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建瓯锥栗品种资源调查

合集下载

锥栗低产成因与改造对策

锥栗低产成因与改造对策

2015年第7期现代园艺园艺文摘,2010(11)3曾希柏.红壤酸化及其防治[J ].土壤通报,2000(3)4许中坚,刘广深,刘维屏.人为因素诱导下的红壤酸化机制及其防治[J ].农业环境保护,2002(2)5梁骏,郑有飞,李璐等.酸雨对土壤酸化和油菜中后期生长发育的影响[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8(3)6于天一,孙秀山,石程仁,等.土壤酸化危害及防治技术研究进展[J ].生态学杂志,2014(11)7田贺忠,陆永棋,郝吉明等.中国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历程及进展[J ].中国电力,2001(3)8张新民,柴发合,王淑兰等.中国酸雨研究现状[J ].环境科学研究,2010(5)9李继红.我国土壤酸化的成因与防控研究[J ].农业灾害研究,2012(6)10柴春燕,董建国,徐绍清等.不同栽培模式对杨梅园土壤肥力及果实品质的影响[J ].林业科技,2013(4)11陈宗良.杨梅栽培168问[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12刘莉,杨尽,苏小丽.粉煤灰在土壤改良中的机理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1)13王辉,董元华,李德成等.不同种植年限大棚蔬菜土壤养分状况研究[J ].土壤,2005(4)14宁建美,李贵松,吴林土.松阳县茶园土壤酸化的现状及改良措施[J ].茶叶,2009(3)15段雷,马萧萧,余德祥等.酸化森林土壤投加石灰石和磷镁矿5a 后的化学性质变化[J ].环境科学,2011(6)16王宁,李九玉,徐仁扣等.土壤酸化和酸性土壤的改良和管理[J ].安徽农学通报,2007(23)17孟赐福,傅庆林,水建国等.浙江中部红壤施用石灰对土壤交换性钙、镁及土壤酸度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1999(2)(责任编辑王曼)锥栗低产成因与改造对策张河春(福建省明溪县夏坊农技站,福建明溪365207)摘要:锥栗是明溪县夏坊乡的主要果树,种植面积达373.33hm 2,年产量525t ,已成为该乡农民主要的经济支柱,但从整体上看,尚处低效生产状态。

浙南闽北锥栗品种资源调查研究

浙南闽北锥栗品种资源调查研究

浙南闽北锥栗品种资源调查研究吴连海;龚榜初;赖俊声;周仙根;叶增新;叶金华;毛昌福【摘要】以锥栗主产区浙南闽北为重点,开展锥栗种质资源调查,共选出了23个农家品种.按其果实大小选出了乌壳长芒、黄榛、温洋红、大尖嘴、处署红、长芒仔6个大果型品种,蔓榛、红紫榛、白露仔、薄壳仔、财榛、麦塞仔、穗榛、猪屎榛8个中果型品种,油栗、嫁接毛榛、毛榛、光生栗等9个小果型品种.并分析了不同品种锥栗的蛋白质、糖分、淀粉、氨基酸等营养成分,结果表明,不同农家品种间其含量有较大差异.【期刊名称】《浙江林业科技》【年(卷),期】2007(027)001【总页数】5页(P33-37)【关键词】锥栗;品种;资源调查;营养成分【作者】吴连海;龚榜初;赖俊声;周仙根;叶增新;叶金华;毛昌福【作者单位】浙江省庆元县林业局,浙江,庆元,323800;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浙江,富阳,311400;浙江省庆元县林业局,浙江,庆元,323800;浙江省庆元县林业局,浙江,庆元,323800;浙江省庆元县林业局,浙江,庆元,323800;浙江省庆元县林业局,浙江,庆元,323800;浙江省庆元县林业局,浙江,庆元,3238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92.17锥栗(Castanea henryi)属壳斗科栗属植物,是我国南方著名的木本粮食和果材兼用树种,果实甜香可口,风味明显优于板栗。

锥栗在浙南闽北山区资源分布最为集中,并有大面积人工林。

江西、湖南、鄂西、广东、广西北部、四川、江苏等地也有零星分布。

长期以来,锥栗由于实生繁殖,加之人工选择的结果,形成了许多优良的农家品种。

近年来,在局部范围内开展过资源调查和选优工作[1~5],选出了一些优良类型和单株,但还有许多优良资源未被发掘,生产上严重存在着优劣混杂现象。

为选出大果、高产、优质的锥栗品种,我们于2001-2004年以锥栗主产区浙南、闽北为重点,进行了农家品种资源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锥栗圆万千农人的致富妄图建瓯年产量全国第一时值锥栗采收季节

