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民风民俗调查表
小学生对民俗调查问卷模板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为了更好地了解我们家乡的民俗文化,增强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传承,我们特开展此次民俗文化调查问卷。
希望通过你们的参与,能够收集到更多关于家乡民俗文化的宝贵信息。
以下是调查问卷内容,请同学们认真填写。
一、基本信息1. 性别:()男()女2. 年龄:()6-8岁()9-12岁3. 学校名称:________________4. 家庭住址:________________二、民俗文化认知5. 你知道家乡有哪些传统节日?(可多选)()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其他:(__________)6. 你认为以下哪些属于民俗文化?(可多选)()民间传说()传统工艺()民间舞蹈()民间音乐()民间戏剧()其他:(__________)7. 你了解家乡的哪些传统习俗?(可多选)()拜年()贴春联()包粽子()挂灯笼()放鞭炮()其他:(__________)三、民俗文化传承与现状8. 你认为家乡的民俗文化是否正在逐渐消失?()是()否()不确定9. 你认为家乡的民俗文化在哪些方面得到了较好的传承?()传统节日()民间艺术()传统手工艺()其他:(__________)10. 你认为家乡的民俗文化在哪些方面需要改进?()传统节日庆祝方式()民间艺术传承()传统手工艺发展()其他:(__________)四、民俗文化推广与保护11. 你认为学校应该开展哪些活动来推广家乡的民俗文化?()举办民俗文化节()开展民俗文化讲座()组织民俗文化实践活动()其他:(__________)12. 你认为如何更好地保护家乡的民俗文化?()加强民俗文化教育()提高民众对民俗文化的认识()鼓励民间艺人传承技艺()其他:(__________)13. 你对家乡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什么建议?________________感谢同学们的积极参与!希望通过此次调查,让我们更加了解和传承家乡的民俗文化,为家乡的文化繁荣贡献一份力量。
”我们的节日.春节“传统文化调查记录表
我是家乡文化推广小博主。(一句话推广语)
【“节日里的年味”之新年习俗推广博主】
我的家乡在哪里?
在我的印象中每逢过年聚餐时与平时有哪些不一样?
我调查到过年聚餐用餐时有哪些文明礼仪需要注意和遵守?(向长辈请教、或查阅绘本资料等)
为什么需要这么做呢?(传统习俗和文化的寓意或根源)
我是家乡文化推广小博主。(一句话推广语)
【“我家里的年味”之餐桌礼仪推广博主】
我的家乡在哪里?
在我的家乡有哪些特色的家乡美食?(通过观察、向长辈请教、或查阅资料等)
我最喜欢的一道家乡特色美食?(可贴图片)
它是怎么做的呢?有什么寓意吗?
我是家乡文化推广小博主。(一句话推广语)
【“味觉里的年味” 之家乡美食推广博主】
我的家乡在哪里?
在我的印象中每逢过年家乡都有哪些变化? Nhomakorabea们会做些什么呢?
在我的家乡过春节时有哪些好玩的、热闹的集会活动?(多种方式开展调查拍照、或文字等方式记录春节习俗)
畲族风俗调查问卷模板
尊敬的受访者:您好!为了更好地了解和传承畲族独特的风俗文化,我们特开展此次调查。
您的宝贵意见将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畲族的风俗习惯,并对相关文化保护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本问卷采取匿名方式,所有信息仅用于学术研究,请您放心填写。
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一、基本信息1. 您的性别是?- 男- 女2. 您的年龄段是?- 18岁以下- 18-30岁- 31-45岁- 46-60岁- 60岁以上3. 您所在的畲族地区是?- 福建- 浙江- 江西- 广东- 安徽- 其他4. 您在畲族地区的居住年限是?- 10年以下- 10-20年- 20-30年- 30年以上二、风俗习惯5. 您是否了解畲族的火笼和火塘文化?- 了解- 不了解6. 您家中是否设有火笼或火塘?- 是- 否7. 在冬季,您和家人是否习惯围坐在火塘边烤火取暖? - 是- 否8. 您是否知道畲族忌食哪些肉类?- 是- 否- 如果知道,请列举:_______9. 您是否了解畲族的传统服饰?- 是- 否10. 您是否见过或穿过畲族的传统服饰?- 是- 否11. 您认为畲族服饰中最具特色的元素是什么?- 青蓝色衣料- 图案设计- 发饰- 其他(请说明):_______12. 您是否了解畲族的婚俗?- 是- 否13. 您认为畲族婚俗中最具特色的环节是什么?- 同姓不婚- 岳家亲迎- 唱歌助兴- 其他(请说明):_______三、文化传承14. 您认为畲族风俗文化在现代社会中是否应该得到保护和传承? - 是- 否15. 您认为哪些因素对畲族风俗文化的传承起到了积极作用?- 政府政策支持- 社会广泛关注- 教育普及- 其他(请说明):_______16. 您认为在保护和传承畲族风俗文化方面,个人可以做些什么?- 学习畲族语言和歌曲- 传承家庭传统技艺- 参与民俗活动- 其他(请说明):_______四、其他意见17. 您对畲族风俗文化还有什么想说的?- _______感谢您的参与!我们期待您的宝贵意见,共同为畲族风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
