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阅读阶段的要求
文献结果阅读注意事项
文献结果阅读注意事项
1. 确定研究目的:在阅读文献之前,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研究目的和问题。
这样可以帮助你有针对性地选择和阅读相关文献。
2. 选择合适的文献来源:确保所选文献来源可靠、权威,以保证所获得的信息准确无误。
可以选择学术期刊、会议论文、专著等。
3. 了解文献结构:熟悉文献的基本结构,如摘要、引言、方法、结果、讨论等部分,有助于快速找到所需信息。
4. 注重关键词:在阅读文献时,要注意关注与自己研究相关的关键词,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献内容。
5. 做好笔记:在阅读过程中,要做好笔记,记录关键信息、观点和引用。
这有助于后续的文献综述和撰写论文。
6. 批判性思考:在阅读文献时,要保持批判性思维,对作者的观点和方法进行评估。
同时,要关注研究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
7. 对比分析:阅读多篇相关文献后,可以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不同研究之间的异同点,以便更好地理解研究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8. 及时更新:定期查阅最新文献,了解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以便及时调整自己的研究方向和方法。
9. 学会应用:将所阅读的文献知识应用到自己的研究中,提高研究质量和水平。
10. 保持耐心和毅力:阅读文献是一个耗时且需要专注的过程,要保持耐心和毅力,逐步积累知识和经验。
简述文献阅读的方法
简述文献阅读的方法
简述文献阅读的方法?
阅读文献主要分为3个阶段:
一、判断论文是否值得读)
1、读标题和关键词推测这篇论文的大致主题和内容,以此判断自己是否感兴趣或者是否需要
2、读摘要。
摘要会说明论文的基本内容、方法特色、主要贡献,是整篇论文内容的浓缩,非常重要。
3、看结论。
跳过前言、实验的方法等部分,直接看作者得出的结论,如果结论和你不是很相关,同样地舍弃这篇论文。
二、读论文
1、读图表和数据。
在查看实验细节之前,先花点时间看下图表和数据。
2、读引言。
引言的功能是介绍研究的背景,以及在这个背景下这篇论文想解决的问题和它的重要性。
3、读结果和讨论。
结果和讨论是论文的核心,值得花费大部分时间来阅读。
4、读实验。
这是论文中最晦涩难读的部分,所以要放在最后。
当这部分需要仔细阅读,了解作者究竟做了哪些工作,怎么做的,阅读速度肯定要慢下来,花更多时间。
三、做笔记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读完论文后还需要认真做笔记。
一份好的笔记,可以帮你把一篇论文的重要内容全部“偷走”。
这样下次只需要看自己的阅读总结即可,不需要再对论文进行重新阅读。
阅读文献需要抓牢五个要点
阅读文献需要抓牢五个要点如何看文献,各位虫子们已经纷纷道出了自己的心得体会。
我在看文献的过程中,始终注意抓住五个要点。
这五个要点是——1. 作者所做实验的内容2. 实验方案及所用到的方法、手段3. 实验结论与分析4. 实验中存在的不足5. 作者的实验思想在这五个要点中,后两个更加重要,尤其是最后一个:找到人家实验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也就找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当你透过字里行间把握了作者的实验主导思想,就可以对实验方案进行高屋建瓴地分析与取舍了。
抓住这五个要点,对于想在短时间内快速了解某方面工作现状来说,更是作用巨大;对于写综述文章来说,也是非常有效的手段。
所以,总结起来,这种方法的特点就四个字:简便,高效!呵呵,这仅是个人感受,大家若不认同也别批哦,俺脸皮薄。
欢迎大家聊一聊自己的方法,互相促进一下!文献阅读心得文献阅读心得研究论文阅读的原则与四种境界:记得看过一个留美学生的一篇文章,意思是说,只要自己肯下功夫,通过阅读文献(主要是研究论文),在研究条件许可的前提下,即使没有高水平的导师,一样可以做出不同凡响的研究论文。
我想,其关键就在于通过研读文献,可以得到许多信息,从而启迪自己对思维。
下面本人就研究论文的阅读原则与境界,谈谈一点看法与心得。
我想,研读研究类文献,达到了以下四种境界,就不怕做不出原创性的研究,就不怕达不到目标。
研究论文的阅读三原则:1. 阅读高水平刊物登载的文章,也就是说研读影响影子高的刊物上的研究论文。
刊物主要有两类。
一是综合类科学论文刊物如Science,Nature。
一是专业类刊物。
2. 主要采取精读的方式。
使用这种方式时,要做读书笔记。
重点记录自己的想法。
通过这一方式重点是了解研究者采取了什么巧妙的实验路线和实验设计方案。
3. 大量阅读,即泛读。
主要采用阅读摘要的方式进行。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自己了解某一领域的研究现状。
由于研读者获取和挖掘信息的能力不同,阅读研究论文会达到不同的境界:境界一:“知事”“知事”,是指了解所读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果,即英文中的“What had been done? What was the result”。
复试文献阅读
复试文献阅读
复试文献阅读是指在进行科学研究或学术研究时,对相关的学术文献进行深入阅读和分析的过程。
