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混凝土砂浆拌合物凝结时间试验检测记录表
混凝土原材料试验过程原始记录集
![混凝土原材料试验过程原始记录集](https://img.taocdn.com/s3/m/7f472c03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1c.png)
用水量W(g) 总质量G(g) (g) 量G1(g) (g) 量Vw(g)
GW100
受检 Bt 1
含气量,%
/
1天试验日期
环境温度℃
3天试验日期
环境温度℃
荷载(kN)
强度(MPa)
代表值 (MPa)
荷载
强度
(kN) (MPa)
代表值 (MPa)
基准fc
/
/
/
基准fc
/
/
/
/
/
受检ft
/
/
/
/
受检ft
配合比要求 砂率% 材料用量
外加剂掺量%
坍落度要求(mm)
外加剂含固量%
水泥(kg)
砂(kg)
石(kg) 5~10mm 10~20mm
外加剂用量 (kg)
基准
受检
拌合用量 (kg)
试拌量(L)
基准 受检
减水率WR (%)
次数 1
基准混凝土单位用水量 (kg)
坍落度(mm)
受检混凝土单位用水 量(kg)
外加剂试验记录(二)
试验编号 生产厂家 检验依据
试验日期 规格、种类 GB/T8077-2012,GB8076-2008,GB/T2419-2005
环境温度℃ 样品状态
仪器设备 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60L) 振动台 坍落度筒 容量筒 贯入阻力仪 压力试验机 电子分析天平、电子台秤
设备状况 正(异)常
抗压强度 (1) 7天试验日期
/ 荷载(kN)
/
环境温度℃
28天试验日期
强度(MPa)
代表值 (MPa)
荷载 (kN)
环境温度℃
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MPa)
附录1 推荐的试验检测数据记录文件及报告文唯一性标识编码表汇总
![附录1 推荐的试验检测数据记录文件及报告文唯一性标识编码表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5ee1177f0b1c59eef8c7b4ec.png)
0708
粉煤灰比表面积试验检测记录表(勃氏法)
JJ0708
siO2、Al2O3、Fe2O3含量
0709
SiO2、Al2O3、Fe2O3含量试验检测记录表
JJ0709
8
沥青
密度
0801
沥青密度试验检测记录表
JJ0801
道路石油沥青试验检测报告JB010801
道路用乳化沥青试验检测报告18010802
JJ0218
冲击值
0219
粗集料冲击值试验检测记录表
JJ0219
3
岩石
单轴抗压强度
0301
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试验检测记录表(立方体)
JJ0301a
岩石试验检测Βιβλιοθήκη 告JB010301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试验检测记录表(圆柱体)
JJ0301b
抗冻性
0302
岩石抗冻性试验检测记录表
JJ0302
含水率
0303
岩石含水率试验检测记录表
粉煤灰试验检测报告JB010702
无机结合稳定材料击实试验检测报告JB010703
无机结合料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检测报告JB010704
水泥(石灰)剂量标准曲线试验检测报告JB010705
矿料级配合成试验检测检测报告JB010706
无机结合料配合比设计试验检测报告JB30707
最佳含水量
0702
无侧限抗压强度
附录1推荐的试验检测数据记录文件及报告文唯一性标识编码表
序号
项目
参数
参数号
表格名称
记录表号
报告编号
1
土
颗粒级配
0101
土的颗粒分析试验检测记录表(筛分法)
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
![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6fa16cc0242a8956aece408.png)
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一、标准概述混凝土在凝结硬化之前称之为混凝土拌合物,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能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施工及质量,因此,我们应正确掌握混凝土拌合物的试验方法,学习相关的标准。
《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拌合物取样及试样的制备、稠度试验、凝结时间试验、泌水与压力泌水试验、拌合物表观密度试验、拌合物含气量试验、配合比分析试验等7个内容。
二、试验方法1 取样及试样的制备要求1.1 取样1、同一组混凝土拌合物的取样应从同一盘混凝上或同一车混凝土中取样。
取样量应多于试验所需量的1.5 倍;且宜不小于20L。
2、混凝土拌合物的取样应具有代表性,宜采用多次采样的方法。
一般在同一盘混凝土或同一车混凝土中的约1/4 处、1/2 处和3/4 处之间分别取样,从第一次取样到最后一次取样不宜超过15min,然后人工搅拌均匀。
3、从取样完毕到开始做各项性能试验不宜超过5min。
注:取样要点是要有代表性、样品要均匀、操作时间要控制好。
1.2 试样的制备1、在试验室制备混凝土拌合物时,拌合时试验室的温度应保持在20±5℃,所用材料的温度应与试验室温度保持一致。
注:需要模拟施工条件下所用的混凝土时,所用原材料的温度宜与施工现场保持一致。
2、试验室拌合混凝土时,材料用量应以质量计。
称量精度:骨料为±l%;水、水泥、掺合料、外加剂均为±0.5%。
3、混凝土拌合物的制备应符合《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 中的有关规定。
4、从试样制备完毕到开始做各项性能试验不宜超过5min。
2 稠度试验2.1 坍落度与坍落扩展度法1、本方法适用于骨料最大粒径不大于40mm、坍落度不小于10mm 的混凝土拌合物稠度测定。
2、坍落度与坍落扩展度试验所用的混凝土坍落度仪应符合《混凝土坍落度仪》JG 3021 中有关技术要求的规定。
3、坍落度与坍落扩展度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湿润坍落度筒及底板,在坍落度筒内壁和底板上应无明水。
混凝土试验室记录表
![混凝土试验室记录表](https://img.taocdn.com/s3/m/24304ed4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e5.png)
安定性 细 度 (%)
试饼法/ 雷氏法 负压筛/ 比表面积
年 月 II
年 月日
年 月 II 年 月 II
平均值
评语
B
试验单位 (章) : 年 月
集注
试 验 人: 公司试验室用表
市 核人」
技术负责人:
第 1 页共 1 页 乌苏市建工混凝土制品有限 -1-
