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心理学平时作业及答案1---4讲课讲稿
国家开放大学《心理学》作业1-4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心理学》作业1-4参考答案作业1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8分)1.个体心理:所谓个体心理,确切地说是个体的社会心理,即个体在特定的社会部门或组织系统中,因其所处的角色、地位不同而表现出来的心理现象。
2.认知:是指人们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的心理的最基本的过程。
它包感觉、知觉、记忆、想像、思维和言语等。
3.观察法:是指观察者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和辅助工具,能动地了解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客观现象的方法。
4.实验法:是一种控制影响实验结果的无关因素,系统的探讨某些实验条件、观测与实验条件相关现象的变化,从而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5.意识:是指个体所拥有的对现实生活的知觉体验。
6.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7.催眠:广义上讲,催眠是一些暗示有特殊反应能力的人在知觉、记忆、动机和自我控制感方面发生的一种觉知状态;狭义上讲,催眠是由催眠师诱导而出现的一种类似睡眠又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
8.感觉:人们的感官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或是人们感官对各种不同刺激能量的觉察。
9.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应。
10.绝对阈限:刚好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11.韦伯定律:差别感觉阈限与原刺激量之间近似为恒定的正比关系,称作韦伯定律。
12.似动: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
13.三色论:三色论认为,有三类视锥细胞,分别对红、绿和蓝这三种不同波长的光敏感。
当它们受到不同波长的光刺激时,在心理上就会产生不同的颜色感觉。
14.对立过程理论:对立过程理论认为,颜色视觉产生于三个基本的系统,每个系统包含两种对立的成分,分别是红-绿,蓝-黄和黑-白。
所谓对立,就是指当一对系统中的一种颜色成分(如红色)被激活时,对另外一种成分的感受就会被抑制。
电大心理与健康平时作业答案(带题目)
心理与健康第一次平时作业一、名词解释。
1. 人口膨胀:是指某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在短时间之内迅速增长而生产总值没有提高或提高很少。
人口膨胀会给社会经济带来负面影响。
2. 文化堕距:是社会变迁过程中,文化集丛中的一部分落后于其他部分而呈现呆滞的现象。
亦称文化滞后或文化落后。
3. 健康:是指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或病痛,而且是一种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状态。
也就是说健康的人要有强壮的体魄和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并能与其所处的社会及自然环境保持协调的关系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4. 孤独:一种主观上的社交孤独状态,伴有个人知觉到自己与他人隔离或缺乏接触而产生的不被劫难的痛苦体验。
5. 压力:压力存在与外部世界,通过施加外部刺激引起心理的反应;压力是人内部的精神挣扎、紧张、焦虑,甚至涉及感知到伤害时的惊恐;压力来源于躯体唤醒。
1、“城市病”的具体表现有(ABCD)A、人口膨胀B、资源短缺C、环境问题D、社会问题2、现代人的健康内容包括(ABCD)A、躯体健康B、心理健康C、道德健康D、环境健康3、现代健康的含义是多元的、广泛的,所包含有(ABD)A、生理B、心理C、环境D、社会适应性4、符合对心理健康的描述有(ABCD)A、天行健。
君子应自强不息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C、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D、三军可多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5、属于聂世茂总结的心理标准有( A )A、不为物欲所累B、悦纳进取C、心理健康者有工作D、充分的安全感6、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是(BC)提出的,该标准被认为是“最经典的标准。
A、奥尔波特B、马斯洛C、米特尔曼D、库布斯7、对症状自评量表描述错误的是(AD)A、作者是弗洛姆B、该量表有90个项目C、测验的目的是从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直到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多种角度,评定一个人是否有某种心理症状及其严重程度如何。
D、测验功能是对心理正常的人有良好的区分能力。
电大心理学平时作业及答案1---4
《中学心理学》平时作业学生姓名:学生学号:专业:分校、工作站: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制中学心理学第1次平时作业(第1—3章)一、不定项选择题(含单选题和多选题,每个1分,共10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括号中)1.研究心理的种系发展和人的个体心理的发生和发展规律的是( C )。
A .生理心理学B .社会心理学C .发展心理学D .普通心理学2.在人为的控制条件下操纵某种变量的变化,研究该变量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这种心理学研究方法是( D )。