苗族调查报告表格
苗族调查报告表格苗族调查报告表格一、调查目的和背景调查目的:了解苗族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促进文化交流和理解。
调查背景:苗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广西等地。
苗族有着独特的文化和传统,但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苗族文化正逐渐面临着消失的风险。
为了保护和传承苗族文化,进行本次调查。
二、调查对象和方法调查对象:选择苗族居住地区的居民作为调查对象,包括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和不同教育程度的人群。
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
问卷包括开放性问题和选择性问题,以全面了解苗族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
三、调查结果分析1. 苗族的传统节日和习俗调查结果显示,苗族有许多传统节日和习俗。
其中,苗族的“花山节”是最重要的节日之一。
这个节日以花山为中心,人们穿着传统服装,载歌载舞,庆祝丰收和祈福。
此外,苗族还有结婚习俗、葬礼习俗等,这些习俗体现了苗族人民的智慧和勤劳。
2. 苗族的语言和文字苗族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和文字系统。
调查结果显示,苗族语言是一种声调语言,有多个方言。
苗族的文字是一种象形文字,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
然而,由于现代化的冲击,苗族的语言和文字正面临着丧失的危险。
3. 苗族的传统工艺和民俗艺术苗族以其独特的传统工艺和民俗艺术而闻名。
调查结果显示,苗族的传统工艺包括纺织、刺绣、木雕等,这些工艺技艺精湛,具有浓厚的苗族特色。
苗族的民俗艺术包括歌舞、竹马、踩堂等,这些艺术形式生动地展现了苗族人民的生活和情感。
4. 苗族的饮食习惯和传统医药苗族的饮食习惯和传统医药也是调查的重点内容。
调查结果显示,苗族人民主要以农作物为主食,如玉米、稻米等。
另外,苗族还有许多特色的食物和饮品,如酸汤鱼、苗家糕点等。
在传统医药方面,苗族人民擅长采集和利用自然草药,对于一些常见病症有独特的治疗方法。
四、调查结论和建议调查结论:苗族拥有丰富的文化和传统,但随着现代化的进程,苗族文化正面临着消失的危险。
建议:为了保护和传承苗族文化,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苗族文化的宣传和推广,提高苗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家乡的民风民俗调查表
家乡的民风民俗调查表摘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共同创造了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要了解一个地方,首先要了解它的民俗文化。
文化因地而异,因人而异,那么,我们各自眼中自己家乡的民俗和风情又是怎样的呢?本文通过从“风味小吃”和“名族风情”两个方面来介绍自己家乡清镇市的民俗文化,希望通细致的描述,让更多人了解自己的家乡,让家乡的民俗文化广为传播。
关键词:家乡,民俗文化,风味小吃,民族风情家乡简介:我的家乡在美丽的喀斯特地貌云贵高原上的清镇市,这里位于贵州省中部,距省城贵阳22公里,面积1492平方公里。
辖内有四个镇六个乡,现在有彝族、白族、壮族、苗族、回族等二十多个少数民族。
清镇市气候温和湿润,能源、矿产、生物、旅游资源丰富,被人们誉为“珠联璧合之地”。
著名的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红枫湖、省级风景名胜区百花湖和东风湖,就是镶嵌在这块宝地上的三颗璀璨的明珠。
家乡的民俗文化我的家乡清镇历史悠久,是一个文化丰富,底蕴深厚的古老城市。
据史记载:清镇县地,古为牂牁、夜郎境,唐宋时属蛮州清州地。
下面,我从“风味小吃”和“民族风情”两方面浅谈家乡清镇市的民俗文化。
一、清镇风味小吃(1)刘姨妈黄粑刘姨妈黄粑是清镇市的著名商标,也是上百年的历史的著名小吃,黄粑又名黄糕粑,主要成分是黏米、糯米、黄豆、白糖等原料。
