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朋友教学设计及反思
统编版(2024)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同学相伴》教学设计及反思
![统编版(2024)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同学相伴》教学设计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543da76e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25.png)
统编版(2024)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同学相伴》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材分析(一)、教材整体概述统编版(2024)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在集体中长大》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理解集体生活的意义,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集体荣誉感和人际交往能力。
其中,《同学相伴》一课是该单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聚焦于同学间的友情、相互陪伴和共同成长,是小学生情感教育和品德培养的重要内容。
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多样的教学方法,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同学间的友情和陪伴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情感教育和品德培养的结合,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和感悟成长的快乐。
(二)、教材内容分析《同学相伴》一课通过丰富的案例和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展现了同学之间相处的点点滴滴,旨在让学生感受到同学间的温暖和友情。
教材内容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友情的价值:通过讲述或展示同学间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感人故事,让学生认识到友情的可贵和力量。
2、相处之道:引导学生探讨并总结与同学友好相处的方法和技巧,如如何倾听、如何分享、如何合作等。
3、矛盾与解决:直面同学间可能存在的矛盾和冲突,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理解他人,并寻找合适的解决方式。
4、实践活动:设计一系列实践活动,如小组合作完成任务、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感悟同学相伴的意义。
(三)、教学建议1、情境创设:通过讲述故事、展示图片或视频等方式,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共鸣。
2、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就某个话题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角色扮演: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体验不同的角色和情感,加深对同学相伴意义的理解。
4、实践体验: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感悟同学间的友情和合作的重要性。
5、情感升华: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验,通过情感交流进一步升华对同学相伴意义的认识。
中班社会教案详案及教学反思《好朋友》 (2)
![中班社会教案详案及教学反思《好朋友》 (2)](https://img.taocdn.com/s3/m/b9671d9f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51.png)
中班社会教案详案及教学反思《好朋友》中班社会教案详案《好朋友》教学目标:1. 学习和理解什么是好朋友。
2. 培养学生良好的友谊观念和交往方式。
3. 增强学生的理解、交流和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1. 课件、图片或卡片,用于展示好朋友的形象。
2. 好朋友的故事书或绘本。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忆和讨论他们最好的朋友。
问学生什么是一个好朋友,为什么他们觉得他们的朋友是好朋友。
2. 展示和讨论(10分钟)使用课件、图片或卡片展示不同类型的好朋友,如乐于助人的好朋友、善解人意的好朋友、爱说笑话的好朋友等。
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每个好朋友的特点和态度。
引导学生思考对于每种类型的好朋友,我们可以怎样与他们相处。
3. 阅读绘本(15分钟)选择一本有关好朋友的绘本,讲故事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并深入理解好朋友的含义。
通过绘本,描绘好朋友的情感和相互帮助的场景,让学生感受到好朋友的重要性。
4. 小组活动(15分钟)将班级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好朋友的情景,编排并表演一段小剧。
学生在小剧中可以扮演不同角色,展示好朋友之间互帮互助、鼓励和支持的情感。
5. 总结(5分钟)回顾课堂上学到的内容,通过问答的形式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好朋友的认识。
鼓励学生回家继续和自己的好朋友保持联系和交流。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理解什么是好朋友,并形成正确的友谊观念。
通过讲故事和小组活动,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好朋友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帮助,增强了他们的理解、交流和合作能力。
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可以通过适当调整和分组,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活动中来。
对于性格较为内向的学生,可以鼓励他们主动与同伴交流,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
《同学相伴》教学设计及反思
![《同学相伴》教学设计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2152e6ca55270722182ef730.png)
1、学会互帮互助,换位思考,不能让集体中的任何一个人落下。
2、学会在集体生活中与他人平等地合作与交流。能理解他人的需要与心情,学会关爱他人。
教学准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同学相伴是非常快乐的。我们不仅要积极参与集体活动,还要懂得在集体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考验大家的时候到了,接下来我们来玩第二个游戏。
课题
4同学相伴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第二课时
备课时间:年月日
上课时间:年月日
教学
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同学之间要互相尊重,友好交往,愿意努力去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和保持亲密的同学关系。
