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电大学统计学基础阶段作业阶段作业

合集下载

统计学作业(最终版)

统计学作业(最终版)

统计学第十三小组作业影响大学生就业选择因素的调查报告目录第一部分研究概况......................................................................................................。

. (2)一、研究背景…………………………………………………………………………………………….。

2二、研究目的 (2)第二部分方案设计 (2)一、调查方案 (2)二、问卷设计 (2)第三部分数据整理 (4)一、第2第3题:性别和年级………………………………………………………………….。

4二、第4题:选择就业时更关注方面……………………………………………………。

5三、第5题:就业薪酬期望值 (5)四、第6题:就业选择的地区 (6)五、第7题:选择单位性质……………………………………………………………………。

6第四部分数据分析………………………………………………………………………………………………。

7一、对性别进行分析,探究性别对其他变量有没有影响………………….。

…。

7二、对薪酬期望值进行系统分析…………………………………………………………….。

81.分析大学生的总体薪酬期望值......................................................。

.. (8)2.判断薪酬期望值的分布特征……………………………………………………….....。

.93.分析性别对薪酬期望值的影响 (10)4.分析年级对薪酬期望值的影响………………………………………………………。

125.分析期望均值与实际工资的差异……………………………………………………。

14第五部分研究结论…………………………………………………………………………………………….。

16第六部分建议 (16)组员分工...........................................................................................................................。

北京邮电大学统计学基础阶段作业一

北京邮电大学统计学基础阶段作业一

北京邮电大学统计学基础阶段作业一北京邮电大学统计学基础阶段作业一1.使用Word编辑文档时,对文档中的图表进行自动编号,使用______。

A.word的引用功能B.word的大纲功能C.word的样式功能D.word的模板知识点: 第二单元学生答案:[A;]得分: [10] 试题分值:10.0提示:2.模板是Word中采用*.dot为扩展名的特殊文档,使用___菜单中的模板和加载项命令可以实现。

A.编辑B.格式C.工具D.帮助知识点: 第二单元学生答案:[C;]得分: [10] 试题分值:10.0提示:3.使用Word编辑长文档时,需要审校文档的章和节标题,使用______视图更方便。

A.页面B.Web视图C.大纲D.阅读知识点: 第二单元学生答案:[C;]得分: [10] 试题分值:10.0提示:4.使用Word编辑文档时,找不到指定的字体,原因是 ______。

A.word版本太低B.该字体没有安装C.该字体需要特别设置D.该字体需要管理员权限知识点: 第二单元学生答案:[B;]得分: [10] 试题分值:10.0提示:5.使用Word编辑文档时,样式的作用是 ______。

A.设置段落的文字格式、段落格式等B.设置特殊段落格式C.设置文档输出格式D.设置文档中的标题格式知识点: 第二单元学生答案:[A;]得分: [10] 试题分值:10.0提示:6.使用Word编辑文档时,对文档中的图片不能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A.设置图片大小B.设置图片边框C.设置图片色彩D.设置图片透明度知识点: 第二单元学生答案:[C;]得分: [10] 试题分值:10.0提示:7.使用Word编辑新闻稿时,使用word中的分栏功能,需要在______视图才能看到。

A.页面B.Web视图C.大纲知识点: 第二单元学生答案:[A;]得分: [10] 试题分值:10.0提示:8.使用Word编辑文档时,设定文字的也边距,是通过 ______菜单设定的。

统计学基础练习题库及参考答案

统计学基础练习题库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1第一部分一、单选题1、甲乙丙三位研究者评价人们对四种方便面的喜好程度。

甲让评定者先挑选出最喜欢的品牌,然后挑出剩余三种最喜欢的,最后挑出剩余两种比较喜欢的。

研究者乙让评定者把四种品牌分别给予1~5的等级评定(1表示最不,5表示最喜欢),研究者丙只是让评定者挑出自己最喜欢的品牌。

三位研究者所使用的数据类型是:BA.称名数据-顺序数据-计数数据B.顺序数据-等距数据-称名数据C.顺序数据-等距数据-顺序数据D.顺序数据-等比数据-计数数据2、调查200名不同年龄组的被试对手表的偏好程度如下:表1 200名不同年龄组的被试对手表的偏好程度该题自变量和因变量的数据类型是:DA.称名数据-顺序数据B.计数数据-等比数据C.顺序数据-等距数据D.顺序数据-称名数据3、157.5的实上限是:CA.157.75 B.157.65 C.157.55 D.158.54、随机现象的数量化表示称为:BA.自变量B.随机变量C.因变量 D.相关变量5、实验或研究对象的全体称为:AA.总体B.样本点C.个体D.元素6、下列数据中,哪个数据是顺序变量:CA.父亲月收入2400元B.迈克的语文成绩是80分C.约翰100米短跑得第2名D.玛丽某项技能测试得了5分。

