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下水方式
论述船舶下水的主要方法
![论述船舶下水的主要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c2b4767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5d.png)
论述船舶下水的主要方法
嘿,你知道船舶咋下水不?那场面可老壮观了!船舶下水主要有几种方法呢。
一种是重力式下水,就像坐滑梯一样,把船顺着滑道推下去。
这可得小心操作,要确保滑道光滑,不然船要是卡住了可就麻烦啦!而且要计算好角度和速度,要是太快了说不定会翻船呢,那可不得了!重力式下水适合那些比较小的船舶,简单又直接。
就好比小孩玩滑滑梯,嗖一下就下去了。
还有一种是漂浮式下水。
哇塞,这就像让船在水上漂起来一样。
先把船放在一个可以注水的船坞里,然后慢慢注水,让船浮起来。
这过程得慢慢来,不能急。
要是水注得太快,船可能会不稳定,摇摇晃晃的多吓人呐!漂浮式下水适合大型船舶,那家伙,一浮起来可威风了。
就像大象走进河里,慢悠悠但很有气势。
那船舶下水安全不?当然得安全啦!在下水前,工程师们会反复检查,确保一切都没问题。
各种设备都得调试好,不能有半点马虎。
就像准备一场大冒险,得把装备都准备齐了。
要是出了问题,那可就是大灾难,损失惨重啊!
船舶下水有啥用呢?这用处可大了去了。
可以让新造的船快速进入
水中,开始它的使命。
比如运输货物、载人旅游啥的。
没有好的下水方法,船就出不来,那可咋整?就像被困在笼子里的小鸟,飞不出去多憋屈。
我记得有一次看到一艘大船下水,那场面,哇,老震撼了!大家都欢呼雀跃,为这伟大的时刻鼓掌。
这就是船舶下水的魅力啊!
船舶下水的方法各有千秋,都很厉害。
只要操作得当,就能让船舶顺利下水,开启新的征程。
船舶下水计算
![船舶下水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ec0d601076c66137ef061918.png)
(5)避免措施: ①增加滑道入水部分的长度; ②等待潮水更高时下水; ③中心凹槽; ④在滑道末端增加河床深度。
(6)下水船舶在离开滑道之后,由于惯性作用将继续向前 滑动,故应采取适当措施使船停止运动。 ①抛锚; ②制动; ③在舵的后面绑一块横向木板。
3、船台重力下水:即船舶在本身重力的作用下沿船台 倾斜滑道滑入水中,是常用的下水方法。主要包括纵向下 水和横向下水两种。
(1)纵向下水:船体的中纵剖面平行于滑道运动。如 川东厂的纵向楔形小车。
(2)横向下水:船体的中横剖面平行于滑道运动。如 东风厂的横向梳式滑道下水。
鉴于我国各主要船厂普遍采用纵向下水方式,故在本 章中只限于讨论船舶纵向下水的计算。
从P1、P2的变化,可以判断船体和滑道需加强的部位及 范围。
三角形分布(见图6-13),前端及后端处滑道所承受的压
力为:
P R 1 lb
S
P 0 2
(6-10)
③当反力R的作用点至前支点的距离 l
l S
时,因滑板与滑
3 R
道之间不能承受拉力,故两者之间的有效接触长度
l' 3l
S
R
滑道压力沿有效长度l' 的分布如图6-14所示,前端及后端处 S
滑道分别承受的压力:
W
浮,与之相应的 x 表示船尾开始上浮时的行程数值。
1
③若 M 曲线位于 M 曲线之上,则 M M ,不发
W
生尾下落现象,反之,发生尾下落。
W
④当下水进入第三阶段后,其浮力随行程的变化规律
7-1、2船舶下水解析
![7-1、2船舶下水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55158123968011ca3009185.png)
第一节 船舶下水的主要方法和设施
1)纵向涂油滑道下水
下水过程:首先将龙骨墩、边墩和支撑全部拆除,使船舶重量 移到滑板和滑道上,再松开止滑器,船舶便和下水支架、滑板一 起沿滑道滑入水中。 下水油脂:为了减小摩擦力,在滑板和滑道间浇涂石腊和黄油 作为润滑。
W SC
SG
※ 若船舶重心离开滑道末端时,而船舶仍未开始尾浮(浮 力增加过慢),即WSG>γVlc时,会发生尾部突然下沉、以 滑道末端为支点的仰倾现象(俗称尾弯或尾跌落),船底会 受到很大的反作用力而被破坏,因此要防止这一现象出现。 亦即:必须保证船舶重心离开滑道末端前,船舶已开始尾 浮。
防尾跌落采取的工艺措施:
W
全 浮
※ 若船舶全浮前,船舶首支架已完全脱离滑道,则船舶会发生艏 部突然下沉现象,称为艏跌落。艏跌落可能引起首部结构与滑道 末端碰撞而被破坏,因此要防止这一现象出现。
防首跌落的工艺措施:
1、在尾部加压载,使重心后移。但应注意防止产生尾跌落的可
能。 2、首支点前移。 3、选择大潮位下水。 4、滑道末端清淤。 5、取消首支架,降低船底到滑道面的高度。
第二节 纵向涂油滑道下水过程分析
一般以尾部先入水,分四个阶段:
◆(1)船舶开始滑动到刚与水面接触: 受力:R、f、W
下滑条件:
下滑力F>摩擦阻力f 其中:F=W×sinβ f=μ×W×cosβ μ 静摩擦系数,0.03~0.07 动摩擦系数,0.02~0.05
W F
G
N
※可能发生的事故:止滑器松开后,船舶不能自行下滑或中 途停滑。
和 RlR=WlGlc 在此过程中,V、lR 和lC 值不 断发生变化,直至船舶开始尾 浮。
船舶下水
![船舶下水](https://img.taocdn.com/s3/m/c2649368b84ae45c3b358c7f.png)
江苏科技大学先进制造技术中心
© 2004 MCAMT JUST
32
第2阶段:从与水面接触到开始尾浮
对于具体的船舶和滑道而言,其船体重心位置和滑道
坡度都是固定的。因此,首端压力的变化和是否会产生仰
倾现象,主要取决于浮力的大小和浮心C的位置。而这两 者又取决于船舶的龙骨坡度和滑道末端水深。所以在下水 计算中,首先应该仔细选择龙骨坡度和下水时间(因潮位 变化将引起滑道末端水深的变化),然后再考虑是否要采 取其它工艺措施。
江苏科技大学先进制造技术中心
Wc=常数 (水平直线) w▽ (曲线)
(倾斜直线)
(曲线)
5. 下水重量对于滑板前支点的力矩;
(水平直线)
(曲线)
© 2004 MCAMT JUST
39
问题:
1. 船舶下水的准备工作有哪些? 2. 船舶下水方式的分类?
