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玲笔下爱情观的转型

合集下载

探析丁玲小说中的出走模式

探析丁玲小说中的出走模式

探析丁玲小说中的出走模式“出走”作为一种现代的文学模式,它是集合了“家”、现代的恋爱观念、出走人物的符号性以及文本的叙述声音等因素的。

并将它们聚集在一起使其发生现代性质变,一起表现着现代文学中的现代现象。

丁玲向左转型时期的“革命加恋爱”小说中的出走形象也颇值得研究。

标签:革命恋爱出走意识出走作为一种文学模式多次被作家们提及,成为一个文学母题。

以《莎菲女士的日记》震惊当时文坛的女作家丁玲,在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采用这“革命加恋爱”的模式创作了《韦护》、《一九三0年春上海》(之一、之二)。

这三篇小说标志着丁玲创作转变的开始,是丁玲“向左转”的过渡期作品。

这些小说在依从革命战胜恋爱的叙事原则的同时,又表现了转型期青年知识分子在冲突、矛盾的革命与恋爱之间的痛苦抉择,并且关注革命时代个体的生存状况,探寻女性自我价值实现的途径。

而小说均以三位主人公的出走完结,其中充满了矛盾和张力。

其实,细看在丁玲笔下曾多次谈到主人公出走的情况,处女作《梦珂》,成名作《莎菲女士的日记》中的梦珂和莎菲都是从“父亲的家”出走的。

而丁玲这三篇小说中的出走模式与以前的出走是有所区别的,这里的出走,更多强调的是“丈夫的家”,同时也更多地是在描摹革命与恋爱的不合调和的出走。

然而搞清楚这一出走现象必不可少的要谈论到当时“革命加恋爱”模式的潮流小说。

一、这三篇小说虽在出走这一大的主题上“革命与恋爱”是一致性的,但是细微之处也存在不同纵观三篇小说,丁玲受到左翼文学思想革命文学的影响,与之前创作的非常突出的“自我小说”或“心理小说”的风格相比,这三篇小说有着一种相当自觉地“历史”意识。

意在于描写在新环境新条件下知识分子在革命和恋爱的转变和苦闷。

虽然这三篇小说均是“光赤的公式”,然而作者毅然决然抛弃了以往只关注女性心理苦闷,欲望压抑的狭小空间,迈入了更大的范围,主人公有男性介入,在女性道路的选择上也不是单一的,女性上不仅出现新女性形象,更有积极的革命女性和也有最后步入自我阶级的旧式女性。

丁玲小说创作中女性意识的转变

丁玲小说创作中女性意识的转变

丁玲小说创作中女性意识的转变作者:刘丽红来源:《名作欣赏·下旬刊》 2017年第5期摘要:本文首先解释了女性意识的概念以及丁玲文学在女性意识中的作用;接着详细陈述了丁玲小说创作中女性意识的发展和转变,从反抗到质疑再到归附;接着对革命时期进行女性意识创作的作家进行了文学和生活两方面的介绍和比较;最后,介绍了当下女性意识的内容和特点,反映出女性意识将逐渐走向成功的事实。

关键词:丁玲小说女性意识转变■感情永远是生命的主体,当女性的地位得到一定的改善,逐渐走向自由的同时,阅读丁玲感情类的女性意识作品,就具有了很大的参考意义。

当今读者依然能够从以往的作品中获得相当精辟的论点和强大的精神感召力,从而走向更加自由的生活。

丁玲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是当下女性在灵与肉的冲突中获得指示的读物,是女性自我保护的武器。

一、女性意识的概念五四运动之后,女性意识开始出现。

在革命时期,它是指女性对传统道德束缚以及男权统治的反抗意识,对自身价值和情感的探索意识,表现了女性渴望平等、自由的精神诉求。

丁玲作为女性意识的带领者,在探索女性意识这一领域,她是个完完全全的理论家和实践家。

率真大胆的个性使得她在文学成就和个人情感经历上都硕果累累。

描写女性意识下的爱与性,她是第一人,而且刻画得入木三分,引起了社会的剧烈反响,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人们的个性解放。

二、丁玲女权意识的发展与转变(一)莎菲的反抗意识《莎菲女士的日记》是丁玲女士的成名作品,大胆叛逆的莎菲反抗传统的家庭束缚,带着自由的个性进入社会后,追求理性的爱情,进行女性意识的反省。

在爱情破灭后,陷入落寞、苦闷、挣扎的情绪中。

书中主要描写了莎菲的反抗社会、反抗男权,追求自我的心理和行为描写。

小说的结果却并不光明,反抗的结果使女主人公陷入了彷徨和孤独的境地中,然而她毕竟激烈和孤傲地反抗和斗争过,足以有力地代表着女性意识的觉醒,在当时社会引起很大的轰动。

(二)贞贞的质疑《我在霞村的时候》里的贞贞是为了革命,贞洁受到迫害的女士。

论丁玲早期小说的女性意识

论丁玲早期小说的女性意识

论丁玲早期小说的女性意识作者:黎思睿来源:《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29期摘要:丁玲是我国著名的现代女作家,她实现了小资产阶级主义文学向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转变。

丁玲在自己的小说作品中塑造了许多女性形象,这些女性人物有不同的追求和性格,但这些女性人物都表达了女性独立自主的精神和意识,彰显了女性的魅力。

本文主要就丁玲早期小说的女性意识进行了相关的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丁玲;小说;女性意识[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9-0-01丁玲是我国十分具有代表性的现代女作家之一,丁玲的小说以女性视角、女性态度为主,通过女性的感官来描述生活百态,充分展现了女性的魅力和价值。

纵观丁玲早期的小说作品,她在描写女性时十分注重女性个性和意识的描写,从而唤醒了女性的价值和魅力[1]。

通过不同层面的描写,来彰显女性高洁的灵魂,塑造不同性格类型的女性角色。

可见,女性意识能够决定女性的形象,在丁玲的作品中,女性意识在逐渐的变化与发展,从而创造出不同的女性形象,使丁玲的作品出现了不同的阶段划分。

本文主要就丁玲早期的小说作品进行研究和分析。

一、丁玲早期小说中女性意识的具体表现(一)社会女性以《梦珂》为例,在这部作品中,丁玲塑造了一个开朗、活泼、狂放不羁的女性。

梦珂拥有真挚的父爱和纯洁无瑕的友情,而她在学校和社会中受到了各种不同的挫折和打击。

在学校中,老师无耻,学生怯懦,这些真相让单纯开朗的梦珂十分烦恼。

而姑母家的优渥生活以及与表哥之间的爱恨情仇使梦珂陷入了虚假情谊的痛苦之中。

为了逃离这份痛苦,夢珂离开了姑母家,进入社会的梦珂保守挫折,在社会上她渺小无力,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最后梦珂只能放下一切,融入社会,隐忍的生活。

这部小说透过梦珂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社会的控诉,通过对梦珂各种情绪和意识的转换来体现现实的残酷,最终塑造出一个扼杀健康任性的悲剧社会[2]。

(二)爱情女性以《莎菲女士的日记》为例,在这部小说中,莎菲具有强烈的女性主体意识,她用冷漠的外表掩饰自己强烈追求真情的内心,他具有对生命的留恋和对爱情的向往。

丁玲创作的演变轨迹(可编辑)

丁玲创作的演变轨迹(可编辑)

丁玲创作的演变轨迹丁玲小说创作的演变一生平简介丁玲(1904-1986),原名蒋伟,字冰之,出生于湖南临澧一个没落的封建世家。

现代小说家。

1927年开始小说创作,写成《梦珂》、《莎菲女士的日记》,发表后在文艺界引起很大反响。

1928年春返上海,继续写作并发表《暑假中》、《阿毛姑娘》等反映青年女性的作品。

1929年与胡也频、沈从文合办“红黑书店”,出版《红黑》杂志,冬天完成的长篇小说《韦护》,与1930年完成的中篇《一九三零年春在上海》同属“革命加恋爱”小说。

1931年用现实主义方法创作了以十六省大水灾为背景的中篇《水》,正面描绘血火交织的阶级斗争;另有短篇《田家冲》,未完成的长篇《母亲》等。

1936年底,丁玲抵达中共中央所在地,受到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的热烈欢迎,创作了《彭德怀速写》、《新的信念》、《我在霞村的时候》等一批重要作品。

1946年进入晋察冀边区参加土地改革运动,1948年写成著名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后被译成多种外文,在各国读者中广为传播,并荣获“斯大林文艺奖”。

