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17.-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

合集下载

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

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
-在理解情感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体验主人公的心情变化,并通过朗读时的语调、表情等传达情感。
-对于课文深层含义的挖掘,教师可以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于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看法,从而加深对课文主题的理解。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我变成了一棵树》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想象过自己变成了一棵树,会是什么样子?”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想象力的奥秘。
-课文深层含义的挖掘:理解课文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主题,以及环保意识的教育,是学生需要深入思考的难点,教师应通过讨论、提问等方式引导学生挖掘。
举例说明:
-对于生字词“变幻”,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不同季节树叶变化的图片,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词义,并指导学生在小组内用“变幻”造句,加深记忆。
-在激发想象力方面,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开头,如“我变成了一棵树,树叶像...”,让学生续编故事,鼓励他们大胆想象,创造独特的情节。
4.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通过课文学习,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增强环保意识;
5.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分享想象故事,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生字词的掌握: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之一是生字词的学习,如“变幻”、“奇妙”等,这些词汇是理解课文的基础,教师需通过多种方式(如词卡、游戏等)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这些词汇。
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
一、教学内容
《我变成了一棵树》为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7课。本课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生字词的学习,如“变幻”、“奇妙”等;2.理解课文内容,通过主人公变成树的奇妙经历,引导学生体会大自然的美好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3.朗读课文,感受作者想象的丰富和语言的优美;4.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尝试以“我变成了一棵xx”为题,编写自己的想象故事。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含两课时)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含两课时)
1.轻声读第21~23自然段,交流思考:读了这一部分,你知道了些什么?你怎么知道的?
2.学生交流汇报,教师相机点拨。
三、创作表达,尝试练笔
1.导思:想象的世界是多么神奇与美妙!如果你也会变,你想变成什么?之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
2.动笔进行写话练习。
3.投影展示评议。
由畅谈“如果你会七十二变,你最想变成什么?”引入新课,既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质疑能力。
第三部分(第21~23自然段):写妈妈知道了“我”的秘密。
5.指名分三部分来读。
6.重点指导读第一部分。
(1)自由读,用横线画出最能说明“我”想变成一棵树的原因的句子。
(2)汇报交流。
(3)指导学生朗读。
四、观察示范,指导书写
1.出示本节课要写的生字。
状 狐 狸 丁 零 巧 克 肠 继 续 抬 秘 密
2.认读生字,口头给生字组词。
3.说一说哪些生字较为难写,互相交流写好生字的方法。
状:注意“犬”的写法,不要写错点的位置。(动画展示笔顺)
狐:“瓜”的第三笔是竖提。
继:“米”的最后一笔是点。
秘:右侧是“必”,不是“心”。
4.教师相机进行示范,重点指导“状”“肠”“秘”的写法。
5.学生练习书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教学难点:关注文章写法,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文章的语言美、想象美,练习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想象世界。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导入:同学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瑰丽的梦。如果你会七十二变,你最想变成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2.揭题:无独有偶,当代儿童文学家顾鹰也喜欢七十二变,她最喜欢变成什么呢?(动画:人变成了树)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设计《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方案第1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希、痒”等7个生字,会写“状、狐”等12个字,会写“形状、狐狸”等16个词语。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概括“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奇妙经历,感受其中神奇的想象。

【教学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概括“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奇妙经历,感受其中神奇的想象。

【教学难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概括“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奇妙经历,感受其中神奇的想象。

【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1.听写词语:星空、流淌、秘密、思绪。

检查听写情况,再引导学生用这四个词语说说课文《宇宙的另一边》的主要内容。

预设:“我”看着浩瀚的星空。

当星光洒进我的眼睛,在我身体里汩汩流淌时,我发现了“宇宙的另一边”的秘密。

正当我的思绪在茫茫宇宙中穿梭时,老师的声音让我回到了现实,但“我”渴望着继续拜访宇宙另一边的那个“我”。

2.过渡:《宇宙的另一边》中的“我”,趴在窗台前,看着浩瀚的星空,进入了自己想象的世界。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课文中,也有一个这样的“我”,坐在一棵树下,进入了自己的想象世界……3.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板书:我变成了一棵树)设计意图:《宇宙的另一边》和《我变成了一棵树》有相似之处:“我”处在某一情境中,突发奇想,然后顺着这条线索,进入丰富的想象世界。

通过生字词语的复习检查,回顾上篇课文内容,利用相似点,导入新课。

二、整体感知1.自读任务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初读反馈(1)随文识字:字词检测,读准字音。