3. 纵向涂油滑道下水工艺设施有哪些?
4. 纵向涂油滑道下水分哪几个过程及各过程的受力分析?
2004mcamtjust2004mcamtjust19江苏科技大学先进制造技术中心第二节纵向下水工艺1纵向滑道下水工艺113种工艺2004mcamtjust2004mcamtjust20江苏科技大学先进制造技术中心第二节纵向下水工艺123种工艺的比较有首支架无首支架横梁工艺特点由首尾支架承托重量通过木垫坐落在滑板上以横梁取代首尾支架原理船体视为刚体首支架集中承受压力船体视为弹性体在较长范围内承受压力船体视为弹性体适用各类船舶除首部尖削各类船舶小船时注意阻力影响2004mcamtjust2004mcamtjust21江苏科技大学先进制造技术中心第二节纵向下水工艺2纵向滑道下水工艺设施21船台长度h一般潮高s船台坡度l最小水位时滑道的水下长度宽度两倍脚手架运动机械坡度比滑道小滑道下滑条件
关于船舶下水的方法
![关于船舶下水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4b3c280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53.png)
关于船舶下水的方法船舶的下水是指将已经建造完成的船舶从船坞或船台上放入水中的过程。
下水是船舶建造的重要环节,也是船舶建造工作的终点之一。
下水的过程包括了船舶浸泡、推进和漂离等步骤,下水方法的选择取决于船舶的大小、重量以及建造环境等因素。
船舶下水的方法有很多种,常见的下水方法包括滑道下水、浮吊下水和自由浮渡下水等。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下水方法及其特点。
首先是滑道下水。
滑道下水是一种较为传统的下水方法,适用于小型船只。
滑道是一种由坡道构成的设施,有时也会采用木板或钢板覆盖以减少摩擦力。
船舶在滑道上逐渐向水面滑动,最终进入水中。
滑道下水的优点是简单、成本低廉,适用于船坞环境有限的场所。
然而,滑道下水需要船舶与地面的摩擦来推动船体,因此需要船体充分润滑以减少摩擦力,否则可能导致船舶卡住或滑行不稳定。
其次是浮吊下水。
浮吊下水是一种常见的大型船舶下水方法。
浮吊下水一般需要使用起重机或浮吊来提起船舶,然后将其悬挂在空中,同时逐渐推进到水面上,最终松开索具或绞车,使船舶整体落入水中。
浮吊下水的优点是适用于大型船舶,可以保证船舶下水过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然而,浮吊下水需要大型起重设备和吊运专业人员的参与,成本较高且风险较大。
最后是自由浮渡下水。
自由浮渡下水是一种现代化船舶下水方法,适用于大型船舶以及需要进行海试的船舶。
自由浮渡下水的原理是利用船坞的浮力将船舶从船台上推离,并通过控制船舶的重心和浮力来实现平稳下水。
自由浮渡下水的优点是无需使用起重设备和吊运操作,减少了人力资源的需求和安全风险。
自由浮渡下水还可以与船坞与船体相互配合,通过调整水位和船舶的运动来保证下水过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然而,自由浮渡下水需要设计精细的船坞和专业的控制系统,成本相对较高。
船舶下水是船舶建造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展示船舶建造成果的重要时刻。
不同的船舶可以选择不同的下水方法,以保证船舶下水过程的稳定和安全。
在选择下水方法时,需要综合考虑船舶大小、重量、建造环境和经济效益等因素,以选择最适合的下水方法。
第八章船舶下水
![第八章船舶下水](https://img.taocdn.com/s3/m/86e1e854a216147916112823.png)
三、牵引式下水 4、高低轨横向滑道机械化下水 5、梳式滑道机械化下水
6、升船机下水
三、下水方式的选择
1、主要影响因素 1)生产纲领及建造工艺要求 2)厂区地理、地貌特点 3)水文、岸线、水域条件等特点 4)安全、劳动条件等特点 5)操作、下水时间、成本等特点 6)造船工艺流程、船舶建造方案的要求
的石蜡、硬脂酸,松香等调制而成。 润滑层的主要作用是保证滑板与滑道间的润滑,减小它们
之间的摩擦力。
5、下水支架 是支承下水船舶,并保持船舶平稳下滑的重要下水装
置;对船体支承的长度约为船长的80%,船体尾端约10% 左右的船长悬空,船首悬空长度一般大于船长的10%;
按其所处的位置可分为首支架(用普通墩木)、中间支 架和尾支架三部分。 6、止滑器
船舶下水
一、下水的主要方式 1、定义:将船舶从建造区域移向水域重力式纵向下水 重力式纵向下水滑道:船台和滑道合一的下水设施。 优点:设备简单,建造费用少,维护管理方便,适应不同类型船 舶下水。 缺点:尾浮时会产生很大的首端压力;
船舶在水中的滑程较长,要求水域宽度不小于三倍船长; 1)纵向涂油滑道下水
钢珠可重复利用,也不污染环境。 钢珠摩擦系数不受气候条件影响。 缺点:初始投资大,滑板笨重,下水过程有振动。
2、重力式横向下水 与纵向下水的差别:船舶沿船宽方向滑动,船舶先入水的是船舷一侧,
不是船尾。
(1)横向浮起式下水 设置长滑道,滑道伸入水中,船舶沿滑道横向滑入水中。
(2)横向坠入式下水 设置短滑道,滑道末端在设计水位以上,船舶下水时,连同下水滑道一
下水过程:
首先将龙骨墩、边墩和支撑全部拆除,使船舶重量移到滑板和 滑道上,再松开止滑装置,船舶便和支架、滑板等一起沿着滑道 滑入水中,同时依靠船舶自身的浮力漂浮在水面上。
船舶下水解析课件
![船舶下水解析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1eaefb5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88.png)
