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科学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管理学名词解释

管理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行会:中古城市手工业者按照各自的行业结成的联盟,是城市手工业者保障自身利益的行业内部组织,它具有现代管理的某些雏形。

2.群体:群体的含义非常广泛,可以理解为后来的家庭、组织、工厂和国家。

其基本特征是:由人组成;有共同的基本目标;内部有组织,并且这个组织是为达到群体目标而客观存在的。

3.群氓假设:①社会由一群一群无组织的个人所组成;②每个人以一种计算利弊的方式为个人的利益而行动;每个人为达到这个目的,尽可能地合乎逻辑地思考和行动。

4.大工业:所谓大工业,首先必须理解为一种组织,一种生产制度或生产组织方式。

这种组织的建立影响着整个经济制度,从而影响整个社会制度。

5.经济人:又称理性人,是指个人的一切活动都受利己心的支配,人是个人利益的追求者。

6.工资规律:大卫·李嘉图提出,在资本和管理技术关系上存在所谓的工资规律,认为工人劳动创造的价值是工资、利润和地租的源泉,这是经营管理的核心问题。

并且工资的高低与利润的高低成反比。

7.市场伦理:由亚当·斯密提出,是资本主义精神来源之一。

认为只有市场与竞争才是经济活动的调节器,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能够保证资源得到最佳配置并发挥最大效能。

8.例外原则:是指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把一般日常事务授权给下属管理人员负责,而自己保留对例外事项一般也是重要事项的决策权和控制权。

9.甘特图:甘特图,是通过对生产日期和产量图示来控制计划和生产进行的一种日平衡图。

具有简单、醒目和便于编制等特点。

从图上可以了解计划的完成和进展情况,还可以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预测和调整。

10.职能工长制:泰勒的职能工长制是根据工人的具体操作过程来进一步对分工进行细化而形成的。

职能工长是根据事先规定好的工人的全部作业过程来指导工人干活的具有特殊素质的管理者。

11.时间研究原理:在动作分解欲作业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观察和分析工人完成每项动作所需要的时间,考虑到满足一些生理需要的时间和不可避免的事情而耽误的时间,为标准作业的方法而制定标准的作业时间,以便确定工人的劳动定额。

管理科学名词解释

管理科学名词解释

1、管理就是管理者运用各种资源达成某既定目标的过程。

2、管理科学:是一门应用多学科与多领域理论、方法、技术和知识的综合性交叉学科,其目的是研究人类利用有限资源实现组织目标的管理活动方面的动态、复杂和创新的社会行为及其规律。

3、管理科学的基本特征:(1)以管理决策为基点;(2)以科学方法论为依据;(3)以系统观点为指导;(4)以数学模型为主要工具。

4、图解法只能用于两个变量的情况,并得到两个重要结论:(1)线性规划的约束集合是凸多面体;(2)线性规划若有最优解,则最优解一定能在凸多面体的角点(定点)上达到。

5、基本解:假设B为线性规划问题的基,对约束系数矩阵A目标函数系数响亮C,决策向量X进行分块处理,则有:A=(B,N),C=(CB,CN),X=[XB,XN]T,其中,N表示非基矩阵,XB表示基变量所构成的子向量,XN表示非基变量所构成的子向量,CN 为非基变量所对应的目标函数所构成的子向量,由AX =b得到:AX=(B,N)[XB,XN]T=B XB +N XN=b,由此式解出XB,并令非基变量的取值等于零,得到X =[B-1b,0]T,则称X为基B下的基本解。

6、线性整数规划:限制部分决策变量或全部决策变量只能取整数的线性规划。

7、非线性规划:目标或约束中含有非线性函数的优化问题成为非线性规划。

8、梯度:若f(X)在X0的领域内有连续一阶偏导数,则称f(X)在点X0对n个变元的偏导数组成的向量为f(X)在X0的梯度,记为▽f(X0)9、海赛阵:若f(X)在X0的领域内有连续二阶偏导数,则称f(X)在点X0对n个变元两两组合的二阶偏导数组成的矩阵为f(X)在X0的海赛阵,记为H(X0)10、多目标规划解法的基本思想:利用一个复合函数将多目标问题转化为单目标问题求解。

11、图与网络具有的两个基本要素:一是被研究的对象,通常用点来表示;二是所研究对象之间的某种特定关系,通常用点与点之间的连线表示12、边:两点之间不带箭头的联线由点及边构成的图称之为无向图13、弧:两点之间带箭头的联线由点及弧构成的图称之为有向图14、网络:在有向图D=(V,A)中,Vs为起点,Vt为终点,而对每一弧(Vi,Vj)∈A赋以量cij>0称为弧的容量,则称这样的有向图为一个网络,记为D=(V,A,C)15、树:一个无圈的连通图16、Dijkstra方法是求解最短路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17、网络图的组成要素:箭线、结点和线路18、确定型决策:这类决策问题只可能出现一种确定的自然状态,每个行动方案在这唯一的自然状态下的结局是可以计算出来的19、风险型决策:这类决策问题在决策过程中可以出现多种自然状态,每一个行动方案在不同自然状态下有不同的结局,且能预先估计出各个自然状态出现的概率20、完全不确定型决策;这类决策问题在决策过程中可以出现多种自然状态,但在这类决策问题中,不能预先估计出各个自然状态出现的概率,所以称之为完全不确定型决策21、决策树:是一种由结点和分支构成的由左向右横向展开的树状图形22、贝叶斯决策分三步走:先验分析、预验分析、后验分析23、效用值是风险下损益值在决策者心目中的满意程度的衡量尺度24、一般来讲,库存量不足会造成缺货损失,而库存量过大又会造成物质积压,库存费用增大,流动资金占用过大25、补充就是储存系统的输入26、状态:过程各阶段所处的“位置”称为状态27、某阶段初装台决定后,从这状态向下一阶段哪个状态演变的选择称为决策28、前一阶段的状态和决策决定了下一阶段的状态,它们之间的关系称为状态转移29、由阶段k=1至阶段k=n的全过程中,由每个阶段所选择的决策构成一决策序列,称之为一个策略30、层次分析法(简称AHP)是由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T.L.Saaty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的,它的基本思想是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为各个组成因素,并将这些因素按支配关系分组,从而形成一个有序的递阶层次结构。

