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百货店的发展史
日本商业史
大家好,今天晚上由我来跟大家继续聊聊日本啊,关于这次内容呢,我一直很纠结怎么讲好,因为我的主要内容是根据日本商业四百年12来准备的。
那这书的最大特点就是流水账,所以一直困扰我的一个是题目太大,四百年这个历史跨度太长,发生的事情太多。
再一个就是日本人名字是在太难记了,人物关系有特别的复杂,所以今天晚上只能详一些略讲一些。
好了,让我们现在开始。
日本商业史呢,主要分两个大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16世纪末开始的四大财阀崛起及日本的复兴,所谓的四大财团就是三井、住友、三菱、安田/富士。
第二个阶段是二战时期的日本及战后崛起,战后崛起呢也不得不提日本近代的经营四圣:松下幸之助、本田宗一郎、盛田昭夫、稻盛和夫。
故事要从400年前甚至更久开始,日本人苏我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
他发现可以从铜矿石提炼出银来,告诉他的人叫做白水先生,是一个明朝的传道者。
从此以后这个苏我,全名叫苏我里右门卫。
通过开始大量购进矿石,开了一间店铺叫做“泉屋”,为了纪念他的师父白水先生,大量生产白银。
从此以后苏我童鞋告别了贫下农生活,正式进入富人阶层。
那他跟四大财阀又有什么渊源呢,因为不久以后他会有个小舅子来投奔他,他小舅子叫住友小次郎政友也就叫住友政友。
当时正值乱世,在日本史上那个叫做安土桃山时代也叫战国时代,大家熟悉的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就是在那个时代你方唱罢我登场。
而这位住友先生因为站错队伍的关系被追杀不得不投奔他的亲戚。
然后让我震惊的事,住友在投奔苏我的同时还对苏我说“我想让我的儿子跟你的女儿结婚”等等住友是苏我的小舅子,那苏我就是住友的姐夫,这两个孩子其实是表兄妹的关系,但是苏我居然同意了。
后来我发现其实古代的日本跟以前英国的皇室一样,也很讲究血统纯正,肥水不流外人田,他们觉得这叫亲上加亲。
然后呢苏我觉得这个小舅子精通生意经,还把自己的儿子入赘到住友家里,就是让他跟着住友姓,说道这里肯定有人会想,我只知道日本女人嫁出去之后要跟夫姓,但是居然还有让自己的儿子跟别人姓的,当时我也很困惑,后来特意到网上去查了一查,发现这种事情在古代的日本居然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情。
日本商业地产发展历史轨迹及特征
日本商业地产发展历史轨迹及特征发布日期:08年11月06日来源:原创作者:成都商业地产网访问:752次摘要:在当前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无论是北京还是上海,虽然都有着自己厚重的商业传统,但要想成为真正的国际一流的商业发达城市,却依然有着不小的距离。
邻邦日本,商业地产已走向成功和成熟,并以精致商业文明而著称。
在当前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无论是北京还是上海,虽然都有着自己厚重的商业传统,但要想成为真正的国际一流的商业发达城市,却依然有着不小的距离。
邻邦日本,商业地产已走向成功和成熟,并以精致商业文明而著称。
有的百货店每当下雨时,会专门播放一种音乐,营业员一听就会给顾客递上遮雨包装物,以免商品受损,心细之处,可见一斑。
因此,了解日本商业地产的发展轨迹,应该会给中国日渐蓬勃的商业地产,提供很多借鉴。
进入二十一世纪,日本的商业出现了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复合型商业出现,并成为商业发展主流。
注重业态细分复合型商业的出现,使得商业中的“业态”开始受到日本商业关注。
实际上,“业态”是一个外来语,它的分类形式涉及到三方面,第一是商品的结构。
不同业态出售的商品,结构是不一样的。
例如,适合超市销售的毛巾、牙刷、肥皂等商品,在百货商店销售就没有了竞争优势。
因为这种日用生活品,消费者的购买特征就是追求低价!而超市的特征正是低成本、低价位;另外一种商品叫做选购品,消费者要比较它们的价格、款式、品牌,把它放在超市销售就不适合了,消费者无法将很多商品聚集在一起进行比较挑选。
因此,不同的业态所经营商品的结构是不一样的。
业态的划分形式还涉及到目标顾客。
正是基于这点,在超市无限风光的同时,一种日后风靡全球的全新商业形态随后诞生,那就是便利店。
超市和便利店经营的商品差不多,但满足的需求却是不一样的。
便利商店满足的是突然之间产生的及时需求,而超级市场满足的是有计划的需求,无法满足临时的需求。
7-11,这个著名的便利店品牌其实发源于美国。
美国人认为一个人从早上7点钟到晚上11点,甚至24小时都在活动并会产生及时需求,所以便利店取名为7-11,执行24小时营业,这个名字和便利店的特征很吻合。
香港、台湾、日本百货大楼集锦
香港、台湾、日本主要百货大楼集锦香港总表:红色标题是高档黑色标题是中高档1国际金融中心:(全球品牌群集地)铺子简史置地广场座落于香港最繁盛的商业区中环,和尖沙咀半岛酒店并称为香港名店,是全球名牌的群集地。
自2005年9月夏菲尼高(Harvey Nichols)百货进驻并开设了亚洲区首间的旗舰店后,置地广场的知名度在国际上就更为显赫,成为很多国内游客来到香港必到之处。
铺子特色:1中环是香港最顶尖的地段而香港国际金融中心是这个地段的地标性建筑了2 国际金融中心是走高档路线2置地广场(中环最著名的购物场所)铺子简史:置地广场座落于香港最繁盛的商业区中环,和尖沙咀半岛酒店并称为香港名店,是全球名牌的群集地。
自2005年9月夏菲尼高(Harvey Nichols)百货进驻并开设了亚洲区首间的旗舰店后,置地广场的知名度在国际上就更为显赫,成为很多国内游客来到香港必到之处。
铺子特色:1、云集各大奢侈品牌,如LV、Gucci、Prada、Loewe、Tiffany & Co.、Marc Jacob。
2、有很多品牌专卖仅设立在置地广场内,如Goyardw、Tanner Krowe、Matthew Williamson,有些品牌还可以提供预约定制服务。
太古广场(最优越的购物商场之一)铺子简史:太古广场座落于香港商业中枢的金钟,面积超逾五百万平方尺,是香港最优越的购物商场之一。
铺子特色:1、虽然这里的欧洲品牌没有置地广场和半岛酒店名店街那么多,但物品丰富,价格也比较合理,许多香港人喜欢在这里消费。
2、其地下一楼及二楼为香港西武、玛莎与连卡佛三间大型连锁百货公司。
3、更具有香港气息。
铜锣湾篇之崇光百货:(人气百货)铺子简史:SOGO于1985年在香港铜锣湾开设第一家分店,1993年扩建为Jumbo SOGO,成为全港最大的单幢建筑百货公司。
1997年更将占用原地库底层的超市,扩充为金百利商场地库。
现在从地库到顶层,整幢崇光百货共有13楼层可供购物,款式应有尽有。
日本7-11连锁便利店案例
7-11当问起很多人7-11起源于哪个国家时,他们100%的回答都认为7-11是纯正的日本便利店。
这一认识上的误区,相信很多人都会存在,这就更加证明了日本人善于经营,善于利用整合传播营销,将起源于美国的7-11,以独特的营销方式迅速在全球占领了市场。
以至于现在,提到7-11的时候,没有人能想到会起源于美国。
事实上,7-11起源于美国,发展成熟于日本,目前已成为全球第一连锁便利店巨头。
7-11历史1927年,美国南方公司于在美国德州达拉斯成立了贩售冰品、牛奶、鸡蛋为主的图腾商店(Tote'm stores)。
1946年,由于营业时间延长为上午7时至下午11时,图腾商店改名为7-ELEVEn。
1952年,南方公司成立了第100家7-ELEVEn。
1962年,南方公司首次在德州奥斯汀实验24小时经营。
1971年,南方公司于墨西哥开拓7-ELEVEn市场。
1974年,日本伊藤洋华堂公司授权在日本成立7-ELEVEn。
1979年,台湾统一企业公司授权在台湾成立7-ELEVEn。
1981年,香港牛奶公司受权在香港成立7-ELEVEn。
1991年,伊藤洋华堂取得南方公司过半股权,南方公司因此成为日本企业。
1992年,香港牛奶公司授权在深圳成立7-ELEVEn。
1996年,香港牛奶公司授权在广州成立7-ELEVEn。
1999年,美国南方公司名称改为7-ELEVEn公司(7-ELEVEn Inc.)。
2000年7月7日,美国7-ELEVEn从纳斯达克(NASDAQ)交易市场晋升到纽约证券交易所。
2005年,香港牛奶公司授权在澳门成立7-ELEVEn。
2005年9月1日,伊藤洋华堂成立新控股公司“7&I控股”,统一管理伊藤洋华堂、7-ELEVEn INC.及在日本的7-ELEVEn,并于2005年11月9日正式完成收购7-ELEVEn INC.的全部股权[3],正式的将这家美国公司完全的子公司化,同时也正式自证券市场下市。
日资百货业缘何崛起香港市场
港澳经济日资百货业缘何崛起香港市场韩宇星 近几年来,日本企业开始大面积渗透深入香港各个经济领域,并日益对香港的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随着“九七”香港回归祖国的日期越来越近,人们关注的目光投向香港日资百货业的异军突起。
日资百货公司开拓香港市场始自60年代初。
但在当时,限于港人收入少,生活条件较差,消费水平也较低,加上“二战”阴影,港人对日侵港的历史记忆犹新,因此日资百货公司对香港市场一直采取低调经营方针,生意主要面向外地游客。
从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由于香港经济起飞和港人生活日渐富裕,港人开始重视中高档消费品的包装与品牌,又受日本经济发展的影响和香港新闻媒体的广泛宣传,使得日货开始走俏港市。
进入80年代后期,日资百货公司在港开业势头日趋活跃,各大公司纷纷抢滩登陆,争相开设分店。
目前,日资在港的百货公司已扩展到11家,有分店22家。
它们在香港的机构虽少,但市场占有率较大。
日资百货公司之所以能在香港市场上迅速崛起,其实得益于它们将现代市场营销理论与实践的成功结合,其务实的经营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深远得当的战略决策。