A .观察法B .访谈法C .测验法D .实验法 3.精神分析理论是由( B )提出来的。
A .艾利斯B .弗洛伊德C .马斯洛和罗杰斯D .斯金纳 4.意识有以下哪几种不同的状态:( ABCD )。
A .睡眠与梦B .催眠C .白日梦和幻想D .特殊药物下的意识状态 5.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 C )。
A .指向和选择B .集中和紧张C .指向和集中D .集中 6.“一心二用”即注意的分配是( A )。
A .有条件的B .无条件的C .不可能的D .以上一个也不是 7.突然的敲门声,打断人的思路,属于( B )的干扰。
A .随意注意B .不随意注意C .随意后注意D .注意的动摇 8.“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是感觉的( A )现象。
A .适应B .对比C .后象D .感受性9.将知觉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其依据的标准是( C )。
A .知觉能否正确反映客观事物B .在知觉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感觉器官C .知觉反映事物的特性D .知觉是否有目的、有计划10.学生对自己的文章进行校对时,很难发现其中的错误,但校对他人文章时,却很容易发现,这是由于( D )A .注意分散B .粗心C .知觉组织性D .定势二、名词解释(每小题 3 分,共24 分)1.个体心理:人是以个体为单位而存在的,个体所具有的心理现象称为个体心理。
2.认知: 是指人们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的心理的最基本的过程。
电大《心理学》课程作业1—4答案(本科·汉语言)范文
《心理学》课程作业评讲(1)一、名词解释1、正后象和负后象——当后像的品质与刺激物相同时叫正后像;当后像的品质与刺激物相反时叫负现象。
2、韦伯定律——说明差别感觉阈限与原刺激量之间近似为恒定的正比关系叫韦伯定律。
3、知觉:知觉是人脑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映。
4、感觉适应——指在同一感受器中,由于刺激的持续作用或一系列刺激的持续作用,导致对刺激感觉性的变化。
5、单眼线索——人即使只使用一只眼睛,也能感受到深度线索,这样的线索叫做单眼线索6、催眠——是由催眠师诱导而出现的类似睡眠而又是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个体的催眠感受性因人而异。
7、意识——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高级水平的心理活动,一般把意识定义为一个人对内外刺激的觉知及其心理状态。
8、注意——是指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集中。
二、简答题:(一) 举例说明心理学的功能。
答: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心理学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内外世界、调控行为、预测未来、改善和提升生活质量。
具体来说有以下的功能:(1) 认识内外世界:心理学的功能不仅表现在帮助人们认识外部世界,也能帮着人认识精神世界。
人有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观察看到的是人的外显行为,而推论探究的是人的内隐行为,这是看不见的心理历程,心理学能帮助人认识到人的内隐行为,这是心理学的第一个功能。
(2) 调控行为:预测是表现在思维层面上的心理现象,而调控是落实于行为层面的心理现象。
心理学强调通过他控和自控两个子系统调节自己的行为,使人成为自己行为的主宰者,参与者。
(3) 预测未来:心理学家依据研究所获得的规律,对某一现象作出预测,告诉人们一种因果关系或相关关系。
并以此提出一些预防性的措施。
(4) 改善和提升生活质量:心理学家通过研究人类解决问题的历程,为人类思维提供有效的策略和思路,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从而改善和提升生活质量。
(二) 举例说明意识的几种主要的状态答:1、睡眠:个体的肌肉是放松的,很多器官也暂时休息,个体意识已经不再像白天那样清晰。
心理学01任务答案四川电大
《心理学》01任务答案(四川电大)一、单项选择题(共10道试题,共20分。
)1.心理现象分为(A )。
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B.认知过程与个性心理C.情感过程与个性心理D.意志过程与个性心理2.心理过程包括(D )。
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B.知觉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C.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D.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3.自然实验法的优点是(A )。
A.减少人为性,提高真实性B.减少人为性,降低真实性C.提高人为性,增加真实性D.提高人为性,降低真实性4.精神分析学派是( C )创立的A.笛卡尔B.华生C.弗洛伊德D.罗杰斯5.行为主义创立的标志是1914年美国心理学家(B )出版了《行为:比较心理学导论》一书,由此他被称为行为主义的创始人。
A.罗杰斯B.华生C.弗洛伊德D.马斯洛6.(B )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
A.感觉B.知觉C.记忆D.思维7.幼儿的思维活动往往是在实际操作中,借助触摸、摆弄物体而产生和进行的。
他们的这种思维是( D )A.具体形象思维B.抽象逻辑思维C.发散思维D.直观动作思维8.卢钦斯的水杯量水实验可以很好地说明(A )对问题解决的影响。
A.定势B.功能固着C.原型启发D.迁移9.读到“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头脑是出现了满山的枫叶在秋季红似春花的景象。
这种想象是(C)。
A.创造想象B.无意想象C.再造想象D.幻想10.吃完苦药后再吃糖觉得糖更甜了,这种现象是感觉(D )A.联想B.后象C.适应D.对比二、判断题(共10道试题,共20分。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的科学。
