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炭翁
白居易《卖炭翁》原文及译文
![白居易《卖炭翁》原文及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048d01b5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e0.png)
白居易《卖炭翁》原文及译文《卖炭翁》原文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卖炭翁》译文有位卖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烧炭。
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也被炭烧得很黑。
卖炭得到的钱用来干什么?买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
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卖不出去,还希望天更寒冷。
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碾轧冰冻的车轮印往集市上赶去。
牛累了,人饿了,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他们就在集市南门外泥泞中歇息。
那得意忘形的骑着两匹马的人是谁啊?是皇宫内的太监和太监的手下。
太监手里拿着文书,嘴里却说是皇帝的命令,吆喝着牛朝皇宫拉去。
一车的炭,一千多斤,太监差役们硬是要赶着走,老翁是百般不舍,但又无可奈何。
那些人把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就充当炭的价钱了。
注释⑴卖炭翁:此篇是组《新乐府》中的第32首,题注云:“苦宫市也。
”宫市,指唐代皇宫里需要物品,就向市场上去拿,随便给点钱,实际上是公开掠夺。
唐德宗时用太监专管其事。
⑵伐:砍伐。
薪:柴。
南山:城南之山。
⑶烟火色:烟熏色的脸。
此处突出卖炭翁的辛劳。
⑷苍苍:灰白色,形容鬓发花白。
⑸得:得到。
何所营:做什么用。
营,经营,这里指需求。
⑹可怜:使人怜悯。
⑺愿:希望。
⑻晓:天亮。
辗(niǎn):同“碾”,压。
辙:车轮滚过地面辗出的痕迹。
⑼困:困倦,疲乏。
⑽市:长安有贸易专区,称市,市周围有墙有门。
⑾翩翩:轻快洒脱的情状。
这里形容得意忘形的样子。
骑(jì):骑马的人。
⑿黄衣使者白衫儿:黄衣使者,指皇宫内的太监。
白衫儿,指太监手下的爪牙。
白居易《卖炭翁》原文译文赏析
![白居易《卖炭翁》原文译文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604e39f2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d8.png)
白居易《卖炭翁》原文|译文|赏析《卖炭翁》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新乐府》组诗中的一篇。
此诗以个别事例来表现普遍状况,描写了一个烧木炭的老人谋生的困苦,通过卖炭翁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宫市”的腐败本质。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卖炭翁》原文唐代: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译文及注释译文有位卖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烧炭。
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也被炭烧得很黑。
卖炭得到的钱用来干什么?买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
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卖不出去,还希望天更寒冷。
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碾轧冰冻的车轮印往集市上赶去。
牛累了,人饿了,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他们就在集市南门外泥泞中歇息。
那得意忘形的骑着两匹马的人是谁啊?是皇宫内的太监和太监的手下。
太监手里拿着文书,嘴里却说是皇帝的命令,吆喝着牛朝皇宫拉去。
一车的炭,一千多斤,太监差役们硬是要赶着走,老翁是百般不舍,但又无可奈何。
那些人把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就充当炭的价钱了。
注释卖炭翁:此篇是组诗《新乐府》中的第32首,题注云:“苦宫市也。
”宫市,指唐代皇宫里需要物品,就向市场上去拿,随便给点钱,实际上是公开掠夺。
唐德宗时用太监专管其事。
伐:砍伐。
薪:柴。
南山:城南之山。
烟火色:烟熏色的脸。
此处突出卖炭翁的辛劳。
苍苍:灰白色,形容鬓发花白。
得:得到。
何所营:做什么用。
营,经营,这里指需求。
可怜:使人怜悯。
愿:希望。
晓:天亮。
辗(niǎn):同“碾”,压。
辙:车轮滚过地面辗出的痕迹。
困:困倦,疲乏。
卖炭翁原文全文
![卖炭翁原文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a8229a74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2e.png)
《卖炭翁》原文及译文
卖炭翁
(唐)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译文:
有位卖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烧炭。
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也被炭烧得很黑。
卖炭得到的钱用来干什么?买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
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卖不出去,还希望天更寒冷。
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碾轧冰冻的车轮印往集市上赶去。
牛累了,人饿了,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他们就在集市南门外泥泞
