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支纪年法怎么计算 干支纪年法

合集下载

天干地支纪年法及其换算方法

天干地支纪年法及其换算方法

天干地支纪年法,又称干支纪年法,是中国古代用来纪年的一种方法。

它是根据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组合来表示年份,每60年为一个周期。

这种纪年法在中国的历史上广泛流传,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天干地支纪年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迷信和占卜文化。

古人将天干地支与四象(青龙、朱雀、白虎、玄武)以及五行(木、火、土、金、水)进行了匹配。

通过天干地支的组合,人们认为可以预测吉凶祸福。

后来,这种纪年法渐渐被用于表示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出生年份。

天干地支纪年法的换算方法相对简单。

首先需要知道起始年份,也就是一个周期的开始。

根据史书记载,从公元前841年开始,1200年为一个周期。

现代常用的起始年份是公元前4年,即庚寅年。

根据天干地支的循环规律,可以推算出各年份的天干地支组合。

具体换算方法如下:1.将要换算的年份减去起始年份,得到年数。

例如,要计算2024年的天干地支,计算公式为:2024-(-4)=2026年。

2.利用循环周期,将年数除以60并取余数。

例如,2026÷60=33余6、这表示2026年处于第34个60年周期的第6年。

3.根据余数确定天干和地支的组合。

天干的循环周期为10年,地支的循环周期为12年。

通过余数6,在天干中为庚,地支中为寅。

4.最后将天干和地支的组合拼接在一起,得到天干地支纪年法的表示。

例如,2024年的天干地支为辛丑年。

需要注意的是,天干地支纪年法是以公元前841年为起点进行换算的,所以在计算时要注意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此外,由于干支循环的关系,一些年份的天干地支可能与之前或之后的年份重复。

因此,在具体应用中需要谨慎选择正确的干支组合。

天干地支纪年法在中国的历史上被广泛运用于文化、历法、占卜等方面。

它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人们对天文、地理的认识,还融入了人们对命运和吉凶祸福的追求。

至今,天干地支纪年法仍然是中国农历和传统节日计算的基础,也被用于算命、起名等民俗活动中。

干支纪年法

干支纪年法

干支纪年法一.干支纪年是我国传统的纪年方法。

1.干和支的含义:干支是天干,地支的合称。

干指天干,共有10个符号:12345678910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指地支,共有12个符号:123456789101112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2.干和支组合后用于纪年。

即: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顺序搭配组合成干支,用于纪年。

按此排法,当天干10个符号排了六轮与地支12个符号排了五轮以后,可构成60干支。

续排下去又将恢复原状,周而复始,即如民间所说“六十年转甲子”。

二.查看不同时间段的万年历。

如:1516—2060年的万年历,记着五百年的干支,一查便知。

六十年甲子(干支表)1 2 3 4 5 6 78 9 10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己壬午癸未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丑41 42 43 4445 46 47 48 49 50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根据“六十年甲子(干支表)”的公元年对应进行向上或朝下地反推。

如:《辛亥革命》的辛亥年是1911年(48号干支),《戊戌变法》的戊戌年为35号干支,比辛亥年早13年,则“1911-13=1898”故《戊戌变法》是1898年。

应用公元年进行计算。

应用公元年的某一年,聊以60(指六十年甲子),余数小于60,再用余数减去3(干支纪年是从公元4年开始使用的),便知。

如2002年:2002÷60,余数为22,再22-3,得数是19,查六十年甲子(干支表)19号干支,得知是壬午年。

三.结合实际了解“十二地支”1.用十二种动物分别与十二地支相配成为“十二生肖年”。

古代纪年月日法

古代纪年月日法

古代纪年月日法
(1)年号纪年法:由汉武帝开始有年号。

皇帝即位,都要改元,称元年,依次为二年、三年等。

例如,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2)干支纪年法:
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干支两字相配,六十年周而复始,用以纪年。

也可以用来纪日。

纪年,例如,丁卯三月;纪日,例如,是月丁未。

年号与干支可以兼用,例如:元丰七年六月丁丑。

简便的干支纪年推算法
公元年÷10,余数-3,得数为天干;
公元年÷12,余数-3,得数为地支。

例如1999年,1999÷10,余数为9,9-3=6,天干为已;1999÷12,余数为7,7-3=4,地支为卯,1999年就是已卯年。

如果余数小于3,加上一个除数再减3。

例如2001年,2001÷10,余数是1,加上10等于11,11-3=8,天干为辛;2001÷12,余数是9,9-3=6,地支为巳,2001年就是辛巳年。

如果余数-3得0,就是天干或地支的最末一位。

例如1995年,1995÷10,余数为5,5-3=2,天干为乙;1995÷12,余数为3,3-3=0,地支为亥,1995年就是乙亥年。

干支纪年法如何计算干支纪年法简便算法公式

干支纪年法如何计算干支纪年法简便算法公式

第一步,确定起始年份。

干支纪年法起始于公元前2637年,也就是“庚子年”。

从这一年开始,一直往后计算,直到计算到现在的年份。

第二步,计算年份偏移值。

按照干支纪年法的循环周期,每过60年
又回到了起始的“庚子年”。

因此,我们需要计算当前年份与起始年份之
间相差了多少个循环周期(60年)。

第三步,计算天干和地支。

根据起始年份和年份偏移值,可以确定当
前年份的天干和地支。

天干的计算公式为:(起始年份的天干索引 + 年份
偏移值) mod 10;地支的计算公式为:(起始年份的地支索引 + 年份偏移值) mod 12
第四步,确定年份的干支组合。

