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八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能力测试资料
语文八年级上学期文言文综合检测试题附答案
语文八年级上学期文言文综合检测试题附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环而攻之而不胜________②委而去之________③亲戚畔之_______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②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需即提出论点,并将“天时”“地利”“人和”加以比较,层层推进。
B.“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没有被攻下,是因为攻城者没有占据有利作战的天时。
C.四不“非不”强调了再优越的地利条件,也不如人心所向、上下团结重要。
D.全文设喻说理,析理精微,突出了孟子“以民为本,推行仁政”的政治主张。
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乙)上谓侍臣曰:“治国如治病,病虽愈,犹宜将护。
傥(tǎng)遽自放纵,病复作,则不可救矣。
今中国幸安,四夷俱服,诚自古所希,然朕日慎一日,唯惧不终,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
魏征曰:“内外治安,臣不以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能力测试
八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能力测试(一)阅读《桃花源记》第二段、第三段,回答问题⒈解释加点字⑴具.答之()⑵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⑶屋舍俨然..()⑷各复延.至其家()⑸乃.不知有汉()⑹便要.还家()⒉下列加点字与“皆叹惋”句中的“皆”字意义不同的是()A、男女衣着,悉.如外人B、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C、而两狼之并.驱如故D、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⒊有些成语出自本文,请写出两个、⒋下列加点词语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阡陌交通..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C、无论..魏晋 D、设酒杀鸡..作食⒌翻译句子(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译文:(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译文:⒍留白,是绘画艺术的一种手法,文学创作中也不乏“留白”,它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想像的空间,你认为本文何处运用了这种手法,试简要分析。
(二)阅读《陋室铭》回答问题⒈《陋室铭》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采用了的写法。
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有仙则名.( ) (2)斯是陋.室( )(3)惟吾德馨.( ) (4)无案牍之劳.形( )⒊“无丝竹之乱耳”中的“之”字与下列各句加点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策之.不以其道 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多助之至,天下顺之.D.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⒋翻译下面的句子。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⒌作者引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的典故是为了说明()A.自己和诸葛亮、扬雄一样都居住在陋室中。
B.自己的陋室可以和诸葛庐、子云亭齐名。
D.表明作者怀念诸葛亮、扬子云。
C.以古代名贤自况,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三)阅读《爱莲说》回答问题⒈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⑴可爱者甚蕃.()⑵濯清涟而不妖.()⑶香远益.清()⑷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⒉翻译文言语句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⒊选文第1节从、、三个方面对莲花进行了描写。
⒋短文赞扬莲“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思想情怀的抒发,可现实生活中,有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内外文言文专题训练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内外文言文专题训练课内文言文基础训练(一)三峡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自.三峡七百里中自:在(2)略无..阙处略无:完全没有(3)自非亭午..夜分亭午:正午(4)自非亭午夜分..夜分:半夜(5)不见曦.月曦:日光,这里指太阳(6)至于夏水襄.陵襄:升到高处(7)沿.溯阻绝沿:顺流而下(8)沿溯.阻绝溯:逆流而上(9)不以疾.也疾:快(10)则素湍..绿潭素湍: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11)回清..倒影回清:回旋的清波(12)绝.多生怪柏绝:极高的山峰(13)飞漱..其间飞漱:飞速地往下冲荡(14)每至晴初..霜旦晴初:天刚放晴(15)每至晴初霜旦..霜旦:下霜的早晨(16)属引..凄异属引:接连不断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说说其意思。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阙”同“缺”,空隙、缺口3.解释下列多义词。
