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城市饮用水卫生安全保障规划
《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
、生活污水排放等。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
污染防治力度不足
部分地区对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 够,污染防治力度不足。
监测与监管不到位
部分地区对饮用水水源地的监测与监管不到位, 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和政策措施。
应急能力不足
部分地区在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对方面 存在应急能力不足的问题。
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配合
1 2 3
建立专门领导小组
成立由相关部门组成的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 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工作有序推进 。
加强部门协作
建立健全跨部门协作机制,促进信息共享,加 强政策协调,确保各部门协同开展饮用水水源 地环境保护工作。
促进地方联动
鼓励地方各级政府之间建立联动机制,加强饮 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的跨区域合作,共同解决 区域性环境问题。
展望未来发展趋势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发展趋势
预测了未来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的发展趋势,包括水质改 善、生态保护、污染治理等方面的趋势。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包括污染源控制、生态修复 、水质监测等方面的技术难题和政策措施。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 护规划》
2023-10-28
目录
• 引言 •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现状分析 • 《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
划》主要内容
目录
•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实施方案 • 《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
划》实施效果评估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背景介绍
我国饮用水水源地污染形势严峻
评估标准
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和政策要求,制定实施 效果评估标准。
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
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1. 引言城市饮用水的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水源地的保护和管理对于保障城市饮用水的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的相关内容,包括规划目标、规划内容以及具体措施。
2. 规划目标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的目标是保障城市居民的饮用水安全,确保水源地的水质安全、水量充足且可持续利用。
同时,规划要考虑到城市的发展和扩张,确保水源地能够适应未来城市规模的增长。
3. 规划内容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3.1 水质监测与评估建立健全的水质监测体系,对水源地的水质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
监测内容包括水中的微生物、化学物质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含量,以及水源地周边的环境情况。
监测结果将作为制定保护措施和管理政策的依据。
3.2 水资源保护与管理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保护体系。
包括制定水源地周边的保护区划,禁止污染物的排放和违法开采等行为。
同时,加强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3.3 应急预案与管理制定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的应急预案,做好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的准备工作。
应急预案包括水质突然恶化、水污染事故等情况的处理流程和应对措施。
3.4 水源地保护宣传与教育加强市民对水源地保护的宣传与教育,提升市民对水资源保护的意识。
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和教育课程,让市民了解水源地的重要性,引导市民节约用水和环保意识的培养。
4. 具体措施为了实现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的目标,需要采取以下具体措施:4.1 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建立城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的管理机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
同时,加强不同部门之间的协作与合作,形成统一的管理体系。
4.2 完善监测体系建立完善的水质监测体系,定期监测水源地的水质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水质问题。
并通过技术手段提高监测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4.3 强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水源地保护的法律责任。
2023年饮用水质量安全专治行动方案
2023年饮用水质量安全专治行动方案一、背景饮用水质量安全是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社会稳定。
过去几年,我国饮用水质量安全工作取得了明显成绩,但在一些地方和领域仍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
为了进一步提升饮用水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制定了2023年饮用水质量安全专治行动方案。
二、目标到2023年,全国范围内饮用水质量达到《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100%的人民群众饮用水达到合格水平。
三、重点任务1. 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1)筛选水源地污染风险较高的区域,制定相应的保护方案,通过分区管理、控制污染源、加强监测等措施,确保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
(2)加大农村饮用水源地污染治理力度,推动农村饮用水源地水环境整治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确保农村饮用水质量安全。
2. 提高饮用水处理技术水平(1)加大饮用水厂扩建和改造力度,提高饮用水处理厂的设计和运营水平,确保出厂水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