二、概念题数据类型、变量、观测值、随机变量、总体、样本、个体、次数、比率、概率、参数、统计量、μ、ρ、r、σ、S、β、n。

第一章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2一、单选题1、一批数据中各个不同数据值出现的次数情况是:AA.次数分布B.概率密度C.累积概率密度D.概率2、以下各种图形中,表示连续数据频次分布的是:CA.条图B.圆图C.直方图D.散点图3、特别适用于描述具有百分比结构的分类数据的统计图:BA.散点图B.圆图C.条图D.线图5、以下各种统计图中,表示离散数据频次分布的:AA.圆图B.直方图C.散点图D.线形图6、相关变量的统计图是:AA.散点图B.圆图C.条图D.线图7、适用于描述某种事物在时间上的变化趋势,以及一事物随另外一事物的发展变化的趋势,还适用于比较不同人物群体在心理或教育现象上的变化特征以及相互联系的统计图是:D A.散点图B.圆图C.条图D.线图二、多选题1、频次分布可以为:ABCDA.简单次数分布B.分组次数分布C.相对次数分布D.累积次数分布2、以下各种图形中,表示连续数据频次分布的是:BDA.圆图B.直方图C.条图D.线图3、累加曲线的形状大约有:ABDA.正偏态B.负偏态C.F分布D.正态分布4、统计图按照形状划分为:ABCDA.直方图B.曲线图C.圆图D.散点图三、简答题1、简述条图、直方图、圆图、线图、散点图的用途。

统计学基础(六套卷)

统计学基础(六套卷)

第一套一、填空1. 统计数据的直接来源主要有两个渠道:一是;二是。

2.统计的含义包括三个方面,它们是。

3.按照计量层次分类,统计数据可以分为:。

4.按照时间状况分类,统计数据可以分为:。

5.按照收集方法分类,统计数据可以分为:。

6.8、9、12、7、11、13、9、11、8、10以上10个数据的平均数是,中位数是,方差是。

7.在大样本的检验方法中,当总体方差2σ未知时,可以用样本方差2s 来近似代替总体方差,此时总体均值检验的统计量为:。

8.判定系数2R =(请用SSR SSE SST 、、表示)。

9.一般将时间序列的构成要素分成四种,即。

10.已知11p q 为报告期的销售额,10/p p 是对个体的价格指数,则价格指数的加权平均调和形式的计算公式为:。

二、单项选择1.下列数据属于品质数据的是()A.顺序数据B.截面数据C.观测数据D.实验数据 2.对一批小麦种子进行发芽率试验,这时总体是() A 该批小麦种子 B 该批小麦的发芽率 C 该批小麦中发芽的种子 D 该批小麦的发芽率3.已知均值为μ,方差为2σ的总体中,抽取容量为n 的随机样本,当n 充分大时,样本的均值和方差近似等于() A.2n nμσ B.2nμσ C. 2μσ D. 2nσμ4.下列散点图中表示非线性相关的图为( )A BC D5.在右侧检验中,利用P 值进行检验时,拒绝原假设的条件是( ) A. P α>值 B. P β>值 C. P α<值 D. P β<值三、判断题1.分层抽样除了可以对总体进行估计外,还可以对各层的子总体进行估计。

2.平均指标反映了现象总体的规模和一般水平,但掩盖了总体各单位的差异情况,因此通过平均指标不能全面认识总体的特征。

()3.总体分布为非正态分布而样本均值可能为正态分布。

( )4.抽样误差由于事先可以进行控制或计算的,所以这类误差通常是可以消除的。

( )5.在单独求一组数据计算标准差时,公式下方虚线处应为1n -四、简答题1. 河南大学数学院为了增加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推行了一套新的制度,通过一学期的试行,由最终的成绩决定是否继续执行。