(单凤儒:管理学基础第三版)第二章 管理思想

(单凤儒:管理学基础第三版)第二章  管理思想

第二章管理思想第一节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形成一、名词解释1、霍桑试验1927年,梅奥应邀参加并指导在芝加哥西方电气公司霍桑工厂进行有关科学管理的试验,研究工作环境、物质条件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通常称“霍桑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生产率提高的原因不在于工作条件的变化,而在于人的因素;生产不仅受物理、生理因素的影响,更受社会环境、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

二、填空1、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科技和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出现了(科学管理),标志着人类系统的管理理论的诞生2、在管理理论创立与发展的早期,管理理论主要是沿着两个方向发展的:一是将科技成果应用于管理之中,而形成的(组织技术流派);二是强调人的作用,注重对人的行为与人群关系的研究,而形成的(人际关系流派)。

3、古典管理理论强调组织技术的作用,以提高(生产效率)和(组织的有效性)为目标。

4、古典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一是以(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理论,以(现场管理)为重点,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中心;二是以(法约尔)为代表的一般管理理论,以企业的(整个活动)为研究重点,以(组织管理)为中心。

5、被西方管理学界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人是(泰罗)。

6、(梅奥)亲身参与并指导了具有特殊意义的“霍桑实验”,第一次较为系统地提出要重视管理中人的因素,从而创立了(人际关系学说)。

三、简答1、简述古典理论产生的背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管理日趋复杂;所有者与经营者分离,企业由特殊的雇佣人员——经理、厂长、领班进行管理;职业管理者将过去积累的经验系统化、标准化和科学化。

2、简述韦伯行政组织理论的管理思想提出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指出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的特点韦伯对权力进行了分类,分为法定的权力、传统的权力和超凡的权力3、简述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的主要观点梅奥认为企业中的人首先是“社会人”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职工的工作态度和人们的相互关系重视“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和作用四、论述1、试述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思想与贡献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工时研究与劳动方法的标准化科学挑选与培训工人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管理职能与作业职能分离实行“例外原则”强调科学管理的核心是“一场彻底的心理革命”2、试述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的主要管理思想与贡献对企业经营活动的概括,将其归纳为六大经营职能: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及管理活动。

27094管理科学基础名词解释汇总大全

27094管理科学基础名词解释汇总大全

27094管理科学基础名词解释汇总大全一绪论1管理科学:关于管理科学,可以有广义与狭义两方面的理解。

从广义上讲,管理科学是一门应用多学科与多领域理论方法技术和知识的综合性交叉学科,目的是研究人类利用有限资源实现组织目标的管理活动方面的动态复杂性和创新的社会行为及其规律。

从狭义上讲,管理科学是指运用科学方法尤其是数学方法,从定量分析的角度,解决在有限资源的情况下,如何设计和运行一个系统(系统最优化)的科学决策方法。

二线性规划1 基:对线性规划模型的约束系数矩阵A 进行分块处理,把每一列当作一个列向量,则有最大的线性无关的列向量所构成的子矩阵,称为实空间的一个基。

特点:①它是线性规划模型约束系数矩阵中的最大线性无关的列向量所构成的子矩阵②基是一个方阵③基决定着基变量和线性规划问题的基本解。

2 基本解:假设B是线性规划问题的基,对约束系数矩阵A,目标函数系数向量C 决策向量X 进行分块处理,则有A=(B,N) X=(XB,XN)T C=(CB+CN) 其中N表示非基矩阵,XB表示基变量所构成的子向量,XN为非基变量所构成的子向量,CB 为基变量所对应的目标函数系数所构成的子向量,CN为非基变量所对应的目标函数系数所构成的子向量。

由AX=B得AX=(B,N)(XB,XN)T=B XB+N XN=b,令XN=0 得X=(B-1b,0)T,则称X为基B下的基本解。

3 线性规划的标准性:称如下形式的线性规划模型为线性规划的标准形:max z=c1x1+ c2x2+…+ cnxn 线性规划标准形特征①目标函数都是求极大值s.t. a11x1+ a12x2+…+ a1nxn=b1 ②所有约束方程都取等号a21x1+ a22x2+…+ a2nxn=b2 ③决策变量要求为非负…am1x1+ am2x2+…+ amnxn=bmx1 x2 … xn≥04 线性规划的典则形:max z=CBB-1b+(CN-CBB-1N)XN 特征是:目标函数是用非基变量表示的s.t. XB=B-1b-B-1N XN 主要约束方程采用非基变量表示基变量XB XN≥05 M法:通过引进人工变量,构造一个辅助的线性规划问题,找出原问题的第一个初始可行基,在此基础上,利用单纯形方法求出原问题的最优解,M法的辅助问题为:max z=c1x1+ c2x2+…+ cnxn-Mxn+1-Mxn+1-…-Mxn+1s.t. a11x1+ a12x2+…+ a1nxn+xn+1=b1a21x1+ a22x2+…+ a2nxn+ xn+2=b2…am1x1+ am2x2+…+ amnxn+ xn+m=bmx1 x2 … xn≥06单纯形法:从可行域的一个基本可行解出发,判断它是否是最优解,若不是,寻找下个基本可行解,并使目标函数得到改进,如此迭代下去,直到找出最优解或判定问题无解为止。

管理科学名词解释 (1)

管理科学名词解释 (1)

名词解释1,管理:就是管理者运用各种资源达到某即定目标的过程。

2,可行解:满足全部约束条件的决策变量。

3,最优解:使目标函数最大(或最小)的可行解4,大M法:若系数矩阵不含单位矩阵,通过加人工变量M,构成一个系数矩阵含有单位矩阵的新的线性规划,然后用单纯形法求出最优解。

