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癌变教学反思
《细胞的癌变》 说课稿
《细胞的癌变》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细胞的癌变》。
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细胞的癌变”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 1《分子与细胞》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中第四节的内容。
细胞的生命历程包括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而细胞的癌变则是细胞生命历程中的异常情况。
这部分内容与前面所学的细胞分裂、分化以及基因突变等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也为后续学习免疫学和遗传学等知识奠定了基础。
通过对细胞癌变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全面地认识细胞的生命活动,理解生命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教材首先介绍了癌细胞的特征,包括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以及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减少等。
接着阐述了致癌因子的种类,分为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
最后探讨了细胞癌变的原因,即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突变。
二、学情分析授课对象为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细胞的结构、功能以及细胞的生命历程等基础知识,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然而,细胞癌变这一概念相对抽象,学生对于基因突变如何导致细胞癌变的过程可能理解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
此外,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对癌症有所耳闻,但对于癌症的发生机制和预防措施等方面的知识还比较缺乏。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说出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出致癌因子的种类。
(3)阐述细胞癌变的原因。
2、能力目标(1)通过对癌细胞特征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2)通过对致癌因子的讨论,提高学生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关注癌症的危害,增强自我保健意识。
(2)培养学生正确对待癌症患者,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2)细胞癌变的原因。
细胞癌变教学设计与反思
2、过程与方法:
(1)讨论健康的生活方式与癌症防治的关系;(2)培养学生联系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讨论癌症防治,体会选择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2)激发学生关爱生命,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情感。
学生倾听、讨论、各抒己见。
联系生活实践,认同健康的生活方式的重要性。
现在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环境的恶化时癌症发病率持高不下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大杀手。得了癌症如何治疗?大家对这方面有没有了解?
学生踊跃发言,有的家人或邻居中有患癌症的。进行了手术和化疗
扩大学生的参与度,联系生活实际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认同生命的可贵。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语:5月31日是什么日子?
世界禁烟日呀。但是每每我经过男厕时总有青烟袅袅婷婷的从门缝里钻出来是怎么回事呢?
回答不出来,处于懵的状态。
男生在抽烟
引起注意精力集中到课堂上来
使每个学生参与进来并与自己想联系
新课:长期吸烟和吸二手烟的人容易患病——————癌症。什么是癌细胞?它有什么特征?你会不会得癌症?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归纳总结以上问题。
1、1、
2、2、
3、3、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成功之处:学生的参与面广,思维活但没有散。一改以往的涣散状态。不论学习好与不好的学生都积极的参与进来,大多数同学把重点知识都掌握的很好。根据细胞癌变图片及生活现象的展示,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将癌细胞的特点直观的展示在学生的眼前,很好的完成了知识目标。通过材料的对比及合作讨论,培养了同学们分析和讨论能力。癌细胞的特征及癌变机理是本节课的重点,学生比较难理解,灵活的运用教材,可以激发兴趣,也可以直观呈现知识点
《细胞的癌变》教学设计
《细胞的癌变》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基于事实,通过归纳的方法概述癌细胞的特征(科学思维)。
2、能运用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念解释癌细胞易于扩散转移(生命观念)。
3、能够认识到致癌因子是导致癌变的重要因素,并能识别常见的致癌因子(科学思维)。
4、能够使用致癌因子、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解释细胞的癌变(科学思维)。
5、基于事实认识到癌变是一种累积性突变,并据此解释癌症多发于中老年(科学思维)。
6、关注癌症的议题,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参与防癌/抗癌宣传(社会责任)。
二、学情分析1、内容角度:(1)细胞癌变是细胞周期失控引起的,由此导致本应分化的细胞不能完成正常的分化。
但教材本章第一节对细胞周期的调控没有涉及,且目前学生没有学习过《细胞的分化》(因为同课异构的调整,还没有上细胞分化就需要上细胞的癌变),因此这些知识内容上的联系暂时不做学习要求。
(2)细胞癌变本质上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突变,这和必修二中《基因突变》一节的内容存在紧密联系;三类致癌因子和三类诱变因素之间也存在相似之处。