新中国成立后,丁玲先后任《文艺报》主编等职,写了《杜晚香》等小说,热心扶植文学青年。

1957年她被划为右派,沉冤20余年,流放北大荒和太行山麓。

二创作思想流变丁玲是“五四”继庐隐等女作家之后善写女性并始终坚持女性立场的作家。

1、莎菲时期:(1)处女作:1927年《梦珂》(2)1928年1月,代表作《莎菲女士的日记》 1928年1月,上海与胡也频、沈从文等组织红黑文学社,出版短篇小说集《在黑暗中》、《自杀日记》、《一个女性》,共14-15篇小说。

《莎菲女士的日记》是丁玲创作上的危机与转机,可以说,它将五四话语发挥到了极至。

2、左联时期:创作思想发生了转换,由五四个人话语转向阶级话语,1930年写长篇小说《韦护》。

《一九三零年春上海》《水》现实主义高峰,对“大众”、“群众”的出色描绘,性别叙述,个性叙述已消失殆尽。

爱情理想主义者的心灵探寻与情伤反刍——丁玲早期文本创作心理探源

爱情理想主义者的心灵探寻与情伤反刍——丁玲早期文本创作心理探源

32XIANDAI YUWEN文爱情理想主义者的心灵探寻与情伤反刍○赵永刚摘 要:丁玲早期小说彰显着鲜明性格特色的女性意识,成为多重话语的载体。

小说言说承载着受五四精神浸染的作者爱情至上的生命意义探寻,以及为情所困、不甘寂寞的爱情伤痛反刍与艰难精神跋涉历程。

丁玲早期创作心态主要延续以下思路:其一,以悲悯的情怀与“向死而生”的精神跋涉对爱情体验进行形而上的意义价值追索,藉此升华对爱情体验的珍视,并重新整合自我的情感理性认知;间或,在童年生活的回忆中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藉此暂时回避情感伤痛的困境;其二,以轻松、戏谑的喜剧心态对爱情伤痛进行回味、权衡,试图消解因内心失衡而生成的心理能量,以此来获取重新平衡内在心理的支点。

关键词:丁玲 早期文本 创作心理 伤痛反刍 向死而生五四落潮之后,由于历史情境的发展、变化与时代精神的转型,一些“小资产阶级”作家对自由、民主等个性价值的追寻渐被卷入“由启蒙到救亡”的革命洪流中而慢慢消逝。

由此,对革命群体主义的强调与张扬使个性主义的高蹈渐趋退隐。

虽然,对女作家丁玲来说,《莎菲女士的日记》惊世骇俗的心理独白与情感宣泄彰显着独树一帜的女性觉醒意识。

但是莎菲式的时代之喊很快成为无人回响的“大音希声”,在以后写作中很难承继下去。

其后,丁玲的文学写作姿态及表达方式也渐因内心情愫、理性认知与叙事策略的变化而发生转变。

此后至1929年期间,丁玲先后有《阿毛》《自杀日记》《过年》等多篇小说相继问世。

考察小说的写作成因,析辨作者的写作心态,挖掘其内在的写作内驱力显然对我们全方位地把握作家的独特情感心理及理性认知极为重要。

小说往往内蕴着作家自身情感理知的对话过程。

在泰勒看来,“人类生活的本质特征是其根本性的对话特征”“人类思想的起源不是独白式的,不是每一个人独自完成的,而是对话式的”,因此,“认同和自我是在与有意义的他者持续的对话和斗争中形成的。

”[1]在巴赫金的小说理论中,在一句话里,常同时融涵“表达自己和别人言说”这两项过程。

浅谈丁玲笔下的革命与恋爱——以《韦护》为例

浅谈丁玲笔下的革命与恋爱——以《韦护》为例

,
韦护 》 是 丁 玲 在
,

,


,




与 同时 代 的 普 罗 小说 相 比 《 韦护 》 并非 一 味地 放弃 爱情 投身 革 命 而 是 处于 两者 的矛 盾与 纠结之 中 在 《韦 护 》 中 丽 嘉 代 表 的 是爱 情 的一 方 她痴 迷 于 爱情 之 中 而 不能 自拔 疏 离 社会 享 受生 活 却 缺少 人生 追求 是一 个典 型 的 小 资产 阶级 女性 形 象 ; 而 韦 护代 表 的 是革 命 的一 方 他意 志 坚 定 追 求信 仰 拥有 一 定 的社 会 责任 感 是典 型 的 革命 男 性 当渴 望爱 情 的丽 嘉 与革命 者 韦护相 遇 时 便衍 生 出 了 一 段 既 浪 漫又 纠结 的 爱 情 故事 拥 有着 一 双 妩媚 又 微微 逼人 眼 睛 的丽 嘉 追 求个 性 崇 尚 自由 她 的 身上 依 旧 保 留 着 丁 玲 早 期 作 品 中 莎菲 的 气 质 因 为厌 恶 男 性 的 自私 和 浅 薄 所 以 处 处就 带 了 轻视 的 眼 光 经 常去 戏虐 嘲弄 如 柯君 这样 平庸 而 又 自 作 多 情 的 男人 革 命者 韦护 的出 现 让丽 嘉 的 眼 前一 亮 他不 卑 不亢 稳 重得 体 对 于 人生 和 艺 术 都有 着独 特 的 简 介 无 沦 从哪 方 面 看他 都 不 是一 个简 单 的 革命 者 如此 优 秀 的 男性 很快 地让 丽 嘉 陷人 爱 河 而 充 满着 活 力 的 与众 不 同的丽 嘉 也 让 韦护 着迷 不 已 爱 情 的 甜 蜜 使 得 丽 嘉 和 韦 护 每 日 生 活 在 自己 的 世 界 中 在 这 里 没 有 外界 的干 扰 没 有 社 会 的 纷杂 韦护也 渐渐 忘 记 了 他本 应进 行 的工 作 然 而 现实 的 阳 光终 究还 是投 射 到 了 韦护 与丽 嘉 的 爱情 世 界之 中 惊 醒 了 沉迷其 中的 韦 护 随 着 韦护 忙 于 工 作 的 时 间的 增 多 丽 嘉愈 发 的 寂 寞无趣 害怕 失去 爱情 的 她 整 日 以 泪 洗 面 面 对 如 此天 真无 邪 的丽 嘉 韦护 甚至 一 度 产生 了 丢 了 学 校工 作 成 天 留 在我 的 爱 面 前 的想 法 但韦 护 自己 心 里 却 又 明 白这种 想 法 的 可 怕 在 对 丽 嘉 的 愧 疚和 外 人 的 攻 击 中 韦护终 于 支 撑 不住 选择 了 离 开 丁 玲对 于 故 事 的 结尾 并 没 有 明显 的表 述 虽 然韦 护最 后没 有 与 丽 嘉厮 守在 一 起 但 丁玲 也 并未 给他 的去 向做 任何 明确 的 说 明 韦 护 最终 还 是 停 留 在 了 革命 与 爱情 的 纠葛之 中 这种 结 尾 也 从 纂种 程 度 上表 现 出 丁 玲 本 身对 于 革命 与 爱情 关 系的 困 惑 与纠 结 在革命 这 个 大 的 时代 背景 前 我 们 必 须要 抛弃 自身 的 爱 情追 求 而 投 身革命 之 中吗 ? 在 《韦护 》 中 我 们看 到 的 回 答似 乎是 否 定 的 总 而 言 之 革命 与爱 情在 丁 玲 的 笔下 不分 伯 仲 难 以 取舍

