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店镇中心小学历史沿革
颜店镇中心小学召开班主任工作座谈会
![颜店镇中心小学召开班主任工作座谈会](https://img.taocdn.com/s3/m/999be5233169a4517723a3c8.png)
颜店镇中心小学召开班主任工作座谈会
6月7日,颜店镇中心小学班主任工作座谈会在多媒体教室召开。
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各年级班主任参加了座谈会。
会议由韩校长主持。
会上,王大敏、姚娟首先交流了他们对于班级管理、班主任与家庭教育、学生干部培养、留守儿童教育等方面的经验与体会。
接着,全体班主任就班级管理工作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了讨论。
韩校长做总结发言。
他对优秀班主任工作经验给予了较高的评价,肯定了班主任在学校教育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并向大家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
他向班主任提出了四个方面的要求:一、热爱班主任工作,全身心的投入工作;二、要爱生如子,建立良好地师生关系;三、要了解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的思想状态,对症下药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四、要通过活动促进优秀班风的形成。
韩校长希望班主任用爱心、信心、耐心、恒心,关爱学生、教育学生,加强班级管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地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为颜店镇中心小学的健康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中心小学
![中心小学](https://img.taocdn.com/s3/m/1be311217375a417866f8fe7.png)
韩店镇中心小学简介韩店镇中心小学创办于1918年,其前身为新陇小学, 校址设在韩店东门村。
解放后,学校更名为韩店小学。
1992年8月,整校搬迁至韩店西门村。
2000年8月,由中石化捐资34万元援建的总面积725平方米的教学楼落成并投入使用。
2001年12月8日,学校被县委、县政府评为“标准化学校”。
学校占地面积9100平方米(13.6亩),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
有电脑室、仪器室、图书室、体育器材室、多功能室各1个,远程教育接收小站3套。
学校现有学生765人,设15个教学班;教师33名(其中代课教师2人),其中本科学历4人,专科学历19人,中专学历8人,市、县级骨干教师6人,县级优秀教师3人。
1997、1998连续两年被韩店镇党委、政府评为“教育质量优胜学校”。
武家小学简介韩店镇武家小学前身为村办平昌湾私学,由地方绅士武焕章在1889年(光绪三十年)创办,以书房园子为校址,学制二年。
当时只有一座教室,武焕章任师傅,课程设置有文学(写字、三子经、百家姓、四书五经)和算学,学生16人。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为了适应当时教育发展的需要,在武顺奎的带动下迁址庙洼,升为初级小学,学制四年,课程相应增多。
新建教室两座,宿舍四间,教师2名,学生50余人。
学生来源于郑河乡、刘河村、寺门村、马台村、良邑乡、永宁乡等地。
新中国成立后,学制变为五年,更名为武家小学,1972年由国家拨款,学校迁至武家村(现所在地)。
新增教室11间,宿舍4间,学生入学率大幅度提高,为了方便学生就地上学, 1976年新修教室6间,改制为戴冒初中,更名为武家七年制学校,教师增至11人,学生200人。
1981撤销初中部,改名为武家小学,为一所完全小学。
1998年由韩店乡政府统筹,政府投资,群众集资,修建两层砖混结构教学楼一幢,建筑面积276平方米。
2001年由政府投资建成6间砖混结构教室,建筑面积288平方米。
在此基础上,学校多方集资,新修围墙100米、砖木结构厕所120平方米、硬化校园1000平方米,并修建了花园,学校面貌焕然一新。
颜店镇中心小学小篮球社团基本情况简介
![颜店镇中心小学小篮球社团基本情况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237f6387312b3169a551a487.png)
颜店镇中心小学小篮球社团基本情况简介一、社团组建目的:颜店镇中心小学小篮球社团,是一个五、六年级学生及教师组建而成的一个课外活动体育组织。
一是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学生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积极的文化氛围,以丰富在校广大教职工及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将热爱篮球的人员组织进行训练、比赛,激发教师学生的体育热情,增强大家的身体素质,加深教师之间、学生之间的了解与友谊,培养队员良好的道德品质及团结互助的精神。
二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操,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营造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氛围,完善学生的健康人格,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从而培养学生自我参与、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创新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达到“育德、启智、建体、树人”的目的。
