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申论》作答必须具备五种思维方式
申论答题技巧-华图

申论答题技巧国家申论真题技巧一:按部就班顺序作答在申论作答中,有很多考生都习惯简单读过材料之后,看一看题目,如果觉得这个题目的问法比较蹊跷,答案不那么明显,就跳过去,先做其他的题。
其实,申论考试是不同于行测考试的,行测的题不会的就是不会,申论则是需要围绕给定材料作答的,所以不管回答哪一道题目,都要回归到材料之中,仔细阅读。
一般而言,从题目的分值设置上,我们也能看出,题目一般都是先易后难的,所以最好还是按部就班,按顺序作答,不要心猿意马,否则,如果当你发现下一道题目比上一道题目还难,再回头去做上一题,就会非常浪费时间,是不可取的。
技巧二:下马看花提高速度“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这是广大考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非常容易犯的错误。
材料一拿上来,无论多长,都要从头读到尾。
国考申论材料字数一般都在7000字以上,比其它省市的考试字数都要多。
这么长的申论材料,如果我们一上来就从头读到尾,往往是走马观花,什么也记不住的,如果再读一遍,又非常浪费时间。
而且,北京申论考试的题目非常具有针对性,都是具体针对某几则材料出的题。
所以建议广大考生试卷拿到手,先下马看花,翻一翻题目,看看每则题目是针对哪几则材料设置的,然后直接去指定的材料里划取要点。
这样才是具有针对性的阅读,可以提高阅读和答题的速度。
技巧三:慧眼识珠采好要点采分点是申论获得高分的关键所在,抓好采分点才能使作答全面,条理清晰,如此分数自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有的考生考卷上洋洋洒洒铺了很多文字,却不能够很准确地抓住重点所在,忙到最后,即使写得再多也是一样徒劳无功。
申论,除了文章写作,基本上都是按照采分点组织答案的,所以考生在下笔之前,要先自己估算一下,答案有几个采分点,一般而言,10分的题目采分点在5个左右,15分以上的题目采分点一般在5~10个左右,但也不排除个别题目有10个以上采分点。
大多数考生申论分数不高,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前面几道题回答不够全面,采分点不全或者基本没有采分点。
申论c类答题技巧

申论c类答题技巧
申论C类答题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阅读理解能力:申论C类考试通常会提供大量的材料,考生需要准确理解材料的主旨和要点,以及材料所反映的社会问题或现象。
2. 归纳概括能力:申论C类考试中,考生需要能够对材料进行归纳概括,提炼出主要观点和核心内容,并能够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
3. 逻辑思维能力:申论C类考试中,考生需要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组织答案。
4. 语言表达能力:申论C类考试中,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非常重要,需要用规范、准确、简洁的语言表达观点,并且没有语病和错别字。
5. 素材积累能力:申论C类考试中,考生需要具备丰富的素材积累,能够对各种社会问题进行深入了解和分析,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思维能力。
针对以上要求,申论C类答题技巧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 仔细阅读材料,理解材料的中心思想和要点,把握住文章的整体结构和思路。
2. 对于提出的问题,要在材料中寻找相关信息,并进行归纳概括,提炼出答案要点。
3. 在组织答案时,要注意逻辑顺序,按照一定的逻辑框架进行组织,使答案更加清晰、有条理。
4. 在表达观点时,要尽可能地使用规范、准确、简洁的语言,避免出现语病和错别字。
5. 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多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积累相关的素材和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思维能力。
以上是申论C类答题技巧的一些建议,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答题技巧

概括主要问题的基本范式
❖首先点出问题的实质是什么,然后指出问题 主要有哪些表现,第三简单指出问题涉及的 原因及相关的群体,最后,指出该问题的重 要性。
❖阅读材料时,先看问题,脑袋里要装着问题, 带着问题去阅读材料!
3.正确概括主要问题或内容
如何归纳问题、观点、原因
❖ -抓住全局。要看“森林”,不能只看“树木” ❖-抓住本质。要看 “本质”,不能被现象迷惑 ❖ -抓住重点。要看核心,而不是泛化 ❖ -语言简明扼要,第一句话很重要。如“该材料主
要反映了……的问题。
对应“阅读理解能力”的可能题型
❖ -概括题。“请你用300字简要陈述材料所描述的 事实(内容、问题)”
❖ -判断题。“根据材料(或某段文字),你认为是 否应该……?并说明理由。”
❖ -选择题。“下列观点,你认为哪些与材料相符( 或不符)。”
提出问题能力
——归纳和概括问题(尤其是主要、本质问 题)、内容的能力
“下列观点,你认为哪些与材料相符(或不符 )。 A. B. C. D
综合分析能力
——通过材料,从全局分析问题及其原因的 能力
❖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问题涉及哪些利益群体? ❖问题的因果逻辑关系是什么?
综合分析能力要素
分析角度要准确 材料要素要清楚 逻辑顺序要合理 行文主旨要突出 结构详略要得当
对应“综合分析能力”的可能题型
流行语。 ❖ -非专业性。尽可能体现“专业公平”。 ❖ -公共性。从政府自身工作出发,“非公不谈”。 ❖ -中观可操作性。避免抽象宏观,或具体琐碎。
(二)申论的考核要素
♦阅读理解能力 ♦提出问题能力
♦解决问题能力
♦综合分析能力 ♦文字表达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
——看懂材料、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 材料主要包含哪几方面的内容? 材料的主要角度和倾向性观点是什么?
申论答题技巧方法总结