◆优点:建造成本低、工艺装备简单。
◆缺点:下水前夕的工作量大、准备周期较长、油脂消耗多,并 对作业环境和水域有污染。
第一节 船舶下水的主要方法和设施
2)纵向钢珠滑道下水
下水过程:与油脂下水基本相同,采用钢珠替代下水油脂。木 质的滑板和滑道上各有一层钢制轨板以防被钢珠压坏,在滑道末 端设有钢珠网袋以承接落下的钢珠和保距器。 钢珠下水装置:高强度钢珠、保距器和轨板构成。保距器每平 方米装有12个钢珠。(滚动摩擦) ◆优点:生产费用低、无污染、不受气候影响。 ◆缺点:初始建造成本大、滑板笨重、下水过程有振动。
◆(3)船舶开始尾浮至全浮:
受力: R=W-
和 WlG=lc
在此过程中,V和lc 值不断
W
发生变化,直至船舶全浮。 全
船舶全浮:W=
浮
※ 若船舶全浮前,船舶首支架已完全脱离滑道,则船舶会发生艏 部突然下沉现象,称为艏跌落。艏跌落可能引起首部结构与滑道 末端碰撞而被破坏,因此要防止这一现象出现。
防首跌落的工艺措施:
1、在尾部加压载,使重心后移。但应注意防止产生尾跌落的可
能。 2、首支点前移。 3、选择大潮位下水。 4、滑道末端清淤。 5、取消首支架,降低船底到滑道面的高度。
第二节 纵向涂油滑道下水过程分析
◆(4)船舶开始全浮至停止运动: 受力: W=
※ 防止冲滩:采取抛锚制动或钢丝绳制动。
第三节 纵向涂油滑道下水设施和工艺措施
第一节 船舶下水的主要方法和设施
一、重力式下水
下水时,船舶通过下水架(或下水墩木)坐落在倾斜滑道上, 依靠自身重力在斜面的分力滑行入水。(纵向、横向下水)
1、重力式纵向下水(油脂和钢珠下水)
船舶及海工建造下水安全管理规定
![船舶及海工建造下水安全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aecdff10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c1.png)
船舶下水和海洋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规定1客观的为加强船舶及海工(以下简称船舶)施工下水安全管理,降低下水施工风险,特制定本规定。
2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企业船舶下水施工的安全管理。
3术语解释船舶下水:是指船舶主船体/在整个断面形成后,从船台或船坞进水的过程(以下简称为船舶下水)。
船舶下水方式包括:重力式下水(船台纵向钢珠滑道下水)、平面船台滑道拖移下水、气囊下水、浮式下水和大型起重设备吊装下水。
4管理职责4.1企业应高度重视船舶下水工程,要根据项目不同,成立下水工程指挥部,总部负责统一组织船舶下水施工、统一指挥,对船舶下水工程安全负责。
4.2技术部门负责编制下水布置图和下水计算书,制订船舶下水过程中安全技术要求和工艺方案。
船舶下水计算书应包含船舶的外形尺度、重量、重心、船舶拖航摩擦系数、下水过程力学分析等基础数据。
根据下水计算书,结合当地水域或航道水文(水深、潮汐、通航等)情况、船台(坞)及码头结构、下水方式和使用下水驳船的性能等因素,制订船舶下水工艺方案,明确船舶下水施工实施步骤,提出下水需用材料及设备清单,明确技术和安全要求。
4.3其他部门应根据船舶下水工艺计划和下水工程指挥部的要求做好各自的工作。
4.4安全监督部负责施工启动过程的安全监督检查。
5管理要求5.1发射前的组织和准备5.1.1企业在船舶下水前设立下水指挥部,明确下水总指挥及组织机构和工作职责。
召开下水专题会议,研究和分析下水计算书、下水方案,明确各级人员职责和任务,做好下水施工的安全策划工作,落实安全责任和安全措施。
5.1.2下水负责人应当符合下水必备条件的要求,将需完工项目及完成时间落实到责任单位(部门),并跟踪。
船舶下水必备状态包括:a.船体总强度满足下水要求;b.水下外板焊缝已按要求通过检验和严密性试验;c.海上管道和阀门安装到位并进行检查,或采取了可靠的封堵措施;d.必要的绳索和系泊缆桩已安装到位;e.完整的启动数据;f.船东和企业认为必要的其他建设项目已按要求完成。
船舶下水方法
![船舶下水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045b13883c4bb4cf7ecd1f2.png)
船舶下水分重力式下水、漂浮式下水和机械化下水重力式下水适合绝大多数船舶。
漂浮式下水适合超大型船舶。
机械化下水主要适合中小型船舶。
重力式下水又分纵向涂油滑道下水、纵向钢珠滑道下水和横向涂油滑道下水三种,这也是主要的重力式下水方式。
一、纵向涂油滑道下水是船台和滑道一体的下水设施,其历史悠久,经久耐用。
下水操作时先用一定厚度的油脂浇涂在滑道上以减少摩擦力,这种油脂以前多采用牛油,现在多使用不同比例的石蜡、硬脂酸和松香调制而成。
然后将龙骨墩、边墩和支撑全部拆除,使船舶重量移到滑道和滑板上,再松开止滑装置,船舶便和支架、滑板等一起沿滑道滑入水中,同时依靠自身浮力漂浮在水面上,从而完成船舶下水。
这种下水方式适用于不同下水重量和船型的船舶,具有设备简单、建造费用少和维护管理方便的优点;但也存在较大的缺点:下水工艺复杂;浇注的油脂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大,会污染水域;船舶尾浮时会产生很大的首端压力,一些装有球鼻艏和艏声呐罩的船舶为此不得不加强球首或暂不装待下水后再入坞安装;船舶在水中的冲程较大,一般要求水域宽度有待下水船舶总长的数倍长度,必要时还要在待下水船舶上设置锚装置或转向装置,利用拖锚或全浮后转向的方式来控制下水冲程。
二、纵向钢珠滑道下水这种方式是用一定直径的钢珠代替油脂充当减摩装置,使原来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降低滑板和滑道之间的摩擦阻力,钢珠可以重复使用,经济性较好。