二、社团活动开展:小篮球社团活动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自我组织、自我管理为主,教师指导为辅助。
积极利用校园资源和开发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资源,开展班级小篮球比赛、结合各学期的篮球技能综合比赛、篮球文化节、“小学生走进篮球文化”等综合实践课堂来完善我校园小篮球社团活动,从而增强学生的体质与健康。
三、社团活动成效:1、小篮球社团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同时提高了学生的交往能力,使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阳光体育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2、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得到了具体的落实,小篮球并不是以一个孤立的元素在活动中存在,它和各个学科知识紧密整合在一起,在增强学生运动能力的同时,发展了学生思维创新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校领导及各科教师的支持、家长们的赞同、社区群众的认可。
3、小篮球社团也为学校课余训练工作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一批批表现优秀的学生被选拔到学校篮球队,将代表学校参加每年一度的“学区小学生篮球赛”,将使学校的篮球竞技水平位列学区前茅。
北肖小学小学校章程
![北肖小学小学校章程](https://img.taocdn.com/s3/m/d99ecc304b73f242336c5ff9.png)
兖州区颜店镇北肖联办小学章程序言济宁市兖州区颜店镇北肖小学位于兖州区颜店镇北肖村,现校址选建于1991年,2014年对原北肖联办小学拆除重建教学楼;学校现占地面积42531.6平方米,新建教学楼面积4696平方米,绿化面积约20000平方米。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现代教育发展需要,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改革,保障学校依法自主管理,保障学生与教职工合法权益,全面提高办学品质,兖州区颜店镇北肖小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本校全称为济宁市兖州区颜店镇北肖联办小学;住所地址为兖州区颜店镇北肖村,邮政编码为272108。
第三条本校由颜店镇举办,经兖州区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登记,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
本校为实施六年制小学教育的全日制公办教育机构,具有法人资格,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第四条北肖联办小学服务于北肖村、蒿庙村、仁里村等9个自然村5000余人。
学校占地面积4253平方米,新建教学楼面积4696平方米,绿化面积约20000平方米。
招生对象为服务村年满6周岁儿童。
办学规模为6个班级,总体不超过200人。
第二章办学理念与学校文化第五条办学宗旨和使命:学校从严治校,科学管理,秉承“为学生的发展奠基”的教育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和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第六条学校发展目标:1、建立民主、科学、简洁、高效的管理机制依据现代化学校管理思想和技术,形成学校管理的有效层次与结构,建立完善的决策指挥系统,执行运转系统,参谋咨询系统,监督反馈系统,使学校组织优化为一个结构合理,组织有效,信息畅通、协调、高效,运作有序,反应灵敏的整体。
2、构建全方位、立体的德育工作体系树立与时俱进的德育工作意识,充实德育内容,拓宽德育工作的途径,形成多元有效的德育网络,凸现校园文化建设德育功能。
颜店镇中心小学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方案
![颜店镇中心小学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ddd6920647d27284b735165.png)
颜店镇中心小学关于深入开展“解放思想跨越发展大讨论”活动的实施方案(2013年3月6日)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市解放思想跨越发展动员大会精神,根据中共兖州市教育体育局委员会《关于深入开展“解放思想跨越发展大讨论”活动的实施方案》(兖教体发[2013]5号),颜店镇中心小学党支部决定,从2月下旬开始到4月底,集中时间在全镇小学系统深入开展“解放思想跨越发展大讨论”活动。
现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体会议和全市干部作风建设大会精神,紧紧围绕“争创教育质量强镇,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发展目标,正确认识我镇教育教学质量在全市的位次,深刻分析和梳理排查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制定和落实整改措施,促进全镇教育干部和教职工思想境界明显提高、工作标准明显提升、作风状况明显好转,推动我镇办学水平和质量再上新台阶。
二、活动内容当前,我镇小学教育事业面临着诸多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许多严峻的挑战。
