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诗两首说课稿
2024年高二语文《李商隐诗两首》教案精选
2024年高二语文《李商隐诗两首》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四,第一单元《诗歌欣赏》中的《李商隐诗两首》。
具体内容包括《锦瑟》和《无题》两首诗的详细解析。
通过对这两首诗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李商隐的诗歌创作特点,感受古典诗歌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两首诗歌,理解并掌握诗中的生僻字词、典故。
2. 分析并领会李商隐的诗歌创作风格,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3. 通过对诗歌的品读、讨论,激发学生对古典诗歌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分析《锦瑟》和《无题》两首诗的意境、艺术手法及情感表达。
教学难点:理解并体会李商隐诗歌中的朦胧美、含蓄美,以及诗歌中所蕴含的哲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古典音乐,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堂讲解:(1)介绍李商隐的生平事迹,帮助学生了解诗人背景。
(2)详细解读《锦瑟》和《无题》两首诗的字词、句子、篇章,分析诗歌的艺术手法和情感表达。
3.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对诗中意境的理解。
4. 例题讲解:选取一道关于李商隐诗歌的鉴赏题,进行讲解和分析。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进行诗歌鉴赏练习,巩固知识。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锦瑟》关键词、诗句。
2. 黑板右侧:《无题》关键词、诗句。
3. 黑板中央:李商隐诗歌艺术特色。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锦瑟》和《无题》两首诗的意境,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诗歌的理解。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李商隐的其他作品,进一步了解诗人的创作风格,提高自己的诗歌鉴赏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的“分析并领会李商隐的诗歌创作风格,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2. 教学难点中的“理解并体会李商隐诗歌中的朦胧美、含蓄美,以及诗歌中所蕴含的哲理”。
人教版高二语文上册教案《李商隐诗两首》
人教版高二语文上册教案《李商隐诗两首》教学目标:1.理解并背诵《锦瑟》和《无题》两首诗。
2.分析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感受其诗歌的意境美。
3.培养学生欣赏古典诗歌的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锦瑟》和《无题》两首诗的背诵。
2.分析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1.李商隐诗歌的意境理解。
2.如何引导学生欣赏古典诗歌。
教学过程:一、导入1.向学生简单介绍李商隐的生平及其在唐代诗歌中的地位。
2.提问:同学们对李商隐的诗歌有哪些了解?请大家分享。
二、课堂讲解1.讲解《锦瑟》a.介绍诗歌背景及创作时间。
b.分析诗歌的结构和意境。
c.讲解重点词语和意象。
d.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2.讲解《无题》a.介绍诗歌背景及创作时间。
b.分析诗歌的结构和意境。
c.讲解重点词语和意象。
d.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三、课堂讨论1.请同学们谈谈对《锦瑟》和《无题》两首诗的理解和感受。
2.分析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如:意象丰富、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等。
四、课堂活动1.请同学们分组,每组选择一首诗进行朗诵。
2.各组准备朗诵时,注意把握诗歌的节奏、情感和意境。
五、课堂小结2.鼓励同学们多读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六、课后作业1.背诵《锦瑟》和《无题》两首诗。
2.选择一首李商隐的其他诗歌进行阅读,分析其艺术特色。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李商隐的《锦瑟》和《无题》两首诗,使学生了解了李商隐的诗歌艺术特色,培养了学生对古典诗歌的欣赏能力。
在课堂讨论和活动中,同学们积极参与,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个别同学对诗歌意境的理解不够到位,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引导。
教学评价:1.学生对李商隐的诗歌有了初步的了解,能够背诵《锦瑟》和《无题》两首诗。
2.学生能够分析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提高审美情趣。
3.学生在课堂讨论和活动中表现出较高的参与度,课堂氛围活跃。
重难点补充:1.李商隐诗歌的意境理解课堂讲解《锦瑟》时:师:同学们,这首诗中“无端五十弦一弦杂”是如何营造出独特意境的?生1:这里的“五十弦”是不是指代琴的弦数,象征着人生的丰富多彩?师:很好,那“一弦杂”又是什么意思呢?生2:可能是指生活中的不如意,或者是内心的混乱和迷茫。
《李商隐诗两首》教学设计(通用8篇)
《李商隐诗两首》教学设计(通用8篇)《李商隐诗两首》教学设计篇1教材概述李商隐,晚唐诗人。
他的主要成就在诗歌艺术上,特殊是他的近体律绝,其中的优秀篇章都具有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
他的诗风与白居易截然相反,白诗妇孺皆知,而李诗虽然好学深思的人读来也很费劲,特殊是他的无题诗,大多有一种朦胧的境界,不易得到准确的解释。
尽管如此,假如单从艺术鉴赏的角度来读,它又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
他的诗作也有揭露现实黑暗的,但为数不多。
本课选取了他的《锦瑟》和《马嵬(其二)》。
《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爱诗的人无不乐道喜吟,堪称最享盛名;然而它又是最不易讲解的一首难诗。
诗题“锦瑟”,是用了起句的头两个字。
旧说中,原有认为这是咏物诗的,但近来注解家好像都主见:这首诗与瑟事无关,实是一篇借瑟以隐题的“无题”之作。
我以为,它确是不同于一般的咏物诗,可也并非只是单纯“截取首二字”以发端比兴而与字面毫无交涉的无题诗。
它所写的情事分明是与瑟相关的。
《马嵬(其二)》乃咏史之作,重点是写唐玄宗在马嵬驿为“六军”所逼,“赐”死杨贵妃。
有人认为此诗为讽刺唐玄宗之作,而我以为李商隐此诗,意在感慨人生无常,富贵难安。
本文的教学重点:引导同学从宏观上把握这两首诗的意境、情感和表现方法。
本文的教学难点:进一步训练同学读诗诵诗的力量,体会李商隐诗的意境。
思路方法由于是略读课文,所以本课的学习主要依靠同学自己。