钢珠滑道下水装置主要由高强度钢珠、保距器和轨板组成。
保距器每平方米装有12个钢珠。
木质的滑板和滑道上各有一层钢制轨板以防被钢珠压坏,在滑道末端设有钢珠网袋以承接落下的钢珠和保距器。
这种下水方式使用启动快,滑道坡度小,滑板和滑道的宽度也较小,钢珠可以回收复用,其下水装置安装费用和使用费用都比油脂滑道低。
而且不受气候影响,下水计算比较准确。
但初始投资大、滑板比较笨重、振动大。
三、横向涂油滑道下水这种方式是指船舶下水是按船宽方向滑移的,不是船尾首先进入水中而是船舶的一舷首先入水。
船舶下水方案
![船舶下水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8c485cc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42.png)
船舶下水方案引言船舶下水是指将船舶从建造厂或维修码头的船台上移入水中的过程。
这一过程需要精心策划和安排,以确保船只安全下水,并准备好进行后续的船舶测试和调整。
本文将详细介绍船舶下水的方案,并探讨在下水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
一、准备工作1. 船台检查在进行船舶下水之前,首先需要对船台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其满足下水要求。
船台的结构必须稳固,并且能够承受船只的重量和下水过程中的压力。
任何异常或损坏的部分都需要及时修复或更换。
2. 船舶检查在下水前,需要对船舶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船舶结构完好,没有漏水和其他潜在问题。
同时,需要进行船舶的试验和调整,以确保其各项功能正常运作。
必要时,还应进行漏水测试,以保证船舶的密封性。
3. 安全措施船舶下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人员、设备和船舶的复杂协调。
因此,必须制定详细的安全措施,并确保所有参与人员都严格遵守。
这包括船台工作人员、船舶建造人员以及相关的安全人员。
必要时,还可以为下水过程设置临时隔离区域,以确保周围的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二、下水过程1. 下水时间选择选择合适的下水时间非常重要。
通常情况下,下水会选择在潮汐进水的时候进行,这样可以充分利用潮水的力量来推动船舶下水。
此外,还需要考虑天气状况,避免在恶劣天气下进行下水操作。
2. 下水方式船舶下水有多种方式,如滑道下水、浮吊下水和坞船下水等。
选择下水方式需要考虑船舶的特点和船台的条件。
滑道下水是一种常见的下水方式,适用于较小的船舶和相对平坦的船台。
浮吊下水则适用于较大的船舶,可以通过起重机将船舶吊起并降落到水中。
坞船下水则需要使用坞船将船舶放入水中。
3. 下水调整在船舶下水之后,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调整,以确保船舶能够稳定浮在水中。
这包括船舶的平衡调整、重心调整以及船舶设备的检查和调整。
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船舶的浮性和稳定性,以确保船舶没有倾斜或下沉的风险。
三、安全注意事项1. 环境保护在进行船舶下水之前,应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船舶下水
![船舶下水](https://img.taocdn.com/s3/m/a0e6ae63ddccda38376bafcc.png)
二、船台纵向下水计算
尾跌落判断 当重心滑过滑道末端后,如果浮力对滑道末端力 矩小于重力对滑道末端力矩,将发生尾跌落。军船 由于重心靠近船中稍偏后,不易发生尾跌落;民船 由于大多采用尾机舱/后上建形式,重心靠后,较易 发生尾跌落。 不发生尾跌落的条件如下:
三、船台纵向下水强度校核
总纵强度校核 在尾浮时刻,船体主要受到尾部浮力和 首部支反力的作用,船体将处于最大中垂状 态。在最小抗昂倾力臂时刻,船体处于最大 中拱状态。因此,需要对总纵强度进行校 核
四、下水操作安全措施
合理选择下水时机:
由于首跌落或尾跌落的发生,很大程度上 是由于潮位太低,浮力不足以克服船体重力/ 力矩造成的,合理选择下水时机可以提高下 水时的潮位,达到安全下水的目的。
船舶下水
高等工程力学 上海交通大学工程硕士船舶与海洋专业
船舶下水
一、船舶下水的方式 二、船台纵向下水计算
三、船台纵向下水强度校核 四、工艺措施
五、计算实例
一、船舶下水的方式
船坞下水 纵向船台下水 滚珠下水 牛油下水 横向船台下水 浮船坞下水 气囊下水 起吊下水 浮箱下水(研究中)
一、船舶下水的方式
0.14
Time Velocity
10 20 30 40
1
2
3
4
5
20 40 60 80 100
Stern Lift
五、计算实例
Trav el - metres
120 140 160
FXXP下水速率曲线图
五、计算实例
NAPA 计算结果 TRIBON计算结果 摩擦系数 水阻力系数
NAPA
ƒ= k1 + k2 ( x/x1 - k3 )2
大船是怎么下水的看完涨知识了
![大船是怎么下水的看完涨知识了](https://img.taocdn.com/s3/m/72480f0c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18.png)
大船是怎么下水的看完涨知识了
大船是怎么下水的看完涨知识了
船舶建造是钢质船舶焊接船体和上层建筑的制造工艺,体现着一个国家的重型装备设计制造水平。
那么,新船舶造完是如何下水的呢?