希(xī)望痒(yǎng)痒的椭(tuǒ)圆形菱(líng)形鳄(è)鱼嗵嗵(tōng)地跳震(zhèn)得丁零(líng)香肠(cháng)咕噜(lū)噜啃(kěn)着糖醋(cù)排骨小馋(chán)猫噢(ō)(2)集中识字: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xī yǎng è líng cháng cù chán希痒鳄零肠醋馋预设:①我会用组词的方法记住“希”,如“希望”。

第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 》大单元教案三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一)

第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 》大单元教案三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一)

课题: 17 我变成了一棵树设计: 审核: 执教: 使用时间:学习目标:1.认识“希,痒”等7个生字,会写“状、狐”等13个生字,会写“形状、狐理”等16个词语。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概括"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奇妙经历.感受其中神奇的想象。

学习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概括"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奇妙经历,感受其中神奇的想象。

学习难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概括"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奇妙经历,感受其中神奇的想象。

教学过程:(结合课程标准或者单元目标进行简要分析)《我变成了一棵树》从“我”的愿望出发,展开大胆想象,讲述了“我”变成一棵树之后发生的一连串奇妙的事情。

全文语言轻松活泼,字里行间充满了童趣。

课后练习是围绕本单元语文要素设置的。

课文配有插图,一棵大树上长着各种形状的鸟窝,树干上有水珠滴下来,这是变成大对想象世界的向往。

备注(需要标注的其他内容)一、教学导入复习旧知,导人新课1.听写词语:秘密思绪、尴尬、穿越。

2.过渡:《宇宙的另一边)中的“我”趴在窗台前,看着浩瀚的星空,进入了自己想象的世界。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课文中,也有一个这样的“我”,坐在一棵树下,进入了自己的想象世界。

板书课题。

二、教学过程第一学程:学习任务主问题1.自读课文,整体感知学法指导第一步:自学要求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借助已有经验自主识字。

第二步:互学要求教师相机提示重难点,提醒读准宇音,理解字义。

第三步:展学要求小老师教读生字。

主问题1设计意图(主要从“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两个角度分析):《宇宙的另一边》和《我变成了一棵树》有相似之处:“我”处在某一情境中,突发奇想,然后顺着这条线索,进入丰富的想象世界。

通过生字词语的复习检查,回顾上篇课文内容,利用相似点,导入新课。

主问题1预设答案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识记“痒”和“肠”,对比“痒一样”“肠场”。

第二学程:学习任务主问题2.默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学法指导第一步:自学要求出示问题,要求学生边读边思考。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设计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设计

17.我变成了一棵树自然段中,为什么有点儿高兴,的心理变化过程:兴奋有点儿高兴,又有些失望失望、着急后悔觉得变成树很麻烦。

6.细细品味第21~23自然段,明白:母亲是世界上最了解孩子的人。

在母亲眼里,每一个孩子绝对不会被错认。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学生通过读课文,了解了课文内容;通过课件展示,直观地感受到作者想象的奇特,最后安排的写或画的内容是对学生理解能力的提升。

《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片段◆体会作者奇特的想象。

(教学拓展点)师:读了课文,你觉得作者的哪些想象非常奇特呢?(学生分小组交流,然后小组推荐代表发言)生1:作者想变成一棵树,就很快感觉到树枝从身上冒出来了,真神奇!生2:作者变成的树上还长满了各种形状的鸟窝,我从来没想过会有这样的树,太让我惊喜了。

生3:作者想得真周到,担心小动物们上不去,还会弯下腰让小动物住进自己喜爱的窝里。

生4:更奇特的是妈妈带着好吃的也住到了树上,她不担心妈妈把树枝压断了吗?生5:作者居然能听懂小动物们的语言,真是太神奇了。

师:同学们都读得很认真,感受到了作者奇特的想象。

如果给你一次变的机会,你会变成什么呢?为什么?生1:我想变成一栋可以容纳很多人的房子,让人们居住。

因为我想让我们班的同学、父母一起住在一个大房子里,那样我们就可以每天一起玩耍,还不用离开爸爸妈妈。

生2:我想变成空气清新剂,每天早晚把周围的空气清洁一遍,让每个人都在清新的环境中生活、工作、学习。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太丰富了,并且能根据生活实际,变成人们最急需的事物,老师为你们的爱心点赞!《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懂故事的主要内容。