(1)自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介词,在)②自.非亭午夜分(连词,表示假设,如果)(2)绝①沿溯阻绝.(动词,阻断)②绝.多生怪柏(副词,极,非常)③哀转久绝.(动词,消失)(3)清①回清.倒影(名词,清波)②清.荣峻茂(形容词,清澈)4.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古义。
(1)或.王命急宣古义:有时今义:连词,表选择(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古义:即使今义:虽然5.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并解释。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2)良.多趣味良:形容词用作副词,甚,很(3)空谷..传响空谷:名词用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6.翻译下列句子。
(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在七百里长的三峡当中,两岸都是相连的山,全然没有中断的地方。
(2)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隐没遮蔽了天空和太阳。
(3)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4)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
语文初二上册文言文检测试题带答案
语文初二上册文言文检测试题带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文段,回答问题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年且九十(________)②杂然相许(________)③始一反焉(________)(2)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话。
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②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3)下列对原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B.愚公妻子的“献疑”和智叟的疑问都流露出他们对移山过程必须解决的难题的关心和关注。
C.操蛇之神的“惧”侧面突出了愚公移山的紧定信念和恒心。
D.天神帮助愚公移走两座大山,不仅没有损害愚公形象,反而使愚公形象更加高大求满,同时也反映了古代劳动人的美好愿望。
2.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陆澄渊博王俭自以博闻多识,读书过澄。
俭集学士何宪等盛自商略,澄待俭语毕,然后谈所遗漏数百十条,皆俭所未睹。
俭乃叹服。
俭在尚书省,出巾箱几案杂服饰令学士隶事①事多者与之人人各得一两物。
八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古诗重点 实用
八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能力测试21.《桃花源记》1.常识填空:《桃花源记》选自,本文是的序言,作者陶渊明是(朝代)著名的诗人,号,世称。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俨.()然垂髻.()邑.()诣.()太守3.指出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古今异义。
①阡陌交通..魏晋古:今:..,鸡犬相闻古:今:②无论③率妻子..古:今:..邑人来此绝境古:今:④来此绝境4.解释下面加点词(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2)悉.如外人(3)便要.还家(4)余人各复.延至其家5. 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武陵人/捕鱼为业B.问/今是何世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D.后遂无问/津者6.选出加点词词义不同的一项()A.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B.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C.欲穷.其林林尽.水源D.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7.选出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A.出:既出,得其船皆出酒食B.乃:乃大惊乃不知有汉C.复:复前行不复出焉D.舍:便舍船屋舍俨然8..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第一段着眼于“异”字,为下文描写更令人惊异的桃花源作了铺垫。
B.文章第二、三段是全文的重点,无论是写桃花源人们的生活环境还是写人物的交谈,都有一些生动可感的细节,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
C.文中真实地描绘了桃花源中人们的生活场景,生动地展现了一个人人劳作、生活安定、风气淳朴的现实社会。
D.这篇文章记叙层次清楚,一环套一环,一气呵成,结构非常严谨。
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语句的大意。
(1)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3)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10..根据本文内容,恰当选用文中的四字短语填空。
武陵渔人“忘路之远近”,发现了桃花林,甚是好奇,就“”。
进入桃花源,他感到桃花源人的生活是那么“”。
离开桃花源时,他“”,但再来寻找时还是“”。
11..从第②③段对桃花源的描写可以看出,桃花源让作者向往的是:(1)_______;(2)_______;(3)_______。
初二语文上册文言文检测试卷附答案
初二语文上册文言文检测试卷附答案一、文言文1.文言文阅读(甲)上自劳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
”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
文帝曰:“嗟呼,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选自司马迁《周亚夫军细柳》)[乙]晋侯之弟扬干乱行曲梁,魏绛①戮其仆②。
晋侯怒,谓羊舌赤③曰:“合诸侯,以为荣也。