水泥物理力学性能试验原始记录
试验编 号
出 厂日期
压 碎指标(%)
方孔筛筛孑就长
(nm)
标 准颗粒 级配范 围累计筛余 (%>
累 计筛余
试 验编号
试 验日期
代 表批量 试验温r 湿
度
年 月 11
%
试验结果
试验项目 表观密度
标 准要求 试验结果
松散堆积密度 (kg/in)
紧密堆积密度 Ckg/tf)
含水率 (%)
吸水率 (%) 硫酸盐硫化物
(%)
碱活性
试 验编号
种类
产地
主要仪器设备
筛孔公称直径
(mm)
(方孔筛筛孔边
筛
长)
分
分筛余卷
析
(g>
分计筛5 1
(%)
累计筛分
(%)
试 验日期 密度等级 代 表批量 试 验温、湿度
年
月
日
%
() ( ) 底 细度模数
分筛余管
(g>
分计筛考
2
(%>
累计筛芳
(%)
平均累计筛余
(%)
平均细度模数
样筒重3
堆积密 度
筒重 (g)
紧密
堆积密
度
表观密 度
水泥混凝土拌合物凝结时间试验方法
![水泥混凝土拌合物凝结时间试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d8ff704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93.png)
水泥混凝土拌合物凝结时间试验方法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T 0527-2005 水泥混凝土拌合物凝结时间试验方法1、目的、适用范围和引用标准本方法规定了测定水泥混凝土拌合物凝结时间的方法,以控制现场施工流程.本方法适用于各通用水泥和常见外加剂以及不同水泥混凝土配合比、坍落度值不为零的水泥混凝土拌合物的凝结时间测定.引用标准:GB/T50080-2002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6005-1997 试验筛金属丝编织网、穿孔板和电成型薄板筛孔的基本尺寸JG 3021-1994 水泥混凝土坍落度仪T 0521-2005 水泥混凝土拌合物的拌和与现场取样方法2、仪器设备1贯入阻力仪:最大测量值不小于1000N,刻度盘分度值为10N.2测针:长约100mm,平面针头圆面积为100mm2、50mm2和20mm2三种,在距离贯入端25mm处刻有标记.3试模:上口径为160mm,下口径为150mm,净高150mm的刚性容器,并配有盖子.4捣棒:直径16mm,长650mm,符合JG 3021的规定.5标准筛:孔径,符合GB/T6005-1997试验筛金属丝编织网、穿孔板和电成型薄板筛孔的基本尺寸规定的金属方孔筛.6其他:铁制拌合板、吸液管和玻璃片.3、试样制备取混凝土拌合物代表样,用筛尽快地筛出砂浆,再经人工翻拌后,装入一个试模.每批混凝土拌合物取一个试样,共取三个试样,分装三个试模.对于坍落度不大于70mm的混凝土宜用振动台振实砂浆,振动应持续到表面出浆为止且应避免过振;对于坍落度大于70mm的宜用捣棒人工捣实,沿螺旋方向由外向中心均匀插捣25次,然后用橡皮锤轻击试模侧面以排除在捣实过程中留下的空洞.进一步整平砂浆的表面,使其低于试模上沿约10mm,砂浆试样筒应立即加盖.试件静置于温度20℃±2℃或尽可能与现场相同的环境中,并在以后的试验中,环境温度始终保持20℃±2℃.在整个测试过程中,除在吸取泌水或贯入试验外,试筒应始终加盖.约1h后,将试件一侧稍微垫高20mm,使其倾斜静置约2min,用吸管吸去泌水.以后每到测试前约2min,同上步骤用吸管吸去泌水低温或缓凝的混凝土拌合物试样,静置与吸水间隔时间可适当延长.若在贯入测试前还有泌水,也应吸干.4、试验步骤将试件放在贯入阻力仪底座上,记录刻度盘上显示的砂浆和容器总质量.根据试样的贯入阻力大小,选择适宜的测针.一般当砂浆表面测孔边出现微裂缝时,应立即改换较小截面积的测针,如下表T0527-1.表T0527-1 测针选用参考先使测针端面刚刚接触砂浆表面,然后转动手轮,使测针在10s±2s内垂直且均匀地插入试样内,深度为25mm±2mm,记下刻度盘显示的增量,精确至10N.并记下从开始加水拌和起所经过的时间精确至1min及环境温度精确至℃.测定时,测针应距试模边缘至少25mm,测针贯入砂浆各点间净距至少为所用测针直径的两倍且不小于15mm.三个试模每次各测1-2点,取其算术平均值为该时间的贯入阻力值.每个试样作贯入阻力试验应在间,且不小于六次,最后一次的单位面积贯入阻力应不低于28Mpa.从加水拌和时算起,常温下普通混凝土3h后开始测定,以后每次间隔为;早强混凝土或在气温较高的情况下,则宜在2h后开始测定,以后每隔测一次;缓凝混凝土或在低温情况下,可在5h后开始测定,每隔2h测一次.在临近初凝、终凝时可增加测定次数.5、试验结果按下式计算:单位面积贯入阻力fPR=P/A T0527-1fPR式中:f—单位面积贯入阻力MPa;PRP—测针贯入深度为25mm时的贯入压力N;A—贯入测针截面面积mm2.计算应精确至.以单位面积贯入阻力为纵坐标,测试时间为横坐标,绘制单位面积贯入阻力与测试时间关系曲线.经及28Mpa画两条平行于横坐标的直线,则直线与曲线相交点的横坐标即为初凝时间.凝结时间取三个试样的平均值.三个测值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如果有一个与中间值之差超过中间值的10%,则以中间值为试验结果;如果最大值与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均超过中间值的10%时,则此试验无效.凝结时间用h:min表示,并精确至5min.6、试验报告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要求检测的项目名称、执行标准;2原材料的品种、规格和产地以及混凝土配合比;3试验日期及时间;4仪器设备的名称、型号及编号;5环境温度和湿度;6每次贯入阻力试验时对应的环境温度、时间、贯入压力、测针面积和计算出来的贯入阻力值;7贯入阻力和时间曲线、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8要说明的其他内容.。
混凝土凝结时间试验步骤
![混凝土凝结时间试验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3dcc917ebd64783e09122bc0.png)
混凝土凝结时间试验步骤:⑴取混凝土拌和物代表样,用4.75伽筛尽快地筛出砂浆,在经过人工翻拌均匀后,一次装入一个试模。
每批混凝土拌和物取一个试样,共取三个试样,分装三个试模。
对塌落度不大于70 mm的混凝土宜用振实台振实砂浆,振实应持续到表面出浆为止应避免过振;对塌落度大于70 mm 的混凝土宜用捣棒人工捣实,沿螺旋方向由外向中心均匀插捣25次,然后用橡皮锤轻击试模侧面以排除在捣实过程中留下的空洞,进一步整平砂浆的表面,使其低于试模上沿约10 mm,砂浆试样筒应立即加盖。
⑵砂浆试样制备完毕,编号后应置于温度为20C ±2C的环境中或现场同条件下待试,并在以后的整个测试过程中,环境温度应始终保持(20C塑C)。
现场同条件下测试时,应与现场条件保持一致。
在整个测试过程中,除在吸取泌水或进行贯入试验外。
试样筒应始终加盖。
⑶凝结时间测定从水泥与水接触瞬间开始计时。
根据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能,确定测针试验时间,以后每隔0.5h测试一次,在邻近初、凝时可增加测定次数。