船舶的船台下水,分为三种方式:即侧滑式下水、倒退式滑轨下水和吊运式下水。
1、船台侧滑下水:是通过滑轨方式实现的,是将滑轨铺设在船体侧面,然后船体横向划入水中,巨大的船体常常会随着冲击力左右摇摆,所以对船舶的平衡性和建造工艺要求比较高,但好处是简单快捷。
不要为这些船舶的安全担心,每一艘船都有自己的安全横倾角,通过布置压舱物什么的,这些新船壳可以在很大角度的横倾下自动扶正。
2、船台倒滑式下水:这种下水方式也是最常见的,在船体底部铺设一条通往水边的斜向滑轨,船舶建造完成后,拆掉固定装置,切断绳索,新船舶缓慢的滑入水中,它一般适用于大型船舶,其最大的优点就是整个船台结构简单,投入成本低,新船舶建造完成后,依靠重力自行滑入水中,所以被很多造船厂采用。
那为什么是后退式下水而非前进式下水,这是因为很多军舰的船艏位置都装有精密的声呐等设备,为了保障其安全会选择船尾方向后
退下水。
当然这种下水方式也有缺点,为了保护船尾螺旋桨在后退下水时不会损坏,会在船舶下水后,再在水下安装螺旋桨。
3、吊运式下水:利用船台上的起重机,将整条新船吊到水面上下水。
这种下水方式,只适合小型和微型船艇。
船舶下水
![船舶下水](https://img.taocdn.com/s3/m/3896258a71fe910ef02df802.png)
图8-2 钢珠滑道
图8-3 重力式横向下水
二、漂浮式下水 这是一种将水注入建造船舶场所(最常见的 是造船坞),使船舶自然浮起的下水方法。 三、牵引式下水 根据布置特点,这一类下水方式可分为纵向 滑道机械化下水、横向滑道机械化下水及垂 直升船机下水三种主要形式。它们都借助机 械设备来完成船舶下水和上墩作业。
§8-1 船舶下水的主要方法和设施
根据下水原理,船舶下水可分为重力式下 水、漂浮式下水和牵引式下水三大类。根 据船舶入水方向,下水又横向下水和纵向 下水之分。根据下水的工艺方法,下水又 可分为涂油滑道下水,钢珠滑道下水以及 小车下水等 一、重力式下水 下水时,船舶通过下水架坐落在滑道上, 并依靠自身重力的斜面分力滑行入水,因 而称为重力式下水。
重力式下水有纵向下水和横向下水之分。 船舶下水的滑行方向与船体纵剖面平行时 称为纵向下水,而滑行方向与船体纵剖面 垂直时称为横向下水。 1.纵向下水。 重力式纵向下水滑道是船台和滑道合一的 下水设施。根据滑道的滑动介质,纵向倾 斜船台滑道又可分为涂油滑道和钢筋珠滑 道两种,下水工艺则分别称为纵向涂油滑 道下水和纵向钢珠滑道下水。
§8-2 纵向涂油滑道下水过程的分析及计算 根据船舶下水的运动状态和受力情况,通常 将下水过程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船舶开始滑动员到刚与水面接触(岸 滑); (2)从与水面接触到开始尾浮(入水); (3)从开始尾浮到完全漂浮(尾浮); (4)从完全漂浮到船舶停止滑行(全浮)。
一、船舶开始滑动到刚与水面接触 在这阶段,船舶的运动方向与滑道平 行,如图8-11所示。
1.纵向滑道机械化下水 1)纵向船排滑道机械化下水 如图8-4所示。 2)两支点纵向滑道机械化下水 如图8-5所示。 3)楔形下水车夫纵向滑道机械化下水 如图8-6所示。 4)变坡度横移区纵向滑道机械化下水 如图8-7所示。
船舶下水方案
![船舶下水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8a1f8bc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73.png)
船舶下水方案
船舶下水是造船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意味着船舶已经完成了
所有建造和测试,成功地移入水中,可以继续进行后续的调试和
试航工作。
因此,船舶下水方案的设计和实施是一项必须慎重考
虑的工作。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分析船舶下水方案。
一、下水方式
常见的船舶下水方式包括侧滑式下水、竖向下水和坡面式下水,而不同的下水方式也有不同的适用范围。
侧滑式下水一般适用于
小型船舶,是目前最常见的下水方式。
竖向下水适用于超大型船舶,因为它可以保证船舶下水时的平稳度和安全性。
坡面式下水
则适用于质量要求较低的船舶,这种下水方式成本相对较低。
二、下水准备
在下水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准确计算与预测
艇坞的涨潮和退潮、排水和进(出)水、以及设备的稳定性和安
全度。
钢板缺口、锅炉室、吊杆钩等都需要注意检测,确保不存
在安全隐患。
船舶下水时,需要人员在现场全程监控,应保持沉着冷静并做好各项应对措施。
三、应对突发情况
在船舶下水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突发情况,例如吊装过程中绳索断裂、设备故障、压力不足等等。