5,影子价格:规划中各资源分别增加一个单位时总利润增加多少6,灵敏度分析:就是分析系数A,b,C的变化对已得到的最优解有何影响。

7,非线性规划问题:目标或约束中含有非线性函数的优化问题称为非线性规划问题。

8,梯度:若f(X)在X0的邻域内有连续的一阶偏导数,则称f(X)在X0点对n个变元的偏导数组成的向量为f(X)在X0的梯度,记为▽f(X0)9,海赛阵:若f(X)在X0的邻域内有连续的二阶偏导数,则称f(X)在X0点对n个变元两两组合的二阶偏导数组成的向量为f(X)在X0的海赛阵,记为Hf(X0),或简记为H(X0)10,凸规划:在非线性规划模型(NLP)中,若目标函数f(X)是凸函数,不等式约束函数gj(X), 等式约束函数hi(X)为仿射函数,则称(NLP)为一个凸规划。

11,罚函数法:基本思想是将约束与目标组合在一起,化为无约束极值问题求解。

分为外点法和内点法。

12,目标排序法:把目标按重要性排序。

设给出的重要性序列为f1(X),f2(X).........fp(X),然后按这种排序逐步进行一系列单目标优化,最后求出满意解。

13,两点之间不带箭头的联线称为边,带箭头的联线称为弧。

若一个图有点和边构成称为无向图,由点和弧构成成为有向图。

14,连通图:若任何两个点之间有一条链,称为连通图。

15,赋权图:对于一个无向图G的每一条边,或对于有向图D的每一条弧,相应有一个权数Wij(或Cij),则称这样的图为赋权图。

16,网络:一般是指一个弧上有某种所谓“流转物”流动的有向图。

17,树:一个无圈的连通图。

18,支撑树:设图T是图G的支撑自图,若图T是一个树兔,则称T是G的一个支撑树。

管理学名词解释,简答,分析题汇总

管理学名词解释,简答,分析题汇总

反馈控制:把行为最终结果的考核分析,作为控制将来行为的依据的一种方式。

霍桑试验:进行有关科学管理的实验,研究工作环境、物质条件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决策树法:借助树形分析图,根据各种自然状态出现的概率及方案预期损益,并计算与比较各方案的期望值,从而抉择最优方案的方法。

管理层次:就是在职权等级链上所设置的从最高到最低一级的管理职位的级数。

管理控制:理者为保证实际工作与计划管一致,有效实现目标而采取的一切行动。

管理幅度: 在一个组织结构中,管理者所能直接管理或控制的部属数目。

团队: 由员工和管理层组成的一个共同体,它合理利用每一个成员的知识和技能协同工作,解决问题,达到共同的目标。

沟通:为达到一定目的,在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

矩阵式组织结构:由纵横两套管理系统叠加在一起组成一个矩形,其中纵向系统是按照职能划分的指挥系统,横向系统是按产品、工程项目或服务组成的任务系统。

事业部制组织结构: 以某个产品、地区或顾客为依据,将相关的研究开发、采购、生产、销售等部门结合成一个相对独立单位的组织结构形式。

扁平组织结构的主要优点:能够提高管理效率,减少管理失误,降低管理费用,扩大管理幅度。

管理者权权力的构成:法定:管理者由于占据职位,有了组织授权而拥有的影响力,被管理者会基于正统观念认为理所当然的要接受管理者的领导;奖赏:管理者由于能够决定对下属的拥有奖赏而具有的影响力;强制: 由于能决定对下属的惩罚而拥有的影响力;资源:控制着组织或员工所需的稀缺资源影响力;专长:由于具有自身业务能力。

组织机构的五种基本形式:直线制,职能制,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矩阵制。

管理理论的“热带丛林”:管理过程,经验,行为科学,社会系统,决策理论学派。

古典管理理论三个代表性流派:泰罗的科学管理,法约尔的一般管理,韦伯的行政组织马斯洛需求理论反映的主要激励思想:生理:维持人体自身生命的基本需要;安全:人们希望避免人身危险和不受丧失职业、财务等威胁方面的需要;社交:希望避免孤独与同事相处、关系融洽的需要;尊重:第三层次需要满足后,开始追求受到尊重;自我实现需要:最高层次,发挥潜能、实现自我期望和抱负的欲望。

管理学必备名词解释47个

管理学必备名词解释47个

管理学常考名词解释47个1、管理:是管理者为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对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有意识、有组织、不断地进行的协调活动。

2、行为科学:广义的行为科学是指包括类似运用自然科学的实验和观察方法,研究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人的行为的科学。

狭义的行为科学是指有关对工作环境中个人和群体的行为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3、企业文化:是指一定历史条件下,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及其物质形态。

4、战略管理:就是根据对企业经营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分析,确定企业总的经营宗旨和经营目标,并且制定一种或几种有效的战略,使企业达到经营宗旨和经营目标所采取的一系列管理决策和行动。

5、计划工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计划工作,是指制定计划、执行计划和检查计划三个阶段的工作过程。

狭义的计划工作,是指制定计划,即根据组织内外部的实际情况,权衡客观的需要和主观的可能,通过科学的预测,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组织所需达到的具体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

6、企业目标:是在分析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确定的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是企业经营思想的具体化.7、目标管理:是一个全面的管理系统。

它用系统的方法,使许多关键管理活动结合起来,高效率地实现个人目标和企业目标。

具体而言,它是一种通过科学地制定目标、实施目标,依据目标进行考核评价来实施管理任务的管理方法。

8、决策:就是指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从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9、企业组织结构:是企业全体职工为实现企业目标,在管理工作中进行分工协作,在职务范围、责任、权利方面所形成的结构体系。

10、人员配备:是组织根据目标和任务正确选择、合理使用、科学考评和培训人员,以合适的人员去完成组织结构中规定的各项任务,从而保证整个组织目标和各项任务完成的职能活动。

11、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管理层次是指一个组织设立的行政等级的数目。

管理幅度是指一个主管能够直接有效地指挥下属成员的数目。

科学管理名词解释

科学管理名词解释

科学管理名词解释
科学管理是一种管理思想和方法,旨在通过科学化地进行组织和管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等目的。

