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必修三文化生活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
【走向高考】2015届高考政治(人教版)第一轮总复习配套课件: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必修3)
________的 重 要 标 志 之 一 。 我 国 ________和________的特
必修三
第三单元 第六课
走向高考 ·高考一轮总复习 ·人教版 ·政治
( 2 ) 一 方 水 土 , 一 方 文 化 ①原 因 : 受 历 史 、 地 理 等 因 素
(区 域 性 ) 的 影 响 。
②表 现 : 不 同 区 域 的 文 化 长 期 相 互 交 流 、 借 鉴 、 吸 收 , 既________, 又 保 持 着 各 自 的 特 色 。
[答案]
1 ( 1 .)
标 志 精 神
( 2 ) 史 书 典 籍 ②文 明 程 度 实 用 性 整 体 性
2.( 1 ) ①精 神 ( 2 ) ②渐 趋 融 合
( 3 ) ①共性 民 族 特 性 蕴 民 族 凝 聚 力
②瑰 宝
交 融
促 进
③文 化 底
必修三
第三单元 第六课
走向高考 ·高考一轮总复习 ·人教版 ·政治
必修三
第三单元 第六课
走向高考 ·高考一轮总复习 ·人教版 ·政治
( 3 ) 中 华 之 瑰 宝 , 民 族 之 骄 傲
(民 族 性 )
①表 现 : 中 华 文 化 呈 现 着 多 种 民 族 文 化 的 丰 富 色 彩 ; 各 民 族 文 化 既 有 中 华 文 化 的 ________, 又 有 各 自 的 ________。
必修三
第三单元 第六课
走向高考 ·高考一轮总复习 ·人教版 ·政治
区域 性
我 国 幅 员 辽 阔 , 各 地 自 然 条 件 千 差 万 别 ,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程 度 不 同 , 各 地 区 的 文 化 常 有 明 显 的 区 域 特 征 , 而 不 同 区 域 的 文 化 , 长 期 相 互 交 流 、 相 互 借 鉴 、 相 互 吸 收 , 既 渐 趋 融 合 , 又 保 持 着 各 自 的 特 色 在 中 华 文 化 的 百 花 园 中 , 各 具 特 色 的 民 族 文 化 异 彩 纷 呈 , 都 为 中 华
文化生活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
08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教学案《文化生活》第六课射阳中学顾建龙一、课程标准学习要求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1)古代中华文化发展的辉煌历程:(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A、文字:(文字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B、史书典籍:2、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1)内涵:(2)意义:探究: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1、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1)文学艺术:A、文学艺术的独特作用:B、我国文学艺术的特点:(2)科学技术:A、科学技术的地位:B、科学技术的特点:2、各具特色的地方文化:中华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的原因:3、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1)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是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2)中华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A、中华各民族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又有各自的特性。
B、各兄弟民族的文化的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文化。
C、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感和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
三、知识结构图解:1(1(2)从内涵上看: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的又一个基本特征:从独特性、区域性、民族性方面看出。
2、正确认识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虽历经磨难,却从未中断,表现出极强的生命力。
其原因在于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包容性的含义: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的文化中的积极成份。
包容性的意义: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文化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同时,这种包容性,这种与外域文化的交流,也有利于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五、典型题解题分析:考点11、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①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至今仍存②今天的汉字是由甲骨文演变来的③北宋时的《资治通鉴》为后世所传播,被统治阶级所借鉴④我国民族众多,方言也较多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与其他的古老文明相比,起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却始终显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这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最好见证,故选①。
最新届高三一轮复习(最新)我们的中华文化课件ppt
【特别提醒】
(1)汉字是文字的一种。汉字内容丰富,为中华各族人民所认同、通用, 但不能说汉字为世界各国人民所认同、通用,也不能说汉字是世界上最优秀 的文字。
(2)文字与汉字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 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汉字是文字的一种,汉字为书写中 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3、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1)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独特性)
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主要体现。 ①我国文学艺术历史辉煌悠久、内涵丰富绚丽、风格鲜明独特,反映人 们的精神生活、展示精神世界,以独树一帜的风格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 占有重要位置。 ②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 和艰苦奋斗精神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是一个民 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特别提示】(具体见《优化探究》P138) 源远流长就是从动态上即从中华文化发展的轨迹上说明中华文化的特征,表 现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从未中断过;