从20xx年开始,刘姨妈食品厂对传统产品进行了创新改进,在保持黄粑原有糯香味的同时加入五仁、糯玉米、鲜肉等,于是有了现在的糯米、小米、玉米、五仁、甜荞、八珍、鲜肉、熏肉、黑糯米、竹叶粑等来个品种。
说到黄粑的起源,还有个难以考证的小故事。
三国时期,贵州被称作夜郎。
据说诸葛亮当时正率兵征战孟获,在夜郎国与黔国洞主作战。
一日,蜀军正埋锅造饭,突然探子来报,说有蛮军临阵。
诸葛亮一听,下令出战,没几下,便打退了黔国洞主的人马。
也不知这诸葛军师是何用意,下令大军乘势穷追蛮军上百余里。
可就急坏了这军中的火头军了,久等部队不归,可这煮着的豆汁儿和米饭不能浪费呀,本来就没带多少粮草,怎么办呢?诸葛军师一看这情形,命火头军士把未用的豆汁儿与米饭掺和到一起,放到大木甑内加火蒸煮以保其不馊。
乡土文化调查问卷模板
尊敬的受访者:您好!为了更好地了解和传承我国的乡土文化,我们特开展此次问卷调查。
您的宝贵意见将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乡土文化的现状、传承与发展。
本问卷采取匿名方式,所有信息仅用于学术研究,请您放心填写。
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一、基本信息1. 您的性别:- 男- 女2. 您的年龄:- 18岁以下- 18-30岁- 30-50岁- 50岁以上3. 您的居住地:- 城市- 乡镇- 农村4. 您的民族:- 汉族- 少数民族5. 您的受教育程度:- 小学及以下- 初中- 高中/中专- 大专- 本科及以上二、乡土文化认知6. 您对乡土文化的了解程度如何?- 非常了解- 比较了解- 一般- 不了解7. 您了解乡土文化的途径有哪些?(可多选) - 父母长辈传授- 书籍报刊- 网络媒体- 文化活动- 其他(请注明)8. 您认为以下哪些属于乡土文化?(可多选) - 历史文化- 节日文化- 工艺制作- 歌舞音乐文化- 语言文化- 饮食文化- 服饰文化- 其他(请注明)三、乡土文化传承9. 您认为以下哪些因素对乡土文化的传承有重要影响?(可多选) - 社会经济发展- 教育普及程度- 文化政策- 个人兴趣- 其他(请注明)10. 您所在地区有哪些传统节日?(请列举)11. 您所在地区有哪些传统习俗?(请列举)12. 您认为以下哪些传统习俗值得传承?(可多选)- 节日庆典- 饮食文化- 服饰文化- 建筑风格- 其他(请注明)四、乡土文化发展13. 您认为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乡土文化的发展?(可多选)- 加强乡土文化教育-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开发乡村旅游- 举办文化活动- 其他(请注明)14. 您认为乡土文化在现代社会有何意义?- (请简要说明)15. 您对乡土文化的发展有何建议?- (请简要说明)五、其他16. 您认为乡土文化面临的主要挑战有哪些?- (请简要说明)17. 您认为如何才能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乡土文化?- (请简要说明)再次感谢您参与本次问卷调查!您的宝贵意见对我们具有重要意义。
乡风乡俗调查问卷模板
尊敬的村民朋友们:您好!为了深入了解我们家乡的乡风乡俗,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乡村文化振兴,我们特开展此次问卷调查。
您的宝贵意见和反馈对我们非常重要。
本问卷采取匿名方式,所有信息仅用于统计分析,请您放心填写。
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一、基本信息1. 您的性别:A. 男B. 女2. 您的年龄段:A. 18岁以下B. 18-30岁C. 30-50岁D. 50岁以上3. 您的学历:A. 小学及以下B. 初中C. 高中/中专D. 大专及以上4. 您的职业:A. 农民B. 企事业单位员工C. 个体经营者D. 其他二、乡风乡俗现状5. 您所在村庄的传统节日有哪些?(可多选)A. 春节B. 清明节C. 端午节D. 中秋节E. 重阳节F. 其他6. 您认为以下哪些传统节日习俗在村庄中较为流行?(可多选)A. 祭祖B. 赏花灯C. 端午赛龙舟D. 端午包粽子E. 中秋赏月F. 重阳登高G. 其他7. 您认为以下哪些传统节日习俗在村庄中逐渐消失?(可多选)A. 舞龙舞狮B. 端午赛龙舟C. 端午包粽子D. 中秋赏月E. 重阳登高F. 其他8. 您认为以下哪些传统节日习俗对村庄的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可多选)A. 祭祖B. 舞龙舞狮C. 端午赛龙舟D. 端午包粽子E. 中秋赏月F. 重阳登高G. 其他三、乡风乡俗传承与发展9. 您认为以下哪些因素对乡风乡俗的传承与发展有积极影响?(可多选)A. 村庄文化活动的开展B. 传统节日的庆祝C. 教育培训的普及D. 村民意识的提高E. 政策扶持的加强F. 其他10. 您认为以下哪些因素对乡风乡俗的传承与发展有消极影响?(可多选)A. 村民观念的转变B. 城乡文化交流的冲击C. 传统习俗的逐渐消失D. 文化保护意识的薄弱E. 政策扶持的不足F. 其他11. 您认为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乡风乡俗?(可多选)A. 加强宣传教育B. 举办文化活动C. 培养传承人D. 政策扶持E. 拓宽传播渠道F. 其他四、其他建议12. 您对家乡乡风乡俗有何建议?请您在以下空白处填写您的宝贵意见:【结束语】感谢您抽出宝贵时间参与本次问卷调查。
