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重点总结精
耳鼻喉头颈外科重点总结
![耳鼻喉头颈外科重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21b3b10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07.png)
耳鼻喉头颈外科重点总结导语:耳鼻喉科(ENT)是一门以诊治头颈部疾病为主的外科学科,主要涉及的疾病有鼻部疾病、耳部疾病、喉部疾病、颈部疾病等方面的诊断和治疗。
在具体的临床工作中,医生常常需要面对各类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耳鼻喉疾病,对于这些疾病的种类、特征、治疗方法都需要医生掌握。
本文章将着重总结耳鼻喉头颈外科的重点内容,希望对读者们有所帮助。
一、鼻部疾病1.鼻窦炎鼻窦炎是一种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鼻塞、鼻涕、头痛等症状。
治疗上主要采用抗生素、抗组胺药、开窗手术等方式进行治疗,如果症状较为严重,可以采用微创手术治疗。
2.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自体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鼻塞、流涕、喷嚏等症状。
治疗上主要采用抗组胺药、鼻炎喷雾剂等方式进行治疗,如果症状较为严重,可以考虑进行手术治疗。
3.鼻突畸形鼻突畸形是一种鼻部变形的疾病,主要表现为鼻梁偏曲、鼻孔不对称等症状。
治疗上可以采用注射填充物、鼻部整形手术等方式进行处理。
二、耳部疾病1.耳炎耳炎是一种常见的耳部感染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耳鸣、耳痛、听力下降等症状。
治疗上可以采用抗生素、镇痛药、热敷等方式进行治疗。
2.耳聋耳聋是一种听力下降的疾病,主要原因是由于外伤、感染、遗传等因素导致耳部功能受损。
治疗上可以采用助听器、人工耳蜗等方法进行治疗。
3.耳鸣耳鸣是一种耳部疾病,表现为在没有声源的情况下耳朵里似乎听到了噪音。
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针灸、中药、音乐疗法等方式进行治疗。
三、喉部疾病1.声带息肉声带息肉是一种喉部疾病,主要表现为声音嘶哑、慢性喉咳等症状。
治疗上可以采用显微手术、激光手术等方法进行治疗。
2.喉炎喉炎是一种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喉部疼痛、声音嘶哑等症状。
治疗上可以采用抗生素、止咳药等方法进行治疗。
3.声门痉挛声门痉挛是一种喉部疾病,主要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喘息声、呼吸道狭窄等症状。
治疗上可以采取口唇通气、计算机声音疗法等方法进行治疗。
耳鼻咽喉头颈重点
![耳鼻咽喉头颈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0c003207cf84b9d528ea7a60.png)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重点1.简述梨状孔的组成(1)上壁:鼻骨(2)外侧壁:上颌骨额突(3)下壁:鄂骨突起2.简述面部“危险三角区”面部静脉无瓣膜,血液可双向流动,鼻部皮肤感染(如疖肿)可造成致命的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
临床上将鼻根部与上唇三角形区域称为“危险三角区”3.窦口鼻道复合体的概念以筛漏斗为中心的解剖结构,包括中鼻甲、钩突、筛泡、半月裂以及额窦、前组筛窦和上颌窦的自然开口等,称为窦口鼻道复合体4.生理性鼻甲周期的概念正常人鼻阻力呈现昼夜及左右规律的和交替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受双侧下鼻甲充血状态的影响,间隔2~7h出现一个周期,称之为生理性鼻甲周期5.简述利特尔区鼻腭动脉、筛前动脉、筛后动脉、上唇动脉和腭大动脉在鼻中隔前下部的黏膜下交互吻合,形成动脉从,称之为利特尔动脉从,是临床上鼻出血最常见的部位,此区称为利特尔区6.鼻肺反射的概念以鼻黏膜三叉神经末梢为传入支,广泛分布至支气管平滑肌的迷走神经为传出支,以三叉神经核及迷走神经核为其中枢核团,形成反射弧。
鼻肺反射是鼻腔局部刺激和病变引起支气管病变的原因之一7.简述鼻前庭皮肤特点该处有皮肤覆盖,其特征是皮肤长有鼻毛,并富含皮脂腺和汗腺,故易发生疖肿;由于此处皮肤与软骨紧密连接,一旦发生疖肿,疼痛明显8.慢性鼻炎的临床类型(1)慢性单纯性鼻炎(2)慢性肥厚性鼻炎9.论述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表现(1)鼻痒:是鼻黏膜感觉神经末梢受到刺激后发生于局部的特殊感觉。
合并变应性结膜炎时也可有眼痒和结膜充血(2)喷嚏:为反射性动作,呈阵发性发作,从几个、十几个或几十个不等(3)鼻涕:大量清水样鼻涕,是鼻分泌亢进的特征性表现(4)鼻塞:程度轻重不一(5)嗅觉减退:由于鼻黏膜水肿明显,部分患者尚有嗅觉减退10.论述各组鼻窦炎症时引起头痛的特点(1)急性上颌窦炎:眶上额部痛,可能伴有同侧颌面部痛或上颌磨牙痛,晨起轻,午后重(2)急性筛窦炎:一般头痛轻,局限于内眦或鼻根部,也可放射至头顶部,前组筛窦炎的头痛有时与急性额窦炎相似,后组筛窦炎则与急性蝶窦炎相似(3)急性额窦炎:前额部周期性疼痛,晨起即感头痛,逐渐加重,至午后开始开始减轻至消失,次日重复出现(4)急性蝶窦炎:颅底或眼球深部钝痛,可放射至头顶和耳后,亦可引起枕部痛。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知识点总结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b756de9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8e.png)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知识点总结耳部分一、耳的应用解剖学与生理1.耳:外耳(耳廓和外耳道) 中耳(鼓室和咽鼓管) 内耳(耳蜗和前庭和半规管)2.外耳神经来源:下颌神经耳颞支、迷走神经神经耳支3.外耳道中盯狞腺分泌盯狞4.中耳鼓室:颞骨最大不规则含气腔、位于鼓膜与内耳外侧壁之间5.鼓室内容物:听骨 ( 锤骨+砧骨+镫骨)、韧带、肌肉6.中耳咽鼓管:沟通鼓室与鼻咽的通道7.内耳分为骨迷路(骨性管道)和膜迷路(膜管和膜囊)①膜迷路:封闭、内含内淋巴②膜迷路与骨迷路之间含外淋巴③内、外淋巴互不相通8.内耳前庭器官:前庭(椭圆囊、球囊)+半规管(前半规管、后半规管、外半规管)9.耳蜗内有螺旋器、螺旋器内毛细胞感受声波10.人耳听声音的过程:物体振动产生声波-耳廓收集传入耳道-引起鼓膜振动-鼓膜连着3 块听小骨(通过杠杠作用放大声音)-通过卵圆窗将振动传给耳蜗-耳蜗内淋巴液继续传导声波-基底膜上毛细胞扭动-释放神经递质到听觉神经-脑中形成声音二、耳外伤(1)耳廓外伤1.挫伤:钝物撞击,轻者耳廓皮肤擦伤或局部红肿,重者软骨膜或皮下出血2.撕裂伤(2)鼓膜外伤1. 临床表现:突感耳痛、听力立即减退伴耳鸣、外耳道少量出血、耳内闷塞感2.治疗①清除外耳道残存的异物、血凝块、脓液②避免感冒:勿用力揜鼻涕,防止来自鼻咽的感染③若无继发感染,禁用外耳道冲洗或滴药(3)题骨骨折1.颞骨岩部骨折多见2.纵行骨折最常见、骨折线与岩部长轴平行3.横行骨折的骨折线与岩部长轴垂直三、分泌性中耳炎1.定义:传导性聋及鼓室积液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2.病因:咽鼓管机械性阻塞、咽鼓管开闭的肌肉收缩无力、中耳局部感染(流血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变态反应、气压损伤3.病理:咽鼓管功能障碍,外界空气不能进入中耳,中耳内原有的气体逐渐被黏膜吸收,腔内形成负压,引起中耳黏膜静脉扩张、淤血、血管通透性增强、鼓室内出现漏出液4.临床表现:听力减退、耳痛、耳鸣、耳闷5.检查①鼓膜:充血内陷、光锥变短、锤骨柄向上移位、鼓膜失去光泽淡黄灰蓝色、鼓膜内液平面层发状线②鼓气耳镜;鼓膜活动受限③传导性聋:平坦型 (B 型)为分泌性中耳炎典型曲线,负压型 (C 型) 示咽鼓管功能不良,部分有鼓室积液6.鉴别诊断:鼻咽部肿瘤、脑脊液外漏、胆固醇肉芽肿(鼓膜黑色或蓝黑色)、颈静脉体瘤7.治疗:咽鼓管吹张、鼓膜穿刺抽液、鼓膜切开术四、急性化脓性中耳炎1.定义:中耳黏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2.上呼吸道感染3.感染途径:咽鼓管、婴幼儿咽鼓管短宽低平咽部分泌物或细菌易进入鼓室、外耳道鼓膜、血行感染4. 临床表现;耳痛(鼓膜穿孔流脓后可减轻)、听力减退、耳鸣、流脓、畏寒、发热、倦怠、食欲减退5.体征:鼓膜弥漫性充血、肿胀、向外膨出、鼓膜穿孔小黄点(灯塔征)- 脓液从该处涌出6.