博大精深是从静态上即从中华文化的内涵上说明中华文化的特征,表明中 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拓展: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
(1)性质: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的关 系。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也呈现多种民 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但这不等于民族文化之间无共性。
2017届高三一轮复习(最新)我们 的中华文化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一)知识网络
特征 中华文化
源远流长
原因
包容性
历程 见证
含义、意义
集 中 表 现
中华 民族 精神
内涵 发展
2023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提纲:必修三《文化生活》-10课
课题:必修三《文化常识》复习提纲一(6—10课)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1. (了解)中华文化的特征:(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这表现在许多方面。
汉字、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的又一基本特征,这也表现在许多方面。
A.独特性(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中国文学艺术和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各具特色。
B.区域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C.民族性(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3)包容性。
2. (理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含义、意义)(1)含义: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住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2)意义: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3. (了解)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①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个 性 笔记的丰富多彩。
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②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重要的贡献。
③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
④各族人们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1. (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和基本内涵:(1)重要作用、意义: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和基石。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三模块文化与生活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讲义含解析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复习集成块一|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基础自修快通关]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2.中华文化在近代衰微的原因[2](1)内因: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
(2)外因: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巨大冲击。
3.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的要求(1)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
[1]辨清:文字≠汉字,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2]注意:决定文化兴衰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和政治。
近代中华文化衰微的根本原因是封建制度的日趋没落和自然经济的解体,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是外在原因。
1.甲骨文是我国发现最早的文献记录,是距今三千多年的商代后期用于占卜祈祷的文字。
2017年10月30日,我国申报的甲骨文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甲骨文的成功入选( )①提供了创新中华文化的成功案例②促进了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③丰富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④彰显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解析:选D 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并不是文化创新的体现,①不选;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促进了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②正确;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并没有丰富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③不选;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彰显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④正确。
2.中国古代书法不断赋予各种字体独特的审美意蕴,篆书的庄重古朴、隶书的典雅高贵、楷书的端庄秀丽、行书的洒脱随意、草书的落拓不羁,虽然只是线条的描摹,却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五彩缤纷的艺术世界。
与书法同源的中国画,同样表现出它的独特性,所谓梅兰竹菊的气节、松石的高风,正是艺术人生的写照。
广东省2012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3.6我们的中华文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促进了统一的民族文化的发展 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 秦 汉 隋唐 时期 至尊地位 儒家学说确立了__________ 划时代 ________的意义 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全盛 古代中华文化高速发展,并以 进入气度恢弘的_______ 时代 博大的胸襟广泛吸收外域文化 延续隋唐文化的辉煌,并在史学、 推动中华文化发展,其中
2.中华文化的区域性与民族性的区分 【点评】中华文化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程度千差万别,受 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产生了多姿多彩的地域文化。中华文化 包括滇黔文化、吴越文化、齐鲁文化、岭南文化等,虽然都是汉文 化,但从地理区域上来看,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因此,文化的区域 性强调的是地域特色。 中华民族又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不同民族有不同的生活环境、 宗教信仰、语言文字的生活习俗,故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因 此,文化的民族性强调的是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 二者是从不同的角度和视野来研究文化现象,在学习时要注意 区分。
