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宋代)
中国古代文学史之宋代文学概说.
第一章宋代文学概说一、宋代社会文化背景1、崇文抑武的国策“杯酒释兵权”;官僚大多出身于文人;文官待遇的优厚;军事力量的孱弱2、城市经济的繁荣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士大夫优裕的生活;词的兴盛与传播;3、民族矛盾的激化4、理学的兴盛5、高度成熟的文化天水一朝人智之活动与文化之多方面,前之汉唐,后之元明,皆所不逮也。
(王国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陈寅恪)二、宋代文学成就宋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处于转型时期,一方面传统的诗、文和源于民间的词已经高度成熟、定型,另一方面新兴的话本小说、戏剧等叙事文学开始登上文学殿堂,为后世元、明、清文学重心的转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宋代文学成就——诗歌1、宋代非常重视诗歌创作。
诗人众多,著作大盛。
而且,宋诗也表现出不同于唐诗的独特风貌。
清吴之振《宋诗钞》说:“宋人之诗,变化于唐,而出其所自得,皮毛落尽,精深独存。
2、与唐诗相比,宋诗呈现出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的特点。
3、唐诗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
宋诗内敛温和,平淡瘦劲;唐诗外扬热烈、色泽丰美。
各有千秋,各有所长。
宋代文学成就——散文宋代散文成就超过唐文,表现在:1、文体多样化。
欧苏吸收骈文辞采、声调之长,以构筑古文的节奏韵律之美。
2、融合古文的议论、叙事和抒情三种功能,使古文的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更好地结合起来。
如欧苏之文。
3、风格丰富多彩,整体上平易畅达,简洁明快,更切于实用,奠定了以古文为主,骈文为辅的文章局面。
宋代文学成就——词1、流派众多,名家辈出,佳作如林。
2、完成了词体的建设,艺术手段成熟。
词的声律、章法、句法都建立了严格的规范。
3、在题材和风格上,开拓了广阔的领域。
题材应有尽有。
风格上婉约和豪放,清新与秾丽并存。
三、宋词的繁盛和发展宋词的繁盛词是宋代最引人注目,最具代表意义的文学样式。
宋代是词创作的鼎盛时期。
宋词繁盛的原因1、宋代城市经济的高度发展2、宋代社会的阶级特点3、宋代文人的创作心态4、唐五代词的传承与影响宋词的发展北宋前期词坛概况:北宋前期,词的创作出现兴盛的局面,柳永、晏殊、欧阳修等代表着这一时期词坛的最高成就。
中国古代文学之宋代文学史教案
中国古代文学之宋代文学史教案教案:中国古代文学之宋代文学史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了解宋代文学对后世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1.了解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2.了解宋代文学的特点3.了解宋代文学对后世的影响三、教学难点1.掌握宋代文学的核心作品和代表作2.分析宋代文学的精神内涵和艺术特点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教师对宋代文学的特点和代表作进行详细介绍,引发学生的兴趣。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交流彼此的观点和理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分析法: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深入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和艺术特点。
五、教学内容和流程1.引入(10分钟)向学生介绍宋代文学的时代背景,解释宋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引发学生对宋代文学的兴趣,并与现代作品进行对比。
2.讲授(30分钟)a.介绍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包括北宋和南宋时期的文学发展情况。
b.介绍宋代文学的特点,如工笔写实、文人雅致、理性思维等。
c.分析宋代文学的核心作品和代表作,如《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等。
3.小组讨论(20分钟)将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位代表向全班介绍一个宋代文学作品的精神内涵和艺术特点,并与其他组进行交流讨论。
4.分析作品(30分钟)分析宋代文学作品的精神内涵和艺术特点,包括人物形象、情节发展、意境表达等方面,通过细致的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宋代文学的艺术魅力。
5.总结(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六、教学资源1.图书资料:《中国古代文学史导读》、《中国文学史》等。
2.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七、教学评估通过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小组讨论的成果进行评估,评估学生是否对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了较好的了解。