(2)推广先进的饮用水处理技术,如高级氧化技术、膜分离技术等,提高处理水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实施管网改造(1)加强城市饮用水管网现状调查,充分了解管网老化、泄漏、水质变差等问题。
(2)优化管网布局,完善饮用水管网系统,减少管网漏损和交叉污染的风险。
(3)加强管网维护和管理,定期进行巡查和检修,及时处理管网故障和事故,确保饮用水供应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4. 健全饮用水监管机制(1)加强对饮用水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严格落实企业的监测和报告义务。
(2)完善饮用水监测体系,建立饮用水质量监测网络,实施全程监测,及时掌握水质变化情况。
5. 提升公众饮水安全意识(1)开展饮用水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公众对饮用水安全的认知和意识。
(2)加强对饮用水质量监测结果的公开和解读,提高公众对饮用水质量状况的了解程度。
(3)建立健全群众投诉举报机制,及时受理和处理饮用水质量问题的反映。
四、保障措施1. 加大财政投入,确保专治行动实施的经费保障。
安全饮水建设工作计划方案
安全饮水建设工作计划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饮用水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然而,我国安全饮水建设存在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部分地区缺乏安全饮用水资源,导致水质污染和供水压力不断增加;另一方面,一些地区的安全饮水设施老化、管理不善,无法满足居民的饮水需求。
因此,制定一份全面、可行的安全饮水建设工作计划方案变得尤为重要。
二、目标与原则1. 目标:确保全国范围内的居民都能获得安全、可靠的饮用水。
2. 原则:(1)科学规划: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安全饮水建设规划。
(2)统筹协调:加强各地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解决安全饮水问题。
(3)科技创新:推动科技创新,提升安全饮水处理和供水设施技术水平。
(4)公众参与: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安全饮水建设,形成全民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
(5)经济可持续:在建设过程中,注重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三、策略与措施1. 政府主导,统一规划。
各级政府应制定详细的安全饮水建设规划,并加强规划的科学性和针对性,确保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同时,加大对安全饮水项目的财政投入,保障安全饮水建设的顺利进行。
2. 加强水源保护。
各地要加强水源地的保护和管理,建立水源地保护长效机制,严禁污染源入侵水源地。
加大对环境监测和水质监测的力度,及时发现和处理水源地的问题。
3. 完善安全饮水设施。
对目前存在问题的安全饮水设施进行改造和升级,确保设施运行稳定可靠。
修建高标准的水处理厂和供水管网,提高供水能力和水质标准。
4. 推广科技创新。
加强对安全饮水处理和供水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设施的处理能力和水质的安全性。
积极推广先进的水处理技术和设备,提高安全饮水设施的效率。
5. 增强管理能力。
加强对安全饮水设施的运行管理和维护工作,组织专业人员进行设施的定期检修和维护。
建立健全的运行管理制度和责任制,确保设施正常运行和水质安全。
6. 强化宣传教育。
加强对公众的安全饮水知识宣传和教育,提高居民的安全饮水意识和能力。
2024年饮用水源集中整治方案范本(3篇)
2024年饮用水源集中整治方案范本____年饮用水源集中整治方案范本一、背景____年,随着全球气候的不断变化和人口的快速增长,饮用水资源变得越来越稀缺。
为了保障人民的饮水安全,我国决定实施饮用水源集中整治方案。
本方案旨在确保饮用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高水质标准,减少水污染,为人民提供高质量的饮用水。
二、目标1. 通过集中整治,确保饮用水源的数量和质量不断提高;2. 减少水污染,保护水资源的生态环境;3. 提高公众的饮用水意识和水资源利用率;4. 建立完善的饮用水监测和管理体系。
三、主要措施1. 水源地保护和治理a. 加大水源地保护力度,划定水源地保护区,禁止所有污染源进入;b. 完善水源地监测系统,建立定期监测和报告机制,确保水源地水质安全;c.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广有机农业和农田有机肥的使用,减少农药和化肥对水源的污染;d. 强化工业企业的环保责任,严格执行排放标准,并加大对违法排污行为的惩罚力度;e. 完善水源地管理机构和管理措施,提高水源地管理的科学性和效率。
2. 提升饮用水处理技术和设施a. 加大饮用水处理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处理设施的质量和规模;b. 推广先进的饮用水处理技术,提高处理效率和水质安全;c. 建立饮用水处理工艺流程的标准化,确保处理过程的科学性和规范性;d. 加大对农村地区饮用水处理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解决农村地区饮水安全问题。
3. 加强饮用水监测和管理a. 建立饮用水监测网络,覆盖城乡各地,实时监测饮用水源的水质;b. 提高监测数据的公开透明度,发布饮用水质量信息,增强公众对饮用水的监督意识;c. 加强对饮用水生产和供应企业的监管,加强水质检测和监督抽查;d. 完善饮用水事故应急预案,加强对应急情况的应对和处理能力。
4. 提高公众饮用水意识a. 加强饮用水科普教育,提高公众对饮用水重要性的认识;b. 推广节水和循环利用的意识,减少水的浪费;c. 加大对媒体和社会组织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饮用水问题的关注度;d. 组织饮用水知识竞赛和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饮用水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
针对不同类型的饮用水水源地,采取 了相应的治理措施,如河流型水源地 的污染物拦截、湖泊水库的生态修复 等。
03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目 标与重点任务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总体目标
01
保障居民饮用水安全
02
维护水源地生态健康
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03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重点任务
推进水源地污染防治 完善水源地风险防范体系
水源地环境污染问题 突出,威胁饮用水安 全。
规划的目的和意义
保障人民群众饮用水安全,维护人民群 众健康。
促进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提高环境管理水 平。
改善水源地环境质量,推进生态文 明建设。
02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现 状
饮用水水源地分布情况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
全国范围内,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主要分布在华北、华东和 华南地区,这些地区的人口较为密集,经济较为发达。
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制
建立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分工,确保规划实施过程中各项任务 的落实。