因此,在下水方案中应做好这些意外事件的应对措施,安置合适的救援设备和人员,确保突发情况得以应对并及时化解。
总之,船舶下水方案是一项危险性很高的工作,需要充分保障各方面的安全。
只有充分做好准备工作,设计合适的下水方案,保证人员物品安全,才能确保下水过程的平稳、安全和有效性。
船舶下水工艺
![船舶下水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506d7e82a0116c175f0e48c2.png)
5
纵向钢珠滑道下水
6
倾斜滑道下水
3、横向涂油滑道下水
这种方式是指船舶下水是按船宽方向滑移的,不是船尾首先进入 水中而是船舶的一舷首先入水。 这种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滑道伸入水中,先将船舶牵引到楔形 滑板上,再沿滑道滑移到水中; 另一种是滑道末端在垂直岸壁中断,下水时船舶连同下水架、滑 板一起堕入水中,再依靠船舶自身浮力和稳性趋于平衡全浮。船 舶跌落高度为1-3米。这种方式由于同时使用的滑道多,易造成 下水滑移速度不一样,造成下水事故,而且跌落式下水船舶横摇 剧烈,船舶受力大,对船舶横向强度和稳性要求较高。
18
纵向斜架滑道下水
19
牵引式下水
4、变坡度横移区纵向滑道机械化下水 5、高低轨横向滑道机械化下水 6、梳式滑道机械化下水 由斜坡滑道和水平横移区组成,而且和横移区 侧翼的多船位水平船台连接,船台小车和下水 车式分别单独使用。
20
高低轨横向滑道机械化下水
21
梳式滑道机械化下水
22
梳式滑道机械化下水
3
纵向涂油滑道下水
4
倾斜滑道下水
2、纵向钢珠滑道下水
这种方式是用一定直径的钢珠代替油脂充当减摩装置,使原来的 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降低滑板和滑道之间的摩擦阻力,钢珠 可以重复使用,经济性较好。 在滑道末端设有钢珠网袋以承接落下的钢珠和保距器。这种下水 方式使用启动快,滑道坡度小,滑板和滑道的宽度也较小,钢珠 可以回收复用,其下水装置安装费用和使用费用都比油脂滑道低。 而且不受气候影响,下水计算比较准确。但初始投资大、滑板比 较笨重、振动大。
船舶下水专题讲座
技术中心 任强
下水方式
气囊式下水
2
一、倾斜滑道下水
船舶下水
![船舶下水](https://img.taocdn.com/s3/m/ee24030b453610661ed9f429.png)
§8-1 船舶下水的主要方法和设施
根据下水原理,船舶下水可分为重力式下 水、漂浮式下水和牵引式下水三大类。根 据船舶入水方向,下水又横向下水和纵向 下水之分。根据下水的工艺方法,下水又 可分为涂油滑道下水,钢珠滑道下水以及 小车下水等 一、重力式下水 下水时,船舶通过下水架坐落在滑道上, 并依靠自身重力的斜面分力滑行入水,因 而称为重力式下水。
二、从与水面接触到开始尾浮 在这阶段中,船舶的运动方向仍与滑 道平行,如图8-12所示。
随着船舶下滑过程中浮力矩的增加,舰艇 在此阶段中可能产生以下两种运动状态。 1.船尾上浮。 2.船舶仰倾(俗称尾弯)
三、从开始尾浮到完全漂浮
船舶在这个阶段中可能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1.在首支架经过滑道末端之前,船舶已经 完全浮起,顺利地在水中漂浮。 2.在首支架离开滑道末端地瞬间,船舶浮 力仍小于下水总重量,因此就会出现船首 猛然跌落的现象,叫做首跌落。
图8-9高低腿横向滑道机械化下水
图
810
梳 式 滑 道 机 械 化 下 水
四、其他下水方式 1.气囊下水 2.水垫下水
五、船舶下水方法的选择
影响选择船台类型、下水方法和设施的因素 很多,主要有以下六点: (1)厂区面积和地形特点; (2)厂区线及其地质情况; (3)厂区水域宽窄及其水文特点; (4)水位变化规律; (5)船厂生产纲领; (6)造船工艺流程总方案。
图8-2 钢珠滑道
图8-3 重力式横向下水
二、漂浮式下水 这是一种将水注入建造船舶场所(最常见的 是造船坞),使船舶自道机械化下水、横向滑道机械化下水及垂 直升船机下水三种主要形式。它们都借助机 械设备来完成船舶下水和上墩作业。
第八章 船舶下水
