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出发思考评课稿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评课稿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评课稿
本周的数学教研活动是观看顾晓华老师执教《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本课内容是三年级上册的新内容,看似十分的简单,但确是引领学生们将之前的一些解题的方法进行归纳,总结,提升。
听完顾老师的,可以感受到顾老师深入的分析了教材,才会有这样一节过程流畅、思路清晰的课,真的收获颇多。
一、情境一体化
小动物学生们都很喜欢,教师选择例题的情境是小猴摘桃,接着将课后的练习与这个情境整合,先是小猴玩球,接着是小猴排队,最后是帮小猴解难题,整个过程非常的流畅自然,让学生思维持续发展,并层层深入。
二、训练多样化
一节数学课除了要将教材知识很好的落实到位以外,还要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训练,本节课中做的比较好的有:
审题能力的训练:课始教师就对学生进行了审题能力的训练,具体的做法是先由学生齐读题目,接着将所有问题隐去,指名学生复述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发现学生这方面的能力都比较的突出,说明教师平时一定是高要求的落实这一能力的培养,长此下去,学生审题的能力一定会越来越强大。
语言能力的训练:数学课有别于语文课,没有那么多练习说话的'机会,所以教师就抓住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要求他们完整的表达,特别是在过程回顾的环节,教师给学生提供了句式,先根据()和()求出(),再根据()和()求出(),这样一来学生们有了仿句回答问题更加的具体完整,也给他们以后的学习提供了范本。
三、总结形象化
一节课下来,教师帮助学生们总结出来5句3字的口诀,分别是读题目、想意思、顺着推、做标记、回头看,看似简简单单的几个字,确实老师将教学额重点一一融入其中,心思细腻,利用学生“消化”知识。
以上仅限于个人对这节课的拙见,由于本人才疏学浅,有说的不到的地方,肯请各路诸葛指正,本人不胜感激。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5.2《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说课稿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5.2《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这一节的内容,主要让学生学会从条件出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策略。
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体会从条件出发思考问题的好处,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他们能够理解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规则。
但是,他们在面对复杂的问题时,往往不知道从哪里入手,因此,引导学生从条件出发思考问题,可以帮助他们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从条件出发思考问题的方法,并能够运用这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乐趣,增强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从条件出发思考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条件出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这一节课中,我将采用讲授法,引导法,自主探究法和合作交流法等教学方法。
同时,我还会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具体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自主探究: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尝试解决问题,体会从条件出发思考问题的方法。
3.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4.讲解与引导:通过对学生的讨论和回答进行点评,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从条件出发思考问题的方法。
5.练习与巩固:通过一些实际的例子,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巩固所学的内容。
6.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总结所学的知识和方法。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采用图示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清晰地展示从条件出发思考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将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三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评课稿
10月29日上午,学校领导分配到四个学校的教学和学习社区,第二个教学和研究活动,一个早上学习两三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课,因为它是一本新教科书,二因为我是一个六年级的数学课,对教材的掌握可能不够准确,所以两班老师,更不用说评价,而是向你自己收获报告。
这两个班有自己的优势,每个都有自己的特点,王敏老师专注于学生解决问题,王毅老师专注于培养学生学习形成学习方法。
王敏老师这一类的学习内容是在学生中探索一些隐性的事物法则,掌握一些在学习的基础上寻找法律的方式。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两个对象逐一间隔安排的法则和所得到的量化关系,为未来学习更多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打下基础知识。
教师在课堂上专注于学生以学生为中心,例如:让学生亲自操作(放一个小方块和晶片,一个一个间隔做一个等等),一个圆圈一只兔子和一个蘑菇圈成一个小组等),动手绘画,计算这些活动的数量,都是为了培养学校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培养学生参与课堂学习能力,值得我学习,我通常在这方面不够好。
但是我认为这一课教师说的多一点,学生说的太少,低年级的学生喜欢表演,学习一点他们喜欢的知识炫耀,练习应该鼓励他们让他们学习内容对老师来说,学生表演一个好展示,所以不符合年龄的初中学生的特点?王毅老师是从出发条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个内容不是给学生打造空亭,学生不仅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积累了一些从知识的条件,而且在八年级单位内10个加减法的第一课,渗透了这方面的知识,例子是图中有两个孩子在浇水,来了三个孩子,问了几个孩子总共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条件出发(但也来了),但后来学生思维仍处于经验阶段,不知道解决隐藏在后面的问题,而且还支持应用问题解决策略。
