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单元测试题(解析版)-word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3专题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民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7小题,每题3分,共计51分)1. 1945年某天,美联社发出这样的电文:“最惨烈的死亡与毁灭的汇集,今天随着日本的宣布投降而告终”。
这一天应该是()A. 5月8日B. 7月8日C. 8月15日D. 9月2日【答案】C【解析】2.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最主要的历史意义是()A. 文明得到拯救,和平得以恢复B. 使社会主义力量空前壮大C. 使民族解放运动一度空前高涨D. 大大推动了科学技术发展【答案】A【解析】注意限定信息“最主要的意义”,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壮大了世界和平力量,人民加快发展,珍惜和平,奔上了科技发展的道路,加快了世界历史发展进程,故A项正确。
BCD三项均不是最主要的影响,排除。
3.“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得的或占领的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
”该公告发表的地点是下图中的()A. ①B. ②C. ③D. ④【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夺得的或占领的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是《开罗宣言》的内容,位于②处,故B正确;A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B。
4.1948年,意大利上映了电影《偷自行车的人》。
二战过后,罗马充斥失业和贫困,家境贫寒的男主瑞奇好不容易得到一个前提是用自行车的工作。
却被人偷走了自行车。
四处寻找却苦无证据。
最后为了工作和生活,只能选择偷自行车。
男主偷车被抓,被偷的车主看到男主的孩子,心生怜悯,便不再追究他的责任。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20世纪30年代初,在美国胡佛政府后期,人民群众特别是失业工人斗争十分激烈。
“唯一的希望在于代议制度似乎无力提供的、具有力量和意志的政府领导。
有些人以羡慕眼光看着莫斯科,有些人看着柏林和罗马。
”这一时期,人们的“希望”“羡慕”所折射出的共同信息是()A. 主张美国法西斯化B. 渴望扩大政府职能C. 要求革命改变现状D.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答案】B【解析】材料信息说明20世纪30年代初在美国总统胡佛政府后期,人民群众的斗争激烈,唯一的要求是建立强有力的政府领导,有些美国人以羡慕的眼光看待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苏联和法西斯的意大利、德国,说明当时美国人希望美国政府像苏联、意大利、德国的政府一样有权,渴望扩大政府的职能,故B正确。
A项没有认识到美国民主传统深厚,美国人民不可能要求建立法西斯国家,故排除。
C项忽视了材料并没有体现“革命”方面的信息,故排除。
D项没有注意美国人民希望借鉴的是苏联的计划经济,绝不会要求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故排除。
故选B。
2.“英国不想为捷克斯洛伐克牺牲一兵一卒,英国同意任何合理的解决办法,只要不用武力。
”下列哪一事件体现了这一主张()A. 《凡尔赛和约》的签订B. 《慕尼黑协定》的签订C. 《大西洋宪章》的发布D. 《联合国家宣言》签署【答案】B【解析】材料中“只要不用武力”体现出英国的绥靖政策,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8年英法与德意所签订的《慕尼黑协定》中,把苏台德等地区割让给德国,这是绥靖政策的体现,故选B项;《凡尔赛和约》是一战后战胜国强加给德国的十分苛刻的合约,与材料无关,排除A 项;《大西洋宪章》表示了两国反对纳粹暴政、重建世界和平的决心,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7小题每题3分共计51分)1.1936年9月英、法、美发表联合声明提出要构建三国货币之间的持久平衡同年10月三国又签订了相互之间黄金自由兑换的《三国黄金协定》这些举措反映了英、法、美三国()A. 构建争夺世界市场的同盟B. 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C. 重建世界经济秩序的努力D. 形成反法西斯的区域集团【答案】C【解析】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三国并没有构建同盟B.题干所给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C.根据材料中“1936年9月”“构建三国货币之间的持久平衡”“签订了相互之间黄金自由兑换的《三国黄金协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之下英、法、美试图重建世界经济秩序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反法西斯同盟形成于1942年这与题干所给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故选C2.罗斯福在第一次“炉边谈话”中说“归根结底在我们调整金融体制上有一个因素比货币更重要比黄金更重要这就是人民的信心执行我们成功的要素就是信心和勇气……”有关这一次“炉边谈话”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 恢复了银行信誉B. 促使银行存款额大幅增长C. 彻底消除了人们对危机的恐惧意识D. 为重建金融体制赢得人心【答案】C【解析】A.材料反映的是罗斯福要进行金融货币方面的改革其目的是为了恢复银行信誉为后来的改革创造条件B.罗斯福关闭了小银行保存了大银行恢复了大银行的信用银行存款有所增长为后来进行改革提供充足的资金C.“炉边谈话”还不能彻底消除经济危机带给人们的恐惧意识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D.从材料中的“归根结底在我们调整金融体制上有一个因素比货币更重要比黄金更重要这就是人民的信心“可以看出这一措施是为了重建金融体系而增强人们的信心从而赢得人心故选C3.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一个世纪大约6000万人离开欧洲迁出欧洲的移民 1850﹣1940年间移入地区有加拿大、美国、拉丁美洲、南非、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俄国亚洲部分(如图箭头的宽度与移民的人数相对应)这一现象产生的重要影响是()A. 欧洲丧失世界中心地位B. 加速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C. 美国确立世界经济霸主地位D. 新兴国家掀起民族独立高潮【答案】B【解析】A.欧洲人大量转移到世界其他地区并没有使欧洲丧失世界中心的地位欧洲丧失世界中心地位是在二战以后B.欧洲人大量以往世界其他地区有利于加强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的经济联系促进了世界市场体系和经济体系的形成C.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的确立与欧洲向全球扩展移民没有直接关系D.大量欧洲移民移向其他地区并不会影响到新兴国家掀起民族独立运动4.20世纪30年代有人在纽约的中学生中做了一次民意测验结果发现罗斯福总统最受欢迎他的票数远远高于位居第二的上帝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罗斯福()A. 是美国的第32任总统B. 打败分裂势力维护了美国统一C. 实行新政使美国渡过经济危机D. 领导美国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答案】C【解析】罗斯福是美国的第32任总统与其受人民爱戴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打败分裂势力维护了美国统一是林肯的功绩排除B领导美国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在40年代而非30年代故排除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3年罗斯福上台后实行新政使美国渡过经济危机故C正确5.1941年美国大学预科和医学院学生都要服兵役许多年轻教师也应征入伍开设的医学课程被迫减少大学由4年压缩至2年医学院由4年压缩为3年医学毕业生的数量也有所下降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美国()A. 医学院学生就业形势严峻B. 进行了兵役制度改革C. 政府对教育发展不够重视D. 面临严峻的战争形势【答案】D【解析】据材料“1941年美国大学预科和医学院学生都要服兵役许多年轻教师也应征入伍开设的医学课程被迫减少”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对兵源和医疗资源的需求扩大导致大量学生和教师入伍故选D项削减医学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尽快投入战场需要排除A项材料主要强调的医学毕业生和大学学生、教师入伍不属于大范围的兵役制度改革排除B项政府急调学生和教师入伍是为了满足战场的需要排除C项故选D6.亲身参加了东京审判的中国法官梅汝璈先生充分肯定了纽伦堡审判和东京审判的价值认为两个国际军事法庭的设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一大创举这一“创举”中不包括()A. 以召开国际会议的方式集体讨论对于战败国的惩处B. 追究发动侵略的野心家和好战者的个人刑事责任C. 对法西斯国家的犯罪组织依法进行审判D. 以破坏和平罪、战争罪和违反人道罪等罪行起诉被告【答案】A【解析】二战后设立的两个国际军事法庭(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和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以法律审判的方式严厉惩处了二战中发动侵略的野心家和好战者的罪行而非以召开国际会议的方式集体讨论对于战败国的惩处所以A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 B\, C\, D三项表述正确符合史实但与题意要求不符7.下图是发表于二战期间的一幅漫画题为《镰刀和斧头》面对法西斯国家的疯狂侵略许多国家展开了英勇顽强的抵抗扭转了整个反法西斯战争的局面该漫画就从一个侧面描绘了某一历史情形其最有可能反映的是()A.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之后德国走向崩溃之路B. 不列颠之战使德国侵略计划首次未能得逞C. 意大利投降使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D. 莫斯科战役宣告德陆军“闪电战”的破产【答案】A【解析】镰刀和斧头是苏联的象征因此漫画体现的是苏联对德国进行反击这主要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之后德国走向崩溃之路有关故选A项大不列颠空战针对的是英国排除B项材料与意大利投降无关排除C项莫斯科战役后苏联尚未反攻排除D项故选A8.到9月中旬德国人已经打到这座城市的中心在那里他们陷人了困境……苏军不断前进 1943年2月3日终于出现了结局此后苏联人全线反攻迫使德国人反攻为守这场战役()A. 标志着二战的全面爆发B.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C. 使二战达到了最大规模D. 促使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德国人已经打到这座城市的中心”以及“1943年2月3日终于出现了结局此后苏联人全线反攻迫使德国人反攻为守”可知这是斯大林格勒战役这一战役是二战的转折点 B正确二战全面爆发的标志的德国入侵波兰排除A1941年的《大西洋宪章》促使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D排除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使得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C排除故选B9.决定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和决定建立联合国的会议()A. 都是德黑兰会议B. 分别是德黑兰会议和雅尔塔会议C. 都是雅尔塔会议D. 分别是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答案】B【解析】A.德黑兰会议决定开辟欧洲第二战场雅尔塔会议决定建立联合国排除B.德黑兰会议决定开辟欧洲第二战场雅尔塔会议决定建立联合国正确C.德黑兰会议决定开辟欧洲第二战场雅尔塔会议决定建立联合国排除D.德黑兰会议决定开辟欧洲第二战场雅尔塔会议决定建立联合国波茨坦会议是尽快结束二战敦促日本投降的会议排除10.1929﹣1932年美国约发生2700次罢工喊出必须夺取政权建立工农共和国口号甚至发生武装反抗斗争许多著名知识分子公开拥护共产主义主张学习俄国这说明A. 苏联社会主义优越性受关注B. 资本主义生命力日益枯竭C. 美国的法西斯势力日益猖獗D. 美国在美苏争霸中遭挫折【答案】A【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是美国在1929年经济危机以后出现了反对政府的游行示威从他们提出的口号可以看出要向苏联学习要走社会主义的道路明显可以看出当时美国人感受到了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故选A 材料的信息只是反映出在1929年经济危机期间美国社会矛盾尖锐工人斗争不断并不能真正说明资本主义生命力日益枯竭 B 错误材料中没有反映出法西斯势力C错误材料的时间是在1929年到1933年经济危机期间而美苏争霸是在二战结束以后 D错误11.在苏德战争关键时刻的一场战役中斯大林发表讲话“今天是我们在严重条件下来庆祝十月革命24周年…...我们暂时失去了一些区域敌人已经进犯到门前”随后战场形势迫使德军进攻重点转向南方这次战役是()A. 莫斯科战役B. 库尔斯克战役C. 斯大林格勒战役D. 列宁格勒战役【答案】A【解析】从题干中“庆祝十月革命24周年”可知时间是1941年莫斯科战役发生在1941年10月~1942年1月期间它打破了德国不可战胜的神话故A项正确库尔斯克战役发生于1943年与题干时间不符应排除B项斯大林格勒战役发生于1942~1943年与题干时间不符应排除C项列宁格勒战役发生于1941~1944年把德军拖住在苏联的西北战场与题干“迫使德军进攻重点转向南方”不符故D项错误故选A12.列宁提出“新经济政策” 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罗斯福实施“新政” 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所有这些反映了()A.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互相学习借鉴B.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C. 伟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D. 实事求是原则无处不在【答案】D【解析】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罗斯福的新政以及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都适应了各国的国情取得了成效体现了实事求是的原则故D 项正确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13.学者们评论某一时期的欧洲使用了“欧洲的末日审判”“欧洲的政治崩溃”“欧洲时代的消失”“别了欧洲历史”等标题据此判断欧洲的这一时期开始于()A. 20世纪30年代初B. 20世纪40年代中期C. 20世纪70年代初D. 20世纪80年代末【答案】B【解析】题干中的标题反映了欧洲在世界的政治地位与影响力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应是二战后欧洲因战争的破坏经济凋弊政治地位受影响故B项正确故选B14.美国《政治周刊》认为奥巴马试图在刺激经济、增加就业岗位的同时实现它竞选时在教育、能源、医疗方面的核心改革倡议所提经济计划堪称“罗斯福新政”当代版下列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正确的是()A. 罗斯福实行的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政策实质上是社会主义公有制B. 从根本上解决了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的矛盾C. 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也就不可能减轻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破坏D. 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巩固了资本主义的统治【答案】D。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7小题每题3分共计51分)1.1936年9月英、法、美发表联合声明提出要构建三国货币之间的持久平衡同年10月三国又签订了相互之间黄金自由兑换的《三国黄金协定》这些举措反映了英、法、美三国()A. 构建争夺世界市场的同盟B. 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C. 重建世界经济秩序的努力D. 形成反法西斯的区域集团【答案】C【解析】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三国并没有构建同盟B.题干所给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C.根据材料中“1936年9月”“构建三国货币之间的持久平衡”“签订了相互之间黄金自由兑换的《三国黄金协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之下英、法、美试图重建世界经济秩序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反法西斯同盟形成于1942年这与题干所给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故选C2.罗斯福在第一次“炉边谈话”中说“归根结底在我们调整金融体制上有一个因素比货币更重要比黄金更重要这就是人民的信心执行我们成功的要素就是信心和勇气……”有关这一次“炉边谈话”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 恢复了银行信誉B. 促使银行存款额大幅增长C. 彻底消除了人们对危机的恐惧意识D. 为重建金融体制赢得人心【答案】C【解析】A.材料反映的是罗斯福要进行金融货币方面的改革其目的是为了恢复银行信誉为后来的改革创造条件B.罗斯福关闭了小银行保存了大银行恢复了大银行的信用银行存款有所增长为后来进行改革提供充足的资金C.“炉边谈话”还不能彻底消除经济危机带给人们的恐惧意识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D.从材料中的“归根结底在我们调整金融体制上有一个因素比货币更重要比黄金更重要这就是人民的信心“可以看出这一措施是为了重建金融体系而增强人们的信心从而赢得人心故选C3.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一个世纪大约6000万人离开欧洲迁出欧洲的移民 1850﹣1940年间移入地区有加拿大、美国、拉丁美洲、南非、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俄国亚洲部分(如图箭头的宽度与移民的人数相对应)这一现象产生的重要影响是()A. 欧洲丧失世界中心地位B. 加速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C. 美国确立世界经济霸主地位D. 新兴国家掀起民族独立高潮【答案】B【解析】A.欧洲人大量转移到世界其他地区并没有使欧洲丧失世界中心的地位欧洲丧失世界中心地位是在二战以后B.欧洲人大量以往世界其他地区有利于加强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的经济联系促进了世界市场体系和经济体系的形成C.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的确立与欧洲向全球扩展移民没有直接关系D.大量欧洲移民移向其他地区并不会影响到新兴国家掀起民族独立运动4.20世纪30年代有人在纽约的中学生中做了一次民意测验结果发现罗斯福总统最受欢迎他的票数远远高于位居第二的上帝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罗斯福()A. 是美国的第32任总统B. 打败分裂势力维护了美国统一C. 实行新政使美国渡过经济危机D. 领导美国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答案】C【解析】罗斯福是美国的第32任总统与其受人民爱戴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打败分裂势力维护了美国统一是林肯的功绩排除B领导美国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在40年代而非30年代故排除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3年罗斯福上台后实行新政使美国渡过经济危机故C正确5.1941年美国大学预科和医学院学生都要服兵役许多年轻教师也应征入伍开设的医学课程被迫减少大学由4年压缩至2年医学院由4年压缩为3年医学毕业生的数量也有所下降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美国()A. 医学院学生就业形势严峻B. 进行了兵役制度改革C. 政府对教育发展不够重视D. 面临严峻的战争形势【答案】D【解析】据材料“1941年美国大学预科和医学院学生都要服兵役许多年轻教师也应征入伍开设的医学课程被迫减少”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对兵源和医疗资源的需求扩大导致大量学生和教师入伍故选D项削减医学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尽快投入战场需要排除A项材料主要强调的医学毕业生和大学学生、教师入伍不属于大范围的兵役制度改革排除B项政府急调学生和教师入伍是为了满足战场的需要排除C项故选D6.亲身参加了东京审判的中国法官梅汝璈先生充分肯定了纽伦堡审判和东京审判的价值认为两个国际军事法庭的设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一大创举这一“创举”中不包括()A. 以召开国际会议的方式集体讨论对于战败国的惩处B. 追究发动侵略的野心家和好战者的个人刑事责任C. 对法西斯国家的犯罪组织依法进行审判D. 以破坏和平罪、战争罪和违反人道罪等罪行起诉被告【答案】A【解析】二战后设立的两个国际军事法庭(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和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以法律审判的方式严厉惩处了二战中发动侵略的野心家和好战者的罪行而非以召开国际会议的方式集体讨论对于战败国的惩处所以A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 B\, C\, D三项表述正确符合史实但与题意要求不符7.下图是发表于二战期间的一幅漫画题为《镰刀和斧头》面对法西斯国家的疯狂侵略许多国家展开了英勇顽强的抵抗扭转了整个反法西斯战争的局面该漫画就从一个侧面描绘了某一历史情形其最有可能反映的是()A.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之后德国走向崩溃之路B. 不列颠之战使德国侵略计划首次未能得逞C. 意大利投降使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D. 莫斯科战役宣告德陆军“闪电战”的破产【答案】A【解析】镰刀和斧头是苏联的象征因此漫画体现的是苏联对德国进行反击这主要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之后德国走向崩溃之路有关故选A项大不列颠空战针对的是英国排除B项材料与意大利投降无关排除C项莫斯科战役后苏联尚未反攻排除D项故选A8.到9月中旬德国人已经打到这座城市的中心在那里他们陷人了困境……苏军不断前进 1943年2月3日终于出现了结局此后苏联人全线反攻迫使德国人反攻为守这场战役()A. 标志着二战的全面爆发B.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C. 使二战达到了最大规模D. 促使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德国人已经打到这座城市的中心”以及“1943年2月3日终于出现了结局此后苏联人全线反攻迫使德国人反攻为守”可知这是斯大林格勒战役这一战役是二战的转折点 B正确二战全面爆发的标志的德国入侵波兰排除A1941年的《大西洋宪章》促使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D排除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使得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C排除故选B9.决定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和决定建立联合国的会议()A. 都是德黑兰会议B. 分别是德黑兰会议和雅尔塔会议C. 都是雅尔塔会议D. 分别是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答案】B【解析】A.德黑兰会议决定开辟欧洲第二战场雅尔塔会议决定建立联合国排除B.德黑兰会议决定开辟欧洲第二战场雅尔塔会议决定建立联合国正确C.德黑兰会议决定开辟欧洲第二战场雅尔塔会议决定建立联合国排除D.德黑兰会议决定开辟欧洲第二战场雅尔塔会议决定建立联合国波茨坦会议是尽快结束二战敦促日本投降的会议排除10.1929﹣1932年美国约发生2700次罢工喊出必须夺取政权建立工农共和国口号甚至发生武装反抗斗争许多著名知识分子公开拥护共产主义主张学习俄国这说明A. 苏联社会主义优越性受关注B. 资本主义生命力日益枯竭C. 美国的法西斯势力日益猖獗D. 美国在美苏争霸中遭挫折【答案】A【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是美国在1929年经济危机以后出现了反对政府的游行示威从他们提出的口号可以看出要向苏联学习要走社会主义的道路明显可以看出当时美国人感受到了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故选A 材料的信息只是反映出在1929年经济危机期间美国社会矛盾尖锐工人斗争不断并不能真正说明资本主义生命力日益枯竭 B 错误材料中没有反映出法西斯势力C错误材料的时间是在1929年到1933年经济危机期间而美苏争霸是在二战结束以后 D错误11.在苏德战争关键时刻的一场战役中斯大林发表讲话“今天是我们在严重条件下来庆祝十月革命24周年…...我们暂时失去了一些区域敌人已经进犯到门前”随后战场形势迫使德军进攻重点转向南方这次战役是()A. 莫斯科战役B. 库尔斯克战役C. 斯大林格勒战役D. 列宁格勒战役【答案】A【解析】从题干中“庆祝十月革命24周年”可知时间是1941年莫斯科战役发生在1941年10月~1942年1月期间它打破了德国不可战胜的神话故A项正确库尔斯克战役发生于1943年与题干时间不符应排除B项斯大林格勒战役发生于1942~1943年与题干时间不符应排除C项列宁格勒战役发生于1941~1944年把德军拖住在苏联的西北战场与题干“迫使德军进攻重点转向南方”不符故D项错误故选A12.列宁提出“新经济政策” 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罗斯福实施“新政” 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所有这些反映了()A.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互相学习借鉴B.