§8-1 船舶下水的主要方法和设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4、变坡度横移区纵向滑道机械化下水 这种下水方式的横移区由水平段和变坡段两部分组成。侧翼布置有多船位水 平船台的横移区,因移船的需要使横移车轨道呈水平状态,故称水平段;变 坡度的横移区其轨道只有一组仍为水平,其它各组均带有坡度,这些轨道的 坡度能使横移车在横移过程中逐步改变其纵向坡度,最后获得与纵向滑道相 同的坡度,故称为变坡段。同时,为使横移车在变坡段仍保持横向水平,带 坡度轨道均采用高低两层轨道的方式。 由于横移区具有变坡功能,所以采用纵向倾斜滑道下水。同时,可以在下水 滑道纵向轴线处建造一座纵向倾斜船台。通过横移车在水平段实现与水平船 台的衔接;在变坡段末端实现与纵向倾斜船台、下水滑道的衔接,使一种下 水设施可以供两种船台使用。而且这种滑道是用船台小车兼做下水滑车的, 故滑道末端水深较小,滑道建设投资小。但是,这种下水方式和所有采用纵 向下水工艺滑道一样存在船舶尾浮时较大的首端压力。 一般这种方式多用于国内码头岸线紧张而腹地广大的渔船修造厂和中小型船 厂,修造船可以在内场水平船台进行,只设一条下水滑道,减少滑道水下部 分的养护工作量。这种下水方式在使用时可以人工控制载有待下水船舶的船 台小车的速度,必要时可以停止下水。也可以用于船舶的上排修理。
重力式下水
• 2、纵向钢珠滑道下水 • 这种方式是用一定直径的钢珠代替油脂充当减摩装置, 使原来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降低滑板和滑道之间 的摩擦阻力,钢珠可以重复使用,经济性较好。钢珠滑 道下水装置主要由高强度钢珠、保距器和轨板组成。保 距器每平方米装有12个钢珠。木质的滑板和滑道上各有 一层钢制轨板以防被钢珠压坏,在滑道末端设有钢珠网 袋以承接落下的钢珠和保距器。这种下水方式使用启动 快,滑道坡度小,滑板和滑道的宽度也较小,钢珠可以 回收复用,其下水装置安装费用和使用费用都比油脂滑 道低。而且不受气候影响,下水计算比较准确。但初始 投资大、滑板比较笨重、振动大。
• •
• •
• 7、升船机下水 • • 升船机就是在岸壁处建造的一个承载船舶的大型平台,利用卷 扬机做垂直升降的下水设施。根据平台和移船轨道的相对位置 分为纵向和横向两种类型。 • 船舶下水时首先驱动卷扬机将升船机平台与移船轨道对准并用 定位设备固定之,船舶在移船小车的承载下移到平台上就位, 带好各种缆索,解除定位设备,卷扬机将升船机平台连同下水 船舶降入水中,船舶会在自身浮力作用下自行起浮。 • 升船机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适用于厂区狭小,岸壁陡立。 水域受限的船厂,升船机作业平稳,效率高,适用于主导产品 定型批量生产。但升船机对船舶尺度限制大,只适用于中小型 船厂。上海的4805厂(申佳船厂)有国内第一座3000吨级升船 机。
• 8、浮船坞下水 • • 利用浮船坞做下水作业,首先使浮船坞就位,坞底板上的轨道和岸上 水平船台的轨道对准,将用船台小车承载的船舶移入浮坞,然后将浮 坞脱离与岸壁的连接,如果坞下水深足够的情况下浮坞就地下沉,船 舶即可自浮出坞;如果坞下水深不足就要将浮坞拖带到专门建造的沉 坞坑处下沉。 • 根据船舶入坞的方式分为纵移式和横移式。纵移式的浮坞中心线和水 平船台移船轨道平行,可以采用双墙式浮坞,船舶入坞按船长方向移 动。上海江南和广州黄埔使用此类浮坞。横移式浮坞多使用单墙式浮 坞,也可以使用双墙式浮坞,但这种浮坞的一侧坞墙可以拆除,使用 时将浮坞横靠在水平船台之岸壁,用行车拆去靠岸一侧坞墙,将船舶 拖入浮坞,再将活动坞墙装复做下水作业。 • 浮坞下水设施具有能与多船位水平船台对接的能力,造价较低,建造 周期亦短,下水作业平稳安全,但作业复杂,多数时候要配备深水沉 坞坑。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 • •
6、梳式滑道机械化下水 由斜坡滑道和水平横移区组成,而且和横移区侧翼的多船位水平船台连接,船台小车和下水 车式分别单独使用。 在斜坡滑道部分铺设若干组轨道,每组轨道上有一辆单层楔形下水车,每辆下水车有单独的 电动绞车控制。斜坡滑道部分和横移区的轨道交错排列,位于轨道错开地区处于同一水平处 的连线称为O轴线,水平轨道和斜坡滑道互相伸过O轴线一定长度,形成高低交错的梳齿,所 以称为梳式滑道,其作用是将水平船台上的待下水船舶转载到楔形下水车上。 具体操作时,将船舶置于船台小车上,开动船台小车做纵向运动,待船舶移到横移区的纵向 轨道和横向轨道交错处时启动小车下部的液压提升装置提升船台小车的走轮,将车架旋转90 度后落下走轮到横移轨道上,开动船台小车将船舶运动到O轴线处,再次启动船台小车上的 提升装置将船舶略为升高,此时用电动小车将楔形下水车托住船舶,降下船台小车的提升装 置并移开船台小车,船舶即座落在下水车上,最后开动下水车上的电动绞车将船舶送入水中 完成下水作业。 船台小车和下水车各自有单独的电动绞车,免去穿换钢丝的麻烦,提高了作业的安全性和作 业效率;下水车的轮压较低,对斜坡滑道的施工精度要求较低;各个区域的建设独立性较强, 可以分期施工。但由于自备牵引设备,船台小车结构复杂,维修繁琐;船台小车走轮转向和 O轴线处换车作业麻烦,使用船厂不多。
• •
机械化下水
• • • • • • • • 1、纵向船排滑道机械化下水 2、两支点纵向滑道机械化下水 3、楔形下水车纵向机械化下水 4、变坡度横移区纵向滑道机械化下水 5、高低轨横向滑道机械化下水 6、梳式滑道机械化下水 7、升船机下水 8、浮船坞下水