扬干为戮,何辱如之?必杀魏绛,无失也!”对曰:“绛无贰志,事君不辟难,有罪不逃刑。
其将来辞,何辱命焉?”言终,魏绛至,授仆人书,将伏剑。
士鲂、张老止之。
公④读其书曰:“臣闻师众以顺为武,军事有死无犯为敬。
君合诸侯,臣敢不敬?君师不武,执事不敬,罪莫大焉。
臣惧其死,以及扬干,无所逃罪。
不能致训,至于用钺。
臣之罪重敢有不从以怒君心请归死于司寇。
”公跣而出,曰:“寡人之言,亲爱也。
吾子之讨,军礼也。
寡人有弟,弗能教训,寡人之过也。
子无重寡人之过,敢以为请。
”晋侯以魏绛为能以刑佐民矣,与之礼食⑤,使佐新军。
(注释)①魏绛:晋国中军司马,主管军法。
②仆:指驾车的人。
③羊舌赤:与后文的士鲂、张老同为晋国大臣。
④公:指晋侯。
⑤礼食:国君在太庙宴请臣子。
(1)用“/”为下面句子断句,共断3处。
臣之罪重敢有不从以怒君心请归死于司寇。
(2)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介胄之士不拜/予无重寡人之过B.天子为动/臣闻师众以顺为武C.何辱命焉/且焉置土石D.寡人之过也/人恒过然后能改(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期末专项复习:课内文言文阅读+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附答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专项复习-课内文言文阅读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阅读下文,回答小题。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
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上自劳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已而之细柳军,锐兵刃,彀弓弩,不得入。
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居无何,又不得入。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至营,请以军礼见。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
”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
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军士吏被.甲被:同“披”,穿着B.先驱曰:“天子且.至!”且:将要C.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约:规定D.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
”谢:感谢(2)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已而之.细柳军甚矣,汝之.不惠B.军细柳:以.备胡固国不以.山溪之险C.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是焉得为.大丈夫乎D.成礼而.去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3)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交代了汉文帝劳军的背景。
匈奴大规模侵入边境,汉王朝在霸上、棘门、细柳三处驻扎军队,此时的边境地区正处于战备状态。
B.周亚夫是文章的主人公,可课文并没有过多描写他,而是通过对比和衬托来突出他的性格特点。
C.汉文帝是一位开明、识大体的国君。
虽然在细柳营处处受到约束,不得不听命于手下将军,内心颇为不满D.文章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在霸上及棘门的军营,汉文帝长驱直入;而到了细柳营,在营中只能慢行;前后形成鲜明对比。
(4)将题中的划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内文言文阅读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内文言文阅读测试题(含答案)时间:60分钟满分:80分一、阅读《三峡》,回答问题。
(15分)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2分)(1)虽乘奔.御风(2)属引.凄异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文章第一段描写群峰遮天蔽日,只有正午、半夜才能看见日月光辉。
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2分)4.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三峡夏、秋两个季节“水”的特点。
(4分)5.春冬之时,三峡趣味良多。
请从文章第三段中找出一处描写“趣景”的句子,并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来。
(3分)二、阅读《答谢中书书》,回答问题。
(13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1)四时..俱备(2)夕日欲颓.(3)沉鳞..竞跃(4)未复有能与.其奇者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8.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一幅画面?请找出来并赏析。
(3分)(1)我喜欢的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的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请调动你积累的知识,写出连续的两句借自然之景抒发内心情怀的诗句。
语文初二上册文言文检测试卷含答案
语文初二上册文言文检测试卷含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灌水之阳①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②.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
”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
”余以愚触罪谪潇水上。
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