2、知识与技能:体会同学之间真诚相待、互相帮助的友爱之情。
3、过程与方法:学会感受他人的需求和心情,能够与同学平等相处;认识到真正好的班级是不让任何一个人落下。
课后安排:作业布置
板
书
设
计
4.同学相伴
同学相伴的乐趣
不让一个人落下
教
学
反
思
本课教学主要从三个层次来展开,第一个层次通过游戏让学生认识到团队中互相关心帮助的重要性;第二个层次通过观察学生自己日常学习生活中存在的现象,指出校园生活中冷落、排斥和忽视的现象就发生在我们身上,认识到不经意的言行就可能伤害到他人;第三个层次是通过欣赏“温情的大雁”这一故事,体会到每个人都要自觉地向大雁学习,主动关心体贴和帮助别人,然后经过拓展延伸,通过学习红军长征的故事和学唱歌曲,深入理解“不让一个人落下”的道理,让每个人都能平等相待,不忽视不排斥他人,从而让每个同学在班级这个大家庭里都能快乐学习,快乐生活,快乐成长。层层递进,从初步的感知,到逐步的认识,最终让学生情感在美文欣赏和歌曲中得到升华,从而实现预设的教学目标。
朋友 同学-1
![朋友 同学-1](https://img.taocdn.com/s3/m/584059ca19e8b8f67c1cb9ed.png)
第三课同侪携手共进第一框《同学·朋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人际交往中受欢迎的品质和不受欢迎的品质。
2.了解青春期的心理闭锁现象及其危害。
能力目标1.能够分析、概括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
2.学会克服自己的性格缺点,建立健全良好的人际关系。
3.掌握呵护友谊的基本原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愿意和同学交往,不封闭自我。
2.在与同学交往中,尊重他人,宽容诚信,追求友谊,但不失原则。
3.接受自己的人际关系现状,愿意改变自己,悦纳他人,培养开朗活泼的性格。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懂得在同学交往中“开放自我,积极交往”态度的重要性及受人欢迎的品质。
教学难点:心理闭锁现象及其危害,如何通过有效的方法建立起良好人际关系。
三、课前准备课前在班级中进行调查,搜集一些同学间交往的典型案例,了解班级学生对朋友、友谊的不同看法、倾向性的意见。
准备好相关资料。
四、板书设计一、我的人际圈1、了解自己的人际关系2、受欢迎的同学具有的品质二、与友同行1、什么是友谊2、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3、交友原则纳受人欢迎的品质①问甲:“你认为自己的哪些品质受同学欢迎?”,“你是怎样去跟同学打交道的?怎样去交朋友的?”“你认为他们选你的理由是什么?”打开朋友的纸条,告诉大家其他同学选择你的理由,与自己说的是否一致。
②再问乙,重复以上过程,通过两人回答,共同归纳出受欢迎的品质。
质,体现学生主体,使学生认识到要力争做个受人欢迎的人。
B把自己口袋里的二十元钱给小伟,再借一点,凑齐五十元。
C告诉老师,寻求帮助你还有其它办法吗?讨论:什么是真正的朋友呢?练习:续写下面的一首诗朋友朋友是肩膀,可以让你依靠着哭泣;第三课同侪携手共进第一框《同学·朋友》课堂实录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探讨是一路伴你同行的朋友话题。
师:先请同学们在纸上任意写出十个朋友的名字。
这些朋友中,有的与你关系一般,有的与你感情深厚,现在请同学们根据你与朋友友情的亲密程度,先划去一般朋友,再划去较好的朋友,最后剩下知心朋友。
《好朋友》教案
![《好朋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f9f4a5e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4a.png)
《好朋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关于“好朋友”的基本词汇及表达方式,并了解如何与朋友保持良好的友谊。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友善待人的态度,培养良好的友谊观念。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掌握关于“好朋友”的基本词汇及表达方式;(2)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与朋友进行对话和交流。
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谈论他们与朋友之间的共同爱好和相互支持的经历。
三、教学准备录音机、图片、小组活动材料、学习课文的卡片。
四、教学过程1. 热身导入(1)以图片展示几个朋友在一起玩耍的场景,激发学生对好朋友的共鸣和兴趣。
(2)师生互动进行问答,引导学生谈论朋友是如何一起玩耍、学习和帮助彼此的。
2. 新知讲解(1)出示课文的卡片,以问答的形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大意。
(2)利用录音机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跟读并模仿语音语调。
(3)解释并讲解生词,确保学生理解课文的每个词汇和短语。
3. 合作学习(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发一份小组活动材料。
(2)要求学生在小组内就以下问题展开讨论:1) 描述一下你最好的朋友是什么样的人?2) 你和你的朋友有什么共同的爱好?3) 你和你的朋友在一起的时候会互相帮助吗?请举例说明。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互相交流和分享彼此的观点和经历。
4. 情感教育(1)通过学生的讨论,引导学生意识到朋友之间的重要性,并了解朋友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
(2)要求学生思考并回答:你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对朋友表达感激之情?(3)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与朋友之间相互支持和帮助的经历,并探讨朋友间应该如何相处。
5. 巩固训练(1)教师根据学生对朋友的讨论和分享,设计一些小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点。
(2)例如,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与朋友之间的友谊,并包括他们一起玩耍、学习和支持彼此的内容。
4.同学相伴教案及反思(2课时)
![4.同学相伴教案及反思(2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b51c54f45901020206409cb0.png)
4.同学相伴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同学之间友谊的珍贵,感受同学情带来的快乐。
2、能力目标:能够认识到同学和集体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
3、知识目标:感受同学相伴的快乐,懂得同学、集体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
重点
感受同学相伴的快乐。
难点
懂得同学、集体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展示一些别人同学聚会的照片。
小小分享会:
(1)你见过图片中的场景吗?你知道什么叫“同学聚会”吗?你的爸爸妈妈参加过“同学聚会”吗?
(2)为什么大家那么喜欢参加“同学聚会”呢?
(3)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甚至更久以后,你愿意参加我们这个班级的同学聚会吗?思考。
分享导入。
讲授新课
【同学相伴的快乐】
小游戏:蒙眼贴脸谱。
小采访:你觉得这个多人游戏好玩吗?
开动脑筋:
(1)想象一下,假如没有这么多的同学,这个游戏还能玩得起来吗?
(2)你还与同学们玩过哪些多人游戏呢?