• 1、纵向船排滑道机械化下水 • 船舶在带有滚轮的整体船排或分节船排上建造,下水时用绞车 牵引船排沿着倾斜船台上的轨道将船舶送入水中,使船舶全浮 的一种下水方式。分节式船排每节长度是3-4米,宽度是骨干产 品船宽的80%,高度在0.4米到0.8米间。由于位于船艏的那节船 排要承受较大的首端压力,因此要特别加强其结构,因此,分为 首节船排和普通船排两种。由于船排顶面与滑道平行,而且高 度只有0.4-0.8米,所以其滑道水下部分较短,滑道末端水深较 小,采用挠性连接的分节船排时由于船排可以在船舶起浮后在 滑道末端靠拢,则可以进一步降低滑道水下部分长度和降低末 端水深。这种滑道技术要求较低,水工施工较简单,投资也较 小,而且下水操作平稳安全,主要适用于小型船厂。但由于船 排高度小,船底作业很不方便,一次仅适用小型船舶的下水作 业。为提高船排滑道的利用率,可以设置横移坑和多船位水平 船台和纵向倾斜滑道组合,可以大大提高纵向船台的利用率。
漂浮式下水
• • • 漂浮式下水是一种将水用水泵或自流方式注入建造船舶的大坑里依靠船舶自 身的浮力将船浮起的下水方式。最常见的是造船坞下水。 漂浮式下水使用的船坞分两种,即造船坞和修船坞,区别在于造船坞比较宽 浅而修船坞比较深。 造船坞是用来建造船舶和船舶下水的水工建筑物,有单门的,双门的和母子 坞等多种形式,基本结构是由坞底板、坞墙、坞门和泵房等组成。坞门本身 具有压载水舱和进排水系统,安装到位后将水压入坞门水舱内,坞门会下沉 就位,就在坞外海水的压力下紧紧压在坞门口,再将坞内的水抽干就可以在 坞内造船了。 船舶建造完成后,通过进排水系统将坞外水域的水引入坞内,船舶依靠浮力 起浮,待坞内水面和坞外一致时就可以排出坞门内的压载水起浮坞门并脱开 坞门,然后将船舶用拖船拖出船坞,坞门复位进入下一轮造船。 造船坞下水是一种简便易行的下水方式,其安全性、工艺简单性比较好。可 以有效地克服倾斜船台头部标高太大的缺点,减低吊机起吊高度,还可以避 免重力式下水所要求的水域宽度,可以引入机械化施工手段。因此,尽管造 船坞造船方式初始投资较大,但是仍是建造VLCC的唯一手段。
气囊式下水
• 目前,我国中小型船舶生产企业普遍采用气囊 下水方式,虽然具有经济便利等优点,但是与 传统的滑道式下水、轨道式下水、坞内下水等 下水方式相比,气囊下水方式还存在缺乏理论 支撑,实际操作中不规范等问题。根据现有船 舶建造实践经验,在建造船长小于180 m的钢 质普通船舶时,采用气囊式下水方式基本上还 是可行的。因此,标准中规定二级Ⅰ类以下的 船舶生产企业允许使用气囊式下水方式,同时 对采用气囊下水的设施设备以及下水方案也提 出了相应的要求。
重力式下水
• 3、横向涂油滑道下水 • 这种方式是指船舶下水是按船宽方向滑移的,不是 船尾首先进入水中而是船舶的一舷首先入水。这种 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滑道伸入水中,先将船舶牵 引到楔形滑板上,再沿滑道滑移到水中;另一种是 滑道末端在垂直岸壁中断,下水时船舶连同下水架、 滑板一起堕入水中,再依靠船舶自身浮力和稳性趋 于平衡全浮。船舶跌落高度为1-3米。这种方式由于 同时使用的滑道多,易造成下水滑移速度不一样, 造成下水事故,而且跌落式下水船舶横摇剧烈,船 舶受力大,对船舶横向强度和稳性要求较高。
•
•
• 5、高低轨横向滑道机械化下水 • • 这种滑道由滑道斜坡部分和横移区两部分组成。下水车在滑道 斜坡部分移动时,邻水端和靠岸端得走轮各自行走在高低不同 得两层轨道上,以保持下水车架面处于水平状态。为此斜坡部 分得高轨和横移区得相应轨道应该用相同半径的圆弧平滑连接 起来。高轨I和低轨II得高度差应保证邻水端和靠岸端得走轮轴 处于同一水平面。过渡曲线上任何两点之间得水平距离应恒等 于走轮轴距,才能使下水车在下滑得任何位置都能保证水平。 这种方式具有布置简单、架面较低、斜坡部分受力时不致出现 深陷得凹槽等优点,同时可以在横移区侧翼布置多船位水平船 台,机械化程度较高和操作简单可靠,对水域的宽度和深度得 要求都比纵向下水小的多,下水最大重量5000吨。但这种方式 水工建筑复杂,铺轨精度高,造价高。
• 3、楔形下水车纵向机械化下水 • 这种滑道上的下水车架面是水平的或稍有坡度, 船舶下水时是平浮起来的,不会产生首端压力, 下水工艺简单可靠,适用于较大的船舶下水。 把它用横移坑和多船位水平船台连接起来可以 提高滑道使用效率,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纵向机 械化下水设施。缺点是下水车尾端过高,要求 滑道末端水深较大,因而导致水工施工量大, 投资大,且滑道末端易被淤泥覆盖,选用时要 充分考虑水文条件。
船舶下水方式
2008/8/20
船舶下水是当船舶建造工程大部分 完工之后,利用某种下水设备,将 船舶从建造区移至水域区的工艺过 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