治疗①鼓膜穿孔前:1%酚甘油滴耳②鼓膜穿孔后:清洗、抗生素、乙醇制剂滴耳五、慢性化脓性中耳炎1.定义:中耳黏膜、骨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2.常见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3.特点:间断流脓、鼓膜紧张部穿孔、听力下降4.鼓室成形术六、中耳胆脂瘤1.定义:非真性肿瘤,角化的鳞状上皮在中耳内形成囊性结构,中间常堆积白色脱落上皮组织2.结构①母膜:囊壁②内壁:角化鳞状上皮③ 囊内:充满脱落的上皮和胆固醇结晶3.临床表现:耳流脓(脓汁极臭)、听力下降、眩晕、面神经麻痹4.体征:清除脓性分泌物和痂皮后,可见松弛部内陷袋入口或紧张部鼓膜后上方内陷,并可见内陷袋内白色脱落上皮七、耳源性颅内外并发症1.耳源性并发症:急慢性中耳炎乳突炎极易向邻近或远处扩散2.病因:中耳炎破坏的骨质引起相邻结构感染、患者抵抗力差、致病菌毒力强(1).耳源性颅内并发症1.首发症状:中耳炎患者突然出现精神萎靡、表情淡漠2.其他症状:中耳炎患者耳流脓突然减少或增多、同时耳痛加剧、头痛、发热,乳突区红肿压痛,CT 见天盖骨质破坏3.硬脑膜外脓肿①发生于颅骨骨板与硬脑膜之间的脓液蓄积②最常见耳源性颅内并发症③骨壁缺损-炎症进入-脓肿形成④大脓肿:患侧头痛、局限性持续性剧烈跳痛、脑膜刺激征、颅压增高⑤乳突探查术:排除脓液、引流2.耳源性脑脓肿①化脓性中耳乳突炎并发脑白质内局限性积脓②分期:初期:轻度脑膜刺激征潜伏期:轻度不规则头痛、乏力显症期:首发症状(表情淡漠、反应迟钝、精神萎靡、嗜睡)、颅内高压(头痛、呕吐、意识障碍、脉搏迟缓、视盘水肿)、局灶性症状(大脑颞叶脓肿、小脑脓肿)终末期:突然或逐渐陷入深度昏迷、呼吸心跳停止死亡(2)耳源性颅外并发症1.耳后鼓膜下脓肿①脓液通过破坏或缺损的骨壁或乳突尖部骨皮质,流入耳后骨膜下2.查体;耳后红肿、明显降起、触之有波动、肿胀多位于耳廓后上方耳后沟消失2.迷路炎①局限性迷路炎(迷路瘘管)胆脂瘤或慢性骨炎破坏迷路骨壁、局部产生瘘管、使中耳与迷路骨内膜或外淋巴隙相通阵发性眩晕发作②浆液性迷路炎中耳炎内的细菌性、病毒性毒素经前庭窗或窝窗进入内耳引起的化脓性炎症眩晕、水平方向的眼震③化脓性迷路炎化脓菌侵入内耳引起迷路弥漫性化脓病变严重眩晕、前庭功能丧失、听力迅速下降并全聋八、梅尼埃病1.定义:特发性膜迷路积水的内耳疾病2.四主症①反复发作旋转性眩晕:突然发生的旋转性(伴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意识清醒、持续半小时至几个小时②波动性进行性听力下降:单侧耳、波动性、发作次数越多越严重3耳鸣④耳胀满感:患耳头部闷胀、压迫感3.眩晕:位置性或运动性错觉、自体或周围物体旋转摇晃沉浮4.检查:前庭功能减退、感音性聋、脱水剂试验(甘油试验)5.对症治疗前庭神经抑制剂:地西泮、苯海拉明、地芬尼多止吐药物:昂丹司琼、胃复安血管扩张药/钙离子拮抗剂:西比灵、倍他司汀利尿脱水药:双氢克尿噻6.中耳给药治疗;鼓室注射庆大霉素和地塞米松九、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1.又称耳石症2.定义:头位改变所诱发的、反复发作的短暂眩晕和特征性眼球震颤为表现的外周前庭病变3.必须是眩晕与眼球震颤同时具备4.Dix-Hallpike 试验:后半规管BPPV 特异性检查5.滚转试验:水平半规管BPVV 的特异性检查6.耳石:从椭圆囊囊斑上脱落的碳酸钙结晶7.急性起病、体位头位有关、视物旋转、自身旋转、持续不足1 分钟、恶心呕吐、出汗、胸闷气短8.后半规管BPPV 与水平班规管BPPV 鉴别要点: P1199.治疗:复位①Epley法:治疗后半规管BPPV②Lempert 法 (Barbecue 翻滚法):治疗水平半规管BPPV十、耳聋及其防治1.传导性聋:病变部位发生在外耳、中耳传音装置2.感音性聋;发生在内耳的耳蜗螺旋器3.神经性聋:发生在螺旋神经节至脑干耳蜗核4.中枢性聋:发生于耳蜗核至听觉皮层5.功能性聋(也称癔症性聋、心理性聋、非器质性聋); 由精神心理因素引起十一、耳肿瘤(1)良性肿瘤1.耳廓或外耳道乳头状瘤①乳头状瘤感染后引起瘤样增生②表现:耳内发痒、阻塞感、听力下降、挖耳出血或控出肉块样物③手术切除、硝酸银涂布创面2.外耳道骨瘤①瘤体增大可引起听力下降、疼痛、外耳或中耳感染②手术切除、重建外耳道3.听神经瘤①起源于听神经鞘瘤②肿瘤多来源于前庭下神经鞘膜的施万细胞,其次前庭上神经③脑桥小脑角④多为单侧⑤临床表现:耳鸣、听力减退、眩晕、压迫三叉神经出现面部麻木或神经痛⑥感音神经性聋、自发性眼震⑦听性脑干反应:检测听神经瘤最敏感的听力检查方法⑧CT 检查:内耳道口扩大呈喇叭状⑨MRI: 可清楚显示内耳道小肿瘤4.颈静脉球体瘤与鼓室球体瘤①发生于颈静脉孔区及其附近;好发于中耳鼓室②好发于颈静脉球顶部③FISCH分级:A级:肿瘤局限于鼓室B级:肿瘤来源于下鼓室,侵犯鼓室及乳突C 级:肿瘤破坏颈静脉球附近骨质,侵犯迷路下区和岩尖,不同程度累及颈内动脉D级:肿瘤向颅内扩展④导致传导性聋⑤临床表现:波动性耳鸣、传导性聋、耳部闷胀感、眩晕、面瘫、延髓性麻痹、Horner 综合症⑥体征:鼓室后下深红色或蓝色肿物阴影,肿物搏动节律与脉搏一致⑦必备检查:影像学检查(2)恶性肿瘤1.耳廓及外耳道恶性肿瘤①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②侵犯神经③首要表现:耳痛头痛④耳道皮肤局部增厚、压痛⑤颞骨外侧切除术、术后辅以放疗2.中耳癌①多见于鳞状上皮,鳞状细胞癌②表现:出血、耳痛、听力减退、张口困难、面瘫、眩晕、脑神经受累( V、VII脑神经最常见)、颈淋巴结肿大③手术切除术后化疗,得不到早期治疗预后差鼻部分一、鼻的应用解剖学与生理1.外鼻:鼻顶+鼻背+鼻尖+鼻翼+鼻孔2.鼻由骨、软骨、软组织组成3.解剖:2 块鼻骨、鼻侧软骨、鼻翼大软骨、鼻翼小软骨、鼻副软骨(位于鼻侧软骨与鼻翼大软骨之间)、鼻中隔软骨、鼻部纤维脂肪组织4.鼻腔位于:咽的前方、硬颚的上方(硬颚下方是口腔)5.鼻腔分为:鼻前庭(鼻孔鼻毛所在的地方)和固有鼻腔,以鼻阈为分界6.固有鼻腔分为:嗅觉部和呼吸部7.嗅觉部:嗅神经(嗅球+嗅束)8.呼吸部:鼻腔黏膜上隆起称为鼻甲(上、中、下)、鼻甲之间为鼻道(上、中、下)、上鼻甲上方蝶骨与筛骨连接处有一个隐窝(蝶筛隐窝)8.蝶窦径直通向蝶筛隐窝9.额窦开口于中鼻道10.蝶骨与额骨之间有一个筛窦(前、中、后筛窦)①前和中筛窦开口于中鼻道③后筛窦开口于上鼻道11.上颌窦通往中鼻道12.鼻泪管通往鼻腔下鼻道13.鼻窦可分泌粘液二、鼻外伤(1)鼻骨骨折1.临床表现;局部疼痛、肿胀、鼻塞、鼻出血、鼻及鼻骨周围畸形2.当鼻黏膜、骨膜和鼻泪器黏膜撕裂伤时,空气经此创口进入发生皮下气肿3.鼻部触诊可触及鼻骨塌陷和骨擦音,皮下气肿可触之有捻发音4.检查:鼻骨正侧位X 线片或CT5.治疗①尽早处理:2—3 小时内②不宜超过2周③无错位骨折无需复位④多采用闭合性复位⑤复位操作要点:不超过内眦连线三、急性鼻炎1.即普通感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病毒感染急性鼻腔黏膜炎症3.临床表现①局部症状:鼻内干燥、鼻痒、灼烧感、酸痛不适、喷嚏、鼻塞、流鼻涕、嗅觉减退、闭塞性鼻音②全身症状:头痛发热倦怠畏寒食欲不振4.体征:鼻黏膜充血、肿胀、下鼻甲充血肿大明显、鼻道有分泌物(黏液性、黏脓性、脓性)5.治疗:卧床休息、抗病毒、物理降温、鼻用激素抗炎、减充血剂(伪麻花碱、使用不超过5-7天)、5-7天内不使用抗生素(脓涕黄痰提示细菌感染可以开始使用抗生素)四、急性鼻窦炎1.定义:鼻窦黏膜急性化脓性炎症2.临床表现①全身症状:畏寒发热头痛精神萎靡嗜睡②局部症状:鼻塞、脓涕、局部疼痛和头痛、嗅觉下降3.鼻窦炎头痛的位置及时间规律①急性上颌窦炎常在前额部、面颊部或上列磨牙发生疼痛,晨起轻,午后重②急性额窦炎晨起前额部巨痛,渐渐加重,午后减轻,至晚间全部消失③筛窦炎多头痛较轻,局限于内眦或鼻根部,也可能放射至头顶部④蝶窦炎表现为眼球深处疼痛,可放射到头顶部,还可出现早晨轻、午后重的枕部头痛4.查体:鼻腔黏膜充血肿胀、鼻道积脓5.CT6.治疗①抗生素控制感染;青霉素、头孢类首选②改善鼻窦引流;1%麻黄碱③黏液促排剂④鼻窦置换五、慢性鼻炎(1)鼻塞、分泌物增多、病呈持续数月以上或反复发作(2)变应性鼻炎AR (过敏性鼻炎)1.病理改变:组胺介质释放引起鼻黏膜明显组织反应阻力血管收缩(鼻黏膜苍白) 容量血管扩张(鼻黏膜呈浅蓝色)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明显2. 临床表现:鼻痒、阵发性连续喷嚏、大量水样鼻涕、鼻塞、嗅觉减退3.检查①前鼻镜或鼻内镜:鼻黏膜特征性苍白水肿充血或浅蓝色下鼻甲最明显②查找致敏变应原: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4.药物治疗①鼻用糖皮质激素②抗组胺药③肥大细胞膜稳定剂③抗白三烯(3)非变应性鼻炎NAR1.非I 型变态反应介导的鼻黏膜慢性炎症性疾病2.血管运动性鼻炎: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4)萎缩性鼻炎1.鼻黏膜萎缩或退行性变化2. 临床表现:鼻塞、鼻咽干燥感、鼻出血、嗅觉减退或丧失、恶臭(臭鼻症)、头痛、头昏3.