游戏、思考、感悟。
分享。
初中政治同学朋友教案
![初中政治同学朋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905b9d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81.png)
初中政治同学朋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同学朋友之间的相互关系,认识到友谊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宽容他人的品质。
3. 引导学生学会与同学朋友沟通交流,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4.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懂得珍惜友谊。
二、教学内容1. 同学朋友的定义和特点2. 同学朋友之间的相互关系3. 友谊的重要性4. 如何与同学朋友相处5. 培养正确的价值观,珍惜友谊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故事,引发学生对同学朋友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同学朋友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同学朋友。
3. 同学朋友之间的相互关系:引导学生了解同学朋友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互相帮助、互相尊重。
4. 友谊的重要性: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认识到友谊对自己的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
5. 如何与同学朋友相处:教授学生与同学朋友相处的方法和技巧,如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宽容他人等。
6. 培养正确的价值观,珍惜友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懂得珍惜友谊,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
7.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友谊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与同学朋友相处。
8.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友谊的作文题,让学生课后思考并撰写。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同学朋友的定义、特点,以及友谊的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如何与同学朋友相处,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3.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课后作业:通过学生撰写的作文,评估学生对友谊的认识和价值观的树立。
3. 学生互评:组织学生进行相互评价,了解学生在实际交往中的表现。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初中政治教材相关章节。
2. 故事素材:校园故事、典型案例等。
3. 教学课件:制作课件,辅助讲解。
七、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友谊的重要性,学会与同学朋友相处,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为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打下基础。
《小伙伴》教案:学生间的小伙伴情谊
![《小伙伴》教案:学生间的小伙伴情谊](https://img.taocdn.com/s3/m/a155fd46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e1.png)
教案名称: 小伙伴科目: 心理课年级: 小学二年级课程目标:1.培养学生合作、分享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2.培养学生与同学之间友好相处的能力。
3.了解小伙伴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小组讨论:学生谈谈身边的小伙伴,他们在一起做什么?他们在一起的时候感觉怎么样?2.观看视频:学生观看有关小伙伴的视频,了解小伙伴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3.分享会:学生分享自己与小伙伴之间的互动经历和感受,表达自己对小伙伴的感激之情。
4.合作游戏:学生分组进行合作游戏,体验合作的重要性,并感受到小伙伴之间的默契。
教学步骤:第一步:小组讨论教师先向学生介绍小伙伴的概念,让学生自由讨论自己身边的小伙伴,他们在一起做什么,他们在一起的时候感觉怎么样等问题。
讨论结束后,教师可以请学生汇报小组的讨论结果,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第二步:观看视频教师让学生观看有关小伙伴的视频,并引导学生分析视频中的小伙伴间的互动方式,以及他们之间的情感交流。
观看完视频后,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总结伙伴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第三步:分享会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与小伙伴之间的互动经历和感受,让其他同学了解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同时也帮助学生表达出自己对小伙伴的感激之情。
第四步:合作游戏教师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进行合作游戏,如“拔河比赛”、“三人行”等。
在游戏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小伙伴之间的默契和合作的重要性,同时也让学生意识到只有彼此协助,才能取得胜利。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不仅了解了小伙伴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也培养了学生合作、分享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同时,学生也学会了如何与同学之间友好相处的能力。
教学过程中,教师组织小组讨论和分享会,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伙伴的概念。
通过合作游戏的方式,学生感受到小伙伴之间的默契,也实现了课程目标的达成。
因此,这是一堂富有启发性和实践性的课程,也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学相伴》教学设计及反思
![《同学相伴》教学设计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14dfd768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0a.png)
《同学相伴》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设计:1.游戏目标:通过这个游戏,学生可以学会团队合作,互相帮助,增强彼此之间的友谊和团结意识。
2.游戏准备:在教室或者操场上,准备一些纸杯、橡皮球、绳子等道具。
3.游戏规则: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有5-6人。
每个小组需要选择一个“队长”,其他成员为“队员”。
游戏开始时,每个小组的队员需要手拉手,组成一条长链。
每个小组的“队长”需要走在最前面,其他队员需要跟随“队长”的步伐,一起前进。
目标是尽快完成一段预先规定好的路程,例如绕过一个标志物,然后返回原点。
4.游戏过程:在游戏进行过程中,每个小组会面临各种困难和挑战,比如地面上有绊脚石、有人摔倒、队员之间的配合不够等。
这时候就需要队员之间相互帮助,共同克服困难,完成任务。
5.游戏总结:游戏结束后,老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总结游戏的过程和感受,让学生分享彼此之间的合作经验和体会。
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总结游戏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以及如何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反思:1.游戏设计:在游戏设计上,可以增加一些难度,让学生在困难中学会协作,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比如增加更多的障碍、加大路程长度等。
2.游戏教学目标:游戏的教学目标需要更加清晰明确,让学生知道通过这个游戏可以学到哪些东西,激发学生的兴趣。
3.游戏反思:老师可以在游戏结束后,和学生一起详细总结游戏的过程,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提出解决方法,并鼓励学生在以后的团队活动中多多练习,提高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同学相伴》这个游戏,学生可以在玩中学,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增强自信心和责任感。
希望通过这个游戏,可以让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加积极向上,团结合作。
