%,三产结构比达到3:55:42。

2020年,合肥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400亿元,全市人均GDP达到20000美元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万元。

四、社会发展目标全面推进人口健康发展。

不断提高人口素质,加强人口管理和服务;完善社区服务体系,改善人居环境。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

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促进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满足人们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积极促进社会公平。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事业体系,推动社会均衡发。

加快建设信息社会。

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

切实保障城市安全。

构建城市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完善的防灾减灾和应急保障的设施系统,建立有效应对各种公共突发事件的预警和防范机制。

五、城市性质合肥是安徽省省会,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和区域性交通枢纽,长江中下游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六、城市主要职能(1)安徽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

(3)现代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

(4)区域性交通枢纽。

(5)区域旅游会展、商贸物流、金融信息中心。

合肥市城市水文站网规划.

合肥市城市水文站网规划.

安徽省合肥水文水资源局
2009.11
3、水文站网规划总体思路
(1)在站网功能上,要按照一站多能、量质同 步、综合效能的原则,逐步建立起基本站、水情站、 墒情站、水质站、地下水监测站、水土保持站、城市 水文研究站等功能齐全的水文站网体系。
安徽省合肥水文水资源局
2009.11
3、水文站网规划总体思路
安徽省合肥水文水资源局 2009.11
4、水文站网规划方案
在老城区选择两个闭合区域(面积20 km2左右), 各设雨量站5个,流量控制站视出流情况而定;另外, 四里河、板桥河、二十埠河、十五里河、塘西河专用 水文站可作为城市水文研究的站点。
安徽省合肥水文水资源局
2009.11
4、水文站网规划方案
(2)在站网布局上,要充分考虑江淮分水岭地理 特征,与城市发展相适应,与当地的水问题规划、管 理和研究相适应。 (3)在站网结构上确保稳定中央级报汛站,充实 加强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站,增加发展城市防汛、 城市水文研究、水土保持等专用水文站。
安徽省合肥水文水资源局
2009.11
3、水文站网规划总体思路
4.4 新设入湖及区界水文站 。
新设入瓦埠湖水文站(同时也是区界水文站);
新设入高塘湖水文站(同时也是区界水文站);
在杭埠河新设入巢湖水文站(同时也是区界水文 站);
上面设立的塘西河专用水文站,同时也是入巢湖 水文站和区界水文站; 新设淠史杭调水监测水文站,实现水量水质同步 监测。
安徽省合肥水文水资源局 2009.11
(4)在站网间功能互补上,要做到防洪监测和 水资源监测并重;水量监测体系与水质监测体系协调, 实现水量与水质结合;水量监测体系与沙量监测体系 协调,实现水量监测和水土流失监测的同步进行;降 水监测体系与径流监测体系协调发展;地表水监测体 系与地下水监测体系相协调;天然河道观测与取(引) 退(排)水量和质监测同步。

附表2 安徽省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水文站建设一览表

附表2 安徽省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水文站建设一览表
琴溪镇琴溪大桥
1
1
芜湖
80
青山河
查湾
查湾
马鞍山市当涂县
年陡乡查湾村
1
1
芜湖
81
宛溪河
宛溪
宛溪
宣城市宣州区
宣州城区北门
1
1
芜湖
82
资福河
中渡
中渡
芜湖市南陵县
弋江镇东七大桥
1
1
芜湖
83
钟桥河
鞍山
东夏
宣城市郎溪县
东夏镇钟桥河大桥
1
1
芜湖
84
周寒河
寒亭(寒亭、文昌2个断面)
寒亭(寒亭、文昌2个断面)
宣城市宣州区
1
1
滁州
51
马厂河
炉桥
蔡集
滁州市全椒县
古河镇蔡集村
1
1
滁州
52
小马厂河
高亮
新坝
滁州市全椒县
大墅镇新兴村
1
1
滁州
53
马桥河
马桥
马桥
滁州市定远县
张桥镇马桥村
1
1
滁州
54
新白塔河
南庄
汊涧
滁州市天长市
汊涧镇
1
1
滁州
55
得胜河
东门
含山
马鞍山含山县
含山县城
1
1
1
巢湖
56
得胜河
金河口
金河口闸
马鞍山市和县
金河口闸
1
1
1
1
芜湖
68
浦溪河
太平
太平
黄山黄山区
经济开发区
1
1
1