在新的机遇和形势面前,一些教育干部、教职工在思想境界、精神状态、工作标准、干事作风等方面还存在不符合不适应的问题,必须通过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发展新境界,提升工作新标杆,打开工作新局面,实现全镇小学系统办学水平和质量的新飞跃。
按照市委和市教体局的要求,结合我镇教委思想和工作实际,重点开展好“五查、三改、四评议”活动。
“五查”,就是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按照群众对均等优质教育的期盼,围绕我镇小学教育重点工作,从思想根源找起,从具体工作入手,抓住要害,深刻剖析,查摆问题,找出差距,推进工作。
一查思想境界。
着重查找眼界低标准低、气魄小力度小和安于现状、小成即满、甘于落后的问题;办学方向不明确、办学特色不明显、思想不开阔、思路不清晰等突出问题。
二查创新意识。
查找干事创业有没有争先进位、敢做必胜的胆气,有没有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勇气,有没有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的锐气,有没有创新创造、领先发展的志气;是否存在不依法办学依法治教、不按政策办事的问题。
中心小学学校简介
![中心小学学校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19bb9c0e3186bceb18e8bb53.png)
中心小学学校简介办学理念: 为人处事奉献服务和谐双赢办学目标: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学校简介:市镇中心小学,地处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的刘大水库东南侧,是一所标准化农村中心小学。
学校始建于1997年,现校园占地面积1300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现设36个教学班,学生922名,教职员工98人,专任小学高级教师90人,本科学历45人,大专42人,中师学历21人,岗位合格率100%。
大市学科带头人 4 人;大市骨干教师 14 人;曾经多人次被市评为先进教师、优秀班主任以及课改先进个人。
如今在张金政校长的带领下,建有一支和谐向上、充满战斗力、凝聚力的领导班子和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乐于奉献的师资队伍。
奉行“为人、处事、奉献、服务、和谐、双赢”的办学理念。
锐意进取、勇于创新,走独具特色的农村小学发展之路。
多年来,在各级领导关心与支持下,在全体师生共同努力下,学校总体工作跃上了新台阶,迈开了新步伐。
学校近几年来在市政府和教育局及有关单位支持赞助下,校容校貌和信息化建设初具规模。
学校的环境建设有划、有档次。
学校先后建成了设施一流的计算机室、语音室、图书室和多媒体会议室。
并且在2021年9月配备了先进的班班通工程。
这些设施的建成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学校的教学工作本着务真、求实、进取的的原则,一年一个台阶扎实推进。
在本学期教育局举行的六年级学生质量抽测中,我校取得了全市第三名的好成绩。
学校的校本研修活动“研修一体、推进课改”多次在“原野行动”、村小校长培训等活动中展示,学校教师有3人获国家级优秀课;30人获优秀课;34人获市优秀课。
学校启动的青年教师培养方案,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搭建了一个多彩的舞台,一批又一批青年教师在这里成长、起飞!学校的德育工作:抓常规、促发展。
在经过几年的努力,学校常规工作得到有效落实,正在彰显特色。
学校的学生社团工作正在热烈的开展之中。
我校德育工作的蓬勃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23年最新的关于开学典礼新闻稿的范文十篇
![2023年最新的关于开学典礼新闻稿的范文十篇](https://img.taocdn.com/s3/m/51f43235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98.png)
2023年最新的关于开学典礼新闻稿的范文十篇我校啦啦操队的孩子们参加了全国啦啦操联赛郑州站的比赛,一举荣获河南省小学技巧自编操组第一名的好成绩。
我校足球队在暑期中参加河南省传统项目学校小学生足球比赛,荣获男子乙组第二名的好成绩。
也提出了对于新学期的要求,新的学期,学生社团我们要深入开展;晨读、午练、暮省,我们要继续实施; 四个一课程:一只小神笔练出规范汉字、一根竹节绳跳出健康身体、一把葫芦丝吹出动听乐曲、一本诗文集诵出满腹经纶。
这四门特色课程我们要有力推进; 一卡双星评价制度继续完善,继续实施。
除此之外,学校还将搭建更多的空间和舞台,尽可能多为每一个孩子提供可以交流学习、展示才艺的机会。
并希望全体师生应从点点滴滴做起,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朝着的目标迈进。
最后,校啦啦队展示了参加全国啦啦操联赛(郑州站)的精彩内容。
20**学年开学典礼在全体师生迎接新起点、展望新航程的氛围中愉快结束,相信一个全新的文化路第三小学定将扬起前进的风帆,取得更辉煌的成绩!9月1日上午,南溪区钟灵街小学校的全体师生们在鲜艳的五星红旗映照下,欢聚在学校操场上,拉开了20xx秋期实践中快乐,体验中成长开学典礼的序幕。
开学典礼前是欢迎钟灵街小学的一年级新同学。
一年级的班主任老师带领着新同学和他们的爸爸妈妈们,在音乐声和全校同学的热烈掌声中,手拉着手走到了钟灵街小学的操场中间。
接着是一年级新同学和家长代表上台表演诗朗诵《我是小学生啦》。
开学典礼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正式开始。
南溪区钟灵街小学校长热情洋溢地为师生们致开学典礼词,并向钟灵街小学的同学们提出了新学期的新希望,他希望在新学期中,每一位同学在实践中快乐,在体验中成长,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并勉励大家在新的起跑线上用自己的勤奋与智慧翻开新的画卷、书写新的篇章!安全重于泰山,学校的安全牵动着老师、家长、社会各界的心,学校负责人向全校师生提出了新学期的安全注意事项。
