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1第6章第4节《细胞癌变》教学反思
细胞癌变教学设计与反思
2、过程与方法:
(1)讨论健康的生活方式与癌症防治的关系;(2)培养学生联系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讨论癌症防治,体会选择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2)激发学生关爱生命,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情感。
学生倾听、讨论、各抒己见。
联系生活实践,认同健康的生活方式的重要性。
现在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环境的恶化时癌症发病率持高不下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大杀手。得了癌症如何治疗?大家对这方面有没有了解?
学生踊跃发言,有的家人或邻居中有患癌症的。进行了手术和化疗
扩大学生的参与度,联系生活实际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认同生命的可贵。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语:5月31日是什么日子?
世界禁烟日呀。但是每每我经过男厕时总有青烟袅袅婷婷的从门缝里钻出来是怎么回事呢?
回答不出来,处于懵的状态。
男生在抽烟
引起注意精力集中到课堂上来
使每个学生参与进来并与自己想联系
新课:长期吸烟和吸二手烟的人容易患病——————癌症。什么是癌细胞?它有什么特征?你会不会得癌症?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归纳总结以上问题。
1、1、
2、2、
3、3、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成功之处:学生的参与面广,思维活但没有散。一改以往的涣散状态。不论学习好与不好的学生都积极的参与进来,大多数同学把重点知识都掌握的很好。根据细胞癌变图片及生活现象的展示,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将癌细胞的特点直观的展示在学生的眼前,很好的完成了知识目标。通过材料的对比及合作讨论,培养了同学们分析和讨论能力。癌细胞的特征及癌变机理是本节课的重点,学生比较难理解,灵活的运用教材,可以激发兴趣,也可以直观呈现知识点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6.4细胞的癌变 教案
第四节细胞的癌变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说出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和致癌因子,讨论恶性肿瘤的防治。
2、能力目标:学生亲历收集和探究的过程,领悟研究方法,养成尊重事实,会分析误差的研究态度和能力。
3、情感目标:确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致癌因子。
2.教学难点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区别。
三、教学准备1.课件2.家族癌症发病情况调查表四、教学设计思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在教学中如何落实,是本节课教学的关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绝不像知识目标,能依靠讲解或讲授的办法来达到,应通过各种教学活动的过程来体验、培养。
这是以往教学中的弱项,必须通过评价的激励机制和导向作用来实现,充分发挥过程性评价在促进学生发展中的作用。
本着以评促改的思想,在学期的评价体系中设计与本节教学内容相关的研究课题供同学选择,经过一学期的自主研究,到本节课时,同学汇报研究成果并将评议结果记入期末成绩。
题目为:1.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的比较研究。
2.癌症发病原因的调查(或致癌因子的研究)。
3.吸烟与肺癌是否相关的研究。
课前进行不同家族癌症发病情况的调查。
五、教学过程程序教师组织与指导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本模块学习开始的适当时候布置研究性学习课题(一)把本模块学习过程中的评价计划下发给学生。
其中含与本节课有关的课题:1.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的比较研究。
2.癌症发病原因的调查(或致癌因子的研究)。
3.吸烟与肺癌是否相关的研究。
(二)组织学生自选研究课题,选同一题目的同学组成一个课题组,人数3~6人。
(三)指导小组填写开题报告。
并督促按期公布研究结果(时间与课题相关的教学进度一致)。
(一)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可行性,自主选题,形成研究性学习课题组。
(二)进行分工合作,自主进行研究,最后以电子演示文稿的形式呈现研究结果。
(三)准备在《细胞的癌变》一节交流研究结果。
通过评价的激励机制和导向作用,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第六章第4节《细胞的癌变》教学设计