统计基础作业完整版精编版

统计基础作业完整版精编版

统计基础作业完整版 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统计基础课程形成性考核册统计基础作业1一、名词解释1、P22、P73、P164、P36二、单项选择题DBCADABADA三、简答题1.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有什么区别?答案:品质标志同数量标志的区别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说明总体单位性质特征的特点不同。

品质标志说明总体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数量标志说明总体单位数量方面的特征。

另一方面的区别是标志的表现不同。

品质标志的标志表现为文字描述,数量标志的标志表现为数量2、什么是数量指标什么是质量指标二者的关系如何数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发展总规模、总水平或工作总量的统计指标,用绝对数表示。

其数值大小一般随总体范围的大小而增减。

质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相对水平或平均水平的统计指标,用平均数或相对数表示。

比如劳动生产率。

质量指标是指在计划和统计工作中,反映生产效果或工作质量的各种指标,如劳动生产率、单位面积产量、单位产品成本、设备利用率等。

质量指标的计算和分析对挖掘各部门、各单位工作中的内部潜力具有重要作用。

质量指标是总量指标派生指标,用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以反应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对比关系。

质量指标指数编制原理与数量指标的编制原理相同,只是同度量因素的固定时期不同。

3.重点调查、典型调查与抽样调查这三种非全面调查的区别是什么?主要区别表现在三个方面:①选取调查单位的方式不同:重点调查是根据单位标志总量占总体标志总量的比重来确定调查单位的;典型调查是依据对总体的分析,有意识地选取调查单位;抽样调查是按随机原则抽选调查单位。

②调查目的不同:重点调查的目的是通过对重点单位的调查,掌握总体的基本情况;抽样调查的目的是通过对部分单位的调查结果来推算总体的数量特征;而作为统计意义上的典型调查,其目的类似于抽样调查。

推断总体指标的准确性和可靠程度不同:重点调查不能用来推断总体总量;抽样调查是按随机原则选取调查单位,因而,在给定的概率保证程度和误差范围的条件下,可保证推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而典型调查的调查单位是有意识选择的,因而难以保证推断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推断误差既不知道也不能控制。

统计学课后作业答案

统计学课后作业答案

f Me L
Mo L
2
S m1 fm
80 - 23.2 i 425 2 25 438.33公斤 = 31.5
1 31.5 10.7 i 425 25 437.53公斤 右偏 = 1 2 41.5
《描述统计》作业
STAT
[习题集P23第9题]某车间有两个小组,每组都是7人,每人日产 量数如下:第一组:20、40、60、70、80、100、120;第二组: 67、68、69、70、71、72、73。已知两组工人每人平均日产量件 数为70件,试计算:(1)R;(2)A.D;(3)S.D,并比较哪 个组的平均数代表性大? 解:(1)R1=120-20=100(件);R2=6(件)。 (2) x x 180 x x 12 A.D1 =25.71 A.D2 = 1.71 n 7 n 7
4000吨 1300 1400 500 7200
460 3000 420 1200 =421 / 吨 元 f 计 3000 1200 xf实 460 4000 420 1300 平均价格:x实 =426.25 / 吨 元 f 实 4000 1300 平均价格:x计
《描述统计》作业
资料整理,导出收获率(亩产量):
STAT
甲品种 播种面积 f 收获率 x 1. 2 亩 1000 斤/亩 1. 1 950 1. 0 1100 0. 9 900 0.8 1050 5.0 999
乙品种 播种面积 f 收获率 x 1. 5 亩 1120 斤/亩 1.3 1000 1. 3 900 1. 0 1220 0.9 700 6.0 1000
2071 172 .58 173 (台) 12

统计学阶段性作业3

统计学阶段性作业3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统计学 课程作业3(共4次作业)学习层次:本科 涉及章节:第7章——第11章1、一家大型超市连锁店上个月接到许多消费者投诉某种品牌炸土豆片中60克一袋的那种土豆片的重量不符。