在进行复试文献阅读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确定研究领域和主题:在开始阅读文献之前,需要确定自己的研究领域和主题,有针对性地寻找相关的学术文献。
2. 选择高质量的文献:在选择文献时,需要选择高质量的学术期刊、会议论文、学位论文等,尽量避免选择质量不高的文献。
3. 深入阅读和分析:在阅读文献时,需要深入阅读和分析,理解文献的主要观点、研究方法、实验设计、数据分析等内容,并做好笔记和总结。
4. 比较和分析不同文献:在阅读多篇文献时,需要比较和分析不同文献的观点、方法、结果等内容,找出其中的异同点,并分析其原因和影响。
5. 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思考:在阅读文献时,需要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思考,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思路和方法。
总之,复试文献阅读是进行科学研究或学术研究的重要环节,需要认真对待,深入阅读和分析相关的学术文献,为自己的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依据。
分析一篇文献的方法
第三节文献的阅读与分析研究者搜集了大量与课题相关的资料之后,接下来的工作便是阅读、整理、记录和分析文献。
一、文献的阅读与记录(一)文献阅读的原则与方法为提高文献阅读的效率与效果,掌握文献阅读的原则与方法是十分必要。
11.文献阅读的原则(1)计划性原则把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大概浏览一下,根据数量、难度和性质,以及研究课题完成的总体安排和进度做一个具体的阅读计划。
这有助于研究者养成高效率阅读和善于控制阅读时间的良好习惯。
(2)顺序性原则阅读文献要遵循一定的次序,一般应首先看原始文献,后看综述文献;先看近期文献,后看远期文献;先看中文文献,后看外文文献;先看书籍文献,后看报看文献;先看理论文献,后看应用文献;先看重要文献,后看次要文献等。
(3)批判性原则研究过程离不开已有文献的帮助,但研究者却不应毫无批判地迷信于文献,要具有科学的探究意识和怀疑精神,坚持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待已有的成果,对其选题意义、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研究过程、论证逻辑和结论的得出等多问几个为什么,以发现不足和空白,为自己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4)交替性原则在查阅文献资料的过程中,研究者并不是将所需的文献全部搜集完成之后才制定阅读计划并着手进行阅读的,而且文献的搜集工作也不是一劳永逸的,搜集文献和阅读文献的工作往往是同时或交替进行的。
当从已有的文献中受到了启发,需要新的文献资料辅助时,就必须着手查找新的相关资料,以弥补已有文献的不足。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研究的不断深入,也需要不断扩展文献的查阅范围,增补最新的研究文献。
2.文献阅读的方法阅读研究文献的方法一般有浏览、粗读和精读三种。
这三种阅读方法各有所长和不足,对于研究工作者阅读分析文献来说,均为非常有用的方法,都应当很好地掌握,并善于在研究过程中综合、灵活地运用。
(1)浏览浏览就是把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快速地翻阅一遍,目的是对文献的内容、价值和相关性有个初步的认识和判断,并据此对文献进行分类和排序:把相关性高和有价值的资料放在一起,以便对1谢春风,时俊卿主编《新课程下的教育研究方法与策略》,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文献阅读三步法
文献阅读三步法研究者阅读文献通常因为如下几个原因:为了会议或者课堂而回顾知识;保持在本专业的前沿性;或者为研究新的领域进行文献查询。
一个典型的研究者每年会在阅读学术文论上花费上百小时的时间。
学习如何高效地阅读论文这一技能很重要,但也很少会被教。
因此,研究生们开始只能从自己的尝试以及错误中去汲取教训。
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浪费了太多的努力,并常常感到挫败感。
多年以来,我一直使用一种简单的三步阅读法,使我对论文内容在大致把握前不会纠结陷入到细节里。
通过它,我可以估计阅读一系列的论文需要多长的时间。
不仅如此,我还能根据我本身的需要以及所拥有的时间来调整阅读的深度。
本文阐述了这个方法以及如何使用此方法进行文献查询。
三步阅读法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你应该将论文分为三步阅读,而不是一股脑从头读到尾。
每一步都在之前的基础上,完成具体的阅读目标:第一步使你把握全文的主旨思想,第二步领会论文内容,而不是细节,第三步帮助你深度理解论文内容。
第一步第一步是快速浏览全文,对全文有大体把握。
你也可以决定是否需要进行下面的两步。
这个步骤应花5至10分钟,并且涵盖以下内容:1.仔细阅读论文标题、摘要、简介2.阅读每一章以及每一节的开头,忽视其他部分3.如果有数学推导内容的话,扫一眼以了解背后的理论基础是什么4.阅读结论5.扫一眼参考文献,注意一下哪些你已经读过了在第一步的最后,你应该能够回答出下列五个“C”问题:1.分类(Category):论文属于哪一类别?属于方法论,还是对现有系统的分析,亦或是对研究模型的描述?2.背景(context):论文有哪些其他的相关论文?分析问题所用的理论基础是哪一种?3.正确性(Correctness):论文所做的假设是否有理有据?4.贡献(Contribution):论文的主要贡献是什么?5.明确性(Clarity):论文写得好吗?使用此方法,你可以选择不继续深入阅读(并且不用再打印出来,节省纸张保护树木)。