癌细胞形成的原因主要包括基因突变、病毒感染、环境污染等。例如,吸烟会增加肺癌的风险,长期接触有害化学物质会增加患癌症的可能性。癌细胞的影响和危害包括破坏正常组织结构,影响器官功能,甚至危及生命。
3. 教学难点,防癌措施和治疗方法
防癌措施包括定期进行体检、避免接触致癌物质、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等。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例如,手术切除是治疗早期癌症的有效方法,化疗是通过使用药物杀死癌细胞。
9. 学生能够通过课堂学习,提高对生物科学的学习兴趣,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10. 学生能够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癌症对人类健康的威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难点与重点:
1. 教学重点,癌细胞的特征及其与正常细胞的主要区别
癌细胞的特征主要包括无限制生长、异常增殖、形状不规则、失去接触抑制等。例如,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而正常细胞在达到一定数量后就会停止生长。此外,癌细胞形状不规则,细胞膜表面结构异常,易于在体内扩散和转移。
学生分组讨论防癌措施和治疗方法,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6. 教师讲解(20分钟)
教师讲解癌细胞形成的原因,如基因突变、病毒感染、环境污染等,强调生活中防癌的重要性。
7. 互动提问(15分钟)
教师提问:“你们认为哪些生活习惯容易导致癌症?”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引导:“如何预防癌症?”引导学生思考防癌措施。
8. 教学重点,癌症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癌症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包括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研究、信号传导通路的研究、肿瘤微环境的研究等。例如,癌基因如RAS、MYC等与癌细胞生长和扩散有关,抑癌基因如p53、APC等与细胞周期调控和DNA修复有关。
高中生物_第4节细胞的癌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第4节细胞的癌变一堂完整的课堂教学设计本课的教学环节主要分以下几个部分(一)课前准备学习本节内容前,教师布置学生搜集有关癌症及其防治方面的资料,准备课上进行交流和讨论。
(二)课堂流程:导入新课:以美女晒太阳可以预防骨质疏松导入,提出高尔夫运动员晒太阳过多会导致皮肤癌,这是为什么呢?本节课我们来学习必修一第六章第4节细胞的癌变。
我们的学习目标及重难点如下:【学习目标】(1)描述癌细胞的特征(2)辨别致癌因子的类别(3)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区别及其作用机理【学习重点和难点】学习重点癌细胞的特点和细胞癌变的原因学习难点细胞癌变的原因知识点一:细胞癌变的概念与特征:教师:大家阅读课本,细胞癌变的概念。
学生朗读教师:在细胞癌变的概念中有三个关键字词:致癌因子、遗传物质改变、恶性增殖教师:癌变的细胞有什么特点?教师:这是正常的细胞,即使环境条件适宜,也只能分裂50-60次。
而癌细胞呢?大家看海拉细胞的资料。
海拉细胞来自名叫海拉的宫颈癌患者,该患者已经死去60多年,但她的细胞却在实验室一代代传承下来。
我们可以看出癌细胞有什么特点?学生:可以无限增殖。
教师:这是癌变前的成纤维细胞,成扁平梭形。
癌变后的成纤维细胞成球形。
细胞癌变还有什么特点?学生:形态结构发生改变。
教师:癌细胞的第三个特点:细胞表面发生改变。
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易分散和转移。
教师:我们听说过癌症早期和晚期。
癌细胞扩散之前称为早期,癌细胞开始四处扩散则进入了癌症晚期。
知识点二:细胞癌变的原因教师:细胞癌变的概念中强调了致癌因子?大家读课本找出致癌因子有哪些种类?学生:物理、化学和病毒致癌因子。
教师:物理致癌因子主要是指各种射线,像紫外线、X射线、核辐射。
本节课开始我们讲到日晒过多会导致皮肤癌,就是由于接触紫外线这种物理致癌因子过多。
教师:化学致癌因子分有机物和无机物,我们重点解决有机物。
发霉的花生中黄曲霉毒素含量很高。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全册教案:6.4《细胞的癌变》.doc
6.4 细胞的癌变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高级中学课本《生物必修1——第六章——第四节》的内容,它承接了《细胞的增殖》、《细胞的分化》、《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与以上承接内容既紧密联系又相对独立,特别是与《细胞的增殖》、《细胞的分化》关系密切,细胞恶性增殖、畸形分化即形成细胞的癌变;同时,本节内容的学习将成为《选修三——动物细胞培养,单克隆抗体》相关内容学习的基础。
而且通过该内容的学习,突出“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讨论健康的生活方式与癌症防治的关系”,对学生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有促进作用。