古有愚公谷③,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士之居者,犹龂龂然④,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
——选自柳宗元《愚溪诗序》(注释)①灌水:湘江支流,在今广西东北部,今称灌江。
阳:水的北面。
②潇水:在今湖南省道县北,因源出潇山,故称潇水。
③愚公谷:在今山东省淄博市北。
④龂(yín 银)龂然:争辩的样子。
(1)下列句子划线字释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故姓是溪为冉溪。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B.实是欲界之仙都C.日暮相关何处是D.同是天涯沦落人(2)请用“/”为文中划线语句断句(限断一处)。
余以愚触罪谪潇水上。
(3)愚溪在作者给它命名之前有两个不同的名字,请你用自己的话把它们得名的原因写在下面。
2.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环而攻之而不胜________②委而去之________③亲戚畔之_______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②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需即提出论点,并将“天时”“地利”“人和”加以比较,层层推进。
B.“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没有被攻下,是因为攻城者没有占据有利作战的天时。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赏析及提升训练》(含答案)
第1篇三峡[北魏]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段解】三峡的特点:山势高峻,连绵起伏。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段解】三峡夏水的特点:迅猛、湍急。
如果不是在正午和半夜的时候,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即使是骑着飞奔的马,驾着风,也没有这么快。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
1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段解】三峡春冬之景: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段解】三峡秋季特点:凄清肃杀。
每逢天刚放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山涧里一片清冷肃杀,2知识清单文学常识1.郦道元,字善长,2.三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
3.重点词句通假字略无阙处。
阙:同“缺”,空隙、缺口。
古今异义1.至于..夏水襄陵。
古义:到了。
今义:表示另提一事。
2.虽.乘奔御风。
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3.不以疾.也。
古义:快。
今义:疾病。
一词多义 1.自绝.山献多生怪柏。
(绝:极,最)3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于,这里是“在”的意思) 自.非亭午夜分。
(自:如果) 2.绝沿溯阻绝.。
(绝:断绝) 哀转久绝.。
(绝:消失) 3.清回清.倒影。
(清:清波) 清.荣峻茂。
(清:水清)重点词句词类活用1.虽乘奔御风。
奔:动词作名词,飞奔的马。
2.回清倒影。
清:形容词作名词,清波。
3.晴初霜旦。
霜:名词作动词,结霜,下霜。
4.素湍绿潭。
湍:形容词作名词,急流。
特殊句式省略句(两岸)重岩叠嶂。
4文章主旨本文通过对三峡山势和四季景色的描绘,显示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写作特点1.抓住特征,绘景写物。
2.有张有弛,动静结合。
3.语言精练,形象生动。
八年级文言文能力测试题
八年级文言文能力测试题班级:姓名:得分:一、基础知识。
(37分)1、请在下面方格内写一句与春有关的七言古诗。
书写规范整齐得2分,整卷书写规范工整再加1分。
(3分)2、满腹诗书。
(每句1分,共20分)①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饱含诗人无限辛酸,流露出内心的愤懑不平的诗句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②《过零丁洋》中表明文天祥誓死报国的崇高的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民族气节(表明作者忠心不改,大义凛然、舍生取义)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③李白的《行路难》中表达诗人终将冲出苦闷,坚信自己的理想抱负总有一天会实现的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_ 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
”表达了忧国忧民,扶济苍生的伟大抱负。
⑤在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诗句“,”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写法意境有同工之妙。
⑥龚自珍的《己亥杂诗》被誉为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为后代甘于自我献身的千古佳句是“,”。
⑦李白在《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写“愁”的名句是“,__________ _______”,李煜在《相见欢》中用比喻写“愁”的名句是“”。
⑧王安石《登飞来峰》中的哲理名句“,。
”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与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异曲同工之妙。
⑨杜牧的《赤壁》一诗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的诗句是:“,”。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
(19)(一)、阅读《岳阳楼记》,完成以下各题。