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C. 伟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D. 实事求是原则无处不在【答案】D【解析】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罗斯福的新政以及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都适应了各国的国情取得了成效体现了实事求是的原则故D 项正确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13.学者们评论某一时期的欧洲使用了“欧洲的末日审判”“欧洲的政治崩溃”“欧洲时代的消失”“别了欧洲历史”等标题据此判断欧洲的这一时期开始于()A. 20世纪30年代初B. 20世纪40年代中期C. 20世纪70年代初D. 20世纪80年代末【答案】B【解析】题干中的标题反映了欧洲在世界的政治地位与影响力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应是二战后欧洲因战争的破坏经济凋弊政治地位受影响故B项正确故选B14.美国《政治周刊》认为奥巴马试图在刺激经济、增加就业岗位的同时实现它竞选时在教育、能源、医疗方面的核心改革倡议所提经济计划堪称“罗斯福新政”当代版下列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正确的是()A. 罗斯福实行的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政策实质上是社会主义公有制B. 从根本上解决了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的矛盾C. 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也就不可能减轻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破坏D. 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巩固了资本主义的统治【答案】D【解析】“奥巴马试图在刺激经济、增加就业岗位的同时实现它竞选时在教育、能源、医疗方面的核心改革倡议所提经济计划堪称“罗斯福新政”当代版”表明罗斯福新政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巩固了资本主义的统治故D正确罗斯福实行的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政策实质上是资本主义制度故A错误罗斯福新政并未从根本上解决了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的矛盾故B错误C材料未体现排除15.20世纪初顺德生丝出口量占全省80%以上被誉为“南国丝都” 然而到了20年代末30年代初大批丝厂倒闭全县仅剩24家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洋务企业的压迫B.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C. 经济危机的冲击D. 中国民族工业的竞争【答案】C【解析】洋务运动在19世纪末已经破产故A错误20年代末30年代初日本的侵华战争局限于东北地区顺德丝织业的衰败与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无关故B错误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对中国产生影响导致生丝出口量减少企业倒闭故C正确中国民族工业的内部竞争与对外出口减少无关故D错误故选C16.20世纪20年代开始列宁在苏维埃俄国提出“新经济政策” 毛泽东在中国提出农民问题并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 30年代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 90年代邓小平在中国提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倡导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有这些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相互学习借鉴B.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在相互竞争中发展C. 伟大人物对历史前进有巨大推动作用D. “实事求是”这一人类智慧的意义是世界性的【答案】D【解析】20世纪20年代列宁“新经济政策”的提出是在共产主义政策不适应当时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好转而提出的 30年代的罗斯福新政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是在自由经济政策失败的情况下提出来的 90年代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提出的表明“实事求是”这一人类智慧的意义是世界性的故D正确A项不符合“新经济政策” 排除B项明显错误排除C项评价不够全面夸大了历史人物的作物忽视了客观条件和人民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排除17.1931~1933年英国政府先后颁布了两部《农业市场法案》,授权农业生产者可以组建委员会对某类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进行控制并规定只要2/3的生产者同意委员会便可成立这两部法案的颁布A. 有效缓解了英国的经济危机B. 得到了英国农场主的大力支持C. 表明英国固守自由经营理念D. 体现了英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内容可知 1931—1933年间是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期间“授权农业生产者可以组建委员会对某类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进行控制”体现了英国政府通过引导成立行业委员会的方式对抗经济危机所以这两部法案的颁布体现了英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故选D 材料仅反映了英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没有体现其效果排除A 材料没有涉及英国农产主的态度排除B 材料反映了英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说明其并没有固守自由经营的理念排除C 故选D.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18.(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福斯特教育法案出台的历史条件18.(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福斯特教育法案出台的意义【答案】(1)政府重视并拨款发展初等教育民主政治逐步发展议会立法予以推进初等教育已具备一定基础工业革命提供经济条件【解析】(1)根据材料中“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初等教育……其对象是劳动群众子女中的适龄儿童”“1802年议会通过法案”“1833年英国政府开始为初等教育拨款”“推动社会公共教育替代家庭教育”等信息从政府对教育的政策、议会立法、教育发展、工业革命等方面进行概括【答案】(2)宣告初等义务教育的实施促进教育的普及和发展推动教育世俗化提高人口素质为工业社会的人才需求奠定基础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公平【解析】(2)根据材料中“国家继续拨款补助教育在缺少学役的地方设立初等学校”“各学区有权实施5~12岁儿童的强迫义务教育”“各教会兴办……学校的普通教育与宗教分离”等信息从义务教育、教育公平等视角进行分析19.(1)根据材料一概括三国应对危机做法的共同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19.(2)据材料二概括图表信息反映的经济现象结合国际贸易体系发展的史实说明该现象出现的原因19.(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角度分析中美贸易战“中国不想打、不愿打但也绝不怕打”的原因【答案】(1)共同点加强国家对经济干预实现贸易保护主义影响短期内保护了国内市场发展但不利于国际贸易发展导致资本主义国家间关系更加紧张激化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解析】(1)根据材料“1930年通过了臭名昭著的《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案》将2万多种产品的进口关税大幅度提高平均税率达53%……罗斯福新政时放弃金本位制度实行美元贬值”“1931年颁布《紧急进口税条例》对进口货物征税50% 后来又规定……帝国内部各邦的货物彼此实行优惠税率形成区域集团贸易圈”“在提高关税的同时率先在对外贸易中实行大规模进口配额制度”可知美国、英国、法国都加强国家对经济干预实现贸易保护主义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答案】(2)现象世界贸易总体上以高于世界总产出的速度增长原因 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建立【解析】(2)根据表格的时间和世界贸易、世界总产出分析结合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回答【答案】(3)原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中国改革开放深化的需要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解析】(3)结合所学从经济角度分析中美贸易战“中国不想打、不愿打但也绝不怕打”的原因是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中国改革开放深化的需要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20.(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毛泽东做出上述判断的历史依据20.(2)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答案】依据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中途岛海战爆发太平洋战场的转折苏德战场在整个二战中的重要地位法西斯战争的非正义性等(2)贡献苏德战场牵制了大量德军减轻了欧洲西线战场的压力加快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进程苏联军民抗击外敌入侵的精神鼓舞了其他国家和地区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解析】本小问的历史依据依据材料“自从八月二十三日德军全部渡过顿河河曲全面地开始攻击斯大林格勒九月十五日德军一部打入该城西北部工业区至十月九日苏联情报局宣布红军突破德军包国线为止共计进行了四十八天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空前苦战这一战终于胜利了这一战不但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也是整个人类历史的转折点”和时间结合所学可知依据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中途岛海战爆发太平洋战场的转折苏德战场在整个二战中的重要地位法西斯战争的非正义性等【答案】【解析】本小问的贡献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贡献是苏德战场牵制了大量德军减轻了欧洲西线战场的压力加快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进程苏联军民抗击外敌入侵的精神鼓舞了其他国家和地区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2小题每题3分共计36分)1.一个简朴的国家塑造了杰斐逊这样一个坚定的信念管得最少的政府便是最好的政府长期以来这一信念被他的同胞们所珍爱但是罗斯福上台之后这一信念发生了动摇这“动摇”指的是()A. 美国政府经济控制力的削弱B. 美国政府放弃民主走向专制C. 美国政府对经济干预的加强D. 美国政府摒弃市场自我调节【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的最大特点是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A选项排除 C选项符合题意美国未出现专制体制 B选项排除新政的实质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D选项排除2.1933年3月10日罗斯福命令停止黄金出口后来宣布放弃金本位制 10月美元贬值30%左右其措施是为了()A. 增加就业B. 调整企业关系C. 缓和与列强矛盾D. 增强美国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答案】D【解析】放弃金本位制使美元贬值以刺激出口增强了美国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故D正确A、B、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3.美国学者霍华德·克斯纳曾在1936年尖锐地指出我们的政府当时相对精简大体局限于其基本职能罗斯福接手之后将其转变成一个体系庞大、臃肿低效的机构这一批评客观上反映了“新政”()A. 行政效率十分低下B. 颠覆三权分立体制C. 改变了国家管理体制D. 违背了美国国家利益【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应对经济危机罗斯福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行政人员数量进一步增长行政机构也有所增加材料中的学者指出罗斯福使政府机构由“相对精简”变为“体系庞大、臃肿低效” 可见国家管理体制发生了变化 C项正确该学者言论主观性较强 A项与设问“客观上反映”不符排除B项与史实不符排除罗斯福新政符合美国当时的国情 D项错误故选C4. 1945年某天美联社发出这样的电文“最惨烈的死亡与毁灭的汇集今天随着日本的宣布投降而告终” 这一天应该是()A. 5月8日B. 7月8日C. 8月15日D. 9月2日【答案】C【解析】5.20世纪30年代多数法国作家的小说不再是仅仅为了供读者得到某种消遣而是力求表现人类在世界上的处境以及在这种处境下应当采取的态度“人类处境”小说应运而生这类小说出现主要反映出当时的法国()A. 存在共和政体和君主政体的激烈之争B. 受到危机的冲击战争威胁日益临近C. 面临接受美国援助和摆脱控制的选择D. 陷入法德和解与法德继续为敌的困境【答案】B【解析】6.1933年5月罗斯福促使国会通过《联邦紧急救济法》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到1935年政府共花费30亿美元用于直接救济这反映出罗斯福()A. 救济工作效果显著B. 推行以工代赈政策C. 重视社会秩序稳定D. 强调解决失业问题【答案】C【解析】材料只涉及罗斯福新政时期政府的救济措施不涉及救济工作的效果 A项错误以工代赈政策是一种间接救济不是直接救济 B项错误政府救济使陷人困境的公民有基本生活权利有利于防止社会的两极分化导致的社会矛盾的激化有利于社会稳定 C项正确直接救济无法提供就业机会对解决失业问题意义不大 D项错误故选C7.经济危机期间胡佛要求国会通过降低所得税的法令以帮助企业缓和资金压力通过农产品销售法以帮助合作社周转资金通过调整耕地面积的法令以防止农业、企业继续破产由此可知胡佛政府()A. 为缓和危机进行了有限度的干预B. 主要通过立法的形式调整经济C. 彻底放弃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D. 对农业发展情况给予重点关注【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胡佛要求国会通过降低所得税的法令以帮助企业缓和资金压力通过农产品销售法以帮助合作社周转资金通过调整耕地面积的法令以防止农业、企业继续破产”可知迫于经济危机的压力胡佛政府在坚持自由放任经济原则的前提下通过政治手段对国家经济进行了有限干预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立法的相关信息排除BC项说法绝对排除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故选A8.杰斐逊起草《独立宣言》的初稿之中谴责奴隶贸易但后来在正式发布时却删掉了1787年宪法中也没提出废除黑人奴隶制的内容这一结果直接反映了下列哪一对矛盾()A. 北美殖民地与宗主国英国B. 资产阶级和种植园奴隶主C. 邦联政府与下层普通民众D. 联邦政府与地方各州政府【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黑人奴隶是南方种植园奴隶主的主要劳动力和剥削对象正式发布的《独立宣言》和1787年宪法都没有提出废除黑人奴隶制体现了资产阶级对种植园奴隶主的妥协故B正确A项是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 C项是制定1787年宪法的原因 D项是1787年宪法解决的问题与奴隶制的存废问题无关均不符合9.1932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比往年下降了37.2% 美、德、法、英四国共有29万家企业破产工业生产倒退到19世纪末的水平由此可见这场经济危机()A. 波及苏联经济建设B. 持续时间特别长C. 加剧了各国的矛盾D. 破坏性特别巨大【答案】D【解析】略10.1940 年 5 月丘吉尔接替张伯伦出任英国首相他拒绝希特勒发出的劝降诱饵宣布“我们的政策就是用上帝给予我们的全部能力和全部力量在海上、陆地上和空中进行战争……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 英国的坚持抵抗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下列各项中对英国在二战中的贡献表述准确的是()A. 签署慕尼黑协定牺牲小国利益B. “火炬”行动登陆西西里岛C. 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投降D. 强度莱茵河会师易北河【答案】C【解析】A.签署慕尼黑协定是在二战爆发之前B.火炬行动是登陆北非C.发表波茨坦公告是英国在二战中参与的促进了二战的结束D.强渡莱茵河在易北河和苏军会师是美国军队11.“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得的或占领的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该公告发表的地点是下图中的()A. ①B. ②C. ③D. ④【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夺得的或占领的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是《开罗宣言》的内容位于②处故B正确A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12.大前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由于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这一基本矛盾而产生的小前提罗斯福新政将美国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推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结论罗斯福新政从根本上消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这个三段式的推理属于()A. 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正确B. 大前提错误小前提错误结论错误C. 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D. 大前提错误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答案】C【解析】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15分共计75分)13.(1)根据材料一就两大军事集团的地理分布情况指出德国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及其在战争中的潜在威胁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在一战初期德国为避免这一威胁采取的军事行动13.(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英美两国制定的战略方针及其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两国在1941年开展的符合该方针意图的行动【答案】(1)德国处于协约国法、俄两国的夹击之中易陷入两线作战的境地根据战前制订的“施里芬计划” 首先在西线集中兵力先占领比利时然后迅速向法国发起进攻【解析】(1)就图示反映的两大军事集团的地理分布情况来看德国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及其在战争中的潜在威胁是德国处于协约国法、俄两国的夹击之中易陷入两线作战的境地联系所学可知在一战初期德国为避免这一威胁采取的军事行动是实施”施里芬计划” 即首先在西线集中兵力占领比利时然后迅速向法国发起进攻【答案】(2)方针“先欧后亚”原因德国实力强大打败德国必然加速意、日法西斯的灭亡行动苏德战争爆发后英美立即宣布支持苏联 1941年8月英美发表《大西洋宪章》表达两国反对纳粹暴政重建世界和平的决心 9月英美签订关于苏联武器供应的第一个议定书【解析】(2)根据“双方重申德国始终是最主要的敌人打败德国是首要任务”可以看出英美两国制定的战略方针是“先欧后亚” 其原因根据”因为德国控制着比日本雄厚的工业、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巨大的人力资源“可以得出德国实力强大根据“德国一经击败意大利的崩溃和日本的失败必然跟着而来”可以看出打败德国必然加速意、日法西斯的灭亡联系所学可知两国在1941年开展的符合该方针意图的行动包括苏德战争爆发后英美立即宣布支持苏联、1941年8月英美发表《大西洋宪章》、1941年9月英美签订关于苏联武器供应的第一个议定书14.(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远征军入缅前太平洋战场和中国战场的战略态势14.(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的军事意义和政治意义【答案】日军大举进攻东南亚美、英处于守势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已形成中国抗日战争处于相持阶段【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掌握情况解答此题首先要注意分析题目的要求中国远征军入缅即1942年2月前的太平洋战场和中国战场的战略态势然后联系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回答如材料“日军入侵缅甸驻缅甸英军节节败退” 1942年1月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这时的中国战场正处于艰苦的相持阶段【答案】军事意义消灭了日军有生力量保存了盟军反攻的实力打通了中外国际交通线政治意义表现出中国军队的英勇善战增强了民族自信心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意义的认识与理解解答时注意题目要求“军事意义”与“政治意义” 回答军事意义要结合第(1)问的内容归纳总结回答政治意义要从中国近代以来国际地位的变化尤其是抗战以来国际地位的变化及对中国抗日战争的影响分析解答15.(1)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英国政府与明、清政府在对待新经济因素的态度上最大的不同是什么?简要分析新经济因素在明清未能顺利发展的原因15.(2)根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谈谈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的影响【答案】(1)态度的不同明清政府重农抑商、禁海闭关英国政府提供一种宽松的社会和政治环境未能顺利发展原因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加上官府的沉重剥削导致农民极端贫困、购买力极其低下阻碍了商品经济和新经济因素的发育成长明清的专制统治(或实行海禁、矿禁、闭关等政策)官府限制经营、强制摊派、低价征收等“重本抑末”政策的打压限制了新生产关系的辐射力压制了工业化的变革海禁政策使中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大势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市场的优势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解析】(1)根据材料一、二中“但在重农抑商、禁海闭关等政策的抑制阻碍下”“英国形成一种宽松的社会和政治环境”可知态度是不同结合所学可以作答其原因【答案】(2)过程工业革命造就了巨大的工业生产力工业化国家用大量而丰富的工业品来换取其他地区的农产品和原料英国率先成为“世界工厂” 随后其他欧美工业国也开始分享英国这一世界贸易中心的地位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具体表现①新型的交通和通讯工具大大加强世界各地的联系②国际贸易的格局发生巨大变化亚非拉国家沦为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国际分工日益明显③国际贸易规模扩大 19世纪最后30年国际贸易额增长了3倍④欧美国家向亚非拉进行投资(资本输出)规模不断扩大加强了双方经济联系⑤通过武力逼迫使亚非拉绝大多数国家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以欧美为主导的统一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解析】(2)结合所学并根据材料二、三分析总结作答即可熟练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是关键16.(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日本对东南亚国家战争赔偿的历史背景16.(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解读日本对东南亚国家的战争赔偿“已不再是单纯的国际法意义上的战争赔偿”【答案】(1)背景太平洋战争给东南亚地区人民造成深重的灾难美国占领日本主导提出劳务赔偿方式 50年代远东地区冷战加剧战后日本经济萧条急需恢复发展经济【解析】(1)根据材料“美国主导的《旧金山和约》允许日本在自身能力范围内以‘劳务方式’履行战争赔偿”“朝鲜战争后由于出口低迷和进口增加日本的国际收支状况趋于恶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二战对东南亚的影响、美国支持、冷战形势、战后日本经济状况等方面来分析出答案【答案】(2)解读从赔偿方式看主要采用劳务赔偿(工业品输出)和经济贷款等方式而不是惩戒性的罪责赔偿从目的看主要为日本经济发展、对外经济扩张服务从过程看主要表现为双边的协商谈判和经济合作也受到美国霸权政策的影响从结果看日本扩大了海外市场逐渐重返国际社会但日本并没有正确认识和反省侵略罪行【解析】(2)根据材料“以‘劳务方式’履行战争赔偿”“经济贷款”“日本在国内购买船舶、机械等商品交给受赔国同时又从受赔国进口了大量的木材、铁矿石等原材料”“对受赔国没有丝毫感情上的歉意”并结合所学可以从赔偿方式、目的、过程和结果等方面来分析出答案17.(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特点17.(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出现了哪些新变化?17.(3)从资本主义经济理论和政策的不断调整和变化中你得出什么启示?【答案】(1)特点时间长范围广破坏性大加剧社会危机影响深远等【解析】(1)结合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大萧条的相关特点作答即可【答案】(2)新变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国家干预与市场相结合、私有制与国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形成“福利国家”制度建立第三产业兴起成为国民经济最快的部门“新经济”出现等【解析】(2)根据材料中“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并结合所学作答即可【答案】(3)启示资本主义制度还能促进和容纳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可以相互借鉴等【解析】(3)开放性题目结合经济理论和政策的调整和变化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2小题,每题3分,共计36分)1.美国学者狄克逊·韦克特的《大萧条时代》中提道:“在新政的这段蜜月期里,总统(罗斯福)和人民之间是真正的爱情婚配,双方也许都有少许的不理性,相信对方是绝对可靠的——但话说回来,爱情毕竟是超越逻辑的。