在教学中应积极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促使学生快速进入新课的学习,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二、教学目标1、说出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和致癌因子。
2、讨论恶性肿癌的防治,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1、教学重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重点]⑴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⑵致癌因子。
解决方法]采用探究性学习的方法:提出问题,讨论问题,汇报意见,教师点评、总结,使学生明确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致癌因子的种类。
2、教学难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难点]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区别。
解决方法]从分析细胞癌变的原因,引出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概念讲述二者的区别。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探究性学习法。
教具准备:有关癌症的资料、图片、制作课件。
六、学生活动1、指导学生收集有关癌症,健康生活方式的资料,图片。
2、引导学生讨论相关的问题。
七、教学程序本节内容采用探究性学习的思路组织教学,教师采用多媒体呈现下列问题:1、什么是癌细胞?2、癌细胞与其他细胞有什么区别?3、引起细胞癌变的致癌因子有哪些?问题探讨]⑴晒太阳对人体有什么好处?⑵如何正确处理日光浴与预防紫外线过度辐射之间的关系?⑶为什么臭氧层破坏会导致皮肤癌患者增多?4、细胞为什么会发生癌变?5、怎样预防癌症?6、预防癌症与健康生活方式有什么关系?资料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与防癌,教材P127讨论题。
高中生物 《细胞的癌变》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细胞的癌变》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一、教材依据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六章,第4节二、设计思想癌症是人类健康的四大杀手之一,是当今社会人类关注的焦点,也是学生想要探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教材所阐述内容——癌细胞的主要特征、致癌因子和癌症的防治都比较直接,也浅显易懂,所以完全可以通过学生的阅读整理出相关知识点。
这部分内容可以分成两部由两个小组负责整理,并以WORD或POWERPOINT的形式呈现。
而课本以外的很多内容学生也抱有很大的兴趣,而且互联网上有很多相关内容,应此可以通过学生搜索并整理,而成为重要的课程资源。
这些内容可以选取两个如吸烟和癌症、饮食和癌症,以及青少年防癌建议分别有两小组搜集整理,同样以WORD或POWERPOINT的形式呈现交流。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说出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和致癌因子。
2.讨论恶性肿瘤的防治,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能力目标熟悉通过网络搜索,整理信息的基本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网上搜索和小组讨论交流,对癌症形成正确的认识,并选择正确的生活方式。
四、教学重点1.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2.致癌因子。
五、教学难点1.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区别。
2.通过网络搜索,整理信息的基本方法。
六、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收集学生提出的关于癌症的相关问题,选取2-3个备用;3.搜集专题网站;4.网络教学平台。
七、教学过程本课时分为四个模块,分别展开:模块一:课题导入通过提出学生熟知的问题,引出课题,也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
设计目的:由于书本所介绍内容浅显易懂,完全可以通过学生阅读掌握,因此,就有两个小组的同学整理进行交流。
而课前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说是五花八门,但也有比较集中的也是很有现实意义的问题,比如,吸烟与癌症、饮食和癌症以及青少年如何防癌等等。
选择这些问题,学生兴趣比较浓厚,而且互联网上相关信息也比较多,便于学生查找。
由于学生对网络相对比较陌生,因此需要教师事先查找一些专题网站的网址,便于学生搜索相关信息,避免浪费时间。
人教版生物必修一6.4《细胞的癌变》教学设计
5. 癌症的治疗方法:手术、放疗、化疗等。
当堂检测:
1. 请问什么是细胞癌变?请简要描述其特征。
2. 什么是基因突变?它与细胞癌变有什么关系?
3. 列举两种环境因素,它们如何导致细胞癌变?