⑷在每次测试前2 min,将一片20 m厚的垫块垫入底部,使其倾斜,用吸管吸取表面的泌水,吸水后平稳地复原。
⑸测试时将砂浆试样筒置于贯入阻力仪上,测针端部与砂浆表面接触,然后在(10塑)s 内均匀地使测针贯入砂浆(25±2)m深度,记录贯入压力,精确至10N;记录测试时间,精确至1min ;记录环境温度,精确至0.5C。
⑹各测点的间距应大于测针直径的两倍且不小于15 mm,测点与试样筒壁的距离应不小25 mm o⑺每个试样做贯入阻力测试在0.2〜28MP间,应至少进行 6次,最后一次的单位面积贯入阻力应不低于28MP °从加水时算起,常温下普通混凝土3h后开始测定,每次间隔为 0.5h;早强混凝土或气温较高的情况下,则宜在2h后开始测定,以后每隔 0.5h测一次;缓凝混凝土或低温情况下,可在5h后开始测定,以后每隔2h测一次。
LIMS5.0中所有试验报表
![LIMS5.0中所有试验报表](https://img.taocdn.com/s3/m/8e6cf216e87101f69e31953f.png)
序号目录1土的含水率试验检测记录表(烘干法、酒精燃烧法)2土的比重试验检测记录表(比重瓶法)3土的天然稠度试验检测记录表4土的烧失量试验检测记录表5土的有机质含量试验检测记录表6土的回弹模量试验检测记录表(承载板法)17土的回弹模量试验检测记录表(承载板法)28土的回弹模量试验检测记录表(承载板法)39土的回弹模量试验检测记录表(强度仪法)110土的回弹模量试验检测记录表(强度仪法)211土的回弹模量试验检测记录表(强度仪法)312土的颗粒分析试验检测记录表(筛分法)13 土的颗粒分析试验检测记录表(密度计法)14土的颗粒分析试验检测记录表(移液管法法)15 土的界限含水率试验检测记录表(液塑限联合测定法)16土的击实试验检测记录表17 土的承载比(CBR)试验检测记录表18土的自由膨胀率试验检测记录表TG012419粗粒土最大干密度试验检测记录表(表面振动压实仪法)TG0133 20土的密度试验检测记录表(灌砂法)TG0821土的常水头渗透试验检测记录表TG2422粗集料密度及吸水率试验检测记录表(网篮法)23粗集料堆积密度、紧装密度及空隙率试验检测记录表24粗集料吸水率及表面含水率试验检测记录表(容量瓶法)25粗集料磨光值试验检测记录表26粗集料有机物、软弱颗粒含量试验检测记录表27粗集料含水率试验检测记录表28粗集料含水率试验检测记录表(酒精燃烧法)29粗集料含泥量及泥块含量试验检测记录表30细集料密度试验检测记录表(容量瓶法)31细集料密度及吸水率试验检测记录表32粗集料堆积密度及空隙率试验检测记录表33细集料坚固性试验检测记录表34细集料棱角性试验检测记录表(间隙率法)35细集料棱角性试验检测记录表(流动时间法)36细集料含水率试验检测记录表37细集料泥块含量试验检测记录表38细集料亚甲蓝试验检测记录表39粗集料及集料混合料的筛分试验检测记录表(干筛法)40粗集料及集料混合料的筛分试验检测记录表(水筛法)41含土粗集料筛分试验检测记录表42粗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试验检测记录表(规准仪法)43粗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试验检测记录表(游标卡尺法)44粗集料压碎值试验检测记录表45粗集料磨耗试验检测记录表(洛杉矶法)46 细集料筛分试验检测记录表(干筛法)47细集料筛分试验检测记录表(水洗法)48细集料压碎指标试验检测记录表49细集料含泥量试验检测记录表(筛洗法)50细集料砂当量试验检测记录表51砂的表观密度试验(标准法)52粗集料硫化物和硫酸盐含量试验检测记录表53细集料硫化物和硫酸盐含量试验检测记录表54细集料氯化物含量试验检测记录表55砂的含泥量及泥块含量试验56粗集料坚固性试验检测记录表57集料碱活性试验检测记录表(砂浆长度法)58量砂密度、锥砂重标定试验59破碎砾石含量试验检测记录表60集料碱值试验检测记录表61粗集料冲击值试验检测记录表62碎石及卵石的堆积密度及空隙率试验63粗集料含水率试验检测记录表(酒精燃烧法) (2)64碎石或卵石含泥量及泥块含量试验65碎石或卵石压碎指标值试验66细集料有机质含量试验67细集料云母含量试验检测记录表68细集料轻物质含量试验检测记录表69细集料膨胀率试验检测记录表70细集料三氧化硫含量试验检测记录表71矿粉塑性指数试验检测记录表72矿粉加热安定性试验检测记录表73矿粉密度试验检测记录表74 矿粉亲水系数试验检测记录表75矿粉筛分试验检测记录表(水洗法)76矿质混合料级配设计试验检测记录表77烧结空心砖和空心砌块抗压强度试验检测记录表78烧结普通砖抗压强度试验检测记录表79混凝土路面砖抗压强度试验检测记录表80蒸压灰砂砖抗折抗压试验检测记录表81砌墙砖抗压、抗折强度试验检测记录表82岩石坚固性试验检测记录表83岩石的抗压强度试验检测记录表84岩石耐崩解性试验检测记录表SL020785 岩石劈裂强度试验检测记录表SL022386岩石抗折强度试验检测记录表SL022687岩石抗冻性试验检测记录表88岩石含水率试验检测记录表89 岩石密度试验检测记录表90岩石毛体积密度试验检测记录表(蜡封法)91岩石吸水性试验检测记录表92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试验检测记录表93岩石芯样抗压强度试验检测记录表94水泥品质试验检测记录表95水泥胶砂流动度试验检测记录表96水泥烧失量试验97水泥密度试验检测记录表98水泥比表面积试验检测记录表(勃氏法)99水泥胶砂28天强度试验检测记录表100水泥混凝土棱柱体抗压弹性模量试验检测记录表101水泥混凝土圆柱体抗压弹性模量试验检测记录表102水泥混凝土干缩性试验检测记录表103 砂浆稠度、分层度试验检测记录表104水泥混凝土拌和物稠度试验检测记录表(坍落度仪法)105水泥混凝土拌和物稠度试验检测记录表(维勃仪法)106碾压混凝土拌和物稠度试验检测记录表(改进VC法)107水泥混凝土拌合物含气量试验检测记录表(混合式气压法)108水泥混凝土拌和物凝结时间试验检测记录表1109水泥混凝土拌和物凝结时间试验检测记录表2110水泥混凝土拌合物表观密度试验检测记录表111水泥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检测记录表112水泥混凝土圆柱体轴心抗压强度试验检测记录表113水泥混凝土棱柱体轴心抗压强度试验检测记录表114水泥混凝土抗弯拉试件断块抗压强度试验检测记录表115砼芯样抗压强度试验检测记录表(钻芯法)116水泥土桩芯样抗压强度试验检测记录表117桩基芯样抗压强度试验检测记录表118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强度试验检测记录表119水泥混凝土抗渗性试验检测记录表120水泥砂浆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检测记录表121孔道压浆浆液抗折、抗压强度试验检测记录表122水泥砂浆抗压强度试验检测记录表123建筑砂浆抗压强度试验检测记录表124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验检测记录表1125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验检测记录表2126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验检测记录表3127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验检测记录表4128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验检测记录表5129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配合比设计试验检测记录表1 