其核心理念是通过研究工作流程和执行任务的方法,找出最优解决方案。

相关名词解释:
1. 管理科学:集统计学、运筹学、系统论等理论、方法于一体,为管理决策提供科学化的方法和指导。

2. 动员指挥:以领导权威和组织纪律为基础,对员工进行有效的激励和指导,达到提高工作效率和效益的目的。

3. 任务分工:将一个大型生产任务分成各个可管理的小任务,以便更好地统筹规划和协调生产过程,提高工作效率和效益。

4. 过程控制:在生产过程中实时监测、分析和改进各个工作环节,以确保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5. 绩效考核:通过对员工工作质量、效率及完成情况进行评估,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为员工提供提高工作能力的动力。

管理学织结构动名词解释

管理学织结构动名词解释

管理学织结构动名词解释
管理学(Management Science)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管理活动中各种现象及规律的综合性交叉学科,涉及数学、社会科学、技术科学、新兴科学等不同领域的学科。

管理学是在近代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和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日益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

动词解释
(1)管理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它服务并服从于组织目标。

(2)管理是一个连续进行的活动过程,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就是管理者执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的过程。

由于这一系列职能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从而使得管理过程体现为一个连续进行的活动过程。

(3)管理活动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在开放的条件下,任何组织都处于千变万化的环境之中,复杂的环境成为决定组织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名词解释
1.管理环境:指实施管理过程中各种内外部条件和因素的总和。

2.管理者:就是管理主体,是管理系统中最核心,最关键的要素,是整个管理系统的驾驭者
3.管理: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协调以人为中心的组织资源与职能活动,以有效实现目标的社会活动
4.管理机制:指管理系统的结构及其运行机理。

5.管理系统:指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和子系统,按照管理的整体功能和目标结合而成的有机整体。

管理科学概论

管理科学概论

管理科学概论复习要点一、名词解释1、管理科学:管理科学是对于定量因素有关的管理问题通过应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辅助管理决策制定的一门学科。

2、定量分析:主要是研究客观事物和现象的数量特征及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3、影子价格:是指资源每增加或节约一个单位所引起的目标函数值的增加量。

4、递减成本:是指在最优解向量中取值为零的决策变量的值每增加一个单位而引起的目标函数的增量。

5、可分性假设:是指线性规划模型的决策变量,在满足约束条件的前提下,可以使包括分数在内的所有实数,即决策变量必须为整数。

6、相依决策:如果一个是非决策只能在另一个是非决策为“是”的情况下才能为“是”,这一决策就称为相依决策。

7、互斥选择:是指决策者最多只能选择其中之一的一组备选方案(或是非决策)8、风险决策:是指决策者虽然对未来的自然状态不完全确定,但可以确定各种自然状态出现概率情况下的决策。

9、完全信息价值:是指完全信息条件下的期望值与先验概率条件下的期望值之差。

即拥有完全信息而带来的增量期望值。

10、相关分析:相关分析(correlation analysis),相关分析是研究现象之间是否存在某种依存关系,并对具体有依存关系的现象探讨其相关方向以及相关程度,是研究随机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的一种统计方法。

11、回归分析:回归分析是研究一个因变量或被解释变量与另一个或多个自变量或解释变量之间的统计关系的数学方法。

12、季节因子:季节因子是指时间序列数据中相同季节的平均值与总体平均值之比,即季节因子=季节平均值/总体平均值二、问答题:1、管理科学的本质:管理科学是一门学科,管理科学辅助管理决策制定,管理科学应用科学方法,管理科学主要研究定量因素。

(猜的)2、管理科学研究的程序:10定义问题2)收集数据3)建立模型4)验证模型5)选择方案6)提交结果7)实施方案。

3、线性规划建模步骤:1)理解要解决的问题。

明确在什么条件下,可以开展哪些活动,以及要追求什么目标等问题2)定义决策变量。

管理学名词解释

管理学名词解释

管理学名词解释1、管理:就是在特定旳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旳资源进行有效旳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便达到既定旳组织目旳旳过程。

2、高层管理人员:是指对整个组织旳管理负有全面责任旳人,他们旳重要职责是制定组织旳总目旳、总战略,掌握组织旳大体方针,并评价整个组织旳绩效。

3、中层管理人员:是指处在高层管理人员和基层管理人员之间旳一种或若干个中间层次旳管理人员,他们旳重要职责是,贯彻执行高层管理人员所制定旳重大决策,监督和协调基层管理人员旳工作。

4、基层管理人员:亦称第一线管理人员,也就是组织中处在最低层次旳管理者,他们所管辖旳仅仅是作业人员而不波及其他管理者。

他们旳重要职责是,给下属作业人员分派具体工作任务,直接指挥和监督现场作业活动,保证各项任务旳有效完毕。

5、综合管理人员:指负责管理整个组织或组织中某个事业部旳所有活动旳管理者,涉及总经理和每个产品或地辨别部旳经理。

6、专业管理人员:指仅仅负责管理组织中某一类活动(或职能)旳管理者。

7、技术技能:指使用某一专业领域内有关旳工作程序、技术和知识完毕组织任务旳能力。

8、人际技能:指与解决人事关系有关旳技能,即理解、鼓励别人并与别人共事旳能力。

9、概念技能:是指综观全局、认清为什么要做某事旳能力,也就是洞察公司与环境互相影响之复杂性旳能力。

具体地说,概念技能涉及理解事物旳互相关联性从而找出核心影响因素旳能力,拟定和协调各方面关系旳能力以及权衡不同方案优劣和内在风险旳能力,等等。

10、管理人员:是从事所有或部分管理工作旳人旳总称。

11、等级链:组织机构由最高层到最基层所形成旳层次构造,这一构造事实上是一条权力线,它是自上而正和自下而上保证信息传递旳必经途径。

12、跳板原则:在一定条件下,容许跨越权力线而直接进行旳横向沟通,可以克服由于统一指挥而产生旳信息传递延误。

13、马斯洛旳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提出旳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类旳多种需要提成五种不同旳需要,并按其优先顺序,排成阶梯式旳需要层次:自我实现旳需要、自尊旳需要、社会旳需要、安全旳需要和生理旳需要。

管理学概论复习资料

管理学概论复习资料

管理学概论复习资料(适用于09连锁经营、商务管理、营销与策划)一、名词解释1、管理就是在一定的资源条件下由管理主体遵照一定的基本规律、原则、程序和方法,对管理对象行使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激励、控制、沟通等一系列职能与方法从而达到一个确定目标的过程。