2. 癌细胞的特征
- 无限增殖:癌细胞具有不受控制的生长能力,可以不断分裂产生更多的癌细胞。
- 形态结构改变:癌细胞的形态结构与正常细胞不同,通常较小、形状不规则、细胞膜表面发生变化。
- 细胞表面变化:癌细胞的表面蛋白发生改变,使其易于扩散和转移。
3. 癌变的原因
- 基因突变:癌变的主要原因是基因突变,包括抑癌基因和原癌基因的突变。
3. 提供实践机会:通过虚拟实验室等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身体验癌细胞培养和癌症治疗的实验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 调整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适当调整教学内容的深度和难度,确保学生能够跟上教学进度,并能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5. 加强学生反馈: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 答案:无限制
2. 判断题:
- 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的主要区别是细胞的________发生了改变。
- 答案:形态结构
3. 简答题:
- 请简述癌变的原因。
- 答案:癌变的主要原因包括基因突变和环境因素,如紫外线、化学物质等。
4. 论述题:
- 请论述癌症对人体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 答案:癌症会导致器官功能损害、体重下降、疼痛等症状,预防措施包括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等。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六章第4节《细胞的癌变》说课稿
《细胞的癌变》说课稿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大家上午好!我是理科组14号选手,今天我的说课题目是《细胞的癌变》,下面我就来谈一谈我的教学设计和构思。
(教材分析)《细胞的癌变》是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必修1第六章第4节的内容,本章的思路是让学生了解细胞完整生命历程的同时,又能够认识到癌变是细胞生命历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
癌症既是生物学的热点,又是医学界与社会的热点,因此本节课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范例。
(学情分析)由于高中学生已有一定的认知基础,学习能力强,勤于思考,对生物这一学科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我认为本节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为:1、简述癌细胞的特征。
2、举例说出生活中常见的致癌因子。
3、说出治疗癌症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则为1、学会从书籍或网络中搜集有关癌症的相关信息。
2、能够制定健康的生活方案。
而本节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则是通过教学,让学生正确对待癌症,关注癌症病人,增强社会责任感,同时养成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
(重难点分析)基于以上教学目标和学生已有知识,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癌细胞的特征,癌症的治疗,而教学难点则是理解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关系。
(如何解决重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我将结合问题探讨和生活实际,以事例、图片等方式进行引导和启发,从而使学生掌握癌细胞的特征。
癌症的预防和生活紧密相关,我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然后讨论、分析,自主得出结论。
难点知识是本节课的新内容,且比较抽象,我采用形象生动的比喻,变抽象为形象。
(教法和学法)教有所法,贵在得法。
为了达到以上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重点,攻克难点,我将结合生活实际,带着问题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
并结合课本和多媒体演示,加强学生对重难点问题的理解和掌握。
为了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带着教师设计好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阅读教材,合作解决问题,不仅体现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和课本的互动,也使学生对癌细胞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同时也渗透了对学生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的指导,通过以上手段培养学生继承、发展和探究的科学精神。
高中生物_细胞的癌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细胞的癌变》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模块中第六章第四节的内容,本章的思路是从微观的角度让学生学习细胞的完整生命历程,同时了解细胞的癌变是细胞生命历程中的异常现象,甚至可以导致机体的异常死亡。
它是社会的热点问题,又是生物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在承接本章前三节内容的基础上,联系社会现状,是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典范。
2017年修订出版的《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在内容要求中将其涵盖在了“细胞会经历生长、增殖、分化、衰老和死亡等生命进程”这一大范畴下,在学业要求中,要求举例说明这一生命现象,并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这些核心素养,力争学生在微观层次上,更深入的理解生命的本质,有助于科学自然观的形成。
二、学情分析本次授课对象是高中一年级学生,他们关注社会,对生活充满热爱,网络信息的发达和周围人的患病使他们对癌症这一话题很熟悉,也许认知程度存在个体差异,但无一例外,他们对这个话题充满了恐惧也充满了疑问,这为授课奠定了情感基础。