本单元在高考中涉及的知识点并不多,主要有中华文化的特点、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复习备考中还要重 点把握本单元知识同文化与经济、综合国力、人生的关系。从考查 形式看,本单元知识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预计2012年高考,要注 重本单元知识与历史现实紧密联系。结合相关史料或古文考查古代 中华文化辉煌的历程,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各具特色的 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从抗震抗洪救灾、嫦娥二号探月到成功应对 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凸显优秀文化的激励功能,尤其是要 结合先进文化、科技活动、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等考查弘扬和培育 中华民族精神,此外还需关注当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 中涌现出来的先进模范人物的典型事迹以及当前反对“台独”,推 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而奋斗的具体事例,考查其中所包含的民族精 神内涵。
文化生活一轮复习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才 ——诸葛亮 高密五中2012级政治复习课教学案 必修三 文化生活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No.6 136 133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2年6月,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词典的正文收录了NBA,BBS,GDP,UFO 等239个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
此举引起了广泛的争论,有的人反对,有的人支持。
反对《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的人认为:“拉丁字母出现在方块汉字中,很是惹眼,看上去就是一个异类,是对汉语的污染。
” “我想会不会过几十年,汉语成了汉英混杂的语言。
”“文化有安全的问题,在国际化,也不能把自己的文字搞乱”…… 支持《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的人认为:“在对外开放条件下,字母词的产生有其必然性。
应善待字母词的使用,而非简单的拒斥。
” “选录字母词只是对当下语言现实的承认,体现了语言使用的从简趋势,适应了社会生活变化的需要。
”…….你是赞成还是反对《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请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阐明理由。
(10分)8.郑和七下西洋,祈“和顺万方,共享太平之福”,同时进行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朝贡贸易:林则徐冷眼向洋看世界,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孙中山考察各国兴衰,指出“国力之盛衰强弱,常在海而不在陆”。
早期西方海上列强通过殖民扩张和掠夺性贸易争夺海外市场和资源。
大力开发和经营海洋。
美国海权论创始人马汉指出:“所有帝国的兴衰,决定性因素在于是否控制了海洋。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中国以博大的胸襟面向世界,主张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根据材料所给的信息,请你运用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知识,就树立正确的海洋意识提出建议(8分)班级:_________学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第5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中华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富滋养。
2013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3.6 我们的中华文化
强大的智力支持。
(3)可以增强中华文化的力量,熔铸民族的生命力、创 造力和凝聚力。
31
《恒谦教育教学资源库》
教师备课、备考伴侣 专注中国基础教育资源建设
4.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 (1)关系: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民族
教师备课、备考伴侣 专注中国基础教育资源建设
(2)如何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①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的条件: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马 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 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8
《恒谦教育教学资源库》
教师备课、备考伴侣 专注中国基础教育资源建设
②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的举措
34
《恒谦教育教学资源库》
教师备课、备考伴侣 专注中国基础教育资源建设
1.首届两岸汉字艺术节
2010年9月16日,首届“两岸汉字艺术节”在京开幕。 汉字有着源远流长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是中国文化的 重要载体,是联结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纽带。本次艺术节 活动主旨为“汉字艺术 源远流长”,旨在传承汉字文化, 推广汉字艺术,继承发扬中华文化。
表明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22
《恒谦教育教学资源库》
教师备课、备考伴侣 专注中国基础教育资源建设
②二者表现不同:源远流长表现为古代中华文化辉煌的历
程。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博大精 深表现为:中华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在世界上独树一帜; 区域文化、民族文化异彩纷呈。
23
《恒谦教育教学资源库》
18
《恒谦教育教学资源库》
教师备课、备考伴侣 专注中国基础教育资源建设
一轮复习第6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导学案 004
第6课我们的中华文化【本课知识导航】——分析线索,提携本课考点1、立足课时结构:本课时主要以“中华文化”为主线,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方面进行了整合。
“是什么”强调中华文化的三大特点。
“为什么”强调弘扬和传承中华文化的作用。
“怎么做”强调如何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
2、立足单元与教材结构:本单元主要阐明了中华文化的特点和精髓,是文化生活知识的回归,即从宏观的文化向中华文化聚焦。
我们在复习时应该立足感知中华文化、为什么要发展中华文化、怎样发展中华文化三个方面来思考。
感知中华文化主要立足中华文化的特点,以及中华文化力量的集中体现——民族精神。