锥栗圆万千农人的致富妄图建瓯年产量全国第一时值锥栗采收季节
“建瓯目前已经有天香绿色食物、青然食物公司等5家锥栗加工企业,每一年可加工锥栗约1万吨,时下,建瓯锥栗正成为该市又一张农业产业化名片,扬名海内外。随着锥栗产业的做深做强,建瓯锥栗的明天会加倍美好。”李宏英自信地说。
【免责声明】本网刊登此类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及信息,并非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吴丰福等人的成功,带动其他农人的锥栗种植热情。吴丰福等技术人员的工作重心又开始转向品种改良。
锥栗卖得俏不俏,关键看品质。“过去,建瓯锥栗品种繁多,有黄榛、猴嘴榛等十几个品种,果实个小味道差,且易发病。”吴丰福说。
品种改良仍是要党员带头。温阳村村支书张其兴听说要嫁接新品种,回家就把正在盛产的锥栗枝砍了,妻子父母十分不睬解,为此还吵了一架。可是专门快,新嫁接的锥栗第二年就开始挂果,第三年丰收。产出的锥栗卖相漂亮,价钱比以前也高出许多。
上世纪90年代初期,建瓯市开始不遗余力开发锥栗,建瓯伙儿都怕尝试,党员干部必需带头先干。”建瓯市锥栗协会会员吴丰福说。
吴丰福那时是建瓯锥栗工作站站长,也是水源乡最先种植锥栗的人。因为懂技术,三年后,他家的锥栗树就挂满了果子。“那时种锥栗的人少,外地商贩自己找上门来买,一斤锥栗就卖3块多钱。”吴丰福说。
看到那个现象,张其兴的家人不说话了,周边的农人也自发把自家的锥栗换上新品种。“此刻咱们的锥栗品种要紧有处暑红、乌壳长芒、油榛等几个品种,这些品种味道好、成熟的时刻也不一样,经济效益好多了。”吴丰福说。
种锥栗的人多了,品质也提升了,建瓯市还开始想方设法推行锥栗品牌。锥栗协会会长李宏英说,最近几年,建瓯市前后组织栗农参加过“闽源文化艺术节”、“第十三届漳台经贸恳谈会暨首届海峡两岸(福建漳州)会”等,旧日养在深闺的锥栗慢慢为外界所了解。

不同海拔锥栗栽培试验研究

不同海拔锥栗栽培试验研究
维普资讯
第 2 O卷
第 l 期
经挤林源自研究 Vo1 2O No.1 . Ma.0 2 02 r
20 0 2年 3 月
E C0NOM I FORES C T RE EARCHES S
不 同海拔锥 栗栽培试验研究
黄铭 利 赵 荣 军
2 试验 方 法
本课 题 于 1 9 9 0年 开 始 , 验 地 1 0亩 , 范 基 地 5 0亩 。分 布 在 3个 乡 镇 不 同 的 海 拔 高 度 建 立 试 验 地 。 试 0 示 0 试 验 地 进 行 全 面 整 地 , 大 穴 ( 0 0 0 m) 挖 8 x8 x6 c 回表 土 , 行 距 4 株 ×41 , 度 4 3 密 1 O株 / . 实 生 锥 栗 苗 定 植 , 后 亩 用 1年
HUANG M ig l.ZHAO Ro g j ” n —i n —u
(inO1 mm i ino ce t i s ac & D v [p n .Ja ’I.F j n 3 3 0 .Ch n ) Ja ’l Co s o fS in icRee rh s f e eo me t inO1 u i 5 1 0 a ia
3 材料来源及 处理
在试验林 中 , 据建 立 的标准地 进行 定点 观测 , 个标 准地调 查 2 ̄ 2 株 . 测 的 因子主要 是 : 地类 型、 根 每 0 5 观 立 树 高 、 量 、 幅 等 。通 过 连 续 观 测 9 的 生 长 结 果 进 行 总 汇 、 理 、 析 , 用 二 维 数 据 矩 阵 。 产 冠 年 整 分 采
维普资讯
第 1期
黄 铭 年 等 : 屙 海 拔 锥 票 栽 培 试验 研 究 『 不 I
3 1 处 理 间变异显 著性检 验 .