另外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人生阅历,对问题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在知识方面已具备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细胞学知识,但还不能从微观的角度去认识,不能将生物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因此借助这节课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交流和表达能力、综合和整合能力,并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和社会责任等生物核心素养,以使其更好的生活。
三、学习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与材料分析,探究癌细胞主要特点。
(生命观念、科学思维)。
2、合作探究分析生活中的各种致癌因子,解释导致细胞癌变的外界因素。
(生命观念、科学探究)。
3、通过分析得癌症的原因和老年人患癌几率高的现实,使学生能够理解癌细胞产生的机理(科学思维、社会责任)。
4、通过癌症治疗方式的展示,让学生产生自豪感并拥有直面癌症的勇气。
(生命观念、社会责任)。
四、重点难点重点:1、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2、细胞癌变的原因及癌症的预防。
难点:细胞癌变的机理。
细胞癌变的教学课后反思
《细胞的癌变》课后反思高建英我讲的优质课内容是《细胞的癌变》,整节课沿癌细胞的特点、致癌因子、细胞癌变的原因及癌症的预防和治疗这一主线展开,条理清晰,环节流畅,学生反映较好。
优点:导课从前一天升旗仪式上的健康话题引入,激发了学生兴趣,引起学生对健康的关注。
对教材的知识内容处理得当。
对不同要求的知识采用不同的方法。
课标上要求的知识点“癌细胞的特点”,我采取给出材料,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癌细胞的特点。
对于难点知识“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因为基因在《必修1》中没有涉及,在《必修2》中重点内容,因此我先让学生阅读课本,然后再讲解。
“癌症的预防和治疗”内容相对简单,学生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我采取了分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们掌握这部分知识。
通过不同的方式处理不同的内容,效果不错。
以“预防为主,勇敢面对癌症”为结束语,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勇敢的面对挫折。
在这节课中尤其着力培养学生的能力。
安排了一个探究实验和一个调查报告的汇报。
通过探究实验,不仅体会吸烟对生命的危害,又落实了探究实验的两大原则。
原计划让学生当堂做,考虑着小虾比较小,且在不同浓度的烟草浸出液烧杯中,小虾显著差异表现至少在五分钟后,因此采用视频的方式播放此实验。
通过学生对“病从口入”资料的搜集,展开了我校高二学生对垃圾食物食用的调查报告,不仅调查内容符合学生的兴趣,而且对数据的分析做了柱形图和区域图。
让学生学会调查报告的基本格式、基本方法。
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也是在学生中进行调查报告一直是生物学科不易开展的一项活动,这两个实验都极好地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的素养和动手能力。
课堂的各个环节中渗透着情感教育,让学生关注生物科学和人类健康的关系,远离烟草,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勇敢的面对挫折。
死机后利用重启电脑的时间让学生讨论,体现了我具有一定的课堂机智和课堂调控能力。
不足:播放学生的实验视频死机了,可能是因为点击的次数太多,打开的窗口太多引起的,这是我指导的不到位。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六章第4节 细胞的癌变教学设计
《细胞的癌变》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内容是人教版新课标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模块,第六章的最后一节,所涉及的知识建立在前面各章的基础上。
比如癌细胞的特征,并与细胞的增殖、形态、细胞的分子组成形成知识串联。
与老教材相比,细胞的癌变在新教材中单独成节,内容有所扩展,更加贴近生活。
癌症既是生物学热点,又是医学界与社会的热点,因此,本节课是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范例。
通过对本章前三节的学习,学生了解了细胞的完整生命历程,通过本节要了解细胞的癌变是细胞生命历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
二、教学对象分析我授课的对象是高中二年级学生,他们关注名人,对生活中熟悉事物易接受;在知识方面已具备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细胞学知识,有利于本节课的开展。
但很多学生不能将生物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很难使知识内化成指导他们健康生活的准则,并在情感上认同,且专业术语、抽象知识也存在理解缺陷。
在教学中,应该重点启发学生自主探究。
通过结合现实生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2)了解常见致癌因子。
(3)了解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区别。
2、过程与方法(1) 培养学生分析比较能力。
(2) 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灵活运用知识能力。
(3) 培养学生网络探究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关注癌症病人,增强社会责任感。
(2)形成健康生活态度。
(3)正确对待癌症。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了解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2)了解常见致癌因子。
2、教学难点了解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区别。
五、教学方法基于本节课的特点,为了能顺利达到教学目标,我将主要利用讨论法和合作探究法突出重点,利用多媒体技术以事例、图片等方式进行引导和启发,让学生通过查找资料、讨论、等自主得出结论,突破教学重难点。
我事先把学生进行分组,每组推举一个组长兼发言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报刊、杂志、网络进行合作学习,制作PPT ,利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唤醒学生的学习意识、挖掘学生的潜能,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及科学探究的能力。
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教学反思