制定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年度工作计划,明确年度任务目标、实施方案和时间节点,并加强考核评估 ,确保任务完成情况与绩效考核挂钩。
建立健全责任追究机制,对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中存在的失职渎职行为进行严肃问责,确保各项 任务得到有效执行。
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
在农村地区,由于地形、气候等条件限制,分散式饮用水水 源地分布较为广泛,这些水源地多以山泉、溪流、湖泊等自 然水体为主。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现状
优良水质
全国大部分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均达到优良水平,其中地表水水源地以Ⅰ~Ⅲ 类水质为主,地下水水源地以Ⅰ~Ⅳ类水质为主。
污染风险
2024年饮用水质量安全专治行动方案
2024年饮用水质量安全专治行动方案____年饮用水质量安全专治行动方案一、背景和目标饮用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维护饮用水的质量安全对于人民生活的健康和社会的稳定至关重要。
然而,当前我国的饮用水质量安全形势并不容乐观,一些地方的水源污染问题较为突出,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为了解决当前饮用水质量安全问题,制定____年饮用水质量安全专治行动方案,旨在通过一系列的具体措施和项目,全面提升我国饮用水的质量安全水平,确保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福祉。
本方案的目标是:到____年,全国各地的饮用水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水源环境明显改善,水处理设施完善,并建立起一套可持续发展的水源保护机制,确保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
二、主要内容和措施1.加强水源保护(1)加大水源地环境保护力度,加强水体污染源的监管,严禁违法排污行为。
(2)完善水资源调度和保护机制,合理规划水资源利用,提高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
(3)加强水源地监测体系建设,建立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并加大对乡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监管力度。
2.提升水处理设施建设和管理水平(1)加大对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的投入,完善乡村饮水安全设施,确保每个村庄都能够得到水质安全保障。
(2)加强城市饮用水处理设备的现代化建设,提升水处理设备运行效率和水质净化能力。
(3)建立健全水处理设备运维管理制度,完善设备维护和保养工作,确保设施的长期稳定运行。
3.加强水质安全监测和评估(1)建立健全饮用水质量监测网络,提高监测点位的密度和监测频率,及时发现和解决饮用水质量问题。
(2)加强水质安全评估和预警机制建设,建立起一套全面科学的水质安全评价体系,并加强对有风险地区的监测和预警工作。
(3)加大对监测数据的公开和公示力度,提高公众对饮用水质量安全的监督和参与意识。
4.加强水质安全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1)修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责任主体和责任划分,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2)建立起一套严格的水质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各类水源和水处理设备的管理和运行。
强化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 维护人民群众饮水安全——《全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解读
根据 国务院 办公 厅 《 于加 强饮 用水 安全 保 障工作 的 关
会 的要 求 ,加 强饮 用水 水源 环境 保护 、监 督和 管 理 ,确保 通 知 》 ,地方 各级 人 民政府 要加 强领 导 , 明确 责任 目标 ,
城市饮 用 水水源 水 质达 标 ,满 足城 市 饮用 水安 全需 求 ,保 建 立评 估考 核和 责任 追 究制 度 ,负责 安排本 辖 区基本 建 设
足 、 能力 不强 的 问题 依然 突 出 。 工作 也亟 待全面 加强 人 民群众 强烈 呼唤 加强水 源地 环境 保护
《 规划 》 以解 决水质 不达 标及 重污 染水 源地 的环 境 问 题 为重 点 ,明确 了八 项建 设任 务 :一 是在水 源地 一级 保护
区周 围建设 隔离 防护 设施 ,主 要包 括采用 围栏或 围 网进 行
案 , 强烈要 求 国家 加 强水源 地 环境保 护方 面 的工 作。 环 境 保护 部 在全 面 调 查评 估 全 国6 5 设 市城 市 及县 5个
要针对保护区内的农业、生活 、畜禽 ( 水产 )养殖及水上
运 输等 非 点源污染 ,包括 控制 用量 、废 物 资源化 、垃 圾集 中 收集转 运 、取 缔养殖 和 水上 运输 等工 程和 管理措 施 ;五 是水源 生态 修复与 建 设 ,包括在 湖库 周 边建 设生态 屏 障、 改善 湖库 周边 滩地 和湿 地 ,在湖 库 内布 设生态 浮床 、放 置
发展 规划 ,在 促进 国民经济 发展 的 同时 ,将环 保资 金纳入 同级 财政 预算 , 以保障 地方 环保 投 资的资 金来源 ,并逐步 加大 资金投 入 的力度 。二是 改革 现有 的环 境收 费制度 、探 索生态 补偿 机制 。改革 排污 收 费制度 ,保证 财 政资金 有效
全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技术大纲印刷版9[1][1].4
城市现有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状况和规划水平年城市饮用水水量需求是提出水源地 安全保障各项规划方案的基础。
本规划首先进行全面的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状况调查,并根据城市经济社会发展 和人口增长进行城市饮用水水量的预测,据此,从整个城市和城市现有水源地两个层面, 评价和分析城市饮用水水源的安全状况和存在的不安全问题、成因及分布。
声明
本技术大纲版权所有, 未经水规总院同意不得擅自印刷或者发表, 违者必究。
全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
技术大纲
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 二○○五年八月
1
目录
一、总 则.................................................... 1
(一)总体目标与主要任务 ..............................................1 (二)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1 (三)总体思路及技术路线 ..............................................2 (四)总体要求 ........................................................5 (五)基本规定 ........................................................5 (六)进度安排 ........................................................6
七、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建设 ..................................... 48
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
