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学》教学计划

合集下载

《公共关系学》教学计划

《公共关系学》教学计划

《公共关系学》教学计划公共关系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构建、维护和改善组织与公众之间关系的学科。

通过合理的沟通、有效的传播和科学的管理,公共关系学旨在增加组织的公共形象和声誉,提高公众对组织的认同度和支持度。

下面是一份关于《公共关系学》教学计划的详细安排。

课程名称:公共关系学学时:36学时学分:3学分第一部分:公共关系学概述学时:6学时1.公共关系学的定义和起源-介绍公共关系学的定义和学科特点-探讨公共关系学的起源及其发展历程2.公共关系学的理论基础-介绍公共关系学的理论基础,包括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分析这些理论如何在公共关系实践中应用3.公共关系学的主要概念-解析公共关系学中的核心概念,如公关目标、公众关系、声誉管理等-分析这些概念对公共关系实践的重要性和影响第二部分:公共关系策略与战略学时:12学时1.公共关系策略的制定-分析公共关系策略的重要性和作用-教授制定公共关系策略的基本步骤和方法2.公共关系战略的执行-探讨公共关系战略的执行过程和策略-分析公共关系战略的成功案例3.公共关系危机管理-介绍公共关系危机管理的概念和重要性-分析公共关系危机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第三部分:公共关系沟通与传播学时:12学时1.公共关系沟通的基本原则-教授公共关系沟通的基本原则和技巧-探讨公共关系沟通中常见的问题和挑战2.公共关系传播的核心要素-分析公共关系传播的要素,包括媒体关系、公共关系文案写作、社交媒体等-探讨如何通过传播提升组织的公共形象和声誉第四部分:公共关系管理与评估学时:6学时1.公共关系管理的基本原则-介绍公共关系管理的概念和重要性-探讨公共关系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2.公共关系效果的评估-教授公共关系效果评估的方法和工具-分析公共关系效果评估对实践的指导作用3.公共关系职业发展-分析公共关系职业的发展趋势和机遇-探讨如何提升公共关系专业素养和技能第五部分:公共关系实践案例学时:6学时1.公共关系实践案例分析-学习并分析公共关系实践中的典型案例,包括企业、政府、非营利组织等不同领域的案例-探讨这些案例的成功要素和经验教训2.公共关系实践项目-组织学生进行公共关系实践项目,包括策划、执行和评估-提供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提升公共关系实践能力以上是一份关于《公共关系学》教学计划的详细安排,涵盖了公共关系学的基本概念、策略与战略、沟通与传播、管理与评估以及实践案例等内容。

《公共关系学教案》

《公共关系学教案》

一、课程简介1. 课程名称:公共关系学2.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3. 授课对象:大三学生4. 学分:2分5. 学时:32学时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公共关系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务操作。

2. 培养学生运用公共关系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职业道德素养。

三、教学内容1. 公共关系学的基本概念公共关系的定义公共关系的要素公共关系的作用2. 公共关系的起源与发展公共关系的历史背景公共关系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發展公共关系在我国的发展现状3. 公共关系的实务操作公共关系的策划与实施公共关系的效果评估4. 公共关系的组织与管理公共关系部门的设置与职能公共关系人员的素质要求公共关系工作的流程与管理5. 公共关系的道德与法律规范公共关系职业道德公共关系法律法规公共关系的伦理困境与应对策略四、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公共关系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务操作。

2.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公共关系案例,让学生参与讨论,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公共关系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 实务演练:组织学生进行公共关系实务操作,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和实务演练,占总评的40%。

2. 期中考试:公共关系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占总评的30%。

3. 期末考试:公共关系的实务操作和案例分析,占总评的30%。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公共关系学》,张小林著,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日期:2024年。

2. 辅助教材:《现代公共关系学》,王丽丽著,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24年。

3. 网络资源:相关公共关系学论文、案例、新闻等。

4. 软件工具:Microsoft Office Word、PowerPoint等。

七、教学安排1. 授课时间:每周四下午2点到4点。

2. 授课地点:教室401。

3. 课程进度安排:按照教材和教学大纲进行,每周完成两个章节的授课。

《公共关系学》教学大纲

《公共关系学》教学大纲

《公共关系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公共关系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组织与公众之间传播沟通行为、规律和方法的综合性应用学科。

