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内部控制的起源与发展

合集下载

内部控制的产生和发展

内部控制的产生和发展

内部控制的产生和发展内部控制是指组织在实现业务目标的过程中,通过制定合理的计划、程序和方法,对资源的获取、使用和保护进行监控和评估,以减少风险、增加效率和确保信息的可靠性。

本文将探讨内部控制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其在组织中的重要性。

一、内部控制的产生内部控制的产生源于对风险的认识和应对的需要,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业务的复杂化和竞争的加剧,风险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因此,内部控制的产生主要是为了应对风险挑战,确保组织的正常运营。

1. 风险意识的觉醒随着全球化和市场化的进程,企业所面临的风险也日益增多。

经济危机、竞争压力、政策变化等因素都可能带来各种风险,因此,企业开始意识到建立一套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的重要性。

2. 外部环境的变化法律法规的改变、会计准则的修订以及监管部门的要求等,对企业的内部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企业为了稳定经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开始加强对内部控制的重视和投入。

二、内部控制的发展内部控制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验的积累逐渐完善和深化。

以下是内部控制发展的几个阶段:1. 初级控制阶段在初级控制阶段,企业开始建立最基本的内部控制机制,主要包括财务管理、资产保护和业务流程的规范化等。

这一阶段的内部控制主要是通过制定规程和制度,以及建立相应的审批和监督程序来实现的。

2. 规范控制阶段在规范控制阶段,企业逐渐完善和规范内部控制制度。

这一阶段的内部控制主要包括风险评估、流程改进和内部审计等。

企业通过制定详细的操作规范和流程,以及加强对操作的监控和审计,提高内部控制的效果和可靠性。

3. 战略控制阶段在战略控制阶段,企业开始将内部控制与战略目标和业务发展相结合。

这一阶段的内部控制主要包括战略规划、风险管理和绩效评估等。

企业通过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和绩效评估机制,对内部控制进行全面的管理和监测,以实现战略目标。

三、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内部控制在组织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帮助企业识别、评估和应对各种风险,减少风险的发生和损失的产生。

我国内部控制研究综述

我国内部控制研究综述

我国内部控制研究综述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确保经营活动有效、合法和正常进行所建立的一种管理制度和方法。

内部控制不仅涉及到企业内部的管理层和员工,还包括外部的监管部门和社会公众。

目前,我国内部控制研究在不断深入发展,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全球化背景下企业管理的需求。

本文将对我国内部控制研究的发展现状、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

一、发展现状在我国,内部控制的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当时我国企业改革开放,开始接触国际贸易和外资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

1988年,中国证监会首次提出了内部控制的概念,要求上市公司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

此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出台,也对内部控制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要求和规定。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的内部控制研究开始逐渐走向繁荣。

目前,我国内部控制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内部控制理论研究,主要探讨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和原则,以及其与企业管理、风险管理等相关理论之间的关系;二是内部控制规范和标准研究,即研究国际上和国内相关的内部控制规范和标准,以及其在我国的适用情况;三是内部控制实施与评价研究,即研究内部控制的具体实施方法和评价指标,以及如何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四是内部控制与企业管理研究,即研究内部控制与企业经营管理、风险管理、财务管理等之间的关系,以及内部控制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和价值。

二、特点我国内部控制研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研究内容丰富。

我国内部控制研究涉及到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规范标准、实施评价、与企业管理的关系等多个方面,研究内容非常丰富。

2. 研究方法多样。

我国内部控制研究采用了许多不同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综述、案例研究、调查问卷、实证分析等,方法多样化,取长补短,有利于研究结论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3. 研究角度新颖。

在内部控制研究中,一些研究者从企业管理、风险管理、治理结构等不同角度出发,对内部控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形成了一些具有新颖观点和见解的研究成果。

第一讲 内部控制的起源和发展

第一讲 内部控制的起源和发展

第一讲内部控制的起源和发展一、内部控制沿革与发展(一)内部控制定义内部控制是指单位组织为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

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强调以预防为主的制度,目的在于通过建立完善的制度和程序来防止错误和舞弊的发生,提高管理的效果及效率。

(二)内部控制的起源内部控制是因加强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完善的。

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史中,早已存在着内部控制的基本思想和初级形式——内部牵制。

内部控制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发展是学术界、职业组织、大型企业及政府组织共同推动作用的结果。

此外,内部控制领域的发展历程显示,一些影响巨大的公司经营失败或舞弊事件的发生,往往加速了内部控制理论研究以及实践应用的发展进程,并催生了一些里程碑式的文献和立法规定。