店方猜想引起这些投诉的原因是运输过程中沉积在食品袋底部的土豆片碎屑,但为了使顾客们对花钱买到的土豆片感到物有所值,店方仍然决定对来自于一家最大的供应商的下一批袋装炸土豆片的平均重量(克)μ进行检验,假设陈述如下:如果有证据可以拒绝原假设,店方就拒收这批炸土豆片并向供应商提出投诉。

(1)与这一假设检验问题相关联的第一类错误是什么? (2)与这一假设检验问题相关联的第二类错误是什么?(3)你认为连锁店的顾客们会将哪类错误看得较为严重?而供应商会将哪类错误看得较为严重?2、某种纤维原有的平均强度不超过6克,现希望通过改进工艺来提高其平均强度。

研究人员测得了100个关于新纤维的强度数据,发现其均值为6.35。

假定纤维强度的标准差仍保持为1.19不变,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对该问题进行假设检验。

(1) 选择检验统计量并说明其抽样分布是什么样的? (2) 检验的拒绝规则是什么?(3) 计算检验统计量的值,你的结论是什么? 3、一项调查显示,每天每个家庭看电视的平均时间为7.25个小时,假定该调查中包括了200个家庭,且样本标准差为平均每天2.5个小时。

据报道,10年前每天每个家庭看电视的平均时间是6.70个小时,取显著性水平α=0.01,这个调查是否提供了证据支持你认为“如今每个家庭每天收看电视的平均时间增加了”?4、一个著名的医生声称有75%的女性所穿鞋子过小。

一个研究组织对356名女性进行了研究,发现其中有313名妇女所穿鞋子的号码至少小一号。

取α=0.01,检验如下的假设:75.0:0=πH 75.0:1≠πH 对这个医生的论断你有什么看法?5、从三个总体中各抽取容量不同的样本数据,得到如下资料。

吉大17春《统计学基础》在线作业1

吉大17春《统计学基础》在线作业1

吉大17春《统计学基础》在线作业1吉大17春《统计学基础》在线作业1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1. 计算样本平均数或均值是为了估计、推断()平均指标。

A. 某一组B. 总体C. 包括样本的组D. 不包括样本的组正确答案:2. 从总体中抽取样本,样本容量充分大时,服从或近似服从()分布。

A. 二项分布B. 超几何分布C. 正态分布D. 泊松分布正确答案:3. 就某一变量数列而言,组距和组数的关系是()。

A. 组距大小与组数多少成反比B. 组距大小与组数多少成正比C. 组距大小与组数多少无关D. 组数越多,组距越大正确答案:4. 事先将总体各单位按某一标志排列,然后依固定顺序和间隔来抽选调查单位的抽样组织形式,称为()。

A. 分层抽样B. 简单随机抽样C. 整群抽样D. 等距抽样正确答案:5. 将统计总体按照一定标志区分为若干个组成部分的统计方法是()。

A. 统计整理B. 统计分析C. 统计调查D. 统计分组正确答案:6. 2010年我国进行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是()。

A. 重点调查B. 典型调查C. 一次性调查D. 经常性调查正确答案:7. 统计认识的对象为()。

A. 个体B. 客体C. 总体单位D. 总体正确答案:8. 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为()。

A. 数列发展水平之差B. 数列发展水平之比C. 绝对增长量和发展速度之比D. 绝对增长量同基期水平之比正确答案:9. 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单位所形成的集合,称为()。

A. 总体B. 总体单位C. 客体D. 对象集正确答案:10. 如果总体单位可以合计在一起,此总体称为()。

A. 不可加总体B. 可加总体C. 有限总体D. 无限总体正确答案:吉大17春《统计学基础》在线作业1二、多选题(共10 道试题,共40 分。

)1. 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之间的关系是()。

A. 定基指数等于相应的环比指数的连乘积B. 通过这种联系进行两者之间的转化C. 这种联系,对于个体指数来说是永远存在的D. 对于总指数来说,这种联系是永远存在的正确答案:2. 以下关于调和平均数的使用对的是()。

统计学基础练习题库及参考答案

统计学基础练习题库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1第一部分一、单选题1、甲乙丙三位研究者评价人们对四种方便面的喜好程度。