早在80年代初,中国大陆初行改革开放之时,日本百货企业就已敏感地觉察到中国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
日本百货业高层决策人士预测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中心将会移向亚太地区,大陆与香港的发展前景非常乐观。
为迎接新世纪的挑战,日资百货企业决心把握时机,调整战略。
他们精心重绘了未来发展战略蓝图,将重心置于中国及东南亚市场。
作为实施第一步,就是重整旗鼓,短期内重拳出击香港百货市场,初战告捷,站稳了脚跟。
以八百伴这只领头羊为例,自80年代中期第一家店铺开业至今已拥有9家分店,发展速度位列在港十几家日资百货公司之首,其总部也已从日本静冈迁至香港。
而其它公司如三越、崇光、西武等也不甘落后,纷纷跟进,其市场占有率日益提高。
日资百货公司可谓风头正劲,其势难挡。
二、缜密精确的市场定位。
他们非常慎重而仔细地研究了香港百货市场的结构与状况、香港消费者的需求偏好等资料之后,确定了自己的定位:瞄准市场空隙,走中档中价路线,借以避开强劲对手同时又突出了自己的风格。
百货经营知识点总结
百货经营知识点总结一、百货店的发展历史百货店起源于18世纪的欧洲,最初是为了方便城市居民购买生活用品和日常用品而设立的。
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百货店逐渐成为了商业中心的标志。
20世纪初期,百货店在美国开始兴起,成为当时城市中最受欢迎的购物场所。
而百货店在亚洲地区的兴起则是在20世纪末期,随着日本和韩国等亚洲国家的百货店开始向外扩张。
二、百货店的经营特点1. 货品的多样性:百货店的经营范围广泛,涵盖了各种日用品、服装、鞋帽、家居用品等。
这为顾客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使其能够在一家店内购买到所需的各种商品。
2. 营销举措多样性:百货店通常会采取各种各样的营销举措,如定期举办促销活动、推出会员制度、联合银行推出信用卡优惠等,以吸引更多的顾客进店购物。
3. 商店环境的优雅性:百货店通常会花费大量的资金来打造店内的装修和陈列,力求营造出一种高端时尚、优雅舒适的购物环境。
这可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加强他们对品牌的认同感。
三、百货店的管理模式1. 人员管理:百货店通常会有各级别的管理人员,例如店长、副店长、部门经理等,他们负责领导和管理店内的所有事务。
此外,百货店还会有一定规模的员工队伍,他们负责前台服务、销售、收银等工作。
2. 库存管理:百货店会根据商品的销售情况和季节性特点,合理安排库存,并定期进行盘点和调整,以确保库存充足且新鲜。
3. 财务管理:百货店的财务管理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对各项成本和收入进行严格的管控和核算,确保店铺的经营效益。
4. 市场营销:百货店通常会有市场营销部门,负责制定并执行各种营销策略,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进店购物。
四、百货店的经营策略1. 商品战略:百货店通常会根据季节、节假日等因素,及时调整商品结构和上新布局,引导消费者关注新品,提高客流量和销售额。
2. 价格战略:百货店会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采取不同的价格策略,如定期举办促销活动、会员专享价、跨店满减等,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八佰伴
案例:八佰伴集团基本介绍八佰伴曾经是日本最为成功的超级市场,其发展历史曲折艰辛,充满传奇,它的创始人阿信之子——和田一夫,将八佰伴从一个乡村菜店开始,一步步发展为日本零售业的巨头。
日本电视剧《阿信》曾风靡中国乃至整个亚洲地区。
八佰伴集团的前身,正是“阿信”开创的小蔬菜店。
几十年后传言中的“阿信”的长子和田一夫凭借着百折不挠的“阿信”精神成了闻名亚洲的百货业骄子,八佰伴的成功震惊了全世界。
在20世纪80年代时,八佰伴先后在巴西、新加坡、中国香港、洛杉矶、纽约、马来西亚、文莱、泰国、中国台湾、哥斯达黎加等地开设了连锁店,成了名副其实的国际流通集团。
然而在1997年9月18日,和田一夫领导的八佰伴再一次震惊世界——日本的八佰伴集团破产了。
接踵而至的是香港百货公司被清盘,整个八佰伴集团全线崩溃。
发展历程1930年和田一夫的祖父和田伴一郎和母亲加津在日本静冈县热海市创建了一个小蔬果杂货店,取名八佰伴。
1950年4月13日,对和田家,对热海市,都是个灾难性的日子,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一幢存有化学物品的仓库发生爆炸,火光冲天而起。
和田家合力惨淡经营了20年的蔬菜水果杂货店八佰伴,这一天从热海彻底消失,成了一片废墟。
1955年11月1日,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日子,八佰伴重新开张。
新店比旧店的面积大了5倍,八佰伴商店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改名为八佰伴食品百货店股份有限公司。
八佰伴正式实行现款交易和低价出位的新举措,事先已作了宣传。
还没开门,八佰伴门前就人山人海,水泄不通。
一开门,顾客蜂拥而至,一边啧啧惊叹售价便宜,一边不亦乐乎抢购商品。
店员忙得满头大汗,也应接不暇,两部收银机叮哨作响,没有一刻停歇。
1958年,八佰伴的取消赊账和廉价销售的经营方法在市场完全站住脚了,赢利情况良好。
八佰伴经营进入佳境。
和田一夫逐步担当起主要责任,里外的不少大事,均由和田一夫出头。
二弟、三弟也先后加入八佰伴的经营。
到了1962年新春,八佰伴正式进入和田一夫时代,作为家庭事业的掌门人,年仅33的一夫决定将超级市场作为八佰伴的主营方向。
Seven-Eleven背景资料
闻名世界的日本7-11,隶属于日本南陆公司,原先最早起源于美国,由于营业时间是从早上7点到晚上11点,所以称为“Seven-Eleven”或“7-11”。
30多年前,日本7-11(7-11Japan)的前身约克七公司与美国的南方公司,也就是现在的美国7-11公司,缔结了地区服务以及授权合同,几个月后,第一家店开张,从此开始了日本便利连锁店的历史。
30年后,它在日本的店铺数已经发展到9600多家,每年有31亿人次光顾,日本7-11经过“漫长”的发展和壮大,先是以高达2.2万亿日元的年销售额终于超过大荣公司,荣登日本零售业榜首;截至目前,已经在全球19个国家和地区有大约24000家店铺,成为全球最大的便利店连锁系统。
自从1973年公司成立以来,日本7-11总销售额快速增长,到2002年2月,综合净利润达到832.09亿日元。
在日本零售企业中,7-11的综合经营收益和综合净收益连续几年独占鳌头。
在“无网不胜”的今天,再次聚焦和透视7-11独特的经营秘笈和“点金戏法”,无疑将对中国美妆和个人护理用品业的发展起到了醍醐灌顶的警醒作用。
【品牌特许VS渠道分销在零售业态中,便利店是最接近居民的一种小型商店。
由于经营面积小,注定了便利店采取的竞争战略是目标聚集战略。
日本7-1l连锁便利店把自己定位于为居民提供方便的便民店;它的商品都是一些畅销的名牌日常用品,价格也高于一般的平价商店,但它最大的服务特色就是24小时营业,它的服务对象是那些早出晚归、图方便、收入较高的职业人士。
7-11便利店通过在这一细分目标市场创立自己的服务差异化,以取得与其他零售业态显著不同的竞争优势。
7-11便利店的成功是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规模经营是其中重要因素之一。
7-11便利店开展特许经营的一个重要策略是集中开店。
集中开店是指在某个重点区域内以密集开店的方式,迅速达到规模效益的目的。
零售业是一种以规模出效益的行业,小型便利店要取得一定的规模,必须走连锁经营的道路。
日本连锁超市发展对中国的影响
日本连锁超市发展对中国的影响日本大型综合超市的发展历程20世纪60年代,日本的生产部门引入了美国的高性能、高效率的生产体系,确立了大量生产的体制。
同时由于经济进入高度成长期,消费者的收入提高,形成了强大的购买力。
在此基础上,生产商和商业企业的以广告为中心的市场营销活动大大刺激了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全国上下掀起了一场消费革命。
但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多层次的细长的流通渠道不能适应这种大量生产、大量消费的需要。
实现标准化、规格化的大量流通体制是时代的需要。
超市正是适应这种需求在日本登场的,其低价格、薄利多销的经营方式产生了规模经济效益。
1957年,在日本千林火车站开业的大荣店被认为是日本的超市的前身。
之后大荣迅速在全国增开店铺,并从经营药品逐步发展到食品、百货、服装、电器等商品领域,逐步发展为大型综合超市。
随着销售范围的扩大,在15年后的1972年,大荣的销售额首次超过具有300年历史的三越百货,在全国零售店中排行第一。
同时,除大荣以外,西友、吉之岛等超市也在全国迅速发展,1972年超市总体的销售额也第一次超过了百货店整体的销售额。
超市——这个新兴的业态,迎合了整个社会的大量生产和广大消费者的大量消费的需求,具有不容置疑的社会效应。
超市的出现引发了日本流通技术的变革。
其薄利多销、自我服务、统一结算、标准化包装的营销特点提高了经营效率。
和以往的分散的独立零售店相比,超市能够实现一次性购齐所需要商品的功能吸引了广大的消费者。
而且超市的自选式销售方式使消费者免受店员的干扰,以轻松的心情,自由地接近商品、选择商品。
尤其是大型连锁超市,以其大量采购、大量销售为有力武器,加上高效率的物流配货系统降低了成本,使其销售价格大大低于一般零售店。
超市很快在日本零售市场快速增长,并逐步成为日本零售业态发展的趋势和潮流,占据领先的市场份额,被称之为主导业态或主力业态。