(三)内部控制的发展内部控制在世界范围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内部牵制阶段、内部控制制度阶段、内部控制结构阶段、内部控制框架阶段。

每一个阶段都有标志性的事件,促成内部控制理论和实务的发展。

1、内部牵制阶段内部控制源于内部牵制。

相互检查、相互监督制度。

一般认为,上世纪40年代以前是内部牵制阶段。

内部牵制是指提供有效的组织和经营,并防止错误和其他非法业务发生的业务流程设计。

18世纪工业革命以后,一些企业逐渐摸索出一些组织、调节、制约和检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办法,逐步建立了内部牵制制度。

一般来说,内部牵制机能的执行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类:1实物牵制。

2机械牵制。

3体制牵制。

4簿记牵制。

内部牵制是基于以下两个基本设想:1、二个或以上的人或部门无意识地犯同样错误的机会是很小的;2、二个或以上的人或部门有意识地合伙舞弊的可能性大大低于单独一个人或部门舞弊的可能性。

2、内部控制制度阶段内部会计控制与内部管理控制1934年美国《证券交易法》定义内部会计控制系统:a.交易依据管理部门的一般和特殊授权执行;b.交易的记录必须满足GAAP或其他适当标准编制财务报表和落实资产责任的需要;c.接触资产必须经过管理部门的一般和特殊授权;d.按适当时间间隔,将财产的账面记录与实物资产进行对比,并对差异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

国内内部控制发展历程

国内内部控制发展历程

国内内部控制发展历程国内内部控制是一种管理手段,旨在提高组织的效率和效益,防止各种风险和损失,保护组织的利益。

它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内内部控制的发展起步较晚。

当时,我国企业的经营管理主要以计划经济为主导,政府对企业的日常运营进行了严格的控制。

这种情况下,企业内部控制的工作主要由政府部门负责,主要是为了维护国家的经济发展利益。

然而,由于政府部门对企业的干预过多,导致内部控制主要关注的是政治和行政因素,而非经济效益。

进入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经济体制开始改革开放,逐渐实行市场经济。

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例如财务管理、资金管理、风险管理等方面存在缺陷,内部控制的重要性逐渐凸显。

此时,我国开始引进国外经验,学习发达国家的内部控制理论和实践,积极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内部控制水平。

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内部控制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重要机遇。

1992年,我国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明确了公司内部控制的概念和要求。

随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提高经营风险管理水平。

此时,国内各种内部控制规范和标准相继出台,内部控制理论和实践开始逐渐成熟。

进入新世纪,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随着企业规模扩大、业务复杂度增加,内部控制的要求更高。

此时,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内部控制的标准和要求也与国际接近。

如今,国内内部控制已经进入到更加规范和专业化的阶段。

我国企业遵循公司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注重风险管理和内部审计,提高企业治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与此同时,内部控制理论和实践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逐渐形成了一套适应国内国际市场的内部控制体系。

总结起来,国内内部控制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起步阶段、引进阶段、深化阶段和规范阶段。

这四个阶段反映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内部控制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历程,也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基础。

我国数字化内部控制发展历程

我国数字化内部控制发展历程

我国数字化内部控制发展历程
我国数字化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起步到逐渐成熟的过程,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起步阶段:在20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企业内部控制开始得到重视。

198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内部控制思想和实践的早期起步,当时主要聚焦于内部会计控制的建设。

2. 规范化建设阶段:进入21世纪初,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要求也日益严格。

2001年,财政部发布了《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试行)》,这一规范从财务会计的角度提出了内部控制的要求,聚焦于企业会计信息的控制。

3. 国际化发展阶段:2004年,随着中国首批在美上市公司按照塞班斯法案的要求运作,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建设迎来了一个新的高潮。

这一时期,我国企业在内部控制运行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面临着种种挑战和危机。

4. 数字化转型阶段:到了2016年左右,随着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在财务领域的兴起,我国企业管理开始向数字化转型迈进。

内部控制也开始从传统的制度化建设向数字化方向发展,这一阶段的数智化内控(内控3.0)标志着内部控制在数字时代的转型和升级。

综上所述,我国数字化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反映了随着经济体制
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内部控制理念和实践的不断进步和完善。

从早期的会计控制起步,到规范化建设,再到国际化发展,直至当前的数字化转型,每一步都是对内部控制体系的深化和拓展。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企业管理需求的提升,数字化内部控制将继续演进,以适应更加复杂多变的经营环境。

