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痛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
三叉神经痛患者急诊治疗

三叉神经痛患者急诊治疗摘要】目的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是指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反复发作的短暂的阵发性剧痛。
根据病因分原发性、继发性两种,后者除三叉神经疼痛症状外,还表现为三叉神经损害的体征或其邻近组织病损的症状。
目的讨论三叉神经痛患者急诊治疗。
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
结论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应针对病因治疗。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还缺乏绝对有效的治疗方法,以止痛为治疗的目的,首选抗癫痫类药物治疗,无效时可用神经阻滞疗法或手术治疗。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急诊治疗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是指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反复发作的短暂的阵发性剧痛。
根据病因分原发性、继发性两种,后者除三叉神经疼痛症状外,还表现为三叉神经损害的体征或其邻近组织病损的症状。
【病因及发病机制】一、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即一般所称的三叉神经痛,病因尚未明确。
目前认为在脑桥被异行扭曲的血管压迫三叉神经后根,局部产生脱髓鞘变化而导致疼痛发作,如术中发现供养神经的血管动脉硬化、动脉异位或扭曲、脑膜增厚、骨孔因骨膜炎而致狭窄,可使神经根或半月节受压,破坏半月神经节或感觉根的髓鞘,使髓鞘的轴突与邻近无髓鞘纤维形成“短路”(又称伪突触),以致轻微的触觉刺激即可通过短路传入中枢,中枢传出的冲动也可通过短路再传入中枢,这些冲动达到一定总和时即可激发半月神经节神经元而引起疼痛。
二、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系指有明确的病因,如颅底或脑桥小脑角的肿瘤、转移瘤和脑膜炎、脑干梗死、多发性硬化、延髓空洞症等侵犯三叉神经的感觉根或髓内感觉核而引起的疼痛,多伴有邻近结构的损害和三叉神经本身的功能丧失。
【临床表现】(1)发病年龄多在40岁后,女性多见。
(2)疼痛无先兆,为骤然发生及停止,呈“闪电样”或“触电样”疼痛,每次发作持续数秒到数分钟。
早期发作次数少,间歇期长,后期发作频繁,可终日不止。
三叉神经痛发病部位是哪?

三叉神经痛之所以常常和其他的疾病相混淆,主要就是因为三叉神经痛的发病部位与其他的疾病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只要详细的了解了三叉神经痛的发病部位,就能帮助大家区分疾病,那么三叉神经痛发病部位在哪呢?1、眼神经眼神经在三支中最小,只含有一般躯体感觉纤维,眼神经向前进入海绵窦外侧壁,经眶上裂入眶,分布于额顶部、上睑和鼻背皮肤,以及眼球、泪腺、结膜和部分鼻腔粘膜)。
2、上颌神经上颌神经也是一般躯体感觉神经,自三叉神经节发出后,立即进入海绵窦外侧壁,之后经圆孔出颅,进入翼腭窝,再经眶下裂入眶,续为眶下神经。
上颌神经分支分布于上颌各牙、牙龈、上颌窦、鼻腔和口腔的粘膜以及睑裂间的面部皮肤以及部分硬脑膜。
3、下颌神经下颌神经为混合神经,是三支中最粗大的分支。