同细胞代谢一样,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也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具体表现,
本节课的授课形式以学生自主学习和资料分析为主,教师主要起引导和提示作用。安排学生在课前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利用多种媒体进行搜集,然后将资料加以整理和归类,以便上课时使用。
细胞分化是多细胞生物体发育的基础和核心,细胞分化的概念,内涵较深刻,也是学生较难理解的。通过设疑帮助学生理解彼此相似的细胞,最初由一个受精卵经过分裂和分化,发育为形态、结构和功能上不相同的细胞,这一变化过程即为细胞分化。细胞分化是多细胞生物体个体发育的基础,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即具有全能性。课程标准对此要求达到的层次为理解水平。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师可以适当补充实例,也可以对教材做些处理,
3.2细胞分化、衰老和凋亡的教学
前面提到,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是细胞的正常生命活动,这些生命活动是细胞的行为表现,而不能误认为是细胞发育的4个阶段。这是因为细胞凋亡不是衰老细胞的死亡,细胞凋亡与细胞增殖都是维持生物体内细胞动态平衡的基本行为。因此,本单元教学的开始,可以蛙的个体发育为实例,概述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之间的复杂关系,如下:
细胞分化是必修一各知识的全面总结和升华,本节内容非常抽象,学生学习难度较大。本节采用了学生自主探究并结合讲解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遵循由简到难的渐进式认知律。本节的核心概念是细胞分化,学生最难理解的是细胞分化的实质,因为学生缺乏基因表达的知识作铺垫,注意用通俗和简单的事例加以理解。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学生理解起来也较吃力,一定要注意借助细胞分化的知识进行联系和梳理
本单元知识包含一系列概念,是教会学生学习概念的良好素材。高中生物的概念学习方法主要是:分析典型的正确例证,揭示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特征,进而以下定义的形式加以表述并赋予名称,最后确认概念应用的范围。因此,在细胞分化的教学中,首先借助图片、录像等媒体展示未分化的干细胞、分化的肌肉细胞、神经细胞、红细胞和胰岛分泌细胞(也可以植物细胞为例),引导学生认识到分化细胞与未分化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的差异,从而理解细胞分化的概念,进而列举受精卵与人体组织的发生、植物茎的形成层与木质部和韧皮部的形成等实例,使学生明确细胞分裂不仅发生在胚胎发育阶段,而且贯穿于生命个体的终生,以补充衰老和死亡的细胞。然后,以红细胞和胰岛细胞为例,阐明红细胞具有其他细胞没有的血红蛋白,胰岛细胞可分泌胰岛素,这表明分化细胞具有某种特殊的功能,这种特殊功能可以通过蛋白质表现出来,而蛋白质是基因表达的产物。由此,引导学生推理得出“细胞分化是基因在特定条件下选择性表达的结果”这一结论。
必修一第六章第4节《细胞的癌变》教案
第六章第4节细胞的癌变一、教材分析本节主要讲述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和致癌因子,讨论恶性肿瘤的防治,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让学生明确细胞的癌变实际上是细胞的生命历程中出现的一种异常情况。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说出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和致癌因子。
(了解)(2)说出几种日常生活诱癌的例子。
(了解)(3)说出至少一种癌细胞诊断和治疗的方法(了解)2、能力目标:通过癌细胞和正常细胞的比较,学会比较分析,通过讨论癌症案例解析,提高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讨论癌症如何防治和如何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确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养成不吸烟、不酗酒的良好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公民道德观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2)、致癌因子。
2、教学难点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区四、学情分析高中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初步学习了有关癌症的知识,但没有深入到细胞癌变机理的水平。
在教学时,可以利用原有知识基础,通过适当的手段,使新知识整合进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中。
五、教学方法1.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布置学生在课前通过上网、查报纸杂志、看电视、去医院调查等途径收集与癌症有关的资料。
教学课件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程序教师组织与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创设情景导言:今天上课,我先给大家介绍几了解、感受优秀人激发学生对细导入新课位明星。
(屏幕展示)在我们为这些优秀的人物的英年早逝而深深叹息时,更让我们体会到了夺去他们生命的罪魁祸首——癌症对人类健康的威胁。
这更加坚定了我们战胜癌症的信心。
细胞癌变的教学反思
细胞癌变的教学反思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教”,学生“学”,从字面上看“教”这个动词是一种主动的行为,而“学”则是一种被动的过程,学生在被的学习过程中,不能有效的发挥主观能动性,久之而导致兴趣缺乏,厌学情绪自然而生。
而新课程倡导的是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则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学习过程,师生在平等和谐的情境中去学习,教师通过有效问题的设置,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上参与的人数明显增多了。