民风民俗调查问卷模板
一、基本信息1. 您的性别:A. 男B. 女2. 您的年龄:A. 18岁以下B. 18-25岁C. 26-35岁D. 36-45岁E. 46-55岁F. 56岁以上3. 您的居住地:A. 城市居民B. 乡镇居民C. 农村居民二、民俗文化认知4. 您认为民俗文化在您的生活中占有多大的比重?A. 很大B. 较大C. 一般D. 较小E. 很小5. 您对以下哪些民俗文化较为熟悉?(多选)A. 传统节日B. 民间传说C. 传统手工艺D. 民间音乐E. 民间舞蹈F. 其他(请注明)6. 您认为以下哪些民俗文化在现代社会中仍有重要意义?(多选)A. 传统节日B. 民间传说C. 传统手工艺D. 民间音乐E. 民间舞蹈F. 其他(请注明)三、民俗活动参与7. 您是否参与过以下民俗活动?(多选)A. 传统节日庆祝活动B. 民间艺术表演C. 传统手工艺制作D. 民间体育竞技E. 其他(请注明)8. 您认为以下哪些民俗活动对传承民俗文化有积极作用?(多选)A. 传统节日庆祝活动B. 民间艺术表演C. 传统手工艺制作D. 民间体育竞技E. 其他(请注明)9. 您认为在以下哪些方面需要加强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多选)A. 政府政策支持B. 社会媒体宣传C. 教育普及D. 民间组织参与E. 其他(请注明)四、民俗文化现状10. 您认为当前民俗文化面临的主要困境有哪些?(多选)A. 传承人断层B. 传统技艺失传C. 民俗活动商业化D. 民俗文化认知度低E. 其他(请注明)11. 您认为如何才能更好地传承和保护民俗文化?(多选)A. 政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B. 社会媒体加强宣传C. 教育普及D. 民间组织参与E. 其他(请注明)12. 您对民俗文化的未来有何期待?(请简要描述)五、其他13. 您认为民俗文化对您个人成长有哪些影响?(请简要描述)14. 您还有什么其他关于民俗文化的想法或建议?(请简要描述)感谢您的参与!您的宝贵意见将对我们研究民俗文化、推动民俗文化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传统节日习俗调查表
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年画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
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
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国现今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
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
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
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
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
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守岁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
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
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爆竹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
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
【调研问卷模板】家乡民俗文化调查问卷
【调研问卷模板】家乡民俗文化调查问卷
1. 您的性别?
男
女
2. 您的年龄?
20岁以下
21~40岁
41~60岁
60岁以上
3. 您认为下列哪些属于民俗文化?
历史文化
节日文化
工艺制作
歌舞音乐文化
语言文化
饮食文化
服装文化
其他
4. 您曾通过哪些渠道了解民俗文化?
父母长辈
口口相传
网络媒体
书籍报刊
其他
5. 过春节您还遵循哪些风俗?