合肥市治涝专项规划

合肥市治涝专项规划

合肥市治涝专项规划(2006~2020)目录前言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概况 (1)1.2规划依据、规范 (1)1.3规划范围、与雨水规划的分工 (1)1.4 规划期限 (2)1.5规划治涝标准 (2)2.城市概况 (2)2.1地理位置、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2)2.2自然条件 (2)2.3城市总体规划 (6)2.4防洪规划简介 (7)3.合肥市防洪治涝历史与现状 (8)3.1排水历史沿革 (8)3.2 上轮规划执行情况 (9)3.3存在问题 (13)4.规划目标、原则、范围 (16)4.1 规划的目标 (16)4.2 规划的原则 (16)4.3规划的年限及范围 (16)5.规划标准 (17)5.1 城市现行排水体制及标准 (17)5.2城市暴雨公式 (17)5.3治涝标准 (18)6.治涝工程规划 (20)6.1治涝范围划分 (20)6.2原排涝设施改造理由 (21)6.3 工程规划 (21)6.3.1南淝河系统 (21)6.4清淤及养护 (32)7.防洪治涝监控管理信息系统 (34)7.1防洪治涝监控管理信息系统规划方案 (34)7.2 规划目标 (34)7.3规划原则 (35)7.4系统规划方案的组成和结构 (35)7.5 软件和硬件配置 (35)8.规划范围内外设施衔接及工程实施计划 (36)9.投资估算 (37)10.建议 (39)10.1 实施建议 (39)10.2 完善配套政策和管理措施的建议 (39)附图:1、合肥市141城市空间规划图2、合肥市治涝专项规划(2006~2020)合肥市流域分布图3. 合肥市治涝专项规划(2006~2020)合肥市防洪治涝设施位置示意图4. 合肥市治涝专项规划(2006~2020)积水片分析图5. 合肥市治涝专项规划(2006~2020)南淝河、四里河、板桥河、二十埠河流域治涝设施分布图6. 合肥市治涝专项规划(2006~2020)十五里河、塘西河流域治涝设施分布图7. 合肥市治涝专项规划(2006~2020)派河流域中游治涝设施分布图8. 合肥市治涝专项规划(2006~2020)店埠河流域治涝设施分布图前言合肥市位于安徽省中部,是安徽省省会,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和区域交通枢纽,全省政治、经济、商贸、教育、科技、文化和信息中心。

合肥市水资源现状评价及研究

合肥市水资源现状评价及研究

合肥市水资源现状评价及研究摘要在水利部《全国主要缺水城市供水水资源规划报告》中,将我省合肥、蚌埠、淮南、淮北、阜阳、亳州等城市列为重点缺水城市。

供水模式单一,难以满足用户对水质、水量多样性需要,一旦发生干旱,合肥市城市供水保障难度更大。

预计到2015年末,合肥市城市年需水总量约5.7亿立方米,现有水源可供水量与规划需水量之间缺口在2亿立方米左右。

不仅如此,城市发展进程加快和污染会导致合肥资源性和水质性缺水,随着六安市和周边城镇的快速发展,水资源争夺将更加激烈。

纵观合肥市几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和城市建设迅速发展,但是由于环境治理与经济发展不同步,环境质量恶化问题相当突出,尤其是水污染更为严重。

未经处理的污水任意排放合肥市的供水水源主要是巢湖和董铺水库,其中巢湖供水约占总量的2/3,董铺水库供水约占1/3。

据统计,现在合肥市有50多万吨工业与生活污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南淝河等河道,而最后到巢湖(离市区仅20多公里)。

关键词:合肥市水资源评价水资源总量开发利用前言水资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缺少的一种宝贵资源,同时又是战略性经济资源。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的一份报告中指出“水资源正在取代石油而成为全世界引起危机的主要问题”。

世纪世界面临三大水问题,即洪涝灾害、干早缺水、水环境恶化,这三大水问题已在不同程度上威胁到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问。

其中,干早缺水引起的问题在当前表现得尤为突出。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水资源问题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阎。

因此,科学、客观、准确地评价水资源,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和可持续地开发利用有重要的意义。

合肥是安徽省的省会, 近些年通过超常规、跳跃式的发展, 城市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迅速成长为百万人口以上现代化大城市。

随着国家中部崛起及安徽省东向发展战略的实施, 合肥将迎来更为重大发展的机遇。

水文站网规划技术导则【SL34-92】

水文站网规划技术导则【SL34-92】
分析检验站网存在的问题 主要包括 一 测站位置是否合适 二 测验河段是否满足要求 三 水账是否能算清 四 测站间配套是否齐全
第三章 水文分区
根据地区的气候 水文特征和自然地理条件 所划分成的不同水文区域即水文分区 不同 的水文要素如降水 水面蒸发 流量 泥沙可有不同的水文分区 通常的水文分区主要是指为在面 上布设区域代表站 以满足内插径流特征值为目的的区划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水文站网规划技术导则
发布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水文站网规划技术导则
主编部门 水 利 部 水 文 司 批准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关于发布 水文站网规划技术导则 的通知
水文