申论答题技巧方法总结
申论答题的技巧和方法总结如下:
1. 仔细审题:首先要仔细阅读题目,理解并把握题目的要求和限制,确定自己要写的内容和思路。
2. 构思大纲:在开始写作前,先构思好文章的大纲,确定主题和论点,并按照逻辑顺序进行安排。
3. 找准论据:在写作过程中,要根据自己的观点和大纲来寻找具体的论据和例子,以支持自己的观点,并加强说服力。
4. 突出亮点:在文章中可以加入一些权威性的数据和引用名言,以增加文章的亮点,提高文章的质量。
5. 控制篇幅:由于申论时间有限,所以要合理控制篇幅,避免写得过于冗长,要言之有物,突出重点。
6. 注意语言表达: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连贯性,还要注意使用恰当的词汇和语法,以提高文章的可读性。
7. 多练习:申论答题是一个技巧性很强的任务,所以多练习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模拟考试、背诵范文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8. 自信心管理:在考试中要保持自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不要因为一道题目或者一次失误而丧失信心,要保持积极乐观的
心态。
总之,申论答题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写作技巧,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提高,才能在申论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申论作文核心五要素

申论作文核心五要素
申论作文核心五要素即立意、论证、论据、结构和语言表达。
这五个要素是构成一篇优秀申论作文的基本要求,下面将分别进行阐述。
首先是立意,也就是文章的主题或观点。
写作时需要明确自己的立场,清楚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立意要准确、鲜明,能够吸引读者的眼球,同时也需要与题目紧密结合。
其次是论证,即通过论述、分析、解释等方式来论证立意。
论证过程需要有逻辑性,能够让读者接受和理解。
论证时可以运用举例、比较、引用权威性的数据等方法,使得文章更具说服力。
第三个要素是论据,也就是支撑立意和论证的事实、数据、案例等。
论据要有可信度和权威性,能够让读者相信自己的观点。
论据的选择要与立意和题目密切相关,能够有效地支持自己的论点。
第四个要素是结构,也就是文章的组织架构。
一个好的结构能够使文章更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可以采用总起-分论述-总
结的结构,或者是问题-分析-解决办法的结构,根据自己的立
意和论证选择适合的结构形式。
最后是语言表达,也就是用词准确、句子通顺、文采斐然。
要注意语言的简练性和准确性,避免使用俗语或口语化词汇。
同时要注意段落的衔接和过渡,使得整篇文章连贯流畅。
综上所述,申论作文的核心五要素是立意、论证、论据、结构和语言表达。
这些要素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构筑出一篇优秀的申论作文。
在写作过程中,需要合理运用这些要素,使得自己的观点和论证更加清晰、有力,从而提高作文的质量。
申论作文常用逻辑

申论作文常用逻辑在申论作文中,逻辑思维的运用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逻辑思维方式,以帮助你有效地展开论述。
1. 议论题议论题主要是对一个观点或问题进行辩论,一般包含三个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
论点是你要表达的观点,论据则是支持论点的依据,论证则是对论据进行解释和分析,以强调论点的正确性。
2. 因果关系因果关系指的是由某种原因引发某种结果。
在论述中,我们可以分析问题的起因,然后说明导致的结果。
这种逻辑思维方式可以帮助读者清楚地理解问题的根源和影响。
3. 对比分析对比分析是一种常用的逻辑思维方式,可以将两个或多个事物进行比较,以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之处。
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并得出结论。
4. 分类思维分类思维是一种将事物、观点或问题整理为不同类别的逻辑思维方式。
通过对问题进行分类,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整体。
这种思维方式有助于将复杂的问题简化为易于理解的部分。
5. 比喻和类比比喻和类比是通过将一个事物和另一个事物进行比较,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观点或问题。
这种逻辑思维方式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以增强论述的可读性和说服力。
6. 排序和时间顺序排序和时间顺序是一种逻辑思维方式,用于按照事物发展的时间顺序或特定的排序规则来组织和表达观点。
通过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信息,可以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跟随你的论述。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逻辑思维方式,在申论作文中,灵活运用这些方法可以更好地展开论述,增强逻辑性和说服力。
记住,在文中不能有和题目重复的文字,切记不要把题目作为段落开头或结尾的文字。
希望这些方法能帮助到你,取得好的写作成绩!。
申论万能思维+2018申论解题技巧+70分以上申论思维

申论万能思维体系政府---国家企事业----市场构成老百姓/群众---社会媒体专家经济/物质利益----钱政治利益---权利/权力(地位)主利益: 五大需求文化利益---精神需求生态利益---如纯净的水,清新的空气体理念----如:中国梦信仰信念理想方面思想意识-----食品安全意识交通安全意识常识知识业务素质工作能力思想道德素质素质(行为) 心理素质身体素质PS.五大机制:1.民主决策机制2.预防、应急机制3.组织、协调、执行机制4.监督、落实机制5.总结反馈机制非正式——风俗、习惯规则:静态的规定制度正式机制:动态的,制度系统化的应用体制(政策)●几个常见表达:权责不分,机制不顺,多头管理;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社分开,政事分开。
技术手段、技术路径人—干部、队伍、人才、编制硬技术财Name:经费、资金、投入获取方式:财政、贷款、民间资本实技术物机构:如成立XX管理委员会设备务设施:如基础设施、配套设施软技术——管理、监督手段、方法维环境---- 环社会环境/氛围度自然地理环境微观的过程视角——事前、事中、事后时间维度过去、历史、传统宏观的历史视角现在、现状、现代未来、将来物理空间:本地~外地;本国~外国;民族~世界空间维度内因——“本”,起决定性作用思维空间外因——“标”利:经验、意义、积极、正面、成绩价值维度弊:教训、危害、消极、负面、问题2018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解题技巧先通读所有材料,重点字句勾画出来。
其中往往涵盖了材料反映的问题及各方的反应和解决的措施。
所谓“申论解题在题中”,全面耙梳材料是很重要的。
全面耙梳就是你要把材料每一段的核心词句都勾出来。
然后初步浓缩。
几句话的,压到一句话;一句话的,压到一个词或词组。
然后竖列排好并编号。
这样做好处有两个,一是你一眼看去就能对材料有个整体把握,多看两眼之后,整个材料就在你脑子里了,做题的时候就不用在卷子上翻来覆去的找寻,又耽搁时间又容易迷糊,效率效果双低;二是你立马对材料中反映的问题和材料中给出的对策就有一个直观的大体上的条理性把握,问题有六个,对策十条……诸如此类。
公务员申论答题五大维度