治疗:①鼻腔冲洗②鼻内用药复方薄荷油、液状石蜡、鱼肝油等滴鼻剂,可润滑黏膜、促进黏膜血液循环和软化脓痂;1%链霉素滴鼻,以抑制细菌生长、减少炎性糜烂和利于上皮生长;1%新斯的明涂抹黏膜,可促进鼻黏膜血管扩张;0.5%雌二醇或己烯唯酚油剂滴鼻,可减少痂皮、减轻臭味;50%葡萄糖滴鼻,可能具有刺激黏膜腺体分泌作用③手术:缩小鼻腔④补充维生素 ABCDE六、慢性鼻窦炎1.主要病因:急性鼻窦炎未治好、鼻腔结构有问题2. 临床表现①局部表现:脓涕、鼻塞、嗅觉障碍、头痛(钝痛、头部沉重感、白天重、夜间轻)②全身症状:较轻或不明显,一般可有头昏、易倦、精神抑郁、萎靡不振、纳差、失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降低等症状。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各章重点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各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4e345fba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28.png)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各章重点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是临床医学中的一项重要学科,涉及到人类生理结构的重要部位,如头颈部、耳鼻喉等,影响人类的听力、语音、呼吸、嗅觉等方面,对人类的生存和生活质量有很大的影响。
对于医学生和从事医疗工作的人员来说,学习和掌握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的各章重点,是必不可少的。
第一章耳科学在耳科学中,鼓膜和听觉器官是重点内容。
鼓膜•鼓膜穿孔:指鼓膜失去完整性而破裂,可引起听力损失和感染。
针对病情不同的患者,治疗方式也各异。
•鼓膜炎症:耳朵受到感染、炎症等影响,导致鼓膜红肿破裂,引起疼痛、流脓和听力下降。
治疗也与鼓膜穿孔的治疗方法相似。
•针刺鼓膜:通过穿刺手段,让病人鼓膜排出鼓室内积液,使病情得以缓解或治愈。
听觉器官•听力障碍:建议进行精细听力检查,确定病变部位和原因,如内耳、中耳、外耳等。
•耳鸣:指听见非真实的声音,如嗡鸣、急促的心跳声等。
建议了解引起耳鸣的因素,并进行适当的药物治疗。
第二章鼻科学在鼻科学中,鼻窦炎、鼻息肉和骨折是重点内容。
鼻窦炎•急性鼻窦炎:临床表现为突发性上呼吸道症状,如鼻塞、流涕及颧骨、额骨等部位压痛等。
•慢性鼻窦炎:症状持续时间较长,常伴有头痛、嗅觉障碍等,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鼻息肉•鼻涕淋漓:鼻涕不断流出,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
一般能够接受常规的药物治疗。
•鼻塞不通:鼻腔黏膜肿胀导致鼻塞不通,同时伴有嗅觉障碍等症状。
建议接受手术治疗。
骨折•鼻梁骨折:外伤导致鼻梁骨折,可能会影响到鼻部外形和呼吸。
治疗方式因人而异,包括自然愈合和手术治疗两种方法。
第三章咽科学咽部肿瘤和扁桃体炎是本章的重点内容。
咽部肿瘤•喉癌:喉癌的常见症状包括声音嘶哑或消失、呼吸困难、咳嗽等。
治疗方案可通过手术和放疗等方式实现。
•咽癌:咽部肿瘤是头颈部肿瘤中的一种,常见症状包括咽部疼痛、咽喉不适、喉咙灼热等。
治疗方案通常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等。
扁桃体炎•急性扁桃体炎:症状较多,如发热、喉咙疼痛、免疫系统异常和全身不适等,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适合的药物治疗。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知识点总结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bfdee21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49.png)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知识点总结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头颈部的疾病和损伤,包括耳鼻喉疾病、颈部肿瘤、颅底疾病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知识点总结。
1. 鼻窦炎
鼻窦炎是指鼻窦黏膜的炎症,常见的症状包括鼻塞、流涕、头痛等。
治疗方法包括抗生素、鼻用药物、手术等。
2. 中耳炎
中耳炎是指中耳黏膜的炎症,常见的症状包括耳痛、听力下降、耳鸣等。
治疗方法包括抗生素、止痛药、手术等。
3. 喉癌
喉癌是指喉部的恶性肿瘤,常见的症状包括声音嘶哑、咳嗽、吞咽困难等。
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等。
4. 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结节是指甲状腺内的肿块,常见的症状包括颈部肿块、声音嘶哑等。
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药物治疗等。
5. 颈部淋巴结肿大
颈部淋巴结肿大是指颈部淋巴结增大,常见的症状包括颈部肿块、疼痛等。
治疗方法包括抗生素、手术等。
6. 鼻咽癌
鼻咽癌是指鼻咽部的恶性肿瘤,常见的症状包括鼻塞、流涕、喉咙疼痛等。
治疗方法包括放疗、化疗、手术等。
7. 颅底疾病
颅底疾病是指颅底部的疾病,常见的症状包括头痛、视力下降、面部麻木等。
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药物治疗等。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是一个广泛的领域,涉及到许多疾病和治疗方法。
对于患者来说,及时就医、正确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重点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3fea773f76a20029bc642d5d.png)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1危险三角区:临床上将鼻根部与上唇三角形区域称为“危险三角区”。
2窦口鼻道复合体:以筛隐窝为中心的解剖结构,包括中鼻甲、钩突、筛泡、半月裂,以及额窦、前组筛窦和上颌窦的自然开口等。
3鼻疖:是鼻前庭或鼻尖部毛囊,皮脂腺,汗腺局限性急性化脓性炎症。
4急性鼻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鼻腔粘膜急性炎症疾病,俗称“伤风”、“感冒”,有传染性,四季均可发病,但冬季更多见。
5萎缩性鼻炎:以鼻粘膜萎缩或退行性病变为其主要病理特征的慢性炎症。
6变应性鼻炎:发生在鼻粘膜由IgE介导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以鼻痒、喷嚏、鼻分泌亢进、鼻粘膜肿胀为主要特点。
(接触过敏原后,由IgE介导产生鼻粘膜炎症,从而表现出鼻部症状的一种疾病。
)7鼻中隔:位于固有鼻腔的内侧壁,由鼻中隔软骨、筛骨正中板、犁骨和上颌骨腭突组成。
鼻中隔最前下部的黏膜下血管密集区(利特尔区)是鼻出血的好发部位。
8鼻中隔偏曲:鼻中隔偏向一侧或两侧,或局部有突起,并引起鼻腔功能障碍。
9咽峡:由上方的腭锤、软腭游离缘、下方舌背、两侧腭舌弓、腭咽弓构成的环形狭窄。
10咽淋巴环:咽粘膜下淋巴组织丰富,较大淋巴组织团块呈环状排列,由内环和外环组成。
内环有咽扁桃体、咽鼓管扁桃体、腭扁桃体、咽侧索、咽后壁淋巴滤泡、舌扁桃体构成。
外环由咽后淋巴结、下颌下淋巴结和下淋巴结构成。
11扁桃体隐窝:扁桃体内侧面朝向咽腔,表面有鳞状上皮黏膜覆盖,其黏膜上皮向扁桃体实质陷入形成6~20个深浅不一的盲管,称为~。
12慢性扁桃体炎:多由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或因扁桃体隐窝引流不畅,窝内细菌、病毒滋生感染而演变。
13腺体样面容:腺体样肥大者长期张口呼吸,影响面骨发育,上颌骨变长,腭骨高拱,牙列不齐上切牙突出,唇厚,缺乏表情,3~5岁儿童多见。
14环甲膜:是环状软骨弓上缘与甲状软骨下缘之间的纤维韧带组织。
中央部分宽厚,称环甲中韧带。
15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睡眠时因上气道反复发生塌陷阻塞引起的呼吸暂停和通气不足,伴有打鼾、睡眠结构紊乱,频发血氧饱和度下降和白天嗜睡的病征。
耳鼻喉头颈外科学重点