”这反映出“新政”()A. 违背了自由主义的经济理念B. 整顿金融获得银行家的支持C. 站在了垄断资本家的对立面D. 维护了广大劳工的一些权利【答案】D【解析】根据“总统(罗斯福)和人民之间是真正的爱情婚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维护了广大劳工的一些权利。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5年的《全国劳工关系法》重申工人的权利,规定雇主不得干预和图谋控制劳工组织,不得拒绝与工人进行集体谈判,故D正确。
故选D。
2.1942年10月美国总统罗斯福签署命令说:“中华国陆军第200师师长戴安澜将军,于1942年同盟国缅甸战场协同援英抗日时期,作战英勇,指挥卓越,圆满完成所负任务,实为我同盟国军人之优良楷模。
”材料表明()①中国是反法西斯战争重要力量②中国军队开辟国外战场③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取得战果④国民政府坚持联合抗战。
A. ①②B. ①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本题的四个选项中国是反法西斯战争重要力量、中国军队开辟国外战场(缅甸战场)、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取得战果,(圆满完成所负任务)、国民政府坚持联合抗战(盟国)均是和材料所反映的主旨是吻合的,故①②③④四项都符合题意.故选D.3.如图是美国罗斯福新政时期的某一重要改革措施的标志图。
以下对于该措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一定程度上减少盲目生产B. 主要涉及《社会保险法》C. 有利于缓解社会失业压力D. 民众的配合是取得效果的重要因素【答案】B【解析】材料图片反映了罗斯福新政的蓝鹰标志,为保证《全国工业复兴法》的实施,政府推行蓝鹰运动,企业雇主应保证遵守《全国工业复兴法》并在企业门口悬挂蓝鹰徽。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2小题每题3分共计36分)1. 1945年某天美联社发出这样的电文“最惨烈的死亡与毁灭的汇集今天随着日本的宣布投降而告终” 这一天应该是()A. 5月8日B. 7月8日C. 8月15日D. 9月2日【答案】C【解析】2.罗斯福在签署《国家工业复兴法》法令时说“法令的目的在于保证工业的合理利润和工人维持生活的工资以消灭那些既妨碍正当工商业又伤害劳工利益的海盗式的方法与措施”这说明该项法令()A. 有利于扩大企业规模B. 完善了失业保障制度C. 有和于企业经营的稳定D. 主要目的是保护工人的权利【答案】C【解析】“法令的目的在于保证工业的合理利润和工人维持生活的工资以消灭那些既妨碍正当工商业又伤害劳工利益的海盗式的方法与措施” 这说明该法令有利于企业经营的稳定故答案为C项材料中的法令与扩大企业规模无关故排除A项完善了失业保障制度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排除B项D项说法明显与史实不符排除故选C项3.面对工业化该拍手称快还是视为洪水猛兽?该流连于过去还是寄望未来?这些问题在世界各地引起无数辩论与纷争其中最激烈的当是()A. 美国南北战争B. 德意志统一C. 俄国农奴制改革D. 日本明治维新【答案】A【解析】A.美国独立后南北方实行不同的经济制度南方是种植园经济北方是资本主义工商业由于经济制度的不同引发了南北战争正确B.1871年普鲁士通过军事扩张实现了德意志的统一适应了德意志工业化的需要未体现辩论与纷争排除C.俄国农奴制阻碍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为巩固统治避免革命俄国进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方式比较平缓排除D.日本明治维新是自上而下的改革手段比较温和排除4.20世纪30年代多数法国作家的小说不再是仅仅为了供读者得到某种消遣而是力求表现人类在世界上的处境以及在这种处境下应当采取的态度“人类处境”小说应运而生这类小说出现主要反映出当时的法国()A. 存在共和政体和君主政体的激烈之争B. 受到危机的冲击战争威胁日益临近C. 面临接受美国援助和摆脱控制的选择D. 陷入法德和解与法德继续为敌的困境【答案】B【解析】5.一位学者在一次讲座中说“该措施不仅为工匠、非熟练工人和建筑业者创造了就业机会还给成千上万的失业艺术家提供了形形色色的工作这一笔钱经过工人的口袋、通过不同渠道和消费又回到了资本家手中成为以政府投资刺激私人消费和个人投资的‘引动水’” “该措施”的重要作用有()①缓和了社会矛盾②减轻了政府财政负担③增加了就业机会④刺激了社会消费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答案】B【解析】题干材料所述是罗斯福新政中的措施之一兴办公共工程兴办公共工程由国家投资是加大政府财政负担故排除②①③④三项都是该措施的作用6.经济危机期间胡佛要求国会通过降低所得税的法令以帮助企业缓和资金压力通过农产品销售法以帮助合作社周转资金通过调整耕地面积的法令以防止农业、企业继续破产由此可知胡佛政府()A. 为缓和危机进行了有限度的干预B. 主要通过立法的形式调整经济C. 彻底放弃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D. 对农业发展情况给予重点关注【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胡佛要求国会通过降低所得税的法令以帮助企业缓和资金压力通过农产品销售法以帮助合作社周转资金通过调整耕地面积的法令以防止农业、企业继续破产”可知迫于经济危机的压力胡佛政府在坚持自由放任经济原则的前提下通过政治手段对国家经济进行了有限干预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立法的相关信息排除BC项说法绝对排除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故选A7.“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得的或占领的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该公告发表的地点是下图中的()A. ①B. ②C. ③D. ④【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夺得的或占领的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是《开罗宣言》的内容位于②处故B正确A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8.罗斯福是在设法医治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通过护理使它恢复健康只是因为常规疗法再也不能奏效他才试用了试验性疗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罗斯福最终根除了“暂时疾病”B. “疾病”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产销矛盾C. “试验性疗法”借鉴了苏联的经验D. “试验性疗法”就是实行计划经济【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可知罗斯福新政并不能根除经济危机排除A罗斯福新政要医治的疾病是经济危机其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排除B罗斯福新政采用的试验性疗法实际上借鉴了苏联计划经济的经验特征 C正确罗斯福新政没有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只是借鉴了一些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排除D故选C9.《全球文明史》记述“大萧条起因于欧洲和美国工业经济的新问题世界其他地区长期以来的衰弱也是原因之一”材料中的“新问题”是指()A. “垄断”加剧了无序竞争B. 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恶性发展C. 国家干预经济造成“滞胀”D. 殖民体系内部的各种矛盾激化【答案】B【解析】1929~1933年爆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称“大萧条”“大危机” “起因于欧洲和美国工业经济的新问题”即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是欧洲和美国工业经济的新问题根据已学知识可知“新问题”是指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影响故B正确“垄断”、殖民体系材料未体现故AD错误当时美国奉行自由放任政策故C错误故选B10.1941年春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威胁美国总统罗斯福认为美国急需补充兵力有相当数量的青年前来应征但陆军医疗队却以身体素质问题为理由拒绝了近半数召集来的应征青年这反映出()A. 美国军队拒绝介入战争B. 医疗科技取得重大进展C. 分权制衡导致效率低下D. 大萧条的后续影响深远【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1929—1933年的经济大萧条也称为经济危机是空前严重的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生产值都大幅度下降比如美国直接下降了50% 失业人口超过了1500万这也是在1941年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有相当数量的青年前来应征但近半数应征青年被拒的原因经济危机导致失业人口过多即大萧条的后续影响深远故D项正确“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威胁美国总统罗斯福认为美国急需补充兵力”体现了美国面对二战的威胁而增兵没有体现美国军队拒绝介入战争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了经济危机导致失业人口过多而大量青年征兵被拒的现象没有涉及到医疗科技进展的问题故B项错误材料中近半数召集来的应征青年被拒的原因是大萧条的深远影响与分权制衡无关故C 项错误故选D11.以下第二次世界大战相关的重要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②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③德国闪击波兰④美英苏中签署《联合国家宣言》A. ③②④①B. ②③①④C. ③①④②D. ②①④③【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1941年12月7日日本航空母舰特混舰队用舰载机对美国太平洋舰队基地珍珠港发动突然袭击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是在1931年9月18日德国闪击波兰是在1939年9月1日英美苏中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是在1942年元旦综上所述按历史事件发生的前后顺序排应是②③①④ B项正确其余选项排列均与题意不符排除A、C、D项故选B12.1933年5月罗斯福促使国会通过《联邦紧急救济法》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到1935年政府共花费30亿美元用于直接救济这反映出罗斯福()A. 救济工作效果显著B. 推行以工代赈政策C. 重视社会秩序稳定D. 强调解决失业问题【答案】C【解析】材料只涉及罗斯福新政时期政府的救济措施不涉及救济工作的效果 A项错误以工代赈政策是一种间接救济不是直接救济 B项错误政府救济使陷人困境的公民有基本生活权利有利于防止社会的两极分化导致的社会矛盾的激化有利于社会稳定 C项正确直接救济无法提供就业机会对解决失业问题意义不大 D项错误故选C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15分共计75分)13.(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也被称为“女性战争”的原因13.(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女性产生的影响【答案】原因“二战”是人类社会的反法西斯战争女性也受到了战争的伤害女性直接参与军事战斗参战国女性参与了与战争有关的各项工作支持了战争【解析】本小问的原因依据材料“当成千上万的英国和美国女性加入到武装部队或者投身于军事工业时战争以多种方式对全世界的女性产生了影响一些国家包括英国和美国禁止女性从事战斗或搬运武器但是苏联和中国的妇女拿起了武器许多女子抵抗组织也拿起了武器”、“当丈夫被杀死或者出去参战而被捕成为战俘或者在劳动集中营中日益变得憔悴时被迫充当一家之主的妇女也变得自立并赢得了信心”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解答即可【答案】影响战争给女性心理和家庭造成了巨大伤害促使女性变得独立自信提高了女性的社会经济地位为战后女性争取与男性平等权利和地位奠定了基础【解析】本小问的影响依据材料“当丈夫被杀死或者出去参战而被捕成为战俘或者在劳动集中营中日益变得憔悴时被迫充当一家之主的妇女也变得自立并赢得了信心这是她们以前没有的”、“女性为自己创造了很多机会在英国约有50万美国约有35万女子参军她们驾驶着飞机阻止纳粹飞机上天驾驶救护车或者运输车以及在田间劳作生产粮食” 结合所学可知影响是战争给女性心理和家庭造成了巨大伤害促使女性变得独立自信提高了女性的社会经济地位为战后女性争取与男性平等权利和地位奠定了基础14.(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人与自然和谐思想产生的渊源和特点14.(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以来推动西方国家环境得以较好解决的因素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我们从中应得到的启示【答案】(1)渊源图腾崇拜传统农耕文化的出现百家争鸣思想特点历史悠久与传统农业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强调人对自然的适应【解析】(1)第一小问渊源根据材料一“在谈论古代中国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时我们可以追溯到远古的图腾崇拜”得出图腾崇拜根据材料一“在人类进入农耕文化后二十四节气告诉我们古人对自然的态度是认识自然然后去顺应自然”得出传统农耕文化的出现根据材料一“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荀子也曾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得出百家争鸣思想第二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一“在谈论古代中国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时我们可以追溯到远古的图腾崇拜”得出历史悠久根据材料一“在人类进入农耕文化后二十四节气告诉我们古人对自然的态度是认识自然然后去顺应自然”得出与传统农业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根据材料一“荀子也曾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得出强调人对自然的适应【答案】(2)因素国家通过立法改善环境西方各国政府主导力量的加强民间环保运动的推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尤其是环境科技的发展人们环保意识增强等启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注重对环境和资源保护加强政府立法和政策支持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和约束【解析】(2)第一小问因素根据材料二“19世纪以来针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西方国家陆续颁布了一些防治大气、水、农药等污染的法规”得出国家通过立法改善环境根据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后西方国家相继成立环境保护专门机构并通过征收排污费解决环境污染的治理费用问题”得出西方各国政府主导力量的加强根据材料二“1970年4月由美国一些环境保护工作者和社会名流发起的一场声势空前的‘地球日’运动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规模宏大的群众性环保运动”得出民间环保运动的推动根据材料二“同时 70~80年代在环境科学的研究过程中西方国家从理论上或实践上都摸清了主要污染物质的污染规律”得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尤其是环境科技的发展结合所学得出人们环保意识增强第二小问启示根据材料一“荀子也曾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得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根据材料二“1970年4月由美国一些环境保护工作者和社会名流发起的一场声势空前的‘地球日’运动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规模宏大的群众性环保运动”得出注重对环境和资源保护根据材料二“19世纪以来针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西方国家陆续颁布了一些防治大气、水、农药等污染的法规”得出加强政府立法和政策支持结合所学公民环保意识的树立和公民道德建设十分重要得出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和约束15.(1)比较两份目录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中一处不同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所指出的不同之处明确清楚原因可从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观点正确合理充分)15.(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15.(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二人科技成果命运不同的原因【答案】(1)不同之处世界近代史开端不同目录A以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开端目录B以16世纪的世界为开端原因分析从教材出版时代角度分析目录A编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中国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历史研究和教学重视革命和阶级斗争的历史主导作用这种对世界近代史开端的认识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特征目录B编于改革开放之后思想领域拨乱反正与外部世界的交流增多历史研究的视野更加开阔从更宏观的角度认识世界近代史开端目录B反映了21世纪初中国史学界的认识水平【解析】(1)易错在不能正确把握对世界近代历史分期的原因需注意区别两套教材编辑的时间然后再结合中囯社会发展的特点进行认识【答案】(2)特点(宋应星)传统科技的集大成多总结少创造(牛顿)长期试验基础上的理性探讨突破性的科学成果背景(宋应星)中国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发达科举失利后的发愤之作(牛顿)科学冲击了中世纪神学的束缚近代科学研究方法形成长期从事科学研究【解析】(2)第一小问“特点”易错在归纳不全需结合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与近代西方的科技成就从经验性、实践性、理论性、突破性等方面进行归纳第小问“背景”易错在不能正确归纳导致中西方科技特点的原因需结合这一时期东西方社会发展的阶段特征进行分析【答案】(3)(宋应星)士大夫热衷于科举功名、轻视农业手工业活动生产方式没有质的变化文化专制(牛顿)重视科学的社会氛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提供了认识世界的新方法【解析】(3)易错在对东西方科技历史命运不同的原因归纳不全需联系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东西方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发展的阶段特征进行分析概括16.民族主义一直被历史学家称之为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理性的对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积极的正面作用即等同于爱国主义另一方面非理性的对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起消极的负面作用即等同于种族主义乃至恐怖主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8世纪开始德国人逐渐形成清晰的民族意识 19世纪的诗人阿伦特这样表达德意志民族的情感“什么是德国人的祖国?……德意志人的语言在哪里响起哪里就应当是德意志的土地……勇敢的德国人你就把那里称作你的国家!”拿破仑的入侵给德国带来自由民主和民族国家的观念的同时也激起了德国人对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渴望普法战争后德国的中小学校和大学一直在庆祝色当的胜利当德国工人在一起喝啤酒时最喜欢的歌曲不是国际歌而是一曲曲战歌 1891年成立的日耳曼总同盟提出了复苏民族意识、为维护民族特性而斗争和支持政府在欧洲和海外进行强有力的海外政策的纲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人们像庆祝节日一样走向街头欢呼“战争战争大家都是一家人”(一战结束后)德国军国主义分子并不承认自己是战争失败者不甘心受到凡尔赛体系的制裁德国社会上下充满对战胜国的不满情绪和仇恨心理很多德国人相信他们的苦难是《凡尔赛和约》、犹太人和布尔什维克造成的 1933年纳粹上台后德国民众中便流行起这样的观点“人们越来越有信心和信念在这个政府的领导下和德国一起发展向前”二战后的纽伦堡审判教育和震撼了德国人 60年代以后纳粹历史几乎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西德中小学全面推行二战历史教育教科书以大量的原始资料和图片让学生看清纳粹政权的本质明确把20世纪德国的民主与独裁历史作为历史课重要考察内容对法西斯的反省是德国文学主流话语揭露法西斯罪行是作家创作的主要题材 1970年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在波兰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跪下向世界表达德国真诚的致歉和对二战的忏悔——摘自《试论法国和德意志民族主义的形成》《一本书读懂德国史》等根据材料谈谈你对民族主义是一把“双刃剑”的理解【答案】18世纪以来德意志民族形成要求民族独立国家统一的民族意识高涨民族主义促进了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德国统一德国迅速成为欧洲强国统一后的德国对外侵略扩张的狭隘民族主义意识高涨促使德国走向军国主义道路最终导致了一战的爆发德国战败一战结束后德国社会民族复仇主义思想、种族主义、反共思想高涨德国走向了全面法西斯主义的道路成为二战的罪魁祸首给德国和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二战后德国接受历史教训全面反思纳粹历史反省战争罪行进行和平主义教育德国走向了正常发展的道路重新成为世界强国因此民族主义具有双重性积极的民族主义促进了德国的统一、发展狭隘的民族主义使德国走向战争和毁灭政府应当积极推进和平、民主、进步的民族主义坚决反对狭隘、落后、反动的民族主义【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根据材料内容并结合德国统一、走向军国主义道路、一战爆发和失败、走向全面法西斯道路、二战失败、忏悔反思、重回正常发展的道路等史实进行概括注意条理清晰最终总结民族主义具有双重性积极的民族主义促进了德国的统一、发展狭隘的民族主义使德国走向战争和毁灭政府应当积极推进和平、民主、进步的民族主义坚决反对狭隘、落后、反动的民族主义17.(1)199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________周年17.(2)举例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主要大国怎样“屡屡坐失良机” 自食其果的?17.(3)历史如何表明了江泽民主席总结的这一重要经验?【答案】(1)50【解析】【答案】(2)坐失良机“慕尼黑阴谋” 美国的孤立主义和“中立”政策《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九一八事变后国际联盟未对日本侵华实施制裁静坐战争自食其果法国溃败不列颠之战德国突袭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解析】【答案】(3)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英美发表《大西洋宪章》《联合国家宣言》签署等联合反击四次会议(德黑兰会议、开罗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诺曼底登陆和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苏联对日作战等【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下图为 1941~1945年的欧洲和北非战场示意图(局部)宣告北非战事顺利结束的战役发生在()A. ①B. ②C. ③D. ④【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1941—1945年的欧洲和北非战场示意图(局部)”结合所学可知①为阿拉曼战役发生地②为西西里岛登陆战发生地③为突尼斯战役发生地④为北非登陆战的地点 1943年盟军在突尼斯战役中获胜标志北非战事结束故C正确ABD与题意不符排除故选C2.20世纪30年代为资本主义应对经济危机提供了一条非法西斯式道路的国家是A. 美国B. 德国C. 日本D. 意大利【答案】A【解析】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开辟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缓解了经济危机为资本主义应对经济危机提供了一条非法西斯式道路 A正确德国、日本以及意大利走上了法西斯道路排除B、C、D.3.这是一次历史性的聚会会后第二战场的开辟加速了德国法西斯主义的灭亡同时也是人类打破划地为牢的陋习、消除意识形态差距、共同承担起道义和责任的先例这一“历史性的聚会”是()A. 德黑兰会议B. 开罗会议C. 波茨坦会议D. 雅尔塔会议【答案】A【解析】德黑兰会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次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会议它协调了同盟国反对共同敌人的军事部署商定了联合打击纳粹德国的作战计划为欧洲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故选A4.