内部控制概念的发展及我国企业内控问题

内部控制概念的发展及我国企业内控问题

内部控制概念的发展及我国企业内控问题内部控制的概念和发展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达成其目标,通过执行特定策略和程序,确保组织活动的合理性、有效性以及合规性的一种管理活动。

随着企业环境的不断变化和全球竞争的加剧,内部控制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内部控制的发展源远流长。

早在20世纪初,科学管理学派的代表泰勒就强调使用内部控制手段来提高企业的效率和生产力。

20世纪60年代,随着美国股市的崩盘和企业丑闻的频发,内部控制开始被视为规范企业行为、保护利益相关者的手段。

198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萨宾斯-奥克利法案,要求上市公司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并进行年度审计。

这一法案的实施,进一步推动了内部控制理念的发展和规范。

我国企业内控问题的存在及原因在我国,企业内部控制问题也日益凸显。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管理理念不够成熟。

部分企业管理者对内部控制的理解和意识不足,认为它是一种简单的符合性管理,缺乏对风险管理和内部运作效率的重视。

这导致企业在内控建设上存在盲点。

第二,制度设计不完善。

部分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设计不够科学,存在制度漏洞和缺陷。

如内部审计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等不完善,导致企业风险管理和运营效率不高。

第三,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

企业内部监督机制的落实不到位,存在缺乏有效监督和制衡的问题。

一些企业内部控制监督责任分散,缺乏有效的内部审计和风险控制,从而容易发生违法违规行为。

第四,员工素质和道德风险。

企业员工的素质和道德风险也是导致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原因之一。

一些员工缺乏专业能力和质量意识,容易造成企业运营过程中的失误和疏漏。

改善我国企业内控问题的措施为解决我国企业内部控制问题,以下是一些改善措施:首先,加强内部控制理念教育。

加强企业管理者对内控的认识和理解,强化内控意识,将内部控制理念融入企业管理中。

其次,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通过科学的制度设计,建立严密、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财务管理、风险管理、信息披露等方面。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起源和发展历程1.起源:实践中逐步产生,发展,完善2.5阶段(1)内部牵制阶段:账目间的相互核对,方式是设立不兼容岗位(2)内部控制制度阶段:内部会计制度为核心,建立健全规章制度(3)内部控制结构阶段:内控环境,会计制度,控制程序(4)内部控制整合框架:1992-1994年COSO报告中的5大部分,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内部监督(5)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2004年COSO委员会发布《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在4的基础上,拓展为8个相互关联的整体,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反应,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内部监督3.中国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发展历程1999年《会计法》2001年财政部7项内部会计控制规范2001年证监会《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指引》2002年中国人民银行《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2003年审计署《审计机关内部控制测评准则》2005年证监会《关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意见》2006年证监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2006年上交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2006年国务院《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2006年深交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2007年证监会《关于开展加强上市公司治理专项活动有关事项的通知》2007年银监会《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2008年5部位《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4.企业如何进行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建设(1)明确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目标: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信息真实完整,经营效率和效果提高,促进企业发展战略(2)完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环境:建立合理有效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打造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加强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3)建立一套适合自身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流程和方法,包括:收集风险管理初始信息,进行风险评估,制定风险管理策略,提出和实施风险管理解决方案,风险管理监督和改进。

我国内部控制的演变路径

我国内部控制的演变路径

2001.6. 《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 依据《会计法》制定该会计控制规范,财政部 22 本规范》和《—货币资金 门依据《会计法》和本规范对其建立和执行进 》财政部 行检查,是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依据。 截止 2004年 底 发布采购与付款、销售与 固定资产、存货、筹资、预算、成本费用等5 收款、工程项目、对外投 项征求意见稿。 资和担保等5项五项规范
相关法规和规范 时间 规范 要点 1978.9.12 《会计人员职权 企业的重大计划和重要经济合同,应由总会计师 条例》国务院 会签。 1984.4.24 《会计人员工作 建立会计岗位责任制,同经济责任制相联系,以 规则》财政部 责定权,责权明确,严格考核,有奖有惩;出纳 不得兼管收入、费用、债权、债务账簿的登记工 作以及稽核工作和会计档案保管工作。 1985.1.21 《中华人民共和 重申了会计岗位责任制的要求及企业内部会计监 国会计法》人大 督基本要求,明确了外部监督职权。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从“自愿阶段”发 展到“局部强制阶段”,再到目前的“整体强制阶段”。
3.1 我国内部控制的发展
2)会计控制阶段: 20世纪90年代至2008年以前
相关法规和规范 时间 规范 要点 1996.6.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财 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建立健全包括但不限于内部 17 政部 牵制制度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 1996.1 2.26 1999.1 0.31 《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 规范注会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评价行为。 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 提出内部控制由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 险 》中注协 序三要素组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以法律形式对健全内部控制提出原则要求。明 》修订版 人大 确了内部会计监督制度要求。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是为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 所执行内部控制审计业务的执业准则。