甲让评定者先挑选出最喜欢的品牌,然后挑出剩余三种最喜欢的,最后挑出剩余两种比较喜欢的。

研究者乙让评定者把四种品牌分别给予1~5的等级评定(1表示最不,5表示最喜欢),研究者丙只是让评定者挑出自己最喜欢的品牌。

三位研究者所使用的数据类型是:BA.称名数据-顺序数据-计数数据B.顺序数据-等距数据-称名数据C.顺序数据-等距数据-顺序数据D.顺序数据-等比数据-计数数据2、调查200名不同年龄组的被试对手表的偏好程度如下:表1 200名不同年龄组的被试对手表的偏好程度该题自变量和因变量的数据类型是:DA.称名数据-顺序数据B.计数数据-等比数据¥C.顺序数据-等距数据 D.顺序数据-称名数据3、的实上限是:CA.B.157.65 C.D.4、随机现象的数量化表示称为:BA.自变量B.随机变量C.因变量 D.相关变量5、实验或研究对象的全体称为:AA.总体B.样本点C.个体D.元素6、下列数据中,哪个数据是顺序变量:C【A.父亲月收入2400元B.迈克的语文成绩是80分C.约翰100米短跑得第2名D.玛丽某项技能测试得了5分。

二、概念题数据类型、变量、观测值、随机变量、总体、样本、个体、次数、比率、概率、参数、统计量、μ、ρ、r、σ、S、β、n。

第一章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2一、单选题1、一批数据中各个不同数据值出现的次数情况是:AA.次数分布B.概率密度C.累积概率密度D.概率】2、以下各种图形中,表示连续数据频次分布的是:CA.条图B.圆图C.直方图D.散点图3、特别适用于描述具有百分比结构的分类数据的统计图:BA.散点图B.圆图C.条图D.线图5、以下各种统计图中,表示离散数据频次分布的:AA.圆图B.直方图C.散点图D.线形图6、相关变量的统计图是:AA.散点图B.圆图C.条图D.线图.7、适用于描述某种事物在时间上的变化趋势,以及一事物随另外一事物的发展变化的趋势,还适用于比较不同人物群体在心理或教育现象上的变化特征以及相互联系的统计图是:D A.散点图B.圆图C.条图D.线图二、多选题1、频次分布可以为:ABCDA.简单次数分布B.分组次数分布C.相对次数分布D.累积次数分布2、以下各种图形中,表示连续数据频次分布的是:BDA.圆图B.直方图C.条图D.线图3、累加曲线的形状大约有:ABD,A.正偏态B.负偏态C.F分布D.正态分布4、统计图按照形状划分为:ABCDA.直方图B.曲线图 C.圆图D.散点图三、简答题1、简述条图、直方图、圆图、线图、散点图的用途。

统计学阶段性作业1

统计学阶段性作业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统计学课程作业1(共4次作业)学习层次:专科涉及章节:第1章——第4章1.什么是总体和样本?举例说明。

2.什么是变量,其类型有哪些?3.统计数据可分为哪几种类型?4.概率抽样与非概率抽样的区别有哪些?5.什么是抽样误差?它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6.直方图与条形图有何区别?7.统计表由哪几个主要部分组成?制作统计表应注意哪几个问题?8、某班40名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6 89 88 84 86 87 75 73 72 68 75 82 97 58 81 54 7976 95 76 71 60 90 65 76 72 76 85 89 92 64 57 83 81 78 77 72 61 70 81学校规定:60分以下为不及格,60—70为及格,70—80分为中,80—90分为良,90—100分为优。

要求:(1)将该班学生分为不及格、及格、中、良、优五组,编制频数分布表。

(2)指出分组方法的类型,分析本班学生考试情况。

9、某百货公司连续40天的商品销售额如下:单位:万元41 25 29 47 38 34 30 38 43 4046 36 45 37 37 36 45 43 33 4435 28 46 34 30 37 44 26 38 4442 36 37 37 49 39 42 32 36 35要求:根据数据分组,编制频数分布表,并绘制直方图和折线图。

