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与统计综述

合集下载

临床流行病学

临床流行病学

临床流行病学综述◆简介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借以探讨病因,阐述其流行规律,制订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的对策和措施的科学。

他是预防医学的一个重要学科。

“研究”的方法包括监测、观察、假设检验、分析研究以及试验等。

“分布”涉及被研究人群的时间、地区、不同人群的分析。

“决定因素”指影响健康的所有物理、生物、社会、文化以及行为因素。

“健康状况”包括疾病、死因、行为如吸烟、对于预防措施的反应以及健康服务的提供和使用情况。

“特定人群”指的是那些有某些特征的人群,及、即研究所关注的人群。

“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指明了流行病的研究目的—促进、保护和恢复健康。

作为宏观方法学,流行病学不仅对如何防制具体疾病方面贡献突出,一些重要医学理念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流行病学的贡献,如健康观念、多病因论、医学模式、医学服务模式等。

在过去50年中,流行病学的研究范围,从早期仅研究传染病扩展到研究与人群健康的所有现象。

其研究方法不仅适用于疾病的研究,而且适用于预防医学中环境卫生、劳动卫生、食品卫生等各种有害因素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

因此,作为重要的医学方法学之一,流行病学在以预防为导向的社区保健实践中是一门不可或缺的知识和技能。

社区保健面临众多的健康问题,既要有个体层面的服务,更须有群体层面的规划。

例如明确了社区人群中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及其原因,才能合理地拟定社区保健计划;当对目标人群实施了某种医学干预措施后,也需要对其效果予以科学评价,以便作出更换、改进或推广的决策。

在社区保健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无论是社区诊断还是对医学干预措施的评价,共同点都需要从宏观意义的群体层面看问题,因此善于在实践中掌握和运用流行病学的基本知识、常用方法和工作步骤很重要。

◆流行病学发展史●学科形成前期(~18世纪)科学是由于社会实践的需要而产生与发展起来的。

古代人们与疾病流行作斗争中,逐渐积累起对疾病流行的认识并试图加以解释。

从古代起,传染病与非传染病都可有大规模的发生,但传染病的流行危害更大,所以观察较多的是传染病的流行。

流行病学常用统计方法

流行病学常用统计方法

02
推论性统计方法
参数估计
点估计
用单一的样本数据估计总体参数。
区间估计
基于样本数据和抽样分布,估计总体参数的可能范围。
假设检验
01
零假设
假设总体参数等于零或没有差异。
02
对立假设
与零假设相反的假设,通常是有待验 证的假设。
03
p值
用于评估样本数据是否支持对立假设 的指标。
方差分析
单因素方差分析
随机效应模型克服了固定效应模型在 某些情况下的限制,如在研究异质性 数据时。
要点二
考虑个体间的变异
随机效应模型考虑了个体间的变异, 因此可以更准确地估计总体效应。
要点三
分析数据结构
随机效应模型可以更好地分析数据结 构,如数据缺失、重复测量等情况。
多重共线性分析
检查变量间的关系
多重共线性分析用于检查多个变量之 间的相互关系,以确定是否存在多重 共线性的问题。
分析一个因素对因变量的影响。
多因素方差分析
分析多个因素对因变量的影响,同时考虑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
相关分析
皮尔逊相关系数
衡量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程度。
斯皮尔曼秩相关系数
衡量两个变量之间的等级相关程度。
回归分析
简单线性回归
用一个自变量预测一个因变量 的线性关系。
多元线性回归
用多个自变量预测一个因变量 的线性关系。
非线性回归
用一个或多个自变量预测一个 因变量的非线性关系。
03
高级统计方法
元分供更全面的、系统性的研究结论。
弥补传统综述的不足
传统综述容易受主观因素的影响,而元分析则通过定量方法客观地评估研究结果。
提供效应估计的准确度

流行病学论文

流行病学论文

学号:M13505 姓名:孙中涛专业:预防兽医学一、收集和综述H7N9禽流感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资料H7N9禽流感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人感染H7N9禽流感是由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自2013年2月以来,上海市、安徽省、江苏省、浙江省先后发生不明原因重症肺炎病例,其中确诊人感染H7N9禽流感33例,9例死亡。

均为散发病例。

一、病原学特征禽流感病毒属正粘病毒科甲型流感病毒属。

禽甲型流感病毒颗粒呈多形性,其中球形直径80~120nm,有囊膜。

基因组为分节段单股负链RNA。

依据其外膜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蛋白抗原性不同,目前可分为16个H亚型(H1~H16)和9个N亚型(N1~N9)。

任何一对HA和NA均可组合成一个亚型,如HINl、H5N1、H7N9等。

甲型流感病毒的宿主广泛,根据宿主的不同。

甲型流感病毒可分为人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avian innuenza,AIV)、猪流感病毒和马流感病毒等。

可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为H5N1、H9N2、H7N7、H7N2、H7N3。

而对于H7亚型的感染人类病例报道只有 H7N2、H7N3、H7N5 和 H7N7 亚型,其中 2003年 H7N7 亚型流感病毒在荷兰造成了 89 人感染,这是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人类感染 H7 亚型流感病毒的事件。

此次报道的为H7N9禽流感病毒,该病毒以前在世界其他地方也报道过,共发现25株,但是均为LPAI,且无感染人病例。

该病毒为新型重配病毒,其6个内部基因来自于H9N2禽流感病毒。

不同亚型的禽流感病毒HA裂解位点的氨基酸组成不同,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HA裂解位点只含1-2个碱性氨基酸.而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HA裂解位点则至少含4个碱性氨基酸。

此次流行的H7N9禽流感病毒的HA裂解位点氨基酸序列为P-E-I-P-K-G-R-G,仅含赖氨酸(K)和精氨酸(R)两个碱性氨基酸残基,因此该毒株对禽类而言为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对禽类致病性不强。

我军军事训练伤流行病学研究综述

我军军事训练伤流行病学研究综述

我军军事训练伤流行病学研究综述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军事训练作为一项重要的活动已成为军队人员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然而,不可避免的是,军事训练也会给军队人员的健康带来一定的影响。