公务员申论答题五大维度在公务员考试申论科目,要求我们站在政府的立场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政府解决问题一般是从五个维度去思考的。
下面店铺为大家带来公务员申论答题五大维度,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维度一,法律法规。
很多事情出了问题,都是因为法律不健全,比如酒驾。
考生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不能所有的对策都写健全法律法规,如果说这方面根本就没有专门的法律呢,健全什么,所以要想准确的提出对策,需要先判断此刻所处的情况。
如果该领域没有相关法律法规,如网络管理,那我们就要建立和制定,如果说该领域有法律法规,但是已经不适应目前的形势,如酒驾,那我们就要健全和完善,如果说该领域有法律法规,也很完善,但是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束之高阁,那我们就应该加大执法力度,使之落到实处。
总之,要认真判断目前的情况,准确使用动词,具有针对性。
维度二,制度体制机制。
在现实中,出现问题的时候,经常有很多人会说“这是体制问题”,但是,大家需要注意的是,制度它是相对稳定的东西,我们不能动不动就想变革制度,比如社会主义制度,如果有人想要改变这个制度,那就是革命,那是立场问题。
而体制,我们经常听到“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也就是说,体制是可以有变化的,但一般是进行改革,而且,进行体制改革这样的语言,由考生在申论试卷上提出来是没有作用的,它必须由权威领导在大会上提出,这样才具有操作性。
至于机制,它是相对动态的,可以建立,比如今年俩常听到的应急机制、预防机制、召回机制等等,我们可以进行广泛的思考。
总之,制度体制机制属于比较高端的东西,考试的时候尽量少提。
维度三,执行监管。
执行的时候有不同的情况,正常情况我们应该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如果涉及到多个部分而互相推诿,就应该明晰各自职权范围,如果此项工作确实需要多个部门才能完成,那就应该部门联动通力合作。
对于监管,最重要的就是监督,关于监督,有很多不同的分类,我们一般分为内部监督、外部监督以及专门监督。
内部监督即党内监督、上下级之间的监督。
公考申论题型作答要点

公考申论题型作答要点申论各种题型的作答都有其“门路”,特别是一些名师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独门暗器”,非常实用,大家要认真学习。
下面作者给大家带来关于公考申论题型作答要点,期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公考申论题型作答要点(一)归纳概括题(1)概括全部内容题型。
包括两类:一类是全部材料的内容,一类是概括一则或者数则材料的全部内容。
考生要遵守材料内在逻辑,依照“情形-问题-原因-计策-意义”逻辑顺序,详略得当地安排各部分。
(2)概括部分内容。
主要表现就是概括问题、原因等等。
对于概括部分内容的试题,考生要注意在概括题干的主要要求时,要注意言简意赅,直入主题,不要乱添铺垫,要视字数而定。
这种题型的答案内容,主要主要是并列的,因此,考生要全面概括出来,不要落掉任何一点。
(二)综合分析题考生在作答综合分析题的进程中,要时刻保持周密的逻辑思维,把材料所反应的要点公道地组织起来,一步一步地论述清楚。
(1)启示型分析题。
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条理清楚地将材料中问题和现象包蕴的体会和教训逐条论述出来。
(2)说明型分析题。
第一要直接点明材料的本质含义,引领全篇;然后运用理论论述本质含义,并结合材料具体事例进一步深入论述;最后作出权威的结论,重申本质含义,突出重点。
(3)评论型分析题。
针对某一个观点评论,考生要直接表明观点,破题表态;然后结合材料,从观点或现象的原因、影响等方面论证自己的观点。
对几种不同观点的评论,考生第一要分别概括评论对象,作为评论观点正误的根据;然后,给出自己的观点和结论,并进行说明和论述。
(4)判定型分析题。
先对题目给定的备选项与给定材料的原文进行比较,找出差异,看是否和符合材料的主旨,然后概述理由,对毛病的选项要论述毛病的理由,并提出简洁的修改计策。
(三)提出计策题发觉问题、界定问题都要从材料中分析得出。
申论材料主要有三种材料构成,案例型、数据型和观点型。
材料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案例型和观点型材料中,考生要善于从具体事例中发觉问题,从观点型材料中概括问题。
行测的思维+申论的规矩

行测的思维+申论的规矩
行测的思维和申论的规矩是参加公务员考试时需要掌握的两个重要方面。
行测的思维主要包括:
1. 逻辑思维:行测中常涉及到推理、判断、分析等问题,需要考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解答题目时,要注意清晰、严谨地分析问题,从中找出问题的关键点,进行合理的推理和判断。
2. 数字思维:行测中常涉及到数学、统计等内容,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数字思维能力。
在解答题目时,要善于运用数字和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和效率。
3. 空间思维:行测中有些题目需要考生具备较强的空间思维能力,要求能够准确地理解和处理空间关系。
在解答题目时,要善于通过图表、图形等方式进行空间分析和推理。
申论的规矩主要包括:
1. 明确论点:申论题目往往需要考生提出一个明确的论点,要求考生在回答问题时明确表达自己的立场和观点。
2. 建立逻辑结构:申论题目要求考生能够建立清晰的逻辑结构,展开合理的论述。
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理清各个观点或论据之间的关系,合理组织材料和论证,使文章具备逻辑性和连贯
性。
3. 举例论证:申论中常常需要通过举例来支持和证明自己的观点。
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选择恰当的、真实可信的例子,进行详细的论证和解释,使文章更加具体和有说服力。
总之,行测的思维和申论的规矩是参加公务员考试不可或缺的两个要素。
只有在行测中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才能准确解答题目;只有在申论中遵循合适的写作规范,才能写出有逻辑性和说服力的文章。
因此,考生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培养这两个方面的能力,从而提高考试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力。
公务员申论对策题作答技巧