它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公共关系的基本理论、原则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公关意识和公关能力,使其能够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有效地开展公共关系活动,为组织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公共关系的基本概念、历史发展、基本要素和工作程序;掌握公共关系调查、策划、实施和评估的方法和技巧;熟悉公共关系传播、危机管理、形象塑造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公关策划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危机处理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公关意识、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三、课程内容1、公共关系概论(1)公共关系的定义、特点和职能(2)公共关系的历史沿革(3)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观念2、公共关系的主体与客体(1)公共关系主体——社会组织社会组织的类型与特点社会组织的形象塑造(2)公共关系客体——公众公众的分类与特点公众心理分析公众关系的建立与维护3、公共关系传播(1)公共关系传播的概念、要素和模式(2)公共关系传播的媒介选择与运用(3)公共关系传播的效果评估4、公共关系调查(1)公共关系调查的内容与方法(2)公共关系调查方案的设计与实施(3)公共关系调查资料的整理与分析5、公共关系策划(1)公共关系策划的原则与程序(2)公共关系策划的创意与策略(3)公共关系策划方案的撰写与实施6、公共关系实施(1)公共关系实施的特点与原则(2)公共关系实施的步骤与方法(3)公共关系实施中的障碍与排除7、公共关系评估(1)公共关系评估的意义与内容(2)公共关系评估的标准与方法(3)公共关系评估报告的撰写8、公共关系危机管理(1)公共关系危机的概念、特点与类型(2)公共关系危机的预防与预警(3)公共关系危机的处理与恢复9、公共关系形象塑造(1)组织形象的内涵与构成要素(2)组织形象的定位与设计(3)组织形象的传播与推广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通过讲解、演示、案例分析等方式,向学生传授公共关系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公共关系学》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

《公共关系学》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

《公共关系学》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一、课程简介二、教学目标1.理解公共关系的基本概念、特征和发展历程;2.熟悉公共关系的理论框架和相关实践方法;3.培养学生的公共关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内容1.公共关系学的基本概念和特征a.公共关系定义及其特点;b.公共关系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区别;c.公共关系的发展历程及理论框架。

2.公共关系实践方法a.公共关系规划与策略;b.媒体关系管理与传播策略;c.危机管理与对外沟通;d.公众参与与社会责任。

3.公共关系案例分析a.国内外经典公共关系案例分析;b.公共关系实践中的成功与失败因素;c.案例分析与讨论。

4.公共关系学术研究与发展a.公共关系研究的趋势与前沿;b.公共关系研究方法与途径;c.公共关系学的发展与未来趋势。

四、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授、PPT展示等方式,介绍公共关系的基本概念、理论框架和实践方法。

2.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公共关系领域的经典案例,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和解答相关问题,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公共关系相关企业或机构,了解实际应用情况,增强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估1.课堂小测验:对学生进行课堂知识点的理解测试,占总评成绩的20%。

2.论文写作:要求学生撰写一篇综合性论文,分析和解决公关问题,占总评成绩的40%。

3.课堂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度、讨论表现和小组合作等,占总评成绩的20%。

4.期末考试:对学生对公共关系学的整体理解进行考核,占总评成绩的20%。

六、教学参考书目1.《公共关系学导论》(杜传理、邓志辉、杨国军著)2.《公共关系原理与实践》(刘瑛著)。

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实施计划

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实施计划

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实施计划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公共关系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践,并培养学生在公共关系方面的分析、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公共关系学的基本概念和定义;2.公共关系学的理论与模型;3.公共关系与媒体关系;4.公共关系策略与计划;5.公共关系的实施与评估。

三、教学方法1.授课:教师主要通过讲解公共关系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案例来传授知识;2.讨论: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辩论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思考问题;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公共关系案例,让学生理解公共关系学的实际应用;4.实践演练:组织学生开展公共关系活动,如媒体发布会、社交媒体推广等,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5.课堂演讲: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演讲,培养学生的沟通与表达能力。