规划2023-11-14CATALOGUE目录•引言•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现状分析•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策略•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行动计划•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监管体系•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投资与效益•结论与展望01引言水是生命之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资源。
饮用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保障饮用水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的民生大事。
当前,我国一些地区的饮用水水源地存在环境安全隐患,威胁到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需要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背景与意义规划目标通过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规划任务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监管,推进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风险防控,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完善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法规政策,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宣传教育。
规划目标与任务规划范围与期限规划范围全国范围内的饮用水水源地。
规划期限本次规划期限为三年。
02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现状分析03跨界水源地跨界水源地是不同行政区域之间的水源共享地,可能存在管理协调和污染治理难题。
水源地分布与特点01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全国约80%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分布在城市和工业区周边,这些地区的水质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
02农村水源地农村水源地分布广泛,但水质监测和管理相对薄弱,存在一定的污染风险。
1水质现状与问题23全国90%以上的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符合国家二、三类标准,但部分水源地存在总硬度、硝酸盐、铁等超标现象。
全国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总体稳定部分水源地在雨季受到洪水冲刷,导致水质下降,同时冬季枯水期水量不足也会影响水质。
季节性污染部分水源地存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和生态退化等问题,影响水源涵养和水质保护。
生态破坏规划措施针对以上污染源,需要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规划措施,包括加强水源地周边环境管理、推进污染源治理、提高水质监测能力等。
全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
8、国家环保局等《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1989年7月10日。
9、水规总院《全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状况评价技术细则》2005年10月。
10、水规总院《全国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细则》2005年10月
(三)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为县城及县级以上城市(除农村饮水安全规划范围之外的所有城镇)。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是指向城市提供饮用水水源的水域及其相关的陆域,包括河流、湖泊、水库、地下水等类型的水源地。
本次规划的核心内容是针对一部分饮用水水源地不安全的问题怎么安全达标。对于取水口设置不合理、供水设施不完善的水源地,首先应进行整改;在饮用水与生态用水紧缺的情况下,可考虑分类供水,另辟水源作为工业、农业及景观用水,从而使饮用水水源得到补充。饮用水水源单一的城市,应考虑设置备用水源。
对于新建水源要结合各市、县正在开展的水资源综合规划水资源配置阶段的工作,遵循下列原则进行规划:
5、加强法制,有效保护
“保护优先、开发有序”。完备的法制体系是实现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有效保护的重要保障,各市县要结合国家和省有关政策与法律法规,完善地方法规,优先保护饮用水源地水质,禁止一切排污行为和对水源地有影响的旅游、畜禽和水产养殖等活动,确保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
2024年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保障专项工作方案
2024年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保障专项工作方案一、背景和目标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饮用水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提高水源地水质保障工作水平,制定2024年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保障专项工作方案,旨在全面提升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保障能力,确保供水水源的安全和可持续利用。
本方案的目标是到2024年,实现我国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保障工作的全面提升,确保所有水源地的水质达到或超过国家饮用水水质标准要求,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
二、工作原则1. 综合治理。
采取综合控制、分类治理的原则,注重防治源头污染、减少非点源污染,提高水质保障工作的综合效益。
2. 预防为主。
加强水源地的保护与管理,重点防控农业面源污染、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对水源地的污染,预防水源地水质恶化的发生。
3. 系统治理。
建立健全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与评价体系,加强水质监测与信息共享,提高水质保障工作的科学性和时效性。
4. 段次管理。
按照不同水源地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相应的水质保障工作方案,提高工作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主要任务1. 加强水源地保护与管理(1)制定并完善水源地保护修复规划,明确水源地划定和保护范围,加强对敏感区域的控制。
(2)建立健全水源地保护责任机制,明确各级政府、水务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的责任与义务。
(3)加强水源地监测和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水源地周边的环境问题,防止污染源扩散。
(4)加强土壤保护与整治,推进农田面源污染治理,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提高农田排水和灌溉的水质。