根据“阅读——把握内容——分析艺术特点”的鉴赏过程,同学渐渐把握赏析诗歌的方法,领悟诗歌赏析的要领,培育喜爱诗歌的情感,喜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情感。
教学建议:为了让老师便于使用和查阅,本教案设计为两个课时(每一首诗歌为一个课时),但是我们建议老师采纳一个课时完成。
教学手段:采纳多媒体方式,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供应网络让同学查阅相关资料。
课时支配:1—2课时三维目标1.了解作家生平、创作风格。
2.诵读、赏析并积累一些名句,了解诗中所用的典故。
3.把握《锦瑟》这首诗的意境,分析《马嵬(其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李商隐诗两首》教案
《李商隐诗两首》教案第一章:李商隐简介1.1 生平背景讲解李商隐的生活年代,唐朝晚期,约公元813年至858年。
提到他出生于河南焦作,官至秘书省正字。
1.2 文学成就强调李商隐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与杜牧合称为“小李杜”。
简述他的诗歌风格,以抒发感慨、表达情感见长,形式上注重声律和对仗。
1.3 诗歌特点讲解李商隐诗歌的主要特点,如含蓄、深沉、意境悠远。
提到他的诗歌中常运用典故和象征手法,富有哲理性。
第二章:《锦瑟》解析2.1 诗歌背景介绍《锦瑟》的创作背景,据传是李商隐为其妻子王氏所作。
提到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爱情的深切怀念和无尽的哀愁。
2.2 诗歌内容解析逐句解析诗歌内容,强调关键词语和意象,如“无端五十弦一弦杂,五十弦上一弦清”。
讲解诗中运用典故和象征手法的例子,如“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2.3 情感表达分析诗人如何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如使用比喻、象征等手法。
引导学生感受诗人深沉的忧郁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第三章:《无题》解析3.1 诗歌背景介绍《无题》的创作背景,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
提到诗人以“无题”命名,表达了这首诗的广泛情感和普遍性。
3.2 诗歌内容解析逐句解析诗歌内容,强调关键词语和意象,如“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讲解诗中运用典故和象征手法的例子,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3.3 情感表达分析诗人如何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如使用对比、象征等手法。
引导学生感受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无奈。
第四章:《夜雨寄北》解析4.1 诗歌背景介绍《夜雨寄北》的创作背景,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在他乡的友人的思念。
提到诗人以“夜雨寄北”命名,表达了这首诗的主题和情感。
4.2 诗歌内容解析逐句解析诗歌内容,强调关键词语和意象,如“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讲解诗中运用典故和象征手法的例子,如“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4.3 情感表达分析诗人如何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如使用问答、寓情于景等手法。
课文《李商隐诗两首马嵬》教案范文
课文《李商隐诗两首马嵬》教案范文一、教学内容教材章节:高中语文第五册第二单元《李商隐诗两首马嵬》详细内容:本课主要内容是李商隐的两首诗《马嵬》和《无题》。
《马嵬》诗以唐代安史之乱为背景,通过对马嵬坡事件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兴亡的忧虑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无题》诗则以诗人的个人经历为素材,抒发了其在政治斗争中的失意和对美好理想的追求。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李商隐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感受诗人的情感世界。
2. 分析诗中的意象和表现手法,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诗文的背诵、理解和赏析。
难点:诗中意象的把握和表现手法的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李商隐的生平介绍,引导学生了解诗人的创作背景,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读诗文,理解诗文大意,感知诗人的情感。
3. 课堂讲解:a. 讲解诗文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文。
b. 分析诗中的意象,引导学生感受诗人的情感世界。
c. 讲解诗中的表现手法,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4.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提问,解答疑难问题。
5. 课堂练习:让学生结合诗文,分析诗人的情感变化,体会诗歌的美感。
7.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背诵诗文,写一篇关于诗文赏析的短文。
六、板书设计板书李商隐《马嵬》板书内容:背景:安史之乱意象:马嵬坡、贵妃、士兵、国家队兴亡的忧虑表现手法:寓情于景、对比、象征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准确背诵《马嵬》和《无题》两首诗。
2. 请学生结合诗文内容,分析诗人的情感变化,并写一篇短文进行赏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拓展延伸:邀请专家进行讲座,深入讲解李商隐的诗歌创作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了解唐代历史,感受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中的重点细节1. 李商隐的生平背景与创作:《李商隐诗两首马嵬》的学习,首要了解的是诗人的生平背景及其创作风格。
李商隐诗两首教案(推荐五篇)
李商隐诗两首教案(推荐五篇)第一篇:李商隐诗两首教案一、激趣导入当盛唐的繁华落下帷幕,中唐又以其匆匆的步伐走过。
曾经空前绝后的大唐王朝到了日薄西山的时候。
李白登仙而去,杜甫困顿而逝,白居易、韩愈、柳宗元、刘禹锡的身影也渐渐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末世的余音里,李商隐走来了,这位晚唐的才子,旷世的情种,为大唐的黄昏添上了一道绚丽的余霞。
二、整体感知旷世情种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
字义山,号玉生,出身小官僚家庭。
曾三次应进士考,终得中进士。
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
因受牛(僧儒)李(德裕)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