四、教学评估1.平时考核:包括学生的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等;2.期中考试:考察学生对公共关系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3.期末项目: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设计并实施一项公共关系活动,并汇报成果;4.学习反思:鼓励学生对自身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形成学习报告。

五、教学资源1.教材:《公共关系学导论》;2.文献资料:教师会提供相关的学术论文、案例分析和实践指导资料;3.多媒体设备:教室配备多媒体投影仪和电脑,方便讲解和展示案例;4.实践场地:为学生提供进行实践活动的场地,如媒体发布厅、社交媒体营销实验室等。

六、教学进度安排以下为本课程的教学进度安排:课时内容教学方法1 公共关系学基本概念授课、讨论2 公共关系学的理论与模型授课、案例3 公共关系与媒体关系授课、案例4 公共关系策略与计划授课、案例5 公共关系的实施与评估授课、案例6 期中复习讨论、总结7 期中考试考试8 公共关系实践案例分析案例、讨论9 公共关系实践活动设计实践演练10 公共关系实践活动实施实践演练11 公共关系实践活动总结讨论、总结12 期末复习讨论、总结13 期末项目汇报演讲、讨论14 期末项目汇报演讲、讨论15 课程总结与学习反思讨论、总结以上为大致的教学计划,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和学生反馈,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公共关系学》教学方案

《公共关系学》教学方案

《公共关系学》教学方案责任教师:朱荣春一、课程简介公共关系学是研究公共行政管理和经营管理活动中组织如何与公众进行双向传播与沟通的一门应用性综合学科。

它涉及传播学、管理学、社会心理学以及新闻、广告等学科的知识。

它作为一种职业和学科,最早产生于20世纪初的美国,迄今不到100年的时间,自改革开放后传入中国,前后约20年左右的时间。

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于1997年11月成立中国公共关系职业审定委员会,为公关职业定下“公关员”名称,制定了公关人员的国家职业标准和考核规范。

1999年初,成立了国家职业资格工作委员会公关专业委员会。

2000后在全国推开公关员职业上岗考试。

二、教学目的开设《公共关系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较系统地学习公共关系学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巧,正确理解公共关系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的性质和重要作用,澄清对公共关系的曲解或误解,提高学生的公共关系理论水平,树立自觉的公共关系观念,培养现代公共关系意识,完善学生的公共关系素质。

提高实际的公共关系能力,以更好地适应商品经济社会的发展。

通过教学活动,完成四项任务:(一)使学生正确认识公共关系学的性质、特点、任务和功能,了解公共关系构成和发展的历史条件。

(二)让学生正确认识学习公共关系学的重要意义,正确看待在我国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关系是势在必行。

(三)帮助学生记忆、理解、运用公共关系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科学地分析和处理现实生活中与公共关系有密切联系的社会问题。

(四)使学生掌握公共关系工作四步法,能够在现实中进行科学的公共关系活动。

三、教材与参考教材本课程采用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组编,由廖为健教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公共关系学》(2000年3月第一版),该教材内容体系较为全面、新颖、充实,较适合网络教学的特点,较适合网络学员的自学。

作为参考书,可参考由熊源伟主编、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全国通用教材《公共关系学》及《公共关系案例》,前者曾被评为全国优秀畅销书。

精品课公共关系学计划

精品课公共关系学计划

《公共关系学》院级精品课程年度计划
1.整合优质教学资源,完善和规范课堂教学内容、教学课件。

2.进一步完善和加强模拟实验教学,增加案例教学,使案例教学教材化。

加大实训、实践教学力度,注重学生职业行为能力的培养。

坚持课堂教学与实际的结合,提高学习效果。

3.创新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新形势下职业教育的要求,在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基础上,把参与式教学、行动导向教学融进教学中,并做出积极的探索,提高教学质量。

4.举行教师座谈二次,加强学习交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发挥优势,查找不足,不断提高公共关系学教学水平。

5.撰写学术研究论文,预计两篇。

公共关系学 教案

公共关系学 教案

公共关系学教案教案标题:公共关系学教学目标:1. 了解公共关系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 掌握公共关系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 能够运用公共关系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4. 培养学生的沟通、协调和管理能力。