通过主动探究引发学生积极思维,充分体现课堂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前讲课时候总是说“同学们注意”,“这个句话大家一定要记住了”“这不需要理解只要背下来就行了”,往往就是这些话伤了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兴趣的缺失,而现在用了引导探究教学模式,上课的时候教师长用的词语是“同学们想,这是为什么呢?”、“这里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这块你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呢?例如在讲“细胞的癌变”这节课的时候,大屏幕出示几个图片,请同学们想想一生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展示细胞癌变的图片,然后提问:癌是危害人类的四大杀手之一,那么癌细胞为什么会对机体产生那么大的伤害呢?哪些生活习惯会增加患癌症的几率?癌症能遗传吗?有家族史的人一定能得癌症吗?通过有效问题的设置,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探究,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而且通过长期的实践,我发现学生们自己也经常能提出一些问题让师生共同思考。
例如在讲减数分裂的时候,我先给学生放了减数分裂的动画,然后在黑板上画图总结减数分裂中染色体行为,在我用粉笔画的时候,有的同学就指出了:“老师你画错了,第一对染色体蓝色的在上红色的在下,而第二对染色体应该是蓝色在下红色在上”,然后另一些同学就说了“这样画也可以吧”,这样教师就可以充分的利用学生的疑问,让学生试着自己画一下各自的情况,然后一总结就得出了配子多样性的原因(把第二节课的内容直接通过学生的问题就解决了)。
然后教师又提问,经过长期的实践和鼓励,现在的课堂变得紧张、活泼、和谐。
《细胞的癌变》 说课稿
《细胞的癌变》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细胞的癌变》。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细胞的癌变》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 1《分子与细胞》第六章第4 节的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等生命历程,对细胞的正常生命活动有了一定的了解。
而细胞的癌变作为细胞生命历程中的异常情况,与细胞的正常生命活动密切相关,同时也与人类的健康和疾病防治息息相关。
通过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细胞生命活动的整体性和复杂性,为后续学习必修 2 中遗传与变异的相关知识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授课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和思维能力。
在学习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等内容时,已经对细胞的生命活动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是,对于细胞癌变的机制和特点等较为抽象的知识,理解起来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突破难点,理解重点。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说出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2)说出引起细胞癌变的致癌因子。
(3)举例说明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功能。
2、能力目标(1)通过资料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和总结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关注癌症的危害,增强健康意识。
(2)认同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癌症的重要性。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2)致癌因子的类型。
(3)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作用。
2、教学难点(1)细胞癌变的机制。
(2)如何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癌症的发生。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细胞癌变的基本概念、特征和机制等重点知识。
2、直观演示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直观展示癌细胞的形态和特征,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必修1第六章第4节《细胞的癌变》的教学反思
————高中生物
本节课我尝试进行“基于问题”发现式学习。
所谓“课堂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利用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有限课堂教学相结合,激发学生探索欲望,更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展与社会生活相联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该模式是在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指导下,结合高中生物学特点,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问题式讨论从而实现生物学基本概念理解和知识系统构建的教学模式。
具体操作要领“课前问题引领,基础知识自学→情景创设问题,科学合作探究→适当点拨,理解概念构建知识系统→巧设评价方式,知识巩固迁移”。
课前,教师围绕教学内容的基础知识设计有关问题,学生阅读教材、运用信息技术查阅资料尝试解决问题。
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信息资源播放“社会热点或当今科技发展前沿”视频创设情境,设计有关的问题。
解决问题过程教师再次运用信息技术制作科技动画,使学生的模糊知识及时得到修正,从而全面提高生物课堂教学质量。
本节课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通过播放社会热点视频“柴静雾霾的调查---穹顶之下同呼吸共命运”,这样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唤起和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
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癌细胞形成的机理是本节内容重难点,通过生生讨论、播放动画“癌细胞的形成”,最后教师适当点拨总结,这样多种教学方式综合运用可更好突破。
发现式学习是典型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和学习兴趣,有利于知识的保持和应用。
但是,这种学习往往需要用更多的时间,效率较低,对学生的要求较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