公务员申论计策题作答技能近年来,通过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供考生们挑选的申论复习资料越来越多,许多年前无申论资料可用的窘境得以突破。
下面作者给大家带来关于省考申论考试计策题作答技能,期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公务员申论计策题作答技能一、思维方法——辩证思维1、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2、特别性分析3、多向求异分析4、因果关系分析(1)分析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2)分析产生的原因(3)分析异因同果、同音异果和互为因果二、提出计策的应试方法(一)提出计策的思路——因果分析这是解决问题的最重要也是最直接的手段。
例:某印刷厂为提高经济效益引进的新技术设备,产生严重早已污染,由此引发与邻近居民的纠纷,诉诸司法程序。
(2000年中央)(二)分析方法1、利益分析法(1)肯定利益的主体及其性质(2)分清利益的层次和地位(3)根据分析出的原因,提出相应公道、可行、有效的计策例:将利益分析法结合因果分析法来对污染反弹现象做分析。
2、供需分析法适用于分析市场经济中存在供需的问题,如就业问题、交通梗塞问题、储蓄与投资问题、价格问题、能源问题等多种社会现象。
例:将供需分析法结合因果分析法来对交通拥堵问题作分析。
3、内外因分析法例:将内外因分析法结合因果分析法来对网络游戏成瘾现象作分析。
(三)提出计策的写作步骤1、写作步骤(1)分析原因,标本兼治(2)对症下药,具体成文①人——奖惩措施,职能部门决策、实行、监管问题,思想认识方面的问题,人才问题,领导人问题,人的能力问题,做事方法问题,宣传、教育问题等②政策、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补充制定,内容正确、完备,可实行,进行和加大宣传、教育等③经济利益——发展生产、提高效益的问题,改进、完善获得经济利益的方式、方法,保证安全,人的问题等④科学技术——加快、提高科技研发,科学与实际情形结合,提高从业人员的素养等⑤宣传、教育——通过媒体和各职能部门扩大宣传、落实2、表述方法(1)根据解决问题的时间期限:长期、中期、短时间(2)根据解决问题的目标:最优目标、中意目标(3)分清计策实行的轻重缓急三、计策的有效性分析通过分析计策指向的目标、方法、职能机构、计策是否合情、公道、合法来验证1、计策有效性的分析方法(1)目标具有针对性:备选计策必须是针对问题的产生的原因,提出的解决方案。
申论五大题型的特点及作答方式

申论(shēn lùn)五大题型的特点及作答方式历年(lìnián)申论考试题型基本不变,大体为五类常考题型,即归纳概括类题型、综合分析类题型、对策类试题和公文写作、行政论文写作。
这五大题型有其各自的特点与作答方式:归纳概括(gàikuò)类试题是最基础的题型,它主要是考查你对材料信息的提取能力和语言归纳(guīnà)能力。
作答这一类试题,要注意题目的要求是总结主要内容还是部分内容(如原因、现象、影响等),是根据所有材料来总结还是某数则材料来总结,等等。
此外,该类试题的作答要点需囊括全面,并高度概括,言简意赅。
分析(fēnxī)类试题相对较为复杂,有启示型分析题、观点型分析题、判断性分析题等多种细分类型,要能够清楚地对题目定性。
综合分析题的作答,要求有严密的思维逻辑,论述透彻。
一般来讲,很多分析类型的题目都可以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来作答。
当然具体还是要看题目的提问方式与要求等,如启示类分析题的作答一般就需要在总结经验或教训的基础上得到启发。
对策类试题重点考查处理相关社会问题的能力,如:如何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如何发展文化产业;为环境治理工作提出建议……解答此类型题目,意识要符合答题的针对性要求,即所提对策应是实实在在解决此问题;二是要切实可行,不是喊“假、大、空”的口号。
且一般来说,答题所提对策多是直接来源于材料或是隐含于材料中,比如要通过问题的原因来推导措施。
总之,紧扣题目和给定材料,并落到实处。
公文(gōngwén)写作是实际行政工作中常面临的事务,实用性强,因而在近年的申论考试中也愈来愈受到关注,国考以及多数省份的考试中都有涉及。
总的来讲,公文写作一般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公文的写作格式,二是公文写作的正文内容。
格式部分,现在的考试中越来越弱化,最需要(xūyào)关注的还是正文部分,其内容应当满足题中各项要求,达到该公文的实际效果,比如倡议书要起到倡导、提议某特定对象去做某事的目的。
申论公文写作中的辩证思维和批判思维

申论公文写作中的辩证思维和批判思维公文写作作为一种特殊的写作形式,需要具备辩证思维和批判思维的能力。
辩证思维强调全面、客观地看待问题,而批判思维则注重深入分析、评价问题。
本文将探讨申论公文写作中辩证思维和批判思维的应用。
一、辩证思维在公文写作中的运用辩证思维是分析问题的一种方法,它要求我们看待问题时不仅要看到事物的一面,还要看到其另一面,具有辩证的眼光。
在申论公文写作中,辩证思维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全面客观:在表达观点时,要尽可能客观全面地陈述问题,避免片面性。
例如,在论述一个政策时,既要阐明其优点,也要指出其不足之处,以实现辩证的分析。
2.多维思考:辩证思维要求我们站在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
在写公文时,我们应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因素,并给予合理的权衡和调整。
这样可以避免主观意见的偏颇,使公文具备更好的立论基础。
3.因果关系:辩证思维在申论公文写作中能够帮助我们揭示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清楚问题的根源和影响。
通过深入分析问题的因果链条,我们可以更好地进行论证和阐述,使公文更有说服力。
二、批判思维在公文写作中的应用批判思维是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评价和判断的过程。
在申论公文写作中,批判思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应用:1.逻辑思辨:批判思维要求我们能够辨析逻辑关系,识别问题中的逻辑漏洞。
在写作中,我们应当善于发现和纠正论证中的逻辑错误,使公文的逻辑结构更加严密合理。
2.客观评价:批判思维要求我们对问题持有客观公正的态度,不带个人偏见进行评论和评价。
在公文写作中,我们应站在客观的立场,对问题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估。
3.提出问题:批判思维要求我们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
在公文中,我们可以通过提出问题来引发读者的思考,从而提高公文的互动性和阅读价值。
三、辩证思维和批判思维在公文写作中的综合运用辩证思维和批判思维在申论公文写作中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辩证思维能够使公文具备整体性和客观性,而批判思维则能加强公文的逻辑性和评价能力。
关于公务员考试申论答题技巧及方法