2、学生角度:(1)学生对癌有着一定的兴趣,这有利于学生快速进入课堂研学习的状态。
(2)学生对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了解有限,教材也只是直接给出,这样即使通过学习,学生也较难准确解释细胞癌变的原因。
三、学习重点难点1、重点:(1)癌细胞的主要特征;(2)致癌因子。
2、难点:细胞癌变的原因。
四、学习过程附:细胞的癌变视频解说词(录音中可能略有出入)细胞的癌变(解说词)你有没有见过这个东西呢?咱们班里是否有女生注射过它呢?也许不少同学都会问:这个东西是啥呢?它就是2017年在我国大名鼎鼎的希瑞适,或者叫双价人乳头瘤病毒吸附疫苗。
人乳头瘤病毒这个名字很逗,在生物医学界我们更喜欢把它简称成HPV,男女都可以感染HPV。
HPV在男性中通常不表现症状,但却是导致女性宫颈癌的罪魁祸首,也会引发女性的其它癌症。
注射该疫苗能够有效地预防宫颈癌等一系列由HPV引发的癌症。
关于细胞的癌变教学反思
关于细胞的癌变教学反思关于细胞的癌变教学反思作为一位刚到岗的教师,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课堂经验,那么问题来了,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细胞的癌变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于细胞的癌变教学反思1《细胞癌变》是细胞与分子一章的最后一节内容,也是该模块的结尾章节,本节是学生学习完细胞的生命历程后的延伸内容,也是细胞生命中所发生的特殊情形。
鉴于教材编写的明了易懂,加之学生对癌症的相关信息有一定的了解。
因此在进行本节课的教学时,我侧重让学生自学,以课堂讨论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在学生完成讨论后每组选出学生代表发言交流,对于学生存在的疑点以及有争执的地方,我通过多媒体展示大量的事实材料使学生明白其中的原由。
如:致癌因子如何使正常细胞发生癌变呢?我用动画的形式为学生展示了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突变过程。
采用这种方法即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体现了新课标的具体要求,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成为知识的主动摄取者。
综合这节课的教学,做的比较好的主要有以下几点:1.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图片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设置有效问题,充分调动全体同学思考;3.利用生动的语言来总结癌细胞的特征;4.讲癌症预防的时候用生动的的图片来让学生们理解不合理的饮食带来的危害,帮助同学体会健康的生活方式。
关于细胞的癌变教学反思21.本节课的成功之处有:1)联系实际,贴近生活,使学生感觉到癌症并不陌生。
如让学生举例听说过哪些癌症、有哪些熟悉的艺人或其他名人是癌症患者,教师介绍近年来本校教师或教师家属患癌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等。
2)充分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特别是讲解致癌因子的种类时,引用了大量的生活图。
3)利用资料,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归纳知识,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癌细胞的特征,癌症的预防。
4)通过小组合作与讨论,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人教版细胞癌变教案
人教版细胞癌变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细胞癌变的概念;(2)掌握癌细胞的主要特征;(3)了解细胞癌变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显微镜下的癌细胞图片,分析癌细胞的特点;(2)通过案例分析,探讨细胞癌变的原因;(3)制定合理的预防措施,降低癌症的发生风险。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2)提高学生关爱生命、关注健康的意识;(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细胞癌变的概念;(2)癌细胞的主要特征;(3)细胞癌变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2. 教学难点:(1)癌细胞的特点;(2)细胞癌变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1)癌细胞图片;(2)相关案例资料;(3)预防癌症的宣传资料。
2. 教学设备:(1)显微镜;(2)投影仪;(3)白板。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癌细胞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细胞形态的变化;(2)提问:“你们认为,什么是细胞癌变?”2. 探究癌细胞的特点:(1)引导学生观察显微镜下的癌细胞,分析癌细胞的特点;3. 案例分析:(1)呈现相关案例资料,引导学生分析细胞癌变的原因;(2)讨论:如何预防细胞癌变?4. 教学拓展:(1)介绍癌症的分类和治疗方法;(2)探讨癌症研究的最新进展。
(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五、课后作业1. 绘制癌细胞的特点示意图;3. 调查身边的亲人、朋友是否有癌症患者,了解他们的生活状态,关爱他们的身心健康。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细胞癌变概念和癌细胞特征的理解程度。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细胞癌变原因和预防措施的分析能力。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癌细胞特点、癌变原因和预防措施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反馈,以及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和教学方法的适用性。
细胞分化衰老凋亡癌变课后反思
张媛媛《细胞分化、衰老、凋亡与癌变》的教学反思授课教师:张媛媛科目:生物授课时间:8月31日第4节地点:博学楼3楼高三4班授课内容:《细胞分化、衰老、凋亡与癌变》一、对教师自身教学状况的反思:在教学前,我根据考纲的要求,通过查阅近几年各地的高考卷,对考点进行了分析。
发现考查内容集中在:细胞的分化和全能性与植物组织培养、动物克隆的关系;细胞衰老、凋亡对生物体发育的意义;细胞癌变与人体健康。
考查形式主要是选择题,细胞癌变的内容有时会出现在非选择题中。
因此,对本内容的复习,重点强调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理解和巩固。
在这样的思路指导下,我在课前要求学生认真看书,在书上对重点、难点的地方做好标记。