A.错误B.正确2.在心理过程中,认识是情感和意志的前提,情感和意志对认识起着调节和控制的作用。
A.错误B.正确3.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知觉。
A.错误B.正确4.心理过程是在个性心理特征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反过来又影响着个性心理特征的进行与发展。
平时作业(一)心理学及答案
平时作业(一)心理学及答案《心理学》平时作业(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2.从心理活动的动态变化过程、相对持续状态和比较稳定特征这三个维度看,可以把人的心理活动分为:心理过程心理状态个性心理三个方面,或三个子系统。
3.在人的认识、情感、意志行动方面表现出来的、经常处于动态变化过程的那些心理活动,通常称之为心理过程。
4.人们常常根据自己的认识和体验,产生一定的需要和动机,拟定目的和计划去行动,人们的这种活动叫做意志行为。
5.个性心理就是指一个人在心理过程的发展和进程中,经常表现出来的那些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心理特点。
6.人们在气质能力性格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这些差异,心理学上统称为个性。
7.在心理活动的进程中,或从心理过程到个性心理特点形成的过渡阶段,常常会出现一种相对持续的状态,这类心理现象,我们称之为心理状态。
8. 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点有机地、综合地体现在一个人身上,就构成了一个人完整的个性心理。
9.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三者体现着人的整体心理活动在动态—过渡态—稳态方面的相互关系和时相特征。
10.现代科学表明: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11.人脑是人体整个神经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特别是位于脑的顶部的大脑,更是心理的高级神经中枢。
12.从心理的内容和源泉来看,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能动的反映。
13.“狼孩”事件充分说明了人的心理对于人生存环境的依存性。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科学心理学诞生于 C 。
A.公元前四世纪B.十八世纪C.十九世纪D.二十世纪2.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DA.亚里士多德B.弗洛伊德C.布伦塔诺D.冯特3.在控制的条件下系统地操作某种变量,研究该变量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这种心理学研究的方法是 B 。
A.观察法B.实验法C.调查法D.个案研究法4.行为主义观点的代表人物是 C 。
A.冯特B.弗洛伊德C.华生D.马斯洛5.用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研究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的心理观点是 D 。
最新--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4参考答案【完整版】精品推荐
最新--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4参考答案【完整版】精品推荐电大心理学作业1(第1—4章)一、填空题1.早在2400年前,亚里士多德在《灵魂论》中对心理现象作了比较系统的论述。
2.1879年,德国莱比锡大学冯特创立的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3.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4.心理现象由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组成。
5.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等。
6.个性心理是指表现在一个人身上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
7.通过对被试的日记、作文、试卷等活动成果来研究心理活动的方法被称为产品分析法或作业分析法。
8.神经系统可以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基本单位是神经元或神经细胞。
9.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10.注意是具有指向性和集中性的特征。
11.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性有机地、综合地体现在一个人身上,就构成了一个人完整的个性心理。
12.现代科学表明: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
13.从心理的内容和源泉来看,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
14.“狼孩”事件充分说明了人的心理对于人的社会生活实践的依存性。
15.人的心理的主体性首先表现在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16.奥地利人弗洛伊德在1896年创立了精神分析理论。
17.根据注意的目的性和意志努力的程度维持注意是否需要,可以将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
18.有意后注意是事先有预定的目的,但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
19.7——10岁儿童每次注意稳定的时间约为20 分钟。
20.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1.分析器是客观世界与人的心理活动有机联系的中介。