通过第三步计算得到的天干和地支的
索引,可以确定当前年份的干支组合。

例如,第三步计算得到的天干索引
为2(乙)地支索引为9(巳),那么当前年份就是“乙巳年”。

通过以上四个步骤,我们可以用干支纪年法来计算当前年份的干支组合。

这种计算方法简单而直观,不需要大量的计算,可以方便地计算出任
意年份的干支纪年。

需要注意的是,干支纪年法的起始年份和干支的索引是固定的,因此
计算年份偏移值时要考虑到这一点。

同时,干支纪年法也和公历有所差异,公历的年份是按照阳历计算的,而干支纪年法是按照农历计算的,因此在
计算时可能会有一些误差。

天干地支纪年法.doc

天干地支纪年法.doc

天干地支纪年法你知道什么是天干地支纪年法吗?又是怎么来计算的呢?下面是的我为大家整理的“天干地支纪年法”,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欢迎大家查看!天干地支纪年法我国自古便有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简称“干支”,取义于树木的干和枝。

十天干即:甲、乙、丙、丁、戊(wù)、己、庚、辛、壬(rén)、癸(guǐ);十二地支即:子、丑、寅、卯(mǎo)、辰、巳(sì)、午、未(wèi)、申、酉(yǒu)、戌(xū)、亥。

十二地支又与十二生肖对应: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一、简介10和12的最小公倍数是60,所以10位天干和12位地支相搭配(奇数位配奇数位,偶数位配偶数位),最小可组成60位,由此形成了六十个干支,称为“六十干支”,又因以甲子开头而又称“六十甲子”,或“六十花甲”,即是:1. 甲子2.乙丑3.丙寅4.丁卯5.戊辰6.己巳7.庚午8.辛未9.壬申 10.癸酉11.甲戌 12.乙亥 13.丙子 14.丁丑 15.戊寅 16.己卯 17.庚辰 18.辛巳 19.壬午 20.癸未21.甲申 22.乙酉 23.丙戌 24.丁亥 25.戊子 26.己丑 27.庚寅 28.辛卯 29.壬辰 30.癸巳31.甲午 32.乙未 33.丙申 34.丁酉 35.戊戌 36.己亥 37.庚子 38.辛丑 39.壬寅 40.癸卯41.甲辰 42.乙巳 43.丙午 44.丁未 45.戊申 46.己酉 47.庚戌 48.辛亥 49.壬子 50.癸丑51.甲寅 52.乙卯 53.丙辰 54.丁巳 55.戊午 56.己未 57.庚申 58.辛酉 59.壬戌 60.癸亥后来六十甲子被用以记录时间,即纪年、纪月、纪日、纪时,其中纪年法使用最广泛,如今仍然是我国夏历(农历)的纪年方法,即“干支纪年法”,称为农历(夏历)某某干支年,农历年与公历年并不重合,如公历2013年是农历癸巳年(西元2013年2月10日春节至2014年1月30日除夕)。

干 支 法 纪 年 算 法 ( 2 0 2 0 )

干 支 法 纪 年 算 法 ( 2 0 2 0 )

蓝桥杯-代码填空之二干支纪年法—歌赛新规则—红球多于白球的概率—交换变量—考拉兹猜想—利息计算①干支纪年法在我国古代和近代,一直采用干支法纪年。

它采用10天干和12地支配合,一个循环周期为60年。

10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2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如果某年是甲子,下一年就是乙丑,再下是丙寅,.癸酉,甲戌,乙亥,丙子,.总之天干、地址都是循环使用,两两配对。

今年(2012)是壬辰年,1911年辛亥革命下面的代码根据公历年份输出相应的干支法纪年。

已知最近的甲子年是1984年。

void f(int year)char* x[] =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char* y[] =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int n = year - 1984;while(n0) n += 60;printf("%s%s", x[_______], y[_______]);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f(1911);f(1970);f(2012);return 0;这道题,最近的一个甲午年(就是对10或者12取模都为0)是1984年,就以它为标准,求模就可以了,题目中也有对给出的年份小于1984年的处理(n+=60),这题难度,应该很小了。

天干地支纪年法

天干地支纪年法

天干地支纪年法,源于中国。

中国自古便有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简称“干支”,取义于树木的干和枝。

十天干即:甲、乙、丙、丁、戊(wù)、己、庚、辛、壬(rén)、癸(guǐ);十二地支即:子、丑、寅、卯(mǎo)、辰、巳(sì)、午、未(wèi)、申、酉(yǒu)、戌(xu第一声)、亥。

十二地支又与十二生肖对应: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地支纪时法是指古代将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为现在的两个小时(初、正),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来纪时。

十二时辰表【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

(23时至01时)。

三更【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

(01时至03时)。

四更【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

(03时至05时)五更【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

(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

(09 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

(13时至15时)。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15时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