因此,近年来,我军军事训练伤的流行病学研究逐步深入。

一、军事训练伤流行病学概述军事训练是军队人员必须要接受的一项训练,它旨在通过体力和技能的训练提高士兵的战斗力,使其能够适应极端战斗环境。

军事训练伤则是指军队人员在训练过程中因运动受伤或其他原因导致的身体损伤。

军事训练伤流行病学研究主要是通过对军事训练中发生的伤害情况进行分析,探索导致伤害的原因,以及如何预防和减少伤害的发生。

军事训练伤的流行病学研究主要包括对人群的研究和对疾病的研究。

人群研究主要探讨军队人员发生伤害的特点、趋势、规律和与伤害有关的因素等;疾病研究则是探讨不同类型的训练伤与军队人员不同的个人和环境因素的关系,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问题。

军事训练伤的流行病学研究旨在为军队制定有效的健康促进策略和,为军队人员提供更好的健康保障。

二、军事训练伤的分类军事训练伤可分为急性伤和慢性伤两类。

急性伤是指在训练过程中突然发生的伤害,如骨折、扭伤、拉伤和脱臼等。

慢性伤则是由于长期的重复性运动造成的伤害,如肌肉劳损、韧带和肌腱的微损伤、疲劳骨折等。

三、军事训练伤的流行病学特征军事训练伤的流行病学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发病率和占比高:军事训练伤是军队人员面临的主要健康风险之一,每年在军事训练过程中发生的训练伤占比例约10%~15%,且以减少不良影响的需求为导向,发病率和占比必然较高。

2.伤情重:不同类型的训练伤在严重性上也有所不同。

例如,骨折、脱臼等严重损伤容易导致大面积出血、休克和残疾,而肌腱或韧带损伤则较容易导致慢性疼痛和运动能力下降等后果。

3.发病原因复杂:导致训练伤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比如训练不规范、训练周期过高、营养不良、肌肉或韧带柔韧性不良等。

流行病学研究的分类与方法

流行病学研究的分类与方法

流行病学研究的分类与方法流行病学是一门研究疾病在人群中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科学。

通过流行病学研究,我们可以了解疾病的产生原因、传播途径、发病规律等重要信息,从而制定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策略。

本文将介绍流行病学的分类与方法,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学科。

一、流行病学的分类根据研究的对象和目的,流行病学可以分为描述性流行病学和分析性流行病学。

1. 描述性流行病学描述性流行病学是对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和特点进行描述和总结的研究方法。

它通过收集和整理病例、观察和统计疫情资料,揭示疾病的时空分布和变化趋势。

描述性流行病学的主要任务是确定疾病的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以及人群之间的差异,为后续的分析性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2. 分析性流行病学分析性流行病学是在描述性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疾病的发生原因和风险因素的研究方法。

它通过对人群中疾病和暴发源的比较、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等方法,探究疾病与各种可能因素之间的关联性。

分析性流行病学的目的是寻找病因,揭示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并为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二、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流行病学研究包括一系列的研究方法,根据研究的对象和目的,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调查法调查法是流行病学中最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

通过组织人群调查,收集病例资料、危险因素暴露情况、生活方式等信息,可以绘制流行病学曲线、计算发病率和患病率,分析疫情的时空分布和流行因素。

2. 病例对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是一种常用的流行病学研究设计,用于评估疾病和暴露因素之间的关联性。

研究者选取一组患病者和一组对照者,收集他们的暴露历史,比较两组人群中暴露因素的差异,推断暴露因素与疾病发生的关系。

3. 队列研究队列研究是一种流行病学研究设计,用于评估某种暴露因素对疾病发生的影响。

研究者首先选择一个无暴露的人群和一个暴露的人群,对这些人进行随访观察,记录暴露的发生与否以及疾病的发生与否,通过比较两个队列的发病率,推断暴露因素与疾病的关联程度。

我国近5年来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研究现状

我国近5年来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研究现状

我国近5年来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研究现状一、本文概述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已成为我国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

由于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骨质疏松症对人民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全面了解我国近5年来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的研究现状,本文将从骨质疏松症的定义、流行病学特征、影响因素、诊断方法、治疗策略等方面进行系统综述,以期为未来的研究和防治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我国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研究现状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骨质疏松症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我国科研人员和医疗工作者在骨质疏松症的流行病学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在流行病学调查方面,我国开展了一系列大规模的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如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等。

这些调查涵盖了全国范围内的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的人群,为深入了解我国骨质疏松症的流行状况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

在疾病负担评估方面,通过对流行病学调查数据的分析,我国科研人员评估了骨质疏松症对我国居民的健康负担和经济负担。

研究结果显示,骨质疏松症在我国呈现出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给社会和个人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在病因学研究方面,我国科研人员积极探索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和影响因素。

研究发现,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年龄、性别、遗传因素、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

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骨质疏松症的病因也在发生变化,如营养过剩、缺乏运动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逐渐成为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影响因素。

在预防和治疗策略方面,我国科研人员和医疗工作者根据骨质疏松症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病因学研究结果,制定了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策略。

在预防方面,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避免吸烟和饮酒等。

统计学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统计学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统计学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统计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各个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统计学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中,文献综述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本文将对统计学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总结前人研究成果,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一、统计学的发展与研究趋势统计学作为一门科学,其发展历程与研究趋势一直备受关注。

早期的统计学主要侧重于数据的采集和整理,而后随着计算机和数据技术的发展,统计学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

现代统计学主要包括描述性统计、推断统计和多元统计等研究方向。

此外,统计学在大数据、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二、统计学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应用统计学在社会科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包括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

以经济学为例,统计学在经济数据的分析和预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关研究表明,通过统计学方法对经济数据进行分析,可以有效地揭示经济活动的规律和趋势,为经济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三、统计学在自然科学领域的应用统计学在自然科学领域的应用也十分广泛,包括物理学、生物学、医学等。

以医学领域为例,统计学在临床试验、流行病学调查和药物研发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关研究表明,通过统计学方法对医学数据进行分析,可以有效地评估治疗效果,提高医疗质量。

四、统计学方法在数据分析中的应用统计学方法在数据分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等。

以参数估计为例,参数估计是统计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主要涉及到对未知参数的估计和置信区间的构建。

相关研究表明,通过合适的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参数估计,可以更准确地描述数据的特征和规律。

五、统计学在预测和决策中的应用统计学在预测和决策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以预测为例,统计学方法可以对未来的趋势和变化进行预测,对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关研究表明,通过统计学方法对历史数据进行建模和分析,可以预测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可能的结果。

六、统计学的挑战与发展方向统计学领域仍面临着一些挑战,比如大数据和复杂数据的分析、统计学理论的创新等。

系统综述(用于流行病学应用))

系统综述(用于流行病学应用))

不管新旧, 都应接受严格的科学评估.