22.机体觉是由机体内部发生变化引起的。
23.感受性与感觉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关系,感受阈限越大,感受性越小。
24.由光亮处走进暗室,从什么也看不见到慢慢地看见周围物体,叫做暗适应。
25.错误的、歪曲实际的知觉就是错觉。
国家开放大学《心理与健康》平时作业(四)参考答案精选
国家开放大学《心理与健康》平时作业(四)参考答案精选一、名词解释1、自我概念:是指一个人对自身存在的体验。
它指一个人通过经验、反省和他人的反馈,逐步加深对自身的了解和认知。
2、网络成瘾症:英文简称为IAD,基本症状是上网时间失控,欲罢不能,可以不吃饭不睡觉,但是不能不上网。
患者即使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也仍无法自控。
3、焦虑:是指一种内心不安或恐惧,预期即将面临不良处境的一种紧张情绪,表现为持续性精神紧张、担忧、不安全感或发作性惊恐状态。
4、心理疾病:是指一个人在情绪、观念、行为、兴趣、个性等方面出现一系列的失调,亦称为心理障碍和心理问题。
5、心理咨询:是指心理师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帮助求助者发现自身的问题和根源,从而挖掘求助者本身潜在的能力,来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和行为模式,以提高对生活的适应性和调节周围环境的能力。
二、不定项选择题。
ABC, ABCD, ABCD, ABCD, D,三、简答题1、网络成瘾的表现在哪些?(P246页)答:1、只有不断增加上网时间才能满足心理需求,2、下线后继续想象上网情形,3、无法控制上网冲动,4、将上网作为解脱痛苦的唯一方法,5、长时间迷恋上网导致睡眠节律紊乱,6、对家人或亲友隐瞒迷恋网络的程度,7、将上网放在最重要的位置,8、因为上网而失学或是失去朋友、亲人,9、虽然上网后会很后悔,但还是忍不住要上网。
2、简述网络成瘾导致的问题与自救方法。
(P248页)答:网络成瘾会导致三种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学习问题,工作问题。
网络成瘾的自救方法:自我提醒法,自我暗示法,自我辩论,强化法,厌恶疗法,转移注意法,规范生活法,系统脱敏法,放松训练法。
3、挫折的概念包含的内容有哪些?(P261页)答:挫折概念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其一是指存在着动机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的干扰情境。
其二,是指对挫折情境的认知与评价,这种认知与评价的过程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
其三,是指在对挫折认知评价的基础上,产生情绪或行为反应。
电大一体化平台《心理学》1-4次平时作业(含答案)
电大一体化平台《心理学》1-4次平时作业(含答案)作业11.在自然条件下,对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计划、有系统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发生和发展规律性的方法称之为()。
A.调查法B.个案法C.观察法D.测量法参考答案:C2.科学心理学诞生于()oA.1789 年B.1897 年C.1879 年D.1987 年参考答案:C3.学生能够一边听课一边记笔记,这种现象属于()。
A.注意范围B.注意稳定性C.注意转移D.注意分配参考答案:D4.正在上课,一位迟到学生推门而入引起大家注意是()。
A.无意注意B.随意注意C.有意注意D.有意后注意参考答案:A5.人们进入百货公司,各人注意的东西总不一样,这是何种知觉特性的表现()o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参考答案:A6.人的心理与动物的心理的本质区别在于人有感受性,动物没有感受性。
()A.对B.错参考答案:B7.人本主义的代表人物是华生。
()A.对8.错参考答案:B8.人的心理现象可以分为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
()A.对8.错参考答案:A9.意识没有局限性。
()A.对B.错参考答案:B10.错觉是在一定条件下个体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
()A.对B错参考答案:A11.注意(名词解释)参考答案: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伴随着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过程的一种共同的心理特征。
12.知觉(名词解释)参考答案:知觉是一系列组织并解释外界客体和事件的产生的感觉信息的加工过程。
换句话说,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
知觉有这样几个特性:整体性、恒常性、意义性、选择性。
13.简述心理学的功能。
参考答案:(1)描述和测量。
(2)解释和说明。
(3)预测和控制。
14.简述四种注意的品质。
参考答案:(1)注意的广度。
(2)注意的稳定性。
(3)注意的分配。
(4)注意的转移。
15.试述格式塔学派提出的知觉组织原则。
参考答案:(1)临近原则。
电大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1—4答案
电大?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平时作业一及答案1.发表于1917年1月?新青年?的?文学改进刍议?,其作者是〔C〕。
A.鲁迅B.陈独秀C.胡适D.李大钊2.体力劳动和人生磨难没有摧垮她,关于地狱之有无,是否会在死后被两个男人用大锯锯开,以及作为再嫁的寡妇是否有资格参加祭祖祝福,才是她的精神支柱。
这个人物是〔D〕。
A.阿Q B.孔乙己C.闰土D.祥林嫂3.1919年初,北京大学傅斯年?罗家伦等学生创立了〔B〕。
A.青年杂志社B.新潮社C.文学研究会D.创造社4.诗界第一位发难者就是被称为“中国新诗的第一人〞的〔B〕。
A.郭沫假设B.胡适C.刘半农D.鲁迅5.在众多小诗的作者中,最重要的诗人是深受泰戈尔?飞鸟集?影响的〔D〕。
A.汪静之B.胡适C.朱自清D.冰心6.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本散文诗集,并开“独语体〞散文之先河的是〔C〕。