希望全校师生共同营造平安、和谐、美丽的校园。
中心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实施方案
![中心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1e7b3c633d4b14e85246886.png)
颜店镇中心小学教师成长发展规划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加强我校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综合发展,培养一支与现代化教育发展需要相适应的教师队伍,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立足教育改革、我校发展实际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结构优化、个人提升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教师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通过自主学习、研培指导、外出培训、专业引领等方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师队伍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现状分析我校现有教职工57人。
其中56名专任教师中,高级教师1人,一级教师20人,二级教师28人,未定级教师7人。
我校青年教师居多,青年教师相对于老教师来说,他们有着较新的教育教学观念和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但他们驾驭教学的能力相对薄弱,尤其缺乏教学实践经验,常常出现走弯路、事倍功半的情况。
老教师经过多年的教学探索,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游刃有余的教学能力,但在实践中表现出观念滞后或更新不够、方法陈旧等弊端。
目前我校存在着这样一种状况:青年教师由于不能得到行之有效的学习和指导,在实践中处于一种盲目或者说实效性不高的自我探索、彷徨状态;中年教师则因度过了青年教师这一特殊时期,部分没有走出骨干(特色)发展之路的人已经开始把自己的教师职业作为一种普普通通的谋生手段来对待,缺乏进取精神和动力;同时,由于传统意识和行为习惯以及管理体制的影响,在一定层面上造成了“干好干坏、贡献大小一个样(或差距不大)”的局面,无形中促成了“大锅饭”态势的形成,打击了人才培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针对于以上情况,学校将根据教师个体的业务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点和发展基础个体的差异性,有针对性地予以引导培养,为他们自主发展创设必要条件。
对他们合理定位,放手使用,扬其所长,为教师个体的成长与发展,搭建舞台、创设环境、提供帮助,引导他们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合理规划其个人发展方向,通过种种方法和途径,采取切合实际的措施,实现自身专业化的快速成长,这项工作,学校将作为保障学校整体发展的战略性工作来抓。
交流材料
![交流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202607422b160b4e767fcf8c.png)
安全是学校发展的基石
安全宣传标语 主题班会 应急演练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主力军
1、积极参加各种培训 2、教研促进专业成长 3、电化教学资源共享 4、检测总结寻找差距
学校是学生展现自我的舞台
宗旨:让每一名学生都找到自信,并产生兴趣
具体方法:开展各种活动开发学生的潜能
陶庙镇中心小学
学校简介
始建于 1991 年,经过 3 次改扩建,现有学生 586 人, 教职工 23 人, 10 个教学班,服务人口 6000 人,服务 半径2公里。
办学理念
学校搭建一个舞台,让师生创造生命的精彩
管理重点
1、安全是学校发展的基石 2、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主力军 3、学校是学生展现自我的舞台
学习成绩表彰大会
激情澎湃的运动会
才艺展演
毕业歌
校本课程
在校能愉快的生活
离校有美好的回忆
谢谢大家,欢迎交流。
QQ:2281778792
学校主页:/u/453000593
潜山县河镇中心小学简介
![潜山县河镇中心小学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800521ff19e8b8f67c1cb99d.png)
潜山县河镇中心小学简介河镇中心小学原名广佑小学,始建于1926年,系芮兰生烈士所创,辖区内有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之一的薛家岗古文化遗址和被称为中国京剧鼻祖程长庚故居两大人文景观,历史积淀丰富,文化底蕴丰厚。
本部曾两次迁址,多次更名。
2000年正式定名为潜山县河镇中心小学。
由于政策调整和人口锐减等因素,河镇中心小学现有本部和大友小学两个完全小学及八个教学点,一所附属幼儿园。
本部校园占地面积13028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4068平方米,生均6.8平方米,运动场面积4000平方米,生均6.7平方米,12个义教班,4个幼教班,在校适龄生597人,幼儿140人。
完小及教学点共有教学班40个,在校适龄生总数887人,在编教师64(本部36)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41(本部19)人,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7(本部6)人,专业教师合格率达100%。
