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及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卡马西平
100mg,TID开始,每周可增加100mg, 直至300mg,TID
a
29
阿片类药物
▪ 治疗PHN有争议 ▪ 长期使用有嗜睡 精神恍惚 ▪ 甚至成瘾的风险 ▪ 适用于伴有心肾肝损伤的老年人
a
30
阿片类药物
曲马多 ▪ 双重作用机制:
▪ 阿片受体弱激动剂 ▪ 抑制5HT和NA的再摄取
▪ 用法:50-200mg, BID ▪ 不良反应:头晕、恶心、呕吐
顿挫型、不全型、大疱型、出血型、坏疽型、泛 发型、播散型等。
a
6
系统损害
▪ 神经系统 急性或慢性脑炎、脊髓炎、无菌性脑膜炎、
多神经根炎、运动神经病、轻度偏瘫、颅外 周神经麻痹、视网膜炎等 ▪ 内脏受累
内脏播散导致肝、肺受累 死亡率达5%-15%
a
7
集簇性的水疱大小不一致
水疱出现脐凹,而后结痂
a
8
▪ 常用药物:多塞平(多虑平),阿米替 林
a
26
抗抑郁药物
▪ 阿米替林:25mg, QN。每周可加量25mg,最大剂量 150mg/d。
▪ 多虑平:12.5-25mg,QN。最大剂量300mg/d ▪ 不良反应
外周抗胆碱作用:口干、尿潴留、便秘、视 物模糊
中枢抗胆碱能作用:幻觉、舞动症、谵妄 中枢神经系统:房室传导阻滞
带状疱疹及带状 疱疹后遗神经痛
a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
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
▪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所致,沿单侧周围神经分 布的簇集性小水疱为特征的皮肤病, 常伴有明显的神经痛。
a
2
病因
▪ 病因: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 又称人疱疹病毒3型(HHV-3),双链 DNA分子,只有一种血清型。人是VZV 唯一宿主。
a
31
a
27
抗惊厥药
▪ 常用药物
卡马西平
▪ 新一代药物 加巴喷丁 普瑞巴林
优点 副作用小 无须监测血药浓度
▪ 作用机制:
卡马西平:阻滞钠通道
加巴喷丁:阻滞钙通道、增强GABA作用
普瑞巴林:阻滞钙通道
a
28
抗惊厥药
▪ 加巴喷丁
100mg, TID开始,酌情增加,参考方案: 第一天:100mg, TID 第二天:200mg, TID 第三天:300mg, TID 第四天-第七天:400mg, TID 此后每周增加300mg/d, 直至最大剂量3600mg/d
a
19
带状疱疹后遗神 经痛
(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
a
20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
▪ 定义:带状疱疹皮疹消退后持续疼痛90 天以上。
▪ 是带状疱疹发生率最高的严重并发症。 ▪ 发生率与患者年龄成正相关
60岁以下 5% 60-69岁 10% 80岁以上 20%
炎性区域上的融合性水疱 a
水疱演变成结痂,如炎症剧烈则可
形成瘢痕
9
诊断
▪ 1) 红斑基础上的簇集性水疱 ▪ 2) 沿某一神经阶段分布 ▪ 3) 单侧排列 ▪ 4) 剧烈的神经痛 (neuralgia)
疱底刮取物涂片找到多核巨细胞和核内包涵体有助于诊断。
a
10
Tzanck细胞涂片
水疱基底的细胞学涂片,常见到 多核巨细胞
小剂量应用皮质类固醇不会引起感染扩散 强的松30-40mg/d,隔日递减,10-12天完全停
药
a
16
止痛
抗病毒治疗是缓解疼痛的基础 ▪ NSAIDs ▪ 抗抑郁药 ▪ 抗惊厥药 ▪ 阿片类药 ▪ 外用制剂
a
17
营养神经治疗
▪ 神经营养药
维生素B族 甲钴胺 腺苷钴胺
a
18
其他治疗
▪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 中医中药 ▪ 物理治疗 ▪ 外用药物
a
23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治疗
▪ 特点:疼痛严重 难治 ▪ 主要目标: 缓解疼痛
改善睡眠 提高生活质量
a
24
治疗PHN常用药物分类
▪ 三环类抗抑郁药 ▪ 抗惊厥药 ▪ 阿片类药 ▪ 外用药
a
25
抗抑郁药物
▪ 三环类药物
▪ 用于PHN规范化治疗“信价比”最高的药 物,尤其是缓解持续烧灼痛
▪ 机制:M1受体阻断、α受体阻断、H1受体 阻断等
病愈后可获得较持久的免疫,故一般不会再发。
a
4
临床表现
▪ (一)典型表现
红斑-丘疹、丘疱疹-水疱,簇集性分布。 皮损沿某一周围神经呈带状排列。 神经痛是本病的特征之一。 病程一般2~3周,老年人为3~4周。