和王毅老师在处理这个内容时,他把条件的条件一个展示,每个节目一个条件,在下面标记一条红线,标记和写一个条件给学生适当的提示,老师不直接产生问题,但要求学生从这些条件,你得到这些数学信息?你能问什么数学问题?教师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解决策略的问题,这个地方无论是教材的处理还是学生的指导,都值得学习,也许对于一些老师不知道如何解释到学生这是从条件,分析问题来解决的策略,教师的内容是如此不知不觉地抓住这一课的重点,突破困难,多么美妙的学习餐!学习我最大的感觉的两个教训是:如何教师只能教一种形式,如何让学生学习内在吸收的知识是根本。
三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评课稿
三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评课稿三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评课稿10月29日上午,受学校领导指派参加“四校教学研修共同体”的第二次教学研讨活动,一上午学习了两节三年级的《解决问题的策略》的课,一因为是新教材,二因为我是任六年级的数学课,对教材的把握可能不够准确到位,所以说对两位上课教师的课,谈不上是评课,只是向大家汇报一下自己的收获吧。
这两节课各有所长,各有特点,王敏老师的课侧重于学生对问题的解决,王奕老师的课侧重于培养学生对学习方法的形成。
王敏老师这节卉课的学习内容是在学生初步潆探索一些事物隐含的规律,系掌握一些找规律的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
通过这节课的侥学习,学生将掌握两种物体嫂一一间隔排列的规律以及由酾此而引申出来的数量关系,毋为以后学习更多的解决问题勤的策略的知识打下基础。
课捃堂中教师注重让学生动起来磉,以学生为中心,如:让学?生动手操作(摆小正方形和へ圆片,要做到一一间隔等)纳,动笔圈一圈(一只小兔和ぴ一朵蘑菇圈成一组等),动丧手画一画、数一数等这些活鳎动,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参与课堂媪学习的能力,这一点就很值铛得我学习,我平时在这方面做得就不够好。
但是我觉得机这节课中教师讲的有点多,学生说的太少了,低年级的祉学生爱表现,学会了一点知识他们就爱炫耀,练习时就彡应1 / 3该鼓励他们,让他们把学Μ到的内容向老师、学生好好陆显摆显摆,这样不就符合低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了吗,第王奕老师上的是“从条件醵出发,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欢”,这段内容并不是给学生颤建空中楼阁,学生不仅在日圮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关驻于“从条件出发”的知识,擗而且在一年级的第八单元1ㄇ0以内的加减法的第一课时眇中,已经渗透有关这方面的笾知识,例题是图中有2个小朋友在浇花,又走来3个小朋友,问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从箱条件出发(又走来),只不鲢过那时学生的思考还处于经验阶段,并不知道解决问题嘤时隐藏在“背后”但又支撑着问题解决所应用的策略。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出发》说课稿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出发》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出发》这一章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和简单几何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学会从问题的条件出发,运用逻辑思维和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引导学生逐步掌握从条件出发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品质。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加减法和简单几何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往往缺乏条理性和逻辑性,不能很好地从条件出发,全面、深入地分析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逐步掌握从条件出发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品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从条件出发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学会运用条件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面对问题时积极思考、勇于尝试的精神,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从条件出发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学会运用条件分析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从条件出发解决问题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引导发现法、讨论交流法、实践操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卡片、实物模型等,帮助学生直观理解问题,提高学习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引出从条件出发解决问题的方法。
2.自主探究: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运用从条件出发的方法解决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3.小组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互相学习、交流。
4.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从条件出发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明确解题思路。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出发思考》公开课优质教学设计、说课稿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出发思考》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71~73页例1和“想想做做”。
【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感受策略谈话:老师很喜欢吃一种水果,猜猜是什么?(学生答案不一)逐句给出条件:第一个条件:形状近似球形;(学生说出几种不同的水果)第二个条件:果肉白里透红;(学生的答案范围缩小)第三个条件:一般果皮有毛。
(桃子)过渡:在猜谜的过程中,一个条件范围太广,答案不明确。
但是给足了条件后,我们很快就能知道答案。
看来,要想正确得到一种答案,必须要根据一定的条件去推断。
在生活中我们解决许多实际问题的时候,都要通过一定的条件去发现问题,得出结论。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从条件出发走进今天的学习。
二、探寻思路,体会策略1.读题意,想关系。