然后随堂完成《创新设计》里面的基础知识梳理,从中发现还没理解或记住的知识点。
通过这样的课前预习方式,使学生对即将要复习的内容有个清楚的认识。
二、对学生学习状况的反思高三(4)班是加强班,学生思维比较敏捷,上快回答问题较为积极,随堂练习顺利完成。
在“细胞衰老与个体衰老”之间关系的时候有个别同学理解上有些困难,适当举例子说明以后,学生理解比较到位。
三、对授课内容、方式、技能技巧的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先采用问题串和举例的方式,引导学生将基础知识的内容串联起来。
因为课前学生已经进行了预习,因此整个过程非常的流畅,说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效果还是不错的。
然后指出学生易混的知识点,这时主要通过表格对比的方式进行教学。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表格内容,自主思考、合作讨论,完成表格。
这样充分的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使学生能对知识记忆、理解的更深刻。
对于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我主要采用为学生提供相应的资料和信息,引导学生对资料和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得出结论。
这样培养了学生分析信息和用文字表达的能力。
复习完相应的内容后,通过例题和一道练习题来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最后要求学生将所学内容构建简单的知识网络——绘成思维导图,形成知识的衔接。
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教学反思(写写帮整理)
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教学反思(写写帮整理)第一篇: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教学反思(写写帮整理)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教学反思同细胞代谢一样,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也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具体表现,本节课的授课形式以学生自主学习和资料分析为主,教师主要起引导和提示作用。
安排学生在课前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利用多种媒体进行搜集,然后将资料加以整理和归类,以便上课时使用。
细胞分化是多细胞生物体发育的基础和核心,细胞分化的概念,内涵较深刻,也是学生较难理解的。
通过设疑帮助学生理解彼此相似的细胞,最初由一个受精卵经过分裂和分化,发育为形态、结构和功能上不相同的细胞,这一变化过程即为细胞分化。
细胞分化是多细胞生物体个体发育的基础,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即具有全能性。
课程标准对此要求达到的层次为理解水平。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师可以适当补充实例,也可以对教材做些处理,细胞分化是必修一各知识的全面总结和升华,本节内容非常抽象,学生学习难度较大。
本节采用了学生自主探究并结合讲解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遵循由简到难的渐进式认知律。
本节的核心概念是细胞分化,学生最难理解的是细胞分化的实质,因为学生缺乏基因表达的知识作铺垫,注意用通俗和简单的事例加以理解。
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学生理解起来也较吃力,一定要注意借助细胞分化的知识进行联系和梳理 1.2 具体内容标准的教育意义对照“标准”中的学习目标分类说明表可知,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的具体内容标准涉及8项具体要求,知识性目标有5项,其中的3项是了解层次,2项是理解层次,其他3项属于情感性目标的经历水平。
在“分子与细胞”模块的所有学习单元中,只有“细胞的增殖”和“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的具体内容标准中明确地提出了情感性目标要求,这是因为这部分知识与人体健康、疾病以及社会老龄化问题有关。
珍爱生命、关注健康、尊重和爱护老人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因此,这部分知识对培养学生情感和提高社会公德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
细胞的癌变说课稿
细胞的癌变说课稿一、课题背景细胞的癌变是生物学领域中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
癌症是目前全球范围内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而癌变是癌症发生的基础。
了解细胞的癌变过程,对于预防和治疗癌症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课程将通过对细胞的癌变机制的介绍,匡助学生深入了解癌症的形成过程,提高他们对癌症的认知和防范意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细胞的癌变过程和机制的基本知识,了解癌症的形成原因和发展过程。
2. 能力目标:学生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释癌症的发生机制,提出预防和治疗癌症的措施。
3. 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培养对癌症的关注和关心,提高对自身健康的重视和保护意识。
三、教学内容1. 细胞的癌变概述1.1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回顾1.2 什么是细胞的癌变1.3 癌变与癌症的关系2. 细胞的癌变过程2.1 癌变的起始事件2.2 基因突变与细胞增殖的失控2.3 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3. 细胞癌变的机制3.1 DNA损伤与修复3.2 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失控3.3 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4. 癌症的预防和治疗4.1 癌症的预防措施4.2 癌症的治疗方法和发展4.3 个体化治疗的前景四、教学方法1. 授课法:通过讲解和示意图展示,向学生介绍细胞的癌变过程和机制。