丁玲对爱情、性和婚姻的观念与世俗道德的冲撞

丁玲对爱情、性和婚姻的观念与世俗道德的冲撞

的眼光 , 一边表述女性 陷入爱情 、 性 和婚姻 的想 要 自救却无法 自拔的困境。 二、 孤傲着向地狱的深渊坠去——梦珂 《 梦珂》 是丁玲的处女作。充满正义感的梦珂初
了婚姻 。此 时 的婚姻 就具 有 了契 约性 质 。进 入 封建 男权 社 会 后 , 高 层 男 性 可 以挑 三 拣 四 , 中层 男 性 可 以 寻花 问柳 , 底 层 男性 可能 受 经济 制 约 , 难 施 拳脚 。
部厚 重 的书 。” 因此研 读 丁玲作 品十分必 要 。 这 样
2 0 1 5 年 2月
语 文 教 学 通讯
Bul l e t i n o f Ch i n e s e L a ng u a g e Te a c h i n g
Fe b. , 2 01 5 Vo 1 . 8 26 No . 2
第8 2 6卷
第 2期
◆ 文 艺 评 论
这个 时期 的女 l 生则 很难 追求 爱情 。大 家都 是包 办婚
己 的 多样性 , 也 展示 着 她对 一 个 时代 的叛 逆 。想要
姻, 婚姻和爱情是各 自 独立 的, 运气好 , 婚后同时获
得 爱情 , 运 气 不好 , 一 辈 子 无法 拥 有 爱情 , 只 守着 婚 姻 和性 , 或是 只守 着婚 姻 , 守着 一个 契约 。直到 近代
丁玲对爱情 、 性和婚姻的观念与世俗道德的冲撞
王 妍
( 西北 师 范大 学文 学院 , 甘肃 兰州 7 3 0 0 7 0 )
摘 要: 在 中国现 当代 作 家 中 , 丁玲 具 有 举 足 轻 重 的 地 位 。她展 现女 性 意识 觉 醒 , 描 写 女 性 细腻 内心 , 质 爱 情 世 俗

丁玲“革命加恋爱”小说中性别意识的淡化分析

丁玲“革命加恋爱”小说中性别意识的淡化分析

052丁玲在当时“左倾革命”文学潮流趋向的客观作用下,在自身文学作品内积极承担起了更为多元的社会责任,尝试在投身领域内建立起创新性的“革命话语”传达方式。

但因诸多内、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丁玲的核心创作愿景与具体小说编制形成了一定的割裂感,导致其关于“爱情”“革命”的创作形式与其他小说作家的“革命加恋爱”题材作品具备明显的差异性。

丁玲利用个人职业专业素养,通过细腻的笔触多方位地描写爱情,关注小说角色对爱情的不懈追求,将对爱情的丰富书写作为载体,在此间充分传递出其对革命、爱情的多样诉求。

这样一来,小说内爱情与革命的实时汇合、交互促使爱情具备了辩证思维,可开展系列思索活动,赋予生命更加深刻的意义。

一、时代背景处于20世纪20年代后期的我国,革命大形势变化加剧,革命先驱胡也频的创作流派兴起,加之此时文学创作领域“革命加恋爱”小说模式的盛行,催化对“女性自我”高度重视的丁玲出现了创作形式的重大革新。

如《一九三〇年春上海》《韦护》等早期作品,皆传达出丁玲正逐渐摒弃传统创作思想中“女性为主导者”的观点,将20年代尾声阶段小资阶级中富有知识涵养女性对陈旧、封建社会的强烈控诉题材逐步发展、演化为广大工农阶级的代言性质作品;而标志丁玲正式实现创作思想转变的作品当属《水》;但由《韦护》创作开始,丁玲受时代大环境侵蚀。

在“革命加恋爱”的小说创作流派中愈陷愈深,开启了性别意识漠化的创作道路,政治、阶级观念占比日趋加重,集体主流语术理念日渐侵袭女性主体话语权形态化转换[1]。

二、莎菲时代丁玲所著的“革命承载恋爱”题材的小说同当时男性作家相似,广泛书写了青年知识群体与革命、感官情感与客观理性等元素在革命中、失败后的各类群像,生动诠释了多项冲突在多变时代下的艰难抉择。

如“莎菲时代”中,孤独、高冷、骄傲且表现张扬、个性鲜明的主要女性角色丧失其光泽资本与权威地位后,男性如望微、韦护等则升级为小说本体的关键主角。

这类男性角色同胡也频创作出的刘希坚、施洵白等角色身份相近,均持有坚定的革命精神,是动荡年代革命事业的中流砥柱;而女性角色变更为次要角色后,主流政治观念的薄弱走向与“小资生活”形式促使这些女性人物在趋向革命领域中无法彻底回避,需男性角色适时、恰当引导、启发、拯救,使其最终可将爱情作为渠道、靠近革命,反之则可能被男性革命群体放弃。

个人体验与时代大潮的涤荡——论丁玲作品中婚恋观的演变

个人体验与时代大潮的涤荡——论丁玲作品中婚恋观的演变
关 键 词 :丁玲 ; 期 创 作 ; 恋观 ; 性 境 遇 早 婚 女
d i1 .9 9ji n 10 55 .00 0 .5 o :0 36 /.s .00— 7 72 1. 30 5 s
中图分类号 :26 I0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 编 号 :0 05 5 (0 0 0 4 5 - 10 - 7 2 1 ) 3 3 50 7 0 3
信念 , 自觉地将个人情感体验与时代大潮融合 , 自己对女 将 性 的思考与时代的感悟投 射在创作 中 , 其是其 中以女性 尤 的恋爱婚姻 为主的早 期作 品。这些婚恋题材为我们展示 了 丁玲婚恋观的演变历程 , 可从 中感 受到她对 那个时代 背 并 景下女性境 遇的关切 。 恋爱 : 个性解放的高扬
的 :那个时代的女性太讲 究精神恋 爱了。对爱情太 理想 。 “ 我遇见一些女性几乎大半或多或少都有这样 的情形 。看样
子极须要恋爱 , 但又不满 意一般 的恋爱 。即使很幸福 , 也还 感 到空虚 。感染到某些 十九世纪末 的感伤 , 而又有 二十世 纪, 特别是 中国‘ 五四 ’ 以后奋发 图强 的劲头 , 幻想很 多 , 不
而告终 呢?
在传统社会 中 , 女子通 常只是被选 择 、 被爱 的对象 , 而
没有主动地去爱 的权利 。作为女性的意义很大程度是为 了
冯雪峰 曾对莎菲们追求理想爱情而最终幻灭作了精辟 的分析 : 《 “ 莎菲女士的 日记》 以说 是一 个恋 爱追求 者 的 可 少女所感到的恋爱本身 的空虚 , 来说 出五 四后那种脱 离现
第2 卷 第3 6 期
V0. 6 12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J OURN I HU AL OF SC AN OL EG DUC T O C L E OF E A I N

《浅析丁玲小说中的女性意识》毕业论文模板

《浅析丁玲小说中的女性意识》毕业论文模板

浅谈丁玲小说中的女性意识写作提纲引言,主要介绍丁玲生平及创作历程,约500字。

一、丁玲女性意识的产生,从以下4个方面论述,约2000字。

(一)自小的文学天赋与革命活动家的理想(二)对重男轻女思想的反叛(三)早年的生活经历的影响(四)多部作品中女性意识的流露二、女性“人”的意识觉醒时期,从以下4个方面论述,约2000字。

(一)由于五四运动的影响,当时的知识分子都通过文字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二)《梦珂》是丁玲第一次对社会中歧视女性这一现象发出抗议(三)超越男权的独立的女性意识(四)《莎菲女士的日记》里莎菲的女性意识三、“革命+恋爱”的新女性时期比较《韦护》、《一九零三上海春》、《母亲》中的变化,展现积极投身革命寻求出路的新女性形象。

四、延安时期的女性解放用《一颗未出膛的枪弹》、《我在霞村的时候》来论证,其达到趋于成熟富有社会良知和责任感的女性形象。

结语摘要:丁玲是个颇有个性的女作家,她独有的女性意识突出地体现在她的小说创作中。

本文即是以此为着眼点,将她的小说创作分为三个阶段:“莎菲女士时代”、“命时代”、“延安时代”,并结合不同阶段的作品对其小说创作做一个梳理和评价。

随着作品中女性人物形象的不断演变和发展,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到丁玲人生的心路历程,还可以深切地领会到其创作中强烈的女性意识的历变,从而揭示她不同创作阶段的不同创作的现实意义。

本论文试图探讨丁玲女性主义意识形成的原因、重新解读丁玲在不同时期创作的文本、探讨丁玲小说中女性话语权的建构、丁玲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嬗变和女性意识的冲撞等问题,以探究丁玲作为早期的女性作家对现代女性主义文学的先锋作用。

关键词:丁玲女性意识“莎菲”时代浅谈丁玲小说中的女性意识引言女性意识就是指女性对自身作为人,尤其是女人作为主体在客观世界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的自觉意识。