过渡:小猴也喜欢吃桃,它经常帮妈妈摘桃,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出示例题条件:小猴第一天摘了30个,第二天比第一天多摘5个。
提问:根据这两个条件你能求出什么?(第二天摘了多少个)过渡:小猴很勤劳,其实它“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课件更改条件)。
再问:“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自主理解后表达:第()天比第()天多摘5个,第()天摘的个数+5=第()天摘的个数,课件相机竖着演示:指出:只要我们认真读题和思考,会发现看似简单的条件里可以蕴含着丰富的含义。
(板书:读题意)2.理思路,答问题。
提问:根据这两个已知条件,你想知道第几天摘的个数?学生提问题后,教师指出先从简单的问题开始解答:第三天摘了多少个?再问:根据刚才分析的题目中数量之间的关系,你打算怎样求第三天摘的个数?先在小组里说一说,再在练习本上写一写。
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引导学生说出解题思路并展示。
板书:先算(),再算()……[相机板书:第二天:30+5=35(个)第三天:35+5=40(个)]你是怎样求第二天摘的个数的?说说30和5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引导学生说出:是根据()和()求出第二天的。
三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出发思考评课稿
三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出发思考评课稿三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出发思考评课稿三(上)的这个解决问题的策略是今年新教材修订后的新内容,这课看似简单,其实要上好也是不容易的。
其中可以从“条件想起”来解决问题,也可“从问题想起”。
研究要点是:只能从条件想起,还是两者都可以做。
从老师的解释来看是只要符合学生思维的都是可以教学的。
另外,如何理解其中的数量关系式也是本课中的一个教学难点。
我带着这些问题走进了陆教师的磨课流程中,从一开始的磨课中,我就感觉陆老师还是比较认真的,准备好了各种教学资料进行认真的研读。
在跟他深入探讨教材的基础上,我们经历了前后三次的试上和互动交流后,我发现他今天的课堂教学目标定位准确、合理、完整,教学环节自然、顺畅,教学时间分配比较合理,教学效果较好。
对于第一次上实践课的新教师来说是不容易的了。
较好的方面有:一、教学层次分明1.小猴摘桃的情景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陆老师还创新的引用“小猴给我们留下了哪些线索”像侦探小说那样让学生更认真地从题中找条件。
2.理解条件的含义:这里陆老师和同学们着重理解“以后每一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这个条件蕴含的含义是解题的一个关键,开始“从条件出发思考”的过程。
所以陆老师引领同学们对这个条件深入探讨,理解的很透彻。
3.确定思路:根据题中给出的两个条件来整理思路,在陆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回答的比较到位。
4.列式、列表解答:学生有了刚才明确的解题思路,根据第一天摘30个,和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算出第二天摘的;再依次算出第三天摘的……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认真板书,根据学生的做题情况,在实物投影上详细分析,甚至不放过表格中单位“个” 的漏写问题。
这都体现了一位新教师扎实、严谨的教学功底。
5.引导反思:比较算式和列表过程,说说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发现他们都是从条件出发进行思考。
并顺势揭示题目。
6.回顾反思:说说解题过程中的体会是什么?及时总结、整理。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5.1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说课稿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5.1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5.1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和基本几何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从条件出发,运用逻辑思维和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这部分内容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已有的知识,还可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他们能够理解和运用简单的加减法和几何知识。
但是,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往往会受到直观思维的影响,缺乏从条件出发,理性分析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我们需要引导学生从条件出发,运用逻辑思维解决问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从条件出发,运用加减法和几何知识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会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的方法,培养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会体验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从条件出发,运用加减法和几何知识解决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的方法,找出问题的解决策略。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采用讲授法,引导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同时,我会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具体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从条件出发解决问题。
2.讲解:通过讲解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从条件出发解决问题的方法。
3.实践:学生分组讨论,通过实际操作,找出问题的解决策略。
4.总结:引导学生总结从条件出发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归纳出规律。
5.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1.观察问题,找出已知条件2.分析条件,找出问题的解决策略3.归纳总结,得出规律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练习情况和课堂表现来进行。
三年级下数学评课稿解决问题的策略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评课稿《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是解决问题必要的一种思想方法,它是正确、合理、灵活地进行问题解决的思维素质,通过本课的学习要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解,本节课孙老师进行了精心的教学设计,环节清晰,层次分明,体现了知识的建构过程。