同时还可以通过作业的形式,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八、拓展延伸可以安排学生阅读一些宋代文学作品的片段或整本作品,进一步了解宋代文学的艺术特点和精神内涵。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宋代文学发展概况
绪言宋代文学发展概况一、宋代的社会情况1、积贫积弱,内忧外患。
赵宋王朝远不能与汉、唐盛世相比,但在文化建设和学术思想的发展方面,却呈现出承先启后、宏通广博的繁荣景象。
论学术思想,宋学向来与汉学并称。
宋明理学又是一脉相承。
讲文学艺术,且不说入宋后大放异彩的宋词,就传统的诗文创作而言,诗有可与“唐音”媲美的“宋调”,文有“唐宋八大家”之说,而且宋代占了六家。
言及书画艺术和话本戏曲等通俗市民文艺,则又是宋元同列。
无论从哪个方面看,宋代都是一个文化发达而文学昌盛的时代。
2、注重文治、文人议政、重文轻武。
赵匡胤在建国的第二年,就以“杯酒释兵权”的策略,解除了禁军将领和节度使的兵权,为加强中央集权,宋王朝将全国精兵集中开封及其附近,隶属于枢密院,由皇帝直接掌握,枢密使又多委派文人担任,使“兵不知将,将不知兵”。
由于采取“守内虚外”的政策,重文轻武,边备不修,所以终宋之世积弱积贫,为历史版图最小的统一王朝。
反映在文学上,也就没有了西汉赋家和盛唐诗人那种恢弘开廓的气象,更多的是痛切国事、沉郁悲愤的声音,这一点越到后来越为突出。
北宋有改革与保守的党争,南宋则是主战与主和争论不休。
对外交涉中的辞令,政策争议中的辩论,均需要文章来表达。
客观上对宋代散文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宋代的学校教育和科举制度也很发达,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几乎都是进士出身。
文人当政是宋代政治的特色,与之伴随的文人论政风气的形成,则始于科举考试的科目导向,其影响所及,使宋文多论政文章,宋诗也有议论化、散文化的倾向。
3、三教合流、理学形成。
理学的兴起是宋代思想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大事。
宋儒出入佛老而返归儒学,他们继承孔孟仁学的道统加以新的解说,又在受佛老思想影响下,兼吸道家学说的某些因素,发展成为新儒学的性理之学,或心性之学。
理学家主张文以载道,但偏重道统心传,认为作文易流于玩物丧志,吟诗无益,会耽误心性修养功夫,由此形成了重道轻文的文学思想。
其流弊所及,则文章不免说教,诗也趋向言理,缺少文学的情韵和意味,倒是词及小说戏曲等少受理学影响而自成面目,词更被称为宋代的一代之文学。
古代文学史(宋代)名词解释
西昆体:是宋初诗坛上声势最盛的一个诗歌流派,它是以《西昆酬唱集》而得名的,其诗人中成就较高的有杨亿、刘筠、钱惟演。
它是晚唐五代诗风的沿续,大多师法李商隐诗的雕润密丽、音调铿锵,呈现出整饰、典丽的艺术特征。
但是从总体上看,西昆体诗的思想内容是比较贫乏的,它们与时代、社会没有密切的关系,也很少抒写诗人的真情实感,缺乏生活气息。
半山体:北宋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退居江宁后,诗风发生了重大变化,远离了政治、社会,多写山水自然。
形式上以绝句为主,很少长篇古体;艺术上讲究炼字、对仗,意境优美含蓄,具有很高的艺术性。
后人将他这一时期的诗风称为“半山体”。
特点是雅丽清绝,脱去流俗,多七言绝句。
以诗为词:所谓“以诗为词”即以写诗的态度来填词,将诗的题材,内容,手法,风格等引入词的领域并使之扩展,开拓新词境,提高词的格调。
"以诗为词"的手法是苏轼变革词风主要武器,即是把诗的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突破了音乐对词体的制约和束缚,把词从音乐的附属品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苏词中比较成功的表现是用题序和用典.诚斋体:诚斋体的得名是源于杨万里。
杨万里号诚斋,故称为诚斋体。
他的诗歌学习江西诗派,最后摆脱前人的束缚而自成一家,取得了更高的成就。
诚斋体的风格特征是活泼自然,饶有谐趣,形成诚斋体的要素之一是诗人把自己的主观情感最大程度地投射在客观事物上。
要素之二是杨万里做诗想象奇特,但是不用奇奥生僻的字句,却用浅近明白的语言和流畅直至的章法,近于口语。
文赋:是赋体的一类。
文赋是唐宋古文运动的产物。
中唐韩愈、柳宗元倡导古文运动,在复古口号下改革了骈偶语言,他们的赋作直接继承发展先秦两汉古赋传统,既保持主客答难的赋的结构,又用比较整饰而不拘对偶的古文语言,实质便是文赋。
文赋始于唐,典型作品是《阿房宫赋》。
北宋以欧阳修为代表的古文运动,继承韩、柳革新的传统,反对宋初盛行的西昆派骈偶文风,进一步巩固了古文取代骈文的文学语言地位,扩大了古文的文学功能。
中国古代文学史完整笔记-宋代文学-宋诗
中国古代文学史完整笔记-宋代文学-宋诗1、宋初三体:一以当时的一些达官贵人如徐铉、李昉等为代表,以白居易为师,诗风平易浅俗,是当时的主流诗歌,此为白体诗。
一以稍后的杨亿、刘筠、钱惟演为代表,以李商隐为师,辞藻华丽,讲究用典,是白体之后的诗坛主流,此为西昆体。
一以魏野、林逋等隐士为代表,以贾岛、姚合为师,多用白描手法写隐逸生活,诗风清苦,此为晚唐体。
2、苏梅:苏舜钦在诗歌上创作上与梅尧臣齐名,人称苏梅。
3、半山体:王安石退居江宁后,诗风发生了重大变化,远离了政治、社会,多写山水自然。
形式上以绝句为主,很少长篇古体;艺术上讲究炼字、对仗,意境优美含蓄,具有很高的艺术性。
后人将他这一时期的诗风称为“半山体”。
4、苏黄:在宋代,黄庭坚被认为是与苏轼并驾齐驱的诗人,称之为“苏黄”。
5、点铁成金、夺胎换骨:这是黄庭坚的创作方法,就是对前人的作品加工改造,一是不改变前人作品的意思,但用新的语言来表达;一是袭用前人的语言,但表达的是新的意思。
6、江西诗派:南宋初,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将黄庭坚、陈师道等二十余人列为江西诗派。