对于男权社会,其表现为拒绝接受男性社会对女性的传统定义,以及对男性权力的质疑和颠覆;同时,又表现为关注女性的生存状况,审视女性心理情感和表达女性生命体验。

创作转型及文化选择——丁玲解放前文学创作及外国文学

创作转型及文化选择——丁玲解放前文学创作及外国文学

创作转型与文化选择一3第一章“怨女弃妇”的启示法国,对于丁玲来说有着某种特殊意味。

早在她童年时代,向姨(向警予)远涉重洋,前往法国寻求真谛,而母亲与她虽积极筹措却终因经费问题未能成行。

多年以后,瞿秋白从法国归来,鼓励丁玲赴法留学,最终还是无法如愿。

作为一种心理补偿,丁玲开始如饥如渴地阅读法国文学作品。

沈从文曾回忆到:“(丁玲)不只是个性情洒脱的湖南女子,同时还是个熟读法国作品的新进女作家。

’’。

“在她和胡也频为数不多的英文藏书中,就有小仲马的《茶花女》与莫泊桑的《人心》,除此之外,最为丁玲称道的翻译小说是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

在1925年一1929年的几年时间里,就是这几本书占据了丁玲的阅读,“三本书中的三个女性,正各自用一种动人的风韵,占据到这个未来女作家感情的全部。

”“1体现在丁玲的作品中是这样三个方面。

灵肉一致的爱情观。

《茶花女》中玛格丽特放弃纸醉金迷的奢华生活,选择和贫寒的阿尔芒在一起,是因为他给了她做人的尊严和权利,正如玛格丽特说的“因为你看到我时握住了我的手,因为你哭泣了,因为世间只有你真正同情我”。

在这里,爱情的根基不是物质和情欲,而是建立在平等之上的理解与尊重。

玛格丽特对爱情的理解体现在丁玲的创作中,便是一种灵肉一致的爱情观。

丁玲早期作品中的女主角面对爱情,她们并不盲目。

她们不掩饰自己对异性肉体的迷恋,正如莎菲(《莎菲女士的日记》)看上凌吉士的“好丰仪”,阿英(《庆云里中的一间小房里》)想念陈老三厚实的胸膛。

但迷恋决不是迷失,灵魂的渴望与官能的需求同样强烈。

梦珂(《梦珂》)拒绝成为表哥与他人角逐的对象,莎菲不允许自己把热情和爱奉献给高贵外表下隐藏着卑琐灵魂的凌吉士,节大姐(《小火轮上》)不能容忍任何爱的背叛和欺骗。

可是对于爱情的理解,丁玲与茶花女又并不完全一致。

和茶花女相比,莎菲们有着更强烈的女性主体意识。

茶花女的爱情充满女性的自我牺牲,而莎菲们始终关注着自己的利益。

丽娜(《他走后》)创作转型与文化选择一4可以在寒冷的雨夜任性地赶走秀冬,莎菲能够一次次地气走苇弟又一次次地招他回来。

丁玲的转型——论丁玲延安时期作品风格的转变

丁玲的转型——论丁玲延安时期作品风格的转变
丁 玲 的 转 型
论 丁 玲延 安 时期 作 品风 格 的转 变
林璨辉 ,李 玲
(湖南第 一师范学院 教务处 ,湖南 长沙 410205)
摘 要 :丁玲延安时期 的转型 ,表现在文本 中,是文学 风格的转变 。文学作 品的风格是作 家创作个性 在一
系列作 品中所表现 出来 的鲜 明的艺术特色 ,包括作家 的风格 和作 品的风格 。一般来说 ,一 个作家 的作 品
姑妈家 表面被 表 哥们爱 护实则 被欺 骗玩 弄 的状况
下 ,她 只能离 开姑妈 家 。但最 终她 没有选 择 回家 ,


种犹 豫 的为 难 弥 漫 着 ,但 想 起 祖 武 那 粗 野 样
子 ,以及 家族 亲戚 中作媳 妇们 的规 矩 ,又 为避 免 当
面 同父 亲 冲 突 ,于 是 她 决 定 不 回家 … … ” 回家
第 6期
林 琮 辉 ,等 :丁 玲 的转 型
级 知识 分子在 男 权社 会 中被 欺 压 被逼 迫 ,最终 出 逃 的形 象 。
如果说《梦柯》中梦柯对现实 的不满是有具 体理 由的 ,那代 表 作 《莎 菲 女 士 的 日记 》中 ,文 本
自我所 知道 的一 个 世 界外 ,还 有 广 阔的 天地 。正 当她在 自我 的世 界 挣 扎 探究 出路 而 不 得之 时 ,接 受到 了新的理论 ,丁玲对革命理论产生了兴趣 ,并 以朋友 和 革命人 士 的爱情 为题材 写 出 了这第 一 部
的 文 本 。
丁玲早期发表《莎菲女士的 日记》等作品 ,文
本 主人公 多被 塑造成 清 高 、狷介 、迷 茫等极 具个 性
的艺术形 象 出现 ,表 达在 那 个 时 期 的个 人 主义 困