下面来谈谈自己的一些收获:1.学情把握准确,难点重点处理得当。
从条件想起和从问题想起是解决问题的两大策略,但是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的情况来看,本节课的教学难度要比三年级上册从条件想去的策略要大得多,因为从条件想去属于顺向思维,学生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数学学习经验可以鉴戒,而从问题想起属于反向推理,这种从问题向条件推理的思考方法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接触,而且在以前的数学学习中也没有具体实践,刚开始学习从问题想起的策略,学生会感到不适应,因此孙老师把教学重点放在思路的引领上,难点就定位在使学生理解并学会运用新策略解决问题,处理十分合理有效。
2.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策略使用得当。
纵观整个教学过程,孙老师的教学思路非常清晰,围绕形成思路这个重点,通过两次体验、两次回顾,采用步步为营的方式,及时总结归纳新思路的方法与特点,从而使新策略由暗到明逐步清晰最终被学生理解和接受。
因为从问题想起策略难以借助学生已有经验在课堂中自我生成,相反,已有的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还会对新策略的学习产生干扰,孙老师加大了引领的力度,如分析数量关系,回顾反思等,孙老师都能及时给予学生方向上的指引和方法上的指导,孙老师先扶后放,注意引导学生反复体验新策略应该怎样去想以及这样想又什么好处。
下面我们再来感受一下孙老师引领学生两次体验,共同学习。
第一次体验是解决“最多剩下多少元”这个问题,由于“最多剩下多少元”这个问题学生较难理解,孙老师在出示例题后先让学生理解问题的含义,然后组织交流,分析数量关系这个重点环节,教师放缓教学节奏,引领学生一步一步从问题出发想条件展开思考。
《解决问题策略》评课稿(4篇)
《解决问题策略》评课稿(4篇)《解决问题策略》评课稿(通用4篇)《解决问题策略》评课稿篇1我听了韦老师老师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出发这节课,感触颇深。
本课书上以小猴摘桃的情境引入新课,但韦主任通过改编题目,改成学生熟悉的学生在跳绳,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引发学生强烈的兴趣。
陆老师让学生仔细阅读题目,自己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并引导学生区理解题意,如“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帮助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张老师的课件制作精美,讲解的很到位,在弄清条件含义和要求的问题后,一起整理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再用列式计算和填表的方法求出问题的答案。
王老师先是讲解题目的关键句,“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列表和列式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到可以用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来解决问题。
之后让学生说一说用这种方法解题后有何体会。
后面大家都安排了5个练习题,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用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理清要求和问题之后再来解决问题。
体会到用这种策略解题的好处。
这节课本是学生熟悉的题目,能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体会从条件出发是解决问题的策略,体会找到条件,利用条件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解决问题策略》评课稿篇21、本课的思路还是比较清晰的,设计逐步推进的教学进程,层层推进学生的学习。
让学生完整地递进地经历了:体验、探索、综合应用、课后拓展延伸,让学生经历了感悟解决问题的.策略的过程。
2、在本课时的教学中,教者在教学例题1和例题2及相应的练习中做到有目的、有层次地设置疑问,耐心地引导学生分析、探究、解疑,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让他们自己动手动脑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直到掌握能够独立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你认为适合用“倒推”的策略来解决的问题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及时小结反思,学生讨论、交流后,达成共识,进一步深化了策略。
4、课堂结束时主学生自己小结,给每个人提供了总结学习内容和学习情况的机会,并引入我国古代数学家编写的数学问题,既富有情趣,又引导学生课后进一步思考本节课的解决策略,继续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的策略》优秀说课稿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的策略》优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这一章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加减法和乘除法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实例讲解和练习,让学生学会从已知条件出发,运用逻辑推理和数学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教材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并通过大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这一策略。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和乘除法运算。
但是,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不知道从哪里下手,缺乏解决问题的策略。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学会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并能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并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这一策略。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案例分析和练习,让学生学会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并能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积极主动解决问题的态度,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并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这一策略。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解决复杂的问题。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和练习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通过讲解案例,让学生理解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并通过大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这一策略。
