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医学给药方法

合集下载

核医学在临床中的应用

核医学在临床中的应用

核医学在临床中的应用核医学是一门利用放射性同位素进行诊断、治疗和研究的学科。

它在临床中应用广泛,为患者提供了更加准确、及时、个性化的诊疗方案。

下面就让我们深入了解核医学在临床中的应用。

一、核医学诊断1. 定位诊断核医学在定位诊断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例如在癌症诊断中,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可以注射进体内,被癌细胞摄取,形成像片,通过分析图像可以定位癌细胞位置。

此外,核医学还可以对其他病变如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进行定位诊断。

2. 功能诊断核医学可以通过提供器官或组织的功能信息,辅助医生进行诊断。

例如心脏病患者可以接受核医学心肌代谢显像检查来了解其心肌代谢情况,有助于确定病变程度和治疗方案。

其他类似的功能诊断还有肺部、肝脏、肾脏等器官的功能评估。

二、核医学治疗1. 放射性同位素治疗放射性同位素治疗是利用植入或注射放射性同位素治疗患病部位的方法。

该治疗方法广泛应用于肿瘤治疗,如利用注射放射性碘治疗甲状腺癌、利用注射放射性药物治疗骨髓瘤等。

放射性同位素治疗的优势在于可以精确到达患病部位,避免对健康组织的伤害。

2. 核素内照射治疗核素内照射治疗是利用放射性药物从内部治疗肿瘤或其他病变。

通常通过口服或注射将放射性药物置入体内,其放射性在体内产生较小的照射剂量,对周边正常组织影响较小,但足以杀死患病细胞。

核素内照射治疗被广泛应用于甲状腺癌、骨髓瘤等疾病的治疗中。

三、剂量学核医学的剂量学被广泛应用于放射线诊断和治疗的剂量测量。

剂量学可以衡量人体接受的放射线剂量,并在安全范围内确定最佳的剂量方案。

此外,剂量学还可以评估不同剂量对器官和组织的影响。

总之,核医学在临床上的应用给医生和患者提供了更加准确、个性化的诊疗方案。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核医学在未来将持续发挥着重要作用。

核医学知识点整理

核医学知识点整理

核医学整理核医学显像核医学的PET、SPECT显像侧重于显示功能、血流、代谢、受体、配体等的改变,能早期为临床、科研提供有用的信息。

1.通过放射性核素显像仪(如SPECT)对选择性聚集在或流经特定脏器或病变的放射性核素或其标记物发射出的具一定穿透力的射线进行探测后以一定的方式在体外成像,借以判断脏器或组织的形态、位置、大小、代谢及其功能变化,从而对疾病实现定位、定性、定量诊断的目的。

2.基本条件:用于示踪的放射性核素能够在靶组织或器官中与邻近组织之间形成放射性分布的差异。

3.用于显像的放射性核素或其标记物通称为显像剂(imaging agent),显像剂在机体内的生物学特性决定了显像的主要机制4.诊断和治疗用(含正电子)体内放射性药品浓集原理1)合成代谢2)细胞吞噬3)循环通路:血管、蛛网膜下腔或消化道,暂时性嵌顿。

4)选择性浓聚5)选择性排泄6)通透弥散7)离子交换和化学吸附8)被动扩散9)生物转化10)特异性结合11)竞争性结合12)途径和容积指示5.核医学仪器的基本结构:探头、前置放大器、主放大器、甄别器、定标电路、数字显示器常用显像仪器:γ照相机、SPECT、PET等。

二、分为诊断用放射性药物(显像剂和示踪剂)和治疗用放射性药物。

放射性药品指含有放射性核素供医学诊断和治疗用的一类特殊药品。

γ射线能量为:141KeV三、SPECT显像方法:1.每例检查均需使用显像剂2.给药方式:iv,po,吸入,灌肠,皮下注射等3.仪器:SPECT4.给药后等待检查时间:即刻,20--30min, 1h, 2--3h5.每次机器检查时间:1—20min6.检查次数:1—10次(一)显像的方式和种类1、静态显像:当显像剂在脏器内和病变处的浓度处于稳定状态时进行的显像,可采集足够的放射性计数用以成像,影像清晰可靠,可详细观察脏器和病变的位置、形态、大小和放射性分布;脏器的整体功能和局部功能;计算出一些定量参数, 如局部脑血流量、局部葡萄糖代谢率(参数影像或称功能影像).2、动态显像:显像剂引入体内后,迅速以设定的显像速度动态采集脏器多帧连续影像或系列影像,即电影显示;利用感兴趣区技术提取每帧影像中同一个感兴趣区域内的放射性计数,生成时间--放射性曲线。

核科学在医学上的应用

核科学在医学上的应用
例如,可以用小动物整体切片的放射自显影技术,观察标记药物
在整个动物的各个组织器官中的定位和时相变化。
二、核医学成像
核医学影像设备ECT与全身骨显像
三、放射治疗
核射线有杀伤细胞的能力(辐射消毒) 当一个细胞吸收任何形式的辐射线后,射线都可能直接与细胞内
的结构发生作用,直接或间接地损伤细胞DNA。
辐射消毒
大Co源的γ射线,
或电子直线加速器的高能电子束, 都有杀死微生物的效应,都可用于辐射消毒。
辐射消毒无须加热,故又称为“冷消毒”。许多不耐热
的药品,如抗菌素、激素、酶制剂、抗凝剂、血浆、 维生素、固醇类、咖啡因、吗啡、一些眼药膏等,最 好用辐射消毒。
另一种方法是将短半衰期的放射性同位素加到针剂中,
医学领域的应用
核医学:是指放射性同位素、由加速器产生的射线束
及放射性同位素产生的核辐射在医学上的应用
在医疗上,放射性同位素及核辐射可以用于诊断、治
疗和医学科学研究; 在药学上,可以用于药物作用原理的研究、药物活性 的测定、药物分析和药物的辐射消毒等方面。
一、放射性药物
包括体内和体外放射性药物,体内药物用于诊断治疗,体外药物
用于放射免疫分析和受体放射分析。
原理:几乎所有新药,:



①药物在胃肠道或注射部位的吸收; ②药物排出的途径及速度; ③药物在体内的转变,包括代谢产物的数目、性质和排出率;
④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在器官中或亚细胞结构内的浓集和穿透 情况; ⑤确定药物的“活性”代谢产物,并评价其药理作用
进行内部照射,以达到消毒的目的。
体外照射又称为远距离放射治疗。这种照射技术是治疗时,放疗
机将高能射线或粒子来瞄准癌肿。用于体外照射的放射治疗设备 有X线治疗机、Co60治疗机和直线加速器等。

核素治疗

核素治疗






血尿常规 甲功检查 必要时查肝功能 ECG等 对 症 降心率 心率过快 镇 静 精神紧张 详细讲解 治疗的效果 注意事项 并发症 近期 远期 填写治疗同意书

治疗剂量的确定


治疗剂量(MBq) 重量(g)×每克投与131I量/最高摄131I率 计划投与131I剂量 2.96-4.44MBq(80-120μCi)/每克 甲状腺大小和病情 决定剂量时应注意的因素 甲状腺大小 最高摄131I率和有效半衰期 严重程度 年龄 个体敏感性




适量增加 肿大明显 质硬 结节性甲状腺肿 病史长 长期服用抗甲状腺药物疗效差 有效半衰期短 首次效果不明显和重型甲亢者 敏感性差 适当减少 肿大不明显 病程短 未药物治疗 有效半衰期长 年轻人 轻型甲亢 甲亢手术后复发 首次治疗已明显改善但未痊愈 敏感性高
给药方法与注意事项

空腹 口服 2h后可进食 影响吸收 一次全量 间隔 5-7天 注意休息 防止感染和避免精神刺激 勿揉压甲状腺 2周内 禁用碘剂 溴剂 抗甲状腺药 服药后1-2天的尿液特殊处理 3-6月内避孕
紧急措施

计算错误 口服过氯酸钾 多饮水 利尿剂
200-300mg
日三次
靶向内照射治疗
由一种放射性药物
特异性地浓集到有病的部位 照射治疗 释放的射线集中在靶内 首先显像 同一放射性药物 目 的 诊断证明它在靶内的浓集 靶内照射 显像用量的多倍剂量
βα 发射体
131I 32P 153Sm 89Sr 常用 被开发应用 186Re 188Re 90Y 165Dy(镝) 俄歇电子的射程更短 能量更高 对微小的病变治疗更为合适 125I 111In 211At(砹) 发射α粒子 治疗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放射免疫治疗

核素治疗

核素治疗
⑦一周内避免与婴幼儿密切接触。交代门诊病人尿液的处理和防护方法。
⑧女性(男性)半年内不可妊娠(避孕)。
(5)综合治疗
(6)随访
近期:2-3月后定期复查、随访。
远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7)重复治疗
疗后3月,无效者重复治疗;
好转者观察3月。
6、疗效:
一般于2~3周出现疗效,2~3月症状和体征基本缓解,半年左右病情趋于稳定。
Thyroid therapy
⑤副作用:
短期:骨髓抑制、放射性胃炎、放射性唾液腺炎
远期:很少
肺纤维化(肺转移)
可能导致骨质疏松、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等
⑥效果
总体上,手术合并131I治疗效果优于单纯手术,也优于手术联合其他治疗。
目前已成为国内外经典治疗方案。
完全去除: 疗后3-6m摄131碘率<1%及无甲状腺组织显影(甲低状态下);
ATD效差、过敏或复发者。
手术禁忌、不愿手术、术后复发者;
Teff1/2大于3天。
相对适应症:
年龄小于25岁者;
甲状腺明显肿大;
甲亢合并心脏病或肝功能损伤者;
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的患者;
Teff1/2小于3天
甲亢伴恶性突眼者。
4、禁忌征:
妊娠和哺乳期妇女;
急性心梗者;
严重肾功能障碍者。
治疗模式:“手术+131-碘+thyroid”
2、治疗原理:
分化好的滤泡性和乳头状甲癌具有选择性摄131I功能。有些无摄131I功能的转移灶,在切除甲状腺后或用TSH刺激后,可诱发摄131I功能。
利用进入癌组织中的131I的β射线破坏甲癌及其转移灶,达到治疗目的。

放射性废物的处理

放射性废物的处理
99锝 18氟 131碘
半衰期6.02小时; 半衰期109分钟; 半衰期8.04天。

以上三种均为短半衰期核素,采用放置衰减的方法。所 产生的放射性废物放置10个半衰期(3个月后)后按感 染性废物处理,并进行详细登记及签字。
恳 请 批 评 指 正!
对其排泄物实施统一收集和管理。储存10个半衰期 后排入下水道系统。吸131碘患者的排泄物处理,必
须同时加入NaOH或10%K2I溶液,然后密闭存放待
处理。