福建·建瓯锥栗产业发展成绩斐然

福建·建瓯锥栗产业发展成绩斐然
断迈 向新 高度 , 做 大做强 。 目前 , 平和县 不仅成
法, 增强 对不 合质 量安 全要 求 的果 品 ( 食品) 的
查 处 力度 。 ( 赵清刚)
为 我 国柚 类 生 产第 一 大 县 。蜜 柚 种植 面积 达
4 . 3 3万 h m , 蜜柚 年 产量 逾 1 0 0万 t , 全县 有 4 0 多万人从 事与蜜柚 相关 的工 作 ,靠种植 蜜柚增
分 显著 。具 体表现 :一是 锥栗 产业健康 持续发
展 ,锥 栗种植 面积达到 2 . 8万 h m ,年产 量达 3 万t , 品种结 构趋于优 化 , 早熟 品种有 白露仔 、 处 暑红 等 , 中熟 品种有 黄榛 、 油榛等 。目前 , 建瓯锥
栗 种植 面积 、 栽 培 品种 、 产量 均居 全 国县 ( 县 级
福建 ・ 建 瓯锥栗产 业发展成 绩斐然
本刊讯 ( 特约通 讯员陈世 平 ) 锥 栗产业 是
收致 富 , 蜜柚产业实现 生态文 明和生产高效 ; 而
且建立 了瑁溪蜜 柚 出 口基地 1 . 4 7万 h m ,通过 良好农业 规范和绿 色食 品认证 , 在1 7个 国家注 册 了商标 ,蜜柚 出 口国家 和地 区达 4 0多个 , 年 出 口量逾 1 0万 t ,蜜柚 产业实现 生态安 全和产 业安全 。 据悉 , 平和县瑁溪 蜜柚 产业之所 以达到 较高发展水 平 , 主要得益 于生产 、 管理 、 品牌 、 文 化、 加工 、 营销等方 面不 断创新 。 在生产方面 , 平 和县从 1 9 9 8 年 起先后制 订 出台了《 瑁溪蜜 柚综
合质 量标 准》 《 瑁溪 蜜柚 标准 综合 体》 , 实施《 瑁 溪蜜柚》 国家标准 , 创建 国家级标 准化生产 示范

建瓯市锥栗种植现状及造林管理技术

建瓯市锥栗种植现状及造林管理技术

2013年第2期现代园艺锥栗()是建瓯特产,壳斗科植物,其果实富含淀粉、糖、蛋白质以及脂肪,营养丰富,碳水化合物含量比小麦高,脂肪含量比稻米高出2~3倍,且含有抗坏血酸和胡萝卜素。

其果香甜可口,生食、炒食均可,还可加工成月饼、罐头等食品。

1建瓯锥栗种植现状建瓯锥栗栽培历史有1800多年,历史上的“贡闽榛”就产于建瓯“西乡”,生产的锥栗具有独特的“糯、甜、香”特色,为“中国名特优经济林锥栗之乡”。

建瓯市锥栗种植面积、产量和栽培品种资源均为全国之最,2004年8月9日,建瓯锥栗被列入国家原产地域保护产品。

20世纪80年代以来,建瓯市实施“科技兴市,富民强市”的发展战略,市委市政府把开发锥栗产业,创名优品牌摆上议事日程。

将发展锥栗产业列为全市5大主导产业之一,并成立建瓯市锥栗生产指挥部,建瓯市锥栗协会等机构,加大锥栗开发力度,增加科技和资金的投入,使锥栗产业开发得到了有序发展。

建瓯市锥栗栽培面积由1997年的5333.33hm2,投产面积9333.33hm2,产量900t,发展到现在栽培面积28000hm2,投产面积20000hm2,产量22500t的规模。

2苗木培育2.1实生苗实生苗就是利用种子播种培育的苗木,优点是根系发达、生长健壮、寿命长、适应力强。

主要是用来作砧木,繁育优良的嫁接苗,在圃地培育到苗高50cm左右时开始嫁接。

2.2采穗休眠期,选择5~10年生锥栗母树,在树冠外围中上部选取充分成熟、健壮、芽眼饱满的结果枝,粗度要求为0.5~1.0cm,基本与砧木粗度相一致。

采取接穗后,将接穗按50或100根捆成1扎,再用湿度60%的河沙贮藏于室内。

2.3嫁接采用切接法嫁接,将接穗剪成5cm左右长的枝段,每枝段留1~2芽眼,在芽眼下部断口处呈45°斜角削成“短削面”,再翻转穗条,在芽眼背面以下及木质部平削成“长削面”。