同时,我还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引出从条件想起的策略。
2.讲解:讲解从条件想起的策略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这一策略。
3.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题,独立运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4.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从条件想起的策略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三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出发》说课稿
三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出发》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出发》是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的一节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学会从条件出发,运用逻辑推理和分析能力来解决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和乘除法运算。
但是,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往往只看到表面的数字,缺乏对问题条件的深入理解和分析。
因此,本节课需要引导学生从条件出发,逐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从条件出发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推理,培养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增强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从条件出发,运用逻辑推理和分析能力来解决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从条件出发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讲授法、引导发现法、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谜语,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从条件出发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并通过例题进行讲解和示范。
3.学生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策略。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解题心得和策略。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从条件出发解决问题的步骤和要点。
6.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出发》2.基本策略:从条件出发,分析问题,推理解答3.解题步骤:观察问题,找出条件,分析关系,推理解答4.重点难点:如何灵活运用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评价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合作意识。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出发》评课稿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出发》评课稿
我听了韦老师老师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出发这节课,感想颇深。
本
课书上以小猴摘桃的情境引入新课,但韦主任经过改编题目,改成学生熟习的学生在跳绳,更切近学生的生活,引起学生激烈的兴趣。
陆老师让学生认真阅读题目,自己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并指引学生区理解题意,如“此后每日都比前一天多摘 5 个”,帮助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张老师的课件制作精巧,解说的
很到位,在弄清条件含义和要求的问题后,一同整理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再用列式计算和填表的方法求出问题的答案。
王老师先是解说题目的重点句,“此后每日都比前一天多摘 5 个”指引学生经过比较列表和列式解决问题的过程,感觉到能够用从条件出发思虑的策略来解决问题。
以后让学生说一说用这类方法解题后有何领会。
后边大家都安排了5 个练习题,让学生经过各样形式的练习,用从条件出发思虑的策略,理清要乞降问题以后再来解决问题。
领会到用这类策略解题的利处。
这节课本是学生熟习的题目,能在解决问题的同时领会从条件出发是解决问
题的策略,领会找到条件,利用条件是解决问题的重点。
收集整理仅供参照。
评课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
精品文档
.
注重细节关注想法
张苾菁老师上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以小猴帮妈妈摘桃,为契
机,引出一个又一个问题,让学生知道从条件想起,该如何解决问题,在帮助小猴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形成自己的思考问题的策略,一步一步朝着需要解决的问题去靠拢。
张老师进行了精心的教学设计,环节清晰,层次分明,体现了知识的建构过程。
本节课张老师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处处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充当学生学习的引领者,通过让学生观察、发现、整理信息,使学生能合理利用已有知识经验来探究新知,通过小组合作,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
课中,张老师注重引导孩子讨论,借助有效的图形框架帮助学生搭建思维的平台,让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帮助孩子理清思路,主动反思和交流自己的学习过程,并在反思中提升对策略的认识,体验到运用策略来解决问题的成功喜悦。
本节课不仅提供了成功的课堂教学范例,也开拓了教师的视野,更新了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有利于学习与借鉴名师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进而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带着收获,回到工作岗位,多思教学设计之新路,多行风趣幽默之课堂,敢于探索、敢于创新,从心开始、从细入手、从实做起,努力做一名服务于学生的研究型教师。