环境变化对日本大型综合超市的影响(一)社会环境的变化:消费进入多样化、个性化时代首先是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发生了变化。
百科知识精选涩谷
基本信息中文名:涩谷外文名:SHIBUYA所属地区:日本东京面积:15.11人口:209,796人(2012年12月1日)著名景点:忠犬八公铜像邮编区码:150-0002政府驻地:东京都渋谷区宇田川町1番1号行政类别:特别行政区商业设施:SHIBUYA 109东急百货店产业分布位于涩谷区的大型企业涩谷东日本旅客铁道(JR东日本)东京急行电铁札幌啤酒可尔必思(CALPIS)伊藤园卡西欧计算机SECOM日本微软SQUARE ENIXOSCAR PROMOTION剧团向日葵日本放送协会(NHK)历史发展1930年市郊列车通到了涩谷,1938年地铁银座线开通。
从这时起,涩谷作为连结市郊住宅区和东京市中心的始发终到站而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1933年东横百货店(现在的东急东横百货店)动工,1956年以东急文化会馆的建成为标志,东急集团旗下的企业开始对涩谷站周围进行大规模的开发。
70年代随着银座等老繁华中心的没落和新宿发展速度的放慢,涩谷作为新的繁华中心开始崛起。
再往后,西武、Parco、丸井等商业资本也进入到这里,涩谷作为娱乐和购物中心的地位稳固了下来。
更具特色的是许多面向青少年的时装、用品、文化、娱乐的个人商店的集中到了这里,现在涩谷是东京首屈一指的以青少年为对象的商业中心。
从70年代的文化热潮、80年代设计者服饰品牌热,直到90年代可选精品店(随着单一品牌的精品店、百货店的集客力的下降而兴起的、由店主选择收集的多品牌精品店)、专放艺术水平较高或有争议影片的小电影院、涩谷诞生的少男少女流行音乐席卷日本乐坛,涩谷总是站在创造、传播流行的最前线,在世界范围也是屈指可数的城市青年新文化发祥地。
近年来,运用多媒体和数字网络行动的中小企业又集结到了环绕涩谷的地区,这里作为高技术地区也受到了普遍的瞩目。
栉邻次比的音乐制品店,装束入时的青少年,情调优雅、布置可人的新型咖啡屋、电影院、俱乐部、酒吧,交错成一幅现代都市图画。
八佰伴的兴衰史 创业经验
八佰伴的兴衰史在世界主要的工业化国家中,日本制造业最容易受到日元兑美元汇率波动的影响。
这是因为:(1)日本绝大多数进出口都以美元结算;(2)美国是日本最主要的贸易伙伴;(3)许多亚洲国家和地区的货币采取盯住美元的汇率机制,同美元同方向变动。
1985年以来的美元长期持续贬值和1989年底开始的股票市场长期熊市严重地打击了日本的制造业。
自1985年“广场协议”开始,到1995年的10年间,1美元兑日元从240日元跌到1995年最低1美元兑80日元,日元升值3倍。
如果体现在日本出口到美国的产品上,则日本产品的出口价格上升了3倍,这极大地削弱了日本产品在美国的价格竞争优势。
日本产品之所以受到美国人的欢迎,主要是因为日本产品质优价廉的特点。
日本贸易顺差从1990年开始下降,在1985年到1989年期间,日本每年的经常项目顺差平均为720亿美元 .. ,1990年减少到360亿美元 .. ,减少了约一半。
日本汽车制造企业尼桑公司负责财务的董事宫下曾抱怨日元升值对公司的影响时说:提高竞争力的关键是进一步降低成本。
但在汽车行业,这样做就像在拧干毛巾,如果每辆汽车的成本能减少1000日元到2000日元,我们就大喜过望了。
假定每辆车的出口价格大约是1.5万美元,这意味着日元兑美元每升值1日元就损失1.5万日元;如果升值10日元,那么将损失15万日元。
在厂里,我们千方百计地将每辆车的成本减少上千、上百以至几十日元,但日元升值却野蛮地对我们加征了10万日元的税收。
这严重地挫伤了厂里降低成本的斗志和士气。
企业管理层对此采取了多项措施,其中包括重组企业和关闭工厂,但关闭工厂不过相当于每辆车节省成千上万日元的成本,只要汇率上升10日元,这一切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特别是在1994年到1995年,日元急剧的升值使日本的制造企业和工人陷入一片恐慌,绝望和听天由命的情绪开始在企业中蔓延。
日本八佰伴的破产日本知名企业家和田一夫领导的日本最大流通企业八佰伴正是在日元急剧升值的背景下加速进行海外投资的。
解读日本伊势丹百货
解读日本伊势丹百货——伊势丹的成长对中国百货公司的启发杨宝民张引琪作者简介杨宝民,深圳新摩尔商业管理公司总经理,清华大学国际商业地产运营主讲专家。
张引琪,上海百联集团,清华大学EMBA。
一、日本伊势丹百货的创立与发展二、伊势丹百货的企业经营理念三、伊势丹在全球的战略布局与亚洲战略四、伊势丹百货的法人治理结构五、伊势丹百货的采购体系六、伊势丹百货的人力资源管理七、伊势丹百货的样板店比较东京新宿伊势丹百货和上海伊势丹百货梅龙镇商店六、伊势丹百货经营对中国百货集团公司的启发一、日本伊势丹百货的创立与发展伊势丹于1886年以和服店起家,伊势丹是跻身世界500强的零售企业。
历程现在伊势丹已成为日本首屈一指的零售业集团。
以百货为业务中心,伊势丹目前共经营十一家分店和另外三十间子公司。
从1972年在新加坡第一所海外分店开始,至今伊势丹已有十八间海外店铺,其中包括了在亚洲的九间百货公司。
在海外,伊势丹有二十多年海外扩展的经验。
2004年营业收入约434亿元人民币,利润15亿元人民币;其中东京新宿店2004年销售额约170亿元人民币,单体销售额排名世界第一。
伊势丹拥有过百年之经营历史,由面积四平方米的和服店起家,成为一家多元化国际企业。
二、伊势丹百货的企业经营理念在日本,伊势丹堪称为「时装伊势丹」向以高感度,高质量时装见称。
伊势丹常为时尚年青人的时装指标及领导。
伊势丹在急剧变化的社会环境中,竭尽所能地为顾客提供新的生活文化,迈向综合生活产业的目标。
综合生活产业不但提供商品,更为顾客安排生活所需的服务及咨询。
伊势丹百货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其中的经营宗旨有三点:「顾客第一主义」凡事以顾客至上,以满足顾客为荣。
「优品廉价」价廉物美,以高质量,低价钱吸引顾客。
「共存共荣」伊势丹与本地社会同步迈进,一起发展。
伊势丹充分了解到店铺与地方关系的重要性,在开店地方关系协调合作,为当地作出贡献。
三、伊势丹在全球的战略布局与亚洲战略伊势丹百货是日本著名的高级百货集团,目前在全球拥有16家百货公司,2004年营业收入约合434亿元人民币。
百货行业分析报告
2013年百货行业分析报告2013年7月目录一、国际百货发展历程 ............................................................................................................................1、美国百货业:龙头引领转型;行业或重拾回升 ................................................................................. 1美国零售业:增长放缓;业态成熟 ........................................................................................................ 2美国百货业主要经历5个发展阶段 .....................................................................................................①初创期19世纪末-1920s .......................................................................................................................②快速成长期1920s-二战期 ....................................................................................................................③调整发展期二战后-1980s .....................................................................................................................④衰退期20世纪80; 90年代 ..................................................................................................................⑤整合/转型期20世纪末至今 .................................................................................................................2、日本百货业:近20年零售无增长;百货更衰败 ............................................................................... 1日本零售行业近20年几无增长 ........................................................................................................... 2日本百货业主要经历6个发展阶段 .....................................................................................................①初创期1900s-1930s ...............................................................................................................................