2. 案例分析法:通过真正的癌症案例,引导学生分析癌变的原因和治疗方法。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癌症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引人入胜的视频或者图片,激发学生对癌症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知识讲解:2.1 细胞的癌变概述:通过回顾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向学生介绍什么是细胞的癌变以及癌变与癌症的关系。
2.2 细胞的癌变过程:详细讲解癌变的起始事件、基因突变与细胞增殖的失控、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等过程。
2.3 细胞癌变的机制:介绍DNA损伤与修复、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失控、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等细胞癌变的机制。
高中生物_第4节细胞的癌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第4节细胞的癌变一堂完整的课堂教学设计本课的教学环节主要分以下几个部分(一)课前准备学习本节内容前,教师布置学生搜集有关癌症及其防治方面的资料,准备课上进行交流和讨论。
(二)课堂流程:导入新课:以美女晒太阳可以预防骨质疏松导入,提出高尔夫运动员晒太阳过多会导致皮肤癌,这是为什么呢?本节课我们来学习必修一第六章第4节细胞的癌变。
我们的学习目标及重难点如下:【学习目标】(1)描述癌细胞的特征(2)辨别致癌因子的类别(3)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区别及其作用机理【学习重点和难点】学习重点癌细胞的特点和细胞癌变的原因学习难点细胞癌变的原因知识点一:细胞癌变的概念与特征:教师:大家阅读课本,细胞癌变的概念。
学生朗读教师:在细胞癌变的概念中有三个关键字词:致癌因子、遗传物质改变、恶性增殖教师:癌变的细胞有什么特点?教师:这是正常的细胞,即使环境条件适宜,也只能分裂50-60次。
而癌细胞呢?大家看海拉细胞的资料。
海拉细胞来自名叫海拉的宫颈癌患者,该患者已经死去60多年,但她的细胞却在实验室一代代传承下来。
我们可以看出癌细胞有什么特点?学生:可以无限增殖。
教师:这是癌变前的成纤维细胞,成扁平梭形。
癌变后的成纤维细胞成球形。
细胞癌变还有什么特点?学生:形态结构发生改变。
教师:癌细胞的第三个特点:细胞表面发生改变。
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易分散和转移。
教师:我们听说过癌症早期和晚期。
癌细胞扩散之前称为早期,癌细胞开始四处扩散则进入了癌症晚期。
知识点二:细胞癌变的原因教师:细胞癌变的概念中强调了致癌因子?大家读课本找出致癌因子有哪些种类?学生:物理、化学和病毒致癌因子。
教师:物理致癌因子主要是指各种射线,像紫外线、X射线、核辐射。
本节课开始我们讲到日晒过多会导致皮肤癌,就是由于接触紫外线这种物理致癌因子过多。
教师:化学致癌因子分有机物和无机物,我们重点解决有机物。
发霉的花生中黄曲霉毒素含量很高。
人教版必修1第6章第4节《细胞癌变》教学反思
人教版必修1第六章第4节《细胞的癌变》的教学反思
————高中生物
本节课我尝试进行“基于问题”发现式学习。
所谓“课堂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利用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有限课堂教学相结合,激发学生探索欲望,更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展与社会生活相联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该模式是在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指导下,结合高中生物学特点,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问题式讨论从而实现生物学基本概念理解和知识系统构建的教学模式。
具体操作要领“课前问题引领,基础知识自学→情景创设问题,科学合作探究→适当点拨,理解概念构建知识系统→巧设评价方式,知识巩固迁移”。
课前,教师围绕教学内容的基础知识设计有关问题,学生阅读教材、运用信息技术查阅资料尝试解决问题。
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信息资源播放“社会热点或当今科技发展前沿”视频创设情境,设计有关的问题。
解决问题过程教师再次运用信息技术制作科技动画,使学生的模糊知识及时得到修正,从而全面提高生物课堂教学质量。
本节课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通过播放社会热点视频“柴静雾霾的调查---穹顶之下同呼吸共命运”,这样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唤起和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
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癌细胞形成的机理是本节内容重难点,通过生生讨论、播放动画“癌细胞的形成”,最后教师适当点拨总结,这样多种教学方式综合运用可更好突破。
发现式学习是典型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和学习兴趣,有利于知识的保持和应用。
但是,这种学习往往需要用更多的时间,效率较低,对学生的要求较高。
1。
《细胞的衰老与凋亡、细胞的癌变》教学的课后反思
《细胞的衰老与凋亡、细胞的癌变》教学的课后反思北京101中学生物组佘建云《细胞的衰老与凋亡、细胞的癌变》这节课在设计理念上采用新课程倡导的围绕核心概念教学,课程内容上补充了较多新颖并有深度的学科知识,我相信我的学生们能够在这样的教学设计中,非常有效的获得生物学核心概念,并能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一、课堂中的亮点与收获1.用围绕核心概念组织教学的有效性在这节课的设计中,我采用了核心问题引领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用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逐步的认识以下问题:细胞的衰老:❖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有什么关系?❖衰老的细胞表现出哪些特征?这些特征的出现是由于细胞的哪些物质和功能发生了改变?细胞衰老的原因有哪些?细胞的凋亡:❖细胞凋亡的含义是什么?它和细胞坏死有什么区别?❖细胞凋亡的意义是什么?❖细胞凋亡与细胞衰老的联系是什么?细胞的癌变:❖什么是癌症?癌细胞的特征是什么?癌症是如何影响机体的正常功能的?❖癌细胞形成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年龄越大患癌的概率会增加?哪些环境因素会导致癌细胞的产生?课堂学生的反馈很好,对问题感兴趣并且进行真正收获了核心概念。
因此,教师采用了问题解决式的方法,围绕本节的核心概念,避免在课堂上教授大量的细枝末节的知识,把有限的时间放在最为核心的内容上,这提高了整个课堂的学习效率,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对核心知识的掌握。