教学内容:1. 公共关系学的定义和范畴;2. 公共关系学的历史发展和重要理论;3. 公共关系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4. 公共关系学在组织管理、媒体传播、社会公益等领域的应用。

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通过讨论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了解公共关系的概念和重要性。

2. 知识讲解:介绍公共关系学的定义、范畴、历史发展和重要理论,以案例分析的方式深入理解。

3. 案例分析:选取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公共关系学的原理和方法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讨论并提出公共关系学在不同领域的应用策略。

5. 总结归纳:引导学生总结公共关系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并与实际案例进行对比和分析。

6. 课堂练习:布置课堂练习,检验学生对公共关系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7.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进一步研究公共关系学的相关理论和案例,并撰写一篇小论文。

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的公共关系学教材,提供基础知识和案例分析。

2. 多媒体设备:使用投影仪或电子白板展示相关图片、视频和案例分析。

3. 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搜索公共关系学的相关信息和案例。

评估方式: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讨论、案例分析和小组活动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2. 课堂练习成绩:评估学生对公共关系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课后论文评估:评估学生对公共关系学的深入研究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学建议和指导:1. 引导学生关注公共关系学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2. 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和小组讨论,促进他们的沟通和协作能力的培养。

3. 提供丰富的案例分析和实例,让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

4. 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进一步研究,培养他们的终身学习能力。

中央财经大学国家精品课程《公共关系学》教案

中央财经大学国家精品课程《公共关系学》教案

中央财经大学国家精品课程《公共关系学》教案一、课程概述1.1 课程名称:公共关系学1.2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中央财经大学国家精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公共关系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巧,提高其公共关系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1.3 适用对象:本课程适用于全校各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

二、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公共关系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了解公共关系的历史发展、类型和功能。

2.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公共关系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其公共关系实务操作水平。

三、教学内容3.1 公共关系学基本概念:介绍公共关系的定义、特征和构成要素。

3.2 公共关系的历史与发展:讲解公共关系的历史演变、重要事件和我国公共关系的发展现状。

3.3 公共关系的类型与功能:分析不同类型的公共关系,阐述其功能和作用。

3.4 公共关系实务:介绍公共关系活动的策划、实施和评估流程,讲解公共关系技巧和手段。

3.5 公共关系伦理与法规:讨论公共关系活动中的伦理道德问题,介绍相关法律法规。

四、教学方法4.1 讲授法:通过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使学生掌握公共关系学的理论知识。

4.2 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公共关系案例,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分析,提高其实务操作能力。

4.3 小组讨论法:分组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4.4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企业或政府部门,了解公共关系实务操作。

五、教学安排5.1 课时:本课程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5.2 教学进度安排:第1-4课时:公共关系学基本概念第5-8课时:公共关系的历史与发展第9-12课时:公共关系的类型与功能第13-16课时:公共关系实务第17-20课时:公共关系伦理与法规剩余课时: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地考察等教学活动。

六、教学评估6.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参与、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占总成绩的40%。

6.2 期中考试:考察学生对公共关系学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掌握,占总成绩的30%。

公共关系教学计划

公共关系教学计划

《公共关系》教学计划
教师:
总课时:54课时
本课程教学指导思想、课程性质与任务
公共关系学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课程,我们注意根据应用性学科的规律和特点,进行教学设计。

培养“懂管理、善策划、会传播”的公共关系学专业人才,其形象地说就是:“坐下来能写、站起来能讲、跑出去能干”。

教会学生掌握公共关系学的系统理论知识,给学生提供开发信息系统的环境,让学生有展示潜能的机会,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一、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
(一)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我国公共关系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二)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公共关系及至营销管理工作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公共关系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努力使学生在获得专业知识的同时,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未来的生存与发展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2016年9月1日。

《公共关系学》教学实施方案【模板】

《公共关系学》教学实施方案【模板】

《公共关系学》教学实施方案一、课程概况1、文字教材:主教材是《公共关系学》(张践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本教材力求简明、适用,便于自学,对问题的研究要深入浅出。