中歇息。
那得意忘形的骑着两匹马的人是谁啊?是皇宫内的太监和太监的手下。
太监手里拿着文书,嘴里却说是皇帝的命令,吆喝着牛朝皇宫拉去。
一车的炭,一千多斤,太监差役们硬是要赶着走,老翁是百般不舍,但又无可奈何。
那些人把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就充当炭的价钱了。
白居易《卖炭翁》原文及翻译
![白居易《卖炭翁》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05c83072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68.png)
白居易《卖炭翁》原文及翻译
白居易《卖炭翁》原文及翻译
《卖炭翁》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创作的《新乐府》组诗中的一篇。
下面为大家带来白居易《卖炭翁》原文及翻译,快来看看吧。
原文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译文
有位卖炭的老翁,在南山里砍柴烧炭。
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烤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也被炭烧得很黑。
卖炭所得的钱用来干什么?买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
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却担心天热炭卖不出去,还希望天气更寒冷。
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辗轧冰冻的车轮印,往市集的方向去。
牛都疲乏了,人饿了,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老翁就在集市南门外泥泞中休息。
前面两位轻快洒脱的骑马人是谁?是皇宫内的太监的爪牙。
他们手里拿着文书,却说是皇帝的命令,然后拉转车头,大声呵斥着牛往北面拉去。
一车炭,有非常重,宫里的使者们硬是要赶着它走,老翁可惜它,却没有办法。
宫里的使者们将半匹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当作炭的价格。
卖炭翁全诗赏析
![卖炭翁全诗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4bc2fa88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25.png)
卖炭翁全诗赏析《卖炭翁》【唐】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卖炭翁》,是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用新乐府形式写的叙事诗。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原籍太原,贞元二十六年正月,白居易中进士,经过长期的仕途追求,他最终在32岁的时候,受任于秘书省教书郎。
多年的仕途经历,让白居易逐渐形成了兼济天下的政治观和民生观。
在创作诗歌的过程中,他会将自己的政治主张充分融入其中,将生活中的一些现状充分表露出来,还包括一些民生疾苦和朝政状况。
从白居易的仕途经历来看,由于他的政治主张与当时朝廷的各项政策存在矛盾,于是他一生颠沛流离,但是为了能够在官场上立足,他做过翰林学士、江州司马、杭州刺史、刑部尚书等。
但是不得不说,不管白居易处于任何阶段,他始终都对底层的民众抱有怜悯与同情之情。
为了揭示社会阶级矛盾,他创作了许多表达民众疾苦的诗作。
《卖炭翁》就是其中的一首诗。
诗开头四句,描写了卖炭翁干活的辛苦和炭的来之不易,“伐薪烧炭”这简单的四个字,就展现了卖炭翁工作的性质,那日复一日、单调的工作,加上复杂的工序,让我们感受到卖炭翁整个劳动过程的艰辛。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通过描写卖炭翁的外貌,那就是灰头土脸,脸上在经过烟熏火燎后,原本黑色的两鬓早就变成了灰白,哪怕是十个手指也因为受到炭的“熏陶”变得黑乎乎的。
在渺无人烟的地方,夜以继日的、风雨无阻地“伐薪”,抓紧时间地“烧炭”,终于是在辛苦汗水的浇灌下,有了“千余斤”的炭。
这里烧的每一块炭,那都是老翁辛苦劳作的见证,每一块炭都是老翁付出的心血炼成的,每一块炭的温度,都足以让他在寒冬中前进,也让他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白居易《卖炭翁》原文及翻译
![白居易《卖炭翁》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5287ec3a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47.png)
白居易《卖炭翁》原文及翻译《卖炭翁》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创作的《新乐府》组诗中的一篇。
下面为大家带来白居易《卖炭翁》原文及翻译,快来看看吧。
原文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译文有位卖炭的老翁,在南山里砍柴烧炭。
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烤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也被炭烧得很黑。
卖炭所得的钱用来干什么?买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
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却担心天热炭卖不出去,还希望天气更寒冷。
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辗轧冰冻的车轮印,往市集的方向去。
牛都疲乏了,人饿了,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老翁就在集市南门外泥泞中休息。
前面两位轻快洒脱的骑马人是谁?是皇宫内的太监的爪牙。
他们手里拿着文书,却说是皇帝的命令,然后拉转车头,大声呵斥着牛往北面拉去。
一车炭,有非常重,宫里的使者们硬是要赶着它走,老翁可惜它,却没有办法。