教师中有市级骨干教师2名,县级学科带头人2人,县级骨干教师3人,校级骨干教师16人,骨干教师占比35.9%,市、县语、数理事3人。
自1995年以来,在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发展迅速,办学条件逐年改善,各村校教学点都相继得到改貌。
2002年,学校被县政府授予为县级“示范小学”,学校教学及辅助设施建设得到长足发展。
2005年实行寄宿制办学,本部及大友小学高年级学生约600人,全部在校寄宿,2015年寄宿制取消。
2006年学校被确定为“安庆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并接受了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及省、市、县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领导的检阅,受到一致好评。
随着教育形势的不断推进和政府对教育投入的不断增加,学校的软硬件再上台阶,2012年,学校被县教育局评定为“标准化建设合格学校”。
在此基础上,2013年,按照上级指示开始创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学校”,借着这股东风,学校的各项教学设施更新换代,如今,各种功能室配套齐全,展板、橱窗、画廊溢彩,校园环境绿化、净化、美化,文化气息浓厚。
教育志编写
![教育志编写](https://img.taocdn.com/s3/m/2faf0bd258f5f61fb736665f.png)
防山镇颜子小学教育志(1986年—2015年)曲阜市防山颜子小学2015年10月目录序珍贵照片概述大事记第一章学前教育第一节发展概况第二节幼教管理第三节幼儿教养第四节幼儿园简介第二章小学教育第一节发展概况第二节小学管理第三节教育实施第四节学校简介(选取典型)第三章初中教育第一节发展概况第二节初中管理第三节教育实施第四节学校简介(全部初中)第四章高中教育第一节发展概况第二节高中管理第三节教育实施第四节学校简介第五章中等职业教育第一节发展概况第二节教育实施第三节学校简介第六章德育第一节教育内容第二节课程设置第三节教育途径第七章体育卫生与安全教育第一节小学体育第二节小学卫生第三节小学安全初中体育、卫生、安全第八章美育与特长培养第一节美术第二节音乐第三节特长培养第九章教师第一节学校教职工队伍第二节教师文化业务素质第三节教师待遇第四节教师进修与培养第十章教育机构与管理第一节教育行政机构第二节教学研究机构第三节经费与支出第十一章教育人物第一节人物传略第二节人物简介大事记:1985年筹建跃进联中,直属于程庄管区管理。
1991年6月,防山乡人民政府正式把跃进联中命名为马庄中学。
1991年8月,实行双聘制改革,原土门联中和席家村联中合并至马庄中学,由程庄管区和土门管区联合扩建。
1992年,荣获曲阜市学校管理总分第四名。
同年,和曲阜市舞雩坛中学缔结友谊学校。
1993年,程庄管区、土门管区所属的各村村民,每人筹集25元人民币,共筹措资金33万余元,用于完善和扩建马庄中学。
新建校舍63间,厕所10余间,自行车车棚60余间,铺设水泥路面900㎡。
1993年,荣获曲阜市学校管理总分第一名,被曲阜市人民政府命名为“管理一级学校”。
同年8月,孔庆华校长代表济宁市赴威海参加山东省首届中学校长讲习班。
同年,《曲阜报》、《中国教育报》、曲阜广播电台等新闻媒体对学校的发展和校长孔庆华进行宣传报道。
1992年、1993年、1994年,连续多次举办全市现场会。
小学学校类别
![小学学校类别](https://img.taocdn.com/s3/m/53e9f45fad02de80d4d840b7.png)
济宁市兖州区新兖镇金府小学 济宁市兖州区新兖镇泗庄小学 兖州市新兖镇孟村小学 济宁市兖州区大安镇中心小学 兖州市大安镇联诚小学 济宁市兖州区大安镇唐庄小学 济宁市兖州区大安镇安邱府小学 兖州市大安镇白楼小学 济宁市兖州区大安镇前官小学 兖州市大安镇后盛小学 济宁市兖州区大安镇大安小学 济宁市兖州区新兖镇夏家村小学 济宁市兖州区新兖镇三教堂小学 济宁市兖州区新兖镇王家村小学 济宁市兖州区大安镇西北店小学 济宁市兖州区小孟镇太平小学 济宁高新区黄屯镇中心小学 济宁高新区黄屯镇丁庄联办小学 济宁高新区黄屯镇二十里铺小学 兖州市兴隆庄镇小疃小学 济宁市兖州区颜店镇天齐庙小学 兖州市漕河镇中心小学 济宁市兖州区漕河镇前邴小学 济宁市兖州区漕河镇谈村小学 济宁市兖州区漕河镇西曹小学 济宁高新区王因镇中心小学 济宁高新区王因镇娄公集小学 济宁市兖州区实验小学西校区 济宁市兖州区实验小学五里庄校区 济宁市兖州区东御桥小学百子堂校区 济宁市兖州区文化路小学旧关校区 济宁市兖州区小孟镇函丈小学 济宁市兖州区小孟镇西吴小学 济宁市兖州区军民学校 济宁市兖州区矿山学校 济宁市兖州区兴隆庄煤矿学校 济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杨村煤矿中 学 济宁市兖州区第九中学 济宁市兖州区新驿镇高吴桥学校 济宁市兖州区第十四中学 济宁市兖州区第十三中学 济宁市兖州区第二十中学 济宁市兖州区第十一中学 济宁市兖州区第八中学 济宁市兖州区第十二中学
农村 农村 城市 农村 农村 农村 农村 农村 农村 农村 农村 农村 农村 农村 县镇 农村 农村 农村 农村 农村 农村 城市 农村 农村 农村 农村 县镇 城市 城市 城市 城市 城市 城市 城市 城市 城市 城市 农村 农村 农村 县镇 城市 城市 城市 城市 农村 城市
乡村 乡村 城区 乡村 乡村 乡村 乡村 乡村 乡村 乡村 乡村 乡村 乡村 乡村 镇区 乡村 乡村 乡村 乡村 乡村 乡村 城区 乡村 乡村 乡村 乡村 镇区 城区 城区 城区 城区 城区 城区 城区 城区 城区 城区 乡村 乡村 乡村 镇区 城区 城区 城区 城区 乡村 城区
小学学校简介
![小学学校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ab01c10a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c4.png)
小学学校简介