②成长期1930s-1960s ...............................................................................................................................③增长放缓阶段60年代后期-70年代前期 ............................................................................................④泡沫扩张期1970-整个80年代............................................................................................................⑤衰退期90年代 ......................................................................................................................................⑥整合/转型期2000年至今 .....................................................................................................................3、欧洲百货业:历史最悠久;目前渠道占比极低 .................................................................................4、国际百货周期:渠道稀缺期强盛;随业态更迭转衰 .........................................................................二、国际百货运营模式及特点分析 ........................................................................................................1、两种模式:联营收租金;自营赚差价 .................................................................................................2、欧美百货:自营实现差异化;流通效率高 ......................................................................................... 1采购环节:“买断式”经销+"PB自主品牌”建设 .................................................................................. 2销售环节:复合渠道助商品顺畅流转 .................................................................................................3、日本百货:“联营”模式之先驱........................................................................................................... 1招商采购:与大型商社“联销”;辅以自采和自主品牌......................................................................... 2销售模式:实体门店仍为主导;逐渐拓展线上渠道 ............................................................................4、模式优劣:自营更顺应零售大势 ......................................................................................................三、中国百货业发展前景 ........................................................................................................................1、中国百货业发展现状分析 .................................................................................................................. 1中国百货成长高峰已过 ......................................................................................................................... 2竞争格局:诸侯割据;集中度低 ............................................................................................................ 3经营模式:“联营”已登峰造极;弊端逐渐凸显.....................................................................................2、中国百货业趋势展望:行业洗牌整合;自营终将回归 ..................................................................... 1预计未来行业CAGR约6.90% ............................................................................................................. 2行业整合与模式转型将是未来主题 ..................................................................................................... 3资金强、治理优者最具并购能力 ......................................................................................................... 4模式之疡仍将持续;转型之路势必漫长 ................................................................................................四、行业投资策略与重点公司简况 ........................................................................................................1、渠道/模式双压.....................................................................................................................................2、投资策略与重点公司 ..........................................................................................................................五、风险因素............................................................................................................................................一、国际百货发展历程1、美国百货业:龙头引领转型;行业或重拾回升1美国零售业:增长放缓;业态成熟:过去50年;美国人均GDP由1960年的2881美元提升至2011年48442美元;CAGR为5.7%..20世纪80年代当美国人均GDP超过10KUSD后;增速逐渐下降;零售业增速也随之放缓0%~10% .. 2008年金融危机致零售大幅下滑..危机后随着经济复苏;美国零售业增速企稳并缓慢回升;预计长期保持0%~5%的低增长水平..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城镇化率提高;消费升级持续进行;美国零售业总量提升的过程中商业业态不断演进..19世纪70年代初;美国商品分销体系仍由制造商主导;杂货店、传统百货店开始出现..发展至今;美国商业业态已非常成熟;百货商场/购物中心/超市卖场/专业店/网购等多种渠道共同构筑了现代流通体系..2美国百货业主要经历5个发展阶段伴随着经济背景的演化和商业业态的变迁;美国百货行业发展主要经历了5个阶段..①初创期19世纪末-1920s商业初起步;流通体系处于最初级阶段..1886年Sears西尔斯以转售钟表业务起家;1901年Nordstrom诺德斯特龙开始销售鞋类;1902年JCP杰西潘尼诞生..美国当今百货巨头在20世纪伊始/品牌初创期;大多以单一品类店的形式开始商品经销..②快速成长期1920s-二战期城镇化率超过50%;城市发展成为主导..商业中心不断兴起..商品品类不断丰富;现代百货店逐渐孕育成熟;连锁百货竞相外延扩张..1920年起梅西百货开始并购扩张;先后收购俄亥俄州的LaSalle&Koch、亚特兰大的Davison-Paxon-stokes、新泽西的Bamgerger's; 旧金山O'Conner Moffatt等..1920年至1930年;JCP以平均3天开一家新店的速度开设了1250家分店..③调整发展期二战后-1980s城市化基本完成;百货店简单的复制式扩张空间渐小..