他的诗作,也有揭露现实黑暗的,但为数不多;他的主要成就在诗歌的艺术上,特别是他的近体律绝,其中的优秀篇章都具有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
李商隐诗现存约六百多首,大都以抒情婉曲见意,往往寄兴深微,想象奇特,余味无穷。
尤其他以男女爱情相思为题材的诗,情思宛转沉挚,辞藻典雅精丽,摹写入微。
能以典型特征的刻画和环境气氛的渲染,表达事物的内在神韵,寄寓诗人的情怀。
还有一些诗篇激情荡漾,轻薄浮艳。
这些对后世产生过巨大影响。
但他的诗里往往是避实就虚,刻意求曲,打破了时空顺序,混淆了实虚境界,透过一种象征手法把感情表现出来。
由于省略了表面和内在的过度和关联,诗句间跳跃很大。
再加上他多愁善感和政治上的沉浮,使人读起来感到晦涩难懂。
使后人如雾里看花,评价极为分歧。
王渔洋诸人,早就发过“一篇‘锦瑟’解人难”的感叹。
李商隐一生虽短暂坎坷,但感情的经历绝非寻常。
李商隐那时二十三岁,太和九年(公元835年)便上玉阳山东峰学道。
而玉阳山西峰的灵都观里,邂逅了侍奉公主的宫女、后随公主入道的女子宋华阳,宋年青美丽,聪慧多情,两人很快双双坠入情网。
两个多月后,这段超出常规的爱恋,终因不为礼教和清规容许而豪无结果,短暂的欢娱,无望的永好,只在李商隐的心中留下了永远的伤痛。
他有些留传至今,荡心动魄的《无题》诗即完成于此时。
李商隐诗两首(教案)
李商隐诗两首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李商隐的生平和诗歌创作背景。
学生能够分析并欣赏李商隐的诗意和艺术特色。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分析,培养学生解读诗歌的能力。
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李商隐的诗歌,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引导学生理解并体会李商隐诗歌中所蕴含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2.1 诗歌背景介绍:介绍李商隐的生平和诗歌创作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涵。
2.2 诗歌解析:选取两首李商隐的代表作品进行详细解析,包括诗句的意义、意象的运用、情感的表达等。
三、教学步骤:3.1 导入:以李商隐的生平和诗歌创作背景引入课程,激发学生的兴趣。
3.2 诗歌解析:分别对两首李商隐的诗歌进行详细解析,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义和艺术特色。
3.3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就诗歌中的意象、情感和主题进行讨论,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3.4 写作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诗歌的主题和情感,进行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评价:4.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和写作练习等,评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2 学生理解度:通过学生的讨论和写作练习,评估学生对李商隐诗歌的理解程度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资源:5.1 诗歌文本:准备李商隐的两首诗歌文本,包括原文和注释,以便学生学习和解析。
5.2 相关资料:收集关于李商隐的生平和诗歌创作背景的相关资料,供学生参考。
六、教学活动:6.1 诗歌欣赏:让学生朗读李商隐的诗作,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6.2 诗歌解析: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讨论,深入理解诗作的意象、情感和主题。
六、教学评估:6.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和写作练习等,评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6.2 学生理解度:通过学生的讨论和写作练习,评估学生对李商隐诗歌的理解程度和表达能力。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2单元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说课稿
《李商隐诗两首》是高中语文人教版第三册第二单元的第四篇,属于古代诗歌。
从整个高中语文教学和考试来说,古代诗歌鉴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鉴赏诗歌的要点便是在读通、读懂诗歌的基础上体悟诗歌的意境,感受诗歌蕴含的情感,把握诗歌所运用的表现手法。
而李商隐的诗构思新奇,意境高远,语言华美,风格秾丽,值得玩味。
这两首诗中的《锦瑟》情感隐晦凄美,又善于用典,《马嵬》(其二)运用对比的表现手法,都值得我们用心去感受、鉴赏。
二、说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1、知识目标:①了解李商隐的生平和创作特色;②诵读,认识并积累生僻字词,如:惘、瑟、嵬、柝。
2、能力目标:①训练诵读诗歌的能力,体会李商隐诗意境高远、语言华美、情深意浓的特点;②引导把握这两首诗的意境、情感和表现手法。
3、德育目标:认识封建统治阶级荒淫腐朽的本质,激发忧国忧民的情怀。
4、教学重点:能力目标①、②5、教学难点:体会诗歌的情感、意境及表现手法三、说教法诵读指导、引导讲解、点拨启发、讨论领悟、探究、归纳总结四、教具多媒体、导学案五、时间一课时六、说学习过程1、以李商隐诗词中的名句导入如“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桐花万里关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此环节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对他们耳熟能详的这些名句的重温进而激发他们了解李商隐及阅读他的作品的兴趣。
2、作者及写作背景介绍这部分内容量比较大,全部由多媒体展现。
所谓“知人论世”,了解了作者及写作背景有助于理解诗歌。
3、学习《锦瑟》,解题“锦瑟”,意为“装饰华美的瑟”。
①、范读正音(听准字音,听清节奏,听出感情)正音之后,请个别学生朗读,就学生朗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评价、指导。
③、反复诵读,请学生说感受。
指导学生拿到一首诗时应该会在读的过程中,通过意象及一些关键词感受到一些情感。
《李商隐诗两首》教案
《李商隐诗两首》教案第一章:课程介绍1.1 课程背景李商隐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其诗作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通过学习李商隐的诗作,让学生感受古典诗词的魅力,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1.2 教学目标1. 了解李商隐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 分析李商隐诗作的艺术特色;3. 品味李商隐诗作中的情感表达;4.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第二章:李商隐生平简介2.1 李商隐的生平李商隐(约813-约858),字义山,号玉溪,唐代河南郑州人。