各流域机构 各省 自治区 直辖市水利 水电 厅 局 部属勘测设计院
把收集某一项水文资料的水文测站组合在一起 则构成该项目的站网 如流量站网 水位站 网 泥沙站网 雨量站网 水面蒸发站网 水质站网 地下观测井网等
以满足水资源评价和开发利用的最低要求 由起码数量的水文测站组成的水文站网 是容 许最稀站网
首先应建成容许最稀站网 然后 根据需要与可能 逐步发展并优化站网 力求在适应于当地 经济发展水平的投入条件下 使站网的整体功能最强
基准站是为监测长周期气候演变引起的水文效应和分析人为活动对水文情势的影响的基 本水文站 要设立在自然地理景观长期保持相对稳定的流域内 必须配备较好的仪器设备 坚持长 久观测 一般在符合要求的现有测站中选择
第二节 水文站网
水文站网是在一定地区 按一定原则 用适当数量的各类水文测站构成的水文资料收集系 统 由基本站组成的水文站网 是基本水文站网

合肥市水源保护地规划导则

合肥市水源保护地规划导则

合肥市董铺水库、大房郢水库水源保护区规划导则合肥市规划局2011-8目录第一章、总则 (3)第二章、适用范围与控制要求 (3)第三章、建设区控制与基础设施配套 (6)第四章、生态建设要求 (12)第一章、总则1.1为深入贯彻落实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指导水源地片区城乡规划编制,规范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保护工作,力争两大水库水质常年保持II类水质标准,特制订本导则。

1.2 编制依据:1.2.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6)1.2.2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8)1.2.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1.2.4《合肥市董铺水库、大房郢水库水源保护区划分(修订)方案(省政府批复文号:皖政秘[2010]368号)1.2.5《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1.2.6《合肥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2011.6)1.2.7 已经批准的相关总体规划、专项规划1.2.8 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划、环保、水利、国土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文件第二章、适用范围与控制要求2.1本导则适用于两大水库水源一级、二级保护区范围和对水源地环境密切相关的准保护区、城市建设区,总面积354平方公里。

具体范围滁河干渠南:蜀山分干渠——长江西路——西二环路——北二环路——蒙城北路——滁河干渠合围的范围,面积210平方公里;滁河干渠北:滁河干渠——江淮分水岭——蒙城北路合围的范围,面积144平方公里。

2.1.1一级保护区范围:总面积40.14平方公里。

其中董铺水库30米高程及以下的陆域和水域,面积约21.90平方公里,库容量2.49亿立方米,常年蓄水6000~7000万立方米;大房郢水库29.7米高程及以下的陆域和水域,面积约18.24平方公里,库容量1.84亿立方米,常年蓄水5000~6000万立方米。

2.1.2二级保护区范围:总面积121.91平方公里。

滁河干渠与蜀山支干渠交汇处—蜀山支干渠—蜀山产业园规划边界道路—井岗镇规划边界道路—科学岛路—樊洼路—植物园绿地边界—西二环路—环湖东路—三国城路合围的范围;四里河路—坝下路—规划合作化路—蒙城北路—220KV高压走廊—老合瓦路—四里河路合围的范围;水库上游主引水渠道(南淝河、四里河)两侧各500米,其它渠道按两侧各200米的范围。

合肥市 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

合肥市 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

第一章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第一节自然及社会经济概况一、自然地理合肥市位居皖中,跨长江、淮河两大流域,环巢湖。

合肥市原辖瑶海、庐阳、蜀山、包河4区和肥东、肥西、长丰3县,并赋予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合肥新站综合试验区市级管理权限。

全市行政辖区总面积7029.48km2,其中市区总面积838.52km2。

2011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原地级巢湖市及其所辖居巢区,设立省辖县级巢湖市,由合肥市代管,同时将原地级巢湖市管辖的庐江县划归合肥市管辖。