(10分)①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检测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检测试题含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文段,回答问题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年且九十(________)②杂然相许(________)③始一反焉(________)(2)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话。
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②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3)下列对原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B.愚公妻子的“献疑”和智叟的疑问都流露出他们对移山过程必须解决的难题的关心和关注。
C.操蛇之神的“惧”侧面突出了愚公移山的紧定信念和恒心。
D.天神帮助愚公移走两座大山,不仅没有损害愚公形象,反而使愚公形象更加高大求满,同时也反映了古代劳动人的美好愿望。
2.课外阅读予尝步自横溪,有二叟分石而钓,其甲得鱼至多且易取,乙竟日亡所获也。
乃投竿问甲曰:“食饵同,钓之水亦同,何得失之异耶?”甲曰:“吾方下钓时,但知有我而不知有鱼,目不瞬,神不变,鱼忘其为我,故易取也。
初二语文上册文言文检测试题含答案
初二语文上册文言文检测试题含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文段,回答问题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其家世代受射。
其后四岁,广为将军出雁门击匈奴。
匈奴兵多,破败广军,生得广。
单于素闻广贤,令得李广必生致之。
胡骑得广,广时伤病,置广两马间,络①而盛卧广。
行十余里,广佯死,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广暂②骑腾而上胡儿马,因推堕儿,取其弓,鞭马南驰数十里,匈奴捕者骑数百追之,广行取胡儿弓,射杀追骑,以故得脱。
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
广之将兵,乏绝③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
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
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
广为人长,猨臂,其善射亦天性也。
虽其子孙他人学者,莫能及广。
广讷口少言,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
其射,见敌急,非在数十步之内,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
(节选自《史记李广将军传》,有删改)(注释))络:用绳子编的网兜。
②暂:突然。
③乏绝:食用缺乏断绝、穷尽。
(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单于素闻广贤/素湍绿潭B.匈奴兵多/兵革非不坚利也C.广之将兵/将以下骑送迎D.虽其子孙他人学者/虽我之死(2)请用三条“/”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
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
(3)李广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结合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分析。
2.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必刷题13.文言文阅读(课内)试卷(含答案解析)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必刷题 13.文言文阅读(课内)试卷(含答案解析)一、翻译1.(2021秋·陕西宝鸡·八年级统考期末)解释加点的词语。
(1)衡于虑(2)寒暑易节(3)属引凄异(4)经纶世务(5)动心忍性(6)介胄之士不拜二、课内阅读(2023秋·吉林长春·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百里奚举于市/愿为市鞍马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而两狼之并驱如故C.人恒过,然后能改/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D.出则无敌国外患/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3.下面名言中,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所蕴含的道理不完全一样的是()A.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易经》B.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欧阳修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D.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李商隐4.阅读文章第一自然,请分析六个历史人物经历上的共同点,并用简洁的语言另举一例和他们经历类似的历史人物及其事例。
5.(2022秋·山东淄博·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专项练习(重点字词解释和常考句子翻译)(附参考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内文言文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三峡》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自三峡七百里中自:(2)略无阙处略无:(3)自非亭午夜分亭午:(4)自非亭午夜分夜分:(5)不见曦月曦:(6)至于夏水襄陵襄:(7)沿溯阻绝沿:(8)沿溯阻绝溯:(9)不以疾也疾:(10)则素湍绿潭素湍:(11)回清倒影回清:(12)绝多生怪柏绝:(13)飞漱其间飞漱:(14)每至晴初霜旦晴初:(15)每至晴初霜旦霜旦:(16)属引凄异属引: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说说其意思。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3.解释下列多义词。