二战期间的一份文件强调“他们……不寻求任何领土的或其他方面的扩张不希望看见任何与有关人民自由表达的意志不相符合的领土变更……”有关这一文件的说法正确的是()A. 其背景是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已对全人类的安全构成威胁B. 中国人民坚持抗战、收复领土的神圣权利得到国际公认C. 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D. 表达了反对战争、反对殖民扩张的决心【答案】A【解析】A.材料反映的是《大西洋宪章》的内容是建立在法西斯国家侵略扩张的背景之下英国和美国为谋求人类的和平而做出的宣言B.中国人民坚持抗战、收复领土的神圣权利得到国际公认应该是在开罗会议上C.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是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D.表达了反对战争、反对殖民扩张的决心与材料内容没有关系故选A5.1934年美国《互惠贸易协定法》允许总统对凡是同意对美国降低关税的国家降低关税但最多只能削减50% 到1962年美国《贸易扩展法》允许总统对美国与欧共体之间的产品出口有权削减100%的关税而且总统也有权取消现行税率为5%或不到5%的产品的关税这一变化()A. 导致经济危机开始向世界范围扩展B. 推动以美元为中心货币体系的形成C. 表明政府放弃了对国家经济的干预D. 客观上有利于世界贸易自由化进程【答案】D【解析】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二战后美国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1934年美国《互惠贸易协定法》允许总统对凡是同意对美国降低关税的国家降低关税”可知这体现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1934年美国《互惠贸易协定法》允许总统对凡是同意对美国降低关税的国家降低关税……而且总统也有权取消现行税率为5%或不到5%的产品的关税”可知国家之间互相降低关税实行贸易自由有利于商品市场的扩大客观上有利于世界贸易自由化进程故D项正确故选D6.抗日战争胜利的标志是()A.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B. 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C. 苏联出兵中国东北D. 美国向广岛、长崎投掷两枚原子弹【答案】B【解析】略7.苏德战争与太平洋战争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不断扩大苏德战争与太平洋战争爆发的相同点是()A. 都是法西斯军队实施的突然袭击B. 都是绥靖政策的必然结果C. 都有利于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D. 直接决定法西斯轴心国的失败命运【答案】A【解析】8.20世纪30年代初的美国人们将流浪者的窝棚叫“胡佛小屋” 这些小屋聚集的地区叫“胡佛村” 裹身取暖的报纸叫“胡佛毯” 对这一现象分析正确的是()A. 胡佛总统的经历与此有关B. 人们对胡佛政府反危机措施失败的发泄C. 人们对胡佛总统任职时福利政策的赞颂D. 人们以此纪念胡佛总统【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20世纪30年代初的美国人们将流浪者的窝棚叫‘胡佛小屋’ 这些小屋聚集的地区叫‘胡佛村’ 裹身取暖的报纸叫‘胡佛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反映了人们讽刺胡佛政府反危机措施的失败故B正确 C项错误A项“胡佛总统的经历与此有关”不符历史事实排除人们不是以此纪念胡佛总统而是反映了人们讽刺胡佛政府反危机措施的失败 D项排除故选B9.如图为二战期间波兰的形势图对图中①这条界线的形成有关联的是()A. 《布列斯特和约》B. 《凡尔赛和约》C. 《洛迦诺公约》D.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答案】D【解析】界线① 德国准备发动侵略战争苏联自保苏德签订了秘密协定分割波兰即《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D项正确故选D10.之所以说西班牙内战在某种程度上是一场“二战的彩排”是因为()A. 西班牙战争加速了二战的爆发B. 德意的公开干涉使西班牙内战演变成反法西斯民族解放战争C. 西班牙战争充分反映了当时各主要国际势力之间的矛盾和斗争D. 国际纵队的参与使西班牙内战演变为一场国际冲突【答案】C【解析】A.西班牙内战没有加速二战的爆发B.所谓二战的彩排甚至有很多国际力量参与到西班牙内战之中不光是得以公开干涉还包括苏联英美等国的态度C.西班牙内战当时充斥了各种国际力量的斗争体现了二战之前国际力量斗争的特点所以被称为是二战的彩排D.国际纵队主要是从共产主义力量来分析体现不出更多的国际力量的参与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11.(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美、苏两国出现住房危机的背景并概括两国解决住房问题的共同之处11.(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苏两国住房政策实施效果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答案】(1)背景苏联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过快城镇人口急剧增加美国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胡佛自由放任政策失灵破产和失业问题严重共同之处国家高度重视立法保障采取多种渠道和途径主要面向普通民众【解析】(1)第一小问背景依据材料一“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并结合所学从斯大林模式推动工业化进程角度回答美国的背景依据材料二“美国克服经济危机、解决社会中相对贫困问题、缓解社会矛盾的一项重要对策”从经济危机爆发角度回答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中心信息从立法、国家重视、普及民众等角度思考回答【答案】(2)差异苏联一直无法完成住房建设计划美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原因苏联原有经济水平相对落后解决住房问题是为发展工业化服务资金投入严重不足采用计划经济体制重积累轻消费缺乏可持续性美国经济基础雄厚将解决住房问题与建立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相结合采用市场经济体制运用信贷等手段将短期救济与长期计划相结合具有可持续性【解析】(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国家毎年制定的住房建設计划一直都无法按计划完成”归纳苏联结果依据材料二表格可知美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第二小问依据所学从苏联工业化特点以及经济模式思考回答美国原因结合所学从经济基础、市场经济体制依据政策制定持续性等角度思考回答12.(1)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概括远东集体安全体系难以建立的原因12.(2)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初期英美的对日政策及其影响【答案】(1)原因英美对日本形式的误判和战略短视英美企图祸水东引日本以反苏反共分化国际力量【解析】(1)根据材料“九一八事变时期英国政府在分析日本动向时认为日本军方不可能控制政府日本最终会清除好战的将军们转向自由派官员从而放弃侵略中国的政策”、“日本对满洲控制的扩大比不可避免的另一种结果——苏维埃影响的扩大对英帝国的危害要小”、“英美都未能从战略的高度来认识中国抗战的地位问题”进行归纳即可【答案】(2)政策姑息纵容影响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最终引发了珍珠港事件使二战规模达到世界规模【解析】(2)结合上述分析可知英美对日本的态度是姑息纵容最终使二战规模不断扩大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13.(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署的历史背景13.(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署的影响【答案】(1)背景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缔结军事同盟加紧对外扩张英法等国推行绥靖政策加深了与苏联的矛盾德国为了避免东西两线作战急于和苏联谈判苏联为了自身利益意欲把法西斯的祸水西引【解析】(1)依据“德意两个法西斯国家已结成了同盟战争已迫在眉睫”“苏联与英法的结盟谈判又陷入僵局”“如何避免东西两线作战已成为德国的战略目标”“苏联为了自身安全与纳粹德国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可概括得出背景【答案】(2)影响加速了德意日法西斯扩张的进程造成二战初期反法西斯战争的失利增强了英苏之间的不信任感不利于构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苏联赢得了备战的时间苏联避战自保的做法助长了法西斯侵略的气焰苏联借助条约加紧向西扩张领土损害了弱小国家的利益【解析】(2)依据“苏联以保卫‘西部边界安全’为目的在东欧建立了战争防备缓冲带”“苏联向德国输出了大批粮食、石油等战略物资”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14.(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农业调整法》颁布主要解决的问题14.(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农业调整法》的实质和历史意义【答案】(1)解决的主要问题美国经济危机期间出现的农产品积累农业结构的调整稳定农产品价格和救济农民等问题【解析】(1)根据材料“农业调整局下令铲除1000万亩棉花并屠宰超过600万头猪在数百万人还在饱受缺衣少食的经济危机时期这种行为显然是不道德的”“小土地租用者和小佃农则遭遇了灭顶之灾”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经济危机期间出现农产品积累农业结构的调整稳定农产品价格和救济农民等问题【答案】(2)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维护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历史意义稳定了农业市场缓解了经济危机对农业的冲击确立了国家对经济干预的新模式【解析】(2)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其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维护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历史意义为稳定了农业市场缓解了经济危机对农业的冲击确立了国家对经济干预的新模式。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7小题,每题3分,共计51分)1.华盛顿作为美国的政治中心,是世界重要的城市。
下列内容所涉及的文件签订于华盛顿的有()①意大利主力舰吨位为17.5万吨②签字国用全部力量反对轴心国③集体安全原则的确立④表示了两国反对纳粹暴政、重建世界和平的决心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是华顿会议上签署的《五国条约》,②是二战期间签订的《联合国家宣言》,均签署于华盛顿,故A正确。
③是巴黎和会的内容,是在巴黎;④是《大西洋宪章》的内容,是在纽芬兰发表的。
所以,③④不是签订于华盛顿,故排除B、C、D。
2.为了整顿工业,罗斯福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要求各大资本家遵循公平竞争的原则,对企业生产规模、商品价格以及销量范围做出了规定,该措施表明罗斯福政府()A. 完全放弃了自由放任政策B. 用扩大生产方式刺激消费C. 与企业的关系发生了改变D. 由市场经济转向计划经济【答案】C【解析】“要求各大资本家遵循公平竞争的原则,对企业生产规模、商品价格以及销量范围做出了规定”体现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与企业的关系发生了改变,故C正确;A太过绝对且与史实不符,排除;美国经济危机是由于生产过剩,所以不应当扩大生产方式,故B错误;美国并未实行计划经济,只是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故D错误。
故选C。
3.1936年9月,英、法、美发表联合声明,提出要构建三国货币之间的持久平衡。
同年10月,三国又签订了相互之间黄金自由兑换的《三国黄金协定》。
这些举措反映了英、法、美三国()A. 构建争夺世界市场的同盟B. 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C. 重建世界经济秩序的努力D. 形成反法西斯的区域集团【答案】C【解析】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三国并没有构建同盟。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3专题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民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6小题,每题3分,共计48分)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使德军陷人苏军和英美联军夹击中的军事行动是()A. 西西里岛登陆B. 诺曼底登陆C. 斯大林格勒战役D. 阿拉曼战役【答案】B【解析】2.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苏美领导人曾分别谈到“英国雄狮一吼而天下震撼一切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如今,英国已经吓不倒任何国家。
”导致英国从“震撼一切”到“吓不倒任何国家”的主要原因是()A. 战后经济遭到削弱B. 战后国际地位下降C. 战后殖民地的丧失D. 战后联合国成立【答案】A【解析】二战后,西欧各国普遍衰落,导致英国从“震撼一切”到“吓不倒任何国家”的主要原因是战后经济实力的衰落,综合国力的下降.故选A.3.“捷克斯洛伐克政府自本条约签字之日起四个星期内将从其军队中解除任何希望解除的苏台德地区德意志族人的职务,并且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将在同时期内释放因政治罪行而在服徒刑的犯人”。
材料中的“本条约”是()A. 《凡尔赛和约》B. 《慕尼黑协定》C. 《九国公约》D. 《限制海军军备条约》【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1938年,英(张伯伦)、法(达拉第)、德(希特勒)、意(墨索里尼)在慕尼黑开会,签订《慕尼黑协定》,在没有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在场的情况下,强行把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历史上把这次会议成为“慕尼黑阴谋”,故选B项;《凡尔赛和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胜国对战败国(德国)的处置,不符合“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区”等信息,排除A项;《九国公约》涉及的是中国利益,不符合“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区”等信息,排除C项;《限制海军军备条约》涉及的是美英法意日五国海军军备状况,不符合“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区”等信息,排除D项。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3专题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民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如图为二战期间波兰的形势图对图中①这条界线的形成有关联的是()A. 《布列斯特和约》B. 《凡尔赛和约》C. 《洛迦诺公约》D.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答案】D【解析】界线① 德国准备发动侵略战争苏联自保苏德签订了秘密协定分割波兰即《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D项正确故选D2.联合国在促进世界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决定组建联合国是在()A. 巴黎和会上B. 华盛顿会议上C. 雅尔塔会议上D. 慕尼黑会议上【答案】C【解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 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在苏联的雅尔塔召开会议在会议上决定成立联合国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 C项符合题意 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3.二战后苏联电影工作者通过自身对参与战争的感受及对现实生活的体验深刻地意识到“孤儿和寡母的眼泪没有干” 认为呼吁和平、谴责战争应该成为自己自觉的责任于是开始打破桎梏从新的角度切入战争这说明苏联电影()A. 体现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B. 秉承了英雄主义的创作风格C. 开始反思战争带来的灾难与创伤D. 以苏联卫国战争为主要题材【答案】C【解析】由材料信息“深刻地意识到‘孤儿和寡母的眼泪没有干’”“呼吁和平、谴责战争”“开始打破桎梏从新的角度切入战争”可知苏联电影工作者试图全面而真实地揭露战争给普通百姓带来的身体和心灵的创伤改变颂扬战争的英雄主义开始反思战争故C 项正确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提出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 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强调的是英雄主义让位于人道主义关注点开始由英雄人物转向遭受战争摧残的个体故B项错误D项根据材料无法得出排除故选C4.“英国不想为捷克斯洛伐克牺牲一兵一卒英国同意任何合理的解决办法只要不用武力”下列哪一事件体现了这一主张()A. 《凡尔赛和约》的签订B. 《慕尼黑协定》的签订C. 《大西洋宪章》的发布D. 《联合国家宣言》签署【答案】B【解析】材料中“只要不用武力”体现出英国的绥靖政策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938年英法与德意所签订的《慕尼黑协定》中把苏台德等地区割让给德国这是绥靖政策的体现故选B项《凡尔赛和约》是一战后战胜国强加给德国的十分苛刻的合约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大西洋宪章》表示了两国反对纳粹暴政、重建世界和平的决心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B5.在苏德战争关键时刻的一场战役中斯大林发表讲话“今天是我们在严重条件下来庆祝十月革命24周年…...我们暂时失去了一些区域敌人已经进犯到门前”随后战场形势迫使德军进攻重点转向南方这次战役是()A. 莫斯科战役B. 库尔斯克战役C. 斯大林格勒战役D. 列宁格勒战役【答案】A【解析】从题干中“庆祝十月革命24周年”可知时间是1941年莫斯科战役发生在1941年10月~1942年1月期间它打破了德国不可战胜的神话故A项正确库尔斯克战役发生于1943年与题干时间不符应排除B项斯大林格勒战役发生于1942~1943年与题干时间不符应排除C项列宁格勒战役发生于1941~1944年把德军拖住在苏联的西北战场与题干“迫使德军进攻重点转向南方”不符故D项错误故选A6.西班牙内战演变成民族革命战争的主要原因是()A. 法西斯军官发动叛乱B. 西班牙建立法西斯独裁政权C. 德、意法西斯大力援助西班牙叛军D. 德、意法西斯派兵公开进行武装干涉【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民族革命战争”是反抗外来侵略势力的战争所以德、意法西斯派兵公开进行武装干涉是西班牙内战演变成民族革命战争的主要原因故D正确A、B两项只能表明其“内战”性质 C项未能改变其内战性质均排除7.1942年元旦26国代表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在宣言签字前确定了美、英、苏、中在前其他国家按字母顺序排列的原则这一原则意味着()A. 承认四大国在反法西斯联盟中的特殊作用B. 这个联盟实际上被四大国所控制C. 四大国在所有问题上均达成了共识D.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答案】A【解析】依据题干材料可知美、英、苏、中在宣言中签字排序的特殊性反映了其他各国承认四大国在反法西斯联盟中的作用故A项正确B项不符合史实应排除C项中的“所有问题上均达成了共识”说法不符合史实应排除D项不是题干材料的主旨应排除故选A8.下图是二战时期的一幅英国漫画该作品表明()A. 德军“海狮计划”彻底破产B. 北非德意军队陷入两线夹击C. 英军扭转了北非战场的形势D. 北非战场的战事已胜利结束【答案】C【解析】从材料漫画和所学知识可知在阿拉曼战役中英国空军对德、意军队猛烈攻击取得了阿拉曼战役的胜利扭转了北非战场的形势故C项正确“海狮计划”是1940年德国对英国的作战计划排除A项B、D两项都是发生在阿拉曼战役之后的战事状况排除故选C9.1930年中期德国不断破坏“凡尔赛和约”的规定恢复和发展军事力量其突出表现为()A. 发动对波兰的战争B. 颁布18-45岁男子均需服义务兵役的法律C. 把德国海军兵员保持在1-5万人D. 交付部分战争赔偿后拒绝再交【答案】B【解析】A.凡尔赛合约并没有规定德国不允许进入波兰B.凡尔赛和约规定了德国废除义务兵役制而希特勒上台以后实行义务兵役制是对这一合约的直接破坏C.把德国海军兵员保持在1到5万人与凡尔赛和约没有直接冲突D.拒绝交付战争赔款不是为了发展军事实力10.1939年1月在一场以“如果德苏之间开战你希望哪一方获胜”为题作的调查中被问的美国民众之中有83%希望苏联获胜支持德国者只有17% 下列关于出现这样一个结果的原因的说法不准确的应该是()①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感染美国人民②资本主义经济大萧条与世界局势的日益紧张③罗斯福新政需要开拓苏联市场推动经济复苏④美德两国在国家利益与意识形态上差别巨大A. 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答案】C【解析】材料统计的是1939年美国民众对即将发生的苏德战争的态度与苏联经济成就无关罗斯福新政基本结束与美国重视苏联市场的作用无关并且民意不能直接说明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差别说法①③④错误故C项符合题意从1939年美国民意调查中民众倾向支持苏联结合所学可知由于法西斯的扩张和世界局势的紧张美国民众对因为大危机走上极端独裁和恐怖的德国法西斯并不认同说法②正确不符合题意与②组合的选项A、B、D项均排除故选C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11.(1)依据材料一指出该协定的名称及其体现的英法两国的外交政策结合相关史事从主观目的和客观效果的角度简评该政策11.(2)概括材料二中欧洲各国处理国家关系的策略变化并简述这一变化给成员国带来的政治收益【答案】(1)慕尼黑协定绥靖政策主观目的避战自保客观效果加速战争爆发法国被迫投降、英国损失惨重【解析】(1)从材料一的时间“1938年”和材料信息可以看出是慕尼黑协定的内容联系所学可知慕尼黑协定体现的英法两国的外交政策是绥靖政策两国推行这一政策的主观目的是避战自保从客观效果上来看加速了战争爆发法国被迫投降、英国损失惨重【答案】(2)由结盟对抗转变为建立经济共同体推动了法国和联邦德国的和解加强了成员国之间的政治联系为欧洲统一奠定了较好的政治基础【解析】(2)解答首先要理解“两个不同时期欧洲各国关系图示”的信息要联系所学认识到图一反映的是一战爆发前形成的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据此确定此时的特点是结盟对抗联系所学认识到图二反映的是二战后西欧国家走向联合组成欧洲煤钢共同体然后再根据题干的要求来回答材料二图示①为一战前欧洲国家的结盟对抗②为二战后西欧建立经济共同体联系所学可知这一变化给成员国带来的政治收益是推动了法国和联邦德国的和解加强了成员国之间的政治联系为欧洲统一奠定了较好的政治基础12.(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取得中途岛战役胜利的原因12.(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取得中途岛战役胜利的影响【答案】(1)原因强大的工业和军事实力先进的情报译码技术充分的战役准备正确的战术正义的反法西斯战争【解析】(1)本问的原因依据材料“美国有着远超日本的强大工业产能”“美军已得到了一份详细的日军主战意图的报告”“攻击中途岛的日军航母编队遭到严阵以待的美军俯冲轰炸机的轮番轰炸”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概括得出强大的工业和军事实力先进的情报译码技术充分的战役准备正确的战术正义的反法西斯战争【答案】(2)影响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日军失去了太平洋战场的优势加速了日本走向败亡美国从此走向战略反攻鼓舞了反法西斯战争的世界各国人民【解析】(2)本问的影响依据材料“中途岛战役让日本丧失了开战初期的航母优势而这种丧失是不可逆的”并结合所学可知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日军失去了太平洋战场的优势加速了日本走向败亡美国从此走向战略反攻鼓舞了反法西斯战争的世界各国人民13.(1)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概括远东集体安全体系难以建立的原因13.(2)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初期英美的对日政策及其影响【答案】(1)原因英美对日本形式的误判和战略短视英美企图祸水东引日本以反苏反共分化国际力量【解析】(1)根据材料“九一八事变时期英国政府在分析日本动向时认为日本军方不可能控制政府日本最终会清除好战的将军们转向自由派官员从而放弃侵略中国的政策”、“日本对满洲控制的扩大比不可避免的另一种结果——苏维埃影响的扩大对英帝国的危害要小”、“英美都未能从战略的高度来认识中国抗战的地位问题”进行归纳即可【答案】(2)政策姑息纵容影响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最终引发了珍珠港事件使二战规模达到世界规模【解析】(2)结合上述分析可知英美对日本的态度是姑息纵容最终使二战规模不断扩大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14.(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美盟军实施代号“霸王行动”的原因14.(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诺曼底登陆战役的作用【答案】(1)原因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苏德战场形势严峻苏联的强烈要求反法西斯同盟召开重要国际会议达成共识北非战场的胜利法西斯同盟瓦解【解析】(1)根据材料“斯大林就向丘吉尔提出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对德国实施战略夹击的要求”“苏德战形势非常严峻”可以看出苏联战场形势严峻强烈要求开辟第二战场再结合所学知识此时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已经形成反法西斯同盟国家召开了一系列会议准备对德进攻等角度回答【答案】(2)影响开辟了盟军在欧洲大陆的第二战场对德国进行了战略夹击使德国陷入两线作战绝境减轻了苏军的压力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局势加速了法西斯德国的灭亡加快了“二战”胜利的步伐【解析】(2)根据材料“开辟第二战场……都起了重要作用”分析可以得出第二战场的开辟使德国陷入了两线作战的绝境从而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和二战的胜利还可以从苏联角度去回答。