【doc】“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论丁玲1930年代小说创作的转型

【doc】“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论丁玲1930年代小说创作的转型

“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论丁玲1930年代小说创作的转型东方论坛2009年第6期"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论丁玲1930年代小说创作的转型李钧(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曲阜273165)摘要:文学需要创作主体将感性与知性,个体意识与集体意识有机结合在一起,才能创作出既属于时代又带有个人特征的作品.丁玲1930年代的创作转向是以牺牲感性和个体意识为代价的. 关键词:丁玲;小说创作;感性;个体意识;转型;伦理价值中图分类号:I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110(2009)06—0062—05当文学创作以意识形态的正确与否为标准,而作品只有用社会学理论进行分析阐释才能获得意义时,那么它正在失去审美性与艺术的多义性而蜕变成一种知识教育;当作家先得到一种主题思想,然后有意识地从生活中寻找证据以创作符合某种先验理念的作品时,他(她)的作品只能是政策的图解;当一个女作家放弃性别意识而变成"政治人"的时候,她也正在失去最基本的个性.——在文学这个最需要艺术个性的领域,失去个体主体意识就失去了生命力,不仅会使文学丧失审美价值,造成伦理价值的高扬与历史价值的缺失,甚至无法为后世提供"以诗证史"的研究材料.遗憾的是,丁玲的小说创作历程就是这样的.当然,丁玲只不过是革命文学创作队伍中留下以上缺憾的众多作者之一,但基于她在既成文学史中的重要地位及其极具悲剧意味的人生,因此,将其1930年代转型前后的作品进行比较研究,仍具有重要的个案价值和文学史意义.(一)"与蒋光慈不同的是,丁玲开始写作的时候是一个忠于自己的作家,而不是一个狂热的宣传家.在她写作的第一个阶段里(1926—1929),丁玲最感兴趣的是大胆地以女性观点及自传的手法来探索生命的意义.她的短篇小说集《在黑暗中》(1928) 里那几篇,如《梦珂》及《莎菲女士的日记》等,都流露着一个生活在罪恶都市中的热情女郎的性苦闷与无可奈何的烦躁.很明显,由于寂寞及心情混乱,丁玲在她的日记式的小说里,把她的怨愤和绝望的情绪都发泄出来."盯让我们由此进人她的小说世界.《梦珂》口是丁玲发表的第一篇作品,也是令她一呜惊人的小说."红鼻子老师"欺负女模特,梦珂仗义执言却招致"红鼻子"的寻衅污蔑,梦珂负气离开学校回到寄宿的姑母家.全家人对她呵护备至,二表哥晓淞和他的朋友澹明一起向梦珂以起"爱情攻势".尤其表哥的热情让梦珂脸红心跳,她全然不知道晓淞这位情场老手时时"得意的称许起自己的智慧,自己审美的方法,并深深的玩味那被自己感动的那颗处女的心.这欣赏,这趣味,都是一种'时尚'的,细腻的享乐".梦珂渐渐发现了这个大家庭里的丑恶,比如大表嫂"温柔,蕴藉的心性"无法阻止大表哥的寻花冶游,以致表嫂感到"嫁人就是卖淫",甚至觉得"一个妓女也比我好!也值得我去羡慕!"作品于此揭示了这个表面一团和气的大家庭"杀人于无形"的丑恶.而直接伤害梦珂的却是晓淞的虚伪:澹明带梦珂去一家宾馆,让她目睹了晓淞与一位太太的鬼混.梦珂伤心不已,晚上独自在花园伤心饮泣,没想到收稿日期:2009-05—27作者简介:李钧(1969一),男,山东齐河人,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20世纪中国文学与思想史研究.62表哥与澹明也来到花园,通过他们的对话才知道,他们都是在玩弄她.绝望的梦珂离开姑母家,在金钱不济时报考了"圆月剧社"并成为女明星……也许是受到沈从文的影响,《梦珂》通过一个纯洁少女的遭际揭示都市的罪恶:梦珂回忆故乡酉阳的生活,充满美好记忆和浪漫温情;与乡村相比,都市充满欺骗,虚伪和假道学,甚至不容梦珂保持一点良心,主持一点点正义.都市使她走向歧路:先在姑母家学会了挥金如土而全然忘了父亲的艰辛,然后感情受亵渎而离家出走并步人乌烟瘴气的演艺界成为艺人.丁玲对梦珂在姑母家生活的描写明显受《红楼梦》影响,梦珂小心处事的样子极像林黛玉.小说的文字与表现手法虽显幼稚,却已显示出丁玲成为优秀作家的潜质.当时的评论家说:"女作家丁玲的出现于文坛上,乃是一九二八年前后的事,她的第一篇小说《梦珂》一发表就惊骇了世人的耳目,而被许为新人,接着不时地,有新作发表,作风是时常地变换,而每个变换,却像给这个社会投下了一颗炸弹."l3她扔出的一颗重磅炸弹无疑是《莎菲女士的日记》,l4作品透彻地描画了一个女性的恋爱心理,在当时就广受注目,以致"一说起《小说月报》,你会想起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等几篇吧.是的,这是值得注意的,作者可是中国第一位女作家."l5《莎菲女士的日记》使日记体心理主义小说一时成为流行文体.文学史对此作品评论较多,在此不多述.随后的《阿毛姑娘》是与《梦珂》相似的城乡对立题材,只不过这次是从乡村写到城市,而不是从城市带着"乡愁"回昧乡村生活.阿毛生活在偏远山区,与父亲相依为命.姑姑做媒把阿毛嫁到了西湖边的一户人家.婆家的一切都比父亲家好,因此她很满足.阿毛悲剧命运的转折开始于好奇心促动下的一次进城游历,她看到了城里女人的幸福,也发现婆家的院落只不过是一片豪华别墅包围中的几间破木房,于是她开始想:为什么同样是女人,命运却有天壤之别.不久,左邻的别墅搬来一对"美夫妇",右邻别墅里的一对更恩爱,这都让她心生羡慕;而"三姐"嫁给一个城里军官作小妾后的变化更激起了阿毛对幸福的热望.她把希望寄托在丈夫身上,但丈夫只不过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不可能给她向往的生活.机会来了,城里一所学校招人体模特,阿毛把当模特看作改变命运的机会,但婆婆不肯,丈夫还动手打了她.于是她陷入绝望并一天天瘦弱下去.直到有一天右邻别墅里的女人因肺病去世,阿毛才明白:幸福会随着死亡而散去.而左邻别墅里的那个"美夫人"的忧郁琴声则证明那个女人其实并不幸福. 阿毛顿悟:世上根本没有真正的幸福,活着也没有意义.于是她吞火柴头自杀……小说对阿毛向往幸福而最终悟透人生的心理过程进行了细致描写, 使这部短篇具有了极大的阐释空间,也表现了丁玲在人物心理刻画方面的天赋.这个城乡对峙的故事如同寓言一般告诉人们:城市,等于欲望;欲望,等于死亡.小说将"城市=欲望=罪恶:死亡"这一串象征意群的隐喻I生推到了极致,让人产生一种虚无的恐惧.虽然作者将一个目不识丁的乡下姑娘描画成了哲学家般深沉的思想者,似乎与她的身份不符,但是人们在阅读过程中完全忘记了这一点,反而沉入到对人生荒诞感的思索之中.短小的《庆云里的一问小房里》通过到城市做妓女的阿英姑娘的道德沦丧,反映了城市的糜烂.阿英最初还想嫁给淳朴的陈阿三,"同他安安静静地在家乡过一生",可她又知道陈阿三"不是个可以拿得出钱赎她的人",而且"那是什么生活, 一个种田的人,能养得起一个老婆吗?纵是,他愿拼了夜晚当白天,而那寂寞耿耿的长天和黑夜,她一人如何过?"已经没有羞耻感的阿英觉得:说缺少一个丈夫,然而她夜夜并不虚过呀!而且这只有更觉得有趣的……她什么事都可以不做,除了陪男人睡,但这事并不难,她很惯于这个了.她不会害羞,当她赔着笑脸去拉每位不认识的人时.她现在是怕过她从前曾有过,又曾渴望过的一个安分的妇人的生活如果把这篇小说与沈从文的《丈夫》进行比较,我们会发现,丁玲绝没有沈从文的脉脉温情,她是一个极端化的小说家,这种个性使她的小说更透辟深入,也注定她不会像沈从文那样优雅从容.在我看来,丁玲短篇小说中手法最圆熟的要数那篇很少被人提及的《过年》.【8小说写卜居舅舅家的八岁女孩小菡过年前后的心理变化.就要过小年了,但是带着弟弟在学校教书的妈妈还没回来,小菡为此食不下咽.正在此时,母亲回来了.丁玲将这一场景描写得生动而传神:一个声音突如其来,这声音救了她.这声音从腰门边传来,充满了喜悦.柔嫩的音波组成两个可爱的字:63"姊姊!"于是空气全变更了.……她狂乱地跳下来,从风门边冲到天井里去.在廊上她看见她妈了.穿的黑呢衣,手携着弟弟;她扑拢去,她只叫得一声:"妈!"不知为什么,眼泪却涌出来了,她怕妈骂她又哭,隐忍着,又笑着,便去抱弟弟,弟弟也来抱她.她看见了妈给她的笑容.妈也喊了她一声:"小菡!"她快乐得全身都发痛了.一连串的动作将一个孩子激动兴奋的心情刻划得恰到好处,读者也会由衷地发出会心的微笑.但小菡很快就感觉到"这年并不属于她",因为她与弟弟"有服".小说只轻轻一笔点到为止地写出小菡家庭的变故.快乐的假期很快过去,新学期即将来临,小菡又要与妈妈和弟弟分开了:"她恨不能把13子拉回来,再过一次年!"分别前的晚上, 她以肚痛为由得以睡在母亲脚边,"她用手摸着妈的脚",因幸福而哭泣.《过年》是丁玲小说中最蕴藉的一篇,可谓艺术探索中少有的佳作:无论是父亲的去世,母亲心情的压抑,还是小菡心灵的伤痛,作者均未做正面描写,但孩子体会到的"这年并不属于她"以及妈妈的一句"你再哭时,妈也会哭起来呢",却是人间最沉痛之语.这是符合中国传统的"哀而不伤"的中和之美的.以上所举的例子都是丁玲用"心"写作,刻画人物心理,透视人物灵魂的心理主义小说,这是属于她自己的创作,甚至可以说她正在无意中创造一种新型的小说学.从最初完全靠灵感写作到自觉进入手法和文体艺术探索,丁玲的成熟速度之快令人吃惊.但是在胡也频,冯雪峰等人影响下, 丁玲却走出了自我而走向了普罗文学.(二)沈从文后来这样谈起丁玲与胡也频的转向:"革命事业在知识分子的工作中,需要理智的机会似乎比需要感情的机会更多,两人的信仰惟建立于租界地内视听所及以及其他某方面难于置信的报告统计文件中,真使人为他们发愁以外还稍稍觉得可怜可悯.……我把因环境不同,一个信仰一点主张所引起的不同事件告给她,且指明身在租界既不认识历史又不明了空间的作家们,讨论大众文学的效率,与大众文学的形式,以及由文学而运输某种思想于异地青年诸问题,如何昧于事实情形中徒然努力.且在这种昧于事实情形中,作着种种糟蹋青年,妨碍社会自然进步的决定,具64有伟大眼光的共产党,尤不可不加纠正."