130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配合比设计试验检测记录表2 131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配合比设计试验检测记录表3 132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配合比设计试验检测记录表4 133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配合比设计试验检测记录表5 134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配合比设计试验检测记录表6 135水泥砂浆配合比设计试验检测记录表1136水泥砂浆配合比设计试验检测记录2137水泥净浆配合比设计试验检测记录表1138水泥净浆配合比设计试验检测记录表2139水泥净浆配合比设计试验检测记录表3140玻璃珠成圆率试验检测记录表141磁性颗粒含量试验检测记录表142玻璃珠密度试验检测记录表143 玻璃珠颗粒分布试验检测记录表144玻璃珠耐水性能试验检测记录表145玻璃珠外观检测试验检测记录表146玻璃珠折射率的测定试验检测记录表147反光膜逆反射系数试验检测记录表148反光膜色度性能试验检测记录表149反光膜防沾纸剥离试验检测记录表150反光膜附着性能试验检测记录表151反光膜抗冲击性能试验检测记录表152反光膜抗拉试验检测记录表153 反光膜耐高低温性能试验检测记录表154反光膜耐弯曲试验检测记录表155反光膜耐侯性能试验检测记录表156反光膜收缩性能试验检测记录表157反光膜溶剂试验检测记录表158反光膜耐盐雾腐蚀性能试验检测记录表159反光膜外观质量试验检测记录表160热熔型涂料软化点试验检测记录表161 热熔型涂料耐水性能试验检测记录表162 热熔涂料耐碱性能试验检测记录表163 热熔型涂层低温抗裂性能试验检测记录表164 热熔型涂料不粘胎干燥时间试验检测记录表165热熔型涂料加热稳定性试验检测记录表166热熔型涂料抗压强度试验检测记录表167热熔型涂料流动度试验检测记录表168 热熔型涂料耐磨性试验检测记录表169热熔型涂料人工加速耐侯性能试验检测记录表170热熔型涂料色度性能试验检测记录表171热熔型涂料涂膜密度检测试验检测记录表172热熔型涂料涂膜外观检测试验检测记录表173轮廓标耐侯性能试验检测记录表LK04174轮廓标盐雾腐蚀试验检测记录表LK05175轮廓标反光膜逆反射系数试验检测记录表LK06 176轮廓标色度性能试验检测记录表LK07177轮廓标外观及尺寸检测试验检测记录表LK08178轮廓标发光系数试验检测记录表 (2)179轮廓标密封性能试验检测记录表180轮廓标耐高低温试验检测记录表181工程水质分析试验检测记录表182外加剂还原糖含量试验检测记录表183外加剂碱含量试验检测记录表184外加剂硫酸钠含量试验检测记录表185外加剂收缩率比试验检测记录表186外加剂泌水率试验检测记录表187外加剂含气量试验检测记录表188外加剂凝结时间差试验检测记录表1189外加剂凝结时间差试验检测记录表2190外加剂凝结时间差试验检测记录表3191外加剂钢筋锈蚀试验检测记录表192外加剂PH试验检测记录表193外加剂氯离子含量试验检测记录表194外加剂减水率试验检测记录表195外加剂抗压强度比试验检测记录表(1天)196外加剂抗压强度比试验检测记录表(3天)197外加剂抗压强度比试验检测记录表(7天)198外加剂抗压强度比试验检测记录表(28天)199 外加剂含固量试验检测记录表200外加剂密度试验检测记录表(比重瓶法)201 外加剂氧化镁试验检测记录表(基准法)202外加剂水泥净浆流动度试验检测记录表203泵送剂坍落度增加值试验204外加剂水泥砂浆工作性试验检测记录表205限制膨胀率试验检测记录表(水中7天)206限制膨胀率试验检测记录表(空气中21天)207泵送剂坍落度保留值试验检测记录表208泵送剂压力泌水率比试验检测记录表209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试验检测记录表210水泥胶砂干缩性试验检测记录表211外加剂钢筋锈蚀试验检测记录表 (2)212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检测记录表213水泥混凝土圆柱体劈裂抗拉强度试验检测记录表214水泥混凝土耐磨性试验检测记录表215水泥混凝土拌合物泌水率试验检测记录表216外加剂细度试验检测记录表217混凝土拌合物密度测定试验检测记录表218水泥稳定集料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试验检测记录表219水泥稳定集料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试验检测记录表 (2) 220水泥稳定集料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试验检测记录表(3) 221水泥稳定集料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试验检测记录表(4) 222水泥稳定集料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试验检测记录表(5) 223水泥稳定集料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试验检测记录表(6) 224水泥稳定集料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试验检测记录表(7) 225二灰稳定集料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试验检测记录表226二灰稳定集料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试验检测记录表 (2) 227二灰稳定集料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试验检测记录表 (3) 228二灰稳定集料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试验检测记录表(4) 229二灰稳定集料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试验检测记录表 (5) 230二灰稳定集料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试验检测记录表 (6) 231二灰稳定集料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试验检测记录表 (7) 232石灰稳定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试验检测记录表233石灰稳定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试验检测记录表(2)234石灰稳定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试验检测记录表(3)235石灰稳定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试验检测记录表(4)236石灰稳定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试验检测记录表(5)237石灰稳定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试验检测记录表(6)238二灰稳定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试验检测记录表239二灰稳定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试验检测记录表(2)240二灰稳定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试验检测记录表(3)241二灰稳定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试验检测记录表(4)242二灰稳定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试验检测记录表(5)243二灰稳定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试验检测记录表(6)244水泥稳定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试验检测记录表245水泥稳定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试验检测记录表(2)246水泥稳定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试验检测记录表(3)247水泥稳定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试验检测记录表(4)248水泥稳定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试验检测记录表(5)249水泥稳定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试验检测记录表(6)250普通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试验检测记录表PB03251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试验检测记录表PB06252 SMA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试验检测记录表PB07253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试验检测记录表PB10254粉煤灰细度试验检测记录表255粉煤灰细度试验检测记录表(路面基层用)256粉煤灰烧失量试验检测记录表257粉煤灰三氧化硫含量试验检测记录表258水泥(石灰)剂量标准曲线试验检测记录表259 粉煤灰需水量比试验检测记录表260粉煤灰含水量试验检测记录表261粉煤灰活性指数试验检测记录表262SiO2、Al2O3和Fe2O3含量试验检测记录表263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击实试验检测记录表264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检测记录表265水泥或石灰剂量测定试验检测记录表(EDTA滴定法) 266石灰稳定材料中石灰剂量测定试验(直读式测钙仪法)267石灰钙镁含量试验检测记录表268石灰有效氧化钙测定方法试验检测记录表269石灰氧化镁测定方法试验检测记录表270梯形撕裂强度试验检测记录表TH07271顶破强度试验检测记录表TH08272土工织物刺破试验检测记录表TH09273土工织物格栅外观尺寸试验检测记录表TH03274土工织物条带拉伸试验检测记录表TH0501275土工织物落锥穿透试验检测记录表TH10276土工膜厚度测定试验检测记录表TH1112277接头接缝宽条拉伸试验检测记录表TH1122278土工加筋带条带拉伸试验检测记录表TH11232279垂直渗透性能试验检测记录表TH1141280有效孔径试验(干筛法)检测记录表TH1144281土工格栅(网)拉伸试验检测记录表TH13282单位面积质量试验检测记录表TH01283厚度试验检测记录表TH02284钢塑土工加筋带握裹力测定试验检测记录表TH14285千斤顶标定试验检测记录表QT01286室内通用试验检测记录表QT02287现场通用试验检测记录表QT03288沥青密度与相对密度试验检测记录表289改性沥青弹性恢复试验检测记录表290聚合物改性沥青离析试验检测记录表291乳化沥青筛上剩余量试验检测记录表292乳化沥青微粒离子电荷试验检测记录表293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试验检测记录表294乳化沥青破乳速度试验检测记录表295沥青溶解度试验检测记录表LQ05296沥青恩格拉黏度试验检测记录表(恩格拉黏度计法)LQ0622297沥青布式旋转黏度试验检测记录表(布洛克菲尔德黏度计法)0625 298沥青混合料渗水试验检测记录表LQ0730299沥青混合料析漏损失试验检测记录表LQ0732300沥青混合料飞散损失试验检测记录表LQ0733301沥青旋转薄膜加热试验检测记录表LQ08302沥青蜡含量试验检测记录表LQ13303沥青标准黏度试验检测记录表(道路沥青标准黏度计法)LQ18304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含量试验检测记录表LQ22305乳化沥青与粗集料黏附性试验检测记录表LQ25306沥青混合料冻融劈裂试验检测记录表LQ53307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性质试验检测记录表LQ61308 