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6小题每题3分共计48分)1.20世纪30年代美国总统罗斯福企图把福利国家政策硬加在资本主义的基础上以此来建立一个比以前更为公正的社会为此罗斯福新政时期某种程度上改变了美国固有的权力结构美国“固有权力结构”改变的结果是()A. 总统行政权力得到了加强B. 政府的行政职能被严重削弱C. “三权鼎立”格局得到强化D. 总统成为经济政策的决定者【答案】A【解析】据材料“美国总统罗斯福企图把福利国家政策硬加在资本主义的基础上……为此罗斯福新政时期某种程度上改变了美国固有的权力结构”可以推断出总统行政权力加强 A正确据材料可知新政时期以总统为代表的政府的行政职能不是被削弱而是加强 B错误据材料分析没有涉及“三权鼎立”格局 C错误据材料没有反映总统成为经济政策的决定者只是某种程度上改变了美国固有的权力结构 D错误故选A2.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几乎所有行业都低迷但好莱坞的电影却乘势腾飞热闹的歌舞片大行其道给观众带来欢乐和希望出现一批家喻户晓的明星这一现象体现了()A. 民众购买力提高B. 政府注重扶持娱乐业C. 经济的快速发展D. 民众逃避现实的心态【答案】D【解析】3.抗日战争胜利的标志是()A.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B. 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C. 苏联出兵中国东北D. 美国向广岛、长崎投掷两枚原子弹【答案】B【解析】略4.徐中约的《中国近代史》记载“一九四三年一月十一日中美、中英新约签字一百年来的不平等条约正式终止治外法权、租界、内河航行权、军舰驶入中国领海权、…北平使馆区及北平至海口交通线外围驻兵权一一取消”下列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 这些主权最早都是在《南京条约》及附件中丧失的B. 随着不平等条约的废除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C.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在反法西斯战场上所做的贡献D. 该材料的记载反映了近代中国从屈辱到最终独立的历史【答案】C【解析】题干中“治外法权、租界、内河航行权、军舰驶入中国领海权、…北平使馆区及北平至海口交通线外围驻兵权一一取消”可知中国被损害的部分主权被废除主要是中国在反法西斯战场的巨大贡献的结果故C项正确内河航行权是在《天津条约》中丧失的故A项错误新中国成立才结束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B项错误不平等条约的废除不能说明中国最终独立故D项错误5.1979年联邦德国上映了电影《玛丽亚·布劳恩的婚姻》女主角从二战的废墟上爬起来抛弃过去的历史投入到全民性的赚钱行列为了生存变得玩世不恭她心系关押在战俘营的丈夫然而苦心经营的婚姻却被丈夫出卖影片意在()A. 展示冷战局势下人的矛盾心理B. 唤起民众对战争的深层反思C. 唤起人们对于国家统一的意识D. 反映民族分裂对家庭的影响【答案】B【解析】材料中女主角从二战的废墟中爬起来开始赚钱变得玩世不恭关押在战俘营的丈夫却背叛了婚姻说明战争对民众的负面影响不仅包括生命和财产还有更深层次的道德观念影片意在唤起民众对战争的深层反思故B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冷战和民族分裂故排除A、D材料没有提到人们对于国家统一的意识排除C故选B6.某兴趣小组制作了有关“二战”的系列知识卡片其中内容与史实不符的是()A. 二战爆发 1939年B. 转折性战役中途岛战役C. 德黑兰会议决定开辟第二战场D. 二战结束德国投降【答案】D【解析】A项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 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A正确但不符合设问排除B项中途岛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战役也是美国海军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美国海军在此战役中成功击退日本海军对中途岛环礁的攻击日军在海战中大败使美军得到了太平洋战区的主动权因此该战役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 B正确但不符合设问排除C项为尽快打败德日法西斯早日结束战争 1943年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了首次会晤史称“德黑兰会议” 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开辟第二战场问题 C正确但不符合设问排除D项 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代表在密苏里号战列舰的甲板上签署无条件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故D错误故选D7.面对史无前例的危急局面任何人都不可能立刻拿出现成对策罗斯福上台时心中亦没有一幅“新政”的完整蓝图他只是认识到必须改变胡佛政府的“自然调节”放任政策“既没有整顿经济的灵丹妙药也没有什么奇特的计划” 材料意在说明罗斯福()A. 推崇凯恩斯主义B. 面对危机束手无策C. 新政缺乏实用性D. 新政具有应急色彩【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面对史无前例的危急局面任何人都不可能立刻拿出现成对策”“他只是认识到必须改变胡佛政府的‘自然调节’放任政策”和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具有应急解决经济危机的色彩故D项正确凯恩斯主义产生于经济危机期间且材料没有体现罗斯福新政推崇凯恩斯主义排除A罗斯福没有一幅“新政”的完整蓝图不代表面对危机束手无策排除BC项说法错误新政措施具有很强针对性一定程度缓解经济危机排除8.两次世界大战最大的区别在于()A. 规模与影响B. 破坏性与后果C. 爆发的原因D. 大战的性质【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非正义战争而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二者的性质有根本区别故D正确二者爆发的根本原因都是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虽然规模不同但影响、破坏性与后果相似故排除A、B、C9.20世纪40年代美国参加研制原子弹的有一万五千多人维纳与其他一些科学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征在火炮的自动跟踪目标具体问题的研究中共同创立了控制论这门新学科这主要反映出()A. 战争必然催生新学科的兴起B. 战争对科技而言是把双刃剑C. 战争促进了科学研究集体化D. 国家意志决定了科学的未来【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20世纪40年代美国参加研制原子弹的有一万五千多人维纳与其他一些科学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征在火炮的自动跟踪目标具体问题的研究中共同创立了控制论这门新学科”可以看出二战的爆发促进了各国科学研究集体化故C项正确AD两项说法过于绝对化故排除B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故选C10.1929年面对经济危机美国胡佛政府成立“复兴金融公司” 借贷给银行、工业、铁路企业和农场主帮助资本家渡过难关同时政府收购农产品提高农产品市场价格这些措施A. 否定了自由放任经济政策B. 加重了美国的经济危机C. 实践了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D. 体现了国家的干预性【答案】D【解析】材料体现的是在经济大危机的冲击下胡佛政府对经济进行了有限的干预强调的是国家的干预性 D正确胡佛政府并未方式自由主义经济思想 A排除 B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胡佛政府对经济进行的有限干预仍然属于传统的自由放任思想践行凯恩斯主义的说法错误 C排除故选D.11.1956年9月24日毛泽东同参加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代表团谈到中国在抗战中的作用时说过:“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我们是一个支队不是主力军”毛泽东强调A. 国民党军队正面抗战的作用B. 中国抗日战争是全民族抗战C.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大国作用D. 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答案】C【解析】由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我们是一个支队不是主力军” 可以看出毛泽东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是一个支队不是主力军充分肯定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大国主力军的作用故选C项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东方战场主战场 A、B、D项都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故选C12.19世纪中期至二战前英镑拓展到澳大利亚、新西兰、爱尔兰自由邦、塞浦路斯、斐济、牙买加、英属西非、南非等地区并成为了这些地区的主要货币同时也是美国、德国等世界主要国家外汇储备的首选对象主要是因为这一时期()A. 英国是世界上唯一的金融中心B. 世界各国的合作持续加强C. 美德等国实力一直落后于英国D. 英国实体经济的牢固支撑【答案】D【解析】13.1896年一位英国记者发表《德国制造》文章“看看你们的周围……各位的衣服的布料是德国织的……甚至各位喜欢看的报纸的纸张也是同一个地方产的即使烧掉德国制造的包装纸手拿的拨火棍也是“德国制造””材料表明()A. 德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B. 德国成为英国最大贸易伙伴C. 德国经济全面超越英国D. 英国自由主义政策遇到困境【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1896年德国尚未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英国人的生活中有很多德国的物品但是不能说明德国成为英国最大贸易伙伴故B项错误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应排除英国实行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其最初目的是为了扩大产品的出口结果却导致了此时德国物品的大量涌入说明英国自由主义政策遇到困境故D项正确14.当人们质疑罗斯福推出完全不利于经济增长的所得税方案以实施社会保障计划时罗斯福说“这些税从来不是一个经济学问题它们始终都是政治问题”罗斯福这一论断是基于新政()A. 推动了政府机构改革B. 开启资本主义新模式C. 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D. 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答案】D【解析】材料中已经出现“社会保障计划” 而且是“政治问题” 故D项“缓和社会矛盾”正确A项材料没有反映应排除BC两项属于经济方面的内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选D15.在新政过程中罗斯福谈到美国三权分立政体时说:“现如今其中的两匹马在协力前行但第三匹马却拒绝跟进因为最高法院、联邦政府之间的权力平衡已经被彻底打破我的目的就是要恢复这种平衡”从1937年到1941年罗斯福获得了七次大法官任命机会……用大法官的笔奠定了罗斯福新政的宪法基础这表明()A. 罗斯福总统动摇了美国司法独立B. 总统和法官之间存在权力冲突C. 新政推动总统行政权的逐步扩大D. 三权分立政体阻碍新政的施行【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了罗斯福“新政”时期政府与法院的斗争即行政与司法两大权力机构之间相互制衡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三权分立与制衡美国司法并非独立排除A材料主旨不是说明总统和法官之间存在权力冲突排除B由材料“罗斯福获得了七次大法官任命机会大法官的笔奠定了罗斯福新政的宪法基础”可知罗斯福在新政期间通过任命大法官加强了法院在新政中的作用实际上也扩大了总统的行政权故C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三权分立政体阻碍新政的施行排除D故选C16.20世纪初美国大法官频繁受理契约自由和产权的案子来保护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30年代中期最高法院对罗斯福新政立法表现出前后判若两人的立场变化这反映了美国()A. 社会环境影响司法判决B. 司法程序存在严重缺陷C. 立法与行政的权力制衡D. 民主政治逐步发展完善【答案】A【解析】20世纪初面对自由主义盛行法官保护自由资本主义经济大萧条发生面对罗斯福推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法院又表现出前后不同的态度(默认—反对—支持)说明社会、经济发展等环境的变化影响司法判决 A正确BC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A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17.(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政治的变化及原因17.(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中国成为世界大国【答案】变化国际社会主导力量改变原因法西斯国家战败德意日受到严重削弱主要国家地位提高等【解析】【答案】简评中国成为大国是对中国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的贡献的肯定表明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但是中国国力与其他大国差距较大【解析】18.(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优势地位形成的历史条件18.(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洲优势地位丧失的原因【答案】(1)历史条件主观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制确立殖民扩张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形成科技进步思想解放等客观亚非国家逐渐落伍【解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概括欧洲优势地位形成的历史条件主观方面从经济、政治、市场、科技、思想等方面概括客观方面主要是亚非国家逐渐落伍【答案】(2)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破坏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崛起广大第三世界的发展世界多极化发展的趋势等【解析】(2)根据材料“1945年结束的战争是一场全面战争它切断了世界历史欧洲最初挑动暴力后来又承受暴力受到极大的创伤战争从未造成如此惨重的伤亡”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破坏是欧洲优势地位丧失的原因之一根据材料“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崛起表明曾经统治世界的欧洲正在走向没落”可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崛起是欧洲优势地位丧失的另一原因结合所学可知欧洲优势地位的丧失原因还有广大第三世界的发展、世界多极化发展的趋势等19.(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次世界大战后处理不同的原因和主要表现19.(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当今世界没有发生世界大战的主要原因及前景预测【答案】(1)原因对战争的认识不同和战争责任不同表现一战后将战争责任推到德国为首的战败国身上并没有追究个人的战争责任二战后在战败国实行民主化和非军事化追究个人责任对战犯进行审判【解析】(1)根据材料“由于人们对战争的认识不同和战争责任不同”得出处理不同的原因根据材料“把战争责任推到德国为首的战败国身上强迫战败国签订了苛刻的和约对战败国进行掠夺但是并没有追究个人的战争责任”“在战败国实行了民主化和非军事化建立了民主体制而且根据战前的国际条约追究了个人责任对战犯进行了审判”概括主要表现即可【答案】(2)主要原因及前景预测世界格局的改变二战后新兴独立国家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对超级大国是一个牵制和平运动的高涨经过两次世界大战人们对战争深恶痛绝战后和平主义运动持续不断联合国采取维和行动起到了一定积极的作用但某些大国霸权主义恐怖主义仍威胁世界和平要真正实现人类和平的愿望仍然任重道远【解析】(2)主要原因一方面可以从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吸取教训进行分析另一方面可以根据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进行思考以及联合国的作用、和平运动的发展、制止战争的因素等前景预测和平发展是世界主流但霸权主义、恐怖主义、地区动荡仍威胁世界的和平和平愿望任重道远。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2小题,每题3分,共计36分)1.太平洋战场是二战中日本、美国等国家在太平洋地区发生的大规模海战、争夺岛屿战的重要战场,下列关于如图所示地区发生战役描述正确的是()A. ①战役中美军损失的航空母舰超过日本B. ②战役后,太平洋战场出现转折C. ③战役后美军从南面切断日本本土与外界的联系D. ④战役中美军攻占冲绳岛【答案】C【解析】2.美国内战和俄国1861年改革前两国经济发展的共同障碍是()A. 资金不足B. 企业设备陈旧C. 缺乏技术人才D. 缺乏自由劳动力【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美国内战的根本原因就是北方资本主义经济和南方种植园经济的矛盾已无法调和,北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自由的劳动力,而南方的种植园经济采用的是奴隶制,于是产生了矛盾,内战爆发;俄国1861年改革是由于俄国资本主义需要大量自由的劳动力,而俄国当时是农奴制,使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阻碍,因此进行了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所以两者的共同点是缺乏自由劳动力,故D项正确;ABC三项均不是美国内战与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共同点,故ABC排除。
故选D。
3.“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得的或占领的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
”该公告发表的地点是下图中的()A. ①B. ②C. ③D. ④【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夺得的或占领的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是《开罗宣言》的内容,位于②处,故B正确;A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3专题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民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二战后苏联电影工作者通过自身对参与战争的感受及对现实生活的体验深刻地意识到“孤儿和寡母的眼泪没有干” 认为呼吁和平、谴责战争应该成为自己自觉的责任于是开始打破桎梏从新的角度切入战争这说明苏联电影()A. 体现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B. 秉承了英雄主义的创作风格C. 开始反思战争带来的灾难与创伤D. 以苏联卫国战争为主要题材【答案】C【解析】由材料信息“深刻地意识到‘孤儿和寡母的眼泪没有干’”“呼吁和平、谴责战争”“开始打破桎梏从新的角度切入战争”可知苏联电影工作者试图全面而真实地揭露战争给普通百姓带来的身体和心灵的创伤改变颂扬战争的英雄主义开始反思战争故C 项正确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提出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 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强调的是英雄主义让位于人道主义关注点开始由英雄人物转向遭受战争摧残的个体故B项错误D项根据材料无法得出排除故选C2.“每一政府各自保证对与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对力图征服世界的野蛮和残暴的力量从事共同的斗争”这段文字应出自()A. 《大西洋宪章》B. 《联合国家宣言》C. 《开罗宣言》D. 《联合国宪章》【答案】B【解析】A.选项的文件主要是英国和美国签订的B.材料反映的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成立的标志是《联合国家宣言》内容C.开罗宣言应该是对日本的要求D.联合国宪章没有规定对法西斯的战争问题故选B3.苏德战争爆发当天英国首相丘吉尔表示尽管国难当头但英国仍然要义不容辞地援助“俄国的危难” 对丘吉尔这一表态解读合理的是当时()A. 英国已放弃敌视苏联的立场B. 英苏形成遏制法西斯默契C. 法西斯势力成为世界的公敌D. 英苏考虑开展广泛的合作【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尽管国难当头但英国仍然要义不容辞地援助‘俄国的危难’”可知法西斯势力已经成为世界的公敌 C项正确英国和苏联的意识形态不同二者的合作只是出于时代背景并不能说明英国已经放弃敌视苏联的立场故A选项错误材料中主要强调的是英国援助苏联反抗德国但无法体现“默契” 排除B项材料中只体现了英国和苏联希望共同对抗德国并没有展开广泛的合作故D选项错误故选C4.20世纪30代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后德国和意大利共同()A. 出兵莱茵非武装区B. 侵略埃塞俄比亚C. 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D. 肢解捷克斯洛伐克【答案】C【解析】出兵莱茵非武装区是德国法西斯的行为排除A意大利法西斯侵略埃塞俄比亚排除B通过所学知识可知德国和意大利共同干涉了西班牙内战支持西班牙弗朗哥势力上台 C 正确肢解捷克斯洛伐克是德国法西斯的行为排除D5.一位苏联外交家说“要是没有《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我们现在就会受到德、意、日同盟从欧洲和亚洲两面夹攻英法会据守马奇诺防线并且资助希特勒美国会成为日本的兵工厂来反对我们” 由此可见苏联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意图是()A. 引导德国入侵英法B. 超脱战争之外而恪守中立C. 保障苏联自身安全D. 遏制西方国家势力的扩张【答案】C【解析】A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故AB项错误根据材料“要是没有《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我们现在就会受到德、意、日同盟从欧洲和亚洲两面夹攻英法会据守马奇诺防线并且资助希特勒美国会成为日本的兵工厂来反对我们”可知苏联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有利于保障苏联自身安全故C项正确D项没有反映材料主旨故D项错误故选C6.下图是二战时期的一幅英国漫画该作品表明()A. 德军“海狮计划”彻底破产B. 北非德意军队陷入两线夹击C. 英军扭转了北非战场的形势D. 北非战场的战事已胜利结束【答案】C【解析】从材料漫画和所学知识可知在阿拉曼战役中英国空军对德、意军队猛烈攻击取得了阿拉曼战役的胜利扭转了北非战场的形势故C项正确“海狮计划”是1940年德国对英国的作战计划排除A项B、D两项都是发生在阿拉曼战役之后的战事状况排除故选C7.有学者将两次大战之间的国际关系分为四个时期﹣﹣强制时期联盟国家和解时期国际联盟危机时期回到强权政治德国的重新崛起条约体系的终结下列历史事件发生于上述第三个时期的是()A. 签署《五国条约》B. 希特勒上台C. 缔结《日内瓦议定书》D. 德国突袭波兰【答案】B【解析】8.在苏德战争关键时刻的一场战役中斯大林发表讲话“今天是我们在严重条件下来庆祝十月革命24周年…...我们暂时失去了一些区域敌人已经进犯到门前”随后战场形势迫使德军进攻重点转向南方这次战役是()A. 莫斯科战役B. 库尔斯克战役C. 斯大林格勒战役D. 列宁格勒战役【答案】A【解析】从题干中“庆祝十月革命24周年”可知时间是1941年莫斯科战役发生在1941年10月~1942年1月期间它打破了德国不可战胜的神话故A项正确库尔斯克战役发生于1943年与题干时间不符应排除B项斯大林格勒战役发生于1942~1943年与题干时间不符应排除C项列宁格勒战役发生于1941~1944年把德军拖住在苏联的西北战场与题干“迫使德军进攻重点转向南方”不符故D项错误故选A9.“英国不想为捷克斯洛伐克牺牲一兵一卒英国同意任何合理的解决办法只要不用武力”下列哪一事件体现了这一主张()A. 《凡尔赛和约》的签订B. 《慕尼黑协定》的签订C. 《大西洋宪章》的发布D. 《联合国家宣言》签署【答案】B【解析】材料中“只要不用武力”体现出英国的绥靖政策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938年英法与德意所签订的《慕尼黑协定》中把苏台德等地区割让给德国这是绥靖政策的体现故选B项《凡尔赛和约》是一战后战胜国强加给德国的十分苛刻的合约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大西洋宪章》表示了两国反对纳粹暴政、重建世界和平的决心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B10.美国学者贝尼斯在《外国外交史》中曾说“雅尔塔实际上等于另一次慕尼黑” 下列史实符合的是()A. 国联主张以“国际合作”的方式管理东北三省B. 强行割让苏台德地区给德国C. 对部分日本法西斯战犯免于起诉D. 同意苏联提出的欧洲战事结束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的条件【答案】D【解析】《慕尼黑协定》的签定是法西斯德国准备发动世界大战的重要步骤标志着英、法政府推行绥靖政策达到了项峰.它不仅出卖了捷克斯洛伐克破坏了苏联的集体安全体系纵容了法西斯的侵略扩张.说“雅尔塔实际上等于另一次慕尼黑” 主要是指同意苏联提出的欧洲战事结束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的条件即苏联获得远东的库页岛、千岛群岛以及其对中国东北的大连、旅顺及其铁路连接的控制.故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都与题意不符.故选D.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11.(1)依据材料一指出该协定的名称及其体现的英法两国的外交政策结合相关史事从主观目的和客观效果的角度简评该政策11.