(1)自①自三峡七百里中(②自非亭午夜分( )(2)绝①沿溯阻绝( )②绝多生怪柏( )③哀转久绝( )(3)清①回清倒影( )②清荣峻茂( )4.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古义。
(1)或.王命急宣古义:今义:(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古义:今义:5.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并解释。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2)良多趣味良:(3)空谷传响空谷: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3)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4)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5)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6)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7)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8)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答谢中书书》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五色交辉交辉:(2)四时俱备四时:(3)晓雾将歇歇:(4)沉鳞竞跃沉鳞:(5)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与:2.解释下列多义词。
欲①夕日欲颓( )②实是欲界之仙都( )3.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
(1)晓雾将歇.古义:今义:(2)夕日欲颓.古义:今义:4.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并解释。
夕日欲颓.颓: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2)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记承天寺夜游》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完整word版)八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古诗重点复习题加答案
八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能力测试(一)《桃花源记》一.⒈解释加点字⑴具.答之()⑵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⑶屋舍俨然..()⑷各复延.至其家()⑸乃.不知有汉()⑹便要.还家()(7)无论..邑人来..魏晋。
()妻子此绝境..为外人道也!()..(()不足⒉下列加点字与“皆叹惋”句中的“皆”字意义不同的是()A、男女衣着,悉.如外人B、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C、而两狼之并.驱如故D、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⒊有些成语出自本文,请写出两个、⒋下列加点词语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阡陌交通..邑人来此绝境 C、.. B、率妻子无论..作食..魏晋 D、设酒杀鸡⒌翻译句子(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2)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3)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4)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5)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6.<<桃花源记>>中,渔人离开桃花源时特意“处处志之”,而后人“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这是为什么?二.1、《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林的语句是2、《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中人们安居乐业的句子是3.描写桃花林美丽景色的语句是:4.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语句是:5.描写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语句是:6.表现桃花源中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7.表现人民生活恬适的句子:8.表明渔人总体感受的句子:9.表明桃花源中人来桃花源原因的句子:10.表明渔人背信弃义的句子:(一)1.详细类整齐的样子邀请竟然通“邀”,邀请 2.C 3.世外桃源无人问津等4.D 5.⑴渔人把自己听到的时一一详细地告诉了桃花源村的人,他们都感叹起来。
⑵村里的人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逃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跟人世隔绝的地方。
6.只要所选之句为读者留下了一定的想像空间,并能对此句作简要分析即可。
语文初二上册文言文检测试题附答案
语文初二上册文言文检测试题附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文段和诗歌,完成下面练习。
清白堂①记(节选)[宋]范仲淹一日,命役徒芟②而辟之,中获废井。
即呼工出其泥滓,观其好恶,曰:“嘉泉也”。
乃扃③而澄之,三日而后汲视。
其泉清而白色,味之甚甘,渊然文余,绠④不可竭。
当大暑时,饮之若饵⑤白雪,咀轻冰,凛如也。
当严冬时,若遇爱日,得阳春,温如也。
其或雨作云蒸醇醇而浑盖山泽通气应于名源矣。
又引嘉宾,以建溪、日铸、卧龙、龙门之茗试之,则甘液华滋,悦人襟灵。
予爱其清白而有德义,可为官师之规。
因署其堂,曰:“清白堂”。