2、管理学是指在总结管理发展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现代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去研究社会各个领域管理活动最一般的规律和方法的一门应用性基础学科。

3、管理的直接经验是指管理者亲身投入管理活动、实践所获得的经验。

4、管理的间接经验是管理者通过各种方式学习他人的管理实践而获得的经验。

5、管理的二重性是指:一方面,管理是合理组织社会生产力的客观要求,是人们共同劳动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各种共同活动的需要,这体现为管理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管理又是协调社会生产关系的客观要求,这体现为管理的社会属性。

6、任务管理是构成科学管理法的一个重要因素,它是由以高效率为原则科学地规定作业标准、实行最佳的标准化作业、实行奖励工资制以及岗位责任等内容所构成的。

7、职能组织原理概括起来讲就是分解管理劳动,使所有管理人员都尽可能少地分担管理职能,使管理职能专门化,同时每个管理职能部门(人员)都可以在自己特定的职能范围内直接向下达命令,进行指挥。

8、例外管理原理的含义是:不是把所有的权限都集中于上层经营者的手中,而是尽可能地分散给下级管理阶层的管理人员。

上层经营者只保留例外事项的决定权或控制权。

9、管理基本原理是指对管理实质和基本规律的表述。

10、管理原则是管理基本原理在实践中延伸出来的要求人们共同遵循的行动准则。

11、行为科学是指运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理论和科学方法,从人的工作动机、情绪、行为与工作、环境之间的关系,来探索影响生产率因素的管理理论,目的在于激发人的积极性。

12、管理科学是通过把科学的原理、方法和工具应用于管理的各种活动,制定用于管理、减低结果的不确定性、以便使投入的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获得最大的经济效果。

管理学常见名词解释

管理学常见名词解释

管理学常见‎名词解释1.管理:是管理者为‎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对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有意识、有组织、不断地进行‎的协调活动‎。

2.外部环境:民族文化传‎统、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科学技术便‎成为影响管‎理活动的外‎部环境.3.管理职能:即是管理的‎职责的权限‎。

管理职能有‎一般职能和‎具体职能之‎分。

4.决策:指人们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系统的目‎标,在占有信息‎的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客观的‎条件,提出各种备‎选的行动方‎案,借助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必要的‎计算、分析和判断‎,从中选择出‎一个最满意‎的方案,以之作为目‎前和今后的‎行动指南。

5.协调:即和谐,指企业的一‎切工作都能‎配合得适当‎,以便于工作‎使企业的经‎营活动顺利‎进行,并有利于企‎业取得成功‎。

6.组织的效率‎:指组织活动‎达到组织目‎标的有效性‎。

;1.霍桑试验:分为四个阶‎段:1)工厂照明试‎验;2)继电器装配‎试验;3)谈话研究;4)观察试验。

:2.行为科学:广义的行为‎科学是指包‎括类似运用‎自然科学的‎实验和观察‎方法,研究在自然‎和寒舍环境‎中人的千米‎的科学。

狭义的行为‎科学是指有‎关对工作环‎境中个人和‎群体的行为‎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组织行为学‎:主要包括领‎导理论和组‎织变革、组织发展理‎论。

4.企业再造:企业再造的‎实施方法是‎以先进的信‎息系统和信‎息技术为手‎段,以顾客中长‎期需要为目‎标,通过最大限‎度地减少产‎品的质量和‎生产规模发‎生质的变化‎。

5.管理理论的‎丛林:理论和学派‎在历史源渊‎和内容上相‎互影响的相‎互联系,形成了盘根‎错节、争相竞荣的‎局面,被称为"管理理论的‎丛林"。

6.案例教学:经验学派所‎谓的经验实‎质上是传授‎管理学知识‎的一种方法‎,称为“案例教学”。

7.企业文化: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

管理科学名词解释复习

管理科学名词解释复习

《管理科学》名词解释复习第1章绪论1 .管理科学:从广义上来讲,管理科学是指以科学方法应用为基础的各种管理 决策理论和方法的统称。

具体地说,管理科学是一门应用多学科与多领域理论、 方法、技术和知识的综合性交叉学科,其目的是研究人类利用有限资源实现组织 目标的管理活动方面的动态、复杂和创新的社会行为及其规律。

从狭义上讲,管 理科学是指,运用科学方法尤其是数学方法,从定量分析的角度,在解决资源不 充分的情况下,如何最好地设计和运行一个系统的科学决策方法。

第2章线性规划2 .线性规划的基:对线性规划的约束系数矩阵 A 进行分块处理,把每一列当成一 个列向量,贝仙最大的线性无关的列向量所构成的子矩阵, 称为线性规划的一个 基。

线性规划的基一般具有这么几个特征:(1)它是线性规划模型约束系数矩阵 中最大线性无关的列向量所构成的子矩阵; (2)是一个方阵;(3)基决定着基 变量和线性规划问题的基本解。

3 .基本解:基本解是线性规划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假设 B 为线性规划问题的基,对约束系数矩阵A ,决策向量X 进行分块处理,则有:A=(B,N), X =(X B ,X N )T ,其中N表示非基矩阵,X B 表示基变量所构成的子向量,X N 表 示非基变量所构成的子向量,由 AX =b,得到: AX =(B,N)(X B ,X N )T =BX B +NX N =b ,由此式解出X B ,并令非基变量的取值 等于零,得到X =(B"1b,O)T,则称X 为基B 下的基本解。

4 •可行解:由约束条件和变量取值限制围成的公共区域中的每一个点称为线性规 划问题的可行解。

5.大M 法:通过引进人工变量,构造一个辅助的线性规划问题,然后由辅助的 线性规划问题找出原问题的第一个初始可行基,在此基础上,利用单纯形法求出原问题的最优解。

其辅助问题为: max Z =C 1X 1 +C 2X 2 +…+ sx . - MXn+ 一 Mx .七一…-Mx .怖a 11X 1 +a 12X 2 +…+a 1n X n +Xn + a 21X 1 + 822X 1 +…+a 2n X n +X n 七+ a m2X+…+a mn X nX i ,X 2,…,X n HO 6 .影子价格:线性规划对偶问题的对偶解,称之为影子价格。