10、为了确定灯泡的使用寿命(小时),在一批灯泡中随机抽取100只进行测试,所得结果如下:700 716 728 719 685 709 691 684 705 718706 715 712 722 691 708 690 692 707 701708 729 694 681 695 685 706 661 735 665668 710 693 697 674 658 698 666 696 698706 692 691 747 699 682 698 700 710 722694 690 736 689 696 651 673 749 708 727688 689 683 685 702 741 698 713 676 702701 671 718 707 683 717 733 712 683 692693 697 664 681 721 720 677 679 695 691713 699 725 726 704 729 703 696 717 688(1)利用计算机对上面的数据进行排序;(2)以组距为10进行等距分组,整理成频数分布表,并绘制直方图;(3)绘制茎叶图,并与直方图作比较。

统计学(高起专)阶段性作业1

统计学(高起专)阶段性作业1

统计学(高起专)阶段性作业1单选题1。

指出下面的数据哪一个属于分类数据_____(4分)(A)年龄(B) 工资(C) 汽车产量(D)购买商品时的支付方式(现金、信用卡、支票)参考答案:D2. 指出下面的数据哪一个属于顺序数据_____(4分)(A)年龄(B)工资(C) 汽车产量(D) 员工对企业某项改革措施的态度(赞成、中立、反对)参考答案:D3。

指出下面的数据哪一个属于数值型数据_____(4分)(A) 5个人的年龄分别是25,22,34,41,33(B) 性别(C)企业类型(D) 员工对企业某项改革措施的态度(赞成、中立、反对)参考答案:A4。

某研究部门准备在全市200万个家庭中抽取2000个家庭,并据此推断该城市所有职工家庭的年人均收入。

这项研究的总体是_____(4分)(A) 2000个家庭(B) 200万个家庭(C) 2000个家庭的人均收入(D) 200万个家庭的人均收入参考答案:B5。

某研究部门准备在全市200万个家庭中抽取2000个家庭,并据此推断该城市所有职工家庭的年人均收入。

这项研究的样本是_____(4分)(A) 2000个家庭(B) 200万个家庭(C) 2000个家庭的人均收入(D) 200万个家庭的人均收入参考答案:A6。

某研究部门准备在全市200万个家庭中抽取2000个家庭,并据此推断该城市所有职工家庭的年人均收入.这项研究的参数是_____(4分)(A) 2000个家庭(B) 200万个家庭(C) 2000个家庭的人均收入(D) 200万个家庭的人均收入参考答案:D7. 某研究部门准备在全市200万个家庭中抽取2000个家庭,并据此推断该城市所有职工家庭的年人均收入。

这项研究的统计量是_____(4分)(A) 2000个家庭(B) 200万个家庭(C) 2000个家庭的人均收入(D) 200万个家庭的人均收入参考答案:C8。

一名统计学专业的学生为了完成其统计作业,在《统计年鉴》中找到了2006年城镇家庭的人均收入数据.这一数据属于_____(4分)(A)分类数据(B)顺序数据(C) 截面数据(D) 时间序列数据参考答案:C9. 一家公司的人力资源部主管需要研究公司雇员的饮食习惯,以便改善公司餐厅的现状。

北邮网院 统计学基础阶段作业整理

北邮网院 统计学基础阶段作业整理

阶段测试一一、单项选择题(共10道小题,共100.0分)1. 在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 C )。

A. 公司设备调查B. 农村耕地调查C. 学生学习情况调查D. 汽车养护情况调查2. 通过调查鞍钢、武钢等几个钢铁基地,了解我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方式是( B )。

A. 典型调查B. 重点调查C. 抽样调查D. 普查3. 进行百货商店填报单位对象是( B )。

A. 各百货商店B. 各百货商店全体工作人员C. 一个百货商店D. 每位工作人员4. 连续变量分组,若第一组为100以下第二组为100―150,第三组为150―200,第四组为200以上,则数据( D )。

A. 100在第一组B. 150在第二组C. 200在第三组D. 200在第四组5. 复合分组是( C )。

A. 用同一标志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总体层叠起来进行分组B. 对某一总体选择一个复杂的标志进行分组C. 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层叠起来进行分组D. 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并列起来进行分组6. 有20个工人看管机器台数资料如下:2、5、4、4、3、4、3、4、4、2、2、4、3、4、6、3、4、5、2、4,按以上资料编制分配数列,应采用( A )。