气载放射性废物主要包括放射性碘蒸气,放射性气
溶胶,经高效过滤后,排入大气,滤膜定期更换, 并作为固体放射性废物处理。

我科目前所用放射性核素有三种:
排泄物。

主要包括:
含放射性的废液、用药后患者的排泄物、呕吐物 器械清洗液、 污染物洗涤水等。

包括放射性碘蒸气、放射性气溶胶。

放射性废物不能以普通废弃物的方法进行处理,要
根据废物的性状、体积、所含放射性核素的种类、 半衰期、比活度情况进行相应处理。

放射性物质对环境造成污染。

放置于周围加有屏蔽的污物桶(铅防护桶)内,不

短半衰期核素废物主要用放置衰变法处理半衰期小
于15天为短半衰期放射性核素放置10半衰期后放 射性比活度降到7.4*104/kg以下即可按非放射性
废物处理。

长半衰期的液体放射性废物应先用沉淀凝集、离子
交换等方法进行有效减容,固化之后按固体放射性 废物收集处置。

放射性废水处理主要有法 : 是用大量水将放射性废液稀释,再排入本单
位下水道。适用于量不多且浓度不高的放射性废液。

放置法 : 适用于短半衰期核素。 浓集法 : 是采用沉淀、蒸馏或离子交换等措施,将大 部分不具有放射性溶剂与其中所含的放射性物质分开, 溶剂可以排入下水道,浓集的放射性物质再做其他处理

医学放射性核素介入治疗

医学放射性核素介入治疗

h
8
2、治疗前患者准备 (1)血常规和肝、肾功能检查; (2)经X线摄片检查证实无胸腹腔内
粘连;
(3)大量积液者应抽去一定量的积液, 以免因注入胶体后短期内停止抽液 造成病人难以耐受的胀痛和气急。
3、给药方法
h
9
4、注意事项
(1)做好治疗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2)治疗中一定要将放射性胶体引入 病变部位,正确变换体位,以利于 放射性胶体在胸腹腔内分布均匀, 使病变组织受到均匀照射;
一、癌性胸腹水腔内介入治疗
恶性肿瘤发生胸腹腔转移常引起大量癌 性胸腹水的产生,非常顽固且难以消除。 放射性胶体腔内介入治疗效果良好。
h
4
(一)原理 将发射β射线的放射性胶体经穿 刺手段直接注入到有癌性积液的胸腹腔内, 这些放射性胶体经充分稀释后,将比较均 匀地粘附在胸腹腔浆膜、间质和腔内肿瘤、 胸腹水中游离的癌细胞表面,通过β射线 的辐射作用杀伤、杀死癌细胞,并导致浆 膜的纤维化及小血管和淋巴管的闭塞,从 而抑制癌细胞生长、缩小病灶以减少癌细 胞的刺激作用,最终减缓或停止积液的产 生,达到治疗目的。
(2)腹水再生成速率明显缓解,半年后需再 次治疗为良;
(3)治疗后腹水再生成速率较治疗前减少约 50%为中;
(4)治疗后腹水再生成速率较治疗前无变化 或变化不大为差。
放射性胶体Cr32PO4治疗癌性腹水疗效属 优、良级者的有效率约为63%--86%。
h
13
二、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
h
14
h
15
h
16
放射性核素介入治疗
h
1
放射性核素介入治疗是介入核医学 (interventional nuclear medicine) 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利用穿刺、 插管、植入等手段,经血管、体腔、 囊腔、组织间质或淋巴收集区,以 适当的载体将放射性核素引入靶病 变部位,对病变组织、细胞进行近 距离照射治疗的一系列方法。

武汉大学核医学整理(放射性核素治疗)

武汉大学核医学整理(放射性核素治疗)

核医学放射性核素治疗利用放射性核素及其所释放出来的射线治疗疾病的学科,又称为治疗核医学原理●放射性药物的靶向:以不同方式引入体内后,利用核素与器官或组织的亲和关系,被机体所吸收、分布,参与细胞的代谢过程。

病变细胞代谢旺盛、血流丰富,摄取放射性药物更高。

●放射性药物的辐射效应:发射γ或β射线直接照射病变组织,从而抑制或破坏病变组织细胞,达到治疗疾病目的;而正常组织或细胞摄取少,故不会产生破坏作用。

特点●原理:利用核射线治疗疾病,电离与激发引起一系列的辐射损伤,出现细胞代谢、功能与结构变化。

尤其是增殖旺盛的异常细胞对辐射比较敏感,因此其损伤作用更加明显。

●对病变组织具有选择性:病变组织功能、代谢活性高于正常组织,故比正常组织能更多选择性摄取某些放射性药物,其副作用小。

●治疗作用持久,方法安全、简便。

多数治疗仅需一次口服或注射给药,无创伤,且可重复治疗。

类型●外照射与敷贴治疗:90Y或32P敷贴器治疗某些皮肤病、术后瘢痕、眼科疾病等,90Y前列腺治疗仪治疗前列腺肥大等。

●内照射治疗①普通治疗:口服131I、32P内照射治疗、转移性骨肿瘤及嗜铬细胞瘤治疗等。

②介入治疗:腔内、动脉血管介入、组织间植入治疗等③放射性核素导向治疗:抗体介导的放射免疫治疗、受体介导的核素治疗、放射性核素肿瘤基因治疗等。

核素治疗基本原理利用核素发射出的α、β射线、俄歇电子、或内转换电子在病变组织中产生一系列的电离辐射生物效应,射线作用于组织细胞,将其能量部分或全部移交给组织,通过辐射能的直接和间接作用,使机体生物活性大分子的结构和性质遭到损害,导致细胞繁殖功能丧失、代谢紊乱失调、细胞衰老或凋亡。