想说的很多、想做的很多,期待在实践中检验,在实践中前行!。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课堂实录与评析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1. 引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是不可避免的。
无论是工作中的挑战,还是个人生活中的难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对于许多人来说,解决问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讨论解决问题的策略,重点关注从条件想起这一方法。
通过课堂实录和评析,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一策略的应用和价值。
2. 从条件想起出发条件想起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它强调将问题拆解为不同的条件或因素,然后逐一考虑这些条件对问题的影响。
通过对每个条件进行分析和评估,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理解问题的本质,从而找到更有效的解决方案。
3. 课堂实录在一次解决实际问题的课堂活动中,我提出了一个关于团队合作的挑战。
学生们被要求分析有关团队合作的条件,并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
在这个过程中,条件想起被广泛运用。
学生们将团队合作拆解为几个关键的条件,如沟通、信任、目标一致等。
他们针对每个条件展开讨论,分析了每个条件对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改善每个条件以促进团队合作的效果。
通过条件想起的方法,学生们不仅更全面地理解了团队合作这一问题,还在分析和评估的过程中找到了许多具体的行动方案,如加强沟通培训、建立信任机制等。
他们提出了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为团队合作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4. 评析从这次课堂实录可以看出,条件想起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问题,深入分析问题的本质,并找到更有效的解决方案。
通过将问题拆解为不同的条件,并对每个条件进行评估,我们可以更清晰地把握问题的关键点,从而提出更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5.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条件想起是一种非常实用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它能够帮助我们更系统地思考问题,避免遗漏重要的因素,从而找到更全面和有效的解决方案。
在我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也会积极运用条件想起这一策略,以更好地解决各种问题。
6. 总结通过这篇文章,我们深入探讨了解决问题的策略——条件想起。
《解决问题的策略》评课稿
《解决问题的策略》评课稿《解决问题的策略》评课稿《解决问题的策略》评课稿1今天下午,特级教师朱xx工作室走进xx小学,开展教学研讨活动。
卫老师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课中,学生争相展示自己的想法,踊跃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这一课给我的启示颇多。
学生在学习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时,已经能够根据给定的两个已知条件提出一步计算的问题,具备了学习“从条件向问题推理”的思想基础。
卫老师的课堂从一包棒棒糖开始,这是给课中表现好的孩子的奖品。
别以为这只是一个奖品,这里它也引发了一个数学问题,“猜一猜里面有多少根”顿时孩子们七嘴八舌,各有各的猜测。
当卫老师再给了一个提示,“比他猜的24根少2根”时,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出了答案。
生活中的例子给了孩子们无穷的求知欲,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轻松愉悦的课堂就从这里开始了。
例题引导学生从条件想起,初步获得从条件向问题推理的体会。
小猴第一天摘30个桃,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
小猴第三天摘了多少个第五天呢学生读题以后,会把注意力集中在“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这个条件上面。
教师学生深入思考,充分说说对这个条件的理解,把比较概括的已知条件尽量说具体、说详细。
出于对已知条件“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的充分理解,多数学生就会形成自己的解题主张,很自然地依次计算第二天、第三天……各摘多少个桃。
这些想法,不是教材或别人告诉学生的,而是他们根据条件向问题推理的结果,是分析数量关系的结果。
卫老师适时引导孩子讨论:说一说先根据()和(),求出(),再根据()和()求出(),帮助孩子理清思路,学会自己分析问题。
卫老师提供了教材中的两种方法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填表或列式计算求出答案,同时也鼓励孩子们能用自己的第三种解决这个问题。
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交流解题的体会,是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策略不可缺少的环节。
“从条件想起,向问题一步步靠拢”应该是所有学生的共识。
让孩子们体会自己是从条件“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得出解题思路和方法的,感受像这样思考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
从条件想起解决问题的策略评课
从条件想起解决问题的策略评课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挺有意思的事儿——从条件想起解决问题的策略。
别急,这个话题虽然有点拗口,但说白了,就是咱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怎么能用手头上的条件,发挥它们的最大作用。
就好比你站在厨房里,看到冰箱里有鸡蛋、菜叶、点儿大米,然后你就开始琢磨:这几样东西能做出个啥花样来?是不是有点像这样?反正,大家平时做题也是这个套路。
题目给你一些条件,要求你从这些条件出发,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
简单来说,这种方法就是要你发挥想象力,灵活运用条件,甭管问题多复杂,咱总能找到突破口。
大家应该都有一个印象,就是那种典型的“条件给得很全,结果还是不容易解”的问题。
你真的会觉得自己被这些条件绕得晕头转向。
比如说,题目上说给你个三角形,告诉你三角形的两边长和一个角的大小,然后让你求第三边。
乍一看,条件全了,怎么还那么麻烦?这种时候,我个人最喜欢的办法就是从条件出发,慢慢摸索。
就是先从已知条件入手,什么边,什么角,先记住这些,别慌。
一边做,一边发现,什么东西能帮助你,什么又不能,慢慢地就能理出个头绪。
解这种问题就得像解密一样。