江西诗派是在黄庭坚的直接影响下形成的,他们的创作具有与黄庭坚类似的众多特点,讲究用典,生新瘦硬,是宋代影响最大的诗派。
7、南宋四大家(中兴四大家):南宋四大家,又称“中兴四大家”,指的是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
这四大家虽然早期曾受江西诗派影响,但除尤袤外,其他三人均能跳出江西诗派的樊篱,自创面目。
8、永嘉四灵:永嘉四灵。
指的是浙江永嘉(今温州)的四位诗人:徐照(字灵晖)、徐玑(号灵渊)、赵师秀(字灵芝)、翁卷(字灵舒)。
他们的诗以贾岛、姚合为宗,多为近体,喜用白描,不用典,主要描写山水自然和自我感受,境界狭窄,讲究苦吟,诗风单一。
9、江湖诗派:江湖派是稍晚于四灵,并受四灵影响的一个诗派,因作品多收入《江湖集》而得名。
他们多为落第文人、江湖清客。
诗风不一,有的粗犷豪放,有的幽静清苦,有的新奇,有的旷达。
古代文学史(宋代)
古代文学史(宋代)北宋初期的文风与诗风西昆体:以杨亿等人为代表的西昆体,是宋初影响极大的重要文学流派。
“西昆”因创始人唱和的诗集称《西昆酬唱集》而得名。
代表作家以杨亿、钱惟演、刘筠为魁首。
作诗宗主李义山,讲究辞采,以偶丽为工,好用事,以表现才学和工力。
昆体功夫昆体功夫是西昆体在艺术上的表现。
以杨亿为代表的西昆体作家在艺术上讲究藻饰、多用故事。
作诗注意修辞,重格律和借代,颇具李商隐的“沉博绝丽”之风。
大量用典。
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简述欧阳修散文“六一风神”的美学风格1.欧阳修的散文措辞平易,用词造句精练而有变化,自然地叙事、自然地抒怀。
这标志着他的散文创作从崇尚骨力到倾心于风神姿态、从阳刚到阴柔的转变。
2.本质是散文的诗化和情感的外显。
3.文章结构层次清楚而转折,语言层次平易自然。
这些都是“六一风神”的构成要素,这种特点偏于阴柔之美。
简述王安石的“王荆公体”诗有何特点1.王安石《题张司业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中的“奇崛”,似瘦劲刚健为特征,是王安石追求的一种艺术境界,但进入老年后,却视奇崛为平常了。
即寓悲壮于闲淡,既有清新闲适,又有沉郁悲壮,被称为“半山诗”。
半山,是王安石晚年在江宁居住的地方,他这个时期的诗歌被编靛为《半山集》亦称“半山诗”,主要体裁是绝句。
2.“王荆公体”即“半山诗”或“半山绝句”,指王安石晚年的诗歌创作而言。
特点是重炼意,如《登飞来峰》通过写登临山塔远眺,反映出诗人高瞻远瞩、不畏艰险的胸襟气魄。
又重修辞,如《泊船瓜州》,还有用事、造语、炼字等。
主要载体是其晚年雅丽精绝的绝句。
“王荆公体”的长处是下字工、用事切、对偶精,既有深婉不迫处,也有生硬奇崛处,为江西派的先驱。
苏轼壁赋》,表现出借景立论的特点。
亭台记,如《喜雨亭记》先叙为亭作序之由,次则记雨,再渲染人之喜乐,文章如水波层层荡开去,文理自然。
记叙文多数是文学性散文,将叙述、描写、抒情错杂并用,随意挥洒。
古代文学史复习题(宋代部分)宋代
古代文学史复习题(宋代部分)
一、填空
北宋初期诗歌的三大流派是、、;其中体是学习,最重要的代表是;体是学习,最重要的代表是;体是学习,重要的代表有、、。
北宋初期最重要的文学家是。
晏殊词集是,代表作是;范仲淹词的代表作是;张先词集是,他因善写而得的美名;王安石词的代表作是、;柳永词集是。
北宋中后期词人队伍主要是以和为代表的两大群体。
黄庭坚词集名;秦观词集名;晏几道词主要写,其词集名;贺铸词有两个突出内容,一个是写,代表作是,一个是写,代表作是,其词集名,他以著名而获之称;周邦彦词集名。
宋代诗风的主要开创者是和。
江西诗派的“一祖”是指,“三宗”是指、、。
李清照词集名;朱敦儒词集名;张元干词集名,代表作是;辛弃疾词集名;张孝祥词集名,代表作是;陆游词集名,诗集名;陈亮词的代表作是;刘过词集名,代表作是;姜夔词集名;吴文英词集名;张炎词集名;蒋捷词集名;刘克庄词集名;杨万里诗集名;范成大诗集名。
欧阳修、柳永、苏轼、黄庭坚、陆游、辛弃疾的字、号和别称。
二、解释词语
西昆体梅苏江西诗派
三、简答题
1、北宋初期文学简述。
2、北宋前期词简述。
3、柳永对宋词发展的主要贡献。
4、周邦彦词的主要内容和艺术成就。
5、欧阳修的文学成就。
6、王安石的文学成就。
7、黄庭坚诗论的要点和江西诗派简述。
8、南渡词人简述。
9、辛派词人简述。
10、南宋后期词简述。
12、南宋“中兴四大诗人”简述。
四、论述题
1、苏轼的文学成就。
2、辛弃疾词的内容与艺术成就。
古代文学 (宋代文学)
宋代文学绪论1.简述宋代的社会文化背景及其对宋代文学的影响?(1)重文抑武的政策。
影响:有力的加强了君权,同时也使士大夫的社会责任感和参政热情空前高涨,他们以国家的栋梁自居,意气风发地发表政见,众多的武将也成为作家,如陆游、辛弃疾(2)理学思想成为士大夫的主体意识。
影响:理学思想成为作家著书立说的指导思想和题材内容,不同学派论争的焦点。
(3)文以载道说的盛行。
影响:使宋代诗文的议论说教意味很浓,熏陶感染不足,形成了宋诗“以文学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的形式特征。
(4)印刷业和教育的发达与作家学术修养的提高。
影响:印刷业的发展使书籍得以流通,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发展,最终提高了作家的修养,使作家更善于思考社会和人生,更善于完美的使用各种艺术表现手法,提高了作品的艺术水平,成就了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陆游等一大批学者型作家,反映社会干预政治的作品。
议论成分得以加强。
2.为什么宋代文人有那么强的忧患意识?对宋文学的影响怎样?(1)原因:○1宋代士大夫的国家主人公意识十分强烈,他们以国家天下为己任,密切关注国家的隐患。
○2宋代的国势不如汉、唐那么强盛,北宋开国之初,北方被石晋割让出去的燕云十六州仍然归辽人统治,而南方曾为唐代流放罪人之地的驩州一带已属于越李朝的版图。
从北宋开国到南宋灭亡,宋王朝始终处于强敌的威胁之下。
宋代虽然经济相当发达,但由于对内的冗官冗费和对外的巨额岁币,农民负担沉重,财政时有困难,面对严重的内忧外患,有识之士忧心仲仲。