Ineffective therapies must be stopped and new ineffective innovations must not be allowed to start. 应停止使用无效的干
预措施, 预防新的无效措施引入医学实践.

Medical practice should all be based on effective interventions. 所
1904年Pearson首次提出数据合并的概念
20世纪20年代,Fisher介绍了对若干独立试验结果
的P值进行合并的方法
1955年,首次对治疗的有效率进行Meta分析 的文章发表 1976年,英国心理学家Glass首次将合并统计 量的文献综合研究称为Meta分析
20世纪70年代,随着随机对照试验的不断产生,样本量悬殊,质 量良莠不齐,结论相互矛盾,使临床医生无法判断根据哪个试验 的结论来指导临床决策。在这种情况下,Cochrane指出”应根据 特定病种/疗法,将所有相关的RCT联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并随 着新的临床试验的出现不断更新,以便得出更为可靠的结论”。
• 狭义:只是一种定量合成的统计处理方法。
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的关系

系统评价并非必须对纳入研究进行统计学合并(Meta分析) 是否做Meta分析需要视纳入研究是否有足够的相似性
Meta分析也并非一定要做系统评价,因为其本质是一种统计
学方法 包含有对具同质性的多个研究进行Meta分析的系统评价称为 定量系统评价 如果纳入研究不具有同质性,则不进行Meta分析,而仅进行 描述性的系统评价,此类系统评价称为定性系统评价
研究原著:

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流行病学是一门研究人群中疾病流行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的学科。

它是现代公共卫生学的基础,并为制定公共卫生政策和预防疾病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讨论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一、疾病的流行规律流行病学研究的第一个任务是确定疾病的流行规律。

疾病的流行规律是指在人群中发生某种疾病的程度和模式,通常用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来描述。

在研究疾病的流行规律时,流行病学家通常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疾病的流行趋势:疾病在时间上的分布趋势,如季节性、年度变化等。

2. 疾病在不同人群中的发病率:不同人群中某种疾病的发病率差异,如年龄、性别、职业、地理区域等。

3. 疾病的簇集现象:在时间和空间上,某些疾病患者的聚集现象,存在疾病暴发和疫情爆发的可能性。

二、流行病学的基本原理流行病学的基本原理是波动和相对风险。

波动是指人群中某种疾病的季节性、年度变化等规律。

相对风险是指不同人群中某种疾病的发病率比较,如男性患某种疾病的风险相对于女性为多少倍。

流行病学家会运用这些原理来分析疾病的流行规律,建立模型,预测未来疾病的流行趋势和规模,提供决策依据。

三、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1. 横断面研究法:横断面研究法是指对某一时间点或时间段内的人群进行调查,了解他们所处的环境因素和健康状况。

横断面研究法适用于了解人群中某种疾病的现状、疾病的分布情况、危险因素的分布、患病与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等。

2. 纵向研究法:纵向研究法是指对一群人进行长时间跟踪观察,监测他们的健康状况和暴露程度,以评估危险因素和疾病之间的关系。

纵向研究法可以研究某个危险因素在时间上与某种疾病之间的关系,还可以研究一些罕见疾病的流行和危险因素的分布。

3. 病例对照研究法:病例对照研究法是指将患病者和不患病者进行比较,寻找和疾病发生有关的危险因素。

病例对照研究法可以适用于研究一些罕见病的发病原因和疫苗或特定疗法的疗效。

4. 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是对一类问题进行综合评估的方法。

医学综述范文20篇参考文献

医学综述范文20篇参考文献

医学综述范文20篇参考文献Medical Review: A Compilation of 20 ReferencesIntroductionThe field of medicine is vast and ever-evolving, with new research and studies constantly adding to our understanding of human health and disease. This review aims to compile and summarize key findings from 20 recent and influential medical studies, highlighting the diversity and depth of research in various medical subdomains.1. The Impact of Genetics on Cardiovascular DiseaseGenetic factors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genetic variants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providing insights into personalized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strategies.2. Innovations in Cancer ImmunotherapyCancer immunotherapy has revolutionized cancer treatment, offering new hope to patients. This review highlights recentadvancements in this field, including the development of targeted therapies and immune-modulating agents.3. The Role of Nutrition in Mental HealthThe connection between nutrition and mental health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apparent.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impact of various nutrients on brain function and mental well-being, offering dietary recommendations for improved mental health.4. Advancements in Diagnostic Imaging TechniquesDiagnostic imaging has transformed the way we diagnose and monitor diseases. This review covers recent advancements in MRI, CT, and ultrasound technologies, discussing their clinical applications and limitations.5. The Global Challenge of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is a growing global concern, threaten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our current antibiotic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causes, implications, and potential solutions to this urgent health issue.6. Personalized Medicine in OncologyThe field of oncology is rapidly adopting personalized medicine approaches, tailoring treatment plans to the unique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patient's tumor. This review summarizes recent research in personalized oncology, including genetic profiling and targeted therapies.7. The Role of Exercise in Preventing Chronic DiseasesRegular exercise is associated with a reduced risk of chronic diseases such as heart disease, diabetes, and cancer.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mechanisms behind these benefits and provides recommendations for incorporating exercise into daily life.8. The Impact of Sleep on Overall HealthSleep is crucial for maintaining overall health and well-being. This review discusses the link between sleep quality and various health outcomes, including mental health, cardiovascular health, and immunity.9. Stem Cell Therapies for Regenerative MedicineStem cell therapies offer the promise of regenerating damaged tissues and organs.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recentresearch in stem cell biology and their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regenerative medicine.10. The Epidemiology of Obesity and Its Impact on Global HealthObesity is a significant public health challenge, associated with a range of chronic diseases. This review explores the epidemiology of obesity, discussing its global trends, causes, and impact on health outcomes.11. Advancements in Surgical TechniquesSurgical techniques have evolved significantly over the years, becoming more precise and minimally invasive. This article highlights recent advancements in surgical technology, including robot-assisted surgeries and tissue engineering.12. The Role of Vitamin D in Bone HealthVitamin D is crucial for maintaining bone health and preventing osteoporosis. This review explores the mechanisms of vitamin D in bone metabolism and discusses dietary and supplemental sources of this vitamin.13. The Microbiology of Infectious DiseasesInfectious diseases continue to pose a significant threat to global health. This article delves into the microbiology of these diseases, discussing the pathogenesis, transmission, and prevention strategies.14. The Intersection of Genetics and Pharmacogenomics in Drug ResponseGenetics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drug response. This review explores the field of pharmacogenomics, discussing how genetic variations affect drug metabolism and efficacy.15. The Role of Telemedicine in Improving Access to HealthcareTelemedicine has the potential to revolutionize healthcare access, particularly in rural and underserved area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benefits and challenges of telemedicine, offering insights into its future development.16. 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Global HealthClimate change is having a profound impact on global health, affecting disease transmission, resource availability, and infrastructure. This review explores the links between climate change and health outcomes, discussing potential adaptation strategies.17. The Use of Herbal Medicines in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Herbal medicines have been used for centuries in various cultures for their therapeutic benefits.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recent research on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herbal medicines, discussing their role in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practices.18. The Epidemiology of Diabetes and Its ComplicationsDiabetes is a growing epidemic, associated with a range of serious complications. This review explores the epidemiology of diabetes, discussing its prevalence, risk factors, and医学综述:20篇参考文献汇编引言医学领域广阔且不断发展,新的研究和研究不断增加我们对人类健康和疾病的理解。