2. 强化水源地污染防治(1)加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治理,推进排污许可制度和污水处理厂建设,提高处理效率。
(2)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推进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地区的饮水安全。
(3)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提高人居环境品质,减少垃圾和废弃物对水源地的影响。
3. 完善水源地监测和评价体系(1)建立饮用水水质监测网络,提高监测设备的覆盖率和监测数据的时效性。
2024年安全饮水工作计划
2024年安全饮水工作计划一、背景介绍2024年,我国饮用水安全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
目前,我国的饮用水安全形势总体稳定,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农村地区饮水安全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城市饮水管网老化、污染问题并未得到彻底解决。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我国制定了2024年安全饮水工作计划。
二、总体目标2024年,全国范围内饮用水安全问题基本解决,基本实现城乡居民安全饮水全覆盖,提高饮用水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三、具体工作计划1. 加强农村地区饮水安全建设(1)继续深入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完善农村饮水安全保障体系,实现农村安全饮水全覆盖。
(2)加大投入,改造农村自来水厂和自备井,提高农村饮用水水质,解决农村地区水源严重污染问题。
(3)加强对农村饮水安全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2. 提高城市水管网管理水平(1)加强城市饮用水管网改造,更新老化的管网设施,提升供水能力和质量。
(2)加强城市供水管网维护和管理,定期进行检修,及时排查水质污染隐患。
(3)加大对城市供水管网的投资,推进智能化管网建设,提高管理效能。
3. 加强饮用水水质监测和评估(1)建立健全全国范围内的饮用水水质监测和评估体系,加大对饮用水水源地、水厂、供水管网、社区水质的监测力度。
(2)建立饮用水水质评估指标体系,制定严格的监测和评估标准,定期进行水质评估。
(3)加强对饮用水水质测试仪器设备的研发和推广,提高饮用水水质监测的精度和准确性。
4. 加强水环境保护工作(1)推进水环境保护法规体系建设,加强对水环境的监管,防止水源地和供水管网的污染。
(2)加大对重要水源地的保护力度,修复和治理湖泊、江河等水体,提升水环境质量。
(3)加强对污水处理厂的运营管理,提高污水处理率和处理效果。
4. 加强饮用水安全宣传和教育(1)开展饮用水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饮用水安全意识和知识水平,培养正确的饮用水卫生习惯。
(2)建立健全饮用水安全教育体系,加强对学校、幼儿园和社区的饮用水安全教育。
2023年饮用水质量安全专治行动方案
2023年饮用水质量安全专治行动方案1. 引言饮用水质量安全是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国家的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2023年我国将实施饮用水质量安全专治行动,通过全面的措施和有效的手段,提高饮用水质量,保障人民群众健康饮水。
2. 目标设定2023年饮用水质量安全专治行动的目标是:实现城乡饮用水水质达到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提高饮用水水质安全保障能力,解决群众饮水难题,促进健康中国建设。
3. 行动措施(1)加大饮用水源保护力度。
加强对地表水、地下水、中水等饮用水源的保护,严厉打击水源污染行为,建立健全水源保护区制度,完善水源地环境安全监测网络,确保水质安全。
(2)提高饮用水处理技术水平。
加大饮用水处理设施改造和建设力度,推广先进的水处理技术,提高饮用水处理的效率和水质安全保障能力,确保供水水质达标。
(3)加强饮用水管网改造。
加大对老旧城区饮用水管网的改造力度,提高输水能力和水质安全保障水平,减少漏损和污染风险。
(4)加强监测和预警体系建设。
完善饮用水水质监测网络,加强对饮用水水质的监测和分析,建立饮用水水质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和应对水质问题,保障供水安全。
(5)推动饮用水安全法律体系建设。
加强饮用水安全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订工作,建立健全饮用水安全监管体系,加强对饮用水水质安全的监管和惩处力度。
(6)加强宣传和培训工作。
加强对公众的饮水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饮用水质量安全的认识,推动饮用水卫生知识的普及,培养公众的科学饮水习惯。
4. 实施路径(1)政府主导。
建立饮用水质量安全专治行动的组织协调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加强政府主导和统筹,推动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
(2)加大投入。
加大财政投入,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用于饮用水治理设施建设、水源保护、管网改造等方面,确保专治行动的顺利进行。
(3)加强协作。
加强各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和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进饮用水质量安全专治行动的各项工作。
2024年饮用水质量安全专治行动方案
.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一、杠杆1、定义: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说明:杠杆可直可曲,形状任意。
2、构成杠杆的五要素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用字母O表示。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用字母F1表示。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用字母F2表示。
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用字母L1表示。
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用字母L2表示。
画力臂方法:一找支点〔即不动的点,二过支点做垂线分别垂直于动力与阻力的方向〔必要时需要延长力的方向,三做标记。
3、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回想在用天平测量物理质量的实验中,我们是如何调节天平平衡的,其实这一调节方法运用的就是杠杆平衡原理,天平实质上就是一个等臂杠杆。
〔2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公式表示为:〔3利用杠杆平衡条件可以找到最省力的方法由公式可知,当阻力臂与阻力一定时,动力臂与动力成反比关系,即动力臂越长,所需动力越小,反而反之。
故想要动力最小,则需找到最大动力臂。
如何找到最大动力臂:a.当动力作用点确定时,支点到该作用点的线段即为最大动力臂;b.当动力作用点没有规定时,则杠杆上距离支点最远的点即为应取的作用点,接下来按照a的步骤进行即可。
4名称结构特征优缺点应用举例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费距离撬棒、铡刀、动滑轮、轮轴、羊角锤、钢丝钳、手推车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费力、省距离缝纫机踏板、起重臂、人的前臂、理发剪刀、钓鱼杆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不省力不费力天平,定滑轮一、杠杆1、定义:在的作用下绕着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2、构成杠杆的五要素:、、、。