沥青路面芯样马歇尔试验检测记录表LQ62309乳化沥青与矿料的拌和试验检测记录表LQ659310沥青三大指标试验检测记录表311沥青薄膜加热试验检测记录表312沥青闪点与燃点试验313沥青与粗集料黏附性试验检测记录表314沥青动力黏度试验检测记录表(真空减压毛细管法)315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试验(真空法)316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317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试验(表干法)318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水中重法)319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试验(蜡封法)320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试验(体积法)321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检测记录表322沥青含量及矿料级配试验检测记录表(离心分离法)323沥青含量及矿料级配试验检测记录表(回流式抽提仪法)1324沥青含量及矿料级配试验检测记录表(回流式抽提仪法)2 325沥青含量及矿料级配试验检测记录表(美国NCAT燃烧法) 326沥青混合料中沥青含量试验检测记录表(燃烧炉法)第1页327沥青混合料中沥青含量试验检测记录表(燃烧炉法)第2页328塑料排水板(带)拉伸试验检测记录表329塑料排水带(板)纵向通水量试验检测记录表330 塑料排水带(板)芯板压屈强度试验检测记录表331土工加筋带偏斜率试验检测记录表332单位长度质量测定试验检测记录表333土工膜低温弯折性试验检测记录表334 幅宽测定试验检测记录表335板式橡胶支座转角试验检测记录表336板式橡胶支座抗压弹性模量试验检测记录表337板式橡胶支座抗剪弹性模量试验检测记录表338板式橡胶支座摩擦系数试验检测记录表339板式橡胶支座极限抗压强度试验检测记录表340板式橡胶支座抗剪黏结性能试验检测记录表341板式橡胶支座抗剪老化试验检测记录表342钢筋原材试验检测记录表343钢筋接头试验检测记录表344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力学性能试验检测记录表(施工检测) 345金属洛氏硬度试验检测记录表346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试验检测记录表347钢绞线拉伸试验检测记录表348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力学性能试验349钢绞线弹性模量试验350公路水泥混凝土用钢纤维试验检测记录表351静力触探探头标定试验检测记录表352金属波纹管试验检测记录表353测力计量表读数荷载关系曲线检测记录表354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力学性能试验检测记录表355轮廓标发光系数试验检测记录表356承载板测定土基回弹模量试验357路基边坡坡度检测记录表358纵断面高程检测记录表359路基路面宽度试验检测记录表360中线偏位试验检测表361道路线形试验检测表362横坡检测记录表363路基边坡试验检测表(全站仪)364路基路面厚度试验检测记录表(钻芯法)365路基路面厚度试验检测记录表(挖坑法)366路基路面压实度试验检测记录表(环刀法)367结构尺寸试验检测表368路基路面压实度试验检测记录表(灌砂法)369路基路面平整度试验检测记录表(车载式激光平整度仪法) 370路基路面平整度试验检测记录表(两米直尺法)371路基路面平整度试验检测记录表(三米直尺法)372 路基路面平整度试验检测记录表(连续式平整度仪法) 373路基路面弯沉试验检测记录表(贝克曼梁法)374路基路面弯沉试验检测记录表(落锤式弯沉仪)375路基路面弯沉试验检测记录表(自动弯沉仪法)376路基路面构造深度试验检测记录表(手工铺砂法)377路基路面构造深度试验检测记录表(电动铺砂仪法)378 路面摩擦系数试验检测记录表(摆式仪法) 379沥青路面渗水试验检测记录表380结构尺寸试验检测表 (2)381混凝土强度试验检测记录表(回弹法)382水泥混凝土碳化深度试验检测记录表383 钢筋间距及保护层厚度试验检测记录表384钢筋间距及保护层厚度试验检测记录表385结构混凝土表观及内部缺陷试验检测记录表386基底金属层厚度试验检测表387镀(涂)层厚度试验检测表388波形梁钢护栏中心高度试验检测表389相邻板高差及板宽试验检测表390袋装砂井井长试验检测表391桥梁线形试验检测表392锚栓拉拔力检测试验检测记录表393锚杆拉拔力试验检测记录表394金属材料厚度检测试验395土基现场CBR值试验检测记录表396轻型动力触探试验检测记录表397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检测记录表。
11水泥混凝土(砂浆)拌合物凝结时间试验检测记录表
![11水泥混凝土(砂浆)拌合物凝结时间试验检测记录表](https://img.taocdn.com/s3/m/902f05f0c8d376eeaeaa312d.png)
搅拌方式 3 加水时间 (h:min) 测针截 单位面积 测试 贯入 面积 贯入阻力 时间 压力 (MPa) (h:min) (N) (mm2)
测针截 面积 (mm2)
单位面 积 贯入阻 力
时 间 贯入 阻 力 曲 线
编 初凝时间 号 (h:min)
初凝时间 终凝时间 终凝时间 平均值 平均值 (h:min) (h:min) (h:min)
1
: : :
: : :
2
3
备 注:
试验:
复核:
日期:
年
月
日
第
页,共
页
JJ0507
水泥混凝土(砂浆)拌合物凝结时间试验检测记录表
试验室名称:
工程部位/用途 试验依据 试验条件 样品描述
主要仪器设备及编号
记录编号:
委托/任务编号 样品编号 试验日期
混凝土种类 1 加水时间 (h:min) 测试 贯入 时间 压力 (h:min) (N) 加水时间 (h:min) 测针截 单位面积 测试 贯入 面积 贯入阻力 时间 压力 (MPa) (h:min) (N) (mm2) 2
会议记录(混凝土、钢筋、砂浆类)
![会议记录(混凝土、钢筋、砂浆类)](https://img.taocdn.com/s3/m/2a8fd7a571fe910ef02df80a.png)
会议记录编号:ZXJC/JL-22-03-2016 NO:会议议题水泥、水泥混凝土学习培训时间2018年10月8日地点三楼会议室主持人记录人会议签到姓名部门/职务姓名部门/职务姓名部门/职务会议概要:本次会议主要对水泥混凝土、水泥等常见参数的仪器设备要求、环境温湿度要求、样品要求和试验操作步骤等内容进行了讲解,以达到培训人员能熟练掌握试验检测技术的目的。
1.水泥培训的参数有烧失量、水泥比表面积、勃氏法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等会议按GB175-2007、GB/T1346-2011、GB/T8074-2008等进行讲解,讲解内容包括仪器设备、试验方法、实验报告。
2.水泥混凝土培训的参数有立方体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棱柱体抗压弹性模量、水泥混凝土稠度、含气量、水泥混凝土拌合物凝结时间、表观密度.会议按《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E30-2005进行讲解,讲解内容包括仪器设备、试验方法、试验报告。
