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北京天桥八大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盘点北京天桥八大怪
这里所说的北京天桥八大怪,是指中国清末到解放前在老北京天桥一带靠卖艺为生的八位身怀绝技的社会最底层民间艺术的杰出代表和创造者,正是他们书写了至今让人们津津乐道的天桥历史,如是说天桥养活了他们,他们也丰富与奠定了一段精彩的天桥历史与文化。
怪者,其说法不一,也并非八个之数。过去也有人按年代顺序分为三拨,也有人认为这种分法不妥当也不全面。以下依据传说和记载作一简单介绍。
一怪:穷不怕
“穷不怕”真名叫朱绍文,是名没有中举的秀才,他大约1829年生人,清同治、光绪年间在天津卖艺说相声。他祖籍北京,汉军旗,原为京剧丑角儿,演架子花脸,相传武剧《十八拿》出于他之手。后在天桥撂地。晚年住在北京地安门外毡子房。朱绍文先是唱京剧花脸,扮相念打有所创新而遭受到嫉妒,于是改行说了相声,起名叫“穷不怕”,意思是表示自己虽穷但有做人的骨气,不怕任何人和事。“穷不怕”不仅精通文墨,而且对汉字的音、形、义颇有研究。他表演时总要以白沙子撒成字形,边撒边讲字句中的道理,以此来招引观众看他表演,使人在笑声中学到知识。所以朱绍文对相声艺术最大的贡献是把“白沙撒字”的表演方式引进了相声。朱绍文在说相声前,总是带着一小袋细细的白沙子,拿两块小竹板,夹一把大笤帚,在人多的地方用白沙子画一个大圆圈儿,这叫“画锅”,也就是围场表演的意思。然后他单腿跪在地上,一手以拇指和食指捏白沙在地上撒成各种字体或图案,然后拿两块小竹板击拍而唱,或引出各种趣活和笑料。一套节目表演完毕,用笤帚扫去地上的字,重写新字,开始说新的节目。他能用白沙写成一丈二尺的双钩大字,颇有形象,如“一笔虎”、“一笔福”、“一笔寿”等大字。大字下往往还有小字,许多字组在一起,就成为一首诗或对子。他经常撒的是一副对联,对联为“书童磨墨墨抹书童一脉墨,梅香添煤煤爆梅香两眉煤”。
这副对联读起来像绕口令,巧妙而饶有风趣。还有“画上荷花和尚画,书临汉字翰林书”的对联也是如此。“白沙撒字”这种新鲜的表演形式吸引了许多观众,大家都愿意看,所以朱绍文的相声列为当时“天桥八大怪”之首位。“穷不怕”真名叫朱绍文,是名没有中举的秀才,他大约1829年生人,清同治、光绪年间在天津卖艺说相声。他祖籍北京,汉军旗,原为京剧丑角儿,演架子花脸,相传武剧《十八拿》出于他之手。后在天桥撂地。晚年住在北京地安门外毡子房。朱绍文先是唱京剧花脸,扮相念打有所创新而遭受到嫉妒,于是改行说了相声,起名叫“穷不怕”,意思是表示自己虽穷但有做人的骨气,不怕任何人和事。
“穷不怕”不仅精通文墨,而且对汉字的音、形、义颇有研究。他表演时总要以白沙子撒成字形,边撒边讲字句中的道理,以此来招引观众看他表演,使人在笑声中学到知识。所以朱绍文对相声艺术最大的贡献是把“白沙撒字”的表演方式引进了相声。朱绍文在说相声前,总是带着一小袋细细的白沙子,拿两块小竹板,夹一把大笤帚,在人多的地方用白沙子画一个大圆圈儿,这叫“画锅”,也就是围场表演的意思。然后他单腿跪在地上,一手以拇指和食指捏白沙在地上撒成各种字体或图案,然后拿两块小竹板击拍而唱,或引出各种趣活和笑料。一套节目表演完毕,用笤帚扫去地上的字,重写新字,开始说新的节目。他能用白沙写成一丈二尺的双钩大字,颇有形象,如“一笔虎”、“一笔福”、“一笔寿”等大字。大字下往往还有小字,许多字组在一起,就成为一首诗或对子。他经常撒的是一副对联,对联为“书童磨墨墨抹书童一脉墨,梅香添煤煤爆梅香两眉煤”。这副对联读起来像绕口令,巧妙而饶有风趣。还有“画上荷花和尚画,书临汉字翰林书”的对联也是如此。“白沙撒字”这种新鲜的表演形式吸引了许多观众,大家都愿意看,所以朱绍文的相声列为当时“天桥八大怪”之首位。
二怪:大金牙
“大金牙”原名焦金池,由于他镶两个金牙,所以人们送外号“大金牙”,大金牙便成为他的艺名。焦金池最初随父到各地卖艺,后来同别人一起做过“腥棚”(即摆个布棚圈,