拜年
贴春联
包饺子
年夜饭
守岁
祭灶
放炮竹
扫尘
压岁钱
逛庙会
祭祖
烤百病
其他
6. 对于传统节日您认为风俗习惯是否还有保留?保留了大量的传统习俗
保留了部分的简单习俗
几乎没有保留习俗
7. 您认为保留这些家乡民俗文化是否有意义?非常有意义
比较有意义
没有意义
8. 您认为传统民俗文化的现状是?
对居民生活影响很大
对居民有一部分影响
对居民没有影响
正在发展
正在消逝
9. 我们是否有必要发展当地民俗文化?
有必要
没必要
无所谓
10. 对于家乡民俗文化的发展,请填写您的问题和建议. ____________。
民俗文化调查表(1)
图片资料:
班级:二年级4班
姓名:
调查项目:东于架火
时间:正月十五地点:清徐县东Fra bibliotek镇问询人:
调查内容:
东于架火何以生?庆上元佳节之故也。东于架火何以盛?承继传统之俗也。雅俗共赏,总江湖工技、画艺、裁纸之术;驱邪避害,趁焰火炮竹之威,架火也。
谣曰:徐沟铁棍太谷灯,东于架火爱煞人。所言非虚也。赏门面,昼则光彩烁烁;观焰火,夜则星雨错落。架火以空心火桌为支,平年顶十二桌,闰年垒十三层。四围制门面,或仿亭台楼阁、庙宇佛寺,门楣漆柱、飞檐挑梁一应俱全;或仿戏楼戏台,生旦净末栩栩如生。威风凛凛,火焰帅旗插于挑梁之上;绮缎飘飘,五彩霞带缀于檐牙之间。花炮爆竹绑于桌心,数类缤纷,浑然一体。一层名曰就地一声雷,二层名曰开门炮,三层曰炮打灯,四层曰炮打灯神剑……顶层曰:上天灯。架火前常置供桌贡品,祈来年风调雨顺,祥瑞平安。挥汗如雨,健硕汉子顶火桌;笑语如铃,能孺巧妇制门脸。处处张灯结彩,人人喜气洋洋,上元节庆之气氛,于此渐浓渐烈。
风俗了解调查问卷模板图片
风俗了解调查问卷模板图片
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风俗习惯进行了解是了解其文化背景和民族特色的重要途径之一。
为了更好地了解人们对于风俗习惯的认知和了解程度,我们设计了一份风俗了解调查问卷模板,以便收集更多的信息和数据。
问卷的第一部分是个人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职业等。
这些信息对于统计分析和比较不同群体之间的差异分外重要。
第二部分是关于风俗习惯的问题。
我们列出了一些常见的风俗习惯,包括节日庆祝、婚礼习俗、饮食习惯等。
参与者需要依据自己的了解程度,选择自己对于这些风俗习惯的认知程度。
选项包括“了解”,“不了解”和“不确定”。
我们期望通过这些问题,了解参与者对于这些风俗习惯的了解程度和熟识度。
第三部分是关于个人经历和感受的问题。
我们询问参与者是否曾经参与过或亲身经历过某些风俗习惯,以及对于这些风俗习惯的感受和看法。
例如,参与者是否曾经参与过某个节日庆祝活动,或者是否曾经经历过婚礼习俗。
参与者可以选择自己的回答,也可以提供自己的观点和经历。
最后一部分是关于文化传承的问题。
我们想要了解参与者对于文化传承的看法和态度。
例如,他们是否认为传统风俗习惯应该得到保卫和传承,以及他们是否会乐观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去。
通过这份调查问卷,我们期望能够了解到人们对于风俗习惯的了解程度,以及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和态度。
这些数据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一个社会的文化风貌和价值观念。
最后,我们期望通过这份问卷调查能够增进人们对于风俗习惯的了解和尊重,进一步推动和保卫传统文化的进步和传承。
河北省新乐市风俗调查表
河北省新乐市风俗调查表河北省石家庄新乐市风俗调查表每当12月24日,各商场摆出圣诞树,圣诞老人,人们互相赠送平安果,很热情的庆祝平安夜时,我时常想西方的节日是如何盛行了的,为此我萌生了调查我家乡及其附近风俗的想法,了解并尽力弘扬日渐消沉的国内文化节日,经过我的调查我家乡附近文化节日有以下几个:除夕(腊月三十):除夕,又叫做团圆夜。
在这新旧交替的时候,守岁是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
除夕,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年守岁,观看春节联欢晚会,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而且在我们村里有这样的风俗一大家子中的小辈们到长辈家里欢聚畅饮,和自己的长辈们唠唠家常等等。
在除夕我的家乡有吃饺子的习俗,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又取更岁交子之意。