自三叉神经节发出后,经卵圆孔出颅腔达颞下窝,立即分为许多支。
其中特殊内脏运动纤维支配咀嚼肌。
一般躯体感觉纤维分布于下颌各牙、牙龈、舌前2/3和口腔底粘膜以及耳颞区和口裂以下的面部皮肤。
三叉神经痛哪些部位疼痛?三叉神经疼痛多沿神经分支的分布,如第一支的疼痛的部位往往在眼的表浅或深处、上睑及前额。
第二支疼痛部位在颊部、上唇和齿龈,而硬腭疼痛者不常见。
第三支的疼痛部位在下唇、齿龈,涉及舌部者较少。
疼痛的封散不呈跳跃式,如第三支痛不会越过第二支而到第一支痛。
疼痛亦不越过中线,即使双侧患者,一侧发作时也不越过对侧。
第二和第三支的疼痛可沿其分支向部,比较有规律性。
疼痛也可较长时间局限于一支分布区域。
疼痛可局限于一支的分布区域内,或仅跟于一支的部分布区域内。
也可同时侵犯二支,但三支同时受侵犯者不多。
少数可为双侧。
但也不是同时发病,往往一侧首先发病,经过一时期后,另一侧才出现症状,即使双侧同时发病也各有其发作周期,或一侧疼痛较为严重,一侧交的疼痛的言位往在眼的表浅或深处、上睑及前额。
以上就是关于三叉神经痛疼痛的部位讲解,希望以上内容能为你区分三叉神经痛提供一个参考,想要了解更多,欢迎关注。
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概述“三叉神经痛”有时也被称为“脸痛”,容易与牙痛混淆。
是一种发生在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神经痛,三叉神经痛是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常见病之一。
多数三叉神经痛于40岁起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女性尤多,其发病右侧多于左侧。
该病的特点是:在头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发病骤发,骤停、闪电样、刀割样、烧灼样、顽固性、难以忍受的剧烈性疼痛。
简介说话、刷牙或微风拂面时都会导致阵痛,三叉神经痛患者常因此不敢擦脸、进食,甚至连口水也不敢下咽,从而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有人称此痛为“天下第一痛”。
分类三叉神经痛可分为原发性(症状性)三叉神经痛和继发性三叉神经痛两大类,其中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较常见。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指找不到确切病因的三叉神经痛。
可能是由于供应血管的硬化并压迫神经造成,也可能是因为脑膜增厚、神经通过的骨孔狭窄造成压迫引起疼痛。
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是指由于肿瘤压迫、炎症、血管畸形引起的三叉神经痛。
此型有别于原发性的特点,疼痛常呈持续性,并可查出三叉神经邻近结构的病变体征。
病因和临床诊断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多数认为其病变在三叉神经的周围,即在三叉神经半月节感觉根内。
根据显微外科和电镜观察,可能与小血管畸形、岩骨部位的骨质畸形等因素有关,而引起疼痛发作。
临床特点:骤然发作,无任何先兆,多为一侧。
发作时,疼痛剧烈如刀割、电击一样,持续数秒至1- 2分钟,常伴有面肌抽搐、流泪、流涎、面潮红、结膜充血等症状,随着病情的加重,间歇期愈来愈短,发作愈加频繁,经过一次强烈的疼痛刺激,使病人精神异常紧张,终生难忘,造成极大的痛苦。
由于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学和病理学至今还不清楚,中医认为是由于“风寒湿邪”以及头部受到重寒袭击。
治疗的目的是止痛。