达到治疗的目的。

常用的治疗用放射性核素1、α粒子发射体:●射程50~90m,约为10个细胞直径的距离。

短距离释放巨大能量,内放射治疗中有巨大潜力。

LET400倍。

●●211At(砹)和212Bi2、发射β射线的放射性核素:如131I、32P、89Sr、90Y等碘是用于标记有机物和生物大分子首选核素,可通过体外显像测定药代动力学和在病灶内的滞留时间。

核素介入治疗

核素介入治疗

核素介入治疗通过介入方法将放射性药物引入并使其集聚在病变部位中,利用放射性核素产生的辐射生物效应达到治疗目的。

一、腔内介入放射性核素治疗(一)胸腹腔内介入治疗:将放射性药物(如胶体等)注入由恶性肿瘤引起积液的胸腔或腹腔内,让其充分稀释并均匀分布。

利用放射性胶体发射的B射线对胸腔或腹腔的转移灶产生辐射生物效应,以减少或暂时停止积液的产生,达到姑息治疗的目的。

1.适应证(1)病理学检查证实有胸腹膜转移或积液中查见癌细胞;⑵反复多次胸腹腔穿刺仍有积液;(3)胸腹腔积液为渗出液;(4)胸腹腔内无大块肿瘤的存在。

2.禁忌证(1)结核、肺炎、肺栓塞、胶原血管病、外伤、心脏病、肝硬化和脾功能亢进所引发的胸腹腔积液;(2)有明显恶液质,贫血或白细胞减少者;(3)体积小的包裹性积液;(4)伤口渗液或无法关闭体腔者;(5)儿童及妊娠妇女。

3.放射性药物32p-胶体:胸腔疾病常用量为185〜370MBq(5〜IonICi)/一侧胸腔腹腔疾病常用量为370〜555MBq(10-15mCi),Au-胶体:胸腔疾病常用量为1850〜2590MBq(50〜70ιTICi)/一侧胸腔腹腔疾病常用量为3700〜5550MBq(IOo〜150ιTICi)其他如w Y胶体等也可用于恶性胸腹腔积液的治疗。

4.治疗方法:进行胸腔或腹腔穿刺,应由核医学医师与临床有关科室的医师合作完成。

(1)恶性胸腔积液的治疗方法,先进行诊断性的胸腔穿刺,病人采用坐位略向前倾,双臂抬高放在床旁桌上勿移动,然后抽取液体。

在注射32P胶体前先抽去过多的胸腔积液,最好在治疗前注射74〜IIIMBq(2〜3mCi)的伽TCS胶体,显像观察其在胸腔中是否分布均匀,有无小腔形成,以及是否注入肺内或有无支气管胸膜痿,若分布均匀则经导管注入185〜370MBq(5〜IonICi)的叩胶体,混有50m1的生理盐水,在注射部位盖上5cmX5cnι大小的棉垫和弹性绷带,防止叩胶体漏出,注射后Ih,每15min改变一下体位,持续2h〜3h为止。

核医学的原理

核医学的原理

核医学的原理
核医学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对生物体进行研究和诊断的医学技术。

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放射性同位素的选择:核医学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作为示踪剂,在体内发射放射线并通过探测器检测。

选择合适的放射性同位素是核医学的关键,通常需考虑其生物学半衰期、放射线能量及剂量等因素。

2. 吸收和分布:将含有放射性同位素的药物或物质通过注射、口服或吸入等方式引入人体后,放射性同位素会被生物体吸收和分布到不同的组织和器官中。

放射性同位素的摄入或注射剂量会根据检查目的和患者情况进行调整。

3. 探测和成像:通过放射线探测器对体内的放射性同位素进行探测和记录,形成图像。

探测器一般包括放射线闪烁晶体或固体闪烁探测器。

探测到的放射线信号会被转换成电信号,经过放大和处理后录制成图像。

4. 数据处理和分析:通过计算机对得到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图像增强、剂量校正和图像配准等。

这些处理可以提高图像质量和对异常变化的敏感性,帮助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

核医学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诊断,如癌症、心脏病、骨科疾病等。

通过核医学技术,医生可以对患者的生理、代谢
和功能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评估,帮助制定治疗方案和监测治疗效果。

临床核医学的放射防护及静脉注射方法探讨

临床核医学的放射防护及静脉注射方法探讨

临床核医学的放射防护及静脉注射方法探讨摘要:在新形势下,针对临床医学工作而言,更加关注临床核医学的放射防护等相关内容,同时对于静脉注射方法等等也高度重视,并且在实践的过程中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进而呈现出更加良好的放射防护效果,为临床核医学实现健康稳定的发展,以及对患者安全防护提供必要的支持。

结合这种情况,本文重点分析临床核医学的放射防护以及静脉注射方法等相关内容,希望本文的分析能够被相关从业者提供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临床核医学;放射防护;静脉注射方法一、引言临床核医学主要指的是充分利用放射性核素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一门学科,该学科主要包括两部分核心内容,分别是治疗核医学和诊断核医学。