流行病学主要研究方法

流行病学主要研究方法

流行病学主要研究方法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在人群中传播和分布规律的科学方法,它对于预防和控制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而要开展流行病学研究,就需要运用一系列主要的研究方法来获取和分析相关数据,以便得出科学可靠的结论。

本文将介绍流行病学主要研究方法,以帮助读者对此有更深入的理解。

首先,横断面研究是最常用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之一。

横断面研究基于人群在某一时间点的数据收集,通过调查问卷等方式获取人群特征和病情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这种方法能够快速获得人群在特定时间点上的相关信息,但无法确定因果关系,只能提供相关性的结果。

其次,队列研究是一种追踪观察特定人群的长期研究方法。

研究者通过调查人群的暴露情况和疾病发生情况,进行多次的数据收集和分析,以寻找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队列研究可以提供较为可靠的因果推断,但需要长时间的观察和大量的数据收集,成本较高。

另外,病例对照研究是为了比较患病人群和非患病人群之间的暴露情况而设计的一种研究方法。

研究者先选取一群患病者和一群健康人群,然后回顾性地调查他们的暴露情况,以观察暴露因素和疾病的关联性。

病例对照研究可以用于分析疾病的潜在危险因素,但存在回忆偏倚和选择偏倚的问题。

此外,生态学研究方法将关注点放在人群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上。

生态学研究通过收集人群的暴露情况和疾病发生情况,结合环境因素的变化进行分析,来探索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疾病传播和流行的影响。

生态学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疾病的传播途径和风险因素,从而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最后,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是流行病学研究中用于汇总和分析各种研究结果的方法。

系统综述通过系统性地搜索、筛选和评估已有的研究,从而得到一个更全面、更准确的结论。

而Meta分析则是将不同研究的结果进行数量合成,以提高统计效力和提供更可靠的结论。

总而言之,流行病学主要研究方法包括横断面研究、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生态学研究以及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等。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100401(卫生统计学方向)-南方医科大学攻读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100401(卫生统计学方向)-南方医科大学攻读

南方医科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卫生统计学方向)Epidemiology and Statistics(Statistics)二、培养目标培养政治合格、德才兼备、身心健康的适应卫生统计学教学、科研和卫生统计工作发展需要的高级专业人才。

1.爱祖国、爱人民, 遵纪守法,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强烈的事业心,立志为国家建设服务。

2.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系统的专业技术知识,熟悉本专业的现状和动态,能独立从事较高层次的与本专业相关课题的研究,胜任卫生统计学的教学和业务。

3.能熟练运用英语阅读本专业文献和撰写论文,并有较强的英语听说能力。

4.身心健康,能够承担繁重的工作和学习任务。

三、研究方向1.量表的研制、应用与评价2.管理统计方法的研究与应用3.临床试验统计方法的研究四、招生对象招收具有医学、数学、计算机学、管理学的应届生或在职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者,具有本科学历或相当本科学力。

五、学习年限实行弹性学制,一般为3-5年,基本学制为3年。

六.课程设臵(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教学实践)(一)必修课1.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T h e o r y a n d P r a c t i c e S o c i a l i s m)36学时1学分2.自然辩证法(N a t u r a l D i a l e c t i c)60学时3学分3.英语(E n g l i s h)120学时5学分4.医用统计学(M e d i c a l S t a t i s t i c s) 81学时3学分(二)专业基础课1.SAS统计软件(SA S)100学时3学分2.数理统计(M ath ema tic al sta tis tic s)(非数学背景)100学时3学分3.高等代数(L ine ar alg ebr a)(非数学背景)100学时3学分4.概率论(Pro bab ili ty)(非数学背景)100学时3学分5.流行病学(E pid emi olo gy)(数学背景)100学时3学分(三)专业课1.生物统计学(Biostatistics) 200学时5学分(四)选修课1.计算机语言(Computer language) 30学时1学分2.文献检索(Document Retrieval)66学时2学分3.科研方法(Met hod of Re sea rch)40学时 1.5学分4.SPSS统计软件应用(Application of SPSS ) 33学时 1.5学分5.心理学(Psychology) 20学时1学分6.模糊数学(Fuzz) 30学时1学分7.计算方法(Mathematics of computation) 30学时1学分8.随机过程(Stochastic process) 30学时1学分9.数据挖掘(Data mining)30学时1学分10.生物信息学(Bioinformatics)48学时 1.5学分11.抽样调查(Sampling survey) 30学时1学分(可由导师根据研究生知识结构和研究生课题需要酌情选择,适当增减,不得少于12学分)(五)前沿讲座第二年以后参加科室的所有学术活动(讲座、学术会议汇报会、国内外专家的讲学等),以了解本专业前沿和动态。