宫里的使者们将半匹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当作炭的价格。
《卖炭翁》注释卖炭翁:此篇是组诗《新乐府》中的第32首,题注云:“苦宫市也。
”宫市,指唐代皇宫里需要物品,就向市场上去拿,随便给点钱,实际上是公开掠夺。
唐德宗时用太监专管其事。
伐:砍伐。
薪:柴。
南山:城南之山。
烟火色:烟熏色的脸。
此处突出卖炭翁的辛劳。
苍苍:灰白色,形容鬓发花白。
得:得到。
何所营:做什么用。
营,经营,这里指需求。
可怜:使人怜悯。
愿:希望。
晓:天亮。
辗(niǎn):同“碾”,压。
辙:车轮滚过地面辗出的痕迹。
困:困倦,疲乏。
市:长安有贸易专区,称市,市周围有墙有门。
翩翩:轻快洒脱的情状。
这里形容得意忘形的样子。
白居易《卖炭翁》原文、注释及译文
![白居易《卖炭翁》原文、注释及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b0dc2cea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3f.png)
白居易《卖炭翁》原文、注释及译文【原文】《卖炭翁》唐·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注释】伐薪(xīn):砍柴。
南山:指终南山,在今陕西西安南。
苍苍:灰白。
营:经营,用处。
辗(niǎn):轧。
辙(zhé):车轮轧过的痕迹。
翩翩(piānpiān):轻快的样子。
骑:指骑马的人。
黄衣使者:身穿黄衣的太监。
白衫儿:太监的爪牙。
把:拿着。
敕(chì):皇帝的命令。
叱(chì):吆喝。
宫使:出皇宫采办东西的太监。
绫(líng):一种丝织品,像缎子而比缎子薄。
直:即“值”。
价钱,代价。
【大意】卖炭的老翁,整日在终南山上,辛辛苦苦地砍柴烧炭。
高大的炭窑喷射出火光,热浪灼人;随着滚滚的浓烟,飞散的烟灰落满了老人的身上,日子久了,就呈现出烟熏火灼的肤色。
他灰白的鬓发散乱着,反衬出黝(yǒu)黑的手指,引人注目。
卖炭得来的钱是用来干什么的呢?全家穿衣、吃饭都指望着它啊! 老人穿的衣裳又破又薄,根本抵挡不住冬日凛冽的寒风;可是因为担心天气转暖,木炭卖不出好价钱,可怜的老人却情愿天气冷一些,再冷一些!终于,一夜的鹅毛大雪使城里城外积雪盈尺。
抱着满怀的希望,天刚蒙蒙亮,老人便驾着满载木炭的牛车,在冰雪上辗出车辙,匆匆地赶往长安城。
经过长途跋涉,日头已高,拉车的老牛、驾车的老翁都已疲惫不堪,便随意歇息在南门外集市的泥泞中。
忽然,一阵“嘚嘚”的马蹄声传来,商贩们慌慌张张地四散奔逃,热闹的集市顿时一片混乱。
“那两个得意洋洋、骑着高头大马的家伙是谁啊?”老人正在疑惑地想着,只见马背上穿着黄衣的太监带着穿着白衫的随从们,已耀武扬威地拿着文书,来到了老人的面前。
卖炭翁原文及翻译注解
![卖炭翁原文及翻译注解](https://img.taocdn.com/s3/m/49b96765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7c.png)
卖炭翁原文及翻译注解《卖炭翁》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著名乐府诗,描写了一个烧木炭的老人谋生的困苦。
这首诗流传广泛,被后人称为“长篇叙事诗的典范”。
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4篇《卖炭翁原文及翻译注解》,供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卖炭翁原文及翻译注解》篇1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三冬严寒自烧炭,九夏酷热汗如雨。
山中卖炭翁,身上衣裳口中食。
心忧炭贱愿天寒,卖炭得钱何所营?烧炭的老人住在南山中,他砍伐木材烧成炭,为了谋生。
他满脸灰尘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黑的,显得非常苍老。
他卖炭得到的钱,只是为了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
严寒的冬季,他独自在山中烧炭,酷热的夏季,他挥汗如雨,辛苦异常。
他心中担忧炭的价格太低,希望天气寒冷,这样他就可以卖更多的炭。
但是他卖炭所得的钱,仅仅是为了维持生存,没有任何多余的享受。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普通老人的生活,他为了生存而勤奋劳动,却依然无法摆脱生活的困境。
诗中通过描写老人的衣着、外貌和劳动场景,生动地展现了他的困苦生活,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和关注。
《卖炭翁原文及翻译注解》篇2卖炭翁,唐代白居易所作的一首诗,全文如下: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译文及注解:卖炭的老人,在南山中砍柴烧炭。
卖炭得到的钱用来做什么?用来维持身上的衣裳和口中的食物。
这首诗以个别事例来表现普遍状况,描写了一个烧木炭的老人谋生的困苦,通过卖炭翁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宫市”的腐败本质,对统治者掠夺人民的罪行给予了有力的鞭挞与抨击,讽刺了当时腐败的社会现实。
《卖炭翁原文及翻译注解》篇3卖炭翁,唐代白居易所作的一首诗,全文如下: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心忧炭贱愿天寒,卖炭得钱好过年。
这首诗讲述了一个在南山中伐木烧炭的老人,为了谋生,他把烧好的炭运到市场上去卖。
《卖炭翁》原文翻译及赏析
![《卖炭翁》原文翻译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07007bce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4c.png)
白居易《卖炭翁》原文翻译及赏析原文: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译文:有位卖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烧炭。
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也被炭烧得很黑。
卖炭得到的钱用来干什么?买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
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卖不出去,还希望天更寒冷。