又构亭于其侧,曰:“清白亭”。
庶几居斯堂,登斯亭,而无忝其名哉!宝元二年记。
(注释)①清白堂:在绍兴府山上。
②芟(shān):除草。
③扃(jiōng):关锁。
④绠(gěng):原指井绳,此指提水。
⑤饵:吃。
⑥忝(tiǎn):玷污。
(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①绠不可竭________ ②三日而后汲视________ ③悦人襟灵________(2)给文中画横线部分断句。
(用“/”断三处)其或雨作云蒸醇醇而浑盖山泽通气应于名源矣。
(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曲线句子的意思。
予爱其清白而有德义,可为官师之规。
(4)结合《清白堂记》的相关内容,阅读王十朋的《清白堂》,品析画线句子所蕴含的思想情感。
清白堂(南宋)王十朋钱清地古思刘宠①,泉白堂虚忆范公。
印绶纷纷会稽守,谁能无愧二贤风?(注释)①钱清:在绍兴市西北。
刘宠:东汉时期任会稽太守,整治官吏,抚恤百姓,政绩卓著。
2.文言文阅读(甲)上自劳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能力测试(一)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⒈解释加点字⑴具.答之()⑵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⑶屋舍俨然..()⑷各复延.至其家()⑸乃.不知有汉()⑹便要.还家()⒉下列加点字与“皆叹惋”句中的“皆”字意义不同的是()A、男女衣着,悉.如外人B、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C、而两狼之并.驱如故D、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⒊有些成语出自本文,请写出两个、⒋下列加点词语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阡陌交通..魏晋 D、设酒杀...邑人来此绝境 C、无论.. B、率妻子鸡.作食⒌翻译句子(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译文:(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译文:⒍留白,是绘画艺术的一种手法,文学创作中也不乏“留白”,它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想像的空间,你认为本文何处运用了这种手法,试简要分析。
(二)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⒈《陋室铭》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采用了的写法。
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有仙则名.( ) (2)斯是陋.室( )(3)惟吾德馨.( ) (4)无案牍之劳.形( )⒊“无丝竹之乱耳”中的“之”字与下列各句加点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策之.不以其道 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多助之至,天下顺之.D.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⒋翻译下面的句子。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⒌作者引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的典故是为了说明()A.自己和诸葛亮、扬雄一样都居住在陋室中。
B.自己的陋室可以和诸葛庐、子云亭齐名。
C.以古代名贤自况,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D.表明作者怀念诸葛亮、扬子云。
(三)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⒈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⑴可爱者甚蕃.()⑵濯清涟而不妖.()⑶香远益.清()⑷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⒉翻译文言语句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⒊选文第1节从、、三个方面对莲花进行了描写。
⒋短文赞扬莲“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思想情怀的抒发,可现实生活中,有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对待的?请简述理由。
⒌模仿例句,用同样的方法造句。
例句:我爱莲花,因为它出淤泥而不染,恰如清高正直,人格高尚的君子。
造句:我爱,因为它。
(四)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⑴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⑵晴初霜旦.()2. 选出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A.或:或.王命急宣或.以钱币乞之B.故:故.渔者歌曰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C.绝:哀转久绝.沿溯阻绝.D.素:素.湍绿潭可以调素.琴3.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⑵素湍绿潭,回清倒影4.文章花了大量笔墨,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直接描绘三峡的景物,而第四段中却写到“渔者歌曰”,这是采用的描写手法,其作用是。
5.文中对三峡景物的描写很有特色。
请从文中再选出两处景物,仿照例句进行描写。
例:碧绿的潭水,怪异的松柏。
(五)①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②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③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④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⑤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⒈解释下面的加点词⑴念.无与为乐者( ) ⑵遂.至承天寺( )⑶怀民亦未寝.( ) ⑷相与..步于中庭( )⒉用现代汉语翻译“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⒊本文集中写景的句子是第句,其主要内容可用4个字概括为:⒋这篇文章主要表现了作者的心境。