![耳鼻喉头颈外科学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e6813bed9b89680203d82527.png)
耳鼻喉头颈外科学重点第一篇总论1.常用药(0.1%麻黄、1%丁卡因、3%过氧化氢溶液、50%三氯醋酸)2.耳鼻喉头颈外科学疾病范畴与特点:①范畴:研究耳、鼻、咽喉、气管、食管及头颈诸器官的解剖、生理(听觉、平衡、嗅觉诸感官与呼吸、吞咽、发音、言语)和疾病现象;属临床医学二级学科。
②特点:耳鼻咽喉及相关头颈区域的共同密切联系:解剖相沟通、生理相关联;病理相影响;诊断相参考;治疗相辅助,同临床医学的有机联系不仅在于耳鼻喉及其相关颈区域同相邻、远隔组织器官的交通而且解剖生理、病理上与神经、消化、呼吸及全身其他系统关联甚密。
3.鼻内镜:一般指的是硬管镜,有0°、30°、70°、120°等不同角度的视角镜,长为20-23cm,外径2.7-4.0mm,同时配有吸引系统、视频编辑系统等。
△检查前:先用1%丁卡因及麻黄碱麻醉、收缩鼻粘膜。
△作用:可发现鼻腔深部出血部位及早期肿瘤;确定颅骨骨折及脑脊液鼻漏的瘘孔部位;在直视下取活检;行电凝固止血。
第二篇鼻科学第1章鼻的应用解剖学及生理学1.危险三角区:面部静脉无瓣膜,血液科双向流动,若鼻部皮肤感染可造成致命的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
临床上将鼻根部与上唇三角形区域成为“危险三角形”。
2.OMC(鼻道窦口复合体):是以筛漏斗为中心的附近区域,包括筛漏斗、钩突、筛泡、半月裂、中鼻道、中鼻甲、前组筛房、额窦口及上颌窦自然开口等一系列结构,这一区域称之。
临床意义:其解剖结构的异常和病理改变与鼻-鼻窦炎的发病最为密切;该复合体是鼻窦炎发病和转归的重要部位,也是功能性鼻窦内窥镜鼻窦手术(FESS)的重要部位。
3.固有鼻腔(简称鼻腔):前界为鼻内孔,后界为后鼻孔,有内、外、顶、底四个壁,表面覆盖粘膜,(1)内侧壁:由筛骨垂直板、犁骨、鼻中隔软骨组成,外复软骨膜骨膜粘膜组成。
△Little区(易出血区):鼻中隔前下方的粘膜内,动、静脉血管汇聚成丛(利特尔动脉丛,克氏静脉丛),是鼻出血的好发部位(青少年儿童多见)利特尔动脉丛五支动脉相吻合而成:眼动脉:①筛前动脉②筛后动脉;颌内动脉:③鼻后中隔动脉④腭大动脉面动脉:⑤上唇动脉(2)外侧壁:即上颌窦和筛窦的内侧壁,由上颌骨、泪骨、下鼻甲骨、筛骨、腭骨垂直版及蝶骨翼突构成。
耳鼻喉-头颈外科复习重点
![耳鼻喉-头颈外科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305bf04f25c52cc58bd6be48.png)
掌握及记忆一、声波的空气传导耳郭收集声波;振动鼓膜→听骨链→内耳外淋巴→基底膜毛细胞→脑干听觉传导路达颞叶产生听觉。
二、咽淋巴内环概念及组成概念:咽部粘膜下又丰富的淋巴组织,聚集成团者称为扁桃体,分散者称为淋巴滤泡和淋巴索。
这些淋巴组织在咽粘膜下经淋巴管彼此相通,连成一环,称为内环。
组成:腺样体、腭扁桃体、舌扁桃体、咽鼓管扁桃体、咽侧索以及咽喉壁淋巴滤泡等。
三、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和气管切开术的适应症【适应症】1、各种原因引起的喉梗阻以及口咽、喉咽梗阻,而病因不能在短时间内及时解除者,如炎症、外伤、肿瘤、双侧声带外展麻痹等;2、各种原因引起的下呼吸道分泌物堵塞,如中风后、颅脑外伤手术后等引起的昏迷,胸腹部大手术后身体衰弱,咳嗽无力,呼吸道烧伤等;3、咽部、喉部和颌面颈部等重大手术的术中术后的麻醉和呼吸管理,防止血液流入下呼吸道,防止上呼吸道堵塞而行预防性气管切开。
【术后并发症】1、创伤出血:原发性,继发性(原因:气管切口过低过长、套管不适合、伤口感染,气囊压力过大过久)2、皮下气肿:切口过长,缝合过紧,套管太短,剧咳,过多分离气管前组织;3、纵隔气肿、气胸:损伤胸膜顶,肺泡破裂,颈部创口进入,过多分离气管前组织胸膜内径路脏壁层胸膜粘连破裂;4、气管食管瘘。
5、拔管困难:(功能性)喉梗阻原因仍存在,套管过粗,气管内分泌物过多,气管切口位置过上;6、喉气管狭窄:感染,压迫坏死,套管过粗,套管弧度不当,气囊压力过大过久,损伤环状软骨,损伤气管环过多;四、鼻咽癌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等课本指原发于鼻咽部黏膜和腺体上皮的恶性肿瘤。
【病因】1、遗传因素;2、病毒因素:EB病毒;3、环境因素;【临床表现】:(1)出血:回缩涕带血为早期较为典型的症状,晚期可有大出血。
(2)鼻部症状:肿瘤阻塞引起一侧鼻塞,瘤体增长可有二侧阻塞。
(3)耳部症状:肿瘤压迫阻塞咽鼓管咽口,引起耳闷、耳鸣、中耳积水.(4)颈淋巴结肿大:早期即可有颈淋巴结转移,颈深上区,下颌角。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重点总结精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重点总结精](https://img.taocdn.com/s3/m/5e0fb661312b3169a551a41d.png)
耳 :外耳,中耳,内耳外耳:耳廓,外耳道中耳:鼓室,咽鼓管,鼓窦,乳突鼓室六壁:鼓膜壁(外壁 ,迷路壁(内壁颈动脉壁(前壁 ,乳突壁(后壁鼓室盖(上壁 ,颈静脉壁(下壁内耳:骨迷路,膜迷路骨迷路:耳蜗,骨半规管,前庭膜迷路:膜蜗管,膜半规管,椭圆囊,球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中耳粘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
儿童好发,冬春季节多见。
感染途径:咽鼓管途径,外耳道 -鼓膜途径,血行感染症状:耳痛剧烈,穿孔, (听力减退,耳鸣,眩晕,全身症状,耳溢液查体:耳镜:鼓膜充血,肿胀外膨,穿孔多位于紧张部。
听力检查:传导性听力损失。
血象:白细胞升高。
治疗:一般治疗:早期足量抗生素控制感染,减充血剂喷鼻(麻黄碱 ,休息 &支持疗法穿孔前:苯酚甘油穿孔后:双氧水或硼酸洗脓,氧氟沙星滴耳。
无脓:甘油或酒精滴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是中耳粘膜、骨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
分三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伴肉芽或息肉的 ~,胆脂瘤伴(慢性 ~症状:CT 鼓室软组织影胆脂瘤:由于鼓膜、外耳道的复层鳞状上皮经穿孔向中耳腔生长堆积成团块,其外层由纤维组织包围, 内含脱落坏死上皮、角化物和胆固醇结晶。
一种位于中耳内的囊性结构,而非真性肿瘤。
并发症:颅内并发症:向上壁:硬脑膜外脓肿 , 耳源性脑膜炎 , 耳源性脑脓肿 , 耳源性脑积水向后壁:乙状窦血栓静脉炎颅外并发症:耳后骨膜下脓肿,耳源性 Bezold 脓肿(颈 ,迷路炎,周围性面瘫岩部炎梅尼埃病 :以膜迷路积水为基本病理改变, 以发作性眩晕、耳鸣、耳聋和耳胀满感为临床特征的特发性内耳疾病。
近年又分为耳蜗性(cochlear… 与前庭性(vestibular … 梅尼埃病。
典型症状:发作性眩晕,波动性、渐进性听力下降,耳鸣,耳满胀感检查:前庭功能检查眼震,甘油试验阳性一般疗法:解除患者恐惧心理,镇静,低盐饮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烟酒及浓茶等。
药物治疗:镇静,抗眩晕,镇吐,脱水,血管扩张,解痉,糖皮质激素,维生素及调节植物神经,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耳聋 :传导性聋、感音神经性聋、混合性聋传导性耳聋:病变部位发生在外耳、中耳和内耳传音装置的为传导性耳聋。
耳鼻喉头颈外科学精简知识总结
![耳鼻喉头颈外科学精简知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156944627d3240c8447ef42.png)
1.咽扁桃体:鼻咽顶部粘膜下有丰富的淋巴组织聚集,呈橘瓣状,称腺样体,又称咽扁桃体。
2.咽旁隙:又称咽侧间隙或咽颌间隙。
位于咽外侧壁和翼内肌筋膜之间,形如锥体。
锥底向上至颅底,锥尖向下达舌骨。
内侧以颊咽筋膜及咽缩肌与扁桃体相邻;外侧为下颌骨升支与腮腺的深面及翼内肌;后界为颈椎前筋膜。
4.腭扁桃体:习称扁桃体,位于口咽两侧腭舌弓与腭咽弓围成的三角形扁桃体窝内,为咽淋巴组织中最大者。
8.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综合征(OSAHS):指睡眠时上气道塌陷阻塞引起的呼吸暂停和低通气不足,伴有打鼾、睡眠结构紊乱、频繁发生血氧饱和度下降、白天嗜睡等病征。
9.呼吸暂停通气指数(HAI)平均每小时睡眠中呼吸暂停和低通气的次数。
10.窦口鼻道复合体:以筛泡为中心的区域,是筛窦,前筛窦及上颌窦通气引流的共同通道。
这一区域包括中鼻甲,钩突,上半月裂,前筛房,筛泡,上颌窦自然口和鼻卤区。
这一区域为鼻腔疾病最易侵犯的部位,并易继发相邻区域的疾病。
也是鼻内窦手术的理论基础。
11.鼻源性头痛:系指鼻腔,鼻窦病变引起的头痛。
特点:①一般都有鼻部病变,如鼻塞,脓涕等,多在窦内脓性物排出物排出后缓解。