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碾轧冰冻的车轮印往集市上赶去。
牛累了,人饿了,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他们就在集市南门外泥泞中歇息。
那得意忘形的骑着两匹马的人是谁啊?是皇宫内的太监和太监的手下。
太监手里拿着文书,嘴里却说是皇帝的命令,吆喝着牛朝皇宫拉去。
一车的炭,一千多斤,太监差役们硬是要赶着走,老翁是百般不舍,但又无可奈何。
那些人把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就充当炭的价钱了。
注释⑴卖炭翁:此篇是组诗《新乐府》中的第32首,题注云:“苦宫市也。
”宫市,指唐代皇宫里需要物品,就向市场上去拿,随便给点钱,实际上是公开掠夺。
唐德宗时用太监专管其事。
⑵伐:砍伐。
薪:柴。
南山:城南之山。
⑶烟火色:烟熏色的脸。
此处突出卖炭翁的辛劳。
⑷苍苍:灰白色,形容鬓发花白。
⑸得:得到。
何所营:做什么用。
营,经营,这里指需求。
⑹可怜:使人怜悯。
⑺愿:希望。
⑻晓:天亮。
辗(niǎn):同“碾”,压。
辙:车轮滚过地面辗出的痕迹。
⑼困:困倦,疲乏。
⑽市:长安有贸易专区,称市,市周围有墙有门。
⑾翩翩:轻快洒脱的情状。
这里形容得意忘形的样子。
骑(jì):骑马的人。
⑿黄衣使者白衫儿:黄衣使者,指皇宫内的太监。
白衫儿,指太监手下的爪牙。
白居易《卖炭翁》原文和翻译译文
![白居易《卖炭翁》原文和翻译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a7b0bdb5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8e.png)
白居易《卖炭翁》原文和翻译译文1、白居易《卖炭翁》原文和翻译译文白居易《卖炭翁》原文和翻译卖炭翁原文: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译文:有位卖炭的老头,在终南山里砍柴烧炭。
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烤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乌黑。
卖炭得到钱作什么用?为了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
数九寒天可怜身上穿的衣服很单薄,但是心里担忧炭的价钱便宜,希望天气更寒冷。
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轧着冰冻的车辙赶路。
牛疲乏了,人也饿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老翁就在集市南门外泥泞中休息。
两上骑马的人轻快前来了,他们是谁?是穿黄衣服的太监和穿白衣服的差役。
手里拿着公文,嘴里说是皇帝的命令,然后拉转车头,吆喝着赶牛往北面拉去。
一车炭,一千多斤,宫市使者们硬是要赶走,老翁舍不得它,却也没有办法。
宫市使者们将半匹红绡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当作炭的价钱。
2、辛文房《白居易传》原文及翻译译文辛文房《白居易传》原文及翻译辛文房原文: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
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
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
”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叹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
老夫前言戏之耳。
”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下进士、拔萃,皆中,补校书郎。
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
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
时盗杀宰相,京师汹汹。
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
权贵有嫌其出位,怒。
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
”贬江州司马。
卖炭翁原文及翻译注释
![卖炭翁原文及翻译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adaac2e0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cb.png)
卖炭翁原文及翻译注释卖炭翁原文及翻译注释《卖炭翁》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作品,描写了一个烧木炭的老人谋生的困苦,通过卖炭翁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宫市”的腐败本质,对统治者掠夺人民的罪行给予了有力的鞭挞与抨击。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卖炭翁原文及翻译注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卖炭翁》诗歌原文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卖炭翁》诗歌翻译有位卖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烧炭。
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也被炭烧得很黑。
卖炭得到的钱用来干什么?买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
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卖不出去,还希望天更寒冷。
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碾轧冰冻的车轮印往集市上赶去。
牛累了,人饿了,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他们就在集市南门外泥泞中歇息。