李商隐出身于官宦世家,但家境贫寒。
他早年丧父,依靠堂兄抚养。
唐宣宗大中元年(847年),李商隐登进士第,先后任秘书省校书郎、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
李商隐的诗作产量丰富,但大部分未能传世,现存诗作约500首。
2.2 李商隐的创作背景李商隐生活在唐朝晚期,这个时期正值社会动荡,政治腐败,文人墨客纷纷寻求精神寄托。
李商隐的诗作受到唐代前期诗歌的影响,也有自己的创新。
他的诗作主题广泛,涉及政治、社会、人生、爱情等多个方面,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第三章:李商隐诗作的艺术特色3.1 诗歌手法李商隐的诗作手法多样,善于运用典故、比喻、象征等手法,使诗作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远的意境。
他的诗作中,意象鲜明,情感丰富,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感官冲击。
3.2 诗歌结构李商隐的诗作结构紧凑,对仗工整。
他善于运用平平仄仄的韵律,使诗行长短交错,富有音乐性。
他的诗作中常常出现转折、递进、呼应等结构,使诗歌层次分明,意味深长。
第四章:李商隐诗作中的情感表达4.1 政治情怀李商隐的诗作中,政治情怀占据了重要地位。
他关注国家兴衰,对当时政治腐败和社会黑暗现象表示强烈不满。
在他的诗作中,常常流露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众疾苦的同情。
4.2 爱情题材李商隐的诗作中,爱情题材占有重要地位。
他的爱情诗作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表达了深沉的爱情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他的诗作中,以《无题》最为著名,其中“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成为千古绝唱。
2024年高二语文《李商隐诗两首》教案精选
2024年高二语文《李商隐诗两首》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四《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李商隐诗两首》,包含《锦瑟》和《无题》两首诗。
详细内容如下:1.《锦瑟》:通篇运用比兴手法,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美好事物不能常驻的感慨。
2.《无题》:以女性的视角,表达了诗人对爱情、人生的感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锦瑟》和《无题》两首诗的基本内容,体会李商隐的诗歌艺术特点。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对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析李商隐诗歌的意象、意境、韵律等方面特点。
难点: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课件。
2. 学具:教材、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李商隐的画像和简介,引导学生了解诗人及其创作背景。
2. 诗词朗读:让学生齐读两首诗,感受诗的韵律美。
3. 诗意解析:分析诗中的意象、意境,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
4. 例题讲解:以《锦瑟》为例,讲解如何从意象、意境、韵律等方面鉴赏诗歌。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析《无题》的意象、意境,进行鉴赏练习。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两首诗的情感表达,分享讨论成果。
六、板书设计1. 《锦瑟》意象:锦瑟、蝴蝶、杜鹃意境:哀婉、迷离韵律:对仗工整2. 《无题》意象:春蚕、蜡炬、海上明月意境:幽怨、缠绵韵律:流畅优美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分析《锦瑟》和《无题》的意象、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表达。
(2)比较李商隐与其他唐代诗人的诗歌特点,写一篇短文。
2. 答案:(1)答案要点:意象丰富,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李商隐的其他诗作,深入了解其诗歌创作特点,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诗意解析: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中的意象、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表达。
李商隐诗两首(教案)
李商隐诗两首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李商隐的两首诗。
学生能够分析并解释诗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主题。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朗读、讨论和写作的方式,培养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学生能够运用诗词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创作自己的诗歌。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学习李商隐的诗歌,体会其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培养对古典文化的兴趣和尊重。
二、教学内容2.1 诗篇一:《锦瑟》诗句内容解析:学生通过朗读和讲解,理解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诗句欣赏: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诗的音乐美和意境美。
2.2 诗篇二:《无题》诗句内容解析:学生通过朗读和讲解,理解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诗句欣赏: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诗的音乐美和意境美。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教师通过介绍李商隐的背景和诗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通过朗读李商隐的诗句,感受诗歌的美。
3.2 学习诗篇一:《锦瑟》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诗篇,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教师进行讲解,解释诗中的难点和深层含义。
3.3 学习诗篇二:《无题》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诗篇,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教师进行讲解,解释诗中的难点和深层含义。