止痛的方法至今仍是多种多样。
可大概分为无创和有创治疗方法。
无创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中医疗法、中药针灸疗法、理疗和头部伽玛刀治疗等。
适用于病程短、疼痛较轻的患者。
青少年出现三叉神经痛的主要病因是什么

青少年出现三叉神经痛的主要病因是什么
青少年出现三叉神经痛的主要病因是什么?我们都知道患上三叉神经痛的患者多发于中老年身上,但是近年来随着患上三叉神经痛患者的越来也多,青少年中不少也开始出现了三叉神经痛的患者。
而青少年出现三叉神经痛的主要病因是什么却是很多人所不了解的这对大家在预防和治愈上是欠缺了解的。
因此下面就是专家对青少年出现三叉神经痛的主要病因是什么的介绍。
文章来源:北京治疗三叉神经痛最好的医院
青少年出现三叉神经痛的主要病因是什么?北京治疗三叉神经痛最权威的医院专家为大家介绍一下几点:
“三叉神经痛”有时也被称为“脸痛”,容易与牙痛混淆。
是一种发生在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神经痛。
原发性(特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大多数病例无第Ⅴ对脑神经或中枢神经系统的器质性病变,Gasser神经节有退行性或纤维性改变,但是改变的轻重差别太大,不能认为它们是病因。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虽不明确,尚无统一认识,而从现代医学来看其发病机制可能是一种致伤因素,使感觉根半月节和邻近的运动支发生脱髓鞘改变。
有—些研究认为,大多数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人有颅底血管对神经的反常压迫。
青少年出现三叉神经痛的主要病因是什么?经临床证明,部分所谓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实际上还是可找到原因的,如在手术中发现供应神经的血管发生硬化、异位血管的压迫、增厚的蛛网膜和神经通过的孔发生骨膜炎,狭窄的骨孔等,
而致神经根的压迫。
通过以上对青少年出现三叉神经痛的主要病因是什么简单专业的介绍,我想大家应该对日常青少年三叉神经痛的主要病因有多少有了初步的了解,希望这些信息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叉神经痛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三叉神经痛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一)疼痛部位:不超出三叉神经分布范围,常局限于一侧,多累及一支,以第二,三支最常受累,约占95%。
(二)疼痛性质:疼痛呈发作性电击样,刀割样、撕裂样剧痛,突发突止,每次疼痛持续数秒至数十秒种。
发作间歇期逐渐缩短、疼痛逐渐加重,发作频繁者可影响进食和休息。
(三)诱发因素及“扳机点”:疼痛发作常由说话,咀嚼、刷牙、洗脸等动作诱发,甚至风吹或响声也能引起发作。
有些病人触摸鼻旁、口周,牙龈、眉弓内端等区域即可引起疼痛发作,这些敏感区域称为“扳机点”或“触发点”,麻醉“扳机点”常可使疼痛发作暂时缓解。
因此病人为了减免发作常常不敢洗脸、大声说话,甚至不敢进食。
(四)体征:发作时可伴有同侧面肌抽搐,面部潮红、流泪和流涎,故又称痛性抽搐,疼痛发作时病人常用手揉搓同侧面部,久而久之面部皮肤变得粗糙、增厚,眉毛脱落,再因不敢吃饭、洗脸,不修边幅,病人往往显得消瘦、面容憔悴,蓬头垢面、情绪抑郁。
客观检查多无三叉神经功能缺损表现及其他局限性神经体征,但有时由于面部皮肤粗糙、增厚或已作过封闭治疗,面部痛觉,触觉可有减退。
三叉神经痛应该如何治疗?(一)药物治疗:①酰胺脒嗪又称卡马西平。