切砧木前,应剪掉上部主干,留下3cm长的主干基部即可。

选择砧木较平滑的一面,在其横截面的一侧1/4处,用利刀向下纵切一刀,长度与接穗的“长削面”相等或稍长。

锥栗林节肢动物群落的时间动态

锥栗林节肢动物群落的时间动态
月. 多元逐步 回归 分析结果 表明 , 栗林 林冠层和下木层节肢 动物类群 中的物种数 、 匀度指 数与物 种多样 性指数呈 正相 锥 均 关性, 而林冠层 的优势集中性指数与物种多样性指 数呈 负相关性. 关键词 : 锥栗林 ; 节肢动物群落 ;时间动态 ;最优分割
中图分 类号 : 9 81 ; 4 66 Q 5 .5 ¥ 3 . 文献标识 码 : A 文章编号 :6 157 (0 10 -550 17 -4 0 2 1 )60 8 -5
cnp n n el e rl ao y dud r yr tI a a a l州
go p n d iul u e lu c o ru s eeaa zd h sl o e atet e r s dii d an mbr a nt ngop r nl e.T er ut s w dt t m u a nv f ol f i w y e sh h i h
1 材 料与 方 法
11 试 验地 概 况 .
根据主栽品种 、 经营管理类型、 害虫 防治情况 、 生境条件等 , 在福建省建瓯市川 石乡和东游镇共设立 2 块锥栗林节肢动物群落调查标准地 , 0 每块 面积约为 067h . m . 6
收稿 日期 :0 1— 4— 2 2 1 0 2 修 回 日期 :0 1 7—3 2 1 —0 0 基金项 目: 福建 省 自然科学基 金项 目(0 90 3 8 ; 2o J 12 ) 南平市科技计划项 目( 2 0 Z 3 N09 2 ) 作者简介 : 叶世森 (9 4一), , 17 男 副教授. 研究方 向: 昆虫 生态 与害虫 综合 治理 .
n g t e c nea o . e a v . d n i l
Ke r s a t n a  ̄ n y o e t rh o o o y wo d :C sa e r i r s ;a tr p d c mmu i ;t y a c ;o t l p r t n f n t i d n m s p ma a t o y me i i i i

建瓯锥栗产业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建瓯锥栗产业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建瓯锥栗产业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李陈枝(建瓯市小松林业站,福建建瓯353100)李陈枝(1960.—),男,林业工程师,主要从事营造林与经济林工作摘要:建瓯市是“中国名特优经济林锥栗之乡”。

锥栗在建瓯的栽培历史已有1800年,建瓯锥栗具有品质优良,营养丰富,文化内涵丰厚,其种植面积、产量和优良品种均为全国之最。

全市现有锥栗园面积28000hm2,年产锥栗30300t。

本文通过分析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建瓯锥栗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加强地理标志产品的无公害生产、流通、加工和营销等措施,以促进建瓯锥栗产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建瓯锥栗产业;现状;可持续;发展对策建瓯市位于福建省武夷山脉东南麓。

建瓯市把锥栗开发作为新农村建设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对锥栗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控制面积、科学兴榛、主攻单产、优化品质、激活流通、深化加工、提高效益”的发展思路。

坚持以锥栗丰产栽培为重点,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方向,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并进的发展思路;以生产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为重点,引导栗农学技术、提高生产管理水平,朝着无公害、无污染、优质丰产的方向发展;狠抓产品质量、促产品多元化、开拓销售市场,使建瓯锥栗产业向着加工增值方向发展。

充分发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等的品牌效应,以建瓯锥栗的品牌优势,把建瓯市建成名副其实的“中国锥栗之乡”。

1、建瓯锥栗产业现状建瓯市是锥栗的原产地和主产区,栽培锥栗已有1800年历史。

历史上有名的“贡闽榛”就产于建瓯市。

全市锥栗栽培面积28000hm2,其中盛产面积20000hm2,年产量30300t,实现产值3.63亿元,产区栗农锥栗年人均收入达1500元以上。

其种植面积、产量和优良品种均居全国之首,荣获“中国名特优经济林锥栗之乡”、“中华名果”、“福建省名牌产品”、“福建省名牌农产品”、“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荣誉称号,还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闽北知名商标”等商标使用权。

锥栗低产成因与改造对策

锥栗低产成因与改造对策

锥栗低产成因与改造对策作者:张河春来源:《现代园艺·下半月园林版》 2015年第7期张河春(福建省明溪县夏坊农技站,福建明溪365207)摘要:锥栗是明溪县夏坊乡的主要果树,种植面积达373.33hm2,年产量525t,已成为该乡农民主要的经济支柱,但从整体上看,尚处低效生产状态。