XXX简介
一、学校概况
XXX位于颜店镇翟三村,是一所完全小学,始建于1955年,经历合班并校迁校,现有12个教学班,学生434人,平均班额37人,最大班额43人。
学校占地面积平方米,于2014年开工建设一幢高标准教学楼,建筑面积4361.13平方米。
其中教室13间,单间教室61㎡。
微机室和多功能播放室4间,计262㎡,图书室、音体美室、科学室等室全部配备齐全。
校园环境整洁优美,基本实现了绿化、美化、净化及路面硬化。
在校园环境整体布局上以突显中华古典文化,营造浓郁读书氛围为主线,努力营建书香校园,彰显我校特色。
二、办学特色
我校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科学的发展观进行学校管理,“以德立校、XXX、教研兴校、质量强校”是我校的管理策略,“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基,为教师持续发展铺路”是我校的办学理念。
学校不但注重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授及思想品德教育,而且注重音、体、美、劳的教育。
努力创设实施素质教育的环境,使学生全面和谐地得到发展。
三、点滴成绩
我们认真规范黉舍管理,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使黉舍德育、常规管理、教学管理、艺教、体育等工作的有序发展。
几年来,在镇级组织的教师基本功大赛、教师教案评比、说做课、学生演讲比赛、班主任素质比赛、书画展等活动中,我校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阎庄镇中心小学解说词
![阎庄镇中心小学解说词](https://img.taocdn.com/s3/m/db0a0f02227916888486d7ea.png)
阎庄镇中心小学解说词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欢迎来到阎庄镇中心小学检查、指导工作!很荣幸能给大家介绍我们的学校。
阎庄镇中心小学是一所乡镇小学,始建于1916年,历经两次变迁,两次重建,始呈现在的规模,学校现辖5所小学,其中驻地小学1所,完全小学(村小)4所。
加安全!学校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
学校的办学经验《坚持镇域均衡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示范引领协同发展实现镇域均衡发展》先后在全省交流推广。
这是我校的一号楼“求是楼”,现在我们看到楼上的八个大字:扬善守真,博学明心,是我校的校训。
各位领导这边请!各位领导请进入荷花中队教室观看我校的宣传片。
各位领导请参观小蜜蜂中队教室。
(郭星雪解说)各位领导请随我上二楼,小心楼梯!我校自2012年加入新教育实验以来,立足自身实际,制订实验目标,以“培养善良品格,打造书香校园”为办学理念,结合朱永新教授提出的新教育“十大行动”,以“营造书香校园”、“研发卓越课程”、“构筑理想课堂”、“缔造完美教室”为实验重点,将新教育实验融入到日常的教育教学生活中来,从而改变了学校师生的行走方式和学校的发展模式。
请各位领导进入新教育展室参观!您首先看到的是……营造书香校园:我校整体推进阅读,努力营造人人“乐于读书、勤于读书、善于读书”的书香氛围,让阅读的种子植根在每个师生的心田,让阅读擦亮每一个充满希望的明天。
师生共写随笔展区:阅读滋养底气,思考带来灵气,实践创造名气。
教师和学生的写作在教育生活中进行,才能真正编织有意义的生活。
因此,师生共写随笔也已经成了我们学校教育教学不可或缺的一方面。
聆听窗外声音:为了让老师和学生真正意义上成长,我校打开校门,走出封闭,让师生们领略更多的精彩。
构筑理想课堂:课堂,是学校最重要的教育形式,是学校最重要的舞台,是师生生命展现最重要的场所。
我校围绕构筑理想课堂也进行了一系列尝试。
语言是文化的化石,为培养孩子卓越口才,让孩子愿说、敢说、会说,从而形成终身受益的自信心、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我们学校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
阳原县实验小学百年校史
![阳原县实验小学百年校史](https://img.taocdn.com/s3/m/d7ba1b17227916888486d777.png)
阳原县实验小学百年校史(1913~2013)第一章初期概况(1913~1949)第二章第一章初期概况(1913~1949)民国二年(1913年),阳原县城设立“城关小学校”,校舍占用县城东街文庙。
这便是阳原县实验小学的前身。
城关小学校由王效创办。
王效为第一任校长。
始设初级班。
学制四年。
学校经费主要来源于校田(文庙庙田),此外还有煤炭市场的炭秤收入。
建校初期,实行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的“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这一教育方针。
课程设置按照国民政府教育部《小学校令》“小学校教育以留意儿童身心之发育,培养国民道德之基础,并授以生活必需之知识技能为宗旨”的规定,开设修身、国文、算术、手工、图画、唱歌和体操七门。
民国13年(1924年),进行课程改革。
将国文改为国语,并增加常识课。
民国16年(1927年),实施党化教育方针,以三民主义为教育宗旨,突出党义、公民训练、三民主义等教育。
民国19年(1930年),增设高级班。
学校改称“城关高级小学校”。
学制六年。
高级班开设国语、算术、公民、卫生、历史、地理、自然、音乐、体育等课程。
学校发展为6个教学班,近200名学生,10多名教职工。
教师实行聘任制。
民国21年(1932年),撤消高级班。
1937年,日军侵占阳原县。
全县教育瘫痪,学校停办。
1938年,日伪政权——阳原县公署建立后,学校复学。
复设高小班。
校名改为“城关镇两级小学校”。
公署内设日本教育指导官,名称项良作治。
公署民政科下设教育股,遵从日本教育指导官指令从事。
学校宣传“中日亲善”、“东亚共荣”,强迫学生唱日本歌曲,祈祷日本天皇。