对三叉神经痛有较好的疗效,一般自小剂量开始,初服100mg,2/d,以后每日增加100mg,直疼至痛控制或不能耐受时为止。
通常有效剂量宜为200mg 3-4/d。
副作用可有嗜睡、恶心呕吐、眩晕、共济失调药诊和白细胞减少等。
一般不严重,减量或停药可消除②苯妥英钠。
通常剂量为0.1~0.2g,2-3/d,日总量不宜超过0.6g。
副作用有齿龈增生,共济失调、白细胞减少等。
③维生素B族药物维生素B1、B6各10~20mg,3/d维生素B12 100~200μg,肌注1/d。
④山莨菪碱(654-2) 10mg,肌注,2/d或5~10毫克口服,3/d。
⑤菸酰胺100毫克口服,3/d。
(二)理疗:可用间动电(疏密波)疗法或旋磁疗法也可用激光疗法,采用氮氖激光照射半月神经节。
最易被误诊的5种病

最易被误诊的5种病作者:常超来源:《饮食与健康·下旬刊》2017年第02期几乎所有的人都被这样那样的疼痛困扰过,有的因为跟其他疾病太过相似容易被误诊。
下面六种容易被误会的疼痛,可得小心了。
牙疼可能是三叉神经痛易被误诊为牙病早期轻度的三叉神经痛或不典型三叉神经痛,常常会被误以为是牙痛、偏头痛、鼻窦炎等疾病,90%的患者先看牙医,有的患者在拔掉牙齿后疼痛不减,才发现是三叉神经痛。
患者如果没有发现龋齿、牙周炎等相关炎症,牙齿依然疼痛难当,那么有可能是三叉神经痛导致的;从疼痛特征上看,牙齿炎症的疼痛是慢性的、持续性的,三叉神经痛在发作的时候是闪电般的剧烈疼痛,通常持续几秒钟,每天发作几次。
头痛可能是鼻窦炎易被误诊为感冒随着气温的下降,有些人经常感冒,还会伴有莫明其妙的头痛,且感冒痊愈后,头痛症状却越来越重,工作学习无法集中精力。
一开始会以为是感冒,但是到鼻咽喉科检查才发现原来是鼻窦炎引起的,也称鼻源性头痛。
所谓鼻源性头痛,一般是由鼻腔、鼻窦疾病引起的。
鼻腔炎症期,鼻腔黏膜肿胀,鼻窦开口容易受阻塞,通气引流不畅,引起鼻阻塞性头痛。
例假肚子疼可能是子宫内膜异位症易被误诊为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症状有痛经、经血量大或月经不规则、性爱中或性爱后疼痛、不孕、大小便疼痛。
70%的患者会被误诊为肠易激综合征、痛经,甚至“心理疼痛”。
如果人到中年或者是原来没有痛经史后来产生痛经的女性一般考虑是继发性痛经,多是由于妇科疾病产生的,比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盆腔炎、附件炎、子宫内膜炎等等,而且不同疾病痛经特点各不同。
比如子宫内膜异位症诱发的痛经特点是继发性、进行性加重。
疼痛多随局部病变的加重而逐年加剧。
尿频尿痛可能是间质性膀胱炎易被误诊为尿路感染间质性膀胱炎的表现常常与尿路感染相似。
在病程的早期,一般都有感染的因素存在。
被误诊的患者往往多处就医,且服用多种抗生素,毫无效果。
间质性膀胱炎的诊断还必须与尿路感染之外的肿瘤、嗜酸性膀胱炎、膀胱软化斑、膀胱血吸虫病和子宫内膜逼尿肌异位症等疾病相鉴别。
牙髓炎误诊为三叉神经痛18例分析

牙髓炎误诊为三叉神经痛18例分析【摘要】目的分析牙髓炎误诊为三叉神经痛的原因。
方法牙髓炎患者18例,男10例,女8例,年龄30~65岁, 发病时间最短15 d,最长半年。
结果18例均误诊为三叉神经痛,经局麻下开髓引流、消炎、拔牙治疗、根管充填等治疗后疼痛消失,患者对疗效满意。
结论牙髓炎疼痛不能定位,由于在诊断的过程中, 询问病史不详,检查不仔细, 医生经验不够,诊断依据不足易导致误诊。
【关键词】牙髓炎;三叉神经病;根管充填本组男10例,女8例,年龄30~66岁,平均48岁。
发病时间最短15 d,最长半年。
主诉部位:牙痛13例,头面部痛2例;颌骨疼痛1例;牙槽嵴黏疼膜痛1例;颊部组织疼痛1例。
感染途径:深龋14例,智齿牙髓炎2例;牙颈部楔状缺损1例;牙周病1例。
2 典型病例病例一:男,36岁,主诉:右侧头面痛已数月。
曾在本市几所医院就诊,诊断“三叉神经痛”,给予常规中西药及针灸,疗效不佳。