笔者通过几年的深入调查和低产园改造试验、示范基地的生产实践,现就锥栗低产成因分析与低产园改造提出几点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锥栗;低产成因;对策锥栗属壳斗科栗属植物,又名榛子,是我国南方著名干果与木本粮食树种,锥栗是明溪县夏坊乡主要的野生果树之一,广泛分布于群山峻岭之中,是当地农民小秋收的主要作物。

1999年夏坊乡响应明溪县政府的号召,狠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优势,从外地引进锥栗栽培种,进行产业开发,从建瓯引进的锥栗主要栽培种有:黄榛、油榛、白露仔、乌壳长芒等6个优良品种。

经过多年的努力,截止到2014年,全乡锥栗种植面积达373.33hm2,年产量525t,已成为该乡农民主要的经济支柱。

但从整体上看,尚处低效生产状态;从种植年限看,多数植株已进入成龄盛产期,但平均667m2产量不足100kg,且有隔年结果现象;就品质而言,病果、虫果、小果比例大。

为此,2011年笔者在夏坊乡熬坑村冷水坑建立了锥栗低产园改造试验示范基地3.73hm2。

通过采用综合技术措施进行低产园改造,与没有采取改造措施的对比,每667m2产量由98.5kg 增加到186kg,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通过几年的深入调查和低产园改造试验、示范基地的生产实践,现就锥栗低产成因分析,提出低产园改造对策,以供参考。

1锥栗低产园的特点经过全乡锥栗园多点大面积的调查,低产锥栗园大都有以下共同特点:(1)树冠高大、主干高、主枝多,树冠结构紊乱郁闭,枝干光秃带长,结果部位部位不断外移和上移。

(2)树势衰退,枝条细弱,内膛大量枯枝,树冠上强下弱,树体主次不分、层次不清、级次不明。

闽北锥栗主要病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闽北锥栗主要病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锥栗是福建省建瓯市特 色果 品 , 村乡是建瓯市锥栗著 龙
名产 区,现有栽培 面积4 5 3 h , 3 m 年产 量 30 0 t 栽培历 0 ,
属真菌 性病害 。主要 侵害芽 、叶片 、 枝梢 、栗苞 、果实 及贮存期果 实。叶片受害 : 初生褐色 、 不规则形或 圆形病斑 , 多 沿叶脉或 叶柄扩展 ,后 期病斑 上散 生小黑粒 点。栗苞受 害: 苞刺 变褐 色干枯 似火烤症状 。坚果受 害: 自坚果顶端 多 开始发病 , 沿坚果侧 面扩展到果底 , 受害坚果的果皮黑 , 果 肉腐烂 、 干缩变灰 白色或浅褐色 。病 菌 以菌丝体在病部组织 内越冬 , 翌年春季栗 树萌芽时形成分生孢子 , 借风雨传播 , 危 害芽和新梢 ,落花后危害幼 果 ,栗果生育后期约 8 月时 ,受 害较重 。采果后一个月为坚 果炭疽病腐烂危害期 , 坚果大量
谢 花后用 8 %大 生可湿性粉剂 6 0 0 0 倍液 + 0 3 %得惠 2 00 0 倍 液 +禾丰硼 2 0 0 0 倍液混匀后喷 雾防治 ,间隔一个月后再 喷 1 次进行预防。
2 3 栗炭 疽 病 的 防 治 .
植, 保护生态 , 即栗 园与栗 园之间种植 其它 树种 , 既可以保
1 1 粟疫病 .
孢子堆 ( 白色粉末 ) 严重 时嫩 梢 、 即 , 叶片畸形枯 死。病菌 在
落叶和病梢上 越冬 。翌年春末夏初开始发病 , 借风雨传播, 反
病 原菌属鞭毛菌亚门真菌 , 多发生在树蔸基部及 主干的
树 皮上 , 尤其是嫁接 口部 位受害最 重。 发病 初期 , 病斑呈水
复危害 , 末于病 叶上产 生闭囊壳越冬 。凡种植过密、 秋 未修
堆积 、不及时摊 晾 、散 热会造成坚果 腐烂 严重。

锥栗品种长芒仔优质栽培技术

锥栗品种长芒仔优质栽培技术

锥栗品种长芒仔优质栽培技术黄富生【摘要】介绍锥栗品种长芒仔的生物学特性,从园地选择、嫁接苗培育及管理、结果树管理、整形修剪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其优质栽培技术.【期刊名称】《福建农业科技》【年(卷),期】2016(000)005【总页数】3页(P49-51)【关键词】锥栗;长芒仔;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作者】黄富生【作者单位】福建省建瓯市水源乡农业技术推广站 353100【正文语种】中文长芒仔是优良的锥栗农家栽培品种,是建瓯市锥栗的主栽品种之一,在建瓯市水源乡栽培面积达3000多hm2。