那得意忘形的骑着两匹马的人是谁啊?是皇宫内的太监和太监的手下。
太监手里拿着文书,嘴里却说是皇帝的命令,吆喝着牛朝皇宫拉去。
一车的炭,一千多斤,太监差役们硬是要赶着走,老翁是百般不舍,但又无可奈何。
那些人把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就充当炭的价钱了。
注释⑴卖炭翁:此篇是组诗《新乐府》中的第32首,题注云:“苦宫市也。
”宫市,指唐代皇宫里需要物品,就向市场上去拿,随便给点钱,实际上是公开掠夺。
唐德宗时用太监专管其事。
⑵伐:砍伐。
薪:柴。
南山:城南之山。
⑶烟火色:烟熏色的脸。
此处突出卖炭翁的辛劳。
⑷苍苍:灰白色,形容鬓发花白。
⑸得:得到。
何所营:做什么用。
营,经营,这里指需求。
⑹可怜:使人怜悯。
⑺愿:希望。
⑻晓:天亮。
辗(niǎn):同“碾”,压。
卖炭翁文言文翻译及赏析
![卖炭翁文言文翻译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fd7e3622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b9.png)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行。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译文:卖炭的老人,在南山中砍柴烧炭。
他的脸上沾满了尘灰,烟熏火烤的颜色,两鬓斑白,十指乌黑。
一会儿风停了,天空变得像墨一样黑,秋天阴沉,渐渐变得昏暗。
夜晚城外下了一尺厚的雪,清晨驾着炭车在冰上碾出车辙。
牛累了,人饿了,太阳已经很高,卖炭翁在市南门外泥泞的路上行走。
那翩翩而来的两骑是谁?穿着黄衣的使者,穿着白衫的小吏。
他们手持文书,口中称是皇帝的敕令,驱赶着车牛向北行。
一车炭,重千余斤,宫使驱赶着,卖炭翁虽然不舍,却无法阻止。
他们用半匹红绸和一丈绫缎,系在牛头上,作为这车炭的报酬。
赏析:《卖炭翁》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通过一个卖炭老人的形象,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不公。
诗的开头,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卖炭翁的劳动场景,通过对“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的描写,展现了卖炭翁辛勤劳作的艰辛和生活的艰辛。
这里的“尘灰”和“烟火色”不仅是对卖炭翁外貌的描绘,更是对他生活环境的象征,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
接着,诗人通过“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的描绘,将卖炭翁的悲惨遭遇与自然环境的恶劣相结合,增强了诗歌的悲凉氛围。
这里的“秋天漠漠向昏黑”既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对卖炭翁命运的一种暗示。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等句子,揭示了当时官场腐败和剥削百姓的现实。
卖炭翁辛勤劳作的结果,却被官使随意剥夺,这种强烈的对比,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官场的黑暗。
最后,诗人用“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这一句,生动地描绘了官使对卖炭翁的掠夺,用贵重的丝织品来换取卖炭翁的劳动成果,这种讽刺手法,使得诗歌的主题更加深刻。
卖柴翁原文及翻译
![卖柴翁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fc0e4121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b8.png)
卖柴翁原文及翻译卖柴翁原文及翻译《卖炭翁》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作品,描写了一个烧木炭的老人谋生的困苦,通过卖炭翁的遭遇,下面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卖柴翁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
《卖炭翁》诗歌原文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卖炭翁》诗歌翻译有位卖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烧炭。
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也被炭烧得很黑。
卖炭得到的钱用来干什么?买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
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卖不出去,还希望天更寒冷。
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碾轧冰冻的车轮印往集市上赶去。
牛累了,人饿了,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他们就在集市南门外泥泞中歇息。
那得意忘形的骑着两匹马的人是谁啊?是皇宫内的太监和太监的手下。
太监手里拿着文书,嘴里却说是皇帝的命令,吆喝着牛朝皇宫拉去。
一车的炭,一千多斤,太监差役们硬是要赶着走,老翁是百般不舍,但又无可奈何。
那些人把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就充当炭的价钱了。
注释⑴卖炭翁:此篇是组诗《新乐府》中的第32首,题注云:“苦宫市也。
”宫市,指唐代皇宫里需要物品,就向市场上去拿,随便给点钱,实际上是公开掠夺。
唐德宗时用太监专管其事。
⑵伐:砍伐。
薪:柴。
南山:城南之山。
⑶烟火色:烟熏色的脸。
此处突出卖炭翁的'辛劳。
⑷苍苍:灰白色,形容鬓发花白。
⑸得:得到。
何所营:做什么用。
营,经营,这里指需求。
⑹可怜:使人怜悯。
⑺愿:希望。
⑻晓:天亮。
辗(niǎn):同“碾”,压。
辙:车轮滚过地面辗出的痕迹。
⑼困:困倦,疲乏。
⑽市:长安有贸易专区,称市,市周围有墙有门。
卖炭翁原文、翻译及赏析