四、作业与评估4.1 作业:学生回家后,背诵两首诗并写一篇简短的鉴赏文章,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4.2 评估:教师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诗歌创作,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教学延伸5.1 诗歌创作:学生尝试创作自己的诗歌,运用李商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学生互相交流和评价,提高写作能力。
5.2 文化探索:学生进一步研究李商隐的其他诗歌,了解其诗歌创作背景和文化意义。
学生可以参观相关的文学展览或参加诗歌朗诵活动,加深对古典文化的理解和热爱。
六、教学资源6.1 教材:选用《唐诗三百首》等经典教材,收录李商隐的诗作。
6.2 辅助材料:提供李商隐的生平介绍、诗歌注释等参考资料。
《夜雨寄北》 说课稿
《夜雨寄北》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夜雨寄北》。
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夜雨寄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所作。
这首诗是诗人身处异乡巴蜀,写给远在长安的妻子(或友人)的一首抒情七言绝句。
诗中描绘了诗人在巴山夜雨中对妻子(或友人)的思念之情,语言朴素自然,情真意切。
这首诗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
它不仅展现了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还能让学生体会到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
二、说学情本次授课的对象是_____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诗歌基础知识和初步的鉴赏能力。
但是,对于李商隐诗歌中含蓄深沉的情感表达,以及诗歌的写作背景和文化内涵,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启发。
此外,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但在理解诗歌的深度和广度上可能存在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思考,深入探究诗歌的内涵。
三、说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理解诗歌的大意,掌握重点字词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诵读、小组讨论、自主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诗歌意境、体会诗人情感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感受诗人对亲人(或友人)的思念之情,体会诗歌中蕴含的真挚情感,培养学生珍惜亲情、友情的价值观。
四、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品味诗歌的语言,感受其意境美。
2、教学难点理解诗歌中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以及诗人含蓄深沉的情感表达。
五、说教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韵律美,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2、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的情境,如播放音乐、展示图片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人教版高二语文《李商隐诗两首》说课稿
人教版高二语文《李商隐诗两首》说课稿说课是教学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是进行教学讨论、教学沟通和教学探讨的一种新的教学讨论形式,也是集体备课的进一步进展,而说课稿则是为进行说课预备的文稿。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高二〔语文〕〕《李商隐诗两首》说课稿,欢迎参考!高二语文《李商隐诗两首》说课稿〔范文〕一、说教材《李商隐诗两首》是高中语文人教版第三册第二单元的第四篇,属于古代诗歌。
从整个高中语文教学和考试来说,古代诗歌鉴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鉴赏诗歌的要点便是在读通、读懂诗歌的基础上体悟诗歌的意境,感受诗歌蕴含的情感,把握诗歌所运用的表现手法。
而李商隐的诗构思新颖,意境高远,语言华美,风格秾丽,值得玩味。
这两首诗中的《锦瑟》情感隐晦凄美,又擅长用典,《马嵬》(其二)运用对比的表现手法,都值得我们专心去感受、鉴赏。
二、说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1、学问目标:①了解李商隐的生平和创作特色;②诵读,认识并积存生僻字词,如:惘、瑟、嵬、柝。
2、能力目标:①训练诵读诗歌的能力,体会李商隐诗意境高远、语言华美、情深意浓的特点;②引导把握这两首诗的意境、情感和表现手法。
3、德育目标:认识封建统治阶级荒淫腐朽的本质,激发忧国忧民的情怀。
4、教学重点:能力目标①、②5、教学难点:体会诗歌的情感、意境及表现手法三、说教法诵读指导、引导讲解、点拨启发、商量领悟、探究、归纳总结四、教具多媒体、导学案五、时间一课时六、说学习过程1、以李商隐诗词中的名句导入如"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XX天夜夜心。
'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 "桐花万里关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此环节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对他们耳熟能详的这些名句的重温进而激发他们了解李商隐及阅读他的作品的〔兴趣〕。
李商隐诗两首说课稿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人(今河南沁阳人)。
同学们知道他谈过几次恋爱吗?比较正式的,在他的诗歌中提到有两次,第一次是他23岁时,他去玉阳山学道,他与一位女道士,叫宋华阳,相恋了,二人的爱情当然不会被封建世俗社会所接受,所以最后的结果是李商隐被遣送下山。
李商隐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就是描述他与宋华阳之间爱情故事。
第二次他喜欢上了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女儿的王姑娘,二人也是你侬我侬,不就结婚了。
但不过十余年王夫人呀,就病逝了,他的第二次爱恋也就结束了。
那么咱们说他的爱情生活是不顺的。
咱们再看看的仕途,他少年时深得当时的一位大官令狐楚的喜爱,令狐楚把他当做自己的儿子一样,他与令狐楚的儿子令狐绹也非常要好,25岁时他就中了进士,可谓春风得意呀,自己有才,上面还有人罩着。
前途一片光明。
但是就在他中进士的那年令狐楚死了,咱们说古代父母去世,儿子是要守孝三年的,所以令狐绹要为其父守孝,也就暂时离开官场,所以李商隐就失去了依靠。