其结果时间早,栽培后3年即可挂果,树龄长、产量高,对气候、土壤、立地条件要求不高,适应性强,较耐旱、耐瘠薄,管理较方便,适宜海拔600 m以上高山栽培。

中熟品种,果壳色泽漂亮,深受消费者青睐。

笔者根据多年栽培锥栗的生产实践,总结长芒仔品种的优质栽培技术。

长芒仔在闽北各地均有栽培。

长芒仔喜光照、长日照及较干燥的土壤环境,较耐肥,适应中性及偏酸性土壤,适宜生长温度为25~31℃,能耐40℃高温和-10℃低温。

通常3月初萌芽,5月雄花开,6月初授粉,9月下旬果实成熟。

平均树高7.5 m、冠幅8.9 m、主枝3个,树形直立;叶椭圆形,叶色浅绿色;坚果呈圆形、黄棕色、有光泽,高2.71 cm、宽1.34 cm,单粒重7.49 g,果皮薄、较软,果仁黄白色,肉质香甜,品质等次中上;含淀粉64.2%、蛋白质7.6%、脂肪7.12%、水溶性总糖12.57%、17种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

2.1 园地选择长芒仔对立地条件要求不严,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对气候、土质要求不严格,能适应于较干旱、较瘠薄的土壤。

适宜的立地条件为山坡中上部,红黄壤,腐殖质层10 cm,土层厚度50 cm,石砾含量较多,山地坡度20°以下,pH值在5.6左右,含水量中等,肥力中等。

种植地要求光照充足,长日照,交通便利。

2.2 嫁接苗培育2.2.1 砧木选择与定植嫁接砧木采用野生毛榛。

锥栗主栽农家品种表型性状变异及选择研究

锥栗主栽农家品种表型性状变异及选择研究

锥栗主栽农家品种表型性状变异及选择研究李颖林;董蒙蒙;陈辉;李煜;郑国华;顾光仕;郑芳奕【摘要】以福建省建瓯市17个锥栗主栽农家品种为材料,研究其果实及叶片形态、果实营养成分含量、生长与产量等性状的变异.结果表明:锥栗农家品种的变异丰富,选择潜力较大;性状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有利于开展表型性状的联合选择.各性状的变异系数为8.91%~64.29%,平均变异系数为27.32%,淀粉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小,单株产量的变异系数最大.单株产量与单株结苞数相关系数最高为0.828.各个性状的重复力较高,平均为0.805.对17个锥栗农家品种的表型性状进行标准化排序,排名前3位的是乌榛、油榛和处暑红;按果实营养成分含量及产量等主要经济指标排序,处暑红、乌榛、大尖嘴表现优良.对表型性状进行聚类分析,17个农家品种分为4大类,第I类:处暑红;第Ⅱ类:油榛;第Ⅲ类:大苞榛、铁锥、大尖嘴、红仔榛;第IV类:黄榛、白露仔、小尖嘴、牛角仔(晚熟)、双峰子、牛角仔(中熟)、中尖嘴、油桐仔、乌榛、乌壳长芒、欧宁仔.研究结果为选育高产优质锥栗新品种奠定基础.%The variation of fruit and leaf,nutrient content,growth and yield were analyzed among 17 Castanea henryi cultivar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as a rich variation between different cultivars and a certain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phenotypic traits. The potential for selection and the joint selection of phenotypic traits was large. The variation coefficient was between 8.91% and 64.29%,with an average of 27.32%. The lowest variation coefficient was the content of starch,and the largest was the yield per plant.The highest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was 0.828,be-tween yield and knot bracteal number. The repeatability of each trait was high with an average of 0.805. Through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phenotypic traits,the top 3were'Wuzhen','Youzhen' and'Chushuhong'.Based on fruit nutrient content and yield,'Chushuhong','Wuzhen' and 'Dajianzui' showed superior grades. Clustering results showed that 17 cultivars were divided into 4 classes.'Chushuhong' was in the first class;'Youzhen' was in the second class;There were 4 cultivars in the third class: 'Dabaozhen', 'Tiezhui', 'Dajianzui' and'Hongz-izhen';There were 11 cultivars in the fourthclass:'Huangzhen','Bailuzi','Xiaojianzui','Niujiaozi (late ma-ture)','Shuangfengzi','Niujiaozi (middlemature)','Zhongjianzui','Youtongzi','Wuzhen','Wukechang-mang' and'Ouningzi'. The results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breeding new varieties with high yield and quality.【期刊名称】《西南林业大学学报》【年(卷),期】2018(038)003【总页数】8页(P36-43)【关键词】锥栗;农家品种;表型性状;变异;选择【作者】李颖林;董蒙蒙;陈辉;李煜;郑国华;顾光仕;郑芳奕【作者单位】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农林大学经济林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02;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农林大学经济林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02;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农林大学经济林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02;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农林大学经济林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02;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农林大学经济林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02;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农林大学经济林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02;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农林大学经济林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92.17锥栗 (Castanea henryi),落叶乔木,为壳斗科 (Fagaceae) 栗属 (Castanea) 植物,俗称榛子、栗子、珍珠栗、尖栗。