管理学必备名词解释47个

管理学必备名词解释47个

管理学必备名词解释47个管理学常考名词解释47个名词解释1.管理:是指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的活动,使他⼈同⾃⼰⼀起实现既定⽬标的活动过程。

2.管理学:是⼀门系统地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般⽅法的科学。

3.系统:是指由相互作⽤和相互依赖的若⼲组成部份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本⾝⼜是它从属的⼀个更⼤的系统的组成部份。

4.霍桑试验: 1924-1932年间,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和西⽅电⽓公司合作进⾏了⼀项研究。

由于研究是在西⽅电⽓公司的霍桑⼯⼚进⾏的,因此后⼈称之为霍桑试验。

分为:⼯场照明试验;继电器装配室试验;⼤规模的访问和普查;电话线圈装配⼯试验。

5.管理理论丛林:第⼆次世界⼤战以后,随着现代⾃然科学技术和⽣产⼒的迅速发展,引起了⼈们对管理理论的普遍重视并从各⾃所处的⾓度,结合⾃⼰本专业的知识去研究现代管理问题,形成了多种管理学派。

美国管理学家孔茨把管理理论的各个流派称之为"管理理论丛林".6.战略管理:是组织制定和实施战略的活动过程,其核⼼问题是确保组织的⾃⾝条件与外部环境相适应,求得组织长期稳定的发展。

7.全⾯质量管理TQM:⼀个组织以质量为中⼼,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8.环境的不确定性:是指组织环境的复杂程度和变化程度。

9.社会责任:是指组织在遵守,维护和改善社会秩序,保护增加社会福利等⽅⾯所承担的职责和义务。

10.计划⼯作:是指制定计划,就是根据组织内外部的实际情况,权衡客观需要的主观可能,通过科学地预测,提出在未来⼀定时期内组织所要达到的⽬标以及实现⽬标的⽅法。

11.许诺原理:是指任何⼀项计划都是对完成某项⼯作所能做出的许诺,许诺越⼤,所需的时间越长,因⽽实现⽬标的可能性越⼩。

12.⽬标:是根据组织的使命⽽提出的组织在⼀定时期内所要达到的预期成果。

科学管理理论的名词解释_主要内容_基本特点_局限性

科学管理理论的名词解释_主要内容_基本特点_局限性

科学管理理论的名词解释_主要内容_基本特点_局限性科学管理理论的名词解释科学管理理论讲述了应用科学方法确定从事一项工作的“最佳方法”。

概括为:科学,而不是单凭经验办事;和谐,而不是合作;合作,而不是个人主义;以最大限度的产出,取代有限的产出,每人都发挥最大的工作效率,获得最大的成功,就是用高效率的生产方式代替低成本的生产方式,以加强劳动力成本控制。

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业管理为作业挑选“第一流的工人”在泰勒看来,每一个人都具有不同的天赋和才能,只要工作适合于他,就都能成为第一流的工人。

他经过观察发现,人与人之间的主要差别不是在智能,而是在意志上的差异。

第一流的工人是适合于其作业而又努力工作的人,不是像有些人所理解的是一些体力和智力超过常人的“超人”。

制定科学的工作方法采用科的方法能够对工人的操作方法、使用的工具、劳动和休息的时间进行合理的搭配,同时对机器安排和作业环境等进行改进,消除各种不合理的因素,把最好的因素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一种标准的作业条件。

实行激励性的工资制度它包括三部分:①通过工时研究进行观察和分析,以确定“工资率”即工资标准。

②差别计件工资制,即按照工人是否完成定额而采用不同的工资率,如果工人达到或超过定额,就按高的工资率付给报酬,通常是正常工资的125%,以表示鼓励;如果工人的生产没有达到定额,就将全部工作量按低的工资率付给,为正常工资的80%,并发给一张黄色的工票以示警告,如不改进就将被解雇。

③“把钱给人而不是职位”,即工资是根据工人的实际工作表现,而不是根据工人的工作类别支付。

这样做的目的是克服工人磨洋工的现象,调动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组织管理把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用科学的工作方法取代传统的凭经验工作的方法。

泰勒认为,劳动生产率不仅受工人的劳动态度、工作定额、作业方法和工资制度等因素的影响,同时还受管理人员组织、指挥的影响。

为此,泰勒主张明确划分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

计划职能归管理当局,设立专门的计划部门。

科学管理学派名词解释

科学管理学派名词解释

科学管理学派名词解释科学管理学派是以科学方法代替经验方法,以实现管理的标准化、效率化和集权化的一种管理学说。

这个学派首创于美国,其代表人物包括泰勒、吉尔布雷斯夫妇、埃默森、甘特、法约尔等。

一、科学管理学派的起源:科学管理学派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当时美国的企业在生产和管理工作中存在着许多不合理的现象,导致生产效率低下,管理混乱。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一些学者开始对生产和管理过程进行科学分析,尝试找出问题的根源并设计出更加有效的制度或管理模式。

二、科学管理学派的主要理论:1.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泰勒是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和工程师,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

他主张将科学方法引入到生产和管理中,通过细致的观察和分析,找出最佳的工作方法,并设计出标准化的工作流程。

他认为,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效率。

2.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法约尔是法国著名企业家和管理学家,被誉为“一般管理之父”。

他主张将管理过程分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五个基本职能,并提出了十四条管理原则。

他认为,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建立起一套规范化的、可复制的管理模式。

3.韦伯的官僚制理论:韦伯是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和政治学家,被誉为“组织理论之父”。

他主张建立一套规范的、科层的、专业化的组织体系,以提高管理效率。

他认为,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建立起一个稳定、有序、高效的组织体系。

三、科学管理学派的影响:科学管理学派的理论和实践对管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推动了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和可复制化,提高了生产和管理效率。

同时,它也促进了管理的专业化和职业化,为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科学管理学派的局限性:科学管理学派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它过于强调理性分析和规范化管理,忽视了人的情感和主观能动性。