2.会认本课“希、痒”等8个字,会写“壮、狐”等13个字,理解相应的词语。

3.初步引导学生分角色扮演,进行戏剧尝试。

4.拓展学生思维,展开想象创编故事。

教学重点:抓“痒痒的“冒”“弯”等关键词,体会表达效果的神奇,并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教学难点:拓展学生思维,展开想象创编故事。

三年级语文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设计第一部分:学设计优秀案例【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读课文,了解“我”变成一棵树后的奇妙经历,体会课文人物的情感变化,抓住变成树后的有趣情节,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

2.品读课文,感受什么是想象,寻找想象的思维方向,知道想象需根据事物的特点展开。

3.仿照课文大胆想象,想一想自己会变成什么,之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情,绘制思维导图,并进行练笔。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我”变成一棵树后的奇妙经历,感受想象的神奇及想象需根据事物的特点展开。

教学难点:能大胆想象自己会变成什么,之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情,并试着写下来。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希沃同屏【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复习字词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去感受想象的神奇和有趣。

(板书课题:我变成了一棵树)齐读课题。

2.这些词语朋友你还记得吗?出示词语,齐读、点名读。

希望痒痒的形状鳄鱼狐狸丁零巧克力香肠继续糖醋排骨抬头麻烦3. 回顾:英英的秘密是什么?她为什么想变成一棵树?(英英在树下玩的时候不想吃饭),这可以说是英英想变成一棵树的起因。

(板书:起因)4. 她变成了一棵树后又有什么有意思的事情呢?同学们根据自己第一课时学习后的收获自由说预设:树上长满了鸟窝请许多朋友来朋友们怎么住进来妈妈也住到鸟窝里来了他们分享美食我馋得直流口水……(相机板书经过)这么多有意思的想象就是故事的经过。

5. 那最后呢?(妈妈知道“我”饿了)(板书:结果)【设计意图】通过复习词语,帮助学生巩固对词语的掌握,回顾课文;梳理文章脉络,让学生们在感受“有意思”的同时,关注文章的整体结构。

二、深入读文,体会写法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中你觉得哪些地方想象很有意思?用“_____”画下来,品读句子,感受想象的奇妙。

小组交流汇报。

(生汇报,教师相机出示句段)(1)“我心里想着,就觉得身上痒痒的,低头一看,发现许多小树枝正从我身上冒出来。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17《我变成了一棵树》优质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17《我变成了一棵树》优质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17 《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13个字,正确读写“形状、狐狸”等15个词语。

2.默读课文。

了解“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奇妙经历,感受想象的神奇。

3.能大胆想象自己会变成什么,变化后又发生了哪些奇妙的事情。

教学重点:了解“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奇妙经历,感受想象的神奇。

教学课时: 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13个字,正确读写“形状、狐狸”等15个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故事中想象的内容,感受想象的神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孙悟空吗?为什么?假如你也有孙悟空七十二变的本领,你想变成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新朋友,她叫英英。

英英的妈妈喊她回家吃饭,可是英英在树下玩得好好的,不想吃饭,她很想变成一棵树,后来她真的变成了一棵树。

想一想,接下来的故事是什么样的呢?打开课本,我们一起去看看吧?二初读课文,识字解词1.学生朗读课文。

要求:(1)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2)标注自然段序号,把句子读通顺。

2.检查预习。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评议,纠正读得不准确的字音。

(2)汇报对词语的理解,教师评议,相机正误、补充,并小结。

3.再读课文,梳理情节。

(1)学生朗读第1~4自然段,教师引导学生边读边想:“我”为什么要变成一棵树?(2)交流分享,弄清变化的原因。

(3)抓住提示语进行朗读指导。

(4)朗读第5~8自然段,了解“我”变成了一棵什么样的树。

(5)默读第9~23自然段,了解“我”变成树之后经历的事情。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受1.学生默读课文,观察课文插图。

2.小组交流,自己通过默读课文和观察课文插图都了解到了什么。

(英英厌烦妈妈的唠叨,想变成一棵大树,当她梦想成真时,树上长满了各种形状的鸟窝,她邀请了许多小动物住进来。

这时,妈妈也住了进来,还和大家分享美食,英英却饿得流口水,最后英英明白了原来妈妈早就发现这棵大树就是她。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7 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7  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7 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掌握生字词,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能够体验到想象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生字词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书写生字词,理解生字词的意思和用法。

2. 课文的阅读与理解:通过阅读课文,使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领会作者的情感和意图。