脑血管病流行病学调查相关文献综述

脑血管病流行病学调查相关文献综述

三级预防策略
并发症预防
积极预防和治疗脑血管病并发症,如肺部感 染、深静脉血栓等。
重症监护
对严重脑血管病患者进行重症监护,降低病 死率和致残率。
健康教育和心理支持
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支持, 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06
结论与展望
主要研究结论
脑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 较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
脑血管病流行病学调 查相关文献综述
汇报人:XX
20XX-01-30
目录
• 引言 • 脑血管病流行病学概述 • 脑血管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 脑血管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 脑血管病预防和控制策略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调查脑血管病的流行病学 特征,包括发病率、死亡 率、危险因素等
为制定有效的脑血管病防 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部分研究样本量较小 ,可能存在偏倚,需 要更大规模、更严谨 的研究来验证结论。
对于脑血管病的发病 机制仍需深入研究, 以便更好地制定防治
策略。
未来可以利用大数据 和人工智能技术,对 脑血管病流行病学进 行更深入的分析和预
测。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加强农村和偏远地区 的脑血管病流行病学 调查,提高这些地区 的防治水平。
人群分布
不同年龄、性别和种族的人群中,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存在差异。一般来说,老年人、男性和有家族史的 人群更容易患病。此外,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人群由于生活条件较差和医疗保健水平较低,也更容易受到脑血管 病的影响。
05 脑血管病预防和控制策略
一级预防策略
健康生活方式宣传
倡导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心理平 衡。
将调查数据录入计算机,进行整 理和清洗,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 准确性。

流行病学常用统计方法

流行病学常用统计方法

100%
反映疾病的危害程度 多用于评价病程较长疾病的远期疗效
防止以比代率
个体营业者 8%
大学生 1%
公司职员 7%
公务员 5%
农民 2%
工人 4%
1998年
其他 3%
外来流动人员 70%
2002年
个体营业者 8%
大学生 5%
公司职员 6%
公务员 3%
农民 1%
工人 2%
其他 3%
某市 1998 年和 2002 年性病患者职业构成
K
死因别死亡率
某年某人群因某病死亡人数 同年该人群平均人口数
K
标化死亡率(standardized mortality rate)
表 1 甲、乙两地死亡率的比较
甲地 年龄组(岁)
人口数 死亡数 死亡率(‰)
乙地 人口数 死亡数 死亡率(‰)
20~
1,500 6
4.00
500 2
4.00
40~
1,000 6
• 基本公式
发病率
某时期某人群中发生某病的新病例数 同期该人群平均人口数
K
观察时间可为年、季、月,一般为年。
发病率(incidence rate)
• 计算发病率时,分子的获得要注意两点:
– 病人的发病时间要“落入”观察期内,即 必须是新病例。
– 注意病例与病人的区别。
发病
发病 发病
发病 发病
2000.1.1
• 特殊公式——发病密度(incidence density, ID)——以观察“人时”为分母计算的发病 率
发病密度
某时期某人群中发生某病的新病例数 同期该人群观察人时数
K
观察对象不稳定时使用。如大型工地,前瞻性调 查和实验性研究。

流行病学专题报告范文

流行病学专题报告范文

流行病学专题报告范文摘要:一、引言1.背景介绍2.报告目的二、方法1.研究设计2.数据来源3.数据分析方法三、结果1.流行病学特征2.疾病分布3.风险因素四、讨论1.结果解释2.与现有研究对比3.公共卫生意义五、结论1.研究贡献2.局限性3.未来研究方向六、致谢1.基金支持2.合作机构与个人正文:一、引言随着全球公共卫生事件的频发,流行病学研究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本报告旨在总结近年来我国流行病学领域的研究成果,为相关政策制定和疾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本报告所涉及的疾病包括各类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

二、方法本报告采用系统综述的方法,对我国近五年发表的流行病学相关论文进行检索、筛选和分析。

数据来源于国内外权威数据库,如CNKI、Web of Science等。

通过梳理文献,归纳总结各类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分布规律以及风险因素。

三、结果1.流行病学特征:根据文献分析,我国各类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如下:(1)传染病:病毒性肝炎、结核病、艾滋病等传染病的发病率呈下降趋势;(2)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心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近年来,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频次和影响范围呈上升趋势。

2.疾病分布:疾病分布呈现地区性、年龄性、性别性等特点。

例如,传染病在边远地区、城乡结合部和高海拔地区发病率较高;慢性病在城市居民中发病率较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不同地区、年龄和性别间的分布差异较大。

3.风险因素:研究发现,不良生活习惯、环境污染、社会心理因素等是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状况的重要风险因素。

四、讨论1.结果解释:本报告的结果揭示了我国当前疾病谱的变化趋势,以及各类疾病在地区、年龄、性别等方面的分布特点。

此外,还发现了不良生活习惯、环境污染等风险因素对居民健康状况的影响。

2.与现有研究对比:本报告的结果与国内外其他流行病学研究相一致,证实了我国疾病谱的变化趋势。

全球糖尿病肾病流行病学研究综述

全球糖尿病肾病流行病学研究综述

全球糖尿病肾病流行病学研究综述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一种由长期糖尿病导致的肾脏损害,是全球范围内肾脏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本文将综述全球范围内关于糖尿病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并在适当的情况下增加字数以确保文章充实,并满足要求的排版整洁美观、语句通顺、流畅易读的要求。

一、糖尿病肾病的定义与分类糖尿病肾病是指长期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因高血糖损害肾小球血管和肾小管而导致的肾脏病变。

根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的分类,糖尿病肾病分为五期,即:肾病前期、肾病Ⅰ期、肾病Ⅱ期、肾病Ⅲ期和肾病Ⅳ期。

不同阶段的肾病在流行病学研究中会有不同的表现和特点。

二、全球范围内的糖尿病肾病患病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的数据,全球范围内糖尿病的患病率呈持续上升的趋势。

截至2020年,全球有4.65亿人患有糖尿病,而其中约30%的糖尿病患者会发展成糖尿病肾病。

在全球范围内,糖尿病肾病已成为导致终末期肾脏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三、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

首先,长期高血糖是导致糖尿病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其次,高血压也是糖尿病肾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其他的危险因素还包括肥胖、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吸烟等。