同学朋友教学设计
![同学朋友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dadc649336c1eb91a375dec.png)
《同学朋友》教学设计辽宁省大连市西岗中学刘笑红【对应课标内容】内容标准:1.2积极与同学、朋友交往,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
课程目标: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学会人际交流与沟通;善于与人合作,努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关心、尊重、宽容、理解他人,乐于助人,与人为善。
【教学理念】课堂教学以活动探究为主,通过活动引导学生自己体验、感悟,并归纳、提炼出主题。
教师在“做中学”理念指导下,设计自己的教学方法,运用各种教学策略,结论部分应多由学生通过体悟自主生成。
【学生分析】在朋友与友谊的问题上,学生都希望自己拥有好人缘,但并不一定了解什么样的品质受人欢迎,对自身在交往中的品质也缺乏自我认识;学生都希望获得真正的、持久的友谊,但并不一定能够妥善地处理人际交往中遇到的问题。
这些都要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学习:学会宽容,学会倾听,学会接纳,学会分担,学会批评,学会说“不”。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知道人际交往中受欢迎的品质和不受欢迎的品质;能够说出建立友情所需要的品格修养及交友的基本原则。
2.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建立友情的方法、原则指导自己与同学、朋友的交往;能够妥善地解决自己的交友困惑与冲突,做出负责任的选择。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愿意与同学交往,能够在与同学的交往中,做到尊重他人,宽容诚信,追求友谊,呵护友谊,但不失原则。
【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建立友情所需要的品格修养、原则及方法。
2.难点:能够运用一定的原则、方法,解决交友中的困惑,学会呵护友情。
【教学方法】谈话法、活动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设计意图导入人的一生有很多的需求,友情便是其中的一种。
真挚的友情像和煦的阳光,像清新的空气,有了它,你的人生就会增添一份靓丽的色彩。
那么怎样才能建立并获得一份真挚的友情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同学朋友》用简单、亲切的话语,直接切入学习主题。
探究新课建立友情需要的品格修养活动一:说说心里话1.交流(一):“同学们,一个人没有朋友行不行?”“为什么步入青春期的中学生,那么渴望友情?”◆ 学生交流◆ 师生小结:朋友能给我们带来温暖、支持和力量。
好同学 好朋友 教学设计.doc
![好同学 好朋友 教学设计.doc](https://img.taocdn.com/s3/m/09205cc8376baf1ffd4fadd8.png)
《好同学好朋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人际交往的基本技能,消除与人交往的陌生感和羞怯感。
2、表现对同学的喜爱,锻炼口头表达和情感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找朋友》歌曲录音;2、美术纸若干张;教学过程一、情趣导入1、同学们,能够成为我们的老师,我感到很荣幸。
为什么呢?因为老师觉得咱们班每一位同学都是那么可爱,我们的小班长,学习认真,乐于助人,工作认真负责,很少出差错,是老师的小帮手。
语文科代表上课非常认真,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声音特别响亮。
那你们觉得开学以来谁的表现是最好的呢?2、学生自由回答。
二、唱一唱了解身边的同学1、请同桌之间相互合作,一个试着按座位顺序说出开学来,自己认识的班上同学名字,另一个帮助计数。
2、角色互换,由数数的同学叫名字,叫名字的同学帮助数数。
看谁认识的同学多。
3、玩找朋友的游戏,找到朋友后相互交换名片。
4、同学之间进行自我介绍(自己的姓名、特征、喜好及家庭等简单情况)。
5、与大家分享自己和家人的照片。
6、展示自己的绘画或手工作品,或演奏乐曲以及其他自己的拿手项目,加深在同学们心中的印象。
7、看来我们小朋友都已经认识不少的朋友了,那现在就让我们来唱一首歌,题目叫《找朋友》,老师请几位小朋友去找朋友,找到朋友之后,交换位置,另一位小朋友再去找朋友,明白了吗?几位小朋友去找朋友,其他小朋友也和他们一起唱《找朋友》!7、完成书本33页的内容。
三、小诊室1、我们先来看看“小糊涂”是怎样做的。
(出示课件)师:谁看懂图意了?说一说:“小糊涂”同学的做法对吗?你们赞成他的做法吗?为什么?生:不赞成。
(指生回答:各抒已见,说出原因)2、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集思广益,帮助“小糊涂”懂得帮助同学的行为,开导他成为一名“小精灵”。
讨论步骤:先选定一幅图一一小组交流,你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样做?再商量怎样帮助“小糊涂” ?(小糊涂应该怎样做)3、小组讨论:学生汇报(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感受小糊涂同学的行为是不好的。
新同学教学反思
![新同学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51f0422b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81.png)
新同学教学反思第一篇:新同学教学反思新学校新同学教学反思讲授《新学校新同学》一课,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尝试:1.激发其好奇心,诱发学习动机。
一开始,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诱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我设计了“找朋友”的游戏,看见学生们高兴的样子,于是,我就让他们边做游戏边自我介绍。
看着他们的表现,我知道,第一步目标我已经达到了。
2.安排合作学习,启发学生倾听。
七年级的学生有一种这样的特点,当他们的说话欲望被激起时,他们的第一反应是迫不及待地向别人诉说,哪怕别人没在听他说话也无所谓。
这次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时,我特地向学生们介绍了倾听的重要性以及学会倾听的必要性。
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已经在尝试怎样倾听了,这点让我兴奋不已。
3.创设说话情境,体会交际方法。
我认为,学会交际,最重要、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多参加实践活动。
所以,我又设计了上讲台自我介绍并表演一个小节目的活动,鼓励学生上讲台,让其它同学记住自己。
目的是让学生再次体会交际的方法,锻炼交际的能力。
篇二:新学校,新同学教学设计《新学校、新同学》教学设计——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宁县白店初级中学刘凯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自己所在的学校,了解中学与小学的不同之处,包括同学、老师、环境、课程等方面发生的新变化。
2、认识中学的学习环境,尽快适应中学新的学习生活。
3、认识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有利于自己健康成长,积极在同学中建立新的友谊。
(二)能力目标1、面向新的学习生活,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提高生活适应能力。
2、培养主动积极与同学、朋友交往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充分认识展现在自己面前的初中生活的各种新变化,尽快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以新的精神面貌迎接新的学习生活。
2、通过系列活动感受到积极交往的乐趣,珍惜同学友谊,克服自我封闭的心理,积极培养自己热情开朗的性格,主动积极与同学、朋友交往。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感受初中生活新环境,珍惜新起点难点:如何通过积极的交往在同学中建立友谊。
“同学·朋友”教学设计
![“同学·朋友”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3d99346f7ec4afe04a1df22.png)
受生活的美好。 问题探 究之二 :
遵循哪些原则呢? 我们来看下面三幅小品。 小品之一 : 小鲁和小易是好朋友 , 有一天晚 自习, 小鲁 向小易请教几道化学题 。正解答时 , 英语老师过来跟小易说她最近英 语成绩不理 想, 明天英语兴趣小组有个淘汰赛 , 希望她今晚 能好好复习。 由于面临比赛 , 小易希望小鲁能请 教她人或 自己看书 ,但小鲁还是一个劲缠着要 小易 帮忙 。
放 调 查 表 ,调查 班 里
同 学 的 人 际 交 往 状
你的交友圈广不广? ) ( 你对 自己的人际状况满 3 意不 满意 ? 调查 结果 如下 表 :
很 喜 欢
1人
喜 欢
2 人 6
一般
2人
不喜 欢 很 不喜 欢
1人 0
况 ,讲述交往应具备
的积极 心态 。
调查 法 、 小品表 演 、 例法 、 案 讨论 分析 法 。 教 学准 备 1 . 调查 问卷 , 计并 分析 调查结 果 。 发表 统
起的作用 , 得出交友是一件快乐 的事情 ; 朋友可 以带给我们温暖 , 给我们支持和力量 , 让我们感
维普资讯
问题 探究 :
再来看这个表格 ,还可以发现并不是所有 喜欢与人交往的同学都获得了令人满意的人际 圈 ,还有一半的同学对 自己的人际交往状况感 觉只是一般 。那么为什么具有良好积极的心态 不一 定能获 得令人 满意 的人 际交往 圈?