关于公务员考试申论答题技巧及方法只有让学生懂得了诗歌鉴赏的门道,才能使学生建立一种赏析的思路,进而在不断的赏析中培养起一种属于自己的赏析风格。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公务员考试申论答题技巧及方法【三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一】公务员考试申论答题技巧及方法(1)归纳概括题归纳概括题是申论考试的一大基础题型,在近几年的四川省公务员考试中,归纳概括题都作为第一道题出现。
一般来讲,根据给定材料不同,要求概括的问题主要有两种。
一是材料概述内容,指的是概括材料反映的问题包括几个方面、几个层次;二是概述观点,指的是概括材料反映的内容包含几方面意见、争议。
(2)提出对策题提出对策题考查考生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来说,提出对策型题在申论考试中作为第二道答题出现,字数在500字左右,所占分数在30分左右。
提出对策题可以分为两大题型:一是需要概括问题的对策题,二是直接提出方案的对策题。
(3)综合分析题综合分析题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要求考生凭借自己的知识储备、实践经验以及对给定资料的理解,就材料中提到的问题、现象等进行综合分析,并合理引申,为最终解决生活、工作和社会中的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根据设问方式的不同,综合分析题又可以细分为观点、现象分析题、原因分析题和词句、概念解释题等多种小题型。
(4)公文写作题公论写作题主要考查考生的贯彻执行能力,它要求考生能准确理解工作目标和组织意图,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则,根据客观实际情况,及时有效地完成任务。
具体来说,就是要求考生按照公文写作的要求,能写出符合规定的公务性文章。
公文写作常考的公文类型有调查报告、倡议书、公开信等。
(5)文章论述题文章论述题是申论考试中所占分值最多的题型,主要考查考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且要求考生在熟练运用文字的基础上,有鲜明准确的观点、独到的见解、充分详实的论证等,同时一篇好的论述文章还要做到结构完整、卷面整洁等要求。
文章论述题根据命题方式由主要分为命题写作、半命题写作、话题写作和根据对某一部分的理解写作几种形式。
申论万能思维+2018申论解题技巧+70分以上申论思维

申论万能思维体系政府---国家企事业----市场构成老百姓/群众---社会媒体专家经济/物质利益----钱政治利益---权利/权力(地位)主利益: 五大需求文化利益---精神需求生态利益---如纯净的水,清新的空气体理念----如:中国梦信仰信念理想方面思想意识-----食品安全意识交通安全意识常识知识业务素质工作能力思想道德素质素质(行为) 心理素质身体素质PS.五大机制:1.民主决策机制2.预防、应急机制3.组织、协调、执行机制4.监督、落实机制5.总结反馈机制非正式——风俗、习惯规则:静态的规定制度正式机制:动态的,制度系统化的应用体制(政策)●几个常见表达:权责不分,机制不顺,多头管理;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社分开,政事分开。
技术手段、技术路径人—干部、队伍、人才、编制硬技术财Name:经费、资金、投入获取方式:财政、贷款、民间资本实技术物机构:如成立XX管理委员会设备务设施:如基础设施、配套设施软技术——管理、监督手段、方法维环境---- 环社会环境/氛围度自然地理环境微观的过程视角——事前、事中、事后时间维度过去、历史、传统宏观的历史视角现在、现状、现代未来、将来物理空间:本地~外地;本国~外国;民族~世界空间维度内因——“本”,起决定性作用思维空间外因——“标”利:经验、意义、积极、正面、成绩价值维度弊:教训、危害、消极、负面、问题2018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解题技巧先通读所有材料,重点字句勾画出来。
其中往往涵盖了材料反映的问题及各方的反应和解决的措施。
所谓“申论解题在题中”,全面耙梳材料是很重要的。
全面耙梳就是你要把材料每一段的核心词句都勾出来。
然后初步浓缩。
几句话的,压到一句话;一句话的,压到一个词或词组。
然后竖列排好并编号。
这样做好处有两个,一是你一眼看去就能对材料有个整体把握,多看两眼之后,整个材料就在你脑子里了,做题的时候就不用在卷子上翻来覆去的找寻,又耽搁时间又容易迷糊,效率效果双低;二是你立马对材料中反映的问题和材料中给出的对策就有一个直观的大体上的条理性把握,问题有六个,对策十条……诸如此类。
公务员申论题的论证思路与写作技巧分享