在临床核医学的发展和实践过程中,会放射很多的放射性核元素以及相关射线等等,对于医生、患者等等可能造成一定程度的辐射或者毒副作用等。

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充分做好相对应的放射防护工作,同时在静脉注射等方面也要高度重视,进行严格的质量把关和安全防范,进而体现出应有的防护效果。

在放射防护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有效执行,进而充分避免相关人员工作过程中可能受到的危害。

监督管理措施二、临床核医学的放射防护措施2.1进一步有效确立系统完善的防护管理制度。

在实际的放射防护过程中,所涉及的内容众多,相关环节十分琐碎并且有严格的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更系统完善的放射管理制度。

按照制度的要求确保相关设施设备以及工作环境必须符合放射诊疗的许可要求,同时相关人员要具备应有的资格证书,并且充分明确自身的职责和任务要求,为各项放射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保障。

要着重做好各类档案的储存管理工作,由专人进行负责,按照规范化的防护制度要求推进各项工作。

同时要按照制度的内容定期做好培训和健康检查工作,严格按照相对应的检查结果,对于相关人员进行有效的人力资源匹配。

也要构建质量监督管理机构,在监管制度的推进作用之下定期做好工作环境的放射防护监测和检查工作,匹配高质量的检测仪器,以此充分满足放射防护要求。

《核医学》教学大纲

《核医学》教学大纲

《核医学》教学大纲(供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使用)(依据全国统编教材第六版修订)核医学教研室修订二00六年十二月一、前言核医学(Nuclear medicine)是将核技术应用于医学领域的一门学科,是用放射性核素诊断、治疗疾病和进行医学研究的医学学科;核医学是现代医学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国家核医学工作已普及到县级医疗机构,因此,在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设立核医学课,作为必修课,对培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科班本课程大纲以总学时为29学时理论课编写。

采用卫生部规划教材高等医学院校教材:《核医学》第6版(李少林主编)的内容为基础,参阅近年来出版的有关参考资料中的最新专业知识。

教学内容力求简洁明了,结合实际,以应用最广的项目和本学科的特色例题教学。

二、理论内容和要求第一章绪论与核医学基础【目的要求】1.了解核医学概念、在临床上的地位,主要内容及发展史;掌握核医学的基础知识,为学好临床核医学打好基础。

2.了解核医学仪器的基本原理,掌握探测器构造及与其他影像仪器的异同点;掌握放射性药物的来源及质量控制。

【教学内容】第一节绪论1.核医学概念⑴核医学定义⑵核医学研究的内容⑶医学的学科分类2.核医学的发展史⑴50年代至今的基本状况⑵仪器的发展⑶放射性药物的发展3.核医学的临床地位第二节放射性衰变基本知识1.原子核结构2.核素的基本概念及分类⑴核素、同位素及同质异能素⑵核素的分类3.放射性衰变⑴核衰变⑵核衰变规律⑶放射性活度⑷常用辐射量①照射量②吸收剂量③当量剂量第三节核医学常用仪器1.核医学仪器基本原理、类型及其构造⑴基本原理⑵电离效应⑶荧光现象⑷感光作用2.基本结构⑴射线探测器构造⑵电子测量装置的配备3.常用的核仪器⑴测量用⑵诊断用⑶防护用4.显像仪的性能简介及特点⑴γ照相机⑵ ECT⑶与其他影像设备的区别和影像特点第四节放射性药物1.放射性药物概念2.放射性药物的分类3.放射性药物的特点4.放射性药物使用要求5.核素发生器第二章核医学工作中的辐射防护知识【目的要求】1.掌握辐射防护的原则和措施。

核医学科核素用量计算公式

核医学科核素用量计算公式

核医学科核素用量计算公式核医学是一门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来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学科,核素用量计算是核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正确的核素用量计算可以确保患者得到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患者和医护人员的辐射损伤。

在核素用量计算中,需要考虑患者的体重、病情、病灶位置等因素,以及核素的半衰期、放射性活度等参数。

下面我们将介绍核素用量计算的基本公式和方法。

核素用量计算的基本公式如下:核素用量(MBq)= 患者体重(kg)×每单位体重的放射性活度(MBq/kg)。

其中,每单位体重的放射性活度是根据核素的特性和病情来确定的。

一般来说,不同的核素对应着不同的放射性活度。

例如,对于甲状腺扫描,通常使用的核素是碘-131,而对于骨扫描,则常用的核素是锶-89或甲磺酸钠。

在实际应用中,核素用量计算还需要考虑到核素的半衰期。

核素的半衰期是指放射性同位素衰变到初始活度的一半所需的时间。

根据核素的半衰期,可以计算出核素的有效半衰期,从而确定给药时间间隔。

核素的有效半衰期(Teff)可以用以下公式来计算:Teff = T1/2 / ln2。

其中,T1/2为核素的半衰期,ln2为自然对数的底数。

在核素用量计算中,还需要考虑到患者的病情和病灶位置。

不同的病情和病灶位置需要不同的核素用量。

例如,对于甲状腺癌患者,需要根据病情和病灶位置来确定碘-131的用量。

对于骨转移患者,需要根据病情和病灶位置来确定锶-89或甲磺酸钠的用量。

在实际应用中,核素用量计算还需要考虑到患者的肾功能和肝功能。

肾功能和肝功能不良的患者需要减少核素的用量,以避免对肾脏和肝脏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在核素用量计算中,还需要考虑到患者的年龄和性别。