锥栗不同种植密度栽培试验

锥栗不同种植密度栽培试验

^i ^^i l20L7年第1期锥栗不同种植密度栽培试验王少芳(福建省建瓯市林业苗圃353100)摘要:研究不同栽培密度对锥栗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株行距4 m X5 m、每667 m2种植33株处理的栽培效果最好,挂果前7年平均单株年产量达4.48 kg。

关键词:锥栗;栽培密度;产量DOI; 10. 13651/ki.fjnykj.2017. 01. 005Experiment on planting density of Castanea henryiWANG Shao-fang{Jian7ou Forestry Nursery j Fujian Province353100)Abstract:Effects of different planting density on yield of Castanea henryi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est effect was obtained when spacing between rows and plants were 4 mX5 m, namely 33 plants per 667 m2. Annual yield reached 4. 48 kg daring the first seven years after fruiting.Keywords:Castanea henryi ;planting density;yield锥栗是我国南方著名的木本粮食树种,为落叶 乔木,果苞内坚果1粒,球状卵形,底圆上尖。

锥 栗果实含有大量的脂肪、蛋白质、糖、氨基酸、维 生素c等营养成分,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经济林 果树。

建瓯锥栗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坚果 果粒均勻,外观亮泽,果仁饱满,呈黄白色或淡黄 色,栗味浓郁,肉质细嫩,单果重>6.5g。

鲜果 状态下,180 d以内鲜果蛋白质>6%、淀粉55%〜70%、脂肪<3%、水溶性总糖>9%。

闽北锥栗主要病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闽北锥栗主要病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闽北锥栗主要病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张发备(福建省建瓯市龙村乡农技站353112)摘要:为促进锥栗生产得进一步发展,经10 多年得生产、调查、试验、分析,初步掌握了闽北锥栗主要病害得发生规律及危害症状,并提出了科学有效得综合防治技术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闽北地区;锥栗;主要病害;发生规律;综防措施锥栗就是福建省建瓯市特色果品,龙村乡就是建瓯市锥栗著名产区, 现有栽培面积4533 hm2,年产量3000t,栽培历史悠久,历史上有名得“贡闽榛”就产于龙村。

近年来,随着锥栗栽培面积集中成片得快速开发,品种引进频繁交流及管理粗放,为锥栗病害侵染繁殖提供了生存环境,导致病害种类逐渐增多,危害程度亦逐年加重,严重地影响了锥栗生产得进一步发展。

因此,自1998年开始,笔者对龙村乡锥栗园病害得发生规律进行了认真调查、分析,并对主要病害进行了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试验,取得了较显著成效,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1锥栗主要病害经调查,危害龙村乡锥栗得病害有栗疫病、栗叶斑病、栗炭疽病、栗白粉病、栗黑根立枯病、栗芽枯病、栗叶枯病、栗锈病等8种,但对生产上影响较大得主要病害就是栗疫病、栗叶斑病、栗炭疽病、栗白粉病、栗黑根立枯病5种。

1、1 栗疫病病原菌属鞭毛菌亚门真菌,多发生在树蔸基部及主干得树皮上,尤其就是嫁接口部位受害最重。

发病初期,病斑呈水渍状、圆形或不规则形,后逐渐扩大蔓延,病部肿涨隆起,皮层组织坏死腐烂,并分泌出具酒糟味黑色汁液,后期皮层干缩纵裂,树势衰弱,叶小而黄,最终病斑环绕主干一周,导致栗树枯死。