a
5
临床表现
(二)特殊表现 1.眼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 ophthalmicus) 2.耳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 oticus) 3.其他不典型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皮肤活检 显示水疱基底处的多核巨细胞
a
11
▪ 抗病毒 ▪ 抗炎 ▪ 止痛 ▪ 营养神经
治疗
a
12
抗病毒药使用原则
▪ 皮疹出现72h内给药 ▪ 在前驱期或皮疹出现48h内给药效果更
好 ▪ 一般使用7天,重症时抗病毒药可连续
使用10~14 天 ▪ 注意不良反应(肾功能)
a
13
抗病毒药物
▪ 阿昔洛韦 静脉点滴: 250mg-500mg, 2次/d, 5-7天 口服: 200mg-800mg,5次/d,7天
▪ 伐昔洛韦 口服: 500mg-1000mg ,3次/d,7天
▪ 泛昔洛韦 口服: 250mg-500mg,3次/d,7天
a
14
抗炎 皮质类固醇激素
▪ 单一使用时对预防 PHN 无效 ▪ 与抗病毒药联合使用可减轻症状和缩
短病程
a
15
皮质类固醇激素
▪ 早期短程应用皮质激素:
机制 抗炎作用 修复变性的轴突和髓鞘 加速皮损愈合 缩短病程可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
a
21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
▪ 异常性疼痛(allodynia) 正常感觉缺失 疼痛增加 轻触和衣物摩擦诱发疼痛
▪ 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 导致临床抑郁或性格改变
a
22
与PHN发生及疼痛程度最相关的 早期因素
年龄 前期症状 急性期的皮损程度 急性期的处置
a
3
发病机制
病毒经呼吸道黏膜进入血液形成病毒血症,发生水
痘或呈隐性感染,以后病毒潜伏于脊髓后根神经节 或颅神经的感觉神经节内;
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如创伤、疲劳、恶性肿瘤或
病后虚弱等),潜伏病毒被激活,沿感觉神经轴索 下行,到达该神经所支配区域的皮肤内复制,产生 水疱,同时受累神经发生炎症、坏死,产生神经痛。
100mg,TID开始,每周可增加100mg, 直至300mg,TID
a
29
阿片类药物
▪ 治疗PHN有争议 ▪ 长期使用有嗜睡 精神恍惚 ▪ 甚至成瘾的风险 ▪ 适用于伴有心肾肝损伤的老年人
a
30
阿片类药物
曲马多 ▪ 双重作用机制:
▪ 阿片受体弱激动剂 ▪ 抑制5HT和NA的再摄取
▪ 用法:50-200mg, BID ▪ 不良反应:头晕、恶心、呕吐
顿挫型、不全型、大疱型、出血型、坏疽型、泛 发型、播散型等。
a
6
系统损害
▪ 神经系统 急性或慢性脑炎、脊髓炎、无菌性脑膜炎、
多神经根炎、运动神经病、轻度偏瘫、颅外 周神经麻痹、视网膜炎等 ▪ 内脏受累
内脏播散导致肝、肺受累 死亡率达5%-15%
a
7
集簇性的水疱大小不一致
水疱出现脐凹,而后结痂
a
8
▪ 常用药物:多塞平(多虑平),阿米替 林
a
26
抗抑郁药物
▪ 阿米替林:25mg, QN。每周可加量25mg,最大剂量 150mg/d。
▪ 多虑平:12.5-25mg,QN。最大剂量300mg/d ▪ 不良反应
外周抗胆碱作用:口干、尿潴留、便秘、视 物模糊
中枢抗胆碱能作用:幻觉、舞动症、谵妄 中枢神经系统:房室传导阻滞
带状疱疹及带状 疱疹后遗神经痛
a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
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
▪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所致,沿单侧周围神经分 布的簇集性小水疱为特征的皮肤病, 常伴有明显的神经痛。
a
2
病因
▪ 病因: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 又称人疱疹病毒3型(HHV-3),双链 DNA分子,只有一种血清型。人是VZV 唯一宿主。
a
31
a
27
抗惊厥药
▪ 常用药物
卡马西平
▪ 新一代药物 加巴喷丁 普瑞巴林
优点 副作用小 无须监测血药浓度
▪ 作用机制:
卡马西平:阻滞钠通道
加巴喷丁:阻滞钙通道、增强GABA作用
普瑞巴林:阻滞钙通道
a
28
抗惊厥药
▪ 加巴喷丁
100mg, TID开始,酌情增加,参考方案: 第一天:100mg, TID 第二天:200mg, TID 第三天:300mg, TID 第四天-第七天:400mg, TID 此后每周增加300mg/d, 直至最大剂量3600mg/d