不同的年龄和性别对核素的代谢和排泄有一定影响,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和性别来确定核素的用量。

总之,核素用量计算是核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正确的核素用量计算可以确保患者得到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患者和医护人员的辐射损伤。

放射性核素治疗

放射性核素治疗

90Y-microspheres 90Y-McAb 90Y-McAb 131I-MIBG
西 京 医 院 核 医 学 科
Department of nuclear medicine
给药方式及举例
口服 静脉注射 腔内注入
131I治疗甲亢 89Sr或153Sm治疗骨转移癌/放射免疫治疗
放射胶体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骨关 节疾病 103Pd、125I粒子治疗恶性肿瘤 组织间置入 术中置管注入 核素玻璃微球治疗恶性肿瘤 核素防治PTCA术后再狭窄 敷贴 βˉ源敷贴治疗毛细血管瘤
High Low Intermediate Rare
Low Intermediate Least favourable Low but significant mortality and morbidity
Low (dose-related) Intermediate(doserelated) Simple and cheap Rare
核素是个好东西!
西 京 医 院 核 医 学 科
Department of nuclear medicine
治好了我 老爸的甲亢! 老爸的甲亢!
西 京 医 院 核 医 学 科
Department of nuclear medicine
• 我科经验(总结784例) 以每克甲4.075.18 MBq(110-140µCi)较为合适 • 最高吸碘率数据,最好用近日测得的 结果(有10%患者一周吸131I率可相差 30-40%)
西 京 医 院 核 医 学 科
Department of nuclear medicine
放射性核素治疗的临床应用
西 京 医 院 核 医 学 科
甲亢三种疗法的比较

核医学注射流程

核医学注射流程

核医学注射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核医学注射流程一、准备工作阶段。

在进行核医学注射之前,有诸多细致的准备工作需完成。

医院核医学科放射性药物操作防护制度

医院核医学科放射性药物操作防护制度

医院核医学科放射性药物操作防护制度
一、操作放射性药物应在高活区内进行,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药物使用前应有屏蔽。

二、给药时应使用注射器防护针套。

难以屏蔽时应缩短操作时间。

操作放射性药物应在衬有吸水纸的托盘内进行,工作人员应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三、放射性碘化物操作应在通风橱内进行,操作人员应戴铅围脖注意保护甲状腺。

四、操作中一旦发现有地面污染或操作人员体表污染除向领导汇报外,应立即用测定仪测定剂量,封闭及圈划污染区域,并经领导同意后采取相应措施,予以清除,旨在减少放射性强度,污染区域要求标明(包括日期,剂量,核素种类)。

五、在控制区和监督区内不得进食、饮水、吸烟,不得进行无关工作及存放无关物质。

六、工作人员操作后离开工作室前应洗手和作表面污染监测,若其污染水平超过相应的导出限值则应采取去污措施。

七、从控制区取出的任何物件都应进行表面污染水平监测,以保证超过有关导出限值的物体不携出控制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医学诊疗中的给药方法及防护护理首席医学网 2011 年 07 月 11 日 21:00:46 Monday作者:吴晔珏,朱瑞森作者单位:200233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核医学科加入收藏夹向本刊在线投稿【摘要】 目的核医学作为一门利用开放型放射性核素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学科,在现代医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诊疗中首要过程就是要将放射性核 素及其标记化合物通过一定途经引入人体,因药物具有放射性,对人体具有一定的损害,故全文主要从给药途径的分类、注射器的选择和防护护理三方 面进行了综述。

给药途径根据检查的不同部位与要求,有口服给药、雾化吸入、皮下或组织间隙注射、静脉注射、蛛网膜下腔注射及脑室注射、局部注 射;目前注射器的选用主要为玻璃注射器、一次性塑料注射器、一次性双通注射器和三通注射器;防护护理主要包括注射过程中和注射后的防护护理以及特 殊人群的防护护理。

【关键词】 核医学;给药途径;防护 核医学作为一门利用开放型放射性核素诊断和治疗疾病学科,在现代医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诊疗中首要过程就是要将放射性核素及其标记化合 物通过一定途经引入人体,如口服、吸入和注射等。

现将核医学诊疗中的给药方法及防护护理综述如下。

1 给药途径 1.1 口服给药目前一般在 131I 核素治疗中运用。

1.1.1131I 胶囊 131I 胶囊多用于甲亢治疗,要求患者将 131I 胶囊和冷开水一同吞服。

部分医院也用 131I 溶液稀释治疗甲亢。

1.1.2131I 溶液 131I 溶液多用于甲状腺癌的大剂量给药,需要工作人员将 131I 溶液稀释到适量的冷开水中,立刻给患者服用。

若剂量较大,可考虑 分次口服,首次给药应遵循最大安全剂量原则,防止产生钝抑显像[1]。

1.2 雾化吸入用于肺通气显像,置雾化器于工作状态,将 99mTc-DTPA 溶液 3ml 注入喷雾器中,使患者只经口含通气道管端呼吸,在安静状态下吸 入雾化的放射性气雾。

食道内剩余的放射性颗粒,用漱口水和饮水洗净后再显像[2]。

1.3 注射是所有给药途径中最主要的一种,可按注射部位的不同进行分类。

1.3.1 皮下或组织间隙注射淋巴结及淋巴管显像需要进行皮下或组织间隙注射,要求针尖刺入皮内时回抽不能有血,否则显像剂进入血管后,淋巴结 及淋巴管显像不佳,并嘱受检者主动活动注射肢体或按摩,利于显像剂回流[3]。