它包含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遵循“必需、够用、本科层次、兼顾专科”的要求,较系统地阐明公共关系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巧。

除有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及难点提示、教学建议外,还附有自测题及参考答案。

2、课程性质公共关系学是开放教育试点(专科)行政管理等专业的选修课,72学时,4学分,开设一学期。

公共关系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学科以建立组织与公众之间良好的沟通关系,在社会上树立组织的良好形象为宗旨。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完善的今天,没有公关意识的企业不是一个好企业,不掌握一定公关知识和技巧的人不是一个好的企业经营者。

同时,由于改革的全面深化,公共关系学在理论上的指导原则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所接纳。

在现代社会中,没有公共关系意识的机构、社团、事业单位不可能成为优秀的组织,政府也不能很好地完成为人民服务的职能。

公共关系学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承担着推动社会进步,完善各类社会组织,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服务的历史重任。

公共关系学这门课程的主要特点是:(1)学科新、发展快。

公共关系学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80年代初才传入我国。

公共关系学的理论与实践,在世界各国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应该说这是一门比较新的学科,而且还处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

(2)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公共关系学有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有自己现实的操作价值。

公共关系理论用于指导公共关系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公共关系实践是在公共关系理论指导下开展的各项公共关系活动,体现了公共关系学的实用性和可操作。

(3)综合性、多功能融为一体。

公共关系学是在众多相关学科的基础之上丰富、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

同时它所应用的操作方法也广泛而多样。

公共关系学作为综合性的应用科学,发挥着多种社会功能。

公共关系学教案

公共关系学教案

公共关系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掌握公共关系的基本概念、原则和职能。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公共关系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沟通、协调、组织和管理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公关意识,提高个人和组织形象管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公共关系的定义、历史与发展。

2. 公共关系的原则与职能。

3. 公共关系的工作程序:双向对称模型。

4. 公共关系实务:媒体关系、危机管理、活动策划等。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重点:公共关系的原则与职能,双向对称模型。

2. 难点:如何运用公共关系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如危机处理、媒体应对等。

四、教具和多媒体资源1. 投影仪及PPT课件。

2. 公共关系案例分析软件。

3. 视频资料:企业危机处理案例等。

五、教学方法1. 激活学生的前知:通过提问方式了解学生对公共关系的认知情况。

2. 教学策略:采用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等。

3.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模拟危机处理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故事导入,分享一个成功的公关案例,引发学生的兴趣。

2. 讲授新课:通过PPT展示公共关系的历史与发展,详细讲解公共关系的原则与职能。

3. 巩固练习:学生分组讨论一个企业危机公关案例,提出解决方案并汇报。

4. 归纳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公共关系在组织形象管理中的重要性。

七、评价与反馈1. 设计评价策略:通过小组报告、观察、口头反馈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2. 为学生提供反馈:针对学生在讨论和模拟练习中的表现,给予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3.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公共关系在企业中的应用的短文,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

公共关系教学计划

公共关系教学计划

公共关系教学计划一、教学主题公共关系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领域,涵盖了传媒、管理学、心理学等各个方面。

公共关系的基本目标是通过有效的沟通与互动,建立和维护组织与公众之间的良好关系。

在如今信息流动迅速的社会中,公共关系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出来。

因此,公共关系的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合作精神。

二、活动安排1. 客座讲座:邀请公共关系领域的专业人士来进行客座讲座,分享他们在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

学生听取经验分享后,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公共关系的实际应用,并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进行联系。

2.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学生将能够了解真实世界中的公共关系问题与挑战,并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找出解决方案。

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将培养出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学生可以在模拟的情景中体验公共关系工作的挑战,锻炼他们的沟通和协商能力。

例如,一个学生可以扮演企业公关部门的经理,另一个学生扮演媒体记者,通过互动交流,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各方的需求和利益。

4. 实践项目:安排学生参与真实的公共关系项目,例如与社区团体合作,策划一场公益活动等。

通过实践项目,学生能够将所学理论应用到实际中,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材使用1. 《公共关系学导论》:这本教材系统介绍了公共关系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巧,适合作为公共关系教学的主要教材。