(2)影响:○1使宋代作家少有歌功颂德的作品,少露个人的豪情壮志○2使作品的爱国主题高扬3.“以雅为俗”审美情趣的含义是什么?对宋文学的影响?(1)含义:以俗为雅就是选用一般的题材,写出来的却是好的作品,,表达了崇高、深刻的主题思想,如陆游的《示儿》写的是一个人临终时的嘱托,“家祭无忘告乃翁”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题。
(2)影响:审美情趣的转变,促进了宋代文学从严于雅俗之辨转向以俗为雅,扩大了诗歌的体裁范围,增强了诗歌的表现手段,也是诗歌更加贴近日常生活。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第五编 宋代文学 第四章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第五编宋代文学第四章黄庭坚与江西诗派单选题1.宋代影响最大的诗歌流派是() [单选题] *A.西昆诗派B.江西诗派(正确答案)C.江湖诗派D.四灵诗派2.被江西诗派奉为诗歌创作的不二法门的诗体是(D)A.东坡体B.后山体C.简斋体D.山谷体 [填空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杨万里在《诚斋诗话》中所称“山谷诗体”指的是() [单选题] *A.苏轼诗B.杜甫诗C.黄庭坚诗(正确答案)D.吕本中诗4.山谷诗中最能代表其主流的题材内容是() [单选题] *A.日常交际应酬的赠答诗、次韵诗和咏物诗B.反映民生疾苦和时事政治的诗C.表现男女之情的艳诗D.表现自我人格和襟怀的抒情写意诗(正确答案)5.提出“点铁成金”、“夺胎换骨”主张的作家是(A)A.黄庭坚B.吕本中C.韩愈D.刘克庄 [填空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江西诗派的“一祖”是指() [单选题] *A.黄庭坚B.杜甫(正确答案)C.韩愈D.陶渊明7.“后山体”诗的作者是() [单选题] *A.王安石B.王令C.陈师道(正确答案)D.陈与义8.“简斋体”诗的作者是() [单选题] *A.陈与义(正确答案)B.陈师道C.刘克庄D.吕本中9.编列《江西诗社宗派图》的作家是() [单选题] *A.黄庭坚B.陈师道C.曾几D.吕本中(正确答案)10.“简斋体”诗的作者是() [单选题] *A.陈师道B.陈与义(正确答案)C.吕本中D.曾几1.下列诗体属于江西诗派的有()。
*A.西昆体B.简斋体(正确答案)C.诚斋体D.山谷体(正确答案)E.后山体(正确答案)2.江西诗派的“三宗”是()。
*A.黄庭坚(正确答案)B.吕本中C.陈师道(正确答案)D.曾几E.陈与义(正确答案)3.下列作家属于江西诗派的有()。
*A.王令B.韩驹(正确答案)C.曾几(正确答案)D.陈师道(正确答案)E.吕本中(正确答案)4.下列说法出自黄庭坚的有()。
中国古代文学诗人简介
宋代文学北宋初期文学:柳开(947-1000)字仲涂,大名(今河北大名)人。
《宋史》载:“(开)有胆勇……既就学,喜讨论经义。
五代文格浅弱,慕韩愈、柳宗元为文,因名肩愈,字绍先。
既而改名字,以为能开圣道之涂也。
著书自号东郊野夫,又号补亡先生。
”文学主张:重道轻文、主张文章平易、尊韩柳而倡道统等。
忽视文章艺术性,把文作为明道的工具,反对文体华艳。
其中前两者对宋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极为广泛的影响。
李昉(925-996),字明远,饶阳(今属河北)人,仕后汉、后周,后归宋,太宗时拜平章事。
奉敕参撰《太平御苑》《文苑英华》《太平广记》等书。
(白体倡导者)魏野(960-1019),字仲先,祖籍蜀州(今四川崇州),后居陕州东郊(今河南三门峡)。
(晚唐体)魏野若干诗句对仗工稳,饶有意境,深得晚唐贾岛、姚合诗法,因此魏野诗作被后人称为“姚合流亚”(《诗薮外编五》)。
潘阆(?-1009)字梦空,大名(今河北大名)人。
早年有志于功名,被太宗赏识,赐进士及第,后因友人下狱被牵连,逃入中条山。
(晚唐体)《岁暮自桐庐归钱塘》林逋(967-1028),字君复,钱塘(今杭州)人。
诗篇主要内容是吟咏山湖胜景和抒写隐居不仕、孤芳自赏的生活方式及其由之而来的心境。
(晚唐体)《山园小梅》(背寇准(961-1023),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
寇准少年入仕,二度官至宰相,一生功业彪炳,后因涉于皇室之争,遭谗被贬逐,以风节著称于时。
前期代表性诗作《春日登楼怀归》杨亿(974-1020),字大年,建宁州浦城(今属福建)人。
十一岁以文步入仕途。
太宗淳化三年(992)赐进士及第,真宗为翰林学士。
户部郎中,知制诰。
杨亿为人天性颖悟,博闻强记,为人耿直刚介。
(西昆体)刘筠(970-1030)字子仪,大名(今河北大名)人。
,真宗咸平元年(998)赐进士及第,为秘阁校理。
初为杨亿识拔,后与杨亿齐名。
(西昆体钱惟演(977-1034),五代吴越王钱俶之子,真宗授太仆少卿,命直秘阁,知制诰,顶修《册府元龟》,官至枢密使。
中国古代文学
第一章北宋初期文学1:王禹偁在促进宋初诗风和文风的变革中所起的作用.一:王禹偁兼善各种文体。
二:在文的方面,既能写古文又是四六文的高手,改变五代以来的雕绘习气,始为古雅简淡之作。
三:文章多有现实政治内容和鲜明的思想倾向。
散文在追求平易自然的文风方面有开创之功,使中唐韩愈柳宗元切近现实的平易古文在宋初重现,成为欧阳修改革文风的先声。
2:西昆体的主要特征是什么?为什么说杨亿是宋初西昆诗派的代表作家?西昆体的主要特征:讲究修辞,诗中大量用典,以学问为诗。
杨亿是宋初西昆体的代表作家:一:作诗效法李商隐,讲究辞采,风格典丽,以表现才学和功力。
二:在《西昆酬唱集序》中主张“历览遗编,研味前作,挹其芳润”3:晚唐体的特征:宋初模仿唐代贾岛,姚合诗风的诗作,特点是,清逸隐幽。
4:晏殊词的创作特征;词风-风流闲雅,温润秀洁;明净雅致的语言,深刻而纤细的内心体验,曲折精巧的构思,表现了情感的经历和对人生的思考。
精美圆熟的艺术表现,雅致含蓄的倾向,展现出宋词风格的新特色。