1.3.2 肌肉注射一般不采用。

1.3.3 静脉注射此种方法应用最多。

1.3.3.1 普通静脉注射用吸有药物的注射器连接普通注射针头行静脉穿刺,见回血后注入药液,拔针。

要求将所用显像剂全部注入静脉内,尽可能避 免外渗。

如果显像剂外渗,一方面使影像出现注射部位的放射性浓聚,可影响病灶的显示,另外,某些含 β 射线的显像剂外渗可产生局部红肿等反应, 甚至可能造成局部组织坏死。

目前很多核医学科采用两步注射法。

用注射器抽吸生理盐水 5~6ml,连接头皮针,于皮肤消毒后行静脉穿刺,见回血后注 入 1~2ml 生理盐水,确认针头在静脉内然后外固定,注入显像剂,再将余下 3~4ml 生理盐水注入冲管,拔针。

此法安全、准确,尤其适用于多次化疗后 表浅静脉穿刺难度大的病例[4]。

1.3.3.2“弹丸”式静脉注射有别于普通静脉注射。

在核医学检查项目中,动态显像需要在静脉穿刺后,用尽可能短的时间将显像剂快速推入静脉内使显 像剂在静脉内形成一“弹丸”状药物团块。

“弹丸”注射的方法较多,常用的有止血带法和三通法。

止血带法是在肘部注射部位上方 2~3cm 处扎紧止血带,经 贵要静脉穿刺,确认无误后松开止血带,然后以最快速度推入显像剂。

如果局部血管细或脆性大,可先缓慢注入显像剂后再松开止血带。

三通法注射是 应用一个三通装置,将显像剂预先推注于三通前端连结的导管中,然后用 10~20ml 生理盐水加压推注,冲击导管中的显像剂,以“弹丸”形式注入。

三通 法注射的“弹丸”成功率较止血带法高,且易于防护,减少工作人员的照射剂量[5]。

1.3.3.3 持续静脉滴注进行下肢深静脉显像时,开启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SPECT)进行显像,为使静脉显像清晰,需持续足背静脉注射, 在显像时间内使静脉内始终有显像剂存在。

目前较为普遍的下肢深静脉显像为:患者取仰卧位,SPECT 探头对准双下肢,在足背静脉穿刺点近心端绑扎 止血带,双侧均建立静脉通道,同步注射 99mTc-MAA,并立即行动态采集[6],在整个采集过程中需保留静脉通道。

131I-MIBG 治疗嗜铬细胞瘤,由于 131I-MIBG 在治疗过程中破坏肿瘤细胞的同时,可能会使体内的肾上腺素大量释放,故需缓慢滴注,一般 100mCi 要在 90min 内完成,滴注期间要密切 观察患者血压及心率,必要时可采用心电监护仪[7]。

1.3.4 蛛网膜下腔注射及脑室注射主要用于诊断与脑脊液循环通路有关的疾病。

在无菌条件下常规行蛛网膜下腔穿刺或脑室穿刺,收集缓慢流出的脑 脊液将显像剂 99mTc-DTPA 稀释至 2ml,再缓慢注入蛛网膜下腔或脑室,拔出穿刺针后包扎固定,患者须平卧。

成功的穿刺对显像至关重要,为避免注 射因素对显像效果的影响,腰穿时应尽量减少创伤,选用细穿刺针(22 号),取出穿刺针后应延长对针孔的压迫时间,以减少外渗[3]。

1.3.5 局部注射如关节腔、胸腔、腹腔注射,多用于放射性胶体 32P 治疗关节滑膜炎、恶性胸腹水及肿瘤。

1.3.5.1 关节腔内注射治疗多用于人体滑膜组织含量最多的膝关节注射,也可在踝关节注射。

穿刺部位选择:选择关节间隙最清晰的部位,并应避开 破损及感染灶。

严格无菌操作。

穿刺时以利多卡因进行皮肤及皮下局部麻醉。

针刺入关节腔后适量抽出关节液以减低关节腔内之压力以利 32P 胶体顺利 注入。

穿刺后以无菌纱布敷帖针眼。

注意不要使核素溢出腔外,否则可引起局部组织的损害[8]。

1.3.5.2 胸腔注射先将 32P 胶体(5~10mCi)用无菌生理盐水稀释并保温于 37℃中备用。

患者做胸腔穿刺抽取胸水,然后吸取 50ml 含 32P 胶体的生理 盐水通过导管注入胸腔内,注药后嘱患者经常变换体位,使溶液在胸腔内充分均匀分布[9]。

1.3.5.3 腹腔注射先将 32P 胶体(10~20mCi)注入 500ml 无菌生理盐水中摇匀并保温于 37℃中备用。

直接通过腹腔穿刺注药, 有腹水者尽量抽取腹水, 再注入药物。

注药部位应选在腹部髂前上脊与季肋之间的腋前线上,注药后 24h 内反复将患者头高、脚高、左右侧卧、以使药物在腹腔内均匀分布。

若 有腹腔导管,则通过导管注入 32P 胶体溶液[9]。

2 注射器具的选择 2.1 玻璃注射器其优点是注射时手感好,放射性核素残留较少。

这类注射器具现已基本不用,仅在特殊情况下使用,如穿刺。

2.2 一次性塑料注射器其优点是使用较玻璃注射器简便,使用后可直接弃入专用废物池内(注意:应有专人回收,不应与其他使用后的一次性塑料注 射器混放)。

缺点是手感较玻璃注射器差, 且放射性核素残留明显较玻璃注射器为多, 这主要是塑料对放射性物质有较强的表面吸附能力所致, 如注射 133Xe 生理盐水勿使用塑料注射器,以免显像剂被吸附,影响显像质量,应使用玻璃注射器[10]。