春节(正月初一):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
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
在我们这里过年时都要贴对联、放鞭炮。
过年时为什么要贴对联、放鞭炮是因为相传在远古时候,我们的祖先曾遭受一种最凶猛的野兽的威胁。
这种猛兽叫"年",它捕百兽为食,到了冬天,山中食物缺乏时,还会闯入村庄,猎食人和牲畜,百姓惶惶不可终日。
人和"年"斗争了很多年,人们发现,年怕三种东西,红颜色、火光、响声。
于是在冬天人们在自家门上挂上红颜色的桃木板,门口烧火堆,夜里通宵不睡,敲敲打打。
这天夜里,"年"闯进村庄,见到家家有红色和火光,听见震天的响声,吓得跑回深山,再也不敢出来。
除夕的结束代表着新年的到来,在鞭炮声中迎接崭新一年的到来,正月初一的大人们早早的起来准备早饭,小孩子们穿上新衣服到外面放鞭炮,吃完早饭(早饭吃饺子)小孩子们跟着大人一起去拜年。
正月初一的中午饭特别丰盛(有凉菜、热菜、鸡、鱼、肘子等等),下午时不论是小孩还是大人都找自己的同龄一起玩。
民俗田野调查问卷模板
尊敬的受访者:您好!为了深入了解我国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促进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我们特此开展民俗田野调查。
本问卷旨在收集您对家乡或所在地区民俗文化的看法、了解程度以及传承现状等方面的信息。
本问卷采取匿名方式,所有信息仅用于学术研究,请您放心填写。
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一、基本信息1. 您的性别是?A. 男B. 女2. 您的年龄是?A. 18岁以下B. 18-30岁C. 31-45岁D. 46-60岁E. 60岁以上3. 您的学历是?A. 小学及以下B. 初中C. 高中/中专D. 大专E. 本科及以上4. 您的职业是?A. 学生B. 企事业单位员工C. 农民D. 自由职业者E. 退休人员F. 其他5. 您所在地区是?A. 城市地区B. 农村地区二、民俗文化了解程度6. 您对家乡或所在地区的民俗文化了解多少?A. 非常了解B. 比较了解C. 一般了解D. 不太了解E. 完全不了解7. 您主要通过哪些途径了解家乡或所在地区的民俗文化?A. 父母长辈传授B. 学校教育C. 书籍报刊D. 电视、网络等媒体E. 参与民俗活动F. 其他8. 您认为家乡或所在地区的民俗文化具有哪些特点?A. 历史悠久B. 文化底蕴深厚C. 地域特色明显D. 传承有序E. 活力十足F. 其他三、民俗文化传承现状9. 您认为家乡或所在地区的民俗文化传承现状如何?A. 传承良好B. 传承一般C. 传承困难D. 传承中断10. 您认为造成家乡或所在地区民俗文化传承困难的主要原因有哪些?A. 年轻一代对民俗文化兴趣不高B. 民俗文化活动经费不足C. 民俗文化传承人匮乏D. 民俗文化保护意识薄弱E. 其他11. 您认为应该如何加强家乡或所在地区的民俗文化传承?A. 加强宣传,提高公众对民俗文化的认识B. 培养民俗文化传承人C. 举办民俗文化活动,激发年轻一代兴趣D. 政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E. 其他四、民俗文化保护与发展12. 您认为家乡或所在地区的民俗文化需要保护吗?A. 需要B. 不需要13. 您认为应该如何保护家乡或所在地区的民俗文化?A. 建立民俗文化保护区B. 制定民俗文化保护政策C. 加强民俗文化传承人培养D. 举办民俗文化活动E. 其他14. 您认为家乡或所在地区的民俗文化应该如何发展?A. 保持传统特色B. 结合现代元素,创新发展C. 适应市场需求D. 其他感谢您抽出宝贵时间填写这份问卷!祝您生活愉快!(注:本问卷由民俗田野调查课题组设计,仅供参考。
关于家乡民风民俗的调查报告
关于家乡民风民俗的调查报告根据本次调查,本地民风民俗独特,受地区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影响,千变万化,有着广泛的来源。
一、家乡风俗1、重阳节。
据了解,我家乡的人们,每年的重阳节,都会举行庆祝活动,首先他们摆放一些特色的表演,像比竞技、舞蹈、纹饰等,可以说,这是当地民俗文化精粹之一;2、习俗。
我家乡习俗比较丰富,有禁止女子步行架设牢房的习俗,也有各种婚俗:男家早早派相公去女家请柬,候女家正式同意才办婚事,甚至还有习惯把礼物当作财产分配给女方家里。
3、美食文化。