文献阅读的方法
文献阅读的方法第一,文献阅读不能拿来文献不管三七二十就将其全文读下去,看文献的次序是先看看摘要,看看摘要中最后面的两到三句话,看看是否跟自己的研究方向相关;然后看看参考文献,如果参考文献中10篇有九篇都不是近五年的文章,也就没有必要看了,这种文章没有跟进最新研究动态的,能给的提示不多;看完参考文献了,就看引言,看看引言中是怎么阐述其研究思路的,是怎么得出要做所做研究的想法的。
觉得以上三个都比较的合乎自己的研究方向,那么就开始全面的仔细的阅读全文。
仅仅看摘要称为略读;仔细看完参考文献和引言是概读;将全文看完,并且在看其试验时对照其试验数据与图片进行自己的分析,然后用自己的分析与文献所阐述的分析进行对比,这样的阅读叫做详读;详读了一篇论文后发现,有很多不懂的概念,有很多的疑问,也有很多的思路,并且根据自己在读这篇文献时的问题和想法,展开来查看其他的相关文献和书籍,以便弄懂相关概念和问题,这就是对一篇文献进行了精读。
第二,看文献的四个阶段,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对于刚刚开始接手一个课题方向什么也不知道的情况下,所查到的头几篇文献都是作为精读的,如果能查到一到两篇跟自己所做方向相关的综述文章,肯定要进行精读,力求完全吸收,弄懂这个领域内所涉及到的概念、术语、研究现状和日后的研究方向等,接下来就似乎进入详读阶段,详读的文献以综述文章所综述的研究性论文(也就是有试验和试验分析的论文),详读的过程就是弄懂所研究领域的一般性试验研究方法,与已有的试验分析范式和思路,以及一般性的分析思路,同时也要把握住研究者进行相关的研究的思路和原因,也要开始提出问题,如何提出问题呢,很简单,那就是抓住所看论文的结论进行反问,想想结论是否有一定的局限性和条件性,想想几个研究论文所说结论之间的不同以及内在的发展,或者是根据实验室已有的硬件设计如果要做重复性试验该如何做,如果更改了试验方案会带来什么问题,如果更改试验方式又会有什么地方与所看论文的试验结果有不同,反正第一阶段的详读后以产生了自己的研究思路为终止。
文献阅读应遵循的原则
文献阅读应遵循的原则文献阅读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和重要环节,准确、全面、系统地阅读文献对于科学研究的进展至关重要。
文献阅读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明确阅读的目的和任务。
在进行文献阅读之前,需要明确阅读的目的和任务,根据研究领域和具体课题确定阅读文献的范围和要求。
明确目的和任务有助于提高阅读效率和质量,同时也能够更好地指导后续的研究工作。
第三,有目的性地阅读文献。
在进行文献阅读时,需要有明确的目的和问题,有针对性地查找和阅读相关文献。
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领域和课题确定文献的相关性和重要性,在文献中找出与自己研究问题相关的部分进行深入阅读和分析。
第五,批判性地评价和分析文献内容。
在阅读文献时,需要保持批判性的思维,对文献中的观点和结论进行评价和分析。
可以提出问题和质疑,比较和对比不同文献中的观点和结论,找出他们的共同点和差异性。
同时,也要注意文献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对文献的结论和方法进行客观的评价。
第六,综合和总结文献研究成果。
在阅读和分析一定数量的文献之后,可以进行综合和总结,形成自己对于该领域的理解和认识。
可以将不同文献中的观点和结论进行整合和梳理,形成对于该领域的综合性理论或理念,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指导和参考。
第七,及时更新和补充阅读内容。
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发展,领域内的文献也在不断增加和更新,因此需要及时更新和补充阅读内容。
可以通过关注学术期刊、会议和科研机构的网站,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动态;也可以通过参加学术会议、研讨会等活动,与同行专家和研究者交流和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
总之,文献阅读是科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环节,需要有目的性和系统性地进行阅读,整理和归纳文献信息,批判性地评价和分析文献内容,形成自己的理解和认识。
同时,也应该不断更新和补充阅读内容,与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动态保持同步,为科学研究提供有效和有益的支持。
文献的阅读原则
文献的阅读原则在进行文献阅读时,我们需要遵循一些原则,以提高阅读效果和理解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重要的文献阅读原则,帮助读者更好地进行文献阅读和理解。
一、充分准备在开始阅读文献之前,我们需要充分准备。
首先,确定阅读的目的和范围,明确自己所关注的问题和需要解决的疑惑。
其次,了解相关背景知识和前沿研究,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献内容。
最后,选择合适的文献来源和阅读工具,确保能够高效地获取和阅读文献。
二、精读与略读相结合在阅读文献时,我们可以采取精读和略读相结合的方式。
对于重要的文献,我们可以进行精读,逐字逐句地阅读并理解其中的细节和观点。
对于一些次要的文献或用于了解背景的文献,我们可以采取略读的方式,快速浏览文献并提取关键信息。