1.水泥烧失量的测定一一灼烧差减法试验目的、使用范围试样在(950土25)℃的高温炉中灼烧,驱除二氧化碳和水分,同时将存在的易氧化的元素氧化。
试验步骤称取约1g试样(m),精确至0.0001g,放入已灼烧恒量的瓷坩埚中,将盖斜置于坩埚上,放在高温炉内,从低温开始逐渐升高温度,在(950士25)℃下灼烧15min~20min,取出坩埚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
反复灼烧,直至恒量。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测定水泥密度按GB/T 208测定水泥密度。
2、漏气检查将透气圆筒上口用橡皮塞塞紧,接到压力计上,用抽气装置从压力计一臂中抽出部分气体,然后关闭阀门,观察是否漏气。
如发现漏气,可用活塞油脂加以密封。
3、空隙率(ε)的确定PI、PII型水泥的空隙率采用0.500士0.005,其他水泥或粉料的空隙率选用0.530士0.005。
当按上述空隙率不能将试样压至7.5条规定的位置时,则允许改变空隙率。
工地现场试验记录表
![工地现场试验记录表](https://img.taocdn.com/s3/m/9c0141ac71fe910ef12df89d.png)
CL-119电子天平1kg
CL-077秒表PC396
李xx、黄xx
常规试验
4
(4)
轻集料
15(4.3)
表观密度
GB/T 17431.2-2010/7
CL-148电热鼓风恒温干燥箱101-2A
CL-116电子天平HZT-B5000
李xx、罗xx
常规试验
16(4.4)
CL-101自动电位滴定仪ZD-2
黄xx、王xx
常规试验
24(6.11)
减水率
GB8076-2008
GB/T 50080-2016
CL-034单卧轴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SJD60
CL-036坍落度筒
罗xx、李xx
常规试验
25(6.13)
含气量
GB8076-2008
GB/T 50080-2016
CL-165改良法混凝土含气量测定仪GQC-1
CL-113电子天平HZT-B2000
CL-146-2凝结时间稠度量水器
李xx、罗
常规试验
2(1.3)
凝结时间
GB/T 1346-2011/8
CL-019水泥(砼)恒温恒湿标准养护箱HBY-40B
CL-022水泥稠度凝结测定仪
李xx、罗xx
常规试验
3(1.10)
烧失量
GB/T 176-2008/8
CL-099箱式电阻炉SRJX-4-13
CL-118电子秤TP100E10
罗xx、李xx
常规试验
26(6.16)
含气量1h变化量
CL-165改良法混凝土含气量测定仪GQC-1
罗xx、李xx
常规试验
1-1~1-20水泥混凝土试验记录表
![1-1~1-20水泥混凝土试验记录表](https://img.taocdn.com/s3/m/b7a829fb770bf78a65295489.png)
工程名称:合同号:编号:
试表1-1
工程名称:合同号:编号:
试表1-2
混凝土稠度及表观密度试验记录表
工程名称:合同号:编号:
试表1-3
水泥混凝土凝结时间试验记录表
工程名称:合同号:编号:
试表1-4
水泥混凝土凝结时间试验记录附表
工程名称:合同号:编号:
试表1-5
水泥混凝土泌水与压力泌水试验记录表
工程名称:合同号:编号:
试表1-6
水泥混凝土拌合物含气量试验记录表
工程名称:合同号:编号:
试表1-7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工程名称:合同号:编号:
试表1-8
砂浆配合比设计
工程名称:合同号:编号:
试表1-9
水泥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试验记录表
工程名称:合同号:编号:
试表1-10
工程名称:合同号:编号:
试表1-11
工程名称:合同号:编号:
试表1-12
工程名称:合同号:编号:
试表1-13
工程名称:合同号:编号:
试表1-14
砂浆抗压强度试验记录表
工程名称:合同号:编号:
试表1-15
水泥混凝土立方体(圆柱体)劈裂抗拉强度试验记录表
工程名称:合同号:编号:
试表1-16
水泥混凝土抗弯拉试件断块抗压强度试验记录表
工程名称:合同号:编号:
试表1-17
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记录表
工程名称:合同号:编号:
试表1-18
水泥混凝土棱柱体抗压弹性模量试验记录表
工程名称:合同号:编号:
试表1-19
混凝土用粉煤灰试验记录表
工程名称:合同号:编号:
试表1-20。
水泥混凝土、砂浆(一)继续教育答案
![水泥混凝土、砂浆(一)继续教育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357fb3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a4.png)
水泥混凝土、砂浆(一)考试试卷(每日一练)考生姓名:cgk单项选择题(共10 题)1、水泥混凝土拌合试验的环境条件是℃。
称量精确度为:集料为±1 %,水、水泥、掺合料、外加剂为±% (C) A,20?5,1 B,20?2, 1 C,20?5, 0.5 D,20±2,0.5 正确答案:C2、2、水泥混凝土拌合物凝结时间进行贯入试验时,测针端面接触砂浆表面后,转动手轮在s 内垂直均匀地插入试样,插入深度为25±2mm,记录贯入值(A) A,10?2 B,10?1 C,5?2 D,5?1 正确答案:A3、3、水泥混凝土拌合试验过程中,不溶于水或难溶于水且含潮解型盐类外加剂,应先和拌合均匀后,再和其它材料拌合(B) A,水泥B,细集料C,集料D,粗集料正确答案:B4、4、水泥混凝土拌合物凝结时间测试前吸取泌水的具体方法是:试样制备h后,将试件一侧垫高约mm,静置2 min,用吸管吸取泌水(A) A,1,20 B,1,10 C,2,10 D,2,20 正确答案:A5、5、水泥混凝土拌合物凝结时间测定时,根据试样的贯入阻力大小选择适宜的测针。
当贯入阻力在0.2-3.5MPa范围时,选用mm2测针;当贯入阻力在3.5-20.0MPa范围时,选用mm2测针;当贯入阻力在20.0-28.0MPa范围时,选用mm2测针(B) A,100,50,25 B,100,50,20 C,100,50,10 D,100,60,20 正确答案:B6、6、搅拌机拌合水泥混凝土时的加料顺序依次是:(C) A,集料、水泥B,细集料、粗集料、水泥C,粗集料、细集料、水泥D,水泥、细集料、粗集料正确答案:C7、7、测定水泥混凝土拌合物凝结时间的贯入阻力仪的分度值是10N,测针平面针头圆面积大小分别为mm2三种规格(C) A,10,25,100 B,10,30,50 C,100,50,10 D,10,25,50 正确答案:C8、8、水泥混凝土拌合物凝结时间试验前应过mm的方孔筛,取筛下砂浆进行人工拌合后,装入试摸(C) A,2.36 B,5 C,4.75 D,9.5 正确答案:C9、9、水泥混凝土拌合物凝结时间试样制备时,对于塌落度mm的拌合物,宜使用振动台振实砂浆,振动至表面出浆为止,应避免过振。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实用标准GBT 50080-2016确认记录簿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实用标准GBT 50080-2016确认记录簿](https://img.taocdn.com/s3/m/88c6649b284ac850ad02423e.png)