A. 单项式分组B. 等距分组C. 不等距分组D. 以上几种分组均可7. 要了解40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C)。

A. 40个学生B. 40个学生的学习成绩C. 每一个学生D. 每一个学生成绩8. 某厂2008年完成产值200万元,2009年计划增长10%,实际完成231万元,超额完成计划( B )。

A. 5.5%B. 5%C. 115.5%D. 15.5%9. 对全市科技人员进行调查,每位科技人员是总体单位,科技人员的职称是( A )。

A. 品质标志B. 变量C. 变量值D. 标志值10. 某学生某门课成绩为80分,则该成绩是( B )。

《统计学基础》(专)网上作业2

《统计学基础》(专)网上作业2

《统计学基础》(专)网上作业二一、单项选择题。

1.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则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所以()A.指标和标志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换B.指标和标志之间不存在关系C.指标和标志之间的关系固定不变D.指标和标志之间不可以互相转换2.要了解全国的人口情况,则总体是()。

A.每个省的人B.全国总人口C.每一户D.每个人3.统计研究的数量必须是()A.抽象的量B.具体的量C.连续不断的量D.可直接相加的量4.()是统计的基础功能A.管理功能B.信息功能C.咨询功能D.监督功能5.劳动生产率是()A.动态指标B.质量指标C.数量指标D.强度指标6.对百货商店工作人员进行普查,调查对象是()。

A.各百货商店B.各百货商店的全体工作人员C.一个百货商店D.每位工作人员7.某连续变量,期末组为500以上,又知其邻近组的组中值是480,则末组的组中值是()。

A.520B.510C.530D.5408.变量数列中,各组频率的总和应该()。

A.小于1B.大于1C.等于1D.不等于19.下列各调查中,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一致的是()。