(六)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⒈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⑴五色交辉..()⑵晓雾将歇.()⑶夕日欲颓.()⑷沉鳞..竞跃()⒉翻译文中画横线句⑴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⑵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⒊发挥想像,描述一下画浪线句子所呈现的景象。
⒋这篇小品文写景富有特色,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请作简要的赏析。
现代文语段阅读训练答案(一)答案1、占领控制封锁切断2、“东面防线”指的是“南京江阴防线”“同日同时”指的是“21日下午五时”3、我军所向披靡的气势,并且也透露出喜悦之情4、“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
5、我东路军渡江战役取得了胜利6、明确具体地交代时间,体现新闻的真实性、及时性特点7、嘲讽汤恩伯过高估计东面防线的巩固性,过低估计人民解放军的战斗力(二)答案1.C 2.B 3. 南阳为古苑县,三国时曹操与张绣曾于此城发生争夺战。
后汉光武帝刘秀,曾于此地起兵,发动反对王莽王朝的战争,创立了后汉王朝。
民间所传二十八宿,即刘秀的二十八个主要干部。
多是出生于南阳一带。
介绍背景,说明南阳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突出解放南阳的重要意义。
[三] 答案:1、我以为从阿长那里得到《山海经》根本不可能,我不抱什么希望,但她既然来问,也不好不说2、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了。
(我感到非常吃惊,震动,全身都震悚起来。
)被阿长的热忱深深打动3、对《山海经》的关心就是对孩子的关心,突出了阿长善良的性格特点。
4、我根本没有想到她会给我买回来,在一个孩子的眼里,这确实是有很大的神力5、这四本书虽然很粗拙,但却是由一个谁也想不到的人给“我”买来的,当时给了“我”非常大的震动,让“我”产生感激和。
“新的敬意”[四] 答案:(1)体现了父子间的相互体贴和关怀,尤其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深切关怀。
(2)体胖的父亲买橘子并不轻松,只是想到要替儿子做的事已经做到了,尽管很累,单心里却很踏实。
(3)表现了父亲对儿子远行的牵挂之情。
(4)突出了儿子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2、(1)用第一人称写别人的心理活动时,不能作直接描写,用"似的"表明是在推测别人的心理活动。
同时,从内容上说,也表明买橘子这件事对父亲来说并不轻松。
(2)"找"表现了作者对父亲的依依不舍的感情(3)从内容上,表明是第二次流泪;突出了作者和父亲离别时对父亲的依恋、感激和敬爱之情。
从结构方面:照应前文中"我的泪很快的流下来了。
3、动作描写,细致入微的刻画了父亲为儿子不辞辛苦所做的一切,表现了父亲爱子情深。
4、父亲是个胖子;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5、他用手攀着上面……显出努力的样子;过铁道时……再抱起橘子走。
6、描写7、怕父亲伤心,也怕别人笑话8、增添背影的感人力量(或突出父爱深情)9、作者对父亲的感激留恋之情10、只好让他去‖我看见……到那边来信‖过一会说……。
11、D 12、(1)"背影"刻下了父亲饱经忧患、半生潦倒的印记,儿子感受最深;(2)背影是父亲在特定环境中的特殊形象。
父亲的老境颓唐,心情忧郁,父爱真挚等,都可通过"背影"真切的表现出来。
(五)答案1形式优美,结构坚固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 2 C 3 不能调换。
因为“形式优美”是承上段而言的,得先说;“结构坚固”是下文要说的,所以放在后面。
(或:先写形式,是桥给人的直观印象,是感性认识;结构坚固是对桥的进一步了解,是理性认识。
两者是递进关系,所以不能换) 4 A 5 限制“到处都有”,使语言更严密、准确。
6 赵州桥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
(六)答案: 1.①历史悠久。
②结构精巧。
③强度高,坚固耐用。
④形式美。
2.说明了卢沟桥坚固的特点。
3.大拱左右的石拱不是两两相对称的。
课文中说“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可见桥拱长度并不对称。
这样写是作者在核实了每个石拱的长度后所作的结论,列举数字精确,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的特点。
4.“几乎”是对“与河面平行”的限制,意思是接近于“与河面平行”,强调了路面平坦的程度。
5.这一句用了排比、拟人的修辞方法。
这样描写不但能使读者对卢沟桥形式优美的特点有具体的感受,而且使文章富有色彩。
[七] 答案1.有色彩,减少单调感觉;有图画,增添观赏兴趣。
2.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3.不可以。
此短语说明设计者的安排的精心,要确保每一点设计都有美的效果。
4.特点:墙有镂空图案,廊子两边无所依傍。
作用:增加层次感,增加景致的深度。
[八]答案1.说明太和殿的高大、宽敞、面积大。
2.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3.不能删去,因为它不仅交代了三大殿的地理位置,还说明三大殿在紫禁城中的主体地位。
4.①‖②③④⑤总分式。
5.从外观到内部设施,从建筑格局到性质作用的逻辑顺序。
6.由南到北的空间顺序。
7.介绍了三大殿的建筑设施和性质作用。
(九)答案 1.时间顺序 2.①种子植物的有性繁殖器官花费用来迷惑人的模糊迷乱②长成知道得清楚熟练程度深③这样是(判断词)正确正是 3.说明一年四季丰富的物候现象。
4.有;例如燕子归来。
5.本段前面的内容。
(十)答案 1.扣住了第①句话。
2.指稻秧。
3.草木荣枯、候鸟去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
4.生动。
(十一)答案 1.克隆鲫鱼 2.具体地向人们介绍克隆鲫鱼的过程。
3.没有经过雌、雄细胞的结合,仅仅是给卵细胞换了个囊胚细胞的核,实际上是由换核卵产生的,因此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