内部控制的含义及产生与发展

内部控制的含义及产生与发展

内部控制的含义及产生与发展内部控制的含义依不同学科和不同的机构、组织,对其解释存在一定的差异,并可能建立不同的框架体系。

管理学界对管理控制进行了长期研究,会计学界和审计界也对内部控制进行了系统研究。

近年來,学者们从公司治理角度对内部控制进行解释,而一些机构或组织如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控制标准委员会、巴塞尔委员会也从不同角度对内部控制做出了自己的解释。

管理学界对管理控制的解释在管理学研究中,人们认为管理的四大职能是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管理的通用的概念是管理控制。

管理控制是按照目标或计划标准衡量计划的完成情况、纠正计划执行中的偏差,以确保计划目标的实现,或适当修改计划,使计划更加适合于实际情况。

管理控制的目标主要有两个:限制偏差的累积和适应环境的变化。

管理学关于管理控制的内容包括战略控制、流程控制和任务控制、绩效评价、行为约束与引导等。

国内有学者认为,控制系统包含基础结构子系统、管理模式和企业文化子系统、奖励子系统、协调方式子系统、沟通渠道子系统、计划和控制过程子系统。

基础结构在发号施令、建立管理支持、制定企业使命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管理模式和企业文化影响员工的价值观、信仰等;激励系统起着奖优罚劣的激励作用;协调机制增加企业纵向之间和横向部门之间的了解;沟通渠道使管理控制过程和其他子系统之间密切联系;计划和控制过程在制定程序、形成书面文件、报告系统和提供反馈等方面发挥作用。

会计学界和审计界对内部控制的解释在会计学中,人们更多地使用会计控制一词,认为会计控制是单位(企业)内部控制方式之一。

单位财务人员通过会计系统参与控制本单位的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以保证资产的完整安全,防范财务风险,提供相关可靠的会计信息。

在国内,对财务控制的定义与会计控制类似,但在外国将财务控制解释为结果控制,是以财务绩效目标为导向的一种控制形式,通过财务绩效目标引导组织成员的行为。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1953年《审计程序说明》第19号公告将内部控制分为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认为会计控制是由组计划以及与保护资产和保证财务资料可靠性有关的程序和记录构成,旨在保证经济业务的执行符合管理部门的一般授权或特殊授权的要求。

简述企业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

简述企业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

简述企业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一、企业内部控制理论产生与发展的演变过程1、萌芽期——内部牵制现代意义上的内部控制理论是由早期的内部牵制发展而来的。

内部牵制源远流长,早期的内部牵制主要通过会计的组织制度体现出来。

这一阶段的内部牵制仅仅局限于一般性的经济制约关系。

对于企业而言, 这是一个基于企业个体行为层面控制的内部经济制约的阶段.因此, 这一时期只是内部控制理论发展的萌芽时期。

这一阶段的内部牵制可以概括为以业务授权、职责分工、定期核对等会计控制为基本内容, 采用账簿之间的核对和账簿与财产之间的一致性验证为主要手段,控制的目的主要是查错防弊。

2、发展期——内部会计控制与内部管理控制1934年美国《证券交易法》,首先提出了“内部会计控制”(Internalaccounting control system)的概念。

审计程序委员会(CAP)下属的内部控制专门委员会1949年对内部控制首次做出了如下权威定义:“内部控制是企业所制定的旨在保护资产、保证会计资料可靠性和准确性、提高经营效率,推动管理部门所制定的各项政策得以贯彻执行的组织计划和相互配套的各种方法及措施”。

1953年10月,审计程序委员会(CAP)又发布了《审计程序公告第19号》(SAPNo。

19),将内部控制划分为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

1972年,美国审计准则委员会(ASB)在第1号公告(SASNo.1)中,对管理控制和会计控制提出今天广为人知的定义:(1)内部会计控制.会计控制由组织计划以及与保护资产和保证财务资料可靠性有关的程序和记录构成;(2)内部管理控制。

管理控制包括但不限于组织计划以及与管理部门授权办理经济业务的决策过程有关的程序及其记录.这种授权活动是管理部门的职责,它直接与管理部门执行该组织的经营目标有关,是对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控制的起点.3、成熟期—-内部控制结构和内部控制整体架构(1)..内部控制结构(Internal Control Structure)1988年4月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的《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SASN0.55),规定从1990年1月起以该文告取代1972年发布的《审计准则公告第1号》。