了解这些危险因素有助于预防和控制糖尿病肾病的发生。

四、全球糖尿病肾病的流行趋势研究显示,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在全球范围内存在一定的地域差异。

高收入国家和地区的糖尿病肾病患病率普遍较低,而低收入国家和地区的糖尿病肾病患病率较高。

此外,亚洲地区、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糖尿病肾病患病率也相对较高。

这些差异可能与不同地区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方式、遗传背景、饮食结构等因素有关。

五、全球糖尿病肾病的预防与管理针对糖尿病肾病的预防与管理,全球范围内已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公共卫生专业硕士(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培养方案

公共卫生专业硕士(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培养方案

公共卫生专业硕士(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公共卫生专业硕士(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流行病学、卫生统计等方面综合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才,他们具备疾病流行病学调查与控制、卫生统计方法与技术应用等方面的能力,能适应公共卫生领域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

二、培养要求(一)基本要求1. 具备医学、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公共卫生管理学等相关专业的学士学位,或者有相关工作背景和经验的人员。

2. 具备较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能够阅读相关英文文献并参与国际合作交流。

3. 具备较强的数据分析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二)专业要求1. 掌握基本的流行病学原理和方法,能够进行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分析和疫情监测。

2. 掌握卫生统计学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统计学技术进行卫生数据分析和评价。

3. 熟悉公共卫生管理学理论和方法,具备健康政策制定和公共卫生项目管理能力。

4. 具备跨学科合作能力,能够参与公共卫生领域的跨学科研究和国际合作项目。

三、培养内容(一)课程设置1. 基础课程:流行病学基础、卫生统计学基础、医学生物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

2. 专业课程:现代流行病学、卫生抽样调查、卫生统计方法、生物统计与信息技术等。

3. 实践课程:流行病学实习、卫生统计实验、公共卫生项目设计与管理等。

(二)研究生培养要求1. 科研能力培养:进行科研项目立项、文献综述、实地调查、数据分析等训练。

2. 学科交叉能力培养:参与相关学科的交叉领域研究,培养跨学科研究能力。

3. 创新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开展创新性研究。

四、培养环节(一)课堂教学采用小班授课模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技能。

(二)实践环节1. 实验实训:组织学生参与卫生统计学和流行病学实验,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2. 实习实践:组织学生到相关单位参与疾病调查、健康服务项目等实习锻炼。

(三)科研环节1. 科研项目: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培养科研设计和实施能力。

流行病学综述

流行病学综述

流行病学概述随着社会旳发展,医学模式也由老式旳生物型转变为新型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流行病学旳研究也由疾病扩展到健康以及与人类健康有关旳所有卫生事件,甚至涉及人口“爆炸”,社会动乱,自然灾害,恐怖事件等。

这些都是新世纪流行病学面临旳新挑战。

因此,流行病学其研究范畴不断扩大,研究内容更加丰富、更加复杂,研究措施日趋科学化、系统化和专业化。

一.定义流行病学旳定义为: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旳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制定防制疾病及增进健康旳方略和措施旳科学。

上述定义基本内涵有四点::1.以人群为研究对象。

2.不仅研究多种疾病并且研究健康状况。

3.以观测分布现象为出发点,重点研究疾病或健康旳影响因素。

4.主线目旳是为控制或消灭疾病及增进健康提供科学旳方略与措施。

二.措施流行病学措施分类旳方式有多种,但目前更多地倾向于根据研究设计特点分类。

1.描述性研究描述性研究是对与研究问题有关旳历史资料或者特殊调查所获旳资料按事件发生旳时间、地点、人群进行整顿分析从而提示疾病或死亡旳发生频率及其变动趋势。

描述性研究虽然不波及深奥旳流行病学理论与措施,但它事实上广泛地适于多种疾病或健康问题旳各方面旳流行病学研究。

描述性研究核心在于“描述”,因此所运用旳资料必须真实可靠,一般通过疾病现象旳描述,可以初步理解导致疾病发生也许旳因素是什么,目前对该病防治采用旳措施及效果等,从而对所研究旳问题提出假设,作为进一步研究旳根据或起点,因此描述性研究是其他研究措施旳基础。

在描述性研究中最常用旳是“现况调查”(或称现况研究)。

在现况调查旳基础上如果对某些重点疾病或项目进行长期旳动态观测时,则称“疾病监测”,其也属于描述性研究。

有些状况下需要对某人群某疾病现象与有关旳暴露因素同步进行分析,阐明暴露与疾病与否有关,称作有关性研究(亦称生态学研究)。

2.分析性研究分析性研究是根据疾病旳分布特性提出假设,然后选择专门旳人群进行调查或观测来验证假设,阐明某病与某种暴露与否存在联系。

传染病期末总结综述

传染病期末总结综述

传染病期末总结综述摘要:传染病是指由生物、物理或化学因素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

本文对传染病的发生、流行、防控以及新发传染病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本文首先介绍了传染病的定义和分类,然后分别阐述了传染病的发病机制、传播途径、流行病学特征和预防控制措施,最后对新发传染病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总结。

本文的目的是为读者提供一份全面了解传染病的资料,以便更好地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流行。

关键词:传染病;发病机制;传播途径;流行病学;预防控制;新发传染病1. 引言传染病是人类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它不仅给人们的生命健康带来威胁,还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

为了更好地理解传染病的发生、流行和控制,本文对传染病进行了全面综述。

2. 传染病的定义和分类传染病是指由生物、物理或化学因素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

根据病原体的类型、传播途径和宿主的感染情况,传染病可以分为细菌性传染病、病毒性传染病、真菌性传染病、寄生虫性传染病等多种类型。

3. 传染病的发病机制传染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涉及病原体的侵入、生长繁殖和毒素的产生。

病原体通过直接接触、呼吸道、消化道、皮肤黏膜等途径侵入宿主的组织和器官,然后繁殖并释放毒素,导致宿主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

4.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包括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空气传播、食物水源传播、昆虫媒介传播等多种方式。

了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对制定相应的预防控制策略非常重要。

5. 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是指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分布规律和流行趋势。