三、理解文献结构文献通常由引言、方法、结果和讨论等部分组成。
在阅读文献时,我们需要理解这些部分的功能和内容,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献的整体结构和作者的观点。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阅读文献的摘要和关键词,快速了解文献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四、注意文献的逻辑关系文献中的观点和论据通常具有逻辑关系,我们需要注意这些关系,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献的内容。
例如,作者可能会通过实验结果来支持自己的观点,或者通过引用其他研究来加强自己的论证。
在阅读文献时,我们需要注意这些逻辑关系,以便更好地理解作者的观点和论证过程。
五、批判性思考在阅读文献时,我们需要保持批判性思维,不仅仅是passively 接受作者的观点和结论。
我们可以提出问题、提出质疑,并与作者的观点进行对比和辩论。
通过批判性思考,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文献的内容,并发现其中的不足和问题。
六、记录和整理在阅读文献时,我们需要及时记录和整理阅读过程中的重要观点和信息。
可以使用笔记本、电子表格等工具,将阅读过程中的关键内容进行整理和归类。
这样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献,还可以方便我们后续的学习和研究。
七、及时交流和讨论阅读文献是一个与他人交流和讨论的过程。
我们可以将阅读的文献和观点与他人进行分享和讨论,以便获取更多的观点和建议。
文献阅读教学计划
文献阅读教学计划一、背景介绍文献阅读是学生的重要素养之一,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学术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学生在文献阅读上的表现普遍较为薄弱。
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文献阅读能力,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文献阅读教学计划势在必行。
二、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文献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准确把握文献的核心思想和信息。
2. 培养学生对文献内容进行分析和综合的能力,能够深入思考和发现文献中的问题和研究价值。
3.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学术写作能力,能够撰写规范的文献综述和评论。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研究素养,能够在小组中相互学习和交流,完成共同的研究任务。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 教学内容:1.1 文献阅读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1.2 文献阅读方法的介绍和应用。
1.3 文献综述和文献评论的写作技巧和要点。
1.4 文献阅读的案例分析和讨论。
2. 教学方法:2.1 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文献阅读。
2.2 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2.3 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阅读策略进行文献解读,并进行评价和总结。
四、教学步骤1. 第一阶段:导入与讲解1.1 引入文献阅读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1.2 介绍文献阅读的基本概念和阅读方法。
2. 第二阶段:实践与训练2.1 分发经典文献或研究论文,指导学生进行文献阅读。
2.2 学生个人撰写文献综述和评论,互相交流和修改。
3. 第三阶段:案例分析与讨论3.1 小组讨论不同领域的文献案例,分享观点和感悟。
3.2 提出问题和研究方向,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
4. 第四阶段:总结与展示4.1 学生撰写文献阅读教学计划的反思和感悟。
4.2 学生进行文献阅读成果展示,包括文献综述和评论。
五、教学评价和反馈1. 通过实际作业和文献阅读案例分析,对学生进行定期评价和反馈。
2. 鼓励学生相互评价和讨论,在小组内进行同行评议和改进。
文献阅读的任务明细
文献阅读的任务明细文献阅读是一项重要的学术任务,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深入挖掘学术问题、借鉴他人的研究成果和方法等。
以下是文献阅读任务的详细明细:一、确定阅读目的和主题在开始文献阅读之前,首先要明确自己的阅读目的和主题。
是为了了解某一领域的最新进展、深入研究某一问题、借鉴他人的研究方法还是为了寻找某一特定问题的解决方案。
明确阅读目的和主题有助于我们筛选文献、把握阅读重点和方向。
二、搜集文献搜集文献是文献阅读的第一步。
可以通过学术搜索引擎(如Google学术、CNKI等)、学术期刊数据库、图书馆等途径搜集相关文献。
在搜集文献时,应注意选择权威的学术来源,如核心期刊、知名学者发表的论文等。
同时,要关注论文的发表时间、被引次数等信息,以判断论文的质量和影响力。