a
19
带状疱疹后遗神 经痛
(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
a
20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
▪ 定义:带状疱疹皮疹消退后持续疼痛90 天以上。
▪ 是带状疱疹发生率最高的严重并发症。 ▪ 发生率与患者年龄成正相关
60岁以下 5% 60-69岁 10% 80岁以上 20%
炎性区域上的融合性水疱 a
水疱演变成结痂,如炎症剧烈则可
形成瘢痕
9
诊断
▪ 1) 红斑基础上的簇集性水疱 ▪ 2) 沿某一神经阶段分布 ▪ 3) 单侧排列 ▪ 4) 剧烈的神经痛 (neuralgia)
疱底刮取物涂片找到多核巨细胞和核内包涵体有助于诊断。
a
10
Tzanck细胞涂片
水疱基底的细胞学涂片,常见到 多核巨细胞
小剂量应用皮质类固醇不会引起感染扩散 强的松30-40mg/d,隔日递减,10-12天完全停
药
a
16
止痛
抗病毒治疗是缓解疼痛的基础 ▪ NSAIDs ▪ 抗抑郁药 ▪ 抗惊厥药 ▪ 阿片类药 ▪ 外用制剂
a
17
营养神经治疗
▪ 神经营养药
维生素B族 甲钴胺 腺苷钴胺
a
18
其他治疗
▪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 中医中药 ▪ 物理治疗 ▪ 外用药物
a
23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治疗
▪ 特点:疼痛严重 难治 ▪ 主要目标: 缓解疼痛
改善睡眠 提高生活质量
a
24
治疗PHN常用药物分类
▪ 三环类抗抑郁药 ▪ 抗惊厥药 ▪ 阿片类药 ▪ 外用药
a
25
抗抑郁药物
▪ 三环类药物
▪ 用于PHN规范化治疗“信价比”最高的药 物,尤其是缓解持续烧灼痛
▪ 机制:M1受体阻断、α受体阻断、H1受体 阻断等
病愈后可获得较持久的免疫,故一般不会再发。
a
4
临床表现
▪ (一)典型表现
红斑-丘疹、丘疱疹-水疱,簇集性分布。 皮损沿某一周围神经呈带状排列。 神经痛是本病的特征之一。 病程一般2~3周,老年人为3~4周。
a
5
临床表现
(二)特殊表现 1.眼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 ophthalmicus) 2.耳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 oticus) 3.其他不典型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皮肤活检 显示水疱基底处的多核巨细胞
a
11
▪ 抗病毒 ▪ 抗炎 ▪ 止痛 ▪ 营养神经
治疗
a
12
抗病毒药使用原则
▪ 皮疹出现72h内给药 ▪ 在前驱期或皮疹出现48h内给药效果更
好 ▪ 一般使用7天,重症时抗病毒药可连续
使用10~14 天 ▪ 注意不良反应(肾功能)
a
13
抗病毒药物
▪ 阿昔洛韦 静脉点滴: 250mg-500mg, 2次/d, 5-7天 口服: 200mg-800mg,5次/d,7天
▪ 伐昔洛韦 口服: 500mg-1000mg ,3次/d,7天
▪ 泛昔洛韦 口服: 250mg-500mg,3次/d,7天
a
14
抗炎 皮质类固醇激素
▪ 单一使用时对预防 PHN 无效 ▪ 与抗病毒药联合使用可减轻症状和缩
短病程
a
15
皮质类固醇激素
▪ 早期短程应用皮质激素:
机制 抗炎作用 修复变性的轴突和髓鞘 加速皮损愈合 缩短病程可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
a
21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
▪ 异常性疼痛(allodynia) 正常感觉缺失 疼痛增加 轻触和衣物摩擦诱发疼痛
▪ 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 导致临床抑郁或性格改变
a
22
与PHN发生及疼痛程度最相关的 早期因素
年龄 前期症状 急性期的皮损程度 急性期的处置
a
3
发病机制
病毒经呼吸道黏膜进入血液形成病毒血症,发生水
痘或呈隐性感染,以后病毒潜伏于脊髓后根神经节 或颅神经的感觉神经节内;
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如创伤、疲劳、恶性肿瘤或
病后虚弱等),潜伏病毒被激活,沿感觉神经轴索 下行,到达该神经所支配区域的皮肤内复制,产生 水疱,同时受累神经发生炎症、坏死,产生神经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