②鼻急性炎症时加重。
③多为深部头痛。
④鼻腔粘膜收缩或使用表面麻醉剂后,头痛可以减轻。
⑤头痛有一定部位和时间。
13.Little‘s area:即利特尔区:是鼻中隔前下部的黏膜内动脉血管汇聚成丛而构成的区域,是鼻出血的好发部位,又称易出血区。
14.变应性鼻炎属于Ⅰ型变态反应。
16.鼻腔感染反射功能包括:鼻肺反射和喷嚏反射。
17.慢性鼻窦炎的局部症状有 闭塞,流脓涕,头痛,嗅觉下降。
18.鼻窦恶性肿瘤好发于上颌窦,其次筛窦,额窦较少,治疗首选以手术治疗为主综合治疗。
21.慢性鼻炎治疗原则:根除病因,改善鼻腔通气和引流。
22.上颌窦穿刺冲洗的目的:诊断和治疗慢性化脓性上颌窦炎。
23.咽自上而下分为鼻咽、口咽和喉咽。
24.鼻咽癌的病理类型以低分化鳞癌最常见,治疗首选放疗。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重点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9eb288de240c844769eaeee0.png)
第一章鼻的应用解剖学及生理学1.鼻由外鼻,鼻腔和鼻窦三部分组成。
2.外鼻:①由皮肤,骨和软骨组成。
②静脉回流:外鼻的静脉主要经内眦静脉面静脉汇入颈内静脉,内眦静脉又可经眼上下静脉与海绵窦相通,面部静脉无瓣膜,血液可双向流动,鼻部皮肤感染可造成致命的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故将鼻根部与上唇三角形区域成为危险三角区。
③运动神经为面神经,感觉神经主要三叉神经的眼神经和上颌神经。
3.鼻腔:鼻腔经鼻内孔和鼻前庭交通。
鼻前庭后界为鼻内孔,其特征是皮肤长有鼻毛,并富含皮脂腺和汗腺,易发生疖肿,皮肤和软骨紧密连接,一旦发生疖肿,疼痛明显。
①固有鼻腔:前界为鼻内孔,后界为后鼻孔,有内,外,顶,底四个壁。
内侧壁组成:由鼻中隔软骨,筛骨正中版,犁骨和上颌骨腭突。
②下鼻甲后端距离咽鼓管咽口仅1..0~1.5cm,病理状态下可直接影响咽鼓管的开放功能。
下鼻道外侧壁前段近下鼻甲附着处,骨质较薄,是上颌窦穿刺冲洗的最佳进针位置。
③鼻内镜手术操作一般在中鼻甲(筛窦内侧壁标志,分前后两部分)外侧进行,以免损伤筛板出现脑脊液漏。
④中鼻甲最常见的变异包括中鼻甲气化,中鼻甲反向弯曲。
⑤鼻甲与鼻中隔之间的间隙称为嗅沟(嗅裂),鼻甲和鼻中隔之间的不规则腔隙称为总鼻道。
中鼻道外侧壁上有两个隆起,名钩突和筛泡。
两者之间有半月形空隙,名半月裂孔。
半月裂孔向前下和外上逐渐扩大的漏斗状空间,名筛隐窝。
⑥由筛隐窝为中心的解剖结构。
包括中鼻甲,钩突,筛泡,半月裂,以及额窦,前组筛窦和上颌窦的自然开口。
称之为“窦口鼻道复合体”(OMC)4.鼻腔黏膜包括嗅区粘膜(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分泌浆液,辅助嗅觉)和呼吸区黏膜(鳞状上皮,移行上皮和假复层柱状上皮,黏膜下有丰富的粘液腺和浆液腺,分泌形成粘液毯)。
5.鼻腔血管:①眼动脉:筛前动脉和筛后动脉。
②上颌动脉:蝶腭动脉是鼻腔血供的主要动脉。
鼻腭动脉,筛前动脉,筛后动脉,上唇动脉和腭大动脉,在鼻中隔前下部的粘膜下交互吻合,形成动脉丛,称之为利特尔动脉从,是临床上鼻出血最常见的部位。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重点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1f903a8e51e79b89680226f8.png)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重点1.鼻的应用解剖学。
⑴外鼻静脉回流特点:面部静脉无瓣膜,血液可双向流动,鼻部皮肤感染(如疖肿)可造成致命的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
临床上将鼻根部与上唇三角形区域称为“危险三角区”。
⑵固有鼻腔分界:前界为鼻内孔,后界为后鼻孔,有内、外、顶、底四壁。
外侧壁:①下鼻甲和下鼻道:下鼻道顶端有鼻泪管开口,下鼻道外侧壁前段近下鼻甲附着处,骨质较薄,是上颌窦穿刺冲洗的最佳进针位置;②中鼻甲和中鼻道:前组鼻窦包括上颌窦、前组筛窦和额窦,窦口引流均位于中鼻道;③上鼻甲和上鼻道:后组鼻窦包括后组筛窦和蝶窦,前者窦口引流至上鼻道,后者窦口开口于上鼻道后上方的蝶筛隐窝。
⑶窦口鼻道复合体:以筛漏斗为中心的解剖结构,包括中鼻甲、钩突、筛泡、半月裂,以及额窦、前组筛窦和上颌窦的自然开口等,称之为“窦口鼻道复合体”。
⑷利特尔区:鼻腭动脉、筛前动脉、筛后动脉、上唇动脉和腭大动脉,在鼻中隔前下部的黏膜下交互吻合,形成动脉从,称之为利特尔动脉丛,是临床上鼻出血最常见的部位,此区称为利特尔区。
2.鼻的生理功能。
通气、过滤、清洁、加温、加湿、共鸣、反射(鼻肺反射、喷嚏反射)、嗅觉、鼻周期。
3.鼻骨骨折处理。
鼻骨骨折应在外伤后数小时内尽早处理,一般不宜超过10天,以免发生畸形愈合。
⑴症状:①鼻痒;②阵发性喷嚏;③大量水样鼻涕;④鼻塞;⑤嗅觉减退。
⑵体征:①鼻黏膜可为苍白、充血或浅蓝色;②鼻腔常见水样分泌物。
6.急性鼻窦炎的临床表现。
⑴全身症状: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或急性鼻炎,原有症状加重,出现畏寒、发热、食欲减退、便秘、周身不适等。
⑵局部症状:鼻塞、脓涕、头痛、嗅觉减退。
☆头痛:最常见症状。
前组鼻窦炎多在额部和颌面部,后组鼻窦炎多位于颅底或枕部。
①急性上颌窦炎:眶上额部痛,伴有同侧颌面部痛或上颌磨牙痛。
晨起轻,午后重。
②急性筛窦炎:头痛较轻,局限于内眦或鼻根部,也可放射至头顶部。
③急性额窦炎:前额部周期性疼痛。
晨起即感头痛,逐渐加重,至午后开始减轻至消失,次日重复出现。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知识点汇总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73804b9601f69e314232946a.png)
7、传导性耳聋:病变部位发生在外耳、中耳和内耳传音装置的为传导性耳聋。
8 、鼻中隔偏曲:是指鼻中隔偏向一侧或两侧、或局部有突起、引发鼻腔功能障碍,如鼻塞、 鼻出血和头痛等。
二、填空题
1、鼻窦包括_上颌窦_ _筛窦__ _额窦_ __蝶窦____四组。 2、前组鼻窦包括__上颌窦___ _前组筛窦__ _额窦____ 。 3、急性鼻窦炎局部症状包括_鼻塞_____、__脓涕___、_头痛或局部疼痛 其中最常见症状是__ 头痛或局部疼痛____。 4、鼻出血病因大致可分为__局部原因___和__全身原因______两大类。6 根据耳聋的发生部位 与性质,可将耳聋分为_传导性聋_ 、 _感觉神经性聋__ 、 _混合性聋__型。 5、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颅外并发症有_硬脑膜外脓肿___ 、_硬脑膜下脓肿__ _化脓性脑膜炎___ 等。 6、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颅内并发症有_耳后骨膜下脓肿_、_耳下颈深部脓肿__ 、 ___岩尖炎__ 等。 7、喉阻塞根据病情轻重可分为 4 度,其中___四___度需立刻行气管切开术。 8、 气管异物通常易落入_右___侧主支气管。 9 、喉癌可分为_声门上型_ _声门型__ _声门下__型。 10、急性扁桃体炎主要致病菌是_乙型溶血性链球菌__。 11、鼓膜分为 4(前上、前下、后上、后下)个象限。 12 、梅尼埃病是以_膜迷路积水_为基本病理基础,以反复发作性眩晕、 听觉障碍、耳鸣、耳胀满感为临床特征的特异性内耳疾病。 13 、食道异物最易停留食道_第一狭窄__。 14、 三凹症常见于_吸气性__呼吸困难。 15、鼻及鼻窦肿瘤主要好发于 鼻腔内,其次是 鼻窦 , 外鼻则较少。 16、咽自上而下可分为 3 部分,即 鼻咽 、口咽 、喉咽 。 填空 1.鼻骨骨折的常见症状和体征是局部疼痛、肿胀、鼻出血、鼻及鼻骨周围急性等。 2.儿童与青少年的鼻出血多数或几乎发生在鼻中隔前下方的易出血区利特尔动脉从,中老年 人的鼻出血多发生在鼻腔后段吴氏-鼻咽静脉丛 3.鼻及鼻窦的良性肿瘤主要好发于鼻腔内,其次是鼻窦,外鼻则较少 4.慢性咽炎是咽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弥漫性慢性炎症 5.鼻咽癌好发于鼻咽部咽隐窝和顶后壁,98%鼻咽癌属于低分化鳞状细胞癌,首选的治疗方 法放射治疗。 6.鼓室窦和面神经隐窝常为胆脂瘤等病灶隐匿的部位 鼻出血的治疗原则是:长期,反复,少量出血者应积极寻找病因,大量出血者需先止血,再 寻找病因。 8.急性鼻窦炎头痛或局部疼痛的发生机制是脓性分泌物、细菌毒素和黏膜肿胀刺激和压迫神 经末梢所致。 9.扁桃体切除术的术后出血常见的原因是术中止血不彻底、遗有残体或肾上腺素的后作用。 10.四度喉梗阻应立即进行气管切开术,若病情十分紧急时可先行环甲膜切开术。 1、利特尔区动脉组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鼻疖的主要致病菌是____________,最严重的颅内并发症是____________。 3、由于鼻阻力的存在,进入鼻腔的气流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4、咽淋巴内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咽侧索、咽后壁淋巴滤泡