了解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可以帮助科学家和卫生部门更好地制定预防控制措施。

6. 传染病的防控措施传染病的防控措施主要包括早期预防、应急处理和后期控制。

早期预防包括疫苗接种、个人卫生、环境清洁等措施;应急处理包括流行病学调查、患者隔离和治疗等措施;后期控制包括流行病学监测、传染病报告和处理等措施。

7. 新发传染病的研究进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发传染病如SARS、H7N9禽流感、埃博拉病毒等也不断出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行病学与统计医学统计学:根据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医学数据收集、表达和分析的一门应用各学科。

医学统计的主要内容:研究对象:医学数据统计设计:调查设计和实验设计统计描述:率、均数统计推断:对统计指标的差别和关联性进行分析和推断医学统计资料的类型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包括:1.研究设计2.收集资料:来源:经常性资料【医疗卫生工作记录(病历、医学检查记录、出生死亡报表等)健康检查记录】;一时性资料【专题调查或实验研究】。

要求:完整、正确和及时;足够数量;代表性和可比性3.整理资料:原始数据的检查与核对:常规检查;取值范围检错;逻辑检错数据的分组设计和归纳汇总。

4.分析资料:统计描述;统计推断(区间估计、假设检验)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包括:A.实验和调查 B.统计设计 C.收集资料 D.整理资料 E.分析资料统计工作中,分析资料指的是:A.统计设计 B.收集资料 C.整理资料 D.统计描述 E.统计推断总体:根据研究目的而确定的同质观察单位的全体。

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

样本: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有代表性的部分观察单位变量值的集合。

参数:指总体指标。

如总体均数μ,总体标准差σ,总体率π。

统计量:指样本指标。

如样本均数,样本标准差S,样本率p。

误差:指实际值与真实值之差。

分为随机误差(随机测量误差和抽样误差)、非随机误差(主要是系统误差)概率是对总体而言。

是某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数值,常用符号P表示。

取值范围0~1。

在统计学中,误差的种类有A.标准误差 B.计算误差C.系统误差√D.随机测量误差√E.抽样误差√统计学上的误差主要有A.系统误差B.标准误差C.随机测量误差D.抽样误差E.计算错误误差 算术均数: 简称均数,用于描述对称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的资料。

描述正态分布资料集中趋势的指标是A.百分位数B.中位数C.算术均数D.几何均数 描述正态分布资料集中趋势的指标是A.中位数B.几何均数C.算术平均数D.标准差有9名健康成人的空腹胆固醇测定值(mmol/L )为5.61,3.96,3.67,4.99,4.24,5.06,5.20,4.79,5.93。

求算术均数。

有7份血清的抗体效价分别为1:2, 1:4, 1:8, 1:16, 1:32, 1:64, 1:128,求平均抗体效价。

血清抗体平均效价为1:16 注意:变量值中不能有0;不能同时出现负数和正数;若全为负数,计算时先把符号去掉计算中位数(median, M):可用于任何分布的计量资料有7名正常人的血压(舒张压)测定值(mmHg )为:72,75,76,77,81,82,86,87求中位数。

M =(77+81)/2=79一组从小到大排列的定量变量,位次居中的指标是 A .算术均数 B.几何均数 C .中位数 D.百分位数 描述离散趋势的指标是A.标准差B.中位数C.几何均数D.算术均数)/(83.4945.43993.579.420.506.524.499.467.396.361.5L mmol nXX ===++++++++=∑16)204.1(lg )7128lg 64lg 32lg 16lg 8lg 4lg 2lg (lg )lg (lg 111====---++++++∑nX G方差(variance)与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表示数据的平均离散情况,常用于描述服从正态分布的资料的离散程度。

某地20岁男子160人某地不同年龄女童身高(cm)的变异程度统计表的基本结构与要求:标题、标目、线条、数字4部分组成。

表中数字区不插入文字,不列备注项。

必须说明者表“*”号等,在表下方说明。

统计表的基本结构为A.标题、横标目、纵标目、线条 B.标题、横标目、纵标目、数字C.标题、横标目、纵标目、备注 D.标题、标目、线条、数字统计表的基本构成有A.标题 B.横标目 C.纵标目D.线条 E.数字统计表内不列的项是A.标目B.线条C.数字D.备注制图的基本要求(1)根据资料的性质和分析目的,选择合适的图形。

(2)基本结构:标题、标目、刻度、图例4部分组成。

标题:一般放在图的下方,左侧加图号标目:分为横标目和纵标目,分别表示横轴和纵轴数字刻度的意义刻度:图例:说明统计图中各种图形锁代表的事物。

放在右上角或下方中间比较两家医院15年床位数的增加速度,可选用的统计图是A.构成图B.直条图C.线图D.直方图某医院拟表示一年中各月病床使用率的变化趋势,应选用的统计图是A.普通线图B.直条图C.散点图D.直方图比较某地2001年和2011年结核、心脏病和肿瘤的死亡率,可选择的统计图是A.单式条图B.复式条图C.普通线图D.半对数线图分析某医院1998年住院病人5种疾病构成比可选用的统计图是A.单式直条图B.复式直条图C.圆图D.线图分析某医院1998年和2008年住院病人5种疾病构成比可选用的统计图是A.单式直条图 B.复式直条图 C.百分比条图 D.统计地图观察某地十年肺结核患病率的变化趋势,可选择的统计图是A.条图B.圆图C.线图D.直方图比较某地2001年和2011年结核、心脏病和肿瘤的死亡率,可选择的统计图是A.单式条图B.复式条图C.普通线图D.半对数线图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1.建立假设检验,确定检验水准(1)根据统计推断目的提出对总体特征的假设无效假设,或称为零假设,记作H0,即假设差异是由于抽样误差所致,总体参数相同备择假设,记作H1,即差别不是由于抽样误差所致,总体参数不同(2)确定检验水准亦称显著性水准,用α表示2.选定检验方法,计算检验统计量(卡方、t值、F值)3.确定P值,做出统计推断结论注意:假设检验是针对总体而言的假设检验的注意事项1..检验方法的正确选择定量资料两个独立样本均数比较:t检验多个独立样本均数比较:方差分析配对设计:配对t检验随机区组资料:随机区组设计方差分析2.结果的解释: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与有无实际意义的关系I型错误(第一类错误):指拒绝了实际上是成立的H0。