问题 探究 :
1 . 除去喜欢与人 交往 的同学之外 , 从表格
中可以看出也有少部分 同学不喜欢与人交往 ,
对 自己的人 际状况也 不满 意 。为什么 有些 同学
不喜欢与人交往? 2 . 这种心理会有什么危害? 引导学生探究闭锁心理及其危害。 指出孤立
浅谈我的好朋友教案反思
![浅谈我的好朋友教案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74c9ca6f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c2.png)
浅谈我的好朋友教案反思作为一名教师,我经常与同事交流教学经验,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在这个过程中,我结识了一位非常优秀的教师,她是我的好朋友。
我们常常一起讨论教学方法和教案设计,互相交流经验,帮助对方提升教学水平。
最近,她分享了一份教案,并邀请我对其进行反思。
通过这次经历,我深刻认识到了教案设计的重要性,也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反思和调整。
这份教案是我好朋友为高中生设计的一堂语文课。
她在教案中设计了多种教学活动,包括课堂讨论、小组合作、课文朗读等,目的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他们的语文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教案中还设计了多个评价环节,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后续教学调整提供依据。
整个教案设计严谨,思路清晰,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目标。
在反思这份教案时,我发现其中的一些亮点和值得借鉴的地方。
首先,教案中的教学活动设计非常多样化,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其次,教案中的评价环节设置合理,能够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反馴。
最后,教案中的教学目标明确,能够帮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提高学习效果。
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教案中的教学活动虽然多样化,但在教学方法上还存在一定的单一性,缺乏一些创新性的教学方法。
其次,教案中的评价环节虽然设置合理,但在评价方式上还可以更加多元化,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最后,教案中的教学目标虽然明确,但在教学过程中的落实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
通过这次反思,我得到了很多启发。
首先,教案设计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认真对待。
一个好的教案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其次,教学活动的多样化和创新性非常重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再次,评价环节的多元化能够更好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教师提供更有效的教学反馴。
最后,教学目标的明确和落实是教学工作的关键,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调整和完善。
《我们做朋友》 教学设计
![《我们做朋友》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4a1a5ea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6a.png)
《我们做朋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勇敢地向他人表达自己想要交朋友的意愿,并学会清晰、有礼貌地介绍自己。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交流活动,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和交际能力。
3、帮助学生在交流中感受与朋友交往的快乐,激发学生乐于交友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交友意愿,清晰地介绍自己的基本情况和兴趣爱好。
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他人发言的习惯,能够根据他人的介绍做出积极的回应。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在交流中找到共同话题,增进彼此的了解,建立初步的友谊。
帮助学生克服在交友过程中的害羞和紧张心理,让他们能够自然、大方地与他人交往。
三、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法、游戏教学法四、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包括图片、音频、视频等素材。
2、制作交友卡片,用于学生填写自己的信息和交友愿望。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歌曲《找朋友》,让学生在欢快的音乐中感受交友的快乐氛围。
2、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好朋友呀?能和大家说一说你们是怎么成为好朋友的吗?”(二)讲授新课1、引导学生思考:“想要交到好朋友,我们首先要怎么做呢?”(学生自由发言)2、教师总结:“对啦,我们要勇敢地向别人介绍自己,让别人了解我们。
那怎样介绍自己才能让别人更容易记住我们呢?”3、出示示例,让学生观察并学习如何介绍自己。
示例:大家好,我叫姓名,今年年龄岁了。
我喜欢画画、看书,还喜欢和小伙伴一起做游戏。
我很友善,希望能和大家成为好朋友!4、让学生模仿示例,在小组内互相介绍自己。
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大胆表达。
(三)游戏环节1、“击鼓传花”游戏教师讲解游戏规则:老师击鼓,学生传递花束。
鼓声停止时,花束在谁手中,谁就站起来向大家介绍自己。
开始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自我介绍。
2、“找朋友”游戏给每个学生发放一张交友卡片,让他们在卡片上填写自己的姓名、年龄、兴趣爱好等信息。
学生将填写好的卡片随机交换,然后根据卡片上的信息找到与自己有共同爱好的同学,并互相交流。
小班语言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好朋友》
![小班语言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好朋友》](https://img.taocdn.com/s3/m/12f30d9a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b1.png)