耳鼻喉头颈外科学知识点重点总结
![耳鼻喉头颈外科学知识点重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e373cca3169a4517623a34c.png)
耳鼻喉头颈外科学知识点重点总结好发部位儿宣、奇少年:卑中隔前下方易出血区一利特尔动脉丛、克氏静脉丛中、老年:犀腔后段病丙局部:外伤、炎症、肿瘤、异物、專中隔疾病……全身:循环系统疾病.风湿热、血液疾病……处理原则一般处理:坐位、半坐位,休克取平卧头低位局部处理:明确出血部位.止血全身治疗止血方法烧灼法:反复小i出血且明确出血点者填塞法:①可呎收材料填塞:渗血而枳较大者,如血液病出血②纱条填塞:出血较剧且出血点不明者或外伤所致昼粘膜撕裂出血③后屋孔填塞:纱条填窶无效者血管结扎、栓塞:严重出血者急性鼻窦炎病因全身:抵抗力降低、诱因局部:卑腔疾病、邻近器官感染病灶、创伤性、医源性、气压损伤致病IW化凍性球菌(肺炎双球甫、溶血链球菌、荀萄球甫),其次杆甫,厌氧甫较常见临床表现全身:原发的上感、急性鼻炎症状加重,畏寒、发热、食欲不振……局部:鼻塞.脓涕、头痛或局部疼痛(最常见)、嗅觉减退各种急性鼻実炎头痛待点上颌窦:眶上额部痛,艮起轻、午后重筛突:头痛轻,局限于內眦、舉根,前组似上颌突,后组似蝶嬖额突:前额部周期性痛煤突:颅底、眠底深部钝痛,畏起轻、午后重临床裘现全身:精神不振、头痛、记忆减退……局部:脓涕、鼻塞、头痛、嗅觉减退、视功能障碍病因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葡勃球甫.流感杆甫、腺病毒临床表现全身:起病急,畏寒、高热、头痛.乏力……局部:剧烈咽痛,伴吞咽困难,下颌下淋巴结肿大治疗一般疗法抗生亲为主(青那素)并发症扁桃体周脓肿.急性中耳炎、咽旁脓肿、急性风湿热病因链球甫、葡葛球菌治疗非手术、手术(扁桃体切除术)扁桃体切除术适应证:①反复急性发作、多次并发滞桃体周肢肿②过度肥大,影响呼吸、发声功能③成为其他脏舉病变的病灶④白喉带甫奢保守治疗无效⑤扁桃体良性肿瘤禁忌证:①急性炎症②造血系统疾病、凝血机制陣碍③严重全身性疾病④呼吹道传染病流行期⑤俎女月经期、妊娠期⑥亲属免疫球蛋白缺乏、自身免疫疾病发病率高、白细胞计数倚别低待点多发生于鼻咽却咽隐鴛、顶前璧多为低分化鳞癌,首选放疗临床丧现舉部:涕中带血,舉窶耳部:耳呜,闭塞感,听力下降颈淋巴结肿大:多见首发,颈深上群前组最先受累脑神经:常侵犯V、VI脑神经,继而累氏IV. I∏. II脑神经,出现头痛、面部麻木、复视压迫IX、X. xn脑神经,出现软胯麻痹、反呛、声嘶、吞咽闲难……远处转移:晚期,骨.肺、肝病因感染(乙型流感杆菌、荷葛球菊)、变态反应、异物、创伤……临床表现全身:起病急,进展快,畏寒、发热……局部:剧烈咽喉痛、吞咽时加重,严重者呎气性呼吹困难,很少声嘶诊断剧烈咽啖痛、吞咽时加重,检查口咽无明显异常,间接醱镜见会厌充血、肿大治疗抗感染:抗生素(奇專素、三代头胞)+GCs气管切开术,脓肿形成者氏时切开排脓小儿喉部解剖特点黏膜下组织疏松,炎症时易肿胀喉位蛍较成人高喉腔小,尤.其爰声门区喉软骨耒钙化,较成人软转点'多继发于上感,好发6个月〜3岁儿童临床表现声嘶、犬吠样咳嗽、吹气性呼呎闲难、呎气性哎瞰呜处理原则一旦诊断,立即解除呼呎困难氏早、足量抗生素控制感染(奇專素.头砲)应用GCS减轻、消除黏朕肿胀董度喉阻塞行气管切开支持疗法,补液、维持水电平衡急性喉阻塞病因炎症、外伤.异物、水肿、肿瘤.畸形、肓带瘫痪临床表现吸气性呼吸困难(主要):呎气运动加强、时间延长、深而慢、通气量不增加呎气性唳喘呜呎气性软组织凹陷:"四凹征”——胸骨上寡,锁骨上、下窝,胸骨剑突下、上腹部,肋间隙声嘶发绐分度氏治疗I度:安静时无呼吸闲难-枳枕的病闵治疗U度:安静时轻厦呎气性呼呎闲难一炎症所致,抗生素+GCs;不能去除病因,行气管切开∏I度:明显呎气性呼呎困难、喉端鸣、凹胎征一炎症,药物;来好转,气切;肿瘤,立即气切IV度:呼吸枳度困难∙→立即行气管切开气管切开术适应证:①喉阻塞②下呼呎道分泌物潴留阻塞③某些手术前豊手术注意事项:①保持套管内管通畅(关钱)②适宜室温、湿度③维持下呼叹道通畅④保持颈部切口清洁⑤防止套管外管阻窦或脱出喉癌TNM分期的临床意义猴缚疮(肓门型,右,T.NM)肿瘤局限在喉內,伴声带冏定同侧单个淋巴结转移,呆大直径>3cm但<6αn 无远处转務部位食管入口,中段第2狭窄处临床表现吞咽闲难、吞咽疼痛、呼呎道症状并发症食管穿孔、损伤性食管炎颈部皮下气肿、纵隔气肿食管周围炎、颈间隙感染、纵隔炎大血管破溃气管令管痿倚点小好发于儿童,常继发于上感病因肺炎球甫、流感杆甫、溶血性链球葡、荷萄球甫感染途径咽鼓管途径、外耳道枝膜途径.血行途径临床表现症状:耳痛、听力减退或耳呜、流脓、全身症状体征:①耳镜检查:扶膜弥漫性充血、肿胀、向外膨出②耳部触诊:乳突部轻微压痛③听力检查:多传导性聋④血象:白细胞壇高,中性粒细胞增加治疗原则:控制感染、通畅引流、去除病闵全身治疗:氏早、足量应用抗生亲;局部治疗;病因治疗临床特点病程>6〜8周,病芟侵Tt骨腹、住质,常合并乳突炎致病甫变形杆甫、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金葡菌临床表现长期耳流脓、鼓膜松弛部穿孔、听力下降病理类型Tt相应治疗单纯型:聂多见,又称黏朕型,多致轻度传导性茹-局部用药为主骨疡型:又称坏死型、肉芽型,多致较重传导性聋一局部用药,必要时手术胆脂瘤型:晚期多为混合性聋、感音神经∙⅛3⅛→A早行乳突根治术∏0脂瘤墟念:由于妓濮、外耳道的复层堆状上皮经穿孔向中耳腔生长堆积成块,其外层由纤维组织包围,內合脱落坏死上皮、角化物和胆固醇结晶成因:袋状内陷学说,上皮移入学说。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知识点总结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54b726b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c8.png)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知识点总结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是一门专注于鼻、喉、喉咙、口腔、舌、颈部、脑下垂体、内耳和外耳的医学分支。
下面是该领域的知识点总结:
1. 鼻和童鞋:
a. 鼻黏膜炎:由病毒和细菌引起的病毒性和细菌性感染引起的炎症。
b. 鼻窦炎:由鼻窦下降引起的细菌感染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
c. 中鼻甲肥大:鼻腔中间部位的肥大,可导致鼻塞和呼吸困难。
d. 鼻咽癌:鼻咽腔或鼻咽壁中的肿瘤。
2. 喉和食管:
a. 喉炎:喉部感染引起的炎症。
b. 喉痉挛:在呼吸时发生,导致喉咙紧张和肌肉痉挛。
c. 喉癌:喉部的肿瘤。
d. 食管痉挛:由不协调的食管肌肉收缩引起的食管痉挛。
3. 喉咙和舌:
a. 喉炎:喉部感染引起的炎症。
b. 喉痉挛:在呼吸时发生,导致喉咙紧张和肌肉痉挛。
c. 喉癌:喉部的肿瘤。
d. 舌癌:舌头上的肿瘤。
4. 脑下垂体和颈部:
a. 颈动脉夹层:颈部动脉的分层,导致血液供应中断。
b. 头颈疼痛:头颈部的不适和疼痛。
c. 唾液腺炎:唾液腺感染引起的炎症。
d. 面肌间隙综合征:由颧骨神经的压力引起的面部疼痛和麻木感。
5. 内耳和外耳
a. 前庭神经炎:内耳结构感染引起的炎症。
b. 鬓角毛细血管畸形:肿胀的头发带走了耳朵周围的血液,造成听力损失。
c. 耳炎:外耳感染引起的炎症。
d. 耳聋:听力损失的疾病。
以上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的基本知识点,在该领域进行研究和探索之前,确保对上述案例和其他常见问题有足够的了解。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复习重点总结——临床医学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复习重点总结——临床医学](https://img.taocdn.com/s3/m/690534ce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c1.png)
耳鼻喉头颈外科重点【耳部解剖】四炎一聋:中耳炎、鼻炎及鼻窦炎、咽炎及扁桃体炎、喉炎、耳聋一、颞骨解剖颞骨位于颅骨两侧,镶嵌在顶骨、蝶骨、颧骨和枕骨之间,参与构成颅中窝和颅后窝的侧壁和底壁。
外耳道骨部、中耳、内耳和内耳道包含其中。
分为五部分:鳞部、鼓部、乳突部、岩部、茎突。
翼点蝶骨大翼、顶骨、额骨及颞鳞部结合处,深面有脑膜中动脉额支经过。
1、鳞部位于颞部前上部,分内外两面,外面有颞肌附着,并有颞中动脉沟①顶切迹:颞骨鳞部上缘后方与乳突部上缘相接处。
②颞线:颧突间向后延伸至顶切迹,形成一条略微隆起的弧线。