公务员申论题的论证思路与写作技巧分享公务员申论是公务员考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管是国家公务员考试、地方公务员考试还是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申论都是必考科目。
申论题目通常与时事热点、社会问题或公共管理等相关,要求考生有较强的论证思路和写作技巧。
本文将分享一些公务员申论题的论证思路和写作技巧,帮助考生提高申论答题水平。
一、论证思路1. 分析问题:首先要对申论题目进行深入分析,理解问题的核心点、争议点和背景信息。
通过整理、分类和梳理相关信息,找到问题的主要矛盾和解决方向。
2. 论述观点:在论述观点时,应该明确自己的立场并进行有力的论证。
可以从政策制定、经济发展、社会需求等多个角度出发,通过事实、数据和理论知识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3. 对比分析:有些申论题目需要进行对比分析,比如对比两种不同的政策、制度或观点。
此时,应该客观公正地列出两者的优缺点,并给出自己的判断和建议。
4. 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环节,要提出具体和可行的建议。
建议应该具备可操作性、可实施性和可评估性,同时要考虑到各方面的利益和影响。
二、写作技巧1. 清晰逻辑:文章的结构布局要清晰合理,逻辑严密。
可以采用“总-分-总”、“比-对-析”、“因果关系”等写作框架,使文章层次清晰,思路连贯。
2. 剖析关键词:申论题目通常包含一些关键词,如“原因、问题、影响、对策”等。
在写作时,要将这些关键词具体化、细化,并对其进行深入剖析,展开论证。
3. 举例论证:在作答过程中,合理运用举例来支持自己的观点是很重要的。
举例可以是实际案例、统计数据、社会调查等,增强论证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4. 语言表达:在公务员申论中,语言表达要规范准确。
可以运用科学术语、专业词汇、比喻、修辞等手法,提升文章的语言水平和阅读体验。
5. 修改润色:写完申论后,一定要进行修改和润色。
注意语言表达是否准确、逻辑是否通顺、行文是否流畅,同时审查错别字和语法错误等问题。
总之,公务员申论的论证思路和写作技巧对于提高申论成绩至关重要。
2013上海公务员申论冲刺:如何培养高效作答思维

2013上海公务员考试申论冲刺:如何培养高效作答思维中公教育专家经研究发现,上海公务员申论考试历来不同寻常,都是自主命题,不仅给定材料字数多,则数多,而且还常常选取多个社会热点时事加以考查,主题也多倾向于政治角度,也迎合了2013年上海公务员考试申论大纲的要求“申论材料通常涉及特定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
对考生而言,上海的公务员申论考试是有一定难度的。
随着考试临近,大多考生都在日夜苦学、苦练、苦背,但是除了做必要的练习外,掌握申论作答的高效思维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申论作答的高效思维,即掌握“一个中心、三个原则、七大标准”。
一、一个中心:问什么答什么,抓住题目关键词问什么答什么,也就是要审清题意,是申论作答的首要思维。
由于时间紧,题量大,再加上紧张情绪,有些考生对题目快速扫一遍就下笔。
但现在有些题目都是“一题两问”,有时审题不清,就很容易“跑题”。
问什么答什么,就是要求考生“不少答、不错答、不多答”。
不少答,要求全面把握题目要求,不漏问题和要点;不错答,要求符合题目要求,包括内容要求和形式要求;不多答,指问题问什么,考生便直接给出答案,没必要拐弯抹角,画蛇添足。
考生不要吝啬在审题上的几分钟时间,要抓住题目要求的关键词审清题意。
【真题链接一】《庄子·至乐》中说:“夫天下之所尊者,富贵寿善也;所乐者,身安厚味美服好色音声也;所下者,贫贱夭恶也;所苦者,身不得安逸,口不得厚味,形不得美服,目不得好色,耳不得音声;若不得者,则大忧以惧。
其为形也亦愚哉。
”请将这段话译为白话文,并简要概述这段话给你的启示。
(15分)要求:语言简明扼要,观点鲜明准确,字数不超过300字。
(2012·上海·B级·第二题)【真题链接二】参考“资料1”和“资料5”中有关过度消费的现象:①用一句话对“过度消费”作名词解释;②概括其特点;③指出其危害性。
(12分)要求:分析条理清楚,观点明确,语言流畅,简明扼要,字数不超过250字。
申论五大题型答题技巧

申论五大题型答题技巧
申论考试常见的五大题型包括:命题作文、议论文、应用文、综合文和阅读文章。
针对这五大题型,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答题技巧。
1. 命题作文
命题作文要求我们按照规定的主题和要求进行写作。
在命题的几段话中,我们需要认真理解、分析题意,并弄清楚要求,归纳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写作时要注意清晰、流畅,表达清晰,并注意文理结构的合理布局。
2. 议论文
议论文要求我们就某一问题进行阐述自己的观点,并尽量说服读者接受自己的观点。
因此,在写作时我们要选取自己较熟悉或比较擅长的话题,通过合适的论据和实证,争取更多的说服力。
同时,要考虑读者群体,合适地运用论证策略,增加文章的说服力。
3. 应用文
应用文要求我们根据具体的情境和任务,完成一定形式的文书。
首先要认真分析任务要求和情境,明确意图,准确表达。
其次,注意文体的规范和格式,比如信件的开头和结尾的格式、公文的套头等。
最后,注意语言的得体和完整性,以及文字的文理结构的合理布局。
4. 综合文
综合文一般是结合多篇材料,根据任务要求,完成文章的写作。
写作时要注意理解材料的重点、归纳材料共性、把握文体的语言风格以及契合主题和任务要求。
同时要注意约束篇幅和时间,确保文章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5. 阅读文章
阅读文章要求我们理解文章的主旨和论点,把握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和论证内容,并回答问题。
作答时要注意遵循题意和要求,清晰明了地回答问题,准确掌握材料的重点和结论,尽可能用自己的话语进行回答,避免对原文的简单复述。
【每周一讲】申论核心思维-杨天明