(2)概括材料二中欧洲各国处理国家关系的策略变化并简述这一变化给成员国带来的政治收益【答案】(1)慕尼黑协定绥靖政策主观目的避战自保客观效果加速战争爆发法国被迫投降、英国损失惨重【解析】(1)从材料一的时间“1938年”和材料信息可以看出是慕尼黑协定的内容联系所学可知慕尼黑协定体现的英法两国的外交政策是绥靖政策两国推行这一政策的主观目的是避战自保从客观效果上来看加速了战争爆发法国被迫投降、英国损失惨重【答案】(2)由结盟对抗转变为建立经济共同体推动了法国和联邦德国的和解加强了成员国之间的政治联系为欧洲统一奠定了较好的政治基础【解析】(2)解答首先要理解“两个不同时期欧洲各国关系图示”的信息要联系所学认识到图一反映的是一战爆发前形成的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据此确定此时的特点是结盟对抗联系所学认识到图二反映的是二战后西欧国家走向联合组成欧洲煤钢共同体然后再根据题干的要求来回答材料二图示①为一战前欧洲国家的结盟对抗②为二战后西欧建立经济共同体联系所学可知这一变化给成员国带来的政治收益是推动了法国和联邦德国的和解加强了成员国之间的政治联系为欧洲统一奠定了较好的政治基础12.(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取得中途岛战役胜利的原因12.(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取得中途岛战役胜利的影响【答案】(1)原因强大的工业和军事实力先进的情报译码技术充分的战役准备正确的战术正义的反法西斯战争【解析】(1)本问的原因依据材料“美国有着远超日本的强大工业产能”“美军已得到了一份详细的日军主战意图的报告”“攻击中途岛的日军航母编队遭到严阵以待的美军俯冲轰炸机的轮番轰炸”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概括得出强大的工业和军事实力先进的情报译码技术充分的战役准备正确的战术正义的反法西斯战争【答案】(2)影响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日军失去了太平洋战场的优势加速了日本走向败亡美国从此走向战略反攻鼓舞了反法西斯战争的世界各国人民【解析】(2)本问的影响依据材料“中途岛战役让日本丧失了开战初期的航母优势而这种丧失是不可逆的”并结合所学可知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日军失去了太平洋战场的优势加速了日本走向败亡美国从此走向战略反攻鼓舞了反法西斯战争的世界各国人民13.(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30年代英国陆军难以发展壮大的原因13.(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英国陆军政策的影响【答案】原因岛国的特殊地理位置传统军备观念的影响民众的和平主义呼声政府的绥靖政策经济大危机使得英国财政亏空英国寄希望于法国陆军【解析】原因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岛国的特殊地理位置根据“英国陆军一直处于无足轻重的地位”得出传统军备观念的影响根据“当时英国社会普遍认为陆军的领导者应该为一战期间西线发生的恐怖杀戮负责在这样的背景下英国陆军始终难以发展壮大”得出民众的和平主义呼声根据“首相张伯伦对于英国承担‘大陆义务’是极其勉强的”得出政府的绥靖政策根据“有人指责政府和公众害怕遭受空袭而偏宠空军实际上是当时英国政府的财政状况不允许三个军种都得到同样的待遇”并结合所学得出经济大危机使得英国财政亏空根据“法国主要承担陆地上的义务英国主要承担海上和空中的义务”得出英国寄希望于法国陆军【答案】影响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不利于反法西斯国家团结对敌加速了二战的爆发不利于英国有效抵抗法西斯侵略为二战后各国各军种的协调发展提供了借鉴【解析】影响根据“英国政府绝不会想到法国会像后来现实中那样迅速的溃败”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不利于反法西斯国家团结对敌加速了二战的爆发不利于英国有效抵抗法西斯侵略为二战后各国各军种的协调发展提供了借鉴14.(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美盟军实施代号“霸王行动”的原因14.(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诺曼底登陆战役的作用【答案】(1)原因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苏德战场形势严峻苏联的强烈要求反法西斯同盟召开重要国际会议达成共识北非战场的胜利法西斯同盟瓦解【解析】(1)根据材料“斯大林就向丘吉尔提出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对德国实施战略夹击的要求”“苏德战形势非常严峻”可以看出苏联战场形势严峻强烈要求开辟第二战场再结合所学知识此时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已经形成反法西斯同盟国家召开了一系列会议准备对德进攻等角度回答【答案】(2)影响开辟了盟军在欧洲大陆的第二战场对德国进行了战略夹击使德国陷入两线作战绝境减轻了苏军的压力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局势加速了法西斯德国的灭亡加快了“二战”胜利的步伐【解析】(2)根据材料“开辟第二战场……都起了重要作用”分析可以得出第二战场的开辟使德国陷入了两线作战的绝境从而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和二战的胜利还可以从苏联角度去回答。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3专题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民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如图漫画反映的是苏德战场上发生根本转折的一次战役。
下列选项中,与这一漫画的标题最贴切的是()A. 《莫斯科郊外的烽火》B. 《伏尔加河上的磨坊》C. 《巴巴罗萨计划的丧钟》D. 《照耀德国国会大厦的红星》【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斯大林格勒位于伏尔加河流域,故B正确。
ACD均不符合题干主旨,故排除。
故选B。
2.在1943年德黑兰会议上,美国罗斯福总统提出未来联合国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应该由世界大国掌握,并由美、苏、英、中四国充当“世界警察”,在各自区域内发挥主导作用。
而斯大林和丘吉尔则主张“世界警察”应该由美、苏、英三国组成,中国无权列入。
材料反映出()A. 国际关系蕴含着大国博弈B. 战后法国失去了大国地位C. 美国主张在战后完全实现D. 亚洲成为美苏对抗的重心【答案】A【解析】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美、英、苏三国在中国大国地位问题上存在很大分歧,其根源与各国自身利益密切相关,可见大国博弈对国际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故A项正确;二战结束后,法国仍然成为联合国安理会的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可见法国在战后并未完全失去大国地位,故B项错误;罗斯福这些主张在战后并未完全得到实现,C项错误;二战后,美苏争夺的重心在欧洲不在亚洲,D项错误。
故选A。
3.二战开始后,希特勒的侵略计划第一次未能得逞的是()A. 敦刻尔克大撤退B. 不列颠之战C. 对波兰的进攻D. 莫斯科保卫战【答案】B【解析】A.敦刻尔克大撤退不是希特勒侵略计划,而是战场上的形势演变出来的.B.不列颠之战是德国企图征服英国的战争最终以德国放弃而结束,希特勒第一次未能实现其侵略计划.D.对波兰的进攻取得了巨大成绩,实现了侵略目标.C.莫斯科保卫战在不列颠之战以后.4.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一个世纪,大约6000万人离开欧洲。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7小题每题3分共计51分)1.1995年《华盛顿朝鲜战争纪念园》落成主体雕塑是由19座士兵雕像组成的侦查时的箭头方阵包括12名白人、3名非裔美国人、2名拉丁裔美国人、1名亚裔美国人和1名美国土著学者评价说“建造这种纪念园在20世纪50年代是很难想像的” 这一评论主要是基于()A. 朝鲜战争打破美国称霸世界计划B. 50年代的民众缺乏对战争的反思C. 种族隔离与种族歧视的长期困扰D. 四十年间美国种族构成发生剧变【答案】C【解析】略2.在新政的第二阶段(1933—1935年) 罗斯福政府为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保证人民群众能够自食其力国家得以安定富强颁布了多部具有“产业促进法”性质的法规以期在保障工农业生产优先发展之上带动经济从整体上获得发展罗斯福政府此举()A. 调节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矛盾B. 意图振兴美国的实体经济C. 解决了生产与销售间不平衡的问题D. 弱化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答案】B【解析】题干表明罗斯福在新政的第二阶段着重保障工农业生产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实现国家的安定富强故B正确A.材料没有体现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矛盾故排除C.生产与销售间不平衡的问题解决不了只能调整故排除D.材料体现的是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故排除故选D3.1929~1930年美国有36个州的几百家企业参与制造苏联的订货 1931年美国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约50%为苏联所购买这客观上反映了()A. 美国寻求商品销售市场的迫切希望B. 美苏两国贸易关系相对稳定C. 斯大林模式的世界影响力不断扩大D. 美国出现国家干预经济模式【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经济危机是商品生产过剩的危机可以看出当时美国几百家企业纷纷向苏联出口产品反映出他们迫切需要寻找商品市场减缓经济危机对他们的影响故A项正确材料主要反映的是美苏两国之间的贸易发展看不出两国贸易关系是否相对稳定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看出斯大林模式对苏联的影响和对世界的影响主要反映的是美苏两国之间的贸易发展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美国政府对经济采取的措施所以看不出国家干预经济模式的存在故D 项错误故选A4.有的学者指出“罗斯福新政的意义远远超出经济领域也超过一定意义上的改革不论提出者自己是否意识到它造成了资本主义的一次深刻变革或者是一种再生”这里“造成了资本主义的一次深刻变革”是指它()①完全消除了经济危机②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③彻底缓和了社会矛盾④促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出现A. ①②B. ②④C. ①③D. ③④【答案】B【解析】①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罗斯福新政不可能消除经济危机只可能缓解经济危机的危害②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罗斯福新政的突出特点是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③罗斯福新政没有彻底缓和社会矛盾只是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危机的破坏性仍然在持续④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以看出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使国家政权和垄断资本开始结合出现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而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也纷纷效仿罗斯福5.二战时期的主要战争有明确的作战计划如图反映的是()A. 巴巴罗萨计划B. 施里芬计划C. 火炬计划D. 海狮计划【答案】A【解析】从图中可知是巴巴罗萨计划它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起侵苏行动的代号发生于1941年6月-1942年1月苏联及东欧地区该计划由时任德国陆军总参谋部第1军需部长保卢斯起草和指导 1940年8月底制定完毕故A正确BCD材料未体现排除6.20世纪20年代开始列宁在苏维埃俄国提出“新经济政策” 毛泽东在中国提出农民问题并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 30年代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 90年代邓小平在中国提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倡导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有这些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相互学习借鉴B.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在相互竞争中发展C. 伟大人物对历史前进有巨大推动作用D. “实事求是”这一人类智慧的意义是世界性的【答案】D【解析】20世纪20年代列宁“新经济政策”的提出是在共产主义政策不适应当时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好转而提出的 30年代的罗斯福新政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是在自由经济政策失败的情况下提出来的 90年代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提出的表明“实事求是”这一人类智慧的意义是世界性的故D正确A项不符合“新经济政策” 排除B项明显错误排除C项评价不够全面夸大了历史人物的作物忽视了客观条件和人民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排除7.二战爆发后的1941年发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对整个二战的规模、进程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以下发生在这一年的大事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①美国国会通过《租借法》②苏美英三大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开始联合行动③二战达到真正的世界规模④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侵犯苏联A. ①④②③B. ④②①③C. ①②④③D. ④①③②【答案】A【解析】①是在1941年3月②是在1941年9月③是在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④是在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后故正确顺序是①④②③8.到9月中旬德国人已经打到这座城市的中心在那里他们陷人了困境……苏军不断前进 1943年2月3日终于出现了结局此后苏联人全线反攻迫使德国人反攻为守这场战役()A. 标志着二战的全面爆发B.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C. 使二战达到了最大规模D. 促使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德国人已经打到这座城市的中心”以及“1943年2月3日终于出现了结局此后苏联人全线反攻迫使德国人反攻为守”可知这是斯大林格勒战役这一战役是二战的转折点 B正确二战全面爆发的标志的德国入侵波兰排除A1941年的《大西洋宪章》促使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D排除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使得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C排除故选B9.在苏德战争关键时刻的一场战役中斯大林发表讲话“今天是我们在严重条件下来庆祝十月革命24周年…...我们暂时失去了一些区域敌人已经进犯到门前”随后战场形势迫使德军进攻重点转向南方这次战役是()A. 莫斯科战役B. 库尔斯克战役C. 斯大林格勒战役D. 列宁格勒战役【答案】A【解析】从题干中“庆祝十月革命24周年”可知时间是1941年莫斯科战役发生在1941年10月~1942年1月期间它打破了德国不可战胜的神话故A项正确库尔斯克战役发生于1943年与题干时间不符应排除B项斯大林格勒战役发生于1942~1943年与题干时间不符应排除C项列宁格勒战役发生于1941~1944年把德军拖住在苏联的西北战场与题干“迫使德军进攻重点转向南方”不符故D项错误故选A10.决定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和决定建立联合国的会议()A. 都是德黑兰会议B. 分别是德黑兰会议和雅尔塔会议C. 都是雅尔塔会议D. 分别是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答案】B【解析】A.德黑兰会议决定开辟欧洲第二战场雅尔塔会议决定建立联合国排除B.德黑兰会议决定开辟欧洲第二战场雅尔塔会议决定建立联合国正确C.德黑兰会议决定开辟欧洲第二战场雅尔塔会议决定建立联合国排除D.德黑兰会议决定开辟欧洲第二战场雅尔塔会议决定建立联合国波茨坦会议是尽快结束二战敦促日本投降的会议排除11.1942年英美主动提出废除两国与中国的不平等条约 1943年中美新约、中英新约正式签字英美两国放弃了诸多在华特权此后4年中中国又与多国签订类似条约 100年来作为中国对外关系基础的不平等条约体系终于宣告结束材料说明中国()A. 收回了所有主权B. 改变了弱国地位C. 实现了民族独立D. 国际地位有所提高【答案】D【解析】在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全民抗战沉重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不屈反抗精神震撼了世界人民中国抗日战争有力地支援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国的国际地位有所提高以及为了抗击法西斯的需要才出现在20世纪40年代作为中国对外关系基础的不平等条约体系终于宣告结束故D正确收回了部分主权故A错误弱国地位并未改变故B错误新中国尚未成立还未实现民族独立故C错误.故选D.12.如图是1925年美国消费者分期付款使用比例柱状图这份统计数据反映了美国()A. 贫富分化使社会购买力明显下降B. 消费市场孕育着极大不安全因素C. 科学技术进步促进经济高速发展D. 股票投机过度导致市场虚假繁荣【答案】B【解析】由材料可知当时美国大到汽车小到录音机分期付款的比例都非常高可见当时普遍出现超前消费的情况分期付款营造了市场的虚假繁荣刺激生产者进一步扩大生产但民众储蓄低购买力并没有相应增长最终导致产品的过剩由此可知当时的消费市场孕育着极大不安全因素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购买力下降故A项错误仅由材料不能得出当时美国经济是否高速发展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股票问题故D项错误故选B13.下图是发表于二战期间的一幅漫画题为《镰刀和斧头》面对法西斯国家的疯狂侵略许多国家展开了英勇顽强的抵抗扭转了整个反法西斯战争的局面该漫画就从一个侧面描绘了某一历史情形其最有可能反映的是()A.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之后德国走向崩溃之路B. 不列颠之战使德国侵略计划首次未能得逞C. 意大利投降使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D. 莫斯科战役宣告德陆军“闪电战”的破产【答案】A【解析】镰刀和斧头是苏联的象征因此漫画体现的是苏联对德国进行反击这主要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之后德国走向崩溃之路有关故选A项大不列颠空战针对的是英国排除B项材料与意大利投降无关排除C项莫斯科战役后苏联尚未反攻排除D项故选A14.列宁提出“新经济政策” 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罗斯福实施“新政” 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所有这些反映了()A.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互相学习借鉴B.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C. 伟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D. 实事求是原则无处不在【答案】D【解析】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罗斯福的新政以及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都适应了各国的国情取得了成效体现了实事求是的原则故D 项正确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15.当人们质疑罗斯福推出完全不利于经济增长的所得税方案以实施社会保障计划时罗斯福说“这些税从来不是一个经济学问题它们始终都是政治问题”罗斯福这一论断是基于新政()A. 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B. 开启资本主义新模式C. 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D. 推动了政府机构改革【答案】A【解析】材料中已经出现“社会保障计划” 而且是“政治问题” 故A项“缓和社会矛盾”正确BC两项属于经济方面的内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D项材料没有反映应排除故选A16.1932年美国的结婚数量比1929年减少了25万例人口出生率也从18. 8% 下降到17. 4%o 这反映了A. 国家干预社会生活B. 经济危机持续恶化C. 婚姻家庭观念变化D. 国家发达程度提高【答案】B【解析】1929年至1932年正值经济危机时期材料中美国结婚率和出生率下降的原因在于失业率的提高这是经济危机持续恶化的体现B正确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并不能导致结婚数量和人口出生率下降排除A 婚姻家庭观念的变化也是因为经济危机导致排除C 经济危机时期美国的经济水平在下降排除D.17.如图为一战后部分资本主义国家关税税率(单位 %)变化统计情况这一变化能够说明当时A. 金融霸权的争夺B. 银行信贷的扩大C. 自由放任的盛行D. 国际贸易的萎缩【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1929—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促使资本主义各国政府加强了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从图中可以看出与1928年相比 1932年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税税率均呈增长状态说明各国政府筑起关税壁垒这会造成国际贸易的萎缩故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关税税率的变化金融霸权的争夺与材料主旨无关故A项错误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大批银行纷纷倒闭 B项与史实不符为了摆脱危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渐放弃自由贸易政策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故C项错误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18.(1)根据材料一概括三国应对危机做法的共同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18.(2)据材料二概括图表信息反映的经济现象结合国际贸易体系发展的史实说明该现象出现的原因18.(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角度分析中美贸易战“中国不想打、不愿打但也绝不怕打”的原因【答案】(1)共同点加强国家对经济干预实现贸易保护主义影响短期内保护了国内市场发展但不利于国际贸易发展导致资本主义国家间关系更加紧张激化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解析】(1)根据材料“1930年通过了臭名昭著的《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案》将2万多种产品的进口关税大幅度提高平均税率达53%……罗斯福新政时放弃金本位制度实行美元贬值”“1931年颁布《紧急进口税条例》对进口货物征税50% 后来又规定……帝国内部各邦的货物彼此实行优惠税率形成区域集团贸易圈”“在提高关税的同时率先在对外贸易中实行大规模进口配额制度”可知美国、英国、法国都加强国家对经济干预实现贸易保护主义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答案】(2)现象世界贸易总体上以高于世界总产出的速度增长原因 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建立【解析】(2)根据表格的时间和世界贸易、世界总产出分析结合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回答【答案】(3)原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中国改革开放深化的需要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解析】(3)结合所学从经济角度分析中美贸易战“中国不想打、不愿打但也绝不怕打”的原因是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中国改革开放深化的需要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19.(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对甲级战犯是否判处死刑的不同理由19.(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况说明东京审判的积极意义【答案】反对判处死刑理由国家犯罪不应追究个人责任母国废除了死刑人道主义思想主张判处死刑理由法理依据一系列的国际文件规定对于战罪人犯将处以法律之裁判事实依据日本侵略的事实和大量的证词、证人、证据充分证实了日军的暴行【解析】本小问的理由依据材料“印度法官以“慈悲”为怀和国家犯罪不应追究个人责任等原因主张无罪释放全部甲级战犯澳大利亚、法国等法官因其母国废除了死刑故不主张对被告处以死刑还有的则以人道主义为由反对处死罪大恶极的战犯”可以得出反对判处死刑理由是国家犯罪不应追究个人责任母国废除了死刑人道主义思想“中国法官梅汝墩用充分的证据证实了日军的暴行如在南京大屠杀中日军就使用了砍头、挖心、水溺、火烧、砍四肢、割生殖器等令人发指的暴行…….鉴于此梅汝墩主张对日军首恶必须处以死刑”可以得出主张判处死刑理由的事实依据是日本侵略的事实和大量的证词、证人、证据充分证实了日军的暴行“《波茨坦公告》第十条“吾人无意奴役日本民族或消灭其国家但战罪人犯包括虐待吾人俘虏在内将处以法律之裁判”可以得出主张判处死刑理由的法理依据一系列的国际文件规定对于战罪人犯将处以法律之裁判事实依据日本侵略的事实和大量的证词、证人、证据充分证实了日军的暴行【答案】意义从法律上认定了日本发动的对外战争的侵略性和非正义性确立了策划和发动侵略战争是违反国际法的犯罪行为参与战争犯罪的人要对侵略战争负责的国际准则有助于警示后人、维护世界和平【解析】本小问的意义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意义是从法律上认定了日本发动的对外战争的侵略性和非正义性确立了策划和发动侵略战争是违反国际法的犯罪行为参与战争犯罪的人要对侵略战争负责的国际准则有助于警示后人、维护世界和平20.