3. 课文的朗读与表达:通过朗读课文,使学生能够流利地表达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 课文的思考与讨论:通过思考问题、合作交流和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和课文的理解。

2. 教学难点:课文的理解和作者情感的把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认读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互相学习和交流。

4. 课堂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课文内容,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5. 朗读与表达:学生朗读课文,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6. 课堂小结:教师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7 我变成了一棵树》2. 重点生字词:略3. 课文内容:略七、作业设计1. 写一篇关于自己变成一棵树的想象作文,要求不少于200字。

2. 收集一些关于树的资料,了解树的特点和作用,准备下节课的分享。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第1篇】17.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懂故事的主要内容。

2.认识新偏旁“反犬旁”和“爿字旁”。

指导写好带有这类偏旁的字。

3.抓“痒痒的“冒”“弯”等关键词,体会表达效果的神奇,并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4.初步引导学生分角色扮演,进行戏剧尝试。

5.拓展学生思维,展开想象创编故事。

教学重点:抓“痒痒的“冒”“弯”等关键词,体会表达效果的神奇,并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教学难点:拓展学生思维,展开想象创编故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回顾复习,激趣导入1.同学们都被小真的奇思妙想深深地吸引了。

你们还想听这样的故事吗?2.引出课题,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63页,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本课生词,排火车读。

痒痒的椭圆形菱形鳄鱼香肠糖醋排骨丁零丁零秘密3.排火车接读课文。

三、复习生字,指导书写1.状:认识爿字旁,了解爿字旁的含义。

与“壮”字进行对比。

2.继续:强调“继”字的笔顺。

3.狐狸:左窄右宽,反犬旁的笔顺。

4.秘密:理解两个同音字的意思。

秘:不公开的,不让大家知道的。

可组词秘方、秘诀、神秘、奥秘。

密:不公开的,不公开的事物。

组词保密、密信、密谋、密探【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了解偏旁含义,形近字区分和同音字的不同含义来区分相像的汉字,加深学生印象。

】5.在田字格中各写一个,教师巡视指导。

6.当堂听写。

第二课时一、再读课文,感知大意1.听老师范读课文,边听边思考:哪些情节写得很有意思?2.师范读课文。

3.交流写得有意思的情节。

预设:(1)第四段①指名读。

②哪些描写让你觉得有意思?是啊,“痒痒的”和“冒”我把变成树的感觉写活了。

③再读,读出有意思。

(2)第五段①生读。

②交流有意思的描写:树上长鸟窝(3)第六段①鸟窝的形状: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菱形……②还会有什么形状?③如果你变成了一棵树,你会变成一棵什么样的树呢?④出示句子练习:你猜,我变的树上会长什么?当然不是苹果啦,梨也不对——对了, !我变成了一棵的树:……。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第1课时(教案)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第1课时(教案)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第1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

培养学生对想象作文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让学生掌握课文的基本框架,学会用关键词语复述课文,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珍惜大自然,关爱生命,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

2. 教学时间:1课时。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创作一篇想象作文。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出示一棵树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篇关于树的课文,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感受作者的情感吧!”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3. 合作学习:学生分小组讨论,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明原因。

4. 探究学习: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创作一篇想象作文,要求内容丰富,用词严谨,段落衔接流畅。

5.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珍惜大自然,关爱生命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我变成了一棵树2. 教学目标: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

3.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4.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创作一篇想象作文。

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根据课堂所学,写一篇关于树的想象作文,字数不限。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创作。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我变成了一棵树人教部编版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我变成了一棵树人教部编版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我变成了一棵树人教部编版 It was last revised on January 2, 2021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吃饭、形状、狐狸、担心、失望、背包、巧克力、香肠、继续、饭菜、排骨、水珠、秘密。

2、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感受文本丰富的想象力。

3、分析妈妈的形象,理解英英明白的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过程:(一)交流导入新课师:同学们,老师出示一个字,相信同学们都认识【出示变】指名读,大家一起读。

师:看到这个字,你想到了哪个故事或者故事中的哪个人指名说。

师:【出示幻灯片】同学们请看:孙悟空会变,匹诺曹也会变;丑小鸭能变成白天鹅,就连青蛙也是王子变的,就是应为他们会变,所以他们的故事才那么吸引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变化有意思的故事。