【9KP90)但是丁玲不仅没听沈从文劝说,反而几乎与之反目成仇.n0】(在转变期创作的《一九三.年春上海(一)》中,丁玲设计了若泉,子彬和美琳这三个人物,似乎代表胡也频,沈从文和丁玲.若泉认为,过去"我们只做了一桩害人的事,我们将这些青年拖到我们的旧路上来了.一些感伤主义,个人主义,没有出路的牢骚和悲哀!……他们的出路在哪里,只能一天一天更深地掉在自己的愤懑里,认不清社会与各种苦痛的关系,他们纵能将文字训练好,写一点文章和诗词,得几句老作家的赞赏,你说,这于他们有什么益?这于社会有什么益?所以我现在对于文章这东西,我个人是愿意放弃了,而对于我们的一些同行,我希望都能注意一点,变一个方向,虽说眼前难有希望产生成功的作品,不过或许有一点意义,在将来的文学历史上." 因此他"希望能从这知识阶级运动跳到工人运动的区域里去".而子彬化名"辛"在《流星》上发表《我们文坛上的另一种运动》,似乎也是影射沈从文是追随《新月》的"绅士".小说最后,美琳给子彬留下一封信"随着大众跑了".从《一九三.年春上海(一)》开始,丁玲进入了革命文学创作阶段.在随后的创作中,丁玲13益走向社会大舞台,写作越来越公式化.《一九三.年春上海(二)》n开始了典型的"革命+恋爱"式写作:望微以革命为重,他娇艳的情人玛丽因此与他产生了矛盾并投入别人怀抱,而望微则在纪念五卅运动的游行中被警察逮捕.长篇小说《韦护》也是一部"革命+恋爱"的小说,只不过最后丽嘉有所觉悟:"唉,什么爱情,一切都过去了.好,我现在一切都听凭你.我们好好的做点事业出来吧."《田家冲》口中的"三小姐"已开始走向农村,丁玲从此实现了创作题材的重大转变.《水》H】以1931年16省水灾为题材,表现了灾民同洪水和饥饿搏斗,与官绅斗争并觉悟的过程.小说一发表就被看作是"新的写实主义"创作的重要收获: 《水》所以引起读者的赞成,无疑义的是在:第一,作者取用了重要的巨大的现实的题材.……最主要的还在:第二,在现象的分析上,显示作者对于阶级斗争的正确的坚定的理解.第三,作者有了新的描写方法;在《水》里,不是一个或二个的主人公,而是一大群的大众,不是个人的心理的分析,而是集体的行动的开展(这二点,当然和题材有关系的),它的人物不是孤立的,固定的,而是全体中相互影响的,发展的.茅盾后来也说:"这篇小说的意义是很重大的.不论在丁玲个人,或文坛全体,这都表示了过去的'革命与恋爱'的公式已经被清算."Ilq但事实上,《水》的人物形象面目模糊不清,毫无个性,他们变成了符号与传声筒,他们在读者遗忘的逝川中,他们就像雨消失在水中一样没有留下任何痕迹.造成这种缺陷的原因正如沈从文所说,是由于作者力图去表现她不熟悉的题材.在这种情形下必然会造成一些材料堆积,主观臆想和平面化写作等缺憾.《奔》口写张大憨子,王阿三,乔老三,老龙,李祥林,小刘等在乡下无法生存,于是每人借贷两个大洋作盘缠到上海找工作.这两元钱是一斗米的价钱,但放贷的地主孙二疤子要他们春天偿还三石谷.他们到上海后投奔张大憨子的姐夫,然而姐夫早就被每天14小时的劳作拖垮,姐姐则在罢工中摔了一跤而小产,卧在床上奄奄一息,瘦得"像个女巫一样",穷得连一个夹猪油的烧饼也吃不起,不久死去.他们羡慕着工人,而工人们却受着资本家敲骨吸髓的压榨,有的人只好靠注射吗啡来提精神.于是工人们计划团结来罢工:"坐在这里喊是没有用的,就是杀死几个厂长也还没有用,现在应该要让工人个个都明白,齐心起来站在一块拼命,所以要提条件,还不许开除工人……"小说反映了1930年代城乡经济的破产与凋敝,也力图说明工人阶级是中国革命的先锋队而农民是革命的同盟军.但所用的素材却多是臆想虚构,所以难以生动感人,并且作者有意尝试创作"大众文艺",因此无论文采还是结构手法都退向浅显易懂和平面化.丁玲此时的小说与初期小说创作已判若两人.季羡林这样表达他对丁玲转型的惋惜:"在这里,很奇怪的,我想到扑火的蛾子.……她所描写的第四阶级只是她自己幻想的结果,……你可以用一个印度人去想象北冰洋来比拟,这个印度人会把棕榈栽在冰山上(当然是在想象中),他会骑着象赤着身子过雪的山……"Il8】(三)促使丁玲发生创作转向的,除了时代的原因外,还有两个关键人物,即胡也频和冯雪峰.胡也频与丁玲早期都曾受到无政府主义的影响,在1929年到1931年间胡也频发生左转,投身到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中去.作为胡也频的伴侣,丁玲没有听从好友沈从文的劝告,夫唱妇随地走向了革命.问题是冯雪峰的出现对丁玲起了更重要的促动作用.甚至是胡,丁,沈还在北京的时候,丁玲就已经爱上了冯雪峰.她将这情感告诉过易嘉(瞿秋白),昭(陈学昭),冯乃超和姚蓬子.这一点可以从丁玲"失踪"后公开的《不算情话》中得到证实.她在信中说:"在和也频的许多接吻中,我常常想着要有一个是你就好了.我常常想能再睡在你怀里一次,你的手放在我心上.我尤其当有着月亮的夜晚,我在那些大树的林中走着,我睡在石栏上,从叶子中去望着星星,我的心跑到很远很远,一种完全空空的境界,那里只有你的幻影, '唉,怎么得再来一个会晤呢,我要见他,只要一分钟就够了.'这种念头常常抓住我,唉,XX!为什么你不来一趟!你是爱我的,你不必赖……"口从这信中我们可以相信这爱是真诚的,只是因为冯雪峰已结婚,加之理性的克制,才没有逸出"革命同志"的关系.姚蓬子为《丁玲选集》所做的序也可以证明这一点[20]o我们有理由相信,正是有了冯雪峰的情感支持,丁玲才没有在胡也频去世后倒下去,而是更坚定地走向了革命:一方面是胡也频的遗志,另一方面不排除冯雪峰的鼓励.丁玲1933至1936年幽居南京期间的创作远没有抒张个性,在艺术上也没有新突破.1936年秋天,这位勇敢的女性,杨开慧烈士的同学,带着宋庆龄赠送的350元钱,冲破重重阻挠于11月到达陕北保安,毛泽东设宴款待并挥毫题词:"洞中开宴会,招待出牢人","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2U"'丁玲十分感动,她认真调研并试图开始新的创作.写于1937年4月的《一颗未出膛的枪弹》具有高昂的革命浪漫主义色彩,那个无名的少年红军以及东北军官兵都变成了符号,小说表达的真正主题是:统一抗战乃是全国人民共同的愿望,而共产党是最主张抗日的政党……至此,丁玲在1930年代的创作转型全面完成.如果她后来没有写出《在医院中》和《我在霞村的时候》,那么人们在小说创作中可能再也看不到一个女性主义的,感性的丁玲了.在1949年以后的各种运动中,丁玲受尽磨难,的确令人同情.她也自觉地改造成了"政治人",从北大荒归来后写作的"小说"《杜晚香》只不过是一篇完全按意识形态要求写成的长篇人物通讯,削平了心灵深度,主人公成为政策的注脚.丁玲以这样一份试卷总结一生的创作,让期待已久的读者大失所望.从都市到农村,从耽于内心到改造世界,从感性到知性,从个人到集体,从人性到阶级性和党性, 65从女性主义到马克思主义,由亭子间,四合院到社会大舞台……这是一条多么正确的路呀,一条"知识分子与工农兵相结合"的金光大道.但对于艺术来说,这可能是一条曲折的路:艺术需要开掘人性的深度,广度是不能代替深度的;就像宝藏深藏在大地之下,你纵使走遍千山万水而不向纵深处掘进也不可能得到那宝藏一样.丁玲走上了"广阔的路"以后,由于对人性深度开掘的欠缺,使她的创作步步行至枯竭.参考文献:【l】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MI.刘绍铭等.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2]丁玲.梦珂[J】小说月报,1927,(12).【31t淑明.丁玲女士的创作过程[J].现代,1934,(6).【4]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J】.小说月报,1928,(2).[5】克川.十年来中国的文坛[JJ.文艺月刊,1930,(1o).【6】丁玲.阿毛姑娘【J】小说月报,1928,(7).[7】丁玲.庆云里的一间小房里【J】.红黑,1929,(1).【8】丁玲.过年fJ].红黑,1929,(2).f9]沈从文.记丁玲续集.引自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M].刘绍铭等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O]袁良骏.丁玲:不解的恩怨和谜团硼.粤海风,2001,(3).【11】丁玲.一九三.年春上海(一)fJ1.小说月报,1930,(9).【12]T玲.一九三.年春上海(二)【J].,J,说月报,1930,(11一lZ).【l3】丁玲.田家冲fJ】.,j,说月报,1931,(7).【141T玲.水【J】.北斗,1931,(9—10).【l5]冯雪峰.关于新的小说的诞生——评丁玲的《水》【J】.北斗,1932,(1).【16]茅盾.女作家丁玲[J].文艺月报,1933,(7).【171T玲.奔[Jj.现代,1933,(5).【18悸羡林.夜会【JJ.文学季刊,1934,(1).【19]丁玲.不算情话『J].文学,1933,(9).[201~蓬子.《丁玲选集》序【A].丁玲选集【M】,上海:天马书店,1934.【21]毛泽东.毛泽东诗词集[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6.责任编辑:冯济平OnDingLing'STransformationinFictionCreationinthe1930sLIJun(CollegeofLiberalArts,QufuNormalUniversity,Qufu273165,China)Abstract:Onlywhensensibilityiscombinedwithintellectuality,individualconsciousnessw ithcollectiveconsciousness,callawritercreateworksendowedwiththecharacteristicsoftheeraandhisow n.DingLing'SshiRinthe1930swasatthepriceofsacrificingsensibilityandindividualconsciousness. Keywords:DingLing;fictioncreation;individualconsciousness;transformation;ethicvalu e。