为什么要发展中华文化,主要立足中华文化的力量和民族精神的作用进行整合。
如何发展中华文化,应该立足文化创新(宏观)和弘扬民族精神(微观)来分析。
【知识归纳】考点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1)(2)2、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1)(独特性)(1)独树一帜的文学艺术。
展现了中华民族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
(2)独领风骚的科学技术。
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特点。
(2)(区域性)(1)区域文化形成的原因: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
受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2)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借鉴、吸收,既____________,又保持着________________。
(3)(民族性)(4)(1)中华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5)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________,又有各自的______________。
各兄弟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6)(2)意义: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____________。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文化生活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教案-人教
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考点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1 古代辉煌的历程2 源远流长的见证意义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能够将大量的史实记载下来,将丰富的史料积累起来特点汉字文化内涵丰富,在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1)不能把文字等同于汉字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数千年来,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文字指人类所有的文明,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二者是包含关系。
(2)不能认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仅得益于汉字和史书典籍的延续”认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得益于汉字和史书典籍,有其合理性。
但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还得益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这种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3 再创中华文化的新辉煌(1)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是文字与史学典籍。
(×)剖析: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是汉字与史书典籍。
2.汉字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剖析:文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3.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剖析: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4.拥有3000多年历史的甲骨文正式入选《世界记忆名录》,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剖析:甲骨文入选《世界记忆名录》,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易混点一:混淆汉字和民族节日的相关知识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矫正训练1] 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一轮复习《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 原因在于它特有的包容性
(2010·安徽高考)2010年世界博览会在上海举办。某校高二 (1)班同学以“走进博览、聚焦安徽”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同 学们通过查阅、上网等途径收集资料,组织课堂讨论,发表看 法:甲同学:上海世博会是文化世博。中国馆的建筑设计凸显 汉字、京剧、中国红和水墨画等中国元素,整体布局体现了中 华文化悠久的“和谐”思想;国家馆馆内用高科技手段向观众 展现古代四大发明、《清明上河图》等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的 精华;安徽馆以徽派建筑标志性元素“马头墙、小青瓦”为外 墙装饰,馆内通过徽剧、黄梅戏、凤阳花鼓等民间艺术的展示, 让观众领略新安文化、皖江文化和淮河文化的质感。 请你结合甲同学的发言,分析说明其中蕴含的中华文化特征。
地位: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
的各个方面,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 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特征: 爱国主义是具体的
(1)不同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要求,也有 不同的具体内涵。
(2)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 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参考答案】①悠久的“和谐”思想,上下五千年文明的精华等, 说明中华文化历史悠久、一脉相承,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 特征。②丰富的中国元素,独特的徽派建筑,多样的民间艺术等, 说明中华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 特征。③各种文化和谐共处,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或“中 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特有的 包容性”)。
文
各民族文化的地位
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
化 中华之瑰宝
凝聚力。
民族之骄傲 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高三政治总复习第一轮必修3《文化生活》学案
高三政治总复习第一轮必修3《文化生活》教案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知识网络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知识网络◆考点阐释考点 21:中华文化积厚流光、广博精湛.从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看,中华文化积厚流光(1)中华文化有着自己独具特点的发展历程①古代的绚烂——在古代社会,中华文化曾长远走在世界前列,对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