请同学们伸出小手跟老师板书课题。

指名读、齐读。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师: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这些词语能认识吗?【出示词语】1、指名读(2名)2、齐读3、出示要求书写的生字【狐狸】4、师:同学们写的真好,老师把大拇指送给我们每一位同学,课前读了几遍课文(很充分),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的故事呢?(四)研读课文,品味语言1、【学习1---4段】出示句子。

师:同学们,美好的故事开始了:师生同读。

生:“英英,吃饭了!”师:妈妈都不耐烦了。

生:我真希望变成一棵树,这样就没人在你玩的时候叫你吃饭了。

师:想着想着莹莹的愿望实现了。

【出示句子】生:呀,我真的变成了一棵树!师:想变成一棵树,它真的变成了一棵树,英英是怎样变化的?2、指导说句子【出示句子】生:我心里想着,就觉得身上痒痒的,低头一看,发现许多小树枝正从我身上冒出来。

认读痒痒的师:我觉得胳膊上痒痒的。

肚子上痒痒的。

师:你哪里痒痒的,能仿照句子说一说吗?生交流:师:小树枝就这样冒着、冒着。

部编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7《我变成了一棵树》公开课教学设计

部编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7《我变成了一棵树》公开课教学设计

部编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7《我变成了一棵树》公开课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我变成了一棵树》是一篇精读课文。

作者顾鹰写了“我”想象自己变成了一棵树,树上长出了很多形态各异的鸟窝。

鸟窝上住着很多动物朋友和“我”的妈妈。

他们在一起在树上东西,而“我”被馋得口水直流的故事。

故事中“我”率真可爱、富有奇思妙想的性格,给我们提供了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希、痒”等 8 个字,会写“状、狐”等 13 个字,理解相应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想象的趣味。

3.能够将生活和想象结合,组织语言,进行想象力训练。

【教学重难点】1.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2.读懂课文,体会想象的乐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结合预学案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希、痒”等 8 个字,会写“状、狐”等13个字,理解相应的词语。

2.通过感情朗读,了解“我”变成大树的乐趣。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导语:同学们,你可曾有过其实妙想,希望自己变成什么呢?如果有,你最想变成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随机抽生自由说)1.揭题:同学们都有自己的奇思妙想,并说出了理由。

这节课人我们一起去看看当代儿童文学家顾鹰也喜欢七十二变,她最喜欢变成什么呢?课件出示:(动画:人变成了树)并齐读课题。

2.提出问题:同学们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预设:(“我”变成了一棵什么样的树?变成树后发生了怎样的故事?)3.过渡:说得非常好,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一)提出要求、自主学习1. 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标出自然段。

2.自由读一读生字表中的生字,如果还有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解决。

3.同桌合作学习生字,说一说自己记住了哪些生字,哪些生字比较难记。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7《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7《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习课文《我变成了一棵树》,理解文章主旨,能够复述故事情节。

2. 掌握生字词,理解其中含义,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小组讨论,提升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2. 利用图片、实物等教具,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和体验。

3. 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表达和创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 增强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同理心。

3. 激发学生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教学内容1. 课文《我变成了一棵树》的阅读与理解。

2. 生字词的学习与应用。

3. 故事情节的复述与讨论。

4. 自然观察与想象作文的写作练习。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旨。

2. 掌握生字词,并能应用于实际情景。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难点1. 对文章深层含义的理解和讨论。

2. 学生在写作练习中的创意表达。

教具与学具准备1. 课文《我变成了一棵树》的教材。

2. 生字词卡片。

3. 图片、实物等辅助教具。

4. 写作练习纸。

教学过程导入1. 引入话题,激发学生兴趣。

2. 展示相关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新课内容学习1. 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 学习生字词,讲解词义和用法。

3. 讨论文章主旨,引导学生思考和分享。

实践活动1. 分组讨论,交流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

2. 进行自然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想象。

3. 写作练习,鼓励学生创意表达。

总结与反思1. 回顾教学内容,总结重点和难点。

2. 鼓励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感受。

3. 提醒学生关注自然、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1. 课文标题和作者。

2. 生字词列表。

3. 文章主旨和重点内容。

4. 自然观察和想象作文的要求。

作业设计1. 复述课文故事情节。

2. 运用生字词造句。

3. 写一篇关于自然观察或想象的短文。

课后反思1. 教学内容的适当性和难易程度。

2. 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统编教材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一等奖教学设计(教案)

统编教材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一等奖教学设计(教案)

统编教材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一等奖教学设计(教案)一、教材分析:《我变成了一棵树》想象奇特,这篇童话从“我”的愿望出发,展开大胆的想象,讲述了“我”变成一棵树之后发生的一连串奇妙的事情。