(1)在唐代明经、进士两科考试中为何进士科“其得人亦最为盛焉”?20.(2)指出唐代科举取士与中世纪英国官员选用的主要区别20.(3)如何理解“工业革命催生了英国近代文官制度”?20.(4)指出唐代科举制与英国近代文官考试制度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共同之处【答案】(1)原因明经科侧重对经义的记忆和解读进士科侧重对文学素养和处理时务能力的考查更有利于选拔人才【解析】(1)在科举考试过程中进士科比其他的科要重要一些从材料可以看出明经科侧重于儒家经典的记忆和解读而进士科则侧重于文学素养和处理政务的能力考查所以更有利于选拔人才【答案】(2)唐代公开考试择优录用考生来源广泛英国主要由国王遴选对象主要是国王的亲信和随从【解析】(2)唐朝的科举制度与英国中世纪选官制度相比较采用公开考试择优录取的方法考生来源更加广泛而根据材料“在中世纪的英国宫廷和政府之间没有明确界限官员主要由国王遴选并被视为国王的仆人”可知英国是国王遴选对象主要是国王的亲信和随从【答案】(3)理解经济规模扩大社会分工更为复杂要求政府进行高效的专业化和制度化管理要求文官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和管理能力【解析】(3)工业革命催生了近代英国的文官制度主要是指工业革命使经济规模扩大社会分工更加复杂所以需要政府有高效专业化的管理队伍这就要求文官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和管理能力【答案】(4)共同之处打破特权阶层对官职的垄断扩大了统治基础增进社会公平、公正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提高官员队伍素质加强对社会的有效管理【解析】(4)从材料和所学知识我们可以看出唐朝的科举制和英国近代文官考试制度都打破了特权阶层对官职的垄断扩大了统治基础都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有利于人才的选拔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和管理水平。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6小题每题3分共计48分)1.有人形容1929年经济危机时期的美国总统胡佛“他把自己视为美国企业的啦啦队长而不是美国经济的裁判员、教练员或者运动员” 这反映了胡佛A. 奉行自由放任的原则B. 开始成为垄断集团利益的代表C. 加强政府对经济干预D. 主张国家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答案】A【解析】胡佛在经济危机时期采取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而不主张国家积极干预经济因此其角色更像是“美国企业的啦啦队长而不是美国经济的裁判员、教练员或者运动员” A正确B错在“开始” 垄断产生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排除胡佛不赞成国家干预经济排除C 对国民收入再分配属于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排除D.2.1942年英美主动提出废除两国与中国的不平等条约 1943年中美新约、中英新约正式签字英美两国放弃了诸多在华特权此后4年中中国又与多国签订类似条约 100年来作为中国对外关系基础的不平等条约体系终于宣告结束材料说明中国()A. 收回了所有主权B. 改变了弱国地位C. 实现了民族独立D. 国际地位有所提高【答案】D【解析】在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全民抗战沉重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不屈反抗精神震撼了世界人民中国抗日战争有力地支援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国的国际地位有所提高以及为了抗击法西斯的需要才出现在20世纪40年代作为中国对外关系基础的不平等条约体系终于宣告结束故D正确收回了部分主权故A错误弱国地位并未改变故B错误新中国尚未成立还未实现民族独立故C错误.故选D.3.观察下表并结合所学判断下列解读正确的是()《美、苏、英、德坦克飞机1944年的产量》A. 表明美苏军事实力势均力敌标志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B. 苏联坦克生产能力最强因此莫斯科保卫战大获全胜C. 显示反法西斯联盟的力量一定程度上预示了战争结果D. 德国军事力量依然十分强大仍占据苏德战场主动权【答案】C【解析】通过观察表格数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1944年美、苏、英、德四国坦克和飞机的产量看以美苏英为代表的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军事工业实力远强于德国一定程度上预示了战争结果 C项正确标志两极格局最终形成的是1955年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出现 A项错误1944年苏联坦克生产能力强不是1941年莫斯科保卫战中苏军大获全胜的原因 B项错误早在1943年的斯大林格勒大会战德国就已丧失了苏德战场的主动权 D项错误故选C4.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我们留下的启示主要有()①法西斯是世界和平的死敌②绥靖政策姑息养奸害人害己③局部战争有可能演变为世界大战④和平需要各国政府和人民共同维护⑤正义终将战胜邪恶文明必将打败野蛮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④⑤C. ①②③⑤D. ②③④⑤【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同时西欧大国的绥靖政策姑息养奸害人害己因此和平需要各国政府和人民共同维护正义终将战胜邪恶文明必将打败野蛮由此可知①②③④⑤均正确故B 项正确5.罗斯福新政的第一步就淘汰了10797家银行公众舆论评价说这个行动犹如:黑沉沉的天空出现的一道闪电这一闪电指A. 整顿金融B. 工业复兴C. 以工代赈D. 国家干预【答案】D【解析】根据“罗斯福新政的第一步就淘汰了10797家银行公众舆论评价说这个行动犹如黑沉沉的天空出现的一道闪电”可得出其指的是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即国家全面干预经济 D项正确ABC项只是表现不是特点不符合主旨排除6.1929- 1933年,美国政府公共工程开支达7亿美元,修建了37000英里公路,并于1931年开工修建胡佛水坝这说明面对危机胡佛政府A. 彻底放弃“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B. 实施了全面干预经济的政策C. 在一定程度上干预了社会经济D. 找到了摆脱危机的正确途径【答案】C【解析】胡佛总统加大对公共工程的投资力度力图缓解经济危机这体现出他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干预了社会经济故C项正确危机期间胡佛总统奉行“自由放任”政策故A错误根据材料主要是兴修公共工程不能说实施全面干预经济的政策 B错误无论是自由放任还是国家干预经济都没有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不可能找到摆脱危机的正确途径故D项错误7.观察如表“美国政府财政收入中主要税种所占的比例表” 这一时期美国主要税率的变化有助于()A. 减轻贫民负担完善社会保障B. 降低经营成本复兴工业生产C. 刺激社会消费扩大国内市场D. 增加财政收入加强国家干预【答案】B【解析】表格信息显示 1929—1935年企业所得税不断降低消费税不断增加企业所得税不断降低的目的是减少生产成本复兴工业生产故B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个人所得税具有起征点贫民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因此材料与减轻贫民负担无关故A项错误刺激社会消费扩大国内市场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C项错误材料中无法体现财政收入的增加故D项错误故选B8.1941年6月丘吉尔在英国广播公司发表演说“没有一个人像我这样始终一贯地反对共产主义……但是这一切在我们眼前展现的情景对照之下都已黯然失色了过去的一切连同它的罪恶它的愚蠢它的悲剧都已经一闪而过了”该演说旨在()A. 呼吁对苏联进行援助B. 谴责德国的入侵行为C. 坚持意识形态的对抗D. 批评英国的绥靖政策【答案】A【解析】1941年正值二战期间苏德战争刚刚爆发丘吉尔认为此时反对共产主义是悲剧、是愚蠢的已经“一闪而过” 这一演说目的在于呼吁对苏联援助 A正确题干中丘吉尔并未明确提出对德国的态度排除BC与题干演说主旨相反排除此时英国已经在抵抗德国绥靖政策早已破产排除D故选A9.二战时期某文件称“在纳粹暴政被最后消灭之后他们希望建立和平使所有国家能够在它们境内安然自存并保障所有地方的所有人在免于恐惧和不虞匮乏的自由中安度他们的一生”这一文件()A. 宣告德军“闪电战”的破产B. 说明英法等国开始放弃绥靖政策C. 促进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D. 大大加强国际反法西斯整体力量【答案】C【解析】《大西洋宪章》是1941年由美国总统罗斯福与英国首相丘吉尔签署的联合宣言该宣言提出了建立新的国际性组织的设想反映了英美两国联合反对法西斯暴政、重建世界和平的决心促进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故选C项A项莫斯科之战是国陆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受的第一次重大失败宣告德军“闪电战”破产排除A项苏德战争爆发后英国人却对苏联进行了大力的援助宣告英法等国开始放弃绥靖政策排除B项美国参战大大加强了国际反法西斯整体力量排除D项故选C10.1929~1933年的美国电影热心于制造浪漫爱情、个人英雄、离奇冒险的神话社会矛盾、经济危机、失业现象作为背景隐约表现这一现象反映出()A. 电影创作再现社会生活B. 经济危机扩展到文化领域C. 电影折射民众的心理需求D. 政府力图控制民众情绪【答案】C【解析】由材料可以得出 1929~1933年经济危机期间的电影事业以社会矛盾、危机和失业为背景进行创作体现了电影对社会现实的反映 C符合题意A与材料主旨不符材料反映的是电影事业对经济危机的一种反映不是经济危机扩展到文化领域 B不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政府行为和态度 D不正确故选C11.20世纪30年代日本政局持续动荡 1931~1940年10年间产生了11任首相其中2任首相出自政党(任期为1931年4月~1932年5月) 1任出身文官(任期为1936年3月~1937年2月)其余8任均为军人或由军部支持这一现象反映出日本社会的基本特征是()A. 经济危机导致政治危机B. 国家全面走向法西斯化C. 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D. 民主宪政传统丧失殆尽【答案】B【解析】材料体现的是在经济大危机的冲击下日本军部对国家政权的控制反映的是国家全面走向法西斯化 B正确A属于表象排除C与材料无关排除D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故选B12.有学者对罗斯福的经济理论进行了这样的概括“私营企业——个人利润经济不应消灭应当保留可是这种经济的营运并不总是有利于促进普遍福利因此只要是必要这种营运就必须由各州和联邦政府作出努力加以改进和补充”对上述材料中关键词的理解正确的是()①“应当保留”指保持资本主义②“经济的营运”指市场经济③“改进和补充”指实行计划经济体制④“改进和补充”开创了经济营运的新模式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罗斯福通过新政开创了经济营运的模式即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但在新模式中仍实际上强调了自由运行的经济即市场经济模式有时候会出现问题政府主导私营经济进行改进是促进其发展的有效方法但应该保留这种私营性质即资本主义制度所以①②④正确而罗斯福强调对国家对经济的调控并不等于说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排除③故选B13.以1930年为基准则1931—1934年上海五谷类夏售物价指数分别平均下降34.03% 纺织原料类同期指数分别平均下降18.7% 豆及籽仁类同期指数分别平均下降16.2% 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A. 中国农村小农经济的不断衰退B. 长期战乱影响农产品价格的稳定C. 土地革命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D. 世界市场变化影响中国农业发展【答案】C【解析】14.罗斯福新政对于资本主义政治而言最大的贡献是()A. 挽救了危机促进生产的恢复和发展B. 促使美国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C. 影响了战后西方国家的社会改革D. 维护了美国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避免了美国走上工农夺权或法西斯道路【答案】D【解析】AC是它的影响但不是对于资本主义政治的影响排除垄断资本主义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逐步形成的排除B故选D15.《波茨坦公告》宣布“欺骗与错误领导日本人民使其妄欲征服世界者之权威及势力必须永久剔除” “言论、宗教及思想自由以及对于基本人权之重视必须成立” “日本后参加国际贸易关系当被允许” 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A. 盟军更加注重彻底根除日本的军国主义遗毒B. 盟军允许日本在民主主义原则下生存与发展C. 埋下了后来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的隐患D. 确定了战后由美国单独占领日本的原则【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出在剔除“使其妄欲征服世界者之权威及势力”即建立民主政治之后日本可以参与国际事务这反映出盟军允许日本在民主原则下生存与发展故B正确A项不符合史实日本封建残余依然存在排除“使其妄欲征服世界者之权威及势力必须永久剔除”说明要消除日本的法西斯主义故“埋下了后来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的隐患”说法错误排除C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故选B16.如图是1945年9月重庆市民高举中、美、英、苏四国领袖的巨幅肖像游行的场面据此可知()A. 美国冷战政策影响波及中国B.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C. 中国国际地位得到显著提高D. 国共内战导致社会矛盾激化【答案】B【解析】A.1945年还没有冷战B.1945年8月份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图片信息中体现了蒋介石杜鲁门丘吉尔和斯大林的图片反映的应该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故B项正确C.材料反映的是中国人民的表现体现不出中国地位提高D.内战爆发是在1946年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17.(1)上述四段材料分别出自欧美国家的哪些政治文献?17.(2)材料一所体现的原则是什么?材料二的颁布对本国发挥了怎样的积极作用?17.(3)从材料三和材料四可以看出二者所反映的政治体制有何不同?联系两国实际分析形成不同点的原因是什么?17.(4)上述材料反映的政治制度的不同发展模式对你有何启示?【答案】材料一美国1787年宪法材料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材料三英国《权利法案》材料四《德意志帝国宪法》【解析】依据材料一、二、三、四的相关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美国1787年宪法材料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材料三英国《权利法案》材料四《德意志帝国宪法》【答案】原则“分权与制衡”(或三权分立)作用共和政体得到最终确立促进了法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解析】依据材料二“宪法规定立法权归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原则是“分权与制衡” 结合法国近代历史发展的情况可知作用有共和政体得到最终确立促进了法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答案】不同英国王权受到议会的限制德国皇帝权力至高无上议会受制于皇帝原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了封建专制统治德国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完成统一保留了封建残余【解析】依据材料三“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材料四“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等可知不同点有英国王权受到议会的限制德国皇帝权力至高无上议会受制于皇帝原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了封建专制统治德国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完成统一保留了封建残余【答案】主要从是否适合本国国情等方面进行分析结合所学知识言之有理即可示例如下从本国国情出发选择合适的政体不能照搬别国模式尊重不同的政治文明推行政治体制改革加强民主法制建设【解析】从本国国情出发选择合适的政体不能照搬别国模式尊重不同的政治文明推行政治体制改革加强民主法制建设18.(1)材料一、二中英法纵容法西斯侵略的原因有哪些?18.(2)依据材料谈谈你对绥靖政策的认识18.(3)绥靖政策的影响如何?【答案】(1)原因英法两国实力削弱经济危机、政治危机影响到外交政策的连续性对社会主义的仇视无视小国利益希特勒的欺骗策略【解析】(1)根据材料一“但其经济地位和军事地位都战争受到了巨大的削弱……这种状况使英法统治集团中的部分人士不敢同德、日、意的略扩张政策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而是试图通过满足侵略者部分贪欲的方法来维持自己的既得利益”和材料二“希特勒竭力造成一种似乎惟有共产国际、惟有苏联才是德国敌人的假像英法集团相信了这一点”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原因有英法两国实力削弱经济危机、政治危机影响到外交政策的连续性对社会主义的仇视无视小国利益希特勒的欺骗策略【答案】(2)认识绥靖政策是英法两国实行的纵容法西斯侵略的政策目的是通过部分满足侵略者的贪欲来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它是建立在牺牲弱小国家和民族利益基础上的具有反苏性质【解析】(2)根据材料“很难指望政府在法西斯进攻面前实行一种坚定和连续的外交政策英法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苏联的本能仇恨对弱小国家的固有蔑视……在一个时期内希特勒竭力造成一种似乎惟有共产国际、惟有苏联才是德国敌人的假像英法集团相信了这一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绥靖政策是英法两国实行的纵容法西斯侵略的政策目的是通过部分满足侵略者的贪欲来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它是建立在牺牲弱小国家和民族利益基础上的具有反苏性质【答案】(3)影响绥靖政策纵容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客观上推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解析】(3)本小问的影响结合所学从其带来的危害性作用作答即可如绥靖政策纵容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客观上推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3专题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民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一段关于二战前夕的记载这样写道:“西方领导人仍为先前张伯伦对苏联红军的战斗力、苏联领导人的动机和苏联邻国的反应所表露的怀疑和担心所困扰。
同样,随着轴心国在西班牙、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节节胜利,斯大林的疑虑也在不断增长。
”上述情况()A. 导致四国达成《慕尼黑协定》B. 推动苏德签署“互不侵犯条约”C. 反映出英国的大陆均势政策D. 推动三国军事同盟的正式建立【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西方领导人仍为先前张伯伦对苏联红军的战斗力、苏联领导人的动机和苏联邻国的反应所表露的怀疑和担心所困扰”“随着轴心国在西班牙、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节节胜利,斯大林的疑虑也在不断增长”可以看出苏联对德国的侵略有所担心,为了自身利益,苏联与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故B项正确。
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故选B。
2.下列三幅图示分别反映了不同时期的世界形势。
它们反映的共同问题是()A. 大国结盟威胁世界和平B.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C. 帝国主义国家间的争夺D. “冷战”局面的形成【答案】A【解析】第一幅图是一战爆发前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第二幅图是二战爆发前法西斯轴心国的形成;第三幅图是二战后美苏两极对治格局形成的标志;它们反映的共同问题是大国结盟威胁世界和平,故A项符合题意;B项只符合第二幅图,故排除;C项只符合第一幅图,故排除;D项只符合第三幅图,故排除。
故选A。
3.二战爆发后的1941年,发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对整个二战的规模、进程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以下发生在这一年的大事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①美国国会通过《租借法》②苏美英三大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开始联合行动③二战达到真正的世界规模④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侵犯苏联A. ①④②③B. ④②①③C. ①②④③D. ④①③②【答案】A【解析】①是在1941年3月,②是在1941年9月,③是在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④是在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后,故正确顺序是①④②③。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6小题每题3分共计48分)1.下表是1929—1933年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期间各国工业生产和失业情况A. 经济危机破坏性大B. 危机爆发的根源C. 危机的持续时间长D. 危机下的各国矛盾【答案】A【解析】表格中的数据有三项“工业下降”“外贸缩减”“失业人数”综合起来可得出危机的破坏性大故A项正确危机的爆发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故B项错误表格里没有时间的描述无法判断时间长短故C项错误由于危机各国矛盾激化只是表格里的一项内容不能完全反映表格的内容故D项错误故选A2.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三大经济理论它们诞生的时代背景分别是()A. 商业革命、信息革命、知识经济B. 世界市场、城市化、社会主义革命C. 商业革命、工业革命、经济危机D. 殖民扩张、政治革命、世界大战【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可知重商主义产生的背景是商业革命自由主义产生的背景是工业革命凯恩斯主义产生的背景是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故C项正确3.19世纪中后期为遏制天花蔓延英国政府强制国民接种天花疫苗有效降低了天花的危害但不少议员与民众强烈反对“以健康福利为由干涉自由” 20世纪初在天花威胁逐渐减小的背景下英国政府实施“真诚反对”者免除接种义务的政策取消了强制接种制度这一过程反映出英国()A. 疫病防治成效有限B. 自由主义影响具有复杂性C. 政府权力极度膨胀D. 福利政策遭到大规模抵制【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及材料没有涉及疫苗防治成效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但不少议员与民众强烈反对‘以健康福利为由干涉自由’ 20世纪初在天花威胁逐渐减小的背景下英国政府实施‘真诚反对’者免除接种义务的政策取消了强制接种制度”说明自由主义影响具有复杂性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政府权力故C项错误大规模抵制不符合材料故D项错误故选B4.罗斯福新政中的某一项措施它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同时也消除了经济危机对人们的精神和意志的不良影响调动了失业者自力更生的精神下列选项中属于执行该措施的机构是()A. 联邦银行B. 全国工业复兴署C. 紧急救济署D. 劳工关系委员会【答案】B【解析】5.根据图表胡佛总统之所以没能把美国带出大危机的困境主要是因为()A. 经济危机来势凶猛B. 危机的破坏性过重C. 胡佛自由放任政策D. 世界经济形势使然【答案】D【解析】A.材料主要是反映的经济危机期间的经济指标与危机前后进行比较没有体现出危机来势凶猛B.从材料可以看出经济危机破坏性过重是危机的特点不是胡佛政府没有把美国带出危机的主要原因C.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面对危机采取的是自由放任的政策没有缓解危机危害的主要原因但材料没有反映出这一点D.从材料可知当时的世界形势出现的特点是29年危机经济迅速下滑 33年以后逐渐有所上升而胡佛政府的统治正好处于经济下滑的时代这是材料能够看出来的所以按照经济周期性波动的自然规律在经济危机刚刚出现的时候采取任何措施都不可能迅速有效的把美国从危机中拯救出来这是经济发展的趋势所决定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在下图的①②③④召开了四次重要的国际会议以下关于四次会议的说法正确的是()A. ①规定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土如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B. ②重申雅尔塔会议关于处理德国的精神C. ③决定在1944年5月由美英军队在法国北部登陆开辟第二战场D. ④就战后处置德国和成立国际组织等重要问题交换了意见【答案】C【解析】①处是雅尔塔会议②处是开罗会议③处是德黑兰会议④处是波茨坦会议结合所学知识在德黑兰会议上决定在1944年5月由美英军队在法国北部登陆开辟第二战场故C正确A是开罗会议的内容排除B是波茨坦会议的内容排除D是雅尔塔会议的内容排除7.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人类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以下表述正确的是()A. 