A.?呐喊? B.?朝花夕拾? C.?野草? D.?坟?7.与冰心同为“小诗运动〞重要诗人的是〔B〕。
A.汪静之B.宗白华C.徐志摩D.郭沫假设8.1929年11月,率先提出无产阶级戏剧口号的是沈端先、郑伯奇等人发起成立的〔A〕。
A.上海戏剧协社B.民众戏剧社C.上海艺术剧社D.南国社9.1923年,丁西林因独幕剧?一只马蜂?而一举成名,而他早期话剧的代表作那么是创作于1925年的〔C〕。
A.?酒后? B.?亲爱的丈夫? C.?压迫? D.?北京的空气?10.标志着夏衍的话剧创作成熟的代表作是〔D〕。
A.?赛金花? B.?法西斯细菌? C.?秋瑾传? D.?上海屋檐下?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1.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是?孽海花?和〔ABC〕。
A.?官场现形记? B.?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C.?老残游记? D.?新中国将来记?12.?新潮?的小说作者主要有汪敬熙、罗家伦、欧阳予倩和〔BCD〕等。
A.郁达夫B.俞平伯C.杨振声D.叶绍钧13.以鲁迅为带路人的乡土文学作家群,主要有王鲁彦、许钦文〔ABC〕等。
国开电初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湖南)平时作业一参考答案
国开电初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湖南)平时
作业一参考答案
国开电初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湖南)平时作业一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A
2. B
3. C
4. D
5. A
二、简答题
1.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心理、情感和社交方面的健康状况,表现为良好的自我认识、积极的情绪、稳定的情感、良好的人际关系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2. 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可能包括焦虑、抑郁、自卑、情绪波动、人际关系紧张等。
3. 保持心理健康的建议包括:积极参与活动,保持良好的生活惯,与他人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寻求心理帮助等。
三、论述题
1. 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可以更好地,提高自我调节能力,增强心理素质,提高研究和生活质量。
2. 学校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场所。
学校应该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通过课程设置、心理咨询、团体辅导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全面、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
3. 家庭也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环节。
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给予适当的关爱和支持,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心理素质。
以上是国开电初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湖南)平时作业一参考答案,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如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国家开发大学电大《心理学》课程形成性考核册试题及答案(1—4)最全
最新度最新广播电视大学(电大)期末考试《心理学》课程形成性考核册试题及答案(1—4)心理学作业1一、名词解释。
1.个体心理:人是以个体为单位而存在的,个体所具有的心理现象称为个体心理。
2.认知:是指人们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的心理的最基本的过程。
3.观察法:是一种在自然条件下,对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计划、有系统的观察,从中发现学年里现象发生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
4.实验法:是指创设并控制一定的条件,并对其引起的某种心理及行为现象进行研究的方法。
根据实验情境的不同,实验法可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两种。
5.意识:是指个体所拥有的对现实生活的知觉体验。
6.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7.催眠:是由催眠师诱导而出现的一种介于清醒与睡眠之间的、类似睡眠又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
8.感觉:是人们认识和理解外部世界的最初阶段。
外部的物理刺激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人的头脑接受和加工了这些刺激的属性,进而认识了这些属性的过程,就是感觉。
9.知觉:人们通过感官获得挖补世界的信息,这些信息经过头脑的分析与解释后,产生对事物的整体认识,这就是知觉。
10.绝对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11.韦伯定律:德国生理学家韦伯曾系统研究了人类的差别阈限,并提出了心理学史上的第一个“自然定律”-韦伯定律,该定律的核心观点是:引起最小可觉差的刺激变化量和原刺激强度的比值是一个常数。
12.似动: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
似动的主要形式有:动景运动、诱发运动、自主运动。
13.三色论:三色论认为,有三类视锥细胞,分别对红、绿和蓝这三种不同波长的光敏感。