直接影响同代的欧阳修晏几道等人。
第二章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1:欧阳修在北宋诗文革新中所起的作用?一:欧文学韩愈而能自出变化,摒弃韩文艰涩怪奇的一面,发展了文从字顺的一面,建立平易流畅,委屈婉转的文章风格,二:散文的佳处,婉转曲折,富有情感。
三:利用政治手段,排抑太学体,是宋代古文创作克服了浮糜文风的同时,形成一种平易自然,流畅条达的成熟风格,确立了散体文的正宗地位。
2:欧阳修诗歌的创作特征。
一:以文为诗,具有散文化倾向。
二:重气格。
取材广泛,命题新颖,以议论为诗的诗风。
三:一方面诗体整体凝练,另一方面,诗体形式具有弹性,节奏,声律多变,语言自然流畅。
3:欧阳修词的创作特征。
一:思深辞丽,欧阳修受南唐词人冯延巳的影响。
如《踏莎行》二:温润秀杰。
如《朝中措》4:梅尧臣诗歌的创作特征。
一:题材广泛,取材个人化,生活化,所碎化的倾向。
二:梅诗具有平淡的风格。
中国古代文学(唐宋)课程教学标准
中国古代文学(唐宋部分)课程教学标准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教研室李小荣编撰一、课程性质、目标及教学要求本课程是属于《中国古代文学》第三段唐宋部分的教学标准。
教学对象为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三年级的学生(含基地班)。
主要讲授唐宋时期(含隋代、五代及辽、西夏、金)的文学知识及其与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宗教、艺术之间的关系,了解当时多民族文学之间交流与融合的过程,俾使学生对此际文学产生、发展与衍变的规律有一定的了解,为以后的深入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提升学生对民族文化,特别是对唐宋文学与艺术的鉴赏与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纲要本“教学内容纲要”是以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袁世硕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为教材来制定的。
本纲要仅是课程教学之基本内容和重点内容的提示,而不是全部教学内容的概括,它虽然规范了教学的基本内容和重要内容,但并不限制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
纲要如次:(一)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绪论主要讲授开放的文化环境与唐代文学的繁荣、漫游、入幕、读书山林之风及贬谪与唐文学、佛、道二家对唐代文学的影响、唐代文学的风貌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等四大内容。
重点掌握隋唐五代文学生成与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及其与创作主体之间的关系。
第一章南北文学的合流与初唐诗坛重点了解隋代文学的风貌、南北文学的合流、初唐诗坛概况、陈子昂与唐诗风骨、张若虚与唐诗兴象。
重点掌握卢思道、杨素、薛道衡、王绩、“初唐四杰”、“沈、宋”、陈子昂及张若虚的代表作,“上官体”的含义及沈、宋对确立律诗形式的贡献,陈子昂的诗歌理论。
重点讲授作品:※《野望》※《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感情基调。
“海内”二句赏析。
※《在狱咏蝉》:触物起情,借物寓志。
※《春江花月夜》:旧题材、新意境、新情趣。
艺术构思特点。
※《登幽州台歌》:愤激不平的感慨的意义。
艺术特点。
《感遇》(兰若生春夏):托物言志、寄慨遥深。
泛讲、自学作品:※《人日思归》;《从军行》(烽火照西京);《长安古意》;《独不见》;《度大庾岭》。
高中语文古代文学课件:宋代文学 (共25张PPT)
黄庭坚
自号“山谷道人” “江西诗派”首领 主张“无一字无来处” 与苏轼合成“苏黄” 与秦观、张耒、晁补之合称“苏 门四学士” 与苏轼、米芾、蔡襄合称为“宋 四家”
南宋其他诗人
中兴四大诗人(南宋四大家): 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文天祥 《过零丁洋》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叶绍翁 《游园不值》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代表人物柳永、李清照、秦观。 代表作品李清照《声声慢》,柳永《雨霖铃》。
豪放派
苏轼,号“东坡居士” 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
诗《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词《水调歌头·中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念 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江城子·密州出猎》、《江城子·悼亡妻》(十年生死两茫 茫,不思量,自难忘。)
北宋其他词人
范仲淹
主持过“庆历新政” 散文《岳阳楼记》 名句:先天下之忧而 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词《渔家傲》
晏殊:诗属“西昆体”,名词有《浣溪沙》《蝶
恋花》(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人生三境界之一)
晏几道:名词《鹧鸪天》,与晏殊合成“二晏”
唐宋八大家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 宋代