内部控制的产生和发展

内部控制的产生和发展

内部控制的产生和发展一、内部控制源于内部牵制内部控制(Internal Control)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内部控制产生于本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西方国家企业管理中的内部牵制。

(一)内部牵制的产生早在公元3600年前的美索不达米亚时期简单的物品管理活动中就无意识的体现内部牵制思想;在古埃及,货币存入银库、谷物进粮仓前,都必须先由监察官检查登记,入库时再由出纳官清点、记录和保管;古罗马已产生了“双人记帐制”,规定一笔帐务要由两个记帐员同时记载,并定期将两人的帐簿核对;我国西周时代,为防止有些官吏侵吞财物,实施了“一人财赋之出入,数人耳目之通焉”的财物管理方法。

18世纪末的工业革命,极大的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各种科学技术发现和运用使企业的生产能力和生产规模发生了根本性的飞跃。

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原有的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有生产规模扩大的需要。

因此,家庭式自我管理为主的企业,迅速向利用专业人员管理的模式转变。

美国铁路公司为了对遍及各方客货运业务进行控制与考核,采用的内部审计制度,由于效果显著,各大企业纷纷效仿。

20 世纪初期,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规模有了扩大,生产资料所有者和经营者相互脱离。

美国一些企业在非常激烈的竞争中,逐渐摸索出一些组织、调节、制约和检查企业生产活动的办法,为了防范和揭露错误,按照人们的主观设想建立了“内部牵制制度”。

从历史上看,真正意义上的内部牵制应属于复式簿记体系。

出于经济管理的需要,人们设想: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部门无意识地犯同样错误的机会是很小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部门有意识的合伙舞弊的可能性也大大低于一个人或一个部门舞弊的可能性。

这种设想就为建立内部牵制提供理论基础。

以后按照这种设想,凡是进行经济业务活动的处理上,都要经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部门去完成而建立起来的会计工作制度,就叫做内部牵制制度,它即是内部控制的雏形。

我国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

我国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

我国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我国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以来。

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企业内部控制主要依赖于计划经济的指令性管理。

企业按照国家的计划安排,在政府的指导下生产和运营,内部控制主要是通过计划、任务和指导文件的执行来实现。

这种内部控制机制,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计划的顺利实施,但由于缺乏市场竞争机制和企业自主权,容易导致资源浪费和低效率。

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使得市场经济逐渐成为我国经济的主导模式。

上世纪80年代末,我国开始推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改革,通过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控制手段,为企业提供更加合理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

这一时期,我国开始进行企业财务制度改革,建立了包括会计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内部审计等在内的一系列制度和措施,以加强对企业内部经营活动的监督和管理。

同时,建立了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明确了各级企业法人的职责和权利,并提出了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内部控制的发展迎来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内部控制的目标从简单的资产保护,逐步转向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责任。

2000年,我国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明确规定了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要求公司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遵循自愿公开、公平公正、诚实信用、保护投资者的原则,提高公司透明度和规范化管理水平。

此后,我国陆续发布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环境的复杂化,我国内部控制也在不断深化和完善。

2015年,我国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明确了内部控制建设的原则、目标和要求。

该规范强调了风险管理和内控自评估,推动内部控制制度与企业战略目标的相互衔接。

此外,我国还加强了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监管,要求上市公司制定并实施内部控制制度,披露内部控制情况,并接受独立审计机构的内部控制审计。

当前,我国内部控制的发展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发展历程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发展历程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发展历程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当时我国企业改革刚刚起步,企业管理体制正在转变。

那个时候,由于缺乏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和制度,企业内部控制概念尚未完全形成。

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入,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开始逐渐引起重视。

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国家开始推行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的试点,建立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初步法规框架。

90年代初,我国开始改革国有企业,推行股份制改革,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也随之进一步完善。

1992年,我国首次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明确了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和规范。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企业内部控制面临更加复杂和多样化的市场环境和风险。

2001年,我国颁布了《公司法》,明确规定了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的要求,进一步加强了对企业内部控制的监管。

2004年,我国国务院出台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明确了企业内部控制的原则、目标和基本要求。

这一规范的发布,标志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进入了一个全面规范和制度化的阶段。

近年来,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不断创新和完善,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内部控制手段和方法也发生了变革。

企业内部控制从传统的财务控制走向了内外部风险管理的全面控制,包括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内部审计等各个方面。

同时,国家也加强了对企业内部控制的监管和评估。

2014年,我国发布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规范》,要求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提高企业治理水平。