![卖炭翁原文、翻译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b9193ad0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59.png)
卖炭翁原文、翻译及赏析《卖炭翁》是白居易《新乐府》组诗中的第三十二首。
白居易写作《新乐府》是在唐宪宗元和初年(公元806年),这正是宫市为害最深的时候。
他对宫市有十分的了解,对人民又有深切的同情,所以才能写出这首感人至深的《卖炭翁》来。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卖炭翁》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目录卖炭翁的原文唐代: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红绡一作:红纱)卖炭翁的译文有位卖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烧炭。
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斑白十指漆黑。
卖炭得到的钱用来干什么?换取身上的衣服和填肚的食物。
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不值钱希望天更冷些。
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拂晓他急忙驾着炭车轧着冰路往集市上赶去。
牛累了,人饿了,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他就在集市南门外泥地中歇息。
那得意忘形的两个骑马的人是谁啊?是皇宫内的太监和太监的手下。
他们手里拿着文书嘴里称是皇帝的命令,吆喝着牛朝皇宫拉去。
一车的炭,一千多斤,太监差役们硬是要赶着走,老翁百般不舍,却又无可奈何。
那些人把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就充当买炭的钱了。
卖炭翁的注释卖炭翁:此篇是组诗《新乐府》中的第32首,题注云:“苦宫市也。
”宫市,指唐代皇宫里需要物品,就向市场上去拿,随便给点钱,实际上是公开掠夺。
唐德宗时用太监专管其事。
伐:砍伐。
薪:柴。
南山:城南之山。
烟火色:烟熏色的脸。
此处突出卖炭翁的辛劳。
苍苍:灰白色,形容鬓发花白。
得:得到。
何所营:做什么用。
营,经营,这里指需求。
可怜:使人怜悯。
愿:希望。
晓:天亮。
辗(niǎn):同“碾”,压。
白居易《卖炭翁》原文及翻译
![白居易《卖炭翁》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ef9c380e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b6.png)
白居易《卖炭翁》原文及翻译白居易《卖炭翁》原文及翻译《卖炭翁》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创作的《新乐府》组诗中的一篇。
下面为大家带来白居易《卖炭翁》原文及翻译,快来看看吧。
原文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译文有位卖炭的老翁,在南山里砍柴烧炭。
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烤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也被炭烧得很黑。
卖炭所得的钱用来干什么?买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
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却担心天热炭卖不出去,还希望天气更寒冷。
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辗轧冰冻的车轮印,往市集的方向去。
牛都疲乏了,人饿了,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老翁就在集市南门外泥泞中休息。
前面两位轻快洒脱的骑马人是谁?是皇宫内的太监的爪牙。
他们手里拿着文书,却说是皇帝的命令,然后拉转车头,大声呵斥着牛往北面拉去。
一车炭,有非常重,宫里的使者们硬是要赶着它走,老翁可惜它,却没有办法。
宫里的使者们将半匹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当作炭的价格。
《卖炭翁》注释卖炭翁:此篇是组诗《新乐府》中的第32首,题注云:“苦宫市也。
”宫市,指唐代皇宫里需要物品,就向市场上去拿,随便给点钱,实际上是公开掠夺。
唐德宗时用太监专管其事。
伐:砍伐。
薪:柴。
南山:城南之山。
烟火色:烟熏色的脸。
此处突出卖炭翁的辛劳。
苍苍:灰白色,形容鬓发花白。
得:得到。
何所营:做什么用。
营,经营,这里指需求。
可怜:使人怜悯。
愿:希望。
晓:天亮。
辗(niǎn):同“碾”,压。
辙:车轮滚过地面辗出的痕迹。
困:困倦,疲乏。
市:长安有贸易专区,称市,市周围有墙有门。
翩翩:轻快洒脱的情状。
《卖炭翁》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卖炭翁》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6b39ab5a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a9.png)
《卖炭翁》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卖炭翁唐·白居易原文: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译文:有位卖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烧炭。
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也被炭烧得很黑。
卖炭得到的钱用来干什么?买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
可怜他身上衹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卖不出去,还希望天更寒冷。
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碾轧冰冻的车轮印往集市上赶去。
牛累了,人饿了,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他们就在集市南门外泥泞中歇息。