3、如何区分动力与阻力?4、力臂必定于力的方向。
5、杠杆平衡条件:6、杠杆分为几类?其特征分别是?. .二、滑轮 1、定滑轮:①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②实质:等臂杠杆。
③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④对理想的定滑轮〔不计轮轴间摩擦F=G 。
城市居民饮用水安全保障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城市居民饮用水安全保障方案的制定与实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持续增长,城市居民饮用水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为了确保城市居民饮用水的安全,需要制定完善的保障方案并严格实施。
本文将以研究的角度,探讨城市居民饮用水安全保障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一、形势分析城市居民饮用水安全问题涉及水源地保护、供水设施建设、水质检测等多方面的内容,其形势分析如下:1.水源地保护:城市饮用水源地常常受到农业、工业和生活污水的污染,环境污染状况严峻。
2.供水设施建设:部分地区供水设施老化,管理和维护不到位,存在漏水和交叉感染等问题。
3.水质检测:城市居民饮用水的水质检测频率较低,相关监管不严密,水质安全风险不容忽视。
二、制定保障方案为了解决城市居民饮用水安全问题,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保障方案。
具体的制定过程如下:1.开展实地调研:深入了解城市的水源地、供水设施和水质检测情况,掌握实际问题。
2.制定饮用水安全标准: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结合城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的饮用水安全标准。
3.设立监测机构:建立饮用水质量监测机构,负责定期对城市居民饮用水进行全面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4.优化供水设施:加大投入,更新老旧供水设施,确保供水管网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减少供水设施的损耗和漏水情况。
5.加强水源地保护:加强对水源地的保护力度,禁止污染源的直接排放,加强农业和工业废水治理工作,保障水源地的水质安全。
6.完善管理与监督机制:建立健全城市居民饮用水安全的管理与监督机制,加强相关部门的协作与沟通,形成合力。
三、方案实施制定好方案只是第一步,还需要严格执行和实施。
以下是方案实施的具体措施:1.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多种渠道向居民普及饮用水安全知识,提高居民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科学饮水意识。
2.加强监督检查:建立完善的监督检查制度,定期对供水设施、水源地和水质检测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加大投入力度:增加资金投入,提高供水设施建设的质量和效率,确保城市居民饮用水的安全可靠。
2024年饮水安全工作计划
2024年饮水安全工作计划一、引言饮水安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饮水安全工作的力度,大力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加强城市饮水源水质监测和治理,不断提高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与水质安全。
目前,我国饮用水安全形势总体稳定,但仍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为了进一步提高饮水安全工作水平,确保广大人民群众饮用水安全,特制定此《2024年饮水安全工作计划》。
二、总体目标2024年饮水安全工作的总体目标是,进一步提高饮用水供应的可靠性和水质安全,实现城乡饮用水安全全覆盖,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健康饮水。
三、重点任务1. 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1)加大投入,深入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确保农村地区饮用水源达标率提高到95%以上。
(2)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建立健全农村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制度,加强农田土壤污染治理,推广农业非点源污染综合治理技术。
(3)加强农村饮水技术和设施建设,推广适宜的水源净化和消毒技术,提高村级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水平,确保农村饮用水达标。
2. 提高城市饮用水水质安全(1)加强城市饮用水源水质监测和治理,建立健全城市饮水源保护区划定、管理和监测体系,确保城市饮用水源水质安全。
(2)加强城市饮用水处理工艺和改造,推广现代化水处理技术,提高水处理厂运行管理水平,确保城市饮用水水质合格率保持在99.5%以上。
(3)加强城市管网改造和管养,更新老化管网,减少水质污染风险,提高供水可靠性。
3. 建立完善饮用水源地保护制度(1)制定饮用水源地保护规划,划定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加强饮用水源地环境监测和评估。
(2)加强污染源减排,推动饮用水源地周边的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工业污染治理,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和城市生活污水排放。
(3)加大对饮用水源地的监督和管理,建立饮用水源地保护专家评审机制,加强对饮用水源地周边环境的执法检查和宣传教育工作。
四、具体措施1. 加大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提高饮水安全工作经费保障力度。
2024年饮用水卫生监督工作计划
2024年饮用水卫生监督工作计划一、工作目标为确保饮用水安全,保障人民群众健康,2024年饮用水卫生监督工作将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全面提升饮用水卫生监督水平,有效保障群众饮水安全。
二、工作任务饮用水源地监督检查对全市饮用水源地进行定期巡查,确保水源地水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加强与环保、水利等部门协作,共同维护水源地环境。
供水单位监督检查对全市供水单位进行全面监督检查,重点检查水质处理、检测、消毒等环节。
督促供水单位建立健全卫生管理制度,提高水质合格率。
饮用水卫生宣传教育通过各种渠道开展饮用水卫生宣传教育,提高群众对饮用水安全的认知水平。
组织开展饮用水卫生知识讲座和宣传活动,增强群众自我保护意识。
饮用水卫生应急处置建立健全饮用水卫生应急处置机制,制定应急预案,确保在饮用水安全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有效处置。
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协作,形成工作合力。
三、工作措施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饮用水卫生监督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
加大执法力度对存在问题的供水单位依法依规进行处理,严肃查处违法行为。