(17时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

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

(19时至21时)。

一更【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

人定也就是人静。

(21时至23时)。

二更干支纪年1. 天干算法:用公元纪年数除以10,余数(若余数小于等于3则加10)减去3就是天干所对应的位数;2. 地支算法:用公元纪年数除以12,余数(若余数小于等于3则加10)减去3就是地支所对应的位数;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干支推算法年

干支推算法年

年、月、日、时干支的推算法一、干支结合纪年:干支配合可以用来纪年、月、日、时,都可依据其所属干支的属性来分析这一年、月、日、时的变化大致情况。

在研究子午流注开穴,推演五运六气变化等过程中,都必须掌握年、月、日、时干支。

目前我们采用公元纪年,就需要将公元换算干支,以利应用。

干支纪年,其方法是把每一年配上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

配的方法是天干在上,地支在下,按着干支的顺序依次向下排列。

天干的第一位是甲与地支第一位子相互配合起来便是甲子,这一年就叫甲子年。

从甲子年开始天干和地支相配合,每年不同,天干往复排列六次,地支往复排列五次,共得六十年。

以后又转到甲和子相合,所以每六十年称为一周,或者叫一个甲子。

我们一般把一个快满六十岁的人称为年近花甲,这就是因为六十年是一个甲子的意思。

为了避免临时换算麻烦,现将干支相合一周的次序,排列如后:古代历法,计年月日时皆由甲子开始,——年分十二个月,一日分十二个时辰。

每逢五年有六十个月,五天则有六十个时辰。

为便于记忆,有一首歌诀(见本书二十四页十六行)。

因为甲己、乙庚等皆隔五数,由甲至己周而复始。

甲己之年由甲子月开始,一月是甲子月。

甲己之日由甲子时开始,第一个时辰是甲子时。

乙庚年、日,第一月则为丙子,丙辛年、日,第一月则为戊子,丁壬年、日,第一月则为庚子,戊癸年、日,第一月则为壬子。

年干支的推算法;只要知道1982年是“壬戌”年,即可按干支六十环周顺推,则知1983年为“癸亥”年,倒推1981年为辛酉,1980年为庚申年。

如果不知道当年的干支或任何一年的干支怎么办呢?可采取如下公式:“取当年的年数,减去三,再从余数中除去干支周转数,余下的数字就是所求的年干支的代数。

例如:欲求1982年干支,1982—3:1979÷60(在1979这个数中共有32个60,即干支周转数),余下的59,按六十环顺推,就是“壬戌”,则知1982年干支为壬戌年。

又如:1983(年)—3=1980;以1980÷60(干支周数)=33余0,零表示六十甲子环最后一个,就是癸亥,可知“癸亥”是1983年的干支。

干支纪年法的计算

干支纪年法的计算

干支纪年法的计算干支纪年法是根据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组合来纪年的。

10和12的最小公倍数是60,所以干支纪年就会出现“六十一甲子”的现象了。

用图示来表示就是:表一当然,我们不可能用这样的方法去一个一个地数年份。

不过,从表一的排列中我们至少可以看出这样一个规律,即十个天干和我们现行的公元纪年都是符合十进制进位法的。

所以我们可以推断出公元纪年尾数相同的,则天干应该是一样的,如同表一所呈现出来的规律。

下面,我们就先来讨论一下公元后年份的天干地支的推理方法。

一、公元后纪年的干支计算法1.天干定位──尾数定天干首先,我们从一些的已知的年份中去发现规律吧。

大家都知道辛酉政变发生于1861年,辛丑条约签订于1901年,辛亥革命发生于1911年,其中的共同点是干支纪年的干支都为辛,公元纪年的尾数同为1。

所以,我们可以假定天干辛对应的数应该是1。

那么依此类推,壬对应的数应该是2;癸对应的数应该是3。

制表如下:表二下面,我们可以检验一下:甲午战争爆发于1984年,尾数为4,对应的天干是甲;戊戌变法发生于1898年,尾数是8,对应的天干是戊。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才开始使用公元纪年,前辈史家通过逆推,已经确认公元元年系我国西汉平帝元始元年,是年辛酉。

辛对应的数是1。

例1.(2008·海南卷)中国古代以干支纪年,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甲午战争发生于1894年,八国联军侵华的1900年应该是()A.己亥年 B.庚子年 C.辛丑年 D.壬寅年这道题的答案是B。

本题是比较容易的题目,解答本题可以结合《辛丑条约》签订是在1901年,而此前一年是庚子年。

当然如果考生非常熟悉表二中天干对应的数字序列也能很轻松的回答出这道题目。

2.地支定位(1)生肖定地支上面我们找到了天干的定位法,应该说是比较简单的。

而地支有十二个,定位起来比天干要复杂一些了。

干支纪年法

干支纪年法

干支次序表:
1、甲子
2、乙丑
3、丙寅
4、丁卯
5、戊辰
6、己巳
7、庚午8、辛未9、壬申10、癸酉11、甲戌
12、乙亥
13、丙子14、丁丑15、戊寅16、己卯17、庚辰
18、辛巳
19、壬午20、癸未21、甲申22、乙酉23、丙戌
24、丁亥
25、戊子26、己丑27、庚寅28、辛卯29、壬辰
30、癸巳
31、甲午32、乙未33、丙申34、丁酉35、戊戌
36、己亥
37、庚子38、辛丑39、壬寅40、癸卯41、甲辰42、乙巳
43、丙午44、丁未45、戊申46、己酉47、庚戌
48、辛亥
49、壬子50、癸丑51、甲寅52、乙卯53、丙辰
54、丁巳
55、戊午56、己未57、庚申58、辛酉59、壬戌60、癸亥
现在的公元纪年法和天干地支纪年法怎么换算呢?
方法是拿年份除以“60”,得到的余数减去“3”,最后得数对应干支次序表。