行政区划调整后,合肥市域面积增加至1.14万km2。

1、地形地貌合肥市地处江淮丘陵地带,江淮分水岭自西北向东北横贯中部,使合肥市形成低缓的鱼脊形地势,海拔高程7~92m,地形总趋势,自分水岭向东南和西北倾斜。

地貌特征为丘陵至平原的河谷地貌,呈低山残丘、波状丘陵和低洼平畈三种地貌类别。

低山残丘区分布于市境东、西、南边陲地带。

东部山区以浮槎山为最高,高程418m,其余皆为100~300m之间低山。

西部山区为大别山余脉,脉络西东走向,绵延25km,山峰6座,并列于肥西县西部地带,以大潜山为最高。

南部为庐江县境大别山东伸余脉,山陡谷深,形势险峻,山峰高程一般在200~595m之间,主峰牛王寨海拔595m,为市域最高点。

江淮分水岭自大别山向东北延伸,在肥西县大潜山入境,蜿蜒逶迤,横贯市境中部,至肥东县元祖山北侧出境。

长江流域巢湖沿岸及南淝河、派河、丰乐河、杭埠河、柘皋河、白石天河等巢湖支流下游两侧为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地面高程7~15m,淮河流域瓦埠湖洼地最低高程为18~20m左右。

2、土壤植被合肥市土壤以黄棕壤、水稻土两类为主要土壤,约占全部土壤的85%,其余为石灰(岩)土、紫色土、潮土和砂黑土。

黄棕壤土遍及全境,成土母质系下蜀黄土;水稻土主要分布于巢湖沿岸低洼圩区及中部波状丘陵磅冲间。

石灰(岩)土分布于江淮分水岭岭脊附近及低山残丘地带,系石灰岩风化物,属自然土壤。

哈尔滨市城市防洪水文监测站网初步规划

哈尔滨市城市防洪水文监测站网初步规划

哈尔滨市城市防洪水文监测站网初步规划
赵广忠;李秋月
【期刊名称】《黑龙江水利科技》
【年(卷),期】2012(040)002
【摘要】哈尔滨市辖管8区10县,总面积5.3万km2,其中市区面积7 086 km2,松花江贯穿市区,还有阿什河穿越香坊区,另有马家沟、何家沟、信义沟3条内河.在遭受高强度暴雨时,易形成内涝,为此,根据哈尔滨市城市防洪任务的实际情况,结合水文站网布设的原则,初步规划各类城市防洪水文监测站网,满足城市发展需要.
【总页数】1页(P236)
【作者】赵广忠;李秋月
【作者单位】哈尔滨水文局,哈尔滨15001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33
【相关文献】
1.城市招商专项规划的初步探索与实践——以哈尔滨市为例 [J], 孙敏;杜立柱;潘玮
2.城市水文监测站网规划及城市降雨径流研究探析 [J], 师战伟
3.哈尔滨市城市防洪规划修编的必要性及建议 [J], 姬忠光;丁昌春;吴明官
4.2016年哈尔滨市城市水文监测r成果初步分析评价 [J], 闻建伟
5.临沂市水文监测站网分析与规划 [J], 崔恩贵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包河区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规划安徽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部淮

包河区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规划安徽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部淮