②近代的衰微——跟着中国封建统治的日趋衰败和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巨大冲击,近代中华文化经历了衰微的过程。
③现代的中兴——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引导下,才能创建中华文化新的绚烂,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中兴。
④发展中华文化。
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髓,去其糟粕,使之与今世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表现时代性。
(2)积厚流光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点中华文明薪火相传,一脉相承,是人类文明史上独一没有中止而持续到现在的古老文明。
中华文化积厚流光的目睹——汉字与史册文籍①汉字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记。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记录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就。
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
汉字文化内涵丰富,在今日为中华各民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表记。
②史册文籍A.作用: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目睹。
B.原由: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历史经验,重视保留历史资料。
c.我国史册文籍的特点: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
【温馨提示】文字、文学、文物、文明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录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会丰富成就。
文字的发明,令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记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文学:以文字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应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
发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
最早出现的是口头文学,一般是与音乐联络为能够演唱的抒怀诗歌。
最早形成书面文学的有中国的《诗经》、印度的《罗摩衍那》会古希腊的《伊利昂纪》等。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第6课《我们的中华文化》课件(共13张PPT)
中华文化、民族文化与区域文化的关系
中华文化 与区域文 化 中华文化 与民族文 化 区域文化 与民族文 化
从外部看:中华文化与区域文化是一体;从内部看:中 华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由不同的地域文化构成,呈 现文化的“多元”化 从世界角度看,中华文化是世界民族文化的一种。从内 部看:中华文化由各民族文化构成。各民族文化既有中 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民族文化的个性
(2)中华文化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
文化思想 天命神权 思想、 殷周 ___________ 时期 “敬德保民”思想 春秋 诸子蜂起、百家争鸣 战国 秦 促进了统一的民族文 化的发展 儒家学说 确立至尊 ___________ 地位
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影 响、作用 对早期中华文化产生了深 刻的影响 逐渐形成了古代中华文化 思想的_______ 雏形 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 划时代 的意义 _________ 儒家思想开始形成统治地 位
汉
文化思想
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影 响、作用
隋唐 时期
古代中华文化高度发展,并以 博大的胸襟广泛吸收外域文化
进入气度恢弘的_______ 全盛 时代
宋元 明时 期
延续隋唐文化的辉煌并在史学、 推动中华文化发展,其中 文学艺术、科技等方面有巨大 宋明理学对后期的封建社 的成就。同时产生了影响后期 会影响较大 宋明理学 封建社会发展的___________
区域文化与民族文化并不完全重合,区域文化包括民族 文化。民族性是区域文化研究中经常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趋融合有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中,各具特色 民族性 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 贡献
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关系
源远流长 角度 博大精深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复习(共15张PPT)
励自己努力前行。不少朋友会写一些励志的话语贴在办公桌上,那么励志的句子致自己简短有哪些?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经典有气质内涵的句子,看看正能量的句子经典语句,让自己的每一天都充满生机,向着美好的 未来前行!一、励志的句子致自己简短1、前方无绝路,希望在转角。2、穷则思变,既要变,又要实干。3、欲望如海水,越喝越渴。4、不去追逐,永远不会拥有。不往前走,永远原地停留。5、勇气不是感觉不到恐惧而 是感觉到恐惧也继续做下去。、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7、只要还有明天,今天就永远是起跑线。8、现实很近又很冷,梦想很远却很温暖。9、松驰的琴弦,永远奏不出时代的强音。10、东西,让你羡慕,却 不能拥有;有些错过,让你留恋,却终生遗憾。11、人生应该树立目标,否则你的精力会白白浪费。12、前方无绝路,希望在转角。13、最后的措手不及是因为当初游刃有余的自14、瞄准天上的星星,或许你永远也射不到, 但却比你瞄准树梢射得高远。15、一个人有生就有死,但只要你活着,就要以最好的方式活下7、过去是经历,现在是尝试,未来 是期待。经历过,尝试着,就有期待。18、别放弃你的梦想,迟早有一天它会在你手里发光。19、一个人拥有什么样的性格,就拥有什么样的世界。20、当你停下来休息的时候,不要忘记别人还在奔跑。二、经典有气质内 涵的句子1、不要问自己收获了多少果实,而是要问自己今天播种了多少种子。2、别为小小的委屈难过,人生在世,注定要受许多委屈。智者懂得隐忍,原谅周围的那些人,让我们在宽容中壮大。3、如果你热爱一件事, 那么你整天都能埋头于这件事而不觉得无聊,这样你才能在这个领域内出类拔萃。如果你全力以赴地去做你真心热爱的事情,那没有人会是你的对手。4、把圈子变小,把语言变干净,把成绩往上提,把故事往心里收一收, 现在想要的以后都会有。5、随着年龄的增长,人总会变得越来越宽容,所以很多事情到最后并不是真的解决了,而是算了吧。6、人和人真是说不清的劫数,你为了一个人辗转反侧夜不能寐,那个人又为了别人,神魂颠倒 食不知味。7、突然发现有些感情,有些事,不是几句煽情的文字就能决定的,终究抵不过内心的波涛汹涌以及现实的无奈。8、过去的人,有他们出现的意义,但不要太念念不忘。过去的人有过去的好,但最好的,都是你 身边的那个。9、不是谁辜负了誓言,而是被时间扯淡了思念。0、总有一天,你会在我的世界里下落不明,我会在你的世界里杳无音信1、在前进的路上,别急着一口气狂奔到底。静得下心,才能守住目标,沉得住气,才 能持续发力。以笃志力行的心态,做久久为功的努力,踏踏实实的你,终将变得很了不起。2、不再向往单纯,而是让心底的单纯唤醒梦魇迷住的躁动与孤寂,于是慢慢的,开始懂得了感恩,懂得了珍惜,懂得了生命中那些 真正重要的东西,有一种单纯的幸福幸福。3、我们总是喜欢拿顺其自然,来敷衍人生道路上的荆棘坎坷,却很少承认,真正的顺其自然,其实是竭尽所能之后的不强求,而非两手一摊的不作为。4、因为平时你们没有利益 冲突,自然相安无事。但有些人就是一旦触及利益,就绝不会忍耐你。所以啊,看一个人爱不爱你,重点是看有矛盾时,他会不会忍你。忍你的是好心,吼你的要当心。5、心,是静的才好,能静下来的,才是心情。不然, 烦躁中怎么能让自己染上心思。心思,是美的那种,女子的心思就是在安静的时间里,想一些事,看一本书,想一个人,那种心情只能在静的环境里生存。6、如果自己都在偷懒,命运又怎么会认可你。别再虚度光阴,叫醒 那个沉睡的自己。记住,只要开始,就永远不晚。7、人最大的对手,往往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的懒惰。别指望撞大运,运气不可能永远在你身上,任何时候都要靠本事吃饭。你必须拼尽全力,才有资格说自己的运气不好。