加强与公安机关联动,对涉嫌犯罪的行为坚决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强化技术支撑加强饮用水卫生监督队伍建设,提高监督员业务素质和能力水平。
加大投入力度,配备先进检测设备,提高检测水平。
加强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展饮用水安全研究,为监督工作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完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制度体系,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加强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制度落实到位。
《全国城市饮用水卫生安全保障规划(2011-2020年)》全文-卫监督发〔2011〕95号
1
量,良好的安全管理和应急供水能力。城市饮用水卫生安全 是指饮用水供水单位从事生产或供应活动应当符合国家卫 生规范,饮用水水质应当符合国家卫生标准,杜绝因饮用水 引起的重大传染病和中毒疾病的发生。
我国城市饮用水的供给方式以集中式供水为主,同时为 补充集中式供水水量和水压还采用了二次供水。目前,我国 城市饮用水卫生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供水污染事件时 有发生。目前对城市饮用水卫生安全影响较大的是各种原因 造成的供水污染事件,平均每起污染事件至少影响 2000 人 的正常饮水,与水有关的肠道传染病在全国传染病病例中占 有较大比例。二是城市供水的卫生监督监测合格率偏低。由 于水源、水处理工艺、供水设施等方面的问题,造成城市饮 用水水质合格率偏低。近年来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对城市供水 的卫生监督抽检结果显示,全国城市供水单位监督抽检集中 式供水水质合格率仅为 83.4 %,供水单位卫生管理尚需进一 步规范。
(二)饮用水水质卫生安全检测能力较低。《生活饮用水 卫生标准》(GB5749)修订后,水质控制指标大幅增加,各 地实施情况存在很大差异,普遍存在基层单位人力资源不 足,检测能力不足,检验设备不配套等问题,导致难以开展 全部项目的检测。目前的检测能力和水平已经难以满足全面 开展饮用水监督工作的要求,严重影响饮用水卫生安全的有 效监管。据近期卫生部组织全国饮用水卫生专项监督检查结 果表明,在全国 32 个省级疾控机构中,具备 GB5749-2006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要求的全项水质指标检测能力的 仅有 5 个实验室,占 15.6%;检验能力在 80-106 项之间的 实验室为 13 个,占 40.6%;80 项以下的实验室为 14 个,占 43.8%(详见附表 1)。地市级和县级实验室的检测能力更不 容乐观,平均检测能力仅为 47 项和 30 项,其中常规指标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城市饮用水卫生安全保障规划(2011~2020 年)(二○一一年十二月)前言目录第一章城市饮用水卫生安全现状第一条概述第二条饮用水卫生安全保障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第二章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第三条指导思想第四条基本原则第五条规划编制依据第三章规划范围与目标任务第六条规划范围第七条规划期限第八条规划目标第九条规划指标第十条规划重点任务第四章实施策略第十一条饮用水卫生安全保障工作机制建设第十二条饮用水水质实验室检测能力建设第十三条饮用水卫生监督现场快速检测能力建设第十四条水性疾病监测能力建设第十五条饮用水卫生应急能力建设第十六条饮用水卫生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第十七条饮用水水质卫生在线监测系统建设第十八条饮用水卫生安全法律法规标准体系建设第五章投资估算及近期实施意见第十九条投资估算第二十条投资来源构成第二十一条近期实施意见第六章保障措施第二十二条加强组织协调,明确责任分工第二十三条重视科学研究,增强技术支持第二十四条保障资金投入,畅通财政渠道第二十五条加强舆论监督,鼓励公众参与附表附表1 省级疾控机构饮用水卫生检验能力状况附表 2 地县级疾控机构饮用水卫生检验能力状况附表 3 实验室大型检测设备配置参考要求附表 4 实验室大型检测设备投资估算附表 5 实验室水质监测能力配套投资估算附表 6 现场快速检测设备配置参考要求附表7 现场快速检测设备投资估算附表8 现场快速检测能力配套投资估算附表9 水性疾病数据库和现场诊断设备投资估算附表10 水性疾病数据库建设投资估算附表11 水性疾病现场诊断设备配置参考要求附表12 水性疾病现场诊断设备投资估算附表13 水性疾病监测点实验室诊断设备配置参考要求附表14 水性疾病监测点投资估算附表15 应急能力建设投资估算附表16 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信息网络平台投资估算附表17 省级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信息网络平台投资估算附表18 市县区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信息网络平台投资估算附表19 水质在线检测设备配置参考要求附表20 水质在线检测投资估算附表21 饮用水卫生安全保障规划投资估算分项汇总表全国城市饮用水卫生安全保障规划(2011年-2020年)前言水是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需求,饮用水卫生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切实做好饮用水的卫生安全保障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权益的重要任务。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饮用水安全问题,2005 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2007 年发展改革委、建设部、水利部、卫生部、环保总局联合印发全国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要求有关部门和地区把解决城市饮用水安全问题摆到优先位置,认真做好实施工作,编制相关专项规划。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工作要求,卫生部组织编制了《全国城市饮用水卫生安全保障规划(2011-2020年)》,作为各级卫生部门提高饮用水卫生安全保障能力建设的指导性文件。
第一章城市饮用水卫生安全现状第一条概述城市饮用水安全是指饮用水具有合格的水质,充足的水量,良好的安全管理和应急供水能力。
城市饮用水卫生安全是指饮用水供水单位从事生产或供应活动应当符合国家卫生规范,饮用水水质应当符合国家卫生标准,杜绝因饮用水引起的重大传染病和中毒疾病的发生。
我国城市饮用水的供给方式以集中式供水为主,同时为补充集中式供水水量和水压还采用了二次供水。
目前,我国城市饮用水卫生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供水污染事件时有发生。
目前对城市饮用水卫生安全影响较大的是各种原因造成的供水污染事件,平均每起污染事件至少影响2000人的正常饮水,与水有关的肠道传染病在全国传染病病例中占有较大比例。
二是城市供水的卫生监督监测合格率偏低。
由于水源、水处理工艺、供水设施等方面的问题,造成城市饮用水水质合格率偏低。
近年来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对城市供水的卫生监督抽检结果显示,全国城市供水单位监督抽检集中式供水水质合格率仅为83.4 %,供水单位卫生管理尚需进一步规范。
第二条饮用水卫生安全保障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当前,饮用水卫生安全保障监督工作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饮用水卫生安全保障法律法规标准体系尚不健全。
目前,我国有关饮用水卫生安全的法律规定散见在环境、水利、建设与卫生等法律法规中,相互间存在内容不配套,分段管理,交叉重复,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