要知道,很多时候,答案就藏在条件里。
你可能一开始不明白,为什么题目给的那些条件看似无关紧要,但只要你细细琢磨,一定能找到点儿关键的线索。
就像侦探破案一样,别小看每一个细节。
反正我常常觉得,这样的题目就像是从迷雾中摸索,慢慢找到一条清晰的路。
你从条件出发,碰到一个难点,想着“嗯,咋办呢”,这个时候可以试着回顾一下题目里给的每一个条件,分析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看有没有什么隐藏的信息。
大家都知道,做题是一件充满挑战的事,但也是一件挺有成就感的事。
每当你终于在条件中找到了关键线索,解开了谜团,那种“哦,原来是这么回事”的感觉,真是太棒了。
所以,咱们也不能总是盯着题目一开始的困惑,而是要从条件着手,慢慢找出自己的解题策略。
比如说,题目给你一些数字,你可能会觉得它们毫无关联,但事实上,只要你用对方法,它们之间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的。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说课稿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这一节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掌握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并能够运用这种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材中,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题,引导学生逐步理解从条件想起的思路,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
但是,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缺乏明确的思路和方法。
因此,在这一节课中,我需要引导学生从条件想起,明确解决问题的步骤,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并能够运用这种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过程,掌握从条件想起的思路,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培养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并能够运用这种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解决不同的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这一节课中,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的思考,提供具体的案例,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交流和探讨,从而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讲解:通过具体的例题,引导学生理解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并讲解解题的步骤和方法。
3.练习:让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4.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和探讨,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和解题的步骤。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从条件想起的策略2.解题步骤:观察问题、找出条件、分析关系、列式解答3.注意事项:清晰思路、逐步解题、检查答案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学生的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能力和合作能力。
《解决题的策略一从条件想起》听课评课稿(12月13日)
《解决题的策略一从条件想起》听课评课稿(12月13日)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有幸聆听了李平老师执教的《解决题的策略一从条件想起》一课,收益匪浅,《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是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内容,从条件想起”和“从问题想起”是解决问题的两大基本策略,其中“从条件想起”是顺向思维,”从问题想起”属于反同推理。
解决问题的策略略不等同于解决问题,策略也不等同于方法。
下面我谈一下自己的一些粗浅的想法。
1、李老师以学生熟悉的劳动生活情景提出问题,学生从中获取数学信息,让学生经历列表整理信息的全过程,再通过“寻求策略一解决问题一发现规律”的系列活动,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列表整理数据信息策略的价值,并产生这一策略的心理需求,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着,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得以应用。
2、整堂课思路清晰,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设计合理。
教师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知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学习的主动权。
充分体出了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生的课堂习惯非常好,每个人都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课堂效果较好。
3、这节课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充分让学生多读,“读中领悟”理解题意,多想、多说,让学生理解“以后每一天都比前一天多5个的”真正含义,也就是前一天的结果参与到第二个条件参与运算,这里隐含着问题,变中有不变,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
多想:这一节课解决问题的策略就从条件想起,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选择列表还是计算、择优,用自己喜欢的方法。
并要求学生将掌握的策略应用于解题实践.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流畅性,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利用策略解决问题的水平。
4、本节课以“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这一核心内容为载体,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目标,分析与理解策略的本质内涵,突出深度探究的目标与主题。
三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评课稿