三、筛选文献搜集到相关文献后,需要对文献进行筛选。
筛选的标准可以包括论文的质量、与自己研究方向的相关性、论文的创新性等。
在筛选文献时,可以根据标题、摘要等信息初步判断论文是否符合自己的阅读需求。
对于筛选出的文献,可以进行进一步的筛选和分类,以确定需要重点阅读的文献。
四、阅读文献阅读文献是文献阅读的核心环节。
在阅读文献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仔细阅读摘要和目录:摘要和目录是论文的重要部分,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2.深入挖掘论文内容:对于重要的论文,需要深入挖掘其研究背景、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结论等方面的内容。
可以仔细阅读论文的各个部分,并做好笔记和总结。
3.把握论文的创新点:对于创新的论文,需要把握其创新点和创新价值,以便为自己的研究提供思路和方法。
4.做好笔记和总结:在阅读文献时,应做好笔记和总结,记录重要内容和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这有助于加深对论文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也有助于日后的复习和整理。
五、分析文献分析文献是文献阅读的重要环节之一。
通过对文献的分析,可以深入了解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存在的问题和研究前景等信息。
在分析文献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分析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了解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有助于把握论文的研究方向和研究价值。
博士必读书目及文献阅读要求
博士必读书目及文献阅读要求博士阶段是一个学术研究的高峰期,对于博士生来说,阅读大量的学术书籍和文献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就博士必读书目及文献阅读要求进行详细介绍。
博士必读书目方面,有一些经典的著作是博士生必须阅读的。
例如,对于某个专业领域的博士生来说,应该阅读该领域的经典教材和专著,以掌握该领域的基础知识和最新研究进展。
此外,还可以阅读一些跨学科的经典著作,以拓宽自己的学术视野。
例如,对于科学研究领域的博士生来说,可以阅读《科学革命的结构》等著作,了解科学研究的历史和方法论。
博士生在阅读书籍和文献时需要注意一些要求。
首先,要有明确的阅读目标,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和需求,有针对性地选择阅读材料。
在进行文献阅读时,博士生需要掌握一些阅读技巧。
首先,要善于筛选文献,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和需求,选择与其相关的文献进行阅读。
其次,要学会快速浏览文献,抓住文献的重点和核心观点。
同时,要善于总结和归纳文献的内容,形成自己的思考和理解。
此外,还要注意文献的引用和参考,遵循学术规范,避免抄袭和剽窃的问题。
除了书籍和文献的阅读,博士生还应该积极参与学术讨论和交流。
可以参加学术会议、研讨会和学术报告等活动,与其他学者和研究者进行交流和合作。
此外,还可以加入学术研究团队或合作项目,与他人共同研究和探讨科学问题。
博士阶段的学术研究离不开大量的书籍和文献阅读。
博士生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研究方向和需求的书籍和文献进行阅读,并掌握相应的阅读技巧。
同时,还应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和合作,不断拓宽自己的学术视野。
通过系统的阅读和深入的研究,博士生能够在自己的领域取得突破性的研究成果,为学术界做出贡献。
过来人文献阅读方法整理与总结
也是诺贝尔奖经常出在少数几个单位的原因。只有勤奋努力才能不断有优秀工作的积累,才 可能在工作中逐渐产生真正创新的,别人无法剽窃的创新思想,才有可能在重大问题上取得 突破。而在一个炉火熊熊的旺火炉中,不断会有优秀工作的积累,优秀人才的产生,并且创 新思想和人才的不断相互作用,相互启发,相互激励,就会不断创造出新的突破性成果。” “阅读文献要带着批判的眼光:随着时间的增长,文献看得越来越多,我们会发现很多文献 彼此是矛盾的。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办?这个就要要求我们要批判的看文献--用审稿人的眼 光看他。他有那些可取之处,哪些不好。我们也不能极其推崇一个 观点,要思考一下为什么 有人支持另外的观点。忘记谁说的,比较牛的科研人员是能够同时容纳 两种相左观点的人。 科学研究不能因为它已发表就认为是完美的,我们就是读一篇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文章,也能 在其中发现一些不足。我们应该认识到的一件事是在阅读每一篇发表论文都能够挑战自我, 这样我们才能够达到目的。(内容有点高 调)” “勤思考:不单单是了解别人做了什么,还要考虑别人没做什么,或者他的实验能不能和他 的结论吻合,数据可不可靠等等。用图表的方式将作者的整个逻辑画出来 ,逐一推敲,抱着 一种挑的心态想。带着挑剔的眼神去读文献,不要盲目崇拜,( 独立) 有些东东自己作作, 发现并不是那么回事,自己要动手,自己更要动脑。看文献中懂得抓重点,找思路。主要是 学习别人的 IDEA。也就是看了文献问几个问题,文章的技术突破口在那里。比如一大堆专 利讲了很多种分离方法,关键不是看它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而是想这个分离方法的依据是什 么,为什么人家会想到这个方法,是不是还有其他方面的物性可以利用为分离的依据。”