高小班开设汉语、日语、算术、修身、历史、地理、自然、体育、美术、音乐等课程,初小班开设汉语、日语、算术、修身、体育、美术、音乐等课程。
实行四、二学制(初小四年,高小二年)。
办学经费由县公署划拨。
许多家长不愿让孩子接受奴化教育,宁愿送孩子进私塾,也不送孩子进学校。
一所小学前世今生作者:邓言午
![一所小学前世今生作者:邓言午](https://img.taocdn.com/s3/m/8824cb00b9f3f90f76c61bfc.png)
一所小学的前世今生——暨江宁盐巡道署及江宁公学略考(作者:邓言午)“邀客”古人说天地乃万物之逆旅,那么,我们一生中所居住、学习和工作过的场所就像是一间间客房,每一间客房都有着它自己的故事。
过客匆匆,今古难越,有多少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里,在相同的地点演绎着各自的人生。
时光荏苒,沧海桑田,物已非、人已迁,而今灵光已逝,梁园不在,幻然逆旅终坐成尘。
记忆是永恒的,或是如一点星光划破夜空,往往不经意间的钩沉往昔,则常常会有隐藏于岁月长河之中的离析往事又浮现眼前,试图将模糊的点点残存记忆再拼凑成型。
慎终追远,不仅仅只可拘囿于人,同样也可寄托于一草一木,或一座建筑。
1977年,正当全中国的年轻人沉浸在国家恢复高考的巨大喜悦之中时,我也该上小学了。
至今还清晰的记得,那天下午,与父亲工作的工厂一墙之隔的市淮区第一中心小学开始新生报名了。
那时候上小学报名可没有现在这么麻烦,家长要既不用操心学校的教学水平和声誉,也不用四处托人找关系,不需要买学区房,也不必得出示房产证、鉴定爹娘,也不需罗列证书、才艺展示、心理分析什么的。
父亲随便叫了一个徒弟,“去,带我儿子去隔壁报个名”。
招生现场是学校操场上的几课桌。
招生老师问“还会数数啊?”,怯怯然答曰“会”,“数吧”,“1、2、3……31”,“好,阔以了,明儿个来报到!”就这样简单,我上小学了。
在小学最初的几年混沌期,也没有感觉到这所学校与其他学校有何不同,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脑袋越来越清晰,以及与别的学校交往日益增多之后,才逐渐感觉到这所学校建筑的独特性。
“围寺”学校位于今天市建康路181号的位置。
学校大门面南临街,一进门是操场,操场北面是一座民国风格的教学楼,约四、五层,楼呈L型布局。
记忆中此楼最大的特点是大门在楼的右侧角,且前后门对应相通,门口铺以青石台阶,楼是水磨石地面。
教学楼往后走,是一座类似清代府署形制大门的建筑,三间一启,不过中间已无门板,门两边各有厢房,门外两边各有耳房。
提质强校促发展,立志成才追卓越
![提质强校促发展,立志成才追卓越](https://img.taocdn.com/s3/m/426b7cf0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08.png)
提质强校促发展,立志成才追卓越发布时间:2023-07-13T07:59:28.592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3年第503期作者:马昭勇[导读] 优美的校园环境就像无声的老师,滋润着师生的心田,熏陶感染着师生,潜移默化地引导师生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颜店镇中心小学272108摘要:“利器也,复以锻之以去钝,锋其筋骨,锐其根本,育人之道亦如是”。
教育是一个国家、民族强大的根本,唯有在教育的土壤中深耕细作,才能真正创造生命的价值、绽放人生的光彩。
近年来,我校以美丽温馨校园建设为抓手,不断深化学校文化内涵,以生为本,通过多角度、多层面建设,着力提升学校办学品质,充分发挥学校育人主体功能,促进教师成长,引领学校教育教学走上品牌发展之路,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定宽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校园建设文化内涵品牌发展一、大力营造温馨和谐的育人环境优美的校园环境就像无声的老师,滋润着师生的心田,熏陶感染着师生,潜移默化地引导师生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为此,我校全面布局,精心设计,旨在“让每一个墙面都能说话,让每一个空间都有灵性”,达到潜移默化、陶冶情操的效果。
同时,我校科学合理地做好校园绿化、地理园、景观路等建设,做到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在学校道路旁增设宣传标语和提示语,不断完善校园环保文化建设,挖掘校园每个区域的特点和适合的用途,打造校园亮点工程。
为完善班级文化、彰显班级特色,我们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学校的规章制度,不断修订和完善学校章程,通过对班级环境认真布置,充分发挥其教育和引导的作用。
每个班级内布置有“三表一简介”(时间表、课程表、值日表、班级简介),便于师生查看,由各班主任负责个性化、人文性设计,凸显主题,个性鲜明。
此外。
学校的办公室文化体现了严肃、安静的特点。
我校根据各科室工作职能,张贴了相关的规章制度及相应的有品位的室内标语,便于工作引起重视。
二、着力创设浓郁科学的文化氛围立足传统文化的滋养,背靠古镇文化的沉淀,学校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教材,充分挖掘学科教材中的文化内涵,探究并打通学科间的传统文化知识相关点,充分挖掘不同学科教材中的育人素材,组建各教研组集体备课的沟通模式,全方位、多角度、多元化开发学生情商智商,培养传统文化教学的创新精神,提高传统文化在学科联合教学中的实践能力,使之在常规教学中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和活力。
谯城区颜集镇中心小学简介
![谯城区颜集镇中心小学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54b3eac64431b90d6d85c784.png)