其次,它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复杂的管理问题。

此外,科学管理学派的实践往往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资源投入,难以在短期内见效。

科学管理学派是管理学界的一个重要学派,它通过对生产或管理过程进行科学分析,设计出一套系统的、规范化的、可复制的制度或管理模式,以提高生产或管理效率。

管理学原理配套复习题及答案(二)

管理学原理配套复习题及答案(二)

管理学原理配套复习题及答案(二)一、名词解释:1、霍桑试验2、系统管理理论3、权变管理理论4、科学管理5、行为科学二、单项选择题:1、科学管理兴起于哪一个阶段()A、19世纪末20世纪初B、19世纪90年代C、18世纪到19世纪末D、20世纪初2、下列哪位管理学者提出“管理就是决策”的主张()A、赫伯特·A西蒙B、彼得·F·德鲁克C、弗雷德·E·费德勒D、弗里蒙特·E·卡斯特3、“X—Y”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麦格雷戈B、赫兹伯格C、梅奥D、马斯洛4、社会合作系统学派的代表人物是()A、法约尔B、西蒙C、巴纳德D、卢桑斯5、系统与权变理论把人看作是()A、经济人B、社会人C、自我实现人D、复杂人三、多项选择题:1、赫兹伯格理论中的“双因素”是指()A.保健B.激励C.X理论D.Y理论2、以下哪些内容是法约尔提出的管理原则()A.统一指挥B.统一领导C.职能管理D.人员的团结3、“行为科学”的代表人物是()A.德鲁克B.马斯洛C.麦格雷戈D.西蒙4、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泰罗B.法约尔C.梅奥D.李嘉图5、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是()A、企业的职工是“社会人”B、企业的职工是“经济人”C、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D、工作效率取决于职工的积极性四、是非判断:1、法约尔认为,任何企业都存在着六种基本活动,而管理只是其中之一。

()2、西蒙认为,决策就是从可供选取用的方案中选定一个行动方案的活动。

()3、权变管理理论就是考虑到组织内部条件的变数同相应的管理观念和技术之间的关系,使采用的管理观念和技术能有效地达到目标。

()4、管理模式须随环境的变动而变动,这就意味管理无常法,可以随心所欲。

()5、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体现出了人本主义的特征。

()五、简答题:1、简述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的基本内容。

2、简述“权变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管理科学化名词解释

管理科学化名词解释

管理科学化名词解释
通常意义上的"科学";是能够用数学、逻辑推算,或在生产、生活中可重复、可检验证实的规则与原理,是已系统化、公式化的知识。

比如1+1=2,酸碱结合变成盐,太阳从东方升起等。

但随着人类对事物认识的提高,科学被作为客观规律的反映。

正如着名的管理大师孔茨所说,不掌握科学的医生,几乎等同于巫医。

同理,不掌握管理科学的高级管理人员,则是凭经验或直觉甚至是碰运气。

因此,管理不可或缺的基础就是科学性,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不断进步,劳动分工也越来越细,管理逐渐成为一门科学。

而科学可以指导人们按规律、法则、理性做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管理科学:是一门应用多学科与多领域理论、方法、技术和知识的综合性交叉学科,其目的是研究人类利用有限资源实现组织目标的管理活动方面的动态、复杂和创新的社会行为及其规律。

2、管理科学的基本特征:(1)以管理决策为基点;(2)以科学方法论为依据;(3)以系统观点为指导;
(4)以数学模型为主要工具。

3、图解法只能用于两个变量的情况,并得到两个重要结论:(1)线性规划的约束集合是凸多面体;(2)线性规划若有最优解,则最优解一定能在凸多面体的角点(定点)上达到。

4、基本解:假设B为线性规划问题的基,对约束系数矩阵A目标函数系数响亮C,决策向量X进行分块处理,则有:A=(B,N),C=(CB,CN),X=[XB,XN]T,其中,N表示非基矩阵,XB表示基变量所构成的子向量,XN表示非基变量所构成的子向量,CN为非基变量所对应的目标函数所构成的子向量,由AX =b得到:AX=(B,N) [XB,XN]T=B XB +N XN=b,由此式解出XB,并令非基变量的取值等于零,得到X =[B-1b,0]T,则称X为基B下的基本解。

5、线性整数规划:限制部分决策变量或全部决策变量只能取整数的线性规划。

6、非线性规划:目标或约束中含有非线性函数的优化问题成为非线性规划。

7、梯度:若f(X)在X0的领域内有连续一阶偏导数,则称f(X)在点X0对n个变元的偏导数组成的向量为f(X)在X0的梯度,记为▽f(X0)
8、海赛阵:若f(X)在X0的领域内有连续二阶偏导数,则称f(X)在点X0对n个变元两两组合的二阶偏导数组成的矩阵为f(X)在X0的海赛阵,记为H(X0)
9、多目标规划解法的基本思想:利用一个复合函数将多目标问题转化为单目标问题求解。

10、图与网络具有的两个基本要素:一是被研究的对象,通常用点来表示;二是所研究对象之间的某种特定关系,通常用点与点之间的连线表示
11、边:两点之间不带箭头的联线由点及边构成的图称之为无向图
12、弧:两点之间带箭头的联线由点及弧构成的图称之为有向图
13、网络:在有向图D=(V,A)中,Vs为起点,Vt为终点,而对每一弧(Vi,Vj)∈A赋以量cij>0称为弧的容量,则称这样的有向图为一个网络,记为D=(V,A,C)
14、树:一个无圈的连通图
15、Dijkstra方法是求解最短路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
16、网络图的组成要素:箭线、结点和线路
17、确定型决策:这类决策问题只可能出现一种确定的自然状态,每个行动方案在这唯一的自然状态下的结局是可以计算出来的
18、风险型决策:这类决策问题在决策过程中可以出现多种自然状态,每一个行动方案在不同自然状态下有不同的结局,且能预先估计出各个自然状态出现的概率
19、完全不确定型决策;这类决策问题在决策过程中可以出现多种自然状态,但在这类决策问题中,不能预先估计出各个自然状态出现的概率,所以称之为完全不确定型决策
20、决策树:是一种由结点和分支构成的由左向右横向展开的树状图形
21、贝叶斯决策分三步走:先验分析、预验分析、后验分析
22、效用值是风险下损益值在决策者心目中的满意程度的衡量尺度
23、一般来讲,库存量不足会造成缺货损失,而库存量过大又会造成物质积压,库存费用增大,流动资金占用过大
24、补充就是储存系统的输入
25、状态:过程各阶段所处的“位置”称为状态
26、某阶段初装台决定后,从这状态向下一阶段哪个状态演变的选择称为决策
27、前一阶段的状态和决策决定了下一阶段的状态,它们之间的关系称为状态转移
28、由阶段k=1至阶段k=n的全过程中,由每个阶段所选择的决策构成一决策序列,称之为一个策略
29、层次分析法(简称AHP)是由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T.L.Saaty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的,它的基本思想是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为各个组成因素,并将这些因素按支配关系分组,从而形成一个有序的递阶层次结构。