小班语言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好朋友》一、教学目标:1.能够用简单的语言介绍自己的好朋友;2.能够理解简单的朋友介绍和相互问候的用语并适当运用;3.能够画出自己和好朋友的简单画面。
二、教学内容:1. 听、说、读单词:好朋友,老师,学生,小鸟,小兔,小狗,小猫,小鱼,小花。
2. 理解简单的朋友介绍和相互问候的用语并适当运用。
3. 画出自己和好朋友的简单画面。
三、教学方法:导入:黑板上画出“好朋友”,引导学生谈谈自己有哪些好朋友,通过让学生交流展示,激发学生对“好朋友”这个主题的兴趣。
1. 呈现图片出示图片,通过图片和老师的讲解,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所学的单词。
2. 说故事老师讲述一个朋友介绍的小故事,引导学生学习和运用简单的朋友介绍和相互问候的用语。
3. 绘画通过绘画的方式,让学生用自己的想象力和画笔画出自己和好朋友的简单画面。
四、教学流程:1. 导入(5分钟)老师通过黑板上画出“好朋友”,引导学生谈谈自己有哪些好朋友,通过让学生交流展示,激发学生对“好朋友”这个主题的兴趣。
2. 呈现图片(10分钟)老师出示图片,通过图片和老师的讲解,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所学的单词。
3. 说故事(15分钟)老师讲述一个朋友介绍的小故事,引导学生学习和运用简单的朋友介绍和相互问候的用语。
4. 绘画(20分钟)老师通过绘画的方式,让学生用自己的想象力和画笔画出自己和好朋友的简单画面,在画面上加上简单的文字使画面更加丰富生动。
5. 总结(5分钟)老师引导学生回顾学习的过程,总结学习的重点、难点以及收获,并展示学生的画作,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以“好朋友”为主题,通过图片、故事、绘画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简单的朋友介绍和相互问候的用语,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和了解朋友。
在教学过程中,我适时地调整了讲解的难度,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同时,我也注意到在绘画环节,有些学生对于绘画还不够熟练,需要我在教学上加强一定的细节说明。
《同学相伴》第一课时教案反思
![《同学相伴》第一课时教案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c679560c84254b35effd3451.png)
③.同桌同学相伴合作游戏:同学相伴吃香蕉。
游戏方法:
(1)同桌同学两人一组,用一条红领巾将两人相邻的左右手腕绑在一起。
(2)同桌同学分别用没有被绑住的左右手合作,剥开香蕉皮后,喂给其中一名同学吃完香蕉。
(3)为速度最快的同桌同学颁发“同伴互助奖章”。
活动二:同学相伴忆往事——快乐一二三
(出示一组校园活动的图片)瞧,无论是在校内还是校
课后安排:作业布置
板
书
设
计
4同学相伴
一起玩耍
分享
团结合作
教
学
反
思
本课教学设计了三个教学活动环节:同学相伴玩游戏——开心你我他;同学相伴忆往事——快乐一二三;同学相伴不离群——幸福哆来咪。三个教学环节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聚焦学生生活与成长,挖掘校园生活中学生印象深刻的“原材料”,从正面和侧面引导学生体会同学相伴的快乐,愿意与同伴在一起。
3 .点击后随机放大选中的照片,请照片的主人汇报照片中自己与同学在一起的快乐往事,并给分享汇报的同学颁发一枚“星星奖章”。
4 .假如没有同学们的陪伴,你的生活会怎样呢?想一想,一个人能做什么?两个人能做什么?两个人以上呢?
小结:通过回忆和同学相伴的故事,我们也分享了同学相伴的快乐。
活动三:同学相伴不离群——幸福哆来咪
外,同学相伴不仅能一起学习,而且还可以开展许多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多么快乐呀!
出示任务:说一说你与同学们在一起的快乐往事吧。
“同学、朋友”教学设计
![“同学、朋友”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96dc4f3aef8941ea76e0570.png)
交 往 中受欢 迎 的品质 ; 践行 交往 的技巧 与方 法 , 树 立正 确 的择友 标准 。
三 、 学重 点和难 点 教 1 学重 点 。 . 教
窄、 交往 方 式单 一 、 闭锁 心 理 的 出现 , 限制 了他 们 的发 展 。
( )清华附中有 良好的交往环境——校风 3 好, 同学之间团结友爱 。 但是学生缺少对 自己的
2能力 目标 。 . 利用 对调 查结 果 的讨 论 ,提 高对 自己人 际 关 系状况 的分析 能力 ;通过 观察 培养 与 同学 朋
沟通 , 努力建立 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本 目标。
2学 生情 况分 析 。 .
() 1青春期的学生 自我意识提高 , 个人的交
往状况 直 接影 响着学 生 的情 绪变 化 。 良好 的人 际关 系有 助于 他们 对知识 和 技能 的学 习。提 高
学生 交往 的水 平是 成长 的课 题 。
友交往的能力 , 提高解决交往中的困惑与冲突
的能力 。
3知识 目标 。 -
从 绘 图人手 , 认识 自己的交 往现 状 ; 道在 知
() 2 独生 子女 的特殊 成 长环境 , 使得 他们 在
交 往 中易产生 以 自我为 中心 的想 法 ,交 往 面狭
2 . 你们通常在什么问题上发生争执?
课教育的实效性 , 引导学生做到知行统一 , 让学 生在活动 中学习,在活动中体验 ,在活动中收
获 , 出道德学 习重 在实 践 的德育 理念 。 突
二 、 学 目标 教
思想政治课教 学 20 - g 期 0 8f 9 -
3 . 你把朋友 比做什么?为什么? A .雨中的伞 B .支撑 自己的拐杖
的结果: 料 1 材
同学朋友教案
![同学朋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a58efa6f18583d048645923.png)
3.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意义?
4.与学生交谈引出一个人是否受欢迎受哪些因素影响?
二、与友同行
(一)真正的朋友
【情境体验】
学生思考,填写
与学生交谈,使学生初步了解自己的人际关系。
教师归纳
学生谈收获
教师总结
练习
布置作业
课后反思
有一天,小菊回家晚了,做好晚餐却久等孩子不归的妈妈不免生气,责问女儿究竟去了哪里,小姑娘回答说,她停下来等小冰,小冰在骑车回家的路上跌倒,自行车摔坏了。“可是,你又不会修车啊。”母亲说。“那没关系,”小菊说,“我停下来,陪着她一块儿哭就是了。”
学生讨论思考
学生阅读、思考、回答
检验学生是否学会了如何交友
活动、练习
教学难点
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友谊,怎样才能更好地呵护同学间的深厚友谊。
教学环节
教学设计
师生互动
新课导入
新授
导入:
播放周华键的《朋友》。大家喜欢这首歌吗,你为什么喜欢呢?教师采访学生,小结。好,一直聊到现在了,大家是否猜出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话题了。对!就是“朋友”。《同学朋友》
讲授新课
一、我的人际圈
1、填写人际关系树轮图.