A.企业设备调查B.人口普查C.工业企业普查D.农村耕地调查10.变量数列中,各组频率的总和应该()。

A.小于1B.大于1C.等于1D.不等于111.统计调查所搜集的可以是原始资料,也可以是次级资料,原始资料与次级资料的关系是()。

A.原始资料来源于基层单位,次级资料来源于上级单位B.次级资料是由原始资料加工整理而成C.原始资料与次级资料之间无必然联系D.原始资料与次级资料没有区别12、现有一数列:3,9,27,243,729,2187,反映其平均水平最好用()A.算数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C.几何平均数D.中位数13、某高新技术开发区现有人口11万,共有8家医院(其病床合计数为700床),则开发区的每万人的病床数为63.636个,这个指标属于()A.平均指标B.相对指标C.总量指标D. 发展水平指标14、第一、二、三批产品的废品率分别为1%、1.5%、2%,第一、二批产品数量分别占总数的35%和40%,则平均废品率为()A.1.5%B.1.45%C.4.5%D.0.9415、某企业2006年职工平均工资为5200元,标准差为110元,2009年职工平均工资增长了40%,标准差增大到150元,职工平均工资的相对变异()A.增大B.减少C.不变D.不能比较16、将某企业职工的月收入依次分为2000元以下、2000~3000元、3000~4000元、4000~5000元,5000元以上几个组,最后一组的组中值近似为()A.5000B.7500C.5500D.650017、在某班随机抽取10名学生,期末统计学课程的考试分数分别为:68,73,66,76,86,74,63,90,65,89,该班考试分数的中位数是()A.72.5B.73.0C.73.5D.74.518、比较几组数据的离散程度最适合的统计量是()A.极差B.平均差C.标准差D.离散系数19、全距是()A.一个组的上限和下限之差B.变量值中最大和最小值之差C.一个组的上限和下限之间的中点值D.一个组的最大与最小值之差20、分布特征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分布类型是()A.U型分布B.钟形分布C.正J形分布D.反J形分布21.动态数列的构成要素是()A.变量和次数B.时间和指标数值C.时间和次数D.主词和宾词22.某农贸市场土豆价格2月份比1月份上涨5%,3月份比2月份下降2%,则3月份土豆价格与1月份相比()A.下降2%B.提高3%C.下降2.9%D.提高2.9%23.某城市2009年末有人口750万人,有零售商业网点3万个,则该市的商业网点密度为()A.2.5千人/个B.250人/个C.0.25个/千人D.250个/人24.截至2011年6月31日,某市高校在校学生人数5.1万人,这个指标属于()A.时点指标B.动态相对指标C.比较相对指标D.时期指标25.某地区2005-2010年各年6月30日统计的人口资料见下表,则该地区2005—2010年间的平均人数为()A.(23/2+23+24+25+25+26/2)/5=24.3(万人)B.(23+24+25+25+26)/5=24.6(万人)C.(23/2+23+24+25+25+26/2)/5=19.7(万人)D.(23/2+23+24+25+25+26/2)/6=20.25(万人)26.某百货公司今年同去年相比,各种商品的价格综合指数为105%,这说明()A.商品价格平均上涨了5%B.商品销售量平均上涨了5%C.由于价格提高使销售量上涨了5%D.由于价格提高使销售量下降了5%27.某商店今年同去年相比,商品销售额增长了16%,销售量增长了18%,则销售价格增减变动的百分比为( )A.1.7%B.-1.7%C.3.7%D.-3.7%28. 表示( )A.由于价格变动而引起的产值增减数B.由于价格变动而引起的产量增减数C.由于产量变动而引起的价格增减数D.由于产量变动而引起的产值增减数29.某居民在维持基本生活水准的情况下,按报告期的物价购买消费品多支付20元,按基期价格购买的消费品支出是400元,则价格指数为( )A.95%B.110%C.90%D.105%30.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股票价格指数一般由国家统计局编制B.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一般按年按季进行编制C.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就是经常提到的CPID.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一般由金融服务机构编制31.已知x 与y 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下列回归方程中肯定错误的是( ) A. B.C. D. 32.纯随机抽样(重复)的平均误差取决于( )A.样本单位数B.总体方差C.样本单位数和总体方差D.样本单位数和样本单位数占总体的比重33.根据城市电话网100次通话情况调查,得知每次通话平均持续时间为4分钟,标准差为2分钟,在概率保证度为95.45%(t=2)的要求下,估计每次通话时间为( )A.3.9~4.1分钟之间B.3.8~4.2分钟之间C.3.7~4.3分钟之间D.3.6~4.4分钟之间34.抽样调查的主要目的是( )A.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B.为了应用概率论C.为了深入调查研究D.根据样本指标的数值来推断总体指标的数值35.抽样误差的定义是( )A.样本指标和总体指标之间抽样误差的可能范围B.样本指标和总体指标之间抽样误差的可能程度C.样本指标和总体指标之间数量上的区别D.抽样平均数的标准差二、多项选择题0111q ∑∑-0111p q p q x y 35.115ˆ--=x y 35.115ˆ--=x y 85.025ˆ+-=x y 85.025ˆ+-=x y 48.015ˆ-=xy 56.3120ˆ-=x y 56.3120ˆ-=1.下列属于数量标志的有()A.工人年龄B.工人性别C.工人体重D.工人工资2.某班学生数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5分、71分和81分,这三个数字是()A.指标B.标志C.变量值D.标志值3.下列变量中,()属于连续变量A.企业的产量B.企业的利润C.产品销售价格D.企业职工人数4.统计的研究方法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项选择题(共10道小题,共100.0分)
1. 定基增长速度与环比增长速度的关系是( )。

A. 定基增长速度是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
B. 定基增长速度是环比增长速度之和
C. 各环比增长速度加l后的连乘积减1
D. 各环比增长速度减1后的连乘积减1
知识点:第五章
学生答案:[A;]
得分:[10]试题分值:10.0
提示:
2. 某现象历年逐期增长量如下:3、2、2、-5,则平均发展速度将
( )。

A. 大于100%
B. 小于100%
C. 等于100%
D. 不易判断
知识点:第五章
学生答案:[A;]
得分:[10]试题分值:10.0
提示:
3. 某企业上半年每月初工人人数资料如下:
1月1日4月1日6月1日7月1日
610人668人680人690人
则该企业上半年月份工人平均人数为( )。

A. (610+668+680) ÷3
B. (1/2×610+668+680+1/2×690) ÷3
C.
D. (610+668+680+690) ÷4
知识点:第五章
学生答案:[C;]
得分:[10]试题分值:10.0
4. (错误)
中位数( )。

A. 是一种代表值
B. 是最常见的数值
C. 不是一种代表值
D. 是一种趋势值
B. 平均数
C. 标准差
D. 标准差系数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