病菌在栗树主干皮层内越冬,一般3月开始发病,5~8 月为发病盛期,10 月后病情逐渐停止。

该病菌为弱寄生菌,土质肥沃、栽培管理好、树势强旺得锥栗树发病少;反之管理粗放、冰雹、冻害、病虫害、施肥不当、过度修剪、机械损伤、日灼等都会加重该病害得发生。

此病能远距离传播,主要靠接穗与苗木传播。

1、2栗叶斑病病原属半知菌亚门槲树盘多毛孢真菌。

锥栗主栽农家品种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锥栗主栽农家品种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锥栗主栽农家品种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董蒙蒙;陈辉;李煜;郑国华;李颖林;郑芳奕【摘要】为给锥栗杂交育种和遗传作图的亲本选配提供参考,应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福建省建瓯市17个锥栗主栽农家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不同农家品种遗传多样性丰富,利用筛选出的12对引物组合扩增的片段大小主要在50~2 000 bp之间,共扩增出180个位点,多态位点163个,占90.56%;17个锥栗主栽农家品种的遗传相似性系数在0.509 2~0822 1之间,乌壳长芒和牛角仔(晚熟)的相似性系数最大,中尖嘴与白露仔的相似性系数最小,且在相似性系数为0.60处,大尖嘴和中尖嘴单独聚为Ⅰ类,在相似性系数为0.77处,第Ⅱ类又被分为A~H共8个组;SSR引物组合CsCAT33和CmTCR4共同构建了17个锥栗主栽农家品种的DNA指纹图谱.%In order to provide a basis for selection of parents in crossbreeding and genome mapping,genetic diversity of seventeen Castanea henryi cultivars grown in Jian'ou City of Fujian Province were analyzed by applying SSR molecular marker technology.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henryi cultivars had high genetic ing the 12 pairs of screened primer combinations,the fragment sizes were mainly between 50 bp and 2 000 bp and a total of 180 loci were amplified.The polymorphic loci were 163,and the percentage of polymorphic loci was 90.56%.The genetic similarity coefficients were between 0.509 2 and 0.822 1.The biggest similarity coefficient was between Wukechangmang and Niujiaozi (late mature),and the least similarity coefficient was between Zhongjianzui and Bailuzi.At the genetic similarity coefficient of 0.60,Dajianzui and Zhongjianzui were of the Ⅰ class,and the rest were of the Ⅱ class.At thegenetic similarity coefficient of 0.77,the Ⅱ class was divided into eight groups from A to H.A SSR fingerprint was built for the 17 varieties ofC.henryi cultivars by the SSR primer combinations of CsCAT33 and CmTCR4.【期刊名称】《经济林研究》【年(卷),期】2017(035)002【总页数】6页(P18-23)【关键词】锥栗;农家品种;SSR;遗传多样性【作者】董蒙蒙;陈辉;李煜;郑国华;李颖林;郑芳奕【作者单位】福建农林大学经济林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02;福建农林大学经济林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02;福建农林大学经济林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02;福建农林大学经济林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02;福建农林大学经济林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02;福建农林大学经济林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64.2锥栗 Castanea henryi (Skam) Rehd. et Wils.,壳斗科栗属,其栽培区域主要分布在福建省北部和浙江省南部的山区[1-2]。

锥栗优良品种“油榛”丰产栽培技术

锥栗优良品种“油榛”丰产栽培技术

锥栗优良品种“油榛”丰产栽培技术林瑞华【摘要】This paper introduced some cultivation techniques for Castanea henryia,cv.Youzhen,including the choice of orchard location,managementof juvenile seedlings,trimming and pruning for dwarf,management at initial fruitting stage,management at peak fruiting stage,control of diseases and pests.%阐述了油榛在园址选择、幼龄期管理、矮化整形修剪、初果期和盛果期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栽培技术。

【期刊名称】《福建农业科技》【年(卷),期】2012(000)009【总页数】2页(P25-26)【关键词】油榛;锥栗;栽培技术【作者】林瑞华【作者单位】福建省建瓯市农业局,353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65.1油榛是锥栗的一个优良品种,也是闽北山区栽培面积最大的品种,倍受消费者青睐。

由于锥栗发源地位于建瓯市龙村乡,锥栗在栽培上品种多样,不同的品种其特性不同,栽培方式和技术上也有差异。

笔者历时8年,对油榛的栽培技术进行比较系统的探索和试验,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为推广油榛的栽培技术,现将油榛的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园址选择油榛适宜种植于海拔300~400 m、坡度为中上坡、土层深厚、土壤疏松肥沃、阳坡、pH值6.5左右、坡度25°的红壤山地。

株行距4 m×4 m,每667 m2定植40株左右。

苗木可采用嫁接苗 (无性繁殖的苗木,二年生),也可采用野生毛榛作为砧木,种植后2年进行油榛幼枝嫁接。

2 幼龄期管理油榛的幼龄期一般为1~5年,油榛丰产管理的关键在幼龄期,幼树生长速度快,矮化必须从幼龄期开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