故事情节充满了童真童趣,告诉人们世界上最了解孩子的人到底还是妈妈,赞美了母爱的温馨和美好。

这一单元的导语是:走进想象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

学生不仅可以感受想象的奇妙世界,还可以构建自己的想象天地。

变形和创新是我教本课教学的大胆引领,我立足单元训练要求,启发学生从自己美好的想象出发,走进充满奇思妙想的童话王国,享受想象世界的神奇与快乐。

创设教学情景,激活学生创新思维,在想象的世界里引领学生展翅飞翔。

引导学生感受和创造一段奇妙的变身之旅。

二、教学目标:1、会认“希、痒”等7个生字,会写“状、狐”等13个字,正确读写“形状、狐狸”等15个词语。

2、了解“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奇妙经历,感受想象的神奇。

3、能大胆想象自己会变成什么,变化后又发生了哪些奇妙的事情。

三、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奇妙经历,感受想象的神奇。

能大胆想象自己会变成什么,变化后又发生了哪些奇妙的事情。

四、教学准备:1、预习:学习生字新词,读通读熟课文。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课文情景视频、骄傲的大树视频。

五、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略)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复习“希、痒”等7个生字,会写“状、狐”等13个字,正确读写“形状、狐狸”等15个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故事中想象的内容,感受想象的神奇。

3、能大胆想象自己会变成什么,变化后又发生了哪些奇妙的事情。

教学过程:一、激趣自学,导入新课。

(一)、复习词语,检查认读。

1、课件出示:(复习生字词)希望痒痒的形状鳄鱼狐狸丁零丁零巧克力香肠继续糖醋抬头面包花生牛奶继续饭菜排骨麻烦2、复习生字。

3、复习多音字。

(二)、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吗?2、孙悟空的本领可真大,他最擅长什么?3、说说如果你拥有这个神奇的本领,你最想变成什么。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7 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7 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7 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课文《我变成了一棵树》,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能用简洁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故事中主人公的勇敢与自信,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和面对困难时的乐观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学习《我变成了一棵树》的故事情节、人物性格、语言表达等方面的知识。

2. 语文知识:学习并运用本文中的词汇、句型、修辞手法等语文知识。

3. 思想教育: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勇敢、自信、乐观的品质,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学习并运用本文中的语文知识。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中的人物性格和主题思想,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或图片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朗读课文: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精讲课文:教师针对课文中的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5.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体验故事中的人物情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6.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提炼主题思想,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7.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我变成了一棵树》2. 课文结构:开头、发展、高潮、结局3. 人物性格:主人公的勇敢、自信、乐观4. 主题思想:面对困难时的勇敢与自信,积极向上的心态七、作业设计1. 朗读课文,熟记生词。

2. 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情节。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绪、累”等10个生字,会写“希、状”等13个生字,理解并积累“希奇、疲累、舒服”等词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课文,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感受想象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懂得关爱家人,学会为他人着想。

教学内容1. 导入新课: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想象类的文章,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对不懂的地方进行讨论。

3. 课堂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讲述课文的主要内容,讨论课文中的想象元素。

4. 朗读课文:学生集体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情感。

5. 创意写作:学生以“我变成了一棵树”为题,进行创意写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认读、书写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受课文中的想象元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文PPT,生字词卡片。

2. 学具:学生自备字典、笔记本。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想象类的文章,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对不懂的地方进行讨论。

3. 课堂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讲述课文的主要内容,讨论课文中的想象元素。

4. 朗读课文:学生集体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情感。

5. 创意写作:学生以“我变成了一棵树”为题,进行创意写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板书设计1. 课题:我变成了一棵树2. 生字词:绪、累、希、状等3. 主要教学点:关爱家人、想象力培养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家长签字确认。

2. 创意写作:学生以“我变成了一棵树”为题,进行创意写作。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学生对课文的兴趣浓厚,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创意写作。

2. 改进措施:对于部分学生想象力较弱的问题,教师可以在课后进行个别辅导,提供更多的想象素材和启发。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设计

17《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告状、继续、麻烦”等词语。

3.借助文字想象画面,找出觉得有意思的地方并说说原因。

教学重难点: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告状、继续、麻烦”等词语。

2.借助文字想象画面,找出觉得有意思的地方并说说原因。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讨论探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同学们,如果你像孙悟空一样会变身,你想变成什么?(预设:我想变成一朵云,我要变成奥特曼······)同学们都有想要变的事物,那应该很有意思。