当它们受到不同波长的光刺激时,在心理上就会产生不同的颜色感觉。
14.对立过程理论:对立过程理论认为,颜色视觉产生于三个基本的系统,每个系统包含两种对立的成分,分别是红-绿,蓝-黄和黑-白。
24秋国家开放大学教育心理学形考作业1-4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教育心理学》形考作业1-4参考答案《教育心理学》是国家开放大学公共事业管理(学校管理)等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
本课程3学分,共54学时。
课程编号:03119形考作业1一、单项选择题1.创立第一个完整的学习理论,使学习成为教育心理学的中心领域,被誉为“教育心理学之父”的心理学家是()。
A.冯特B.桑代克C.皮亚杰D.加涅2.在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创设并控制一定的条件,并对其引起的某种心理及行为现象进行研究是()的基本特点。
A.调查法B.测验法C.实验法D.观察法3.“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是()的观点。
A.英国心理学家高尔顿B.美国心理学家霍尔C.美国心理学家华生D.德国心理学家斯腾4.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当儿童的思维具有符号性和逻辑性特征,克服了思维的自我中心性,并达到了思维的守恒,他的思维处于()。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5.在大五人格特质理论中,乐群、自信、活跃、积极情绪、热心属于()的人格特质。
A.外向性B.随和性C.尽责性6.按照美国心理学家威特金的理论,()的学生对客观事物的判断常以外部的线索为依据,态度和自我认知易受周围环境或背景的影响。
A.场依存型B.具体型C.场独立型D.抽象型7.提出“学习即联结”的心理学家是()。
A.桑代克B.华生C.斯金纳D.皮亚杰8.提出学习的实质就是“反应概率上的一种变化”以及“强化”概念的心理学家是()。
A.桑代克B.华生C.斯金纳D.皮亚杰9.提出“接受学习”、“发现学习”、“有意义学习”、“机械学习”等概念的是心理学家()。
A.布鲁纳B.班杜拉C.斯金纳D.奥苏贝尔10.提出“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形成认知结构”的是心理学家()。
A.维果斯基B.皮亚杰C.布鲁纳D.班杜拉二、多项选择题11.下列选项中,属于教育心理学研究内容的是()。
A.心理咨询B.心理治疗C.教学心理12.教育心理学研究中要坚持()。
2024年电大儿童心理学答案
电大《小朋友心理学》平时作业四及参考答案一、概念题(每题2分,共20分)1、移情:知觉到他人的情绪体验,并产生对应的情绪反应,也就是对他人情绪产生共感的反应。
2、情绪了解:小朋友能识别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并了解情绪产生的原因和成果的能力。
情绪了解包括对情绪状态的了解和对情绪过程的了解。
3、社会性参考:当婴儿处在不确定的情境中时,他们就会观测父母对这种情境的反应,并利用得到的信息来调整自己的行为,这就是社会性参考。
4、情绪调整:对情绪的内部过程和外部行为体现所采取的监控、调整,以适应外界环境和人际关系需要的动力过程。
5、依恋:婴儿谋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接触的倾向。
6、拟合模型:指父母的抚养模式和抚养环境与小朋友的气质之间的匹配。
7、自我认知:个体对自己的生理特性、心理特性、社会特性的认识,是对“我是谁”、“我为何是这么的人”等问题的回答。
8、自我控制:对优势反应的抑制和对劣势反应的唤起。
9、自尊:个体对自己的价值判断和由此产生的情感体验。
10、性别概念:小朋友能分清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并认识到性别是一个无法变化的特性。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40分)1、移情能力的发展经历了哪些不一样水平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普遍移情,出现于出生后第一年。
第二阶段,自我中心的移情,在2岁左右出现。
第三阶段,了解他人情感而产生的移情,,约在2-3岁产生。
第四阶段,了解他人生活情况而产生的移情,是个体进入童年期后期才逐渐成熟的。
2、简述学前小朋友情绪识别能力的发展。
婴儿很早就注意到情绪的某些声音信号,并会予以回应。
婴儿对他人面部表情的识别和解释发展略晚。
一岁半以后,婴幼儿已经初步掌握了某些有关情绪的词,情绪的识别能力也迅速发展。
3、简述学前小朋友情绪调整能力的发展。
到了6个月左右,婴儿对自己悲观情绪的调整能力开始发展。
1岁以后,婴儿开始使用其他方略来减少不愉快的情绪,如摇晃自己的身体、咬东西和避开引起他们不愉快的人或事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心理学》平时作业学生姓名:学生学号:专业:分校、工作站: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制中学心理学第1次平时作业(第1—3章)一、不定项选择题(含单选题和多选题,每个1分,共10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括号中)1.研究心理的种系发展和人的个体心理的发生和发展规律的是( C )。
A .生理心理学B .社会心理学C .发展心理学D .普通心理学2.在人为的控制条件下操纵某种变量的变化,研究该变量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这种心理学研究方法是( D )。
A .观察法B .访谈法C .测验法D .实验法 3.精神分析理论是由( B )提出来的。
A .艾利斯B .弗洛伊德C .马斯洛和罗杰斯D .斯金纳 4.意识有以下哪几种不同的状态:( ABCD )。
A .睡眠与梦B .催眠C .白日梦和幻想D .特殊药物下的意识状态 5.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 C )。
A .指向和选择B .集中和紧张C .指向和集中D .集中 6.“一心二用”即注意的分配是( A )。
A .有条件的B .无条件的C .不可能的D .以上一个也不是 7.突然的敲门声,打断人的思路,属于( B )的干扰。