总之,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发展历程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初步形成到不断完善的过程。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发展和全球化的趋势,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在未来还将继续创新和完善,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效益。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发展历程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发展历程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发展历程
近年来,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发展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企业制度不完善、财务管理松散等原因,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相对较弱。

企业经营风险难以控制,财务数据真实性和准确性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财务管理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企业内部控制逐渐得到了重视。

2000年,我国颁布了《公司法》,明确要求上市公司建立健
全的内部控制制度。

此举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随后,相关政策和法规相继出台,进一步明确了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和规范。

同时,我国的会计准则逐渐趋于国际化,企业内部控制也要求与之相适应。

在国家层面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和加强内部控制。

企业内部控制的构建首先要从制度建设入手,明确各个岗位的权责关系,建立明确的管理制度和流程。

同时,还需加强内部监督和审计工作,以及完善的风险管理与预警机制。

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是风险防控,要通过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来有效应对各种经营风险,保障企业长期稳定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发展逐渐成熟。

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只有加强内部控制才能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获得投资者和市场的信任。

因此,企业内部控制越来越多地纳入公司治理的范畴,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

总体来看,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发展历程经历了从较弱到逐渐健全的过程。

国家政策的引导和企业自身的意识提高对企业内部
控制的重视,将进一步推动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不断完善。

只有不断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才能确保企业长期、稳定、可持续地发展。

我国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

我国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

我国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中国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是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

中国内部控制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

那时,中国的经济改革才刚刚起步,企业面临着各种风险和挑战。

为了保护公共利益、维护企业的财务稳定和经营活动的安全,中国开始逐步引进和建立内部控制的机制。

在1992年,中国国务院颁布了《企业内部控制暂行条例》,这是中国首个内部控制的法规。

条例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组织机构、职责权限、信息反馈和内部审计等方面进行了规定。

此后,许多行业和企业也相继建立了各自的内部控制制度。

进入21世纪后,中国的内部控制进一步得到了加强和完善。

2008年,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CSRC)颁布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规范》,要求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并进行自我评估和披露。

这一规范进一步加强了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要求和监管。

20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也对内部控制进行了相关规定。

法律要求公司应当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公司财务、生产经营和资产运作等方面的控制。

此后,相关部门还颁布了一系列细则和指南,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近年来,中国的内部控制进一步提升了水平和标准。

201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正式发布实施,标志着内部控制进入全面规范化和制度化的阶段。

并且,中国的内部控制逐渐与国际接轨,借鉴了国际上的经验和做法。

总的来说,中国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是从起步阶段到完善阶段的逐步演进。

通过法律法规的规定、机构的设立、标准的制定和实践的推进,中国的内部控制制度日益健全,并且与国际接轨。

未来,中国内部控制的发展还需要持续改进和创新,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和挑战。

国内内部控制发展历程

国内内部控制发展历程

国内内部控制发展历程国内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描述:1. 初期阶段(20世纪90年代前):在这个阶段,国内对内部控制的意识还比较薄弱,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相对简单,主要以财务控制为主,存在较大的盲区和薄弱环节。

这一阶段主要受到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和财务管理模式的影响。

2. 制度建设阶段(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金融领域的改革,国内对内部控制的意识逐渐增强,相关法规和规范文件相继出台。

2000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

在这个阶段,企业开始重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并逐步建立相关制度。

3.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阶段(21世纪中期至今):为了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国内开始推行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制度。

2008年,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内部控制报告相关规定》,要求上市公司编制内部控制报告。

2010年,财政部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要求中央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评价制度。

这一阶段,国内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的要求和标准逐渐统一,内部控制评价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

4.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融合阶段(近年来):近年来,国内的企业逐渐意识到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密切关系,开始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融合起来,形成全面的风险控制体系。

这一阶段,企业不仅关注内部控制的制度建设,还注重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以提高企业整体的风险管理水平。

综上所述,国内内部控制的发展经历了从意识薄弱到意识增强、从简单控制到完善制度、从单一评价到全面管理的过程。

随着国内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内部控制在企业运营中的作用逐渐凸显,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论我国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论我国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论我国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完善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对规范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行等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进一步贯彻《会计法》的要求,对于改善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现状,规范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证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保护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内部控制概念提出迄今已有50年了。

1949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首次阐述了内部控制的定义:“内部控制包括组织机构的设计和企业内部采取的所有协调方法和措施,旨在保护资产、检查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经济效率,促进既定管理政策的贯彻执行。

”1988年美国《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以“内部控制结构”代替“内部控制”,提出内部结构的三要素: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