2. 《公共关系案例与分析》:这本教材收集了大量真实的公共关系案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公共关系的实际应用。

3. 《媒体与公共关系》:这本教材主要介绍了媒体对公共关系的影响和作用,帮助学生了解媒体如何报道和解读公共关系事件。

4. 《公共关系管理》:这本教材重点介绍了公共关系的管理和策略,帮助学生了解如何规划和执行一个有效的公共关系活动。

四、总结通过以上的教学主题、活动安排和教材使用,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公共关系能力和创新思维。

公共关系教学计划不仅要注重理论的传授,更要注重实践的培养。

公共关系学完整教案

公共关系学完整教案

公共关系学完整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公共关系学的定义、发展背景和重要性。

2.掌握公共关系学的基本概念,如公关目标、公关策略、公关媒介等。

3.熟悉公共关系学的理论模型和实施步骤。

4.能够应用公共关系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公共关系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模型。

2.公共关系学的实施步骤和技巧。

教学难点:1.公共关系学的实施步骤和技巧的应用。

教学方法:1.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一、引入(10分钟)1.向学生介绍公共关系学的定义和重要性,并与学生进行简单的讨论。

2.引导学生思考公共关系在组织和社会中的作用和效果。

二、基本概念(20分钟)1.介绍公共关系学的基本概念,如公关目标、公关策略、公关媒介等。

2.分析和解释这些概念的含义和作用。

3.与学生一起分析实际案例,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

三、理论模型(30分钟)1.介绍公共关系学的理论模型,如公共关系管理模型、公共关系发展模型等。

2.分析和解释这些理论模型的特点和适用性。

3.与学生一起分析实际案例,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理论模型。

四、实施步骤(30分钟)1.介绍公共关系学的实施步骤,如问题识别、目标设定、策略选择、实施执行等。

2.分析和解释这些实施步骤的意义和作用。

3.与学生一起分析实际案例,并就如何实施公共关系活动进行讨论和交流。

五、实施技巧(20分钟)1.介绍公共关系学的实施技巧,如媒体关系管理、危机公关处理、社交媒体运营等。

2.分析和解释这些实施技巧的重要性和应用方式。

3.与学生一起分析实际案例,并就如何运用这些技巧进行讨论和交流。

六、案例分析(20分钟)1.分组讨论并分析一个实际公共关系案例。

2.小组展示分析结果,并与全班一起进行讨论和交流。

3.教师总结并评价各组的分析结果,并提供反馈。

七、总结(10分钟)1.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回顾。

2.引导学生思考公共关系学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教学资源:1.讲义。

公共关系学教案设计模板

公共关系学教案设计模板

课程名称:公共关系学授课对象:本科或专科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公共关系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组织结构以及主要功能。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公共关系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公共关系工作的兴趣,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

教学内容:1. 公共关系的基本概念2. 公共关系的发展历程3. 公共关系的组织结构4. 公共关系的主要功能5. 公共关系案例分析教学重点:1. 公共关系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 公共关系的组织结构3. 公共关系的主要功能教学难点:1. 公共关系组织结构的复杂性2. 公共关系功能的多样性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入话题:通过新闻、案例等,引导学生关注公共关系现象。

2. 提出问题:什么是公共关系?公共关系有哪些作用?二、讲授新课1. 公共关系的基本概念:介绍公共关系的定义、特点、作用等。

2. 公共关系的发展历程:梳理公共关系的发展脉络,从起源到现代。

3. 公共关系的组织结构:讲解公共关系的组织架构,包括内部组织结构和外部合作方式。

4. 公共关系的主要功能:阐述公共关系在组织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如形象塑造、危机管理、信息传播等。

三、案例分析1. 选择典型案例,如企业危机公关、政府公关等。

2. 分析案例中的公关策略、方法及效果。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公共关系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四、课堂讨论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案例中的问题进行讨论。

2. 汇报分享:每组选取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小组进行点评。

五、总结与作业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公共关系的重要性。

2. 布置作业:撰写一篇关于公共关系案例分析的小论文,要求运用所学理论分析案例。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等表现。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撰写的小论文,评估其对公共关系理论的应用能力。