就在此时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出现了,他也非常欣赏李商隐的才能,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李商隐。
咱们说呀,唐朝当时存在两大党,李德裕(李党),牛僧孺(牛党),互相排挤,而令狐楚呀是牛党的重要人物,王茂元是李党的重要人物,李商隐呢,他自身反对党争,但他与两党又都有牵连。
牛党骂他是奸细,李党怀疑他是奸细,所以呀,他一生都处在被排挤当中。
爱情和事业的双重不顺,让李商隐的感情十分的充沛,他经常呀把胸中涌动的感情通过他的诗歌表现出来。
咱们先看他的这首《锦瑟》,这首诗是《李商隐诗集》中的第一篇,它以首句的前两句作为题目,并非咏物诗,也不是写景的,是一首回忆往事的诗歌。
咱们先听读一下。
咱们听完了这首诗,我想大家也许不能听明白这首诗所要表达的意思,但是呀,我们分明能感受到一种很低沉,怅然若失的情绪,对不对?现在呢我找两个同学读一下,诵读时语速要慢,因为咱这首诗情调很低沉。
大家感觉又没有声调的错误?好,顿挫掌握的还行,但是感情把握的还是不够充分。
课文《李商隐诗两首马嵬》教案范文
课文《李商隐诗两首马嵬》教案范文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第五单元“唐诗”中的《李商隐诗两首·马嵬》。
详细内容包括:1. 诗歌背景及作者简介;2. 《马嵬》诗歌原文及注释;3. 诗歌意境、艺术特色分析;4. 课后习题解答。
二、教学目标1. 理解《马嵬》的背景和作者李商隐的生平,体会其诗歌创作特点;2. 掌握《马嵬》的诗歌内容、艺术特色,提高诗歌鉴赏能力;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对古典诗词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马嵬》诗歌的意境、艺术特色分析;2. 教学重点:诗歌背景、作者简介;《马嵬》诗歌内容、注释。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教材、《马嵬》诗歌原文及注释、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马嵬》;2. 讲解:介绍李商隐的生平、诗歌创作背景;3. 诗歌原文及注释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解答疑问;4. 意境、艺术特色分析:结合例句,讲解诗歌的意象、修辞手法;5. 课后习题解答:针对习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6. 随堂练习:让学生翻译诗歌,提高对诗歌内容的理解;8. 拓展延伸:介绍李商隐的其他作品,激发学生兴趣。
六、板书设计1. 《李商隐诗两首·马嵬》;2. 内容:诗歌背景、作者简介、诗歌原文及注释、意境、艺术特色、课后习题解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翻译《马嵬》诗歌,并分析其意境、艺术特色;2. 答案:见教材课后习题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提高教学效果;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阅读李商隐的其他作品,提高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马嵬》诗歌的意境、艺术特色分析;2. 教学过程中的意境、艺术特色讲解;3. 作业设计中的翻译《马嵬》诗歌,并分析其意境、艺术特色;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课文《李商隐诗两首马嵬》优质教案范文
课文《李商隐诗两首马嵬》优质教案范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中国古代诗歌鉴赏》第四章《唐代诗歌鉴赏》第二节《李商隐诗歌鉴赏》,详细内容为李商隐的两首诗《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和《马嵬》。
通过学习这两首诗,使学生了解李商隐的诗歌艺术特点,感受唐代诗歌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李商隐诗歌的基本特点,理解并背诵两首诗。
2. 过程与方法:学会运用诗歌鉴赏方法,分析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提高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典诗歌的热爱,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李商隐诗歌的意象、修辞手法及其所表达的情感。
2. 教学重点:分析两首诗的意象、修辞手法,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辅助资料、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李商隐的生平简介,引导学生了解诗人及其创作背景。
2. 诗词朗读:让学生朗读两首诗,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 诗歌解析:分析两首诗的意象、修辞手法,如《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中的拟人、对偶等。
4. 例题讲解:以《马嵬》为例,分析诗中的意象、情感,阐述诗人的思想感情。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并阐述其表达的情感。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两首诗的异同,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李商隐诗两首》2. 内容:a. 《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意象、修辞手法、情感b. 《马嵬》:意象、修辞手法、情感3. 结构:并列式板书,左右两部分分别展示两首诗的板书内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分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并阐述其表达的情感。
b. 比较《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与《马嵬》的异同,结合诗句进行说明。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学生对李商隐的诗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李商隐诗两首(教案)
李商隐诗两首(教案)章节一:诗人李商隐简介教学目标:1. 了解李商隐的生平背景及其文学地位。
2. 掌握李商隐的诗歌创作风格。
教学内容:1. 李商隐的生平简介:生卒年月、家世背景、生平事迹等。
2. 李商隐的文学地位:唐代诗人、文学贡献、影响后世等。
3. 李商隐的诗歌创作风格:含蓄、婉约、深沉、意境等。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李商隐的生平背景及其文学地位。
2. 学生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李商隐的生平和创作风格。
3. 学生参与讨论,分享对李商隐诗歌创作风格的理解。
章节二:《锦瑟》诗歌解析教学目标:1. 理解《锦瑟》的诗意及主题。
2. 分析《锦瑟》的诗歌形式和艺术特色。
教学内容:1. 《锦瑟》的诗意:爱情、人生哲理、命运无常等。