交通系统进一步完善;城郊人口占城市人口比例提升;城郊购物中心/折扣店开始涌现;同时超市也步入成长期..百货业态增速放缓并做出经营调整..1949年;JCP在圣路易斯开设了第一家远离大街并可驾车驶入的购物中心..④衰退期20世纪80; 90年代人均GDP超过10KUSD;零售增速放缓;新兴业态不断涌现;商业竞争持续升级;专业店/仓储俱乐部/购物中心/大型卖场各显神通;百货业遭遇瓶颈;占零售份额持续下降..⑤整合/转型期20世纪末至今危机下行业洗牌;业内企业逐渐分化..1994年联合百货收购陷入经营困境的梅西百货;2005年凯马特与西尔斯合并..大型兼并收购让境遇不佳的百货企业得以联手;行业集中度提高助力发挥规模效应..同时;老牌百货巨头重新注重培养“商品经营”能力;大力发展自主品牌形成差异化优势;加强精细化管理;引领行业经营转型..以梅西百货Mac犷s为例请参见百货专题报告一:“联销”模式风光不再;“自营”回归大势所趋;梅西在上世纪70; 80年代快速圈地扩张;简单地复制经销模式;随着80年代各新兴业态蓬勃发展;梅西业绩受挫..经重组后的梅西停止了粗放式的盲目圈地;对不同区域的单店进行精细化管理如调查目标客户、调整店而布局等;加大独家经销和自主品牌商品的占比;而后每当需求下滑/行业遇冷时;加强自营以实现品类、品牌的差异化;使经营重回正轨..梅西最终也能通过夯实“商品经营”能力恢复增长..诸如Macy's/Khol's/JCP/Nordstrom等龙头企业引领经营转型;美国百货业近年来景气度企稳回升;但占零售总额的比例则仍持续下降1992年23.20%/2012年5.68%..在消费不断升级、各种新兴商业业态交替兴起的背景下;零售中百货渠道份额下滑将是长期趋势..2、日本百货业:近20年零售无增长;百货更衰败1日本零售行业近20年几无增长二战后日本经济经历快速发展;1960年其人均GDP仅479美元;到1990年已达25124美元;CAG R达14.11;期间零售持续景气;消费者信心也维持在较高水平..随着上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破灭;需求增长乏力;近20年零售总额几无增长..20世纪初日本零售业起步;发展初期日用杂货店是最主要的流通渠道;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日本人均GDP由2KUSD迅速提升至20KUSD;资产投资泡沫下商业供给不断增多;业态也持续更迭..到20世纪90年代;日本商业业态成熟;竞争非常充分..2日本百货业主要经历6个发展阶段1904年三越株式会社和服店将所经营商品品种扩大至日用商品;成为日本百货业的起源;此后;日本百货业主要经历了6个发展阶段..①初创期1900s-1930s1914年日本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近代百货店三越百货开业;主要经营日用品..1919年;白木屋、松屋、高岛屋百货店相继开业大多都由和服店转型而来..1929年首家“车站百货店”阪神百货开始经营..②成长期1930s-1960s明治维新后富裕阶层人数增加;消费能力渐强..百货较丰富的品类逐渐受到消费者广泛欢迎;同时也遭遇中小商店/杂货商铺的强烈抵制..1937年、1956年日本政府分别制定了百货店法;以规范其经营..③增长放缓阶段60年代后期-70年代前期零售业态开始变迁;超市和专卖店的兴起分流百货店收入..百货店收入增长有所放缓;增速不及新兴业态..④泡沫扩张期1970-整个80年代通过连锁外延式扩张渠道下沉;收入重新快速增长..⑤衰退期90年代泡沫经济破灭;需求遇冷;盲目扩张导致资金链断裂;多家百货店资不抵债出现破产;行业开始两极分化..⑥整合/转型期2000年至今大规模并购后形成了“三越伊势丹、J.零售前线、高岛屋、H2O 零售”四大百货集团..各大百货商逐步尝试经营转型;如发展部分自有品牌等;但始终缺乏根本性的革新..日本百货业整体低迷的长期趋势一直未变..日本百货业在上世纪80年代泡沫经济背景下一度歌舞升平;依靠大量的举债实现快速扩张;行业整体收入于1991年达到历史高点120852亿日元;随着90年代资本泡沫的破灭;百货业收入呈持续下滑趋势;到2011年收入萎缩近一半20年CAG R为-5.78% ..其占大型零售企业销售份额从1991年的54.5%下降20.5pct至34.0%..衰退促使业内企业分化;行业加速整合..目前日本前四大百货企业三越伊势丹//J.零售前线/高岛屋//H20零售总收入占行业总收入比例达51.7%..在零售疲软、新业态持续冲击下;固守“联销”模式而丧失“商品经销”能力的日本百货企业经营艰难;行业恐将长期衰退..3、欧洲百货业:历史最悠久;目前渠道占比极低法国是全球百货业的发源地;1852年世界第一家百货“邦..马尔谢”在巴黎诞生..历经四个主要发展阶段、约160年的发展历史;法国百货产业现目前在其国内商品流通渠道中的占比已经很低2012年占实体零售比例仅为1.1%..英国、德国等其他欧洲国家百货业也有着相似的发展历程:在零售发展初期/渠道稀缺时;一度充当“全能零售商”并取得快速发展;但随着零售业态不断分化;百货业渠道份额持续下降..2012年英国/德国百货店零售额占实体零售比例仅分别为5.6%/1 .6%..4、国际百货周期:渠道稀缺期强盛;随业态更迭转衰回顾欧美、日本百货业的发展情况;我们对百货产业周期总结如下..1初创期:百货业态出现..2快速成长期:流通渠道稀缺/零售业态单一;百货作为综合型零售商;以丰富的品类吸引顾客;通过外延扩张扩大渠道份额;实现快速发展..3成熟期:外延扩张空间渐小;消费者购物需求更加精细化;新渠道崛起;百货增长放缓..4衰退/调整期:人均GDP快速提升并突破10KUSD;新兴业态不断涌现;渠道竞争愈加剧烈;百货业增长困难;占零售比例持续下降;行业内部横向整合加剧;长期中不断调整转型..二、国际百货运营模式及特点分析1、两种模式:联营收租金;自营赚差价从商业模式上来看;百货店主要有“自营”与“联营”两种经营方式..在自营模式下;百货商从上游厂商或经销商买断商品;然后对其定价、销售;赚取“进销差”;在“联营”模式下;百货商不参与商品的直接经销;只对最终销售收入按“保底租金+扣点”的形式收取佣金;充当“地主”角色..欧美百货普遍采取自营;日韩及国内百货则以联营为主..2、欧美百货:自营实现差异化;流通效率高欧美百货主要采取自营模式:买断式经销买手制+自主品牌建设..通过自主采购/品类管理;实现品类差异化;掌握商品定价权..销售渠道方而;以美国百货为主的企业已建立起成熟的商品销售链条:“百货店~优价百货~奥特莱斯~海外”的退出机制以及“线上+线下”的渠道协同..1采购环节:“买断式”经销+"PB自主品牌”建设以梅西为例;其2012年买断独家经销商品收入占比达25%} Private Brands销售收入占比20%;合计贡献收入45%..公司设立梅西采购群组Macy's Merchandising Group; Inc.专门负责独家经销品牌的筛选、采购;以及自主品牌的设计与营销..公司现目前共有41个世界级优质供应商;从丁OP10供应商处的采购额仅占采购总成本的44.5%..规模优势/供应商分散降低了其采购风险..公司与德恒公司dunnhumby USA;一家技术型的消费者意见咨询公司;曾帮助Tesco扭亏为盈签订了长期合作巨议;由德恒帮助公司调查目标客户群并分析其需求;制定合理的库存水平..公司现目前约20个自有品牌;其中重点经营I-N-C;AIfani;Tasso EIba;American Rag; Karen Scott; John Ashford; Hotel Collection7个品牌..另一家美国百货巨头诺德斯特龙Nordstrom同样采取商品买断式自采;其中独家买断经销的直营销售占比较大预计收入占比超30%;主要是鞋类品牌的独家经销..公司秉承"Giving good service starts with having the product that our customers want”的理念;重视商品的独特性和吸引力;大力培养“买手制”以捕捉最前沿时尚需求;现已建立起由五名“首席”买手领导的采购员队伍..Nordstrom开发的自主品牌因性价比高而深受好评..公司西雅图分部专门负责自主品牌的设计与开发公司长期招聘产品设计经理;产品大多直接以Nordstrom品牌命名;定位于中高端;以性价比实现差异化..2销售环节:复合渠道助商品顺畅流转美国成功百货企业在商品销售方而渠道多元化;通过“普通百货店、折扣店、奥特莱斯”的库存退出机制降低运营风险;通过“实体门店+网购”资源共享实现线上l下巨同;使商品得以高效流转;提高零售效率..梅西以“实体门店+网络购物+电视购物”复合渠道销售商品..实体门店主要分为Macy's普通百货店、Bloomingdale's C Macy's的子品牌普通百货店及Bloomingdale's奥特莱斯店..梅西设立五大执行中心;网络购物平台实行全天候开放;订单在72小时之内从执行中心通过UPS 邮寄出去..公司线上、线下采取统一价格..以Macy's冠名的商场全部为普通百货店;而Bloomingdale则从2010年夏天开始设立奥特莱斯店..奥莱店的设立不仅成为公司新的增长亮点;同时帮助消化其他门店的滞销库存..随着奥莱店比例的上升;公司库存周转率显着提高..诺德斯特龙Nordstrom同样通过实体门店、购物网站Nordstrom、移动商务等多渠道提供商品销售;并且通过整合使不同的渠道产生了无缝衔接;2009年创造了百货实体店与购物网站的共享库存机制..公司现目前拥有6个大型物流配送中心Portland; Oregon; Dubuque; Iowa; Ontario; California; Newark; California; Upper Marlboro; Maryland; andGainesville; Florida;供应链体系完善..Nordstrom现目前公司共225家门店;其中Nordstrom普通百货店117家;NordstromRack Coff-price优价百货店107家;另外一家尾货清仓店“Last Chance"o滞销的库存送往Rack店销售;再余下的尾货则送往清仓店通过更大的折扣促销;另外网购平台也可处理滞销商品..通过形成“Nordstrom百货店→Nordstrom Rack店→Last Chance清仓店”的商品退出机制;公司有效降低了运营风险..