30、对策问题的几个基本要素:局中人、策略、局势、得失值
31、局中人:对策中有决策权的参加者
32、策略与策略集合:一局对策中,把局中人的一个可行的行动方案称为他的一个策略。

策略可以只含有一步行动方案。

在比较复杂的对策中,可以是由始至终指导行动的一系列步骤组成,通常一个局中人有好几个策略可供选择,把局中人的策略全体叫策略集合
33、局势:当每个局中人从各自策略集合中选择一策略而组成的策略组称为一个局势
34、得失值:是指局中人选定某局势后相应的收益值
35、二人有限零和对策的特点:
(1)对策中只有两个局中人,双方的策略集均是有限集
(2)在零和对策中,双方收益之和为零,甲的收益就是乙的损失,因此,二人有限零和对策又称矩阵对策
36、当两个局中人甲和乙的得与失不为零的非零和情形下,对问题的一般描述就必须同时考虑甲的支付矩阵和乙的支付矩阵,这种对策称为二人有限非零和对策,又称为双矩阵对策
37、定理1:任何双矩阵对策至少存在一个平衡局势
38、排队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主要有输入过程、排队规则、服务机构
39、排队规则分三种类型:损失制、等待制、混合制
40、等待制分为:先到先服务(FCFS)、后到先服务(LCFS)、具有优先权的服务(PS)
41、排队模型的表示:X/Y/Z,其中X表示顾客到达时间的间隔的分布;Y表示服务时间的分布;Z 表示并列的服务台的个数
42、M表示负指数分布;Ek表示k阶爱尔朗分布;D表示定长分布;G表示一般分布
43、举例:M/M/1表示顾客到达的间隔时间服从负指数分布、服务台的服务时间也服从负指数分布和单服务台的模型
44、泊松流的输入满足条件:
(1)无后效性,即在不相交的时间区间内到达的顾客数是相互独立的;
(2)平稳性,即在[t,t+Δt]时段内有1个顾客的概率与t无关,只与Δt有关(均匀的),也即P{N[t,t+Δt]=1}≈λΔt(记为P1(Δt)≈λΔt);
(3)普通性,也称稀有性,即在瞬间内只可能有1个顾客到达,也即对充分小的Δt,ΣPn(Δt )=0,n 取2到正无穷。

45、正规概率矩阵:对于任一概率矩阵P,若存在m,使Pm(m为大于1的正整数)的所有元素都是正数,则称P为正规概率矩阵
46、随机过程:是指依赖于一个变动参数t的一族随机变量{X(t),t∈T}.变动参数t所有可以取值的集合T称为参数空间。

T(t)的值所构成的集合S称为随机过程的状态空间。

按S和T是离散集或非离散集可将随机过程分为四类。

这类过程的特点是:若已知在时间t系统处于状态X的条件下,在时刻τ(τ>t)系统所处的状态与时刻t以前系统所处的状态无关,此过程称为马尔可夫过程。

47、马尔可夫链:设{Xn,n=0,1,2,……}是一个随机变量序列,用“Xn=i”表示时刻n系统处于状态i这一事件,称pij(n)=p(Xn+1=j|Xn=i)为在事件“Xn=i”出现的条件下,事件“Xn+1=j”出现的条件概率,又称它为系统的一步转移概率。

若对任意的非负整数i1、i2、……in-1、i、j及一切n≥0,有p(Xn+1=j|Xn=i,Xk=ik,k=1,2,……,n-1)= p(Xn+1=j|Xn=i)= pij(n),则称{Xn}是一个马尔可夫链。

48、齐次马尔可夫链:若系统无论何时从状态i出发,经k步转移到状态j的概率都相同,即有下式成立:p(Xs+k=j|Xs=i)= p(Xk+1=j|X1=i),其中,i、j、k皆为正整数,s为任一正整数,则称此马
尔可夫链为齐次马尔可夫链。

49、稳态概率的概念见书本P297
50、稳态概率分布具有的性质:
(1)稳态概率分布与初始概率分布无关;
(2)若马尔可夫链是标准的,即它的转移概率矩阵P是一个正规随机矩阵,则存在一个概率向量λ*=[λ*1 λ*2 ……λ*n]T满足PTλ*=λ*,λ*j即为状态j的稳态概率,λ*为稳态概率向量
51、对于马尔可夫链的状态i,如果pii=1,即到达状态i后,永久停留在i,不可能再转移到其他任何状态,那么,就称i状态为吸收状态或称为吸收态,否则为非吸收态。

52、若一个马氏链至少有一个吸收态,且任何一个非吸收态到吸收态是可能的(不必是一步),则称此马氏链为吸收马尔可夫链。

53、模拟:又称仿真,是一种基于数值方法对系统进行分析的技术。

它首先为所要研究的系统设计一个模型,通过试验对系统状态的变化进行观察和统计,从而得到系统的基本性能。

54、模拟过程的步骤:
(1)问题识别
(2)建立模型
(3)模拟
(a)确定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b)产生均匀分布的随机数
(c)产生随机变量的模拟数据
(d)模型演算
(4)结果分析
55、模拟数据的产生方法:逆转换法、组合法、近似法、舍选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