4.1.3 6、当试件不再继续坍落或坍落时间达30s时,用钢尺测量出筒高与坍落后混凝土试体最高点之间的高度差,作为该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值。
4.1.4 坍落度筒的提离过程宜控制在3s~7s。
黏聚性及保水性
11.0.3 1取样混凝土坍落度不大于90mm时,宜用振动台振实砂浆;取样混凝土坍落度大于90mm的宜用捣棒人工捣实。
4 在每次测试前2min,将一片20±5mm厚的垫块垫入筒低一侧使其倾斜。
泌水试验
试验设备
台秤:称量为50kg,感量为50g
量筒:容量为10mL、50mL、100mL的量筒及吸管
电子天平:最大量程为20kg,感量不应大于1g。
环境满足情况:试验环境相对湿度不宜小于50%,温度应保持在20±5℃,混凝土室已安装空调,并配备加湿器,能满足环境要求。
人员培训情况:对中心各室和各工地试验室人员进行培训,并进行模拟试验,见培训记录和试验操作考核评定表。
报国家认监委铁道评审组情况:拟于2017年03月31日前上报国家认监委进行变更备案。
2、粗骨料、胶凝材料、细骨料和水依次加入搅拌机,难溶和不溶的粉状外加剂宜与胶凝材料同时加入搅拌机,液体和可溶性外加剂宜与拌合水同时加入搅拌机。
3、搅拌2min以上。
4、混凝土拌合物一次搅拌量不宜少于搅拌机公称容量的1/4,不应大于搅拌机公称容量,且不应少于20L。
称量
骨料的称量精度为±1%,水、水泥、掺合料、外加剂均为±0.5%。
坍落度不大于90mm时,宜用振动台振实;坍落度大于90mm的宜用捣棒人工捣实,…每一层捣完后用橡皮锤沿容器外壁敲击5次到10次。
凝结时间差试验
![凝结时间差试验](https://img.taocdn.com/s3/m/a166e1c96137ee06eff9187d.png)
凝结时间差试验凝结时间差是指掺用外加剂混凝土拌合物与不掺外加剂混泥土拌合物(基准混凝土拌合物)的凝结时间的差值。
本试验介绍了测定混凝土拌合物凝结时间的方法,以控制现场施工流程,适用于各类水泥、外加剂以及不同混凝土配合比、不同气温环境下的混凝土拌合物。
一.试验目的1)了解对控制混凝土凝结过程的重要性;2)了解混凝土标准稠度净浆凝结时间测试的国家规范;3)测试混凝土标准稠度净浆凝结时间。
二.试验原理混凝土失去塑性但不具备机械强度的时间称为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混凝土失去塑性且具备机械强度的时间成为终凝时间。
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对混凝土施工非常重要,混凝土到了初凝意味着混凝土已经到了触变极限,也就是说混凝土已失去塑性,不能你采用震动棒,高频振捣器,混凝土都已无法发生塑性变形,也就到了混凝土施工的极限,初凝后的混凝土不能再进行施工,否则会出现严重的强度下降,蜂窝狗洞。
而混凝土终凝标志着混凝土一开始具备强度可以承受一定的荷载的。
1)水泥凝结:水泥和水以后,发生一系列物理与化学变化,随着水泥水化反应的进行,水泥浆体逐渐失去流动性、可塑性,进而凝固称具有一定强度的硬化体,这一过程成为水泥的凝结。
水泥凝结时间,在工程应用上需要测定其标准稠度净浆的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
2)凝结反常:有两种不正常的凝结现象,即假凝(粘凝)和瞬凝(急凝)。
①假凝特征:水泥和水后的几分钟内就发生凝固,且没有明显的温度上升现象;②瞬凝特征:水泥和水后浆体很快凝结成为一种很粗糙、和易性差的混合物,并在大量的放热情况下和凝固。
三.试验主体设备仪器1)贯入阻力仪——如图所示,刻度盘精度5N;2)测针——长约130mm,平面针头圆面积分100mm^2,50mm^2和20mm^2三种;3)试模——150mm×150mm铁制试模,或下口内径为150mm,净高150mm的刚性不渗水的金属圆筒;4)钢制捣棒——直径160mm,长650mm,一端为半球形;5)标准筛——孔径5mm;6)其他——铁制拌合板、吸液管和玻璃片。
10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检测
![10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dac38462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57.png)
7.1.1 试验前将坍落筒内外洗净,放在经水润湿过的平板上(平板吸水时应 垫以塑料布),踏紧踏脚板。 7.1.2 将代表样分三层装入筒内,每层装入高度稍大于筒高的 1/3,用捣棒 在每一层的横截面上均匀插捣 25 次。插捣在全部面积上进行,沿螺旋线由 边缘至中心,插捣底层时插至底部,插捣其它两层时,应插透本层并插入下 层约 20mm~30mm,插捣段垂直压下(边缘部分除外),不得冲击。在插捣顶层 时,装入的混凝土应高出坍落筒口,随插捣过程随时添加拌合物。当顶层插 捣完毕后,将捣棒用锯和滚的动作,清除掉多余的混凝土,用镘刀抹平筒口, 刮净筒底周围的拌合物。而后立即垂直地提起坍落筒,提筒在 5s~10s 内完 成,并使混凝土不受横向及扭力作用。从开始装料到提出坍落度筒整个过程 应在 150s 内完成。 7.1.3 将坍落筒放在锥体混凝土试样一旁,筒顶平放木尺,用小钢尺量出木 尺底面至试样顶面最高点的垂直距离,即为该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精确 至 1mm。 7.1.4 当混凝土试件的一侧发生崩坍或一边剪切破坏,则应重新取样另测。 如果第二次仍发生上述情况,则表示该混凝土和易性不好,应记录。 7.1.5 当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大于 220mm 时,用钢尺测量混凝土扩展后最 终的最大直径和最小直径,在这两个直径之差小于 50 mm 的条件下,用其算 术平均值作为坍落扩展度值;否则,此次试验无效。 7.1.6 坍落度试验的同时,可用目测方法评定混凝土拌合物的下列性质,并 予记录。 7.1.6.1 棍度:按插捣混凝土拌合物时难易程度评定。分“上”、“中”、“下” 三级。 “上”:表示插捣容易; “中”:表示插捣时稍有石子阻滞的感觉; “下”:表示很难插捣。 7.1.6.2 含砂情况:按拌合物外观含砂多少而评定,分“多”、“中”、“少” 三级。“多”:表示用镘刀抹拌合物表面时,一两次即可使拌合物表面平整无 蜂窝;“中”:表示抹五、六次才可使表面平整无蜂窝;“少”:表示抹面困难, 不易抹平,有空隙及石子外露等现象。 7.1.6.3 粘聚性:观测拌合物各组分相互粘聚情况。评定方法是用捣棒在已 坍落的混凝土锥体侧面轻打,如锥体在轻打后逐渐下沉,表示粘聚性良好; 如锥体突然倒坍、部分崩裂或发生石子离析现象,即表示粘聚性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