谯城区颜集镇中心小学简介颜集镇中心小学位于谯城区东北方向,距市区二十公里,南邻我区五马镇,北邻河南虞城县,东邻河南永城、夏邑县,素有“鸡鸣听三县”之说,系我区较为偏僻的农村中心小学之一。
颜集镇中心小学,创办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原校址在颜集街中心位置,上世纪七十年代搬廷迁至村外,即今天的虞亳公路西侧。
中心小学占地面积约1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300平方米(一座1800平方米的综合楼正即将拔地而起)。
学校现拥有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图书室各一座。
有计算机100多台,藏书6000余册,教学光盘300余片。
颜集镇中心小学现有教学班12个,学生482人,教职工32人,其中大专以学历28人,小学高级教师15人,中共党员13人。
现有市级骨干教师1名,区级教坛新星、教学能手5人。
近年来,颜集中心小学遵循“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将德育工作放在首位。
全校师生员工弘扬“立志、文明、勤奋、健美”八字校风,发扬“求实创新、无私奉献”的精神,学校各方面取得了迅速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国家对教育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我校校容校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办学实力得到了明显的加强。
目前,我校以“培养具有文化型充满书生气的学生群体,构建具有文化型充满书院气的和谐校园”为目标,从读书抓起,把中国传统文化最经典最精华的作品牢刻在每一个少年儿童的心灵深处,让那些浓缩了世界经典文化与精神的作品引领孩子们的成长,构建孩子们的文化根基,唤起他们强烈的读书欲望,增强他们浓厚的读书兴趣,培养他们持久的阅读热情,真正让每一个少年儿童在自己的学生生涯中,以书为乐,阅读——悦读,快乐读书,用书香浸润每一个少年儿童的心灵。
今天,学校正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针,以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为契机,继续高扬教育教学改革的旗帜,上下一心,开拓进取,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争创佳绩,为振兴颜集教育事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校始建于清末,那时,该校只有一个教学班,有学生7人,教师1人。
校名称为学堂,后改为乡农校,当时,教学班增至2个,学生有20余人,教师2人,校院分前院和后院两部分。
前院柏树林立,浓荫蔽日,气氛清幽,院内建筑有东西两廊房各6间,屋内都有泥塑数个;后院有娃娃殿6间,座落在校院最后,殿内有男女娃娃数人(泥塑),院中间大殿称三官庙,内有三官爷,泥塑一墩,置正中央,两边有数衙役(泥塑)。
一九四三年日伪时期,该校有一至三年级三个班,由区文书杨孝石兼任校长,学生80余人。
一九四五年,日本鬼子投降期间,学校停办,一九四六年底复学,张维贵为校长,吕迎芝任主任,有教师9人,学生150余人。
这以前的教室均利用了娃娃殿、东西廊房、三官庙作办公室。
一九四八年,由于国民党还乡团骚扰破坏,学校又被迫停学。
一九四九年,全国解放了,学校又复学,刘廷奎任校长,只有一、二年级两个教学班的规模,有教师3人,学生50余人。
一九五0年,随着打土豪分田地的伟大革命运动的的开展,农民一举拉倒了所有殿房的全部泥塑,教学班增加了三、四年级。
宋成芝任校长,有教师7人,学生200余人。
一九五六年高级社成立,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思想觉悟有了更大的提高,渴求文化日渐强烈,
学校在区政府的关怀下,又拆除了原土墙教室共12间,全部盖起
了砖墙教室。
远村的走读生亦能食宿在校了。
这期间钱德龙、杨建
生任校长。
到一九五八年,又来了新校长王敬先,领导全体师生一
面学习,一面参加大兵团作战,并渡过了三年暂时的困难时期。
一
九六一年中心校建立,陈立德任校长,张太春任教导主任,教职工
27人,学生600多人。
一九六八年,教师下放回家后,学校添办了初中班六个,先后由颜
士昌、张秀岩、吴成谓、于祥伦、宣茂柱等校长。
一九八二年七月
刘瑞轩接任校长至一九八五年,共翻盖教室18间,校内有九个初
中班,办起了颜店联中(小学下放到各村自办)共有教职员工17
人,学生500余人。
一九八五年,初中班迁移镇中学(新建中学),此后,该校即命名
为颜店镇中心小学。
由刘长春任中心校长,先后由吴加启、张宜珠、
颜廷珠任副校长。
在各级政府领导和关怀下,学校紧跟校改步伐,
不断对校舍进行维修改造。
一九九一年,建筑面积1050平方的教
学楼成功建造,为教育教学开拓了新局面。
1995年为进一步改善办
学条件,在镇政府的支持下,与南阁村委协商证原校门前(现在学
校的南端)土地3.078亩,作为操场。
同年建高标准校门一座,高
标准传达室三间,假山一座,厕所10间,校墙120余米。
1997年
4月,经学校领导田正锋、许洪真校长的多次商议,决定拆除比较
破旧的幼儿教室,重建八间新教室。
后经各方努力,得到了颜店镇
颜店管区书记张慎良的大力支持,投资26000元,建起了占地面积
247.625m2,建筑面积为232.965m2的8间教室,比原建筑增加了
98.207m2,校舍得到了进一步改善,从而结束了低矮光暗教室的历
史。
2005年,拆除假山,修建篮球场、体操场及200米炉渣跑道的田径
场、48座语音室,同年学校成功申办济宁市规范化学校。
2008年
10月,危房改造时将学校的破旧的旱厕重建为现在的水冲式厕所。
2009年,教体局加大投资,为学校建造标准实验室及45座微机室,
并为学校13个班级安装多媒体,实现了网络班班通教学。
2010年
10月,校舍改造时成功将3、4号房进行重建,自此学校面貌焕然
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