2. 《锦瑟》的诗歌形式:五言律诗、对仗工整、韵律和谐等。
3. 《锦瑟》的艺术特色:意象丰富、含蓄婉约、意境深远等。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锦瑟》的诗意及主题。
2. 学生分析《锦瑟》的诗歌形式和艺术特色。
3. 学生进行诗歌鉴赏,感受《锦瑟》的意境和美感。
章节三:《无题》诗歌解析教学目标:1. 理解《无题》的诗意及主题。
2. 分析《无题》的诗歌形式和艺术特色。
教学内容:1. 《无题》的诗意:爱情、人生哲理、命运无常等。
2. 《无题》的诗歌形式:七言绝句、对仗工整、韵律和谐等。
3. 《无题》的艺术特色:意象丰富、含蓄婉约、意境深远等。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无题》的诗意及主题。
2. 学生分析《无题》的诗歌形式和艺术特色。
3. 学生进行诗歌鉴赏,感受《无题》的意境和美感。
章节四:比较李商隐的《锦瑟》和《无题》教学目标:1. 理解《锦瑟》和《无题》的异同。
2. 分析两首诗歌的形式和艺术特色的不同。
教学内容:1. 《锦瑟》和《无题》的诗意及主题的异同。
2. 《锦瑟》和《无题》的诗歌形式的异同:律诗和绝句、对仗工整和自由等。
3. 《锦瑟》和《无题》的艺术特色的异同:意象丰富和含蓄婉约、意境深远和意境悠远等。
高二语文《李商隐诗两首》教案精选(1)
高二语文《李商隐诗两首》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情志”,主要学习李商隐的两首诗《锦瑟》和《无题》。
《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之一,以独特的艺术手法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无题》则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对现实无奈的矛盾心情。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把握《锦瑟》和《无题》两首诗的主题思想,体会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
2. 分析并掌握李商隐诗歌中的意象、典故、修辞手法等,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李商隐诗歌中的意象、典故及修辞手法。
教学重点:两首诗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及鉴赏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李商隐的画像和简介,引导学生了解李商隐的生平及其诗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让学生齐读两首诗,初步感知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 讲解:分析两首诗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解读诗歌中的意象、典故、修辞手法。
4. 实践情景引入:以《锦瑟》为例,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对“此情无计可消除”的理解。
5. 例题讲解:以《无题》为例,分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中的修辞手法。
6.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析《锦瑟》中的典故,并解释其作用。
六、板书设计1. 《锦瑟》主题:怀念逝去美好时光,感慨人生无常艺术特色:意象丰富,典故巧妙,情感深沉2. 《无题》主题:执着追求爱情,矛盾心情艺术特色:修辞手法多样,意境优美,情感真挚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 分析《锦瑟》中的意象,并说明其作用。
(2) 解释《无题》中“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寓意。
2. 答案:(1) 《锦瑟》中的意象有:锦瑟、华年、庄生梦蝶、望帝春心等。
这些意象通过比喻、象征等手法,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李商隐诗两首(教案)
李商隐诗两首(教案)第一章:李商隐简介1.1 背景介绍简介李商隐的生活年代及生平事迹。
强调李商隐在唐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影响。
1.2 诗歌特点分析李商隐的诗歌风格,如含蓄、细腻、深沉等。
引导学生关注李商隐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
第二章:《锦瑟》解析2.1 诗歌内容概述介绍《锦瑟》的背景和创作年代。
逐句解析诗歌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2.2 诗歌主题探讨引导学生探讨诗歌中所表达的爱情、生命和死亡等主题。
分析诗歌中的象征和隐喻,如“锦瑟”象征爱情和生命的短暂等。
第三章:《无题》解析3.1 诗歌内容概述介绍《无题》的背景和创作年代。
逐句解析诗歌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3.2 诗歌主题探讨引导学生探讨诗歌中所表达的爱情、人生哲理等主题。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表达了对爱情的执着和无奈。
第四章:《夜雨寄北》解析4.1 诗歌内容概述介绍《夜雨寄北》的背景和创作年代。
逐句解析诗歌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4.2 诗歌主题探讨引导学生探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乡、友情等主题。
分析诗歌中的自然意象和情感表达,如“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
第五章:诗歌创作与欣赏5.1 诗歌创作指导引导学生了解李商隐诗歌的创作背景和动机。
指导学生进行诗歌创作,鼓励表达个人情感和体验。
5.2 诗歌欣赏与评价引导学生欣赏李商隐的诗歌,提高审美能力。
鼓励学生发表对李商隐诗歌的看法和评价,培养批判性思维。
第六章:比较与对照6.1 李商隐与其他诗人介绍李商隐与代或其他时期的诗人,如杜甫、白居易等的不同点。
通过比较其诗歌主题、风格、意象等方面的差异,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李商隐的诗。
6.2 李商隐诗歌的传承与影响探讨李商隐的诗歌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包括宋代、明清等时期的诗人。
分析李商隐诗歌在现代文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七章:诗歌的韵律与形式7.1 李商隐诗歌的韵律特点分析李商隐诗歌的韵律、节奏和音调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商隐诗两首
各位评委上午好:我是语文X号)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李商隐诗两首》,作者是李商隐,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李商隐诗两首》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的第四篇课文。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鉴赏唐诗”。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唐代诗歌体现了我国古典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