记什么:
摘抄:
心得:
自己的评注:
“看文章时作笔记阅 读 笔记本 可按不同的 内容进行 分类摘录, 如:进展, 研究方法 ,实验方 法, 研究结果等 ,并可加 上自己的批 注。另外, 有的时候想 到的思路, 闪过的想 法,作笔 记记下来,随时查 一查,可能时间久了自然就有新的看 法。”
文献阅读方法(研究生必读)
根据课题研究方向,检索到了大量的文献后,如何阅读是一个问题,在大量看文献前,需要不断总结一些好的文献阅读方法。
结合一些论坛总结的经验和自己阅读文献实践,对文献阅读方法进行整理总结。
一、文献阅读的顺序:找到相关文献后,一般先看文献的摘要,看看摘要是否跟自己的研究课题方向相关;接着看参考文献,如果参考文献中80%以上不是最近3-5年的文章,该文献的参考价值就不大了(阅读经典文献除外);然后再看引言,注意引言中是怎么阐述其研究思路的,是怎么得出要做所做研究的想法的。
如果这三个方面都跟自己的研究方向相关,就可以仔细的阅读全文了。
二、泛读与精读相结合:如果一篇文献看完摘要后感觉对自己的研究思路帮助不大,仅仅能够帮助了解别人研究进展,读完摘要即存档不再继续读下去,这种文献阅读叫“略读”;除了读完摘要,还仔细看完参考文献和引言的文献阅读叫“概读”;将全文看完,并结合自己的研究思路进行分析,这种文献阅读叫做“详读”;详读了一篇论文后发现有很多的启发和思路,并且根据自己在读这篇文献时的问题和想法,展开来查看其他的相关文献和书籍,以便弄懂相关概念和问题,这样对一篇文献进行阅读叫“精读”。
在展开文献阅读时,需要将这些阅读方法结合使用,我的经验是“略读”、“概读”的文献占总阅读量的70%,“详读”的文献占总阅读量的20%,“精读”的文献占总阅读量的10%。
三、坚持记笔记和反复阅读:总结一套适合自己记笔记的方法,重要的结论,经典的句子,精巧的试验方案一定要记下来,供以后参考、引用和学习;看完的文献千万不要丢在一边不管,几个月后一定要重新温习一遍,可以根据需要,对比自己的试验结果来看,在以后看文献过程中遇到相似的文献,可以把以前阅读过的论文和笔记拿出来对照阅读。
四、电子文献与纸质文献结合看:对于“略读”、“概读”的文献可以直接看电子版,但“详读”,特别是“精读”的文献一定要找纸质文档来看,可以找期刊或论文集原本,也可以打印出来读,我大部分打印出经典的或重要的文献进行“精读”。
文献阅读的原则
文献阅读的原则1. 嘿,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聊聊文献阅读的那些事儿。
看文献就像是在寻宝,得有正确的方法才能找到知识的金矿!2. 看文献可不能像看小说那样一目十行。
得像侦探破案似的,带着问题去读。
比如"这篇文章要说啥?""作者想证明什么?"脑子里得先装着这些问号,不然就像是无头苍蝇乱撞。
3. 挑选文献也是门学问呢!就像挑水果一样,得先看"产地"靠不靠谱。
那些来自知名期刊、著名学者的文章,就像是有品质保证的水果,值得优先考虑。
4. 读文献要讲究顺序,别一上来就啃正文。
摘要就像是电影预告片,先瞄一眼,看看是不是自己要找的"菜"。
要是不对路,换一篇就是,省得浪费时间。
5. 做笔记可是个好习惯!不能光看不记,那样的知识就像是水中月、镜中花,转眼就没了。
重要的观点、精彩的论述都得记下来,就像给自己准备一份知识储备粮。
6. 批判性思维得时刻保持!别人说啥就信啥,那可不行。
要像个严肃的法官,对每个观点都得仔细推敲。
作者的论据靠谱不靠谱?推理过程严密不严密?都得过过脑子。
7. 多角度理解真是太重要啦!一篇文献就像一座山,得从不同方向去看。
正面看是这样,侧面看又是那样。
多想想别人是怎么看的,自己的理解又是啥样的。
8. 联系实际可不能少!读文献不是为了考试,是要学以致用。
看完一篇文章,得琢磨琢磨:这些道理能在哪儿用上?这就像是把知识变成了一把钥匙,能开启实践的大门。
9. 做好时间规划也很关键!别想着一口气看完一大堆文献,那样容易把自己累趴下。
得给自己定个合理的计划,就像跑马拉松,得有节奏地跑。
10. 要学会总结归纳!读完几篇相关文献后,得把它们串起来,找找共同点和不同点。
这就像是在做拼图,把零散的知识点拼成一幅完整的图画。
11. 别忘了和同学交流!你的想法加上他的理解,往往能碰撞出新的火花。
讨论起来,那感觉就像是在开一场小型学术研讨会,特别带劲!12. 最后要说的是,阅读文献是个需要坚持的活儿。
文献的阅读原则
文献的阅读原则
阅读文献是学术研究和知识获取的重要环节之一,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文献阅读原则:
1.定位明确:在开始阅读文献之前,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目标,确保所选文献与研究主题相关。
2.全面查找:广泛查找相关文献,包括学术期刊、会议论文、学位论文、书籍、报告等,以获取多样的观点和研究成果。
3.筛选有序:根据研究目标和质量要求,对所找到的文献进行筛选和排序。
优先选择具有权威性、可信度高的文献。
4.批判思考:阅读文献时要保持批判性思维,审视研究方法、数据分析和结果等,以评估文献的可靠性和适用性。
5.提炼主题:在阅读过程中,提炼文献的主题和重要观点,并将其与自己的研究问题进行关联,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
6.注重细节:仔细阅读文献的细节内容,包括实验设计、样本规模、数据处理等,以便深入理解研究的方法和结论。
7.建立笔记:在阅读过程中,记下关键观点、引用和自己的批注,便于后续整理和引用。
8.与他人讨论:阅读文献后,与同行、导师或研究伙伴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以加深对文献的理解和交流。