就诊时右侧颞部有明显的触诊痛,右侧上下颌亦时发疼痛,疼痛时间一般为1~2 min,较为剧烈,有时持续达一夜以上,咀嚼时不痛,过冷过热不痛。
查:18颊侧牙颈部有深度龋洞,牙髓有活力,探痛(+),叩痛(+)。
15、16、17、45、46、47均无龋,口腔颌面部无明显扳机点。
X线示:38缺失,48进中斜位阻生,28无龋,颊向低位阻生。
诊断:18牙髓炎。
治疗:18开髓治疗,疼痛乃至,一月后拔出18。
随诊6个月,无痛。
病例二:男性,61岁。
主诉:左下牙床疼痛反复发作半月余。
于半月前出现左下牙床疼痛,呈阵发性发作,每次痛数分钟至数十分钟不等。
自感刷牙及进食时加重,但洗脸说话无明显影响;有时夜间疼痛较重,并觉左侧头痛,在县医院诊断为“三叉神经痛”,给予卡马西平等药口服十天无显效。
既往无牙痛史。
随来我院口腔科就诊。
查:面肌无抽搐,左右面部对称,面部无“扳机点”。
36~38缺失,左下牙龈及颊、舌侧黏膜未见异常;牙槽嵴未见膨隆。
31、32、33、34均无异常。
三叉神经痛的主要病因有哪些

想了解该疗法的具体信息,可拨打电话400-650-8208.
谢谢观看
如何治疗三叉神经痛
• 无痛介入疗法——目前治疗三叉神经痛最有效、最安全的 治疗方法 • 治疗原理:利用治疗设备尖端特制的传感器,在影像系统引导下,
到达神经的根部,精确定位病变神经,通过特定电极传感器精确输出 超高频微波,选择性把神经传导痛觉纤维蛋白凝固变性,而不影响正 常神经感觉和温度觉的功能。 • 适用人群:各种原因复发的三叉神经痛患者、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 药物治疗无效或者不能耐受药物副作用的三叉神经痛患者。年纪大不 能耐受或不愿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 • 认可度:获得国家各大权威机构的专家论证。 • 治疗效果:目前有25000多例患者成功治愈。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
• 目前,专家们还没有找到其发病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学 说:
(1)周围病原学说:三叉神经末梢到脑干核团的任何部位发生病变都可刺激三叉 神经,使中枢神经系统发生生理功能紊乱和器质性改变,从而发生三叉神经 分布区范围内的阵发性剧痛性的学说。 (2)中枢病因学说:三叉神经系统中枢部的脑内核团,三叉神经脊束核丘脑及大 脑皮质均可因周围病变刺激及中枢本身的伤害性刺激,而导致三叉神经痛。 (3)病毒感染学说:大脑皮质是周身感觉的最高中枢,早有定论,对三叉神经系 统任何部位的病灶所致的疼痛,均是通过大脑皮质反映出来的。如疱疹和单 纯疱疹的病毒感染,可沿三叉神经系统的通路而侵入三叉神经分布相应的大 脑皮质,使三叉神经疼痛发作。 (4)综合病因学说:上述各种学说均不能满意解释三叉神经痛的病因。以致 Dott(1951年)认为三叉神经痛的起因在脑干内,动作或触动扳机点可引起短 的冲动(ShortCircuit)在脑干内迅速叠加,从而引起疼痛发作。
三叉神经痛的主要病因有哪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叉神经痛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
牙痛是指牙齿因各种原因引起的疼痛而言,为口腔疾患中常见的症状之一。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发生在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神经痛,三叉神经痛是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常见病之一。
那么他们之间的区别有哪些呢?