课题
《同学·朋友》
教者
陈丽娟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一课时
授课班级
八年级(2)
教
学
目
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愿意和同学交往,不封闭自我。
2、在与同学交往中尊重他人、宽容诚信,追求友谊但不失原则。
3、接受自己的人际关系现状,愿意改变自己,悦纳他人,培养开朗活泼的性格。
知识与技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三课第一节《同学朋友》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贵州省息烽县鹿窝九年制学校思想品德教师周羽〔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保持积极开放的心态,乐于交往,不封闭自己;在与同学交往中,尊重他人,宽容诚信,追求友谊,但不失原则;接受自己的人际关系现状,愿意改变自己,主动悦纳他人同时悦纳自己,培养开朗活泼的性格;选择并初步形成有关友谊的正确的价值观。
2、知识目标:知道青春期闭锁心理及其危害;了解人际交往中受欢迎的品质和不受欢迎的品质;能够说出交友的基本原则;3、能力目标:能够绘制自己的人际关系树轮图,并据此分析、概括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能够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友谊及友谊的意义;能够对教材中提供的交友案例提出适当的解决方法;能够运用交友的原则指导自己与同学的交往,能够恰当地解决自己的交友困惑与冲突,能够作出负责任的选择;并且能够向朋友讲老师给讲的《一个半朋友的故事》及《患难朋友才是真朋友》的故事。
〔教学重点〕:与友同行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了解什么是真正的友谊、如何能获得真正的、持久的友谊。
〔教学难点〕:交友原则的运用〔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问题探究法、活动教学法等〔课时安排〕:1课时〔课型〕:授新课〔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板书设计〕:一、我的人际圈1、良好的心理品质:告别封闭,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同学和朋友。
2、培养受欢迎的品质:真诚、友好、幽默、善良、负责任等二、与友同行1、交朋友的意义2交友的原则:平等互惠,宽容谅解,不能以牺牲原则为代价维持所谓的友谊,慎重选择朋友。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搜集有关赞美友情的名人名言、典型事例,选择一曲优美的音乐。
2.对教材中的案例进行选择,重新设计问题与活动。
学生准备:1.回顾与朋友交往中至今难以忘怀的、感人至深的一段往事。
2.搜集有关名人的友谊故事、名言。
3.填写问卷调查表和我的人际圈〔教学过程〕:师: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除了父母亲人时刻关爱着我们之外,与我们交往最多,甚至朝夕相处的,还有哪些人?学生回答。
师:有老师、同学和朋友。
他们就像是我们的伙伴,伴我们一起成长。
让我们走近他们,与师友结伴而行。
进入第二单元第三课的学习。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交朋友吗?知道怎样交朋友吗?现在我们就围绕“同学朋友”这个话题一起来探究。
在此之前,我们大家先来分享一个故事,名字叫《一个半朋友的故事》。
很久以前,有个很有钱的人,有万贯家产,已到中年才得一子,生母去的早,有钱人视他为掌上明珠。
捧在手里怕掉了,放在嘴里怕化了。
从小娇生惯养,不学无术,转眼长大成人,到了二八年龄。
老父亲已经年迈,望着独子,担心死后,万贯家产还不叫他挥霍殚尽。
不成才,能成人也行呀。
此子生性豪爽,加上家世颇好,到也不是十恶不赦、目中无人,喜欢结交朋友,他对父亲说他的朋友遍天下,各个都是生死之交。
父亲听了摇头笑道,小儿广结朋友,为父很高兴,但你真的交了几个好朋友,让我担心呀,孩子笑道,各个是好朋友。
父亲说:未必,为父一生,才交了一个半朋友。
孩子听了很诧异,问其父,如何说才一个半朋友,那里来的半个朋友呀,很是不解。
父亲说,不信我们就做个验证吧,明天把你请到朋友全请到俯上,我到看看你的朋友都是什么样子的。
两人约定好,不表。
第二天,儿子的朋友全来了,在大厅里摆了十几桌,好酒好菜摆上,只见父亲出来说:小儿今天有事要耽误点时间,今天请各位来只为小聚,我们不必等他了,你们自行吃喝吧。
儿子的朋友有个说,不行一定要等他回来,我们都是好朋友,那有先吃的道理。
父亲说也好,那我们就等他,朋友中有几个为了来吃这顿,早上就没吃东西,转眼近午,还不见回来,很多人茶过三巡,坐不住了,肚子闹意见了。
父亲说,眼看中午了,不等也罢,我们先吃吧,话音未落,儿子从外面跑进来了,满身是血,神情慌张,进门直奔父亲跑过去,喊到:父亲不好了,我在外面杀人了。
古今杀人要偿命的,父亲听完,吓了一大跳,大声说到,这可如何是好,儿子的朋友听了,上来安慰的有,出主意的也有,都不是办法,有几个推说家里有事,起身走了,大祸来了各自飞,转眼走得一个不见,父亲仰天大笑,说:儿子你看看你的朋友,你还说各个生死之交,可以为你两肋插刀,你犯了人命官司,他们跑的一个不见了。
儿子羞愧难当。
父亲叫了下人备车,对儿子讲,走会会为父的一个半朋友去,先去半个朋友那里车到了半个朋友家里,父子两个下车了见到那半个朋友,那朋友急忙把他们让到屋里,说:你们如何突然来了,难不成发生了什么大事,也不提前说一声。
只见那孩子扑通一声,跪到,哭着对那半个朋友说:伯父,世侄在外杀了人,惹了人命官司,来投靠你老人家。
听说经过,那朋友扶起他,对父子说,你们稍等片刻,急忙进了里屋。
一会出来,你们不要急,这里是我全部的家当,银票、地契。
我拿我全部的身家,我们找关系,希望能换世侄这条命。
父亲说,不用了,太谢谢你了,不愧为我的好朋友,我家里有的是钱,这个办法可能行不通,他杀的不是一般的人,我们再想办法,先行告退了。