中国文学史(宋代文学)复习提纲一、填空题1、王禹偁把自己的文集题为《小畜集》,就是表示有“兼济天下”之志。
2、王禹偁的散文言之有物,清丽疏朗,在宋初文坛上独树一帜。
如《待漏院论》、《唐河店妪传》、《黄冈新建小竹楼记》等,都是他的名篇。
3、“白体”诗人,是宋初效法白居易作诗的一批诗人,代表作家有李昉,徐铉等人。
4、“晚唐体”诗人是指宋初模仿唐代贾岛、姚合诗风的一群诗人,由于宋人常常把贾、姚看成是晚唐诗人,所以名之。
5、“晚唐体”诗人中最恪守贾、姚门径的是“九僧”,专学贾岛、姚合的反复推敲的苦吟精神,内容多为描绘清邃幽静的山林景色和枯寂淡泊的隐逸生活,形式上重五律。
间有警句而无佳篇。
“晚唐体”另一类诗人群体是潘阆、魏野、林逋等隐逸之士。
6、林逋(梅妻鹤子),谥和靖先生,咏梅诗十分著名,《山园小梅》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向称咏梅绝唱,为欧阳修所激赏,同题之二中“雪后园林才半树,水边篱落忽横枝”一联则因遗貌取神而受到黄庭坚的盛赞。
7、西昆体因杨亿编辑《西昆酬唱集》而得名,它是宋初诗坛上声势最盛的一派,代表作家有杨亿、刘筠、钱惟演。
8、西昆体有三类题材,一是怀古咏史;二是咏物;三是描写流连光景的生活内容。
9、晏殊,《珠玉词》,绝大部分作品的内容是抒写男女之间的相思爱恋和离愁别恨,名作《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蝶恋花》“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晏殊被后人推为“北宋倚声家初祖”。
10、范仲淹独辟蹊径写边塞生活,为词开辟了崭新的审美境界,也开启了宋词贴近生活和现实人生的创作方向;而沉郁苍凉的风格,则成为后来豪放词的滥觞。
《渔家傲》11、张先因善写“影”而得“张三影”的美名,“云破月来花弄影”、“帘压卷花影”、“堕飞絮无影”。
词的内容主要写“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行香子》)。
张先词被人视为“古今一大转移”。
中国古代文学教案--宋代文学
宋代文学概说宋代文学的背景、发展分期与历史地位一、宋代经济文化的繁荣及其对文学的影响。
二、宋代文学的发展与政治、士风的关系。
三、宋代文学的发展分期与历史地位第一章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第一节宋初文坛北宋开国不久,就有柳开等人提出文学复古理论,反对晚唐五代浮靡文风,但当时的诗文创作,主要还是沿袭晚唐五代风格,只少数作家如王禹偁、杨亿等人的创作呈现了一些新的因素。
1,宋初诗歌的“三体”。
(1)“白体”。
(2)“西昆体”。
(3)“晚唐体”。
2,王禹偁。
在宋初文坛上,最为优秀的作家当推王禹偁。
他的诗文对宋代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第二节北宋诗文革新1,诗文革新的政治、文化、学术背景2,文风、诗风新变的历程和实绩。
3,欧阳修在北宋诗文革新中的核心地位和主要贡献。
在欧阳修之前和同时,有穆修、苏舜钦、尹洙等人提倡古文;苏舜钦、梅尧臣等人致力于探索新的诗风。
他们都对诗文革新的最终成功作出了贡献。
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等重要作家,都得到欧阳修的识拔和引荐而知名文坛。
他们都被后人列入“唐宋古文八大家”。
第三节欧阳修的诗文创作成就1,欧阳修的生平和学术。
2,欧阳修的散文。
欧文创造了一种平易自然的新风格。
他的创作实绩和古文理论相辅相成,开创了一代文风。
3,欧阳修的诗歌初步表现出了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的特点,已明显从宋初诗风的局限中摆脱出来,以较为宏大的创作格局、畅达健朗的风格意趣初步奠定了时代新风。
欧诗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第四节苏舜钦与梅尧臣苏舜钦和梅尧臣是诗风和文风变革的重要支持者和参与者。
1,苏舜钦生平经历。
苏舜钦的诗歌以雄豪奔放为特色,政治色彩和议论色彩都十分浓厚。
苏舜钦又擅长古文。
2,梅尧臣的生平经历。
梅尧臣诗歌不论关怀民生还是抒情写景,都以平淡深远为特点。
“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欧阳修《六一诗话》:“子美笔力豪隽,以超迈横绝为奇;圣俞覃思精微,以深远闲淡为意。
”二人都以杰出的创作成就在宋诗发展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一席。
中国古代文学史之宋代文学-南宋诗人范成大知识讲解
女婿,魏氏宗谱有载。 • 范成大是北宋 名相范仲淹的族人裔孙,因而,范
成大称范仲淹为仙翁
七点详解石湖君
• 生平 • 诗人范成大 • 词人范成大 • 旅行家范成大 • 情系乡里的范成大 • “冰人”范成大 • 书法家范成大
• 著《梅谱》丰富了梅花的审美内涵,引起了“梅花 热”,南宋时因范成大等的影响被誉为“天下尤 物”。
• 所以作为一个不忘本,心怀育土的人,范成大是很 成功的,很值得学习。
“天下尤物” 梅花
• 梅花是我国特产传统名花,南宋时已被誉为“天下尤 物”。
• 南宋范成大(1126-1193)是我国梅花科学 研究的先驱者,为爱梅、赏梅、咏梅、艺梅、记梅的 名家。
转善光线向北→光福香雪海
•
C、浙江方向:苏嘉杭(乍嘉苏)高速→尹山枢纽→苏
州绕城高速西南段向西→光福互通下→230省道向西第二
个红绿灯处右转善光线向北→光福香雪海
•
D、苏州市区的游客可乘坐公交63路、65路以及公交
43路到达光福香雪海。
书法家范成大
• 范成大(1126-1193)与陆游、朱熹、张即之并称 “南宋四大家”。其《自书田园诗卷》纵16cm, 横321cm,有“子孙宝之”、“宣统御览之宝”、 “秘笈之印”等收藏印章。书法温润典雅,俊秀清 新。
情系乡里的范成大