那得意忘形的骑着两匹马的人是谁啊?是皇宫内的太监和太监的手下。
太监手里拿着文书,嘴里却说是皇帝的命令,吆喝着牛朝皇宫拉去。
一车的炭,一千多斤,太监差役们硬是要赶着走,老翁是百般不舍,但又无可奈何。
那些人把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就充当炭的价钱了。
注释:卖炭翁:此篇是组诗《新乐府》中的第三十二首,题注云:「苦宫市也。
」宫市,指唐代皇宫里需要物品,就向市场上去拿,随便给点钱,实际上是公开掠夺。
唐德宗时用太监专管其事。
此诗西窗烛版本据文学古籍刊行社影宋本《白氏长庆集》卷四。
伐:砍伐。
薪:柴。
南山:城南之山。
烟火色:烟熏色的脸。
此处突出卖炭翁的辛劳。
苍苍:灰白色,形容鬓发花白。
何所营:做什么用。
营,经营,这里指需求。
可怜:使人怜悯。
愿:希望。
辗(niǎn):同「碾」,压。
辙:车轮滚过地面辗出的痕迹。
困:困倦,疲乏。
市:长安有贸易专区,称市,市周围有墙有门。
翩翩:轻快洒脱的情状。
这里形容得意忘形的样子。
骑(jì):骑马的人。
黄衣使者白衫儿:黄衣使者,指皇宫内的太监。
白居易《卖炭翁》古诗翻译及鉴赏
![白居易《卖炭翁》古诗翻译及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716e29eb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c6.png)
白居易《卖炭翁》古诗翻译及鉴赏《卖炭翁》描写了一个烧木炭的老人谋生的困苦,通过卖炭翁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宫市”的腐败本质,对统治者掠夺人民的罪行给予了有力的鞭挞与抨击,讽刺了当时腐败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有很强的社会典型意义。
《卖炭翁》的翻译及鉴赏有哪些?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些关于白居易《卖炭翁》古诗翻译及鉴赏,作为参考,希望你喜欢。
《卖炭翁》古诗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卖炭翁》古诗翻译有位卖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烧炭。
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也被炭烧得很黑。
卖炭得到的钱用来干什么?买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
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卖不出去,还希望天更寒冷。
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碾轧冰冻的车轮印往集市上赶去。
牛累了,人饿了,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他们就在集市南门外泥泞中歇息。
那得意忘形的骑着两匹马的人是谁啊?是皇宫内的太监和太监的手下。
太监手里拿着文书,嘴里却说是皇帝的命令,吆喝着牛朝皇宫拉去。
一车的炭,一千多斤,太监差役们硬是要赶着走,老翁是百般不舍,但又无可奈何。
那些人把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就充当炭的价钱了。
注释⑴卖炭翁:此篇是组诗《新乐府》中的第32首,题注云:“苦宫市也。
”宫市,指唐代皇宫里需要物品,就向市场上去拿,随便给点钱,实际上是公开掠夺。
唐德宗时用太监专管其事。
⑵伐:砍伐。
薪:柴。
南山:城南之山。
⑶烟火色:烟熏色的脸。
此处突出卖炭翁的辛劳。
⑷苍苍:灰白色,形容鬓发花白。
⑸得:得到。
卖炭翁原文翻译以及赏析
![卖炭翁原文翻译以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b36dba3dfab069dc502201cf.png)
卖炭翁原文翻译以及赏析-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卖炭翁》原文、翻译及赏析一、原文:[唐]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干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二、卖炭翁翻译:有个卖炭的老人,在南山上砍柴烧炭。
他满面的灰尘,烟火熏烤他的脸,两鬓苍白十指漆黑。
卖炭得来的钱做什么呢只想换取身上的衣服和填肚的粮食。
可怜他身上衣衫单薄,心里担忧炭不值钱仍希望天更冷一些。
夜里城外积了一尺雪,拂晓他急忙驾着炭车轧着冰路上路。
走了半天,人也饿了,太阳已升高了,他才赶到集市的南门外泥地上休息。
那飘然而来的两个骑马人是谁穿黄衣的是宫使,穿白衣的是爪牙。
他们手拿公文嘴里称是皇帝的命令,拉回车头吆喝着牛往北走。
一车炭足有—干多斤,宫使强行拉走,老人舍不得却也没办法。
宫使扔下半匹红绡和一丈绫子朝牛头上—挂,就充当买炭的钱了。
三、卖炭翁原文赏析:(一)内容分析《卖炭翁》这首诗是自居易新乐府诗中最突出的一首。
在这首诗的下面,诗人有一段小注:“苦宫市也。
”这个注脚,有力地揭示了全诗的主旨。
整首诗共两大段,可以分为三层意思。
第一层,为前面的六句,介绍了卖炭翁的生活情况。
他长年生活在南山里靠砍柴烧炭卖炭过日。
辛勤的劳动,使他的脸烤成烟火色,双手黑黑的,人也过早地衰老,已经两鬓斑白了。
这辛勤的劳动,仅仅是为了营生,用炭去换取粮食和衣服。
第二层,是中间的六句。
写卖炭翁一早就赶着炭车进城去卖炭的情况。
七、八两句,先写他内心的矛盾,身上衣服单薄,自然希望天不要太冷,可天不冷,又担心炭卖不出去,于是,只好盼望天冷一点,他已经顾不上挨冻了,想的是早一点把炭卖掉,去换取粮食和衣服。
卖炭翁原文及翻译
![卖炭翁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fe26b792a45177232e60a20c.png)
卖炭翁原文及翻译,作者是谁
《卖炭翁》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新乐府》组诗中的一篇。
此诗以个别事例来表现普遍状况,描写了一个烧木炭的老人谋生的困苦,通过卖炭翁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宫市”的腐败本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卖炭翁原文及翻译,一起来看看吧!