丁玲小说三个不同时期女性形象浅析

丁玲小说三个不同时期女性形象浅析

丁玲小说三个不同时期女性形象浅析丁玲小说三个不同时期女性形象浅析摘要:述了丁玲在上世纪20、30、40这三个不同年代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其中以梦珂、莎菲、丽嘉到贞贞、陆萍等女性形象的塑造为代表,从不同角度分析了丁玲这三个时期的作品。

但综观丁玲笔下的女性形象,却不止文中所述诸方面,而所论述之各方面,也仅供以后的研究者参考。

关键词:丁玲;三个时期;三种女性一、苦闷叛逆的20年代1927年丁玲初登文坛。

第一代五四女作家创作相继陷入沉寂,丁玲的《梦珂》、《莎菲女士的日记》、《阿毛姑娘》等篇什如晴天霹雳,给文坛带来了不小的惊异和兴奋。

1928年冬天,丁玲发表了成名作《莎菲女士的日记》。

莎菲女士是具有较高现代教养与反封建意识,在自我意识中觉醒,有敏锐感受性的“新女性”的典型代表。

在这部小说中,丁玲生动真实地描写了一个小资产阶级女性复杂、微妙、矛盾的恋爱的心理,这是一个五四运动后追求个性解放、自由,追求所谓的真正爱情的女性形象,一个在革命低潮时失落在个人追求里,对生活感到悲观,甚至绝望的小资产阶级女性作家。

莎菲孤高自傲、愤世嫉俗。

她摆脱了封建束缚,希望靠自己的力量去寻找美好生活,她把几乎所有的精力都花在恋爱上,把恋爱视为生活中的唯一的“大业”。

她疯狂的恋上凌吉士,但又逐渐发现凌吉士的卑劣的灵魂,他倾慕他的丰仪,接受他的“爱”的表示,而后又鄙视自己。

就这样,在灵与肉、爱与恶纠葛厮杀中,她却陷入更深的痛苦中不能自拔。

梦想的破灭,使莎菲由追求爱情转为怀疑爱情。

更而怀疑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直至最后发出痛的绝叫:“悄悄地活下来,悄悄地死去,啊!我可怜你,莎菲!”莎菲甚至可以说带有丁玲自我表达的愿望及动因,以莎菲为代表的这一系列的女性形象,不仅仅是大革命前后城市小知识分子生活和心理的客观反映,而且也是丁玲本人自我的表现。

她们生活在自己的小理想天地中,在个人情感的天地里挣扎,固守自我一己的体验,在自由主义、个性主义思想的支配下往往有叛逆的行为,她们不仅承受着来自经济、思想、情感各个方面的折磨,而且承受着来自男性社会的各个方面的压力与挑战,但她们有对新生活的向往,当冷酷的现实粉碎了她们的理想和追求时,她们在无边的黑暗中思索,由思索感伤苦闷,由感伤苦闷虚无。

丁玲延安时期作品的浪漫主义情结

丁玲延安时期作品的浪漫主义情结

丁玲延安时期作品的浪漫主义情结
林璟辉;李玲
【期刊名称】《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2(000)008
【摘要】有人说丁玲延安时期的作品,都是描写残酷的敌我战争的现实主义作品,经历生活的重重变故和苦难,她已经是一位现实主义革命作家.但是,一个作家的经历固然重要,而性格,才是决定作品具有独特的作家自我风格的要素.丁玲就是一个乐观浪漫的人,她延安时期的作品,虽然是描写革命,但作品中处处体现着她的浪漫主义情结,尽管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她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性格进行创作,但丁玲延安时期的小说,都有其浪漫主义性格的渗透.
【总页数】3页(P126-128)
【作者】林璟辉;李玲
【作者单位】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长沙410205;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长沙410205【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6
【相关文献】
1.丁玲的转型——论丁玲延安时期作品风格的转变 [J], 林璟辉;李玲
2.库切的自由观解读——以《耻》中的动物情结和浪漫主义情结为切入点 [J], 曹琳;程张根
3.丁玲早期作品中的浪漫主义情怀 [J], 林璟辉;李玲
4.在虚构的世界里寻找幸福——论简·奥斯丁后期作品中的浪漫主义和乌托邦情结
[J], 赵阿娟
5.丁玲延安时期文学创作的声音描写 [J], 赵泽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韦护》到《青春之歌》——中国现当代女性作家革命爱情观的转型摘要:对于丁玲所创作的20世纪三十年代那个历史环境来说,爱情才刚刚被搬上舞台,尽管尚未完全发光发热,但仍然是吟唱的主角;然而在革命的大环境下,爱情必须做出让步,韦护所面临的两难选择也是那个时代大多数人所面对的。

然而杨沫所创作的建国后十七年文学背景下,随着“人”和“自我”的失落,政治、生产、社会主义这一切都已经超越曾经所信奉的爱情,爱情俨然已经退居幕后,成为渲染革命的一种陪衬品了。

关键词:革命;爱情;十七年文学;女性意识在两千多年的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里,女性的地位一直备受压抑。

“女子无才便是德”成了对女性的唯一要求,“相夫教子”更是被奉为传统妇女的“终生事业”。

稍有些才华的女性也因为地位的低下而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里,而像蔡文姬、李清照这样文明古今的才女几乎是凤毛麟角。

近代国门打开以后,传统的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逐渐解体,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大量的工厂应运而生,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脱离传统的家庭模式外出工作,知识见闻都得到从未有过的拓展。

而另一方面,西方进步思想渐渐传入中国,广大女性也开始接受新式教育。

在受教育的一批新时代女性里,像丁玲、林徽因、凌叔华、谢婉莹这样一批才华横溢的优秀女性不胜枚举。

新中国建立以后,直接将“男女平等”这一条例纳入了法律,女性的地位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女性作家的数量也远远多于往期。

而另一方面,女性与爱情总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自古以来,爱情就是文人笔下的不朽主题。

相比其他文学类别,女性作家更偏好于对美好爱情的抒写,将自己对爱情的理解与期望付诸于作品当中,对爱情的思考占据了中国现当代女性作家作品的不少篇章。

当然,处于不同时代的女性作家对于爱情的思考自然不会一样,任何文学作品的创作都离不开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

从现代跨入当代,历史环境更是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女性作家笔下的爱情也随之发生了改变。

本文将以丁玲的《青春之歌》和杨沫的《青春之歌》为例,简述中国现当代女性作家革命爱情观的转型。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到文化大革命开始前的这一段时期的文学,文学史上将它命名为“十七年”文学。

这十七年里,中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一段时期经历过社会主义生产建设,经历过反左反右思想斗争,经历过物质匮乏的三年自然灾害,给文学上也带来了几次重大的影响。