最新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教案课件-6.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BY 张胜利
2、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1)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2)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汉字
作用: 使文明得以传承,书写中华文明。 意义: 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是中华文明的 重要标识。
汉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
2、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1)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2)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汉字
(3)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 证——史书典籍
意义: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原因:我国自古以来就重视,并设有史官 特点:规模大、存留丰富、为世界所仅有。
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第一部编年体史诗——《左传》 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 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 第一部语录体儒家经典散文作品——《论语》 第一部军事著作——《孙子兵法》 第一部专记一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晏子春秋》 第一部断代体史书——《汉书》 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曹丕的《典论· 论文》 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刘勰的《文心雕龙》 第一部诗歌理论和评论专著——钟嵘的《诗品》 第一部科普作品——沈括的《梦溪笔谈》 第一部水文地理专著——《水经注》 第一部著名的戏曲作品——关汉卿的《窦娥冤》 第一部日记体游记——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 第一部浪漫主义神话小说——吴承恩的《西游记》 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第一部个人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第一首长篇抒情诗——《离骚》 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
中 国 印 舞 动 的 北 京
2015届高三第一轮复习《文化生活》第6课导学案
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课时:2课时课型:复习课审核:高三备课组班级组别姓名学号一、学习目标:1、结合史实说明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特征。
2、回忆中华文化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
3、回忆汉字和史学典籍对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作用。
4、回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的兴盛。
5、回忆中华文化内容丰富。
6、结合实例,回忆中华文化具有区域性的原因;解释不同地域有不同文化。
7、回忆某些少数民族的独特文化;解释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8、揭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在于它的包容性;说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二、重点与难点:1、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2、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三、知识清单1、简述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历程。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有哪些?3、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表现在哪些方面?4、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
5、如何理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四、判断正误,并予以解释说明。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唯一原因是得益于汉字和史学典籍的延续。
()说明:2、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就是在交流中全盘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
()说明:3、中华文化就是中国各民族文化的总和。
()说明:五、巩固练习1、(2013·安徽卷)安徽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不同区域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滋养了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和新安文化,三种文化底蕴深厚、影响深远。
这体现了()①区域文化各具特色,异彩纷呈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③不同地域决定不同文化的发展④区域文化相互借鉴,融合统一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2013·新课标全国II)《台湾风物图卷》长达320米,以生动的笔墨描绘了台湾的自然山川、民俗风土、人文环境等,被誉为宝岛的“清明上河图”。
中国国民党主席在2005年访问大陆的“破冰之旅”时,将该图卷的缩小版作为礼物赠送给中国共产党领导人。
《台湾风物图卷》在海峡两岸交流中扮演了重要的魅力()①展现了中华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②具有与《清明上河图》相同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风格③反映了海峡两岸文化同根同源④是海峡两岸文化从差异走向统一的重要体现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2013广州二模)广东剪纸最有代表性的是佛山剪纸和潮阳剪纸。
2013届高三政治(人教版)一轮精品课件:课时26 我们的中华文化(共53张PPT)
考点2 │ 要点探究 要点探究