主讲:中公教育杨天明
2015-1-9
第三章 申论核心思维
• 第一篇 申论核心原则
• 第二篇 高效作答流程 • 第三篇 热点专题:安全生产管理
2015-1-9
第一篇 申论核心原则
一、一个中心:问什么答什么
“问什么答什么”是申论最基本的作答理念,其实 质在于抓住题目关键点。“问什么答什么”有三个 要求:不多答,不少答,不错答。
2015-1-9
(一)政府在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监管的对策
1、唱响“安全发展”,用“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指导原则统领安全生产工作 2、采取有力措施,推动政府行政首长和企业法定代表人两 个负责制落实到位 3、实施科技兴安战略,用科技创新和现代公司管理理论引 领和支撑安全发展 4、继续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源头治本、政策治本,抓紧解决 影响安全生产的深层次问题 5、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提高全民安全素质,加强社会监督 6、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体制机制,加强监管监察队伍自身建 设
2015-1-9
• 标志性词汇法
• 一、引出观点:针对;对此;表示;认为;说;指出;称; 强调 • 二、作出结论:因此;可见;总之;总而言之;无论如何; 唯有;归根结底 • 三、表明重点:转折类;关键在于;尽管如此;本质上; 主要是 • 四、引出对策:建议;应该;务必;要;一定;应当;必 须
2015-1-9
考生的答案不仅要充分结合材料内容,同时
亦要融合自身的生活体验和阅历。有的题目中
会提出明确要求,而有的则是隐性要求。通常 除了归纳概括题之外,综合分析题、提出对策 题、应用文写作题以及文章论述题都可能需要 结合经验来作答。结合经验作答,就要对社会 上的热点问题有所了解,对政府处理相关事件 的做法有所积累,对社会问题要有自己的见解
申论常考的五个方面题型