卫生监督管理主要依据的是《传染病防治法》和《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
《传染病防治法》有关生活饮用水的规定主要限于介水传染病,缺少新建、改建、扩建饮用水供水工程项目预防性卫生监督等具体规定,操作性不强;《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作为一部行政规章在监管力度上已不能满足当前饮用水卫生安全形势的需要;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相配套的一系列相关标准和规范尚未制定或修订。
这些客观情况急需采取措施加以改进并完善。
(二)饮用水水质卫生安全检测能力较低。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修订后,水质控制指标大幅增加,各地实施情况存在很大差异,普遍存在基层单位人力资源不足,检测能力不足,检验设备不配套等问题,导致难以开展全部项目的检测。
目前的检测能力和水平已经难以满足全面开展饮用水监督工作的要求,严重影响饮用水卫生安全的有效监管。
据近期卫生部组织全国饮用水卫生专项监督检查结果表明,在全国32个省级疾控机构中,具备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要求的全项水质指标检测能力的仅有 5 个实验室,占15.6%;检验能力在80-106 项之间的实验室为13 个,占40.6%;80 项以下的实验室为14 个,占43.8%(详见附表1)。
地市级和县级实验室的检测能力更不容乐观,平均检测能力仅为47 项和30 项,其中常规指标的平均检测能力分别为33 项、27 项;非常规指标的平均检测能力分别为14 项、3 项(详见附表2)。
(三)饮用水卫生监督能力急需加强。
与饮用水卫生安全保障的现实需求相比,饮用水卫生监督人员以及设备配置和相应能力都明显不足。
由于工作对象数量众多、问题复杂,对许多二次供水设施、自建供水单位、涉水产品的生产企业不能实施有效的卫生监管,一些卫生安全措施难以落实到位。
(四)饮用水卫生安全信息交流机制尚未健全。
尽管已初步建立了卫生监督信息报告系统和疾病预防控制信息报告系统,但在卫生部门内部各相关的层级、机构和专业间还未完全实现信息的互通共用以及动态监控管理。
与城建、环保、水利等部门也没有建立饮用水安全信息共享平台。
(五)饮用水污染突发事件的卫生应急处置能力比较薄弱。
目前,各地对饮用水污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缺乏统一、规范的要求,同时各级卫生部门应对突发饮用水污染事件的技术装备、物资和人员储备不充足,相关培训和演练活动未形成常态化,应急反应与应急处置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第二章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第三条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遵循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要求,依法强化城市饮用水卫生安全保障工作,提高饮用水卫生监管、水质卫生检测和卫生应急处置的能力和水平,减少饮用水卫生安全问题带来的危害风险,保证城市饮用水卫生安全质量,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为构建和谐、健康、美好的城市人居环境,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第四条基本原则(一)突出重点,落实措施。
以改善和提高城市生活饮用水水质为重点,按照现行国家卫生标准要求,研究突出问题,落实解决措施,全力做好饮用水卫生安全保障工作。
(二)政府主导,公众参与。
在饮用水卫生安全保障工作中,充分依靠政府的组织和领导作用,积极动员社会公众参与。
(三)强化监管,提高能力。
依法强化饮用水卫生安全监管,提高监管工作、水质检测和应急处置的能力和水平。
(四)明确责任,逐步推进。
树立供水单位为安全供水第一责任方意识,逐步推进不同规模供水单位安全供水合格率的不断提升。
(五)加强协调,部门联动。
加强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部门间协调与配合,充分利用现有基础与资源,建立资源共享、责任共担、协同一致的部门合作机制。
第五条规划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城市供水条例》《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5〕45 号)《卫生部关于加强饮用水卫生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卫监督发〔2005〕495 号)《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饮用水卫生监测工作的通知》(卫办监督发〔2010〕32 号)《国家环境与健康行动计划》(2007-201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GB 1705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规范》第三章规划范围与目标任务第六条规划范围本规划涉及的工作机构包括 4 个直辖市与22 个省、5 个自治区、1个生产建设兵团及其设市城市、县的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机构,共计4774 个单位。
第七条规划期限规划基准年为2010 年,总体规划期为2011-2020 年,分近期和远期两个阶段,其中近期为规划重点。
第一阶段(近期):到2015 年;第二阶段(远期):到2020 年。
第八条规划目标(一)规划总目标。
完善饮用水卫生安全保障工作的法规、标准、管理和技术支撑,减少饮用水对健康产生的不良影响,防范因饮用水引起的重大传染病、中毒疾病的发生,确保城市供水卫生安全,维护公众健康,促进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
(二)近期目标。
建立覆盖全国各级城市的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网络,开展供水单位基本卫生现状调查及其安全隐患排查;基本建成饮用水卫生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共享;调整充实各级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机构人员、装备和技术能力,逐步建立饮用水污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机制,有效控制由饮用水引起的重大传染病、中毒疾病的发生;对现有饮用水卫生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进行综合评估,开展与现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配套卫生标准和卫生规范的研究、制定和修订工作。
(三)远期目标。
健全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网络和信息共享系统,实现饮用水与健康风险评估和风险预测、预警;健全饮用水卫生安全保障工作队伍,提升各级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机构的人员素质、装备水平和技术能力,健全突发饮用水污染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机制;完善饮用水卫生标准和卫生规范体系。
第九条规划指标(一)近期规划指标——至2012 年 6 月,省级和省会城市饮用水卫生监测机构,具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的全部106 项水质常规指标和水质非常规指标的检测能力;地市级饮用水卫生监测机构,具备水质常规指标检测能力以及非常规指标中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重点控制指标的检测能力;县级饮用水卫生监测机构,具备水质常规指标检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