卖炭翁原文及翻译作者是谁
1卖炭翁原文
卖炭翁
苦宫市也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2卖炭翻译
有位卖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烧炭。
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也被炭烧得很黑。
卖炭得到的钱用来干什么?买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
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卖不出去,还希望天更寒冷。
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碾轧冰冻的车轮印往集市上赶去。
牛累了,人饿了,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他们就在集市南门外泥泞中歇息。
那得意忘形的骑着两匹马的人是谁啊?是皇宫内的太监和太监的手下。
太监手里拿着文书,嘴里却说是皇帝的命令,吆喝着牛朝皇宫拉去。
一车的炭,一千多斤,太监差役们硬是要赶着走,老
翁是百般不舍,但又无可奈何。
那些人把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就充当炭的价钱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卖炭翁(白居易)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课文。
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3.培养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自主预习】
1、有感情地朗读《卖炭翁》,直至熟读成诵。
2、尝试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
3、你最喜欢时的哪句?在书的旁边写出你的感受。
4、完成导学。
5、默写诗词。
【知识链接】
唐代“宫市”制度
唐代“宫市”的日常管理,由官职为“长安尉”的专人负其责。
有详备的宫市交易规章,即“恒规”,对入市交易、市场启闭、度量衡、物价管理等都做了规定。
根据恒规的精神,买卖双方在宫市内自愿交易,公平成交,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官府不得打白条,不得白拿商民货物。
表面看,宫市以市场的资源置配功能,作为买方的宫廷采购官员一定可以购买到皇室之所需。
因为只要官府开出的价钱有吸引力,商民必闻风而动前往宫市贩卖货物,而随着供应的增加,买方则获得了更大的选择空间与议价能力。
然而,唐代宫市制度的实行情况并不妙。
据韩愈的记录,负责采购的宦官先是“抑买人物,稍不如本估(市价)”,到了贞元末年,这些宦官就像饿狼一样出没于长安的市集,看到中意的货物,就说是皇上要采购的,立即以极低的价钱强买下来,价值几千文钱的货物,通常只给一百文,有时甚至向货主强索运费、进宫费。
韩愈总结说,“名为‘宫市’,而实夺之”,宫廷采购跟抢劫没有什么两样。
【体验学习】
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伐薪.( ) 翩.翩两骑( ) 口称敕.( ) 回车叱.牛( ) 2.把握重点词汇。
(1)解释下列词语。
①伐薪.烧炭南山中:②两鬓苍苍
..十指黑:
③卖炭得钱何所营.:④翩翩
..两骑来是谁:
⑤手把文书口称敕.:⑥回.车叱牛牵向北:
(2)通假字
系向牛头充炭
【合作学习】
1.开头一句交代卖炭翁伐薪烧炭的地点在哪里?为什么要这样交代?
2.“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一句是从什么角度刻画卖炭翁?为什么这样写?
3.“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是从什么角度刻画卖炭翁的?有什么表达效果?
4.“晓驾炭车辗冰辙”中的“辗”有什么作用?
5.“翩翩”一词写出了宫使什么样的情态?有什么作用?
6.千余斤的炭换回来的是什么呢?
【综合提升】
1.说说“卖炭翁”和“黄衣使者”的两种人物形象。
2.全诗反映了封建社会怎样的情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当堂检测】
填空。
(1)《卖炭翁》是组诗《新乐府》五十首中的第三十二首,作者白居易,字乐天,号,唐代诗人。
与元稹共同倡导运动,世称“元白”,与并称“刘白”。
其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卖炭翁》《长恨歌》《琵琶行》等。
(2)《卖炭翁》中表现卖炭翁处境与心理相互矛盾的诗句是:,。
描写卖炭翁饱经风霜、孤苦伶仃的劳动者形象的诗句是:,。
揭露了宫市制度不合理的诗句是.
【小结】
白居易写作《新乐府》是在元和初年,这正是宫市为害最深的时候。
他对宫市有十分的了解,对人民又有深切的同情,所以才能写出这首感人至深的《卖炭翁》来。
但是,《卖炭翁》的意义,远不止于对宫市的揭露。
诗人在卖炭翁这个典型形象上,概括了唐代劳动人民的辛酸和悲苦,通过卖炭这一件小事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不平。
读着这首诗,我们所看到的决不仅仅是卖炭翁一个人,透过他,仿佛有许许多多种田的、打渔的、织布的人出现在我们眼前。
他们虽然不是“两鬓苍苍十指黑”,但也各自带着劳苦生活的标记;他们虽然不会因为卖炭而受到损害,但也各自在田租或赋税的重压下流着辛酸和仇恨的泪水。
《卖炭翁》这首诗不但在当时有积极意义,即使对于今天的读者也有一定的教育作用。
全诗描写了卖炭翁辛劳烧炭、艰难运炭上市、炭被宫使掠夺的悲惨经过。
借卖炭翁的不幸遭遇,为百姓鸣不平,用卖炭翁的形象反映广大劳动人民的辛酸和痛苦,打击中唐的弊政之一“宫市”,揭露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
【思维导图】
【学习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