出来门又去见那一个朋友,那孩子说得一样的话,父亲那一个朋友听完,叫他们不要慌张,叫下人带他们去换干净的衣服,准备饭菜休息一下,压压惊。
自己进了里屋把两自己的两个孩子叫到身边。
说:为父一个朋友来了,他是父亲的生死之交,膝下只有一子,你们这个哥哥,不小心犯了人命官司。
来投靠为父,你们看有什么办法没有。
大儿子说:杀人偿命,欠债。
还钱,我现在娶了媳妇,还有个儿子,父亲就叫我去替哥哥认罪吧。
二儿子说:不行,大哥让小弟去吧,我没妻没子,身无牵挂。
你替我照顾父亲。
我去替哥哥认罪好了。
父亲听完,拉起两个孩子,一起到前厅,两个儿子争先跪到,要替那孩子认罪。
那父亲急忙上前扶起,说好孩子好孩子,其实我是为了教育你们的哥哥,才出此下策。
看到这个情形,那个儿子明白了一个道理。
故事大体是这么样子,当然不同的人不同的讲法。
我一般是按这个顺序讲来。
没对那一个半朋友加以形容,只是讲了个原由。
至于想说什么,也不细细说明,道理要自己明白。
在患难的危机时刻,那个人能够倾家当产、明哲保身、不落井下石的人,算称作你的半个朋友。
在生死攸关的时刻,哪个朋友能与你肝胆相照、两肋插刀,甚至不惜割舍自己亲生骨肉来搭救你的人,可以称作你的一个朋友。
当然朋友要用心交往,试问你我有这一个半朋友吗?一、同学·朋友(板书)1.我的人际圈(板书)活动一:我的人际关系(一)请同学们根据问卷调查表说说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
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说一说什么样的人容易得到同学们的欢迎?什么样人往往不受欢迎?(二)请同学们根据人际关系树轮图说说自己的交友情况。
讨论以下问题:(1)有些同学的朋友多而有的同学的朋友少,原因有哪些?(2)朋友少的同学,可能有哪些原因?(展示小红闭锁心理的故事,教师简介闭锁心理)学生讨论交流,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点拨与归纳:这个活动告诉我们,朋友多的人,或想多交朋友的同学,首先要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要保持积极开放的心态,要有乐观开朗的性格,开放自我,积极交往,千万不能封闭自己,要认识闭锁心理的危害,敢于敞开自己的心扉。
其次,要做一个受欢迎的人,要具有真诚、友善、负责任等良好的道德品质,使自己具有人格魅力,具有更高的人气指数,从而成为让更多人所欢迎和接纳的人。
当然,还需要学会交友的原则和方法,才能获得更多的友谊。
教师点拨归纳:朋友多未必是好事,朋友少也未必是坏事,关键要看与朋友的友情,还要看结交朋友的质量。
你的朋友是怎样的人?让我们一起来体会“与友同行”的感觉。
鲁迅先生曾经有句经典名言:人生朋友不在多,有一、二个知己足矣。
这句话充分导出了朋友的质量的重要性。
2.与友同行(板书)活动二:体验与感悟——理解友情师先提出疑问:(1)刚才大家谈到了自己的好朋友,请说说你与朋友交往的故事,以及你的朋友在你的学习、生活中的给你带来怎样的影响?学生畅所欲言,教师随机提问,引出与朋友交往时应注意的问题。
(2)你们知道哪些经典的友谊故事?(媒体)播放故事一:永远的朋友(老师补讲:《患难朋友才是真朋友》的故事)师:朋友的伤害往往是无心的,帮助却是真心的。
忘记那些无心的伤害,铭记那些真心的帮助,你会发现这世界上你有很多真心的朋友。
与朋友交往要学会宽容。
播放故事二:中学生小张,放学后遇到两个高年级学生截住他要钱。
这时候,一位高个子青年出现了,三下两下打跑了那两个人。
小张十分感激,把这个高个子青年视为“恩人”,于是交上了这位朋友。
以后学校谁欺负自己,小张就告诉高个青年,让他去教训他们。
后来,高个青年在一个商店了偷了一批照相机,要小张帮忙藏起来,小张竟答应。
不久,公安机关破获了此案,两人均被抓获,分别受到了法律制裁。
说一说:他们这是真正的友情吗?对我们交友有何启示?学生进行交流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归纳总结:有时候,为了照顾朋友的情面,可能不得不做些违心的事。
但是,只讲义气,不讲原则,会害人害己。
真正的友谊应该是真诚的,在原则面前一定要坚定,不能以牺牲原则为代价来维持友情。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我们在选择朋友时要谨慎,要学会选择品行良好,对自己发展有帮助,有积极影响的朋友,即乐交益友、诤友,不交损友。
师点拨:通过活动,我们看到交友也是有方法的,我们一起归纳交友的原则:(多媒体显示)(1)朋友之间是平等互惠的。
(板书)对朋友的帮助不能过分依赖,而且应懂得回报,不能只想得到,不想付出,给予与分担是双向的,这样才能做到双赢。
(2)需要宽容他人,尊重差异,加强沟通,学会谅解。
(板书)人无完人,好朋友也难免有缺点:而且,人各有别,朋友之间难免有分歧,如果不能宽容和谅解,矛盾和分歧就难以化解,友谊也就难以持久。
只有尊重差异,加强沟通,原谅朋友的不足或错误,才会获得更多更持久的朋友。
(3)不能以牺牲原则为代价维持所谓的友谊。
(板书)(4)乐交诤友,不交损友。
(板书)师归纳:朋友和友谊是人生的永恒话题,它是人们在交往中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亲密情意。
朋友是与我们分担痛苦忧愁,分享幸福快乐的人,朋友会给我们带来温暖、支持、力量,他会使我们感受生活的美好。
师:看来朋友在我们的生活中太重要了。
可是对于友情,我们更应该明智而谨慎地把握和栽培。
活动四:感悟升华师:针对交友我们进行了探究,通过一节课的交流,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能不能再把你的感悟汇成一句话送给你的朋友?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进一步理解了什么是真正的朋友,交友的原则及运用。
人的生活离不开朋友,但要得到真正的朋友并不容易,我们与朋友之间的友谊需要用忠诚去播种,用热情去灌溉,用原则去培养,用谅解去护理。
只有这样,友谊才能天长地久。
愿同学们之间都能建立起真挚的友情,找到真正的朋友。
小结:师生共同齐唱《友谊地久天长》。
教学反思:本堂课,我利用讲授法把教学大纲所要求的东西给学生讲得清楚明白,让其有所学并且有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