3. 考核测试:通过课堂提问、期末考试等方式,检测学生对公共关系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公共关系学大纲及教学计划word精品

公共关系学大纲及教学计划word精品

深圳市全民素质提升计划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公共关系学》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公共关系已经成为现代社会运用最广泛的学科之一,在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均使用得很多。

教学的任务与目的在于使学生认识公共关系的重要性,并认识清楚公共与社会其它“关系”的区别,同时,掌握开展公共关系活动的基本技能,在些基础上,培养学生管理公共关系的基本能力。

二、教学要求本课程6学分,学期总课时为24学时,开设周期为1个月。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建议1教学辅导:教学辅导以远距离辅导为主,面授辅导为辅。

并提供网上、电话教学指导,对本课程的课程进度、重点和难点进行全方位指导,为学生提供答疑、讨论和进行课程学习交流。

2、面授辅导:主要依靠各教学单位的辅导教师,紧紧抓住本课程的文字教材和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辅导讲解。

面授辅导应逐步摆脱以重复讲解课程内容为主的状况,要向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进行自我学习,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方法为目标。

3、学生自学:自学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另一种重要方式,教师的辅导课,要注意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学生自己更应重视自学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要注重学习方法的变革,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进行学习。

4、教学研讨:为保证本课程教学活动正常有效开展,保证课程的教学质量,教师要对本课程进行认真教学研究,并参加本课程的各种教研活动,教学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要及时与教研室及责任教师联系,协商解决。

第二部分教学实施方案(一)公共关系的概念和涵义:讲授公共关系定义,公共关系的具体含义,公共关系学科概念与实践范畴辨析(二)公共关系历史和发展:讲授公共关系的起源和发展,公共关系的兴起和发展的一般社会历史条件。

(三)公共关系的功能及其运用讲授公共关系的功能,公共关系的应用范围(四)公共关系的行为主体讲授组织分类及公关行为,组织的公共关系职能部门,专业公共关系企业,公共关系人员与全员公关。

(五)公共关系的对象讲授公众及其分类,目标公众分析举要。

《公共关系学》教学计划

《公共关系学》教学计划

深圳市全民素质提升计划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公共关系学》教学计划2015年11月一、依照大纲要求,制定本教学计划。

二、教学对象1、公共关系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因此,一方面要尽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又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除了理论讲授外,要使用案例教学法、参与实践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2、全期三次作业,全批全改。

三、教学要求(一)思想政治素质和德育方面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人民,遵纪守法; 2.有理想、乐观向上,积极进取,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文明习惯、职业道德以及较强的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具有吃苦耐劳,踏实肯干,勇于开拓,善于创新的精神。

(二)业务方面 1.知识要求(1)具有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必备的文化、外语及计算机等知识;(2)熟悉市场经济理论和现代企业管理原理和方法;(3)熟悉我国企业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法律制度,对外经营贸易知识;(4)掌握企业财务、统计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5)掌握人的心理、行为、公关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理论; 2.能力要求(1)具有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2)具有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熟悉常用管理软件;(3)具有企业财务、统计的管理能力,技术经济分析初步能力;(4)具有企业生产、经营、决策、计划工作的能力;(5)具有质量管理、产品的市场开发能力(6)具有较强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力 3.职业素质具有市场意识、质量意识、法规观念、开拓创新精神、敬业精神、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公共关系学的基本理论,形成现代公关观念,把握公共关系的运作程序,培养学生的公关实务能力。

五、课时安排《公共关系学》:总学时 24 课程学分:6六、考试安排考试为理论知识(90分钟)七、教学方法:此课程为面授课为主,集中答疑为辅、现场学习。

八、教材说明教材:1、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第二版)陶应虎(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公共关系理论与实务李泓欣冀鸿冯春华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3、公共关系与现代礼仪(第三版)周晓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本课程总学时数: 32(理论)+16(上机)本学期上课周数: 16 平均每周学时数:2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九、技能操作考试重点教案首页(第一教学周)(第二教学周)(第三教学周)。