A .随意注意B .不随意注意C .随意后注意D .注意的动摇 8.“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是感觉的( A )现象。
A .适应B .对比C .后象D .感受性9.将知觉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其依据的标准是( C )。
A .知觉能否正确反映客观事物B .在知觉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感觉器官C .知觉反映事物的特性D .知觉是否有目的、有计划10.学生对自己的文章进行校对时,很难发现其中的错误,但校对他人文章时,却很容易发现,这是由于( D )A .注意分散B .粗心C .知觉组织性D .定势二、名词解释(每小题 3 分,共24 分)1.个体心理:人是以个体为单位而存在的,个体所具有的心理现象称为个体心理。
2.认知: 是指人们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的心理的最基本的过程。
3.观察法:是一种在自然条件下,对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计划、有系统的观察,从中发现学年里现象发生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
4.实验法:是指创设并控制一定的条件,并对其引起的某种心理及行为现象进行研究的方法。
根据实验情境的不同,实验法可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两种。
5.意识:是指个体所拥有的对现实生活的知觉体验。
6.催眠是由催眠师诱导而出现的一种介于清醒与睡眠之间的、类似睡眠又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
7.注意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8.差别阈限指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之间的最小强度差叫作差别阈限又称为最小可觉差.三、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42分)1、简述心理学的功能。
(1)描述和测量(2)解释和说明(3)预测和控制2、例举几种常见的不同意识状态,并简要说明意识的作用。
意识状态包括:(1)睡眠与梦。
(2)催眠。
(3)白日梦和幻想。
(4)特殊药物下的意识状态。
意识的作用:(1)意识对人所觉察的核注意的范围进行限制,从而减少刺激输入的流量。
(2)意识使人们依据知觉的组织规律,把连续不断的经验划分为客体和事件。
(3)意识使人们能利用过去的记忆兑现时输入的信息作出最佳的判断和行为。
(4)意识的能动性使人们可以有限度地超越外部的信息内容,在其范围之外建构他们的意识内容。
3、简述注意的品质。
(1)注意的广度。
(2)注意的稳定性。
(3)注意的分配。
(4)注意的转移。
4、什么是知觉恒常性?常见的恒常性有哪些?知觉恒常性: 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但知觉映象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稳定的特点。
常见的恒常性: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颜色恒常性5、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有哪些?感觉通道的特性、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和性质、个人的兴趣和动机6、产生深度知觉的线索有哪些?深度知觉涉及三维空间的知觉,即不仅能够知觉物体的高和宽,而且能够知觉物体的距离、深度和凸凹等。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们对深度和距离的知觉主要来自肌肉线索和单眼线索。
单眼线索包括:线条透视、相对大小、阴影、遮挡、纹理梯度。
四、论述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论述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心理现象就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人类的心理现象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1) 认知过程与学习:认知过程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 ,揭示事物的意义、作用和规律,使人获得知识的过程。
这是人类最基本的心理过程,与人类心理过程紧密相关。
(2) 动机与情绪:人们的任何活动都是有内部原应的。
动机是推动人们活动的内在动力,情绪是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人们对事物的不同态度,产生了满意,厌烦等情绪。
(3) 心理特征:就是体现心理差异的现象,包括能力与人格,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高低的心理特征。
(4) 社会心理与心理健康:人作为社会成员体现了很强的社会性,个体中的人和社会中的人存在不同的心理现象。
(5) 心理发展与职业规划:心理发展涉及人生从出生到衰竭过程中的心理规律,年龄特征及心理发展关键期是发展心理的主要特点。
2.举例说明错觉产生的原因。
错觉的产生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
客观上,错觉的产生大都是知觉对象所处的客观环境有了某种变化导致的。
如垂直水平错觉、月亮错觉。
知觉对象发生了变化,但人们仍以原来的知觉模式进行感知,这就是导致错觉产生的客观原因。
主观上,错觉的产生可能与个体过去的经验、动机、预期和认知方式等因素有关。
如人们在知觉三维空间物体的大小时,总是把距离估计在内,这是保持物体大小恒常性的重要条件。
中学心理学第2次平时作业(第4—6章)一、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记忆正确的基本过程是( B )。