近年来公司Rack店业态比例提升;库存周转速度也随之提高..3、日本百货:“联营”模式之先驱日本百货采销经营模式主要有三种:买断经销制、独家代销制和委托代销制..三种模式在经营中占比分别约为10%; 50^-60%和30%..从商业本质上看;日本百货约90%的销售属于“联营”模式;即不承担库存风险也不具备定价权;实质上是一种放弃“经营商品”;靠“圈地+收地租”的发展模式..上世纪50年代;战后日本经济腾飞;商品需求快速增长;而零售渠道则极其稀缺..一些服装企业为了迅速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扩大市场份额;主动向百货商推销这样的“委托销售制”..联营的经营模式得到快速发展;并成为中国及东南亚各国争相学习和模仿的对象..1招商采购:与大型商社“联销”;辅以自采和自主品牌从品类招商上来看;日本中间经销商集中度较高一般为大型商社;如三井物产、三菱商事等;百货零售商通常是和商社签订“联销”n}议..在独家代销模式下;百货商具有一定的品类选择调整能力;一定程度上可实现商品差异化经营..上世纪90年代资本泡沫破灭后日本百货业陷入衰退;幸存的龙头企业也尝试模式转型;如加大自采直采比例、发展自主品牌等;以期走出困境..以日本第三大百货公司高岛屋为例;公司约70%的商品通过独家代销或委托代销的模式销售;商品主要从三井、三菱等综合型商社以及某些品类的专业商社处采购..对于高档化妆品等;高岛屋采取买断经销模式;此外;高岛屋也尝试发展其自有服饰品牌“' a air"..总的来说;其自营比例仍较小..2销售模式:实体门店仍为主导;逐渐拓展线上渠道在销售环节上;日本百货企业实体门店密集布局以发挥规模优势;同时逐渐拓展网上渠道..如高岛屋现目前共23个门店国内/海外20/3;其中上海店于2012年12月开业;另一方而高岛屋成立了网购事业部Cross-Media Dept.;尝试“线上+线下”Ifi}同发展;但线上规模尚小.. 4、模式优劣:自营更顺应零售大势百货两种运营模式各有优劣..联营模式能减少资金投入;助力百货商轻资产快速扩张;但却使其丧失了对商品的掌控;且牺牲了流通效率;自营能助企业实现商品品类和百货品牌的双差异化;提高零售流通效率;但同时也增加了资金投入与运营风险;且“精耕细作”模式下扩张速度较慢..既存的两种模式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在零售发展较早阶段;业态单一、渠道稀缺;需求旺盛;商品销售处于卖方市场;联营的模式使百货商迅速扩张;抢占市场份额;而当零售各业态逐渐发展成熟;渠道不再稀缺;终端需求若出现下滑;缺乏“商品掌控力”和“消费者粘性”的联营模式或使百货商兵败如山倒..如日本百货在上世纪70; 80年代乘资本泡沫之风盲目追求外延扩张;“联营+圈地”模式使其丧失“商品经营”的功能基因..90年代渠道过剩;泡沫破灭;百货商乏善可陈的经营在超市如永旺集团等和专业连锁如UNIQLO等等新业态冲击下节节败退..以高岛屋为例;90年代以来其营业收入整体呈现下滑态势2012年其收入8057.6亿元;较1992年收入水平下降40.8% ;颓势一直未能逆转..而美国着名百货企业通过夯实自营;在上世纪80;90年代新业态新渠道不断兴起所带来的持续冲击中站稳脚跟;经营上逐渐回到正轨..进一步考察当前美国自营与日本联营对其各自经营结果的影响;我们以指标I定义I=EBI丁DA/平均总流动资产作为衡量标准;逻辑如下:1指标I借鉴ROA的定义;剔除了财务杠杆影响;2自有物业模式对ROA影响较大;采用指标I可消除此影响;更真实地反映自营/联营不同商业模式下投资回报率的差异..从比较结果来看;美国百货指标I比日本平均高出10}20pct;在其“独家经销+PB”模式下享有更高的回报额..另外;英国玛莎百货作为自主品牌最成功典范PB销售占比100%;集品牌商与渠道商功能于一身;更是显着享有超额收益..美国百货在需求短期波动中;收益回报指标i与收入同向变动;而毛利率则始终保持稳健..自营模式下美国百货品类独特、产品定位清晰;需求下滑或遭遇冲击时并非粗暴地压低毛利进行打折促销;而是持续改进品类;提高服务;加强精细化管理重新驱动收入增长以获取回报;度过难关..综上;我们认为渠道竞争加剧多业态共同发展是零售长期必然趋势;而自营模式较联营更能顺应此大势..三、中国百货业发展前景1、中国百货业发展现状分析1中国百货成长高峰已过过去20余年;中国百货业经历了繁荣发展..随着人均GDP不断提升;中国超市/大卖场/家电专业连锁等多种业态蓬勃发展;购物中心/电商网购等新渠道迅速崛起;中国百货业成长高峰已过..自2011 Q4起;A 股33家百货企业单季收入/利润增速放缓至0%~10%..2竞争格局:诸侯割据;集中度低在商品流通体系区域分割的历史背景下;中国百货业呈现诸侯割据、各自为战的竞争格局;行业集中度非常低..2012年中国百货C R4为6.9%;远低于美国/日本63.9%/51.7%的CR4水平..3经营模式:“联营”已登峰造极;弊端逐渐凸显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百货流通领域推进对外开放;外资品牌百货店进入国内市场;内资百货也纷纷转型品牌百货店;采取与品牌商或代理商联营的模式;同时;为了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扩大市场占有率;品牌商也非常乐意通过联营的方式进入零售终端..凭借联营模式;中国百货实现了快速的连锁扩张;过去20年一度风光无限..但如今在商业渠道竞争加剧及网购比价效应下;中国百货“联销”弊端逐渐凸显..在自营模式下;欧美百货通常买断某品牌某个产品周期的产品;以独家经销的形式售予消费者;或者自己设计开发品牌产品通常将生产外包并独家直营销售..这样的经营模式具有两个鲜明特点:1所售品类独特;紧随时尚前沿;2供应链扁平化;零售效率高..中国在联营模式下;经销商通过品牌招商进驻百货店自行销售;对同一区域的百货店而言品牌经销商重合度高;致使各百货店内品类同质化;“千店一而”让消费者审美疲劳..另一方而;区域代理格局下;中国商品分销/加价环节多;百货联销实际上再增加一环;致使终端价格高;消费者望而却步..差异化的品类、较少的流通环节和较低的终端价格;使欧美百货享有更高的毛利率..美国着名百货龙头毛利率比国内百货33家A股百货上市公司为样本毛利率高出约15-20pct..中日百货在经营模式上非常相近..上世纪90年代后期伊藤洋华堂、佳世客、伊势丹等向中国扩张;带来了联销经营的理念..但二者仍有区别:日本百货大部分采取“独家代销”的模式;而国内百货更多是纯“委托代销”模式..在“独家联销”下;日本大型百货企业通过和品牌商/经销商协商;销售某些特定的产品;一定程度上实现品类管理以避免“千店一面”;而国内百货大多仅负责品牌管理而非品类管理..我们认为;规模效应是实现独家代销的必要条件..日本C R4近60%;大型百货龙头较高的市占率提升其于上游供应商的话语权..同为联营;日本百货毛利率比国内百货33家A股上市百货为样本高约5-10pct..一方而;日本百货“独家代销”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品类的差异化;避免商场间恶性打折促销;另一方面;日本整个商品流通体系中;批发代理通常只有一个环节综合型商社;如三井物产、三菱商事等;供应链较扁平;流通效率相对更高..2、中国百货业趋势展望:行业洗牌整合;自营终将回归1预计未来行业CAGR约6.90%中国百货业高成长周期已过;我们预测其2013-17年收入CAG R 约6.9%..预测逻辑:1低景气下;假设百货业现有门店SSSG下滑至0%~5%低增速区间;2目前中国人均百货面积0.06m3/人;短期来看渠道往中西部/三四线市场下沉;人均而积仍将有一定提升;中期渠道饱和/收购门店流行;人均百货而积较稳定;3假设新增门店培育期为3年..2行业整合与模式转型将是未来主题从国际百货产业周期上看;当前中国百货业已全而进入产业周期第三阶段成熟/饱和期:百货商业物业供给逐渐过剩;连锁外延扩张空间见顶;并而临新兴业态/渠道的持续冲击..中国百货恐将步发达国家后尘;占零售比例长期下滑在所难免..中国百货业当前境遇与80年代美国//90年代日本行业困境初期时较为相似..参考美日二国经验;百货业陷入困境进入洗牌周期;业内企业出现两极分化;并购整合促使集中度提升..中国百货企业也将迎来并购浪潮;而从中脱颖而出的优秀龙头型企业;必须学习美国百货经营转型的成功经验;苦练“商品经营”能力;以谋求长期发展..3资金强、治理优者最具并购能力2012年中国百货业已完成的并购重组项目交易价值达46.2亿元..2013年待完成项目交易价值达48.9亿元;其中王府井国际拟以20亿港元受让春天百货39.53%的股权成为并购市场焦点..行业内部横向整合的序幕正逐渐拉开..目前中国百货单个并购交易额仍然较小..短期;国内百货割据势力仍相对均衡;规模较大、经营较好的百货或先以并购业绩下挫的单体百货店为主..中期;随着企业持续两极分化;资本运作体系进一步成熟;中国百货行业集中度有望持续提升;最终区域格局将被打破..我们对可能成为并购主体所需要的素质以下进行梳理:1规模大、资金实力强者..资金实力在百货业横向整合中至关重要..以2005年8月完成的梅西百货Macy's对五月百货May Department Store收购案为例:整个并购交易总价值高达170亿美元;梅西以55亿美元自有现金库存现金+经营性现金流、55亿美元换股定向增发及发行60亿美元债务的形式完成了对五月百货的控股;奠定了其全美最大百货巨头的地位..梅西百货雄厚的资金实力体现在:1>销售规模大;经营现金流及库存资金充裕;2抗风险及融资能力强..凭借资金优势;梅西百货得以成功完成此大型收购..。
创新与繁荣的日本商业(调研报告)
创新、繁荣的日本商业——日本商业发展之浅析与借鉴日本是当今世界经济强国之一,其零售业极为发达。
日本零售业在学习欧美发达国家的基础上,一方面极大地结合了本国国情,另一方面又不断推陈出新,实现了高度现代化和本土化的融汇发展,实现了国际化与传统文化的交相辉映。