2、鼓部又称鼓骨,呈“U”型骨板,构成骨性外耳道的前壁,下壁及部分后壁鼓沟:鼓部内端小沟槽,鼓膜边缘的纤维软骨环嵌于沟内,形成鼓膜紧张部,上部切口称鼓切迹(Rivinus切迹),鼓膜直接附于颞骨鳞部,形成鼓膜松弛部。
3、乳突部位于颞骨的后下部,外观呈锥形,外面粗糙,为耳后肌、枕肌、胸锁乳突肌,头肌和头最长肌附着处。
①乳突孔:乳突部后缘中点处骨孔,乳突导血管通过此孔使耳后静脉或枕静脉与乙状窦相通②茎乳孔:是面神经出颞骨的孔道,婴儿时期乳突尚未发育,茎乳孔位置甚浅,施耳后切口时,不宜过于向下延伸,以免损伤面神经③外耳道上棘:又名Henle棘。
为骨性外耳道口后上方有一小棘状突起。
④外耳道上三角:又名筛区,在乳突外侧面,道上棘后方,外耳道后壁向上延伸与颞线相交所成的三角区域。
乳突手术时指示鼓窦位置的标志。
⑤乳突部内面有乙状沟,乙状窦位于其中,有些乙状窦变异前移,手术时要注意防止损伤。
⑥乳突气房:乳突内有含气空腔,称乳突气房,根据发育程度,分为四种:气化型、硬化型、板障型、混合型4、岩部形似三棱锥体,位于颅底,嵌于蝶骨和枕骨之间,内藏听觉和平衡器官。
①岩部:基底朝外,岩尖朝向前、内,略向上,与蝶骨大翼和枕骨基底共同围成破裂孔,因此距鼻咽部的咽隐窝约1 cm,岩尖前下方有颈动脉管内口。
②岩部前面:构成颅中窝后部,由内向外重要标志:三叉神经压迹(半月神经节);岩浅大神经沟,岩浅小神经沟;弓状隆起,上半规管位于其下方。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重点汇编资料-推荐下载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重点汇编资料-推荐下载](https://img.taocdn.com/s3/m/52fca251c1c708a1294a4424.png)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重点汇编资料(汇总)【鼻科学】1.危险三角区:面部静脉无瓣膜,血液可双向流动,故鼻部皮肤感染可造成致命的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临床上将鼻根部与上唇两口角连线的三角区域称为“危险三角区”。
鼻由:外鼻、鼻腔、鼻窦组成。
一般所指鼻腔系指固有鼻腔,后者经鼻内孔与鼻前庭交通。
鼻前庭前界为前鼻孔,后界为鼻内孔。
固有鼻腔前界为鼻内孔,后界为后鼻孔。
2.利特尔区(Littlearea):鼻中隔最前下部的黏膜下血管密集,分别由颈内动脉系统和颈外动脉系统的分支汇聚的血管从,称为利特尔区,是鼻出血的好发部位,又称“易出血区”。
鼻中隔前下部静脉丛,称克氏静脉丛,下鼻道外侧壁后部近鼻咽处静脉丛称鼻-鼻咽静脉丛。
前组鼻窦包括额窦、上颌窦和前组筛窦,其窦口在中鼻道,后组鼻窦包括后组筛窦和蝶窦,前者窦口在上鼻道,后者窦口在蝶筛隐窝。
3.窦口鼻道复合体(OMC):以筛漏斗为中心的一组解剖结构,包括中鼻甲、钩突、筛泡、半月裂、筛漏斗以及额窦、前组筛窦和上颌窦的自然开口。
鼻腔黏膜包括嗅区黏膜和呼吸区黏膜,嗅区黏膜为假复层无纤毛柱状上皮,呼吸区黏膜鼻腔前1/3自前向后的粘膜上皮是鳞状上皮、移行上皮和假复层柱状上皮,鼻腔后2/3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出生就存在的鼻窦是上颌窦和筛窦,2岁左右额窦发育,3~4岁蝶窦发育。
上颌窦有5个壁:前壁、后外壁、内壁、上壁、底壁正常情况下两侧下鼻甲充血状态呈交替性变化,约间隔2~7小时,称为生理性鼻甲周期。
4.鼻肺反射:是以鼻粘膜三叉神经末梢为传出支、广泛分布至支气管平滑肌的迷走神经为传出支,以三叉神经核及迷走神经核为其中枢核团,形成反射弧,是鼻腔局部刺激和病变引起支气管病变的原因之一。
反射弧为:鼻粘膜→三叉神经末梢→三叉神经核、迷走神经核→迷走神经→支气管平滑肌鼻腔主要有呼吸、保护、嗅觉、共鸣的生理功能。
急性鼻炎的主要病因是病毒感染,最常见是鼻病毒。
病理特征是早期血管痉挛、黏膜缺血、腺体分泌减少。
耳鼻喉头颈外科期末总结
![耳鼻喉头颈外科期末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634cd7d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a9.png)
耳鼻喉头颈外科期末总结耳鼻喉头颈外科(ENT)是一门涉及耳鼻喉头颈部的外科学科,主要涉及耳朵、鼻子、喉咙、口腔以及颈部等区域的疾病的诊疗。
本学期我在耳鼻喉头颈外科学科进行了系统学习和实践,通过课堂学习、临床实习和病例讨论等形式,我对耳鼻喉头颈外科的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下面是我对这学期学习的总结。
一、学习内容总结1. 耳部疾病:包括外耳道炎、鼓膜穿孔、听力损失以及中耳炎等。
学习了耳部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了解了常见的耳部疾病的发病机制和临床特征,学会了进行耳部检查和诊断,同时掌握了常用的治疗方法和手术技术。
2. 鼻部疾病:包括鼻窦炎、鼻咽癌、鼻中隔偏曲等。
学习了鼻部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了解了鼻部疾病的发病机制和临床特征,学会了进行鼻部检查和诊断,同时掌握了各种鼻部手术的技术和操作方法。
3. 喉部疾病:包括声带息肉、喉癌等。
学习了喉部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了解了喉部疾病的发病机制和临床特征,学会了进行喉部检查和诊断,掌握了不同喉部手术的技术和操作方法。
4. 口腔疾病:包括扁桃体炎、口腔癌等。
学习了口腔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了解了口腔疾病的发病机制和临床特征,学会了进行口腔检查和诊断,掌握了不同口腔手术的技术和操作方法。
5. 颈部疾病:包括颈部淋巴结肿大、颈部肿瘤等。
学习了颈部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了解了颈部疾病的发病机制和临床特征,学会了进行颈部检查和诊断,掌握了不同颈部手术的技术和操作方法。
二、学习方法总结1. 多渠道获取信息:除了课堂学习外,还要通过阅读教科书、参考书和期刊论文等途径,了解最新的研究进展和临床经验。
2. 主动参与临床实习:积极主动地参与临床实习,通过观察、辅助和实践,熟悉和掌握临床诊疗的方法和技巧。
3. 积累病例经验:学会记录和总结临床病例,包括病史、症状、体征、检查和治疗等信息,通过分析和研究病例,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和诊断能力。
4. 多参与病例讨论:参加病例讨论会、学术交流和科研项目的讨论,与同行、老师和专家进行交流和互动,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学术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耳,外耳,中耳耳:外耳道,:耳廓外耳乳突,,鼓窦中耳:鼓室,咽鼓管内壁( ,迷路壁:鼓膜壁(外壁鼓室六壁后壁( ,乳突壁颈动脉壁(前壁下壁颈静脉壁(鼓室盖(上壁,膜迷路骨迷路,内耳:前庭骨半规管,:耳蜗,骨迷路球椭圆囊,,膜半规管,膜迷路:膜蜗管冬春季节多见。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中耳粘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
儿童好发血行感染,外耳道-鼓膜途径感染途径:咽鼓管途径,耳溢液,,全身症状,耳鸣,眩晕, (症状:耳痛剧烈,穿孔听力减退穿孔多位于紧张部。
肿胀外膨,耳镜:鼓膜充血,查体:传导性听力损失。
听力检查:白细胞升高。
:血象苯酚甘油穿孔前: & ,休息支持疗法(:治疗:一般治疗早期足量抗生素控制感染,减充血剂喷鼻麻黄碱甘油或酒精滴耳:双氧水或硼酸洗脓,氧氟沙星滴耳。
无脓:穿孔后是中耳粘膜、骨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慢性( ~,,:分三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伴肉芽或息肉的胆脂瘤伴:症状.鼓室软组织影CT胆脂瘤:由于鼓膜、外耳道的复层鳞状上皮经穿孔向中耳腔生长堆积成团块,其外层由纤维组织包围,而非真性肿瘤。
构, 一种位于中耳内的囊性结内含脱落坏死上皮、角化物和胆固醇结晶。
:并发症颅内并发症:向上壁:硬脑膜外脓肿, 耳源性脑膜炎, 耳源性脑脓肿, 耳源性脑积水向后壁:乙状窦血栓静脉炎岩部炎迷路炎,周围性面瘫Bezold 脓肿(颈,颅外并发症:耳后骨膜下脓肿,耳源性梅尼埃病:以膜迷路积水为基本病理改变, 以发作性眩晕、耳鸣、耳聋和耳胀满感为临床特征的特发性内耳疾病。
近年又分为耳蜗性(cochlear…与前庭性(vestibular …梅尼埃病。
典型症状:发作性眩晕,波耳满胀感,,耳鸣动性、渐进性听力下降甘油试验阳性前庭功能检查眼震,:检查茶等。