三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评课稿第一篇:三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评课稿10月29日上午,学校领导分配到四个学校的教学和学习社区,第二个教学和研究活动,一个早上学习两三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课,因为它是一本新教科书,二因为我是一个六年级的数学课,对教材的掌握可能不够准确,所以两班老师,更不用说评价,而是向你自己收获报告。
这两个班有自己的优势,每个都有自己的特点,王敏老师专注于学生解决问题,王毅老师专注于培养学生学习形成学习方法。
王敏老师这一类的学习内容是在学生中探索一些隐性的事物法则,掌握一些在学习的基础上寻找法律的方式。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两个对象逐一间隔安排的法则和所得到的量化关系,为未来学习更多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打下基础知识。
教师在课堂上专注于学生以学生为中心,例如:让学生亲自操作(放一个小方块和晶片,一个一个间隔做一个等等),一个圆圈一只兔子和一个蘑菇圈成一个小组等),动手绘画,计算这些活动的数量,都是为了培养学校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培养学生参与课堂学习能力,值得我学习,我通常在这方面不够好。
但是我认为这一课教师说的多一点,学生说的太少,低年级的学生喜欢表演,学习一点他们喜欢的知识炫耀,练习应该鼓励他们让他们学习内容对老师来说,学生表演一个好展示,所以不符合年龄的初中学生的特点?王毅老师是从出发条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个内容不是给学生打造空亭,学生不仅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积累了一些从知识的条件,而且在八年级单位内10个加减法的第一课,渗透了这方面的知识,例子是图中有两个孩子在浇水,来了三个孩子,问了几个孩子总共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条件出发(但也来了),但后来学生思维仍处于经验阶段,不知道解决隐藏在后面的问题,而且还支持应用问题解决策略。
和王毅老师在处理这个内容时,他把条件的条件一个展示,每个节目一个条件,在下面标记一条红线,标记和写一个条件给学生适当的提示,老师不直接产生问题,但要求学生从这些条件,你得到这些数学信息?你能问什么数学问题?教师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解决策略的问题,这个地方无论是教材的处理还是学生的指导,都值得学习,也许对于一些老师不知道如何解释到学生这是从条件,分析问题来解决的策略,教师的内容是如此不知不觉地抓住这一课的重点,突破困难,多么美妙的学习餐!学习我最大的感觉的两个教训是:如何教师只能教一种形式,如何让学生学习内在吸收的知识是根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出发思考评课稿
三(上)的这个解决问题的策略是今年新教材修订后的新内容,这课看似简单,其实要上好也是不容易的。
其中可以从“条件想起”来解决问题,也可“从问题想起”。
研究要点是:只能从条件想起,还是两者都可以做。
从老师的解释来看是只要符合学生思维的都是可以教学的。
另外,如何理解其中的数量关系式也是本课中的一个教学难点。
我带着这些问题走进了陆教师的磨课流程中,从一开始的磨课中,我就感觉陆老师还是比较认真的,准备好了各种教学资料进行认真的研读。
在跟他深入探讨教材的基础上,我们经历了前后三次的试上和互动交流后,我发现他今天的课堂教学目标定位准确、合理、完整,教学环节自然、顺畅,教学时间分配比较合理,教学效果较好。
对于第一次上实践课的新教师来说是不容易的了。
较好的方面有:
一、教学层次分明
1.小猴摘桃的情景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陆老师还创新的引用“小猴给我们留下了哪些线索”像侦探小说那样让学生更认真地从题中找条件。
2.理解条件的含义:这里陆老师和同学们着重理解“以后每一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这个条件蕴含的含义是解题的一个关键,开始“从条件出发思考”的过程。
所以陆老师引领同学们对这个条件深入探讨,理解的很透彻。
3.确定思路:根据题中给出的两个条件来整理思路,在陆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回答的比较到位。
4.列式、列表解答:学生有了刚才明确的解题思路,根据第一天摘30个,和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算出第二天摘的;再依次算出第三天摘的……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认真板书,根据学生的做题情况,在实物投影上详细分析,甚至不放过表格中单位“个” 的漏写问题。
这都体现了一位新教师扎实、严谨的教学功底。
5.引导反思:比较算式和列表过程,说说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发现他们都是从条件出发进行思考。
并顺势揭示题目。
6.回顾反思:说说解题过程中的体会是什么?及时总结、整理。
二、练习题目,难易结合,逐层推进
1.对书上习题稍作修改:天平图形逐个出现,有利于学生能直观、形象的看清条件。
由书上4个苹果修正为5个苹果500克,降低计算难度。
特别是对题目的处理方式我比较欣赏。
比如: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条件?接着根据这些条件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自己观察、自己提问,学习热情比较高涨,形成了较好的思维节奏性。
2.抓住解题要点:对第2题的处理,陆老师则着重让学生理解“每次弹起的高度总是他下落高度的一半”这个条件展开思考。
先弄清第一次弹起的高度,再依次算出第3次、第4次等。
3.肢体语言的灵活运用:第3题中要找芳芳和兵兵之间有多少小朋友,陆老师结合圆圈图形和手势语言让学生分别从右往左先找兵兵的位置,再换个方向找到芳芳的位置,最后只要看中间有几个就行了。
4.注重培养学生的估计能力:最后一题的正方形中画圈活动,先让学生理解题目意思,然后再进行画圈。
不过画之前先让学生估计一下,画到第几个正方形就画不下了。
接着用学生的动手操作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最后发现和老师结论一致后,充满了成功的喜悦感。
三、自制课件、辅助教学
作为一名新教师,第一次上实践课就能独力制作课件,并较好的应用于自己的课堂中,这点还是很令我感到欣慰的。
上课之前,我和陆老师分析教案后让他根据教案先试试看,要是有
什么不会的,再和他一起制作,最后陆老师的每一次教案修正后,都能自己跟着修正课件,有个这个功底,以后我也放心了。
多媒体技术么也是辅助课堂教学的关键因素。
总之,每一次的试上都让我有更进一步的思考。
陆老师也能及时调整自己的设计,最后一次的实践,我觉得相比较之前,效果是最好的。
但在听课过程中我又有了一些个人的想法。
有待商榷的地方:
1.在例1中,引导学生得出两个条件后,是否可以在板书上及时写上:“条件”两个字,感觉这样对后面揭示课题会更自然。
2.在引导学生说思路的环节中,书上第二个结论:第2天摘35个,第3天摘40个…,是否可以不要得出。
因为这就是后面填表中得结论。
3.在第3个练习题中,课件上最好添一个图形:从16米高处落下→第一次弹起的高度(原高度的一半),给个图示学生理解起来会更直观、更清晰。
4.第5个练习题其实还可以进一步的深挖:在本题解答完之后,教师可以追问:如果我把这个条件“花地砖比白地砖少70块”也省了,这样你还能做吗?其实根据旁边的图形也是可以解答的:只要抓住花地砖和白地砖一个对着一个排的对应关系,也是可以做出来的。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借助图形,发现图中隐含的条件来思考。
让学生在体验中对策略的认识能更好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