如果你变成一棵树,会发生什么事?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来看一看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出示自读要求:1.大声朗读课文,自学生字词;圈出标注不理解的词。

2.小组朗读互相纠正、交流词语的含义。

3.用自己的话说说“我”变成一棵树是什么样子的。

4.课文围绕“我”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二)学生自学,教师巡视辅导。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生字词,出示生字促成的词。

采用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等方式进行朗读。

2.朗读中,重点指导“丁零、肠、痒”等词语的读音。

3.指导“零”的写法和笔顺。

4.说说你最喜欢那部分内容,简介原因。

三.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我”变成树以后,发生了什么奇妙的事?读课文,找一找画一画,在有感受的地方做上标注。

(一)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你喜欢的句子,并作简单的批注。

(二)学生自学,教师巡视辅导。

(三)小组交流,取长补短(四)全班交流,引导提升。

预设一:我真希望变成一棵树,这样就没人在你玩的时候叫你吃饭了。

我心里想着,就觉得身上痒痒的,低头一看,发现许多小树枝正从我身上冒出来。

呀,我真的变成了一棵树!*小作者为什么想变成一棵树?(觉得妈妈在她玩的时候喊她吃饭很烦······)*在变成树的时候,发生了什么神奇的事?(身上痒痒的,长出许多小树枝)*你觉得除了文中描述的,还会发生什么事?(自己变高了,长出了很多绿叶······)*指导朗读,读出“我”的惊奇。

2024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七课《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

2024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七课《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

《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正确认读并书写本课的10个生字。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变成一棵树后的奇妙经历。

•抓住重点词句,感受想象的有趣和语言的生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读、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引导学生在想象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引导学生体会亲情的温暖,懂得关爱家人。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生字词的认读和书写。

•理解并体验“我”变成树后的奇妙经历。

2.教学难点:•抓住重点词句,深入感受文本的意境。

•在想象中与文本对话,体会情感变化。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含生字词、课文内容、相关图片等)。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谈话:同学们,你们有过什么奇妙的想象吗?假如你能变成一种东西,你会变成什么?2.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充满想象力的课文——《我变成了一棵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词认读情况,相机正音。

3.分段指名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1.学习第一自然段:•读一读,了解“我”为什么想变成一棵树。

•想象“我”变成树后的样子,说一说。

2.学习第二至十二自然段:•默读,圈出“我”变成树后发生的有趣事情。

•小组合作,交流讨论:你觉得哪部分最有趣?为什么?•全班分享,教师点拨引导,深入感受想象的奇妙和语言的生动。

3.学习第十三至十四自然段:•读一读,了解“我”从树上下来后的感受。

•思考:“我”为什么有点儿高兴,又有些失望?(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1.想象:如果“我”再次变成一棵树,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2.讨论:通过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五)总结回顾,布置作业1.总结:这节课我们跟随作者一起经历了一次奇妙的想象之旅,感受到了想象的无限可能和亲情的温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我变成了一棵树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本课“希、痒”等8个字,会写“状、狐”等13个字,理解相应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想象的趣味。

过程与方法:
1.学生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2.能够将生活和想象结合,组织语言,进行想象力训练。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我”变成树的乐趣。

重点难点
1.联系生活,读懂想象,学会想象。

2.读懂课文,体会想象的乐趣。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本课“希、痒”等8个字,会写“状、狐”等13个字,理解相应的词语。

2.通过朗读,了解“我”变成大树的乐趣。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展示图片,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可有过奇思妙想,希望自己变成别的什么?文中的小朋友,
希望自己变成一棵树,这样,玩的时候就没人打扰了。

他真的变成树后,发生了许多奇妙的事情,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 (课件出示:树插图),请学生们想象,说说这些鸟窝里会住着什么?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板书:我变成了一棵树。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标出自然段。

2.(课件出示)文中的生词。

形状狐狸丁零巧克力香肠
继续秘密痒痒鳄鱼抬头
指名学生读,开火车读。

纠正读音:读准平舌音“醋”,翘舌音“状肠”,后鼻音“丁零痒”。

3.理解词语:
(1)对于像“丁零”可以让学生发生类似的声音理解。

(2)对于“痒痒、抬头”可以让学生做动作演示一下。

(3)对于“巧克力、香肠”可以出示图片,或者学生自己介绍的方式理解。

(4)还有些词语还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查字典来理解。

4.指名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听,可以进行习惯性评价。

5.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说明理由。

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有困难的生字,给学生自由识字的空间。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读课文,提出问题:
2.学生质疑。