2.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学科思想本节内容最核心的概念是帮助学生建立“生命是物质的、细胞的结构和其功能相适应”的概念,即结构决定功能的生物学观点。
课前,我首先是列举了生物学观点和核心概念,再用设计事实情境让学生获得这些概念。
在课堂上,学生通过这些情境获得概念的过程反馈是很积极的,例如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将衰老细胞的特征在“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结构和功能”上进行分类,思考三者之间的关系,最终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这一段内容学生真正深入理解了。
这也得到了听课老师的一致认可。
高中生物 《细胞的癌变》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细胞的癌变》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一、教材依据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六章,第4节二、设计思想癌症是人类健康的四大杀手之一,是当今社会人类关注的焦点,也是学生想要探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教材所阐述内容——癌细胞的主要特征、致癌因子和癌症的防治都比较直接,也浅显易懂,所以完全可以通过学生的阅读整理出相关知识点。
这部分内容可以分成两部由两个小组负责整理,并以WORD或POWERPOINT的形式呈现。
而课本以外的很多内容学生也抱有很大的兴趣,而且互联网上有很多相关内容,应此可以通过学生搜索并整理,而成为重要的课程资源。
这些内容可以选取两个如吸烟和癌症、饮食和癌症,以及青少年防癌建议分别有两小组搜集整理,同样以WORD或POWERPOINT的形式呈现交流。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说出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和致癌因子。
2.讨论恶性肿瘤的防治,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能力目标熟悉通过网络搜索,整理信息的基本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网上搜索和小组讨论交流,对癌症形成正确的认识,并选择正确的生活方式。
四、教学重点1.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2.致癌因子。
五、教学难点1.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区别。
2.通过网络搜索,整理信息的基本方法。
六、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收集学生提出的关于癌症的相关问题,选取2-3个备用;3.搜集专题网站;4.网络教学平台。
七、教学过程本课时分为四个模块,分别展开:模块一:课题导入通过提出学生熟知的问题,引出课题,也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
设计目的:由于书本所介绍内容浅显易懂,完全可以通过学生阅读掌握,因此,就有两个小组的同学整理进行交流。
而课前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说是五花八门,但也有比较集中的也是很有现实意义的问题,比如,吸烟与癌症、饮食和癌症以及青少年如何防癌等等。
选择这些问题,学生兴趣比较浓厚,而且互联网上相关信息也比较多,便于学生查找。
由于学生对网络相对比较陌生,因此需要教师事先查找一些专题网站的网址,便于学生搜索相关信息,避免浪费时间。
微格教案细胞的癌变
微格教案-细胞的癌变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细胞癌变的概念,知道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2. 让学生了解癌症的成因,掌握预防癌症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
二、教学重点:1. 细胞癌变的概念。
2. 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3. 癌症的成因及预防方法。
三、教学难点:1. 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2. 癌症的成因及预防方法。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细胞癌变的概念、癌细胞的主要特征、癌症的成因及预防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癌症患者的实例,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癌症的危害。
3. 小组讨论法:讨论预防癌症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
五、教学准备:1. 课件:细胞癌变、癌细胞特征、癌症成因及预防方法的相关图片和文字资料。
2. 案例:癌症患者的实例。
3. 小组讨论题:预防癌症的方法。
教案内容: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细胞癌变?为什么癌细胞会导致癌症?二、讲解(20分钟)1. 讲解细胞癌变的概念:细胞在分裂过程中,基因发生突变,导致细胞失去正常的生长和分化控制,形成癌细胞。
2. 讲解癌细胞的主要特征: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容易在体内转移。
3. 讲解癌症的成因:外因主要包括化学致癌物、放射性物质、病毒等;内因主要包括遗传因素、免疫功能低下、慢性炎症等。
4. 讲解预防癌症的方法: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避免接触致癌因素等。
三、案例分析(10分钟)1. 分析癌症患者的实例,让学生深入了解癌症的危害。
四、小组讨论(10分钟)1. 布置小组讨论题:讨论预防癌症的方法。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讨论成果。
五、总结(5分钟)1. 总结细胞癌变的概念、癌细胞的主要特征、癌症的成因及预防方法。
2. 强调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关于癌症患者的视频,引发学生对细胞癌变和癌症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解释细胞癌变的概念,阐述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分析癌症的成因,并提出预防癌症的有效方法。
4细胞的癌变教学设计教案5篇
4细胞的癌变教学设计教案5篇第一篇:4 细胞的癌变教学设计教案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说出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和致癌因子。