9.持续更新:学术研究处于不断发展和演进的过程,因此定期更新文献阅读,关注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学术动态。
10.文献管理:使用合适的文献管理工具,如引用管理软件,对所阅读的文献进行整理、归类和引用,以便后续的论文写作和引用。
以上原则旨在帮助研究人员系统地阅读、理解和利用文献,为学术研究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参考。
阅读文献注意事项
一般只看题目和提要,少数(约10%)要看看导言和结论,10篇以内需要通
篇简读,大致3篇以内需要精读。
提示:放弃读不懂的题目是懒惰和愚蠢的做法。
精读文献可以先读提要、前言、图表、结论,不急于细读正文。
读后好好思
考一下,文章作者要○1处理的是什么问题;他○2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背景意义);他○3得出了什么有意义的结果和结论(与其它结论相比有什么优点)。
通过这些思考,经验丰富的研究者有可能设想出某些○4处理问题的理论方法,然后再阅读正文,可以比较与作者文中的理论方法有何异同。
第一层次:学懂文章在讲什么。
懂得文章提出的理论方法的关键点,能理解理论的推演过程、实验结果的合
理性;
能解读论文的理论和实验结果,包括参数的物理含义、对结果的影响规律和
极限性质。
第二层次:对文章进行审视
为了取得审视能力,你必须收集和细读同一个论题的几篇文章,特别是重要
的源头文章。
为此,你需要判定文章的重要性。
可以审视的典型问题例如:
论文中理论方法成立的条件,理论假定或数学模型与实际情况有哪些差距;
论文使用的例子中的参数范围,是否隐含限制,造成限制的原因;
论文对取得结果描述中隐含的限制、适应范围和困难;
是否存在其他的理论方法可以达到该文类似、相同或更好的目标;
论文涉及的机理、理论、和应用的广度,有哪些连带问题。
必须连带若干篇同类的论文一起思考才能审视一篇论文。
如果你学会了用审视的眼光去阅读论文和思考问题,可能会发现文章背后作
者回避了的问题或未解决好的问题,以及与此相关的更多牵连。
在阅读文献时作好笔记可以帮助你整理出要点,加深理解和提高回溯效率。
如何阅读文献
分享: 如何阅读文献1。
由点到面。
选工作实践中的疑点,热点,由一个小枝节,检索较全的文献,一般近期的20 篇左右已经相当多了。
之所以不必在意3年以前的,是因为知识更新非常快,且网上能查到的多为近几年的全文。
学习别人是怎么发现解决问题的。
知道目前对这个问题的共同看法,和分歧。
然后,扩展开,根据兴趣和研究的目的,知道,在研究的领域:谁的文章被引用的次数多,谁的文章最多最新最有启发性。
去图书馆找他的文章看全文。
逐步扩展自己的视野,构建个人的专业知识结构和看法。
2。
由杂到精。
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以后,对于繁杂的文献,要有个人的判断。
追踪某个专题、某个专家的研究进展,比较对于同一专题的论点的发展,掌握其新的方法或新结论,或注意作者观点的改变,探究其原因。
培养个人的学术修养。
对于高质量高水平的期刊,定期浏览,从面上了解学术进展和热点,根据个人的兴趣和工作进展,逐篇仔细阅读新作.3。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无论是工作中的点滴发现,思想火花,都应该写下来。
我和王忠诚院士、顾玉东院士的接触中,发现他们都有记卡片的习惯。
病例随访、文献观点,等等。
到写作文章时,都是现成的材料。
现在有了电脑,但是写文献综述是一个完善知识结构的好方法。
随时记下论点,个人心得,会有事半功倍的成绩。
无论写在纸上,还是记载在电脑内,都应该有一个记事簿,并且经常整理。
4。
对于下载的文献,要以其内容建立以专题杂志按时间先后的专门分类。
哪些需要仔细阅读并保存,哪些用处不大,待删除,哪些需要阅读却尚未阅读。
以后想到时,还能及时找到。
5。
天天学习。
文献天天有。
如果只作为一个收藏家,就失去了研究的意义。
下载的目的是学习。
通过阅读,掌握专业领域的方法和知识。
只要坚持学习,就会积累起自己的知识架构。
水到渠成,游刃有余。
之二:对于初次进入一个领域的新手,必须阅读大量的文献,才能把握本领域的动态和方向。
记得一个留洋的研究生说,起初导师让他读大量的文献,而且每天都规定了数量,好像是100篇吧?由于刚刚接触这一领域,对许多问题还没有什么概念,读起来十分吃力,许多内容也读不懂。
如何读文献
一、如何看文献1.先看综述,后看论著.看综述搞清概念,看论著掌握方法。
2. 早动手在师兄师姐离开之前学会关键技术。
3. 多数文章看摘要,少数文章看全文.掌握了一点查全文的技巧,往往会以搞到全文为乐,以至于没有时间看文章的内容,更不屑于看摘要。
真正有用的全文并不多,过分追求全文是浪费,不可走极端。
当然只看摘要也是不对的。
4. 集中时间看文献.看过总会遗忘。
看文献的时间越分散,浪费时间越多。
集中时间看更容易联系起来,形成整体印象。
5. 做好记录和标记复印或打印的文献,直接用笔标记或批注。
pdf 或html 格式的文献,可以用编辑器标亮或改变文字颜色。
这是避免时间浪费的又一重要手段。
否则等于没看。
6. 准备引用的文章要亲自看过。
转引造成的以讹传讹不胜枚举。
7. 注意文章的参考价值。
刊物的影响因子、文章的被引次数能反映文章的参考价值。
但要注意引用这篇文章的其它文章是如何评价这篇文章的:支持还是反对,补充还是纠错。
8. 交流是最好的老师。
做实验遇到困难是家常便饭。
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反复尝试?放弃?看书?这些做法都有道理,但首先应该想到的是交流。
对有身份的人,私下的请教体现你对他的尊重;对同年资的人,公开的讨论可以使大家畅所欲言,而且出言谨慎。
千万不能闭门造车。