牙痛的典型临床表现
牙痛指由于龋齿、残根、残冠等牙病引起的疼痛。
牙痛是持续性疼痛,夜间发病明显,冷热刺激加重,疼痛部位深、无放电样疼痛,通过对口腔检查可发现牙病,如龋齿、残根、残冠待。
三叉神经痛典型临床表现
在三叉神经感觉支配范围内(如眉弓上方、眼眶下方、颧部、上唇、下唇等处)突然发生电样,刀割样、撕裂样或针刺样剧烈疼痛,持续数秒或数分钟后停止,多数病人仅发生在面部一侧,亦有双侧同是发生,常见于40岁以后女性多于男性。
三叉神经痛发作是疼痛剧烈,难以忍受,不少病人患病后不敢洗脸、不能刷牙、说话甚至不能吃饭。
三叉神经(II支)痛和下颌神经(III支)痛特别容易与牙痛相混,有不少患者的疼痛来自牙龋、常因此被误以为牙痛而惨遭拔牙之苦,更有患者遇到糊涂的牙医竟然全排牙都被连根拔除而依然疼痛不已,因此患者与牙科医师均应高度警觉。
三叉神经痛经常会跟头疼或者是牙疼相混淆,有很多牙疼的患者都将牙齿拔掉了,但
是疼痛还依旧存在。
所以,以下的几种疼痛患者要多加注意:
1.紧张性头痛主要特点是疼痛呈持续性,时轻时重,从无缓解;性质为钝痛,或患者诉头部有紧箍感、重压感;部位多在顶颞部和(或)枕颈部;常伴有睡眠障碍、精力衰退、焦虑、疲倦等症状。
抗抑郁药、轻型安定药能减轻头痛,抗偏头痛药治疗常无效。
2.颈动脉痛有以下特点:①症状多样、广泛,即除头痛外尚可有头晕,步履不稳,额、面、咽、颈及肩肿痛等。
②单或双侧颈动脉痛是其突出特点。
颈动脉壁间动脉瘤、颈动脉炎或动脉粥样硬化为常见病因,部分病例病因不明。
3.丛集性头痛丛集性头痛有以下特点:①以眼为中心的刀插样痛,并有结膜充血;②有伴随症:鼻塞流涕、流泪;③在头痛间歇期,每次饮酒必发作;④每次痛阈不超过头的正中线。
4.颈椎病此病也有偏头痛型,但多数是从枕部的疼痛向前放射的痛,可检查一侧的枕大和枕小神经区域的压痛重庆胆结石哪家医院好以及一侧颈部的压痛,常伴有肩和上肢的麻木。
5.三叉神经痛三叉神经的第一支痛和第二支痛的特点是:疼痛几秒钟,有扳机点。
而偏头痛的疼痛部位、时间、性质与此完全不一样。
6.痛性眼肌麻痹头痛发作常表现眼球后及眶周的顽固性胀痛、刺痛和撕裂样疼痛,常伴恶心和呕吐,数日后出现疼痛侧动眼、滑车或外展神经麻痹,表现为上睑下垂、眼球运动障碍和光反射消失等。
持续数日至数周缓解,数月至数年后又可复发。
一种疾病最理想的治疗方法是:只有一种治疗方法且能够彻底根治,无并发症和副作用,医学上这样的疾病少之又少。
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方法很多,除药物治疗外,还有封闭治疗,周围支切除或抽出术,经延髓的三叉神经脊束切断术,三叉神经感觉根切断术,经皮穿刺选择性三叉神经根射频毁损术以及广泛应用的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
了解上述方法的优缺点有助于正确选择治疗方法,是获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前提。
1)三叉神经痛的保守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目前应用最广泛,最有效的药物是痛痉宁,又称卡马西平。
本药可以使70-80%的病人完全止痛,近20%的病人得到缓解,有关服药的开始剂量及增量方法,各家根据自己的调药经验略有差异。
此外,临床上应用其他药物尚有苯妥英纳等,这些药物的疗效均不如卡马西平。
药物长期服用的副作用有嗜睡、眩晕、消化功能障碍、肝功能受损、造血系统受抑制等等。
药物治疗的同时,尚有针炙、中药、理疗、按摩等方法治疗三叉神经痛,但这些辅助措施的效果均不确切。
但是,对于初发的病人,应首先以药物治疗为主,辅以其他保守治疗,如无效或服药后副作用不能耐受,应及时行手术治疗。