(了解)(2)说出几种日常生活诱癌的例子。
(了解)(3)说出至少一种癌细胞诊断和治疗的方法(了解)2、能力目标:通过癌细胞和正常细胞的比较,学会比较分析,通过讨论癌症案例解析,提高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讨论癌症如何防治和如何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确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养成不吸烟、不酗酒的良好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公民道德观2.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2)、致癌因子。
教学难点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区3. 教学用具多媒体4. 标签生物,教案教学过程[情境创设]播放一个细胞的生长、增殖、衰老、凋亡的过程的动画。
从动画中学生深刻认识到细胞是有一定寿命的,细胞的生长、增殖、衰老、凋亡是细胞的正常生理过程。
人没有长生不老,细胞有长生不老吗?当今世界人们谈癌色变,患病的原因是什么?这节课我们将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讨论。
[师生互动]教师:提供自学讨论提纲和案例,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125~P127的内容,重新整理加工知识结构。
(用PowerPoint演示) 1.什么是癌细胞?癌细胞有何独具的特征?2.你认为引起细胞癌变的致癌因子有哪些呢?根据下列案例分析是哪种致癌因子引起癌症?(1)臭氧层破坏导致皮肤癌患者增多。
(2)日本长崎、广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受原子弹爆炸影响,幸存居民经过29年的观察,发现粒细胞性白血病发生率明显增高,距离爆炸中心越近,发生率也越高。
(3)我国西北地区居民冬季烧火炕取暖,有时臀部皮肤发生癌变形成所谓“炕癌”。
(4)我国华北地区食管癌患者中有50%~73%有好热食的饮食习惯。
(5)3、4-苯并芘是煤焦油的主要致癌成分,存在于吸烟时烟草燃烧的烟雾、工厂的煤烟、汽车等内燃机排出的废气中。
高中生物 《细胞的癌变》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细胞的癌变》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一、教材依据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六章,第4节二、设计思想癌症是人类健康的四大杀手之一,是当今社会人类关注的焦点,也是学生想要探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教材所阐述内容——癌细胞的主要特征、致癌因子和癌症的防治都比较直接,也浅显易懂,所以完全可以通过学生的阅读整理出相关知识点。
这部分内容可以分成两部由两个小组负责整理,并以WORD或POWERPOINT的形式呈现。
而课本以外的很多内容学生也抱有很大的兴趣,而且互联网上有很多相关内容,应此可以通过学生搜索并整理,而成为重要的课程资源。
这些内容可以选取两个如吸烟和癌症、饮食和癌症,以及青少年防癌建议分别有两小组搜集整理,同样以WORD或POWERPOINT的形式呈现交流。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说出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和致癌因子。
2.讨论恶性肿瘤的防治,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能力目标熟悉通过网络搜索,整理信息的基本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网上搜索和小组讨论交流,对癌症形成正确的认识,并选择正确的生活方式。
四、教学重点1.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2.致癌因子。
五、教学难点1.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区别。
2.通过网络搜索,整理信息的基本方法。
六、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收集学生提出的关于癌症的相关问题,选取2-3个备用;3.搜集专题网站;4.网络教学平台。
七、教学过程本课时分为四个模块,分别展开:模块一:课题导入通过提出学生熟知的问题,引出课题,也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
设计目的:由于书本所介绍内容浅显易懂,完全可以通过学生阅读掌握,因此,就有两个小组的同学整理进行交流。
而课前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说是五花八门,但也有比较集中的也是很有现实意义的问题,比如,吸烟与癌症、饮食和癌症以及青少年如何防癌等等。
选择这些问题,学生兴趣比较浓厚,而且互联网上相关信息也比较多,便于学生查找。
由于学生对网络相对比较陌生,因此需要教师事先查找一些专题网站的网址,便于学生搜索相关信息,避免浪费时间。
细胞的癌变教案(教学设计)
细胞的癌变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细胞癌变的概念,掌握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2. 引导学生了解癌症的成因及危害,提高预防癌症的意识。
3.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细胞癌变的概念及原因2. 癌细胞的主要特征3. 癌症的危害及预防措施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细胞癌变的概念、原因及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2. 教学难点: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其在癌症发展中的作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细胞癌变的原因和危害。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1. 课件:细胞癌变的相关图片、视频和动画。
2. 案例材料:关于癌细胞特征的案例。
3. 小组讨论工具:白板、马克笔。
【导入】(部分,您可以引入与细胞癌变相关的问题或案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自主学习】1.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细胞癌变的概念及原因。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案例分析】1. 教师呈现癌细胞特征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关键信息。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作业布置】1. 请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了解癌症的预防措施。