包河区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规划安徽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部淮委二○一五年八月项目负责:许一钱筱暄徐润泽袁莹参与成员:许一袁莹钱筱暄陈小凤徐润泽王辉刘猛张梦然陈益群王兵章启兵张乃丰尚晓三柏菊编写人员:许一袁莹钱筱暄陈小凤徐润泽王辉刘猛张梦然陈益群王兵章启兵张乃丰尚晓三柏菊报告审核:王振龙王发信报告审定:虞邦义目录第一章综述 (1)1.1规划背景及目的意义 (1)1.1.1规划背景 (1)1.1.2目的意义 (1)1.2规划依据及规划原则 (2)1.2.1规划依据 (2)1.2.2规划原则 (3)1.3规划范围及规划时限 (3)1.4规划目标 (4)1.5规划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4)第二章包河区概况 (6)2.1自然概况 (6)2.1.1 地理位置 (6)2.1.2水文气象 (6)2.1.3河流水系 (7)2.2社会环境状况 (11)2.2.1 行政区划及人口 (11)2.2.2交通运输条件 (11)2.2.3社会发展状况 (12)2.3经济环境状况 (13)2.4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 (14)2.4.1水资源量 (14)2.4.2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15)第三章水生态系统现状调查及评价 (18)3.1水环境现状 (18)3.1.1水功能区划 (18)3.1.2 水质现状 (18)3.1.3重点水功能区水质 (26)3.2河流湖泊水生动植物现状 (27)3.3入河排污调查 (30)3.3.1 入河排污量 (30)3.3.2 入河排污口 (31)3.4主要湖泊、河流污染调查 (34)3.5污水处理厂现状调查 (36)3.6水资源保护监测现状调查 (38)3.7存在的问题 (39)第四章水功能区纳污能力 (42)4.1计算模型及参数 (42)4.2参数确定 (44)4.3纳污能力计算 (48)第五章工程措施 (50)5.1主要河湖水生态保护与修复 (50)5.1.1 治理原则 (50)5.1.2 治理措施 (51)5.1.3 具体治理方案 (55)5.2入河排污口布局与污染源整治 (73)5.2.1 布局依据 (73)5.2.2 入河排污口整治 (74)5.3污水处理厂规划 (79)5.3.1 王小郢污水处理厂 (79)5.3.2 小仓房污水处理厂 (80)5.3.3 十五里河污水处理厂 (83)5.3.4 塘西河再生水厂 (86)5.3.5胡大郢污水处理厂 (87)5.3.6投资估算 (88)5.4老城区雨污分流规划 (89)5.4.1实现雨污分流的基本过程 (90)5.4.2市政道路雨污分流改造工程 (90)5.4.3街区内的雨污分流工程 (91)5.4.4投资估算 (93)第六章非工程措施 (94)6.1水资源配置和保障方案 (94)6.2法规和制度建设 (94)6.3清洁生产和节水型社会建设 (94)6.4水质监测规划 (96)6.4.1 规划原则 (96)6.4.2 规划范围 (98)6.4.3 站网规划 (98)第七章投资估算及规划保障措施 (101)7.1投资估算 (101)7.2组织保障 (101)7.3资金保障 (102)7.4技术保障 (103)7.5监督考核 (103)第八章结论与建议 (105)8.1结论 (105)8.1.1 包河区水环境现状 (105)8.1.2 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计算 (105)8.1.3 水资源保护措施与水环境修复方案 (106)8.2建议 (107)附图附图1 包河区排污口现状及规划图附图2 包河区水质监测现状及规划图附图3 包河区水环境治理规划图第一章综述1.1规划背景及目的意义1.1.1规划背景在安徽“生态强省”和合肥“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建设背景下,地处合肥“上风口”和“核心区”的包河区,提出“生态立区”,全力打造大湖名城的“中央花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合肥水文水资源局
2009.11
2、水文站网现状及存在问题
2.2 存在问题 :
(3)水文站网布局不能满足水土保持工作的要 求。
合肥市多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1600 t/ km2.a。 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水土资源流失,生态环境恶 化,土地生产力下降,严重影响人民的生产、生活, 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水土保持规划和保 护工作需要第一手水土流失资料,目前的水文站网 缺乏这方面的功能。
2. 3.
4.
5.


安徽省合肥水文水资源局
2009.11
1、合肥市概况
自然地理: 合肥市是安徽省省会城市。位于安徽省中部, 跨长江、淮河两大流域,面积为7047km2。 合肥市地处江淮丘陵地带,江淮分水岭自西北 向东北横贯我市中部,使合肥市形成低缓的鱼脊形 地势,海拔高程7~92m,地形总趋势,自分水岭向 东南和西北倾斜。地貌特征为丘陵至平原的河谷地 貌。境内具有丘陵岗地、低山残丘、河湖低洼平原 三种地貌。
安徽省合肥水文水资源局
2009.11
2、水文站网现状及存在问题
2.2 存在问题 :
(2)水文站网布局不能满足水资源管理、开发、 利用的要求。
合肥市是全国重点缺水城市之一,水资源开发 和保护尤显重要。现有的水文站网基本满足合肥市 城区水资源的开发和保护要求,不能满足肥东、肥 西、长丰三县及其水功能区水量和水质监测的要求。
合肥市水文站网评价和规划
何进知 韦文荣 魏道斌 安徽省合肥水文水资源局




本文详细地介绍合肥市水文站网现状,对现有 水位站网的功能进行了评价,阐述了合肥水文站网 规划思路和规划原则,提出了水文站网规划的具体 方案,切合实际,操作性强。
安徽省合肥水文水资源局
2009.11