比如,1986年是什么年呢?先拿1986除以60,等于33余6,拿6减去3,等于3,对应干支次序表应是丙寅年。

干支纪年法的简便算法

干支纪年法的简便算法

干支纪年法的简便算法(一)干支纪年法的传统算法一.干支纪年是我国传统的纪年方法。

1.干和支的含义:干支是天干,地支的合称。

干指天干,共有10个符号: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指地支,共有12个符号: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2.干和支组合后用于纪年。

即: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顺序搭配组合成干支,用于纪年。

按此排法,当天干10个符号排了六轮与地支12个符号排了五轮以后,可构成60干支。

续排下去又将恢复原状,周而复始,即如民间所说“六十年转甲子”。

二.结合实际了解“十二地支”1.用十二种动物分别与十二地支相配成为“十二生肖年”。

(见下图)如凡是含有“子”的干支年,就是“鼠年”,这一年里出生的人都是属“鼠”;凡是含有“丑”的干支年就是“牛年”,这一年进而出生的人都是属“牛”。

以此类推。

(如下表)十二生肖年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2.以十二地支来表示十二时辰。

一日有二十四小时,而我国传统则以十二个时辰来表示,即一时辰是二小时。

(如下表)二十四小时和十二时辰对照表子丑寅卯辰己23-01:01-03:03-05 :05-07:07-09:09-11午未申酉戊亥11-13:13-15:15-17:17-19:19-21:21-231(二)干支纪年法的简便算法传统的计算法,必须知道一个已知年,然后往前后推算,有一定的难度,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种干支纪年法的简便算法,每个字都有对应的一个符号。

如下表:4 5 6 7 8 9 0 1 2 3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4 5 6 7 8 9 10 11 0 1 2 3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4 5 6 7 8 9 10 11 0 1 2 3虎牛鼠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年份的最后一个数字就对应天干的相应的字,然后用年份除以12所得的余数,用这个余数去找相对应的地支字和十二生肖字,于是天干地支字的组合便是干支纪年,对应的生肖字便是生肖纪年。

如2006年,6对应的天干字是丙字,2006除以12的余数是2,2所对应的地支字是戌字,所对应的生肖字狗字,所以2006年是丙戌年,狗年。

干支纪年与公元纪年推算方法

干支纪年与公元纪年推算方法

干支纪年与公元纪年计算方法牙克石第五中学刘亚萍我国主要采纳公元纪年,干支纪年仍在使用,历史教课中,经常会接触到干支纪年,学生经常迷惑。

关于文科教师和学生而言,认识干支纪年与公元纪年关系和互相计算方法,有必定用途。

一、由公元纪年计算干支纪年1、运用公元余数与六十甲子对应法直接计算干支纪年法中的干支就是天干与地支的合称,天干共有十个,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共有十二个,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因为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必定次序组合成六十单位,称为六十甲子,循环往复。

因此,任何一个公元年份除以 60 此后,只需所得余数同样,其对应的干支也必定同样。

依据这个推理,笔者将公元年份除以 60 所得余数按次序加以编号与六十甲子表对应制成表一。

该表有两大长处:第一,它成立在以公元4 年为甲子年这个已知条件上;第二能够同时检索公元前、后的全部干支。

使用方法是①当公元年数小于 60 时,能够直接从表一中找到对应的干支,公元后的与干支左边的编号对应,公元前的与干支右侧括号内的编号对应。

如公元 4 年和公元前 57 年都是甲子年,公元 1 年和公元前 60 年都是辛酉年。

②当公元年数大于 60 时,将公元年数除以 60,所得余数对应表一中的干支就是该公元纪年的干支。

如 1894 年除以 60 得余数为 34,对应表一可知 1894 年的干支是甲午年,而公元前 1894 年则是丁亥年。

表一六十甲子与公元余数对应表04 甲子14 甲戌24 甲申34 甲午44 甲辰54 甲寅(57)(47)(37)(27)(17)(07)05 乙丑15 乙亥25 乙酉35 乙未45 乙巳55 乙卯(56)(46)(36)(26)(16)(06)06 丙寅16 丙子26 丙戌36 丙申46 丙午56 丙辰(55)(45)(35)(25)(15)(05)07 丁卯17 丁丑27 丁亥37 丁酉47 丁未57 丁巳(54)(44)(34)(24)(14)(04)08 戊辰18 戊寅28 戊子38 戊戌48 戊申58 戊午(53)(43)(33)(23)(13)(03)09 己巳19 己卯29 己丑39 己亥49 己酉59 己申(52)(42)(32)(22)(12)(02)10 庚午20 庚辰30 庚寅40 庚子50 庚戌00 庚申(51)(41)(31)(21)(11)(01)11 辛未21 辛巳31 辛卯41 辛丑51 辛亥01 辛酉(50)(40)(30)(20)(10)(00)12 壬申22 壬午32 壬辰42 壬寅52 壬子02 壬戌(49)(39)(29)(19)(09)(59)13 癸酉23 癸未33 癸巳43 癸卯53 癸丑03 癸亥(48)(38)(28)(18)(08)(58)2、尾数余数对应法因为六十甲子是由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挨次搭配而成,十天干和十二地支都是按次序循环使用。