1.正确理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考点2 │ 要点探究
(1)求同存异侧重于不同文化之间相处时的一种外在的、 静止的状态;兼收并蓄侧重于不同文化之间的一种内在的、动 态的交流、借鉴与融合。 (2)包容性不是说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被其他民族吸收、借 鉴,而是中华文化吸收、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另外,包 容性也并非是说融合其他民族文化或融入其他文明。 (3)判断中华文化包容性的常见标志词:广泛吸纳、博采 众长、古今交融、中西合璧、和而不同、和睦相处、完美结合、 融入、借鉴等。
考点1 │ 要点探究 中华文化 民族文化 区域文化 从外部看:中华文化与区域文化 是一体的;从内部看:中华文化具 有鲜明的地域性,由不同的地域文 化构成,呈现文化的“多元化” 从世界角度看,中华文化是世界 民族文化的一种。从内部看:中华 文化由各民族文化构成。各民族文 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民 族文化的个性 区域文化与民族文化并不完全重 合,区域文化包括民族文化。民族 性是区域文化研究中经常要面对的 现实问题
考点2 │ 要点探究
2.提升中华文化竞争力 (1)感知中华文化力量
考点2 │ 要点探究
(2)如何提升中华文化的竞争力
方向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 保证 地位 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 文化 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使中华文 传承 化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 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在文化交流中吸 文化 收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发展本 交流 民族文化,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社会实践是文化发展创新的基础,人民 文化 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 发展 主体。文化发展应该关注人民的根本利益, 的主 理解人民群众的需求,充分调动人民群众 体
【政治课件】文化生活第一轮复习的几点建议PPT
9、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文化自身的继承和发展是一个 新陈代谢的过程,即不断进行文化创新的过程,而文化 的继承和发展又是文化传承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继承 和发展依靠的重要手段是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10、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民族的,因而是必须予以继 承和发扬的;传统文化是时代的,因而是不断发展和进 化的;传统文化是历史的,因而又必须予以批判和创新。 11、教育与文化传承。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 动性活动。首先,具有保存、传递和活化文化传统的功 能。其次,教育具有选择、整理文化传统的功能。再次, 教育具有吸收、融合和更新创造文化的功能。
从《文化生活》的层面,特别注意:北京奥运的精神、文化、 理念;汶川大地震后表现出来的不屈的民族精神;神舟七号 发射成功后的航天精神……
2、必须注意研读课程标准,考试说明,学科教学指 导意见,做到“心中有纲”
高考试题遵循课程标准、考试说明,但又不拘泥于考 试说明,这并不意味着超纲命题,而是防止知识点的 简单再现,提倡对《考试说明》所规定知识的灵活运 用和综合运用。我们在平时教学和复习中做到以本为 本,狠抓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以纲为纲,认真研究 新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熟练掌握每个考点的基本要 求。同时要正确理解和对待“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4、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 强制的。处在一定文化环境中有利于形成一定的文化素养。但 是,这种影响不都是消极被动的,而是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的 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过程。只有主动 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的熏陶,才会形成较高的文化修养。 5、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 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这种影响可 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因为一个人形成的系统的世界 观、人生观、价值观,包括正确的,也包括错误的。 6、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经济 社会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和条件,没有经济社会的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就失去了基础和保障。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社会 发展的根本目的,离开了人的全面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就失去 了目标和动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饰”,这体现了汉族特有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②正确切题。“从黄帝到明末清
初,一直保持着相对一致的风格和形制”,这体现了④。①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地
域性,而材料主要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民族性,故不选。③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
与材料主旨不符。
高
考
政
治
一
轮
复
习
课
件
必
修
三
文
化
生
活
第
六
课
我
们
的
中
华
文
化
(
共
2
0
张
P
P
T
)
解析: C 文字的发明和使用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①说法错误;汉字能够生动形象的对事物做出概括和表现,具有 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审美意蕴,②③说法正确;④说法错误。 该题选C。
考点精讲
2.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独特性
文
(1)文学艺术的作用
(
学 艺 术
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 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
第十一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考点概览
考点精讲
考点一 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源远流长
角度
从中华文化历史悠久 (纵向)的角度来说的
侧重从动态上,即中华 区 侧重 文化发展的轨迹上说明 别 点 中华文化的特征,表明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
博大精深 从中华文化的内涵丰富、厚重 (横向)的角度来说的
C.说明了中华各民族文化多元一体的原因
D.彰显了中华五千年文化自强不息的品格
B 答案