用α表示。

II型错误(第二类错误):指不拒绝实际上是不成立的H0。

用β表示。

1.流行病学研究的对象是()A.病人B.健康人C.人群D.亚健康人E.亚临床的人下列哪一项是分析流行病学方法()A.横断面研究B.生态学研究C.疾病监测D.病例对照研究E.社区干预试验有学者通过调查肺癌病人和非肺癌的人过去的吸烟情况,来研究吸烟和肺癌的关系。

这种方法称为:A.现况调查B.描述性研究C.筛检试验D.病例对照研究E.队列研究有学者对某人群进行了高血压的调查,获得了该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并对不同年龄组的高血压患病情况进行了分析。

这种调查研究属于:A.探讨疾病的病因B.探讨发病机制C.描述疾病的分布D.研究疾病自然史E.疾病筛检计算患病率的分子是()A.观察期间某病的新发病例数 B.观察期间某病的新旧病例数C.观察期间之后某病的患病人数 D.观察期间某病的暴露人口数E.观察期间所有人口数某地区在1个月内进行了糖尿病的普查,可计算当地糖尿病的()A.发病率 B.死亡率 C.患病率 D.二代发病率 E.罹患率下面哪一个公式用于计算发病率(E )A.(受检者中阳性人数/受检人数)×100% B.(受检者中阳性人数/同期暴露人数)×100%C.(受检者中阳性人数/受检者人数)×100% D.(受检者中阴性人数/受检者人数)×100%E.(某一时期内新病例数/同期暴露人数)×100%一个地区通过首次高血压普查,可计算当地的()A.高血压患病率 B.高血压罹患率 C.高血压发病率 D.高血压病死率 E.家庭续发率某地区1960年度疫情资料统计,狂犬病患者100人全部死亡,此资料可计算A.粗死亡率 B.死亡专率C.标化死亡率 D.病死率 E.此资料不全难以计算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病例对照研究优点的是()A.资料收集后可在短时间内得到结果 B.特别适用于罕见病的研究C.一次调查可同时研究一种疾病与多个因素的关系 D.可直接获得发病率资料E.所需研究对象的数量相对较少病例对照研究中的调查对象是()A.病例组是怀疑患有欲研究疾病的病人,对照组是未患该病的人B.病例组是具有某种暴露的人,对照组是未有该暴露的人C.病例组是确诊患有欲研究疾病的病人,对照组是未患该病的人D.病例组和对照组均是具有某种暴露的人E.病例组是确诊患有欲研究疾病的病人,对照组是怀疑患有该病的在病例对照研究中,若病例组某危险因素暴露史的比例在统计学上明显高于对照组,则表明( D ) A.该因素与疾病有统计学关联 B.该因素与疾病有因果关联C.该因素是疾病的病因 D.该因素与疾病无关联 E.该病由该因素引起下列关于病例对照研究特点的说法中,正确的为( C )A.暴露与疾病都是现在的情况 B.能够确证因素与疾病的因果关联C.由因及果的研究 D.需要随机分组 E.属于观察法OR主要应用于( A )A.现况研究 B.生态学研究 C.现场试验 D.病例对照研究 E.队列研究属于病例对照研究缺点的是( E )A.不能分析疾病与多种因素的关联 B.不能估计RR C.样本含量要求很大D.容易产生医德问题 E.回忆信息时,易出现错误下列说法中,不属于队列研究特点的是( B )A.由因及果,前瞻性研究 B.属于描述性研究 C.能同时研究一种因素与多种疾病的关系D.需要设立对照组 E.因果关联的说服力大于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中的研究对象为( C )A.在一般人群中选取有、无某暴露因素的两个组 B.在患有某病者中选择有、无某暴露因素的两个组C.在未患该病人群中选择有、无某暴露因素的两个组 D.患有某种疾病的人群随机分成的两组E.一组患有某种疾病者,一组为未患有该种疾病者在队列研究中,暴露组的疾病发病率与对照组的疾病发病率的差值称为 ( A )A. AR B. RR C.OR D.PAR E. AR%队列研究属于( B )A.相关性研究 B.分析性研究 C.描述性研究 D.理论性研究 E.实验性研究在队列研究中,估计某因素与某疾病关联强度的指标为( E )A.总人群中该病的发病率 B.暴露人群中该病的发病率C.人群中危险因素的暴露率 D.OR E. RR在队列研究中,研究对象的分组原则是按( A )A.是否暴露于某因素分组 B.随机分组 C.是否患病分组 D.人为随意分组 E.领导意图分组属于实验流行病学特征的是(E )A.由果及因,回顾性研究 B.属于观察法 C.获得因素与疾病联系强度的指标主要为比值比D.不能确证因果关联 E.人为施加干预措施关于临床试验中的对照组,正确的说法为( B )A.是人群中的非患欲研究疾病者 B.是患欲研究疾病者,但在处理上不同于实验组C.不具有某种暴露因素的人 D.与患欲研究疾病者同时入院的其它患者 E.所欲研究疾病的轻型患者多选题:下列所述中属于抽样调查优点的有( A C D )A.工作量小 B.工作量大 C.省时间和人力、物力 D.工作易做到细致E.特别适用于患病率很低的疾病调查属于队列研究缺点的为( A C D )A.观察时间长,花费大 B.易出现回忆偏倚 C.不宜用于研究发病率很低的疾病D.设计的要求高,实施复杂 E.不能计算发病率、死亡率等属于实验流行病学方法的有( A/C )A.临床试验 B.普查 C.社区试验 D.队列研究 E.个体试验反映诊断试验可靠性的指标是( E)A.灵敏度 B.特异度 C.约登指数 D.阳性似然比 E.符合率为提高诊断试验的灵敏度,对几个独立试验可(B )A.串联使用 B.并联使用 C.先串联后并联使用D.要求每个试验假阳性率低 E.要求每个试验特异度低某病早期治疗效果好,漏诊后果严重,对此病的试验诊断应(A )A.提高灵敏度 B.提高特异度 C.降低诊断的截断值 D.提高阳性预测值 E.提高阴性预测值诊断试验的真实性是指(A )A.被试验的测定值与实际值的符合程度 B.是重复试验获得相同结果的稳定程度C.是观察者对测量结果判断的一致程度 D.是试验结果表明有无疾病的概率E.指病例被试验判为阳性的百分比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健康状态和事件在人群中的分布、影响和决定因素,用以预防科控制疾病、促进健康的学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