中国干支纪年的计算

中国干支纪年的计算

中国干支纪年是中国传统的纪年方法,由天干和地支组成。

其中,天干包括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而地支包括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和地支按照一定的顺序组合,形成六十个年份的纪年循环。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国干支纪年的计算方法,以及其历史和应用。

一、干支纪年的计算方法1.干支纪年的起始年份:干支纪年的起点是公元前2637年,即黄帝时期。

其纪年方法为“甲子”,对应于干支循环的第一个年份。

2.干支纪年的循环规律:干支纪年按照以下顺序进行循环:甲子、乙丑、丙寅,依次类推,直到癸亥;然后又从甲子开始循环。

一共经历六十个年份,形成一个纪年周期。

3.干支纪年的计算方法:首先,要确定需要计算的年份与起点年份的差值。

例如,计算公元2024年的干支纪年,就是计算从公元前2637年到公元2024年的年数差。

然后,将差值除以60,得到的余数即为干支纪年的序数。

最后,根据余数找到对应的天干和地支,即可得到干支纪年的具体表示。

二、干支纪年的历史干支纪年的历史发展中,出现过不少变革和调整。

例如,在唐朝时,隋唐历的干支纪年方法受到了西方佛教纪年法的影响,增加了西方天体称号(如日、月、火、水等),形成了干支五行纪年的体系。

但这种使用方式并未得到广泛应用。

三、干支纪年的应用干支纪年在中国文化和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应用示例:1.纪年方法:干支纪年是中国古代最常用的纪年方法之一,被用于编制历法、纪年记事、纪年文献等。

在现代,干支纪年仍然在农历、天文学、卜筮学等领域得到应用。

2.生肖年份:地支为十二生肖的年份,是干支纪年中最常见的应用之一、每一个地支与一个动物相对应,如子鼠、丑牛等。

每个人的出生年份都对应一个生肖,这被广泛用于个人命理学、生肖运程等领域。

3.节气纪年:节气纪年是中国古代农历和天文学中的一个应用。

节气是指太阳到达黄经每15度时的时刻。

干支纪年被用于确定四立(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和二十四节气等重要时刻。

干支纪年、纪月、纪日和纪时简单计算方法

干支纪年、纪月、纪日和纪时简单计算方法

干支纪年、纪月、纪日和纪时简单计算方法干支纪年法如甲子为第一年,乙丑为第二年,丙寅为第三年……六十年为一周。

一周完了,再由甲子年起,周而始,循环下去。

例如1929年是农历己巳年,1930年是农历庚午年……到1989年又是农历己巳年。

我们在日历上看到的己巳年、庚午年,就是按干支纪年这种方法排列下来的。

阳历年份除以60的余数减3便得该年农历干支序号数,再查上面的干支便是干支年纪。

如果序号数小于、等于零则于支序号数加60。

例如,求1991年干支;1991÷60=33余11,年干支序号数=11-3=8。

查干支表知该年为辛未年。

又如求1983年干支:1983÷60=33余3,干支序号=3-3=0,加上60,查干支表知该年为癸亥。

干支纪月法干支纪月法未普遍实行,主要为星相家推算八字用。

其方法为:若遇甲或己的年份,正月是丙寅;遇上乙或庚之年,正月为戊寅;丙或辛之年正月为庚寅,丁或壬之年正为为壬寅,戊或癸之年正月为甲寅。

正月之干支知道了,其余月可按六十甲子的序推知。

干支纪日法甲炎了第一日,乙丑为第二日,丙寅为第三日……60日为一周。

一周完了再由甲子日起,周而复始,循环下去。

例如农历己巳年(1989年)正月初一是丁酉日,初二是戊戌日……到三月初七正好是60天,因此三月初二又是丁酉日。

干支纪时法一天中时辰的地支也是确定的,所以二十四小时配十二地支,由夜间十一点至一点为子时,一点至三点为丑时,其余照推。

时的天由该日所对天干推求,其歌戾如下:甲己还生甲,乙庚丙作初,丙辛从戊起,丁壬庚子居,戊癸何方发,壬子是真途。

即若该日是甲或己的,在子时上配上甲为甲子;日是乙或庚的,在子时上配上丙为丙子;丙辛日子时配上戊为戊子;丁任日为庚子;戊癸日为壬子。

知道了子时的干支,便可推知其余。

干支纪年的推算方法

干支纪年的推算方法

A 干支纪年的推算方法我们中国古代是以干支纪年、月、日、时。

干,即十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即十二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干支纪年推算方法一:设定天干地支的对应数字如下: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4 5 6 7 8 9 0 1 2 3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4 5 6 7 8 9 10 11 0 1 2 3推算方法:某年的天干就是这个年分的个位数所对应的天干,地支就是这个年分除以12所得余数的对应地支。