• 范成大很热爱自己的故乡吴郡,今江苏苏州。上面 讲的莫舍村也是反常大对故乡积极的的影响贡献之 一。以至于告老还乡后的那段时光是他最闲适的时 期,并无过多的官场留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文学(宋代)绪论一、宋代文学的社会背景:中央集权加强,经济繁荣,军事及外交较弱。
二、宋代文学的文化环境:封建文化的高涨,崇文抑武的国策,书院及科考制度、城市繁荣与游乐风习。
三、宋代作家的群体风尚:士人主体意识与使命感的增强,三教合一的思潮,与唐人相比,宋代文人心态内敛。
四、宋代文学的文学形态:文学各体皆有继承创新,诗、词、文、小说及其他。
第一章宋初文学文:宋初的散文和复古思潮诗:北宋初期诗坛之三种诗风:白体、昆体和晚唐体。
1.1宋初的散文和复古思潮一、宋初复古思潮。
二、对散文创作的影响。
1.2宋初白体诗人和王禹偁“白体”诗人,是宋初效法白居易诗风的一批诗人,代表作家有李昉、徐铉等人。
他们的诗歌主要是模仿白居易与元稹、刘禹锡等人互相唱和的近体诗,内容多写流连光景的闲适生活,风格浅切清雅。
这种诗风仅仅模仿了白居易诗风的一个方面,而且与五代诗风一脉相承。
白体诗人中,王禹偁成就最高。
其诗平易流畅,简雅古淡,在宋初白体诗中独树一帜,初步表现出对于平淡美的追求。
他的长篇诗歌叙事简直,议论畅达,已开宋诗散文化、议论化的风气。
1.3宋初的晚唐体诗人“晚唐体”诗人是指宋初模仿唐代贾岛、姚合诗风的一群诗人,由于宋人常常把贾、姚看成是晚唐诗人,所以名之为“晚唐体”“晚唐体”诗人中最恪守贾、姚门径的是“九僧”,其中惠崇的成就比较突出。
“晚唐体”的另一个诗人群体是潘阆、魏野、林逋等隐逸之士,其中林逋最为有名。
这一群诗人的作风稍异于九僧,他们一方面模仿贾岛的字斟句酌,另一方面也颇有白体诗平易流畅的倾向,内容也稍为充实一些。
1.4西昆体的盛衰西昆体是宋初诗坛上声势最盛的一派,以《西昆酬唱集》而得名。
宋初馆阁文臣的唱和风气到真宗朝而臻于极盛,到了大中祥符元年(1008),杨亿将包括他在内的17位馆阁文士平日相互唱和的诗作编成一集,题作《西昆酬唱集》,收录了247首诗。
《西昆酬唱集》行世后,西昆体风行一时,时人竞相仿效,成为当时诗坛上独领风骚的诗歌流派。
西昆体诗人的作品,主要有三类题材:一是怀古咏史,二是咏物,三是描写流连光景的生活内容。
在艺术方面推崇并效仿李商隐。
第二章柳永与北宋前期词风的演变一. 对五代词风的因革二. 开拓词境的尝试三. 柳永词的新变2.1对五代词风的因革晏殊、欧阳修的词作,主要继承五代词柔软婉丽的词风,但他们在继承中又有革新求变的一面。
晏殊的《珠玉词》,主要抒写男女之间的相思爱恋和离愁别恨。
但已过滤了五代“花间”词所包含的轻佻艳冶的杂质,而显得纯净雅致。
欧阳修对词作的革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扩大了词的抒情功能,沿着李煜词所开辟的方向,进一步用词抒发自我的人生感受;二是改变了词的审美趣味,朝着通俗化的方向开拓,而与柳永词相互呼应。
2.2开拓词境的尝试如果说晏殊、欧阳修主要是着眼于词艺的提高与深化,那么,范仲淹、张先等人的贡献则主要表现在对词境的开拓。
范仲淹词即景抒怀,表现了开阔而深沉的意境。
《渔家傲》实是后来豪放词的滥觞。
张先词从两个方面改变了词的发展方向:一是大量用词来赠别酬唱,扩大了词的实用功能。
二是率先用题序,将日常生活引入词中。
王安石词已脱离了晚唐五代以来柔情软调的固定轨道,而主要是抒发自我的性情怀抱,并进一步由表现个体人生的感受开始转向对历史和现实社会的反思2.3柳永词的新变一、柳永的一个贡献,就是大力创作慢词,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坛上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使慢词与小令两种体式平分秋色,齐头并进。
二、柳永不仅从音乐体制上改变和发展了词的声腔体式,而且从风格上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审美趣味,即变“雅”为“俗”,着意运用通俗化的语言表现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调,大量使用俚语,口语。
三、柳永词还多方面开拓词的题材,主要表现在:展现了北宋繁华富裕的都市风情,描写市井女性的生活,刻画羁旅行役的感受。
第三章欧阳修及其影响下的诗文创作3.1欧阳修的散文诗文理论:欧阳修诗文革新的理论是和韩愈一脉相承的。
在文和道的关系上,他和韩愈一样,强调道对文的决定作用。
同时又能克服“时文”和韩柳散文的一些缺点。
散文创作:欧阳修的散文,叙事简括有法,而议论纡徐有致;章法曲折变化,而语句圆融轻快。
欧阳修的散文虽以学习韩愈相标榜,但风格实不相同。
韩文滔滔雄辩,欧文娓娓而谈;韩文沉著痛快,欧文委婉含蓄。
3.2欧阳修、梅尧臣、苏舜钦的诗歌欧阳修诗也是学习韩愈的,主要体现在散文手法和议论入诗。
诗歌的语言自然流畅,风格清新而不流于柔靡。
对扫除西昆派的浮艳诗风,有其作用。
梅诗善写日常生活琐事,为宋诗开辟了更加贴近日常生活的题材走向。
与题材内容趋于平凡化相应的是,梅诗在艺术风格上追求“平淡”,苏舜钦以诗和梅尧臣齐名,时称“苏梅”,诗风粗犷豪迈3.3王安石等人的散文王安石把文学创作和政治活动密切地联系起来。
他的诗文都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风格简洁峻切,代表作《答司马谏议书》曾巩与王安石同时,他是欧阳修的学生,作文遵循欧阳修的指点。
曾文议论委曲周详,文字简练平正,结构严谨而舒缓,风格平稳古雅。
代表作《墨池记》。
3.4王安石的诗歌王安石的诗也和散文一样,具有充实的政治内容,倾向性十分鲜明,充分抒发了他远大的政治抱负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如《河北民》王安石有不少咏史或怀古的诗篇,也大都寄托了他远大的政治抱负和批判精神。
如《明妃曲二首》王安石晚年罢相隐居以后,生活和心情的变化,引起了诗风的变化,往年诗中所洋溢的那种政治热情,这时大为减退,心情渐趋平淡,诗风也随之趋于含蓄、深沉、平淡。
如一些山水小诗。