申论常考的五个方面题型
申论考试是公务员、事业单位等招聘考试中常见的一种题型,主要考
察应试者的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
申论常
考的五个方面题型通常包括:
1. 概括总结题:这类题型要求考生阅读给定材料,提炼出材料的主要
内容或核心观点,进行概括和总结。
考生需要具备快速阅读和准确把
握材料要点的能力。
2. 分析论述题:在分析论述题中,考生需要对材料中的问题或现象进
行深入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用合理的论据和逻辑进行论证。
这
要求考生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辩证分析能力。
3. 对策建议题:对策建议题要求考生针对材料中提出的问题,给出切
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或建议。
考生需要具备问题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够
提出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建议。
4. 案例分析题:这类题型通常给出一个或多个具体案例,要求考生分
析案例中的问题、原因、影响等,并结合理论知识提出解决方案。
考
生需要有较强的案例分析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5. 公文写作题:公文写作题要求考生根据给定情景,撰写通知、报告、请示等公文。
考生需要掌握不同类型公文的格式和写作技巧,能够准确、规范地表达公文内容。
在准备申论考试时,考生应该注重培养以上几方面的能力,并通过大
量的练习来提高自己的应试水平。
同时,考生还应该关注时事政治,
了解国家政策和社会热点,这有助于在申论考试中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务员考试《申论》作答必须具备五种思维方式
答申论题目时所必需的战略思维、逻辑思维、替代思维、执行思维和创新思维等五种思维方式,以期提升考生的全面素质,超越应试考试的短期性和局限性。
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对申论的定义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 ,赋予了申论的四个本质特征:坚持能力导向、采用主观性试题、命题贴近机关工作实际、以给定资料为展开论述的本原和对象。
公务员思维的实质是公务员在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中运用的思维,体现着思维主体对于机关工作的胜任特征与核心能力。
对于大学生报考者来说,抽象思维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都需要长期的知识积累、培训锻炼和社会实践,但两者不在一个层面;思维能力在考试中
更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它是内生的、本源性的,决定着作答思路的形成和答案的内容,是不折不扣的核心能力,必须摆在日常学习的核心
位置。
应试者可以结合报考职位设计自己的公务员思维框架:本思
三种基维是逻辑思维、替代思维、执行思维,一种高级思维和提升思维是
战略思维、创新思维。
关注宏观问题培养战略思维
战略思维是现代行政领导和国家高级领导机关公务员必备的一
种基本素质,战略性、预见性、全局性、系统性是其鲜明特色。
国家公务员招考副省级以上机关的公务员需要具备战略思维,它是写出
视野开阔、见解深刻、观点独到、有创造性” (2009 年副省级以上职位申论作文题作答要求)申论答案的基本条件,也是市地级以下机
关报考者申论作答的重要加分点和增值因素。
需要澄清的是,申论与面试不同,国考与省考不同,在考试题材选择上,国考偏于国计,省考重视民生。
2009 年以前的大纲解释“申论材料通常涉及某一个或某几个特定的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 ,其实历数十年来的中央级申论考试,除早期网吧监管等个别问题外,很少涉及社会生活领域的现象或问题,而主要是对战略性、全局性、长远性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考查,并越来越体现出经济与生态、经济与民生等多重问题交叉命题的特点,如2009 年的“产业升级与粮食安全”、2010 年的“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 。
因此,考生战略思维的培养要遵循正确导向的引领:
一是围绕发展抓住纲,坚持用“科学发展观”这一根本性战略思想和大政方针来透视纷纭的现象和问题;二是抬高眼光盯住点,放宽
视野、提高眼界,关注宏观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中带有全局影响和长远意义的重大现实问题,以此作为备考申论的重点热点;三是紧跟形
势不断线,密切跟踪****** 、****** 等最高层的考察行踪和讲话动态,及时、持续更新战略思想和权威论述的背诵资源;四是系统思考联成
网,对可能进入申论考试的复杂问题进行多维度、多层次、多侧面的思考,开阔思路,广泛联系。
把收入分配同社会公平乃至当代中国的
根本价值追求联系起来,把教育改革、文化发展同包容性增长联系起来,统筹理念与制度,兼顾当前与长远,把各种问题的认识在头脑中交织成网,寻求系统的解决方法,有了这样犀利的认识工具,破解申论中出现的一切问题就会无往不利。
贯穿一条主线发展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是主观性试题考试中最常用、最普遍、最基本的思维类
型。
申论考试有三个基本的作答源泉:给定资料、自身经验(即大纲所谓实践经验或生活体验)、背景知识——主要是政策理论和法律法
规、公共行政知识。
这三方面的资源相辅相成,对于作答不可或缺,其中给定资料处于基础的地位,自身经验和背景知识则对材料的运用具有提升作用。
但如果没有一个系统思维的统领,三种作答资源就只能是一堆散落的碎片,无法真正为我所用。
逻辑思维的运用在申论中无处不在,如推理、推断的方法,申论对策题作答中可以“据问反推” ,即依据问题“是什么”逆向推导,得出“怎么办”的解决方案。
2010 年国考市级试卷第二题,要求提出解决W 市建设“宜居城市”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具体建议,针对城市定位被改变、片面注重发展工业的问题,可以反推出科学规划、准确定位、全面均衡发展的思路。
立足政府角度建立替代思维
替代思维又称“换位思考” ,是一种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设身处
地替他人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有时表达的不是自己固有的观点,而是从他人那里被动接受的观点,如发展观、荣辱观、包容性增长的观点。
申论需要采用这种思维方式,与作答者为党和政府代言的身份预设和角度定位直接相关。
替代思维是一种被动的思维,启动于上级意图、问题设置,终止于上级意图的传达、实现和题意要求的准确达成,它的运行不是代言者的主动选择。
同时它也是一种受限制的思维,在中央精神、政策法律和题意要求限定的范围内运行,必须无条件地遵守政策法律和题意要求。
替代思维要求考生作答申论试题要有三重视角:党和政府视角、公务员视角、主体(自我)视角。
这一思维要求考生淡化主体的视角,回避使用第一人称,除非写成演讲稿这样直接将角色设定为本人的文体,一般作答在必要时可用第一人称复数“我们” ,如“从上述事例中,我们可得出这样的经验教训……”如果“我”字连篇,就违反了替代思维的规则,也会影响答卷所受到的评价。
把握角色定位强化执行思维
执行思维与贯彻执行能力相对应,是公务员政治鉴别能力、依法行政能力、公共服务能力的具体体现和应用,以服从指令为起点,以安排计划为过程,以解决问题为结果。
执行思维的特色在于:结果导向——要求具有强烈的对策意识,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思考如何使问题得到圆满的解决;组织性——文风简洁规范,善于将所学的知识、接受的信息归纳整理,形成条理清晰、层次分明、系统严密的认知和答
案;程序性—— 要求善于计划,安排得当,步骤合理,符合机关工作 流程和层级关系 ;对象化倾向—— 要求时刻牢记眼前面对的或是观念 中虚拟的服务对象, 强化宗旨意识和服务意识, 用柔性的方式处理与 服务对象即社会公众的关系 ;去模式化倾向——申论作答 要去模式化 是指突破模板套路的束缚, 立足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形成灵活解 决问题的思路 。
但公务员工作又是有模式化要求的, 突出体现在公文 写作上要注意文种选用准确、行文格式正确、所用的结构、语言,体 现的观点都有一定的模式。
因此,去模式化是有前提的,在有自由发 挥余地的分析、 对策题作答和普通议论文写作中可以抛开模式, 公文
写作以及某些严肃政治问题的作答则应服从替代思维和执行思维的
执行思维对省级以上和市级以下考生都是适用的, 因为任何公务 员都是由低到高做起的, 100% 的公务员都有或曾经有一个上级,需 要思考怎样执行上级的意图和赋予的工作任务。
就执行思维的各种具 体要求来说, 人生经验不深的大学生需要注意克服唯上是从、 忽视民 众的倾向, 牢固树立并认真实行对象化的思维, 意识到公务员本质是 公众的服务员,以正确的态度来处理涉及公众的问题,要以情感人、 以理服人,平等平和地表达意见,合情合理地响应公众诉求,运用柔 性方式化解矛盾, 使公众心悦诚服地接受党和政府的主张。
这是公务 员思维在价值观层面的基本导向之一。
例如 2010 年国考市级以下宣 传政府政策的提纲, 湖南等省联考的社区节水宣传材料, 就要考虑对 象一个是抽象的公众, 一个是具体的社区居民, 最好做柔性色彩的宣
要求,严守写作规范,不可越雷池 rh. 步。
传阐释,而不是强迫命令,提出惩罚措施。
只有把握这种思维上的微妙因素进而落实到文风措辞上,才符合申论测查的要求,也才能做合格的公务员。
复制成功模式发展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公务员创新能力的直接体现,也是综合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方面。
创新思维就是求异思维,追求与他人不同的特质,用一双敏感的眼睛、灵巧的手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通过总结经
验找出成功模式并加以复制,在借鉴他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提出自己的创造性思路,实现超越。
拥有创新思维,在材料中发现别人所未发现的信息,在作答中引用别人未引用过的事例、论述、典型经验,提出别人未提出过的做法、设想,只要在立足材料、合情合理的条件下,就能为作答者争取极大的加分,从而与竞争对手拉开大的差距。
创新思维养成的前提是学用一致、知行合一,把学习领会的东西尽快运用,让新的知识同旧的知识融合,在新旧知识的碰撞中捕捉灵感,从意想不到的路径上提出自己的创见。
要在创新思维的统领下,带着强烈的问题意识去查阅给定资料,
善于利用知识的积累来洞察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从材料中发现和提
炼改革创新性的信息,在归纳应用的过程中完成创新。
例如2010 年国考申论给定材料中天津新港区超前规划、海洋经济资源开发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同步的做法具有意义,符合改革创新精神,对于这样的成功模式,要作为资料的亮点,予以重点关注,并用精准的语言提炼出来,实现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再上升为普遍性的
指导原则,运用到文章论述和对策阐释中,说明要以这样的思想来发展海洋经济,实现从一般到个别的演绎,进而完成整个作答过程,使答案富有强烈的个性色彩和创新精神,直击阅卷者的眼球,相信阅卷老师在笑逐颜开之余,也很难不为这样新颖出众的答卷加上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