如1997年,个位是7,对应的天干是“丁”;1997除以12余数为5,对应的地支是“丑”,那么,1997年就为“丁丑年”。

再如2000年,个位数是0,对应的天干就是“庚”;2000除以12余数为8,对应的地支是“辰”,那么2000年就是“庚辰年”。

方法二:首先记住六十甲子的序数六十甲子表01 甲子11 甲戌21 甲申31 甲午41 甲辰51 甲寅02 乙丑12 乙亥22 乙酉32 乙未42 乙巳52 乙卯03 丙寅13 丙子23 丙戌33 丙申43 丙午53 丙辰04 丁卯14 丁丑24 丁亥34 丁酉44 丁未54 丁巳05 戊辰15 戊寅25 戊子35 戊戌45 戊申55 戊午06 己巳16 己卯26 己丑36 己亥46 己酉56 己未07 庚午17 庚辰27 庚寅37 庚子47 庚戌57 庚申08 辛未18 辛巳28 辛卯38 辛丑48 辛亥58 辛酉09 壬申19 壬午29 壬辰39 壬寅49 壬子59 壬戌10 癸酉20 癸未30 癸巳40 癸卯50 癸丑60 癸亥推算方法公式:(所求干支的阳历年数—3)除以60=商……余数这里的余数即为所求干支年的序数,然后查上面的六十甲子表,与之相对应的干支即为所求年干支公元纪年与干支纪年的推算(2009-04-24 21:36:35)由公元纪年推算干支纪年法一:六十天干纪年法一览表于公元前后的推算均适用,具体的方法如下:1,求公元后某年(设为Y)的干支。

干支纪年法

干支纪年法

干支纪年法纪年方法有很多,如天文纪年法、历史纪年法、帝王年号纪年法、公元纪年和干支纪年法。

其中公元纪年和干支纪年是我国现行并用的两种纪年法。

现在国际上通用的公元纪年法,是从所谓的耶稣出生之年算起,这一年叫公元元年,这一年以前的年份叫公元前某年,以后的年份叫公元某年。

公元纪年是近代由西方传入我国的一种新纪年法。

咱中国是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元纪年法‛,中国正式与世界通用的纪年法接轨。

干支纪年法是一种中国古代传统的纪年法,传说出自黄帝时代。

实际是萌芽于西汉初,始行于汉成帝末年,一直延续到现在仍然在使用,也是目前公务员考试的热点,还是办公室工作人员所必备的知识。

干支纪年法即十个天干和十二个地支按一定顺序配合组成。

干支纪年法的新一年由立春开始,经过六十年又回到甲子,周而复始,循环不已。

历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常用它来表示,如‚辛酉政变‛‚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辛丑条约‛、‚辛亥革命‛等等。

那么如何推算公元某年是干支纪年哪一年呢?首先我们要了解干支纪年法。

干支纪年法是指由十个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以此作为年的序号。

1.天干(甲)象草林破土而萌,阳在内而被阴包裹。

又有认为,甲者铠甲也,把万物冲破其甲而突出了。

(乙)草木初生,枝叶柔软屈曲伸长。

乙者轧也。

(丙)丙,炳也,如赫赫太阳,炎炎火光,万物皆炳然著见而明。

(丁)壮也,草木成长壮实,好比人的成丁。

(戊)茂也,象征大地草木茂盛。

(己)起也,纪也,万物仰屈而起,有形可纪。

(庚)更也,秋收而待来春。

(辛)金味辛,物成而后有味。

又有认为,辛者新也,万物肃然更改,秀实新成。

(壬)妊也,阳气潜伏地中,万物怀妊。

(癸)揆也,万物闭藏,怀妊地下,揆然明芽。

2.地支(子)孽也,草木生子,吸土中水分而出,为一阳萌的开始。

如何计算公元某年的干支纪年

如何计算公元某年的干支纪年

1 2 3 4 5 6 7 8 9 10 天干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
1234 子丑寅卯
5 6 7 8 9 10 11 12 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计算方法:
● “天干的计算方法是:年份减3,除以10所得的余数;地支的计算方法是:年份减3,除以12所得
的余数,那么遇到一个问题,如果是公元13年以前的年份怎么办,比如12年,12-3=9,不够
1 2 3 4 5 6 7 8 9 10 天干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
1234 子丑寅卯
5 6 7 8 9 10 11 12 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计算方法:
● “天干的计算方法是:年份减3,除以10所得的余数;地支的计算方法是:年份减3,除以12所得 的余数。以1082年(1082年是苏轼写作《赤壁赋》的这一年,文中有壬戌之秋,七月既望的句 子 ) 为 例 , 我 们 用 计 算 来 印 证 : 天 干 为 : ( 1 0 8 2 - 3 ) 除 以 1 0 = 1 0 7 ······9 ; 地 支 为 : ( 1 0 8 2 - 3 ) 除 以 1 2 = 8 9 ······11 ; 对 照 天 干 地 支 表 得 出 , 1 0 8 2 年 为 壬 戌 年 。 ”
6 巳
7 午
8 未
9 申
10 酉
11 戌
12 亥
公元纪年 1
2
3
4
5
Hale Waihona Puke 6789 10 11 12 13 14 15
干支纪年 辛酉 壬戌 癸亥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计算方法:
● “天干的计算方法是:年份减3,除以10所得的余数;地支的计算方法是:年份减3,除以12所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干支纪年法
一、干支的构成
干指天干,共有10个符号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指地支,共有12个符号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古人把十天干、十二地支依次排列组合,成为六十个不同的单位。