1.
合肥市概况 水文站网现状及存在问题 水文站网规划总体思路 水文站网规划方案
长江水系主要河流有南淝河、派河、丰乐河、 杭埠河、滁河、四里河、板桥河、二十埠河、十五 里河、塘西河等。
安徽省合肥水文水资源局
2009.11
合肥市地理位置及水系图
安徽 省水 系图
安徽省合肥水文水资源局
2009.11
2、水文站网现状及存在问题
2.1 水文站网现状 合肥市现有水文测站64个,其中水文站3个,水 位站3个,雨量站56个,蒸发站1个,墒情站9个,无 泥沙和地下水监测站。自动测报站42个,其中中央 报汛站有6个,分别是董铺、合肥、桃溪、将军岭、 罗集、八斗岭。
安徽省合肥水文水资源局
2009.11
3、水文站网规划总体思路
(5)在站网管理体制上,按照水文站的重要性以 及所处的地理位置,建立一批共建共管的水文站。把 水文部门之外设立的水文站归口水文部门统一管理。 (6)在站网测验方式上,要根据水文站网的不同 性质、作用、类别,研究不同的测验方式和管理形式。 尽量减少驻测,发展巡测,普及固态存储长期自记。 加快自动测报系统建设。
安徽省合肥水文水资源局
2009.11
安徽省合肥水文水资源局
2009.11
2、水文站网现状及存在问题
合肥水文站设立于 1934 年,其余的水文测站于 1950 年以后相继设立。合肥市在 2006 年以前水文测 站只有 40 个。近几年在水利厅的重视下,为确保水 库防洪安全,在新建的大房郢大型水库和原有的 18 座中型水库建立了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增设水文测 站 24 个)。现有的水文测站基本上满足了全市大中 型水库防汛调度的要求。为合肥市防汛抗旱、水资 源开发保护工作中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城市规划以 及基础设施规划设计工作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安徽省合肥水文水资源局 2009.11
2、水文站网现状及存在问题
2.2 存在问题 :
(1)水文站网布局及密度不能满足防汛减灾决 策的要求。合肥市平均流量站网密度为2349㎞2/站, 低于世界气象组织提出的容许最稀密度。合肥市南 淝河、二十埠河等6条河流只有南淝河上有水文站合肥水文水资源局
2009.11
3、水文站网规划总体思路
(1)在站网功能上,要按照一站多能、量质同 步、综合效能的原则,逐步建立起基本站、水情站、 墒情站、水质站、地下水监测站、水土保持站、城市 水文研究站等功能齐全的水文站网体系。
安徽省合肥水文水资源局
2009.11
3、水文站网规划总体思路
2.2 存在问题 :
(5)水文站网密度不均。
合肥市典型的地理特征是处于江淮分水岭,水 文站都在分水岭以南,分水岭以北没有水文站。
安徽省合肥水文水资源局
2009.11
3、水文站网规划总体思路
根据合肥市社会经济发展,城市防汛抗旱、市政 工程建设与管理、水资源利用和管理以及生态环境保 护等各方面对水文提出的新要求,按照国家基本水文 站网、专用水文站网和水文调查相结合的原则,以适 当的布站数量和合理的布局,满足在时间上、空间上 提供水文信息的要求。在现有站网的基础上通过调整 和补充,形成布局较为合理和科学的各类水文监测站 网,达到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标准。
安徽省合肥水文水资源局 2009.11
1、合肥市概况
气候:
合肥市地处中纬度由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 区域,冷暖气团交锋频繁,气候表现出明显的过 渡性,降水多变。春末夏初进入梅雨季节,雨量 充沛。
安徽省合肥水文水资源局
2009.11
1、合肥市概况
境内河流 : 淮河水系主要河流有东淝河、沛河、池河等;
(2)在站网布局上,要充分考虑江淮分水岭地理 特征,与城市发展相适应,与当地的水问题规划、管 理和研究相适应。 (3)在站网结构上确保稳定中央级报汛站,充实 加强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站,增加发展城市防汛、 城市水文研究、水土保持等专用水文站。
安徽省合肥水文水资源局
2009.11
3、水文站网规划总体思路
(4)在站网间功能互补上,要做到防洪监测和 水资源监测并重;水量监测体系与水质监测体系协调, 实现水量与水质结合;水量监测体系与沙量监测体系 协调,实现水量监测和水土流失监测的同步进行;降 水监测体系与径流监测体系协调发展;地表水监测体 系与地下水监测体系相协调;天然河道观测与取(引) 退(排)水量和质监测同步。
安徽省合肥水文水资源局 2009.11
2、水文站网现状及存在问题
2.2 存在问题 :
(4)水文站网布局不能满足城市水文研究的要 求。
由于城市水文站点缺乏,至今没有开展城市水 文的研究。建立城市水文站,在省会城市合肥开展 城市水文研究意义重大。
安徽省合肥水文水资源局
2009.11
2、水文站网现状及存在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