2. 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部分,您可以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以便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拓展1. 让学生了解我国癌症发病情况和防治政策。
2. 引导学生关注癌症患者的心理状况,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3. 邀请癌症患者或专家分享经验,增强学生的抗癌信心。
七、课堂实践1. 让学生分组讨论,设计一份针对校园的癌症预防宣传活动。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建议。
3. 总结实践活动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高中生物_细胞的癌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细胞的癌变》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模块中第六章第四节的内容,本章的思路是从微观的角度让学生学习细胞的完整生命历程,同时了解细胞的癌变是细胞生命历程中的异常现象,甚至可以导致机体的异常死亡。
它是社会的热点问题,又是生物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在承接本章前三节内容的基础上,联系社会现状,是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典范。
2017年修订出版的《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在内容要求中将其涵盖在了“细胞会经历生长、增殖、分化、衰老和死亡等生命进程”这一大范畴下,在学业要求中,要求举例说明这一生命现象,并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这些核心素养,力争学生在微观层次上,更深入的理解生命的本质,有助于科学自然观的形成。
二、学情分析本次授课对象是高中一年级学生,他们关注社会,对生活充满热爱,网络信息的发达和周围人的患病使他们对癌症这一话题很熟悉,也许认知程度存在个体差异,但无一例外,他们对这个话题充满了恐惧也充满了疑问,这为授课奠定了情感基础。
另外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人生阅历,对问题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在知识方面已具备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细胞学知识,但还不能从微观的角度去认识,不能将生物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因此借助这节课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交流和表达能力、综合和整合能力,并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和社会责任等生物核心素养,以使其更好的生活。
三、学习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与材料分析,探究癌细胞主要特点。
(生命观念、科学思维)。
2、合作探究分析生活中的各种致癌因子,解释导致细胞癌变的外界因素。
(生命观念、科学探究)。
3、通过分析得癌症的原因和老年人患癌几率高的现实,使学生能够理解癌细胞产生的机理(科学思维、社会责任)。
4、通过癌症治疗方式的展示,让学生产生自豪感并拥有直面癌症的勇气。
(生命观念、社会责任)。
四、重点难点重点:1、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2、细胞癌变的原因及癌症的预防。
难点:细胞癌变的机理。
细胞癌变的教学课后反思
《细胞的癌变》课后反思高建英我讲的优质课内容是《细胞的癌变》,整节课沿癌细胞的特点、致癌因子、细胞癌变的原因及癌症的预防和治疗这一主线展开,条理清晰,环节流畅,学生反映较好。
优点:导课从前一天升旗仪式上的健康话题引入,激发了学生兴趣,引起学生对健康的关注。
对教材的知识内容处理得当。
对不同要求的知识采用不同的方法。
课标上要求的知识点“癌细胞的特点”,我采取给出材料,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癌细胞的特点。
对于难点知识“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因为基因在《必修1》中没有涉及,在《必修2》中重点内容,因此我先让学生阅读课本,然后再讲解。
“癌症的预防和治疗”内容相对简单,学生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我采取了分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们掌握这部分知识。
通过不同的方式处理不同的内容,效果不错。
以“预防为主,勇敢面对癌症”为结束语,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勇敢的面对挫折。
在这节课中尤其着力培养学生的能力。
安排了一个探究实验和一个调查报告的汇报。
通过探究实验,不仅体会吸烟对生命的危害,又落实了探究实验的两大原则。
原计划让学生当堂做,考虑着小虾比较小,且在不同浓度的烟草浸出液烧杯中,小虾显著差异表现至少在五分钟后,因此采用视频的方式播放此实验。
通过学生对“病从口入”资料的搜集,展开了我校高二学生对垃圾食物食用的调查报告,不仅调查内容符合学生的兴趣,而且对数据的分析做了柱形图和区域图。
让学生学会调查报告的基本格式、基本方法。
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也是在学生中进行调查报告一直是生物学科不易开展的一项活动,这两个实验都极好地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的素养和动手能力。
课堂的各个环节中渗透着情感教育,让学生关注生物科学和人类健康的关系,远离烟草,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勇敢的面对挫折。
死机后利用重启电脑的时间让学生讨论,体现了我具有一定的课堂机智和课堂调控能力。
不足:播放学生的实验视频死机了,可能是因为点击的次数太多,打开的窗口太多引起的,这是我指导的不到位。
细胞癌变的教学反思
细胞癌变的教学反思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教”,学生“学”,从字面上看“教”这个动词是一种主动的行为,而“学”则是一种被动的过程,学生在被的学习过程中,不能有效的发挥主观能动性,久之而导致兴趣缺乏,厌学情绪自然而生。