以1904年东京日本桥三越百货开业为开端的日本现代零售业,已经过百年的发展,成为亚洲乃至全球独树一帜、魅力四射、繁荣创新的代表.在上海加快建设“四个中心”和闸北加快建设“与中心城区地位相适应的新闸北”、加快推进“南高中繁北产业"功能布局的新一轮发展时期,充分学习和借鉴日本在零售业发展、商业布局和项目开发中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对于进一步推进我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对接上海“四个中心”尤其是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日本零售业发展概况(一)概况零售业是日本城市功能的重要载体,也是日本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
日本零售业以1904年三越株式会社和服店改建为开端,大体经历4个重要的发展时期.(见下表1)表1 日本商业发展阶段随着内需主导型经济体系的确立和完善,零售业在日本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更显重要.根据日本经济产业省公布的统计数据,2006日本零售业销售额仍较2005年上升了0.1%,达135兆日元,实现了连续4年保持增加.2007年有所下降,但2008年又再次实现增幅。
表2 日本年度零售额(二)主要特点1、传统百货推陈出新,谋合作.日本零售业发达,业态丰富,但传统百货业仍然位居零售业各业态之首。
百货店既是日本流通革命的先驱,也是日本城市文化的象征.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在市场定位、商品组合、空间布局、服务创新以及管理技术等方面形成了自身独有的核心竞争力.三越、银座、西武、丸井、高岛屋、大丸、松坂屋等著名连锁品牌百货店在各大城市占有统治地位,各类百货店依托各自优势,形成错位经营、多层次、多类型的经营服务网络.由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泡沫经济的破灭,日本百货店发展受到了较大的冲击。
中日百货店业经营模式比较
、
百 货 店 业 相 关 概 念
百货店是指在一个建筑物内 ,经营若 干类 商品,实 行统一管理 ,分 区销售 ,满足顾客对时 尚商品多 样化选 择需求 的零 售业态 。1 8 世 纪产 业革命后 ,市场经济逐渐发展起来 , 商 品大量流入城市 ,出现了许多专 门出售这些商品的专卖店 ,将这些出售各类商 品的店面包罗 在一个大 的 建筑物 中的百货店随之产生。 百货店的 出现引发零售业的第一次 变革 ,这次变革 主要 表现在三个
三 、中国百货店经营状况分析
( 一 ) 发展 概 述 。 1 9 0 0年 ,俄 罗斯 人 在 哈 尔 滨 创 建 秋 林 百 货 店 ,首
同采取综合性 的经营方式 。在管理方式上 ,由于百货店 统一经营多个领
域 的专卖店 ,所 以需要采用分层管理的方式 ,即企业 统一制定政策 ,各 部 门根据 自身实际情况推行实施。 二 、日本百货店经营模式 ( 一 )发展 历史。1 9 0 4年 ,东 京 日本 桥合并 企业名 为三越 吴服店 、 成为 日本首家百货店 。明治维新后 ,工业化和 自由贸易推动 了日本经 济 的发展 ,城市化进程加快 也推进百货 店行业初 步成 长。受 1 9 2 9年美 国 经济危机 以及之后 日 本关东大地震的影 响 ,日本经济 一度恶化 ,百货 店 发展 陷入瓶颈 。战后 , 日本经济进入高度成长期 ,百货 店经营环境 大大 改善 ,百货店数量 迅速增 加。9 0年代 日本泡 沫经济 崩坏后 , 日本经 济 陷入长期低迷 , 日本百货店受到 国内经济萎靡 和国外百 货店巨头压制 的 双重 打击 。现在 ,由于 日本 经济 长期不 景气 ,市场缩 小 以及竞 争 的加 剧 ,日本百货 店正极力调整经营策略以谋求新的发展。 ( 二 ) 经营特征 1 、市场细分 。 日本百货店 根据选址条 件可分 为都市型 和郊 区型两 种 ,其 中都 市型居 主导地 位。根据经营主体可分为都市型百货 店、铁路 沿线 型百货 店和购物中心 型百货店 。 都市型百货店是 由传统 的吴服店 发展而来 的位于都 市 内的百 货店 。 铁路沿线型百货店主要集 中在铁路枢纽及沿线 ,充分发挥 了交通 枢纽客 流量大的优势。此外 ,它在 为铁路沿线居 民提供物美价廉商 品的同时也 具备餐饮 、娱乐 、展览 、游戏等娱乐消遣功能 。购物 中心型百 货店一般 位 于 郊 区 附 近 的 大 型 购 物 中 心 内 ,各 大 百 货 店 根 据 自身 的优 越 条 件 明 确 各 自的 受众 目标 ,构 建 了 多层 次 、 多种 类 的服 务 系 统 。 2、商品组合多样化 。日本百货店实行 “ 一 站式购物” 的商 品组合政 策,从商品种类、广度 、深度三个方面来判断表现商品组合的丰富性和综合 性。与欧美百货店相比日本百货店一直保持多样性的特点。除服装类商 品以 外 ,食品、礼品等商品比例也很大。近年来,日本百货店根据市场需求积极
吉之岛介绍
资料黄晓珊、李玛丽提供
发展历史
发展趋势
目标市场的类型 经营的基本战略
目标市场的特点
岗位设置
岗位工作任务
工作规章
工作流程 员工素质要求 职业价值观念
目标市场战略
• 顾客:奉献顾客是我们永远的使命。 顾客至上是我们永远的宗旨。
• 和平:繁荣事业,追求和平。 • 人类:尊重人性,重视交流。 • 地区:立足社区,贡献社会。
• 永旺华南在深圳 引进RSC(永旺购物中心),GM(综合百 货超市),SSM(精品超市)外。
•
还将引入MAXVALU,KASUMI等主力品牌店,专卖店
事业,商业地产开发事业(AEON MALL,DIAMAND
CITY、LOC开发等)金融事业服务,药品销售事业,各类服
务店等日本永旺多种业态。
• 今年永旺自有品牌”TOPVALUE”百余种生活商品已在 各店全面上市销售。
第五小组出品,深度解剖永旺集团
PPT汪俊权编辑
发展历史
发展趋势
目标市场的类型 经营的基本战略
目标市场的特点
岗位设置
岗位工作任务
工作规章
工作流程 员工素质要求 职业价值观念
吉之岛的发展历史
永旺在日本可谓家喻户晓。其历史,最早可溯及到1758年以“货郎” 形式起家的“冈田屋”。1969年2月,二木公司、西罗连锁超市、冈田 屋、3家公司合并成—佳世客又称日本联合商店公司诞生。
2013年 《财富》全球500强企业排名第127位。至今永旺集团在全 球拥有178家企业、1.1万家店铺,主要分布在日本和东南亚,还有中国 各个地区,员工总数达到30万人。
资料莫耀明提供
永旺集团
•
日本永旺株式会社是由国内外142家企业组成的大型
永远服务消费者的大荣百货
永远服务消费者的大荣百货大荣百货成立于1957年,第一家百货店设于大臣。
当时店铺只有16平方米,仅有资金8400美元,员工13人。
起步之初,大荣做的是价钱便宜的药品批发买卖。
当时,药品的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且极不景气,药厂、药商的存货过剩,多半商家倾销换取现金,达到定价的三至五成就将药品出手,日本人由此也就养成了喜爱吃药的习惯。
面对这种情况,大荣药房脑筋一转,以“消费者的需要”为前提,不但药品论斤出售,而且将糖果、饼干等也以论斤方式大批供应顾客,后来又增加杂货。
不到两年,大荣就被誉为“主妇的店铺”,踏上成功的道路。
大荣的中内功社长曾说:“大荣百货的历史,就是永远服务于消费的历史。
为此,大荣首先了解顾客愿意购买的价格,作为采购物料的基准。
我们相信顾客需要的商品一定能够销售,只要采购的商品确实物美价廉,销售的业绩必然能达到预定的目标。
”到了1961—1965年,日本的百货业雨后春笋般兴起。
然而,大荣采取薄利多销的经营策略,即中内功社长的“尽可能把商品的种类浓缩,按其计划批发销售”的办法,迅速在日本的百货业中占据了一定份额。
例如,衬衫按大、中、小分类,价格却不分别标示,都按统一价钱销售,实行一类一价钱的销售体制。
这样,到了1970年,大荣的营业额就已高达30亿日元,成为日本第一家拥有47家百货连锁公司的超级百货企业。
到了1981年,大荣的营业额高达12千兆日元,雄踞全日本百货业的首位。
在商言商,满足消费者的要求,也不能忘记百货业自身的生存,也需要利润来维持,大荣百货也不能例外。
为此,大荣千方百计地扩大与消费者团体的联系,以扩大自己的利润来源。
例如,大荣与消费者协会联手,与生产者及当地政府协商,从而一次次获得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支持。
当时日本所产家电如洗衣机的铭牌内侧、电视机的内面都有肉眼看不到的数字。
大荣指出,这种标示是生产者引诱购买的方法之一,是一种黑市购买的依据暗示。
大荣要求政府协助规定“电器制造厂对销售业及消费者明示统一单位,防止黑市买卖,并标出能使买卖双方互相核对的标示号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百货店的发展史百货店作为现代城市文明的象征之一,在完善城市功能,营造良好商务环境,促进综合消费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日本是亚洲现代意义上百货店的发祥地和成熟地。
深入了解和分析日本百货店走过的历程和新的趋势,无疑对我国百货店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一、日本百货店的由来日本百货店起源可以追溯至1904年三越吴服店发表的“百货店宣言”。
1914年,三越百货店正式在东京都内开张,标志着作为实体形态百货店的诞生。
三越百货店坐落于一幢颇具文艺复兴风格的建筑内,配备了自动扶梯等当时最先进的现代化设备,并设置了“音乐堂”等文化和娱乐设施。
三越吴服店转向现代意义上百货店的直接背景是,明治维新后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城市人口增加,城市富裕阶层需求不断上升,商业设施供给却明显滞后;原有销售方式落后,店员与顾客席地而坐交易谈判的“座卖型”销售方式已经过时,从巴黎传入的可挑选商品的“陈列式”销售方式方兴未艾;当时众多吴服店由于主要顾主高级武士阶层的衰落而陷入经营困难。
三越百货店当时主要向欧洲百货店特别是英国哈罗兹(Harrods)百货店学习经营经验,以此为基础结合日本传统文化和民众的消费习惯,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经营特色。