1992年9月COSO委员会发布了《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研究报告,报告中把内部控制定义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保护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率效果以及现行法规的遵循等目标的达成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

其构成要素来源于管理层经营企业的方式,并与管理的过程相结合。

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起,开始加大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推行。

1997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颁布《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指导原则》,1996年财政部发布《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和审计风险》,要求注册会计师检查企业的内部控制。

2000年7月实施的《会计法》是我国第一部体现内部会计控制要求的法律,作为《会计法》的配套法规之一,财政部于2001年6月颁布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试行)》。

从内部控制的内容和演进过程看,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控制已不是传统的查弊和纠错,而是涉及到企业的各个方面,成为公司控制权结构的具体表现。

此点与企业组织形式的深化及治理机构的发展相一致,在现代公司下,内部控制制度的职责不仅包括保证财产的安全完整,检查会计资料的准确、可靠,还将促进企业贯彻经营方针以及提高经营效率纳入其中。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内部控制的起源与发展
摘要:本文从内部控制的组织结构、会计核算、内部牵制与内部稽核去探究它的起源,通过对内部控制的古代到现代发展情况的探究,提出了一些改善内部控制的建议和措施,完善我国内部控制的发展。

关键字:内部控制起源发展制度
一、内部控制的概念
内部控制是为合理保证单位经营活动效益性、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与法律法规的遵循性,而自行检查、制约和调整内部业务活动的自律系统。

它贯穿于经营活动的全部过程,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等要素,并受企业董事会、管理阶层及其他人员影响。

内部控制制度即指各级管理部门在本单位、本部门内部因分工而产生的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基础上,采取一系列具有控制作用的方法、措施和程序,并即时以规范化、系统化、制度化,而所形成的一整套严密的控制机制。

二、内部控制的意义
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企业经营方式和制度的巨大变化,内部控制在企业的管理中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已经逐渐地成为企业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效屏障和保障企业实现健康、科学、可持续发展的保护伞,内部控制有助于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风险防御能力,内部控制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约束管理层侵犯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有助于维护社会公众的利益。

三、内部控制的起源
内部控制,作为一个专用名词和完整概念,直到本世纪三十年代才被人们提出、认识和接受。

而在此前的人类社会发展史中,早已存在着内部控制的基本思想和初级形式。

在我国,内部控制制度起源于在西周时期,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没有经历过工业革命,所以内部控制制度没有体现在企业的制度中,而我国古代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现在统治者对政权的控制中,我国西周时期内部控制的最初产生空间、手段和雏形已经具备。

1、组织结构
我国在西周时期,官厅组织结构就已经比较完善。

《周礼》中有记载,西周王朝的时候,最高统治者周王,在下设有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和冬官考工等六大官职。

秦朝建立的三公九卿组织,结构更为完备。

因而,从官厅内部控制的角度来讲,西周时期就具备了内部控制产生的空间条件。

2、会计核算
早在西周时期,会计组织由司会统一管理,司会的具体职责包括会计、出纳、税务、财物保管、考核(钩考)、人口与土地统计。

组织内部已经构成了一个比较严密的系统,系统内部不但建立了独立的会计部门,而且会计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已分工明确。

3、内部牵制与内部稽核
《周礼》中有记载,西周时期的内部牵制包括:财物分管,也就是在天官冢宰之下分设大府、王府、内府、外府、职币等机构,分开管王朝的财物;分职核算,也就是会计记帐人员、收入核算、支出核算,以及实物保管,分别由不同官员实施;内部稽核,也就是宰夫行使稽核职权,负责组织对财物保管部门年度、月度、旬度的财物出入和经济收支情况进行具体全面的稽核,这可以作为确定官吏政绩优劣的依据。

四、我国内部控制的发展
1、古代的内部控制
在我国,古代内部控制制度始于西周,完善于唐朝,衰落于宋代。

西周时期是奴隶社会鼎盛的阶段,唐朝是封建社会的盛世时期,宋朝封建社会转衰的过程,这与我国古代的社会经济发展轨迹是相符合的。

在西周时,就闪烁着内部牵制制度的火花,例如“听出入以要会”,也就是以会计文书为依据,批准财物收支事项。

当时的统治者,为防止掌管和使用财赋的官史弄虚作假甚至贪污盗窃所采用的分工牵制和交互考核等办法,达到了“一毫财赋之出,数人之耳目通焉”的程度。

这段时期上计内部控制制度已有萌芽;
秦朝时期,就已形成严密的上计制度和御史监察制度。

在宋朝,已经形成知府与通判联署的做法,所以说内部控制制度在我国早已有之。

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在我国的长期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及其监控主要由官府来负责,主要方式是职务牵制,民间企业发展及其监控相对薄弱。