具体来说,把天干的第一个“甲”和地支的第一个“子”配合,就成了“甲子”;天干的第二个“乙”和地支的第二个“丑”配合,就成了“乙丑”;天干的第三个“丙”和地支的第三个“寅”配合,就成了“丙寅”天干的第十个“癸”和地支的第十个“酉”,就成了“癸酉”。

至此,十个天干已经轮完了一遍,而地支却留有“戌”和“亥”,这时,天干便由“甲”开始继续与地支留下来的两个相配合,组成“甲戌”和“乙亥”。

十二地支第一轮至此也用完,而天干却剩下来从“丙”到“癸”八个,这时天干仍由“丙”继续下去,而地支则由“子”重新开始配合,如此不断,直至“癸亥”,十天支和十二地支刚好同事配完。

六十为一次循环,第六十个单位之后,又轮到第一个单位,周而复始。

因“甲”居十干首位,“子”居十二支首位,故称这个排列为六十甲子。

其中干支名称参差错综,故又称花甲子,后谓年满六十为花甲即由此而来。

表一六十干支、五行、属相对照表
天干顺序的单数(奇数)配地支顺序的单数,天干顺序的双数(偶数)配地支的双数,则成为甲子、乙丑、丙寅等,永远不会出现甲丑、乙寅,丙卯等天干单数与地址双数搭配的情况。

二、干支的起源
干支的起源及它的数字为什么分别是“十”和“十二”长期以来一直是学者们力图解开的谜。

有些学者试图从上古时代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渗透来探索干支的起源。

中国古代有以十二辰记月的做法,即以北极为中心,把天穹的大周圆等分为十二个区域。

这种做法与古巴比伦人为观察太阳一年的运行路线而把星空划分为十二个区域(称为“黄道十二宫”)的做法相似。

由此推测中国古代十二支是受巴比伦文化的影响而产生的。

其传入中国的途径,很可能是受商民族“本自西北远来,来时即挟有由巴比伦所授之星历知识,入中土后而沿用之”,或许“商室本发源与东方,其星历知识乃由西来之商贾或牧民所输入”。

但是这种解释由于依据不足,未能为学术界所接受。

一些学者从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寻找线索,认为十干和十二支分别是古人对太阳和月亮运行周期的描绘。

十干的产生与“十个太阳”的传说有关。

《山海经?大荒南经》记述了帝俊(即帝喾,五帝之一)的妻子羲和生了十个太阳的故事“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浴日与甘渊。

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

”这十个太阳住在一棵大树上,“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太阳轮流值班)。

古人想象天上有十个太阳轮流出没,它们值日一周就是十天,称为一旬。

“旬”的意思是“循”,即循环往复,以此为阶段来纪日。

为区别起见,分别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命名之,是为十干。

选择“十”为一旬之数,与十进制密切相关。

马克思《数学手稿》摘录了一段鲍波的《从古代到最新时代的数学史》中的话“最古老的民族已经按十数数了,他们通过两只手的手指就一定会想到这一点。

”上古的人们计算太阳出没的周期就自然采用了“十”这个数字。

同样,十二支是用来描绘月亮运行周期的。

月亮每月的盈虚变化,使人们把它看成一个从生到死的过程,也就想象每月初二、初三出来的月牙是另一个新的月亮。

屈原《天问》“夜光何德,死则又育?”正反映了这种看法。

并且月亮也像太阳一样轮流值宿,阴历一年又十二个朔望月,正是天上
的十二个月亮轮流值宿的一个周期。

这种认识也在神话中表现出来。

《山海经?大荒西经》记载说“大荒之中,有女子方浴月。

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

”“常羲”与民间传说中的月亮女神“嫦娥”古音相同,看来正是这位生了十二个月亮的“常羲”演变为后来的“嫦娥”。

由此,“十二”也就成为另一种进位法来计算时间,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十二地支也就产生了。

三、干支的作用(一)纪年
干支纪年始于何时历来有不同的说法。

《世本?作篇》说“大挠作甲子。

”据宋衷注,大挠是黄帝的史官,所以《作篇》认为干支纪年始于黄帝时代。

现代学术界大都不相信黄帝、大挠是实有人物,《世本》的记载一般认为不足为信。

有人认为,秦汉以前,只用干支纪日,不用干支纪年,“汉末黄巾起义首倡?岁在甲子?,文人多舍年号而用干支,风气所至,影响到某些史书的纪事”。

黄巾起义“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封建史官将其载入史册,肯定对于干支纪年的推广有影响,但说它是“首倡”,未免失之过晚。