在我家乡,美食文化受到很多人的重视,每当佳节,很多人都喜欢举办宴席,各种美食都烹制的恰到好处,热情好客,令人称羡。
二、民间传说1、千秋无虞传说。
据说,当年有一位叫千秋的武士,和守卫墨竹林的牛头将军对抗,最终他在那里打败了牛头将军,致使那里的森林免遭破坏,由此产生了千秋无虞的民间传说,当地人称赞千秋的英勇壮举;2、小贩的故事。
据说,有一个小贩行商,偶然一天,来到一个被山峰包围的城市,他遇到了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但不久,该小姑娘被一只蚊子叮咬,因此,他开始关心,并且用他的行李箱当做一个椅子,给她披上他的外衣作为棉被,从此,传说就流传了下来;3、五岳飞升传说。
据说,传说中有五座佛山,有一天,五座佛山飞升到天空,当它们升起时,周边地区就会发生停电、短缺资源等现象,有很多人都相信这个传说,认为这是上天降临,赐予灾民复兴的祝福。
综上所述,本次调查显示,我家乡的民风民俗十分独特丰富,当地人民秉持着睦邻、友爱、真诚的精神,热爱文化艺术,尊重传统价值观,热心关怀,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区域格局。
家乡民俗文化调查问卷模板
尊敬的受访者:您好!为了深入了解家乡的民俗文化,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我们特制定此问卷,诚邀您参与。
本问卷旨在收集关于您家乡民俗文化的相关信息,您的回答将对家乡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请您根据实际情况,认真填写以下问题。
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一、基本信息1. 您的性别:A. 男B. 女2. 您的年龄:A. 18岁以下B. 18-30岁C. 31-45岁D. 46-60岁E. 60岁以上3. 您的学历:A. 小学及以下B. 初中C. 高中/中专/技校D. 大专E. 本科及以上4. 您所在地区:(请填写具体地区)二、家乡民俗文化认知5. 您认为以下哪些属于家乡的民俗文化?(可多选)A. 传统节日B. 饮食文化C. 工艺制作D. 歌舞音乐E. 服饰文化F. 语言文化G. 其他(请说明)6. 您了解家乡民俗文化的程度如何?A. 非常了解B. 比较了解C. 一般D. 不太了解E. 完全不了解7. 您认为家乡民俗文化对当地居民的生活影响如何?A. 影响很大B. 影响较大C. 影响一般D. 影响较小E. 没有影响三、家乡民俗文化传承与发展8. 您认为家乡民俗文化在传承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哪些?(可多选)A. 年轻人兴趣不高B. 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冲突C. 传承人才缺乏D. 文化保护意识不足E. 其他(请说明)9. 您认为如何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家乡民俗文化?A. 加强宣传推广B. 培养传承人才C. 举办民俗文化活动D. 政府加大政策支持E. 其他(请说明)10. 您是否愿意参与家乡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工作?A. 非常愿意B. 比较愿意C. 一般D. 不太愿意E. 完全不愿意四、家乡民俗文化现状11. 您认为家乡民俗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如何?A. 非常重要B. 比较重要C. 一般D. 比较不重要E. 不重要12. 您认为家乡民俗文化在未来发展中会怎样?A. 逐渐消失B. 保持现状C. 得到传承与发展D. 其他(请说明)感谢您抽出宝贵时间填写这份问卷!您的意见和建议对我们非常重要,我们将认真整理分析,为家乡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
秦川民风民俗调查问卷模板