内放伪装的畸形动物招徕观众),他摆弄过“六腿牛”、“小人国”等,借以谋生。他家在天津塘沽有一亲戚,专为拉洋片艺人画洋片画,由此发财。故此,焦永顺便让焦金池学演拉大片。焦金池学成后,到北京天桥卖艺,因人长得气派,口齿伶俐,嗓子好,唱腔滑稽悦耳,善于“使相儿”(做喜怒哀乐各种表情动作),会的曲目多,还能结合时事编写新词,如编唱了《外国人挖金矿(读gǒng)》、《八国联军进北京》、《炮打西什库》等,不久便成大名。
他边唱边敲镲打鼓,独具魅力,有时不拉大片,光是演唱,也能赢得听众彩声。他的大片、道具也与众不同,一般大片箱子设四个镜头,他的箱子装八个镜头,可供八人同时观赏。他还常常应邀为喜庆筳会助兴演出,居家妇女们也喜欢听他俗不伤雅的演唱。他演唱的选段,民国十八年(1929)曾由胜利公司灌成唱片发行,并由电台播放,名噪一时,被归为北京天桥后期“八大怪”之一。所唱代表曲目有《夸美人》、《绣花鞋》、《小寡妇上坟》等。
焦金池有秀兰、秀云二女,都随祖父学演西河大鼓书,演唱很能叫座;还有一子名小丑,幼时便上场打鼓套,或垫场说笑话,称“小金牙”。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焦金池全家在天桥卖艺,收入颇丰;后曾移到天津卖艺,也受到观众好评。二女出嫁后,焦金池生活上和精神上渐渐潦倒,不久离世。焦金池有一张姓弟子,得其传授,在北京天桥明地拉大片,也称“小金牙”。后来天桥还有一名罗沛霖者拉大片,也以“小金牙”的艺名号召于市。
三怪:“曹麻子”
曹麻子本名叫曹德全,北京大兴县青云店人,农民出身。他于民国元年进京在天桥靠“数来宝”谋生。
据见过曹麻子的天桥老辈人说,曹麻子个头大,一副猫脸,上面有几颗稀疏的麻子,两只眼睛总是眯缝着,显现出滑稽相来。他的头上总戴着一顶旧呢子帽,长头发绾着梳一短棒槌,浑身上下可能就是他手里拿着的那对牛胯骨还值点儿钱。他那两片子牛胯骨不比别的东西,俗名叫“金钱骨”,一片足有二斤半重,两块就是五斤。略呈扇面形的两片骨头上下钻
两个眼儿,上面各系有一个大铃铛,一个红绒球,下面还缀一块尺余长大红布。他一面敲打牛胯骨,一面数来宝。曹麻子的脑袋瓜特别灵,口齿还灵利,看见什么说什么,想到什么说什么,不用事先编好,出口便能说上一段,真是演艺高超,骨头一敲钱就来。
“数来宝”是曲艺表演中的一种,很久以前便在北方各地流行。在表演中主要是一人或两人说唱,以竹板或系以铜铃的牛胯骨拍打为节奏。常用句式为可以断开的“三、三”六字句和“四、三”七字句,并且经常两句、四句或六句即可换韵。这种艺术形式最初是为乞丐沿街乞讨服务的,老辈人都知道,昔日名为“善人知”,于各种买卖铺户门前,见景生情,即兴编词,说一些叫店铺掌柜的喜欢听的吉庆话以求得赏钱的一种形式。例如:“老爷您,发慈心,买卖好,获千金。”“叫声太太赏俩钱,福寿康宁万万年。”在那个年代,流浪街头的乞丐到处都有,形式各有不同。京城的乞丐一半都集中在天桥,晚上便住在山涧口一带的鸡毛小店。在天桥一带,以数来宝为艺者很多,并逐渐有流浪街头改为固定在小型场地内演出,加入了撂地为生的民间艺人的行列,不仅如此,数来宝说唱内容也有所变化,善于创新的艺人开始演唱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并由此产生出“曹麻子”这样的著名艺人。
曹麻子并不是最早在天桥演唱数来宝的民间艺人,然而他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善于创新,根据历史重大事件创作了《推翻满清》、《北伐成功》及《大实话》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唱段。其中不仅有较高的艺术水平,而且还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譬如《推翻满清》具有十分鲜明的艺术特点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思想。
四怪:中幡“王小辫儿”
北京老天桥的人们都知道王小辫儿是个会耍中幡的高手,他耍中幡有“断梁”的绝技,想当年在天桥十分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