2.3 一次性双通注射器该注射器的优点是简单易行。

一边装入生理盐水,另一边装入显像剂,连接一蝴蝶式头皮针,适用于静脉穿刺有难度的“弹丸” 式注射。

2.4 三通注射器在需要进行“弹丸”式注射时使用,可提高注射的成功率。

3 防护护理 3.1 注射过程中的防护护理 3.1.1 工作人员的放射防护由于注射的不同药物具有不同的放射性,故在注射时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穿铅防护衣、戴铅眼镜和铅帽,注射窗口 设铅板和铅玻璃,注射器在运送时放置在铅槽或铅盒内,注射时可在注射器上加专用铅防护套等。

3.1.2 遵循放射性物质操作规程尽可能避免或减少放射性照射及污染。

在抽取及注射药液时,应确认注射针头与注射器安装紧固,否则易引起药液溅 出,造成放射性污染。

排出注射器内空气时,应在抽取相应药物后未拔出针头前在瓶内进行,以避免污染别处。

3.2.3 注射部位为了避免放射性药物外渗产生不必要的污染,注射时选择穿刺成功率比较大的静脉。

注意应避开病变及所需检查部位。

骨显像时,注 射点要选择远离病变部位的静脉或健侧肢体[11]。

3.2 注射后的防护护理 18F-FDG 注射后,要求受检者饮水、静躺、保暖、保持安静;骨扫描注射后要求多饮水、多排尿;全身扫描前要求受检者排尿以 免膀胱放射性对图像诊断的干扰,导致假阳性。

注射后所用的注射器及有关物品必须按放射性废物处理办法严格操作,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照射。

核素显 像检查者,注射后离显像检查一般有一段间歇期,需要患者在专门候检室等待,嘱咐患者不要随意远离自己的座位,要尽量减少患者之间的相互照射。

放射性核素治疗的患者在注射后短时间内,应尽量减少与周围人群的密切接触,尤其要避免与儿童及孕妇的接触。

3.3 特殊人群的防护护理3.3.1 儿童对儿童进行核医学检查时应尽量减少其所用剂量,以降低射线的损伤。

具体公式为儿童用量=成人剂量×系数(年龄、体重或体表面积),系 数可由儿童给药系数表查出[12]。

对于烦躁患儿,尤其年龄小于 2 岁者,静态显像可在注射显像剂后 15~30min 给予镇静剂,动态显像则应先给予镇静剂 以利于显像的顺利进行[5]。

多数患儿取仰卧位,注射部位不应和被检查部位重叠,婴幼儿做脑显像时不宜在头皮静脉处注射。

3.3.2 育龄期妇女给育龄妇女注射前应询问其是否怀孕及哺乳。

胚胎和胎儿对辐射敏感,且放射性药物可能通过乳汁排出,因此,妊娠期和哺乳期妇 女,对多数放射性药物均属禁忌[13]。

哺乳期妇女如必须进行核医学检查,应在注射放射性药物后暂停止哺乳,并与婴儿隔离,至体内放射性降至安全水 平方可与婴幼儿接触。

4 小结 核素显像检查被更多临床应用于诊断同时,也提高了对核素显像方面的护理的要求。

掌握适当的注射方法、部位及时间,对保证诊疗的质量具有重 要的意义。

此外由于核医学应用的药物具有一定放射性的特殊性,严格执行放射性防护操作规程及自身与患者的防护措施,就能避免可能发生的危害或 将其减至最小程度。

在整个核医学诊疗的护理方面,还有很大空间有待发展,包括注射技巧及更人性化的服务,还要继续摸索寻找更好的方式、方法。

【参考文献】 1Derey TW,Paul GG.Role of 131I in the treatment of well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J Gurg Oncol,2005,89:114-121. 2 苏少弟.11 例核素肺通气/肺灌注显像诊断肺栓塞的观察和护理.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1):61-62. 3 陈绍亮.核医学.上海:科学出版社,2003:205-206. 4 冯祝玲,张伟光,潘翠芳.放射性药物两种注射法的对比研究.中华护理杂志,2001,36(1):58. 5 方瑞英. 实用核医学显像技术.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6:176-178.6 敬兴果,罗加,梁纬蓉.核素 99mTc-MAA 下肢深静脉造影的临床评价. 重庆医学,2000,29(2):144-145. 7Brian H,Kushner MD.Neuroblastoma: A Disease Requiring a Multitude of Imaging Studies.J Nucl Med,2004,45:1172-1188. 8 李利.32P 关节腔内注射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及护理.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3,21:1919-1923. 9 上海市卫生局中华医学会上海市分会.医学影像学诊疗常规.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437-438. 10 梁正路,周绿漪,柴力.放射线药物在塑料注射器中的残留.中华核医学杂志,1996,16:124. 11 陈尔秀,刘清娥,雷雅梅.SPECT 全身骨显像的护理.实用医技杂志,2005,12(2):378-379. 12 刘保平,孟玉葆,孙秉奇.SPECT 临床应用手册.郑州: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1996:188. 13 谭天秩.临床核医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187-188. (本文编辑:石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