这一阶段的内部控制的着眼点在于职责的分工和业务流程及其记录上的交叉控制。

内部控制主要通过人员配备和职责划分、业务流程、簿记系统等来完成。

其目的主要是防止组织内部的错误和舞弊,通过保护组织财产来保障组织运转的有效运行。

2、现代的内部控制
新中国成立之后,由于借鉴了前苏联社会广义国家模式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对社会经济发展采取高度集中的方式,企业经营与规划完全由国家来控制,监控也由国家直接进行,以企业为主体的内部控制几乎缺失。

一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后,市场经济的提出与全国建设才还企业以自主发展的广阔空间,发展蕴涵着加强内部控制健全运营机制。

这一阶段内部控制开始有了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的区分,主要是通过形成和推行一套内部控制制度来实施控制。

内部控制的目标除了保护组织财产的安全之外,还包括增进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提高经营效率和遵循既定的管理等方针。

(1)初次出现
1986年财政部颁发《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其中对内部控制作了明确的规定,这一阶段开始把控制环境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与会计制度、控制程序一起纳入内部控制结构之中,并且不再区分内部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

控制环境反映组织的各个利益关系主体对内部控制的态度、看法和行为;会计制度规定各项经济业务的确认、分析、归类、记录和报告方法,旨在明确各项资产、负债的经营管理责任;控制程序是管理当局所确定的方针和程序,以保证达到一定的目标。

1996年12月,财政部发布了《独立审计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和审计风险》,对内部控制作出了权威性解释,即“是被审计单位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证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弊端,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并提出了内部控制“三要素”,帮助注册会计师判断是否信赖内部控制,以确定审计的性质、时间与范围。

这是我国现代第一个关于内部控制的行政规定,它的发布标志着我国现代内部控制建设拉开了序幕。

有了《会计法》之后,我国系统的内控制度建设起来了,1999年修订的《会计法》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对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提出原则性要求,财政部随即连续制定发布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等7项内部会计控制规范。

1999年修订的《会计法》颁布不久,财政部根据《会计法》的有关精神,于2000年初组成了内部会计控制研究小组,就内部会计控制的总体思路等问题进行研究。

2001年6月财政部发布的《基本规范》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试行)》,明确了单位建立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基本框架和要求,以及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要求。

上述两个《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的发布,为我国加强单位内部会计监督与控制的理论与制度建设,树立了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里程碑,同时也标志着我国会计法规建设进入到一个更新、更高的新境界。

(2)重视伊始
2006年,国资委发布《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对内控、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的总体原则、基本流程、组织体系、风险评估、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管理解决方案、监督与改进、风险管理文化、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等进行了详细阐述。

这是我国第一个全面风险管理的指导性文件,意味着中国走上了风险管理的中心舞台。

2008年,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五部门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规范》自2009年7月1日起先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
行,鼓励非上市的其他大中型企业执行。

《规范》的发布,标志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3)全面应用
2010年,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等五部委刚刚联合并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

该配套指引包括18项《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连同此前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标志着适应我国企业现在的实际情况、融合国际先进经验的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基本建成起来了。

为确保企业内控规范体系平稳顺利地实施,财政部等五部门制定了实施时间表:自2011年1月1日起首先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施行,自2012年1月1日起扩大到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公司施行;在此基础上,择机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施行;同时,鼓励非上市大中型企业提前执行。

五、总结
1、加快理论研究和创新
在以人为本的今天,内部控制理论和实务工作者应以行为理论为指导,加强内部控制方法研究,创新管理理念和管理流程,将内部控制向人性化管理方向发展,使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工作中得到充分的发挥。

2、加大政府的推进力度
本人认为,政府只有在不断完善内部控制法规的基础上,采取一定的措施加大内部控制推进力度,可以采用达标、规范化等具体措施,切实引导企业尽快推行内部控制,促进内部控制尽快应用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之中。

3、提高企业负责人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
只有企业负责人重视内部控制工作,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才能得到有效实
施。

所以,必须提高企业负责人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

4、提高管理者和员工素质
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关键在于企业的每个管理者和每个员工都要清楚
自己在企业中的作用和在内部控制中的位置和角色。

只有每个人都明确自己的分
工,与整个企业积极协调一致,才能推进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

参考文献:
李连华:《内部控制学》,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
程新生:《企业内部控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本页为著作的封面,下载以后可以删除本页!
【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