近一个世纪以来,日本百货店基本保持着这些经典百货店的核心元素:重视店铺豪华风格。
三越百货店最早的经营者从伦敦哈罗兹那里了解到店铺豪华是“为了给顾客以充实感”,归国后便开始着手创造走在时代前沿和亚洲领先的豪华型百货店。
尽管“豪华”和“引领时尚”的概念因时代而异,但豪华店铺体现出时尚至今仍是日本百货店经营的必备元素。
重视诚信和服务。
三越百货店经营之初,就确立了“士魂商才”的经营理念,根据这一理念,要求员工以“十二分热忱接待顾客”。
随着时间的推移,百货店重诚信的准则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日本百货店赢得顾客信赖度普遍高于其他零售店。
重视文化事业。
三越百货店发展初期就十分重视文化,将文化事业确立为新的事业内容。
1909年三越利用店铺旁的空地举办了“儿童博览会”,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接着三越又开展了“百货店为培育儿童做贡献”活动,对后来的日本儿童文化、家庭文化以及企业回报社会的方式等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同时,这一活动也促使百货店确立了以家庭单位为主要目标顾客群的定位。
重视广告宣传。
三越百货店在创业之初就在报纸等媒体上刊载“百货店宣言”,此后还积极引入了欧美百货店目录销售的方式,以积极的广告宣传扩大销售规模。
重视激励员工。
三越百货店管理层认为公司员工的需要如果得不到满足,那么他们在接待客人时就没有动力去提升服务质量。
因此,三越百货店从创业开始即建立了在当时极为罕见的人事管理制度:员工持股制度;按能力定薪制度;净收益30%的奖金制度。
这些制度一直沿用至今,日本百货店的员工普遍享受良好待遇,这也是日本百货店员工素质和服务质量较高的关键因素。
|||二、日本百货店的发展(一)成长初期1910-1920年这段时期,由于明治维新实行开国政策,工业化和自由贸易带来经济繁荣,城市化推进增加了城市人口,具有较强购买力的富裕阶层不断增加,推动了日本百货店快速成长,此外电车和铁路等交通工具快速发展以及建筑技术的进步也为日本百货店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
在三越吴服店创办百货店之后,立足于大城市的吴服商大丸、白木屋、松坂屋、高岛屋等也纷纷开始了百货店事业。
地方城市内的吴服店也相继演变发展成为地方百货店,如1916年在北海道开张的丸井今井百货店、鹿儿岛的山形屋、1925年冈山县的天满屋等。
另外,在连接市区和郊区之间的私营铁路附近,由铁路运营商开出了百货店。
1929年诞生了世界上首家“车站百货店”--阪神特快电铁的阪神百货店,1934年作为东京横滨电铁(现在的东急)的百货店部成立了东横百货店,1936年大阪电气轨道(现在的近铁)成立了大轨百货店等。
(二)发展抑制期1929年美国爆发了经济危机,远在大洋彼岸的日本也未能幸免,经济发展受到了巨大冲击。
加上关东大地震等原因,日本经济陷入低迷。
大城市的中小型零售业者将严峻的经营环境归咎于百货店的发展,结成商业行会团体,联合展开反对百货店运动,迫使百货店成立行业协会进行自我约束,同时日本政府出台了管制百货店的《百货店法(1937年)》,旨在制约百货店的扩张,确保中小零售业者利益。
之后随着战争的爆发,日本百货店的发展抑制期一直持续到二战后才结束。
(三)高速成长期二战以后,在美国占领军主导的新宪法体制下,《百货店法》被《禁止垄断法》所取代,百货店继续受到管制。
进入20世纪50年代后,日本经济开始复苏,生产和消费开始回升,日本各大百货店一方面进一步扩充商店面积,另一方面将服务对象从战前的高收入阶层扩大到了一般平民。
20世纪60年代是日本经济高速增长、国民收入迅速增加、大众消费社会开始起步的时期。
消费迅速增长为日本包括百货店在内的零售业带来了巨大的商机。
百货店开始进入高速成长期。
到了20世纪70年代,伴随经济的腾飞,日本的百货店继续维持高速发展成长,主要特征是百货店销售额的增长率高于零售业整体的增长率,这一现象一直持续到1998年才结束。
同时日本综合超市在这一时期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四)调整发展期20世纪80年代,日本六大城市的地价指数上涨了约5倍,土地单价为美国的100倍,地产泡沫膨胀,但是1991年后经济泡沫破灭,各类资产价格暴跌,经济进入长期萧条。
在这样的背景下,百货店业销售额从1991年达到顶峰的9.7兆日元以后,2004年降到7.8兆日元。
减幅最大的是百货店内服装类商品,约占45%。
在泡沫经济扩张时期,日本百货店企业除了经营主业外,还纷纷投资零售业以外的其它领域,如投资房地产业。
泡沫经济破灭后很多百货店因资产缩水而陷入了经营困境。
典型案例是东急百货店日本桥店的关闭。
1999年该店被控股股东东急百货店卖给了外国投资基金。
此外,大荣也由于巨额负债在2004年陷入经营困境。
地方知名百货店也未能幸免,2001-2005年间,和歌山的丸正、九州的岩田屋和北海道的今井大丸等也相继因经营困难而不得不关门。
根据各方面分析,导致部分日本百货店经营大幅下滑的原因主要有:一是百货店消极的经营策略以及高层经理人的独断专权。
百货店长期笼罩在零售业之王的光环下,缺乏积极的经营策略,高层管理人员的意见比消费者的需求更受到重视,针对高层管理者决策的评估机制又不完善,这些弊端导致了百货店决策者对经营环境的变化不敏感;二是日本百货店过分依赖供货商,主营商品缺乏个性;三是泡沫经济时期的过度投资积累风险。
由于当时融资环境宽松,日本百货店行业扩张投资过度;四是综合超市发展带来的冲击。
《大店法》实行时期,综合超市等大型零售店激剧增加,激化了与地方百货店间的竞争;五是地方百货店的衰退。
随着汽车的普及,综合超市不断在城市近郊高速公路旁开设新店,在郊区城镇中心商业街新开购物中心,严重影响了地方百货店的生存;六是消费长期处于低迷。
泡沫经济后严重的通货紧缩引发了长期的消费需求不足,地方城市的消费低迷程度比大城市更明显,因此地方百货店受到的影响更大。
|||三、日本百货店的发展趋势(一)大型化竞争激烈从目前日本国内情况看,国内消费市场仍处在复苏阶段,整个日本百货店行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经营业绩波动较大。
据统计,2006年日本百货店年销售额约78万亿日元,比最高峰时的1991年减少了2万亿日元。
目前,年销售额在1万亿日元以上的大型百货店集团还有4家,对市场和顾客的争夺将日趋激烈。
日本百货店近年来出现了新一轮大型化扩张的趋势。
除了开分店,同时加大了对大城市重点店铺改扩建工程,经营面积不断增加,大型化竞争加剧。
2004年日本平均每个百货店的卖场面积约54000平方米,1994年时只有约28000平方米。
但是,面积扩张并没有带来相应的坪效,总经营业绩也没有随着面积的扩张而快速增长。
尽管如此,各大百货店扩张开店的步伐还在继续。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是因为城市间百货业市场的竞争愈演愈烈,导致百货店越来越集中到大型城市。
在这种背景下,许多百货企业认为当务之急是加大对大城市内重点店铺的投资力度,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大型店铺在客流、进货渠道、销售效率等方面的优势,充分发挥规模效应。
(二)行业整合加速日本百货店经过长达10多年的萧条低迷,目前已开始探索通过并购重组来加快行业整合,以大型集团化企业来应对市场竞争。
2007年5月起,日本废除了对三角合并的限制,即允许外国资本通过它的日本子公司,以“换股”方式来收购日本企业。
日本百货店积极寻求合并以实现规模经济和整合效应,因此合并和重组活动日趋活跃。
2007年9月排行第三的大丸百与排行第八的松坂屋两家百货公司合并成立“J.零售阵线(JFR)”集团,取代高岛屋成为日本百货业龙头。
同时,营业额在日本百货行业排名第4位的三越百货与排名第5位的伊势丹百货也已宣布将于2008年4月1日正式合并,届时,有121年历史的伊势丹与历史达334年的三越百货联姻,将成为日本最大型的零售百货集团,预计每年营业额可达140亿日圆。
(三)积极进行经营革新近年来,日本的购物中心已逐渐成为百货店强劲对手。
随着购物中心的发展,百货店在日本零售业总销售额中的比重正在下滑,而购物中心的比重却稳步增加。
以大型综合超市为主力店的购物中心,既对城市商店街发展冲击较大,同时也动摇了城市商业街百货店经营的根基。
为此日本百货店积极应对以综合超市为主力店铺的购物中心的挑战,调整发展战略,谋求自身的发展,积极进行经营革新。
这些经营革新大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编制长期经营战略和投资计划。
百货店既要考虑眼前利益,更要有长期经营战略。
近年来,部分日本百货店开始注重制定长期经营战略和投资计划。
例如,在经济低迷期仍顺利实现销售额增长的松板屋制定并实施了平衡型长短期战略,一方面基于长期投资战略,对化妆品专柜进行装修,以招揽新顾客为目的提升百货店形象,同时,作为短期战略,强化提升面向50岁以上顾客群的生鲜卖场。
形成反映顾客需求的机制。
成功的百货店需要形成一个能够及时有效了解消费者需求的机制,从顾客需求出发布局卖场和提供服务。
因良好业绩广受好评的伊势丹,为了及时将顾客的声音反映在商品和服务上,专门有员工常常带着“顾客意见表”穿梭于卖场里,以根据顾客的需求来改进卖场。
同时将顾客投诉理解为顾客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经营革新的重要信息反馈来源。
着力提高谈判能力。
无论是出租的个性化品牌专柜,还是自营的一般专柜,百货店都必须具备较强的谈判能力。
强大的销售规模是谈判的基础,但是百货店经营的是个性化、小批量商品。
因此,一些大城市内大型百货店以大商圈和多店铺为条件来提高谈判地位。
而地方中小型百货店则通过多个中小型百货店组成联合采购,以联合共同采购模式来提高谈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