A .编码、提取、存储B .编码、存储、提取C.提取、编码、存储 D.存储、提取、编码2.( C )是指人们对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当它再度呈现时,仍能认识的心理过程。
A.回忆 B.重现C.再认 D.追忆3.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它表现为( C )。
A.中间稍快B.中间稍慢C.先快后慢D.先慢后快4.人们根据已有信息,从不同角度出发,寻找多种可能性答案的一种思维活动,属于下列哪种类型的思维( C )。
A.常规思维B.具体形象思维C.发散思维D.创造性思维5.建筑工人在看完图纸以后,想象出楼房建起来以后的形象,这属于( D )。
A.创造想象B. 幻想C.无意想象D. 再造想象6.大部分的问题解决都经历( ABCD )等几个相互联系的阶段。
A.提出问题B. 分析问题C.选择策略D. 检验策略7.创造性思维表现为思维的( ABCD )。
A.新颖性B. 流畅性C.灵活性D. 精致性8.美国心理学家沃拉斯认为,创造性思维包含哪几个阶段(ABCD )。
A.准备阶段B.酝酿阶段C. 顿悟阶段D.验证阶段9.儿童语言的获得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建构过程,大体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ABCD )。
A.牙牙学语阶段B.单词语阶段C.电报语阶段D.语言胜任阶10.支持语言获得的后天学习论的研究者是( ACD )。
A. 巴甫洛夫B. 乔姆斯基C. 班杜拉D. 斯金纳二、名词解释(每小题 3分,共24 分)1.程序性记忆主要是指对技能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认知技能和运动技能的记忆。
2.精细加工就是通过把所学的新信息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应用已有的图式和已有的知识使新信息和理化。
3.系列位置效应研究者发现,当要求人们去记忆一串项目时(如单词序列),项目的顺序对回忆的效果有很大影响。
人们对序列之初和序列结尾的项目记忆效果最好,对序列中间部分的回忆效果最差。
这一现象被称为系列位置效应。
4.思维与想象思维是以人已有的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的概括或间接的反映。
它借助语言、表象、概念或动作实现,是认知活动的高级形式。
想象就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5.功能固着是指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只看到事物的某种典型功能,而看不到该事物其他方面作用的现象。
6.创造性思维是指人们应用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并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心理过程。
7.语境任何一种语言交际活动都是具体的、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进行的,或者说,都离不开什么人说、对谁说、在什么时间和什么场合说等,这些语言使用的环境,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语境。
8.图式图式是知识的心理组织形式。
它说明了一组信息在头脑中最一般的排列或可以预期的排列方式。
也有人把图式看做是有组织的知识单元。
三、简答题(每小题 6分,共42分)1.信息加工的观点是如何阐述记忆过程的?按照信息加工的观点,记忆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信息存储库,而是一个动态、活跃的系统,从事着信息的接收、存储、组织、改变和恢复的工作。
从某种意义上讲,记忆就像是一台电脑,其信息加工过程主要分为编码、存储和提取三个阶段。
2.简述遗忘发生的原因。
(1)编码和提取失败。
很多时候,发生遗忘的原因是信息编码的失败。
也就是说,信息从来就没有存储在记忆库里。
(2)消退说。
消退说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的结果。
(3)干扰说。
干扰理论认为,如何看待婚前性行为。
遗忘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
(4)压抑说。
压抑说认为,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
3.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谈谈复习时应遵循的策略。
(1)及时复习。
(2)合理地分配复习时间。
如果记忆材料所需时间较短,可用集中复习;如果时间较长,分散复习效果较好。
开始复习的时间,间隔条短,以后可以长一些。
(3)复习形式应该多样化。
4.什么是表象?表象在思维中有哪些作用?表象:事物不在主体面前呈现时,大脑中出现的关于某事物的形象。
表象是在视、嗅、触、味等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
表象的作用(1)表象能够促进问题解决和决策。
(2)表象为概念的形成提供了感性基础,并有利于对事物进行概括的认识。
5.想象有哪些功能?(1)预测和计划功能(2)补充知识经验的功能(3)代替的功能(4)生理调节的功能6.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既有客观因素(主要是指问题本身的性质),也有主观因素。
影响解决问题的心理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动机;(2)定势;(3)知觉情境;(4)功能固着;(5)迁移。
7.简述语言的基本特征与功能。
语言的基本特征:语言的结构性、语言的产生性、语言的意义性、语言的社会性。
语言的功能:保存和传授社会历史经验的功能;交流和表达的功能;思维功能。
四、论述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1.联系实际,谈谈记忆策略的实际运用。
第一。
、复习策略复习时记忆的关键。
那么,采用怎样的策略才能达到巩固记忆的最佳效果呢?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有以下几种复习策略可供遵循。
(1)及时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