一、基本信息1. 您的性别:(1)男(2)女2. 您的年龄:(1)18岁以下(2)18-25岁(3)26-35岁(4)36-45岁(5)46-55岁(6)56岁以上3. 您的居住地:(1)秦川地区(2)秦川周边地区(3)其他地区4. 您的学历:(1)小学及以下(2)初中(3)高中/中专(4)大专(5)本科及以上二、民俗文化认知5. 您对秦川地区的传统节日了解多少?(1)非常了解(2)比较了解(3)一般了解(4)不太了解(5)完全不了解6. 您认为以下哪些节日最具代表性?(1)春节(2)元宵节(3)清明节(4)端午节(5)中秋节(6)其他(请注明)7. 您是否参加过秦川地区的传统节日庆祝活动?(1)经常参加(2)偶尔参加(3)很少参加(4)从未参加8. 您认为以下哪些民俗活动最具特色?(1)秦腔(2)秦绣(3)秦饼制作(4)剪纸(5)泥塑(6)其他(请注明)9. 您是否了解秦川地区的民间传说和故事?(1)非常了解(2)比较了解(3)一般了解(4)不太了解(5)完全不了解10. 您认为以下哪些民间传说和故事最具影响力?(1)关公故事(2)秦始皇故事(3)白蛇传(4)孟姜女哭长城(5)其他(请注明)三、生活方式与习俗11. 您家的饮食习惯中,以下哪些传统食品较为常见?(1)秦面(2)秦菜(3)秦点(4)其他(请注明)12. 您是否了解秦川地区的婚丧嫁娶习俗?(1)非常了解(2)比较了解(3)一般了解(4)不太了解(5)完全不了解13. 您认为以下哪些婚丧嫁娶习俗最具特色?(1)迎亲队伍(2)婚礼仪式(3)葬礼仪式(4)其他(请注明)14. 您家中是否保留有传统手工艺品?(1)是(2)否15. 您认为以下哪些传统手工艺品最具保存价值?(1)秦绣(2)剪纸(3)泥塑(4)其他(请注明)四、传承与发展16. 您认为秦川地区的民俗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应该得到怎样的保护与传承?(1)政府加大保护力度(2)民间组织积极参与(3)学校教育普及(4)个人自觉传承(5)其他(请注明)17. 您认为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秦川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1)举办民俗文化节(2)开展民俗技艺培训(3)推广民俗旅游(4)出版民俗文化书籍(5)其他(请注明)18. 您对秦川民俗文化的未来有何期待?(1)希望更多人了解和传承(2)希望民俗文化得到更好的保护(3)希望民俗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4)其他(请注明)感谢您的参与!本问卷旨在了解秦川地区的民风民俗,为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提供参考。
青海居住民俗调查问卷模板
尊敬的受访者:您好!为了更好地了解青海地区丰富的民俗文化,我们特此开展此次问卷调查。
您的宝贵意见将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青海民俗,推动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本问卷采取匿名方式,所有信息仅用于研究目的,请您放心填写。
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一、基本信息1. 您的性别是:A. 男B. 女2. 您的年龄是:A. 18岁以下B. 18-30岁C. 31-45岁D. 46-60岁E. 60岁以上3. 您的婚姻状况是:A. 未婚B. 已婚C. 离异D. 丧偶4. 您的职业是:A. 农民B. 工人C. 干部D. 教师E. 企事业单位员工F. 自由职业者G. 其他二、居住环境5. 您目前居住在青海省哪个地区?(请填写具体地名)6. 您所在地区的居住环境是:A. 城镇B. 乡村C. 城乡结合部7. 您所在地区的居住面积大约是多少?A. 50平方米以下B. 50-100平方米C. 100-150平方米D. 150平方米以上三、民俗文化8. 您是否了解您所在地区的民俗文化?A. 非常了解B. 较为了解C. 一般了解D. 不太了解E. 完全不了解9. 您所在地区有哪些传统节日?(请列举)10. 您所在地区的传统节日有哪些特色活动?(请列举)11. 您所在地区的传统服饰有哪些?(请列举)12. 您所在地区的传统美食有哪些?(请列举)13. 您所在地区的传统手工艺有哪些?(请列举)14. 您认为哪些民俗文化值得传承?(请列举)15. 您认为哪些民俗文化需要创新?(请列举)四、民俗传承与保护16. 您认为当地政府或社会团体在民俗文化传承与保护方面做了哪些工作?(请列举)17. 您认为还有哪些方面需要加强?(请列举)18. 您认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更好地传承和保护民俗文化?(请列举)五、其他19. 您认为青海民俗文化对当地经济发展有何影响?(请列举)20. 您对青海民俗文化的未来有何期待?(请列举)感谢您的参与!请您在填写问卷时,尽量做到客观、真实,以便我们更好地了解青海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