本单元要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去学习,它们会让我们感受古代社会生活与古人的情感世界,领略古人的独特审美情趣。
《李商隐诗两首》是李商隐咏史诗中的佳作。
李商隐的咏史诗,主要写南朝和隋朝覆灭旧事及唐朝国家战乱,总之是以史为鉴,多抒发兴亡之慨。
二、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课文本身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李商隐的有关生平和创作特色;引导把握这两首诗的意境、情感和表现
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训练诵诗能力,体会李商隐诗意境高远、语言华美、情深意浓特点。
多角度理解《锦瑟》主题,用“对比”、“反衬”来说明《马嵬》中“讽意至深”。
同时这也是本课的重难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诗人独特的人生际遇;认识封建统治阶级的荒淫腐朽的本质,激发忧国忧民的情怀。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赏析诗歌意向,分析艺术手法难点:理解诗歌中的关键词句,体会其中深刻含义。
引导学生汲取诗歌精神,领会情感
三、教法学法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并结合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我确定了如下的教法学法:教法:朗读法、录音法、启发诱导式、分层次教学、“自主、合作、探究”以及讨论法等。
在讲课中,我将以朗读为重点之一,通过朗读,疏通文意,探究文理,品味意境。
学法:我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和鉴赏水平。
四、教学过程环节一:介绍作者,导入新课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
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出身小官僚家庭。
曾三次应进士考试,至开成二年(837年),由于令狐绚的推荐,得中进士。
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
因受牛(僧儒)李(德裕)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
他的诗作,也有揭露现实黑暗的,但为数不多;他的主要成就在诗歌的艺术上,特别是他的近体律绝,其中的优秀篇章都具有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
他一生大约创作了六百多首诗,有《李义山诗集》。
李商隐的诗,以其缠绵婉丽、意味深长的风格,高立于晚唐诗坛,颇受后人喜爱。
早年的诗人,也曾有经世济国的伟大理想,写诗以关心民生疾苦,揭露现实政治的黑暗,对李唐王朝的没落衰微无限伤感。
但是,仕途的失意,生活的困顿,政治斗争的残酷,使他逐渐淡泊功名,遗落世事,他自知忧天无力,回天乏术,就转而退守到个人的感情世界中。
诗歌创作中,则写出了大量抒情感怀类的诗篇,尤以晚年的无题诗和咏史诗成就最大,本课选读的两首诗,就是其代表作。
《李商隐二首》。
环节二朗读诗歌体会意境
首先我将让学生初读诗歌,读正正字音、明句读,接着让大家自由朗读,初步了解诗人的情感,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过程之《锦瑟》
环节三品读诗歌感悟内涵
在这个环节中,我将主要采用提问,讨论等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锦瑟》这首诗的内容,及其表现
手法。
我主要讲解第一四联,二三联是全诗的主旨,我让学生先通过品读讨论二三联的内容主旨。
第一联,毫无疑问是起兴之笔。
锦瑟的五十根弦,象征诗人将近五十岁的人生。
瑟之发音,清幽哀怨,故借用之以示伤感。
“一弦一柱”则兴寄遥深,感情凝重;“思华年”为全篇主脑,以下文字皆因此生发出来。
接下来,设置问题回答一下自己对第二联的理解,答(:第二联是全诗的主体部分,也是诗人追忆的内容,诗人委婉地用了两个古老的典故来传达。
“庄生晓梦迷蝴蝶”,说的是迷惘之情——他曾留恋的梦境。
庄子“梦蝶”,不知哪种状态是真实的自我了。
这里,诗人借用这个典故,表现了对美好情感的追怀,尽管那是当局自迷,尽管欢乐是那样短暂,但也足以让他珍惜一生一世。
环节四升华主旨,拓展延伸
最后我将讲解第四联来进行总结,“此情可待成追忆”,表明作者到老还是很珍重这份“感情”的,无需“追忆”,分明已然在追忆。
“此情”为单称表述,则大体可以推定前面所指为一件事。
“只是当时已惘然”反迭前句,言当时身处其境,已是凄迷难辨,而今思之,更是如水中之月,镜中之花,捉摸不到了。
然后播放《锦瑟》录音全诗就在这种无限怅惘的情绪中结束,余音袅袅,言尽而意不止。
教学过程之《马嵬》
环节三品读诗歌感悟内涵
1、提问:《马嵬》诗以马嵬事变中玄宗为“六军”所逼,“赐”杨贵妃之死的事件,哪几句诗写了这一马嵬之变事件?
明确:空闻虎旅传宵柝,不复鸡人报晓筹.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2、提问:首联中用典故,玄宗听术士说杨贵妃在仙山上还记着“世世为夫妇”的誓言,有何用意?
明确:讽刺唐玄宗痴心妄想。
3、问“颔联虎旅传宵柝”声音对“鸡人报晓筹”其声音有什么不同?
军营内的声音,而后者为宫内声音。
4、提问:军营内的声音加上“空闻”和宫廷内声音加上“无复”又能使人读出玄宗的哪种境遇?
只是听到传来的“宵柝”之声,却不能再听到熟悉的宫内“报晓”声了;显然写出了玄宗不在宫内,而身在军营逃离了皇宫,已在逃难中,极尽狼狈和慌乱。
5、提问:“空闻”对“无复”这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会收到什么好的艺术效果?
对比,突出玄宗的惜安今危,惜乐今苦的生活境遇。
6、提问:颈联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意思?
明确:“此日”指杨贵妃的死日。
玄宗“当时”七夕与杨贵妃“密相誓心”,讥笑牵牛,织女一年只能相见一次,而他们两人则要“世世为夫妇”永远不分离,可在遇上“六军不发”的时候,结果又如何?两两相映衬,杨贵妃被“赐死”的结果,就不难言外得之,而玄宗虚伪,自私的精神面貌,也被暴露无遗。
同时“七夕笑牵牛”是对玄宗迷恋女色,荒废政事的典型概括,用来对照“六军同驻马”,就表现出二者的因果关系。
没有“当时”的荒淫,哪有“此日”的离散?而玄宗沉溺声色之“当时”又何曾虑及“赐死”宠妃之“此日”。
7、提问:谈谈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起作用是什么?
明确:“诗眼”是尾联“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
诗歌前面三联对李,杨二人以前事迹描述以本联作结,对比强烈,讽刺辛辣而深刻。
“如何”二字开启了读者的心灵,引导读者深思唐,杨悲剧的根源,使人联想到李隆基晚年的荒淫好色,怠与政事,任用奸臣,远离忠贤,以至于自己酿成自己的爱情悲剧。
五、板书设计
{此生休→他生→此生}
马嵬{无人报晓→昔乐昔安→今苦今危}对比(不及卢家)(其二){六军驻马→当时笑牵牛→此日同驻马}批判锋芒{总结反思→为什么皇帝不如普通百姓}直指唐玄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