《公共关系学》课程设计计划

《公共关系学》课程设计计划

《公共关系学》课程设计计划课程名称:公共关系学适应专业:市场营销学时:18实验课类型:专业必修考核方式:总体成绩由两部分构成,课程试训中的表现占30%,提交的调查方案设计及公关策划书的完成质量占70%。

教材(指导书):《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主编钟文先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7年10月主要参考资料:《公共关系实用教程》主编李兴国高等教育出版社《现代公共关系学》主编李道魁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现代公共关系学》主编秦启文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公共关系案例精选》主编张岩松经济管理出版社一、本实训课的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公共关系学》课程设计计划是对于《公共关系学》课堂教学的进一步补充和实际应用。

本计划注重强化学生在公共关系理论指导下对于十大公关活动模式的实际运用能力。

重点培养学生的公关意识和思维能力,演练各种公关技能,强化实践操作能力, 提高学生对于公共关系理念的进一步认知。

《公共关系学》课程设计计划的推行,可以使学生为将来从事公共关系及其与之相关的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并为全面培养高职高专学生的从业素质提供合理的保证。

二、本实训课程涉及的主要仪器设备多媒体设备、谈判桌椅等(一)考核内容1.调查问卷的评分标准:调查方案的有效性、可行性;调查问卷的合理性、完整性。

2.危机处理的评分标准:方案的可操作性、科学性及完整性。

3.策划书的评分标准:策划书的完整性;活动时间安排的紧凑性;活动内容的新颖性等几个方面综合参考。

4.其他成绩:团队协作精神的高度性;上台演说的语言表达、礼仪形象等。

(二)考核方式教师根据上述三个方面的考核内容,评出学生的综合成绩。

四、组织安排及实习纪律(一)每个学生均须参加课程大型作业实习。

(二)实习地点在校内的学生每天必须在校内及校计算机房(晚上)进行调查、收集资料,或在班上整理资料,撰写策划书。

(每天上午8:00,11:45,下午2:30,4:10均要考勤,中间时间抽查。

考勤三次及以上缺席者,实习成绩不及格或策划内容独立重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圳市全民素质提升计划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公共关系学》
教学计划
2015年11月
一、依照大纲要求,制定本教学计划。

二、教学对象
1、公共关系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因此,一方面要尽量拓宽
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又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除了理论讲授外,要使用案例教学法、参与实践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2、全期三次作业,全批全改。

三、教学要求
(一)思想政治素质和德育方面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人民,遵纪守法;
2.有理想、乐观向上,积极进取,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文明习惯、职业道德以及较
强的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具有吃苦耐劳,踏实肯干,勇于开拓,善于创新的精神。

(二)业务方面 1.知识要求(1)具有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必备的文化、外语及计算机等知识;(2)熟悉市场经济理论和现代企业管理原理和方法;(3)熟悉我国企业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法律制度,对外经营贸易知识;(4)掌握企业财务、统计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5)掌握人的心理、行为、公关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理论; 2.能力要求(1)具有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2)具有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熟悉常用管理软件;(3)具有企业财务、统计的管理能力,技术经济分析初步能力;(4)具有企业生产、经营、决策、计划工作的能力;(5)具有质量管理、产品的市场开发能力(6)具有较强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力
3.职业素质具有市场意识、质量意识、法规观念、开拓创新精神、敬业精神、团队
协作精神。

四、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公共关系学的基本理论,形成现代公关观念,把握公共关系的运作程序,培养学生的公关实务能力。

五、课时安排
《公共关系学》:总学时24 课程学分:6
六、考试安排
考试为理论知识(90分钟)
七、教学方法:此课程为面授课为主,集中答疑为辅、现场学习。

八、教材说明
教材:1、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第二版)陶应虎(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2、公共关系理论与实务李泓欣冀鸿冯春华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3、公共关系与现代礼仪(第三版)周晓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本课程总学时数:32(理论)+16(上机)
本学期上课周数:16 平均每周学时数:2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九、技能操作考试重点
教案首页(第一教学周)
(第二教学周)
(第三教学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