一个实验折腾半年,后来别人告诉你那是死路,岂不冤大头?9. 最高层次的能力是表达能力。
再好的工作最终都要靠别人认可。
表达能力,体现为写和说的能力,是需要长期培养的素质。
比如发现一个罕见病例,写好了发一篇论著;写不好只能发一个病例报道。
比如做一个课题,写好了发一篇或数篇论著;写不好只能发一个论著摘要或被枪毙。
一张图,一张表,无不是表达能力的体现。
寥寥几百上千字的标书,可以赢得大笔基金;虽然关系很重要,但写得太差也不行。
有人说,我不学PCR,不学spss,只要学会ppt(powerpoint)就可以了。
此话有一点道理,实验室的boss 们表面上就是靠一串串ppt 行走江湖的。
如何正确的阅读阅读文献
R : 真相关/假相关; β: Type II error rate; α: Type I error rate; C : 相关总概率
2. 无法完全避免偏差
(1)结果的选择性或歪曲报道 (2)无法确认哪一种相关是真实的 (3)偏差越大,得到真实结果的可能性就越小
U:偏差
3. 随机性的"阴性"/"阳性"发现,无处不在 4. 多个独立研究的影响
实践中,利用某种仪器设备或诊断试剂或检查手段对某群体进行 检查时,假阳性也是无法避免的,也只能是寻求一个最优的判断标准, 把假阳性率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这里就涉及更多的术语了,比如 灵敏度、特异度、假阴性率、假阳性率、正确指数、似然比、符合率、 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等等。
假阳性率=1-特异度, 假阴性率=1-灵敏度, 从公式可以看出: 特异度指的是实际无病,被筛查手段也认定为无病者所占的比例; 灵敏度指的是实际有病,被筛查手段也认定为有病者所占的比例。 假阴性率指的是实际有病,而被筛查手段认定为无病者所占的比例; 假阳性率指的是实际无病,而被筛查手段认定为有病者所占的比例。
什么是“过度诊断”?
过度诊断是指医生对患者的诊断是准确的,但是该患者所患疾病, 即便没有被诊断出来或没有接受相关治疗,也不会在该患者的有生之年 出现症状或者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过度诊断在临床上是无法避免的 ,只能尽可能的降低过度诊断的发生率。
例如:甲状腺癌、前列腺癌、乳腺癌、胃癌等均存在“过度诊断 ” 问题;“过度诊断”无法避免,因为目前无法将这些即便不治疗也不会 影响生命健康的癌症从那些会对生命造成影响的癌症里区分出来。
n: 独立研究的重复次数越多,其发现的真实性越大
什么是“假阳性”?
假阳性是筛查中常用到的概念,是评估某种筛查方法准确性的 指标之一。为了早期发现某种疾病,利用某种仪器、生物标记物或 各种手段和方法在正常人群中进行筛查,筛查结果为阳性,但是接 受检查的人实际并未患该病,我们称之为这个人的结果为“假阳性 ”,即无病的人被筛查手段认定为有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阅读阶段的基本要求如下:
1.掌握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与技巧。
文献检索可以借助以下途径:
(1)图书馆中的电子资源。
进入学校图书馆页面后,在“馆藏及资源”部分,可以选择“中文电子期刊”、“外文电子期刊”、“中文电子数据库”以及“外文电子
数据库”中的相关电子资源。
对于本课题,主要的参考数据库有:
A.中文期刊数据库:维普学术期刊、CNKI学术期刊、万方数字期刊;
B.外文期刊数据库:IEEE Xplore, Springer, Elsevier
(2)Google以及Scholar Google学术搜索,网址分别为:/webhp?hl=zh-CN与/
可以键入相关的关键词进行搜索,比如“非局部均值”、“non-local means”等。
(3)相关专家学者的网站。
对该领域有了大致的了解之后,可以知道哪些学者在本领域做得比较出色,可以关注一下有没有相关的网站,一般来讲,网站上能看
到一些相关的文章及源代码。
、
2.做好文献综述工作。
文献综述时,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1)文献综述。
对阅读的每一篇文章,概括其解决的主要问题、使用的主要方法、存在的问题以及自己的一些想法。
格式为:
文章作者.文章题目,发表期刊,卷、期、页,发表时间
文章综述…..
(2)在文献阅读的同时,提炼总结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一般出现在文献的前言(英文文章为Introduction)部分。
建立专门的文档摘录相关内
容并进行归纳整理,方便最后论文的撰写。
(3)参考文献整理。
建立专门的文档保存查阅的参考文献,具体格式请参考: [1].蔡超,丁明跃,周成平等. 小波域中的双边滤波. 电子学报, vol.32, no.1, pp.128-131,
2004.
[2]. A.Buades, B.Coll, J.M.Morel, “A nonlocal algorithm for image denoising,” In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San Diego, CA, USA, vol.2, pp.60-65, 2005.
[3].Y.L.Liu, J.Wang, X.Chen, et al, “A robust and fast non-local means algorithm for image
denoising,” 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23, no.2, pp.270-279,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