而新课程倡导的是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则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学习过程,师生在平等和谐的情境中去学习,教师通过有效问题的设置,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上参与的人数明显增多了。
通过主动探究引发学生积极思维,充分体现课堂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前讲课时候总是说“同学们注意”,“这个句话大家一定要记住了”“这不需要理解只要背下来就行了”,往往就是这些话伤了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兴趣的缺失,而现在用了引导探究教学模式,上课的时候教师长用的词语是“同学们想,这是为什么呢?”、“这里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这块你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呢?例如在讲“细胞的癌变”这节课的时候,大屏幕出示几个图片,请同学们想想一生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展示细胞癌变的图片,然后提问:癌是危害人类的四大杀手之一,那么癌细胞为什么会对机体产生那么大的伤害呢?哪些生活习惯会增加患癌症的几率?癌症能遗传吗?有家族史的人一定能得癌症吗?通过有效问题的设置,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探究,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而且通过长期的实践,我发现学生们自己也经常能提出一些问题让师生共同思考。
例如在讲减数分裂的时候,我先给学生放了减数分裂的动画,然后在黑板上画图总结减数分裂中染色体行为,在我用粉笔画的时候,有的同学就指出了:“老师你画错了,第一对染色体蓝色的在上红色的在下,而第二对染色体应该是蓝色在下红色在上”,然后另一些同学就说了“这样画也可以吧”,这样教师就可以充分的利用学生的疑问,让学生试着自己画一下各自的情况,然后一总结就得出了配子多样性的原因(把第二节课的内容直接通过学生的问题就解决了)。
然后教师又提问,经过长期的实践和鼓励,现在的课堂变得紧张、活泼、和谐。
细胞的癌变说课稿
细胞的癌变说课稿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细胞的癌变过程,并理解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的区别。
具体目标包括:1. 知识目标:掌握细胞的癌变机制,了解癌细胞的特点和生长方式。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释实验数据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探索精神,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细胞的癌变机制和癌细胞的特点。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细胞的癌变过程,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验数据。
三、教学准备1. 教学工具:投影仪、幻灯片、实验材料。
2. 教学素材:细胞的癌变机制的图示、实验数据。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癌细胞的图片,引起学生对癌症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思考。
提出问题:“你们知道癌症是如何形成的吗?癌细胞和正常细胞有什么不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2. 知识讲解(15分钟)通过幻灯片展示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讲解细胞的生命周期和分裂过程。
然后,介绍细胞的癌变机制,包括突变、失控生长和侵袭能力的增强等。
通过图示和实例,让学生理解癌细胞的形成过程。
3. 实验演示(20分钟)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通过观察细胞培养皿中正常细胞和癌细胞的生长情况,让学生亲自观察和分析实验数据。
教师可以提供实验材料和操作步骤,并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记录和数据分析。
4. 实验讨论(15分钟)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正常细胞和癌细胞的差异,并解释这些差异与细胞的癌变机制之间的关系。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5. 拓展延伸(10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癌症研究的最新进展和治疗方法,让学生了解科学家们对癌症的研究成果。
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如何预防和治疗癌症。
6. 总结归纳(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强调细胞的癌变机制和癌细胞的特点。
提醒学生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鼓励他们进行更多的科学探究和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癌变教学反思
细胞癌变教学反思
1、本节课的成功之处有:
1)联系实际,贴近生活,使学生感觉到癌症并不陌生。
如让学生举例听说过哪些癌症、有哪些熟悉的艺人或其他名人是癌症患者,教师介绍近年来本校教师或教师家属患癌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等。
2)充分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特别是讲解致癌因子的种类时,引用了大量的生活图。
3)利用资料,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归纳知识,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癌细胞的特征,癌症的预防。
4)通过小组合作与讨论,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5)利用坐标图,使学生通过具体数据的解读和比较,更关注癌症。
6)渗透情感教育与感恩教育。
如学校患癌症教师或其家属病后写信向全体捐了款的师生致谢;通过致癌因子的讨论,使学生认识到吸烟的危害从而感知生命的珍贵,自觉珍惜健康,珍爱生命;
2、不足之处:
1)课前没有让学生搜集资料然后进行整理。
2)由于时间关系,没有讲解癌症诊断和治疗的前景。
3)没有布置课后的研究性课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