3.(课件出示)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

(1)我为什么要变成一棵树?
(2)我变成一棵树后,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
4.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自由组合,分小组谈论:让学生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2)小组汇报学习成果:
①因为贪玩,不想被人打扰,所以想变成一棵树。

②我变成一棵树后,树上长满了鸟窝,奇形怪状的。

窝里住满了我的朋友,还有妈妈,他们在一块吃东西,馋得我口水直流。

(板书:变成一棵树,长满鸟窝住满朋友、妈妈)
四、指导识字、写字。

(课件出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

状狐狸丁零巧克肠继续秘密抬
1.认读本课生字卡片,组词,并说句子。

2.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记准读音。

4.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讨论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并且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形声字结构特点:狸零肠秘密抬
形近字比较:状一壮呱一狐断一继
组词扩展:丁冬丁零巧手巧合攻克续写
5.指导写字。

(1)让学生观察生字的比画、偏旁、部件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2)说说哪些是上下结构,哪些是左右结构,哪些是独体字结构。

(3)教师重点指导“狐零”的写法。

“狐”左窄右宽,注意右面是个“瓜”,不是“爪”。

“零”注意:上面是“⻗”,不是“雨”。

下面的是个“令”,不是“今”。

(4)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注意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

(5)巩固检查。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生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2.能够将生活和想象结合,组织语言,进行想象力训练。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

(课件出示)
形状狐狸丁零巧克力香肠
继续抬头秘密痒痒鳄鱼
2. 指名朗读课文,开火车读。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我变成了一棵树》,看看“我”变成树后,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

(板书:我变成了一棵树)
二、边读边想象,重点感悟
过渡:我变成了一棵树,这个想象多么有趣,接下来还会有很多有意思的事情发生。

默读课文,说说你觉得哪些想象有意思。

用笔在文中画出来,再来和大家交流。

1.(课件出示)
“我心里想着,就觉得身上痒痒的,低头一看,发现许多小树枝正从我身上冒出来。

呀,我真的变成了一棵树!”
(1)这是介绍“我”变成树的过程,你认为那些词句有趣?
预设:我认为“痒痒的”一词太有想象力了,一个人变成树的过程竟然是从身上冒出树枝,还“痒痒的”。

预设:“冒出来”非常好玩,从人的身上冒出树枝,该多么神奇的事情!
(板书:变成树:痒痒的冒出来)
(2)从身上长出枝头的“我”和大家一样的感到好玩,感到惊奇,请读出这种感情。

学生读,评价读,指名读,齐读。

2.(课件出示)
“我变成了一棵长满各种形状鸟窝的树: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菱形……”
(板书:长满鸟窝:各种形状)
省略号还省略了哪些形状的鸟窝?
(梯形、星形、心形、五角星等)
3.(课件出示)
“我会请小兔、小刺猬、小松鼠、小鸭子、小鳄鱼、小狐狸住在里面。


(板书:住满亲朋:小兔子、小松鼠、妈妈……)
你认为这句话想象奇特的地方在哪里?
(这些在陆地上生活的小动物居然爬到树上居住,而不是一些鸟儿。


更为神奇的还不是这个,最神奇的是,妈妈居然也来到了树上,还住在三角形的鸟窝里!妈妈到来,还带来了好吃和大家一起分享。

而“我”——这棵大树,又是有何反应?
(课件出示)
“咕噜噜……”我的肚子里发出一种怪怪的声音,
“咕噜噜……”我肚子里的声音越来越响了。

为什么“我”的肚子会发出“咕噜噜……”的声音?这说明了什么?(因为正是该吃饭的时候,我很饿了。


但是没有人理会“我”,没人会想到变成大树的我,还要和他们一样吃东西,以至于——
(我的口水流下来了),从哪里看出来?
(课件出示)
“唉,变成树真麻烦,他们连水珠是从我的嘴巴里流出来的都不知道。


三、拓展想象,说话训练。

1.本文想象大胆,语言生动、有趣,让我们再来读读吧!
2.如果你会变,你想变成什么?变了以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情呢?想一想,和大家交流一下,并写下来。

【板书设计】
17 我变成了一棵树
变成树:痒痒的冒出来
长满鸟窝:各种形状想象奇妙、有趣
住满亲朋:小兔子、小松鼠、妈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