诞生了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B. 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奠定技术基础C. 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开始兴起D. 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答案】D【解析】A.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苏联他是1917年诞生的B.第二次工业革命是19世纪70年代兴起二战结束是1945年?C.战后确实出现了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但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从近代就开始出现D.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政治格局由以欧洲为中心变成了以美国和苏联为中心的两极格局8.有人在1933年评价胡佛总统说“就为社会指明复兴的道路而言胡佛是新时代总统的第一任还是旧时代的最后一任事实上他两者兼具”材料认为()A. 经济危机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发展B. 胡佛干预危机的措施取得明显效果C. 胡佛对危机作出力所能及的应对D. 胡佛经济哲学思想更适合繁荣年代【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AD项说法不正确排除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胡佛属于美国经济危机时代的总统使美国从危机走向复兴是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放弃了自由放任政策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而加强国家对经济干预也是胡佛的反危机措施进一步解读材料可以得出胡佛的这一做法带有先导和启迪的性质为罗斯福全面干预经济提供了借鉴即胡佛的做法指出了美国摆脱危机、走向复兴的方向也使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走向终结故C正确故选C9.胡佛政府在股市危机后采取一系列的政策包括在工资、关税、价格等方面进行立法例如要求雇主不得削减工资因为保持工资水平能够维持甚至刺激市场需求可危机是世界性的市场需求仍然不断下降在这种情况下雇主无法削减工资就只好裁员失业率因此而大增到1933年全国失业率达到25% 材料意在说明()A. 胡佛政府自由放任政策破产B. 胡佛干预措施加重了经济危机C. 经济危机的根源是供需矛盾D. 世界性经济危机需要国际合作【答案】B【解析】材料中“政府在股市危机后采取一系列的政策包括在……等方面进行立法”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出胡佛对经济危机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干预材料中“失业率而因此大增到1933年全国失业率达到25%”说明胡佛政府的干预措施不但没有缓解危机反而加重了经济危机故B项正确A项材料反映的是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自由放任政策”的说法材料信息不能体现排除C项根据所学可知 20世纪20年代末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排除D项材料没有涉及国际合作的信息点排除故选B10.下面三幅图是有关美国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漫画对此解读不符合当时社会状况的是()A. 生产严重过剩B. 失业加剧贫困社会购买力下降C. 通货膨胀严重百姓无力购买商品D. 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答案】C【解析】从图中的“600万头猪被杀”等可以明显看出生产严重过剩图中的“还拥有世界上最悲惨的贫民窟”可以反映失业加剧贫困社会购买力下降体现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图片信息未反映出通货膨胀严重故C错误故选C11.受迪斯尼动画《白雪公主》的触动和影响中国联合影业公司制作了动画长片《铁扇公主》影片中所有人都拿起武器共同打败了牛魔王取得了扇子扑灭了火焰 1941年该片上映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引起强烈反响的深层次原因在于()A. 采用了先进的影片制作技术B. 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C. 契合了反抗侵略的时代主题D. 符合观众的欣赏品味【答案】C【解析】据材料“《铁扇公主》影片中所有人都拿起武器共同打败了牛魔王取得了扇子扑灭了火焰” 结合“1941年”可知这与反抗日本侵略的时代环境相符号召人民共同反抗日本侵略故选C项材料强调《铁扇公主》上映后的影响并未涉及影片制作技术排除A项《铁扇公主》中蕴含传统文化的内容但旨在契合了反抗侵略的时代主题排除B项《铁扇公主》的影片内容符合时代的背景需要并非迎合观众的欣赏品味排除D项12.美国道琼斯指数在1932年7月跌至41点的历史最低水平股市总市值比1929年9月时的高点缩水了89% 股市狂跌A. 折射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深化B. 迫使胡佛采取“自由放任”政策C. 表明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效果有限D. 导致美国由债务国变成了债权国【答案】A【解析】股市不断下跌说明从1929年开始的经济大危机在深化人们的恐慌在加剧故选A项胡佛之前就采取了“自由放任”政策排除B项当时尚未大规模干预经济故排除C项一战使美国由债务国变成了债权国故排除D项13.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说“产生丰硕成果的领域还在于小雇主们他们的贡献将是为1至10人提供新的就业机会这些小雇主实际上是国家骨干中极重要的部分而我们的计划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为此他采取的措施是()A. 整顿银行与金融B. 颁行《全国工业复兴法》C. 稳定农产品价格D. 大力兴办公共工程【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整顿银行与金融是为了恢复银行信用不是“提供新的就业机会” 故A项错误由题干材料信息“小雇主们”“提供新的就业机会”可知罗斯福寄希望于中小企业故B项正确C项不能由题干材料信息体现排除公共工程由政府兴办故D项错误故选B14.1941年中国出席在华盛顿举行的“阿卡迪亚会议” 会议发表的宣言将中国列为领衔的四大国之一 1942年2月美国政府宣布贷款5亿美元给中国政府 1942年10月英、美两国政府表示愿意立即废除在华特权这些事件的发生主要得益于()A. 中国综合国力的显著提升B. 中国战场在二战中的重要地位C.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D. 华侨在抗战中发挥的积极作用【答案】B【解析】美国给予中国贷款英美两国愿意废除在华特权这些都是中国国际地位提升的表现根据“1941年”、“1942年”可知此时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主要得益于中国在抗击日本法西斯中的杰出表现中国战场在二战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故选B此时中国综合国力并没有显著提升排除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1937年就已经建立排除C这些事件的发生是中国全民族抗战的结果而非仅仅是华侨的表现排除D故选B15.1942年英美主动提出废除两国与中国的不平等条约 1943年中美新约、中英新约正式签字英美两国放弃了诸多在华特权此后4年中中国又与多国签订类似条约 100年来作为中国对外关系基础的不平等条约体系终于宣告结束材料说明中国()A. 收回了所有主权B. 改变了弱国地位C. 实现了民族独立D. 国际地位有所提高【答案】D【解析】在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全民抗战沉重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不屈反抗精神震撼了世界人民中国抗日战争有力地支援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国的国际地位有所提高以及为了抗击法西斯的需要才出现在20世纪40年代作为中国对外关系基础的不平等条约体系终于宣告结束故D正确收回了部分主权故A错误弱国地位并未改变故B错误新中国尚未成立还未实现民族独立故C错误.故选D.16.观察下表并结合所学判断下列解读正确的是()《美、苏、英、德坦克飞机1944年的产量》A. 表明美苏军事实力势均力敌标志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B. 苏联坦克生产能力最强因此莫斯科保卫战大获全胜C. 显示反法西斯联盟的力量一定程度上预示了战争结果D. 德国军事力量依然十分强大仍占据苏德战场主动权【答案】C【解析】通过观察表格数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1944年美、苏、英、德四国坦克和飞机的产量看以美苏英为代表的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军事工业实力远强于德国一定程度上预示了战争结果 C项正确标志两极格局最终形成的是1955年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出现 A项错误1944年苏联坦克生产能力强不是1941年莫斯科保卫战中苏军大获全胜的原因 B项错误早在1943年的斯大林格勒大会战德国就已丧失了苏德战场的主动权 D项错误故选C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17.(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法发生的争执及其实质17.(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英法争执评价威尔逊的委任统治主张【答案】争执法国提出大叙利亚计划遭到英国的反对法国不惜以武力威胁实质欧洲大陆均势与霸权政策之争(帝国主义国家争夺殖民地)【解析】第一小问的争执依据材料第一段可以得出巴黎和会上法国坚持大叙利亚计划遭到英国的反对使得英法矛盾尖锐第二小问的实质结合所学可知英国推行势力均衡政策希望用德国来牵制法国避免法国称霸欧洲大陆法国极力主张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因此其实质是欧洲大陆均势与霸权政策之争【答案】评价被纳入国联盟约暂时解决了英法争执没有根本解决列强之间矛盾暴露了美国意图领导世界的野心并未改变殖民统治的实质【解析】本小问的评价依据材料中委任统治主张的内容结合所学从暂时缓和各大国的矛盾有利于维护战后和平和世界秩序的稳定有利于一战后世界经济的恢复发展等方面分析积极影响从委任统治实质、加深殖民地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为新的世界大战爆发埋下祸根等方面分析消极影响18.(1)依据材料一指出“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和“退到国家资本主义”的政策分别指的是什么?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中共在经济体制上摆脱“路径障碍”有何重大举措?18.(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罗斯福新政在农业方面的政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大危机的背景下美国政府的作用发生的怎样的变化?罗斯福新政实施有何影响?18.(3)纵观不同时期各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过程你能得出什么启示?【答案】(1)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举措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决策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解析】(1)第一小问的政策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可知“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是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退到国家资本主义”是指新经济政策第二小问的举措 20世纪7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中国的史实可知举措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决策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答案】(2)措施通过强力的行政手段减少农产品的产量减少产品过剩问题变化由自由放任转变为国家干预经济影响帮助美国摆脱了危机困境开创了战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模式【解析】(2)第一小问的政策依据材料二“发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以提高农产品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可以得出政策是通过强力的行政手段减少农产品的产量减少产品过剩问题第二小问的变化结合所学可知变化是由自由放任转变为国家干预经济第三小问的影响结合罗斯福新政的影响可知罗斯福新政帮助美国摆脱了危机困境开创了战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模式【答案】(3)认识生产关系的调整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应根据国情选择经济模式并不断调整防止僵化经济发展要善于借鉴他国的先进经验【解析】(3)本小问的启示从苏俄、中国、美国政治发展模式的调整可以看出生产关系的调整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应根据国情选择经济模式并不断调整防止僵化经济发展要善于借鉴他国的先进经验19.(1)材料一中“________”处应填什么?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旧格局最终被打破”的标志“欧洲的联合”是多极化趋势中的重要一极结合所学阐述其发展的历程19.(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对世界政治格局与国际关系分别产生的影响19.(3)根据材料三和有关史实简述21世纪以来中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表现【答案】雅尔塔【解析】【答案】影响对政治格局的影响加速了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有利于国际关系民主化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带动不同发展层次的发展中国家实现共同发展【解析】【答案】表现拓展金砖合作模式 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倡议“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等【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有人说:“把纳粹的暴政加在自己身上的是德国人自己。
”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纳粹党( )A.通过选举成为国会第一大党B.对外政策得到德国人民支持C.实行思想文化控制符合国情D.给德国人民带来了实际利益2.20世纪30年代,美国推行“中立”的外交政策。
对这一政策的正确表述是( )①适应国内外形势,维护自身利益②反映国际形势走向缓和③维护凡尔赛—华盛顿体系④不利于地区冲突的缓和与解决⑤不关心美洲地区以外的事务A.①③B.④⑤C.②③D.①④3.1938年9月,英国首相张伯伦从慕尼黑回国后,在机场手持慕尼黑协定向人们炫耀,并得到了人们的广泛欢迎(如图)。
慕尼黑协定之所以受到英国人的欢迎,主要是因为它( )A.由大国出面签署B.有利于欧洲的和平与稳定C.符合英国的利益D.迎合了人们对和平的渴望4.观察下图,下列相关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反共”是法西斯势力迷惑西方大国的招牌B.法西斯势力并没有真正反共的意图C.《反共产国际协定》推动了三国轴心的形成D.意大利在不久后也加入了该协定5.德黑兰会议期间的一天早晨,在例会开始前,丘吉尔说:“今天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成为世界的主宰!”罗斯福说:“我梦见我成了宇宙的主宰!斯大林元帅,您梦见了什么?”斯大林说:“我梦见,我既没有批准丘吉尔先生您当世界主宰,也没有批准罗斯福先生您当宇宙主宰!”通过这段对话,我们可以看出()A.苏联实力最强B.罗斯福野心最大C.美苏矛盾是主要的矛盾D.三国争霸意图显现6.20世纪30年代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失败的原因不包括( )A.装备落后B.英、法、美推行绥靖政策C.未形成抗意统一战线D.埃塞俄比亚军民从未进行英勇顽强的抵抗7.1942年元旦,26国代表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在宣言签字前,确定了美、英、苏、中在前,其他国家按字母顺序排列的原则。
这一原则意味着( )A.承认四大国在反法西斯联盟中的特殊作用B.这个联盟实际上被四大国所控制C.四大国在所有问题上均达成了共识D.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8.希特勒打出民族主义旗号而获得群众广泛支持的主要原因是( )A.人民渴望德意志统一B.人民群众痛恨《凡尔赛和约》C.德国日益走向强大D.德国经济十分困难9.20世纪30年代德、日法西斯势力上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过程的相同点是( )A.利用经济危机引发的政治危机B.依靠军部法西斯势力C.依靠法西斯政党夺取政权D.取缔纳粹党以外的一切政党,建立独裁统治10.二战初期德国获得军事优势的原因不包括( )A.德国发动战争蓄谋已久,准备充分B.一些小国国力太弱或存在依赖心理C.英、法长期推行绥靖政策致使自身战备松懈D.英法等国综合国力与德国相差悬殊11.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的标志是( )A.突袭波兰B.闪击北欧C.突袭苏联D.不列颠空袭战12.观察下表: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该表反映出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 )①波及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②具有极强的破坏力③给资本主义世界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④使资本主义世界遭受空前的打击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3.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国法西斯处于战略优势地位的原因有( )①德意日结成三国军事同盟②英法推行绥靖政策,战备松懈③法西斯采取了闪电战的战术④英法等国综合国力不及德国A.②③B.①④C.③④D.②④14.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这次战役( )①宣告了德军“闪电战”的破产②是德军对苏联发动重点进攻的产物③以德军的全面失败而告终④对推动整个反法西斯战局的变化有深远影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5.西班牙内战时,英法与美国实行的“不干涉”政策和“中立”政策实际上是纵容侵略政策。
这主要是因为他们( )A.客观上限制了苏联对西班牙共和国政府进行援助B.直接支持佛朗哥叛军C.直接支持德意公开干涉西班牙D.客观上限制了西班牙共和国取得武器援助16.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又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这是因为( )①苏德战场是反法西斯的主战场②这场战役的胜利有力地配合了其他战场③德国是轴心国的中坚力量④它的胜利使苏联能够抽出兵力参与其他战场作战A.①②B.①③④C.①③D.①②③④17.二战时期,同日本作战的美军在一张传单上这样写道:“日本军部首脑将为挑起的这场战争负责。
”当时日本的军部( )①左右着日本的政局②是指日本庞大的军事官僚机构③全面对政府负责④是日本法西斯政策的推动者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8.美苏两国社会制度不同,但在二战中却结成盟国,其根本原因是( )A.英法绥靖政策的破产B.国际联盟的大力推动C.战略上相互配合的需要D.面临法西斯的全球扩张19.1936年广田弘毅上台后,采取了一系列强化法西斯体制的措施。
规定陆海军大臣必须由现役中将级以上的军人担任,使内阁成为军部的工具,禁止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颁布了全面侵略中国、并进一步南北并进大肆对外扩张的《基本国策纲要》,使日本进行所谓的“准战时体制”。
以上措施产生的最主要的影响是( )A.发动九一八事变B.建立起军事法西斯专政C.亚洲出现世界大战的策源地D.日本军部出现了“北进派”“南进派”的分歧20.“法西斯”泛指最反动、最野蛮的独裁制度和思想体系。
20世纪30年代,一些资本主义国家走上法西斯主义集权统治道路的根本原因是 ( )A.国内严重的社会危机和阶级矛盾的激化B.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和竞争的激化C.法西斯集团的欺骗宣传和恐怖活动D.通过战争和军事工业摆脱经济危机21.“对苏联同情之美感,有的甚至替它大肆鼓吹,以为苏联成功之秘诀,在于它的社会经济制度,因为这个制度是有计划的,有组织的”。
“左倾的也好,右倾的也好,大家都承认放任经济的末日到了”。
以上发表于20世纪30年代的言论共同体现了()A.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景表示担忧B.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高度赞扬C.世界大战背景下对民主制度的绝望D.经济危机背景下对自由市场的质疑22.“从文明演进角度看,两次世界大战后成立的国际联盟和联合国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根据相关历史事实,下列选项中能为这句话提供有力支撑的是()A.这两个全球性国际组织使世界和平得到有效维护B.这两个全球性国际组织的成立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追求和平的愿望C.这两个全球性国际组织的存在遏止了世界战争的爆发D.这两个全球性国际组织使世界各国安全得到有效保障23.20世纪30年代,一些资本主义国家走上法西斯主义极权统治道路的根本原因是( )A.国内严重的社会危机和阶级矛盾的尖锐B.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和竞争的激化C.法西斯集团的欺骗宣传和恐怖活动D.通过战争和军事工业摆脱经济危机24.两次世界大战对欧洲的影响中,相似点有( )①出现了社会主义国家②形成了欧洲主宰世界的格局③战后分割了德国领土④在美国扶植下恢复经济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25.下边漫画提供了极丰富的历史信息,其中不能读出的是A.“霸王行动”开始,欧洲第二战场开辟B.盟军登陆西西里岛,墨索里尼政府垮台C.被困于突尼斯的德意军队投降,北非战事结束D.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和库尔斯克战役沉重打击德军二、非选择题2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我们知道,你们很清楚,我们的军用物资已通过苏伊士运河……你们希望在希特勒问题上,我们同你们站在一起。
我们认为作为代价,你们会同意我们在埃塞俄比亚的行动。
——皮雪利(意大利资本家)在英国议会中的讲话(1935年)材料二我们强烈希望意大利与埃塞俄比亚之间友好地解决问题,但当务之急和首要的目的是确保法国、意大利和联合王国在欧洲的安全。
——霍尔(英国外交大臣)在下院的讲话(1935年)材料三双方一致同意,排除实行(对意大利的)军事制裁,不采取任何海上封锁措施……——英、法两国1935年9月公告请回答:(1)材料一、二反映出哪两个国家在进行什么交易?其实质是什么?(2)材料三的观点造成了什么后果?(3)意大利与埃塞俄比亚之间的问题解决后,英国、法国的“当务之急和首要目的”达到了没有?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结果?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将军在给天皇的建议书中写到:“英国可以得到印度和澳大利亚的原料,美国可以得到加拿大和南美洲的资源。
但是在日本,粮食供应和原料同人口相比在减少。
如果我们只希望发展贸易,最终必将被打败……最后,我们将一无所获……最好的政策在于采取积极措施,去获取日本在满洲和蒙古的权利和特权。
——《全球通史》材料二“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土地,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
”——《开罗宣言》材料三 1950年7月,杜鲁门命令第七舰队驻进台湾海峡,声称台湾未来的地位须经联合国决定。
——《战后美国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分析指出,田中认为必须“获取日本在满洲和蒙古的权利和特权”的理由和实质。
(2)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材料二的积极意义。
(3)材料三与材料二相比,美国政策有何变化?分析其原因及后果。
2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军事法庭将法西斯战犯起诉为:“破坏和平罪”(指策划、准备、发动或进行侵略战争);“战争罪”(指违反战争法规和惯例,包括虐待或杀害俘虏、人质、劳工以及掠夺财产、破坏城镇等);“违反人道罪”(指战争发生前和战争期间,对任何平民的杀害、灭绝、奴役及其他不人道的行为)。
请结合所学史实,以野蛮践踏文明,文明战胜野蛮为主题,撰写一篇反思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小论文。
29.阅读下列图文材料:材料一一战后经过了短短的20年,就爆发了新的世界大战,再次把人类拖进了痛苦与灾难的深渊。
材料二请回答:(1)有人认为,二战的爆发完全是由材料一中三个战争狂人引起的。
你如何看待这种观点?(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什么?二战爆发初期,英法等国是否立即放弃了绥靖政策?结果如何?3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9·11”事件发生后,恐怖主义危害人类、破坏和平的罪行激起了国际社会的公愤和反对。
然而,历史并非总是如此。
当德、意、日法西斯势力横行肆虐,战火蔓延,成为世界公敌的时候,人们却屡屡坐失良机,终于酿成了人类历史上最为惨烈的灾难。
江泽民在2019年的一次讲话中指出:“痛苦的回忆,胜利的喜悦,深沉的思考,使人们更加清醒。
……历史表明,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不相同的国家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
20世纪40年代,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和取得的功绩就是有力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