本题考查不同地区的文化具有不同的特点,这是文化
的独特性。A与题意无关。材料说的是中华文化具有区域性的表现,
不是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原因,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自强不息的
品格,排除D。故选B。
高
考
政
治
一
轮
复
习
课
件
必
修
三
文
化
考点精讲 高
考
政
治
一
轮
复
习
课
件
必
修
三
文
化
生
活
第
六
课
我
们
的
中
华
文
化
(
共
2
0
张
P
P
T
)
考点二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高
考
政
治
一
轮
复
习
课
件
必
修
三
文
化
生
活
第
六
课
我
们
的
中
华
文
化
历史悠久
独
内涵丰富
)
树 一 帜
(2)中华文化 中的文学艺术
作用
风格鲜明独特
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 神向往和美好追求
在世界上 的地位
以其独树一帜的风格在 世界文学艺术史上占有 重要位置
考点精讲
科 (1)科学技术的地位
学 技
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术
地位
长期处于世界前列 (长达两千多年)
独 领 风 骚
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民族文化的个性 中华文化与 从外部看,中华文化与区域文化是一体的。从内部看, 区域文化 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由不同的地域文化构成,
呈现文化的“多元”化 区域文化与 区域文化与民族文化并不完全重合,区域文化包括民 民族文化 族文化。民族性是区域文化研究中经常要面对的现实
问题
(2)中国古 代科学技术
贡献 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
作出了巨大贡献
特点
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 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意义 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
力的生动体现
特别提醒 正确理解中华文化、民族文化与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
中华文化与 从世界角度看,中华文化是世界民族文化的一种。从 民族文化 内部看,中华文化由各民族文化构成。各民族文化既
意义:文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2)汉字的作用: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为书写中华文化, 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意义:汉字的发明标志着中华民族进入文明时代, 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命题探究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写山曰峻嶒嵯峨,状水曰 汪洋澎湃,蔽芾葱茏,恍逢丰木,鳟鲂鳗鲤,如见多鱼。故其 所函,遂具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 美以感目,三也。”由此可见,汉字( ) ①是人类从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②能够对事物作出 形象生动的概括和表现 ③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审美 意蕴 ④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重要见证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生
活
第
六
课
我
们
的
中
华
文
化
(
共
2
0
张
P
P
T
)
命 题 探 究 高
考
政
治
一
轮
复
习
课
件
必
修
三
文
化
生
活
第
六
课
我
们
的
中
华
文
化
(
共
2
0
张
P
P
T
)
(2017天津文综,7,4分)静止的时候,凝固着威严和庄重;走动的时候,流露出飘逸
和洒脱。作为汉民族传统服饰,汉服交领右衽、系带宽袖,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
传统服饰,从黄帝到明末清初,一直保持着相对一致的风格和形制,被誉为“穿在
命题探究
(2016天津文综,10,4分)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独特之处,在于把哲学 观念与历史文脉融入砖石草木之中,使建筑成为文化传承的视觉象 征。例如为世人称道的苏州园林,“虽为人作,宛自天成”,体现了 “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这印证了 ( ) ①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②园林建筑是文化的物质载体 ③文化的传承依赖于传统建筑的保护 ④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侧重从静态上,即中华文化的 内涵上说明中华文化的特征
见证或 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 表现 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独特性、区域性、民族性
联系 两者是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区别的特征,中华文化的包 容性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也是中华文化的重 要特征
考点精讲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之一:汉字
(1)文字的作用:是文化的基本载体 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
轮
复
习
课
件
必
修
三
文
化
生
活
第
六
课
我
们
的
中
华
文
化
(
共
2
0
张
P
P
T
)
பைடு நூலகம்
(2015福建文综,30,4分)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吴楚多放诞纤丽之
文,自古然矣。自唐以前,长城饮马,河梁携手,北人之气概也;江南草
长,洞庭始波,南人之情怀也。上述文字 ( )
A.形象地描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
B.生动地展现了区域文化独具特色的风采
身上的诗书礼乐”。透过汉服文化可以感悟到 ( )
①一方水土养育一方文化 ②一个民族特有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 ③文化对
人们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的影响 ④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B 答案
本题综合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传统文化的特点、中华文化的基
本特征等知识点。“汉服交领右衽、系带宽袖,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
答案 A 此题考查中华文化的特点。我国园林艺术的巨大成就
印证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苏州园林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精神 追求表明园林建筑是文化的物质载体,故①②符合题意,应选A。文 化的传承不仅仅依赖于传统建筑的保护,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 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故③④观点错误。
命 题 探 究 高
考
政
治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