在这十几年的历程里虽然有种种的不足和缺憾,但它在中国文学史上依然占据一定的地位。

对于中国文学史来说,十七年文学是一个特殊的时期,它没有像之前的五四文学那样形成女性文学的高潮,但仍然涌现了一批像杨沫、茹志鹏、宗璞、陈学昭这样优秀的女作家的出现,她们的作品大都是在革命与爱情的冲突中突出主人公自身的解放与成长。

但是在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她们对于革命与爱情的思考也与20世纪三十年代初期以丁玲为中心的一批女作家有着质的不同。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女性刚刚得到解放,再也不用束缚于旧社会的“三从四德”“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藩篱。

新时期的气象激发了广大知识女性创作的热情,当然这其中包括丁玲、冰心、卢隐、石评梅等一批优秀的女作家。

而在这几位女性作家里面,哪位女性作家成就最高,这无从定论。

但丁玲是第一个向世人敞开了觉醒女性成熟的内心世界:赤裸裸的性欲,灵与肉的纠葛,观察男人的视角,白马王子的幻想,对新式家庭的幸福感与失落感;这些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丁玲早期的作品《梦珂》《莎菲女士的日记》都是反映“五四”退潮后叛逆苦闷的知识女性,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

而在1930年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后,完成第一部革命题材长篇小说《韦护》,这是她告别莎菲走向革命的重要转折。

它以五四运动前的社会现实为背景,描写革命者韦护与小资产阶级女性丽嘉的恋爱和冲突。

[1]韦护一方面是站在不可动摇不想放弃的革命工作上,另一方面又站在生命的自然上需要恋爱,经过几番强烈的思想斗争,终于革命的信念战胜了恋爱的欲望,离开了爱人丽嘉,到革命中心广州去。

韦护走后,丽嘉虽然感到爱情幻灭的痛苦与悲哀,但在时代浪潮的冲击下,也决心要做出点事情来。

在这部小说里,丁玲刻意去表现韦护所遇到的革命与爱情不能两全的两难境地,在写作策略上,丁玲为了肯定革命的必要性和崇高性,着力地渲染爱情的神奇与美好,以此突出革命与爱情的两难选择;但最终男主人公还是以执着的革命信念战胜了缠绵悱恻的爱情羁绊,勇敢而决绝地抛弃了爱人,追随革命理想去了,从而凸显了革命事业的巨大力量,执着信念的不可战胜,契合了30年代革命文学的叙事要求。

在这篇作品当中,丁玲竭力强调革命与爱情是两个对立的、不可调和的关系体,选择了革命就意味着放弃了爱情,而选择了爱情则意味着放弃了革命。

这种独特的构思心理正代表着丁玲在那个时代对革命与爱情关系的思考。

在20世纪三十年代初期,封建的包办婚姻刚刚废除,许多人开始渐渐走上了自由恋爱的道路,但是对于爱情大多数人是处在一种新奇、迷茫、不确定的状态,既兴奋又惶恐。

而这表现在文人的笔下,则纷纷呈现了一种赤裸裸的性的描写,性的开放使得爱情与肉体的欲望混淆不清,充满了一种颓靡堕落的气息。

故事中的主人公要么因为失恋而走向堕落的歧途,要么信奉着着爱情至上的原则逐渐走上理想主义的误区。

爱情仅仅是一种个人欲望的发泄,而并非是代表着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这在丁玲以及那个时代其他的作家的的作品中都有所体现。

然而此时的革命却处于一种“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趋势,面对满目苍夷的中国,许多爱国人士都纷纷走上了革命救国的道路,更有许多青年跃跃欲试;此时的革命对于刚刚加入无产阶级阵营的丁玲来说,既是一种未来不可阻挡的趋势又是一种神圣而不敢侵犯的信仰。

因此她在构思《韦护》这部作品的时候,内心包含着对革命的激情,将革命视为一种光明的正途,然而爱情却在某种意义上则是主人公走向光明个绊脚石,二者被视为一对无法解决的矛盾体,为了突出作品最后的革命性,男主人公韦护必然会放弃爱人丽嘉而最终选择革命,爱情最终成为了革命道路上的一种牺牲品。

然而在建国以后的十七年里,新时代的到来已经证明了革命的胜利,爱情也由曾经的幼稚发展为成熟。

爱情与革命融合到一起,爱情甚至成为革命的一种正面力量。

十七年文学有一个典型的特征,那就是政治凌驾于文学之上。

[2]政治运动更是直接轻而易举地改变文学导向,面对那个时期的作品,我们甚至能够真切地感受到那个时期的政治气息和那个时期的人们的精神特征,然而这都表现为一种“人”和“自我”的失落。

因此那个时期的文学作品,也几乎无一例外的都是革命历史题材的小说戏剧等等。

这些作品坚持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以满腔热忱和质朴的表现方法,讴歌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及社会主义建设等不同历史时期我国人民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和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

《青春之歌》是女作家杨沫的代表作。

这部小说描写的是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到1935年一二九运动掀起一个新的高潮这几年的时间里,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女性在一群北大学生的帮助下,几经曲折走上终于革命道路,最后成长为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故事。

与《韦护》相同的是,这同样是一部革命与爱情交织的故事,故事的背景又都发生在20世纪初期,革命的热潮刚刚兴起;然而不同的是,女作家杨沫对革命与爱情关系的思考与丁玲对《韦护》的构思截然不同。

杨沫笔下的女主人公林道静是一位美丽与智慧并存的新时代知识女性,她受过现代的教育,不满于封建传统到的束缚,因而在后母的逼迫下极力挣脱传统的包办婚姻,离家出走追求个性的解放。

在她不断向命运抗争的过程中,先后遇到了余永泽、卢嘉川、江华这三个性格迥异的男性,并萌发了爱情。

林道静在与余永泽的交往过程中,余永泽的自私卑琐、逃避现实让她更清醒地认识了自己未来想要走的道路,然后又在卢嘉川的鼓励帮助下初步了解中国共产党并走上革命的道路,最后又是在江华的陪伴下彻底地走上了无产阶级革命道路并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革命女战士。

1931年到1935年这几年的历史事件、革命形势是整部小说的脉络,但是林道静个人的感情以及与这三个男性的爱情是整部小说的另一暗线。

[3]余永泽对林道静的爱情是自私而堕落的,然而卢嘉川的睿智、江华的果敢以及他们对林道静深沉的爱最终帮助林道静克服自身的弱点走上了无产阶级光明正道。

余永泽的爱正是为了和卢嘉川、江华对林道静的爱情形成对比,突出卢嘉川、江华这两个光辉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形象,突出爱情的正面力量。

受十七年文学这个特定的创作背景的影响,杨沫塑造了两位意志坚定、近乎完美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卢嘉川和江华。

他们有着强大的意志,超群的能力,对于林道静的爱情也是隐忍而深沉的,他们有着自己神圣不可侵犯的信仰——无产阶级。

林道静对他们的爱情最初是源于一种崇拜,正如林道静最初走向革命一半的原因是基于对卢嘉川的崇拜一样。

渐渐地这种崇拜发展为一种爱慕,而这种爱慕之情几乎成为了林道静的革命道路上的精神支柱。

杨沫在整部小说的创作过程中,极力突出卢嘉川、江华二人对林道静的榜样力量,以完成林道静自身的不断成长、成熟。

因此这部小说和《韦护》当中革命与爱情两难境地的情况刚好相反,卢嘉川、江华这两个人成为林道静成长上的力量,而并非《韦护》里所极力表现的阻碍。

这种爱情象征着光明,将林道静从余永泽的小资产阶级的堕落里解救出来,去追求共同的革命理想。

爱情从牺牲品变为一种积极的力量。

透过这两位女性作家的作品,我们便可以隐隐看出中国现当代女性作家革命爱情观的一种转变。

对于丁玲所创作的20世纪三十年代那个历史环境来说,爱情才刚刚被搬上舞台,尽管尚未完全发光发热,但仍然是吟唱的主角;然而在革命的大环境下,爱情必须做出让步,韦护所面临的两难选择也是那个时代大多数人所面对的。

然而杨沫所创作的建国后十七年文学背景下,随着“人”和“自我”的失落,政治、生产、社会主义这一切都已经超越曾经所信奉的爱情,爱情俨然已经退居幕后,成为渲染革命的一种陪衬品了。

参考文献[1] 丁玲. 韦护.[M]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1[2] 冉思玮. 十七年文学时期红色文学与战争文化心态[J]. 文学评论,2012年22期[3] 杨沫. 青春之歌.[M] 北京: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199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