2)三叉神经周围支及半月节封闭术: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安全,但疗效不够持久,一般可以维持3-8个月,适用于全身状况不佳不适合手术者,同时,亦可作为协助诊断的方法。
半月神经节封闭有引起神经性角膜炎等并发症,在解决疼痛的同时,造成感觉丧失。
近年来,由于射频毁损技术的开展,采用本术式者已逐渐减少。
3)三叉神经周围支抽出术:适用于高龄或有器官功能障碍不能耐受开颅手术者。
尤其是第Ⅰ支痛患者,损伤小、局麻下进行,平均疗效约10个月。
4)三叉神经根部分切断术:(1)经颞下硬膜外入路三叉神经根切断术,又称Frazier手术。
此术式适用于Ⅱ、Ⅲ支痛及血管减压术后复发的病例。
有可能损伤眼支纤维及运动根,造成术后并发症。
损伤岩大浅神经,造成周围性面瘫。
术后复发率15%,部分病人可有面部的感觉异常及麻木性疼痛。
(2)经颞部硬膜内入路的三叉神经根切断术,又称Wickinse手术。
此术式的优点在于不切断脑膜中动脉,不损伤岩大神经。
适应症与合并症及疗效与经颞下入路一致。
(3)经后颅窝入路三叉神经根切断术,又称Dandy手术。
可以保留部分触觉,不易损伤运动根,复发率低,这一术式优于前两种术式。
缺点是必须部分牺牲面部感觉。
5)三叉神经脊髓束切断术:又称Sj?q-vist氏手术。
本手术的优点是能保留面部触觉和角膜反射,不影响运动支,止痛范围广,双侧三叉神经痛,单纯I支或 I支痛特别是健侧
失明者。
主要并发症重庆肾结石哪家医院好有共济失调,对侧偏身感觉障碍,喉返神经麻痹等,复发率很高,故目前已倾向应用于癌痛的手术。
6)立体定向脑深部刺激术:由Hosobuchi Aclrms 1973年最先采用,电刺激靶点主要为第三脑室后下部脑室旁灰一白质(PVC)及疼痛对侧丘脑腹后核(VP)。
电刺激术一般不产生神经系统并发症,主要止痛机理尚不清楚,价格昂贵,效果不确切。
7)三叉神经后根微血管减压术:Jannetta(1967)根据三叉神经痛,主要致病原因为后根受到邻近血管的压迫,导致神经脱髓鞘,引发疼痛的理论,采用后颅窝入路,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近年该术式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以其有效率高,复发率低成为三叉神经痛的首选手术治疗方法。
其优点是可以保留三叉神经功能,较少遗留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还可以同时发现症状性因素等;缺点是手术需要开颅,有一定的风险性和开颅手术后固有的并发症,在成熟的中心,手术的安全性很高,治愈率90%,成为目前治疗微创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首选方法。
8)经皮穿刺三叉神经根射频毁损术:由Sweet(1974)首先应用。
本法适用于三叉神经痛不适于开颅及拒绝开颅手术者,也适用复发及口腔、鼻咽癌致面部疼痛者,手术有效率
85-95%,主要合并症重庆输尿管结石医院有面部的触觉障碍,感觉异常,运动根损伤,角膜反射减退或消失,麻木性疼痛。
动眼、滑车、外展神经损伤等。
最严重的并发症为误穿颈内动脉,导致死亡。
复发率10-20%,最高近80%。
复发后再次进行毁损可以有效。
一
辈子活得就是这一颗人心!
但是善良,要有个度,因为总有人利用你的善良伤害你。
人善,人欺,天不欺;人好,心好,有好报
为人行善,你把善良给对了人,别人就会对你感恩;
为人行善,你把善良给错了人,那么别人就会让你寒心。
真心待人,你把心软给对了人,别人会感谢你情深意重;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2008512124622 2008512185207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