第四章苏轼4.1苏轼的人生观和创作道路苏轼平生宦海沉浮,曾受到数次严重的政治迫害,苏轼的思想比较复杂,儒家思想和佛老思想融为一炉,在他世界观中各个思想侧面往往既矛盾又统一苏轼性格的两极:执著与洒脱4.2苏轼的古文和辞赋、四六苏轼的文学思想是文、道并重,又提倡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和生动性。
苏轼自谓:“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
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
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
”(《自评文》)苏文气势雄放,语言却平易自然,这正是宋文异于唐文的特征之一。
4.3苏轼的诗散文化、议论化的倾向曾使北宋许多诗人的作品流于浅率无味或生硬晦涩;到苏轼手里才以他丰富的生活内容、清新畅达的语言和深厚的文艺修养,基本上纠正了这种流弊。
苏轼的诗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富含哲理修辞手法与典故的运用自如。
4.4苏轼的词苏诗在词的创作上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就一种文体自身的发展而言,苏词的历史性贡献又超过了苏文和苏诗。
苏轼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以诗为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
4.5苏轼的意义与影响一、苏轼的人格魅力(参看李泽厚《美的历程》)二、文学上的影响第五章江西诗派与两宋之际5.1黄庭坚的诗歌黄庭坚的诗歌理论:点铁成金,夺胎换骨在苏轼周围的作家群中,黄庭坚的诗歌成就最为突出,他最终与苏轼齐名,二人并称“苏黄”。
黄诗以鲜明的风格特征而自成一体,当时就被称为“黄庭坚体”或“山谷体”。
前人论宋诗,每以苏黄并称。
苏诗气象阔大,如长江大河,波起涛涌,自成奇观;黄诗气象森严,如危峰千尺,拔地而起,使人望而生畏,在艺术上各自创造了不同的境界。
5.2陈师道的诗歌陈师道一生清贫自守,以苦吟著名,他作诗的方式是“闭门觅句”式的苦吟,所以他写诗并不学苏,而以同样重视推敲锻炼的黄庭坚为师。
陈师道不像苏轼那样才气过人,也没有黄庭坚那样精深的学力,但他在诗歌艺术上颇有自成一家的气概,有自己的风格追求,即“宁拙毋巧,宁朴毋华”。
5.3江西诗派的形成黄庭坚及其诗作在当时具有多方面的典范作用,受到了众多诗人的拥戴追随,于是,一个以黄、陈为核心的诗歌流派就逐渐形成。
宋徽宗初年,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把黄、陈为首的诗歌流派取名为“江西诗派”。
“江西”即宋代的江南西路,黄庭坚及诗派中的二谢等11人是江西人。
所谓“宗派”,原是禅宗的名词,吕本中借用这个名词来称呼诗派。
到了宋末的方回,因为江西诗派成员多数学习杜甫,他把杜甫称为江西诗派之祖,而把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人称为诗派之“宗”,提出了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之说。
5.4江西诗派的演变黄庭坚、陈师道去世以后,诗坛空气趋于凝固。
吟咏书斋生活,推敲文字技巧,成为江西诗派的创作倾向,吕本中是后期江西诗派最重要的诗论家。
他早年作诗,专以黄庭坚为典范,生新刻峭,旨趣幽深。
进入南宋以后,吕本中在理论上提出了“活法”之说5.5陈与义和曾几的诗歌在南宋初年,诗坛上转移风气的人物是吕本中,但创作成就更高的诗人则是陈与义和曾几。
陈、曾二人都写了一些较成功的表现爱国主题的诗歌。
陈与义早年学黄,南渡后转而努力学习杜甫的爱国精神,他对艺术的借鉴也转以学习其沉郁、壮阔的风格为主,从而创造了雄浑深沉的诗风。
吕本中和曾几都是江西诗派诗风转变的关键人物,南宋的其他诗人受到江西诗派的影响,大多是以他们二人为中介的。
第六章周邦彦和北宋中后期词坛北宋中后期词坛有两大创作群体。
一是以苏轼为领袖,以黄庭坚、秦观、晁补之等为羽翼的苏门词人群.二是以周邦彦为主帅,曾在大晟乐府供职的曹组、万俟咏、田为、徐伸、江汉等大晟词人群。
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苏轼和周邦彦。
他们各自开辟出不同的创作方向:苏轼注重抒情言志的自由,遵守词的音律规范而不为音律所拘,词的可读性胜于可歌性;周邦彦则注重词的协律可歌,情感的抒发有所节制而力避豪迈,对词艺的追求重于对词境的开拓。
其后的南宋词,就是沿着这两种方向分别发展。
6.1黄庭坚和晁补之黄庭坚词雅俗并存与兼学苏柳:黄庭坚主要沿着苏轼柳永开创的道路前进,一是抒情的自我化,二是题材的日常化。
晁补之的词论及其吟咏情性的隐逸主题:晁补之一生如苏轼一样宦海沉浮,词有多写人生的不平与和失意的苦闷,词风亦有豪健的一面。
6.2晏几道晏几道的词里,常常有着确指的思恋对象,情感也非常真挚。
小山恋情词的结构,始终是建立在对过去的温馨回忆和现在的苦闷相思这两重今昔不同的情感世界之间。
语淡情深,则是小山词的风格特色。
他善于用平淡的语言、常见的景物,表现不同寻常的深情。
6.3秦观秦观词的内容并没有脱别恨离愁的藩篱,其妙处在于情韵兼胜,即情感真挚,语言优雅,意境深婉,音律谐美,符合词体的本色和当时文人士大夫的审美趣味。
秦观在词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
其词卓然一家,和婉醇正,典型地体现出婉约词的艺术特征。
就婉约词的发展而言,秦观对另外两位婉约词的代表作家周邦彦和李清照都有直接影响。
秦词语言清丽淡雅。
周邦彦得其丽,而发展为精雕细琢的典雅富丽;李清照则得其清,而朝更加本色自然的方向发展。
6.4贺铸贺铸作词,像苏轼一样,也是“满心而发,肆口而成”(张耒《东山词序》),抒发自我的人格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