另有人认为,汉以前不以甲子名岁,并引刘恕《通鉴外纪序》,说干支纪年始自王莽。

王莽下书言始建国五年,“岁在寿星,仓龙癸酉”。

又云“天凤七年,岁在大梁,仓龙庚辰;厥明年,岁在实沈,仓龙辛巳。

”《隋书?律历志》记王莽铜权铭说“岁在大梁,龙集戊辰”;又说“龙在己巳,岁在实沈”。

这种看法亦失之偏颇。

还有人认为,甲子纪年方法的最早记载于《淮南子?天文训》。

东汉顺帝元年(公元85年),编、李梵等制定《四分历》后,它得到进一步推广。

这种观点曾一度流行,但目前已受到新发现的史实的否定。

从目前掌握的材料看,干支纪年法是从战国时期开始的。

据《隋书?律志历》引《竹书纪年》“尧元年景子。

”《竹书纪年》是战国中叶魏国人编的史书。

书中原文是“尧元年丙子”,因为唐高祖的父亲名昞,凡昞音的字皆改为景,以此避讳。

这是战国时已有干支纪年的证据。

不过由于《竹书纪年》久已失散,这条证据曾受到学者的怀疑。

而近期出土的文物,消除了这种怀疑。

(二)纪月
古时把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与十二月份相配合,名为“月建”。

因古人认为“气始于冬至”,故夏历以冬至所在的月,即十一月为子月,按顺序下推,则十二月为丑月,正月为寅月……
以“月建”的地支配以天干,则成此月的干支。

值得指出的是,这里所指各月,都是旧历(阴历)的太阴历,然所纪的虽在太阴月上,实际上还是太阳月,因为不记闰月(闰月分属前后两个月的月建),
即节气月。

汉简中已有月建,但有支无干。

以相配为月建之名,始见于后唐同光四年(公
元926年),那一年“正月小,建庚寅”。

干支纪月办法,应掌握其以下规律甲年、己年,正月丙庚。

乙年、庚年,正月戊庚。

丙年、辛年,正月庚寅。

丁年、壬年,正月壬庚。

戊年、癸年,正月甲庚。

古代有“五虎建元”歌,对人们掌握干支纪月规律颇有帮助。

“甲己之辰起丙庚,乙庚之日戊寅行,
丙辛便起庚寅始,丁卯壬寅亦顺寻,戊癸甲寅定时侯,五门得合是元音。


正月是寅月不变,甲年、己年正月必是丙寅,乙年、庚年正月必是戊寅五年一周,周而复始。

(四)纪时
古人把一昼夜分为十二个等分,每一等分为一个时辰。

十二个时辰用十二地支分别表示之,后来又把每一时辰划分为“初”、“正”两段。

十二个时辰中,每一“初”、“正”又分为“初刻”、“一刻”、“二刻”、“三刻”等四个时段。

干支纪时法始自汉武帝太初改历即公元前104年之后。

古人说“时”、“时辰”,都是指现在两小时,不能理解为现在的一个小时。

如唐王维诗“鸟道一千里,猿声十二时”,是说猿声日夜不断;宋黄庭坚《思亲汝州作》有“五更归梦三百里,一日思亲十二时”句,是说每时每刻都想念双亲。

这里的“十二时”,也是指现在一昼夜的二十四小时,表示整日整夜、每时每刻之意。

十二时有时也称为“二六时”。

二六一十二,即十二时。

鲁迅《华盖集?杂感》“无论爱什么——饭、异性、国、民族、人类等等,——只有纠缠如毒蛇,执着如怨鬼,二六时中,没有己时者有望。

”严格说来,把一昼夜分为24小时,是清朝初年西方文化传入的结果。

这种传入,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同时,从中国传统的十二时计时法和西方的24小时计时法来看,也有恰当的对应关系。

正因为如此,两者才能融合为一。

在许多先秦的史籍中,可以看到夏朝的许多帝王都是以十干命名的,像孔甲、胤甲、履癸(即夏桀)等。

而商朝的三十一个帝王均以十干取名。

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因为夏商时代的王室和贵族阶级崇拜太阳神,自视为太阳神的后裔。

如前所述,当时人们认为十个太阳(从甲至癸)轮流值日。

这种崇拜太阳神的习俗被引进了帝王的命名。

王出生的这一天被视为十天中在这一天值日的太阳降临人间。

如果是在甲日生的就取以甲名,乙日生的取以乙名。

但如果又有一个在甲日生的王出世,就认为这是太阳甲再次光临人间。

为了加以区别,就在前面加上“大(太)”、“中(仲)”、“小”等字样。

夏商以后,随着人口繁衍,文化发达,取名也开始复杂起来了,以“十干”命名的习俗逐渐消失。

帝王以干支命名,如果不了解其由来,往往使人误认为是干支纪年的一种表现形式。

但是通过上面的解释,我们应当懂得,它与干支纪年法并无必然联系。

实际上,当其一旦具有纪年的含义及作用时,它所属的只是帝王纪年法。

表二十二时辰与今二十四小时对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