烟酒及浓低盐饮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一般疗法:解除患者恐惧心理,镇静,药物治疗:镇静,抗眩晕,镇吐,脱水,血管扩张,解痉,糖皮质激素,维生素及调节植物神经,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传导性聋、感音神经性聋、混合性聋:耳聋病变部位发生在外耳、中耳和内耳传音装置的为传导性耳聋。
:传导性耳聋感音神经性聋:感觉性聋和神经性聋的统称,发生在内耳耳蜗螺旋器的为感觉性聋, 发生在螺旋神经节至脑干耳蜗核的为神经性聋。
(先天性, 老年性, 传染病源性, 全身系统性疾病引起, 耳毒性, 创伤性, 特发性, 自身免疫性特发性突聋治疗方案:休息与规律生活,低钠饮食;改善微循环与抗凝,能量合剂, 维生素微量元素,减轻水肿及利尿,解痉等。
,高压氧鼻:外鼻,鼻腔(鼻前庭&,鼻窦(前组:上颌窦,前组筛窦,额窦-引流中鼻道后组:后组筛窦-上鼻道,蝶窦-。
蝶筛隐窝筛漏斗、以及额窦、前组筛窦和上颌窦的自然开口, 如发生解剖变异和病理改变,将直接导致鼻窦炎影响鼻窦的通气引流。
利特尔动脉区:litter area由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系统的分支在鼻中隔最前下部粘膜内血管汇集成丛,称为利特尔区, 此处粘膜常发生上皮化生, 并呈现小血管扩张和表皮脱落, 因此最易出血, 大多数鼻出血皆隔易出血区, 故称鼻中源于此鼻中隔后部鼻咽静脉丛,(:利特尔区,克氏鼻-易出血区起张口受限。
引, , 上颌窦肿瘤破坏此壁时, 可侵犯翼内肌上颌窦后外壁:与翼腭窝及颞下窝毗邻。
增生为主充血为主,肥厚性鼻炎(慢性鼻炎:单纯性鼻炎(反应差对血管收缩剂麻黄素反应敏感,:慢性单纯性鼻炎和慢性肥厚性鼻炎鉴别不易擤出,黏液性或黏脓性 1 不多,鼻涕:略多,黏液性可有 1 嗅觉:减退不明显有 1 闭塞性鼻音:无常有1 :可有头痛,头昏常有 1 :可有咽干,咽痛可有无 1 耳鸣,耳闭塞感:下鼻甲形态:黏膜肿胀,暗红,表面光滑 1 黏膜肥厚,暗红色,表面不平下鼻甲弹性:柔软,有弹性 1 硬实,无弹性反应小明显1对麻黄碱反应:手术1非手术治疗:嗅觉障碍头痛三症状(脓涕急性鼻窦炎:鼻塞,,, CT ?局部压痛和扣痛,脓性鼻涕,中鼻道变窄,鼻甲肿胀:查体.各窦引起的疼痛特点急性上颌窦炎:晨起轻,午后重。
眶上额部痛,可伴同侧上列牙痛或颌面部痛急性额窦炎:前额部周期性,晨起感头痛逐渐加重,午后减轻,晚间消失急性蝶窦炎:颅底或眼球深部钝痛,放射至头顶、耳后,枕部痛。
午后重早晨轻,内眦、鼻根部痛一般较轻, 急性筛窦炎:糖皮,抗菌消炎(抗生素,,负压置换,穿刺冲洗鼻腔盥洗:治疗原则通畅引流(粘液促排剂:鼻腔及鼻窦恶性肿瘤:壁症状上颌窦癌:6失明:眼眶肿胀、移位、眼球突起、复视上溃破:牙痛、牙齿松动、脱齿、硬腭隆起下溢血、失嗅:鼻塞、内颊部隆起外:张口受限、疼痛、头面疼痛后:皮肤牙龈破坏化疗的综合治疗+ + :手术放疗治疗.为高度充血水肿的炎性组织:慢性炎症性疾病, 鼻息肉蛙鼻:巨大或复发双侧鼻息肉可致鼻背变宽,形似蛙腹, 称为“蛙鼻”。
鼻腔内可见到稀薄浆液性或黏稠、脓性分泌物手术, 治疗:糖皮质激素:鼻出血鼻中隔偏曲:是指鼻中隔偏向一侧或两侧、或局部有突起、引发鼻腔功能障碍, 如鼻塞、鼻出血和头痛等。
.病因:炎症、肿瘤、外伤、畸形、异物。
高BP ,心脏病,尿毒症,中毒,营养不良,代偿月经,遗传毛细血管扩张症等”, 缓治其本遵循”急治其标急症治疗: .塞扎, , , 填切, 压, 烧心理准备和对病人的必要安抚一般处理:观察体位、简单询问病史生命体征的观察及处理给予适当的镇静剂与止血剂止血器械的准备小时。
填塞小于72对因治疗:卧床补液,,止血药,应用抗生素喉咽口咽(会厌软骨上缘咽:鼻咽(软腭游离缘平面咽扁桃体腺样体( , 咽鼓管咽口咽鼓管圆枕, 咽隐窝, 鼻咽:腺样体:位于鼻咽顶后壁的淋巴组织, 肥大可影响呼吸引起耳鼻塞听感和听力减退. 腺样体面容:腺样体肥大时,患者长期张口呼吸,影像面骨发育,上颌骨变长,腭骨高拱, 牙列不奇, 上切牙突出, 唇厚, 缺乏表情,。
”“腺样体面容出现所谓鼻咽癌好发部位:咽隐窝口咽:咽峡:由上方的悬雍垂和软腭游离缘、下方舌背和两侧腭舌弓和腭咽弓所围成的环形狭窄部分。
滤泡及舌扁桃体构成。
,腭扁桃体,咽侧索咽后壁淋巴,,:咽淋巴内环主要由咽扁桃体咽鼓管扁桃体喉入口两侧两个较深的隐窝。
::喉咽梨状窝喉咽后壁.环后隙急性扁桃体炎:腭扁桃体非特异性炎症。
分为急性卡他性扁桃体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滤泡性,隐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窝性主要致病菌休息、多饮水、半流食、大便通畅。
:全身治疗解热镇痛药、物理降温。
天。
7~10 首选青霉素、头孢类抗菌必要时可加用。
激素清热、解毒。
9中药理疗含片,:局部治疗硼酸漱口,扁桃体周脓肿:扁桃体周围间隙内的化脓性炎症。
早期发生蜂窝织炎(扁桃体周围炎,继之形成脓肿。
好发于青壮年。
脓栓( 、隐窝型、纤维型(肥大(挛缩增生型慢性扁桃体炎:扁桃体切除术的手术适应症急性扁桃体炎反复急性发作或有并发扁桃体周脓肿史妨碍吞咽、呼吸及发声功能扁桃体过度肥大,慢性扁桃体炎已成为引起其他脏器病变的病灶慢性扁桃体炎与邻近器官的病变有关联经保守治疗无效时,白喉带菌者:扁桃体切除术的手术禁忌症对恶性肿瘤则应慎重, 可连同扁桃体一并切除;各种扁桃体良性肿瘤周2~3(急性扁桃体发作时。
消退后造血系统疾病及有凝血障碍者.病情尚未稳定时,患者有严重全身系统疾病脊髓灰质炎及流感等(传染病流行期妊娠期,,月经前期妇女月经期免疫缺陷家族史。
白细胞数特别低者。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指睡眠时上气道塌陷阻塞引起的呼吸暂停和低通气, 通常伴有打鼾、睡眠结构紊乱、频繁发生血氧饱和度下降、白天嗜睡、注意力不集中等, 并可导致高血型糖尿病等多器官多系统损害。
压、冠心病、2的金标准。
是诊断OSAHS 多导睡眠监测(PSG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 :指平均每小时睡眠中呼吸暂停和低通气的次数OSAHS 病情程度:5≤轻度小时AHI <15次/中度小时15≤AHI <30次/重度次/小时AHI ≥30治疗:非手术治疗:减肥、戒酒、锻炼、侧卧位睡眠;持续正压通气;口腔矫治器手术:悬雍垂咽腭成形应用最为广泛。
UPPP 术颈部肿瘤之首。
好发于鼻咽后侧壁的咽隐窝。
, :我国高发肿瘤之一鼻咽癌化疗为辅。
以低分化鳞癌为主。
对放射治疗敏感。
放疗为主,:临床表现鼻塞由单侧变为双侧。
回吸性涕中带血,鼻部症状:耳部症状:早期压迫或阻塞咽鼓管咽口,引起耳鸣耳闭听力下降鼓室积液颈部淋巴结肿大:转移早,始为继而双侧,单侧脑神经症状:破坏颅底骨或通过破裂孔侵入颅内引起V 、VI 对脑神经损害,继而累及II 、III 、IV对脑神经而出现头痛,面部麻木,眼球外展受限,上睑下垂等脑神经受累症状;直接侵犯咽旁间隙或因转移淋对脑神经受损而出现软腭瘫痪、呛咳、声嘶、伸舌偏斜等症状。
XII 、X 、IX 巴结压迫引起.骨、肺、肝:远处转移可疑者反复活检活检(病史(临床表现; CT ;诊断:化疗为辅。
放疗为主,治疗原则:放疗后复发放疗后有残存;:对放疗不敏感者;手术适应症声门下区,会厌室带喉室( ,声门区喉:以声带为界,将喉腔分为声门上区环状软骨,会厌软骨,甲状软骨三个非成对软骨:楔状软骨,,小角软骨杓状软骨三个成对软骨:环杓后肌:使声门张开杓横、斜肌,:环杓侧肌使声门关闭甲杓肌环甲肌,使声带紧张和松弛:甲状会厌肌杓会厌肌,使会厌活动:主感觉神经:主运动神经;内支外支喉神经:喉上神经::右侧绕过锁骨下动脉。
,:左侧绕过主动脉弓喉返神经故临床受累机会多。
,左侧较右侧路径长: 小儿急性喉炎;双侧声带外展受限,常有严重呼吸困难单侧受损短期声音嘶哑:小儿喉解剖特点炎症时易发生肿胀。
粘膜与粘膜下组织较疏松, ,喉软骨柔软喉粘膜下淋巴组织及腺体组织丰富,炎症易发生粘膜下肿胀而至喉腔变窄。
声门区窄小,发病时易至声门阻塞下呼吸道及喉部的分泌物不易咳出。
,小儿咳嗽反射较弱.小儿对感染的抵抗力及免疫力不如成人, 故炎症反应较重、小儿神经系统不稳定容易受激惹而发生喉痉挛、喉腔更加变小,,有促使充血加剧喉痉挛除可以引起喉梗阻外易引起呼吸困难甚至死亡。
嘶:声典型症状犬吠样咳嗽空空样(吸气性喉喘鸣吸气性呼吸困难可夜间骤然发病发热、烦躁不安、无力全身症状:腮腺炎。
,日咳,猩红热,麻疹,水痘,百,鉴别诊断:气管支气管异物,小儿喉痉挛,先天性喉部疾病喉白喉气管切开,消肿,镇静治疗:抗炎,早期足量有效抗生素控制感染,较大剂量糖皮消肿,;给氧解痉化痰保持呼吸道的通畅;监护支持疗法;休息;气管切开。
喉癌:声门上型(淋巴转移早)、声门型(发病多,转移少)、声门下型(发病少)喉癌声门上型:早期有咽异感征,牵涉性耳痛,可咯血,多淋巴结肿大就诊。
声门型:早期声嘶,较早呼吸困难,少转移不做颈清扫。
声门下型:刺激性干咳,声嘶,咯血,呼困。
治疗原则: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不主张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